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4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渤海國

渤海國
渤海

 
698年-926年
 

 
渤海國位置圖
渤海國
首都 東牟山(698-742)
中京(742-756)
上京(756-785)
東京(785-793)
上京(793-926)
常用語言 高句麗語
靺鞨語
主要宗教 佛教儒教道教薩滿教
政體 君主制
國王
- 698 - 719 大祚榮
- 719 - 737 大武藝
- 737 - 793 大欽茂
- 818 - 830 大仁秀
- 906 - 926 大諲譔
歷史時期 古代
 - 建立 698年
 - 上京陷落 926年1月14日
渤海國
中文名稱
正體 渤海
簡體 渤海

渤海國(698年—926年)是一個由居住於今中國東北地區的古老民族粟末靺鞨人建立的君主制國家,曾管轄今中國東北地區東部、朝鮮半島北部以及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被中國史學家稱為「海東盛國」。

粟末靺鞨部本是公元7世紀東北地區古代部民靺鞨族最南方的一個部落集團,因生活於粟末江流域,因之得名粟末靺鞨。「靺鞨」二字是古代通假用法,本字應作「靺羯」,可能自漢魏史書中所記載的「勿吉」一詞音轉而來。粟末(so mua)二字至遼宋金元時期轉寫為「宋瓦」到明清時期又轉寫為「松花」,粟末江就是今天的松花江。粟末靺鞨實際意思就是「松花江流域的山林部落」。

最早記載勿吉粟末部的史書是《魏書》卷100《勿吉傳》。當時的靺鞨剛從北方遷移至粟末江流域,與當時的南扶余人的君主制國家—高句麗(前37—668年)因爭奪土地逐漸產生衝突,至晚在公元471年-476年以前,粟末部已與高句麗連年征戰。至隋朝初年,粟末靺鞨在與高句麗的戰爭中逐漸處於劣勢,因此粟末靺鞨人大多臣服於高句麗,其中也有一部分不願臣服於高句麗的8個粟末部落,在首領突地稽的率領下逃往遼河以西,被當時的隋文帝安置於遼西柳城幽州昌平一帶。

隋與高句麗的戰爭中粟末靺鞨人也參加了對高句麗的征戰,不過還是在唐與高句麗的戰爭最終導致高句麗滅亡,此後為了防止高句麗政權復辟,並有效控制高句麗遺民與臨近靺鞨、契丹、奚、等部民,唐朝又 強行將「粟末靺鞨附高麗者」徙居遼西營州,而渤海高王大祚榮的父親乞乞仲象(當時即為部落酋長)就在這部分粟末靺鞨人當中。乞乞仲象一家自668年被遷到 營州到公元698年大祚榮率部眾重新遷回「粟末故地」期間在營州生活了近30年,乞乞仲象之子大祚榮正是在這一時期出生並長大成人。

696年營州之亂後,698年,粟末靺鞨酋長大祚榮趁機逃亡到高句麗故地之北(牡丹江流域)建立起「靺鞨國」或「震國」,713年,接受唐玄宗冊封為「渤海郡王」,762年,君主開始被唐朝冊封為「渤海國王」。其人民主要是靺鞨人。926年靺鞨國被遼朝(契丹)所滅後,其北部絕大部分領土被遼朝吞併,以其地為東丹國;一小部分南部領土則被高麗吞併。

統治領土在極盛時包括今嫩江—松花江河道一線以南的黑龍江省部分地區、吉林省大部、遼寧省濱海邊疆區的南半部以及朝鮮半島北部。

國名考

渤海國初名「振」(震),為大祚榮襲其父的大唐封爵「震國公」[1]。而關於「震」的含義說法不一,比較通行的看法是認為取自周易震卦卦名[1][2],有人分析粟末靺鞨自隋朝就受到儒家文化影響很深,大祚榮更是熟知漢文經史,因此以地處東方而以震為國號[3][4]。朝鮮學者朴時亨所著渤海史則認為「震」是威震四方之意[5],但武則天封「震國公」用威震四方之意幾乎不可能[1]。也有學者指出應該與乞四比羽被唐朝封為許國公一起考慮,並認為從音韻學上來說,「許」「震」可能為「靺鞨」的別稱「肅慎」的諧音[6]

「渤海國」名則來自於唐朝的「渤海郡王」封號。以「渤海」為封號,有人認為「渤海」是「靺鞨」的音近變音[7]

歷史

現藏於日本大原美術館的渤海國咸和四年銘佛龕

建國

據《舊唐書》記載,在唐與高句麗的戰爭最終使高句麗滅亡之後,唐朝控制了今嫩江—松花江一線以南的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大同江以北的土地,而新羅則控制了朝鮮半島的大同江以南的土地。高句麗遺民紛紛反唐,復興高句麗。696年5月12日,契丹夷離堇松漠都督李盡忠(契丹人)反唐,佔領營州(今遼寧朝陽),斬殺營州都督趙文翽,當時居住在營州的粟末靺鞨人首領、原高句麗將領乞乞仲象乞四比羽參加了反叛。武則天派出左鷹揚衛將軍曹仁師、右金吾衛大將軍張玄遇等二十八將出塞征討,並以春官尚書、梁王武三思為榆關道安撫大使,統籌全局。8月28日,唐軍在在黃獐谷(今河北遷安東北西硤石谷內)遭遇了李盡忠的埋伏,全軍覆滅。9月,武則天派出第二支平叛大軍10萬人,右武威衛大將軍武攸宜,充清邊道行軍大總管,右拾遺陳子昂為幕。戰事僵持之下,李盡忠病逝,繼任者孫萬榮繼續率領各部反唐聯軍,派別將繞道迂迴唐軍身後,攻陷冀州瀛州,令唐軍恐補給線被切斷而後撤潰敗。697年,武則天以夏官尚書王孝傑為清邊道行軍總管,羽林衛將軍蘇宏暉為副,率軍17萬討伐深入河北冀州的契丹。697年3月12日,王孝傑、蘇宏暉進入東硤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遭遇契丹軍,唐軍全軍覆沒,王孝傑跳崖而死。武則天第四次派出以右金吾衛大將軍、神兵道行軍大總管武懿宗,右豹韜衛將軍何迦密統 帥二十萬大軍平叛,頓時塞外各部的反唐聯合陣線瓦解,突厥人和奚人向大唐投誠並反戈一擊攻打孫萬榮的契丹軍。孫萬榮大敗,走投無路之下,於697年6月被 其奴僕殺死,契丹之亂平定。武則天為安定東北邊疆局勢,在對契丹實行武力圍剿的同時,對參加反唐的粟末靺鞨採用招撫政策,於698年封粟末靺鞨首領乞四比 羽為許國公、乞乞仲象為震國公。但是乞四比羽拒絕受封,被唐軍追擊殺死;乞乞仲象率部向東逃亡中病故。乞乞仲象之子大祚榮代父率所部繼續逃亡至東牟山,降唐的契丹大將李楷固追擊粟末靺鞨人至天門嶺,被大祚榮擊敗,大祚榮藉此於在粟末靺鞨與高句麗故地的忽汗州敖東城建國稱王,以朝廷封其父為震國公之「震國」作國號,自稱震國王(亦作「[8]),都舊國(今吉林省敦化市敖東城),史稱「震國」或「靺鞨國」。大祚榮多次遣使向長安稱臣,唐玄宗於713年賜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又以其所居之忽汗州,加封為「忽汗州都督」。大祚榮立刻將國名更改為渤海,以忽汗州(號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省寧安市西南東京城)為上京,史稱「渤海國」[1]

與唐朝的關係

渤海國第二任君主大武藝(在位時間719-737年)雖然對內採用自己的年號,但與唐朝交往時仍然奉唐朝為宗主國。由於渤海國受到唐朝,新羅黑水靺鞨的包圍,大武藝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積極主動與中原發展關係,按唐制建立政治、經濟,文化制度,使用漢字。

雖然渤海國侵擾過大唐的邊疆和沿海,如732年大武藝派將軍張文休率領水軍跨渤海灣進攻唐朝登州山東蓬萊),殺死登州刺史韋俊[9]。但總的來說,渤海國與中原可視為「車書本一家」。唐朝著名詩人溫庭筠再送渤海國王子回國時曾贈詩:《送渤海王子歸國》:「疆里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勛歸舊國,佳句在中華。」渤海國有向唐朝進貢的義務,史載渤海向唐朝進貢凡140餘次。762年,唐代宗冊封大欽茂渤海國王,唐朝正式將渤海國由羈縻州府(忽汗州都督府,渤海郡王)升為屬國

與日本的外交

渤海國第二任君主大武藝曾在728年派使團到日本以遏制新羅。靺鞨國一直與日本維持著很好的外交和商貿關係。靺鞨國曾34次派使團到日本。日本也曾13次派使團到靺鞨。[10]

朝鮮半島上的擴張

渤海國第三代君主大欽茂(在位時間737-793年)大大擴展了渤海的疆土北到松花江,西到遼東半島。在他在位期間,渤海與新羅建立起了穩固的貿易關係。755年,大欽茂定都位於牡丹江鏡泊湖附近的上京龍泉府,以加強對靺鞨國諸靺鞨人民的管理。大欽茂還仿效唐的國子監建立了胄子監

渤海國第十代君主大仁秀(在位時間818-839年),在位期間,渤海國的領土已包括朝鮮半島北部,以及今天嫩江—松花江一線以南的中國東北部和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南部,靺鞨國的壯大迫使新羅在與渤海的邊境上修建圍牆增加駐兵。

滅亡

渤海的滅亡是由於大契丹國的興起,對渤海發動進攻。926年契丹滅了渤海後,先是建立起了東丹國,契丹太子耶律倍任東丹國人皇王,不過以貴族為首的渤海人民大張旗鼓亡命高麗,928年十二月,耶律德光升東丹的東平郡為遼國南京(今遼寧遼陽北),強行自天福城徙東丹人民充實東平郡,天福城遂空。天顯五年(930年),耶律倍因受德光猜忌,逃奔後唐,東丹國名存實亡。東丹國滅亡以後,渤海人多次嘗試復興渤海國,但全部失敗,大部分渤海人被強制遷移到遼國境內其他州,也有不少部分跑到高麗去了。

渤海滅亡後,許多渤海人民在渤海故地進行了復國運動,並建立起了後渤海定安國興遼國等國家。但這些國家最終都被契丹所滅。

934年,渤海國末代王弟大某,聯合南海府烈氏追擊渤海國世子大光顯。大光顯率部民數萬逃亡高麗。936年東丹國被兼并,同年烈氏一族的烈萬華從南海府遷居鴨緑府。938年,烈萬華建立定安國

後渤海國滅亡後,一部分渤海人逃到高麗,留在高麗的渤海貴族後裔將姓改為「太」。大光顯被賜予高麗王室的「王」姓。

政治

中央統治機構

渤海國政治體制仿唐而建,同唐一樣實行「一準乎禮」的方針,可毒夫(又稱聖王、基下)為國家元首,下設宣詔、中台、政堂三省以及忠、仁、義、智、禮、信六部[11]

三省

宣詔省

相當於唐的門下省,審議由中台省提出的政令。長官為正二品的左相,其下設左平章政事,屬官稱為侍中。

中台省

相當於唐的中書省,負責起草、修訂政令。長官為正二品的右相,其下設右平章政事,屬官稱為內史。

政堂省

相當於唐的尚書省,作為政府的首腦部門,負責執行政令。長官為大內相,品級在正二品之上。另外配置作為助手的左右司政,地位在左右平章事之下。屬官有左右二允,下設六部。

六部

忠部

相當於唐的吏部,負責文官的採用、考核、封賞等

仁部

相當於唐的戶部,負責土地、稅收等

義部

相當於唐的禮部,負責儀禮、祭祀、科舉等

智部

相當於唐的兵部,負責武官人事、地圖繪製、車馬武器的管理等

禮部

相當於唐的刑部,負責司法、刑獄、審復等

信部

相當於唐的工部,負責交通、水利、建築以及建築師的人事。


中正台

相當於唐的御史台,負責糾劾官員。長官稱大中正,相當於唐朝的御史大夫

殿中寺

相當於唐的殿中省,負責王室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管理。長官稱大令,相當於唐朝的殿中監,品級為從三品。

宗屬寺

相當於唐的宗正寺

文籍院

相當於唐的翰林院

太常寺
司賓寺

相當於唐的鴻臚寺

大農寺

相當於唐的司農寺

司蔵寺

相當於唐的太府寺

司膳寺

相當於唐的光祿寺

冑子監

相當於唐的國子監

地方統治機構

渤海國區劃圖

渤海國分為五京,15府,62州。渤海國在全國五個重要城市設立「五京」,他們分別是:

其它府名有:

民族

傳統觀點認為包括粟末靺鞨在內的諸靺鞨部落構成靺鞨國人民的主體,大祚榮出自仍然留守故地的粟末靺鞨,聯合原伯咄安車骨拂涅白山等四部靺鞨人建立渤海國,而粟末靺鞨與高句麗人所佔比例皆不大。靺鞨諸部與渤海建國集團</ref>

語言

渤海使用的語言情況尚不明瞭,可能使用渤海語。書面使用漢文

姓氏

渤海國姓氏,除王族大氏而外,還有等右姓,以及幾與漢族姓氏相通的所謂庶姓。從渤海民族姓氏構成及其發展演變過程可以看出,渤海是一個多元性民族,渤海姓氏,是渤海接受中原文化,渤海民俗文化漢化後在姓氏文化上的反映。渤海姓氏文化同中原一樣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對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曾產生過重要影響。

渤海大氏

大氏移居中原的印記,可以從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內至今仍存在的大家窪鎮看出來。

渤海高氏

高氏是繼王室之後的第一大姓,其族人有不少在唐朝政府做官。[12]有學者認為渤海右大姓高氏為高句麗王族[13]

經濟

交通

文化

文字

渤海國究竟有無自己的文字,目前尚無定論[14]。但學術界主要觀點有如下兩種:

  • 一是認為渤海國沒有自己的文字,渤海遺址中所見的奇詭難識字並非是渤海人所獨創的字,其中有些是漢字的變體。還有一些當為邊疆少數民族在學習中原先進文化過程中所造成的錯誤,並非有意而為之。而一小部分可能是類似物勒工名一樣工匠的特有符號[15]
  • 二是認為渤海國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為了表達自己的國民想法以及一些固有的名詞,根據本民族語言的特有發音,創制了本民族的文字[16]

教育制度

對外關係

與唐的關係

渤海國初名「振」(震),為大祚榮襲其父的大唐封爵「震國公」[1]。而關於「震」的含義說法不一,比較通行的看法是認為取自周易震卦卦名[1][17],有人分析粟末靺鞨自隋朝就受到儒家文化影響很深,大祚榮更是熟知漢文經史,因此以地處東方而以震為國號[18][19]。一些朝鮮學者則認為「震」是威震四方之意[20],但武則天封「震國公」用威震四方之意幾乎不可能[1]。也有學者指出應該與乞四比羽被唐朝封為許國公一起考慮,並認為從音韻學上來說,「許」「震」可能為「靺鞨「的別稱「肅慎」的諧音[21]

「渤海國」名則來自於唐朝的「渤海郡王」封號。以「渤海」為封號,有人認為「渤海」是「靺鞨」的音近變音[22]

與日本的關係

713年,居住在中國東北地方的靺鞨人建立渤海國,為對抗唐朝和新羅,在727年遣使到日本,要求建立邦交關係。日本出於牽制新羅的戰略也希望與其 和好,於是雙方正式使節往來不斷。8世紀中期以後,渤海國與唐朝的關係好轉,因而渤海國對日關係開始轉向以貿易為主,其關係一直持續到926年渤海國被遼 國所滅為止。[23]

與新羅的關係

與黒水靺鞨的關係

與突厥的關係

與契丹的關係

與回紇的關係

渤海史主要年表

  • 671年:唐、新羅戰爭開始。
  • 697年:由於契丹反唐之亂,粟末靺鞨族東遷至高句麗故地並與其移民雜處。
  • 698年:大祚榮建立震國。
  • 713年:震國改名渤海(大祚榮接受唐朝的冊封,獲「渤海郡王」的封號,並領忽汗州都督)。
  • 719年:大祚榮去世,大武藝即位,開始私下在渤海使用自己的年號
  • 726年:大武藝之弟大門藝流亡唐朝。
  • 727年:派遣高仁義出使至日本(參見渤海遣日使)。
  • 728年:日本向渤海遣使答謝(參見遣渤海使)。
  • 732年:張文休率領水軍攻佔唐朝登州府(山東蓬萊),殺害刺史韋俊。右領軍將軍葛福順唐玄宗聖旨率兵征討。
  • 733年:新羅奉唐之命而試攻擊渤海,由於大雪沒能成功。
  • 738年:大武藝去世,大欽茂即位。
  • 759年:日本聯絡渤海,準備合力征伐新羅(參見遣新羅使遣渤海使)。
  • 762年:大欽茂獲得唐朝「渤海國王」的封號。
  • 812年:新羅向渤海派遣使臣。
  • 926年:被契丹人滅亡。

歷代君主

  1. 高王 大祚榮(698年 - 718年)─由於在他開始獲封郡王,所以朝鮮史學界普遍認為他才是渤海國的始祖。
  2. 武王 大武藝(718年 - 737年)
  3. 文王 大欽茂(737年 - 793年)
  4. 大元義(793年 - 794年)
  5. 成王 大華璵(794年)
  6. 康王 大嵩璘(794年 - 808年)
  7. 定王 大元瑜(808年 - 812年)
  8. 僖王 大言義(812年 - 817年?)
  9. 簡王 大明忠(817年? - 818年?)
  10. 宣王 大仁秀(818年? - 830年)
  11. 大彝震(830年 - 857年)
  12. 大虔晃(857年 - 871年)
  13. 大玄錫(871年 - 895年)
  14. 大瑋瑎(895年 - 907年?)
  15. 大諲譔(907年? - 926年)

後繼政權

  • 稱王的政權
    • 定安國 938年-1003年
    • 兀惹(烏舍城渤海) 981年-996年之後
    • 日本學者日野開三郎在其著述《定安國考》中描述的後渤海
  • 其他渤海國遺民所建立政權

 

高句麗史和渤海國史的現歷史定位

渤海國關係演化圖
Wikisource-logo.svg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正史二十四史」為根據,高句麗史和渤海國史同時是朝鮮半島史和中國東北史的一部分。

一多數歷史學者認為渤海國是一個由靺鞨民族組成的國家,與高句麗沒有法理繼承關係,渤海國王室雖然沒有漢化,但是受到中原及中亞深厚的影響;且由於該國絕大部份領地都在當時及現今的中國境內,且粟末靺鞨也為起源並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民族,因此渤海國歷史屬於中國古代歷史的一部份。唐朝著名詩人溫庭筠再送渤海國王子回國時曾贈詩:《送渤海王子歸國》:「疆里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勛歸舊國,佳句在中華。」說明了渤海貴族已經漢化,且成為中華的組成部分,與中土大唐車書本一家。

統一新羅時代的學者崔致遠在對於朝鮮半島地位和歷史主線中,認為統一新羅為朝鮮半島社稷的繼承,而不承認渤海人宣稱的高句麗繼承國的地位。 897年在新羅與渤海爭長的事件中,崔致遠所作的《謝不許北國居上表》中,就是把渤海人稱為「靺鞨」,稱為「粟末小蕃」,『句驪遺燼,勿吉雜流』用詞極具貶低的意味。

日本史書記載,1019年(寬仁3年)3月刀伊人大舉來襲。「刀伊」,是朝鮮語「外蕃」的意思。現在學術界一般認為刀伊人指散布在中國東北地方和朝鮮半島東北部當時渤海國境內的一支靺鞨部落,可見,朝鮮、日本都是把渤海國居民看成「外蕃」的。

但朝韓的歷史學者根據史書認為渤海國與高句麗存在繼承關係,日本一些學者也持這種觀點。對於究竟有多少渤海人亡命並不同文的新羅國的爭議,有觀點根據今天韓國的姓氏中很少渤海姓氏認為融入者甚少。[24]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九下》上說大祚榮是粟末靺鞨的酋長,粟末靺鞨是從高句麗分離出來的。《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上說粟末靺鞨的大祚榮,原來附於高句麗。無論是哪種情況,渤海國與高句麗存在某種承接關係,原高句麗的大部被大祚榮佔領下來建立了渤海國,926年渤海國被契丹遼國征服,被征服前後大量渤海王族貴族和人民逃命到稱繼承高句麗的高麗王朝,高麗進行恢復高句麗舊地的北伐政策,收回到鴨緑江南岸。《金史·本紀第一世紀》載「金之始祖諱函普,初從高麗來,年已六十餘矣。」,記載金始祖的函普有可能是高句麗人,或在高句麗生活過。《金史·太祖本紀》載:1114年十月完顏阿骨打「招諭渤海人曰:「女直、渤海本同一家」」。1114年到1117年間據《金史》載黑水靺鞨(即女真)佔鴨緑江以北的渤海舊地。阿骨打建國時最重要的軍師楊朴,就是漢化的渤海人。女真金國登用被遼國俘虜的原渤海貴族,地位在契丹人和漢人之上。《金史》中姓「大」這個渤海國國姓的人有不少:海陵王完顏亮的母親姓「大」、大、大懷貞和大興國。這都是被拉到中原的原渤海貴族(即白山靺鞨),後又併入女真金國的直接證據[25]。渤海國及其繼承的高句麗不是漢族史,也不是朝鮮半島史,但卻是女真史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愚人節

一些國家,陽曆4月1日愚人節幽默節),這一天,人們以多種方式開周圍的人的玩笑,上當者當被告知是愚人節時,才恍然大悟,所以這一天總是能夠引出許多笑話,不過某些玩笑也會因開得過大而引起人們的恐慌,或改變形勢衍生成為(網路謠言都會傳奇

 

名稱

  • 日本,愚人節常被稱為「エイプリルフール」,此為英文「April Fool」的音譯;它的其他日語名稱包括:「四月馬鹿四月バカ)」混種詞、「万愚節漢字詞
  • 韓語만우절(萬愚節)
  • 越南語Cá tháng tư漢喃𩵜𣎃四)(直譯:四月)
  • 法語Poisson d'avril(直譯:四月之魚)
  • 英語April Fool's Day(直譯:四月愚人日)

起源

追溯愚人節的起源,大約有下列幾種說法:

  1. 1565年法國國王查理九世決定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高利曆(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的開始,改變了過去以4月1日為新年的的開端。但一些守舊派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的曆法在4月1日這天送新年禮,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把守舊派這些做法大加嘲弄,在4月1日給他們送假禮物,邀請他們參加假的聚會。[1]從此,4月1日捉弄人的事便流傳開來。當人上當受騙的時候,捉弄他的人會大聲叫:「四月魚」(「Poisson d'avril」),意為「四月惡作劇」。這句成語的由來與原來之意義已不清楚。
  2. 英國歷史學家的考證:「愚人節」的起源乃是出於印度佛教那句「到達彼岸」的話。而不列顛百科全書裡面則是記載著:「愚人節」乃是公元十五世紀革命之後始出現的一個說謊節日。那時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曾經建立一個「異端裁判所」,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被視為異端,在每年四月一日處以極刑,也就是死刑。臣民們感到非常恐怖,於是每天以說謊取笑為樂,來沖淡對統治者之恐懼與憎恨。其後,沿用日久,演變為今日之「愚人節」。
  3. 相傳距人類始祖亞當之後約一千六百五十年間,上帝洪水來毀滅世界,但僅留下亞當的第三個兒子塞特的後代挪亞,他以一條人造的大船保全了一家大小的生命。洪水稍退之後,挪亞便放出一隻白鴿,想探求一塊洪水消退之後的陸地,因為這一天正好是四月一日。所以後人認為,在這一天去做一種毫無意義的事,就好像一隻白鴿做了白工一樣,行為愚蠢。為「愚人節」之起源。
  4. 古羅馬殘籍記載:羅馬在每年四月初舉行「蔓姜會」,某年「蔓姜會」,主宰之神雪麗絲之女白洛賽蘋娜極樂園採摘水仙花時,遇見冥府菩拉多,兩人一見鍾情,互相示愛,菩拉多便娶白洛賽蘋娜為冥府王后,當他們兩個返回地府時,菩拉多乃差使地府中之鬼怪發出嗤嗤之笑聲,以愚弄雪麗絲,而雪麗絲果被愚弄,她乃循著聲音的來源尋覓。因此,他們便以每年之「蔓姜會」為「愚人節」。[1]
  5. 愚人節與古羅馬嬉樂節(Hilaria,3月25日)和印度胡里節(Holi,到3月31日為止)有相似之處。在時間的選擇,看來與「春分」(3月21日)有關。在這時間天氣常常突然變化,恰似是大自然在愚弄人類

惡作劇

很多媒體會在4月1日當天故意散佈一些錯誤的新聞來娛樂大眾,甚至連許多嚴肅的媒體也以此為樂,而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也為這類惡作劇提供了另一個平台。

歷史上著名的愚人節惡作劇包括:

反效果

不少人希望藉愚人節來為大家開玩笑,但有時玩笑開得太大,卻會適得其反。

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在香港蔓延期間,香港一名中學生利用從《明報新聞網》的網頁格式改裝,在自己製作的網站裡發出一則假新聞,指因為SARS在香港蔓延,所以香港需要宣布成為疫區,海陸空交通要道即時封閉。此外,有關報導亦指當時香港的行政長官董建華因不能好好處理疫情而向中央政府請辭。這一則愚人節笑話新聞本來只經過ICQ給他自己的同學,但有同學信以為真,把連結再散播給其他人,並迅速在網路傳播,並引起公眾恐慌,紛紛湧往超級市場搶購食物。港府於是立即召開記者招待會闢謠,並拘捕有關的學生,並控以「在明知SARS是疫病的情況下發佈有關它的虛假消息」罪名。
事後該學生被判罪成並須入獄(據悉,當日《明報》總編輯張健波曾經致電向造謠男童警告。)

同日,著名香港歌影藝人張國榮香港文華東方酒店(Mandarin Oriental)跳樓自殺。這一則死訊因在愚人節發生,消息雖然在網路上廣泛流傳,但一度被人認為是不可能的惡作劇;直至主要媒體(包括電視和電台新聞)有所報導,才發覺消息屬實(與外國媒體不同,香港媒體不會在愚人節製造假新聞),隨即帶來娛樂圈、樂壇和香港以至各地華人的震撼,不少人士均稱此事令人難以置信。

2010年,中國湖北省孝感市一名民眾因為透過手機發佈虛假愚人節新聞,聲稱位於不存在的「白樺鎮於嶺村一名被拆遷戶於傑用汽油引爆煤氣罐,致9名拆遷工作人員死亡」,由於簡信在中國國內瘋傳,引起混亂,因此被捕後「涉嫌散布謠言、故意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行政拘留5日,並處500元罰款」[10]

 

愚人節由來



 


愚人節」也叫「萬愚節」。

這個節日起源於歐洲,任何人在四月一號這一天,都可以任意愚弄別人、開別人玩笑。

甚至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宣佈一些聳動的消息,都可以不負法律責任。

「愚人節」由來已久,相傳在西元1564年的時候,法國採用新的曆法,將原來的元旦從四月一日改為一月一日。

但是,因為舊的曆法沿用已久,改了新曆之後,大家一時之間還無法適應,每當四月一日時,總是有人會半開玩笑地照樣送禮、宴會、拜年,趁機捉弄取笑那些健忘的人。

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個專門愚弄人的節日:「愚人節」了!

除了上面所講的故事以外,另外還有幾種關於「愚人節」由來的說法:

英國人認為:「愚人節」是西元十五世紀宗教革命之後才出現的一個節日。

當時西班牙王腓力二世曾建立一個「異端裁判所」,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會被看成是異端(壞人、怪物的意思),在每年四月一日處以極刑。

百姓們相當害怕,於是在四月一日這一天,便互相開玩笑、說說小謊取樂,來沖淡對統治者的恐懼與憎恨。

時間一久,便演變為今天的「愚人節」。

另外也有人認為,「愚人節」的由來,和聖經裡的「大洪水」傳說有關。

相傳距人類始祖亞當之後大約一千六百五十年間,上帝以洪水來毀滅世界,只留下亞當的後代子孫挪亞。

他以一條人造的大船保全了一家大小及各種動物的生命,當洪海稍退之後,挪亞便放出一隻白鴿,想找到一塊水退後之陸地。

由於當天正是四月一日,所以後人認為,在這一天去幹一種毫無意義的事,有如白鴿之徒勞,實在有夠蠢!所以,四月一日就成了「愚人節」了!

四月一日愚人節,也叫萬愚節,許多民眾選在這一年難得的日子開玩笑好好捉弄人,送朋友整人玩具。

甚至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宣佈一些聳動的消息,愚弄人開個玩笑,最後再獻上一句「愚人節快樂」,讓一切玩笑舉動煙消雲散。

愚人節(All Fools\' Day)起源於歐洲,相傳十六世紀法國採用新的曆法,將原來的元旦從四月一日改為一月一日。

但許多人仍在四月一日時照樣過節,主張改革者就對守舊者趁機捉弄,送他們假禮品,取笑為「四月傻瓜」(April Fool),後來就演變成一個專門愚弄人的節日。

愚人節習俗從歐洲傳到英國、美國,如今又延燒到台灣,是一年當中的所有節日裡,相當特別的一個。

當今許多台灣年輕朋友今天會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送朋友實在很令人作嘔的整人玩具,包括假大便、假蟑螂、假蒼蠅、製造屁聲,讓朋友出糗,整人搞怪招數連連。

有人說「獨樂樂不容眾樂樂」,在各級學校校園裡,許多學生也會選在愚人節這一天惡整老師。

包括將水桶放在講台上,讓老師淋個落湯雞,也有整班學生上演失蹤記,讓老師上課撲個空。

或者來個學生大調包,讓老師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送老師搞怪禮,祝愚人節快樂。

愚人節也是朋友間有仇報仇,沒仇加強同儕情感聯繫的日子,許多人自娛娛人,緊抓這一年難得的日子好好整一下朋友。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以假話整人,製造一些謠言,透過辦公室耳語傳播,例如送花表情意,但最後才發現是惡作劇捉弄人,愚弄花招無所不用其極。

愚人節習俗相傳至今,整人搞怪花招,從整人玩具盛行到言談間整人,今天一般民眾可得小心了,開個小玩笑或許無傷大雅。

但大玩笑就要考驗被捉弄者的幽默感夠不夠,惡作劇玩笑把戲多,開玩笑的人應拿捏得宜,被開玩笑者今天可以放輕鬆,愚人節展現民眾幽默指數。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鐵礦

黃鐵礦
基本資料
類別 硫化物
化學式 二硫化亞鐵- FeS2
性質
分子量 119.98 u
顏色 淡銅黃色
晶體慣態 立方體、正八面體、五角十二面體
晶系 等軸晶系
解理
斷口 參差狀,有時貝殼狀
韌性/脆性 易脆
硬度 6–6.8
光澤 金屬光澤
條痕 綠黑色
透明性 不透明
比重 4.95–5.10
密度 g/cm³
折射率 不透明體
熔點 1,177–1,188 [1]
熔性 2.5–3
溶解度 不溶於水
其他特徵 抗磁性
多晶形黃鐵礦

黃鐵礦,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亞鐵FeS2,是提取、製造硫酸的主要礦物原料。其特殊的形態色澤,有觀賞價值。一些黃鐵礦磨製成寶石也很受歡迎。

黃鐵礦可經由岩漿分結作用、熱水溶液或昇華作用中生成,也可於火成岩沉積岩中生成。在工業上,黃鐵礦用作二氧化硫生成的原料。

 

性狀

黃鐵礦,
長度為12cm (4.0 in)
  • 成份:46.67%的Fe和53.33%的S。
  • 顏色:淺黃銅色 ,表面帶有黃褐的錆色,頗似黃金
  • 光澤:強金屬光澤
  • 晶體形態:等軸晶系或立方晶系,通常呈立方體、五角十二面體,較少呈八面體
  • 條痕:綠黑色
  • 硬度:6-6.5 性脆
  • 比重:5
  • 斷口:參差狀

其顏色為淡金黃色,容易讓人以為是黃金,故有「愚人金」之稱。看它在不帶的白板上划出的條痕可以檢驗出來,金礦的條痕是金黃色的,黃鐵礦的條痕是綠黑色的。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渤海

大渤海國,又稱大元國(1116年1月—1116年5月),是在遼朝滅亡渤海國後,渤海人試圖反抗遼朝控制,由頭領高永昌組織起義建立的國家。

遼天慶六年(1116年),東京(今中國遼寧省遼陽市)渤海人殺死東京留守起事,東京裨將高永昌乘機率戍卒3000人反遼,驅逐大公鼎高清明等東京官員,佔據東京,自稱大渤海皇帝,建國號大元國,建年號隆基,攻佔遼朝東京道五十餘州。遼天祚帝派蕭韓家奴、張琳率軍討伐高永昌。高永昌向北面新興的金朝求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以增援為名,佔領東京地區。金軍乘機從背後攻擊遼軍,遼軍大敗。金太祖命令高永昌取消帝號,高永昌不聽,金太祖便擊敗高永昌的渤海軍,佔領東京,擒斬高永昌。從此,遼東京道54州歸入金朝。自此,渤海國亡國後的一系列復興運動都以失敗告終。

 

元朝

大元[1]
首都

大都(今北京[註 1]

君主
 - 開國君主
 - 滅亡君主
共11位
忽必烈
妥懽帖睦爾
成立 1271年
忽必烈於大都公布《建國號詔》。
滅亡 1368年
軍攻陷大都。
綠色部份為元朝疆土,綠白相間部份為附庸國高麗
 綠色部份為1294年元朝疆域
(綠白相間部份為附庸國高麗

元朝中古蒙古語ᠳᠠᠢ
ᠦᠨ
ᠦᠯᠦᠰ
[2]現代蒙古語ᠶᠤᠸᠠᠨ
ᠦᠯᠦᠰ
[3];1271年-1368年[註 2]),蒙古語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ᠳᠠᠢ
ᠦᠨ
ᠶᠡᠬᠡ
ᠮᠣᠩᠭᠣᠯ
ᠦᠯᠦᠰ
),是中國歷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朝代,也是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完成大一統的朝代。元朝由元世祖忽必烈於1271年所建,定都大都(今北京市),1279年攻滅南宋,統一中國地區[4]

元朝的前身為大蒙古國。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漠北諸部,於斡難河(今鄂嫩河)建立大蒙古國。當時蒙古的宗主國為金朝,由於金朝與西夏走向衰落,蒙古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完全領有華北。在西方,蒙古先後發動三次西征[註 3],使蒙古帝國稱霸歐亞大陸[4]

1259年元憲宗蒙哥於征伐宋戰爭去世後,領有漢地的四弟忽必烈與受漠北蒙古貴族擁護的七弟阿里不哥為了爭奪汗位而發生戰爭,最後於1264年由忽必烈獲勝。忽必烈於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即元世祖。這場戰爭讓蒙古四大汗國先後脫離於大汗忽必烈的關係,直到元成宗時期才名義上承認元帝為大汗。1276年元朝攻滅南宋,統治全中國地區,結束自唐末以來400多年的分裂局面。元世祖元武宗期間是元朝國力鼎盛時期,軍事上平定西北,但在征伐日本、東南亞諸國卻屢次失利,其中在元日戰爭戰敗。中期皇位頻繁更迭,政治始終沒有上軌道。元惠宗晚期,由於怠於政事、濫發紙幣導致通貨膨脹、為了治理氾濫的黃河又加重徭役,再加上蒙古人對漢人實行高壓統治,經常欺壓和岐視漢人,最後導致1351年爆發紅巾軍起事。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派徐達北伐攻陷大都。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北元後主天元十年(1388年)去大元國號(一說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國韃靼),北元亡[4]

元朝承襲蒙古帝國的主要領土,經過多次擴展後,於1310年元武宗時期達到最大,西到吐魯番,西南包括西藏雲南緬甸北部,北至都播南部與北海鄂畢河東部,東到日本海,被譽稱「東盡遼左西極流沙,北逾陰山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時不及也」[5][6]。元朝且為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兒汗國四大汗國的宗主國,其藩屬國涵蓋高麗與東南亞各國[4]

經濟方面仍以農業為主,元朝整體生產力雖然比宋朝[7],但是在生產技術、墾田面積、糧食產量、水利興修以及棉花廣泛種植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發展。蒙古人是游牧民族,草原時期以畜牧為主,經濟單一,無所謂土地制度。攻打華北時,慘酷的屠殺和劫掠帶來很大的破壞。攻滅金朝後,在耶律楚材勸諫下,窩闊台汗同意復甦農業,鼓勵漢人墾殖以期長治久安[8]。元世祖即位之後,實行些鼓勵生產、安撫流民的措施。到元朝時,由於經濟作物棉花不斷推廣種植,與棉紡織品在江南一帶都比較興盛。經濟作物商品性生產的發展,就使當時基本上自給自足的農村經濟,在某些方面滲入了商品貨幣經濟關係。但是,由於元帝集中控制了大量的手工業工匠,經營日用工藝品的生產,官營手工業特別發達,對民間手工業則有一定的限制[8]

元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不同於其他征服王朝為了提升本身文化而積極吸收中華文化,元朝同時採用西亞文化中華文化,並且提倡蒙古至上主義。例如極力推崇藏傳佛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元代前期長時間沒有舉辦科舉[註 5]。由於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傳統社會秩序已經崩潰。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底下,屬於中下層的的庶民文化迅速的抬頭。這個現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藝術與文學方面則是發展以庶民為對象的戲劇與藝能,其中以元曲最為興盛[9]

國號

元朝的漢文國號「大元」出自《易經·乾卦》「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把「大」字加於正式國號之中的大一統王朝,除此前僅統治了華北地區的遼朝金朝等外,之前各朝的「大」字均為尊稱[1]

關於元朝的蒙古文國號,有多種稱呼:

① 正式稱呼為「大元大蒙古國」(蒙古語ᠳᠠᠢ
ᠦᠨ
ᠶᠡᠬᠡ
ᠮᠣᠩᠭᠣᠯ
ᠦᠯᠦᠰ
鮑培轉寫Dai Ön Yeqe Mongɣul Ulus西里爾字母Дай Өнь Их Монгол Улс ),此名稱見於1362年的《追封西寧王忻都碑》[2]。其中「Dai Ön」系漢語「大元」的蒙古語音譯,「Yeqe」是蒙古語「大」的意思[10],「Mongɣul」是「蒙古」的意思[11],「Ulus」是「國家」的意思。[3][12]

② 「被稱為大元的大蒙古國」(蒙古語ᠳᠠᠢ ᠦᠨ
ᠺᠡᠮᠡᠺᠦ
ᠶᠡᠬᠡ
ᠮᠣᠩᠭᠣᠯ
ᠦᠯᠦᠰ
鮑培轉寫Dai Ön qemeqü Yeqe Mongɣol Ulus西里爾字母Дай Өнь хэмэх Их Монгол Улс),其中「qemeqü」是一個書面語聯動詞,是「說」、「據說」的意思[13]。此名稱見於1338年的《達魯花赤竹溫台碑》[2]

③「大元國」,蒙古語寫作「ᠳᠠᠢ
ᠦᠨ
ᠦᠯᠦᠰ
」(鮑培轉寫Dai Ön Ulus,西里爾:Дай Өнь Улс)或者「ᠶᠡᠬᠡ
ᠦᠨ
ᠦᠯᠦᠰ
」(鮑培轉寫Yeqe Ön Ulus西里爾Их Өнь Улс)。其中「Dai Ön」是漢語「大元」一詞的在當時蒙古語中的音譯。但現今中、蒙兩國學者多使用與現代漢語「元」字發音更相近的「ᠶᠤᠸᠠᠨ」(Юань)一詞來替換原有的「ᠦᠨ」(Өнь),將元朝稱為「ᠶᠤᠸᠠᠨ
ᠦᠯᠦᠰ
」(Юань улс),或者「ᠶᠡᠬᠡ
ᠶᠤᠸᠠᠨ
ᠦᠯᠦᠰ
」(Их Юань улс)。[3]

歷史

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系列條目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黃河文化 長江文化
傳說時代
三皇五帝

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

約前17世紀–約前11世紀

前11世紀
|
前256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
東周
前770–前256
春秋 前770–前476
戰國 前476–前221
前221–前207
西楚 前206–前202

前202
|
220
西漢 前202–9
9–23
玄漢 23–25
東漢 25–220
三國
220–280

220–266
蜀漢
221–263

229–280

266-420
西晉 266–316
東晉
317–420
十六國
304–439



420
|
589

420–479
北魏
386–534

479–502

502–557

後梁
555–587
西魏
535–557
東魏
534–550

557-589
北周
557–581
北齊
550–577
581–619
618–907
武周 690–705
五代十國 907–979
(契丹)

916–1125

西遼
1124-1218
定難軍
881–982

西夏
1038-1227

960
|
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1115-1234
大蒙古國 1206–1271
1271–1368
北元 1368–1388
1368–1644
南明 1644–1662
後金 1616–1636
1636–1912
中華民國 1912至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至今
中華民國
(台灣)
China.svg 中國歷史年表

元朝歷史通常可以分為兩個到三個階段,1206年元太祖鐵木真統一蒙古,立國漠北,定國號為大蒙古國;到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都漢地,將國號改為大元之際,共六十五年,稱為大蒙古國時期,又稱蒙古帝國。元世祖忽必烈定都漢地,將國號改為大元後,直到1368年元惠宗出亡為止,共九十七年,才是嚴格意義上的元朝歷史。元惠宗出亡後依舊以大元為國號,至1402年鬼力赤殺順天帝坤帖木兒,改國號為韃靼為止,共三十四年,稱為北元時期。由於蒙古帝國、元朝與北元等三個時期均有連續承繼的關係,所以本文均會介紹這三個時期以求通達[4]

蒙古統一

蒙古帝國的開國大汗成吉思汗,後被追尊稱元太祖。

遼朝時期,蒙古草原上的諸部歸於遼朝統轄。金滅遼後,乘金軍大舉南下而無暇北顧之機,合不勒汗建立了早期的蒙古國家,即蒙兀國,此後蒙古一直侵襲金朝的邊境。合不勒汗死後,俺巴孩汗成為新的大汗,俺巴孩汗被塔塔兒人出賣給金廷,俺巴孩汗被金朝皇帝金熙宗釘在木驢上致死,此事件埋下了蒙古對金朝復仇的種子。在金章宗死後,13世紀初,金朝在衛紹王完顏永濟的統治下走向衰落,蒙古乞顏部鐵木真開始了統一蒙古草原的征程。先後在克烈部首領王罕以及他的安達扎答蘭部首領札木合的軍事援助下,打敗了蔑兒乞人,奪回了被蔑兒乞人奪取的眾多部眾(以及其妻孛兒帖),力量逐漸壯大。1189年,在經過激烈的爭奪之後,鐵木真被乞顏貴族推舉為部落的可汗。然而,鐵木真部族的逐漸強大,危及了援助他的札木合在蒙古草原上的地位,於是札木合聯合泰赤烏等部,合兵三萬餘人,向鐵木真發起進攻。面對來勢洶洶的札木合,鐵木真將自己的部眾3萬人組成十三翼。在戰鬥中鐵木真暫時戰敗,為保存實力退至斡難河哲列捏山峽,扼險而守。史稱「十三翼之戰」。札木合雖然取得戰役的勝利,但的札木合暴虐受到了其所屬部落首領的不滿,而鐵木真對部眾進行籠絡,故部眾歸心於鐵木真。於是畏答兒赤老溫朮赤台晃豁壇等族人紛紛來附。此後,鐵木真力量進一步壯大。金承安元年,從屬於金朝的蒙古部族塔塔兒部叛金,完顏永濟派丞相完顏襄率軍征討。鐵木真聯合克烈部,以「為父親報仇」的名義,在斡里匝河擊潰了塔塔兒部,使塔塔兒一蹶不振。戰後,金朝授鐵木真糺軍統領之職,使他可以用金朝屬官名義號令蒙古部眾。宋慶元六年,鐵木真與王汗會於薩里川(今蒙古國克魯倫河上游之西),大敗泰赤烏與蔑兒乞的聯軍,首領塔里忽台等被殺。宋嘉泰元年(1201年),鐵木真又在呼倫貝爾海剌爾河支流帖尼河之野,擊敗以札木合為首的塔塔兒、弘吉剌、合答斤等十一部聯軍,史稱「帖尼河之戰」。宋嘉泰二年,鐵木真與王汗聯軍又在闊亦田擊敗了札木合同乃蠻、泰赤烏、塔塔兒、蔑兒乞等聯軍,取得了闊亦田之戰的勝利。接著招降了呼倫貝爾一帶的弘吉剌惕等部。至此,蒙古高原都被鐵木真控制了。最後平定蒙古高原,統一蒙古各部,1206年春,蒙古貴族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庫里爾台大會,蒙古部鐵木真得到成吉思汗稱號,建國大蒙古國(即蒙古帝國),後被尊稱元太祖[14]

伐金與擴張

蒙古入侵金朝形勢

金朝與蒙古為世仇[註 6],成吉思汗有意伐金復仇,然而西南的西夏與金朝聯盟,為了避免被西夏牽制,先後三次率軍(1205年、1207年與1209年—1210年)進攻之,迫使西夏夏襄宗稱臣。1210年成吉思汗與金斷交,隔年發動蒙金戰爭,於野狐嶺戰役大破四十萬金軍,隨後攻入華北地區並四處屠殺。1214年蒙軍包圍金朝首都中都(今北京市),金宣宗被迫求稱臣,並在蒙古退兵後遷都汴京。隔年5月31日蒙軍南下攻佔金中都,並且獲得名相耶律楚材,這對於鞏固華北地區有很大的幫助。1217年,成吉思汗為了西征花剌子模,命木華黎統領漢地,封為「太師國王」[16],命他持續進攻金朝木華黎為了鞏度漢地,收降地方自衛勢力如真定史天澤滿城張柔東平嚴實濟南張宏,史稱漢族四大世侯,後來他們也扶佐忽必烈建立元朝[15]。木華黎除了對金朝的戰爭讓金朝疆域萎縮剩河南與關中地區之外,並於1231年派兵進攻高麗,使高麗退到江華島[14]

西域方面,為了建立通往西方的道路,早在1209年—1210年就讓新疆東部的畏兀兒與伊犁河谷的哈剌魯先後歸順。當金朝遷都並將要滅亡之際,中亞新興大國花剌子模在沙阿摩訶末時期崛起,該國訛答剌地方大臣海兒汗亦納勒術前後兩次屠殺蒙古商隊並侮辱蒙古使臣,成吉思汗遂決心發動第一次西征。1218年蒙將哲別殺死佔領西遼並稱遼帝的屈出律,攻佔塔里木地區,史稱蒙古攻西遼之戰。隔年六月,成吉思汗親率蒙古主力軍十萬西征花剌子模。由於沙阿摩訶末抵擋不了蒙軍攻勢,畏懼而逃,在屠殺掉花剌子模的40個城鎮之後,花剌子模也於1221年亡國。成吉思汗命速不臺哲別追殺摩訶末,摩訶末最後死於裡海。其子札蘭丁八魯灣戰役英勇抗敵,最後南逃印度,並於1224年復國於大不里士(今伊朗西北部)。1230年,札蘭丁被蒙古將軍綽兒馬罕攻滅[14]速不臺哲別最後於1222年從撒馬爾罕出發經過今伊朗高原北部,進攻殺掠高加索三國(亞美尼亞王國、喬治亞、亞塞拜然)之後,並越太和嶺(今高加索山脈),抵達欽察(位於俄南),期間攻佔不少國家。於1223年的迦勒迦河之戰(今烏克蘭日丹諾夫市北)更是擊潰基輔羅斯諸國與欽察忽炭汗的聯軍,並向西進軍到今烏克蘭西部的德涅斯特河,之後折轉圍攻基輔,之後東返,並於1223年9月攻擊時伏爾加河中上游的河谷伏爾加保加利亞最後渡過伏爾加河東返中亞。成吉思汗將新拓展的疆土分封給長子朮赤、次子察合台和三子窩闊台,四子拖雷領有蒙古本土,三子窩闊台成為大汗繼承人。1225年蒙古回師後,因西夏不配合西征,成吉思汗又率歸師滅西夏。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由幼子拖雷監國[14]

汗系轉移

蒙古第二次西征時於列格尼卡戰役擊潰波蘭與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圖中左為蒙古突騎、右為波蘭與日耳曼聯軍。

拖雷監國兩年後於1229年舉辦庫里爾台大會,窩闊台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註 7],後尊稱元太宗。1231年窩闊台汗率軍南征金朝,並命四弟拖雷漢中借宋道沿漢水攻打汴京,隔年拖雷在河南三峰山之戰擊潰金軍。1234年蒙宋聯軍聯合攻破蔡州,金哀宗自殺,金朝亡。南宋雖然發起端平入洛以收復河南地,但是華北地區最後由全由蒙古佔領。窩闊台汗並在1235年定都哈拉和林(今烏蘭巴托西南)後,藉此率軍南征南宋以報復之,掠奪兩淮地區後北返。蒙古為了防止華北的漢人世侯叛變,派探馬赤軍(振戍軍)進駐漢地;進行兩次人口調查,將半數漢人分封給蒙古功臣[15]。由於需要人才治理國家,窩闊台汗接受耶律楚材的建議,於1238年命術忽德劉中舉辦科舉,史稱戊戌選試。這次考試錄取東平楊奐等名士,為統治華北帶來不少人才,但後來以「當世或以為非便,事復中止」[17][18]

西線方面,1235年窩闊台汗命朮赤長子拔都貴由蒙哥速不台等第二代蒙古王子發起蒙古第二次西征,史稱拔都西征,總指揮為拔都與速不台。1236年至1242年間攻佔欽察草原、基輔羅斯等各公國與匈牙利摩爾達維亞波蘭立陶宛大公國波西米亞與捷克、摩拉維亞與斯洛伐克、威尼斯共和國、原南斯拉夫地區、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拉什卡、神聖羅馬帝國等等中東歐各國,攻佔與殺掠東歐北部與中部,1241年11月窩闊台汗去世,由皇后乃馬真脫列哥那監國,1246年3月的庫里勒台大會由其子貴由即位,後追尊稱元定宗。1247年吐蕃諸部歸附大蒙古,史稱涼州會盟。1248年8月貴由汗去世,皇后斡兀立海迷失立孫子失烈門並監國。然而在1251年7月的大會,因為拔都與兀良哈台大力支持拖雷系的蒙哥,使得窩闊台系的失列門失去汗位。蒙哥繼承汗位,後尊稱元憲宗[18]

1252年蒙哥即位後推行中央集權化,在漢地、中亞與伊朗等直轄地設置行中書省,分遣拖雷系諸王分守各地,以其弟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大總督以管理漢地。忽必烈統治漢地期間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鞏固了華北地區,並且與兀良合台迂迴南滅大理,擴大南宋防線缺口。1258年高麗崔氏政權跨台,高麗成為藩屬國。同年蒙哥汗宣布兵分三路南征南宋,蒙哥汗率軍攻打四川合州(今重慶)、忽必烈攻打湖北鄂州(今武昌)、兀良合台由雲南晏當(今雲南麗江北部)直攻經過安南,進攻宋廣南西路而直攻荊湖南路,並兵臨潭州(今長沙),三軍意圖在華中會合,再大舉下長江圍攻臨安。隔年蒙哥汗在合州的釣魚城之戰戰死,忽必烈等人停止南征,北返奪位[4]。西線方面,蒙哥汗派其弟旭烈兀西征西亞,史稱蒙古第三次西征,1256年旭烈兀攻滅伊斯蘭教的暗殺組織木刺夷。1258年西征軍攻佔伊斯蘭哈里發最後領地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格達。隔年敘利亞阿尤布王朝,1260年佔領大馬士革阿勒頗。然而當旭烈兀得知蒙哥於南征南宋時去世的消息後,立即率大軍回師爭位。留下的蒙軍也在今以色列加利利阿音札魯特戰役敗於埃及馬木留克王朝,第三次西征結束[18]

大哉乾元

蒙古歷史
蒙古歷史系列條目
中國本土 蒙古高原
戰國 匈奴 東胡
南匈奴
單于庭)
北匈奴
丁零 鮮卑
魏晉
南北朝
高車 柔然
鐵勒 突厥汗國
東突厥
薛延陀
安北都護府
單于都護府
後突厥汗國
回鶻
五代 黠戛斯 阻卜 契丹
北宋 乃蠻 克烈
南宋 蒙兀
蒙古帝國
嶺北行省
北元韃靼
喀爾喀蒙古
清代蒙古
內屬蒙古
外藩蒙古
烏里雅蘇台
中華民國 蒙古地方
大蒙古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內蒙古
蒙古人民共和國
蒙古國
文化 · 地理
泛蒙古主義
元朝畫家劉貫道至元十七年(1280年)二月繪製的《元世祖出獵圖》,其中騎著黑馬、身穿白裘的男子是元世祖忽必烈

蒙哥汗去世後,身在戰事的忽必烈立即與南宋和談,返回華北與留守蒙古本土的七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部分宗王和蒙漢大臣的擁立下於開平(後稱上都,今內蒙古多倫縣石別蘇木)自立為蒙古皇帝(又稱蒙古大汗),年號中統。忽必烈登基後不久,阿里不哥在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召開忽里勒台大會,被阿速台等宗王和大臣選立蒙古大汗,並獲得欽察、察合台與窩闊台汗國的支持。爭奪汗位戰爭最後於1264年8月21日由阿里不哥兵敗投降,忽必烈穩固其位[4]

忽必烈汗為了成為中國皇帝而推行漢法,主要內容有改元建號,1267年忽必烈汗遷都中都(今北京市),並命劉秉忠興建中都城。1272年改中都為大都突厥語稱汗八里,帝都之意),將上都作為陪都。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汗公布《建國號詔》,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19],將國號由大蒙古國改為大元[1],建國元朝,即元世祖;1260年設立中書省,1263年設立樞密院,1268年設立御史台等等國家機構;設置大司農司並且提倡農業;尊孔崇儒並大力發展儒學等推行漢法的政策。然而為了保留原蒙古制度,最後形成蒙漢兩元政治[4]。元世祖雖然於爭奪汗位戰爭獲得蒙古大汗的汗位,並且最後成為中國皇帝,但由於汗位取得不合法與崇尚漢法,使得蒙古宗室不承認忽必烈的汗位,四大汗國有三國不奉忽必烈的命令,蒙古帝國完全解體[註 8]。最後引發窩闊台系的海都出兵爭奪汗位,造成漠北地區動盪不安,史稱海都之亂

早在元世祖在與阿里不哥作戰與整頓國內之際,因為無暇對付南宋,於是派郝經對南宋提出高壓的議和內容。當時南宋宋恭帝僅五歲,由謝太后垂簾聽政,大權由謊稱擊退蒙古軍的賈似道掌握。由於賈似道畏懼謊言被擊破而幽禁郝經。南宋並於1262年拉攏山東漢人世侯李璮,發起李璮叛亂。元軍平定叛亂後,元世祖斷然廢止漢人世侯,以蒙古人直接管理地方事務,並且準備南征南宋[15]。1268年元世祖發起元滅宋之戰,首先派劉整阿朮率軍攻打襄陽,史稱襄樊之戰。1274年元軍攻下襄陽,宋將呂文煥投降,隨後中書丞相史天澤和樞密院使伯顏率軍順漢水南下長江,目標建康。1275年降將呂文煥率元水陸聯軍於蕪湖擊潰賈似道的南宋水軍,史稱丁家洲之戰。隔年元軍攻陷臨安(今浙江杭州),謝太后宋恭帝投降元軍。然而陸秀夫等擁立7歲的宋端宗在福州即位,文天祥張世傑陳宜中等大臣持續在江西福建廣東等地抗元。元軍陸續攻下華南各地,1278年南宋朝廷退至廣東崖山。隔年3月,張弘範崖山海戰攻滅南宋海軍,陸秀夫帶著8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投海而死,南宋亡。元朝統一中國地區,結束自唐朝安史之亂以來520多年的分裂局面[4]

在此前後,元朝曾要求周邊一些國家或地區(包括日本安南占城緬甸爪哇)臣服,加入元朝的朝貢關係,但遭到拒絕,元世祖於是出兵攻打這些國家,其中以入侵日本的元日戰爭最為著名,因為范文虎指揮不當與颱風來襲而失敗。由於元朝廷需要賞賜大量財寶予宗室貴族,加上開支繁重,財政日漸緊張,朝臣為了財政問題發生爭執,分裂成以許衡等漢人與漢化蒙古人為首的儒臣派與以阿合馬盧世榮桑哥等色目人與漢人為首的理財派。儒臣派認為元廷應該節省經費、減免稅收。理財派認為南人藏有大量財物,應沒收以解決朝廷的財政問題。由於元世祖信任阿合馬,設立尚書省解決財政問題。而儒臣則以受漢化更深的太子真金為核心與阿合馬抗衡。最後阿合馬被刺殺,太子真金也因為得病而死。然而元世祖不信任儒臣派,依舊任用理財派官員來解決財政問題,導致財政惡化[20]

平定西北

元武宗時期元朝與諸汗國關係圖,其中窩闊台汗國已經被元朝與察合台汗國瓜分而亡。

1294年元世祖駕崩後,雖然太子真金早死,但是元世祖曾賜真金的三子鐵穆爾「皇太子寶」並且讓他鎮守和林。隨後鐵穆爾在庫里爾台大會中獲得重臣伯顏玉昔帖木兒等支持,打敗真金的長子甘麻剌與次子答剌麻八剌等繼位,即元成宗。元成宗主要恪守元世祖時期的成憲,任用其侄海山(答剌麻八剌之子)鎮守和林以平定西北海都之亂,並且下令停止征討日本安南。在內政方面專力整頓國內政治,減免江南部分賦稅。然而,由於元成宗過度賞賜,入不敷出,使國庫資財匱乏。1307年正月,元成宗駕崩,由於太子德壽早逝,左丞相阿忽台擁護皇后卜魯罕與信奉伊斯蘭教的安西王阿難答監國,並有意讓阿難答稱帝。海山之弟愛育黎拔力八達與右丞相哈剌哈孫發動大都政變。他們斬殺阿忽台,控制大都局勢,擁護率軍南下的海山稱帝,即元武宗。皇后與阿難答被元武宗斬殺,其回回部下退入西域吐魯番地區[21]

元武宗因愛育黎拔力八達有功,冊封他為皇太弟(即未來的元仁宗),相約武宗系與仁宗系交替稱帝,即武仁之約[21]。元武宗時期,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22],並給予孔子的家族與弟子一些稱號。為了解決元成宗時期的財政危機,元武宗設置常平倉以平抑物價,下令印製至大銀鈔,然而反而使銀鈔嚴重貶值。此外他將中書省宣敕與用人權劃歸給尚書省。1311年元武宗因沉耽淫樂、酗酒過度而逝,由皇太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繼位,是為元仁宗,這次是元朝首次和平繼承帝位[21]

西北地區方面,早在元世祖時期,由於他的大汗之位不受四大汗國的承認,使得當時窩闊臺汗海都有意奪回蒙古汗位。海都統轄葉密立(今新疆額敏東南)一帶且與欽察汗國友好。元世祖為了避免在南征南宋時被海都背刺,遂扶持八剌獲得察合台汗位以牽制海都。然而在1268年,海都、八剌和欽察汗忙哥帖木兒以元世祖過度漢化、違背祖宗成法為由,在塔拉斯河招開庫里爾台大會結盟反元。他們以海都為盟主,共同瓜分中亞行省,聯合對抗元朝與伊兒汗國,史稱海都之亂。元世祖派伯顏北上平亂,海都與新任察合台汗篤哇採用游擊戰的方式迴避決戰。1287年海都聯軍夥同鎮守遼東的東道諸王乃顏哈丹襲擊和林(今蒙古國哈爾和林),元世祖親率大軍擊敗之,派伯顏、玉昔帖木兒李庭平定東北乃顏,主持西北軍事。1289年海都再犯和林,最後其勢力被驅出阿爾泰山以西。而哈丹於遼東高麗一帶游擊,至1292年敗亡[21]

元成宗即位後,任命其侄海山(後繼位為元武宗)總領漠北諸軍。1301年海都聯軍被海山和晉王甘麻剌擊潰,史稱鐵堅古山之役。海都於戰後去世,其子察八兒繼位,窩闊台汗國被篤哇掌控。1303年由於篤哇被欽察汗脫脫蒙哥擊潰,就與察八兒共同派使者向元廷請和,脫脫蒙哥也向元廷請和,而伊兒汗本來就支持元廷,至此四大汗國皆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雙方廣設驛路,解除封禁。不久之後,窩闊臺汗國被察合台汗篤哇與元朝元武宗先後攻滅而亡,察八兒投降元朝[21]

漢化運動與政變

持續推行漢化運動的元仁宗,在位期間恢復科舉,史稱延祐復科

元仁宗力圖改變元武宗時造成的財政枯竭、政制混亂的局面,他推行「以儒治國」政策,並且減裁冗員、加強中央集權以整頓朝政。他曾令王約將《大學衍義》譯為蒙文,賜臣下說「治天下,此一書足矣。」並將《貞觀政要》和《資治通鑒》等書摘譯為蒙文,令蒙古人與色目人誦習。1312年元仁宗將其儒師王約特拜集賢大學士並將王約「興科舉」的建議「著為令甲」,至此恢復科舉制度。本次科舉以程朱理學為考試的內容,史稱延祐復科,最後錄取護都答兒張起岩等56人為進士[註 4][21]。他還倚重漢人文臣,處死蒙丞相托克托等,排除朝中異己。財政方面,元仁宗取消元武宗的經濟措施,並且於1314年在江浙、江西、河南等地查清地方田產,史稱延祐經理。任用床兀兒統軍,擊敗察合台汗王也先不花以平定西北地區。然而元仁宗未能制止太后答己干預朝政,也無力制裁備受太后重用的重臣鐵木迭兒貪贓枉法。在繼承問題方面,元仁宗以王約輔助皇太子碩德八剌,並且聽從鐵木迭兒的建議,廢除武仁之約。他將元武宗長子周王和世琜外放鎮守雲南、次子圖帖睦爾放逐海南島。同年冬天,元武宗舊臣皆感憤怒而擁護和世琜叛變,最後敗走漠北,依附察合台汗國。1320年元仁宗駕崩後,皇太子碩德八剌即位為元英宗[21]

元英宗繼續實行元仁宗的以儒治國、加強中央集權和官僚體制的政策,並於1323年下令編成並頒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條,他還下令拔除權臣鐵木迭兒在朝廷的勢力。然而支持鐵木迭兒的蒙古與色目保守派厭惡元英宗的新政,有意發動政變。1323年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趁元英宗去上都避暑之際,在上都以南15公里的南坡地刺殺元英宗及宰相拜住等人,史稱南坡之變,仁宗系自此未能再奪得皇位。晉王甘麻剌的長子,鎮守和林的也孫鐵木兒率兵南下,殺掉行刺元英宗的叛臣並稱帝,即泰定帝[21]

泰定帝召回被放逐到海南島的武宗系圖帖睦爾為懷王。泰定帝於1328年七月崩於上都,丞相倒剌沙擁立七歲的阿速吉八為帝,是為天順帝。而鎮守大都的燕帖木兒伯顏擁立周王和世琜於漠北、懷王圖帖睦爾於江陵,同年圖帖睦爾先至大都繼位,是為元文宗。燕帖木兒率軍攻入上都,天順帝不知所終[21]。隔年和世琜於漠北和林稱帝,即元明宗。元文宗放棄帝位,派燕帖木兒迎元明宗繼位,並且被立為皇太子。然而燕帖木兒毒死元明宗,復位元文宗,改元天曆,史稱天曆之變

元文宗時期大興文治,1329年設立了奎章閣學士院,掌進講經史之書,考察歷代治亂。又令所有勛貴大臣的子孫都要到奎章閣學習。於奎章閣下設藝文監,專門負責將儒家典籍譯成蒙古文字,以及校勘。同年下令編纂《元經世大典》,兩年後修成,為元朝一部重要的記述典章制度的巨著[21]。然而丞相燕帖木兒自恃有功,玩弄朝廷,導致朝政更加腐敗。1333年元文宗去世後,為洗刷毒死元明宗的罪行,遺詔立年僅七歲的明宗次子懿璘質班為帝,是為元寧宗。但元寧宗僅在位不到兩個月即去世,不久後燕帖木兒也去世。元明宗的長子妥懽貼睦爾被文宗皇后卜答失里從靜江(廣西桂林)召回並立為帝,是為元惠宗,又稱元順帝[21]

惠宗失國

元惠宗畫像,在元朝在位時期最長,然而也是元朝最後一位皇帝。

元惠宗在位之初,1335年燕帖木兒的兒子唐其勢陰謀推翻,另立元文宗義子答剌海。幸右丞相伯顏粉碎叛亂,但屬於保守派的他掌握朝政,權力盛大。他禁止漢人參政並取消科舉,這些都與元惠宗發生衝突。1340年元惠在伯顏之侄脫脫的幫助下,終於廢黜伯顏。脫脫為相與元惠宗親政前期,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頒行《至正條格》等法規,以革新政治,緩和社會矛盾,史稱至正新政。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遼史》、《金史》、《宋史》三史,由右丞相脫脫(後改由阿魯圖)主持,兩年後修成。然而元惠宗後期怠於政事,以至於在1350年發生天災人禍後引來民變[23]

元朝長期處於繼承權問題、貪汙、權臣擅政、不任用漢人與壓榨百姓的惡習,使得政治總是無法上軌。這種不穩定的朝廷如果又遇到天災人禍的干擾,往往導致國家的覆沒。元朝後期,特別是1340年代中後期至1350年代期間,乾旱、瘟疫與水災時常發生,黃河地區水患尤其嚴重。與此同時,元廷不斷收取各種賦稅,使百姓的生活更加艱苦,使得白蓮教逐漸流行,並成為對抗元廷的勢力。早在1325年就發生過河南趙丑廝郭菩薩領導的武裝起事。1338年江西袁州(今江西宜春彭和尚周子旺等白蓮教徒起義失敗,彭和尚逃至淮西。1350年元廷下令變更鈔法,鑄造「至正通寶」錢,並大量發行新「中統元寶交鈔」,導致物價迅速上漲。隔年元惠宗派賈魯黃河,欲歸故道,動用民伕十五萬,士兵二萬。而官吏乘機敲詐勒索,造成不滿。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劉福通等人決定在5月率教眾起事,但事洩,韓山童被捕殺。劉福通再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殺出重圍,指韓山童為宋徽宗八世孫,打出「復宋」旗號,以紅巾為標誌。其後郭子興安徽濠州起事,芝麻李等人佔領徐州,此為東系紅巾軍。西系紅巾軍方面,彭瑩玉鄒普勝徐壽輝湖北蘄州起事,國號天完。紅巾軍勢力遍佈河南江北、江南、兩湖與四川等地,還有非紅巾軍的張士誠等部的起事,民變揭開元朝滅亡的序幕[23]

元廷派兵鎮壓各地紅巾軍,丞相脫脫親自率軍南下攻陷徐州芝麻李軍,一度壓制民變軍。然而脫脫在1354年南攻高郵張士誠軍之際,被元廷大臣彈劾而功虧一簣。徐壽輝部最後分裂成兩湖的陳友諒與四川的明玉珍。兩淮郭子興的部下朱元璋於1356年以南京為根據地開始擴充地盤;1363年與據有兩湖的陳友諒作戰,最後於鄱陽湖之戰獲得勝利;1365年佔領兩湖後於同年冬東進攻打據有江蘇沿海的張士誠;1367年平定張士誠後,繼續南下壓制浙江的方國珍,至此江南無一人反抗朱元璋。另外,福建於1357年至1366年間發生色目軍亂,史稱亦思巴奚兵亂。與此同時,元朝在察罕帖木兒李思齊等率領元軍反擊北方紅巾軍,1363年北方紅巾軍最後在安豐之役中敗給降元後的張士誠,劉福通戰死,韓林兒南下投奔朱元璋,隨後被殺。朱元璋統一江南後於1367年下令北伐,他派徐達常遇春率明軍分別攻打山東與河南,並且封鎖潼關以防止關中元軍進援中原。明軍於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史書稱此為元朝結束之年。然而元廷仍在上都,往後史書稱之為北元。而明廷認為元惠宗順天明命,諡號為元順帝[23]

北元時期

貝爾湖(即古稱捕魚兒海)的航拍圖,元天元帝於此被明軍擊潰。

1368年元廷退回蒙古草原,元惠宗退至上都,隔年又至應昌。他繼續使用「大元」國號,史稱北元。當時北方除了元惠宗據有漠南漠北,關中還有元將擴廓帖木兒駐守甘肅定西,此外元廷還領有東北地區與雲南地區。明太祖為了佔領北方,採取兵分二路,各個擊破的方式,此即第一次北伐。元惠宗戰敗後於1370年在應昌去世,元昭宗即位後北逃至漠北和林。明將馮勝奪取了甘肅地區。然而元將擴廓帖木兒仍然在漠北多次與明將徐達等人作戰。明太祖曾多次寫信招降,但擴廓帖木兒從不理會,被朱元璋稱為「當世奇男子」。1378年四月,元昭宗去世,繼位的元天元帝繼續和明朝對抗,屢次侵犯明境[24]

至於北元領有的東北地區與雲南地區方面:1371年,元朝遼陽行省平章劉益降明,明朝佔領遼寧南部。然而其餘東北地區仍由元朝太尉納哈出控制,納哈出屯兵二十萬於金山(今遼寧省昌圖金山堡以北遼河南岸一帶),自持畜牧豐盛,與明軍對峙了十幾年,多次拒絕明朝的招撫。1387年馮勝傅友德藍玉等人發動第五次北伐,目標是攻佔納哈出的金山。經過多次戰爭,1387年10月,納哈出投降藍玉,明朝佔領東北地區。鎮守雲南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爾密,在元廷退回草原後仍然繼續忠效之。1371年明太祖派湯和等人領兵平定據有四川的明玉珍,並且勸降梁王未果。1381年12月,明軍攻入雲南,1382年梁王逃離昆明並自殺,隨後明軍攻克大理,明軍平定雲南地區[24]

明太祖為了徹底掃除北元勢力,於1388年5月命藍玉率領明軍十五萬發動第六次北伐。明軍橫跨戈壁至捕魚兒海(今中蒙邊境之貝爾湖)擊潰元軍,俘虜八萬餘人,元天元帝和他的長子天保奴逃走,但是幼子地保奴被明軍擒住,至此北元國勢大衰。1388年元天元帝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殺害,北元不再使用年號及大元國號(一說1402年鬼力赤殺元帝坤帖木兒後後改國號為韃靼),北元亡[24]

疆域

合贊印,是元朝元成宗頒給伊兒汗國合贊汗,承認其統治伊兒汗國的獨立性,上刻漢字「王府定國理民之寶」。

元朝的前身為蒙古帝國,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成立時領有大漠南北與林木中地區(今貝加爾湖一帶)。經由成吉思汗等蒙古諸汗的經營,以及三次西征之後,蒙古帝國東達日本海高麗、北達貝加爾湖、南與南宋對峙、西達東歐黑海伊拉克地區。成吉思汗時期分疆裂土給東道諸王與西道諸王,東道諸王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大多分封於塞北東部與東北地區,從屬性很高。西道諸王是成吉思汗的兒子,獨立性很好,其中分封長子朮赤於鹹海、裏海以北的欽察草原,後由拔都成立欽察汗國;封次子察合台錫爾河以北的西遼舊地,史稱察合台汗國;三子窩闊台分封於乃蠻舊地,後由海都建立窩闊台汗國蒙古本部由幼子拖雷獲得,後由蒙古大汗直轄。至於又稱漢地的華北地區、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河中地區伊朗地區吐蕃由蒙古大汗直轄。1252年拖雷系的蒙哥即位後,命其弟旭烈兀西征西亞,最後建立伊兒汗國,與其他西道諸王合稱四大汗國。命忽必烈經營漢地、最後南滅大理。然而蒙哥於攻宋之役去世,隨後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使四大汗國紛紛不受蒙古大汗管制,蒙古帝國至此分裂[25]

元世祖忽必烈鑒於四大汗國不服於他,於是將伊朗地區割讓給旭烈兀(後來建立伊兒汗國),河中地區割讓給察合台汗國以換取他們的支持。1279年元世祖在建立元朝後南滅南宋,一統中國地區,當時的疆域是:北到西伯利亞南部,越過貝加爾湖,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東部,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包括庫頁島,總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千米。自滅亡南宋後雖然多次對日本、緬甸與爪哇等國有所衝突,然而疆域大體趨於穩定。1309年元武宗時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國先後攻滅窩闊台汗國,元朝取得窩闊台汗國東部部分領土,領土達1400萬平方公里(如果北方領土延伸至北冰洋,則為2200萬平方公里)[6][5]。元朝的藩屬國有高麗緬甸安南占城爪哇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與伊兒汗國等國。北有漠北諸部、南有南洋諸國、西有四大汗國。其中有兩個直屬的藩屬國,即高麗王朝與緬甸蒲甘王朝,分別建立征東行省緬中行省[25]

西北方面,1268年窩闊台汗國的海都意圖奪回汗位而聯合欽察汗國與察合台汗國反元,史稱海都之亂。直到1304年元成宗時期,元廷與這三大汗國達成和議,並與伊兒汗國一同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成為元朝的藩屬國,而元朝設立的行政機構(如行中書省宣政院)也未包括這些領土。而且元成宗並賜伊兒汗國君主刻有「真命皇帝和順萬夷之寶」等漢文印璽,實質上也承認其獨立性。到1309年元武宗時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國先後攻滅窩闊台汗國,於元文宗年間編纂《經世大典》時,將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伊兒汗國作為元朝的藩屬國[25]

14世紀元朝與四大汗國總疆域的地圖,其中西亞深灰色部分為後來的帖木兒帝國
1294年元成宗時期的元朝疆域,其中高麗為藩屬國。
1309年元武宗時期的元朝疆域,其中窩闊台汗國被元朝與察合台汗國瓜分而亡。

行政區劃

元朝行政區劃大致上承襲金朝與宋朝制度,然而有兩個不同之處:元朝時的路統轄的面積減少,一路僅轄二州;元廷在路上設有行省等中書省外派單位,最後行省取代路成為一級行政區,形成行省制,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正式在全國實行行省制度。元朝行政區劃由高至低依序分為行省,另有等同行省的宣政院轄地、歸中書省直轄的「腹裏」以及等同州的土司[26]

地方行政架構
1294年元成宗時期的元朝行政區劃,其中征東行省實際上是傀儡國高麗,而窩闊台汗國尚存在。

腹裏是由中書省直轄的路府,宣政院(初名總制院)轄地主管吐蕃地區。行政首長以蒙古人為主、漢人為副。每省設置丞相一員,其下有平章、左右丞相即參知政事官,名稱大略與中書省相同。元代在行省以下各行政區均設置達魯花赤作(斷事官)為地方首長,並以漢人或當地土人為副,以利蒙古人控制地方區域。每路以達魯花赤為主、總管為副各一員。而府州縣均以達魯花赤為主、尹為副。州、縣均分上中下三等,中下州改州尹為知州。土司分有宣慰使宣撫使安撫使,於湖廣行省境內設置十五個安撫司,又於湖廣、四川行省分至四個軍。邊區的安撫司和軍,約當內地的下州,也置達魯花赤為主,其副為地方人士[26]。縣以下基層行政區劃設有城關的坊里制與農村的村社制。坊里制於城內分若干片,名曰隅(如東西隅、西南隅之類)。隅下設坊,置坊官、坊司。坊下設里或社,置里正、社長;有的設巷而不設里,置巷長。村社制又稱村疃制度,於縣下設鄉,置鄉長,有的改設里正。鄉之下設都,置主首。都之下設村社,社設社長[26]

一級行政區域劃分

行中書省全稱為「某某等處行中書省」,簡稱「某某行中書省」或「某某行省」,源自金朝行尚書省。這是基於新征服之地的文化差異太大,所以中央政府就專門設置外派單位來管轄之。由於戰爭等需求,行省除了負責行政之外也負責軍事,最後逐漸形成一級行政區。早在蒙古時期就設有燕京(華北漢地)、別失八里(西遼等今新疆地區)、阿母河(中亞河中地區)等三斷事官或行尚書省。元朝初年的行省管轄範圍很大,改變也比較頻繁,主要由中書省宰執帶相銜臨時到某一地區負責行政或征伐事務。1260年,元世祖於國內設置十路宣撫司,次年罷之。隔年改設十路宣慰司,漸成定製,並且設置陝西四川行省。往後直到滅宋為止,大多採行宣慰司與行省並行的制度。行省大多依據西夏、大理疆域與南宋新失之地設置,稱為「中書省臣出行省事」,滅南宋將全國分為中書省直轄的腹裏宣政院轄地與十多個行中書省,並設置專司征討外國的行省。1321年元英宗時期共設置十一個行省(包含在藩屬國高麗設置的征東行省[27])。至元朝末年,行省增至十五個[26]

元世祖攻滅南宋後於南宋故土劃分的三個行省。
  • 一級行政區分布:
  1. 腹裏:由中書省直轄首都大都附近的中心之地,約今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部分地區。
  2. 宣政院轄地:宣政院除了管理全國佛教事務外,尚管轄吐蕃地區軍政事務,約今青海西藏
  3. 行中書省元世祖元成宗時期設有十個,陝西遼陽甘肅河南江北四川雲南湖廣江浙江西嶺北行中書省。

另外甘肅行省之西的哈密力(今哈密地區)、北庭都元帥府(別失八里)與火州之地不屬任何行省管轄[28]

  • 征討行省分布:
  1. 征宋行省:如中統和至元前期的陝西四川行省河東行省北京行省山東行省西夏中興行省南京河南府等路行省雲南行省、平宋戰爭前後的荊湖行省江淮行省等。平宋後定型為一般的行中書省。
  2. 征外行省:於高麗設置征東行省(又稱征日本行省)、於緬甸(蒲甘王朝)設置緬中行省(又稱征緬行省)、於安南(陳朝)設置交趾行省(又稱安南行省)、於占城設置占城行省蒙越戰爭失敗後撤銷)。這些都是臨時性的建置,事畢即罷。只有征東行省,到元朝中期之後,穩定成高麗王的頭銜。行省丞相分別由該國國王或遠征軍主將擔任,自辟官屬,且財賦不入都省,視作藩屬國,故與其他行省性質不同[28]
  3. 平亂行省:元末民變時,元廷爲便於鎮壓民變軍,先後於腹裏地區的濟寧(今山東巨野)、彰德(今河南安陽)、冀寧(今山西太原)、保定真定(今河北正定)、大同等地置中書分省。又分別設立淮南江北行省(至正十二年設於颺州)、福建行省(至正十六年設於福州,後分省泉州建寧)、山東行省(至正十七年)、廣西行省、膠東行省(至正二十三年)和福建江西行省(至正二十六年)。

另外元末民變的群雄也設置行省以便於統治,如天完之江南行省、汴梁行省、隴蜀行省、江西行省,韓宋之江南行省、益都行省,以及朱元璋所置江西行省、湖廣行省、江淮行省、江浙行省等[26]

政治制度

和林古城的銀樹。
元朝首都大都的平面布局。

元朝與蒙古帝國的皇位繼承異於中國歷代王朝,採取庫力台大會推舉的制度,由王室貴族公推大家的領袖。而元朝皇帝也是兼任蒙古帝國的可汗,由於元世祖的汗位沒有經過庫力台大會的認可,使得四大汗國紛紛不奉正朔,直到元成宗方恢復宗主關係。元世祖建立元朝後,有意立真金為太子,定傳子之局,可惜真金早死而使繼承問題又浮現。元朝而後常因皇太子早死或兄弟爭位而動盪不安,中期又有武仁之約的協定,武宗系與仁宗系交替繼承皇位,然而又因元仁宗廢除協定而再度混亂。元朝的繼承問題直到元惠宗方穩定,但也進入元朝末期[29]

元朝政治制度與金朝一樣承襲宋朝制度,採取文武分權的制度,以中書省總理政務,樞密院掌管兵權。然而元朝的中書省已成為中央最高行政機關,元朝不設置門下省尚書省時設時不設,僅元世祖時期與元武宗時期有設置,所以門下省與尚書省的權力皆交給中書省[26]

中書省統領六部,主持全國政務,形成明清內閣制的先驅。其組織架構繼承南宋體制,宰相的稱呼共有中書令、司統率百官與總理政務等,常以皇太子兼任。下分左右丞相,中書令缺則總領中書事務。平章政事又居次,凡軍國重事,無不參決。副相方面有左右丞、參政等。六部共有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與工部,內有尚書、侍郎。尚書省主要負責財政事務,不過時置時廢[26]

樞密院執掌軍事,御史台負責督察,與宋朝制度大致相同,然而在地方設有行中書省、行樞密院與行御史台。此外又有掌管學校的集賢院、掌管御膳的宣徽院、掌管驛傳的通政院,其他還有太常禮儀院太史院太醫院將作院,略前代的九寺諸監。最後新成立的是宣政院(初名總制院),負責佛教吐蕃(今西藏)地區軍政事務,這是前代所沒有的[26]

推行漢法與抵制漢法

元朝在推行漢人的典章制度與維護蒙古舊法之間,時常發生衝突,並且分裂成守舊派與崇漢派。早在元太祖成吉思汗攻佔漢地後,有賴耶律楚材木華黎推行漢法以維護其典章制度。當時近臣別迭建議將漢人驅趕並把中原變成大牧場以收取財富,遭到耶律楚材的反對,他認為可用徵稅的方式獲得財富,因此保留了漢地的典章制度。他積極改變蒙古軍以往「凡攻城邑,敵以矢石相加者,即為拒命,既克,必殺之。」的作風,努力興科祟儒、整頓吏治,實為漢法推行之祖[30]。木華黎為了便於管理漢地,也於漢族四大世侯合作,逐漸鞏固了對河北、山西等地的治理[31]

《盧溝筏運圖》,描繪1266年元世祖盧溝橋附近河運石木以建造大都宮殿的情景。

後來管理漢地的元世祖忽必烈也積極推動漢法,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等創設典章制度,如劉秉忠許衡姚樞等,並提出了「行漢法」的主張。積極推動了學習漢文的熱潮。如元世祖就非常熟悉漢文典籍、禮儀制度,並能用漢文創作詩歌,並且還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太子必須學習漢文。接受儒士元好問張德輝提議的「儒教大宗師」稱號。忽必烈最後在大都建元稱帝,創建中國式的元朝,建立了一套以傳統中國中央集權作藍本的政治體制,例如設立了三省六部和司農司等一系列專司機構,使用中原的統治機構來統治人民,任劉秉忠等人的規劃建立首都大都。然而,元世祖在李璮叛亂後逐漸不任用漢人。由於四大汗國以及守舊派蒙古王室都不滿元世祖行漢法的舉動而叛變或疏遠之。元世祖晚年也漸與儒臣疏遠,任用阿合馬盧世榮桑哥等色目人與漢人為首的理財派,漢法最後未成為一套完整的體系。後來的元仁宗元英宗元文宗元惠宗等 人更是可以純熟地運用漢文進行創作。一些入居中原的蒙古貴族,羨慕漢文化,還請了儒生當家庭教師教育子女。為了學習方便還翻譯了許多漢文典籍,諸如《通鑒 節要》、《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周禮》、《春秋》、《孝經》等。但崇漢派與守舊派時常發生衝突與政變,例如南坡之變[31]

選材制度

在人才選用方面,元朝前期極少舉辦科舉,因此高級官僚的錄用端看與元廷關係遠近而決定,主要採取世襲、恩蔭與推舉制的方式。此外尚有循胥吏(小公務員)昇進為官僚的方式,這與宋朝制度大異。宋朝官與吏的界限分明,胥吏大多以胥吏為終,然而元朝因為缺乏科舉取才,就以推舉或考試胥吏的方式晉升為官,這打破官吏屛障,使官吏成為上下的關係。科舉選材方面,窩闊台汗聽從耶律楚材建議,召集名儒講經於東宮,率大臣子弟聽講。又置「編修所」於燕京,「經籍所」於平陽,倡導學習漢族古代文化,又在1234年設「經書國子學」,以馮誌常為總教習,命侍臣子弟 18人入學,學習漢文化。並且於1238年以術忽德劉中舉辦戊戌選試,此次科舉取士錄取4030人,並且建立儒戶以保護士大夫。但最後仍廢除科舉,改採推舉制度,往後於1252年與1276年兩次共入選3890儒戶。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正式設立了國子學,以河南許衡為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親擇蒙古子弟使教之,遍學儒家經典文史,培養統治人才。1289年元世祖下詔等級江南人口戶籍,次年正式施行推舉制度,此次等級成為後來戶計的依據[32]。直到1313年,提倡漢化運動的元仁宗下詔恢復科舉,1314年八月在全國的17處考場,舉行鄉試,1315年二月和三月相繼在大都舉行會試殿試廷試),因為是在延祐年間舉行的,史稱「延祐復科」,本次科舉以程朱理學為 考試的內容。元朝前後共舉行過16次,選舉蒙古、色目、漢人、南人進士約 1100餘人。然而為了保障蒙古人與色目人,漢族的考試偏難,並且只能獲得一半的名額,這也讓蒙古與色目子弟失去了學習漢族文化的積極性和進取精神。雖然 這是聊勝於無的科舉,但在形式上已經恢復,漢族士大夫莫不對元廷忠心耿耿。在元朝滅亡之際,捨身殉國的就有很多是科舉出身者,可見科舉復辦對懷柔漢族士大 夫有一定效果[31]

在元代蒙古人與色目人做官的捷徑是充當怯薛宿衛宮禁。

外交

元武宗時期元朝與周邊國家局勢圖。

元朝時與各國外交往來頻繁,各地派遣的使節、傳教士、商旅等絡繹不絕,其中威尼斯商人尼可羅兄弟及其子馬可波羅成為得到元朝皇帝寵信,在元朝擔任外交專使的外國人。元廷曾要求周邊一些國家或地區(包括日本安南占城緬甸爪哇)臣服,接受與元朝的朝貢關係,但遭到拒絕,故派遣軍隊進攻攻打這些國家或地區,其中以元日戰爭最為著名,也最慘烈[25]

東北地區
1266年大蒙古國皇帝忽必烈給日本的國書,被稱為「蒙古國牒狀」。

東北方面有高麗王朝與日本國(鎌倉幕府)。高麗王朝領有朝鮮半島,之後被崔氏政權統治,高麗王變成魁儡。高麗先後臣服於遼朝金朝,蒙古興起後與高麗共同伐金,並約為兄弟之國。1225年蒙古要求高麗向其朝貢,蒙古使節抵達義州邊境時,被高麗所害,當時蒙古忙於西征,無暇征討。1231年窩闊臺汗派撒禮塔率兵入侵高麗,崔氏政權領袖崔瑀抵禦失敗,高麗首都松都(今開城)被攻陷,史稱高麗蒙古戰爭。蒙軍設置多位達魯花赤以監督高麗政事。隔年崔瑀殺死達魯花赤,擁護高麗王高麗高宗從松都遷往江華島,並且長期抗蒙,另外三別抄軍抵抗蒙軍至1273年。然而高麗朝廷分裂成反戰的文派,與抗蒙的崔氏政權。貴由、蒙哥時又四次討伐掠奪高麗地,1258年崔氏政權被顛覆後,高麗高宗遣子稱臣,正式成為蒙古的藩屬國。1283年元世祖為了討伐日本,於高麗國設置征東行省,高麗王為行省的左丞相,內政受蒙古人控制。高麗君主從忠烈王開始娶蒙古公主為妻,高麗君主繼承人按照約定,必須在元大都以蒙古人的方式長大成人後,方可回高麗[25]。高麗成為元朝的藩屬國後,元世祖六次遣使者要求日本朝貢,均告失敗,於是發起元日戰爭。1274年元軍發動第一次侵日戰爭,,日本史書稱為「文永之役」,元廷派三萬二千餘人東征日本,最後因為颱風侵襲而傷亡慘重。1281年七月,忽必烈又發動第二次侵日戰爭,日本史書稱為「弘安之役」,由范文虎李庭率江南軍十餘萬人,到達次能志賀二島,因日軍積極抵抗,且元軍又遇到颱風,最後再度慘敗。通常認為颱風(日本人稱之為「神風」)與元軍不擅水戰是造成失敗的最大原因。而後元世祖又準備第三次東征,因大臣勸阻,再加上出兵安南的緣故而罷[25]。而後元世祖多次遣使均遭日本拒絕,通使關係一直未能建立,但是元朝與日本的經濟和文化交流仍然十分繁盛,來元日本人以商人與禪僧最多。元廷令沿海官司通日本國人市舶,主要港口是慶元(今寧波[25]

南洋諸國
陳興道蒙越戰爭中越南陳朝的大將,圖為胡志明市的陳興道雕像。

南洋諸國有安南(陳朝)、占城與爪哇(滿者伯夷)等國。安南國據有今越南北部,於五代北宋時期獨立於中華。蒙古大汗蒙哥於1257年派兀良哈台南攻安南,蒙越戰爭爆發。越南陳太宗被蒙軍擊敗,上表稱臣,蒙哥封為安南國王,而越南陳聖宗繼位後不願向元朝稱臣。當時在安南南方還有占城國,1282年占城國王因陀羅跋摩六世遣使朝貢,元世祖因此設置荊湖占城行中書省,以阿里海牙為該行省的平章政事。由於占城王扣留元使,元世祖藉此發兵分水陸攻打占城與安南。他以唆都率水軍由廣州渡海攻打占城。隔年蒙古水軍攻下占城國王據守的木城,占城國王因陀羅跋摩六世求和,但於蒙古退軍後殺使者[33]。1284年元世祖再派鎮南王脫歡、阿里海牙與唆都率陸軍借道安南南徵佔城,被時任太上皇的陳聖宗反抗而爆發戰爭。元軍大舉入侵,佔領安南國都。但陳聖宗、陳興道率領的陳軍積極抵抗,並且瘟疫四竄。最後元軍於1285年撤退,途中遭安南軍襲擊,損失過半。而後1288年又南征失敗,隨後安南請和。這場戰爭至元成宗才廢止,安南與占城相繼入貢元廷。當時南洋群島諸國,也多貢於元朝。有名的有馬蘭丹(今馬六甲)、蘇木都拉(今蘇門答臘)等。1292年元世祖命亦黑迷失史弼高興率福建水軍南征爪哇滿者伯夷王國,並降其鄰國葛郎(爪哇島以東),但中計受突擊,戰敗而還,以後爪哇仍然派使朝貢[29]。此外元世祖亦派使者招降琉求國,然使者僅至澎湖而返[25]

西南地區

西南地區有大理國吐蕃、緬甸(蒲甘王朝)、八百媳婦國(蘭納泰王國)與暹邏。大理源自唐朝的南詔,937年由段思平滅南詔建國,佔有現今雲南地區,後由高升泰等高氏政權掌控。1252年蒙哥汗命忽必烈兀良合台自四川迂迴南滅大理,原大理國王段氏被任為大理世襲總管。吐蕃自晚唐就走向衰退,但其境內藏傳佛教(又被漢人貶稱為喇嘛教)日漸興盛,喇嘛的勢力超過贊普(吐蕃王)的地位。1247年窩闊台汗次子闊端召請喇嘛班智達來涼州,史稱涼州會盟,此後吐蕃喇嘛與蒙古大汗形成了布施關係(詳見元朝治藏歷史)。忽必烈南征大理時,分兵伐吐蕃,喇嘛班智達與贊普同時投降,吐蕃亡。元世祖封班智達的繼承人八思巴為「帝師」,兼任總制院(後改為宣政院)院使,取得了統治烏思藏地區的權力,使西藏統治者由贊普轉為喇嘛。

《馬可·波羅遊記》插圖:馬可·波羅和忽必烈汗在大都的王廷

緬甸為唐朝的驃國,宋朝以後稱緬,國內部落稱甸,所以又稱緬甸。元朝初期緬甸為蒲甘王朝,其王朝西併阿剌干(今孟加拉灣一帶),南併勃固(今仰光以北),並進占暹羅。元世祖派使招降不從,緬甸反派軍入侵雲南,元緬戰爭爆發,而後元兵又多次進攻緬甸。1283年元世祖派軍入侵緬甸,兩年後緬甸王請和。1287年緬甸內亂,元軍乘機進攻緬甸,蒲甘城破,緬甸成為元朝的藩屬,緬甸王那羅梯訶波帝失去王位,元廷建緬中行省,而後以蒲甘國王任行省左丞相,成為元朝傀儡。1368年撣族於緬甸東部阿瓦建立阿瓦王國,首領為阿散哥孟族建都於馬達班1369年遷都勃固,建立勃固王朝,二王國南北交戰。撣族阿散哥挾持緬甸王,使元成宗派元軍討伐,最後迫使阿散哥派使朝貢。蘭納泰王國(元人稱八百媳婦國)位於撣族東邊的金三角,曾聯合阿散哥抵抗元軍,元廷多次討伐未果,直到元泰定帝時才內附[29]。暹羅地區原有素可泰王朝(元人稱暹國)、大城王國(元人稱羅斛)以及其他小國。暹國曾擴張其勢力於馬來半島,元成宗後遣使進貢八次。羅斛自元世祖末年就開始進貢,並於元末時期併吞暹國等小國,統一為暹羅國[25]

歐洲與非洲地區

蒙古帝國的三次西征的同時,正值羅馬教宗提倡十字軍東征西亞的伊斯蘭國家以收復耶路撒冷。由於羅馬教宗急需外援以抗衡伊斯蘭教徒,而歐洲基督教國家剛剛經歷蒙古第二次西征,再加上東西交通十分便利,紛紛派使者東行了解這個東方大國[34][35]。1245年羅馬教宗曾派柏朗嘉賓欽察汗國和林謁見貴由汗,返國著成《柏朗嘉賓蒙古行紀》。1253年法國國王路易九世魯布魯克以傳教為名到和林進見蒙哥汗,返國著有《魯布魯克東行紀》。1316年義大利人鄂多立克經海路至元大都,參加了元泰定帝的宮廷慶典,回國著成《鄂多立克東遊錄》,範圍遠達西藏,對元大都及宮廷的描寫較細。最著名的是義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他隨經商的父親、叔父於1275年到元朝進見元世祖,直至1291年才離去。他擔任元廷官吏,歷游元朝各地,其著寫的《馬可波羅遊記》對元朝進行多角度反映,吸引歐洲人東行中國。另外元朝與非洲地區諸國也有來往,汪大淵在1330年和1337年二度飄洋過海親身經歷的南洋和西洋二百多個地方的地理、風土、物產,最後著成《島夷誌略》,影響明代初期的鄭和下西洋[34]

軍事

使用蒙古弓作戰的蒙古突騎

元朝軍隊按照親疏關係分成蒙古軍探馬赤軍漢軍新附軍等四個等級。蒙古軍與探馬赤軍主要是騎兵。漢軍、新附軍大多為步軍,也配有部分騎兵。水軍編有水軍萬戶府、水軍千戶所等。炮軍由炮手和制炮工匠組成,編有炮手萬戶府、炮手千戶所,設有炮手總管等。一部分侍衛親軍中,還專置弩軍千戶所,管領禁衛軍中的弓箭手[36]

蒙古軍與探馬赤軍

蒙古軍是元朝軍隊的骨幹,主要由蒙古族組成。蒙古軍早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時即創立,平時分布在草原上駐牧,戰時臨時招集。採用兵民合一的萬戶制,按十進制編組成十戶、百戶、千戶。只要是十五歲至七十以內的人皆服兵役,其童子稍微年長著也組成「漸丁軍」。元朝時期在漢地江南軍戶中籤發丁男應役。探馬赤軍又名簽軍,隨著戰爭的發展,統治者需要一支蒙古軍隊長期留守被征服地區,於是從蒙古各部中「簽發」了部分士兵,組成專門用於鎮戍的探馬赤軍。自1217年木華黎討伐金朝時建立,由弘吉剌兀魯兀忙兀札剌亦兒亦乞烈思五部組成,西征花剌子模回族維吾爾族突厥族等族成為探馬赤軍的一部分。探馬赤軍精於火砲與西方的回回砲,攻城力強。「下馬則屯聚牧養,上馬則備戰[37][36][38]

漢軍與新附軍
元朝的銅製手銃是中國兵器史上第一個金屬管形射擊火器。

漢軍蒙古帝國佔領漢地後發民為兵,主要由金朝女真契丹降軍、早期降蒙的南宋軍、漢地的地方漢族武裝勢力與簽發漢地百姓等所組成。窩闊台汗於1229年收編金朝女真與契丹降軍[39],在漢地民戶中大規模簽發士兵,補充漢軍兵員,將蒙古軍的編製和官稱用於漢軍系統強。各漢軍萬戶統軍人數不等,「大者五、六萬,小者不下二、三萬」。漢軍有「舊軍」與「新軍」的區別。舊軍主要指敵國降軍和地方武裝勢力,新軍指從漢地百姓簽發的新兵。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蒙元帝國的統治重心由漠北草原移到了中原漢地。元世祖對軍隊體制進行改革,逐步建成中央宿衛軍和地方鎮戍軍兩大系統,確定了元軍的編製和隸屬關係,在元朝對外戰爭中,漢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38]新附軍主 要是元朝南征南宋期間收邊的降軍,又被稱為新附漢軍、南軍等。新附軍內名號繁雜,而是元廷因士兵所具不同特點而起的名稱,如券軍、手號軍與鹽軍等等。估計 當時新附軍的數量在二十萬人上下,元帝將新附軍分編到元軍的侍衛軍和鎮戌軍中;或以蒙古、漢人、南人建立新的軍府,管領新附軍人。每當有戰事發生,首先調 發各軍中的新附軍出征,其餘則從事屯田和工役造作。經過多年的戰爭消耗和自然減員,新附軍數量日益減少,最後式微[36]

1293年文永之役元日水軍海戰,竹崎季長繪『蒙古襲來繪詞』
衛戍系統

元朝的防衛分宿衛和鎮戍兩大系統。宿衛軍由怯薛侍衛親軍構成,其中怯薛軍保留自成吉思汗創立的四怯薛番直宿衛,常額在萬人以上,元朝功臣博爾忽博爾術木華黎赤老溫或其後人充任怯薛長。在戰爭中,怯薛則是全軍的中堅力量,被稱之為「也客豁勒」(大中軍);侍衛親軍用於保衛大都,衛設都指揮史或率史,隸屬於樞密院[38]。鎮戍軍由蒙古軍探馬赤軍守衛靠近京畿的要地,華北陝西四川的蒙古軍、探馬赤軍由各地的都萬戶府(都元帥府)統領,隸屬於樞密院。南方以蒙古軍、漢軍新附軍共同駐守,防禦重點是江淮地區,隸屬於各行省。鎮戍諸軍,有警時由行樞密院統領,平時日常事務歸行省,但調遣更防等重要軍務則歸屬樞密院決定[36]

水軍

元朝水軍原是為了元滅宋之戰而準備,1270年命劉整建造大量水軍。襄樊之戰時元朝水軍與陸軍協同包圍襄陽,攻下後降將呂文煥又率元水軍與河岸陸軍協同於丁家洲之戰擊潰南宋水軍精銳,至此領有全部長江水域。而後張弘範又率元朝水軍(平底船)渡海南下追擊南宋海軍,最後於崖山海戰包圍殲滅之,元朝水軍在滅宋之戰有重要的功能。元朝融合了南宋和阿拉伯航海技術,使海軍技術更加成熟,然而在對外戰事中,元日戰爭元爪戰爭均以失敗結束,而且對日戰爭兩次均被颱風所毀,只有對占城的戰役獲勝而已[36]

人口

元代龍紋帶扣。

元代的人口有一個特徵,早在蒙古時期,北方人口就不斷的南逃,總人數約佔北方人口的十分之一,這種現象到惠宗時都還持續發生,元廷屢禁而不能止。在大蒙古征服東亞的西夏金朝南宋的期間,「蒙古軍制,軍所至,但有發一矢相格者,必盡屠之[40]」,由此可見蒙古軍在戰地進行了大規模屠殺和掠奪。隨後的瘟疫飢荒導致東亞地區大量人口消失,其中又以金朝的華北和南宋的川陝四路十分嚴重。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殘酷慘烈的空前浩劫,也是導致「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發生的重大原因。

人口變遷

1234年3月9日金滅亡後,華北地區約有110萬戶與600萬人,只有1208年的金朝人口5353萬的13%[41]蒙古宋戰爭期間,南宋境內因戰爭總計消滅了大約1500萬人口,主要集中在川陝四路地區。[42]1279年元軍完全剿滅四川的抗元勢力後,在1280年的戶口調查僅為9萬餘戶與50萬餘人,只有1231年蒙古入侵川陝四路地區前的4%。大蒙古國時期有過兩次戶口統計,先有1235年窩闊台汗推行的乙未籍戶,獲得華北地區如燕京(今北京)、順天(今河北保定)等三十六路的人口資料,後有1252年蒙哥汗完成的壬子籍戶,顯示華北人口略有增加。1271年元世祖改國號為大元,建國元朝。雖然在元成宗元惠宗至正初年期間政治動盪不安,儘管每年也成百上千次人民起義,但社會上基本處於安定狀態,經濟大體上也是呈現增長的狀態,這些都促使人口增長,大約在惠宗至正十年(1351年)達到高峰[43]元惠宗至正年間(1341年-1370年)全國發生多次大規模的災荒饑饉疾病和瘟疫,最終促使紅巾軍起義爆發。紅巾軍起義之後又造成人口大量減少。明太祖建國後論到:「前代革命之際,肆行屠戮,違天虐民,朕實不忍。」[44]

戶口統計

元代戶口統計並不是準確,無法涵蓋的人口包括逃戶、因土地兼併而蔭蔽的隱戶流民以及私屬人口等。朝廷不納入戶口統計的人口包括:嶺北等處行中書省雲南等處行中書省、西南土司地區和宣政院轄地的居民;蒙古諸王、貴族、軍將的大量私屬人口(驅口投下戶怯憐口、打捕鷹房人戶);獨立於州縣以外的諸色戶計(軍戶、站戶、匠戶、民屯戶、釋、道、儒戶、游食者)等。現在歷史學者只能根據史書的原始數據與他們掌握的歷史資料的來推斷,所以差異甚大,僅作參考。人口逃亡的現象很嚴重,如1241年,忽都虎等元籍諸路民戶1,004,656戶,逃戶即達280,746戶,佔全部人戶的28%[45]。另外,隨著民族關係日益密切,往來與雜居也相當普遍。從蒙金戰爭時期就陸續有大批漢人被遷往蒙古草原以及天山南北、遼陽等處行中書省雲南等處行中書省各地;蒙古與色目官員、軍戶、商人等也大量移居中原內地;雲南地區居住的蒙古人約十萬人左右;大都上都等政治城市及杭州泉州鎮江等商業城市都居住許多蒙古人維吾爾人穆斯林黨項人女真人契丹人等,這對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是十分有幫助的[46]

四等人制

由於蒙古人與漢人人數的比例極不平均,漢人的文化與典章制度也比蒙古人優越。元廷為了保護蒙古人地位,主張蒙古至上主義,推行蒙古人色目人(包括西域各族和西夏人)、漢人(原金朝統治下的漢人)、南人(南宋統治下的漢人)等四個階級的制度。四等級制度並不見於官方文告及檔案。元廷給蒙古人與色目人極大的權利,並讓漢人與南人負擔較大的賦稅與勞役,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十分沉重[47]。學術界迄今並沒有發現元代有把臣民明確劃分為四等的專門法令,但這種劃分卻反映在一系列不平等的政策和規定中[48]。為了防止漢人聚集叛變,元廷規定漢人不許結社、集會、集體拜神,禁止漢人私藏兵器,漢人打死蒙古人需要償命,而蒙古人因爭或乘醉打死漢人只需「斷罰出征,並全征燒埋銀」[49]。漢人如當兵則不許充宿衛,如當官也往往只能做副貳(雖然實際上存在很多例外情況),這些法律規範對於漢族人均不平等。然而仍任用不少漢人為官、例如史天澤賀惟一等等[31]

元代戶口表
年代戶數口數備註
西夏惠宗天賜禮盛國慶元年(1069年)   估2,300,000人 西夏立國後的第二次高峰,第一次是1038年,243萬人。
金章宗泰和八年(1208年) 8,413,164戶 53,532,151人  
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 15,500,000戶 估80,000,000人 本年為南宋人口數的高峰值,同年蒙古滅金,史書無戶口數記載,史學家葛劍雄估算本年金朝統治區有大約110萬戶,600萬。
窩闊台八年(1236年) 11000000戶 估6,000,000人 此時蒙古領有原金朝與西夏的華北地區,去年實施的乙未籍戶至本年完成。
蒙哥二年(1252年)   估11,278,745人 本年完成壬子籍戶[50][註 9]
中統元年(1260年) 1,418,499戶[51]    
至元十一年(1274年) 15,788,941戶[52]
14,134,549戶[53]
  元軍於蒙古宋戰爭陸續攻下南宋的襄陽建康臨安,南宋的謝太后宋恭帝投降。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13,196,206戶[51]
估15,000,000[54]
58,834,711人[51]
估75,306,000人
估75,000,000人[54]
其中原南宋境內有戶11,840,800戶,原金境內有1,355,406戶。此次人口統計數據不包括西南各省的「山澤溪洞之民」。[55]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 13,430,332戶[51] 60,491,230人[51]
估76,496,000人
另外江淮四川11,430,878戶,內郡1,999,444戶,59,848,964人,游食者429,118人,僧、尼213,148人[56]
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 14,002,760戶[57] 估79,816,000人 這是《元史》記載的人口數的高峰值。
元文宗至順元年(1330年) 13,400,699戶[58]
估17,000,000戶[54]
估84,873,000人
估85,000,000人[54]
 
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 估18,000,000戶[54] 估87,487,000人 部分學者認為本年為元代人口數的高峰值。
註:本表數據僅包含「中國本土」(不含吐蕃、雲南、嶺北及遼陽行省)的居民,且未包含特定居民(如道士、僧侶等等),戶口統計本身就有一定誤差,蒙古貴族軍將們又有大量的私戶,此外還有軍戶匠戶等均不納入人口統計不計入戶口統計,所以僅供參考。本表數據參考《元史》、《新元史》、趙文林與謝淑君所著的《中國人口史》與吳松弟所著的《中國人口史》[54]

經濟

元朝經濟大致上以農業為主,其整體生產力雖然不如宋朝[7],但在生產技術、墾田面積、糧食產量、水利興修以及棉花廣泛種植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發展。蒙古可汗進入中原之初,慘酷的屠殺和劫掠,給北方地區的經濟帶來了很大的毀壞。蒙古人原來是游牧民族,草原時期以畜牧為主,經濟單一,無所謂土地制度。蒙金戰爭時期,曾打算盡殺漢人,把耕地都變為牧場,大臣耶律楚材建議不如保留漢人的農業生產,以提供財政上的收入來源。這個建議受到鐵木真的採納[8]。 窩闊台之後,為了鞏固對漢地統治,實行了一些鼓勵生產、安撫流亡的措施,農業生產逐漸恢復。特別是經濟作物棉花的種植不斷推廣,棉花及棉紡織品在江南一帶 種植和運銷都在南宋基礎上有所增加。經濟作物商品性生產的發展,就使當時基本上自給自足的農村經濟,在某些方面滲入了商品貨幣經濟關係。但是,由於元帝集 中控制了大量的手工業工匠,經營日用工藝品的生產,官營手工業特別發達,對民間手工業則有一定的限制[8]

由於蒙古商品交換依賴較大,同時受儒家輕商思想較少,故元朝比較提倡商業,使得商品經濟十分繁榮,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相當富庶的國家。而元朝的首都大都,也成為當時聞名世界的商業中心。為了適應商品交換,元朝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紙幣流通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全以紙幣作為流通貨幣的朝代,然而因濫發紙幣也造成通貨膨脹[59]。商品交流也促進了元代交通業的發展,改善了陸路、漕運,內河與海路交通[8]

農業

鬥茶圖》,趙孟頫所繪,描寫元朝時鬥茶的情形。

農業方面,宋真宗時推行的占城稻在元朝時已經推廣到全國各地。農業生產繼續發展,1329年,南糧北運多達三百五十多萬石,這固然反映了蒙古統治者剝削的沉重,但是也說明糧食生產的豐富。這一階段,經濟作物也有較大發展,茶葉棉花甘蔗是重要的經濟作物。江南地區早在南宋時已盛產棉花,北方陝甘一帶又從西域傳來了新的棉種。1289年元廷設置了浙東、江東、江西、湖廣、福建等省木棉提舉司,年征木棉布十萬匹。1296年復定江南夏稅折征木棉等物,反映出棉花種植的普遍及棉紡織業的發達[8]。元朝水利設施以華中、華南地區比較發達。元初曾設立了都水監和河渠司,專掌水利,逐步修復了前代的水利工程。陝西三白渠工程到元朝後期仍可溉田七萬餘頃。所修復的浙江海塘,對保護農業生產也起了較大作用。元朝農業技術繼承宋朝,南方人民曾採用了圩田櫃田架田塗田沙田梯田等擴大耕地的種植方法,對於生產工具又有改進。關於元朝的農具,在王禎的《農書》中有不少詳細的敘述[8]

元世祖為了清查土地徵收賦稅曾實行過土地所有者自報田地的經理法,由於未能確實執行[60],1314年元仁宗又派大臣往江浙、江西、河南三地實施經理法,但實施結果仍然弊端極多,人民紛起反抗[61],以至仁宗不得不下詔免三省自實田租二年,最後不了了之。

元朝土地仍可分為官田和私田兩種。官田主要來自宋、金的官田,兩朝皇親國戚、權貴、豪右的土地,掠奪的民田,以及經過長期戰亂所形成的無主荒地。元 廷把所掌握的官田一部分作為屯田,一部分賞賜王公貴族和寺院僧侶,餘下的則由政府直接招民耕種,收取地租。其屯田的數量極大,遍及全國,其中以河北、河南 兩省最多[62]。其中民屯是役使漢人屯墾收租,軍屯則分給各軍戶,強迫相當於奴隸的「驅丁」耕種。私田是蒙古貴族和漢族地主的佔地以及少量自耕農所有的田地。元朝以大量土地賞賜寺院,例如1316年元仁宗曾賜給上都開元寺江浙田二百頃、華嚴寺百頃[63]。元朝也有一定數量的自耕農,然而地位很低下,生活十分困苦。

畜牧業

元朝官營牧場分布圖。

元朝的畜牧政策以開闢牧場,擴大牲畜的牧養繁殖為主,尤其是孳息馬群。畜牧業發展趨勢不穩定,由元世祖時的盛況漸漸趨向衰退,到了元惠宗時,畜牧業的衰敗更為嚴重,其原因最大的是自然災害。元朝完善了養馬的管道,設立太僕寺尚乘寺群牧都轉運司買馬制度等制度。元朝在全國設立了14個官馬道,所有水草豐美的地方都用來牧放馬群,自上都大都以及玉你伯牙折連怯呆兒,周回萬里,無非牧地[64]。元朝牧場廣闊,西抵流沙,北際沙漠,東及遼海,凡屬地氣高寒,水甘草美,無非牧養之地[65]。當時,大漠南北和西南地區的優良牧場,廬帳而居,隨水草畜牧[66]。江南和遼東諸處亦散滿了牧場,早已打破了國馬牧於北方,往年無飼於南者的界線。內地各郡縣亦有牧場。除作為官田者以外,這些牧場的部分地段往往由奪取民田而得[67][68]

牧場分為官牧場與私人牧場。官牧場是12世紀形成的大畜群所有制的高度發展形態,也是大汗和各級蒙古貴族的財產。大汗和貴族們通過戰爭掠奪,對所屬牧民徵收貢賦,收買和沒收所謂無主牲畜等方式進行大規模的畜牧業生產。元朝諸王分地都有王府的私有牧場,安西王忙哥剌,佔領大量田地進行牧馬,又擴占旁近世業民田30萬頃為牧場。雲南王忽哥赤的王府畜馬繁多,悉縱之郊,敗民禾稼,而牧人又在農家宿食,室無寧居。1331年以河間路清池、南皮縣牧地賜斡羅思駐冬[69]。元世祖時,東平布衣趙天麟上《太平金鏡策》,云:今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近於千頃,不耕不稼,謂之草場,專放孳畜[70]。可見,當時蒙古貴族的私人牧場所佔面積之大[68]

嶺北行省作 為元朝皇室的祖宗根本之地,為了維護諸王、貴族的利益和保持國族的強盛,元帝對這個地區給予了特別的關注。畜牧業是嶺北行省的主要經濟生產部門,遇有自然 災害發生,元朝就從中原調撥大量糧食、布帛進行賑濟,或賜銀、鈔,或購買羊馬分給災民;其災民,也常由元廷發給資糧,遣送回居本部。元帝對諸王、公主、后 妃、勛臣給予巨額賞賜,其目的在於鞏固貴族、官僚集團之間的團結,以維持自己的皇權統治。皇帝對蒙古本土的巨額賞賜,無形中是對這一地區畜牧業生產的投資[68]

手工業

王禎《農書》記載的宋元紡織機。

元朝手工業生產也有些進步,絲織業的發展以南方為主,長江下游的絹,在產量上居於首位,超過了黃河流域。元朝的加金絲織物稱為「納石矢」金錦,當時的織金錦包括兩大類:一類是用片金法織成的,用這種方法織成的金錦,金光奪目。另一類是用圓金法織成的,牢固耐用,但其金光色彩比較暗淡[8]。棉紡織業到宋末元初起了變化,棉花由西北和東南兩路迅速傳入長江中下游平原關中平原。加上元朝在五個省區設置了木棉提舉司,「責民歲輸木綿(棉)十萬匹」[71],可見長江流域的棉布產量已相當可觀。但當時由於工具簡陋,技術低下,成品尚比較粗糙。1295年前後,婦女黃道婆海南島黎族的紡織技術帶到松江府的烏泥涇,提升了紡織技術,備尊稱為黃娘娘[8]

元朝的瓷器在宋代的基礎上又有進步,著名的青花瓷就 是元代的新產品。青花瓷器,造型優美,色彩清新,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造船業十分發達,還有起碇用的輪車,並已經使用羅盤針導航。元朝的印刷技術,又比宋朝 更有進步。活字印刷術不斷改進,陸續發明了錫活字和木活字,並用來排印蒙文和漢文書籍。自1276年以來,已使用小塊銅版鑄印小型的蒙文和漢文印刷品,如 紙幣「至元通行寶鈔」。套色版印刷術應用於刻書,如中興路刊印的無聞和尚注《金剛經》。1298年王禎用木活字來印他所纂修的《大德旌德縣誌》,不到一月百部齊成,其效率很高。他又發明了轉輪排字架,使用簡單的機械,提高排字的效率。最後他總結成《造活字印書法[8]

元朝行會組 織還有應付官府需索、維護同業利益的作用,其組織的內部還更日趨周密。在元朝,「和雇」及「和買」,名義上是給價的,實際上卻給價很少,常成為非法需索。 雖然各行會多由豪商把持,對中小戶進行剝削,但是由於官府科索繁重,同業需要共同來應付官府的需求,同時官府也要利用行會來控制手工業的各個行業[8]

商業

描繪元代泉州港繁榮景象的圖畫,來自於15世紀《馬可波羅遊記》手抄本

元朝透過專賣政策控制鹽、酒、茶、農具、竹木等一切日用必需品的貿易,影響國內商業的發展。可是元朝幅員廣闊,交通發達,所以往往鼓勵對外貿易政策,因而終元之世對外貿易頗為繁盛。元朝的對外貿易主要採取官營政策,並禁止漢人往海外經商[72]。但實際上私商入海貿易的仍然很多,政府始終無法禁絕。元代海外貿易輸出入商品,大體上與宋代相同。但奴隸貿易卻有相當規模,販運進口的有「黑廝」和「高麗奴」。

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物資交流頻繁,從而促進了商業城市的發展。元朝時臨安仍改名杭州,其繁榮並不因南宋覆滅而衰退多少。由於北方人紛紛南遷,城廂內外人口更加稠密,商業繁榮。杭州是江浙行省的省會,地位重要,水陸交通便利,驛站最多,不但是南方國內商業中心,也是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之一。江浙行中書省居各行中書省徵收的商稅和酒醋課的第一位[73],城內中外商民薈萃,住有不少埃及人突厥人,還有古印度等國富商所建的大廈。泉州在宋元時期是東方第一大港,貨物的運輸量十分巨大,泉州的稅收僅次於前朝首都杭州。然而在元朝末年色目軍爆發亦思巴奚兵亂,導致外僑大量撤離,對外貿易中斷而衰[8]大都(今 北京)是元朝的首都,在原來中都城的東北方建立新城,規模宏大,是全國政治、軍事中心,也是陸路對外貿易和國內商業中心。達官貴人、富商大賈多在此聚居, 人口稠密,城廂內外街道縱橫,商肆櫛比鱗次,工商業很繁榮,是世界聞名的大城市。州縣以上的城市,商業比較發達的還有:

  1. 長江下游和蘇浙閩等地區的建康(南京)、平江蘇州)、揚州鎮江吳江吳興紹興衢州福州等城市;
  2. 長江中游地區的荊南沙市漢陽襄陽黃池太平州江州隆興等城市;
  3. 長江上游川蜀地區的成都敘州遂寧等城市;
  4. 沿海對外貿易城市的廣州泉州明州秀州溫州江陰等等[8]

貨幣制度

1287年元朝至元寳鈔。

元朝為了加強對經濟的統制,以使用紙幣為主,鑄造錢幣比其他朝代為少。1260年元世祖發行了以絲為本位的交鈔與以白銀或金為本位的中統鈔(中統鈔沒有設定流通期限)[74],鈔幣持有者可以按照法令比價兌換銀或金,雖然其後曾一度廢除,但持續使用到元朝末期,成為元朝貨幣的核心的紙幣[75]。全國各路都設有兌換的機關——「平準庫」。兌換基金充足,准許兌現,兌換的時候徵收兩到三分的手續費(工墨鈔)[75]。1276年由於元廷大肆搜括,增發紙幣,並將各路準備金銀運往大都,引起物價上漲,紙鈔貶值。1280年,紙幣貶值成為原來的十分之一。1287年物價已經「相去幾十餘倍」了。為了穩定物價,元廷發行「至元寶鈔」和中統鈔並行。1350年元惠宗又發行「至正交鈔」,發行不久,貶值嚴重,物價暴漲。事實上,民間的日常交易、借貸、商品標價等多有用銀的。這時使用的白銀,主要是銀錠和元寶[8]

賦稅與徭役

關於元朝的田賦,《元史·食貨志一》說:「元之取民,大率以唐為法。其取於內郡者曰丁稅,曰地稅,此仿唐之租庸調也;取於江南者曰秋稅,曰夏稅,此仿唐之兩稅也。」這段話雖然並不確切,但至少說明了南北田賦制度的差異。中原田賦的徵收大概始於耶律楚材輔政以後。在這之前蒙古帝國根本沒有賦稅之制。元朝行於江南的田賦制度基本上沿用了宋代的兩稅制

元朝人民還有一項很沉重的財政負擔,即科差,是徭役向賦稅轉化的一種形式[8]

文化

1287年亞美尼亞大主教繪像。他的著裝顯示中國風格,展現東方與西方之間蓬勃發展的文化與經濟交流。

元朝統治中原,對中原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像遼朝金朝西夏征服王朝,他們為了提升本國文化,積極的吸收中華文化,進而逐漸漢化,然而蒙元對漢文化卻不甚積極。他們主要是為了維護本身文化,同時採用西亞文化與漢文化,並且提倡蒙古至上主義,來防止被漢化。例如他們提倡藏傳佛教高過於中原的佛教道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長時間沒有舉辦科舉。由於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傳統社會秩序已經崩潰。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底下,屬於中下層的的庶民文化迅速的抬頭。這個現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藝術與文學方面則是發展以庶民為對象的戲劇與藝能,其中以元曲最為興盛[9]

思想

元朝的思想上也是兼收並用的,他們對各種思想幾乎一視同仁,都加以承認與提倡,「三教九流,莫不崇奉」[76]。早在1234年趙復被俘到北方後,他就在燕京設立太極書院,講授程朱理學,培養出一批理學家,使得理學得以北傳。元朝時,元帝尊重儒學,冊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並且推崇理學為官學。元仁宗初年恢復科舉,史稱延祐復科,在「明經」、「經疑」和「經義」的考試都規定用南宋儒者朱熹等人的注釋,影響後來明朝的科舉考試皆採用朱熹注釋[77]

耶律楚材

理學在元朝還有一些變化,南宋時期即有調和程朱理學朱熹心學陸九齡等兩家學派的思想。到了元代,理學家大多捨棄兩派其短而綜匯所長,最後「合會朱陸」成為元代理學的重要特點。當代有名的理學家有黃震許衡劉因與調和朱陸學的吳澄鄭玉趙偕,其中許衡、劉因與吳澄被譽稱為元代理學三大家。朱學的後繼者為了配合元帝的需求,更注重在程朱理學的倫理道德學說,其道德蒙昧主義的特徵日趨明顯。從而把注意力由學問思變的道問學轉向對道德實踐的尊德性的重視,這也促成朱、陸思想的合流。元代理學的發展,也為明朝朱學與陽明心學的崛起提供某些思想的開端[77]

由於元朝由蒙古人所統治,漢族士大夫基於異族統治的考量,在蒙元初期大多分成合作派與抵抗派。合作一派是華北儒者如耶律楚材楊奐郝經許衡等人。他們主張與蒙古統治者和平共存,認為華、夷並非固定不變,如果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如果蒙古統治者有德行,也可以完全入主中原。他們提倡安定社會,保護百姓,將中華的典章制度帶進蒙元,以教感化蒙古人。另一派是江南南宋遺民的儒者如謝訪鄭思肖王應麟胡三省鄧牧馬端臨等人。他們緬懷南宋故國,堅持民族氣節。為了消極抵抗元廷,採取隱遁鄉里,終生不願意出仕的方式。並且以著述書籍為業,將思想化為書中主旨。到元朝後期,由於元仁宗實行延祐復科,恢復科舉,及第者都感謝天子的恩寵,紛紛願意為元廷解憂。元朝後期國勢大墬,政治腐敗、財政困難,使得當時士大夫如趙天麟鄭介夫張養皓劉基等人紛紛提出各種政治主張,或從弊端中總結經驗教訓。他們大多提倡勤政愛民、廉潔公正、任用賢才等措施。元末民變的爆發使得南方有不少士大夫出於衛身、保鄉、勤王之目的,紛紛組織義兵護國,有些士大夫甚至捨身殉國。在明朝建立後,部分元朝遺老紛紛歸隱不出[78]

文學、史學與語文

元雜劇的壓卷之作《西廂記》。

元朝文學以元曲小說為主,對於史學研究也十分興盛。相對的元朝的詩詞成就較少,內容比較貧乏,但文以虞集為長,詩以劉因為著[79]明朝王世貞說「元無文」[80][81],但敘事文學如戲曲、小說第一次有主導地位[82]。元朝使華北誕生元曲,江南則出現以浙江為中心的文人階層,孕育出《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等長篇小說,自由奔放的文人如楊維楨倪瓚等人,在城市發放出市民文化的花朵[9]

元曲

元曲分成散曲雜劇,散曲具有詩獨立生命,雜劇則具有戲劇的獨立生命。當時城市經濟興盛,元廷不重視中國文學與科舉,當時社會提倡歌舞戲曲作為大眾的娛樂品,這些都使宋、金以來的戲曲昇華為元曲。散曲是元代的新體詩,也是元代一種新的韻文形式,以抒情為主,主要給舞台上清唱的流行歌曲,可以單獨唱也可以融入歌劇內,與唐宋詩詞關係密切。[83];雜劇是元代的歌劇,產生於金末元初,發展和興盛於元代至元大德年間。根據《太和正音譜》中所記,大約有五百三十五本,創作十分巨大而輝煌。元朝後期,雜劇創作中心逐步南移,加強與溫州發揚的南戲的交流,到元末成為傳奇,明清時發展出崑劇粵劇。 當時散曲四大名家有關漢卿、馬致遠、張可久與喬吉,有名的《南呂‧一枝花》(《不伏老》)反映作者樂觀和頑強精神;《恁闌人》(《江夜》)追求文字技巧, 脫離散曲特有風格;描寫景物的《水仙子》(《重觀瀑布》)雅俗兼備,以出奇制勝;其中描寫自然景物的曲子《天淨沙》(《秋思》)刻劃出一幅秋郊夕照圖,情 景交融,色彩鮮明,被稱為「秋思之祖」[84]。雜劇五大名家除了關漢卿與馬致遠之外,還有白樸王實甫鄭光祖,有名的作品有《竇娥冤》、《拜月亭》、《漢宮秋》、《梧桐雨》、《西廂記》與《倩女離魂》,主要表現社會與生活情況、歌頌歷史人物與事件,強調人物的情感。元曲的興盛,最後成為與漢賦唐詩宋詞並稱的中國優秀文學遺產[9]

平話小說
刻有八思巴文的令牌。

元朝長篇小說源自戲曲說白的平話,這些話本最後寫成書的即是小說,以《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最有名,與明代的《西遊記》、《紅樓夢 》合稱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敘述三國時期曹操劉備諸葛亮等人物,小說通篇精巧敘述謀略,雖與史實多有出入,仍譽之「中國謀略全書」;《水滸傳》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而羅貫中負責整理。其內容講述梁山泊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迫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9]。現存宋元平話共約八種,包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85]

史學、政書

元代的歷史研究也十分興盛。胡三省潛心研究歷史巨著《資治通鑑》,1286年《資治通鑒音注》全部成編,公認是對《資治通鑑》的注釋最佳者。馬端臨在歷史文獻的收集和整理方面有很深的造詣[86],著有《文獻通考》,記載上古至宋寧宗嘉定末年曆代典章制度的政書十通之一。蘇天爵歐陽玄虞集趙世延一同編寫的《經世大典[79]脫脫主編,由歐陽玄等人編寫《遼史》、《宋史》與《金史》。元朝還有記述大蒙古國立國至窩闊台汗時期的《蒙古秘史[9]

元朝文字與語言

元朝的文字與語言方面,一般是通用蒙古語與漢語,然而一些說法認為入聲字最早被認為在元朝官話消失。文字通用漢文與蒙古的八思巴字。八思巴文是元世祖時由國師八思巴根據當時的吐蕃文字而制定的一種文字,用以取代標音不夠準確的粟特語蒙古文字。然而此時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已經析為元朝和四大汗國:蒙古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兒汗國,因此八思巴文一直只有元朝採用,並主要用作為漢字標音符號。元朝滅亡後,仍然推行於北元,到了16世紀末期,蒙古高原的蒙古人受其他蒙古民族同化,轉而重新採用蒙古文字[9]

宗教

1330年建立於元朝的河北柏林禪寺寶塔
八思巴‎藏傳佛教薩迦派五祖之一,元朝首任總制院(即宣政院)院使,管理天下佛教與吐蕃地區。
全真教的開教教主王喆北七真,其中丘處機居其左首第一。
泉州景教墓石與四翼天使拿著交叉上的蓮花象徵。

元朝與四大汗國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兒汗國)橫跨歐亞大陸,幅員遼闊,其疆土內的種族也十分繁多,這些都使得元朝的宗教呈現多元化,各類佛教(含漢傳佛教藏傳佛教)、道教白蓮教等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東西方的商旅、教士亦來往頻繁,自西方傳來的伊斯蘭教基督教(含景教天主教)與猶太教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加。由於元朝對境內各種宗教基本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對信仰宗教的問題採取兼容並包的政策,甚且優容禮遇之,這種環境自然有利於宗教的傳播與發展。元朝僧人有免稅免役特權,致使一些不法之徒投機為僧,甚至干預訴訟,橫行鄉里,成為元代的一個社會問題[87]。不過,元世祖曾在禮節上歧視伊斯蘭教,例如不尊重其宰羊方法[88][89][90],伊斯蘭教徒被逼吃,此法令亦適用於基督教[91]。元朝對宗教管制較為寬鬆,使得民間如白蓮教明教等藉此建立秘密組織,進行抗元起事[34]

漢傳與藏傳佛教

各類佛教中以藏傳佛教最為興盛. 藏傳佛教約唐中期自吐蕃傳入唐朝,專以祈禱禁咒為事。漢傳佛教唐武宗時遭受打擊,宋朝時只剩禪宗慢慢恢復,然敵不過道教理學。藏傳佛教中,薩迦派(花教)自窩闊台汗至元世祖期間逐漸獲得蒙元朝廷的尊重。忽必烈早在攻擊吐蕃時即於薩迦派的喇嘛扮底達講和,而後扮底達的繼承人八思巴被元世祖奉為國師(後升為帝師),賜玉印,任中原法王,命統天下佛教,並兼任總制院(後改名為宣政院)使來管理吐蕃(今西藏)事務,這是以宗教領袖統治西藏地區之始。八思巴還為元朝建立八思巴文。藏傳佛教在元朝皇帝的推崇下,在社會與政治上均有極高的地位。諸位元朝皇帝均受藏傳佛教的戒律,藏傳佛教也逐漸推廣到蒙古各部。然而皇室用於佛事之錢要佔國家財政支出一半(皇帝即位前要灌頂),寺院也擁有龐大的產業,部分喇嘛也驕縱不法,危害社會。例如元世祖時,江南佛教總統喇嘛楊璉真珈喜好掘墓,曾挖掘宋朝諸陵與諸大臣墳墓百餘所;包庇平民不輸租賦者,達兩萬三千戶,其餘如奪人產業,姦污婦女等類之事,更為常見[34][92]

道教

道教自宋朝即十分興盛,金朝與南宋時期即有全真教太一教大道教三派。全真教由王喆創立,主張修孝僅存一之德,然後學道。成吉思汗於西征時邀清全真教道士丘處機西行中亞,十分禮遇他,並且他掌管天下道教。丘處機後來與其弟子李志常寫成《長春真人西遊記》一書,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大道教主張苦節危行,不妄取於人,不苟奢於自,從創教教主劉德仁五傳至酈希誠,被蒙哥冊封為太玄真人,掌管教務。太一教以傳授太一三元法籙之術為主,從創教教主蕭抱珍五傳至李居壽時,元世祖興建太一宮,並讓他居之,獲得太一掌教宗師印。然而元朝以藏傳佛教為國教,元世祖曾命燒去一些「捏合不實」的道經如《老子化胡經》等,然而仍然冊封各派宗師以安撫之[34]

基督教(含景教)與猶太教

元朝的基督教(即天主教)稱為也里可溫教,唐朝時基督教的分支景教(聶斯脫里派)因唐武宗的禁止而式微,到元朝時基督教再度傳入中國。當蒙古人數度西征時,歐洲頻繁發動數次十字軍東征,征伐西亞的伊斯蘭教徒,因此歐洲人有意和蒙古結盟,共抗伊斯蘭教徒。貴由汗時,羅馬教宗曾派使者到和林見貴由汗;元世祖時教廷又派方濟各會教主由海道抵大都,元世祖同意其傳教,而景教教徒分布在揚州杭州鎮江泉州等地,最後分布到華北、西北與西南。然而基督教時常與佛道兩教衝突,方聶兩派也自相牽制。元朝晚期,教宗有意派主教來華整頓教務,然而主事者漠不關心,元朝滅亡後東西交通斷絕,基督教再度式微。猶太教稱為術忽或主吾,猶太人大多定居開封、杭州、大都與和林等城市。由於猶太商人擅長理財,元廷視為財政來源之一[34]

伊斯蘭教

元朝的伊斯蘭教(又稱回教)稱為木速蠻教,也是於唐武宗後式微於中國,而後流行於西域中亞各國如畏吾兒花剌子模等國。成吉思汗西征時降服許多西域回教國家,使得伊斯蘭教徒仕於蒙古朝廷甚多。由於色目人(即西域各族)擅長理財,元世祖統一中國後更任用色目人,給予極大的權力。這些都使得伊斯蘭教盛行於中國西部、雲南地區等,部分色目商人也有定居於沿海廣州、泉州、杭州與揚州等地區,漸漸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特色,幾乎覆蓋全國[93]。1357年至1366年間更在福建發生色目軍亂,史稱亦思巴奚兵亂。當時蒙古王公大臣也有信奉伊斯蘭教,其中安西王阿難答更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於元成宗駕崩後擔任監國,並且很有機會繼承為皇帝。如果他擔任皇帝,可能使元朝國教改為伊斯蘭教[34]

藝術

元朝的制瓷業很發達,這是一隻元代龍泉窯的梅子青瓶

元朝經濟發達,城市文化興起,又因為交通發達,東西文化交流,使得元朝藝術呈現多元化。由於蒙元直到後期才長期舉辦科舉,為了鞏固蒙古人地位又分立蒙古人、色目人、漢人與南人等四個階級,並且不重用漢人儒者。這些都使大多數的江南儒者放棄政之路,轉向藝術方面的發展。

繪畫
元朝晚期景德鎮窯青花蕭何韓信梅瓶

繪畫方面,文人畫成為主流,著重個人及書法表現,風格與元代強調裝飾的宮廷繪畫迥然不同。元初趙孟頫高克恭等人提倡復古,回歸唐朝北宋的風格,並且將書法入畫,創造出重氣韻、輕格律,注重主觀抒情的元畫風格。元朝中晚期以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等元代四大家[94] 為主,其中又以黃公望為冠[95]。他們寄託清高人格的理念於繪畫上,以隱逸山水與、石等為象徵。黃公望創始「淺降山水」,先以水墨鉤勒皴染為基礎,加上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由於元人以較乾的筆法在紙上作畫,這不同於宋人繪於絹上。山水畫除了皴法以外,增多擦的效果,猶如中國書法一樣。為了使畫面的上方可以題上詩句,所以故意留出一角,題上自己作的詩句,使詩、書、畫三者合成一體,影響明清國畫至今。元代的花鳥,以錢選最為有名,他學習宋人趙昌的畫風,具有宋人厚重典雅的趣味。其他如趙孟趙雍陳琳劉貫道等均以兼善花鳥出名[96]

書法
元代書法大家趙孟頫的《行書右軍四事》(局部)

元朝書法的核心人物是趙孟頫,他的書法深受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影響,所創立的楷書趙體與唐楷之歐體顏體柳體並稱四體,成為後代規摹的主要書體,表現為「溫潤閒雅」「秀研飄逸「的風格面貌。審美觀趨向飄逸的超然之態獲得一種精神解脫有一定聯繫。鮮於樞與趙孟頫齊名,但影響略小,尤其擅長行、草書。與他們同時代的書法家鄧文原則擅長章草,是研習這種古書體不多見的名家之一。康里巙巙稍晚於趙孟頫,也以草書名世,是少數民族書法家的代表人物[97]。  

瓷器、雕刻與其他工藝

元朝的工藝美術十分發達,在傳統的工藝美術上吸收了藏族等其他民族文化,對元代工藝美術帶來了新的發展。官辦手工業人材薈萃,技藝精湛,生產出了大量高級手工藝品和消費品,最明顯的如陶瓷工藝、織綉工藝等[98]。元朝瓷器漆器等實用藝術常有創新。元朝是景德鎮真正馳名的時期,最著名的瓷器即為青花瓷釉里紅。受到中東文化影響,瓷器有豐富的藍白色裝飾,中東商人也會訂製大量的龍泉青瓷。元朝也完成許多佛教雕刻,其中,密宗多手佛像顯示蒙古人對尼泊爾、西藏地區藏傳佛教藝術的愛好。銀器工藝家朱碧山知名的銀器的雕造技術也是在此時發展。此外元代也製作生產雕漆工藝品[99]

趙孟頫所繪《鵲華秋色圖》,以瀟灑、鬆動、乾溼相間之筆寫出,帶有清幽淡遠的韻味。
黃公望所繪《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局部),山和水的布置疏密有致,墨色濃淡乾濕並用,用墨淡雅,但極富變化。
高克恭所繪《秋山暮靄圖》(局部),卷面雲煙流動,淡雅有致,既富有詩一般的韻律,又勃發盎然生機。

科技

北京郭守敬紀念館的郭守敬雕像

由於元朝朝廷與社會提倡思想多元,經濟發達提供可靠的物質保證,交通發達與中外交往空前活躍又為吸收世界各地科技創造條件,使得科學技術有很高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天文歷法、數學、農牧業、醫藥學與地理學等方面。中國古代的發明印刷術火藥等出現了印刷活字盤火銃等技術,西傳西方後促進歐洲國家的進步。波斯阿拉伯素稱發達的天文、醫學等成就,也在元朝被大量傳至中國。由於東西貿易的興旺,西域的玉石、紡織品、食品及珍禽異獸等也源源不斷輸入中國。中外的科技交流,促進了各自的科技進步,元朝正好為這種交流提供了比以前歷代都優越的條件[100]

天文學與曆法

元朝在天文歷法方面十分發達,元世祖邀請阿拉伯的天文學家來華,吸收了阿拉伯天文學的技術,並且先後在上都、大都、登封等處興建天文臺與回回司天臺,設立了遠達極北南海的27處天文觀測站,在測定黃道和恆星觀測方面取得了遠超前代的突出成就。元朝有名的天文學家有郭守敬王恂耶律楚材紮馬魯丁等人。耶律楚材曾編訂有《西征庚午元歷》,1267年扎馬魯丁撰進《萬年曆》,郭守敬等人修改曆法,以近世截元法主持編訂了《授時歷》,《授時歷》於1280年頒行,延用了400多年,是人類歷法史上的一大進步。扎馬魯丁與後來的郭守敬研製出了簡儀、仰儀、圭表、景符、闚幾、正方案、候極儀、立運儀、證理儀、定時儀、日月食儀等十幾種天文儀器,當時在天文台里工作的還有阿拉伯天文學家可馬剌丁苫思丁等人。回回司天台一直存在到元末明初,仍由回回司天監黑的兒阿都剌、司天監丞迭里月實等修定曆數[8][100]

數學

元朝數學湧現出了一批傑出數學家及其著作。如李冶及其《測圓海鏡》、《益古演段》;朱世傑及其《算學啟蒙》、《四元玉鑒》;李冶提出的天元術(即立方程的方法)及朱世傑提出的四元術(即多元高次聯立方程的解法),是具有世界性影響的新成就。算盤在元代也初具規模[100]

農學
元朝王禎著作《王禎農書》裡所繪的印刷活字盤。

元代的農業技術主要可見於《農桑輯要》、《王禎農書》與《農桑衣食撮要》等三部書。《農桑輯要》由元廷主持編纂,全書分七卷十篇,對元及其以前的作物栽培、牲畜飼養做了總結,並保存了大量古農書資料,對推廣農牧業技術,指導農牧業生產有重要作用。《農書》為著名農學家王禎所 著,,全書分「農桑通訣」、「百穀譜」、「農器圖譜」三大部分,總結了古代的農業生產經驗,又介紹了當時的新技術,是繼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之後又一 部重要的農業科學著作。王禎認為要不違農時、適時播種、因地制宜、及時施肥、興修水利才是取得農業豐收的保證,其中關於棉桑種植具有現實意義[8]。《農桑衣食撮要》為魯明善所著,此書重在實用,按月記載農事活動,特別還涉及到遊牧生產,可補《農桑輯要》及其它古農書之不足[100]

醫藥學

醫藥學方面,史稱金元四大家中有兩位生活在蒙元時期。李杲師承張元素,強調補脾胃,創立了「補土派」,著有《脾胃論》、《傷寒會要》等。朱震亨羅知悌為師,發展劉完素火熱學說,主張以補陰為主,多用滋陰降火之劑,後人稱其為「滋陰派」,著有《格致余論》、《局方發揮》、《傷寒辨疑》等書。外科骨傷科方面成就更為突出,危亦林在麻醉與骨折復位手術上有創新。薩德彌實的《瑞竹堂經驗方》很註意北方的寒冷氣候及蒙古族遊牧生活實際,有不少治療骨傷及風寒濕痹的方劑,有的時至今日仍為醫家所使用。元廷太醫忽思慧的《飲膳正要》反映了當時國內各少數民族及中外人民的飲食文化交流[100]

地理學

地理學方面《元一統誌》的編纂、河源的探索、《輿地圖》的問世及大批遊記類著作的出版是其主要成就。《元一統誌》由政府主持,紮馬魯丁、虞應龍具體 負責。該書對全國各路府州縣的建置沿革、城郭鄉鎮、山川裏至、土產風俗、古跡人物均有詳細描述,具有較高史料價值。1280年元世祖命女真人都實探求黃河河源,認為星宿海(火敦腦兒)即河源,比較接近實際。潘昂霄還據此撰成《河源誌》。道士朱思本考察了今華北、華東、中南等廣大地區地理形勢,參閱《元一統誌》等地理學著作,以「計裏劃方」法,繪製成《輿地圖》,成為元朝地理學及中國地圖史上劃時代的人物。遊記類地理學著作有耶律楚材《西遊錄》,李志常整理的《長春真人西遊記》,周達觀《真臘風土記》,汪大淵《島夷誌略》等,對元朝國內外的地理地貌、風土人情、貿易來往等頗多描繪[100]

交通

草原上的馬可波羅一行人。

元代水陸交通的發達,使中外交往範圍空前擴大。當時,東西方使臣、商旅的往來非常方便。元人形容說:「適千裏者如在戶庭,之萬裏者如出鄰家。」同時 代的歐洲商人也說,從裏海沿岸城市到中國各地,沿途十分安全。這對發展中外各國之間,國內各民族之間的科技文化交流是十分有利的。元朝與中亞西亞地區的蒙古勢力保持著來往關係,東西方海運及陸路交通十分暢通,使得西方與元朝中國的交往更加頻繁,技術交流更加迅速。其中主要分陸路和水路兩部分[8]

陸路有發達的驛道,主要遞送朝廷、郡縣的文書。早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在西域地區新添了許多驛站。著名的長春真人丘處機興都庫什山覲見元太祖成吉思汗時,即曾經過這些驛站。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原後,在遼闊的國土上,建立了嚴密的驛傳制度(蒙古語「站赤」),使郵驛通信十分有效地發揮效能。元朝的驛路分為三種:一稱帖裏幹道,蒙古語意為車道;二稱木憐道,蒙語意為馬道;三為納憐道,蒙語意為小道。從地區講,帖裏幹和木憐道,多用於嶺北至上都大都間的郵驛;納憐道僅用於西北軍務,大部分驛站在今甘肅省境內,所以亦稱「甘肅納憐驛」[101]。驛道國內可達吐蕃大理天山南北路、蒙古草原,國外遠及波斯敘利亞俄羅斯歐洲其它地區[8]

水路主要指河運和海運。河運方面元代鑿通了南起鎮江、北達大都的大運河。其中從鎮江至杭州的江南運河段,從淮安經揚州入長江的揚州運河段,大體是隋代運河舊道。元世祖以郭守時擔任都水監,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其後被忽必烈命名通惠河),再加上修建濟州河會通河等其它幾項重大工程,這使得連接大都杭州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海運方面,當時元朝的船隻已經航行於印度洋各地,包括錫蘭(今斯里蘭卡)、印度、波斯灣和阿拉伯半島,甚至達到非洲的索馬里亞。威尼斯馬可·波羅忽必烈時期隨從他的父親和叔叔來到中國,在其口述並由魯斯蒂謙記錄的《馬可·波羅遊記》中描繪出元朝中國的繁華景象[8]

社會

元朝民間的木偶劇院。

元代社會因思想多元化、商業經濟發達與交通便利,使得元帝國的強盛,是東亞地區的富裕大國,在歐洲人馬可波羅的遊記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盛況[79]。隨著理學影響的下降,長期以來壓在人們心頭的封建禮教的磐石隨之鬆動,下層人民和青年男女,蔑視禮教違反封建倫理的舉動越來越多,以至王惲對宣揚禮教的做法,發出了「終無分寸之效者,徒具虛名而已」的慨嘆。孔齊在言道:「浙間婦女,雖有夫在,亦如無夫,有子亦如無子,非理處事,習以成風。」[102]。在此說明元朝社會的價值觀念在變化,說明元代文學作品出現眾多違背封建禮教的人物,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103]。 由於元朝崇尚蒙古至上主義,推行四個階級的制度,以至於對漢人、南人有很多限制。例如在江南,白天不許集眾詞禱,晚上實行燈火管制,這些都防範江南漢人。其他有關武器、馬匹等戰爭用具都嚴禁持有。在法律、科舉、任官等都有給予蒙古人與色目人優 惠。由於元帝的民族歧視政策和對科舉的輕忽,使得大批文化人失去了優越的社會地位和政治上的前途,從而也就擺脫了對政權的依附。他們作為社會的普通成員而 存在,通過向社會出賣自己的智力創造謀取生活資料,因而既加強了個人的獨立意識,也加強了同一般民眾尤其是市民階層的聯繫,他們的人生觀念、審美情趣,由 此發生了與以往所謂「士人」明顯不同的變化[103]。至於蒙古族的生活方式,則純粹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早期社會中的婚姻以外婚、仇家禁婚、無倫理上限制為主。他們有傳統的婚禮習俗,在統一中國後,由於蒙漢通婚,部分也採漢禮[79]

帝王年表

大蒙古國 1206年—1271年
廟號謚號尊號名字[註 10]在位時間年號
烈祖
(元世祖追諡)
神元皇帝
(元世祖追諡)
(蒙語)把阿禿兒[註 11] 也速該    
太祖
(元世祖追諡)
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元世祖追諡,元武宗加諡)
(蒙語)成吉思汗 鐵木真 1206年-1227年  
睿宗監國
(元世祖追諡)
仁聖景襄皇帝
(元世祖追諡,元武宗加諡)
(蒙語)也可那顏[註 12] 拖雷 攝政
1227年-1229年
 
太宗
(元世祖追諡)
英文皇帝
(元世祖追諡)
(蒙語)木亦堅汗[104] 窩闊台 1229年-1241年  
稱制 昭慈皇后
(元世祖追諡)
  脫列哥那 攝政
1242年-1246年
 
定宗
(元世祖追諡)
簡平皇帝
(元世祖追諡)
  貴由 1246年-1248年  
稱制 欽淑皇后
(元世祖追諡)
  海迷失 攝政
1248年-1251年
 
憲宗
(元世祖追諡)
桓肅皇帝
(元世祖追諡)
  蒙哥 1251年-1259年  
世祖 聖德神功文武皇帝 憲天述道仁文義武大光孝皇帝 忽必烈 1260年-1271年 中統 1260年-1264年
至元 1264年-1294年
(蒙語)薛禪可汗
      阿里不哥 1260年-1264年  
元朝 1271年—1368年
廟號諡號尊號名字在位時間年號
世祖 聖德神功文武皇帝 憲天述道仁文義武大光孝皇帝 忽必烈 1271年-1294年 至元 1264年-1294年
(蒙語)薛禪可汗
成宗 欽明廣孝皇帝   鐵穆耳 1294年-1307年 元貞 1295年-1297年
大德 1297年-1307年
(蒙語)完澤篤可汗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 統天繼聖欽文英武大章孝皇帝 海山 1307年-1311年 至大 1308年-1311年
(蒙語)曲律可汗
仁宗 聖文欽孝皇帝   愛育黎拔力八達 1311年-1320年 皇慶 1312年-1313年
延祐 1314年-1320年
(蒙語)普顏篤可汗
英宗 睿聖文孝皇帝 繼天體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 碩德八剌 1320年-1323年 至治 1321年-1323年
(蒙語)格堅可汗
  史家稱泰定皇帝[註 13]   也孫鐵木兒 1323年-1328年 泰定 1324年-1328年
致和 1328年
  史家稱天順皇帝[註 14]   阿速吉八 1328年 天順 1328年
文宗 聖明元孝皇帝 欽天統聖至德誠功大文孝皇帝 圖帖睦爾 1328年-1329年 天曆 1328年-1329年
(蒙語)札牙篤可汗 1329年-1332年 天曆 1329年-1330年
至順 1330年-1332年
明宗 翼獻景孝皇帝 順天立道睿文智武大聖孝皇帝 和世琜 1329年 天曆 1329年
(蒙語)忽都篤可汗
寧宗 沖聖嗣孝皇帝   懿璘質班 1332年 至順 1332年
惠宗[106][107] 順皇帝
(明朝明太祖諡)
  妥懽帖睦爾 1333年-1368年 至順 1333年
元統 1333年-1335年
至元 1335年-1340年
至正 1341年-1370年
(蒙語)烏哈噶圖汗[108]
北元 1368年—1402年
廟號諡號尊號名字在位時間年號
惠宗[106][107] 順皇帝
(明朝明太祖諡)
  妥懽帖睦爾 1368年-1370年 至正 1341年-1370年
(蒙語)烏哈噶圖汗[108]
昭宗[106][109] (蒙語)必里克圖汗[註 15][111][109]   愛猷識理達臘 1370年-1378年 宣光 1371年-1379年
  (蒙語)烏薩哈爾汗[111][109]   脫古思帖木兒 1378年-1388年 天元 1379年-1388年
    (蒙語)恩克卓里克圖汗[112]
(蒙語)卓里克圖汗[112]
也速迭兒 1389年—1393年[112]
1388年—1391年[112]
(去年號,且為阿里不哥後裔)
    (蒙語)恩克可汗[112]   1391年—1394年[112] (為阿里不哥後裔)
    (蒙語)尼古埒蘇克齊汗[113] 額勒伯克[113] 1393年(或1394年)[112]—1399年  
      坤帖木兒 1400年—1402年 (被殺後去國號)
北元的相關資料比較匱乏,目前史學研究以漢文、蒙古文與波斯文史料互相對照分析,本文以〈關於北元汗系〉[114]與〈15世紀中葉前的北元可汗世系及政局〉[115]等為主,參考《新元史》、《欽定蒙古源流》、無名氏《黃金史》、羅卜藏丹津《蒙古黃金史》等元史資料而成。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片糕
拼音:Yún Piàn Gāo (Yun Pian Gao)

雲片糕,是誕生於乾隆年間的柳州名產,顧名思義,其名稱正是由糕片細膩柔軟、雪白芳香、清甜可口,像雲彩一樣可以一片片地撕下來的特點而來。它選用優質糯米白糖豬油拌勻做糕粉,蜂蜜桂花糖拌 成糕芯,精工細做後切成長薄片而成。據說新鮮優質的雲片糕細膩柔軟,猶如凝脂。25片一紮,每片長寬一致,薄而均勻。輕輕一甩,可成扇形張開,用手揉撚, 卷曲不裂、松手還原,又因爲糖油充足,點火盡燃之。拈一片欲嚐,還未入口,就已清香撲鼻,真入了口,松軟細膩,清甜滋潤,瞬間即化,令人陶醉。如今的雲片 糕,已經被人們賦予“平步青雲步步高”的美好寓意。

歷史傳說

 

雲片糕
         雲片糕

  提起雲片糕,柳城人語氣里充滿了自豪感。盡管《柳城縣志》里對雲片糕歷史、工藝、流傳的叙述等於零,但民間關於雲片糕的典故、歷史還是相當豐富的。

  傳說中,《西游記》里的孫大聖偷吃了王母娘娘蟠桃、瑤池會的玉液瓊漿、太上老君的 九轉金丹,嫌不夠,肋下手中又挾裹了許多香醪佳釀,撥轉雲頭下來,要與眾猴們做個“仙酒會”。酒也喝多了,跌跌撞撞,腳底打滑,踩落了腳下一片雲彩,這雲 彩化作雨露,飄飄忽忽,落在鳳山地上,下溝入渠,哺禾育苗,於是有了今天的“雲片糕”,並留下“此糕送與蟠桃會,神仙取糕不取桃”的佳話。

  但聽到最多最廣的說法是:雲片糕自明代開始馳名全國,清朝乾隆年間盛行於市,發展爲柳城名牌糕點,成爲進京貢品,直到建國前後仍以家庭作坊式進行分散制作。尤其在柳城老縣城鳳山鎮,最多的時候小小鎮子竟有六七十家雲片糕作坊,在柳州的銷售點就有30多家。

  當年在搬運社當過工人的鳳山人張秀蘭如今已年過六旬,她回憶道:“每逢鳳山街圩日最少有500艘船停靠,肩挑農副產品趕集擺賣的,趕圩購物的,探親訪友的,各種人把簡陋的碼頭擠得水泄不通。賣汽水、雪條涼粉的也來湊熱鬧,不過都比不上雲片糕好賣。”

  到了上世紀60年代,柳城雲片糕開始有合營經營生產廠家出現,在新縣城大埔鎮成立國營“柳城縣雲片糕點廠”, 以“宮燈”爲注冊商標。建廠不久,在1959年新中國十年大慶時,該廠就做了雲片糕送上北京,聲名大震。之後通過水運下了廣州,通過陸運、火車銷往全國各地,柳城雲片糕成爲許多游客來廣西必帶的特產之一。到了1984年,柳城雲片糕廠達到了最輝煌的時期,年產300噸,創匯200萬元,同年穫廣西省級名優產品榮譽。之後,1990年被指定爲亞運會銷售食品;1991年榮穫全國第四屆少數民族運動會“奉獻獎”;1999年在自治區鄉鎮企業產品展評中穫得了銀杯獎;2001年穫中國西部大開發地方特色產品銀獎等。

制作方法


  雲片糕的原料很平常,糯米、白糖、豬板油,外加少許蜂蜜、桂花糖、果皮糖做餡料。但如果因此以爲雲片糕人人能做,那就大錯特錯了。原料雖然不複雜,卻十分講究品質。

  柳城雲片糕廠廠長劉大煥邊領記者參觀,邊介紹制作工藝。原來,糯米、白糖、豬板油三種原料采購回來,並不能直接使用,必須經過加工、陳化、提鍊系列准備工作之後,才能擺上操作台。

   第一步處理糯米,有炒米、磨粉、陳化三大步驟。首先將糯米用溫水洗淨,再用滾水噴淋,堆垛捂1小時左右,隨即攤開,經20小時晾幹後過篩,選出大顆粒糯 米。之後用4倍粗砂炒米,將炒好的糯米再磨成粉。磨粉是個粗活,以前的手工作坊,多會請來盲人推磨。盲人心無旁鶩,工作效率高,一天下來可推出40公斤。 磨好的糯米粉要攤在室内地板攤開的大白布上,以吸收地氣,回潮吸收水分,同時保持定期翻動,這就是糯米粉陳化過程,需時較久,主要由天氣條件決定時間長 短。

  第二步處理白砂糖。如今的白砂糖太硬,也不能直接使用,要將白砂糖加水攪溶,變成糖漿後用打漿機打成細白糖,就放入大缸内發酵。 在光線昏黑的發酵室,記者見到近10個直徑接近1米的大缸分三排擺放,缸口蓋着木蓋,當里面的糖漿沉澱發酵,溢出糖油後,沉底的白色細膩的糖渣就是制作雲 片糕的用糖了。這個發酵過程起碼半個月以上。

  第三步,豬板油最好也是自己提鍊,千萬不能用花生油、茶油等植物油取代,因爲豬油才夠香夠味。

  萬事俱備,就可以到操作台入模成型了。成型之前記得先用蜂蜜、桂花糖、果皮糖拌少量糯米粉作好餡料。

  “在操作台從攪粉到成型整個過程不能超過3分鍾,要不然時間一久,糯米粉容易結塊,口感、外型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工人將糯米粉、糖渣、豬油按一定比例充分拌和揉勻後,就將主料、餡料入模成型。這可不容易,一層料一層餡,層層壘起,然後再拿木鎚不斷拍緊,不拍緊糕片就撕不出雲片般的效果,所以這一步驟很重要。”劉大煥指指台面上的木鎚,記者試着提起,有一定分量。

  成型再出模複蒸約5分鍾,取出撒一層熟麵粉,放入木箱保溫,以使糕體質地更加柔潤。隔天取出放到切片機一切,每30釐米切25片,隨切隨包裝。

  據說廖有信老 師傅在切雲片糕上有一手絕活——盲切雲片糕。一邊切,一邊抬頭跟你說話,根本不用看手中正在忙着的活兒,斧頭型的切糕刀就在手起刀落間,將雲片糕切得跟機 切一樣薄而均勻。但老人家年事已高,一年多前已經不再表演這一絕活,就連陪伴老人家多年的切片板都在一次整理中遺落,令人遺憾。

面臨失傳

 

雲片糕
         雲片糕

  柳城雲片糕久負盛名,響譽海内外,早已成爲標志性的廣西名 小吃之一,但如今許多慕名而來購買雲片糕的人卻感歎,如今的雲片糕早已不是過去吃過的那個味了,“沒有了那種香甜柔軟的口感,買回來不到一個星期,就硬得 像塊石頭的,一掰就一塊塊的碎掉,像過去那樣可以一片一片撥下幾乎不可能”。其質量大不如前,保鮮期短,保留時間一長,糕片中的油就會慢慢地外滲,糕片變 硬,品味盡失。這一軟肋已成爲嚴重影響雲片糕生存壯大的原因。

  記者從柳城縣政府相關部門了解到,如今柳城雲片糕廠家從原來的幾十家現 隻剩下3家,正規的國營企業“柳城縣雲片糕點廠”原來有80多名職工,現在隻有五六個人在作業。產量下降,外銷受阻,生產規模越來越小,而私人小家庭作坊 也是良莠不齊,無財力、動力提高技術,雲片糕的制作工藝瀕臨失傳的危險。

  廖有信、劉大煥聊到這方面時,都感覺到深深的緊迫感。談話中,他們無不認爲,雲片糕品質下降的原因有二,一是原料品質發生了變異;二是保鮮技術始終未能提高。由於濫施農藥化肥等, 制作雲片糕的糯米、白糖、豬油等原料已不再是當年的“模樣”,而且原來是手工石磨磨米粉,現改用機器打粉,其細膩程度怎麼都不如石磨磨的好,從而也影響了 雲片糕的質量。另外,雲片糕的保濕、保軟問題是一直存在的問題,劉大煥說,曾有大學相關教授給他們指點過試着添加一些天然保鮮劑,但嚐試後發現保鮮效果甚 微,並且影響口感,所以沒有采用。

  如今,他們希望政府部門重視和參與,增加投入,更新設備、工藝,不斷創新品種,並實施規模化生產等。

  正宗雲片糕“白如雪,薄如紙,柔可繞指,抖落成片,入口即化”。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炒米餅是陽江特產, 普通的炒米餅一般都是炒米粉加糖做的,而正宗的禮記炒米餅則採用上等炒米粉、白芝麻、和香香脆脆的美國大杏仁經過傳統的工藝、古法秘製而成。禮記炒米餅配方:食用植物油、黃奶油、炒米粉、杏仁、白芝麻、白砂糖等。使用黃奶油調味,炒米餅有點咸有點甜,薄薄酥脆讓人回味無窮,一個接一個,吃不停手,是老少咸宜的飯後小點心.
編輯摘要
  礼记炒米饼 点击查看大图
禮記炒米餅點擊查看大圖禮記炒米餅點擊查看大圖
炒米餅是陽江特產


炒米餅是陽江特產, 普通的炒米餅一般都是炒米粉加糖做的,而正宗的禮記炒米餅則採用上等炒米粉、白芝麻、和香香脆脆的美國大杏仁經過傳統的工藝、古法秘 制而成。 禮記炒米餅配方:食用植物油、黃奶油、炒米粉、杏仁、白芝麻、白砂糖等。使用黃奶油調味,炒米餅有點咸有點甜,薄薄酥脆讓人回味無窮,一個接一個,吃不停 手,是老少咸宜的飯後小點心.


相傳宋朝後期,當時陽江城附近農村有一個老太婆。有一天,討到了很多人家棄之不要的鍋巴,她拿回來泡上殘湯,當飯吃了兩天,後將這些鍋巴放到屋頂上曬乾,以備日後討不到飯時當乾糧。她把那日前儲備的鍋巴拿出來充飢,又把討來的糖和著鍋巴吃,吃剩的,老太婆就捏做成一團,烤乾,留作下頓作“飯”吃。吳老太的“粉酥”(炒米餅)從那以後就在社會上流傳開了,這就成了現在炒米餅的雛形。

炒米餅是澳門禮記餅家的特色糕點之一,已經有百年的歷史,好吃的炒米餅咬下去口感獨特,入口甘香松化,還有杏仁的脆口,滋味無窮!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肚臍餅               

肚臍餅是台灣苗栗桃園中壢地區糕餅店特產、拌手禮;中間餡料凸出,又稱奶頭餅、綠豆凸;外皮油香酥可口,甜而不膩,外型類似葡式蛋塔;不同的是肚臍餅內餡為綠豆泥或是蕃薯泥,配上桃竹苗丘陵地盛產,是風味極佳之午後精緻茶點。現為苗栗縣縣餅

據說1905年左右,部份在苗栗市苗栗糖廠練糖的日本技師,思念家鄉糕餅和果子甜點,即與苗栗台灣鄉親,就地取材,共同研製茶點;肚臍餅由來說。

苗栗的『肚臍餅』,造型小巧可愛, 口感香Q,甜而不膩,皮薄細軟,餡多酥鬆。因製法特殊,不摻油、少糖的特色,是養生輕食的最佳選擇。

  擁有百年歷史的『肚臍餅』,由來眾說紛紜;據聞日據時代,苗栗糖廠的一群日本技師,因思念家鄉的和果子(日式糕餅),與苗栗的糕餅師父,利用綠豆和地 瓜等食材,研製了具有濃濃兒時回憶味道的肚臍餅。因其餅皮不摻油,燒烤烘培時餅餡總由餅皮的密合口流出,而形成其特殊的造型,也因狀似奶頭或月亮的形狀, 又有『綠豆凸』、『月光餅』或『奶頭餅』之稱。現今業者還研發客家蘿蔔乾、肉燥、鮮果、擂茶、紅棗等多種口味可供選擇,當然也只有在苗栗才能品嚐到喔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月光餅

月光餅1840年代香港出現,在台灣被稱為窮人月餅[1],由於當時物質缺乏,窮人買不起廣式月餅等昂貴應節食品,便以月光餅代替。

香港的月光餅的材料是白砂糖麵粉,形似炒米餅,入口溶化,味道似雲片糕。台灣的月光餅的材料以地瓜芋頭為主[2]。作家琦君曾在《煙愁》〈月光餅〉一文中描述過月光餅:「月光餅做的很薄,當中夾一層稀少的紅糖,面上灑著密密的芝麻。供過月亮之後,拿下來在平底鍋裡一烤,扳開來吃,真是又香又脆。」

月餅的起源,在民間有一種流傳,就是在元朝末年時,元朝的蒙古人怕漢人造反,不准民間私藏武器,規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十戶供養一名兵丁,漢人想起來反 抗,卻苦於無從傳遞消息。所以,便想出了一計策,把起義的時間寫在一紙條上,上面寫,八月十五殺元兵,家家戶戶齊動手,卻對外說是今年要有冬瘟,除非家戶 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否則難避免。於是民眾紛紛購買月餅來吃,回到家中,掰開月餅,才發覺裡面藏著張條子,於是紛紛起來反抗統治者,這個中秋吃月餅的 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明清以後,月餅的製作又隨地域不同,分出多種各異口味的月餅來。一般客家地區民眾,所買的月餅 也還是以蘇式月餅、廣式月餅、京式月餅為多,並沒有專屬或特有客家味的月餅,僅在早年時,有以蕃薯或芋頭為餡,類似蘇式月餅外皮,白色的餅皮,上有兩排小 點,中央有一紅點表示喜氣。但也有人自製「發粄」以替代月餅,同時也取其好口彩,吃發粄,象徵發財,所以客家人所吃的月餅,與其他漢族大同小異。



  中壢地區在早年時,因為經濟還不是很好,在菜市場或是一般餅店中,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利用豆沙所做的平沙餅,後來也受到其他客家區做月餅的影響,才也在市場 或一般餅店中,買到客家式的月餅。更特殊的是,中壢地區或龍潭地區有不少部隊,臨近桃客或火車站的一些文具店,以往也都會兼賣月餅,提供一些部隊的官兵在 購物時,無需再到其他餅店購買月餅的麻煩。



 客家人除拜月亮之外,若當地有供奉太陽星君的廟兼祀太陰娘娘,也會在八月 十五日這天到廟裡為太陰娘娘祝壽,以苗栗頭份的太陽宮為例,每年中秋為太陰娘娘祝壽的活動包括奏表祭拜,念經祝壽,舉行月光晚會,誦血盆經等等,中午則辦 酒席宴請祝壽的信徒,可惜在桃園南區的客家庄,並無法見到這一過中秋節的活動。



 

也據地方一些耆老說,蕃薯餅又稱地瓜餅、中秋餅、月光餅,這是古早時代,因為吃不起昂貴的廣式月餅所研發出來的產品,早年物質缺乏,沒有棗泥、豆沙,換成蕃薯、芋頭餡,剛烤好的月餅是香甜酥鬆,讓人吃了回味無窮。 







糕餅類特色介紹:



1.地瓜餅(月光餅): 古早大溪之中秋月餅。



2.婚喪囍慶漢式餅乾訂製。



3.年初與年尾之「斗糕」上市。



4.正月十五之餅卷、米糕龜、米捲、鳳片龜上市。



5.七月十五之彎糕串、彎糕、必桃仔、毛杏、麵龜、麵桃。



6.八月十五之地瓜餅、平沙餅、蛋黃酥、月餅上市。
 
 
 

月光餅由來

 

月光餅的故事

  據說在元朝的時候,元人把每二十戶人家編成一組,稱為一「甲」。而擔任「甲主」的人,一定是蒙古人,其他的漢人居民就是甲主的奴隸。漢人在這種生活之下,過得苦不堪言,每個漢人的心中,都積著非常多的怨恨,但是大家卻都不敢反抗。

 

   元順帝繼位之後,每天都過著荒逸的生活,政事弄得亂七八糟,軍隊也疏於管理,兵士們都快要忘記馬要怎麼騎了。漢人看到這種情形,察覺到元朝滅亡的日子就 快要來了,於是,有些想恢復漢人威風的人,就開始偷偷計畫著推翻元朝的事。大家為了私底下要一起討論,在做圓餅的時候想到:「我們可以在圓餅中放入紙條, 做為傳遞消息的工

具啊!」於是,漢人就向甲主請求:「可以做一種圓餅,希望在今年月亮最圓的時候拿來祭拜天地,為大汗和甲主祈褔。」

 

  後來,漢人開始忙著做圓餅,而且,也偷偷地收集棍棒,並在圓餅中夾了一張紙條。收到圓餅的漢人,打開圓餅之後,發現裡面有一張『八月十五滅韃子』的紙條,就開始準備。於是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這天,都要吃圓餅。據說,這就是月餅的由來。

  也據一些地方的說法,蕃薯餅又稱地瓜餅、中秋餅、月光餅,這是古早時代,因為吃不起昂貴的月餅所研發出來的產品。而地瓜餅(月光餅)就是 古早大溪之中秋月餅。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蘇軾    蘇軾

 
  蘇軾,喜歡繪畫,主要是受父親蘇洵的影響。蘇洵爲“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收藏之富與公卿不相上下。因此,蘇軾從小就受到這方面的熏陶。步入仕途後,與文同、李公麟、王詵、米芾等文人畫家交往頻
蘇軾作品
蘇軾作品
繁,這對他喜歡繪畫並成爲内行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從文獻記載看,蘇軾的作品主要有《枯木竹石圖》、《雪鵲》、《墨花》、《草蟲》、《應身彌勒》、《樂工圖》、《擧扇障面自畫像》、與李公麟合作《翠石古木圖》、《枯搓壽木叢筱圖》、《小山枯木圖》等。絕大多數都沒有流傳下來。
 
  蘇軾《枯木竹石圖》據記載,蘇軾很注意觀察生活。外出經常隨身擕帶繪畫工具,偶見民家有叢竹老木,就要畫下來,以備創作之用。東坡作畫,有的非常精致,晁無咎(1053-1110年)在《雞肋集》中記載了東坡所作《蟹圖》,畫得十分認真精致,連蟹身上的毛都畫出來了。晁感慨說,初看似乎與蘇東坡豪爽的性格相矛盾,但認真分析,可以感到蘇的才能就是如此,大或出於繩檢,小亦合於方圓。蘇軾的繪畫不乏追隨者,如趙令穰,字大年,是北宋後期有名“小景”畫家,他從東坡先生學畫小山叢竹。蘇軾之子蘇過,直接繼承乃父的枯木竹石傳統,以至蘇軾作古之後,宋徽宗特意派人用小轎把他接進宮中畫枯木竹石。蘇軾除自己參與繪畫活動外,還親筆記錄了當時的繪畫活動和有關書畫方面的材料,有些不見於其它書畫史籍。


 

 

蘇東坡(1037-1101)墨竹

 

 

墨竹立軸水墨紙本

macchina

蘇東坡(款)竹石

圖立軸作者材質立軸水墨紙本年代尺寸161×55cm估價RMB 3,000-5,000成交價RMB 4480.0000 HKD 5352.0000 USD 672.0000 GBP 0.0000公司全稱拍賣會名稱專場名稱拍賣日期 2011-05-29 聲明 本結果源於拍賣機構提供的拍品圖文數據,並不代表本網對藝術品的真偽及價值負責。 
十竹齋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作品蘇東坡(款)竹石圖立軸世界名畫 ,世界名畫苑_367art.net_世界油畫網_全球藝術品欣賞門戶!每天更新世界藝術品抽像印象派油畫等國外油畫欣賞、世界十大名畫 風景油畫古典油畫大圖國畫名家中國畫欣賞、美術作品歐洲17-19世紀油畫作品世界名畫家國外著名畫家、藝術名家國外知名畫家、世界名畫鑑賞等最好的高清油畫圖庫下載, 367art.net ,做最專業的名畫欣賞網站!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二 畫竹代表畫家及畫作
    (一) 詩畫中的竹
    Article_20070127175043

    竹,夏不畏酷暑,冬不屈霜雪,生不避貧壤,伐後可復生的頑強特點,對於以物明志的中華民族來說,人們可從竹得到多方面的思想啟迪。歷代文人騷客, 
    竹的詩、文不計其數。賞竹、竹、寫竹、慕竹高清堅貞,成為長盛不衰的高雅風尚。他們或以竹喻品質氣節,或以竹喻事明理,或以竹抒情言志。宋代文豪蘇東坡喜竹成癖,留下“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的名句。歷代以竹為題的畫家數不勝數。這無數的竹詩、竹畫,展示了人們由竹而產生的豐富的聯想。中國文人愛竹,東晉時代「竹林七賢」便是歷史上著名的例子。山濤、阮藉、向秀、劉伶、嵇康、王戎、阮咸等七個人為了抗拒混亂的社會環境,群聚竹林中喝酒作詩,想借著放蕩自己的方式,逃避現實的壓力。透過考古出土的《竹林七賢畫像磚》繪畫,約可想見當時的景象。

     
     

    中國文人愛竹,東晉時代「竹林七賢」便是歷史上著名的例子。山濤、阮藉、向秀、劉伶、嵇康、王戎、阮咸等七個人為了抗拒混亂的社會環境,群聚竹林中喝酒作詩,想借著放蕩自己的方式,逃避現實的壓力。透過考古出土的《竹林七賢畫像磚》繪畫,約可想見當時的景象。 
      個人愛竹有名的,當屬東晉的王徽之了。他除了在自家庭院種滿竹子外,並說「何可一日無此君」,一張仇英《獨樂園》作品中「種竹齋」的一段,畫裡主人指揮僕人種竹得情形,便是取材自王徽之愛竹的典故,而北宋的東坡的蘇東坡也說「無竹令人俗」。

     
    竹與松梅並為歲寒三友
    Article_20070113164549
    陳洪綬父子合冊(之一)
    Article_20070113144256
    吳鎮枯木竹石圖軸

    中國繪畫的天地裡,花鳥類的題材是畫家經常喜歡描繪的對象之一,其中松、竹、梅被視為「歲寒三友」。松、竹經霜雪而青翠依舊的綠葉,和梅花耐風寒卻傲然綻放的特性,贏得歷代畫家的青睞,而成為許多作品中的主角。尤其是對習慣以書畫表達個人心聲的文人來講,松、竹、梅不僅擬人化了,而且當它們一起或單獨出現時,將因作家不同或創作情境的特別,分別蘊藏著獨特的意義。

     
     
     
    Article_20070114104904
    朱耷牡丹松石圖軸
    Article_20070113160457
    梅竹雙雀圖
     
     
    Article_20070113153113
    吳鎮墨梅圖卷
    Article_20070113151738
    王冕墨梅圖軸卷
     
     
     

    竹做為中國繪畫中的一種獨立題材始於中唐時期,白居易曾寫過《畫竹歌》。墨竹據說創始於五代李夫人,她於夜間見庭中的月光把竹影投射在窗紙上,瀟灑莫名,就用墨描下成圖。全用墨畫,只是以墨代色,精細暈染,儘量交代清楚形體的凸凹向背。真正像投影那樣的墨竹,現存較早的是北宋文人畫家文同的作品。

    墨竹在元代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僅從畫家數量上就可見一斑:據近人鄭午昌所言,元代墨竹畫家可考者就占元代畫家總數的三分之二;元初士大夫畫家中,高克恭、李衎、趙孟頫及其夫人管道昇、子趙雍都擅長墨竹。元代中、後期,專門畫竹者增多,如顧安、柯九思、謝庭芝、張遜諸輩,皆以專長畫竹而名於時;「元四家」中的吳鎮、倪瓚和王蒙雖以山水畫知名,但在墨竹上的成就亦毫不遜色。

    Article_20070113142957
    趙孟頫/墨竹圖卷
    Article_20070113145120
    謝庭芝/竹石圖軸
     Article_20070113145915
     張遜/雙釣竹石圖卷(之二
     
    Article_20070113151540
    高克恭/墨竹坡石圖軸

    )
     
    (二) 文同的墨竹
    Article_20070125000645
    文同墨竹圖軸

    文同(1018~1079年),字與可,自號笑笑先生,世稱「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人,是蘇軾的從表兄。他多才多藝,蘇軾稱他有詩、詞、書、畫四絕。他能畫山、水、花鳥,尤長於墨竹,文同曾寫一至十字詩來讚美竹子象徵的高貴人格和悠然世外的清高人品:「竹,竹,森寒,潔綠。湘江邊,渭水曲。帷幔翠錦,戈矛蒼玉。虛心異眾草,勁節逾凡木。……林間飲酒碎影搖金,石上圍棋清陰覆局。屈大夫逐去徒悅椒蘭,陶先生歸來但尋松菊。若檀鑾之操則無敵於君,圖蕭(瀟)灑之姿亦莫賢於僕。」

    文同經常藉畫竹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與人品學養。自云:「意有所不適,而無所遣之,故一發於墨竹。」他的墨竹,首創以深墨為葉面,淡墨為葉背,枝幹的墨色濃淡對比也減弱了。這種畫法尚不失形似,但向自由寫意進了一大步,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蘇軾曾從文同學畫竹,自謂「拈與可一瓣香」。(墨竹圖)

     
    (三) 李衎的墨竹圖

    李衎(西元一二四五~一三二0年),字仲賓,號息齋道人,大都(今北京)人。在元代畫家當中政治地位,只有他堪能與趙孟頫相比,以政事餘暇,創作繪畫,以畫竹知名。他一方面向傳統學習,另一方面向自然學習,並且都能作到認真仔細,鍥而不捨,故在畫竹上成為一代名家。

    李衎的竹有兩種,一種是純用水墨的「墨竹」,另一種是雙鈎設色,他稱為「畫竹」。前者如《四清圖》;後者如《沐雨圖》等。

    Article_20070113142125
    李衎/四清圖卷 (局部)
    Article_20070113142537
    李衎/沐雨竹圖軸
     
    (四)柯九思墨竹圖
    Article_20070113144711
    柯九思/清閣墨竹圖軸

    柯九思(1920~1343年),字敬仲,號丹丘生。浙江台州人,官僚家庭出身。他以書入畫作墨竹有深刻的理解,早年有過下面這段名言:

    寫幹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或用魯公撇筆法,木石用金釵股、屋漏痕之遺意。

    他的墨竹兼法文同、蘇軾和李衎,筆墨厚實而瀟灑,但仍追求形體的準確。如《清閣墨竹圖》,是柯氏去官南歸後,於一三三八年過訪倪瓚清閣時所作。竹稈節處略染,有立體感,但不刻意求工,石用董巨披麻皴法畫成。

     
    (五)吳鎮的墨竹
    Article_20070125000921
    吳鎮/竹譜
    Article_20070125000851
    吳鎮/竹譜

    吳鎮的墨竹畫以簡逸取勝,多一枝數葉,構圖簡潔明快,運筆迅疾,以草書筆法入畫的韻味顯而易見。他認為文人墨戲是「士大夫詞翰之餘,適一時之興趣」,然而他對竹的生長形態、表現手法卻悉心研究過,他畫有《竹譜》多冊,對風篁雨竹、枝、節、稈、葉分繪詳述,可謂諸體悉備,風格幽遠放逸。

     
    (六)倪瓚畫竹
    Article_20070125005555
    倪瓚/梧竹秀石圖

    倪瓚繼承趙孟頫的枯木竹石畫法,但在筆墨上更顯精到。追求筆墨靈動多變的韻味。形似雖然不是他考慮的主要問題,但也並沒有像他誇張的那樣把竹子畫得如麻如蘆。如《梧竹秀石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不過,倪瓚「不求形似」、「聊以寫胸中逸氣」的理論,對後世影響至深。明代中期以後大寫意花鳥畫的勃興,固然是元代眾多畫家創作實踐的發展結果,但吳鎮的草書入畫和倪瓚的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論起了最直接的作用。

     
    (七) 鄭板橋畫竹
    Article_20070125011314
    鄭板橋/竹石圖軸
    Article_20070125013122
    鄭板橋/蘭石竹圖軸

    對於畫竹,鄭板橋曾寫下了自己的這樣的體會:“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此機也。獨畫雲乎哉!”

    鄭板橋從竹子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啟示,激發情感,經過“眼中之竹”,轉化為“胸中之竹”,借助於筆墨,揮灑成“手中之竹”即“畫中之竹”。這也成就了“胸有成竹”的一段美談。其作品墨色淨潤,抓住竹枝秀朗多汁的特質,而其運用水份的暈張,造成墨色雜融而天機自成的品質,也表現竹林光影幻動之美。如《竹石圖軸》《蘭竹圖軸》《梅竹圖軸》《叢竹圖軸》

    http://www.dpm.org.cn/Big5/phoweb/Relicpage/10/R4872.htm

     
     
    Article_20070125014227
    鄭板橋/梅竹圖軸
     
     Article_20070125013747
     鄭板橋/叢竹圖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官周

 
 

上官周(1665年-?),字文佐,號竹莊福建長汀人。清代畫家,為閩西客家畫界之首。

善畫人物、山水,乾隆八年(1743年)刊行《晚笑堂畫傳》一書,其中描繪西漢至明朝共120位名人畫像,例如虞姬韓愈等人,為清代人物畫譜之傑作。其他作品有《南巡盛典圖》、《八旬萬壽盛典圖》。

【名稱】清 上官周 寒窗清課圖 

  【年代】清代

  【簡介】上官周《寒窗清課圖》,設色絹本。161×101cm。

 

清上官周寒窗清課圖

清上官周寒窗清課圖 -畫作賞析

  款識:竹莊上官周。鈐印:官周之印、平安、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占鰲題並鈐印。鑒藏印:戴植 (19世紀) :戴培之家珍藏、戴芝農鑒賞章。

3 清上官周寒窗清課圖 -作者簡介

   上官周善畫人物,所繪人物眾多,尤以《晚笑堂畫傳》最為著稱。《畫傳》是他依據翔實史料和豐富的藝術構思,精心刻畫了120位歷史人物繡像,並作各人畫贊。《畫傳》影響很大,如後來的《繡像英烈傳》,就是從《畫傳》「明太祖功臣」中選取的;《芥字園畫譜》中的人物,也是摹仿《畫傳》而成。魯迅對《畫傳》極為推崇,還購贈給外國藝術家。日本出版的《支那繪畫史》有專文評介,並將《畫傳》影印發行。《中國繪畫史》則稱:「就清之人物畫來說……長汀上官周之工夫老到,臨汀華 之脫去時習……均為清代史實風俗畫之較有名者」。同時,上官周的山水畫也很著名,清代竇鎮稱他「善山水,煙嵐瀰漫,墨暈可觀」。 上官周學識淵博,擅長詩、書、篆刻,有《晚笑堂詩集》傳世。

 

 

 


[ 清朝] [ 38617 人閱讀 ]

上官週:初名世顯,後改名周,字文佐,號竹莊,長汀南山官坊人,生於清康熙四年(1665年)。他的繪畫藝術造詣很深,但一生不求聞達,不附權貴,終生布衣,為清代民間名畫家。查慎行、黎士弘友善。善畫山水

,煙嵐瀰漫,墨暈可觀。查慎行題其羅浮山圖,有“上官山人今虎頭”之句,其推許可謂至矣。人物神情瀟灑,於唐寅仇英之外,別樹一幟。刊晚笑堂畫傳,所畫古今名人,各具神態。張浦山(庚)謂其有筆無墨,尚未脫閩習也,人物工夫老到,亦未超逸。似非確論。兼精篆刻,能詩。著晚笑堂詩集。年至八十五尚作臺閣風聲圖。《國[清]朝畫徵錄、桐陰論畫、汀州府志、敬業堂集、全閩詩錄、福建畫人傳》上官周善畫人物

,所繪人物眾多,尤以《晚笑堂畫傳》最為著稱。《畫傳》是他依據翔實史料和豐富的藝術構思,精心刻畫了120位歷史人物繡像,並作各人畫贊。《畫傳》影響很大,如後來的《繡像英烈傳》,就是從《畫傳》“明太祖功臣”中選取的;《芥字園畫譜》中的人物,也是摹仿《畫傳》而成。魯迅對《畫傳》極為推崇,還購贈給外國藝術家。日本出版的《支那繪畫史》有專文評介,並將《畫傳》影印發行。《中國繪畫史》則稱:“就清之人物畫來說……長汀上官週之工夫老到,臨汀華之脫去時習……均為清代史實風俗畫之較有名者”。同時,上官週的山水畫也很著名,清代竇鎮稱他“善山水,煙嵐瀰漫,墨暈可觀”。上官週學識淵博

,擅長詩、書、篆刻,有《晚笑堂詩集》傳世。

聚雅齋藏畫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同[編輯]

 
 
竹子是文同繪畫的重心,也是文同畫作主題的大宗。圖為文同著名的畫作《墨竹圖》

文同(1018年-1079年),字與可仁,自號笑笑先生笑笑居士,人稱石室先生四川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縣東北面)人。

生平[編輯]

文同歷官邛州、洋州等知州,元豐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死,人稱「文湖州」。

曾校《新唐書》。善畫墨竹,他的表弟蘇軾曾稱讚他為、詞、草書四絕,曾深入竹鄉觀察體會,下筆迅速,以墨色深淺描繪竹子遠近、向背。畫家米芾稱讚他「以墨深為面,淡為背,自與可始也。」開創了墨竹畫法的新局面。

他因為對竹子觀察細緻,畫時振筆直揮,可同時握兩枝不同深淺的墨筆,同時畫兩枝竹。成語「胸有成竹」正是從他畫竹而來。《宋史》卷四四三有傳。

洋州城北有篔簹谷,茂林修竹,文同暇日常攜妻來此悠遊、觀竹,畫竹精益。

蘇軾畫竹受到他影響,其後學他的人很多,有「湖州竹派」之稱。

他的草書已經失傳,尚有四幅墨竹傳世。後人編有《丹淵集》四十卷,拾遺二卷,附范百祿所撰墓誌及家誠之所撰年譜

 

 

文同文同(1018~1079年) ,字與可,號笑笑居士,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縣(今屬四川綿陽市鹽亭縣)人。著名畫家 , 詩人。以學名世,擅詩文書畫,深為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讚許,尤受其從表弟蘇軾敬重。宋仁宗皇□元年(1049年)進士,遷太常博士、集賢校理,知陵州、洋州。元豐初年知湖州,逝世於赴任途中。世稱”文湖州 ”。

文同- 作品

文同以善畫竹著稱。他注重體驗,主張胸有成竹而後動筆他畫竹葉,創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學者多效之,形成湖州竹派。文同在詩歌創作上很推崇梅堯 ​​臣,他的《織婦怨》描寫織婦辛勤勞作,反被官吏刁難,與梅堯臣反映民間疾苦的詩同一機杼。他的寫景詩更有特色。如"煙開遠水雙鷗落,日照高林一雉飛"(《早晴至報恩山寺》);"深葭繞澗牛散臥,積麥滿場雞亂飛"( 《晚至村家》 )等句;形像生動,宛如圖畫,充分錶現了畫家兼詩人善於取景、工於描繪的特點。他在詩中還常常把自然景物比作前人名畫,如"獨坐水軒人不到,滿林如掛《暝禽圖》"(《晚雪湖上寄景儒》)、"峰巒李成似,澗谷范寬能"(《長舉》),為古代詩歌描寫景物增添了一種新的手法,這同當時畫家樂於向前人詩中尋找畫意具有同樣的意義,表明了北宋前期詩與畫這兩門藝術已更為密切地結合在一起,比起前人王維的"詩中有畫"來就更前進了一步。所著《丹淵集》40卷,《拾遺》 2卷,為其曾孫文□編,附《年譜》1卷、《附錄》2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翁方綱[編輯]

 
 
翁方綱
翁方綱

大清內閣學士
籍貫 順天府大興縣
族裔 漢族
字號 字忠敘、正三,號覃谿、蘇齋
出生 雍正十一年(1733年)
順天府大興縣
逝世 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
順天府大興縣
出身
  •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進士出身

翁方綱(1733年-1818年),忠敘,一字正三覃谿晚號蘇齋順天府大興縣(今屬北京市)人。清代書法家、文學家、金石學家。

 


生平
[編輯] 

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恩科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官國子監司業內閣學士等,後出督廣東江西學政。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辛亥九月十七日,提督山東學政。[1]五十八年(1793 年)癸丑六月二十三日,奉旨回京供職。[2]嘉慶四年(1799年),左遷鴻臚寺卿。嘉慶十二年(1807年),重赴鹿鳴宴,獲賜三品銜。嘉慶十九年(1814年),再赴恩榮宴,加二品銜,其時年已八十二歲。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卒。[3]

著作[編輯]

濟南大明湖鐵公祠翁方綱手書匾額及印章

翁方綱精研經術,有書、禮、論語、孟子附記。精於金石學,著有《兩漢金石記》、《粵東金石略》、《漢石經殘字考》、《焦山鼎銘考》、《廟堂碑唐本存字》、《復初堂集》、《石洲詩話》等。[4]

註釋[編輯]

  1. ^ 《翁氏年譜》記「乾隆五十六年(1791 年)辛亥九月十七日,奉命提督山東學政。」
  2. ^ 《翁氏年譜》記「乾隆五十八年(1793 年)癸丑六月二十三日,奉旨回京供職。七月二十四日,回京。七月二十五日,到內閣辦事。」
  3. ^ 《清史稿·卷485》:翁方綱,號覃溪,大興人。乾隆壬申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擢司業,累至內閣學士。先後典江西、湖北、順天鄉試,督廣東、江西、山東學政。嘉慶元年,預千叟宴。四年,左遷鴻臚寺卿。十二年,重宴鹿鳴,賜三品銜。十九年,再宴恩榮,加二品卿,年八十二矣。又四年,卒。
  4. ^ 《清史稿·卷485》:方綱精研經術,嘗謂考訂之學,以衷於義理為主,論語曰「多聞」、曰「闕疑」、曰「慎言」,三者備而考訂之道盡。時錢載斥戴震為破碎大道,方綱謂:「詁訓名物,豈可目為破碎?考訂訓詁,然後能講義理也;然震謂聖人之道,必由典制名物得之,則不盡然。」
    方綱讀群經,有書、禮、論語、孟子附記,並為經義考補正。尤精金石之學,所著《兩漢金石記》,剖析毫芒,參以說文、正義,考證至精。所為詩,自諸經註疏,以及史傳之考訂,金石文字之爬梳,皆貫徹洋溢其中。論者謂能以學為詩。他著有《復初齋全集》及《禮經目次》、《蘇詩補注》等。

 

翁方綱,1733年生,1818年逝世,順天大興(今屬北京市)人。清代書法家。字正三,一字忠敘,號覃溪,晚號蘇齋。乾隆進士,官至內閣大學士。長於考證金石,富藏書。對書畫、金石、譜錄、詩詞等藝,靡不精審,其書法尤名震一時。書學歐、虞,謹守法度。尤善隸書,與劉墉、梁同書、王文治齊名,並稱:“翁、劉、梁、王”。亦有以其與劉墉、成親王永瑆、鐵保齊名,稱“翁劉成鐵”。馬宗霍《霋岳樓筆談》稱“覃溪以謹守法度,頗為論者所譏;然其小真書工整厚實,大似唐人寫經,其樸靜之境,亦非石庵所能到也。”著有《兩漢石記》、《粵東金石略》、《漢石經殘字考》、《石州詩話》等。

 


翁方綱- 概述 

翁方綱 (1733~1818)   詩人書法家。字正三,一字忠敘,


翁方綱像

號覃溪,晚號蘇齋。直隸大興 (今北京)人。乾隆十七年(1752) 進士,官至內閣大學士。曾主持江西、湖北、江南、順天鄉試,又曾督廣東、江西、山東學政,官至內閣學士。翁方綱精於考據、金石、書法之學,又是清代肌理說詩論的倡始人。書學歐、虞,謹守法度。尤善隸書,與劉墉、梁同書、王文治齊名,並稱:“翁、劉、梁、王”。亦有以其與劉墉、成親王永瑆、鐵保齊名,稱“ 翁劉成鐵 ”。

翁方綱像

翁方綱- 人物生平 

翁方綱天資過人,十一歲考取秀才,十四歲中舉,十九歲成進士。歷任編修、國子監司業、詹事府少詹事、內閣學士等職。先後典江西、湖北、順天鄉試,督廣東、江西、山東學政。曾參與修纂《四庫全書》,繕寫《高宗御製詩二集》、《昭明文選》等。從遊弟子頗多,著名的有石□玉、曹振鏞、劉台拱、李調元、凌廷堪、謝啟昆等。生平精研經術,曾謂考訂之學,以衷於義理為主。其嗜博、嗜瑣、嗜異、矜己,都不正確。又謂考訂之學,蓋出於不得已,事有歧異而後可考訂之,說有互難而後考訂之,義有隱僻而後考訂之,《論語》曰多聞、曰闕疑、曰慎言,三者備而考訂之。考訂之道,無非如此。錢載曾指斥戴震之學為破碎大道,而方綱則認為:詁訓名物,豈可目為破碎?考訂詁訓,然後能講義理。錢、戴之爭,戴說應為正。但戴震謂聖人之道必由'典制名物得之,此卻不盡然。論者認為立論持平,不為風氣所囿。於金石之學尤精審,曾平熹平石經十二段殘宇,勒於南昌宮。所著《兩漢金石記》二十二卷,剖析毫芒,參以《說文正義》,幾欲駕於洪文惠之上。還著有《經義考補正》、《春秋分年系傳表》、《十三經註疏姓氏考》、《漢石經殘宇考》、《粵東金石略》、《復初齋詩集·文集》等。

翁方綱- 詩論 

翁方綱論詩的著作有《石洲詩話》,但他的基本見解,則見於專篇論文中。他的肌理說,實際上是王士□神韻說和沈德潛格調說的調和與修正。他說:"今人誤執神韻,似涉空言,


翁方綱書法

是以鄙人之見,欲以肌理之說實之,其實肌理亦即神韻也。"(《神韻論上》)"詩之壞於格調也,自明李、何輩誤之也。李、何、王、李之徒,泥於格調而偽體出焉。非格調之病也,泥格調者病之也。"(《格調論上》)又說:"其實格調即神韻也。"(《神韻論上》)翁方綱用"肌理"說來給"神韻"、"格調"以新的解釋,藉以使復古詩論重振旗鼓,繼續與袁枚的"性靈"說相抗衡。
翁方綱倡言"肌理",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以儒學經籍為基礎的"義理"和學問,一是詞章的"文理"。他說:"士生今日,經籍之光,盈溢於世宙,為學必以考證為準,為詩必以肌理為準。"(《志言集序》)"義理之理,即文理之理,即肌理之理也。"(同前)他說:宋、金、元詩接唐人之脈而稍變其音。而明代詩人只是沿襲格調,並無一人具有真才實學,只有清朝經學發達,可以用經術為詩(《神韻論下》),這種主張,是當時統治者極力提倡經學、提倡考據學在文學上的反映。
在"詩法"上,翁方綱主張求儒復古的旗號,他割裂引用杜甫詩句"法自儒家有",解釋為"大而始終條理,細而一字之虛實單雙,一音之低昂尺黍,其前後接筍,乘承轉換,開合正變,必求諸古人也"(《詩法論》)。翁方綱的複古,不是尊唐,而是崇宋,特別推崇江西詩派的黃庭堅。他認為,"宋詩妙境在實處"(《石洲詩話》卷四) ,片面強調詩歌的考證作用和史學價值,把詩與"經術"、史料混為一談。所謂"史家文苑接儒林,上下分明鑑古今。一代詞章配經術,不然何處覓元音?"(《書空同集後十六首》)這是一種模糊文學特徵的主張。
翁方綱書法

翁方綱- 詩作 

翁方綱作詩共2800餘首,主要可分兩大類。一類是把經史、金石的考據勘研寫進詩中的" 學問詩 "。這類詩多七言古詩,詩前有序或題註,這種序、注本身也是經史或金石的考據勘研文字。


翁方綱書法

其詩幾乎可以作為學術文章來讀,往往寫得佶屈聱牙,毫無詩味。如《成化七年二銅爵歌》等即是。時人洪亮吉批評他說:"最喜客談金石例,略嫌公少性情詩。"(《北江詩話》卷一)另一類是記述作者的生活行踪、世態見聞或寫山水景物的詩。這類作品也大半缺乏生活氣息和真情實感。其中一些近體詩,偶有佳構,如:"客路旬經雨,林巒翠倚空。不知秋暑氣,直與岱淮通。舊夢千渦沫,思尋百步洪。大河西落日,穿漏一山紅"(《高昭德中丞招同裘漫士司農錢稼軒司空集雲龍山登放鶴亭四首》其二),"秋浸空明月一灣,數椽茅屋枕江關。微山湖水如磨鏡,照出江南江北山","門外居然萬里流,人家一帶似維舟。山光湖氣相吞吐,並作濃雲擁渡頭"(《韓莊閘二首》),頗有宋詩的清空氣味。

翁方綱書法

翁方綱- 書法特色 

翁方綱學識廣博,對顏書、歐書和唐人寫經、漢隸都下過很大的功夫。但他的書法藝術水平並不是很高的。他的書法講究無一筆無出處,而自己的東西卻很少。行書是典型的傳統帖學風格。連貫柔和,不急不躁,循規蹈矩,很有特色,不失大家風範。作品中溫潤豐厚濃墨與纖細的游絲形成強烈的對比。在運筆用墨過程中,由濃漸淡、由粗漸細的過渡緩衝。因此,濃淡、粗細、行止極有節奏感。整幅作品用筆以圓潤輕柔為主,沒有絲毫方剛急躁的火氣,從柔潤流暢的筆意中,可推想作者書寫時靈活的用腕。綜觀此作品,運筆沉酣,墨色濃厚,筆劃豐滿,筋勁骨健,妙得神韻,是他的精品之一。

翁方綱- 摹《落水蘭亭》 

在書聖王羲之《蘭亭序》的石刻拓本中,摹刻最善、流傳最廣,


翁方綱書法

也最負盛名的就是《定武蘭亭》。南宋趙孟堅曾以5000金向廬宗求購一冊,攜歸途中在升山舟覆落水,他急持拓本舉出水面,大呼:“我性命可棄,而此不可棄!”故後世稱此本為《落水蘭亭》。《落水蘭亭》自宋至清,歷經21位著名鑑藏家及達官顯宦收藏,可謂流傳有緒。乾隆四十七年(1782),翁方綱在曹文埴處親見此帖。於是他借觀“把玩競日,{'尚恍久之”,以至“晴雨眠食,行住坐臥,無刻不在《落水蘭亭》卷側”。在此期間,翁方綱又藉天目山房宋拓本與之對校,以窮日之力,歷時一日,精摹而成《落水蘭亭圳向拓卷。此卷的絹上摹有工鐸“墨林至寶”隸書題字,其後用黃絹響拓《蘭亭序帖》凡324字,多以藏鋒鈍筆而成,頓按則含蓄其內,並依蘭亭刻石劃出格欄,原石的鐳損裂痕處均以墨線在絹匡上勾成石墨紋縷,“宛具雲煙枝蕾之狀”。書法大家翁方綱自乾隆四十六年(1781)至嘉慶十七年(1812)近32年裡,在卷後以楷、隸、行諸體題跋達30段近6500字,以至“紙不能容也”,可祢書法作品之最。  
翁方綱書法

翁方綱- 著作論述 

翁方綱的著作有《兩漢石記》、《粵東金石略》、《漢石經殘字考》、《石州詩話》、《復初齋文集》35卷,集外文4卷,《復初齋詩集》42卷等。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柯九思(1290—1343?)


  字敬仲,號丹丘生,別號五云閣吏。台州仙居人(今屬浙江省)。父謙,曾任翰林國史檢閱、江浙儒學提舉,是元朝仙居較為顯揚的一個官宦。大德元年(1297),隨父遷居錢塘(今杭州)。延佑元年(1314)以父蔭補華亭縣尉,不就。自幼愛好書畫,聰穎絕倫,被視為神童。天曆元年(1328),柯九思遊學建康經人引薦結識了懷王圖帖睦爾。不久懷王繼位稱帝,是為文宗。柯九思被授予典瑞院都事(正七品,掌管瑞寶和禮用玉器)一職。天歷二年,元文宗仿宋閣學制,柯九思被遷升為奎章閣鑑書博士(正五品),專門負責宮廷所藏的金石書畫的鑑定。凡內府所藏古器物、書畫均命柯九思鑑定。經他鑑定收入內府的有王獻之《鴨頭丸》、虞世南臨《蘭亭序》、楊凝式《韭花貼》、蘇軾《寒食帖》等。皇帝特"賜牙章得通籍禁署",與虞集、揭傒斯同為文宗時代奎章閣的代表人物。後因朝中官僚的嫉忌及文宗去世,柯九思束裝南歸,退居吳下,流寓松江(今屬上海市)。

  柯九思博學能詩文;善書,四體八法俱能起雅去俗。素有詩、書、畫三絕之稱。他的繪畫以“神似”著稱,擅畫竹,並受趙孟頫影響,主張以書入畫,曾自云:“寫幹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或用魯公撇筆法,木石用折釵股、屋漏痕之遺意。”柯九思多藏魏晉人書法,如晉人書《曹娥詩》,也有部分宋人的精品,如蘇軾《天際烏雲帖》、黃庭堅《動靜帖》等,經他鑑定的書畫名跡流傳至今者頗多。他的書法於歐陽詢筆法之外融入魏晉人之韻,結體嚴整,字體恬和雅逸,雄厚重中見挺拔之秀氣,深受趙孟頫推崇尚晉人書法觀的影響。正如清人王文治所說:“丹邱書體仿效率更父子,力求勁拔,乃—望而知為元人書,時代為也。”行楷是其所長,他的存世書蹟有《老人星賦》、《讀誅蚊賦詩》、《重題蘭亭獨孤本》等。

  

柯九思《上京宮詞》 紙本30.9X53cm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

  《上京宮詞》卷,縱53厘米,橫30.9厘米,現已流至海外,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附屬博物館。前人早已指出宋以後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楷書,此卷雖也時有行書意態,但仍可算為楷書。

  作者用筆縱擊,富有彈力,其入紙處頗類著名北碑張玄墓誌,俊美中露峭拔,平和中寓筋力。直點多作短豎,深得《蘭亭序》“猶”字點意態;橫畫雖波磔不露,但多呈隸書筆致,又頗似褚遂良書風。《蘭亭序》“天朗氣清”的神韻,褚遂良“瑤台春林”的清麗同張玄墓誌的俊俏筆意的結合,正是柯九思歷觀前代書跡後的自然流露。

  字形有長有扁,以扁為多。長字取縱勢,挺拔而​​不鬆懈,扁字取橫勢,篤實而不呆板,既有鍾繇《戎路》、《宣示》帖的體格,更有蘇東坡“石壓蝦蟆”般的沉穩緊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長字同扁字雖各逞姿態,但又和諧協調,體現了美的多樣統一。

  通篇節奏平和。題目“上京宮詞”四字,節奏均勻而稍緩,雍容典雅,悠長清麗,正合“宮詞”意境。而正文的書寫節奏,也同題目四字,大有宮廷氣象。但作者在主調統一的前提下很注意局部的變化,如“伏”字、“多”字、“冷”字、“錫”字、“獨”字、“暇”字以參用行書筆法變,“暑”字、“飄”字、“高”字、“日”字、“有”字、“立”字、“禾”字以加粗線條,加重墨色變,而在字形上則更以長扁互用變,這些變化在“平和”的水面上時泛漣漪,正契合了《上京宮詞》的內容。它們產生的微刺激,也正符合了記號中的角色“九重”與“千官”們的心態。因此,我們說,柯九思在書寫《上京宮詞》卷時,對詞意是有很深的感悟的。作為一位“鑑書博士”,他雖然也有積極思維的時候,但“閒暇”決不會少,也正因為如此,這書跡也應是“千官”之一的柯九思的“心畫” 。不過,書畫對心態的反映畢竟是模糊的,“九重”的平和節奏會同“千官”的混同,“廟堂”的閒暇也難同“山林”的閒暇區分,也正因為如此,博學如何良俊者,也只好說柯九思的繪畫似逸非逸、似神非神而難以名狀了,對於更為抽象的書法當然更是如此。

 

 

柯九思《老人星賦》,行書,紙本墨跡,縱25厘米,橫268厘米,北京榮寶齋藏。

柯九思《老人星賦》(局部)

圖片轉自《中國書法在線》網站

柯九思《陸濬之皇極賦跋》

 

 

 

 

                                                                                                                                                                                                                                                                                        


柯九思跋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柯九思行楷題趙孟頫補書唐人臨王右軍瞻漢二帖 
來自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8春季藝術品拍賣會歷代法書專場

作品名:行楷題趙孟頫補書唐人臨王右軍瞻漢二帖鏡心 
質地:紙本 
尺寸: 25×15cm×2 
編號: 1519 
估價:RMB 800,000-1,000,000(元)
成交價:RMB 2,352,000 
拍賣日期:2008- 5-23
鑑藏印:冶溪、漁隱、佩秋審定、稚柳佩秋珍藏之印、佩秋珍藏 
釋文:右唐人臨王右軍瞻漢等二帖,用筆沉著,轉折熟圓,自歐陽法中來。至其妙處,從容中道,誠書家所不可無也。吳興趙翰林補其不足,前人已評之,故不論。平原陸友仁好論書,座中見此帖,謂楊漢公所臨,良是。奎章閣學士院鑑書博士柯九思識於鄧氏書室。 
備註:梁清標舊藏。梁清標:(1620-1691)清初大收藏家。字玉立,號棠村、蕉林、蕉林居士、蒼岩、蒼岩子、冶溪漁隱等。河北正定人。明崇禎十六年(1643)翰林。康熙二十三年(1684)擢保和殿大學士,廿七年(1688)入相。工書,小行楷秀潤翩翩。收藏古書、畫甲天下。摹勒刻有《秋碧堂法帖》,著《蕉林詩詞集》。 
此作品原為謝稚柳陳佩秋共同收藏。

說明:資料僅供參考,本站並不能保證所有拍賣作品的真實性。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柯九思跋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柯九思跋《馬圖》

柯九思題趙孟頫《疏林秀石圖》(疑)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疏林秀石圖》(疑)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柯九思 跋《马图》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柯九思[編輯]

 
 
清閟閣墨竹圖

柯九思(1290年-1343年),字敬仲,號丹丘生,別號五雲閣吏,中國元代文物鑒藏家,畫家。浙江仙居人。

生平及作品[編輯]

文宗時官至奎章閣特授學士院鑒書博士。州

博學能文,善寫墨竹,師文湖州。長於畫山水、人物、花卉;槎芽竹石,師蘇東坡

畫大樹枝幹,皆以一筆塗抹,不見有痕跡,形神俱備。其蒼松翠柏,林木煙梢,古氣磅礡,別有淡逸之趣。凡內府所藏法 書名畫,皆由鑒定,又善鑒識金石。

作品留傳至今的有《竹石圖》等。著有《竹譜》一書。能詩文,有《丹丘生集》輯本。

 

柯九思(1290-1343),元代畫家。字敬仲,號丹丘、丹丘生、五雲閣吏,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縣)人,江浙行省儒學提舉柯謙子。柯九思工詩文、好詩翰、識金石,可謂集詩人、詞家、金石鑒賞家于一身。最擅長書畫,素有詩、書、畫三絕之稱。 

柯九思仕途坎坷,早年積極謀求仕途“遇文宗皇帝于潛邸,及即位,擢為典瑞院都事,置奎章閣,特授學士院鑒書博士。”三年後,被罷官。晚年出家為道,寄情山水,潛心於書畫,以詩文書畫相伴終老。 

“自許才名今獨步”,作為文學侍從之臣,其雖仕途失意,但在文學藝術領域多才多藝、卓有成就。柯九思繪畫成就最高,影響極大。所畫山水,蒼秀渾厚,丘壑不凡;花鳥石草,淡墨傳香,饒有奇趣。 

柯九思尤善畫墨竹,發源於唐代的墨竹畫至元代已成為文人畫中盛行的題材。元代中後期善畫墨竹者頗多,竹作為真正的全德君子,成為當時漢族文人最合適的主題。柯九思在當時便影響頗大。其畫墨竹遠紹文同,近師李衎,發展了墨竹畫鼻祖文同的畫法,別開生面將中國古代的書法融于畫法之中,“寫幹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或用魯公撇筆法”,創造卓越而獨特。柯九思筆下的墨竹“各具姿態,曲盡生意”,新竹拔地而起,枝茂葉盛,欣欣向榮;老竹稍稍倚斜,枝葉扶疏,勁節健骨;幼竹奮發向上,稚葉初長,充滿朝氣。正如元朝國子祭酒劉鉉所讚嘆“晴雨風雪,橫出懸垂;榮枯稚老,各極其妙”。此外,明朝劉伯溫、清朝乾隆皇帝對柯九思的墨竹都有題咏之作。 

確為柯九思真跡的《清閟閣墨竹圖》軸,現藏于故宮博物院,是柯九思至元戊寅留宿清閟閣特為倪瓚所作。作畫中有竹兩竿,怪石一塊,以書法撇法寫竹葉,用濃墨拖筆渲染為節。兩竹一為繁盛,一為稀疏;一為老幹,一為新枝。柯九思作畫畫風學文同而又自出新意,技法基本沿襲文同,但更講究筆墨與畫面效果,其常用對比,以創造出一種清新的視覺語言。其作畫山石師從李衎,師學蘇軾,取董、巨遺風。柯九思畫竹多采用半生不熟的紙張,以發揮其作畫特長。 

柯九思的畫見於後代著錄者頗少,傳世署有柯九思款的繪畫作品近三十件,但因其名聲大,偽作較多。如今尚存比較可靠的精品是藏于故宮博物院的《清閟閣墨竹圖》和上海博物館的《雙竹圖》。作品留傳至今的有《竹石圖》等。著有《竹譜》一書。其擅長詩詞,詩格莊嚴瑰麗,有《丹丘生集》輯本。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石灣窯
 
佛山石灣窯在今廣東佛山市,始於宋代(亦有一說始於唐),極盛於明清兩代。

石灣窯石灣窯

 

石灣窯以善仿鈞窯而著稱。仿鈞釉色以藍色、玫瑰紫、翠毛釉等為佳,但仿中有創。鈞窯的窯變釉是一層釉色,而石灣窯變釉卻有底釉與面釉之分。寂圓叟在其《陶雅》中盛讚石灣窯變釉色:“廣窯謂之泥均,其藍色甚似灰色┅┅於灰釉中旋渦周遭,故露異彩,較之雨過天晴尤極濃艷,目為雲斑霞片不足以方厥體態。┅┅又有時於灰釉中露出深藍色之星點,亦足玩也。”

石灣窯不僅善仿鈞,而且善仿宋代各大名窯,宋代官、哥、汝、鈞諸名窯產品,從材質運用、技法處理、藝術造型等各方面都仿得惟妙惟肖,而且有創造性的發展,梅建鷹評價曰:“石灣集宋代各大名窯之大成,仿鈞而青出於藍,獨創石灣自已的藝術風格。”

以“漁、樵、耕、讀”為題材的石灣陶塑,是石灣窯的典型品類,且以其“胎釉深厚朴實,造型生動傳神,技法多姿多彩”的藝術風格而風靡天下。在石灣陶塑藝術發展的歷史中,產生了無數的能工巧匠和眾多的藝術大師,成為世人敬仰和歌頌的對象。

當代的石

灣,作為一個聞名於世的陶都,陶瓷更是得到了蓬勃發展,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石灣窯

石灣位於廣東省南海縣境內,距廣州西南約二十公里,離佛山只有九公里,其地面臨西江的支流石灣江,境內丘陵起伏,土地貧脊,可耕地甚少,但天然資源陶土出產豐富,加以水陸交通發達,因而成為中國南部地方的一大陶業中心。石灣在宋代或更早的唐代,便已建有窯場。根據近代出土的資料顯示,在石灣的東大戊崗腳下與舊陶師廟廢址相距僅十餘米處,發現了唐、宋年間的窯址,出土的陶器,多屬半陶瓷質的日常用具。器胎中夾雜著少量細砂,呈灰或黃白色。釉色有青、黑、紫三種,此與日前存世的明、清石灣窯器,有很顯著的不同,但與近代發現的陽江縣石灣村唐、宋古窯遺址所出土的陶瓷碎片比較,均有相似之處,此一發現,證明了西元一九三九年,柯道.柏林氏在其「石灣陶雜記」論文中的見地是正確的;他認為:「石灣在宋或較早時已有窯製,陽江陶工因當地窯場漸漸收縮而部分遷至石灣。」同時亦推翻梁照葵「陶瓷考」中所述有關石灣窯始建於明末的說法。石灣窯在宋代以前只產青、黑、紫釉器,到了明代,製陶業突趨蓬勃,釉類大增,名家輩出,故能對古代窯器無所不仿,而形成石灣窯業的一種特色。石灣窯陶瓷器製做的款武有人物、鳥獸、花果、花瓶、山石、花盆,以及其他實用之日常用具等。(宋龍飛)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雞缸杯
 

 

 

雞缸杯,是中國古代的瓷器名,飲酒用具,因其杯壁上畫有母雞公雞,故稱雞缸杯,此杯是明成化景德鎮御窯廠燒製的宮廷用器。


 百科幫你漲姿勢
雞缸杯雞缸杯

明代成化皇帝御用酒杯燒造成品率低次品則被銷毀存世量極少

採用的“鬥彩”創燒明代成化時期將釉上五彩和釉下青花相結合

《陶說》載:酒杯以雞缸為最明神宗御前有成杯一雙值錢十萬

 

2014-07-20 成化雞缸杯:藏家2.8億港元購得隨手倒茶喝掉百科檔案

據東方網報導:

       據《新聞晨報》報導,昨日,上海藏家劉益謙拎著一隻拷克箱,把成交價超過2.8億港元的明成化雞缸杯從香港蘇富比帶回上海,經海關專用通道辦完手續後,直接進入徐匯濱江的西岸藝術品保稅倉庫。昨天晚上,在接受晨報記者採訪時,劉益謙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並表示這件雞缸杯百年來一直在外,“今天終於回家,自己很榮幸成為內地第一個擁有它的人。 ”

 

  今年4月8日,在香港蘇富比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春季拍賣中,這件繪有公雞、母雞領幼雛於花石間覓食“天倫”圖、小如掌中物的雞缸杯以總成交價2.8億港幣拍出,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買家為上海收藏家劉益謙,此舉轟動一時。相隔3個多月後,這件拍賣品終於順利移交買家。

  現場付款刷卡24次

  劉益謙於今年4月在香港蘇富比春拍會上以2.8億港元拍得玫茵堂珍藏明成化鬥彩雞缸杯。7月18日下午,劉益謙現身香港蘇富比進行交接手續,他採用刷卡付款,共在現場刷卡24次,每筆1200萬港元。然後隨身攜帶雞缸杯於昨日返回上海,標誌著史上最重要的中國瓷器之一回歸中國大陸,這件雞缸杯也將成為上海龍美術館的鎮館之寶。

  劉益謙在香港蘇富比的交接儀式上表示,不管雞缸杯被中國的哪位藏家收藏,大家都是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我能競得它帶回國內,是一種緣分和福分。我的願望是它能一直收藏在龍美術館,但最終還是要看看今後時代的變遷情況。”

  入保稅倉庫省6000萬港元

  劉益謙表示,此次重金拍下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對其設在徐匯濱江的龍美術館西岸館的意義較大。龍美術館西岸館的瓷器藏品配置了明清各個朝代的瓷器,獨缺明代成化瓷器,雞缸杯回歸,使其收藏鏈更加完整。而進入藝術品保稅倉庫,既可為藝術品的存放提供保稅服務,同時又為雞缸杯在龍美術館西岸館的借出展示提供了保證。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傑克·倫敦[編輯]

 
 
傑克·倫敦
Jack London

傑克·倫敦像
 
出生 1876年1月12日
美國舊金山
逝世 1916年11月22日(40歲)
美國格林艾林地區
職業 作家探險家
國籍 US flag 48 stars.svg 美國
創作時期 1899年-1916年
體裁 小說
文學運動 現實主義自然主義文學
配偶 第一任:麥德恩
第二任:基特里奇
父母 父親:威廉·錢尼
母親:弗洛拉·韋爾曼
養父:約翰·倫敦
子女 女兒:貝基·倫敦、瓊·倫敦
受影響於 [展開]
施影響於 [展開]

傑克·倫敦(Jack London,1876年1月12日-1916年11月22日),美國20世紀著名現實主義作家。他出身於美國舊金山的一個破產農民家庭。從1900年起,他連續發表和出版了許多小說,講述美國下層人民的生活故事,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他的作品大都帶有濃厚的社會主義個人主義色彩,因此有人[誰?]認為他是宣揚社會主義的作家,也有人[誰?]認為他是表現個人主義和民眾哲學的自然主義作家。他的作品在全世界都廣為流傳,是最受中國讀者歡迎的外國作家之一。他一生著述頗豐,留下了19部長篇小說、150多篇短篇小說以及大量文學報告集、散文集和論文,最著名的有《馬丁·伊登》、《野性的呼喚》、《白牙》、《熱愛生命》、《海狼》、《鐵蹄》等小說。他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早的商業作家之一,因此被譽為商業作家的先鋒。

 


身世
[編輯] 

傑克·倫敦1876年2月12日生於美國舊金山的一個破產農民家庭。他的身世是有爭議的。一般認為他是一名流浪各地的占星家家威廉·錢尼(William Chaney)和弗洛拉·韋爾曼(Flora Wellman)的兒子(他的父母有沒有合法的結了婚是無法查證的,一般認為他是私生子)。後來他的母親嫁給了已有11個子女的約翰·倫敦(John London),傑克·倫敦也被帶到了那個家庭,他的姓氏就是約翰·倫敦的。傑克·倫敦在成人之前並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而且威廉·錢尼本人也不承認倫敦為其子。當時的市政紀錄及出生證明都在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引發的火災中被毀掉,於是無可查證。而傑克·倫敦的父母也沒有留下可以進行DNA親子鑒定的東西,於是無法查證傑克·倫敦的真實身世。

在貧民窟[編輯]

傑克·倫敦1876年2月12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從童年起他便飽嘗了貧困的滋味:早上三點必須起床販賣早報,放學後繼續販售晚報。1884年,8歲的傑克·倫敦為了謀生,不得不在一個牧場當牧童。1886年,10歲的他開始在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當報童和碼頭小工。他小時候主要是靠自學,他的學費必須靠自己賺取。他曾說,自己的文學寫作熱情最初來自維達的長篇小說《西格納》,這部小說中一個沒有上過學的義大利農民的小孩通過努力最後成為名歌劇劇作家。1890年,他因貧困輟學,並在滿14歲(不再是童工)後進入奧克蘭的一家罐頭廠工作,他一天必須工作10小時,而每小時的工資不超過10美分;因此他興起借貸買船的念頭,並偷偷掠奪私人養殖的牡蠣。1891年,15歲的他已是附近有名的「牡蠣海盜王子」。1892年,傑克·倫敦失業了,開始在美國東部和加拿大各地流浪,住在大都市的貧民窟里。貧民窟生活是他後來創作的最重要素材之一,他經常寫有關美國貧民窟的故事。

1885年,9歲的傑克·倫敦和他的狗

傑克·倫敦從小就對動物懷有深厚的感情,後來他專門有動物為主角創作了一系列的動物冒險小說。他筆下的人和動物在與大自然進行抗爭時的那種原始的力量和動力,是最受讀者稱讚的優點之一。

1893年,他簽約上了捕鯨船「索非亞·蘇德蘭」號,這條船一直到達了日本海岸。當他回到美國時,美國正處在工人運動造成的一片混亂中。傑克·倫敦先在紡織廠和城市鐵路發電站作了一陣子的苦工。然後他加入了凱利工人軍隊(Kelly's industrial army),成為一名流浪工人。他參加了失業大軍組成的抗議隊伍抵達華盛頓,目睹了當時美國經濟蕭條的真實境況;他在這一年曾被一「流浪罪」逮捕入獄,幾個月後才被釋放。

成年之後[編輯]

思想形成[編輯]

1894年,傑克·倫敦成為了鬥志昂揚的社會主義者,並在公共圖書館學習查爾斯·達爾文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尼采的著作,同時他又沒能擺脫當時的種族歧視的思想。於是它形成了自己的社會主義和白人優越論的混雜思想。一方面他堅持社會主義,另一方面他又對印第安人黑人亞裔有偏見。不過他在作品中很少直接表露後面一種思想。

1896年,他用一年的時間學完了中學4年的課程,順利考入位於伯克利伯克利加州大學,這時他已經20歲了。

淘金記[編輯]

1897年,因為貧困,他被迫退學,與拜把兄弟一同加入克朗代克河的淘金熱,前往阿拉斯加淘金。淘金是他的小說最重要的素材之一,而且他寫的淘金故事也大多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謀生。

1898年,他什麼也沒淘到,兩手空空地從阿拉斯加回到了美國本土,因找不到工作,於是決定以寫作為生,開始像《馬丁·伊登》里寫的一樣進行大量的練筆和投稿,逐漸形成了他作品裡的粗獷的文風(有人[誰?]認為「充滿元氣和力量」,也有人[誰?]有人認為「粗糙」、「變化少」)。

創作生涯[編輯]

第一桶金[編輯]

1899年,他的第一篇小說《給獵人》得以發表,但反響不大。1900年,他發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狼的兒子》(The Son of the Wolf)。這部短篇小說集為他贏得了廣大的讀者。這一年,他同伊莉莎白·貝斯·麥德恩(Elizabeth Bess Maddern)結婚。1901年,他發表了短篇小說集《神父們的上帝》。1902年,他又發表了《冷地子民》。《狼的兒子》、《神父們的上帝》、《冷地子民》後來被他結集為《北方故事》初版,使他一舉在整個美國成名。也是1902年,他以報社記者的身份應邀去南非採訪,回國後寫下特寫集《深淵中的人們》。還是這一年,他的妻子給他生了一對雙胞胎,都是女兒。

創作的高峰[編輯]

1903年,他寫下了美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野性的呼喚》。這是一部創作於當年的動物冒險小說,被譽為「世界上讀得最多的美國小說」,小說中體現的主題——推崇戰勝敵人後而存活所需的力量與勇氣,一直是傑克·倫敦創作的核心思想。

1905年,他與伊莉莎白·麥德恩離婚,並與一名名叫查米安·基特里奇(Charmian Kittredge)的女詩人結婚。這一年,他以美國社會黨黨員的身份參加工人運動,並完成《競賽》。

1906年,他寫下了小說《白牙》、《亞當之前》和《熱愛生命》。《白牙》敘述了一隻狼狗逐漸習慣人類世界,最後甚至犧牲性命以挽救主人生命的感人故事。人們常把《白牙》與《野性的呼喚》相提並論,被認為是《野性的呼喚》的姐妹篇。

1907年,他發表了政治幻想小說《鐵蹄》,描繪了工人運動,指出資本主義有向極權主義轉變的可能性,他還對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和消滅做了很有預見性的警告。

1909年,他發表了半自傳體小說《馬丁·伊登》。這部小說的前半部帶有很強的自傳性,取材於作者早年的生活經歷和後來成名的過程。這部小說最好的表現了傑克·倫敦從事寫作時的樂觀精神和幹勁,同時也揭露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殘酷無情和對金錢的崇拜。

1910年,他在加利福尼亞州格林埃林地區附近的牧場定居,並在那裡建造了豪華住宅「狼居」,此宅耗時4年、耗資10萬美元;同年,他完成了小說《天大亮》。

1911年,他寫下了小說《史奈克號之航》、《南海故事傳奇》,並向讀者宣稱:「寫作只是為了金錢。」

1913年,「狼居」被焚;寫下《約翰·巴雷康》、《月谷》、《墨西哥人》等小說

去世[編輯]

1916年1月,他脫離了美國社會黨;11月22日,因服用麻醉藥品過量而逝世,通常被認為是自殺。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性的呼喚[編輯]

 
 
The Call of the Wild
JackLondoncallwild.jpg
First edition cover
作者 Jack London
插圖 Nolan Gadient
封面設計 Evan Adkins
語言 英語
類型 冒險小說
出版者 Macmillan Publishers (美國)
出版日期 1903
媒介 print (hardback & paperback)
頁數 172
ISBN NA
OCLC 28228581

野性的呼喚》,又名《荒野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是作家傑克·倫敦於1903年發表的著名小說。故事敘述一隻名叫巴克的歷經磨難,最終回到自然的野生環境的故事。

《野性的呼喚》為一部動物冒險小說,是美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被譽為「世界上讀得最多的美國小說」。小說中體現的主題——推崇戰勝敵人後而存活所需的力量與勇氣,一直是傑克·倫敦創作的核心思想。小說不僅十分暢銷,後來被多次改編成電影

情節[編輯]

本書的主角是一隻叫巴克(Buck)的大型雜種。巴克原本生活於一個無憂無慮的法官家庭中,卻被好賭的園丁偷走賣掉了。

幾經轉手,巴克被賣到了阿拉斯加。在一位負責遞送公文的郵差手下當雪橇犬。而巴克也漸漸的適應了北極的寒冷,也在這裡學會了如何在弱肉強食的情況下生存。在狗群中,巴克露出了他的野心,在一次機會下幹掉了原本雪橇隊中的首領,並讓自己登上了領導者的地位。

巴克的隊伍在休息不足的情況下,狗兒們的身體越來越差,結果被郵局淘汰,廉價地被賣到了脾氣暴躁的新主人手中。在新主人的凌虐下,奄奄一息的巴克被好心的桑頓救了下來。巴克自此對桑頓忠心耿耿,並於急流中救了主人一命。

在主人在淘金冒險途中被印第安人殺害後,巴克爲了報仇而以鋒牙利爪幹掉了他們。而後,巴克加入了群中,帶著狼群覓食,成爲了人們聞之喪膽的狗魔。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