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4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Nov 14 Wed 2012 15:16
  • 置頂 雪松

雪松

 

属松科,雪松属。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10-11月开花。球果翌年成熟,椭圆状卵形,熟时赤褐色。雪松原产喜马拉雅山,中国西藏南部及印度、阿富汗均有分布。适生于中国年雨量600-1000毫米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长江中下游各地栽培生长良好。雪松喜光,亦有一定耐荫能力,喜凉爽湿润气候,对温度变化的适应力相当强,适生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忌水湿,土中积水往往生长不良,甚至死亡。雪松高可达80米,高大挺拔,侧枝平伸,枝叶浓密,枝下高极低,树冠呈坐地尖塔形,终年苍翠,姿态雄美。它与南洋杉、日本金松同为世界著名的三大观赏树种,雪松还有“树木皇后”之美称。

(图)雪松雪松

雪松 - 综述

(图)雪松雪松

松科(Pinaceae)雪松属(Cedrus)针叶乔木,4种,其中3种原产地中海地区山地,另一种原产西喜马拉雅地区。英语中一些木材芳香、红色或淡红色,能防腐和抗虫的常绿针叶树,也叫做cedar. 巨柏、北美翠柏和某些桧(称为红柏)与用来制造箱子、铅笔、衣柜等的雪松木类似;其流出的油脂亦用於化妆用品。大西洋雪松(C. atlantica)、短叶雪松(C. brevifolia)、喜马拉雅雪松(C. deodara)和黎巴嫩雪松(C. libani)等4种是真正的雪松,均为高大乔木,枝条开展,树冠不规则。幼树树皮深灰色较平滑,成熟後呈棕色,龟裂成鳞片状。叶针状三稜形,坚韧,沿长枝散生,在短枝顶端则成密丛。叶宿存3∼6年,每叶内有2条树脂道,雌球花绿色或带紫色,桶状,具树脂,著生在短梗上;被宽而薄的重叠覆盖的木质鳞片,每个鳞片有一个爪状突起。雪松木材轻软,具树脂,不易受潮。在原产地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用材。经蒸馏还可得芳香油。喜马拉雅雪松和大西洋雪松许多变种在北美,尤其沿太平洋和临墨西哥湾海岸,为常见的观赏植物。雪松属的4个种很难区别,而且能发生种间杂交,因此,一些专家认为四者均可能是黎巴嫩雪松的地理变种。

雪松 - 基本信息

(图)雪松雪松

植物名称: 雪松 

别  名: 塔松  

英 文 名: Deodar Cedar, Hi-malayan Cedar  

拉 丁 名: Cedrus deodara 科名: 松科  

属  名: 雪松属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 >常绿乔木类  

观赏分类: 林木类  

雪松 - 形态特征

(图)雪松雪松

原常绿大乔木,高达60-80米,胸径3-4.5米。主干端直,大枝不规则轮生,平展、小枝徽下垂,下部枝条近地问,形成塔形树冠,树皮灰褐色,幼时光滑,老年后则裂为鳞片状剥落。叶针形,蓝绿色,长2.5-5厘米.先端关,在长使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旅生雌雄异株,罕同株,球花单生枝顶。雌球花初紫红色,后转淡绿色;雄球花近黄色。花期10-11月,但雄球花较雌球花约早7-15天开放.

树冠幼年圆锥形,姿态优美,树干挺直,老枝铺散,小枝梢下垂。常绿乔木,大枝一般平展,为不规则轮生,小枝略下垂。树皮灰褐色,裂成鳞片,老时剥落。叶在长枝上为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叶针状,质硬,先端尖细,叶色淡绿至蓝绿。雌雄异株,稀同珠,花单生枝顶。球果椭圆至椭圆状卵形,成熟后种鳞与种子同时散落,种子具翅。雄球花比雌球花花期早10天左右。球果翌年10月份成熟。

雪松 - 产地分布

(图)雪松雪松

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自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间;中国自1920年起引种,现在长江流域各大城市中多有栽培。青岛西安昆明北京郑州、上海、南京等地之雪松均能生长良好

适应地区: 华北至长江流域、北京。

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沈阳、葫芦岛大连、丹东、鞍山、辽阳、锦州、营口、盘锦、北京、天津、太原、临汾、长治、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唐山、邯郸、邢台、承德、济南、德州、延安、宝鸡、天水)。
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济宁、泰安、淄博、潍坊、枣庄、临沂、莱芜、东营、新泰、滕州、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安阳、西安、咸阳、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北、蚌埠、韩城、铜川)。

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南京、扬州、镇江、 南通、常州、无锡、苏州、合肥、芜湖、安庆、淮南、襄樊、十堰)。

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 、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

雪松 - 生态习性

(图)雪松雪松

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广泛分布于不丹、尼泊尔印度阿富汗等国家,垂直分布高度为海拔1300——3300米。喜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的暖温带至中亚热带气候,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生长最好弱阳性,喜温和凉润气候,耐寒性不强,抗污染力弱,不耐水湿,浅根性。抗寒性较强,大苗可耐-25℃的短期低温,但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往往生长不良。较喜光,幼年稍耐庇荫。大树要求充足的上方光照,否则生长不良或枯萎。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土、微碱性土均能适应,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最适宜其生长,亦可适应黏重的黄土和瘠薄干旱地。耐干旱,不耐水湿。浅根性,抗风力差。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弱,空气中的高浓度二氧化硫往往会造成植株死亡,尤其是4——5月间发新叶时更易造成伤害。 雪松多数都是雌雄异味,加之花期不遇,自然授粉效果较差,为获得饱满的种子,需进行人工授粉

雪松 - 园林应用

雪松树体高大,树形优美,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印度民间视为圣树。最适宜孤植于草坪中央、建筑前庭之中心、广场中心或主要建筑物的两旁及园门的入口等处。其主干下部的大枝自近地面处平展,长年不苦,能形成繁茂雄伟的树冠,此外,列植于园路的两旁,形成甬道,亦极为壮观。

雪松 - 繁殖与栽培

(图)雪松雪松

一般用播种和 扦插繁殖。播种可于3月中下旬进行,播种量为75千克/公顷。也可提早播种,以增加幼苗抗病能力。选择排水、通气良好的砂质壤土作为苗床。播种前,用冷水浸种1——2天,晾干后即可播种,3——5天后开始萌动,可持续1个月左右,发芽率达90%。幼苗期需注意遮荫,并防治猝倒病和地老虎的危害。一年生苗可达30——40厘米高,翌年春季即可移植。扦插繁殖在春、夏两季均可进行。春季宜在3月20日前,夏季以7月下旬为佳。春季,剪取幼龄母树的一年生粗壮枝条,用生根粉或多或500毫克/升萘乙酸处理,能促进生根。然后将其插于透气良好的砂壤土中,充分浇水,搭双层荫棚遮荫。夏季宜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为插穗。在管理上除加强遮荫外,还要加盖塑料薄膜以保持湿度。插后30——50天,可形成愈伤组织,这时可以用0.2%尿素和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施肥。

繁殖苗留床1——2年后,即可移植。移植可于2——3月份进行。植株需带土球,并立支杆。株行距从50厘米至200厘米,逐步加大。生长期追肥2——3次,一般不必整形和修枝,只需疏除病枯枝和树冠紧密处的阴生弱枝即可。可喷洒苯来特或代森锌防治灰霉病,喷洒氧化乐果、敌百虫等防治蚧类及蛾蝶类害虫

要求温和凉润气候和上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喜阳光充足,也悄耐阴、在酸性土、微碱性土均能适应,于粘重黄土及瘠薄干旱地上也能生长;但在积水洼地或地下水位过高处,则生长不良,甚至会死亡,系浅根性树种。易被风刮倒。幼叶对二氧化硫极为敏感,抗烟害能力很弱。幼龄苗生长缓慢。通常雄株在20龄以后开花.而雌株要迟上30龄以后才开花结籽。因花期不一,自然授粉效果较差。通常需预先采集与贮藏花粉,俟雌琼花成熟时进行人工授粉,才能获得较多的优质种子。一般用播种或扦插繁殖。播种叫可于3月下旬进行,播种量每亩5公斤左右.约15天萌芽出土。幼苗需搭棚遮荫。 扦插一般都在春秋两季进行。插穗基部如以500PPm的萘乙酸浸润5分钟,则能促进生根。插后应架设1-2层荫棚,并覆盖塑料薄膜,严格遮荫。插后约30~50大叶形成愈伤组织。这时,可以以0.2%的尿素液和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施肥。繁殖苗留床1-2年后可移植。移植叶于2-3月进行,植株需带个球,并立支竿。初次移植的株行距约为50厘米,第二次移植的株行距应扩大到1-2米。生长期应施以2-3次追肥。一般不必整形修枝,只需疏除病枯枝和树冠紧密处的阴生弱枝即可。幼苗期易受病虫危害,尤以猝倒病和地老虎危害最烈、其它害虫有蛴螬、大袋蛾、松毒蛾、松梢螟、红蜡蚧、白蚁等,要及时防治。同属种共有4种;雪松产我国;短叶雪松C. brevifolia、北非雪松C.atlantica和黎巴嫩雪松C.libani产于国外。后两种在我国南京杭州庐山等地已引种栽培多年。雪松是世界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之一。它具有较强的防尘、减噪与杀菌能力,也适宜作工矿企业绿化树种。

雌雄异株,开花时节不同,是从日本引进的常绿针叶乔木。因其树体高大,树形优美而成为世界著名观赏树。 雪松耐寒冷且耐干旱,对土壤适应性强,只要在排水良好,无空气污染的条件下都能良好地生长,易移栽,成活率高。雪松与金钱松南洋杉世界爷日本金松合称“世界五大庭园树木” 《圣经》中称之为“植物之王”或神树。

雪松 - 盆景的制作

上盆过程

选盆:雪松宜用紫砂陶盆,也可用釉陶盆。大型盆景可用深圆形盆,亦可用各种凿石盆,但须用金属丝固定根底。中型盆景宜用海棠形、马槽形盆,小苗合栽丛林式可用白矾石或大理石等凿石浅盆。

用土:雪松可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盆栽常用熟化的田园土或腐叶土掺沙使用。

栽种:以春季3-4月为宜,秋后亦可。从地上挖取的雪松苗木须带宿土,以利于成活。并疏剪枯根,将须根舒展开来,覆以细土,轻轻摇动盆钵,用竹签揿实,使盆土与根系贴实。栽种位置主干宜偏向一侧1B3处为好。

整姿技术

加工:雪松盆景的加工造型以攀扎为主,结合修剪为辅。攀扎以冬春为宜,多采用棕丝进行攀扎。雪松主干耸立,侧枝平展,故多将侧枝做弯成S形状,主干一般不做弯,自然向上成大树型,姿态极为朴实美观。也可取当年生小苗5-7棵,高低错落,合栽成丛林式,枝叶婆娑,别具韵味。

树形:雪松树体高大耸直,侧枝平垂舒展。制作盆景须利用其自然形态,树形以直干式、双干式、斜干式、丛林式为好。枝叶通过扎剪,可作成层片状或云片状,养护多年,即可成刚柔兼蓄,姿态优雅的盆景佳品。

雪松 - 雪松精油

(图)雪松雪松

萃取部位:木材
萃取方法:蒸馏
挥发性:慢
属性:阳性
主产地:北美洲、摩洛哥

特质:
1.红雪松:无色透明,木质香,有点类似檀香的味道,但气味干燥;2.白雪松:黄色黏稠,有树脂的香气,淡淡的松脂味,也近似檀香味。

气 味:木质香,有点像檀香的味道,但较干燥。

外 观:维吉尼亚雪松是一种高大的红木,原产于北美;另一种大西洋雪松则产自摩洛哥,但这两种树种所产出的精油其疗效并无太大差异。

化学结构:醇类--雪松醇倍半萜--杜松萜烯、雪松烯

应用历史与相关神话:Cedar是闪族语,意指精神的力量,它还是闪族恒久信仰象征。人类最早使用的芳香物质之一,常被用为寺庙中的焚香,因而使人对它存有神秘的印象。古埃及人广泛使用此油,特别是在制作木乃伊时。埃及人拿雪松的木材做棺木及船桅。雪松还曾被用来建造寺庙等的大型建筑物,但现在多用以制作小件物品,像盒子、铅笔等,这是因为雪松的木材在某些条件下会变形。一些古董所使用的雪松品种(黎巴嫩雪松,乃大西洋雪松的近亲)因为使用过度,现在已经非常稀少了。

在东方,当无法得到檀香精油时,人们就用雪松来治淋病。在北美洲它则被用于治支气管炎肺结核,以及皮肤疾病。 
Mithvidat是一种用来解毒的百年老药,其中便有雪松这味成分。现在雪松是香水里的主要基剂。

功 效:抗菌、收敛、利尿、柔软、化痰杀霉菌、杀虫、镇静、补身。

心灵疗效:神经紧张和焦虑状态可以藉雪松的安抚效果获得镇定,也有助于沉思冥想。

身体疗效:比较适合处理慢性的病痛,不适于急性的症状。是腺体与神经系统的调节剂,因此能使身体回复正常状况,并维持体内的环境恒定。

它主要的作用在于呼吸道方面,由于其止咳化痰的特性,能改善支气管炎、咳嗽、以及流鼻水等问题。过多的痰可以藉雪松治愈,因为它有干化的效果。 对生殖、泌尿系统的疗效也很重要,像膀胱炎,尤其是带灼热痛楚者,雪松都能有所助益,还可调节肾脏功能。

另外,能减轻慢性风湿痛与关节炎的疼痛。

皮肤疗效:它收敛、抗菌的特性最有利于油性肤质,当然也能改善面疱和粉刺皮肤。它还能帮助消除疮痂、脓、以及一些慢性病,如湿疹干癣。绝佳的护发剂,可有效对抗头皮的皮脂漏、头皮屑秃发,与丝柏、乳香调和使用,有明显软化皮肤的效果。

适合与之调和的精油:安息香、佛手柑、肉桂、丝柏、乳香、茉莉、杜松、薰衣草柠檬菩提花、橙花、玫瑰、迷迭香。

注意事项:高浓度可能会刺激皮肤,最好不要在怀孕期间使用。

雪松 - 相关信息

雪松是黎巴嫩的国树。Cedar是闪族语,意指精神的力量,它还是闪族恒久信仰的象征。人类最早使用的芳香物质之一,常被用为寺庙中的焚香,因而使人对它存有神秘的印象。古埃及人广泛使用雪松精油,特别是在制作木乃伊时。埃及人拿雪松的木材做棺木及船桅。雪松还曾被用来建造寺庙等的大型建筑物,但现在多用以制作小件物品,像盒子、铅笔等,这是因为雪松的木材在某些条件下会变形。一些古董所使用的雪松品种—黎巴嫩雪松,乃大西洋雪松的近亲,因为使用过度,现在已经非常稀少了。   

此外,雪松也是我国青岛市的市树。

雪松报价 2012年9月10日江苏镇江句容茅山 天天苗木网 www.hm160.cn
产品名称 米径 高度(cm) 冠幅(cm) 地径(cm) 单位 价格 更新时间 
雪松 - 9 - - 株 1300.00 2012-09-10  
雪松 - 8 - - 株 1100.00 2012-09-10  
雪松 - 7 - - 株 800.00 2012-09-10 
雪松 - 4 - - 株 220.00 2012-09-10  
雪松 - 10 - - 株 1800.00 2012-09-10  
雪松 - 6 - - 株 550.00 2012-09-10  
雪松 - 5 - - 株 320.00 2012-09-10  
雪松 - 2 - - 株 45.00 2012-09-10  
雪松 - 3 - - 株 85.00 2012-09-10 


以上数据由天天苗木网收集 整理,仅供参考,价格随季节、市场行情变化而浮动。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远志 Yuanzhi
 
 
远志-原态 远志-饮片
远志-原态 远志-饮片
 
    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陕西、吉林、河南、河北等地。春季出苗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根部,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生用或炙用。
       【药性】苦、辛,温。归心、肾、肺经。
       【功效】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应用】
       1.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健忘。本品苦辛性温,性善宣泄通达,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主治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宁、失眠、惊悸等症,常与茯神、龙齿、朱砂等镇静安神药同用,如远志丸(《张氏医通》);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同用,如开心散(《千金方》),若方中再加茯神,即不忘散(《证治准绳》)。
       2.癫痫惊狂。本品味辛通利,能利心窍,逐痰涎,故可用治痰阻心窍所致之癫痫抽搐,惊风发狂等症。用于癫痫昏仆、痉挛抽搐者,可与半夏、天麻、全蝎等化痰、息风药配伍;治疗惊风狂证发作,常与菖蒲、郁金、白矾等祛痰、开窍药同用。
       3.咳嗽痰多。本品苦温性燥,入肺经,能祛痰止咳,故可用治痰多粘稠、咳吐不爽或外感风寒、咳嗽痰多者,常与杏仁、贝母、瓜蒌、桔梗等同用。
       4.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喉痹。本品辛行苦泄,功擅疏通气血之壅滞而消散痈肿,用于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内服、外用均有疗效,内服可单用为末,黄酒送服。外用可隔水蒸软,加少量黄酒捣烂敷患处。远志味辛入肺,开宣肺气,以利咽喉,如《仁斋直指方》治喉痹作痛用“远志肉为末,吹之,涎出为度。”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化痰止咳宜炙用。
       【使用注意】凡实热或痰火内盛者,以及有胃溃疡或胃炎者慎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2.《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
       3.《药品化义》:“远志,味辛重大雄,入心开窍,宣散之药。凡痰涎伏心,壅塞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聩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小儿客忤,暂以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昏自宁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皂苷,水解后可分得远志皂苷元A和远志皂苷元B。还含远志酮、生物碱、糖及糖苷、远志醇、细叶远志定碱、脂肪油、树脂等。
       2.药理作用:全远志有镇静、催眠及抗惊厥作用。远志皂苷有祛痰、镇咳、降压作用;煎剂对大鼠和小鼠离体之未孕及已孕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及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煎剂及水溶性提取物分别具有抗衰老、抗突变抗癌等作用;远志皂苷有溶血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用远志12g加60度白酒15ml浸泡片刻,再加清水一碗煮沸20分钟后顿服,每日1剂,治疗急性乳腺炎6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新医药通讯,1973,6:5)用远志、琥珀、石菖蒲、细辛、龙齿、桂枝六味药组成的远志琥珀散,治疗小儿遗尿,有较好的疗效(四川中医,1984,1:47)。另有用远志等治疗心肌炎、阑尾炎、小儿多动症、阴道滴虫等。
       4.不良反应:据报道,远志内服致过敏反应1例,表现为舌及下颌部麻木,面部潮红,并出现散在性丘疹,停药后消失。另有1例,因工作中接触远志饮片导致过敏性哮喘。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之最


這一頁列舉的是和旅遊景觀有關的一些世界之最,也許您會有興趣進一步探索。

  • 世界最高的樹--美國加州紅杉國家公園裡的一棵紅杉,高達113.7公尺,是目前還存活的世界第一高樹。

  • 世界最長的建築物 --中國大陸的的萬里長城,有3460公里長 ,牆的高度有3~6公尺高。

  • 世界最長的橋--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的龐恰特雷恩湖堤道(Lake Pontchartrain Causeway),是世界最長的橋,橋長39公里,1969年完工,此橋是溝通紐奧良市區與龐恰特雷恩湖北岸的聯繫。2004年此橋毀於卡崔娜颶風。

  • 世界最長的吊橋 --日本的明石大橋 ,全長3911公尺,於1998年4月6日落成啟用,連接四國島與本州島 ,兩座主塔間的距離長達1991公尺,全部工程花十年時 間,斥資一兆日圓,有抗震設施、禁得起芮氏規模八點五的強烈地震侵襲。

  • 世界最矮的民族--在非洲森林裡,有個柏米族的部落,他們個子很小,最高不超過130公分,平均體重約34.92公斤,因生活極為落後,平均壽命很短,活過30歲就算長壽了。

  • 世界最深最窄的峽谷--中國大陸雲南麗江縣的金沙江虎跳峽,峽谷總長16公里,左右岸夾江的 哈巴雪山和玉龍雪山,海拔均在5300公尺以上,峽谷河道陡落170公尺 ,兩岸最窄處僅30公尺,巨大流量形成七處巨大跌水。

  • 世界最大的岩石--澳洲的艾爾斯岩,高353公尺,底部圓周達8公里,年齡已有六億年,每 天在不同時間,因日照關係會變換不同顏色,遊客也可沿著標示登上岩 石頂點。

  • 世界最大的室內型水上公園-- 日本九州宮崎的喜凱亞「海洋巨蛋」,全長300公尺、寬100公尺、高38 公尺,採取可開閉式的屋頂。

  • 世界最大的宮殿--法國巴黎的羅浮宮,於西元1546年到1857年間修築的,總面積達197,884平方公尺,目前是美術館。

  • 世界最長的雙層鐵公路吊橋--西元1998年5月完工的青馬大橋,長達1377公尺,連接香港島、大嶼山及赤蠟角新機場,採用55000噸鋼鐵,造出125座橋墩,施工五年,總工程費為港幣71億4000萬元。

  • 世界最長的地下洞穴--美國肯塔基州的猛瑪洞,共分五層,由超過250條地下通道組成,總長超過240公里,最大的空穴高38公尺,可容下一座足球場。

  • 世界面積最大的主題遊樂園--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西南方32公里的迪士尼世界,於1971年10月開幕,投資美金四億多元,佔地12000公頃,相當於大金門島面積。

  • 世界最長的公路--美洲的泛美公路,北起美國阿拉斯加,直到南美智利的聖地牙哥,再東轉進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莉斯,止於巴西的布拉西莉雅,全長超過24,140公里。

  • 世界最大的廟宇--柬埔寨的吳哥窟 ,被列為世界七大(文化)奇景之一。吳哥窟建於十一世紀,用了三十年完成,佔地約210萬平方尺,由共長5.6公里的護城河圍著。

  • 世界最大的國家--俄羅斯,面積17075400平方公里。

  • 世界最小的國家--梵蒂岡是全球最小國家,教廷於1929年2月11日脫離義大利,成為一個獨立國家,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相當於台北市大安公園的1.7倍,常住的人口只有900人左右,每年的收支大約為兩億五千萬美元。儘管如此,梵蒂岡與174個國家有邦交。

  • 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大陸,有超過13億的人口。

  • 世界最多火山的國家--印尼全境擁有4,500 多座火山,是世界上現存火山最多的國家,也因此造就了印尼十分獨特的地質現象。

  • 全世界最高的建築物(包括尖塔、但不包括天線)--台北市的「台北101大樓」,508公尺高。最高可容人站立樓層的高度為438公尺(1,437公尺)、至屋頂最高處的高度為448公尺(1,470英尺),也都是世界第一。

  • 全世界最高的建築物(包括尖塔也包括天線)--美國芝加哥的Sears Tower,高度為529公尺(1,736英尺),先前的冠軍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已經在2001年遭到摧毀,高度為536公尺(1,758英尺)。

  • 世界最高山--喜馬拉雅山山脈上的聖母峰,海拔8848公尺。

  • 世界物價最高的城市--日本東京(Tokyo),英國的經濟學人財經期刊(The Economist)公佈2000年全球物價最昂貴的十大城市,日本東京一如往年名列榜首。

  • 世界物價最低廉的城市--伊朗的首都德黑蘭,由於生活消費及房地產、住宿等物價平均值最低,為全球最便宜的城市。

  •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美國加拿大邊境的蘇必略湖,表面積為82,362平方公里,最大深度406公尺,體積12,258立方公里。

  • 世界最深的淡水湖--貝加爾湖,最大深度為1,620公尺,表面積為31,500平方公里。蘊藏的淡水量也最多,體積達22,995立方公里。

  • 世界最大的鹹水湖--裏海,表面積為371,800平方公里,最大深度995公尺,體積66,800立方公里。

  • 世界最長的山系--南美洲的安地斯山,總長6000多里,從波利維亞一直到 接近南極洲。

  • 世界最長的海峽--莫三比克海峽,非洲大陸與馬達加斯加島間 全長 1,670公里。

  • 世界最大的海灣--孟加拉灣,在印度洋,217.2萬平方公里。

  • 世界最大的島--格陵蘭,首都戈薩普,面積160平方公里,人口約5.8萬人。

  • 世界上最長的河--尼羅河,有6,650公里長,流域面積為3,349,000平方公里。

  • 世界最大瀑布--非洲的維多利亞大瀑布。

  • 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連接日本本州及北海道的青函隧道,是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這條隧道全長53公里。隧道裡還有一個火車月台,讓乘客可以下車看看四周的情況。

  • 世界上最長的國家--南美洲的智利,其國土的南北距離約有4270公里,比漢城到新加坡的距離還要長。

  • 世界上唯一禁菸的國家--不丹。

  •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北非的撒哈拉沙漠,面積有九百萬平方公里。

  • 世界最古老的地鐵--英國倫敦地鐵。

  • 世界上最長的鐵路--俄羅斯的西伯利亞鐵路,總長度約有9200公里。這條鐵路從太洋沿岸的港口海參崴出發,橫貫西伯利亞平原,直通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總距離相當於往返美國東西兩岸的紐約和舊金山長度。

  •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澳洲的大堡礁。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拜 油 飯 主 要 是 祭 祀 跟小 孩 有 關 的 床 母 和 七 娘  媽 



本 省 人 以 七 月 七 日 為 「 床 母 生 」 , 要 祭 祀 嬰 兒 神 「 床 母 」 。 床 母 的 由 來 , 據 說 是 這 樣 的 : 古 時 候 有 個 書 生 叫 郭 華 , 去 參 加 秀 才 的 考 試 。 路 過 蘇 州 , 住 在 旅 館 中 , 晚 上 出 去 買 扇 子 時 , 竟 和 賣 扇 子 的 姑 娘 一 見 鍾 情 , 當 夜 兩 人 便 成 了 夫 妻 。 不 料 郭 華 竟 暴 斃 於 床 上 。 賣 扇 的 姑 娘 很 可 憐 郭 華 的 慘 死 , 又 怕 被 親 戚 鄰 居 知 道 , 就 把 他 的 屍 體 埋 在 自 己 床 下 。 後 來 這 個 賣 扇 的 姑 娘 竟 懷 孕 了 , 十 個 月 以 後 產 下 一 子 。 為 了 安 撫 郭 華 的 靈 魂 , 她 經 常 地 用 酒 菜 在 床 上 焚 香 祭 拜 。 有 人 問 她 為 什 麼 這 樣 作 。 她 說 是 拜 床 母 可 使 孩 子 長 得 快 , 從 此 便 有 人 認 真 的 倣 效 她 拜 床 母 。 也 有 人 認 為 賣 扇 的 姑 娘 拜 的 是 情 夫 ( 即 台 灣 話 的 「 契 兄 」 ) , 所 以 拜 床 母 就 是 拜 「 契 兄 公 」 。 



據 說 這 個 「 以 訛 傳 訛 」 的 床 母 生 日 就 在 七 夕 。 本 省 人 將 十 六 歲 以 的 孩 子 稱 為 「 花 園 內 」 , 均 受 床 母 的 保 護 。 所 以 在 這 天 , 這 些 少 男 少 女 , 都 要 從 下 午 六 點 起 , 在 自 己 的 寢 室 供 祭 床 母 , 供 品 要 有 雞 酒 油 飯 , 並 燒 床 母 衣 ( 木 刻 衣 服 圖 案 之 金 紙 ) , 以 拜 謝 床 母 保 護 幼 兒 。 



另 外 , 七 夕 也 是 另 一 位 神 祗 ── 七 娘 媽 的 生 日 。 七 娘 媽 和 床 母 一 樣 , 都 是 兒 童 的 保 護 神 , 但 是 兩 者 擁 有 不 同 的 傳 說 來 源 。 七 娘 媽 又 稱 「 七 星 娘 娘 」 、 「 天 仙 娘 娘 」 , 七 星 娘 娘 有 人 指 其 為 北 斗 七 星 的 配 偶 神 , 有 人 則 認 為 是 指 包 含 織 女 在 內 的 七 仙 女 , 又 稱 「 七 仙 姐 」 或 「 七 仙 姑 」 。 在 台 灣 以 七 星 娘 娘 為 主 神 的 廟 有 雲 林 縣 斗 六 鎮 的 濟 安 宮 與 嘉 義 縣 太 保 鄉 的 福 濟 宮 。 「 七 星 媽 」 與 「 天 女 娘 」 則 專 指 織 女 。 台 灣 以 七 星 媽 為 主 神 的 廟 有 雲 林 縣 水 林 鄉 的 七 星 宮 及 台 南 市 的 開 隆 宮 , 均 有 百 年 以 上 的 歷 史 。 



民 間 信 仰 七 娘 媽 者 , 皆 於 七 夕 此 日 黃 昏 供 祭 。 供 品 有 軟 粿 ( 一 種 中 心 壓 凹 的 湯 圓 , 傳 說 是 給 織 女 裝 眼 淚 的 ) 、 圓 仔 花 ( 即 千 日 紅 , 為 祈 求 多 子 多 孫 ) 、 雞 冠 花 、 茉 莉 花 、 樹 蘭 、 胭 脂 、 白 粉 、 雞 酒 油 飯 、 牲 禮 、 圓 鏡 。 必 不 可 少 的 還 有 一 座 紙 紮 的 七 娘 媽 亭 , 家 有 滿 十 六 歲 者 , 特 供 粽 類 、 麵 線 。 祭 後 , 燒 金 紙 、 經 衣 ( 印 有 衣 裳 之 紙 ) 、 並 將 七 娘 媽 亭 焚 燒 , 無 法 焚 盡 的 竹 骨 架 丟 至 屋 頂 , 此 稱 「 出 婆 姐 間 」 ( 婆 姐 , 傳 即 臨 水 宮 夫 人 女 婢 ) , 表 示 該 孩 童 已 成 年 。 胭 脂 、 白 粉 一 半 丟 至 屋 頂 , 一 半 留 下 自 用 , 據 稱 可 使 容 貌 與 織 女 一 樣 美 麗 。 



約 在 兒 童 週 歲 前 後 , 往 寺 廟 祈 求 七 娘 媽 或 註 生 娘 娘 觀 音 媽 、 媽 祖 等 , 請 求 保 護 , 並 以 古 錢 或 銀 牌 、 鎖 牌 , 以 紅 絨 線 串 成 絭 , 懸 在 兒 童 頸 上 。 父 母 並 為 孩 子 許 願 , 如 果 子 女 能 順 利 長 十 六 歲 , 必 至 廟 中 還 願 。 此 後 每 年 七 夕 , 父 母 會 帶 孩 子 至 廟 中 祭 拜 。 附 近 無 廟 的 , 就 在 家 中 自 設 香 案 , 並 在 神 位 前 換 上 新 的 紅 絨 繩 , 稱 為 「 換 絭 」 。 等 到 子 女 滿 十 六 歲 則 於 七 娘 媽 生 日 此 日 「 脫 絭 」 , 往 寺 廟 祭 拜 還 願 , 答 謝 七 娘 媽 的 庇 佑 。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04 Sun 2012 10:17
  • 置頂 面筋

面筋

 

百科名片

面筋  
面筋

面筋是一种植物性蛋白质,由麦胶蛋白质和麦谷蛋白质组成。将面粉加入适量水、少许食盐,搅匀上劲,形成面团,稍后用清水反复搓洗,把面团中的活粉和其它杂质全部洗掉,剩下的即是面筋。油面筋用手团成球形,投入热油锅内炸至金黄色捞出即成。将洗好的面筋投入沸水锅内煮80分钟至熟,即是“水面筋”。

 
中文名: 面筋
外文名: gluten
主要原料: 面粉
是否含防腐剂: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主要食用功效: 和中,解热,止烦渴。治面毒。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

目录

食品简介
营养成分
新型面筋简介
分类
生产制作
食用指南
主要功效
展开
 
 

食品简介

  【名称】:面筋
 
  【拼音】:miàn jīn
 
  【注音】:ㄇㄧㄢˋ ㄐㄧㄣ
 
  【解释】:亦作“面觔”。亦作“面筋”。食品名。用面粉加水拌和,洗去其中所含的淀粉,剩下凝结成团富有粘性的混合蛋白质就是面筋。
 
  【出处】:宋 沈括梦溪笔谈·辩证一》:“濯尽柔麪,则麪筋乃见。”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 仲殊﹞所食皆蜜也。豆腐、麪觔、牛乳之类,皆渍蜜食之。”
 
  【示例】: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一·小麦》:“麪筋,以麸与麪水中揉洗而成者。古人罕知,今为素食要物。”《红楼梦》第六一回:“ 春燕 说荤的不好,另叫你炒个面筋儿,少搁油纔好。”
 
  面筋是小麦粉中所特有的一种胶体混合蛋白质,

生面筋

生面筋(3张)
由麦胶蛋白质和麦谷蛋白质组成。将面粉加入适量、少许食,搅匀上劲,形成面团,稍后用清水反复搓洗,把面团中的活粉和其它杂质全部洗掉,剩下的即是面筋。油面筋用手团成球形,投入热油锅内炸至金黄色捞出即成;将洗好的面筋投入沸水锅内煮80分钟至熟,即是“水面筋”。据史料记载,面筋始创于我国南北朝时期,是素斋园中的奇葩,尤其是以面筋为主料的素仿荤菜肴,堪称中华美食一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到元代已有大量生产面筋,在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识》上就详细介绍了洗面筋的方法。清代面筋菜肴增多,花样不断翻新。
 

营养成分

  面筋的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于瘦猪肉、鸡肉鸡蛋和大部分豆制品,属于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热量食物,还含有钙,铁,,钾等多种微量无素,是传统美食
  油面筋

油面筋

每100克油面筋营养成分  
 
能量490千卡;蛋白质26.9克;脂肪25.1克;碳水化合物40.4克;膳食纤维1.3克;硫胺素0.03毫克
 

鱼面筋料理

鱼面筋料理(20张)
 核黄素0.05毫克;烟酸2.2毫克;维生素E7.18毫克;钙29毫克;磷98毫克;钾45毫克;钠29.5毫克
 
  镁40毫克;铁2.5毫克;锌2.29毫克;硒22.8微克;铜0.5毫克;锰1.28毫克。
 
  每100克水面筋营养成分  
 
 

制作面筋料理的图解

制作面筋料理的图解(8张)
 能量141千卡;蛋白质23.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2.3克;膳食纤维0.9克;硫胺素0.1毫克
 
  核黄素0.07毫克;烟酸1.1毫克;维生素E0.65毫克;钙76毫克;磷133毫克;钾69毫克;钠15毫克
 
  镁26毫克;铁4.2毫克;锌1.76毫克;硒1微克;铜0.19毫克;锰0.86毫克。
 

新型面筋简介

  采用最新工艺及包装的面筋产品,口感劲道、安全、卫生,可用于炒菜、火锅、凉拌、烧烤。

面筋

面筋(9张)
 

分类

  油面筋
 
  水面筋
 
  烤麸
 

生产制作

原料

  将面粉置于容器中,加入相当面粉重量60%的水(水中含1%的食盐),充分拌和,加工成粘性强的面团。然后静置1小时,夏季静置时间可稍短些,以防变酸。加水量不可过多。以免蛋白质来不及粘结就分散在水中,给操作带来困难,也影响面筋提取率。
  面筋

面筋

成形

  将面团置于密孔罗、筛或粗布中淋水,揉洗时淀粉随水流走,留在罗里或布内的粘在一起的蛋白质即为湿面筋。水洗的次数越多,面筋中的淀粉夹杂率越低,蛋白质的成分越高,质量也就越好。一般水洗3~5次。洗过面粉的水中含有大量淀粉,经沉淀可获得小麦淀粉。湿面筋的含水率为38%,蛋白质为60%左右,表面光滑,弹性足,韧性好。

分类制作

  
  油面筋

油面筋

(1)油面筋:可以加面粉,也可不加面粉。加面粉的配方(北京、上海)是:湿面筋10 公斤,加面粉2.0~2.9公斤,再加少量盐。搅拌7~8分钟,取出后切成小块制成小球,先投入油温为90~100℃的油锅里,炸3~5分钟,使球的外层 起一层破皮,捞出后再投入油温为130~240℃的油锅里,再炸10分钟出锅即可。 (2)水面筋:将湿面筋切成小块或制成小球,然后投和水锅,用蒸汽加 热,使蒸汽保持100℃左右,持续30分钟,即成水面筋。 (3)烤麸:将湿面筋平摊在蒸笼中,厚度为2~3厘米,加热30分钟,即成烤麸。 除此之外还有面筋肠,面筋皮,面筋丝,麻花面筋,臭面筋等。
 

食用指南

  面筋的美味食谱:

香菇面筋

  
  香菇面筋

香菇面筋

主料:油面筋 150克 香菇50克 竹笋50克 油菜 50克
 
  调料:酱油30克 白砂糖 10克 味精2克 料酒2克 淀粉5克 花生油 50克 盐 2克 各适量
 
  做法:
 
  1.把油面筋切成方块
 
  2.香菇一切两片
 
  3.竹笋煮熟,切片
 
  4.炒锅下油40克,烧至六成热,先把冬菇、笋片、油菜下锅煸炒,加鲜汤250克
 
  5.炒后即下面筋和各种调味,烧到卤汁稠浓即勾芡,淋熟花生油,起锅装盘即成。

三鲜素鱼肚

  主料:油面筋100克
 
  辅料:干香菇 10克 冬笋 25克 油菜心 25克 淀粉5克
 
  调料:酱油 15克 料酒 5克 白砂糖 5克 味精 3克 香油 10克 花生油 20克 各适量
 
  做法:
  三鲜素鱼肚

三鲜素鱼肚

 
  1.将油面筋切成小方块
 
  2.鲜笋洗净切成菱形片
 
  3.水发香菇切成丝
 
  4.油菜心择净切成段
 
  5.炒锅置旺火,倒入油至七成热,下香菇、鲜笋煸炒,加酱油、料酒、白糖、味精、五香油和鲜汤35毫升烧开
 
  6.再下入面筋块,待面筋烧透,再下入鲜笋片、香菇丝和青菜段,以湿淀粉勾芡即成。

香辣素牛肉

  
  香辣素牛肉

香辣素牛肉

主料:水面筋1000克
 
  调料:芝麻、盐、酱油、辣椒油姜汁花椒、香油、料酒、植物油红曲各适量
 
  做法:
 
  1.先将主料水面放笼中整平蒸透,拿出压实
 
  2.冷却后切厚片,着红米汁拌匀上色,作牛肉坯料待用
 
  3.芝麻洗净炒熟碾成芝麻粉
 
  4.花椒用温水浸泡一会儿,取出花椒,留用花椒水
 
  5.火上置锅,加植物油,待油温升至七成,把牛肉料坯散下锅中,炸至见红漂浮油面捞出待用
 
  6.另起锅,加牛肉料坯,并下鲜汤500毫升、食盐、酱油、姜汁、花椒水,煨至料坯回软入味收汁
 
  7.再放芝麻粉、红椒油、熘料酒、香油出锅即成。

油面筋塞肉

  
  油面筋塞肉

油面筋塞肉

特色:中空的面筋里融入丰富的内容,将得香浓的汤汁和鲜嫩的肉馅牢牢锁在其中,寒冷的冬天在温暖的房间里吃起来香浓适口,韵味十足。
 
  主料:油面筋10个、猪肉馅300克
 
  辅料:干淀粉2茶匙(30克)、老抽、生抽各1汤匙(50ML)、白砂糖1汤匙(15克)、大葱花、姜末、盐各1茶匙(5克)、油菜心、香菇各100克、冬笋50克、 蚝油1汤匙(15ML)、清水300ML、黄酒、油各12茶匙(15ML)。
 
  做法:
 
  1.油菜心切除根部,洗净叶片根部的泥沙,香菇去蒂切成四瓣,冬菇切成梳子片。
 
  2.在猪肉馅中调入大葱花、姜末、生抽、黄酒、干淀粉、盐和白砂糖然后顺着一个方向用力快速混合均匀。
 
  3.用筷子在油面筋上捅一个窟窿,然后将肉馅一点一点地塞进去,将面筋填满充实,这道工序虽然不复杂,但绝对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4.中火烧热锅中油、待烧到六成热时,将冬笋和香菇倒入翻炒片刻,然后调入老抽和蚝油,再倒入清水大火煮沸放入油面筋,加盖转小为,慢慢炖煮15分钟,使油面筋充分喝足汤汁。
 
  5.然后再放入油菜心焖分钟即可。

罗汉烧面筋

  
  罗汉全斋水面筋

罗汉全斋水面筋

罗汉烧面筋是一道营养全面、口味醇美的正宗斋菜。但传统的制作方法比较繁琐,在尽量保留原有风味的前提下对其制作工艺进行了简化。
 
  原料:熟面筋350克、口蘑30克、冬笋20克、冬菇30克、青豆20克、腐竹35克、麻油15克、酱油10克、水淀粉10克、食用油适量。
 
  制作:
 
  1.熟面筋打十字花刀后下锅炸至金黄色捞出备用。
 
  2.冬笋、冬菇、口蘑切片备用。
 
  3.青豆用清水汆熟备用。
 
  4.腐竹用汆青豆的水发好后切1.5寸的段备用。
 
  5.面筋再次用汆青豆的水泡软后挤净水分备用。
 
  6.锅中做油,6成热时下入冬笋、冬菇、口蘑片煸炒。
 
  7、烹酱油、加盐调味。
 
  8.下入面筋、青豆、腐竹后入清水大火烧开。
 
  9.变小火慢烧15分钟左右。
 
  10.当锅中的汤汁消耗掉一半时开大火收汁。
 
  11.勾薄芡,淋麻油后即可出锅食用。
 
  贴士:
 
  1.非素食做法可以适当地加些猪肉、葱姜。
 
  2.面筋炸制之后要在热水中将油尽量洗去,这样成品的味道会更加美味。
 

主要功效

  (1)《食鉴本草》:“性凉寒,宽中,益气。”
 
  (2)《纲目》:“解热,和中,劳热人宜煮食之。”
 
  (3)《医林纂要》:“解面毒,和筋养血,去瘀。”
 
  (4)《随息居饮食谱》:“解热,止渴,消烦。"”
 
  (5)《食物绀珠》(1592)记载,面筋传为南朝梁武帝所创制。
 

饮食文化

  油面筋早已成为中国无锡著名的土特产了。其色泽金黄,圾表面光滑,味香性脆,吃起来鲜美可口,饭店用它配料可翻多种菜肴,家常用于佐饭、做菜、烧汤均宜。无锡民间还有个习俗,逢到节日合家团聚,饭桌上少不了一碗肉酿油成筋,以示团团圆圆,增加快乐气氛。含有很高的维生素与蛋白质,如塞进肉瓤烧煮,则别具风味。
  无锡油面筋

无锡油面筋

无锡油面筋产生于清乾隆时代(18世纪中叶),到今已有二百三十多年历史。当初的制法是将筛过的麸皮加盐水用人力踏成生麸,再将生麸捏成块状,投入沸油锅内煎炸,成为球形中空的油面筋。清水油面筋的称呼在清代末年(19世纪中期)出现,第一家挂出“清水油面筋“招牌的是笆斗弄的马成茂面筋店。
 
  油面筋的来历
 
  最早还是尼姑庵里的一位师太油炸出来的。五里街梢有座大德桥,桥畔有座尼姑庵。庵堂靠近惠山,环
  丝瓜面筋

丝瓜面筋

境清静,四时佳节菩萨生日,无锡城厢老太太来此念佛坐夜的不少,有时在庵里一住就是六七天。庵里有个烧饭师太,烧出来和素菜有些名气,她烧出来的菜就不一般,会翻名堂,味道又好。师太烧素斋,愦常用生麸当主料,红烧的,炒丝的,煮汤的,配上细货冬笋、香菇,道道菜肴引得素斋席上赞口不绝。经常来庵念佛人不断,闻名来吃顿素斋的居士不少,烧饭师太总是把生麸准备满满一小缸。
 
  有回,原先约定来庵堂念佛坐夜的几十个乡下老太太,不知啥事情那天没来。好几桌斋素需要用的生 麸,烧饭师太已准备好了,生麸是隔夜馊,一过夜就吃不得了。烧饭师太先是放些盐在生麸缸里,还是放心不下,怕缸里出毛病。她左思右想,试试开个油锅,把生 麸煎一煎,免得发馊,明早仍可烧素斋派用场。油锅里油多了些,待油一滚,怕生麸煎不透,特地煎成一个个小块,手抓一把扔进油锅,铲刀翻了几翻。只见锅里一 块块生麸膨胀成一个个金黄澄亮的空心圆球,在滚油里蹿下,用笊子捞起手指戳戳松脆、鼻头闻闻喷香、嘴里尝尝蛮鲜。众口赞好,给这油炸生麸空心圆子起名“油面筋”。
 
  从这以后,尼姑庵里素斋就添了清炒面筋酿面筋、面筋笋片、面筋汤,道道素菜,道道佳肴,日日只怕素斋桌数开得少,不愁吃客人不多。风声传出去,各处庵堂、寺院也都学起样来,素斋中增添油面筋花色。没多久,无锡城里开出一个个油面筋店铺。渍面筋进了千家万户,肉酿面筋、面筋炒肉丝、菜烧面筋成了日常饭菜。至于那些饭店、菜馆,厨师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烧出了好多道无锡的传统名菜。

面筋介绍

  面筋一直是我国素菜中的经典食材,这在古典《红楼梦》里多有记载 。 传统的烤面筋是将面粉经过水洗得到的面筋进行制作的,而现在已经用面筋粉(谷朊粉)代替了。将面筋粉经过特制而成型的弹簧(螺旋状)的形状的食物坯料,经过拌、淹、

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 面筋原料( 蛋白质含量高达80%以上)采用优质小麦蛋白粉,经过拌、淹、蒸、煮、烤等工艺处理,烤制过程中刷上孜然、盐巴、酥油,随着火候加大香气渐渐四溢缭绕, 再刷上精心熬制的专用烤面筋辣酱,红油辣子,边烤边刷的过程中会发出吱吱的响声,香味远飘,勾人食欲。纯手工工艺制作 ,营养丰富、干净卫生。制成后,一串色泽金黄红亮的烤面筋吃到嘴里油滑松软,麻辣鲜香,吃后口齿留香,回味悠长……蒸、煮、烤等工艺处理,最后撒上调料即成香气扑鼻的烤面筋。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層塔

七層塔

七層塔0.jpg
七層塔
0
七層塔1.jpg
七層塔1
七層塔3.jpg七層塔4.jpg七層塔2.jpg
七層塔2
七層塔5.jpg
七層塔3

七層塔-花4.jpg七層塔4

七層塔5

七層塔6
七層塔7.jpg
七層塔7
七層塔-花0.jpg
七層塔-0
七層塔-花2.jpg七層塔-花3.jpg七層塔-花1.jpg
七層塔-1
七層塔-葉背.jpg
七層塔-2
七層塔-花5.jpg
七層塔-3

七層塔-4

七層塔-5
七層塔-莖.jpg
七層塔-
七層塔-葉0.jpg
七層塔
-0
七層塔-葉2.jpg七層塔-葉4.jpg七層塔-葉1.jpg
七層塔-1
七層塔-葉3.jpg
七層塔-2
七層塔6.jpg
七層塔-3

七層塔-4

七層塔-葉背

 


‧中文名稱: 七層塔
‧英文名稱: Sweetscented Basil
‧學 名: Ocimum gratissimum Linn.
‧科 名: 唇形花科(Labiatae )零陵香屬(Ocimum)
‧別 名: 印度零陵香、東印度羅勒、印度羅勒、丁香羅勒、毛葉丁香羅勒、美羅勒、樹羅勒、灌木羅勒、大本九層塔、臭草
‧原產地: 熱帶地區
‧分布: 台灣低海拔地區有栽培並可發現有逸出現象。
‧用 途: 1.調味用:烹調各式料理可增添風味又有開胃之功效。2.藥用:性味:全草:辛、溫。效用:全草:治風溼背痛;葉治咳嗽,感冒,發汗,蛇傷,腹瀉,痤傷,癩疥;葉汁:治眼疼。
‧莖: 植株大型,高約 80~120 公分,莖直立,方形,灰白色,木質化,被柔毛,叢生。
‧葉: 葉片橢圓形至卵形,長 5~15 公分,寬 2~4 公分,基部楔形,先端銳尖至漸尖,鋸齒緣,兩面疏被短毛及腺點;葉柄長 1~4 公分。
‧花: 聚繖花序頂生枝端或腋生,由多數假總狀花序組成,小輪著生,苞卵狀零形至披針形;花萼鐘形,外被柔毛及腺點,5 齒裂,頂端芒狀;花冠唇形,白色或黃白色,長約 0.4 公分,上唇 4 淺裂,下唇矩圓形,全緣;雄蕊 4 枚;子房 4 裂,花柱短。
‧果: 小堅果暗褐色,長圓形,徑約 0.1 公分,具網紋。花果期夏秋間。
‧特徵: 植株大型有白色柔毛味道兼具檸檬、丁香及薄荷味,叢生,高約 80~120 公分,莖灰白色,木質化。葉片橢圓形至卵形,長 5~15 公分,寬 2~4 公分,基部楔形,先端銳尖至漸尖,鋸齒緣,兩面疏被短毛及腺點;葉柄長 1~4 公分。花萼下唇微凹缺,上側齒先端漸尖;花冠白色或白黃色;後對雄蕊基部附屬物橫棒狀,上被白毛。
‧更多資料: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印度零陵香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 2772印度零陵香 p1386 國立編譯館主編
邱年永 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6)-164印度羅勒 p191 台北南天書局出版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七層塔 92年10月97頁
‧拍攝地點: 后里鄉觀音山下民家前旁(950105)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上最早的報紙在哪個國家?

1605年的印刷“請求書”把報紙問世時間提前4年一份1605年印刷的請求書最近被世界上最著名的印刷博物館之一—— 德國古騰堡印刷博物館發現,這份館藏的珍稀文物證實了世界上最早的報紙在1605年以前就已經出現。這個結論比目前有關著作中關於最早報紙的時間至少提前了4年。在目前有關外國新聞事業的教科書裡,世界上第一份印刷報紙一般都是以17世紀初出現的歐洲國家報紙為標誌。如荷蘭的安特衛普的《新聞報》(Nieuwe Tijdinghen 1609年)、德國的《通告報》(Relationoder Zeitung 1609年)、英國的《每週新聞》(其全名為《來自意大利、德意 志、匈牙利、波希米亞、萊茵河西岸地區、法蘭西與荷蘭的每週新聞》1621年),以及法國的《報紙》(La Gazette 1631年)。這是根據17世紀初歐洲一些國家經常出版的印刷報紙來確認的,資料來源均來自《大英百科全書詳編》(1980年版,第15卷,236頁)。因此,一般認為,世界上最早的報紙誕生在1609年。位於德國梅因茨的古騰堡印刷博物館是世界上非常權威的印刷博物館,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印刷機的存放地。近來這家博物館通報世界報業協會,德國《通告報》(Relation)的“出生地”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小鎮上被找到。這個地方現在法國境內,當時被稱作“德意志萊茵”的一部分。世界報業協會的秘書長鮑丁獲知這一信息立即表示非常高興。他說,“這一證據是不可置疑的,我們大家都感到非常興奮。”
報紙:W020070622653891464768  

 

約在西元前二百年,中國漢朝有所謂的邸報,它是各諸侯國派駐在京城的官員,將朝廷中要事抄寫傳送給諸侯的新聞媒介。而中國史書上有記載的文字報,最早則出現於西漢哀帝時代(西元前六年)。同年,西方也出現最早的報紙-羅馬每日紀聞,它是凱撒大帝發的政府公報,每天在羅馬的幾個重要城市中公布。

 

十五世紀由於文藝復興的關係,人們為了解各地消息,因此手寫新聞開始流行。西元1450年,德國人人登堡發明活版印刷,從此印刷新聞即隨著印刷術的進步而發展起來。全世界最早的日報是1660年在德國創刊的來比錫新聞(Leipziger Zeitung)。

 

中國的邸報雖然發行很久,由於內容只是皇室消息與朝廷政事,其史料記載的功能大於傳播的功能。十九世紀,經由西方傳教士引入,中國才有現代的報刊。首開中國報紙政論先河的則是傳教士林樂知主編的萬國公報。而申報則是中國第一份有副的報紙。

 

政府來臺後,省營的臺灣新生報與國民黨黨營的中央日報是當時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但隨著經濟的成長、社會的進步與報禁的解除,目前民營報紙不但迎頭趕上,且彼此爭激烈,內容不斷地推陳出新。

 

出處:http://content.edu.tw/junior/life_tech/tc_jr/student/course/102/02source06.htm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果仁紓緩神經
辦公室工作的上班族每日工作繁忙,長期緊張,容易認憶力下降及注意力不集中。專家認為這是大腦能量消耗過度,只要吃些堅果如花生、果仁之類,就可補充能量及緩紓神經緊張。
流連戶外少近視
英國調查發現,經常接觸室外光線的兒童,患近視的機率會較低,研究認為每天接觸室外光線可刺激視網膜神經遞質多巴胺水平,減低近視的可能。
多吃百合潤燥
「燥」是秋天最常出現的情況,想清心潤燥,中醫說有三種白色食物最宜秋季進食,就是蓮藕、杏仁和百合。而百合養肺潤燥,尤其適合女性。
 
 
     
     
認清生地熟地
撰文:潘君亮 鳴謝:高錦明教授
《醫.藥.人》 第 51 期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生地犀牛皮豬肉湯」? 因為犀牛皮能解毒,生地涼血解毒利尿,加上豬肉補肌潤燥,可說是一道清熱潤燥的湯劑。而且味道很好。 不過犀牛皮已經被禁,市面上不可能買到,生地卻是中醫常用藥,要購買並不因難。

  生地其實是中藥材地黃。地黃又有別名山白菜、酒壺花。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的新鮮或乾燥塊根,根肥肉質厚,呈塊狀。生於山坡路旁,也可栽植。
  地黃分布於中國河南、河北、內蒙古及東北等地,現時大部分地區有栽培。一般於9至11月採挖根部,野生的地黃在春天亦可採挖。
  地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蘇頌說:「根如人手指。通黃色。粗細長短不常,種之甚易,根入土即生。」

沉者為貴
  《本草綱目》記載為「以水浸驗之,浮者名天黃,半浮半沉者為人黃,沉者為地黃」。人們以沉者為貴,故名地黃。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載:「江浙壤地黃者,受南方陽氣,質雖光潤而力微,懷慶府產者,稟北方純陽,皮有疙瘩而力大」。因此,後人買地黃以「懷地黃」為貴。
  地黃分有三種,採挖後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泥土鮮用習稱鮮生地;將鮮生地焙烘至八成乾,習稱生地;將生地切片後曬乾,稱生地片。另外,生地加黃酒拌蒸至內外色黑油潤或直接蒸至黑潤,切片曬乾為熟地黃,也稱熟地。
  生地與熟地雖然源自一家,但是兩者的性味與歸經及主治功能並不相同,地黃生則大寒而涼血,血熱者用之;熟則微溫而補腎,血衰者用之。男性多陰虛,宜用熟地黃;女性多血熱,可用生地黃。讀者千萬不要以兩者互相替補。
  生地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肺經。功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於血虛萎黃、眩暈、經少經閉、口渴便秘消渴等。性寒而滯,脾虛濕滯腹滿者不宜使用。熟地味甘性微溫,歸肝、腎經。有滋陰養血,補精益壽之效,用於血虛眩暈、遺精消渴,目昏耳鳴、腰膝痠軟,陰虛血少。

六味地黃丸
  地黃除了在中藥上佔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更是中國名方六味地黃丸的靈魂。六味地黃丸是由明朝醫學家張仲景的金匱腎氣丸衍化而來。六味包括了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所組成,是中藥滋陰補腎的經典良方。
  在中國幾千家中藥廠中,接近三分之一擁有六味地黃丸的批號,而在市面上流通的牌子也超過700個。由於生產眾多,品質難免有差異,而且價格的相差很大,若要購買,要小心貨比三家。
  現時也有藥廠製作八味地黃丸,則是在原方中加上了肉桂和炮附子,溫腎消腫,雖有宣傳為可治老年腰痛及可降低癡呆症的發病率,不過,服用成藥前應徵詢一下中醫師的意見為佳。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黎民偉

 

求助編輯百科名片

黎民偉  
黎民偉

黎民偉(1893-1953),早期電影開拓者,編劇、導演,中國電影先驅之一,有“中國電影之父”、“ 香港電影之父”之稱。1994年第十三屆香港金像獎授予他最高榮譽獎。1953年10月26日,黎民偉病逝香港,享年60歲。在他的追悼會上,掛著“國片之父”的橫額。

 
中文名: 黎民偉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日本
出生日期: 1893年
逝世日期: 1953年
職業: 編劇、導演、攝影師、製作人
主要成就: 中國電影先驅之一
 
“中國電影之父”
代表作品: 莊子試妻》、《天涯歌女》、《故都春夢》、《西廂記》
褒獎影片: 紀錄片《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

目錄

人物簡介
個人經歷
主要作品
創業歷程
《莊子試妻》
天下為公
情感生活
展開
人物簡介
個人經歷
主要作品
創業歷程
《莊子試妻》
天下為公
情感生活
展開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黎民偉原籍廣東新會,生於日本。自幼喜愛攝影與戲劇,熱心於國民革命,曾利用
  黎民偉

黎民偉

[1]
戲箱偷運槍支支援黃花崗起義。從事電影工作後主張電影救國。
 
  1913年與美籍俄國人布拉斯基及其兄黎北海合作創辦了華美影片公司。在黎北海執導的《莊子試妻》 1913中反串女角莊子之妻。
 
  1921年再與兄黎北海、黎海山合作創辦了香港歷史上第一家全部華資的新世界戲院。1922年在香港銀幕街創建 民新製造影畫公司任廠長。1923年5月14日在香港銅鑼灣威菲路創辦民新影片公司,出任付經理兼攝影師。拍攝了北伐紀錄片、梅蘭芳舞台藝術紀錄片,並開始拍故事片《胭脂》 Lipstick1925,同年在自己的新世界戲劇上映。1926年他將民新公司遷往上海,與李應生合股,聘歐陽予倩卜萬蒼侯曜等執導故事片。1927年侯曜執導的《西廂記》與他的《莊子試妻》被商人先後攜往歐美公映,成為最早介紹到歐美的中國電影,同年製作、拍攝大型紀錄片《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記》。他為把中國的“超邁之思想,純潔之道德,敦厚之風俗”介紹給歐美作了不懈努力。1929年與北京真光戲院老闆羅明佑合拍了由孫瑜執導,阮玲玉主演的《野花閒草》WildGrass1929,這部嚴肅的社會生活題材作品徹底改變了粗製濫造的武俠片的影潮,使30年代電影走上了新的方向。他提出“復興國片、改造國片”的口號。1928年親自執導兩部有鮮明平明反帝內容的故事片《蔡公時》和《祖國山河淚》,1930年創建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與上海印刷商黃漪磋合作組建聯華影業製片印刷有限公司,提倡藝術、宣揚文化、啟發民智、挽救影業。拍出了一系列中國電影史上的不朽傑作:《城市之夜》《母性之光》《三個摩登女性》、《小玩意》,1933年《大路》、《神女》、《漁光曲》,1934年《新女性》,1935年《迷途的羔羊》,1936年《慈母曲》、《聯合交響曲》1937年等。1952年將民新製片廠遷往上海營業。[2]
 

編輯本段個人經歷

  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出生於日本,少時被在日本經商的父親送去香港聖保羅書院讀書。
 
  廣州“三·二九”起義前,部分槍械就是用清平樂的戲箱從香港運回廣州
 
  1911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並發起組織香港第一個文明戲團體--清平樂白話劇社,
  黎民偉

黎民偉

演出《愛河潮》等戲宣傳革命
 
  1913年,在香港組建了一家名叫“華美”的電影公司,不久該公司就與亞細亞公司合作拍攝了《莊子試妻》,這也是影史上第一部由香港出品的故事短片,兩位兄長黎海山與黎北海是他的合作夥伴。後追隨孫中山,拍攝了一批紀錄國民革命和北伐的新聞紀錄片,被譽為“中國紀錄片之父”。
 
  1923年5月,創辦香港第一間電影製片公司—— 民新影片公司。攝製《中國競技員赴日本第六屆遠東運動會》等新聞紀錄片。
 
  1924-1925年國共兩黨合作期間,他回內地拍攝了很多關於廣東革命政府的軍事活動紀錄片,如《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孫大元帥出巡廣東東北江記》、《孫中山北上》等,很有歷史價值。同時,他還把《聊齋誌異》中的《胭脂》改編為同名影片,公映後受到觀眾好評。省港大罷工爆發後,“民新”製片工作停頓。次年,他將公司遷往上海,與人合作經營。初期,他導演拍攝了充滿愛國意識的《祖國山河淚》和《蔡公時》等影片。
 
  1926年,“民新”遷至上海,後成立上海民新公司,並與羅明佑合辦聯華影片公司,拍攝了大量中國早期電影史上的重要作品。
 
  1927年,民新影片公司攝製完成大型大型紀錄片《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記》製作兼攝影師黎民偉。該紀錄片內容十分豐富有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情況,還有孫中山和蘇聯顧問鮑羅廷與加倫在廣州檢閱軍隊的情況。有韶關誓師,孫中山發表演說的情景,有孫中山參加滇軍幹部學校開幕典禮和出巡廣東東江的情況,以及孫中山北上和在北京逝世、出殯及追悼會的情況等。這是一部較全面地反映孫中山後期革命活動的紀錄片。後來,由於編導人員創作思想不一致,加上市場競爭,民新影片公司也拍製過武俠、色情影片。
 
  1928年,他還開辦民新影戲專門學校,培養電影人材。
 
  1929年,他又與羅明佑合作,組成聯華影業公司,並擔任第一廠主任,拍出第一部影片《故都春夢》
 
  1930年,“民新”併入聯華影業公司,黎民偉就任聯華一廠廠長。
 
  1932年“聯華”拍了幾部反映“一·二八”抗日戰爭新聞紀錄片,為我國早期拍攝的新聞紀錄片作出貢獻。
 
  1933年2月在中共電影小組的領導下,成立了中國電影文化協會,黎被選為執行委員。1936年,“民新”又退出“聯華”,恢復拍片。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返回香港,建立啟明製片廠和影劇院。香港淪陷後,攜眷入內地,奔走於廣州灣、桂林柳州、八步一帶,從事戲劇宣傳抗日救亡。
 
  1945年,抗戰勝利後, 回香港恢復民新影片公司和經營仙樂電影院。
 
  1953年10月26日,黎民偉不幸逝世,享年60歲。
 

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拍攝的電影

  黎民偉之妻,中國第一個女演員嚴珊珊,她在《莊子試妻》中扮演“侍女”
 
  《莊子試妻》(1913)
 
  《復活的玫瑰》 (1927) .... 余曉星
 
  《胭脂》 (1925) ....鄂秋隼

製作的電影

  《莊子試妻》 (1913) ....編劇
 
  《胭脂》 (1925) ....導演
 
  《復活的玫瑰》 (1927) ....導演
 
  《月老離婚》(1927) .... 編劇
 
  《戰地情天》 (1928) ....導演
 
  《和平之神》(1926) .... 製片人
 
  《三年以後》(1926) .... 監製
 
  《復活的玫瑰》 (1927) .... 監製
 
  《海角詩人》(1927) .... 製片人
 
  《天涯歌女》 (1927) ....製片人
 
  《故都春夢》 (1930) ....攝影
 
  《西廂記》 (1927) ....攝影
 
  《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記》(1927) .... 攝影
 
  《神犬喋血記》(1953) .... 製片人
 
  《戀愛與義務》 (1931) ....製片主任
 
  《桃花泣血記》 (1931) ....製片主任
 
  《母性之光》 (1933) ....製片主任
 
  《神女》 (1934) ....製片主任

製作大型紀錄片

  《中國競技員赴日本第六屆遠東運動會》
 
  《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記》(1927年)製作人、攝影師
 
  《孫大元帥出巡廣東東北江記》
 

編輯本段創業歷程

革命與“胭脂”

  那些早期的中國影人,常常讓人感受
  黎民偉:革命與“胭脂”

黎民偉:革命與“胭脂”

到命運的力量。歷史充滿了巧合,如果當年亞細亞公司的伊什爾和薩弗沒有約張石川加盟,或許他終老就是一個洋行職員;如果1917年商務印書館沒有碰到那個來中國拍片賠了本的美國商人,沒有以低價盤進他的攝像機,或許就沒了它的活動影戲部,沒了隨之而來的一系列長片。對於張石川或商務印書館而言,拍片不過是一種謀生或投資方式。而歷史自顧自行進著,該發生的終要發生,只不過選擇了其他人扮演。
 
  但是黎民偉的電影生涯不是巧合。即便他當年沒有遇到那個有錢有製片設備的布拉斯基,他遲早會走上電影之路,不過要晚上幾年。
 
  他的一生中有兩個關鍵詞,一是革命,再是電影。十幾歲加入同盟會,21歲開拍電影,於他,二者都是一生的選擇。其實這兩者骨子里相似,內裡都有一種烏托邦衝動,不過前者要真刀實槍地重建一個新世界,後者卻以光影做個春秋大夢,並藉助膠片,把自己的夢想給他人看了。
 
  黎民偉最早的拍攝活動,旁人看來像是自娛。第一部短片《莊子試妻》的全套人馬是他的四兄黎北海、妻子嚴珊珊、他自己;第一部故事片《胭脂》編導黎北海,主演是他自己和第二位妻子林楚楚。旁人說起來,他娶了兩個演員,事實卻是兩個美麗女人因了他,因了愛情才走上影壇。這個“家庭作坊”的出品一不小心就成了香港的首部電影、首部故事片,黎民偉也因此被尊為“香港電影之父”。但這個“父親”當時卻因為熱衷革命被香港當局敵視,遲遲不批准他修建攝影棚的申請,最終他只能把攝影場設在廣州西關,為廣州留下一份人文記憶。
 
  1924年11月,黎民偉以西關多寶坊的探花第作片場拍攝《胭脂》 ,這是香港第一部做事片。黎民偉在廣州還開創了中國拍攝紀錄片的先河:自1921年起,他扛著攝影機追隨孫中山左右,紀錄大革命時代孫中山和革命軍的重要活動,如拍攝《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在東較場拍攝孫中山閱兵典禮等,為後世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
 
  黎民偉的第一個電影公司“民新”在上海剛剛成立時,依然殘留著“家庭作坊”式的格局,基本演員都是黎民偉和他的合夥人,後來,黎民偉自己卻漸漸淡出表演、攝影行當,而把編導重任委給旗下四將:歐陽予倩卜萬蒼侯曜、孫瑜。黎民偉骨子裡畢竟是個有社會抱負的人,此時拍片,已不同於先前的自娛,卻要負起“教化社會”的責任。當時中國與世界電影接軌的程度遠比現在要高,一類院線所映基本上是美法等國電影,引進時間與首映亦相差不多。引進電影意旨多在“娛樂”,而中國早期影人大半卻把電影視為“載道”的工具,“通過電影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由此可見當時“民新”胸襟之廣。
 
  1929年,因合作人的脫離,他將“民新”併入當時“執中國北方電影放映和發行業之牛耳”的羅明佑的“聯華”公司,合作拍片。黎民偉和羅明佑在電影觀念上較為接近,都要把電影當作移風易俗、輔助教育、改良社會的工具。在他們影響之下的一些電影,如費穆的《人生》、《天倫》,金擎宇的《母愛》均體現了這一點。尤其《天倫》,就是一首“古中國之歌”,哼唱的旋律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當時民族危亡的時刻,這樣的哼唱多少有些“不合時宜”,與後來占主導地位的“左翼”思潮有些齟齬。如果說,早年追隨孫中山拍攝紀錄片時,“革命”與“電影”在他那里合一,而此時,激進的“革命”已遠遠將他拋下。
 
  1937年抗戰爆發,黎民偉似乎又回到了20年代,追隨“國父”左右的時期。他冒險攝錄《淞滬抗戰紀實》之後,返回香港,借款拍攝《錦繡前程》 、 《大地回春》等影片。抗戰勝利後,“聯華”徐家匯廠址因在日偽期間被霸占,勝利後即被視為“逆產”而“接收”,成為“ 中國電影製片廠 ”的一部分。黎民偉到上海爭取复廠,未成。如果說,此前電影是他的生命方式,此後便只是生存方式了。

創辦民新影業

  在黎民偉的電影生涯中,最初幾年的一個關鍵詞似乎就是“等待”。1913年,《莊子試妻》拍竣,他就想擁有一間自己的影戲公司,但是,沒錢沒設備。直到1921年,取得堂兄黎海山(著名演員黎灼灼之父)、黎北海支持之後,才開始籌組。1923年5月14日,方在香港銅鑼灣威非路正式成立。此後他又在等著建自己的攝影棚,香港當局怕“民新”成為革命黨人的聚集地,一直沒有准許。於是他自帶攝像機到北京,為梅蘭芳拍片。1924年冬天,他再次回到香港,決定把攝影棚設在廣州西關多寶坊,沖洗底片和拍攝外景則在香港。正是在這一時期,他為廣州革命政府拍攝了一系列紀錄片。
 
  1925年6月,廣州“沙基慘案”,省港大罷工爆發,不少師生從廣州到黎民偉家來避難,香港當局派人半夜闖入黎家搜查。黎民偉知道自己不能在香港居留了,便將“民新”轉到上海繼續他的電影事業。
 
  上海時期的民新達到了它的鼎盛階段,1926年~1929年,四年間共拍攝影片20部,旗下導演歐陽予倩卜萬蒼侯曜、孫瑜等都是第二代影人中的佼佼者。
 
  1929年,民新併入羅明佑的聯華影業公司。1936年,羅明佑在“聯華”失勢,黎民偉隨之一起退出,恢復了民新公司,但“ 七七事變 ”後便宣告結束。
 

編輯本段《莊子試妻》

  有個叫賓傑門·布拉斯基的俄裔美國人,在無意間成就了若干早期中國影人
  黎民偉在《莊子試妻》中反串莊子妻子的劇照

黎民偉在《莊子試妻》中反串莊子妻子的劇照

。1909年,他在上海投資興辦亞細亞影戲公司,不到三年,便無法經營,轉給他人。此時,中國第一代導演張石川尚是個高級白領,鄭正秋是報館編輯、專欄作家。要再過一年,他們才受聘易手之後的亞細亞。
 
  這一節暫按下不表,且說布拉斯基經香港回美國時,經人介紹,認識了當時主持“人鏡我”文明戲劇社的黎民偉,此時黎民偉恰對電影發生了興趣。一番磋商之後,兩下達成協議,布拉斯基出資和負責必要的器材設備,人鏡我劇社提供佈景演員,根據《蝴蝶夢》中“扇墳”一折,拍成短片《莊子試妻》。片長約20分鐘,當 時的影片大多較短,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要到8年之後(1921年)才面世。
 
  “文明戲”雖號“文明”,以與舊戲區分,但女角依然如故,由男性扮演。由文明戲班底出演的《莊子試妻》也未能免俗,黎民偉反串莊子之妻一角,此時他年僅二十一,扮相堪稱俊美:而他的新婚妻子嚴淑姬則用藝名“ 嚴珊珊 ”飾婢女。
 
  這部不起眼的短片創下電影史上若干個“第一”:第一部香港電影,片中出現中國第一位女演員(第二個要等到1922年的《海誓》才出場)。因其披布拉斯基攜回美國發行,它又是中國影片發行海外的開始。
 

編輯本段天下為公

  南京中山陵正門上刻著四個大字:“天下為公”,為後世所景仰。但不少媒體以黎民偉在《電影月報》做宣傳的自行宣佈為依據以訛傳訛,認為這四個字原是題給黎民偉的。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孫中山題贈的“天下為公”很多,有確切受主者至少39人。最早為1907年4月,孫中山為越南河內的日新樓酒家題寫“天下為公”橫額。而黎民偉囑咐孫中山贈“天下為公”墨寶時間為1924年9月黎隨孫中山誓師北伐時[3],且對比中山陵四個字,筆跡完全不同。
 
  辛亥革命初期,黎民偉未滿20歲,在香港聖保羅書院學成後,一個公開身份是富商,經營米業,獲利頗豐;另一身份,是“同盟會”成員。1911年他組織了香港第一個文明戲團體“清平樂”,借演出之便,他和他的同志利用戲箱,把槍械從香港運到廣州,供黃花崗起義之用。
 
  1921年.孫中山就總統一職於廣東。自此,直至孫中山逝世,黎民偉斷續追隨在他左右,共攝製了《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3000尺,約能放映22分鐘,黎民偉聲稱有孫中山與李大釗並行走出會場的鏡頭,並被媒體以訛傳訛,實際上並行者為時孫中山的副官鄧彥華 )、《孫中山先生為滇軍幹部學校舉行開幕禮》(700尺)、《孫中山先生北上》(700尺)、《黃花崗》(1000尺)以及《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等紀錄片。
 

編輯本段情感生活

“三人行”

  三人行:黎民偉、嚴珊珊林楚楚
 
  出演《莊子試妻》時嚴珊珊年僅十八,從照片上看,神態端莊凜然。這個祖
  黎民偉之妻,中國第一個女演員嚴珊珊

黎民偉之妻,中國第一個女演員嚴珊珊

廣東南海的女子,辛亥革命時參加過北伐軍的女子炸彈隊,她心知自己無法做傳統意義上的賢妻良母,惟恐無法滿足丈夫對家庭的期待。或許懷著大觀園中女兒國的理想,她著手為丈夫物色另一個妻子,為自己尋找一個姐妹。1919年,她和林楚楚(原名林美意)相遇。
 
  黎民偉和林楚楚,祖籍同為廣東新會,一個生於日本橫濱,一個生於加拿大溫哥華,而傳統的“一個茶壺幾隻茶杯”的觀念是浸在骨子裡的。從此他們三人在一起。嚴與林不分大小,彼此平等相待。婚後幾年,林楚楚也踏上影壇。她扮演過富家小姐,但更多的,是嚴珊珊曾期待她在生活中扮演的:賢妻良母。
 
  1952年,嚴珊珊病逝於香港,第二年,黎民偉隨之而去,從此林楚楚退出影壇。這一家多俊男美女,長子黎鏗是著名的童星,女兒黎萱則是話劇演員和電影藝員,孫女黎姿更不必說,香港歌影視三棲女星。

奇特的婚姻

  黎民偉的第一位妻子嚴淑姬,藝名嚴珊珊,1914年1月7日與黎民偉結婚,同
  黎民偉-情感生活

黎民偉-情感生活

年《莊子試妻》中飾演婢女,成為了中國第一位女電影演員。嚴珊珊名門出身,系嚴浩波之女,性格豪爽,心胸寬廣,她與黎民偉是志同道合的情侶。
 
  嚴珊珊還是一位熱衷社會活動的女性,因擔心自己不能滿足丈夫對家庭和愛情的期望,於是在暗中物色美麗、又有才華的賢惠女子。1919年她遇見了林美意(又名林楚楚),嚴珊珊主動為黎民偉和林楚楚撮合,她自己與林楚楚無大小之分,彼此平等相待。林楚楚徵得母親同意後,與黎民偉正式結婚。黎民偉於1924年開始拍攝根據《聊齋》改編的影片《胭脂》,這是香港第一部長故事片,由黎北海編導,黎民偉和林楚楚主演。該片在新世界戲院公映時,賣座很好,林楚楚由此成為第一代女明星。
 

編輯本段黎氏家族

黎民偉的孫女黎姿

黎民偉的孫女黎姿(22張)
  除了 黎民偉本人外,其家族眾多成員都與香港電影有著不解之緣。他的兩位兄長黎海山與黎北海是他的合作夥伴,兩任妻子都為早期的電影明星,侄女黎灼灼也為著名女星,長子黎鏗三歲登台,是當時著名的童星和朗誦家,女兒黎萱是話劇演員和影視藝員,而以出演〈古惑仔〉系列電影聞名的當代玉女明星黎姿則是他的孫女。
 

編輯本段子女所出

  嚴珊珊所出:
 
  長女黎蘭(後隨夫沈昌煥移居台灣
 
  次子黎明(27歲時然惡性瘧疾過世)
 
  林楚楚所出:
 
  三子(夭折)
 
  四子黎鏗
 
  五女黎萱(藝名黎宣
 
  六子黎錫
 
  七女黎藻
 
  八子黎棟
 
  九子黎元(又名黎柱,影星黎姿之父)
 
  十女黎錦
 
  十一女黎萍
 
  十二子黎江
 

編輯本段“香港電影之父”

  黎民偉與黎北海:誰才是真正的第一人?
 
  時至今日,電影史對黎民偉作為“ 香港電影之父”的評價比較確定,
 
  但是由史料來看,我們的電影史似乎忽視了另一位開拓者,他就是黎民偉的哥哥黎北海。據香港資深影評人石琪先生著文所說:“黎北海對香港電影發展貢獻很大,不應遺忘。而且他才是'香港電影第一Take'。”
 
  黎北海出生於1889年,在1909年布拉斯基在香港拍的第一部短片《偷燒鴨》中,黎北海參與了演出,《莊子試妻》中,黎北海參與了製作並扮演了主角莊子;1924年,黎北海又在香港第一部長故事片《胭脂》中,擔任編劇及導演,並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最大的歷史貢獻是:省港罷工結束後,第一個站出來重建香港電影(在罷工期間,香港電影人紛紛北移內地)。1928年,黎北海開創了香港影片公司。這是當時香港唯一的電影公司,其創業作《左慈戲曹》標誌了香港電影工業的複蘇。在此之後,黎北海在香港電影最困難的時期,連續辦了3間電影公司,先後拍出13部影片,儘管耗盡家財,卻令此時的香港電影史不致空白。黎北海還是香港電影教育的鼻祖,先後開辦4所電影演員養成所,為電影事業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才。或許是身在弟弟黎民偉的光環之下,黎北海的貢獻鮮為人知,1955年在廣州病逝家中。
 
  關於黎民偉與黎北海兄弟的電影成就,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影視傳媒系的張燕老師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從史料上看,黎民偉的“香港電影之父”的稱號是香港電影界普遍認同的。去年11月,黎民偉誕辰110週年,廣州舉辦的“尋找黎民偉的足跡”圖片文獻展中也展示了大量珍貴資料,2001年還有一個叫《“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的紀錄片採訪了許多老電影人、電影學術界人士、電影製作方,展示了許多民間的珍貴收藏,比較有說服力,黎民偉的“香港電影之父”的稱號是難以撼動的。1923年黎海山、黎北海、黎民偉三兄弟發起創辦“民新製造影畫片有限公司”,開創了香港電影新紀元,這是黎氏兄弟們為香港電影業作出的巨大貢獻。電影是集體協作的產業,個人的光環是建立在許多人淡泊名利的奉獻基礎之上的,可以說沒有黎氏兄弟的奠基,就沒有香港電影的現在。把黎氏兄弟合稱為香港電影的拓荒者或許更為恰當。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のテレビの父
高柳健次郎

1884 ( 明治17 ) ニプコー円板の発明
1923 ツヴォルキン、全電子式テレビジョンシステムの最初の特許申請
1925 ベアードの機械式走査による世界初の実験的テレビ発明 
1926 ( 大正15 ) 12.25 高柳、「イ」の字の映出に成功
1926 八木・宇田アンテナの発明
1928 高柳、人物の送像のテレビ実験成功 ( 走査線数は40本、毎秒14枚 ) 
1930 ( 昭和5 ) 浜松高等工業式と早稲田大学式テレビの実験公開
1930 NHK技術研究所、テレビ研究を開始
1931 高柳、走査線数100本、毎秒20枚のテレビ実験成功
1936 ( 昭和11 ) 高柳、全電子式テレビ方式完成 ( 走査線数245本 )

遠くの光景を目の前に再現する“無線遠視 ”を夢見ていた高柳健次郎は、1926 ( 大正15 ) 年12月25日に「イ」の文字をブラウン管に映し出すことに成功した。この日は大正天皇崩御の日で、日本のテレビは昭和とともに歩みはじめた。その後高柳らとNHK技術研究所の研究は、世界における最先端の技術競争の中で発展していく。

1926 高柳健次郎、「イ」の字の映出に成功

世界先端と競った高柳健次郎
 日本でのテレビジョン研究は大正の末頃から浜松高等工業や早稲田大学などではじまっていた。高柳健次郎が
テレビの研究をはっきりと志すのは、1923 ( 大正12 ) 年、フランスの雑誌に見つけた未来のテレビを描いたポンチ絵が動機であったという。
 高柳健次郎 ( 1899-1990 ) は、1925年には、すでに撮像と受像の両方に電子式の装置を用いるテレビ研究を開始していた。その後高柳は、当時の技術条件、実験条件の中で、送像側に機械式のニプコー円板と光電管、受像側に電子式であるブラウン管を使った方式の装置を開発し、1926 ( 大正15 ) 年12月25日に「イ」の文字をはっきりとブラウン管に映し出すことに成功した ( 機械と電子の折衷方式、走査線40本 ) 。その後、高柳の研究は、1928年人物の送像のテレビ実験に成功するまでに至った ( 走査線数は40本、毎秒送像数14枚 ) 。
 1930年、ラジオ放送5周年記念展覧会に浜松高等工業式テレビと早稲田大学式テレビが出品され、公開実験を行なった。早稲田大学の山本忠興・川原田政太郎両教授の実験は、5尺四方の大画面に投写する走査線60本、毎秒12.5枚の精細な映像で好評を博した。              
全電子式テレビを完成
 1930年に設立されたNHK技術研究所も、この頃テレビ研究を開始した。1931 ( 昭和6 ) 年、高柳が走査線100本、毎秒20枚のテレビ実験に成功し、また東京電気が、ファーンズワース管により、走査線120本の実験に成功する。   
 そして、1933 ( 昭和8 )年、アメリカのツヴォルキンによる撮像管アイコノスコープの発明は世界に衝撃を与えた。すぐに高柳らも独自でアイコノスコープを試作し ( 走査線220本、毎秒20枚 )、1936年には走査線245本、飛び越し走査、毎秒の送像数30枚の全電子式テレビを完成させた。そして、高柳らは改良を重ね、1937年に当時の世界最高水準の走査線441本、毎秒30枚という現在のテレビに匹敵する受像機を完成させた。1939年には日本電気、東芝が初の国産受像機を完成させている。
1930年代の画像精細化競争
 1930年代以降、世界では欧米各国でテレビ放送の実用化の準備が活発化していた。特にドイツでは1936年のベルリン五輪に向けて、国家の威信をかけた開発が進められた。テレビ試験放送は、ドイツが最初で1935年3月に走査線180本ではじまった ( 1937年に441本に変更 ) 。フランスも同年4月、同じ180本で試験放送を開始した。本放送は、世界でイギリスが一番早く、当時画期的であった405本のテレビ本放送を開始した。日本も1938 ( 昭和13 ) 年には、テレビジョン調査委員会が走査線441本、毎秒25枚、飛び越し走査の暫定標準規格を決定した。

1.偉大な日本人の発明

「イ」の字の復元
(放送博物館 )

 


国立科学博物館でテレビについて
講演する高柳 
(1936)
国立科学博物館提供

 


高柳 (左から2人目) と天覧の際の送像装置
(1930) 
(財) 浜松電子工学奨励会提供

 


早稲田式テレビジョン装置の実験風景
(1933) 
国立科学博物館提供


初期の早稲田式テレビ公開実験映像
(受像機にワイラ-鏡車を使う)

 

健次郎柳

 
 
健次郎柳
分娩 1899年1月20日
靜岡縣濱名和田村
Shibotsu 1990年7月23日(死小於91歲)
國籍 日本國旗 日本
別號 電視之父
教育 東京高等工業學校 Fusetsu工業培訓學校的教師
孩子們 T.柳
Tasaku柳柳蜂蜜
性能
專業領域 物理
工作地點 日本Victor公司,
設計 電視傳輸
結果 電子電視接收機的開發
大的訂單藍帶
顯示模板
複製的實驗展覽電視傳輸(NHK廣播博物館)

健次郎高柳(健次郎柳,1899年明治 32年)1月20日 - 1990年平成2年)7月23日)的JVC的高級顧問,原技術副總裁。靜岡大學名譽教授靜岡縣濱名和田村(現在的靜岡縣濱松市,區,和平的心態,我出生在鎮)。電視的父親叫。


編輯 ]
戰前編輯 ]
人起源

師範學校靜岡通過1921年大正 10年),東京高等工業學校(現東京技術學院畢業Fusetsu工業培訓學校的教師)。同年,(目前的工業學校,神奈川縣技術高學校,神奈川縣神奈川縣教師),1924(大正 13年)工業學校高濱松(目前,靜岡大學和助理教授,工程學院)“ 法遠視無線研究“(電視)真正開始。

1926大正 15年)12月25日,在浜松市工業高CRT是第一次在世界上成功的電報接收器。全恩側機械尼普科夫光盤使用的陰極射線管和電子接收機側,接收器I發送的字母“b”片假名。條掃描線40的數目存在。字母“B” ABC順序被選中的第一個字符。

1937(1937),NHK借調到東京奧運會的目標是電視廣播的電視接收器,開始認真的研究。但在1938年東京奧運會被取消正在加劇,如中日戰爭電視也破壞研究雷達的研究等。

編輯 ]戰爭結束後,

戰爭結束後,但是要恢復的研究電視NHK回到GHQ強制命令,禁止在電視上的研究。

然後,在1946年(1946年),日本Victor公司,連在一起的弟子柳。NHK,本身就是中心夏普東芝和電視廣播技術合作的電視接收器已經完成。

(電視俱樂部,這是組織作為一個組織,電視技術進行研究和開發,於1946年由工業界,政府和學術界在1950年,他成為了主席更名為協會)1950年(電視)。同樣協會(電視工程師學會,日本研究所,教育部於1996年批准了重組,並更名的圖像信息和電視工程師協會)至1996年()。第一任總統在同一個社會,小津安二郎丹羽紀念的成就兒郎,的丹羽柳獎傑出的研究和取得的成就。

應該注意的是陳列在博物館位於日本維克多久裡濱還原的技術中心,第一次從電視接收機兒郎。此外,展覽重現同樣的方法來發送和接收NHK廣播博物館都港區愛宕看到)。

學生柳平八郎堀內光雄濱松光子學創始人松下電工(目前,松下的)久野歲的丈夫有這樣的。

位於城北區,濱松,靜岡大學,靜岡大學校園,高柳紀念博物館未來科技的創意濱松柳的結果是一個集展覽。

2011年 1月20日,為紀念主頁上的日文版谷歌的生日標誌已成為一個特殊的版本(圖像)。

編輯 ]

  • - “ -高柳健次郎專用的電視直播,認真學習要求未來的”達哉清水研究所PHP

編輯 ]另見

編輯 ]外部鏈接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13 Sat 2012 14:08
  • 置頂 白芷

白芷的其他名称:泽芬, 苻蓠, , 白茞, 香白芷, 杭白芷, 川白芷, 会芷, 香棒, 芳香
本品为伞型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主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白芷
白芷

【英文名】

Dahurian Angelica Root

【别名】

苻蓠、泽芬、晼、白茞、香白芷

【来源】

本品为伞型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 Benth. et Hook.f.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 Benth.et Hook.f. 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 的干燥根。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本品呈长圆锥形,长10~25cm,直径1.5~2.5c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根头部钝四棱形或近圆形,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有的排列 成四纵行。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

【性味】

辛,温。

【归经】

肺经脾经胃经

【功能主治】

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 ①《本经》: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
  • ②《别录》:疗风邪久渴(久渴或疑作’久泻’),呕吐,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
  • ③《药性论》:治心腹血刺痛,除风邪,主女人血崩及呕逆,明目、止泪出,疗妇人沥血、腰腹痛;能蚀脓。
  • ④《日华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
  • ⑤《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
  • ⑥《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阴虚血热者忌服。

  • ①《本草经集注》:当归为之使。恶旋覆花。
  • ②《本草经疏》:呕吐因于火者禁用。漏下赤白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去。

【附方】

  • ①治头痛及目睛痛:白芷四钱,生乌头(川乌)一钱。上为末,每服一字,茶调服。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次用此搐入鼻中,其效更速。(《朱氏集验医方》白芷散)
  • ②治诸风眩晕,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暴寒乍暖,神思不清,伤寒头目昏晕等证:香白芷(用沸汤泡洗四、五遍)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多用荆芥点腊茶细嚼下。(《百一选方》都粱丸)
  • ③治半边头痛:白芷、细辛石膏乳香没药(去油)。上各味等分,为细末,吹入鼻中,左痛右吹,右痛左吹。(《种福堂公选良方》白芷细辛吹鼻散)
  • ④治眉框痛,属风热与痰:黄芩(酒浸炒),白芷。上为末,茶清调二钱。(《丹溪心法》)
  • ⑤治鼻渊:辛夷防风、白芷各八分,苍耳子一钱二分,川芎五分,北细辛七分,甘草三分。白水煎,连服四剂。忌牛肉。(《疡医大全》)
  • ⑥治肠风:香白芷为细末,米坎调下。(《百一选方》)
  • ⑦治大便风秘:香白芷炒为末,每服二钱,米饮入蜜少许,连进二服。(《十便良方》)
  • ⑧治痔疮肿痛:先以皂角(猪牙皂)烟熏之,后以鹅胆汁调白芷末涂之。(《医方摘要》)
  • ⑨治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脐腹冷痛,须此排脓:白芷一两,单叶红蜀葵根二两,芍药根(白芍)(白者)、白矾各半两(矾烧枯,别研)。为末,同以蜡丸如梧子大,空肚及饭前,米饮下十丸或十五丸,候脓尽,仍别以他药补之。(《本草衍义》)
  • ⑩治肿毒热痛:醋调白芷末敷之。(《卫生易简方》)
  • ⑾治痈疽赤肿:白芷,大黄等分。为末,米饮服二钱。(《经验方》)
  • ⑿治刀箭伤疮:香白芷嚼烂涂之。(《濒湖集简方》)
  • ⒀治头痛 石膏、白芷各二钱,薄荷叶、芒硝各三钱,郁金一钱。上为极细末,口含水,鼻内畜之。(《兰室秘藏》白芷散)
  • ⒁治偏头风 猪牙皂角(去皮筋)、香白芷、白附子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腊茶清调下,食后服。(《续本事方》)
  • ⒂治头痛不可忍,不问偏、正头痛,及治赤眼、牙痛 干姜、香白芷各半两,蒿角子一钱。上为细末。每日用半钱许,作三次,细细搐之入鼻内,揉动两太阳穴,其痛立止。(《鸡峰普济方》通顶散)
  • ⒃治睛疼难忍 白芷、赤芍防风细辛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砂糖二钱,同前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续本事方》)
  • ⒄治鼻流清涕不止 白芷为细末,以葱白捣烂为丸,小豆大。每服二十丸,茶水送下。(《证治准绳》白芷丸)
  • ⒅治溃疡病胃痛 白芷、白芍白及各10~30g,白豆蔻6~12g。每日1剂,水煎分服。(《中医杂志》1983(12):34四白汤)
  • ⒆治崩漏不止 香白芷一两半,龙骨一两,荆芥叶半两。上件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米饮汤调亦得,食前。(《杨氏家藏方》芳香散)
  • ⒇治鹤膝风 取新鲜白芷,用酒煎至成膏,收贮瓷瓶。每日取膏二钱,陈酒送服;再取二三钱涂患处,至消乃止。(《外科全生集》
  • (21)治乳疳,乳头腐烂,延及周围 白芷二钱,牡蛎粉五钱,冰片二分。为细末,搽患处。(《外科真诠》白芷散)
  • (22)治毒蛇伤 香白芷,为末。麦冬水调饮,仓卒时,新汲水亦得。(《洪氏集验方》)
  • (23)治金铁伤及破伤风 黄连槟榔木香、白芷各等分。为细末,掺所伤处,血便止。如妇人血运,以童子小便调一钱;如脏毒诸血,以水煎服。(《鸡峰普济方》白芷散)
  • (24)治诸鱼骨鲠 半夏五两(洗),白芷五两。上二物,捣筛。服方寸匕,则呕出。忌羊肉、饧。(《外台》)

【食疗方】

1.白芷炖燕窝

白芷9克,燕窝9克,冰糖适量。将白芷、燕窝隔水炖至极烂,过滤去渣。 加冰糖适量调味后再炖片刻即成,每日1~2次。 具有补肺养阴,止咳止血作用。

2.薄荷苍夷白芷茶

薄荷6克,苍耳子12克,辛夷6克,白芷6克,葱白3根,茶叶2克。 上述诸药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即成。代茶饮用。

功效 疏风通窃。主治鼻炎、鼻窦炎等病症。

認識白芷

認識白芷 白芷功用 參考文獻

【來源】本品始載於『本經』。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杭白芷 Angelica dahurica ( Fisch. ex Hoffm. ) Benth. et Hook. f. ex Sav. ev. Hangbaizhi 或 Angelica dahuriea ( Fisch. ex Hoffm. ) 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t. Sav. ev. Qibaizhi 的根。主產於四川、浙江、河南、河北、安徽等地 ( 1,2,3,4) 。

【採收炮製】秋季採挖,曬乾切片生用 ( 1,2) 。

【商品規格】商品按產地分川白芷、禹白芷、祁白芷、亳白芷、杭白芷,均分為一、二、三等。白芷(包括禹白芷、祁白芷、亳白 芷)主銷北方各省區,杭白 喃 芷(包括川白芷)銷全國並出口。以獨隻、條粗壯、體重、質硬、粉性足、香氣濃者為佳;條瘦小,體輕泡、粉性小、香氣淡薄者次 ( 1,2) 。

【性狀特點】祁白芷為長圓錐形,長 10-2 5 ㎝ ,直徑 1.5- 5 ㎝ 。表面灰黃色至黃棕色,有多數縱皺紋及支根痕,有皮孔樣的橫向突起,習稱 ” 疙瘩丁 ” 。頂端有凹限的莖痕。質硬,斷面類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形成層環紋棕色,明顯圓形,木質部約佔斷面的 1/3 ,具放射狀紋理,皮部有多數棕色油點,周邊灰棕或黃棕色,氣芳香,味辛、微苦;杭白芷與祁白芷近似,主要不同點為橫向皮孔樣突起成四縱列排列,根成類圓錐 形而具四縱棱,即方頭圓身。斷面形成層環,木質部略呈方形,木質部約占斷面的 1/2 ,餘皆同祁白芷 ( 1, 2) 。

【主要成份】興安白芷含白芷素、白芷醚、白芷毒素等;杭白芷根含 6 種口夫 喃香豆精和 2 種白色結晶物 ( 1, 2 , 7, 8, 10, 15, 16) 。

【藥理作用】小量白芷毒素有興奮中樞神經、升高血壓作用,並能引起流涎嘔吐;大量能引起強直性痙攣,繼以全身麻痹;白芷能 對抗蛇毒所致的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白芷水煎劑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水浸劑對奧杜盎小芽胞癬菌等致病真菌有 一定抑制作用 ( 1, 2 , 5, 11, 17 ) 。

【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胃經 (1,2) 。

【功效應用】解表散風,通竅,止痛,燥溼止帶,消腫排膿。主治感冒頭痛,鼻淵,鼻塞,齒痛,風濕痺痛,白帶過多,瘡癰腫毒,毒蛇咬傷 (1,2)

【應用】

1 . 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牙痛。如治感冒,證屬風寒夾濕,症見惡寒發熱,肌表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痛較重者尤適宜,多與羌活、防風、川芎等同用,方如九味羌 活湯。若治陽明經頭痛,眉棱骨痛,證屬風寒者,可單用本品為丸服,即都梁丸,或與川芎、防風等同用,方如川芎茶調散;證屬風熱者,則配薄荷、菊花、蔓荊子 等同用。若治牙痛,證屬風寒者,可配細辛同用;屬風火者,則配石膏同用 (5) 。

2 . 用於鼻塞,鼻淵。治鼻淵,鼻塞不通,濁涕不止,頭額脹痛,多配伍蒼耳子、辛夷等藥同用,方如蒼耳散;若鼻涕黃厚腥臭,證屬風熱者,宜加配丹皮、蒲公英、魚腥草等同用 (5) 。

3 . 用於溼勝久瀉,帶下。治寒溼傷中,清陽下陷之濕瀉、久瀉,可與升麻、柴胡、葛根、羌活同用。治寒濕下注,白帶過多,多與白术、海螵蛸、茯苓、鹿角霜同用;若濕熱下注,帶下黃赤者,則配黃柏、椿根皮等同用 (5) 。

4 . 用於癰疽瘡瘍。若腫毒初起,紅腫熱痛未潰,常配伍金銀花、甘草、當歸等同用,方如仙方活命飲;若膿成難潰者,可配人蔘、黃耆、當歸等同用。對於陰疽發背、 陰冷流注、寒性瘡瘍,則宜與烏頭、肉桂等用 。此外,本品還可袪風勝濕止癢,用於皮膚瘙癢;如與秦艽等同用,也可治療風濕痹痛(5)。

5 . 白芷可以應用於化妝品美白產品,因可以抑制黑色素細胞的生長 (6) 。

6 . 可以提升 GABA 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濃度, GABA 為神經傳導物質的前驅物 (9) 。

7 . 可以抑制細胞發炎反應,減少肺部細胞的傷害 (12,13) 。

8 . 可以誘導血癌中的白血球細胞戲胞凋亡 (14) 。 乙酸乙酯中白芷萃取物,可以抑制腫瘤壞死因子,抑制細胞磷酸化(18)。白芷中的香豆素具有抗癌活性(19)

【用法用量】煎服, 3 -10g 。外用適量 (5) 。

【使用注意】陰虛血熱者忌服 (4) 。

Reference:

1 . 呂俠卿,中藥鑑別大全( 2002 ),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Simple Chinese)

2 .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 1999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Simple Chinese)

3 . 張繼、陳德昌、林惠蓉、張文光,中國中藥材真偽鑑別圖典( 2004 ),廣東科技出版社( Simple Chinese )

4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ㄧ部 (2005) ,化學工業出版社 (Simple Chinese)

5 . 原思通,醫用中藥飲片學( 200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衛生出版社。 (Simple Chinese)

6 .Cho YH, Kim JH, Park SM, Lee BC, Pyo HB, Park HD. (2006) New cosmetic agents for skin whitening from Angelica dahurica.J Cosmet Sci. 2006 Jan-Feb;57(1):11-21.

7 . Wei Y, Ito Y. (2006) Preparative isolation of imperatorin, oxypeucedanin and isoimperatorin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bai zhi"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using multidimensional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J Chromatogr A. 2006 May 19;1115(1-2):112-7. Epub 2006 Mar 20.

8 . Chen Y, Fan G, Chen B, Xie Y, Wu H, Wu Y, Yan C, Wang J. (2006) Separa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oumarin compounds from 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by pressurized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J Pharm Biomed Anal. 2006 Apr 11;41(1):105-16. Epub 2005 Nov 28.

9 . Choi SY, Ahn EM, Song MC, Kim DW, Kang JH, Kwon OS, Kang TC, Baek NI. (2005) In vitro GABA-transaminase inhibitory compounds from the root of Angelica dahurica.Phytother Res. 2005 Oct;19(10):839-45.

10 . Liu R, Li A, Sun A. (2004) Preparativ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coumarinsfrom 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n) Benth, et Hook. 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al herb) 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J Chromatogr A. 2004 Oct 15;1052(1-2):223-7.

 11 .Lechner D, Stavri M, Oluwatuyi M, Pereda-Miranda R, Gibbons S. (2004) The anti-staphylococcal activity of Angelica dahurica (Bai Zhi).Phytochemistry. 2004 Feb;65(3):331-5.

12 . Ban HS, Lim SS, Suzuki K, Jung SH, Lee S, Lee YS, Shin KH, Ohuchi K. (2003) Inhibitory effects of furanocoumarins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Angelica dahurica on prostaglandin E2 production.Planta Med. 2003 May;69(5):408-12.

13 . Lin CH, Chang CW, Wang CC, Chang MS, Yang LL. (2002) Byakangelicol, isolated from Angelica dahurica, inhibits both the activity and induction of cyclooxygenase-2 in human pulmonary epithelial cells.J Pharm Pharmacol. 2002 Sep;54(9):1271-8.

14 . Pae HO, Oh H, Yun YG, Oh GS, Jang SI, Hwang KM, Kwon TO, Lee HS, Chung HT. (2002)Imperatorin, a furanocoumarin from Angelica dahurica (Umbelliferae), induces cytochrome c-dependent apoptosis in human promyelocytic leukaemia, HL-60 Cells.Pharmacol Toxicol. 2002 Jul;91(1):40-8.

15 . Wang NH, Yoshizaki K, Baba K. (2001) Seven new bifuranocoumarins, dahuribirin A-G, from Japanese Bai Zhi.Chem Pharm Bull (Tokyo). 2001 Sep;49(9):1085-8.

16 . Baek NI, Ahn EM, Kim HY, Park YD. (2006) Furanocoumarins from the root of Angelica dahurica.Arch Pharm Res. 2000 Oct;23(5):467-70.

17 . Kwon YS, Kobayashi A, Kajiyama S, Kawazu K, Kanzaki H, Kim CM. (1997) Antimicrobial constituents of Angelica dahurica roots.Phytochemistry. 1997 Mar;44(5):887-9.

18 . Kang OH, Lee GH, Choi HJ, Park PS, Chae HS, Jeong SI, Kim YC, Sohn DH, Park H, Lee JH, Kwon DY.(2007) Et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Angelica dahuricae Radix inhibit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production of nitric oxide, prostaglandin E2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via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and nuclear factor-kappaB in macrophages.Pharmacol Res. 2007 Apr;55(4):263-70.

19 . Kim YK, Kim YS, Ryu SY.(2007)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of furanocoumarins from the root of Angelica dahurica on cultured human tumor cell lines.Phytother Res. 2007 Mar;21(3):288-90.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s  苗栗的『肚臍餅』,造型小巧可愛, 口感香Q,甜而不膩,皮薄細軟,餡多酥鬆。因製法特殊,不摻油、少糖的特色,是養生輕食的最佳選擇。

  擁有百年歷史的『肚臍餅』,由來眾說紛紜;據聞日據時代 ,苗栗糖廠的一群日本技師,因思念家鄉的和果子(日式糕餅),與苗栗的糕餅師父,利用綠豆和地瓜等食材,研製了具有濃濃兒時回憶味道的肚臍餅。因其餅皮不摻油,燒烤烘培時餅餡總由餅皮的密合口流出,而形成其特殊的造型,也因狀似奶頭或月亮的形狀,又有『綠豆凸』、『月光餅』或『奶頭餅』之稱。現今業者還研發客家蘿蔔乾、肉燥、鮮果、擂茶、紅棗等多種口味可供選擇,當然也只有在苗栗才能品嚐到喔!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穿高跟鞋走路醫:站直勿駝背

【阿波羅新聞網2012-10-07訊】
 

很多女性穿上高跟鞋,走起路來婀娜多姿,但也有很多人因為穿高跟鞋過度,而引發腰酸背痛,有鑑於此,英國一名醫師特別開班授課,教人如何穿高跟鞋走路,用正確的姿勢減少小腿壓力。

肩膀失衡傷關節

布里斯托市的骨科醫師貝爾(Martin Bell)說,常有女性為了膝蓋疼痛或腰酸而求診,歸根究柢,問題出在穿高跟鞋後姿勢不正確,「雙腿就是我們的避震器,走路姿勢錯誤就會痛。」 
他指出,許多女性沒鍛煉好肌肉,就套上高跟鞋趴趴走,全身壓力都放在腳尖,如沒站直,例如左肩高、右肩低,就會對右臀和右膝蓋造成較大壓力,傷腰又傷關節。 

開課拍影片調整

他開設「完美姿勢」課程,把學員走路和站姿拍成影片,再陪著她們檢視影片,指點她們該怎樣調整站姿,並鍛煉腿部肌肉用力方式,減輕腳部壓力。
貝爾說,穿高跟鞋沒有速成捷徑,對於他無法當面指點的愛美女性,他只能建議盡量站直,別駝背,設法找出最輕鬆的走路姿勢。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量來源:蘋果日報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张连志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张连志  
张连志

天津市著名企业家古玩收藏家,私人博物馆馆长,吉尼斯纪录创造者。出生于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商埠天津。

 
中文名: 张连志
民族:
出生地: 天津
出生日期: 1957年4月4日
职业: 粤唯鲜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总裁
学历: MBA硕士

目录

基本信息
人物简介
成长经历
主要社会活动
个人荣誉证书
展开
基本信息
人物简介
成长经历
主要社会活动
个人荣誉证书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张连志 男 1957年4月4日出生
 
  籍贯:天津
 
  民族:汉
 
  学历:MBA硕士
 
  职务:现任天津市粤唯鲜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总裁董事长
 
  华蕴博物馆、隽祯博物馆、古雅博物馆三家博物馆馆长
 
  天津市动物园名誉园长;
 
  加中企业家协会董事长、总经理;
 
  天津市侨商会副会长;
 
  天津市加中友好交流协会会长;
 
  天津市中巴友好协会副会长
 
  天津市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天津市残联理事会理事;
 
  天津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
 
  天津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天津市炎黄文化研究员
 
  南开大学客座教授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张连志创建了天津市第一家私人博物馆“华蕴博物馆”,馆内以陈列西周至清朝各个历史时期最典型的青铜器北魏北齐西晋南北朝等诸多的高古石佛造像,历代的木雕石雕等而著称。博物馆馆藏文物上万件,藏品之盛,令人叹为观止。它的地下室、一所独辟的石头酒吧,更是开创了世界石文化的先河;“隽祯博物馆”展示的是时期贵重的木器家具,共有3000多件,几十种门类 。其简约、优雅的线条和清俊的色调 ,给人一种古旧的美;“古雅博物馆”则是陈列着近、现代枪支和西洋用品,有较高的历史考古价值。这三家饮食博物馆,共收藏文物两万余件,营业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2002年2月,他们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收录为吉尼斯收藏文物最多的酒家。2003年3月,这三家餐厅被命名为博物馆 。由他建立并于2006年10月份对外开放的悦宝楼(坐落于天津市赤峰道72号。外观全部用汝、哥、钧、定、官窑瓷等珍贵古瓷片、共七亿多片,1.3万只古瓷瓶和瓷盘,300多尊历代石像,300多尊历代石狮子及数十吨天然水晶玛瑙等名贵宝石装饰而成。)也是他第四家私人博物馆。
 

编辑本段成长经历

性情中人

  张连志是位难以用只言片语概括的人。他的名片上是这么写的:天津市粤唯鲜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总裁、博物馆馆长和董事会主席。
 
  他的职务,无论是官方还是非官方的,不下十几种。他获得的荣誉,更是不计其数。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些头衔只是张连志所有人生形象的一种而已,他除了是位成功的商人,还是位海内闻名的收藏家、艺术家,而且他的收藏与创作,又是如此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此外,他还热衷公益,爱好影视,兴趣之广泛,精力之充沛,成就之卓著,让人难以置信。如果说这些光彩的、令人艳羡的“身份”叠加起来
  张连志打造的“中国古瓷楼”

张连志打造的“中国古瓷楼”

,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张连志的话,与他有过往来的人却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这些所谓的“身份”,只不过是世态万象中的虚名而已,信佛的张连志,其实是一位性情中人、一位痴人、一位用常人的思维逻辑难以框定的人。
 
  解读张连志,是件困难的事,如果不了解他的生意、不用心体味他的收藏,不去看一看他的瓷房子,就很难深入到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背后,窥探他几十年苦心孤诣的心路历程。
 
  让我们近距离走进张连志。

与众不同的童年

  童年:阳光灿烂的日子与独特的人生体验
 
  张连志1957年4月4日出生于旧时天津意大利租借地的一个儒商世家。良好的家境、严苛的家教、儒商的氛围,奠定了他今后的人生之路,更让他的童年显得与众不同。
 
  谈起童年,张连志的眼神中总会散发出熠熠神采。上世纪50年代,天津的原意大利租界地还保留着马可波罗广场,这是他童年嬉戏和玩耍的主要场所。他最喜欢和伙伴们骑上铜马,“一骑上去就是将军,而且每次我都要第一个骑上去”,童年时期的张连志显现出了不服输的秉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与精神相对贫瘠,但原意大利租界区内的景象却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这里遍布小洋楼,那些默默见证着历史的歌剧院、教堂和诸多遗迹,都成为张连志和伙伴们经常出入的场所。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曾经居住过梁启超、曹禺、冯国昌、李叔同、袁世凯等近现代历史上的名人,他们给这片地区带来了独特的人文氛围,对张连志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片交织着历史与现实、西洋与古典的地区,张连志度过了阳光灿烂的童年。
 
  张连志出生在儒商世家,克己复礼,尊师重道,忠孝礼仪的传统观念在他的思想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父母钟爱收藏,由此产生的浓厚文化氛围让张连志的艺术思维起源于传统,也最终回归于传统——从记事起,他就和文化、文物产生了必然的联系。以致后来他奔走海内外,斥巨资为母亲买回散失多年的文物,精心打造能吃的博物馆,构筑震惊世界的瓷房子,都只不过是童年时代梦想的延续而已。
 
  在张连志的印象里,家里的规矩很多。天蒙蒙亮的时候,爷爷都要叫醒所有人,擦拭铜器具,以示清洁和文明。而淘气的张连志每次因为好奇将太师椅上的榫头取下来,都会遭到奶奶的责骂,因为在那个大家族看来,这是不吉利的举动。对文物的敬畏、对文化的尊崇,深深扎根于幼年的张连志心中。2006年末的一个深夜,张连志与朋友走进他的瓷房子里,每迈进一个房间,他都要大声咳嗽一声。他说,这些古瓷都是有生灵的,出于礼貌,要先把他们唤醒,别打扰了他们的清梦。可以说,文物在张连志那里,是需要尊崇的友人,是需要敬拜的神明。
 
  10岁的时候,张连志就表现出了对于艺术惊人的天赋。对音乐敏感、肢体灵活的他擅长跳各种舞蹈。极高的悟性也使他有机会表演各种话剧。一张仅存的老照片记录了他跳舞时的情景:几个宣传队的小朋友,浓妆艳抹,站成四排,右手握拳跨于胸前,所有人笑颜如花,只有张连志撅嘴皱眉。他解释说:大家约定,照相时都不能笑,所以他没有笑。一件小事展现了张连志一诺千金的性格。作为宣传队的主角,除了赢得了无数的奖杯,他从中提取的还有音乐的灵感和舞步的流畅。小提琴、西洋乐、民族文化、古玩……张连志成长环境具有典型的西洋格调,不同于人的是,这种符号里夹杂着浓浓的中国情调,这也是后来他用西方自由的思维阐释含蓄古典的东方美的原因。
 
  童年,在张连志的人生中,经历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段日子是如此美好,尽管一个孩子还不能理解这片土地曾经发生过的变迁,以及即将来临的变迁。
  张连志(中)

张连志(中)

在而后的动荡岁月里,张家没能逃过文化大革命的劫难,大多数文物和古董都在抄家中失散。为了度日,家里人只能偷偷变卖一些贴身的首饰,小小的张连志曾亲眼目睹过父亲不得已冒着危险交易首饰的场景。那次,父亲带着他,怀揣着换来的钱走进“红叶餐厅”,叫了几个菜,默默地看着狼吞虎咽的儿子。张连志好奇地问父亲:为什么不吃?父亲说:我不爱吃。每次回想起这段难忘的艰辛岁月,张连志的眼睛总是湿润的,“父亲哪里是不爱吃,而是不舍得吃呀。”
 
  这段总是饥肠辘辘的艰辛岁月,和张连志阳光灿烂的童年一起,共同造就了他的性格:坚毅、隐忍、执著、乐观。

下海经商的岁月

  社会:下海经商的岁月和文物之梦的实现
 
  和大多数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那样,张连志选择了社会。
 
  但天性并不喜欢按部就班的他,总是出人意料,给人惊喜。
 
  张连志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暗室里卷胶卷。他说,“我每做一件事,都要做到极致,做到最好。”当时是这样一种场景,周围漆黑,用不着光和眼睛,他用手,凭感觉的指引去触摸、对接,一人供十人打扣。这种环境提升了他对事物强烈的、敏锐的感知能力,触觉逐渐细腻,直到精确。他曾经在公开场合和与朋友玩过这样一个游戏:闭着眼睛,仅仅通过触摸就能准确断定不同年代的瓷碗。有人说:也许这是一种发生在他生命不同阶段的暗示,从童年到青年再到中年,不断离散、重逢的感觉,最后他掌握了思维的走向,体会到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美感,用感觉触摸艺术,用心灵对话生命。这是对张连志那段岁月最为真切的写照。
 
  20世纪80年代,张连志辞掉工作,下海经商了。在那个时候,能够毅然决然地成为“个体户”,是颇需要一些勇气的。但张连志就是这样一个引领风尚的人,当别人明白了干什么才能赚钱时,他已经撂下摊子,干别的去了。活跃和不拘一格的头脑给他带来了巨大财富。他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在每一个领域内,他的存在和他产生的价值必然是特殊的。不管是在早期生产效率的竞技上,还是下海经商时引进的理念,他始终先人一步。与其说是一种“求新”的刻意制造,不如说是“他要在每一件作品上贴上自己特有的符号”,当然,人生也不例外。
 
  张连志是个孝顺的人。回忆起做生意的最初想法,他说:“我上中学的时候,正是文革,家庭受到冲击,我们一帮半大小子,穿着绿军装,到处惹是生非。当时父母为我操碎了心,看着父母焦虑的样子,我就想,这样可不行,得认真地去做一些事情,不能再这样糊里糊涂地虚度年华。而且那时父母已上了年纪,在那个年代里,他们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坎坷,母亲当初为了赚钱维持家庭,干过纺纱的工作。她一生勤俭,总是把吃剩下的、最硬的馒头留给自己,把刚刚蒸好的馒头留给客人和我们这些孩子们。我当时暗下决心,我已经长大了,我不能让他们再受苦了,我一定要挣钱来孝敬他们。于是我便开始做起了生意,我甚至给自己定了一个准确的数字,要赚一万块钱来给我父母。也许是我的孝心打动了老天爷,我的生意出奇地顺,没过半个月,我竟然赚够了一万块钱。你很难想象,我当时是怎样的激动。”
 
  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张连志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收藏,而他的收藏,同样来源于对父母真挚的爱。
 
  张连志的收藏品

张连志的收藏品

  回溯张连志最初的收藏经历,非常有趣。他最早的藏品是母亲的嫁妆,一对镜子、清代八音盒和清代汉白玉山石盆。就在他刚刚接过手的时候,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和激动。这种感觉仿佛已在身体内等待千年,一旦点燃,就一发不可收拾。接着,母亲留下的几个明清时期打矩子的盘与罐、孩提时代玩过的小铜锅炉、老电话等都被他一一捡起。
 
  就在张连志赚得第一桶金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买回一套清代红木家具。这套家具虽然和张家曾经流失的那套不尽相同,但让母亲非常高兴。“我雇了一辆解放车,多给了司机300块钱,从上海低价买回这套家具。我连夜赶路,开了几天几宿啊,就想让老娘看到我给她买的东西。到家了,老娘一看,那个笑啊,我至今都忘不了。”张连志就是在用这种方式回报着母亲,回报着那份人间最伟大的爱。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的人生,也开始由商人这个单一的角色,向收藏家、艺术家延伸。
 
  张连志对文物的爱,除了童年时的耳濡目染外,更来自于个人性情与文物之间的契合。在瓷器、石器以及各种杂项中,他寻求到了心灵的慰藉,他观察着每件瓷器上的气泡,在万千气泡中寻求着区别,探索着美感。他说:“每当我观察这些东西时,总是那么愉悦,愉悦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文物之于张连志,是寄托他人生情怀的终极归宿。他陶醉其中,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我可能是疯了,而且疯得不轻。”这种自嘲式的自我判定,显现的是张连志对文物近乎疯狂的痴迷。也正因为这样,几十年来,围绕在张连志身上的各种社会评判,总少不了“痴人”、“病人”这样极端的词。
 
  在此后的20多年中,张连志几乎走遍了中国每个偏僻角落,遍寻文物,并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
 
  收藏文物,不仅要有财力、精力和眼力,还要能吃苦。一次他独身到内蒙古寻宝,怀里揣着钱,穿着一件破大衣,住在车店里,挨着臭虫、跳蚤的咬,硬是从老乡的猪圈里淘到一件古瓷。一次去偏远山村寻找石头,在村子里看到一个外国人正准备买老乡家的一尊宋代石像。他怕这件东西流失海外,就立即和老外扛起价来。僵持了一阵,张连志发觉口袋里的钱不够用了,于是把老乡拉到一边,苦口婆心地说,咱可都是中国人,你给了他,这东西在中国就找不到了。最终,这件宝贝还是让张连志买走了。还有一次,张连志到山东某古玩市场寻找老枪,害怕错过时间,凌晨四点就赶了过去。转了半天一无所获,他不死心,裹紧了衣服在寒风里等待,终于听说有人藏着一支岁月久远的老枪,他一路打听找上门来,耗了几个小时,终于抗着老枪回了家。到家后,张连志开始发烧,躺了一个星期才起床。
 
  张连志不止一次说过,收藏的乐趣在于过程,在于和文物之间的历史对话。“对于真正喜欢收藏的人来说,收藏的并不是它的价格,而是历史,是蕴涵其中的文化。”这是张连志不同于一般收藏家的地方,他是在用审美的眼光审视文物,他艺术家的天性决定了收藏的品类、手法以及此后一系列震惊世人的举动。
 
  几十年来,张连志多次远赴国外,不断抢购中国已经流失的和正在流失的文化血脉,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财力。从战国到清代的漆器,从北魏到明代的石雕,从北齐到民国的瓷器……他不希望中华民族赖以骄傲的传统在他手上遗失。他回忆说,20世纪80年代,为了从美国买一尊佛头,自己掏光了除机票之外的所有钱,一路饿着肚皮从美国到达香港。用他的话说,“虽然饿但是快乐,收藏就是我的精神食粮。”

能吃的博物馆

  能吃的博物馆:创意经济与文化使命的完美融合
 
  张连志是个奇怪而有趣的人。他的脑袋里总是装着一些奇思妙想,你难以预测他明天会
  张连志与他的粤唯鲜

张连志与他的粤唯鲜

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来。
 
  能吃的博物馆,就是他带给商界、收藏界的一次巨大冲击。
 
  20世纪90年代初,张连志发现“生猛海鲜”的餐馆在南方很火爆,而天津还没有,于是经过努力,于1992年开设了天津第一家“活鲜”餐馆——“粤唯鲜”。当时的粤唯鲜只有几十平方米,总共才有六张桌子。
 
  2002年,张连志的收藏已经达到了蔚为可观的数量。他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把这些收藏归拢起来,成立一家博物馆,而且能实现效益。在当时的众多私人博物馆中,能够靠藏品吸引观众而维持日常运转的,实在是少之又少。他决定把餐饮与文物展示有机结合起来,既实现自己作为收藏家的梦想,又给这些文物一个展示的机会,还能靠餐饮维持运转,实现效益。创意经济与文化使命的完美融合,最终造就了冯骥才命名的“能吃的博物馆”。
 
  谈到当初创建博物馆的初衷时,张连志说:“到现在我能引以自豪的不是我的粤唯鲜开了几家分店,而是我确立了粤唯鲜的企业文化。每个生意人都有一本生意经,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资本。冯骥才先生曾启发我,做什么生意都是这样,有赚就会有赔,而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永远保值的。所以,我下很大的力气,将文化和企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现在粤唯鲜的几家店都被我装点出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使顾客在用餐的同时,能够品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幽香,使人们感到在粤唯鲜用餐,不但能吃得舒服,而且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能吃的博物馆”发展迅猛。2002年2月9日,粤唯鲜下属的三家餐厅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收入吉尼斯收藏文物最多的酒家。转年的3月26日,这三家餐厅被有关部门正式被命名为博物馆,它们分别是华蕴博物馆、隽祯博物馆、古雅博物馆。这三家博物馆经营的餐饮品类各不相同,收藏种类也有所侧重。华蕴博物馆展示着西周至明、清时期的青铜器、陶瓷器、石雕、木雕及唐、宋代彩俑,是粤唯鲜的核心。隽祯博物馆以展示明、清木器家具为主。古雅博物馆除了外国老电器、老家具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两百多条老枪。老枪中大部分是八国联军侵华时使用的,如今已失去了使用功能,安静地躺在那里,作为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证,让人回溯历史,感慨万千。此外,粤唯鲜旗下的其他餐馆也都收藏着各类文物和艺术品。张连志说,他以后的经营模式都会以一店一馆的方式扩展,而且要走出天津,走向全国和世界,他要让所有迈进粤唯鲜的人知道,在中国,在天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地方,把中华文化无私地呈现给了世人。
 
  “能吃的博物馆”体现着张连志的双重身份:文化人与生意人。作为文化人,张连志是痴迷的、性情的。作为生意人,他又是宽宏、儒雅的。而粤唯鲜成为他表演这两种身份最合适的舞台。在这里,他陶醉于成千上万件文物,即便是在精品罗列的房间里开会,他都会因为盯着文物而走神。他的员工说,张总开会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是:对不起,你刚才说什么?任何一件老物件,只要他看一眼,人就陷下去了。同样是在这里,张连志充分发挥着他的商业才能。随着生意越来越大,粤唯鲜由几家餐馆的个体经营发展转变为集团经营的模式,他的经营思路也在随之转变。为了适应这种转变,他强迫自己每天抽出时间来学习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抓紧充电,以便将粤唯鲜打造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品牌。
 
  张连志对“粤唯鲜”这个品牌的珍视程度和他处处为顾客着想的理念,体现在一件小事上。2006年岁末,一家人为给老父亲过生日,在“粤唯鲜”就餐。当时正值就餐高峰,厨师忙不过来,菜上得稍微慢了些,客人有些微词。恰巧坐在旁边的张连志看到了这一幕,他没有丝毫忧郁,立即把服务员和厨师叫了过来,要求他们向客人解释原因,并在菜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意味着一顿饭算是免费了。张连志走后,就餐的客人挑起了大拇指。事后,张连志说,几百元的消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粤唯鲜”三个字在顾客心中的份量。我要让他们感受到和这里的文物相匹配的服务质量,和这家企业相符合的消费氛围,我不能砸掉粤唯鲜的牌子。
 
  走进粤唯鲜,除了热情、周到的服务让顾客舒心外,更让他们震惊的,当然是那里的无数珍藏。这里和那些装修考究的餐馆完全不同,没有炫金耀银的俗气,少了觥筹交错的喧哗,散发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这里是真真正正的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收尽眼底的地方,流连在这里的人,无论是声名显赫的艺人,还是慕名而来的百姓,无不被精美的陈列所折服。奥地利施特劳斯交响乐团成员在位于“五大道”的华蕴博物馆用餐后惊叹,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餐馆!
 
  2003年2月,英国一个富商想以2300万的价格买走华蕴博物馆的唐代百佛碑,被张连志断然拒绝。他说:这些文物,永远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东西。我想让世人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享受与文物零距离接触的感觉。通过收藏让文物拥有第二次生命,让它们见证中国的文化,让现代人经历一场彻头彻尾的文化洗礼。
 
  可以看出,张连志的“能吃的博物馆”不仅仅是一种高明的商业策略,更是一种文化使命的产物。他醉心于收藏已经升华到了一种境界: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不是为了金钱,不是为了占有。他觉得,这些藏品属于所有人,属于国家,属于这个伟大的民族。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才有了张连志后来更加惊世骇俗的想法:瓷房子。

真实坦率性情中人

  性情:真实坦率古道热肠又具慈善之心
 
  与张连志有过交往的人都说,这是个实在的人。
 
  他自己也说过:“其实到现在我还都是这个性格,跟别人说定的事儿,我都会去遵守。所以每当有人问我在生意场上的成功秘诀时,我的回答都是:实实在在做事,实实在在做人”。
 
  张连志古道热肠,多年来一直对公益事业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一直遵守着“做事先做人,取之社会,回报社会”的原则,为富而仁,待人真诚厚道。他已连续10年为中外教师过教师节。每到教师节,粤唯鲜常常是“园丁满堂”;辞旧迎新之际,他都会请残疾人士到粤唯鲜,盛行款待;他还多次给受灾地区和贫困儿童捐款、捐物。2003年,他为市慈善协会防止非典捐款1万元,2004年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言人“大眼睛”苏明娟捐款5000元,为甘肃贫困地区捐款1万元,为患白血病的孩子捐款1万元。2005年印度洋发生海啸,他与著名歌星蔡琴一起,代表天津各自捐款5万元。由于他的特殊贡献,成为世界和平文化“宝鼎”大奖中,中国内地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当人们问起他这些年来到底赚了多少钱时,他有些天真地笑笑,摇摇头,“我都不知道,但我总觉得钱的多少不代表什么,它代表我的一颗心。”
 
  张连志喜欢动物,对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倾注了不少心血。1998年,在得知天津动物园唯一的一只大熊猫——28岁的“塞塞”生命指日可数时,他的心情极为难受。他多方运筹,几赴卧龙,出资认养了一只16岁的大熊猫,并取名为“兰尼尔”。1999年,他再次赴卧龙认养了一只大熊猫。2003年,他又从北京动物园认养了大熊猫“越越”。1994年,他千辛万苦将落入贩卖者手中的两岁白颊长臂猿猴买下,并无偿献给国家。他常年担负着天津市动物园19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的饲养费用,并在马场道的小园里创建了一个微型动物园,饲养了5只越南平顶猴和可爱的梅花鹿。
 
  有人问张连志,现在做生意挺不容易的,赚点钱干什么不好,干嘛总是去领养动物,大熊猫又不能给你赚钱,你图个啥?还有人质疑张连志,他的慈善义举是为了虚伪的炫耀。面对种种怀疑,信佛的张连志总是抱以祥和的笑。
 
  张连志很坦率,他天真的性情让人在瞬间就能感到一种友人般的亲近。他说,领养动物,是因为喜爱,“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动物,那时生活条件还很艰苦,没有条件去满足这种爱好。记得我经常跑到现在的天津动物园门前,进动物园要收门票,那时我哪有钱买门票呀,我就围着动物园的围墙,在外面转,发现能看到动物的地方,就扒着围墙向里面看。这种情趣真有点像诗里说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那时我就想,以后我有了钱一定要养好多好多可爱的动物,自己开个动物园。还记得小时候养过一只太平鸟,非常可爱,也很听话。不幸的是,一天那只小鸟死了,我特别难过,吃不下饭。我很认真地找了块土地,小心翼翼地将鸟埋葬,还刻了一个小墓碑立在那儿。所以如今领养动物其实是圆我儿时的一个梦。”
 
  张连志是真诚的。他说,“社会上有一种误解,说我做慈善事业,捐资给残疾人,是为了图虚名,也有人说这是在冒傻气。的确,我已经连续9年坚持帮助残疾人,知道吗,每逢春节我都把
  张连志(左)

张连志(左)

那些残疾人请到我的酒楼一起联欢,见到那些身患残疾的人露出笑脸,我心里感觉到了快乐。我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在教育我的员工,让他们感受这种人生的美好。再实在点儿说,我觉得这种由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而产生的幸福感就是人生的财富。其实仔细琢磨一下,什么是生活?生活就是在不断地追求美好,体现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价值。”
 
  有人这样评价张连志:不管是文化古物还是野生动物,都是国家的、民族的财富。可是,谁又能在漫长而又艰辛的时间里,倾心倾力,坚持孤独地与它们交流呢?城市的目光汇聚在古老的历史中,那文化古物等待久违的千年一叹,逃过僵死与蜕变,阻止粉碎和退却,还了重生;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在颠覆的人类环境里,那珍稀的野生动物等待游走在残忍的灭绝边缘,逃过屠戮,躲过皮毛和肉鲜的争夺,继续繁殖,只因一个真实坦率又具慈善之心的君子。
 
  这就是张连志,一个立体的、丰富的、让人在解读他的同时又被深深感动的人。
 

编辑本段主要社会活动

  1993年 安置下岗职工、为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捐款、张连志先生在“人人为困难群众做贡献”中捐款5万元
 
  1993年 认养五只梅花鹿
 
  1993年 年底认养了一级保护珍禽丹顶鹤19只,每年支付动物园8800元作为丹顶鹤的生活费用
 
  1994年 年底,出资将落入贩卖者手中的一只两岁的白颊长臂猿“小鲜”买回,无偿交献给国家。
 
  1994年 又出巨资从广州动物园选购两只1岁的雌白颊长臂猿“唯唯”“粤粤”送给天津动物园饲养
 
  1995年荣获“世界和平宝鼎大奖”,是内地获得此奖项的第一人
 
  1996年 白颊长臂猿“唯唯”在饲养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喜得一子。这是天津市首次繁殖成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颊长臂猿。
 
  1998年 张连志先生出资十万元从四川卧龙认养一只大熊猫给天津动物园饲养
 
  1998年 洪涝灾害捐款5万元
 
  每年教师节邀请中外教师代表做客、慰问和宴请优秀教师。
 
  邀请残疾人代表来免费娱乐,为在残疾人奥运会上载誉归来的体育健儿在酒店庆功。包括在国际国内残疾人运动会上屡创佳绩的李成刚,多次打破残疾人运动会世界纪录的孙长亭,多次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夺金的卢存刚。
 
  2000年 为天津市南开区鹤同老年福利协会捐赠2万元
 
  2002年 为天津自然博物馆捐赠野耗牛标本2件
 
  2003年 集团又出资从北京动物园认养一只大熊猫“越越”
 
  2003年 为市慈善协会防止非典捐款1万元
 
  2004年 为集团员工启动阳光基金
 
  2004年 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言人“大眼睛”苏明娟捐款5000元
 
  2004年 为甘肃贫困地区捐款1万元
 
  2004年 为患白血病的沈子微捐款1万元
 
  2005年 为印度洋海啸捐款6万元
 
  2005年 与残疾人共度了第15个春节,同时每年发放大米和食用油
 
  2005年 将集团旗下华蕴博物馆珍藏的三级文物辽代经幢无偿捐赠给荐福庵观音寺,并出资5万元用于寺内庙宇的重建。
 
  2005年 将集团其下华蕴博物馆珍藏的唐代经幢无偿捐赠给天津大悲禅院
 
  2005年 张连志先生为云南宝山天津高级中学九个贫困孩子捐款1万元
 
  2005年 将袁世凯四合院平移用于古建重建
 
  2006年 第十五年与残疾人、天津残联共度新春
 
  2006年 将其旗下华蕴博物馆五尊石造像无偿捐献给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和鄂尔多斯博物馆
 
  2006年 第十六年与残疾人、天津残联共渡新春
 
  张连志和他的收藏品

张连志和他的收藏品

 

编辑本段个人荣誉证书

  1994年:
 
  1.张连志先生被聘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
 
  2.张连志先生被评为天津市“助残”、“自强”活动先进个人。
 
  1995年:
 
  1.张连志先生为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作出贡献
 
  2.张连志先生获得世界和平宝鼎大奖,是中国内地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人
 
  3.张连志先生获得商会优秀会员光荣册
 
  1996年:
 
  1.张连志先生获得儿童福利院光荣证书
 
  2.张连志先生获得天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荣誉证书
 
  3.张连志先生被评为天津市“八五”残疾人工作先进工作者
 
  1997年:
 
  1.张连志先生获得物价计量信得过活动优秀个人
 
  1998年:
 
  1.张连志先生获得对残疾人福利事业的贡献荣誉证书
 
  2.张连志先生被聘为《慈善》杂志社理事
 
  3.张连志先生被评为和平区慈善协会理事
 
  4.张连志先生为灾区人民捐赠5万元人民币
 
  5.张连志先生被评为烹饪协会常务理事
 
  1999年:
 
  1.张连志先生获得“光彩之星”
 
  2.张连志先生被评为天津市扶残、助残十佳志愿者
 
  3.张连志先生领养一只大熊猫,对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作出贡献
 
  4.张连志先生被授予“九五”立功先进个人
 
  5.张连志先生被聘为派出所警风警纪监督员
 
  2000年:
 
  1.张连志先生被聘为天津市动物园名誉园长
 
  2.张连志先生获得老年福利院荣誉证书
 
  3.张连志先生被选为鹤童老年福利协会公益专家委员会
 
  2001年:
 
  1.张连志先生获得“九五”餐巾人工作先进个人
 
  2.张连志先生被聘为天津市海外交流协会第三届常务理事
 
  2002年:
 
  1.张连志先生被评为“华明奖”先进个人
 
  2.张连志先生被聘为中巴友好协会会长
 
  3.张连志先生被聘为天津市华侨商会副会长
 
  4.张连志先生被评为“爱职工的优秀经营管理者”
 
  5.张连志先生被聘为澳大利亚同乡联谊会荣誉顾问
 
  6.张连志先生捐赠给自然博物馆野生耗牛标本2件
 
  7.张连志先生荣获全国餐饮业管理成就奖
 
  2003年:
 
  1.张连志先生获得为残疾人福利事业作出贡献荣誉奖
 
  2.张连志先生获得和平区2003年度“十五”立功活动先进个人
 
  3.张连志先生获得天津市2003年度“十五”立功活动先进个人
 
  4.张连志先生被聘为新华社天津分社新闻信息中心特约评论员
 
  2004年:
 
  1.张连志先生被评为十佳民营企业家
 
  2.张连志先生获得热心支持野生动物保护公益事业,为拯救和保护野生动物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5年:
 
  1.张连志先生被评为十佳民营企业家
 
  2.张连志被评为和平区人大代表
 
  2006年:
 
  1.张连志先生获得文化产业大奖
 
  2.张连志先生获得中国新锐人物奖
 
  2007年:
 
  1.张连志先生被聘为天津市炎黄文化研究员
 
  2.张连志先生被聘为南开大学客座教授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瓷房子

 

百科名片

瓷房子  
瓷房子

瓷房子,是天津市赤峰道一座用多件古董裝修而成的法式洋樓;瓷房子主人張連志親自設計,用他自己多年收藏的古瓷器、漢白玉石雕、水晶石與瑪瑙,以及數以萬計的瓷片等作為裝修材料,讓洋樓華麗“變身”,披上“中式外衣”,變得古色古香,珍貴的用料也讓房子堪稱價值連城。

 

目錄

china house
關於瓷房子闢謠
大手筆的古董狂人
古董充滿每個細節
讓房子具有音樂的節奏
展開
china house
關於瓷房子闢謠
大手筆的古董狂人
古董充滿每個細節
讓房子具有音樂的節奏
展開
 

編輯本段china house

  地點:天津市和平區赤峰道72號
  瓷房子

瓷房子

用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漢白玉石雕、四十多噸水晶石瑪瑙,七億多古瓷片,把一座法式洋樓裝飾成一座價值連城的瓷房子。張連志的這一創想,究竟是他長久收藏“毒癮”的瘋狂宣洩?還是他為世人營造的一個超級夢想?
 
  日前很多到天津旅遊的人,都喜歡到赤峰道上的“瓷房子”前駐足觀望。這幢散發著歐洲風情的法式小洋樓經過張連志四年精心打磨,如今華麗“變身”,披上古瓷片織成的“中式外衣”,變得古色古香。引起英國BBC、英國路透社等海外媒體紛紛前來一探究竟。
 

編輯本段關於瓷房子闢謠

  比爾蓋茨在2009年對瓷房子傳說說他想以80億美金購買提出闢謠,比爾蓋茨說從來沒有去過瓷房子,對於以他名義宣傳說購買瓷房子並不知情。
 

編輯本段大手筆的古董狂人

  “有人說我瘋了,把這麼珍貴的瓷片隨意粘到牆壁上。”瓷房子主人
  瓷房子的設計者張連志

瓷房子的設計者張連志

兼總設計師張連志笑著說,“可是,我覺得它很有意義,我收藏了許多東西,擺在家裡自己欣賞有什麼意思?我要讓大家都來關注中國文化,讓大家都能意識到中國瓷器的魅力。”
 
  張連志說他有一個構想,想將中國文化傳播當作產業來做,但具體細節還沒想清楚,而“瓷房子”一定在這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在他看來,瓷房子不是隨性所至的建築,更多的是一份文化標誌。
 
  裝飾房子的瓷片,幾乎都是張連志的收藏心血,而他對文物收藏的癡狂,已如同“毒癮”深植體內:二十多來,他的古董存貨堆滿了4個大倉庫,而他經營的“能吃的博物館”——粵唯鮮集團,早就因客人可坐在文物中享用美食,而遠近聞名。
 
  張連志說他建造瓷房子的靈感,就來自於他的華蘊博物館的一面古瓷碎片鑲嵌的牆,這面牆在2002年時曾贏得了來這裡就餐的各國財長們的好評。張連志說他當時就想,如果把法式小洋樓的牆壁上也貼上古瓷,會形成怎樣的效果呢?靈光乍現的念頭就這樣在腦海中生根,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這個建築面積近四千平米的法式小洋樓,地處繁華鬧市區,張學良將軍的府邸曾經與它一步之遙。該建築地處法租界,具有文物價值,張連志說他買的時候頗費了一番周折。
 

編輯本段古董充滿每個細節

瓷房子造價

  瓷房子造價究竟有多高,張連志說連他自己也無法估算。從開工至今,已經用掉可統計的大約有: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漢白玉石雕和二十多噸水晶石與瑪瑙,近百隻隨處
  瓷房子

瓷房子

可見的瓷貓枕,三百多個年代不等、大小不一的獅子。用掉的瓷片不計其數,沒有一片現代瓷,其中還不乏鈞窯、汝窯等五大名窯的瓷片。瓷器涵蓋了各個歷史時期,有晉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鈞瓷、龍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紛彩等各個時代的精品。

令人驚嘆的創意

  它將傳統元素與具有中國文化韻味的元素巧妙地糅合起來,比如:圍牆是“平安牆”,用的是大小不一的瓷瓶粘貼,取諧音“瓶”安牆而來。石造像、漢白玉石雕會在恰當的時候與瓷片形成趣味組合,代表著時來運轉(諧音“石”)。
 
  二樓屋簷左右兩邊立著栩栩如生龍和鳳,這是意其“龍鳳呈祥”……幾乎每一處、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著它特定的韻味。即便是屋外的排水管,也用水晶和明清瓷貓枕包裝,看不出原樣。

一組不能忽略的文物

  除卻瓷器、漢白玉石雕,瓷房子還有一組不能忽略的文物,那就是大小不等三百多處獅子,它們按照各自大小據守在瓷房子各個角落。
瓷房子

例如

  圍牆外門口,是明代的一對石獅子,高近一米,做工精美,鬢邊毛髮絲絲可見。推開柵欄,走過瓷片鋪就的院落,踏過漢白玉石雕砌成的台階,一個明末清初年間的墨綠色瓷獅子迎門而立。
 
  據說,這個瓷獅子曾經有一對,在段祺瑞府前站過崗。現在,另外一隻在戰火中香消玉殞,只剩下這一隻孤品。樓頂上各個角落都有獅子的身影,或仰天長嘯,或低頭沉思,形狀各異。這些石獅年代橫跨東漢、唐、宋、清各個時期,每一個都極具價值。
 
  在院落裡,瓷房子裡的物品,隨便拎出來一件,都會有幾百年的歷史,兩枚官帽筒,身上有鋸過的痕跡,昭示著它年代久遠。樓梯口的扶手大都用帶著款的碗底組合而成,大多是官窯,俯首皆是“大明隆慶年造”、“大明萬曆年制”等落款。張連志就是用這樣的大手筆,讓現代人與歷史對話。
 

編輯本段讓房子具有音樂的節奏

  建造瓷房子的四年間,沒有一丁點建築知識的張連志說他近乎得了“魔症”,常常半夜三更,一有靈感就會驅車直奔瓷房子,甚至夜宿瓷房子與工匠同吃同睡,以便能更好地溝通。他說自己特別喜歡流暢曲線帶來的感覺,於是與施工工匠溝通,要求瓷房子的每一部分都要和音樂一樣有節奏有生命。他常說的一句話是:“只要線條活了,就對了。”
 
  線條的流暢在圍牆的設計上可見一斑。十餘米長的圍牆,一共用了六百三十多個瓷瓶,且大都以元青花為主。大小不一的古瓷瓶如同將要行軍打仗的士兵,聽從將軍的安排站在自己最需要的位置上。瓷瓶與瓷瓶之間的縫隙用水晶、瑪瑙填充,為了保證瓷瓶的安全,在每個瓷瓶被當作“材質”修建平安牆之前,都有專門的工匠在空瓶子裡填注水泥,確保瓷瓶不中空,以保證它的堅固性。
 
  將瓷片固定在牆上也不是容易的事。先是要在一箱箱的古瓷碎片中尋找到合適的,備用的瓷器有瓶、有罐、有碟、有碗,凹的、凸的、帶把的、起棱的各色俱全,因此,在用時首先要根據顏色和形狀區別開。另外,瓷片不同於瓷磚,底面不平會進空氣,不易掛住,所以使用的是白色矽酸鹽水泥混合石膏粉,然後加入強力膠水,一起勾兌後形成的白色膠狀物進行粘貼。
 
  瓷房子外圍的裝飾工作已經完成,但更具有難度的室內“壁畫”裝飾目前才完成一半。整個瓷房子加上頂樓一共五層,屋內正中央用瓷片包裹的天井扶梯一路蜿蜒直達頂樓。屋內牆壁上是專業畫師畫的各個朝代書畫大師的代表作。工匠師傅們再用瓷片將其展示出來,有宋代《古木怪石圖》、唐代《五牛圖》、元代《鷹松圖》等等,每層樓都有四至五幅不等。
 
  細緻入微的筆劃是貼瓷工作的巨大挑戰。張連志說,比如這幅鷹松圖,鷹的羽毛蓬鬆乍開,瓷片也要按照原畫的筆鋒細膩展現,就需要在上萬片瓷片中尋找合適的,有時棱角鋒利了點就需要將它磨圓。最難的是,要表現一根根羽毛,那就要在一個瓷片上再用機器磨出一條條粗細分明的線條,手心大的瓷片往往會刻上十餘條線。一塊小瓷片將其打磨成能入畫用的材料,會耗費工匠們半小時時間。
 
  張連志認為,瓷房子對於他的意義,不單單是一件藝術品收藏的集合體,更重要的是它所蘊含的中國文化符號。他期待著用瓷房子這種形式將中國文化的精髓展示給世人,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文化。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姓鄉乾溝村農民詹元豐拒用化學肥料,改以餵養牲畜的奶粉,做為新品種珍珠芭樂肥料,果實特別香脆甜,價格較一般貴近一倍,仍供不應求,遠自台中台北都有消費者指定購買。

  詹元豐原本以種植香蕉、蜜釋迦為生,一年多前,開始在乾溝溪畔種植二分半地一年四季都可採收的新品種珍珠芭樂,為了拒用化學肥料,他絞盡腦汁思考有機肥料替代品,他認為牛奶營養成分高,既然對人及動物身體有益,對植物應該也有不錯效用,為成本考量,採用餵養牲畜的奶粉澆灌芭樂樹。



  詹元豐表示,在珍珠芭樂下種六個月左右,開始澆灌牛奶,平均一個月一至二次,利用早晨光合作用強的時開澆灌,讓養分充分被吸收,所結果實碩大,色澤青脆,特別香甜脆,連芭樂心都是甜的,酸度降低,連視芭樂、蘋果為畏途的檳榔族都能夠接受,一般芭樂剖開跟空氣接觸之後會變黑,施用牛奶的芭樂則放到腐爛都不會變黑。



  他說,珍珠芭樂目前市價一斤約十五元,他的牛奶芭樂一斤賣二十五至三十元之間,雖然貴將近一倍,但仍供不應求,往往還未採收即被搶訂一空,許多民眾買了之後介紹親友,連台中、台北都有消費者指定購買。

參考資料 http://www.tari.gov.tw/news/%B9A%B7~%B7s%BBD%B0%C5%B3%F8/2001-5/5.25-3.htm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諒別人的女兒

 

 


在餐館裏,負責為我們上菜的女侍,非常年輕。我之所以注意她,是因為她上菜時笨手拙腳的,讓我老是擔心她可能會把湯汁,轉化成我的洗澡水。

我的第六感居然沒有“辜負”我,捧上蒸魚時,盤子傾斜,腥膻的魚汁魯魯莽莽地直淋而下,潑灑在我擱於椅子的皮包上!

我本能地跳了起來,陰霾的臉,變成欲雨的天,這皮包,是我在意大利買的,極好極軟的牛皮,不能洗滌,是我心頭的大愛。

可是,我還沒有發作,我親愛的女兒便以旋風般的速度站了起來,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極端溫柔的笑臉,拍拍她的肩膀,說:「我們沒事,沒關係。」

女侍如受驚的小犬,手足無措地看著我的皮包,囁嚅著說:「我,我去拿布來擦‧‧‧」

萬萬想不到,女兒居然說道:「沒事,回家洗洗就乾淨了。你去忙你的吧,真的沒關係,不必放在心上。」

女兒的口氣是那麼的柔和,倒好似做錯事的人是她。

這時,女侍原本繃得像石頭一般的臉,慢慢地放鬆了,她細聲細氣地說了聲“對不起”,便低著頭走開了。

我瞪著女兒,覺得自己像一顆氣球,氣裝得過滿,要爆炸,卻又爆不了,不免辛苦。

女兒平靜地看著我,在餐館明亮的燈火下,我清楚看到她大大的眸子裏,竟然鍍著薄薄的淚光,這樣,我不怒反驚了。我這女兒,到底怎麼啦?

當天晚上,回返旅館之後,母女倆齊齊躺在床上,她這才亮出了葫蘆裏所賣的藥。

負笈倫敦三年,為了訓練她的獨立性,在大學的假期裏,我們不讓她回家,我們要她自行策劃背包旅行,也希望她在英國試試兼職打工的滋味。

她的大哥就曾在美國大學當過校園郵差,二哥呢,也曾擔任大學實驗室助理員。

活潑外向的女兒,在家裏十指不沾陽春水,粗工細活都輪不到她,然而,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國,卻選擇當女侍來體驗生活。

在倫敦的第一天上工,便闖禍了。

她被分配到廚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細緻的高腳玻璃杯,一只只薄如蟬翅,只要力道稍稍重一點,便會分崩離析,化成一堆晶亮的碎片。

女兒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將那一大堆,好似一輩子也洗不完的酒杯洗乾淨了,正鬆了一口氣時,沒有想到身子一歪,一個踉蹌,撞倒了杯子,杯子應聲倒地,“哐啷、哐啷”連續不斷的一串又一串清脆響聲過後,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閃閃爍爍的玻璃碎片。

「媽媽,那一刻,我真有墮入地獄的感覺。」

女兒的聲音,還殘存著些許驚悸:「可是,您知道領班有什麼反應嗎?」

她不慌不忙地走了過來,摟住了我,說:「親愛的,你沒事吧?」

接著,又轉過頭去吩咐其他員工:「趕快把碎片打掃乾淨吧!」對我,她一句責備的話都沒有!

又有一次,女兒在倒酒時,不小心地把鮮紅如血的葡萄酒,倒在顧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好似刻意為她在衣裙上,栽種了一季殘缺的九重葛。

原以為她會大發雷霆,沒想到她反而倒過來安慰她,說:「沒關係,酒漬嘛,不難洗。」說著,站起來,輕輕拍拍她的肩膀,便"靜悄悄"走進了洗手間,"不張揚"、更不叫囂,把眼前這隻驚弓之鳥安撫成樑上的小燕子。

女兒的聲音,充滿了感情:「媽媽,既然別人能原諒你的女兒。您也應該原諒犯錯的人,她們也是別人家的女兒啊!」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義和團運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義和團團民
一個拿著旗上寫著「欽命 義和團糧臺」字樣的義和團拳民。

義和團運動或稱庚子事變庚子國變庚子拳亂,是19世紀末、20世紀中國末發生的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針對在華西方人(也包括傳教士華人基督徒在內)排外運動,「突顯中西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它也標誌著以仇外情緒為契機的反對基督教傳教活動已達到高水位」[1]

義和團原稱義和拳,其參與者被稱為「拳民」,貶稱則為「拳匪」。


主條目:
毓賢#從義和拳到義和團義和團沿革

1900年,外國畫家筆下的義和團。

義和拳本來是長期流行在山東直隸(今河北省)一帶的白蓮教等傳統民間秘密團體有關[2],最初反對滿族統治,以「反清復明」為口號[3],而遭到鎮壓。

隨著鴉片戰爭後的國勢開始衰落,外國勢力滲入尋求最佳利益的衝突,華夷之辨取代了滿漢之爭,義和團有部分會眾轉向,開始支持清朝,演變成親清的民團組織。

他們利用設立神壇畫符請神等方法秘密聚眾,稱為「義和拳」,其中摻雜有一些教授信眾「刀槍不入」的愚昧成分。

1898年由梅花拳拳師趙三多首次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4]

遇害人數

在義和團運動中,有250多名外國傳教士及2萬多名中國基督徒死亡(根據基督教會方面的統計);也有許多與教會無關的中國人被義和團殺害,數量遠超被害教民[5],未有統計(單北京死於義和團手下的有十數萬人[6]);死亡的義和團拳民、義和團支持者以及其他中國人也不計其數,義和團和八國聯軍進據北京時都有姦淫據掠的劣跡[7][8]。義和團事件通常與八國聯軍攻打北京這兩件事合在一起。

教案

教案一般指清朝末年中國境內牽涉基督教教會的社會事件(常引起爭訟、暴力甚或演變為外交事件)。義和拳活動主要集中在華北地區,正是教案頻仍的地區,義和拳活動與教案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中國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被日本打敗,被迫在1895年簽署馬關條約,割讓了臺灣,賠款白銀二萬萬三千萬兩,顯示了之前的洋務運動失敗,再次引起歐洲列強對中國的野心。1896年,有意瓜分中國的歐洲強國,要求清政府准許修建鐵路和採礦。1897年11月,山東冠縣梨園屯發生「曹州教案」,兩名德國聖言會傳教士能方濟(Franz Nies)及理加略(Richard Henle)被衝入教堂的村民打死。

德國立即作出了反應,以此出兵佔據了膠澳及其周邊地區(今青島市膠州灣地區)。德皇更對其艦隊訓言,謂:「如中國阻撓我事,以老拳揮之」。接下來的一個月,軍進駐了遼陽南方的旅順英國法國之後分別派兵佔領威海和廣州灣(現在廣東湛江)。

外國的進佔,更激發起山東各地的排外情緒。1898年3月,拳民活動在山東加劇。1899年,捐官出身的漢裔旗人毓賢出任山東巡撫,提出「民可用,團應撫,匪必剿」,對義和拳採用安撫的辦法,將其招安納入民團。於是義和拳成了「義和團」,而其口號亦由「反清復明」改成「扶清滅洋」。義和團四處燒教會、殺害教士;抵制所有外國事物和之前失敗的「洋務運動」。在義和團的積極排外下,外國人被稱為「大毛子」,一律殺無赦。中國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通被稱為「二毛子」;其他通洋學、懂洋語、以至用洋貨者,被稱「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輕則被毆辱搶劫,重則可能有殺身之禍。時人記載:「若紙煙,若小眼鏡,甚至洋傘、洋襪,用者輒置極刑。曾有學生六人倉皇避亂,因身邊隨帶鉛筆一支,洋紙一張,途遇團匪搜出,亂刀並下,皆死非命。羅稷臣星使之弟熙祿,自河南赴津,有洋書兩箱,不忍割愛,途次被匪繫於樹下,過者輒斫,匪刀極鈍,宛轉不死,仰天大號,顧以為樂;一僕自言相從多年,主人並非二毛,亦為所殺,獨一馬夫倖免。其痛恨洋物如此。」[8][9]甚至有「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10]

其一
神助拳 義和團 只因鬼子鬧中原
勸奉教 自信天 不信神 忘祖仙
男無倫 女行姦 鬼孩俱是子母產
如不信 仔細觀 鬼子眼珠俱發藍
天無雨 地焦旱 全是教堂止住天
神發怒 仙發怨 一同下山把道傳
非是邪 非白蓮 念咒語 法真言
升黃表 敬香烟 請下各洞諸神仙
仙出洞 神下山 附著人體把拳傳
兵法藝 都學全 要平鬼子不費難
拆鐵道 拔線杆 緊急毀壞大輪船
大法國 心胆寒 英美德俄盡消然
洋鬼子 盡除完 大清一統靖江山
詩曰
弟子同心苦用功 遍地草木化成兵
愚蒙之體仙人藝 定滅洋人一掃平
右傳云山東聖府抄傳

義和團傳單抄本,聲稱乾旱是因為教堂遮蔽天空,外國人俱是亂倫所生,並以藍眼睛為證;滅洋的方法除了練拳外,就是拆鐵路,拔電線桿。

教案頻發的主要原因

《豬叫剜眼圖》描繪邪教收納妖人,挖眼製藥。

教案頻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治外法權凌駕中國法律
19世紀末,西方傳教士被准許在中國傳教和成立教會。在治外法權之下,不單教會的西方神職人員不受清政府管轄,一般中國信徒也常獲教會庇護。地方上,基督教教會每每因為文化、風俗差異等等各種原因,與地方民眾發生衝突。部分不良教民利用特權優勢欺壓當地普通民眾[11],而地方政府卻往往因為懼於教會的治外法權,不欲與洋人作對而未能持公處理,加劇社會矛盾和不公,造成教案。
基督教會財產爭議
雍正禁教之後,基督教堂大多被沒收充公。到咸同年間,這些房產有的早已翻拆改建,挪作他用,有的則是多次易手,查還已相當困難,但外國基督傳教士 仗著清廷上諭和法國公使的權威,往往不顧實際情況,任意索要紳民所尊崇的公所、會館、書院、廟宇等,迫令退還,到後來發展到強迫買賣田地、低價勒索甚至霸 佔田地,因而激起中國人反抗。[12]
基督徒與中國文化信仰的衝突
一些外國基督傳教士不尊重中國文化,歧視中國文化,貶低佛教道教為主的中國民間信仰,有的破壞中國風俗,造成當地保守中國人的不滿。
仇外心態
清末華北地方經濟破產,傳統社會綱紀解體;在轉變的時代,人心惶惶,各式秘密會社紛起。總之,教會、教眾和洋人、洋貨,成為了仇視的對象。
謠言
當時社會有許多詆譭西方人的謠言,如說洋人醫院挖小孩眼睛製迷藥、神父用特製器具吸男童陽精等等,而一般中國百姓一向迷信這類傳言,從而人人自危,對西方人及中國教友恨之入骨[13]。誣指被中國政府處死的基督傳教士馬賴,勾引姦淫婦女,而且姦汙別人的新娘。再如,1901年被梵蒂岡教會封為基督教聖徒的郭西德,被誣指姦汙民女,放縱一些無賴基督教徒在農民田地里搶劫收割莊稼,最後被中國民眾處死。[14]
守舊勢力的反撲
教會除了傳教之外也興醫辦學、提倡破除陋習(如纏足納妾)、傳播新思想(如憲政、民主),與維新運動一樣不可避免會引起守舊勢力的仇恨。

導火線

一則法國報紙報導中國拳民拆毀鐵路的消息,刊於1900年6月。

自義和拳興起,開始提出「仇教仇洋」的口號後,時任山東巡撫李秉衡民族主義觀點,視之為義民,加入者日眾。

1899年12月30日(農曆十一月二十八日),山東肥城發生英國聖公會傳教士卜克斯被殺案件,在西方各國連續抗議後,煽動和支持義和團[15]毓賢被清廷免職。毓賢離職後到北京覲見慈禧太后,向她提出招安義和團;之後獲得調任山西巡撫[16]。毓賢任山西巡撫後,更變本加厲縱容義和團殘害教民[15],其衛隊數十人都是義和團團民[15]。而新任山東巡撫袁世凱帶領北洋新軍在山東大力鎮壓義和團,穩定山東局勢,迫使一部分義和團拳民逃入直隸境內。

1900年1月24日,溥儁受詔入宮,封為大阿哥,但外國公使均不承認。戊戌政變後完全控制朝廷的慈禧,對西方反對她廢黜光緒感到十分不滿,中外關係趨於緊張。

1900年1月,慈禧不顧西方外交人員的抗議,發佈維護義和團的詔令。直隸總督裕祿於是由本來剿滅義和團,轉變成扶助義和團。除了向團民發放餉銀外,裕祿還邀請義和團的首領大師兄曹福田天津開壇聚眾。於是山東的拳民湧入直隸。由天津至涿州保定都有拳民起壇請神、燒教堂、殺洋人、殺清軍、並到處毀壞鐵路及電線桿等洋物。

八國聯軍

外國使館在北京東交民巷,受義和團圍困方位圖。

自從各國收到北京東交民巷使館區人員的求援後,他們在1900年5月31日組成一支432人,由八國海軍人員組成的聯合部隊(法國75人,俄羅斯79人,英國79人,美國53人,義大利39人,日本24人,德國水兵51人、奧匈士兵32人於6月3日出發),從大沽經鐵路通往120公里左右的北京城,協助使館人員防守。

西摩爾遠征

不過隨著局勢不斷惡化,6月9日,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Colonel Sir Claude Maxwell MacDonald)透過電報向西摩爾稱,北京城內局勢每小時正在惡化,要求西摩爾為進軍北京作好預先安排[17]。6月10日,北京使館區與外界的電訊聯絡中斷[7]。因此各國急商,增派一支由2066名各國海軍及海軍陸戰隊人員(英軍916人、德軍540人、俄軍312人、法軍158人、美軍112人、日軍54人、義軍40人、奧匈軍25人)組成的援軍入京,決定由英國副海軍上將愛德華·霍巴特·西摩爾Edward Hobart Seymour)任聯軍司令,美國海軍上校麥卡加拉(Bowman McCalla)為副司令、俄國上校沃嗄克任參謀長,從天津搭火車出發前往北京保衛使館。可是天津至北京的鐵路已被破壞,西摩爾的選擇唯有一路修復鐵路,一路沿著鐵路行軍。

1900年,日本人所繪的八國聯軍。

由於清政府對列強的態度朝令夕改,故令聶士成無所適從,根據聶士成上司榮祿的命令,聶士成一度容許聯軍先遣隊火車通過天津[18],旗下武衛軍士兵對聯軍的態度亦顯得友善,並沒有意圖攻擊聯軍的舉措[19]

不過西摩爾向北京行軍的舉動惹怒清廷,因此支持義和團的端王載漪迅即取代慶王奕劻,成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並命令武衛軍聶士成董福祥甘軍攻擊八國聯軍先遣隊。另一方面,清廷又透過招募義和團成員入軍,以保衛首都,阻止西摩爾的行軍[20]

聯軍火車通過天津後隨即被包圍,聶士成率所部守衛天津楊村一帶,與義和團一起阻擊八國聯軍先遣隊。由於八國聯軍先遣隊不擅陸戰,武器並不佔優,多數武器得自天津的清軍軍火庫[21],清軍與聯軍互有死傷。至於義和團則被聶士成派上前線,遭聯軍機槍掃射,撤回時又遭聶軍機槍掃射,死傷慘重。西摩爾本來打算停止前進,但在6月18日收到使館被襲的報告後,決定繼續沿著白河前往通州(距離北京城25公里)。

由於京津鐵路已被義和團破壞,加上聶軍裝備精良,配有德製重機槍、克虜伯大炮和最新式的毛瑟槍,聯軍無法前進。根據一位前線英國士兵描述,平均要發射4粒子彈才能射殺一名義和團拳民,聯軍彈藥不足,只能後撤,其間造成超過200人傷亡。事後聯軍副司令麥卡加拉報告,指單一的步槍射擊是不足夠消滅所有拳民,因此聯軍需要攜帶更多彈藥[22]

清廷稱此役為廊坊大捷,可是裕祿將之歸功並大賞於義和團,而聶軍則分文無賞[23]

聯軍撤退天津期間徵用4艘中國漁船,沿著河岸牽著繩索,載上所有傷員及剩餘的食物、彈藥及醫療用品前往天津。途中佔領清軍的西沽武庫[21],發現除了有德國克虜伯野戰炮外,還有大量步槍與數以百萬計的子彈,連同數百萬斤大米和充足的醫療用品。

得到充足的軍事物資後,西摩爾決定堅守待援,透過一名中國僕人穿過義和團活動範圍,向各國公使告知聯軍的困境。聯軍在待援期間遭到清軍、民團日夜不 斷的攻搫,處於崩潰的邊緣。直到6月25日,一支1800人組成的援軍(其中俄國900人,英國500人)解西摩爾之圍,在戰場使用了價值超過300萬英 鎊的彈藥數量後,終於在6月26日清晨成功接應西摩爾聯軍撤退,西摩爾行軍北京期間總計損失62人,有225人受傷[24]

當時被困在北京使館區的外國人對西摩爾充滿信心,認為西摩爾軍隊離自己很近,他們很快就會安全,完全無視西摩爾的軍隊拯救失敗的事實[25] 。另一方面,直到西摩爾撤回天津為止,清政府都不知道自己有一支軍隊成功阻止西摩爾的行軍[26]

慈禧西狩

天津的義和拳民眾。

8月14日凌晨,聯軍來到北京城外,發起總攻擊——俄軍攻東直門,日軍攻朝陽門,美軍攻東便門。俄軍與日軍面對的城牆較高,且遭遇的抵抗較強,各自 陣亡了約100人;而美軍進攻的東便門城牆較低,且離清軍火力較遠。當日上午11時,美軍使用雲梯,讓第九步兵隊帶著星條旗爬上城牆,成為最先攻入外城的 部隊;美軍雖入外城,但被清軍的炮火壓制,難以繼續前進。英軍中午始達北京,攻廣渠門,至下午2時許攻入。晚上9時,俄、日軍分由東直、朝陽二門突入。 15日,聯軍逐步攻佔北京各城門,與清軍在城內展開巷戰;至當晚,聯軍已基本佔領全城;慈禧太后、光緒帝和親貴大臣倉皇離京,珍妃遭投井溺斃。慈禧太后等人先逃至懷來縣,又輾轉逃亡至大同、太原,最後來到西安。

聯軍攻佔北京

聯軍佔領津京後,當地排洋、仇洋的風氣大變,街頭一改人人包紅布、穿紅衣義和團打扮,天津百姓家門首皆插白旗,行人亦各持白旗,上寫「某某國戶 人」,或「某某國順民、良民」。北京商鋪爭先貼出保護單,各國占管區居民,紛紛向洋兵送萬民傘,時人記載:「昔則挾刃尋仇、滅此朝食,今乃顏娟敵,載道口 碑,京師及各省都會,其翻譯通事之人,聲價驟增,勢力極盛,於是都中之人,咸歆而慕之,昔之想望科舉者,今皆改而從事於此途。」[21]

日本人當時剛剛登上國際舞台,急於展示「文明國家」形象,除了掠去戶部近三百萬兩存銀外,對佔領區的百姓幾乎秋毫無犯,因此八國聯軍分區佔領北京的 時候,日佔區和美佔區是聯軍當中社會秩序最好的,軍紀最為嚴明,時人記載,「俄軍界內,存者唯狗而已,法意軍界內,觸目蕭條,幾無人跡,德軍界內,慘況倍 之,英軍界內,雖有人煙,亦甚寥寥,日軍界內,熙熙攘攘,往來如市,而美軍界內,安堵如故,市肆全開,靜謐。」[21]

日後抗戰期間,日軍將領岡村寧次感慨自己的士兵軍紀今不如昔,認為這是日本墮落的標誌[21]

相比之下,德軍、俄軍、法軍在北京城內則做出濫殺、強姦[27]、搶劫、燒毀等非人道暴行。

北京,以樊國梁為首的教士們發出「布告」容許天主教徒在8月18日教堂解圍後八天之內搶奪生活必需品,規定搶奪不滿50銀兩的,不用上繳;超過50銀兩的,應負責償還,或交教堂處理。[28]法 國媒體曾刊登回國士兵的陳述:「從北堂我們開向皇宮,修士們跟著我們去,...他們慫恿我們屠殺、搶劫,...我們行搶都是替教士幹的。我們奉命在城中為 所欲為三天,愛殺就殺,愛拿就拿,實際搶了八天。教士們做我們的嚮導。我們進一家就隨便拿東西,我們把店掌櫃抓了當僕役,教士們把搶來的東西,讓他們背著 運到北堂去了...」[29]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則於1900年11月23日,在紐約公共教育協會上發表《我是一名義和團》的演講:[30]

為什麼不讓中國人擺脫那些外國人?既然我們並不准許中國人到我們這兒來,我願鄭重聲明,讓中國人自己去決定,哪些人可以到他們那裡去,義和團是愛國者,我們祝願他們成功。義和團主張把我們趕出他們的國家,我也是義和團,因為我也主張把他們趕出我們的國家。

另一方面,根據馬克·吐溫撰文的揭露,僅在河北任丘縣一處,美國基督傳教士梅子明以『用人頭抵人頭』為口號就殺害了中國無辜農民680人[31]

日本郵報》編輯刊發的弗蘭克·布林克利在談話錄中說:「當得知在中國的40名女傳教士和25名兒童義和拳民屠殺的消息時,西方人士無不悚然動容。但是八國聯軍在中國所犯下的暴行,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猶如天壤之別。僅在通州一地,在這座中國未設一兵一卒抵抗的城市中,就有573名中上層婦女因不堪忍受聯軍士兵污辱羞憤自盡,而同樣受辱的下層婦女們,則只能忍氣吞聲。當西方士兵本身的所作所為意味著野蠻和殘暴的時候,他們還有什麼資格去控訴中國義和拳的野蠻行徑?」[32]

俄國入侵東北

俄國除了與隨聯軍進攻北京外,更另外從南北兩路派二十餘萬人進佔中國東北。北路俄軍8月攻佔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至9月佔領吉林省城吉林;南路8月佔據營口,10月1日佔領瀋陽,10月6日兩軍會師,佔據了東北全境。

各方歷史記載

在美國的歷史記載裡,稱這次軍事解除公使館危機行動為「中國解救遠征」,中國則稱之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在德皇威廉二世的堅持下,瓦德西於8月7日被任為聯軍總司令。然而瓦德西及德軍在聯軍攻進北京後兩個月才到達中國。他們因為熱切執行威廉二世7月2日發佈的命令:「你們知道,你們面對一個狡猾的、勇敢的、武備良好的和殘忍的敵人。假如你們遇到他,記住:不要同情他,不要接收戰俘。你們要勇敢地作戰,讓中國人在一千年後還不敢窺視德國人。」[33]四處擄掠,而備受批評。威廉二世的這段講話是對5世紀匈人入侵歐洲的回憶。後來這段話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英國人借用來貶損他們的德國敵人。

時間軸

5月27日,三萬拳民佔領涿州

5月28日,英國全權公使竇納樂有感使館區有危險,要求泊在大沽附近的17艘外國戰船增援。337名外國水手及陸戰隊員於5月31日登岸,乘火車於當晚抵京,防衛使館區。另外89名德國及奧國陸戰隊員於6月3日抵京。[34]

董福祥像
董福祥轄下的回族軍隊,自甘肅前往北京支援義和團的行動。

6月6日,慈禧派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剛毅順天府趙舒翹到涿州調查。義和團首領李來中向剛毅等表示義和團只反洋人,不反朝廷。結果剛毅回京後,向慈禧報告「拳民忠貞,神術可用」。朝中莊親王載勛、端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亦主撫義和團,向洋人開戰。

6月9日,慈禧從頤和園回宮,並調董福祥的武衛後軍進城,駐紮在永定門內。董軍中不少士兵參加了義和團。董福祥還與義和團首領李來中結拜兄弟。

6月10日,慈禧委派端郡王載漪出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義和團拳民於同時開始大舉入京。最多時北京的拳民超過十萬。是日起,北京東交民巷外國使館區對外通訊斷絕。

6月11日,日本駐華使館書記杉山彬在永定門內被剛調入京的董福祥甘軍所殺,被開腹剖心。[34]駐天津的各國領使組織二千人的聯軍,由英國的海軍司令西摩爾帶領,乘火車增援北京十一國公使館。因為鐵路被拳民破壞,西摩爾受阻於天津城外的楊村、廊坊一帶,與清兵及義和團展開戰鬥不利,退回城中,致使第一次試圖解除清兵和義和拳民對公使館的圍困失敗。該戰事被清政府及義和團認為是一次抗擊外敵的重大勝利,並被命名為「廊坊大捷」。

6月13日,義和團進入內城,當天燒燬孝順胡同亞斯立堂、雙旗竿(今外交部街西口外)倫敦會、八面槽(王府井)天主教東堂、燈市口公理會、東四五條西口的美國福音堂、交道口二條長老會、鼓樓西鴉兒胡同長老會、西直門內天主教西堂、西四羊肉胡同基督教堂、石駙馬橋安立甘會、宣武門內天主教南堂共11所教堂。有3,200名天主教徒逃入(有42名法兵保護)天主教北堂,2,000多名基督教徒逃入東交民巷的使館區。拳民在北京放火燒掉教堂和一切與西洋有關的事物。

6月15日,軍機處曾一度傳旨,令在任兩廣總督李鴻章,及山東巡撫袁世凱速入京。

6月16日,義和團燒燬前門老德記西藥房,而附近約千家(一說四千家[8][6])商舖受波及而被燒成廢墟,正陽門樓、北京24家鑄銀廠也遭燒燬。拳民同時四處破壞教堂攻擊教民,莊王府前大院被當成集體大屠殺的刑場。除了屠殺教民外,義和團更濫殺無辜,誣指許多市民(包括許多婦女小童)為白蓮教而燒死戮死,如據當時目擊者記載:「鄉民適趨市集,七十餘人悉縶以來;偽飾優伶冠服兒童戲物,指為白蓮教;下刑部一夕,未訊供,駢斬西市。有婦人寧家,亦陷其中,雜誅之,兒猶在抱也」[5];也有被公報私仇而殺者,如扶持義和團的莊親王載勛、端郡王載漪的好友副都統神機營翼長慶恆一家大小十三口因被尋仇於七月初被全部殺害。[6]而義和團民的不同派別也互相武鬥殘殺。義和團、京師禁軍甘軍也肆意姦殺婦女,不計其數[7]。除了屠殺姦淫外,義和團及清軍也擄掠洗劫商戶平民,並將贓物公開拍賣。當時的權貴之家也不能倖免,如吏部尚書孫家鼐大學士徐桐的家都被搶掠[8],徐桐(時年八十)[35]更被義和團民拖出批鬥[7]。是日慈禧召開御前會議後,一度發出勒令解散拳民的上諭。

6月17日聯軍攻佔大沽口炮台。慈禧收到此消息的同時,得到虛假情報,以為外國的要求她歸政於光緒[7]。慈禧態度作出一百八十度轉變,轉為支持義和團及向洋人開戰。命剛毅載漪載勛載濂載瀾統領義和團,任載勛為步軍統領九門提督。

紫禁城內的八國聯軍。

6月,山西義和團焚燒教堂,山西巡撫毓賢登高望到火光稱「天意也」並禁止清軍救火,有英國教士逃出,對群眾說「昔晉省大(旱),吾輸財五六萬,活數 千人。今獨不能貸一死耶?」被清軍殺害。一英國婦女抱著兒子跪下,說她施醫每年救活數百人,請求饒過她和兒子。被士兵擊倒,和兒子一起推入火中活活燒死。 7月,毓賢派士兵守太原城 門,禁止教士出入,又將教士老幼囚禁在鐵路公所。7月9日,毓賢將這幾十名教士及其家屬婦孺押至撫署,殺害英國教士及家屬男女老幼三十餘人及僕役二十餘 名,梟首示城門,剖心棄屍,積如丘山。又驅趕法國天主堂修女二百餘人,至桑棉局,迫令背教,皆不從。毓賢下令斬為首二人,令修女飲兩人的血,有十六人將血 飲下。毓賢下令將這十六人縳懸高處,迫其他人背教,皆不從。清軍士兵又掠走貌美的修女幾十名,但都不屈,最後全被殺害。[15]

6月20日,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代表各國前去總理衙門要求保護,途中被清兵伏擊(由於克林德曾經槍殺義和團眾,此次行為被認為是報復);釀成戰爭的導火線。

6月21日,按照慈禧太后的旨意,清政府以光緒皇帝的名義,向「彼等」(並未列出「西等十一國」)同時「宣戰」。實際上皇室只曾向清室臣下下達一份譴責洋人和表達決心的詔書,而該詔書未曾按現代外交慣例,交予外國使節。

清廷向各國宣戰的同時,也懸賞捕殺洋人,規定「殺一洋人賞五十兩;洋婦四十兩;洋孩三十兩」[7]。 義和團及朝廷軍隊圍攻各國在北京的使館。使館區內被圍人數約3,000人,當中約2,000為尋求保護之華人;400人為外國男性平民,147名婦女及 76名小童。另有士兵、水兵及陸戰隊共409人,武裝有3挺機鎗及四門小口徑火炮。各國在準備以武力解救使館的同時,各使館築起防禦工事,由英國公使竇納 樂負責指揮抵抗。[34]

6月25日,在載漪、載勛、載濂、載瀅四兄弟的率領率下,義和團一行六十多人直奔瀛台欲弒光緒帝,被慈禧太后阻止而未果。

事件最終演變為國際軍事衝突,在事件平息之前,約有45,000[36]名來自日本美國奧匈帝國英國(英軍中包括英在威海衛訓練的由中國人組成的中國兵團)、法國德國義大利俄國的八國聯軍以及反抗拳亂的中國軍隊與義和團拳民對戰。7月至8月進軍北京的聯軍指揮官是俄國人General Linevitch[34]

6月27日,許景澄袁昶聯銜上奏,請殺主戰派,而再後殺兩人以謝主戰派。

7月14日,聯軍佔領了天津;直隸總督裕祿兵敗後自殺。

7月28日,主和的大臣許景澄袁昶被清廷處死。

8月4日,聯軍向北京進逼,沿途並沒有遇到真正有力的抵抗。當時沿途的清兵和義和拳民估計有15萬之多,而聯軍總數開始時僅3萬多人(後來有所增加)。時值8月,氣候炎熱而潮濕,加上沿途濃密的玉米地形成天然屏障,為進軍增添了種種困難。

8月11日,清廷處死主和的大臣聯元立山徐用儀

8月14日凌晨,聯軍佔領北京城外,經兩天的激戰,到8月15日逐步攻佔了北京各城門,隨即與清軍在京城各處展開巷戰。

8月16日晚,八國聯軍已基本佔領北京全城。慈禧及皇室在北京陷落之後立即倉皇離開,逃到西安

東南互保與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
戰後被立枷處死的義和團拳民。
義和團領導人遭處決,一旁有德國士兵駐守。
前往中國鎮壓義和團的美國部隊。
主條目:辛丑條約

在清政府尚未向各國宣戰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閩浙總督許應騤等即商議如何保存東南各省的穩定,避免列強有藉口入侵;同時密議盤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兩宮不測,當由李鴻章作總統支撐局面。清政府向十一國宣戰後,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山東巡撫袁世凱,即和外國達成地方上的協議,稱東南互保。他們稱皇室詔令是義和團脅持下的「矯詔、亂命」,在東南各省違抗支持義和團的命令。

而清朝皇室逃往西安途中,就已命令各地官兵剿滅義和團。9月7日,清廷發佈上諭,稱「此案初起,義和團實為肇禍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剷除不可」。中外勢力的聯合導致了義和團運動的失敗。同時,清政府派慶親王奕劻及李鴻章為全權特使,與各國和談。

1900年10月,李鴻章抵達北京,向八個佔領國展開談判。當中俄國志在另約取得中國的東北;德、法、日、意皆有瓜分中國領土的想法;但英、美則以商業為重,希望保持在華的貿易利益,對俄國的擴張存有戒心,故此反對各國的領土要求。李鴻章從國際法上,提出義和團為叛逆,皇室之前的宣戰詔令是被挾持之下發出,不承認中國與十一國交戰,事件是外國派兵來華助剿叛亂所引起。故此各國無割地的理據,而中國則只有賠償軍費的義務。最後達成的《辛丑條約》 的正式名稱,亦只是一個中國與十一國之間的賠償協定,而並非交戰國之間的正式和約。至今,西方國家仍然以「拳民暴亂」(Boxer Rebellion),來稱呼整個義和團及八國聯軍事件。 1901年6月11日,清廷下詔,停止外僑被「戕害凌虐」的以下45個城鎮文武考試五年:山西省太原府忻州太谷縣大同府汾州府孝義縣曲沃縣大寧縣河津縣岳陽縣朔平府文水縣壽陽縣平陽府長子縣高平縣澤州府隰州蒲縣絳州歸化城綏遠城河南省南陽府河內縣鄭州光州陳州府浙江省衢州府直隸省北京順天府保定府永清縣天津府順德府望都縣獲鹿縣新安縣通州武邑縣景州濼平縣東三省盛京甲子廠連山於慶街北林子呼蘭城陝西省寧羌州江西省鄱陽縣湖南省衡州府

另一方面,慈禧太后一直被視為義和團事件的罪魁禍首,因此李鴻章在「懲辦禍首」的問題上與列強多番據理力爭,最後得到保證,列強在「懲辦禍首」的條款中不提及慈禧太后的名字,變相不再追究慈禧在義和團事件中的主要責任。

此外,根據《辛丑條約》的規定,作為戰敗國的中國,不能在天津市京津鐵路沿線駐兵,袁世凱就從他武衛右軍挑了3000人,換上警察制服,接收天津的防務,變相收回了京津沿線主權,這支三千人的部隊就是中國最早的警察隊伍。僅用了半年時間,天津就被外國人描繪成世界上擁有最好的警察制度的城市[37]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簽署《辛丑條約》。中國雖然免於領土被瓜分,但需要向各國給予總計4.5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分39年償還,史稱「庚子賠款」,由關稅及鹽稅中扣付。這個數目的意味著要向每個中國人懲罰一兩白銀。對此申報發表社論說「中國不能保護使臣致慘遭斃……曲誠在我……不得謂外人過於要挾也。」[38]賠款的總值按當時銀價,約為3億330萬美元。這筆賠款金額過於龐大,後來在中國駐美公使梁誠的交涉下,美國退還了部分賠款;應付賠款2444萬,美國將當時尚未付足的1078萬從1909年1月起退還幫助中國建立海外留學教育系統。最初稱為「清華學堂」,為留美預備學校,即後來清華大學的基礎,成為後來中國最優秀的高等學府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北洋政府於1917年8月對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宣戰,並停止向這兩國賠付庚子賠款。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為用和平方式維護其在中國的利益,故陸續放棄或者退回了庚子賠款餘額。

義和團等方面的暴行

在這幅插畫中,西方人被滿族官員當作豬或羊殺害。
義和團的令旗。

義和團事件中,全國各省,主要是華北的直隸、山西,以及內蒙古和東北,普遍發生針對外國人甚至中國基督徒的大規模集體屠殺事件。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教職人員及中外信徒皆有死傷。以下傷亡情況和死亡數字大都根據教會人士的統計,中國官方未有正式史料證實:

據統計,共有241名外國人(天主教傳教士53人,新教傳教士及其子女共188人,其中兒童53人)[5]、2萬多名中國基督徒(天主教18000人,新教5000人)[39]在1900年夏天的屠殺中死亡。

在山西,全省被殺的中國天主教徒計據說有5700餘人[5],新教徒也有數千人,其中以內地會為最多,其他屬於公理會,英國浸禮會等。7月9日,在太原巡撫衙門前,巡撫毓賢殺死天主教方濟各會傳教士12人(義大利籍艾士傑富格辣2位主教,3位神父、修士,7名修女)[40],新教傳教士及其家屬子女34人(屬於英國浸禮會和壽陽宣教會,其中兒童11人),共計46人。[41][42]山西是全國仇殺外僑和平居民最多的省份。(詳見:太原教案

內蒙古,7月19日,清軍馬隊攻進蒙古西南教區主教座堂所在的二十四頃地,村內大批天主教徒被殺,比利時籍的韓默理主教則被「手足合系,貫以竹竿,」然後「以鐵索穿肩骨,囚以籠」,到處遊街,7月24日,在托克托城被殺。[43]蒙古東部教區則發生灤平縣活埋神甫事件。[44]蒙古中部教區除在西灣子(河北崇禮)主教座堂避難的5000多教友外,絕大部分(3200多人)被殺。

直隸(今河北),由於總督裕祿臬司廷雍的支持,義和團遍及全省各縣,該省大批天主教徒(至今該省仍是中國天主教徒最集中的省份)突然面臨死亡的威脅,紛紛在各處天主教徒集聚的村莊築堡壘頑抗。7月20日,陳澤霖率領的清軍攻破景州朱家河村,聚集在該村的3000多天主教徒與兩神甫,不分男女老幼,盡戮,[45]是1900年一次性死亡人數最多的屠殺事件。朱家河所在的直隸東南代牧區,共有50575名教徒,在庚子事變中死亡了5153人,674座大小教堂幾乎全部被毀,只有獻縣張莊耶穌聖心主教座堂得以倖存。[46]保定附近的東閭村集中了9000名天主教徒在此避難,由於擊退了4萬名義和團的進攻,戰後成為北方著名的聖母朝聖地和中國天主教信徒最集中的一個村落。

奉天(遼寧)被殺的天主教徒有1400多人,其中有1名主教,10名神甫[44]7月3日,義和團聯合清軍摧毀奉天小南門外的耶穌聖心主教座堂紀隆主教、7名中外神父、以及400餘名信徒全部燒死在堂內[47]

浙江二州,也發生了集體屠殺事件。湖南衡州陝西,也發生主教神甫被殺事件。在山東河南,教堂被毀者佔十之七八。

義和團進據北京時與駐京甘軍大肆燒殺、姦淫、據掠。[7][8]

影響

守舊頑固派被清除

義和拳運動的結果之一是朝廷體制內的守舊頑固派被清除,改革阻力減少,因而在1901年清政府延續戊戌變法的思潮,啟動了一場政治體制改革——新政,以求避免清朝滅亡。

統治威信下降

前往鎮壓義和團的日本海軍陸戰隊。

在中國仕紳階級看來,清政府在事件中對聯軍勢力無能為力,統治威信大幅下降。東南各省總督在事件中擅自違令行動,事後反而得到褒獎。各地督撫開始出現不受中央控制的政治意向,統一集權的態勢開始解體。十年後,南方革命黨反政府的活動激進化,團結各省新軍於1911年武昌爆發辛亥革命,南方各省直接違抗清政府自行宣佈獨立或觀望。最終袁世凱進逼清帝退位,中華民國得以肇建。而地方政治實力上升所造成的割據局面,導致民國軍閥混戰的政局。

俄日在中國的擴張

俄國乘機佔據了大量中國東北(或稱滿洲)的領土。俄國對遼東的租界(1898年)被正式得到承認。俄國的行動威脅英美所希望維持的中國的領土完整及貿易開放(門戶開放)政策;並最終與在遼東滿洲東部省份希望擴展勢力範圍的日本衝突。經過兩年的談判,最終雙方關係破裂並在1904年2月爆發了慘烈的日俄戰爭

日本駐屯軍

根據辛丑條約,日本可以在中國一部分地區駐軍,保護僑民和交通路線,這為日後的中日衝突埋下了禍患。

列強對華政策的改變

義和團事件亦改變了列強的對華政策,減緩了當時列強殖化中國的步伐,正如當時諺語所講:「老百姓怕官,官怕洋鬼子,洋鬼子怕老百姓」。列強意識到利用虛弱不堪的清政府統治中國百姓,顯然比列強直接派總督統治百姓有利。

其他

八國聯軍中德俄兩軍被普遍認為在鎮壓義和團暴亂中最為野蠻兇悍,而且軍紀較差,而美日軍隊被認為「嚴守紀律,不擾居民」。[8][6]當時北京滿大街都是居民自製的太陽旗及「Belong Japan(日本所有)的標語」。[48]德軍因其兇悍被冠以綽號為「匈奴」。

評價

孫中山的評價

(義和團)用大刀、肉體和聯軍相搏,雖然被聯軍打死了幾萬人,傷亡枕籍,還是前仆後繼,其勇銳之氣殊不可當,真是令人驚奇佩服。所以經過那次血戰之後,外國人才知道中國還有民族思想,這種民族是不可消滅的。

民族意識覺醒

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觀點認為,義和團運動標誌著近代意義上的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是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濫觴。

歐弗萊區在《列強對華財政控制》一文中論證義和團運動時說:「關於它興起的原因,勞頓引證了義和團領袖於棟成所發布的一個布告,布告寫道:『若輩洋 人,借通商與傳教以掠奪國人之土地、糧食與衣服,不僅污衊我們的聖教,尚以鴉片毒害我們,以淫邪污辱我們。自道光以來,奪取我們的土地,騙取我們的金錢; 蠶食我們的子女如食物,築我們的債台如高山;焚燒我們的宮殿,消滅我們的屬國;佔據上海,蹂躪台灣,強迫開放膠州,而現在又想來瓜分中國。』由這段布告看 來,義和團的興起雖然最初發生於幻想,但很明顯的還是民族精神的覺醒。」

美國駐華特使柔克義海約翰信中說:「赫德爵士認為,義和團起義是中國擺脫外國人的束縛,爭取民族解放的愛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所顯示出的熱情和能量使八國聯軍司令德國人瓦德西將軍感慨萬端:「中國群眾含有無限蓬勃生氣」,「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49]不過這句話之後的1903年又發生了瓜分危機,「由於俄國佔了奉天,各國要實行瓜分的政策」。[50]英國哲學家羅素也在《中國問題》中說,一旦怯弱溫和的中國人的熱情被激發,也可能變成世上最輕率的賭徒。

而1949年以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書上的評價帶有了主義色彩:義和團抗擊帝國主義侵略的失敗證明,沒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就沒有人民革命的勝利。

中國學界一般認為,清末的義和團運動以及民國的五四運動五卅運動,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三大群衆性民族主義運動,其中五四運動主要為反帝國主義政治主權侵略,而義和團運動和五卅運動則是反帝國主義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侵略的運動,持續時間更長,影響更深遠。

殘暴行為

義和團的行為除了殺害無辜的外國人外、也直接造成許多無辜的中國人(數量遠超過洋人及教民)受害,而且針對對象從光緒帝(所謂一龍)、李鴻章、奕劻(所謂二虎)、京官大臣(所謂十三羊,或謂三百羊,宣稱京官除十八人外全應殺[8])至洋人、教民、普通百姓(所謂十毛),無法無天,除屠殺外,也姦淫據掠[7][8], 其不人道處比八國聯軍更甚,不論以中外的傳統道德觀點來看,義和團的行為實屬野蠻殘暴。如據當時記載:「城中焚劫,火光蔽天,日夜不息,車夫小工,棄業從 之。近邑無賴,紛趨都下,數十萬人,橫行都市。夙所不快,指為教民,全家皆盡,死者十數萬人。殺人刀矛並下,肢體分裂。被害之家,嬰兒未匝月亦斃之,慘無 人理」,「京師盛時,居民殆三百萬,自拳匪暴軍之亂,劫盜乘之,所過一空,無免者。坊市蕭條,狐狸晝出,向之摩肩擊轂者,如行墟墓間矣。」[6]「義 和團之殺教民毛子也,備諸酷虐,剉舂,燒磨,活埋,炮烹,支解,腰殺,殆難盡述。京西天主堂墳地,悉遭發掘,若利瑪竇,龐迪我,湯若望,南懷仁諸名公遺 骨,無一免者。勝代及本朝御碑,皆為椎碎。保定屬有張登者,多教民,團匪得其婦女,則挖坑倒置,填土露其下體,以為笑樂。」[8]

海外華人對義和團的評價極差,義和團已經成為迷信及暴力的象徵,更成為罵人用語。義和團幾乎是找無辜者洩憤,不但受害的外國人多屬無辜,更有許多中國人直接受害,唐德剛和王怡將義和團與文化大革命紅衛兵武鬥相提並論。[51][52]

義和團拆鐵路、拔電線杆除了愚昧和仇外的原因,有時也是出於抵抗八國聯軍的作戰需要,目的在於阻斷敵方的交通和通訊[53]。清政府也曾命令清軍拆毀鐵路以阻擋敵軍 [54]

1899年至1901年義和團之亂時期的中方武力:
左兩位站立者為新軍步兵;前站立者為傳統正規軍。右站立者為義和團。

宗教戰爭

義和團運動中的「殉道者」,由俄羅斯正教會冊封。

義和團運動運動中,中國漢教(以奉玉皇大帝為天地最高神、奉三教尊神為基本特徵並雜奉各種民間俗神的中國民間信仰)和外來的基督教(被稱為「洋教」)的矛盾是衝突的重要方面,「保漢教、反洋教」是義和團運動的重要目的之一[55]。哲學家唐君毅認為義和團運動是中國民間道教與西方基督教之間的宗教戰爭。他說:「與近代中國文化問題,及西方經濟、政治、宗教之力量之傳入,密切相關之大事件,一為太平天國之 亂,一為義和團之變。如果要在中國史上找宗教戰爭,則此二者在一義上,亦可說是宗教戰爭。太平天國,可說是變相的基督教與儒教之戰爭。而義和團則是民間的 道教與基督教之戰爭。當然太平天國與義和團之事件,其產生之原因主要是政治的,太平天國是要排滿,義和團是要滅洋。但在口號標語上說,太平天國明是打著上 帝的旗幟,而義和團之口號,亦是要排斥洋教,而打著中國道教諸神的旗幟。此中不能說莫有中西宗教思想的衝突的問題在內。因而亦可說為一宗教戰爭。如西方之 宗教戰爭,其背景中亦兼有政治經濟的原因,而不失其為宗教戰爭。此二次宗教戰爭,第一次中國之儒教勝了,第二次中國之道教敗了,連整個中國亦敗在西方國家 之前。自此下去,西方教士之傳教事業,更日益在下層社會,進行無阻。」[56]2007年中俄東正教徒在北京進行了追思被殺的教徒的儀式。[57]

權力鬥爭

歷史學家唐德剛認為義和團運動的另一原因是清廷的權力鬥爭。唐德剛將義和團比喻為紅衛兵,而將剛毅比作林彪,惇親王載濂、端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莊親王載勳四兄弟比作四人幫。載字輩四兄弟、剛毅及其一幫扶助義和團的大臣,趙舒翹毓賢董福祥等,利用義和團的民間力量及慈禧太后對洋人又怕又恨的心態,排斥光緒帝等帝黨。

戊戌政變後,慈禧太后本擬廢光緒立載漪之子大阿哥溥儁為帝,但遭到西方列強反對,因此,載漪等人對西方列強及光緒帝極為仇恨。[15]在多次御前會議上,他們當眾羞辱光緒帝及主和大臣,溥儁甚至直斥光緒為二毛子。1900年6月25日,載漪、載勳、載濂、載瀅四兄弟率義和團六十多人慾弒光緒帝,被慈禧太后阻止。但慈禧太后雖保住了光緒的命,卻也忌他們幾分,無法控制他們。董福祥的甘軍殺了日本使館三等書記員杉山彬後,慈禧太后曾召董福祥及載漪面斥,欲下旨懲辦,但董福祥以甘軍嘩變來要脅慈禧,慈禧也只好作罷[7]

而其時清廷中也有很多人將義和團當成陞官發財的好機會,「士大夫諂諛干進者,又以義和拳為奇貨」。如御史徐道焜上書:「洪鈞老祖令五龍守大沽,龍背拱夷船,皆立沉」,御史陳嘉稱自己「從關壯繆得帛書,書言無畏夷,夷當自滅」,「當是時,上書言神怪者以百數」[6],當時的報紙評論說:「推本言之,有守舊,而後有訓政,有訓政,而後有廢立,有廢立,而後有排外。」「義和拳者,非國事之戰爭,乃黨禍之戰爭也。」[58]

文藝作品

義和團運動於1963年的電影《北京55日》(55 Days at Peking[59]中被提及。《北京55日》於西班牙拍 攝,由於拍攝需要數千名中國演員,電影公司從西班牙全國各地幾乎把找到的中國人都拉來排戲了。這樣的結果導致在電影拍攝期間西班牙全國的中國餐館幾乎都關 閉,因為餐館員工(通常是業主)都被電影公司所僱用。電影公司僱用了如此多的中國人以致在幾個月的時間內,西班牙全國幾乎找不到中國餐館吃飯。這套電影因 為題材敏感,後來一直被禁止在香港上映,在台灣雖曾打算以「慈禧太后失政記」片名上映但亦被禁映,本片在兩地都直至1980年代中後期才解禁上映。

1975年,香港邵氏兄弟拍攝了一部反映此事件的電影,名為《八國聯軍》(Pa kuo lien chun[60],導演張徹使用高預算拍攝了一個關於覺醒與復仇的大場景故事。 《八國聯軍》描述了拳民的追隨者因受欺騙而相信他們刀槍不入水火不傷。電影的武術導演是劉家良,由傅聲主演。

1986年,中國大陸作家馮驥才關於義和團運動的小說《神鞭》被改編成電影,著名演員陳寶國參演。電影的主人公「傻二」的辮子神 力無比,可作為傷人利器,被稱為「神鞭」。傻二亦憑借這項才能加入了義和團。在一次和「洋人」的戰鬥中,傻二的戰友大都陣亡,傻二的辮子也被洋槍打斷,此 後傻二一度陷入消沉。但在故事的結尾,傻二剪掉了辮子,變成了一位神槍手,繼續和外國勢力作鬥爭。傻二有一句總結全劇主旨的名言:「祖宗的東西再好,該割 的時候還得割」。

1992年香港導演徐克所拍攝電影《黃飛鴻之獅王爭霸》,也以這段史事作為故事背景。

1995年尼爾·史蒂芬遜(Neal Stephenson)寫了一部後數字朋客小說《鑽石時代》(The Diamond Age),義和團拳民在2100年代的上海佈置中被含糊提及。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愚人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搜索
4月1日賀卡

一些國家,陽曆4月1日愚人節幽默節),這一天,人們以多種方式開周圍的人的玩笑,上當者當被告知是愚人節時,才恍然大悟,所以這一天總是能夠引出許多笑話,不過某些玩笑也會因開得過大而引起人們的恐慌,或改變形勢衍生成為(網路謠言都會傳奇

目錄

 [隐藏

[编辑] 名稱

  • 日本,愚人節常被稱為「エイプリルフール」,此為英文「April Fool」的音譯;它的其他日語名稱包括:「四月馬鹿四月バカ)」混種詞、「万愚節漢字詞
  • 韓語만우절(萬愚節)
  • 越南語Cá tháng tư漢喃𩵜𣎃四)(直譯:四月)
  • 法語Poisson d'avril(直譯:四月之魚)
  • 英語April Fool's Day(直譯:四月愚人日)。

[编辑] 起源

追溯愚人節的起源,大約有下列幾種說法:

  1. 1565年法國國王查理九世決定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高利曆(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的開始,改變了過去以4月1日為新年的的開端。但一些守舊派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的曆法在4月1日這天送新年禮,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把守舊派這些做法大加嘲弄,在4月1日給他們送假禮物,邀請他們參加假的聚會。從此,4月1日捉弄人的事便流傳開來。當人上當受騙的時候,捉弄他的人會大聲叫:「四月之魚」(「Poisson d'avril」),意為「四月惡作劇」。這句成語的由來與原來之意義已不清楚。
  2. 據英國歷史學家的考證:「愚人節」的起源乃是出於印度佛教那句「到達彼岸」的話。而不列顛百科全書裡面則是記載著:「愚人節」乃是公元十五世紀宗教革命之後始出現的一個說謊節日。那時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曾經建立一個「異端裁判所」,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被視為異端,在每年四月一日處以極刑,也就是死刑。臣民們感到非常恐怖,於是每天以說謊取笑為樂,來沖淡對統治者之恐懼與憎恨。其後,沿用日久,演變為今日之「愚人節」。
  3. 相傳距人類始祖亞當之後約一千六百五十年間,上帝以洪水來毀滅世界,但僅留下亞當的第三個兒子塞特的後代挪亞,他以一條人造的大船保全了一家大小的生命。洪水稍退之後,挪亞便放出一隻白鴿,想探求一塊洪水消退之後的陸地,因為這一天正好是四月一日。所以後人認為,在這一天去做一種毫無意義的事,就好像一隻白鴿做了白工一樣,行為愚蠢。為「愚人節」之起源。
  4. 據古羅馬殘籍記載:羅馬在每年四月初舉行「蔓姜會」,某年「蔓姜會」,主宰之神雪麗絲之女白洛賽蘋娜在極樂園採摘水仙花時,遇見冥府王菩拉多,兩人一見鍾情,互相示愛,菩拉多便娶白洛賽蘋娜為冥府王后,當他們兩個返回地府時,菩拉多乃差使地府中之鬼怪發出嗤嗤之笑聲,以愚弄雪麗絲,而雪麗絲果被愚弄,她乃循著聲音的來源尋覓。因此,他們便以每年之「蔓姜會」為「愚人節」。
  5. 愚人節與古羅馬嬉樂節(Hilaria,3月25日)和印度胡里節(Holi,到3月31日為止)有相似之處。在時間的選擇,看來與「春分」(3月21日)有關。在這時間天氣常常突然變化,恰似是大自然在愚弄人類

[编辑] 惡作劇

很多媒體會在4月1日當天故意散佈一些錯誤的新聞來娛樂大眾,甚至連許多嚴肅的媒體也以此為樂,而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也為這類惡作劇提供了另一個平台。

歷史上著名的愚人節惡作劇包括:

[编辑] 反效果

不少人希望藉愚人節來為大家開玩笑,但有時玩笑開得太大,卻會適得其反。

2003年SARS香港蔓延期間,香港一名中學生利用從《明報新聞網》的網頁格式改裝,在自己製作的網站裡發出一則假新聞,指因為SARS在香港蔓延,所以香港需要宣布成為疫區,海陸空交通要道即時封閉。此外,有關報導亦指當時香港的行政長官董建華為了不能好好處理疫情而向中央請辭。這一則愚人節笑話新聞本來只經過ICQ給他自己的同學,但有同學信以為真,把連結再散播給其他人,並迅速在網路傳播,並引起公眾恐慌,紛紛湧往超級市場搶購食物。港府於是立即召開記者招待會闢謠,並拘捕有關的學生,並控以「在明知SARS是疫病的情況下發佈有關它的虛假消息」罪名。(據悉,當日《明報》總編輯張健波曾經致電向造謠男童警告。)

同日,著名香港歌影藝人張國榮香港文華東方酒店(Mandarin Oriental)跳樓自殺。這一則死訊因在愚人節發生,消息雖然在網路上廣泛流傳,但一度被人認為是不可能的惡作劇;直至主要媒體(電視新聞、電台新聞)有所報導,才發覺消息屬實(與外國媒體不同,香港媒體不會在愚人節製造假新聞),隨即帶來娛樂圈、樂壇和香港以至各地華人的震撼,不少人士均稱此事難以相信。

2010年,中國湖北省孝感市一名民眾因為透過手機發佈虛假愚人節新聞,聲稱位於不存在的「白樺鎮於嶺村一名被拆遷戶於傑用汽油引爆煤氣罐,致9名拆遷工作人員死亡」,由於簡信在中國國內瘋傳,引起混亂,因此被捕後「涉嫌散布謠言、故意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行政拘留5日,並處500元罰款」[8]

[编辑] 參考文獻

  1. ^ Google TiSP
  2. ^ 谷鴿鳥看
  3. ^ TEXTp 幫 YouTube 輕鬆省更多
  4. ^ 穿越搜索
  5. ^ Google. Chrome Multitask Mode. 2012-04-01 [2012-04-01] (英文). 
  6. ^ 谷歌日本. モールス符號で思いどおりの日本語入力. 2012-04-01 [2012-04-01] (日文). 
  7. ^ 谷歌中國. 谷歌水下搜索. 2012-04-01 [2012-04-01] (簡體中文). 
  8. ^ 湖北孝感一網民愚人節微博發假新聞被拘5天. 鳳凰網. 2010-04-28 [2012-03-28].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珍貴海水增養殖品種--西施舌


資料來源:神農編譯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西施舌俗稱海蚌、紅蛋、沙蛤,是一種雙殼類經濟軟體動物。它形似海蛤,貝殼略呈三角形,殼表光滑,呈紫紅色,喜歡生活於低潮線附近至淺海10米左右水深的細沙質或泥沙質海中,通常喜埋棲生活,棲息深度可達6釐米~7釐米。其適宜水溫為8℃~30℃,最適水溫17℃~27℃;適宜鹽度為17~25,最適鹽度為20~28。西施舌的繁殖季節一般在春夏之間,廣東、福建則在4月~7月份。它個體較大,一般個體重50克~150克左右,大者可達250克以上。mid_0203020047   

  據記載,西施舌在中國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省均有分佈,福建、廣東有較多資源,廣東的主要分佈區有饒平、潮陽、惠來、陸豐、陽江、電白等地沿海,其中粵東有的地方已開展人工增養殖。西施舌因外表美麗,風平浪靜時常張開外殼,吐出白嫩的“肉舌”,非常好看,因而被取了這個美妙的名字。

  西施舌為珍貴貝類,具有很高的營養和食用價值,是一種海產美食珍品。它肉質白嫩肥厚,脆滑鮮美,香甜爽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多種礦物質以及人體必需氨基酸等多種營養成分,食後會齒頰留芳,因而在海味中它久負盛名。西施舌的食法有炒、爆、煮和煮湯等,其中油爆西施舌、韭菜黃炒西施舌均為酒樓名菜,而最著名的則是用來煮湯,煮出的湯香中有甜,甜而不膩,被視為上等名菜佳肴。西施舌不僅為筵席佳肴,還具有清熱、利濕、滋陰、化痰、利尿等功能,輔助治療糖尿病有顯著效果,所以西施舌是食藥兼備的頗具發展前景的名貴貝類養殖珍品。

  據研究,西施舌生長速度較快,在自然海區生長滿1年的個體體長可達4釐米~6釐米,體重為20克左右;滿2年的體長可達8釐米~9釐米,體重為110克左右;滿3年的體長可達10釐米~11釐米,體重為140克~150克以上。據有關試養經驗介紹,西施舌的養成與增殖目前主要利用野生苗種,方法有池養、打樁圍網養殖,以及利用淺海進行移苗增殖。

  據悉,目前西施舌產量稀少,在各地市場上難見西施舌蹤影,在廣州、深圳等大中城市都未見有西施舌供應,而它在香港市場也很受歡迎。因此,沿海各地尤其是有資源的地區,除積極做好資源繁殖保護工作外,有條件的地方應大力進行人工增殖和養殖,並重視做好種苗繁殖培育工作,以解決發展所需種苗問題。發展名貴西施舌的增殖和養殖,可開闢新的致富專案、增加養殖戶經濟收入,並提供更多產品供應國內外市場和出口創匯,增養殖西施舌是大有可為的養殖業。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