close

李承晚[編輯]

 
 
李承晚
博士
이승만
Rhee Syng-Man in 1956.jpg
大韓民國 韓國第1-3任(第1位)總統
任期
1948年7月20日-1960年5月3日
副總統 李始榮
金性洙
咸台永
張勉
李起鵬
尹潽善
前任
繼任 許政(代理)
尹潽善(正職)
任期
1919年9月11日-1925年3月21日
總理 李東輝
李東寧
申圭植
盧伯麟
朴殷植
前任
繼任 朴殷植
個人資料
出生 1875年3月26日
Flag of the king of Joseon.svg朝鮮王朝黃海道海州市
(今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黃海南道
逝世 1965年7月19日(90歲)
 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
政黨 獨立促成會→韓國國民黨自由黨
配偶 朴承宣(1890年-1910年)
李富蘭(1931年-1965年)[1]
子女 1位
母校 培材大學
喬治華盛頓大學文學士
哈佛大學文學碩士
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
信仰 基督教循道宗[2]
簽名 李承晚的簽名
李承晚
諺文 이승만[3]/리승만[4]
朝鮮漢字 李承晚
 
文觀部式 I Seungman/Ri Seungman
馬-賴式 Yi Sŭngman/Ri Sŭngman

李承晚韓語이승만,1875年3月26日-1965年7月19日),承龍승룡),號雩南우남),大韓民國首任總統、第一至三屆總統(1948年-1960年)。李承晚在任期間實施獨裁統治,對韓國共產主義分子和同情勢力進行嚴厲鎮壓。

李承晚1875年出生在朝鮮黃海道平山郡,曾就讀於培材大學(時稱培材學堂),1905年獲得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士學位,1910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國際政治博士學位。1919年任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國務總理,同年受任臨時政府總統。1921年赴美推動韓國獨立運動。1945年歸國任民主議院議長。1948年任大韓民國制憲國會議長,同年當選總統。1951年創立自由黨,自任總裁。李承晚是一個反共主義人士。1952年、1956年及1960年在被指選舉嚴重舞弊後,連續四次當選總統,1960年因「4·19學運」被迫下野,旋被迫辭職並流亡美國夏威夷。1965年去世。

 


早年
[編輯] 

李承晚幼年入黃海道私塾學習漢字和儒家經典。1894年進入美國衛理公會在漢城創辦的教會學校——培才學堂就讀。在這裡,青年李承晚學會了英語,並接受了基督教信仰和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影響。畢業後的李承晚迅速投入社會活動,參加了「獨立協會」並擔任韓國第一家近代報紙《獨立新聞》的英文版主筆。1897年,李承晚因抨擊時政和鋒芒畢露的改革思想,1898年被捕後被判處死刑,後來減為無期徒刑[5]在獄中,勤奮的李承晚編撰了韓國歷史上第一部《韓英詞典》。

留學[編輯]

1904年李承晚出獄後,在教會的資助下渡美留學,於1905年獲得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士學位,1908年獲哈佛大學哲學碩士學位,1910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國際政治博士學位等,成為第一個在美國榮膺博士頭銜的韓國人。

獨立運動和韓國臨時政府[編輯]

 
李承晩和朴容晩
 
李承晩(左一)與金九安在鴻

李承晩1912年曾短暫回國,以傳教為掩護傳播獨立思想,被日本殖民當局驅逐出境。此後,李承晚僑居美國夏威夷,在當地僑民中積極從事獨立運動,成為聲名煊赫的獨立運動領袖。

1919年,韓國的民族主義者在上海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遠在美國的李承晚缺席被選為臨時政府總統,隨即代表臨時政府赴法國向巴黎和會遞交韓國獨立請願書。之後,李承晚曾赴上海宣誓就任臨時總統,旋因與臨時政府其他成員不和而離職,遠走美國。從此20幾年一直在美國從事獨立運動。

他曾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首任總理(1919年4月-9月)、駐美代表(1919年9月-1941年)、首任總統(1919年4月-1925年3月11日)、國務委員(1933年-1940年)、駐美代使(1941年-1945年10月)。

李承晚與韓戰[編輯]

1950年6月7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領導人金日成向朝鮮半島南北人民發出呼籲,宣布將在8月5日至8月8日在全朝鮮半島舉行大選的基礎上實現國家的和平統一,並公開指稱將於6月15日至6月17日在海州市召開號召為此目的協商會議。6月11日,北方的三名代表越過三八線,打算向韓國各政黨領導人遞交和平統一國家的呼籲書,被韓國政府逮捕。但此時,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內政、外交、軍備等各項戰爭準備已經接近完成。

1950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得到蘇聯和中國的支持和援助,進攻韓國引發了朝鮮半島最大規模的一次戰爭,史稱朝鮮戰爭或韓戰。

釋放反共俘虜[編輯]

1953年6月15日,朝鮮停戰談判達成全部協議。但是李承晚不承認和平協議的達成,於6月17日深夜起,以「就地釋放」的名義將大批反共俘虜27000人(朝鮮人民軍被俘人員)強制編入韓國現役軍隊,並且表示要繼續「北進」、「單獨干」,且不服從美軍的領導,引起聯合國軍參戰各國的強烈不滿,英國首相邱吉爾更公開稱之為「無恥的背叛」。此舉激怒了北韓中華人民共和國,後者的停火要求是俘虜全部歸還給各自國家。擔心停火談判破裂,美國當天緊急召開第150屆國家安全委員會(NSC),會議上,時任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親自出面討論過除掉李承晚的「Ever ready operation」提案,艾森豪威爾在會上說道:「唯一能夠快速結束危險的辦法就是兵變」,「這個行動方案值得考慮」。他接著說「馬上向韓國有能力做這件事情的人說明情況」[6][7][8]

但幸運地,在時任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饒伯森的協調之下,李承晚同意停火協議,韓美兩國得以順利度過這個危機局面,並在當年8月簽訂《韓美互相防衛條約》[7]。艾森豪威爾在會上的相關發言則在美國政府公開的美國外交文件中被刪去,直至被延世大學國家管理研究院負責搜集史料的朴明林教授在艾森豪威爾總統博物館中找到這些資料[6]

下野[編輯]

1960年3月15日,韓國進行建國後第四任總統大選,李承晚陣營在選舉中透過舞弊當選,引發學生與在野黨的不滿。馬山市爆發了警民流血衝突事件後,更使局勢惡化。4月18日,高麗大學示威學生從國會返校途中遇到暴漢襲擊,40多人受傷,導致隔日更多學生前往青瓦台抗議,因警衛部隊開槍而導致186人死亡的事件,並促成了4·19學運的開端,興起全國性大規模暴動。4月26日李承晚被迫宣布辭職,5月29日協同妻子從金浦機場搭機亡命美國夏威夷

國父稱號問題[編輯]

 
第一版100韓元硬幣上的李承晚頭像

李承晚一度被稱為大韓民國國父」。李承晚於韓國獨立運動初期與因與流亡政府領袖金九的思想相同而結為好友,惟1947年李承晚暗殺張德洙後絕交。金九於1949年被暗殺身亡,李承晚被不少評論指是下令派人暗殺,以消滅對其獨裁政權的最大威脅。1960年李承晚被迫下台後,失去國父的稱號。1962年金九獲時任總統朴正熙追授大韓民國建國勳章,追尊金九為韓國的國父。

家庭[編輯]

李承晚於1933年在紐約市奧地利人弗蘭西斯卡·端娜(Franziska Donner,朝鮮姓名李富蘭)為妻。[5] 1958年11月6日,時任韓國總統李承晚訪問越南共和國期間,曾宣稱自己是李龍祥的後裔。即花山李氏家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