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4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美國比特鬥牛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國比特鬥牛犬
(American Pit Bull Terrier)
American Pit Bull Terrier - Seated.jpg
一隻黃白相間的美國比特鬥牛犬
別名 比特犬(Pit Bull)
暱稱 APBT, Pit, Pitty
原產國 美國
特徵
體重 30 to 78 lb (14 to 35 kg)
身高 17 to 22 in (43 to 56 cm)
皮毛 滑順
顏色 各種顏色都有,除了雜色之外
每窩隻數 5至10隻
壽命 12至14年

美國比特鬥牛㹴英語American Pit Bull Terrier,縮寫為 APBT),一種中型犬,身材健壯、短毛,為比特犬的一種,祖先來自英格蘭愛爾蘭。它具備獒犬的血統。

美國鬥牛犬簡介

分類:鬥牛家族
2012/01/24 12:43
                                          

 

             美國鬥牛犬作為人類最好的朋友有時也被稱為國老鬥牛真正不辜負這個。美國鬥牛象徵著真正的愛,奉獻和砂礫 。他們常常描述為運動,所有的目的,強壯的工作犬。他們已經廣為人知進行偉大的英雄行為,以保護它的主人 。美國鬥牛犬,是強有力的,敦實的狗,有一個很短的外衣,僵硬觸摸。這個品種毛色為白色或白色帶補丁的紅色(即任何譚陰影)或斑紋。此外,美國牛頭犬的耳朵通常uncropped有兩種不同類型的美國鬥牛犬 。他們都是經典,惡霸和標準或斯科特,約翰遜性能。斯科特,經常混淆的第二表兄弟美國比特鬥牛。目前的美國鬥牛是結合斯科特的類型和約翰遜類型的狗,其中有一個較短的槍口,而且是一個較大的狗。在約翰遜和斯科特品種相比,美國鬥牛犬有一個更大規模的建設。一般來說,女性的美國鬥牛犬體重約60-100磅,而雄性,體重約 75-125磅。女性通常措施約20-25英寸,約22-27英寸的男性 。美國牛頭犬通常有窩之間的任何6至16幼犬。屬於罕見的,工作,和監護人狗組。牛頭犬美國也將採取住在公寓或家裡如果給他們定期關注,刺激和鍛煉。事實上,它們通常使它們非常適合於室內生活在一個家庭或公寓無效。很多人其實建議,並認為最好是保持美國牛頭犬在室內,因為他們沒有很好地配備不同的氣象要素 。但是,如果你住在氣候,不會遇到極端天氣條件允許的美國鬥牛犬戶外生活一樣,讓他們住在室內。

       

壽命:10年和15年

產仔數:6至16小狗

組:它們屬於罕見的,工作,和狗的監護人組 。

認可:CKC,UKC,NKC

顏色:這個品種毛色為白色或白色帶補丁的紅色(即任何譚陰影)或斑紋。

頭髮長度:短

尺寸:大型,特大型

開口:中度拱棚

男身高:22-27英寸

男體重:75-125磅

女身高:20-25英寸

女體重:60-100磅

生活區:美國牛頭犬是堅固,能夠戶外生活的狗 。事實上,美國鬥牛犬的理想環境是在一個農場或家庭,有一個大的後院,是安全圍封你的狗可以自由走動內。當你有這樣的設置為您的美國鬥牛,你會想,以確保他們有一個漂亮的室內環境,他們可以去睡覺或休息。由於品種有短風衣,他們通常不容忍極端炎熱或寒冷的天氣,因此,您可能需要保持對極熱或極冷的天,他們在室內。

  http://www.terrificpets.com/dog_breeds/american_bulldog.asp

 起 源 推 論

   美國鬥牛論犬的起源是在三個不同的理論推測。其中之一是,它被認為是英國鬥牛犬的後裔,並有傳言已定居者帶來幫助作物和牲畜的護衛。這一理論還指出,美國鬥牛犬其實是比現在的英國鬥牛犬“英國鬥牛犬”更真實類型 。另一種理論則指出,美國鬥牛犬與其他品種的狗雜交的結果 。在這三駕馬車的最後理論相結合的第一個和第二個理論。你知道,美國牛頭犬正在不斷誤坑公牛或比特鬥牛,正因為如此,影片中的小流氓,皮特,可愛的白色“牛頭犬 “ 那是在故事的中心人物之一同伴實際上是一個比特鬥牛,而不是美國鬥牛犬,它應該是描繪。談動物的演技。,這些狗是不公平的所謂懶,只是因為他們往往描繪了大量的廣告和電影等 。它們實際上是一個相當活躍的那種,狗,它們可以作為工作犬在農場和其他這類場所使用。這些狗比他們更小的像兔等食草類動物的小哺乳動物的好獵手。這意味著,美國牛頭犬,有相當高的獵物驅動器,這使他們好兔和獵狐。當前天的美國牛頭犬大多是從美國牛頭犬,標準和經典兩種類型的組合的後裔的雜交。然而,還有的人說,真正的美國鬥牛犬類型之一,是直接從第一個牛頭犬的後裔,在該國定居者從英國,美國牛頭犬其實是非常聰明的狗,雖然你可能誤以為他們,否則根本因為他們是頑固的或相反。他們有一個相當高的的學習能力是相當溫和的,但也無所畏懼。他們可以很容易地訓練,但需要一個堅定的手,讓他們做需要做什麼和牛頭犬,成為聽話的。像人類一樣,也容易出現行為問題。其中較為常見的行為問題,這些狗和人類共同的傾向是破壞性的,如果他們不安或躁動 。另一個特徵,這些犬可能表現時,他們沒有表現通常是由於對某些食物的攝入量要多動症的傾向。這些只是一些較為常見的行為問題,美國牛頭犬可以很容易地相比,人的行為和什麼樣的特徵,他們描繪這些問題。

 

     http://www.terrificpets.com/articles/10212165.asp#comments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鬥牛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英國鬥牛犬

鬥牛犬英語Bulldog),又名老虎狗牛頭犬英國鬥牛犬,是一個源於英國品種,其面部有皺褶,成年犬大約有23公斤,高30-36厘米,屬於中型犬。

鬥牛犬最初用於挑逗公牛,在19世紀該運動被禁止後,鬥牛犬轉變為觀賞犬,現有法國鬥牛犬美國鬥牛犬等類型。

鬥牛犬是很多學校、組織乃至國家的吉祥物,例如耶魯大學的吉祥物是一隻叫「英俊的丹(Handsome Dan)的鬥牛犬,而美國海軍陸戰隊以及英國也都把鬥牛犬當作吉祥物。鬥牛犬也是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巴特勒大學的體育隊吉祥物(Butler University bulldogs)。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番龍眼

番龍眼1.jpg
番龍眼
1
番龍眼02.jpg
番龍眼02
番龍眼-實3.jpg
番龍眼-3
番龍眼-花9.jpg
番龍眼-9
番龍眼-莖0.jpg
番龍眼-0
番龍眼-花3.jpg
番龍眼-3
番龍眼-花4.jpg
番龍眼-4
番龍眼-花6.jpg
番龍眼-6
番龍眼-花7.jpg
番龍眼-7
番龍眼-花1.jpg
番龍眼-1
番龍眼2.jpg
番龍眼2
番龍眼-花2.jpg
番龍眼-2
番龍眼-莖2.jpg
番龍眼-2
番龍眼-莖3.jpg
番龍眼-3
番龍眼-葉0.jpg
番龍眼-0
番龍眼-葉1.jpg
番龍眼-1
番龍眼-葉4.jpg
番龍眼-4

番龍眼-果肉

番龍眼-果核

番龍眼-實14 

           
             
             

中文名稱:

番龍眼                                       更多            番龍眼-實
英文名稱: Fiji longan,Langsir

學名:

Pometia pinnata Forster
Aporetica pinnata DC.
Irina glabra Bl.
Irina glabra Blume
‧科名: 無患子科(Sapindaceae)番龍眼屬(Pometia)
別名: 台東龍眼、番仔龍眼、拔那龍眼
原產地 太平洋諸島。台灣東部、蘭嶼、綠島。
分佈: 生長於 800 公尺以下低海拔地區。台灣僅東、南部有少量栽培。
用途: 1.食用:成熟果實(假種皮)可供食用。近年來已成為果樹栽培。2.庭植添景用,亦可做行道樹、誘鳥樹。3.木材可作為建築或造船材料。4.藥用: 葉及樹皮煎湯沐浴,可治發熱。根煎服驅蟲、退熱。
莖: 樹高約 25 公尺左右,胸徑 1.5 公尺,植株生長迅速,樹冠不規則形;樹皮茶褐色,大樹在原生地可形成板根。
葉: 葉互生,初帶紅色,偶數羽狀複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4~10 公分,小葉對生或近對生,4~10 對,幾無柄;小葉長 15~25 公分,寬 4~8 公分,長橢圓形或橢圓狀長披針形,葉基圓形而歪斜,葉尖漸銳尖,厚紙質,疏鈍鋸齒緣,兩側小葉較小,上表面暗綠色,下面淺綠色,側脈密而明顯。

花:

雜性花;花序為圓錐花序,生於枝梢葉腋;細長尾狀,頂生;小苞線形,早落;雄花與兩性花各部之數均為 5~6;萼片長橢圓形,外側有毛;花瓣闊圓形,具緣毛;雄蕊 5 枚;花絲基部有毛;花藥紫紅色;雌蕊 1 枚;花盤明顯,具 5~7 條淺溝。花期 4~6 月。
實: 果實為核果,圓球形的果實起初是綠色的,成熟時轉成橄欖綠色,直徑約 3~4 公分;果皮厚約 0.1 公分,每個果實內含一粒種子,種子褐色,外面包裹著一層透明黏質假種皮,這層假種皮甜美多汁,與龍眼的假種皮一樣。果期 7~9 月。

特性:

常綠中至大喬木。樹高約 25 公尺左右,胸徑 1.5 公尺,植株生長迅速,樹冠不規則形。樹皮茶褐色。葉互生,初帶紅色,偶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或近對生,4~10 對,長橢圓形或橢圓狀長披針形,厚紙質,先端漸銳尖,基部形圓而歪斜,疏鈍鋸齒緣,兩側小葉較小,表面暗綠色,反面黃綠色。圓錐花序細長尾狀,頂生;花雜性,花瓣黃白色,花藥紅色。圓球形的果實起初是綠色的,成熟時轉成橄欖綠色,直徑約 3~4 公分;果皮厚約 0.1 公分,每個果實內含一粒種子,種子褐色,外面包裹著一層透明黏質假種皮,這層假種皮甜美多汁,與龍眼的假種皮一樣。

‧更多資料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搜尋 番龍眼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六卷 1.番龍眼 p203 870730初版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3)- 114
番龍眼 p125 台北南天書局出版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1764
番龍眼 p882 國立編譯館主編
攝地點: 后里鄉后里圳三支線旁(泰安休息站西站東側)、民生路文明路口附近各有一株。(950610)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冰淇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商店中販賣的冰淇淋。

雪糕,也稱冰淇淋冰激凌,是一種冷凍奶製的甜食,夏季常見的消暑的食品之一。在它最簡單的形式中,冰淇淋是利用常見的食品(牛奶乳酪奶油等)與一些甜品和其他調味料混合製成的冰涼食品。將它們混合在一起後需要將環境溫度降到非常低,以確保形成一種比較鬆軟的形式而不是一個大冰塊。工業製成的冰淇淋一般是將混合好的冰淇淋液體注入置於冰鹽混合物的模具中,冰鹽混合物在融化的過程中,將吸收大量的熱,可以很方便的將已經制好的液體冷凍成冰淇淋。美國聯邦食品法規定,冰淇淋的成份中奶油至少為重量的百分之十。


[编辑]
歷史

草莓口味甜筒冰淇淋

單就這種冰塊果汁的冰凍果汁製作方式而言,古羅馬皇帝尼祿(37年—68年)也曾命人從高山上取下冰雪,拌上水果和牛奶,製成這種原始的冰淇淋。更早一點的是在前300年波斯,就有人製成這種有玫瑰水味道的冰糕貢獻給皇室。

一些傳說認為在唐代的《酉陽雜俎》中記載了如何製作冷飲的方式,但非今日糕狀的冰淇淋,而是流質的「酪飲」和「糖酪」,前者為飲料,後者為水果的佐料,並非主料。中國新聞說南宋詩人楊萬里曾對冰淇淋詠詩[1],詩名《詠冰酪》,但其實為誤傳,因為其實詩名為《詠酥》[2]。華人認為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後,學到冰淇淋的製備方式,最終得到了製造冰淇淋等冷飲的工藝方法,並將這種技術帶回義大利,其實早在其回歐前,義大利便已有類似東西,而且,中國的古代食譜中並無冰淇淋的記載。

傳說1553年從義大利出嫁到法國為皇后的凱瑟琳·德·美第奇將冰淇淋的製備工藝帶到法國,並藉由這個技術,得到了作為冰淇淋製作者的一份終身退休金。也許19世紀歐洲已經有了冰淇淋的工作坊。

最先開始製造出今天這樣冰晶小而柔軟的,可以成為冰淇淋的產品,是從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御用廚師開始的。當時冰淇淋的主要原料是奶油和冰塊,故被稱為「奶油冰」。後來隨著大量使用濃縮乳、煉乳、奶粉等其他原料,冰淇淋才開始接近現代的冰淇淋。接著在1851年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的牛奶商人實現了冰淇淋的工業化。另一方面,蛋卷冰淇淋在1904年美國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上首次亮相。

[编辑]味道和款式

裝在塑料盒裡的奶磚

除純奶之外,目前冰淇淋最主要的味道包括香草巧克力兩種,其它常見的口味有哈密瓜綠茶紅豆芒果草莓椰子豆腐焦糖芝麻菠蘿香芋等等。常見的配料則有櫻桃餅乾巧克力葡萄乾香蕉草莓等等。

冰淇淋放入任何材質內的容器食用均可。不同的國家有不同製作冰淇淋的方法,例如日本會把冰淇淋包裹在糯米粉糰內,成為雪米糍。最普遍的樣式是在製作過程中,將冰淇淋同冰棒一樣直接用一根木棍或塑料棍穿起,此法食用時較為方便。另一種常見食法為盛在由威化做成的圓錐形冰淇淋筒內。

[编辑]來源

  1. ^ 聊備一笑:古代冰淇淋:冰酪. 文匯報.
  2. ^ 詠 酥. 宋詩多媒體網路教學系統 詩文資料.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努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史努比
出生 1950年10月4日
「戴依茲·席爾」狗園
 
位於香港沙田新城市廣場購物中心內的史諾比開心世界

史努比Snoopy,又譯史諾比史洛比史奴比)是漫畫家查爾斯·舒茲1950年代起連載的漫畫作品《花生漫畫》中,主人翁查理布朗養的一隻黑白花的小獵兔犬,品種為米格魯犬。

目錄

  [隐藏

[编辑]簡介

史努比於1950年10月2日在《花生漫畫》中出場。運動萬能,興趣是寫小說。喜歡吃義大利薄餅及雪糕,可說是隻不太像狗的小獵犬,他總是端坐在狗屋的屋頂上,不斷的幻想,變成各式各樣的化身,有時變成律師、運動選手、酷哥喬(Joe Cool),有時又變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轟炸王(他經常想像自己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王牌飛行員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對戰,有款電腦射擊遊戲就叫做史努比大戰紅男爵),有的時候又變成名外科醫師,雖然會參與許多事情,但基本上還是陶醉在自我的世界裡。

他最大的興趣是寫小說,不過他寄給出版社的稿每次都被退回。他的主人是查理布朗,只是史努比老記不住他的名字。他最討厭的是隔壁的貓。還喜歡搶奈勒斯的毛毯。史努比的好朋友「糊塗褟客」(Woodstock)是一隻不會說話、跟朋友走散的候鳥,在1970年代的作品才開始出現。史努比也很喜歡跟兔子們在一起玩。

[编辑]史努比的兄弟姊妹

史努比家族中有八兄弟姊妹,他們是 Snoopy,Spike,Marbles,Rover,Belle,Molly,Andy 和 Olaf (用出售先後排列). (資料來自 Snoopy's Reunion 電視卡通) 當中令人最有印象有史努比(Snoopy)、安迪(Andy)、貝兒(Belle)、馬布魯斯(Marbles)、歐拉夫(Olaf)、史巴克(Spike)。安迪、馬布魯斯、歐拉夫是史努比的弟弟,貝兒是史努比的妹妹,史巴克是史努比哥哥。他們八兄弟姊妹樣貌有些相似,各有個性。

[编辑]史努比的好友

 
史諾比的好友

史努比的主人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是一個蠻傻氣的小孩,他的朋友也成為了史努比的朋友。《Peanuts》中最著名的角色有查理的妹妹莎莉(Sally Brown)、奈勒斯(Linus Van Pelt)、露西(Lucy Van Pelt)、谢勒德(Schroeder)、小雷(Rerun Van Pelt)、瑪茜(Marcie)、佩蒂(Peppermint Patty)等。故事都圍繞他們發生。

[编辑]外部連結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情畫意——中華四大名樓(1)

湖南岳陽樓
作者﹕文╱圖 雯子

(圖1︰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詩意)

簡體版】 【字號    
列印版

在中國園林中有兩種形制相似的建築「樓」和「閣」,前者由「臺」發展而來,《說文》︰「樓者,重屋也」;後者造型較輕盈,平面四方形或對稱多邊形,常見於皇家御園,《園冶》︰「閣者,四阿開四牖。漢有麒麟閣,唐有淩煙閣等,皆是式。」

樓閣均為二層以上,多在臨水優美之地起建,取憑高遠眺,極目無窮之妙,能起到讓心靈和天地合為一體,屏塵息慮,回復澄徹明靜之功妙,是為「遙襟甫暢,逸興遄飛」也 (《藤王閣序》) 。

自古達官顯貴,墨客文士,貶官離人皆登臨遊覽,際會宴戲,酬唱應和。既可發青雲志,亦可放悲聲,又或吊古幽思,還可吐胸中塊壘。低吟淺唱,壯懷激烈,均乘興而來,盡興而去。

劉勰說:「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龍》)。境心相通而後文章天成,那些氣勢偉岸,瑰麗神工的山水樓閣也就成為才俊高士們記之於文,詠之於詩,形之於畫,抒懷寫志的題材了。 

湖南岳陽樓

岳陽樓位於湖南省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矗立在古岳陽城門頭上,西臨洞庭湖,北望長江,南通湘江,遙對君山島。若登樓遠眺,一碧無垠,白帆點點,雲影波光,氣象萬千,壯麗遼闊。(圖1)

三國時期,劉備、孫權爭奪荊州,吳國都督魯肅率兵駐守岳陽(巴丘),在洞庭湖訓練水師,就地築起一座高臺。閱兵臺,岳陽樓之前身也。五百年後,唐開元中書令張說被貶謫守岳州,登高懷古,但見水天相接,煙波浩渺,於是在臺上建起一座樓閣,是為嶽陽樓,常與僚屬登樓賦誦。

又三百年,北宋藤子京被貶嶽州知州,修繕已破舊不堪的岳陽樓,然後請遠在鄧州的同門好友范仲淹作記,蘇舜欽書丹,邵竦篆刻,這滕樓、范記、蘇書、邵刻,成為岳陽樓之四絕也。

◎詩情

「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茫茫八百里洞庭湖,納湘、資、沅、澧四水,吞吐長江,這浩蕩盛大的氣勢豐姿,吸引無數文人士子、騷人墨客登臨憑歎,懷古誦今,留下眾多名篇佳句。

李白曾於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從蘷州白帝城回舟順道和友人遊覽岳陽樓,以愉悅的心情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雲間連下榻,天上接傳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圖2)


(圖2) 川迥洞庭開.李白詩意


時又遇被貶岳州司馬的詩人賈至和謫去嶺南的侍郎李曄,三人在洞庭湖上泛舟唱和,賈至有〈西亭春望〉︰「日長風暖柳青青,北雁歸飛如育冥。岳陽樓上聞吹笛,能使春心滿洞庭。」素辭清泠暢遠矣。

孟浩然初往長安求仕寫給張九齡〈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才氣格調同樣雄渾不凡。

杜甫晚年首次登樓。作〈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意境之宏偉寬闊,令後人難以企及。

元 和十四年春(八一九年),白居易自江州赴忠州刺史任,途經岳陽樓,寫下〈登岳陽樓〉︰「岳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闌。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 安。猿攀樹立啼何苦,雁點湖飛渡亦難。此地唯堪畫圖障,華堂張與貴人看。」詩人幾經貶謫,飽受流離漂泊之苦,對美景亦難以排遣愁悶的心情及對京城家鄉的深 切眷戀。(圖3)


(圖3)岳陽城下水漫漫.白居易詩意


呂洞賓:「朝游北海暮蒼梧,袖裏青蛇膽氣粗。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神仙風骨自在瀟灑乎。

當 年樓成之日,滕子京感怮︰「湖水連天,天連水,秋來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帝子有靈能鼓瑟,淒然依舊傷情。微聞蘭芷動芳馨,曲 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則為歷代多少有識之士所勵志共勉!

◎畫意

相傳,唐開元四年張說張榜招聘名工巧匠興建岳陽樓,潭州木工李魯班因得到一位姓盧的神仙指點,設計出雄偉瑰麗的藍圖而為張說採納,一座金光燦燦,巧奪天工的樓宇就此拔地而起。

岳陽樓結構嚴謹,精妙無雙,其為純木建築,無一塊土石。一九八四年重建的主樓為三層(圖4),高15米,由四根楠木金柱,十二根圓木柱子和二十四根木簷柱支撐,梁、柱、檁、椽全靠榫頭銜接,柱上架梁,梁上立柱,相互咬合,彼此牽制,穩如磐石。


(圖4)1983年重修的岳陽主樓


飛簷、樓頂均蓋黃色琉璃筒瓦,飛簷尖端飾以綠色龍鳳翹首,層疊式的如意斗拱上承托著頭盔狀的樓頂,顯得威風凜凜。加上莊嚴的朱紅色大柱撐托著層簷飛椽,氣勢姿影端麗而恢宏。


(圖5)元.夏永〈岳陽樓圖〉

◎(圖5)元.夏永〈岳陽樓圖〉
冊 絹本 水墨 縱23公分 橫23.8公分 臺北故宮
款識:至正七年(1347)四月二十二日,錢塘夏永明遠畫並題
印記:古稀天子 太上皇帝之寶 八徽耄念之寶

(圖5)中所繪觀景樓臺皆矗立於高大的城墩之上,中央主樓為二層重簷歇山式屋頂,旁邊還有兩座一層歇山式屋頂樓閣,正脊兩端鴟吻,仙人走獸,搏風板,垂魚(圖5-1、2、3)等點綴,皆細細描繪,造型瘦長,屋面繪出瓦隴線,簷枋橫披窗遮住上方斗拱,柱間簾幕高卷。


(圖5-1) 鴟吻


殿身立於平坐上,廻廊周繞,閣內有詩人遷客登覽賦對,憑欄遠眺,人物雖小,但用筆縝密工整,線細如毫髮,一絲不苟;臺基平面四向凸出,城樓前立有旗幡,旁有兩座小廟。


(圖5-2) 仙人走獸


樓外洞庭湖面留白,不著水紋,意象寬廣浩渺;遠山坡石繪法簡鍊,筆墨輕勾淡染,樹以點筆概括取象,又和近景處巨岩虯松相呼應。寫〈岳陽樓記〉中「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之意。


(圖5-3) 懸魚、惹草


畫 幅用筆極為精妙,法度嚴謹,折算準確,為界畫絕品,係王振鵬畫風,運用墨筆白描法繪建築,以疏密之線條來表現各部質感,屋坡疏緩流暢,層次分明。建築細部 如瓦頂、飛簷、梁柱、斗拱、窗櫺、欄杆、雁翅板、臺基、地面皆以細密繁複的墨線繪成,裝飾性強,盈尺之間,明潔素雅,美侖美奐。

清人李佐賢讚歎︰「界畫精巧,飛閣層簷,一絲不亂,樓中人物,纖悉具備。」

畫上無款印,小字楷書〈岳陽樓記〉全文其上,共二十七行,與細密的畫風相彰,是為其絕技。畫中構圖、山水樹石、皴點用筆、殿宇結構,和美國佛利爾美術館及北京故宮藏夏永岳陽樓圖幾乎相同(圖5-4)。


(圖5-4)〈岳陽樓圖〉扇面畫.北京故宮藏


◎夏永︰
元 順帝(1333~1367)年間人,字明遠,浙江錢塘(杭州)人。擅長宮殿樓閣界畫,師法元初宮廷畫家王振鵬,擅長以墨筆白描法繪建築,以小幅見長。所作 〈滕王閣圖〉、〈黃鶴樓圖〉、〈豐樂樓圖〉、〈樓閣山水圖〉、〈岳陽樓圖〉用細若髮絲線描為之,刻畫細膩,氣勢宏偉,把巍峨樓閣融於浩渺曠遠之自然景觀 中。

明姜紹書《韻石齋筆談》:「夏永字明遠,以髮繡成滕王閣、黃鶴樓,細若蚊睫,侔於鬼工。」髮繡又稱墨繡,它是用髮代線,以綢絹為底製作的刺繡工 藝品。夏永墨筆白描界畫,細密異常,精巧如同髮繡之工夫,故有此語。畫上並以細微楷,寫王勃〈滕王閣序〉或范仲淹〈岳陽樓記〉,用筆極為精細而不失矩度, 為界畫極品。  


(圖6)明.謝時臣〈岳陽樓〉

◎(圖6)〈明.謝時臣岳陽樓圖〉
紙本設色 248x 102.3cm 北京故宮
自識:「岳陽樓。樗仙謝時臣寫」
下鈐「姑蘇台下逸人」、「謝思忠氏」印2方
鈐清乾隆、嘉慶內府諸藏印

樓閣只占了整個畫幅的一小部分,大量的筆墨用於寬闊浩蕩的湖面,彌漫移動的水霧,還有遠近的大小船隻。范仲淹曾寫道:「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意境開闊,氣象磅礴。

此畫正是以巨大篇幅描繪雲夢澤之壯闊,不僅四時之景不同,一朝一夕間亦變化萬千。在洶湧流動的湖水和雲霧、遠山的映襯下,更加顯出岳陽樓雄奇壯觀的氣象。

當年,文武雙全的滕子京無端被貶,不久便將巴郡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於是因「天下郡國,非有山水環異者不為勝,山水非有樓觀登覽者不為顯」,是以修建新樓;又「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文字非出於雄才巨卿者不成著」,故請范仲淹作記。

從此一湖一樓一文,湖以樓名,樓以文顯。千百年來,洞庭湖與岳陽樓早已融為一體。從畫下部的樹狀可以看到,湖面狂風聚起,湖水波濤翻滾。近處一隻大船正駛過急流險灘,幾名船夫鎮定自若,奮力撐船。


(圖6-1)


而在高樓上,兩人正凝神專注傾心交談,仿佛並未被外界的變化所帶動。(圖6-1)讓人聯想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志節。整幅畫融合表現了建築的鬼斧神工,山水的壯麗多姿和文人畫的氣度胸襟。

◎謝時臣︰
(1487~1567 年後),字思忠,號樗仙,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承襲了文徵明、沈周畫派的文人傳統,善畫事,能詩詞,工書法。技法上兼吳派的沈周和浙派的戴進、吳偉之 長,屬吳門派風格。「長卷巨幛,縱橫自如」,作品既有恢弘的氣勢,又不失清新秀潤。長於畫水,江潮湖海,俱見其妙。


(圖7)明.安正文〈岳陽樓〉

明.安正文〈岳陽樓圖〉(圖7)
軸 絹本設色縱162.5釐米 橫105.5釐米 上海博物館
署款「直正智殿錦衣戶安正文寫」
鈐「日近清光」印。

樓 身為二層正六棱柱形,建於高臺之上,重簷盔形樓頂,上置寶瓶。歇山頂殿門當心間有踏道,旁有矮廊相連。層樓上文人墨客聚會憑覽,抒發各自心境中的感慨,是 寫〈岳陽樓記〉「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之意;其下旅人遷客絡繹不絕,兩旁絕壑高聳,松柏蒼鬱,岸邊波濤洶湧, 舟楫危行,讓人仿佛感受到洞庭湖水那磅礴的氣勢與力度。

圖畫用筆流暢,比例精確,線條有力,樓閣、牌坊和舟船用界畫描繪,建築裝飾及部件鴟吻、垂獸、蹲獸、惹草、額柱、鉤欄、雁翅板等華麗精巧。

以細長、連綿的線條表現拍岸的波濤,樹石則以頓挫有力的線條勾出,隨風偃倒的枝葉繁而不亂。水上船工忙著收帆拋錨,牌坊石階上遊客等待著乘船,畫面似傳達出山雨欲來,風起雲湧,離愁行旅的蕭疏情境。

◎安正文︰
明宮德宮廷畫家,官直正管殿錦衣千戶,生卒年不詳。擅畫山水、人物,尤長界畫,宗法宋人。所作界畫構圖嚴謹,比例精確,線條勁挺。


(圖8)清.王時翼〈岳陽大觀〉臺北故宮

〈岳陽樓記〉中有一段形容洞庭湖狂風暴雨的文字︰「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本幅即以生動的手法描繪是景,令觀者有如身歷其境。

岳陽樓以減筆方式勾勒,其形象與浩瀚的洞庭湖形成強烈的對比;樓中有三人正在觀看排空翻騰的波浪(圖8-1) ,這滿目蕭瑟的景象,真會讓人產生貶謫、懷家、憂謗、懼譏的心情,感傷到極點啊!


(圖8-1)


此圖中營造盛大洶湧的水勢,中有在波濤中掙扎的漁船。船夫在撐篙,撐篙一般用於水淺的湖泊及內河,遇到逆風時比較能控制方向,有人拉桅以穩住船身,船尾有數人傾力撐推船體,兩旁的人望著江面觀察水勢,指揮大家配合動作,生動地描寫出文中的意境。(圖8-2)


(圖8-2)

◎王時翼 :
字又溟,江蘇太倉人,一作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王時敏族弟。工山水法李唐,蒼古雄渾,人物類宋旭、崔子忠,猶勁多姿。

附︰范仲淹〈岳陽樓記〉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鬱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沈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

(主要參考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情畫意——中華四大名樓(2)

湖北武昌黃鶴樓
作者﹕文╱圖 雯子

圖14 元 夏永 黃鶴樓圖

簡體版】 【字號    
列印版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的黃鵠山頂,瀕臨長江,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西元223年)赤壁之戰後,孫權奪取荊州稱吳王,將統治中心遷至鄂州(武昌),建此嘹望樓作為軍事防禦重地。

至唐代,黃鶴樓逐漸成為佳景名勝。毗鄰古雲夢澤,接納瀟湘氤氳,長江與漢水在三楚腹地之武漢交匯,其下平野沼澤接踵,龜蛇二山相夾,黃鶴樓天造地設於斯,好不壯觀旖旎 (圖9 長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萬景收,漢水北吞雲夢入,蜀江西帶洞庭流--宋游儀)。


圖9

黃 鶴樓的起源有不少奇異的傳說,唐閻伯理〈黃鶴樓記〉和宋陸遊〈人蜀記〉中都記述有費瑋在此山修煉成仙,乘黃鶴飛升來往的事蹟。南北朝祖沖之《述異記》講述 江陵人荀環在黃鶴樓遇見仙人駕鶴並與之交談的故事。《齊諧志》記載,仙人王子安乘黃鶴經過黃鶴山,後人在山上造了一座樓,就名為黃鶴樓。

在《極恩錄》裏,記載原一辛氏開的酒店,有道士前來飲酒,辛氏看其氣宇不凡,故不要酒錢,道士為表示感謝,在酒店牆壁上畫了一隻鶴,此鶴能夠從牆上下來起舞,從此酒店生意興隆;十年後,道士再次來到這裡,用笛聲招下黃鶴,騎上飛昇而去,人們便在這裡建起一座樓,稱黃鶴樓。

古黃鶴樓共三層,計高9丈2尺,加銅頂7尺,共成九九之數,挺拔獨秀,飛簷彩柱,輝煌瑰麗;居高臨下,登樓遠望,萬里長江一覽無遺,景色絢麗已極(圖11)。


圖11長江

歷代文人名士無不慕名到黃鶴樓抒懷覽勝,留下眾多詩賦佳句。年輕的李白曾在黃鶴樓下送別年長十二歲的友人孟浩然,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雋永遼闊之辭韻歷來為人們傳誦不已。

乾 元元年夏(758年)李白流放夜郎途經武漢,受到好友江夏太守韋良宰的熱情款待,逗留至秋。期間已年近花甲的老詩人再次登上黃鶴樓,遙望江天,作〈與史郎 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深切慨歎無端貶謫及去京離家的苦楚。

其另抒寫胸臆的長篇〈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中有︰「一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顧慚禰處士,虛對鸚鵡洲。」可知詩人雖歷經磨難,但傲氣風骨依然。

同 樣六十年後白居易被貶江州途經武漢,在黃鶴樓參加地方官員宴請,也寫下〈盧待禦與崔評事為予於黃鶴樓置宴.宴罷同望〉︰「江邊黃鶴古時樓,勞致華筵待我 遊。楚思淼茫雲水冷,商聲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總是平生未行處,醉來堪賞醒堪愁。」懷秋抒泄內心的抑鬱愁悶之情。

明代畫家沈周〈黃鶴樓〉︰「昔聞崔顥題詩處,今日始登黃鶴樓。黃鶴已隨人去遠,楚江依舊水東流。照人惟有古今月,極目空餘天地秋。借問呂翁舊時笛,不知吹破幾番愁。」詩中有畫有樂有幽意也。

岳 飛曾在黃鶴樓下的鄂州(武昌)屯兵鎮守達七年之久,那時他登樓遙望,面前長江滾滾,憶往昔「江山如畫」,歎現今「靖康恥,猶未雪」,寫下〈滿江紅.登黃鶴 樓有感〉︰「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而今鐵騎滿郊,風塵惡!兵安在?膏鋒鍔,民安 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抒發請纓殺敵,收復山河的焦慮心情,忠貞赤膽,催人淚 下。

在所有吟詠黃鶴樓的詩詞中,崔顥〈黃鶴樓〉無疑是唐人七律之絕︰「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令黃鶴樓從此名聲鵲起。

黃鶴樓的形制自創建以來,各朝皆不相同,但都高古雄渾,軒昂宏敞,唐閻伯理在〈黃鶴樓記〉形容︰「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簷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或逶迤退公,或登車送遠,遊必於是,宴必於是。」

可以想見,當年黃鶴樓壯麗恢宏之盛況,高倨危樓, ,抬頭則楚天空闊,低首則大江拍岸,淵臨鸚鵡,俯瞰晴川,這煙雲明滅的景致真是難以用言語形容了。


圖12 1985年重修的黃鶴主樓

現 時的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圖12),使用現代建築技術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飛簷五層,交錯重 疊,翹角飛舉,似展翅欲飛的鶴翼;攢尖樓頂,金色琉璃瓦屋面,富麗堂皇;內外繪有仙鶴,雲紋、花草、龍鳳圖案,十分美麗。


圖13 宋 黃鶴樓圖

◎宋人.無款〈黃鶴樓圖〉(圖13)
圖中是以樓臺亭閣廊等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建築群,正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樓閣底部臺基為早期上下方直式輪廓,四面為磚石砌築,一層臺基設如意踏道,二層臺基踏道設欄杆,均有垂帶、象眼通往廊屋當心間。


圖13-1 台基

圖13-2 四角攢尖頂

雙 層漢白玉基座很高、周繞精美的護欄、是一種非常隆重和尊貴的設置(圖13-1)。低矮的廊屋圍成庭院,擁簇後方高臺上的殿閣。院外松石掩映下一座重簷歇山 頂水榭,臨水處還有一座四角攢尖頂亭榭(圖13-2),內坐數人,有小橋和廊屋相連,下有木樁立於水中。構圖顯得錯綜變化。


圖13-3 重簷歇山頂

圖13-4 鴟吻

主 樓屋頂為歇山重簷式(圖13-3) ,一層當心間出抱廈,二層三面均有平臺突出樓面,用於觀景。正脊兩端的鴟吻為龍魚形雕飾(圖13-4),四面翼角如鳥翼般開展;椽、斗栱、柱與下方的昂皆 繪出細部構造(圖13-5、13-6);屋面筒瓦繪法寫實,畫出瓦隴線,屋脊上仙人走獸(圖13-7),以及山牆上搏風板、惹草等(圖13-8)。


圖13-5 斗栱

圖13-6 柱頭科

圖13-7 仙人走獸

圖13-8 博風板 懸魚惹草

在這幅色彩豔麗而雅緻的青綠山水界畫中,畫家描繪費文褘登仙,乘黃鶴於此的華美樓閣憩駕的故事。

遠處青山翠巒,水面旖旎,飛橋城郭,近景處岸邊虯松巨岩與之相為呼應,古樸明朗。在一片空寂遙渺的氛圍中,仙人乘鶴騰空而去,樓閣內、高臺上、小舟中眾人皆或仰頭目視,或驚詫不已,或拱手膜拜,肅穆之態十分生動。 (圖13-9、13-10、13-11)


圖13-9

圖13-10

圖13-11

小漁船的篷子較高,人可以進入蔽雨遮陽,與早期春秋戰國時代的「先登」很類似,先登是一種小型靈活的軍用快艇,多運用在少量的士兵渡江登岸時。


圖14 元 夏永 黃鶴樓圖

元.夏永〈黃鶴樓圖〉(圖14)

構 圖是馬夏邊角法,樓閣採用界畫精工描繪,墨線工整規矩,筆法細膩秀勁,以線條疏密、深淺、橫斜等表現主體的陰陽向背,立體層次進深感;背景天空水面大片留 白,遠處巨壑山林潦潦數筆,一片空茫幽深中,仙人乘黃鶴一去不回,以神秘空寂的氣氛營造出「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 悠悠」的意境。畫面虛實簡繁相應,寫意界畫並用,技法構圖皆極為出色。


圖15 明 安正文 黃鶴樓圖

◎明.安文正〈黃鶴樓圖〉(圖15)
軸 絹本設色 上海博物館藏

畫幅極之精美,描繪大雪後的黃鶴樓,銀裝素裹,氣勢雄偉。主殿為重簷歇山頂,立於二層高臺之上,屋面建築部件玲瓏精緻,鴟吻、走獸、簷椽、斗拱、梁枋都細細摹繪。

主殿平坐上鉤欄周繞,柱間帳幕高束,竹簾或卷起或垂下,寬大的支窗洞開,內有數雅士正展開畫軸賞鑒品評。一層有廊屋和主殿相連,平臺上護欄環繞,遊人行走其間。

前方一層臺基上還有一重簷歇山頂樓,亦十分精美雅致,臺基收分明顯。山門石牌兩邊有石鼓,登臺拾級而上,院落曲折幽深,仙霧繚繞。背景處遠山曠寥,天色昏暗。

平臺上遊人和山門前紛至遝來的旅客,正仰首拱手目送仙人乘黃鶴而去,仙人亦回首注目,氣氛極為肅穆莊嚴。構圖仿南宋「院體」山水界畫的布局法,前方的參天巨虯和後面的峻嶺,給畫面增添了一種高遠遒勁的非凡氣勢。

建築物及其裝飾細部刻畫華美繁複,坡石、野草、松柏、寒梅以濃重、粗獷、寫意的筆法,是顯著的明代山水界畫的格法。


圖16 清 關槐 黃鶴樓圖

◎清.關槐〈黃鶴樓圖〉(圖16)
畫中黃鶴樓,平面為八角重簷屋頂,建於高臺之上,體積龐大,雄偉壯觀。由於黃鶴樓歷代曾屢次修葺,畫中建築的造型與實際景物幾乎一致,應是紀遊寫生之作。

黃鶴樓矗立在長江邊,遠處翠峰高聳,兩岸洲渚相連,叢林城郭,廟宇飛橋,江面蜿蜒開闊,波紋鱗鱗,水面上數點輕帆,景色柔和幽寂,令人不由得想起「孤帆遠景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的詩意。


圖16-2

四周出現的三桅船隻,通常航行於長江間的內河船隻比較少見三桅;來回各地區的漕船比較常見二到三桅的形式。漕船是一種專門運送米糧的船,又稱回船。還有一種航行於江蘇一帶的「沙船」也有三桅,但是其船頭、船尾都是方形(圖16-2)。@*

(主要參考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情畫意——中華四大名樓(3)

江西南昌滕王閣
作者﹕文╱圖 雯子

圖17騰王閣

簡體版】 【字號    
列印版

滕王閣矗立在江西省南昌市西郊,瀕臨贛江。唐永徽四年(653年),唐高祖李淵為其子洪州(南昌)刺史李元嬰修建,李元嬰後封滕王故得名。李元嬰擅長書畫、精通音律、喜愛歌舞,滕王閣遂成為他宴請賓客的歌台舞榭。

話 說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重陽節前夕,詩人王勃回家省親,坐船逆長江而上,來到彭澤縣突遇狂風暴雨,不得不靠泊馬當山馬當廟,遇一白髮老者對他說: 「明日重陽,滕王閣設宴會文,你若去定當名揚天下。」王勃聽後面露難色:「這裡距滕王閣八百里,一夜如何能到?」老者笑道:「無需多慮,待我助你一臂之力 也。」說罷讓王勃上船,只見船如離弦的箭般向鄱陽湖駛去,次日淩晨就到了。

正當時,洪州都督閻伯嶼因重建滕王閣,特地大排筵宴,邀請官員文士們登閣共度重陽佳節。只見大家邊欣賞美景邊吟詩作對,王勃也凝神思索,須臾果真寫下千古流傳的駢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寫景名句。(圖18)


圖18 明.唐寅作

江 西(豫章)素為文章節義之邦,詩文極盛,滕王閣高聳絕立聚天地之靈氣,吸日月精華之氣,納江河吞吐之勢,美景瑰偉奇麗。從閻公雅集王勃作序始,每逢滕王閣 重修改建,或是慶典宴賓、接官送客、佳節會友,幾乎歷任洪州地方長官都會在此舉行盛大的歌舞文會天下,無論雅士、俗客莫不將參與其中,視為風雅榮幸之事。

唐貞元六年(790年)滕王閣重修落成,中書舍人王仲舒作《滕王閣記》、王緒作《滕王閣賦》(皆佚),與王勃共謂之「三王文章」,自此可說是文以閣名,閣以文傳也。

唐 元和十五年(820年),中丞禦史王仲舒再次主持重修滕王閣完工,特邀韓愈做文《新修滕王閣記》,中有「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 稱。及得三王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愈既以未得造觀為歎,竊喜載名其上,詞列三王之次,有榮耀焉。」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歷代文人墨客多有登臨賞眺,為其做詩賦詞畫者甚眾。唐宰相張九齡年逾花甲被貶荊州大都督府長史,遊歷至滕王閣作《登城樓望西山》:「金編莫我授,羽駕亦難攀。簷際千峰出,遊思遍人寰。勿複塵埃事,歸來且閉關。」自然美景觸發他久有的辭官歸隱之心。

西元764年杜甫寓居閬中登閣作《滕王亭子》:「君王台榭枕巴山,萬丈丹梯尚可攀。春日鶯啼修竹裏,仙家犬吠白雲間。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蕊濃花滿目斑。人到於今歌出牧,來遊此地不知還。」詞句清新明麗讓人嚮往。

白居易赴任四川忠州刺史,轉道南昌,地方官在滕王閣為他餞別,百姓聞說也前來一睹大詩人的風采,白居易做《鐘陵餞送》:「翠幕紅筵高在雲,歌聲一曲萬家聞,路人指點滕王閣,看送忠州白使君。」

杜牧《懷鐘陵舊遊》:「滕閣中春綺席開,柘枝蠻鼓殷晴雷。垂樓萬幕青雲合,破浪千帆陣馬來。未掘雙龍牛鬥氣,高懸一榻棟梁材。連巴控越知何事,珠翠沉檀處處堆。」高閣之綺麗無雙躍然眼前。(圖19)


圖19 明.林靈岩作

宋時蘇軾嘗月夜登樓做《登滕王閣》:「坐久淡無慮,悠然片月生。疏星集漁火,繁露濕江城。向夕橫燕望,今宵習楚聲。因憐竹枝好,翻作豫章行。」澄懷息慮意味淡然。

朱熹《和秀野劉丈寄示南昌諸詩》:「滕王閣下水初生,聞道登臨復快晴。帝子豈知陳蹟在,長江肯趁曲池平?山楹雨罷珠簾卷,簷鐸風驚玉珮鳴。滿眼悲秋今古恨,人生辛苦竟何成!」登閣悲秋歎人生之無常。

辛 棄疾和友人登高閣臨美景飲美酒時,大宋半壁河山已易手,不禁悲從中來詠《賀新郎 賦滕王閣》:「高閣臨江渚,訪層城,空餘舊跡,暗然懷古。畫棟珠簾當日事,不見朝雲暮雨,但遣意西山南浦。天宇修眉浮新綠,映悠悠潭影長如故,空有恨,奈 何許!王郎健筆誇翹楚,到如今,落霞孤鶩,競傳佳句。物換星移知幾度?夢想珠簾歌舞。為徙倚,欄杆凝佇。目斷平蕪蒼波晚,快江風一瞬澄襟暑,誰共飲?有詩 侶。」

文天祥率軍輾轉入贛,知國運難挽,面對江山無限風光寫下《滕王閣》:「五雲窗戶瞰滄浪,猶聞唐人翰墨香。日月四時黃道闊,江山一片畫圖長。回風何處搏雙雁?凍雨誰人駕獨航?回首十年此漂泊,閣前新柳已成行。」可見壯志難酬英雄無奈之情。

滕王閣建築規模很大,閣高九丈,共三層,始建於唐永徽四年(西元653年),後歷時千餘年間屢毀屢建達28次之多,但形制基本都為三層木質結構,重簷歇山頂,碧瓦丹柱。


圖20 唐閣

重 建規模最大的一次是大中二年(848年)時滕王閣毀於大火,江西觀察使紇幹眾主持建設,韋愨在《重建滕王閣記》詳細記述:「峻修廣袤,非常制所能擬及…… 飛翬疊巒,虎踞龍盤,發地呈形,與山同安。」增建了很多附屬建築,如郵驛、廳、軒、小閣、江亭、津館等,是次工程最為壯麗,亦最堅固(圖20 唐閣圖)。

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滕王閣因年久失修而塌毀,侍郎范坦主持重修,丞相范致虛在《重建滕王閣記》中記載新樓高度不及唐閣,但面積宏大過之,南北增置壓江和挹翠二亭(圖21 宋閣圖/宋郭忠恕繪天籟閣藏)。


圖21 宋閣圖

南宋時閣修建於城牆上型制已異於唐閣,元代在至元三十一(西元1294年)和元統二年(西元1336年)二次重建均為仿宋閣,文士姚遂和虞集分別為竣工的新閣作撰其中提到「崇為尺四十有四,深而崇之度而廣倍之。材石堅致,位置周密,簷宇虛敞,丹刻華麗,有加於昔焉」。


圖22 2004年重建的騰王閣主樓

1989 年10月8日重陽節第29次重建的滕王閣竣工設計為仿宋閣,並參照宋李明仲《營造法式》。位於贛江與撫河故道交匯處,瀕臨南浦,面對西山,高57.5米, 明三層暗七層加上兩層底座一共九層。立面造型嚴格遵循宋代樓閣之制,包括下部須彌座欄杆台座底層抱廈和迴廊中部兩層平坐及頂部重簷四段,琉璃綠瓦,鎏金歇 山雙重垂簷頂,雕花屏閣,朱漆廊柱,層台聳翠,深具唐宋時代的那種雄偉瑰麗、典雅窈窕、古樸高雅的建築風格。(圖22)


圖23 元人滕王閣圖

《元人 滕王閣圖》

《元人 滕王閣圖》(圖23)/軸 絹本 設色/縱154公分 橫96公分/臺北故宮

由許多附屬建築組成一個複雜完整的古典建築群,沿中軸線排列,高低錯落的亭台樓閣圍繞在二重廊院裡。中央主殿為兩層十字脊重簷歇山頂,十分玲瓏華麗(圖23-1)。


圖23-1 十字脊簷歇山頂

圖23-2 重簷歇山頂

圖23-3 攢尖頂亭

圖23-4 須彌座

正 面出一間前廊 斗拱上平坐立朱紅色簷柱周繞彩繪欄杆。主殿前方臨水處是一座兩層重簷歇山頂殿閣(圖23-2),視野極佳。岸渚邊白玉石臺上有重簷四角攢尖亭榭坐落於須彌 座台基上(圖23-3),內坐仕人撫琴。須彌座台基上下施仰覆蓮是最高級的基座(圖23-4),線腳與束腰上滿雕圖案。這種高規格的基座用於承托尊貴的建 築在《騰王閣序》裡描繪其「俯會眾心競起須彌之座」。


圖23-5 連三踏垛

圖23-6 石鼓

亭 邊另設一小型觀景台沿邊布以彩繪護欄。大門前入口階梯式踏道中央均多加一條垂帶,將台階分為左中右三路稱為「連三踏垛」(圖23-5),是垂帶踏垛中較講 究的作法。大門邊有一對雕以紋飾的石鼓用來抵住門柱以防鬆動(圖23-6)。院門當心間「連三踏垛」上安有鉤欄。圖中窗牖欄楯、樑枋斗栱、惹草垂魚、仙人 走獸、鴟吻(圖23-7、23-8、23-9)等樣樣都描繪精麗奇巧。


圖23-7 垂魚 惹草

圖23-8 仙人走獸

圖23-9 鴟吻

前 景中虯松巨岩掩映著雕樑畫棟的院落愈顯幽深雅麗。遠處是大片崇山坡渚茂林中有村舍茅屋行旅飛橋;水勢開闊,氣象宏大。水面上漁舟往來充滿田園氣氛,構圖前 後互為呼應。院中遊人往來不絕,高閣亭臺上士人墨客集賢文會,風雅高致。漁舟刻畫極為仔細,人物動態更是惟妙惟肖(圖23-10)。圖寫《騰王閣序》中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虹銷雨霽,彩徹區明」之麗景佳色。


圖23-10 漁舟

畫名山勝景之樓殿仙閣,必法古本,又需參照工匠方圓曲直之營造尺度,高低凹凸,上下折算,自然結構如真。畫家巧妙運用山巒地勢樹木,表現環境的縱深空間,又利用狹小院落為先導空間,襯托主體建築物。

中 國繪畫運用透視和斜投影法相結合,畫面上近處的樓閣,都用斜平行線處理,並不會合。遠處樓閣按近大遠小比例畫小些,不是單一消點的透視,各房子各有消點。 圖中用俯視法,視點高,同時顯示多景的場面。此圖山水搭配工整界畫,已從純粹描繪建築物,變成與自然環境結合的風景畫面。全圖青綠設色豔麗雅緻,氣派非 凡,同時又能不失古樸清麗的意韻,是一幅極為出色的樓閣山水傑作。


圖24 元 夏永 滕王閣圖

《元 .夏永 滕王閣圖》

《元.夏永 滕王閣圖》(圖24)24.7×24.7釐米 /波士頓美術館藏

高 臺地面方格鋪設十分講究,二層重簷歇山頂主樓矗立在華貴精雕的須彌坐臺上,殿門當心間設踏道。須彌坐臺上立鋪作雁翅板平坐上再立柱支撐殿身,周設鉤欄,閣 簷下有橫披窗,捲簾內客人萃聚詩會文賦,一派風雅高致。前方高臺有重簷歇山殿閣,一間掩映在樹叢之後,露出簷柱間欄杆和直欞窗。

馬夏邊角構 圖,遠山水面寫意繪法,江波浩渺漁舟點點。整幅畫面雖為墨筆白描,但因建築等級之高,以及畫家對部件細部描繪之繁複精妙,顯得華麗堂皇。寫《滕王閣序》: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捲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圖中小船是典型的漁船,打魚方式可大致分為撒網船、注網船、張絲網船或叉網船。船身中間加有低矮小席篷,為收藏漁獲漁具所用,不能遮陽蔽雨。

《元.無款 滕王閣圖》

《滕王閣圖》(圖25)/ 元. 無款 /絹本 墨色 24.2x24.2公分 臺北故宮


圖25 元. 無款 籐王閣圖

本 圖取材於《騰王閣序》中:「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畫家將文學作品轉化為圖繪形 象,描寫滕王閣之華麗風姿和俊秀名流之文人雅宴,整體佈局結合自然風景與建築,截取樓閣建築、城牆一角、遠山一抹、扁舟一葉、松樹一截,展現滕王高閣下臨 贛江之勢,與江天遼闊之感。

《滕王閣序》中並沒有提到建築構架細部,或述及樓觀的精巧設計,圖中的滕王閣是畫家對唐代樓閣的想像。建築主體 採用白描墨線以線條的轉折頓挫、粗細濃淡來表現陰陽向背和立體層次。主殿為重簷歇山頂,高臺上立柱,上托平坐再立柱建殿身。實際是在台基上多加了一個鋪作 結構,比直接建於臺上更加穩固。當心間出一抱廈,周圍卍鉤欄,中有文人雅會。基座及殿身四週都有「卍」字紋飾,是較為特別的鋪地磚(圖25-1)。案畫家 將南宋邊角構圖與元代的平遠山水加以綜合,寫意山巒、樹石、舟楫,繪法受元代職業畫家盛懋的影響。


圖25-1 鋪地卍字紋磚



畫 上蠅頭小楷書《滕王閣序》全文,精細入微的技術令人嘆為觀止。界畫樓閣山水多以歷史傳說典故為主題,需要根據古代稿本以及參照工匠方圓曲直之營造尺度,用 嚴謹精密的手法,對建築進行準確無誤的描寫,使其結構自然如真,尤特是窗牖欄楯、簷椽梁枋、山面斗栱皆精麗細巧。此類畫作費時又須極高的技巧,畫家不僅要 熟知建築群的組合裝飾構件和營造方法,即心中要有一本「木經」,還要通過大量的臨摹,而後逐漸形成一套慣用畫法,經常會將稿本稍加變化而多次使用。


圖25-2 斗栱

圖25-3 鴟吻

本圖可能是元代職業畫家據底稿所繪的模本,圖中建築部件斗拱窗欞欄杆等比較簡化並由固定形式和一些線條組織,(圖25-2、25-3、25-4、25-5) 反映出畫家師徒相傳,重視摹仿稿本,漸不觀察實物的結果。


圖25-4 搏風板 懸魚 惹草

圖25-5 仙人走獸

 

附錄: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豫 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或稚)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彩 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 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 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披繡 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虹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 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甫暢(或遙吟俯唱),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 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窮睇眄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 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

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猶懽。北海雖賒,夫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情;阮籍倡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

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裡。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晨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淩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鳴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邱墟。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

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誠,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雲爾。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捲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主要參考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美東時間: 2011-11-01 18:04:08 PM 【萬年曆】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11/1/n3417928.htm詩情畫意——中華四大名樓(3)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情畫意——中華四大名樓(4)

山西永濟鸛雀樓
作者﹕文╱圖 雯子

圖26 2004年重建的鸛鵲樓主樓

簡體版】 【字號    
列印版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位於山西永濟市蒲州古鎮西面的黃河東岸洲渚上, 即唐代河中府城西南黃河中高阜處。

北周時大將 軍宇文護鎮河外之地,在軍事重地蒲州建瞭望樓是為鸛鵲樓。這是一座三層四簷結構的木質樓,高十丈,又因鸛雀常棲息其上而得名。六面木結構堆塔式依層而建, 層層縮簷,角角伸挑,角面均以柱來承擔,簷上設有欄杆,樓身周邊欞格糊門與伸簷形成六棱式繞樓走廊。每層有斗拱承檁,構件扣依,瓦頂錯落交織,樓閣式挑肩 屋頂,樓下台基高約三尺,登上臺基每面有斜坡外樓梯上樓,樓內有木梯可到樓頂。

宋時鸛雀樓被水淹沒,最終於元初(公元1272年)毁於金元 戰火。明代以後,由於黃河改道,故址已經難尋了,但由於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成為千古絕唱,仍然吸引著時人前來憑弔,後人就將蒲州城西門樓當成鸛雀樓,留 下許多題詠詩句。不過,這一座鸛雀樓又在嘉靖年間因為黃河改道而被洪水沖毀。1997年12月,重建鸛雀樓動工,在2002年8月落成。


圖27 鸛鵲樓前瞻中條山

永濟古時即為堯舜帝之都,鸛雀樓正處於華夏文明的中心地帶,立晉望秦獨立於中州,前瞻中條山,下瞰大河奔流,登高覽勝氣韻非凡。(圖27、 28)鸛雀樓高臺重簷,黑瓦朱楹,結構奇巧。


圖28 鸛雀樓下瞰大河奔流

唐宋之際文人學士大都登臨詠賦,不過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道:「唐人留詩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渙、暢當三首能壯其觀。」

當年王之渙辭官遊歷黃河登樓有感寫下《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為千古絕唱(圖29)。


圖29 王之渙詩意圖

李益《登鸛雀樓》:「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雲樹共茫茫,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為長。風煙並起思鄉望,遠目非眷亦自傷。」歎古及今悵然思歸。

暢當《登鸛雀樓》:「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意境壯闊高邁之極。

2002年竣工的鸛鵲樓為鋼筋混凝土剪力牆框架結構,四簷九層高樓,氣勢雄偉壯觀。(全文完)@*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四大名亭蘊涵傳統文化
?
嶽麓書院的園林

 
p>文/方林 圖/維基百科

亭,有頂無牆,是中國一種極具民族特色的建築樣式。根據明代園林建築藝術家計成的造園名著《園冶》所謂:「(亭)造式無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橫圭、八角到十字,隨意合宜則制,惟地圖可略式也。」

中國歷代,凡是頗具名聲的亭子,多與中華傳統文化有著緊密聯繫。素有「四大名亭」之稱的醉翁亭、陶然亭、愛晚亭和西湖湖心亭,不但輪廓優美、造型各異,而且無一不具有其獨特的文化蘊涵。

例如西湖「湖心亭」,留有清帝乾隆題的匾額「靜觀萬類」,以及楹聯「波湧湖光遠,山催水色深」。「陶然亭」、「愛晚亭」的亭名,分別出自於唐代大詩人白居 易《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一詩中:「與君一醉一陶然」和唐代杜牧《山行》 的「停車坐愛楓林晚」詩句。而最具歷史文化盛名的「醉翁亭」,則以宋代文學大家歐陽修之名而傳譽千載。

c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亭」又被稱之為「天下第一亭」,坐落於安徽滁州西南琅琊山麓。琅琊山之山不甚高,但清幽秀美,四季皆景。山中溝壑幽深,林木蔥鬱,花草遍野,鳥鳴不絕。

宋慶曆5年(1045年),大文學家歐陽修到滁州擔任太守,結識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並引為知音。智仙在琅琊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歐陽修常與朋友到亭 中遊樂飲酒,並親自作《醉翁亭記》以記之:「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於是,「醉翁亭」因此得名。

其中的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更體現了醉翁亭小巧獨特,深具江南亭台特色的意涵。

它緊靠峻峭的山壁,飛簷凌空挑出。數百年來雖屢次遭劫,又屢次復建,終不為人所忘。今天世人所見的醉翁亭,是清代時整修後的樣貌。

醉翁亭

c共君一醉一陶然

「陶然亭」位於北京先農壇。清康熙34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監理黑窯廠,他在慈悲庵西部築了一座小亭,並取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詩中名句「更待菊黃家醖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中的「陶然」二字為亭命名。

陶然亭

這座小亭頗受文人墨客的青睞,被譽為「周侯藉卉之所,右軍修禊之地」,更被全國各地來京的文人視為必遊之地。因其周圍坐落許多名勝古蹟,諸如興建於元代的慈悲庵、文昌閣,遼、金時期的經幢等建築。清代200餘年間,此亭享譽經久,長盛不衰,成為京中一勝。

c停車坐愛楓林晚

「愛晚亭」位於湖南長沙嶽麓書院後青楓峽的小山上,清乾隆57年(1792年)為嶽麓書院院長羅典所建。原名「紅葉亭」,又名「愛楓亭」。當時羅典因見書 院四周空地荒蕪,便進行整治,在他的改造之後,嶽麓書院的園林取法自然,講求寧靜、清幽、淡雅,富含詩境,又反應士人文化精神,頗具典雅拙樸格調。

愛晚亭

後經清代詩人袁枚建議,湖廣總督畢沅據唐代詩人杜牧《山行》詩中「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之意境,將此亭改名為「愛晚亭」。

愛晚亭八柱重簷,頂部覆蓋綠色琉璃瓦,攢尖寶頂,內柱為紅色木柱,外柱為花崗石方柱,天花彩繪藻井,蔚為壯觀。周圍古木參天,濃蔭蔽日,秋來萬楓疊障,層林盡染。

c春水綠浮珠一顆

「湖心亭」位於著名的杭州西湖中,初名「振鷺亭」,又稱「清喜閣」。始建於明朝嘉靖31年(1552年),明萬曆以後才改名「湖心亭」。

西湖湖心亭

此亭為樓式建築,四面環水,登樓四望,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亭的西面為西湖的南高峰和北高峰,景色十分壯觀。遊人登此樓觀景,稱為「湖心平眺」, 環島皆水,環水皆山,置身湖心亭,確有身處「世外桃源」之感。清代詩人許承祖曾云:「百遍清遊未擬還,孤亭好在水雲間,停闌四面空明裏,一面城頭三面 山。」

由於西湖擁有秀麗的湖光山色和深厚的人文氣息,歷來吸引眾多文人墨客的喜愛,留下許多描述該地的文學作品。而湖心亭便是西湖美景「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格局中的「三島」之一。在2011年6月,杭州的西湖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07 Fri 2012 10:53
  • 置頂 咖哩

咖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搜索
印度咖哩雞

咖哩可以指由多種香料調配而成的調料,常見於印度菜泰國菜日本菜等,一般伴隨肉類和一起吃。咖哩的來源於南亞次大陸(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尼泊爾等國)。在英語中也指代以咖哩為調料的菜肴.

目錄

起源

咖哩起源於印度。印度民間傳說咖哩是佛祖釋迦牟尼所創,由於咖哩的辛辣與香味可以幫助遮掩羊肉的腥騷,此舉即為用以幫助不吃豬肉與牛肉的印度人。在泰米爾語中,「kari」是「醬」的意思。在馬來西亞,kari也稱dal(當在mamak檔)。早期印度被蒙古人所建立的莫臥兒帝國(Mughal Empire)所統治過,其間從波斯(現今的伊朗)帶來的飲食習慣,從而影響印度人的烹調風格直到現今。

一般說法在南印度,curry是一被英語化的拼法,在坦米爾納德邦 curry則被拼為karri,由肉汁或醬汁且多搭配米飯或是麵包的一種主食。亦有另一說法,此字在十四世紀古英文就已存在於烹調文獻中,被拼為cury,是源自於法語cuire(意譯為煮)。

一位咖哩權威作家Brent Thompson對咖哩曾寫下這麼一段話:在印度curry一詞,並不是真正被使用如我們所認知的一般,除非你專指的是普遍存在於印度,但由英國人歸類,把包含著大蒜洋蔥薑黃辣椒及油所烹煮的湯或燉菜,其大多為黃色,紅色,多油,味辛辣且濃郁。而今日我們所熟知的咖哩則普遍被定義為由新鮮或乾燥香料以油炒香,並加入洋蔥泥,大蒜,薑一起熬煮。其中香料並沒有一定限制,大多有辣椒,小茴香香菜及薑黃等。

咖哩並非醬料,而是綜合各種香料的簡稱。

咖哩在世界各地的傳播

咖哩首先在南亞東南亞等地傳播,到17世紀,歐洲殖民者來到亞洲時把這些香料帶到歐洲,繼而傳播到世界各處。咖哩在世界各地結合不同飲食文化而演變出各種不同風格和吃法。

咖哩(curry)的專有名詞是從「kari」演化而來的,在泰米爾語(Tamil word)是指一種醬,是在南印度的多種菜餚的總合,用蔬菜或肉類做成且經常與米飯一起食用。咖哩這個詞已經被廣泛的使用,特別是在西半球,幾乎任何加有 香料的,加有醬料的菜餚或帶有南亞和東南亞洲風格的菜餚都叫做咖哩。這個不嚴密的傘形結構的詞,是英國統治主要所留下來的東西。這是一般的誤解,認為所有 用咖哩粉末或是用各種肉類、蔬菜做成的菜餚都是咖哩。在印度,咖哩這個詞事實上是很少用。大部份菜餚包含了豆類(lentils)的菜叫「dahl」,意 指這是一種用做備用的香料。肉類或是蔬菜做成的菜餚同樣地給予特定的名字,用以區別烹調的方法或是特殊的香料使用。然而北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的菜餚的名字的確叫做咖哩(curry or khadi)——這包含了酸奶(yoghurt/yogurt)以及印度酥油(ghee)。

中國咖哩

中國咖哩大多以粉狀出售,似乎來源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

印度咖哩

對於咖哩的普遍印象,很多場合都會把焦點集中在印度咖哩(印度早期並沒有所謂的咖哩)。之所以有這種情況,是基於印度咖哩其實就是所有咖哩的延伸, 假如會製作印度咖哩,其它種類的咖哩就只是再加工或轉換材料而已。在印度提到咖哩,大多指以肉汁或醬汁搭配米飯或麵包的一種主食。

搭配咖哩的主食,隨著地方所盛產農作物的不同而改變。如西印度多配以玉蜀黍、 栗等所造成的麵包;北方盛產麥子則多食麵包;南方或東南方則以米食為主。印度咖哩成功的秘訣在於香料的組合與烹煮次序,而不在於炫麗複雜的烹調技巧。直到 近代,並沒有任何專門的咖哩食譜,因為咖哩的本質強調的是個人風格與創造性。沒有固定食譜,反而令許多印度料理得以擠身世界級美食之列。正因為沒有食譜, 令咖哩即使在同一區域內,味道、外觀都有著顯著的不同。

在印度,幾乎每一個家庭的廚房都有許多香料,但卻很少人使用咖哩粉,因為咖哩粉大都是要使用時才特意研磨的。另外有一種使用率極為頻繁的調味料「葛拉姆馬薩拉」,其中「葛拉姆」意為辣,「馬薩拉」則為香料之意。

泰國咖哩

泰國咖哩分青咖喱、黃咖喱、紅咖喱等多個種類。其中青咖哩最辣,不習慣的人進食時容易流眼淚。

馬來西亞咖哩

馬來西亞咖哩一般會加入芭蕉葉椰絲椰漿等當地特產,味道偏。 當地華人、馬來人及印度人對咖哩的煮法都各盡不同,印度人的咖哩通常都不放椰漿,配料多是蔬菜、魚類等,這與印度人平常吃素有莫大的關係。當地華人的咖哩 料理叻沙麵和咖哩麵包,前者是把麵放入咖哩湯內,配上黃豆芽、蚶、雞肉、長豆、羊角豆等,由於馬來咖哩麵為「laksa」,因此稱為「叻沙」。而咖哩麵包就是把咖哩雞裝入麵包裡的簡易料理。

日本咖哩

參見:日式咖哩飯海軍咖喱
日本式咖哩飯
日本咖哩麵包

日本咖哩一般不太辣,因為加入了濃縮果泥,所以甜味較重。雖然日式咖哩又稱歐風咖哩,事實上還是由日本人所發明的。之所以稱歐風咖哩,是因為其所用的稠化物為法國菜常用的奶油炒麵糊(roux),多用來製作濃湯,而且香料取材也多傾向南印度風格。歐風咖哩雖然較為濃醇,但與印度相似料理比較起來,香料味還是明顯不及。咖哩除了可以伴飯吃外,還可以作為拉麵烏龍麵等湯麵類食物的湯底,這方面和其他地方的咖哩有較大分別。北海道札幌地區有一種湯咖哩以及白咖哩,詳情參閱相關條目。

咖哩在明治時代英國人傳進日本之後,與日本的米食文化結合,香滑濃稠的咖哩深受日本人的喜愛,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幾乎都可見咖哩的蹤跡,堪稱為日本的國民美食。之後又演化出各式獨具特色的料理。

  • 咖哩烏龍麵
  • 炒咖哩/乾咖哩
  • 南蠻咖哩
  • 咖哩麵
  • 湯咖哩
  • 咖哩麵包
  • 咖哩包子
  • 咖哩義大利麵
  • 咖哩拉麵
  • 咖哩蛋包
  • 麻婆咖哩
  • 咖哩丼
  • 熊肉咖哩(熊カレー):是一種以棕熊肉製成的咖哩,經常以罐頭包裝的型態出售。與熊肉咖哩類似的還有海獅肉咖哩(トドカレー)、海豹肉咖哩(アザラシカレー)、鯨肉咖哩(ミンククジラカレー)與蝦夷鹿咖哩(エゾ鹿カレー)等食品,皆是日本北海道的土產食物。

台灣咖哩

台灣咖喱承襲早期日本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風味,這是日本人當年前往英國學習科技等技術時,在船上看見印度籍船員,烹調時所見聞到的,從而帶回日本,其特徵為使用大量的薑黃所以色澤大多為鮮豔黃色,與淡淡的小茴香氣味,在台灣也有人使用咖哩粉直接添加於白米飯中作為炒飯食用。

英國咖哩

英國曾經殖民統治過印度這片土地,當年結束殖民統治撤退之後,也一併把印度的料理烹調習慣一併帶回大不列顛的土地上。有人打趣的說:全世界除印度這塊次大陸以外,就屬大不列顛這塊土地的印度料理最為道地了。由此可知印度料理在英國的地位。

參見

外部連結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藍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藍菌
念珠藻目(Anabaena sphaerica)
念珠藻目Anabaena sphaerica
科學分類
域: 細菌域 Bacteria
界: 藍藻界
門: 藍菌門 Cyanobacteria
  • 藍菌門之內的分類尚未確定

參見 IJSEM

藍菌Cyanobacteria)又稱藍細菌藍綠菌藍藻藍綠藻,或稱為藍菌門,當中包括髮菜螺旋藻等生物。雖然傳統上歸於藻類,但近期發現因為沒有細胞核等等,與細菌非常接近,因此目前已被歸入細菌域

藍菌在地球上已存在約30億年,是目前以來發現到的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的大氣環境變為有氧環境起了巨大的作用。

目錄

  [隱藏

[編輯]形態

從衛星圖片亦可以看到於阿蒂特蘭湖生長節大片藍藻。

藻體為單細胞或群體,或為細胞成串排列組成藻絲狀的絲狀體,不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不具鞭毛,不產遊動細胞,一部分絲狀種類能伸縮或左右擺動;細胞壁缺乏纖維素,由肽聚糖組成,壁外常形成膠質鞘;無真正細胞核,核的組成物質集於細胞中央,無核膜及核仁;細胞內除含有葉綠素類胡蘿蔔素外,尚含有藻藍素,部分種類含藻紅素;色素不包在質體內,而分散在細胞質的邊緣,藻體因所含色素種類和多寡而呈現不同的顏色。

[編輯]分布

藍菌主要分布在含有機質較多的淡水中,部分生於海水中、潮濕和乾旱的土壤或岩石上、樹榦和樹葉上,溫泉中、冰雪上,甚至在鹽滷池、岩石縫中都可以發現藍菌;有些還可穿入鈣質岩石或介殼中(如穿鈣藻類)或土壤深層中(如土壤藍藻);也有同真菌共生形成地衣,或生於植物體內形成內生植物,少數種類能生活於85℃以上的溫泉或終年積雪的極地

藍菌已知約2000種。目前藍菌的系統發育分類仍未確定,根據色素種類可單分出類似植物的葉綠體,含有葉綠素a和葉綠素b的原綠藻類,根據形態可分爲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寬球藻目(Pleurocapsales)、顫藻目(Oscillatoriales)、念珠藻目(Nostocales)和真枝藻目(Stigonematales)。但以上分類可能除真枝藻目以外均非單系群,有待進一步研究。形態分類可參見細菌分類表。是發現年代最早的化石。

[編輯]分類

雖然傳統上藍綠菌歸於藻類,稱為藍綠藻門(Cyanophyte),近年[哪時?]研究通常將它排除,因為和藻類差異甚大,諸如缺乏膜包圍的胞器,含有單一環狀染色體,細胞壁含有肽聚糖,核糖體大小、成分和真核生物不同。[1][2]藍綠藻在特化摺疊的原生質膜(稱為葉綠囊膜)上行光合作用。因此,它們即使擁有類似的生態棲位,彼此仍然差異很大。

[編輯]危害

同屬藍菌門的髮菜
藍菌產生的水華現象
藍菌毒素令魚類死亡

[編輯]毒素

國際間對食用藍菌門生物開始關注,因為不論土生和水生的藍菌生物皆含有神經毒素BMAA(β-N-methylamino-L-alanine),並可能透過食物鏈不斷累積產生生物放大作用,對人類的損害將逐漸增加。BMAA已證實會對動物產生強烈的毒性,加速動物神經退化、四肢肌肉萎縮等等,小量BMAA積累已能選擇性殺死從老鼠的神經元。香港中文大學呼籲大眾停止食用同屬藍菌門的髮菜,減輕患上肌萎性側索硬化症柏金遜症老人癡呆症的風險。[3][4]

藍菌的次生代謝產物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有非常強的毒性,可能會嚴重損害肝臟[5],引致肝癌[6]。1996至1999年間,美國奧勒岡健康部門(Oregon Health Division)曾對市面上87種藍菌及螺旋藻保健食品進行測試,發現其中竟然有85種保健食品均含有微囊藻毒素。[7]

不同種類的藍菌含有不同類型的毒素,當中包括神經毒素(Neurotoxin)、肝毒素(Hepatotoxicity)、細胞毒素(Cytotoxicity)及內毒素等,使他們對人體動物構成生命危險。已有紀錄証明飲用或於被藍菌污染的水源接觸會引致中毒現象[8],但實際多少的攝取量會致命則未有定論。

[編輯]污染水質

藍菌會產生有腥臭味的「水華」現象,最大危害是令飲用水源受到威脅,毒素影響人類健康。亦會令魚類缺氧死亡。

[編輯]螺旋藻

螺旋藻同屬於藍菌門,最初是由非洲查德居民當作食物,雖然目前也是一種流行的商業保健食品,但螺旋藻的健康及治療效用一直備受質疑[9]。很多贊成的主張都是著重螺旋藻包含的個別養份,如γ次亞麻油酸(GLA)、不同的抗氧化劑等,而不是著重直接食用螺旋藻。螺旋藻含有的所有營養如維生素,全部均可以在一般正常食物中找到,根本沒有食用必要,但螺旋藻卻會另外對重金屬產生富集作用[10]。2008年,雲南省疾控中心就對市場上25個品牌的螺旋藻進行檢驗,發現重金屬的含量均超標[11]。另外,螺旋藻食品所含的毒素,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編輯]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參考文獻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01 Sat 2012 09:55
  • 置頂 採薇

採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採薇》是《詩經》的《小雅》一章,是一首描述戰爭的史詩。

[編輯]原文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編輯]賞析

周朝多戰爭,西周時玁狁強盛﹐威脅周室[1],《採薇》描寫一位戍卒在歸途中深感苦難的作品。王夫之《姜齋詩話》稱此詩「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劉熙載《藝概》稱此詩「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清人方玉潤在《詩經原始》一書中稱讚此詩「言情寫景,可謂真實朴至。」。

[編輯]注釋

  1. ^ 《毛詩序》:「《採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難,以天子之命,命將率,遣戍役,以守衛中國。故歌採薇以遣之,出車以勞還,杕杜以勤歸也。」
 images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each-G6PD-01  

 

蠶豆症

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張文華

首頁                衛教單張           上一篇             下一篇

 
什麼是蠶豆症?
蠶豆症患者容易溶血的原因
蠶豆症患者會有什麼樣的問題
治療及預後
蠶豆症遺的傳模式
蠶豆症患者日常生活需注意的事項

 
什麼是蠶豆症?

蠶豆症的正式醫學名稱是 G6PD 缺乏症(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G6PD的中文名稱是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脢(應作‘西每’),它是一種在我們體內幫忙代謝葡萄糖的酵素。蠶豆症的患者因為體內缺乏G6PD,所以在踫到某些感染、某些藥物、樟腦丸、或吃到蠶豆時可能引起溶血反應,這種溶血反應若未經治療可能導致死亡。因為吃到蠶豆(fava beans)可能發病溶血,所以俗稱蠶豆症(favism)。

蠶豆症是台灣地區發生率最高的酵素缺乏症,在台灣平均約每一百個新生兒就會有三個蠶豆症的患者,客家人的罹患比率較非客家人稍高。就全世界來說,蠶豆症好發於非洲、中東及東南亞等地區。據估計全世界至少有2億名以上的蠶豆症患者。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蠶豆症患者不會受到瘧疾的感染,因為他們有缺陷的紅血球不適合瘧原虫的生長,不過這可能是唯一的好處!

蠶豆症患者容易溶血的原因

蠶豆症患者之所以會容易發生溶血,和他們的紅血球對抗氧自由基的能力降低有關。正常人的紅血球內含有足量的G6PD這個酵素,G6PD在參與葡萄糖代謝的過程當中會產生一種重要物質---還原型的Glutathione,還原型的Glutathione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

當我們受到某些細菌或是病毒的感染、吃到某些藥物或是蠶豆時,體內的氧自由基的產生會增加,而使氧化壓力(oxidant stress)增強。在正常人身上,此時G6PD所參與的葡萄糖代謝反應會增強好幾倍,從而產生大量的還原型的Glutathione,用來還原這些對身體有害的氧化壓力。

蠶豆症的患者因為紅血球內的G6PD不足,當體內的氧化壓力增加時,無法產生足夠的還原型Glutathione以清除過多的氧自由基,使得紅血球內的血紅素及紅血球細胞膜受到破壞而發生溶血反應。

蠶豆症患者會有什麼樣的問題

蠶豆症患者由於基因變異上的差異,至少有四百種以上的不同類型。所以,他們在臨床表現上的差異很大,從能忍受各種氧化壓力而完全沒有症狀,到即使沒有超額的氧化壓力下也會溶血,都有可能。無論如何,蠶豆症患者可能踫到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新生兒黃疸期延長(prolonged neonatal jaundice) ,及當氧化壓力增加時發生急性溶血危象(acute hemolytic crisis)。

黃疸在新生兒是常見的情形,但新生兒黃疸通常在1-2星期會自行消退。若黃疸期不正常的延長就必須考慮有沒有蠶豆症的可能。罹患蠶豆症的新生兒之所以黃疸期會延長是因為肝臟中的G6PD酵素不夠所致。這種黃疸期過長的情形,若未經適當處置,有時會使新生兒神經系統受到傷害,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死亡!

因氧化壓力增加,而使蠶豆症患者發生急性溶血的原因在前面已談過。急性的細菌或是病毒感染、接觸到某些氧化效價強的藥物或是毒物、吃到蠶豆都是可能引發急性溶血的原因。病毒性肝炎、肺炎、及傷寒是較常見可能引起蠶豆症患者溶血的感染。而蠶豆症患者不能踫的藥毒物包括抗瘧藥、磺胺類抗生素、阿斯匹靈類的解熱鎮痛劑、龍膽紫、樟腦丸。溶血發生時患者會出現眼白及皮膚變黃、茶色尿、貧血、頭暈及容易倦怠的症狀,溶血嚴重時若未經適當醫療處置可能使患者陷入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治療及預後

輕微的新生兒黃疸只需照光治療,而輕微的急性溶血通常為自限性疾病,只需要給予支持性的治療。但是新生兒黃疸或是溶血厲害時有時會需要輸血及換血。當溶血厲害引起血紅素尿時,則需要注意水分的補充,以免造成腎臟的傷害。

不管新生兒黃疸或是急性溶血,只要給予適當的治療,通常很快就會恢復健康,不會留下後遺症。但蠶豆症由於是基因缺陷所致,所以,目前沒有治癒的方法。

蠶豆症遺的傳模式

蠶豆症是一種性聯隱性(X-linked recessive)遺傳。要了解什麼是性聯隱性遺傳必須先了解一下我們的染色體。人體有23對染色體,其中只有一對大小看起來不登對,那就是性染色體(X及Y染色體)。大家都知道其中的Y染色體決定了一個人的性別。所以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型,而女性則是XX型。

G6PD的基因就是位於X染色體上,所以蠶豆症是性聯遺傳,而目只要有一個X染色體上的G6PD基因的是正常的,G6PD的功能就完全表現,而不會表現出蠶豆症體質,所以是隱性遺傳。男性只有一個X染色體,所以,只要這個X染色體的G6PD基因不正常,這個男性就會表現出蠶豆症體質。而女性有兩個X染色體,必須兩個X染色體上的G6PD基因皆不正常才會表現出蠶豆症體質。當女性只有一個X染色體帶有不正常的G6PD基因,而沒有表現出蠶豆症體質時,我們稱之為蠶豆症的帶因者。

性聯隱性遺傳的遺傳模式複雜,在這裡無法詳述,僅略舉例,讓大家稍作了解。當父親有蠶豆症,而母親正常時,他們的兒子將都是正常人,而女兒全為帶因者。而當母親有蠶豆症(兩個X上的G6PD基因皆不正常),而父親正常時,他們的兒子將全為蠶豆症患者,而女兒全為帶因者。另當母親為帶因者(有一個X上的G6PD不正常),而父親正常時,他們的兒子有一半機會是蠶豆症患者,而女兒有一半的機會是帶因者。

蠶豆症患者日常生活需注意的事項

     蠶豆症目前雖然沒有治癒的方法,但因它早已列為新生兒例行篩檢項目之一,所以在台灣的蠶豆症患者通常出生後不久即已測知。因此,事實上只要在日常生活上多加注意,並不會為患者帶來多少困擾。茲舉需注意的事項如下:

1.看病用藥時,需主動告知醫師及藥師自己有蠶豆症,以免用到不該用的藥物。
2.絕不可隨意服藥,所有的藥物都應該經過醫師處方,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
3.居家環境、衣櫥、廁所內避免使用樟腦丸。
4.受傷時或口腔唸珠菌感染時不要使用含有龍膽紫的藥水,如紫藥水。
5.避免吃蠶豆及其製品。
6.一但出現皮膚變黃、臉色蒼白、或茶色尿時,應立即送醫,尋求診治,不可延誤。

原文已刊登於‘育兒生活雜誌’2002年一月號(第140期)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空下「魚」! 菲律賓南部魚群從天降

點評:「下貓下狗」說不定也是真的!
 

▲菲律賓發生天落「魚雨」、傾盆大雨伴「魚群」的怪事。(圖/取自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菲律賓南部南阿古桑省(Agusan del Sur)發生天落「魚雨」的奇聞,當地居民見證了這件怪事。13日上午,羅勒托鎮(Loreto town)下起傾盆大雨,靠近沼澤地的村莊發生近百隻魚混在雨水裡一起從天而降。

孩童見狀都冒雨撿拾,一共抓了72隻,放在幾個魚缸裡,漁業暨水產資源局官員查看後,認為是泥鰍的幼魚。不過,菲律賓官方員尚未對天落「魚雨」提出科學解釋,氣象局人員認為,可能是沼澤地發生水龍捲,把沼澤或河裡的魚捲上天空,再和雨水一起降落。

當地耆老指出,30多年前也發生過「魚雨」。事實上,「魚雨」雖屬奇觀,但在世界上也不算罕見,美國、英國、澳洲、拉丁美洲、印度等都有例子,甚至 不只下「魚雨」,還有下過螃蟹、蝸牛、蝦、青蛙、蛇或其他小動物,形成原因就是水龍捲或海龍捲。洪都拉斯人愛吃魚,還有「魚雨節」來祈求上蒼恩賜食物。

▲以「fish rain」搜尋Google圖片,會發現「奇觀」不算罕見。(圖/取自Google圖片)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會飛的魷魚:太平洋褶魷魚1333243457_0d99dbe6_29flying squidimages  

即使在風平浪靜的時候,海面上也會有故事發生,有時會從海面上躥出一些動物出來,有時是體型巨大的鯨,有時是小小的魚兒。然而,它們一 般蹦起來後又立即掉入大海,只有很少量的海洋動物能在空中飛翔。此前,人們一直以為海洋中只有飛魚才會飛翔。然而,最近英國一位攝影師發現魷魚也會飛翔, 而且飛翔的高度可達20米。

俗話說:“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其實,不但有海鳥能潛入海中數分鐘捕魚,一些海洋動物也能飛到空中避禍,飛魚就是人們熟悉的會飛的海洋動物。

飛魚科的魚兒有40多種,它們的共同特徵都是胸鰭特別發達,像鳥類的翅膀一樣。長長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部,整個身體像織布的“長梭”。它憑藉自己流 線型的優美體型,在海中以每秒10米的速度高速運動。它能夠躍出水面十幾米,空中停留的最長時間是40多秒,飛行的最遠距離有400多米。

目前發現的會飛魷魚,只有一種,那就是太平洋褶魷魚。它們又名“日本飛魷魚”,生活在太平洋北部海域,距離日本的小笠原群島大約1000公里。它們 的壽命很短,只有1歲左右。它們的體長為20厘米左右,體表顏色如同大海一樣的藍色,頭部的兩個小眼睛也是藍色,而尾部兩個大肉鰭和頭部的腕足是白色透明 的。這些魷魚的躍起高度不亞於飛魚,一般高度為10來米,最高可以達到20米,一般在空中飛行10多秒。它們很少單獨飛行,大多數時候是10多條或幾十條 一起飛行,十分壯觀。

由於海面很寬廣,而太平洋褶魷魚又很小,它們在空中飛行時不大看得清楚,人們以前一直誤認為它們也是一種飛魚。其實,魷魚不是魚類,而是一種海洋軟 體動物。如果不是用望遠鏡看,或是用照相機鏡頭拉近看,還真難以看清太平洋褶魷魚的真面目。以前,就有太平洋褶魷魚在飛行時沒有把握好方向,掉到船隻的甲 板上而被人發現。不過,以前沒有人拍攝到它們在空中飛行的姿態。首次拍攝到飛行魷魚的攝影師是英國的格雷厄姆· 埃金斯。起初,他也認為這些從海面上躍起的生物是魚類,當他仔細看自己拍攝的照片時才意識到那是魷魚。

更為奇特的是,太平洋褶魷魚不像飛魚那樣向前飛行,而是倒著飛行。它們鑽出水面時,是身體向後躍起,眼睛和触須位於後方。它們尾巴上的兩個大肉鰭完 全展開,就像一對翅膀,提供上升的浮力,並在空中保持平衡。它們的頭部也不會閒著,頭頂長長的腕足不斷地收縮,為飛行提供前進的動力,並隨時把握好前進的 方向。有研究人員看了這種魷魚飛翔的視頻後,認為它們的飛行原理像噴氣式飛機一樣先進。

為什麼太平洋褶魷魚會飛出水面?這和大多數魚躍的原因差不多,主要是為了避禍。當它們發現有獵食者追殺而又難以逃脫的時候,它們就使出飛行這個看家 本領,飛到高高的空中,獵食者只好“望魷興嘆”了。它們還十分敏感,經常誤解敵情。當海面上出現船隻駛過出現的渦流時,它們也會認為水下潛伏著某種掠食 者,本能地躍出海面。這樣,船上的人們就可以欣賞到它們飛翔的美麗姿態了。

不幸的是,太平洋褶魷魚逃到空中又將面臨新的威脅。在空中有一種叫做紅腳鰹鳥的鳥類,它們喜歡獵食魷魚。飛到空中的魷魚令紅腳鰹鳥輕易就嚐到了海 鮮。畢竟要論飛翔,魷魚是敵不過飛鳥的。這真可謂是:“剛脫狼窩,又入了虎口。”弱小動物的悲劇不在於它們缺乏更好的逃生本領,而是自然界中的獵食者實在 太多了。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維京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编辑]
由來
Vikingshipmini.jpg
本文是斯堪的納維亞系列
地理
維京時代
政治實體
歷史
其他
丹麥海員,於12世紀中繪畫。

維京人英語Viking丹麥語Viking挪威語Viking冰島語Víkingar)是諾爾斯人的一支 (斯堪的那維亞人),他們是從公元8世紀11世紀侵擾並殖民歐洲沿海和英國島嶼的探險家武士商人海盜[1]。其足跡遍及從歐洲大陸至北極廣闊疆域,歐洲這一時期被稱為「維京時期」(Viking Age),在英語中,這個詞是從18世紀的傳奇故事中引入的,有一種說法認為可能是來源於古代北歐人的古北歐語語言,「vik」意思是「海灣」,「ing」意思是「從……來」,加起來「維京」意思是在海灣中從事某種事,「vikingr」是在海灣中從事這種事的人。另一種說法認為是來源於古英語「wíc」意思是「進行貿易的城市」,因為後來部分維京人定居到不列顛島,並和當地人進行貿易。他們在公元800到1070年處於統治地位,對海上交通構成威脅。

「vikingr」這個詞曾經出現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古代盧恩文石碑上面,在冰島的土語中也意味著「海上冒險」。在英語中「wicing」這個詞首先出現在6世紀的古代盎格羅-撒克遜的詩歌中,意思就是海盜,但當時英國人並沒有將北歐海盜稱為維京。在中古英語中「維京」這個詞已經消失了,但18世紀時又重新出現在傳奇故事中,到了20世紀,「維京」不僅指海盜,意義擴展為指斯堪的納維亞人,並出現許多新詞如:「維京時代」,「維京文化」,「維京殖民地」等。不要和valhalla混淆,那是維京人傳統中天堂的意思

由於後來斯堪的納維亞人沿著芬蘭俄羅斯平原的河流從事商業活動直到東羅馬帝國,並在河流沿岸設立殖民地定居,所以後來將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商人也稱作維京,北美洲的斯堪的納維亞人也被說英語的人稱為維京。實際上並不是所有斯堪的納維亞人都是海盜,他們和其他地區的歐洲人一樣也是農民、漁夫和獵人,他們為了防止海盜入侵也成立了艦隊,將所有的斯堪的納維亞人都稱為維京會造成混淆。

[编辑]歷史

最早見於歷史記載中的維京海盜是記錄在《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中的公元789年一次對英國的襲擊,當時他們被當地官員誤認為是商人,這些海盜殺死要向他們徵稅的官員。第二次記錄是在公元793年。以後200年間維京不斷地侵擾歐洲各沿海國家,沿著河流向上游內地劫掠,曾經控制東歐平原波羅的海沿岸,據說他們曾遠達地中海裏海沿岸。其中的一支渡過波羅的海,並遠征諾夫哥羅德,到達基輔保加爾,並建立基輔羅斯。有些船隊遠航至裏海,前往大伊朗美索不達米亞和阿拉伯人做生意。而更為著名的一支維京人沿著西歐的大西洋沿岸向南挺進,在歐洲的心臟地帶掀起軒然大波。他們大肆劫掠大不列顛島,並且還向西歐進行了侵擾。維京(Vikings)一詞便帶有掠奪、殺戮等意思。維京人對於歐洲歷史尤其是英格蘭法蘭西歷史進程產生過深遠影響。

11世紀時的日耳曼人歷史學家不萊梅的亞當曾在他的著作《漢堡大主教史》第四卷中記載過:「海盜們在西蘭島聚集了大量的黃金,這些海盜被他們自己人稱為維京,我們稱他們為阿斯考曼尼,他們向丹麥國王納貢」。

13世紀時,挪威國王哈羅德一世下決心要將這些海盜從蘇格蘭及附近島嶼清除出去,部分維京人逃到冰島。北歐的傳說將他們描繪成無畏的英雄,但到了18世紀的傳奇中又把他們描繪成強盜。歐洲人認為是斯堪的納維亞農民業餘去做海盜,但斯堪的納維亞人認為可能這些人只是非法的強盜。又有一種說法認為是斯拉夫人中的海盜逃亡落腳在北歐。

[编辑]維京人的船

主條目:維京長船

維京人是維京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維京人的一切都與他們的船有密切聯繫。維京船製造的材料主要取自高大筆直的橡樹。維京船分為戰船貨船兩類。戰船較輕,船窄,靈活輕便,又很耐風浪;而貨船的船身又高又寬,船體也很重,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載重航行時可保持穩定。兩類船都有通常所說的彎曲船首,用一整塊完整的橡木精雕細刻而成。

維京戰船由於吃水淺,速度快,轉向靈活,十分適合遠征異地時突襲式的掠奪活動。但由於維京戰船甲板是露天的,因此不能起到擋風遮雨的作用。風雨和巨浪仍然使維京人又冷又濕,凍死人和夜晚被巨浪卷下海淹死都是很常見的事。由此可見,維京人的這種穿越大海的征服行動無疑必須具有無比的勇氣和堅定的毅力,在取得勝利之前首先要忍受極大的痛苦。因此維京人這個名詞從中世紀強烈的貶義到了今天又帶有勇氣的含義。[來源請求]

[编辑]維京時代

主條目:維京時代

北方日耳曼人從公元790年開始擴張,直到公元1066年丹麥人的後裔征服英格蘭,一般稱之為「維京時代」,是歐洲遠古時代和中世紀之間的過渡時期。維京人是著名的航海家,他們在設德蘭群島法羅群島冰島格陵蘭島,都設立了殖民地,在10世紀末曾不定期地在美洲紐芬蘭居住過。他們不僅是海盜,也同時進行貿易,甚至定居在歐洲沿海和河流兩岸。有記錄說公元839年他們曾作為東羅馬帝國的雇傭兵而征戰北非。他們的殖民地遍布歐洲,包括英格蘭的丹麥區基輔羅斯、法國的諾曼第等等。只是到了維京時代的末期,北歐才出現獨立的國家和國王,同時也接納了基督教,開始進入中世紀。直到歐洲各國王權強大,有能力抵抗維京海盜之後,維京人靠搶掠而創立的霸業方才逐漸開始消亡。

[编辑]維京人在美洲

人們常認為哥倫布就是第一位發現新大陸的舊世界人。維京人萊夫·埃里克松早在哥倫布登陸美洲的五百多年前發現了新大陸的存在。據說他們是在到達了格陵蘭島之後,再向西行,到達今天之加拿大紐芬蘭。他們在那裏發現了許多有用之物資,包括木材、葡萄、毛皮等的東西。不過他們在美洲大陸待了大約十年之久,就離開了這個物產豐盛的大陸了。原因就是因為美洲原住民。他們在美洲大陸生活了不久,就遇上了美洲原住民。好勇鬥狠的維京人與他們發生流血衝突,因此導致他們的報復,而這個比維京人更早到達美洲大陸的部落最終成功的把維京人趕出這片豐饒的土地。再次入侵美洲大陸的,就是五百多年之後,帶著舊世界的槍炮刀劍及農耕技術而來的其他歐洲人了。

[编辑]傳說

傳說中維京人戴著有角的頭盔,渾身骯髒,蓬亂的長頭髮和大鬍子混在一起,用人的頭蓋骨作酒碗。實際上除了曾經在古代石刻中發現古代北歐人歡慶時確實頭戴有角的頭盔(在挪威南部異教徒埋葬地出土過兩艘的維京人船隻,其中就有頭盔與維京人遺骸)外,其他都不正確,古代北歐語言中skal意思是酒碗,被不正確地翻譯成拉丁語「頭蓋骨」;當時維京人喜好清潔在歷史上是有記載的。 傳說維京人身材是很高大。有現代學者對此進行過研究,研究指出當時的維京人身高大約是168.4公分至174公分。與現代人比起來,維京人的身材不算是很高,但跟當時的人相比,維京人的確是比較高,這應該跟遺傳基因有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威爾斯柯基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提根威爾斯柯基犬
卡提根威爾斯柯基犬
潘布魯克威爾斯柯基犬

威爾斯柯基犬英語Welsh Corgi,又名哥基犬)是一種原產於英國威爾斯的品種,被認為是源自維京人帶來威爾斯的Swedish Vallhund;「柯基」在威爾斯語中是矮犬的意思。

威爾斯柯基犬平均肩高大約25至30公分、重約15公斤,原本培養來放牧牛羊,低矮的身材讓他們免於被牛隻踢到。柯基犬是主動的犬隻並且相當的聰明,是絕佳的夥伴動物,並且在牧羊競賽犬隻敏捷競賽中是出色的參賽者。

威爾斯柯基犬通常分成兩個品種:「卡提根」威爾斯柯基〈Cardigan Welsh Corgi〉跟「潘布魯克」威爾斯柯基1934年美國育犬協會承認他們為不同的品種。卡提根是兩種中較大的、有著較大的圓耳跟狐狸般下垂的尾巴;潘布魯克的特徵則是較圓的耳朵跟較小的身材。潘布魯克的尾巴傳統上是斷尾成平貼的兔尾巴,讓他們看起來像無尾。兩種的毛色皆非常多樣,但在品種間仍有一些差別。

潘布魯克以作為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愛犬著名,女王隨時都養著四隻(喜劇電影《凸搥特派員》以女王的愛狗成痴開玩笑;劇中的恐怖份子用槍要脅女王簽字,女王很果斷的回絕說『Never!』可是槍一指到女王的潘布魯克愛犬,愛犬露出此品種標準的無辜表情時,女王馬上乖乖簽字)。

這也是在日昇社動畫星際牛仔出現的天才犬Ein(名字典故是愛因斯坦)的品種。

要進一步瞭解兩種柯基犬,請參考:

[编辑]影視作品中的威爾斯柯基犬

[编辑]Wikiquote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施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施犬
Shih-Tzu.JPG
一頭成人西施犬
原產國 中國
特徵
壽命 10-20年

西施犬英語Shih Tzu)是原產於中國西藏。據說西施犬是西藏人眼中體型最小的神聖狗。

目錄

  [隐藏

[编辑]體格

身高:27公分以下,體重:4公斤至7公斤

[编辑]歷史

本犬種與在中國數百年來深受重視的北京狗,皆是由西藏犬交配繁衍而來,本犬種於17世紀出現。西施犬也有獅子的意思,而根據土音,也有瞼如菊花的犬的意思。1930年由英國女性帶回數隻西施犬至英國,因為形狀類似西藏犬,因此並不受歡迎,直到近年來才成為人們搶購的品種。

原產地:西藏

通常特徵:嘴短、臉緊縮、大眼給人深刻的印象,全身有著黑被毛,尾巴高高上舉,臉並無北京犬的皺紋。

通常個性: 活潑開朗、愛吃

毛色毛質: 有豐富的波浪狀上毛及密生的下毛,毛色有許多種。 西施犬 (Shin Tzu) 原產地西藏,據說十七世紀西藏達賴喇嘛將西藏的拉薩犬獻給中國皇帝作貢禮,後來此種狗與北京狗交配混種成現在的西施犬。至1930年英國人到中國遊覽後把西施犬帶到歐洲。 西施犬在中國被稱為獅子狗,獅子是佛教的神使,可見地位之高。

通常性格特徵:

西施犬性格活潑、開朗、聰明、敏捷、氣質優雅。 但是,有些頑固和驕傲且個性容易忍耐。 毛色沒有特定顏色,以額頭有白色線條和尾端呈白色為高評價。 大多數的西施犬都非常愛吃,只要聽到食物咀嚼聲音或包裝聲音時,牠就會走過來。

被毛

屬長毛犬,頭、身、耳和面都覆蓋長毛,頭部的毛垂於兩眼,毛長而密生,沒有捲毛。

外型

標準西施犬的身高介乎21-27cm,體重在4-7kg。 非常嬌小,適合家庭飼養。 耳朵 西施犬擁有大大耳朵,被長毛掩蓋,很難看到耳朵。

眼睛:眼睛圓而大,深色,不突出,兩眼距離寬。

面形: 面孔短而窄,頭蓋寬闊呈圓形,鼻樑短,有黑色鼻頭,嘴巴短。

飼養: 西施犬十分喜愛玩耍,高興時喜歡在地上滾來滾去,加上長毛,所以必需經常梳毛,避免打毛結和藏污穢。四肢內側、腹部、下顎、胸部和嘴巴都是容易打毛結地方,要特別小心打理,若毛棘激眼睛,會引起角膜炎。另外西施犬的嘴巴四周都是長毛,而且短小,容易因飲食弄髒。日積月累,毛會因酸化變成茶色,所以每次進食後必需給牠清潔嘴巴。 此外西施犬由於短口,故在睡覺時會有打鼾聲發出。

還有原本西施犬很容易胖,所以不要給牠吃過量食物。

如何選擇西施犬,

西施犬屬腳短身長,故選擇西施犬時,也要留意其前腳要粗,後腳肌肉要結實。

[编辑]溫度

西施犬在低溫時,牠們會全身振抖,和一般的狗一樣,需要保暖的物件來保持身體溫暖, 溫度高時,牠們與其他狗一樣,需要喝清水

[编辑]生命

西施犬通常都和一般家中小型犬的生命長, 最長可達二十多歲壽命

[编辑]照顧

其實西施犬不用特別照顧;但是需特別注意眼睛四周的毛不要刺到眼睛,否則會有角膜炎. 另外需特別注意其生活範圍的地板儘量不要有髒東西或異物,需特別保持清潔,因為西施犬相當愛吃,地板上有什麼東西都會撿起來吃,所以不打掃乾淨它常常就會因為腸胃炎而去醫院報到.


特別要注意的是西施犬耳朵內的耳毛一定要清理乾淨。西施犬因耳大下垂而常常不透空氣,耳毛如不清理乾淨就會有味並可引發炎症020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閻羅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7世紀中葉至18世紀的西藏閻羅王畫像,收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閻羅王梵文यमराजYamaraja),源自印度教神祇閻摩,是陰間地獄的主宰,人死後要去陰間報到,接受閻羅王的審判。[1]閻羅王有一本「生死簿」,上面記錄著每一個人的壽命長短;當某人生命已盡的時候,閻羅王就會派遣下屬無常鬼或者牛頭馬面,去把人的魂魄押解到陰曹地府接受審判。閻羅王的判決取決於此人生前行事的善惡:生前積德行善立功的人,閻羅王會讓他升到天堂成為神仙,或者給他一個幸福的來世;生前行兇作惡的人,閻羅王會讓他下地獄,接受各種懲罰,或給他安排一個惡劣的來世。這是因果報應、抑惡揚善等民間信仰在「閻羅王」觀念上的體現。


古中國
原本沒有關於閻羅王的觀念,佛教古印度傳入中國後,閻羅王作為地獄主神的信仰,才開始在中國流行開來。佛教創立後,沿用了閻羅王的觀念,認為閻羅王是管理地獄的王。關於閻羅王的信仰傳入中國後,與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統相互影響,演變出具有漢化色彩的「十殿閻羅王」傳說。[编辑]
詞源

[编辑]佛教的閻羅王

佛教在古印度興起後,採用了很多婆羅門教的神話,閻摩神的信仰也被佛教吸收。佛教中閻羅王的職責是統領陰間的諸神,審判人的生前行為並給與相應的懲罰。在佛教中,閻羅王信仰有很多各自不同但互相聯繫的說法,如「平等王」、「雙王」等等。

  • 平等王:中國古代的僧人翻譯佛經,有時也把閻羅王意譯「平等王」,意思是認為閻羅王可以賞善罰惡,處事公正,待人平等。後來,「平等」的說法和「因果報應」的說法結合起來,成為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民間信仰之一。
  • 雙王:在梵語中,閻摩的又譯「雙王」,這點歷來有兩種解釋:其一,據說是因為閻羅王在地獄身受苦、樂兩種滋味,所以稱為「雙王」。其二,據說是因為閻羅王有兄妹倆人,共同管理地獄的死神和死者,兄長專門懲治男鬼,妹妹專門懲治女鬼,因此也稱為「雙王」。

在中國民俗中,閻羅王的形象一般跟法官較接近,中國民間也把面容猙獰,凶神惡煞的人稱為活閻羅王,如《水滸傳一百零八將中的阮小七,外號就是「活閻羅王」;而在藏傳佛教中,則稱為閻羅王法王,是佛教的護法,形象非常地勇武可怕。

[编辑]民間信仰中的閻羅王

[编辑]十殿閻羅王

中國民間信仰受到中國佛教道教的影響,有「十殿閻羅王」之說。此說源於唐代。相傳玉皇大帝冊封閻羅王,由閻羅王統率地獄和五嶽神兵鬼卒;閻羅王更分為十殿,十殿各有其主和名號,稱「地府十王」,俗稱「十殿閻羅王」;而十殿閻羅王及其一切部眾,在佛教中都受幽冥教主地藏菩薩,或者是在道教中受東嶽大帝管轄。

所謂「十殿閻羅王」各有其主、生辰和專職,簡述如下:

  • 第一殿:秦廣王蔣(傳說是:東漢蔣子文),二月初一日誕辰(一說為二月初二日),專司人間壽夭生死,統管吉凶。
  • 第二殿:楚江王歷,三月初一日誕辰,專司「活大地獄」,即「寒冰地獄」。
  • 第三殿:宋帝王余(宋帝明王),二月初八日誕辰,專司「黑繩大地獄」。
  • 第四殿:五官王呂(官明王),二月十八日誕辰,專司「合大地獄」,即「血池地獄」。
  • 第五殿:森羅王包(又稱「閻羅王」,傳說是:北宋包拯),正月初八日誕辰,專司「叫喚大地獄」。
  • 第六殿:卞城王畢,三月初八日誕辰,專司「大叫喚大地獄」及「枉死城」。
  • 第七殿: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日誕辰,專司「熱鬧地獄」,即「肉醬地獄」。
  • 第八殿:都市王黃,四月初一日誕辰,專司「大熱鬧大地獄」,即「悶鍋地獄」。
  • 第九殿:平等王陸,四月初八日誕辰,專司「阿鼻地獄」。
  • 第十殿:轉輪王薛,四月十七日誕辰,專司各殿解到鬼魂,並於每月匯知第一殿秦廣王蔣註冊。區別善惡,核定等級,發往轉世

一般認為,佛教西漢末年傳入中國,並在南北朝時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隨著佛教傳入中國,閻羅王的信仰也開始廣為接受,並和中國民間原有的道德規範和道教信仰互相影響。

中國民間原本就有關於鬼神的觀念,這在中國本土道教信仰的「東嶽大帝」身上得到體現。「東嶽大帝」原本是民間崇拜的泰山神,泰山被認為是人死後靈魂通往冥界之地,而泰山神則是冥王。

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中的一些神被民間信仰加以改造後吸收和採納;另一方面,佛教本身為了發展也主動本土化,以適應新的社會環境。於是在佛教中原本只有一位的閻羅王,逐漸演變成為「十殿閻羅王」。

「十殿閻羅王」的信仰形成的具體時間沒有確切的證據,根據人們估計,在宋朝時,閻羅王已經成為「十殿閻羅王」里的第五殿之王,而且被認為是由北宋時的大臣包拯擔任。在中國民間的傳說中,包拯為公正的化身,所以他死後成為閻羅王,繼續審理陰間的案件。有的則認為他「夜審陰,日斷陽」,就是說白天在人間審案,晚上則靈魂出竅到地府成為閻羅王,在陰間斷案。人死後,靈魂到陰間接受包拯的審判。如果確實是受人陷害,包拯會把他放回陽間活命;如果的確有罪,則被送入地獄受罰。

另有一種「四大閻羅王」的少數說法,以閻羅王共有四人——除包拯外,還有韓擒虎范仲淹寇準,皆是名臣。另一說則將隋朝韓擒虎排除。

[编辑]相關俗語

  • 閻羅王不在家,業鬼由他鬧:比喻主事的人不在時,下面的人趁機胡鬧,類似於「老虎不在山,猴子稱大王」。
  • 閻羅王好見,小鬼難纏:比喻為首的人還容易對付,但手下的人刁三阻四非常難纏。
  • 閻羅王判你三更死,哪能留你到五更:反映人們所持「生死由命」、壽命為「命中注定」的觀念。
  • 閻羅王也怕拚命鬼:比喻不怕死的人,是萬夫莫敵的。
  • 閻羅王開金榜——鬼畫符:比喻字體潦草,無法辨析。
  • 閻羅王開業鏡——見鬼:比喻事情不可理解。
各種閻羅王畫像
藏於大英博物館大威德金剛(閻曼德迦)像。  
藏傳佛教中的閻羅王護法,收藏於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  
騎著水牛的閻魔,畫於十七世紀的南印度,現收藏於大英博物館。  
日本京都成相寺的閻魔像。  

[编辑]參見

[编辑]參考資料

  1. ^ 金明求. 《三言》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超越因果輪迴後的涅槃世界. 中華佛學研究. 2001-03-01 [2008-10-10].
  2. ◎閻羅王的生死簿由來
     
    作者: kingsam168  

    ◎閻羅王的生死簿由來:人死後靈魂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行善修行功多者其死後會先由福神來接引其至城隍廟那裏除去陽籍入陰籍後再引其由陰陽界之三叉路往生天界〈有修念佛淨土法門者可往生西方淨土〉,二是無功無德者或為惡過多者其死後會由黑白無常或牛馬將軍來押其去城隍廟除去陽籍入陰籍後再押其下地府去審判去輪迴或受苦,而世間上每一個人〈不分任何教派種族〉皆由其自身之三尸神〈即人之元神阿賴耶識,其就像一部電腦主機體會記錄著人之生生世世所做的任何好壞善惡事〉及住守其家之灶神、地基主與其當管區的土地公及天界之北斗星君、三台神君所監視統管並記錄其日日時時不管在任何時候所做的一切好壞善惡,凡你的一切起心動念若常住常想或你修行任何教派法門或你平時所做所為的任何好壞善惡事,凡此種種皆會被自身的三尸神及如上之眾神聖所記錄而呈天界與地府做成你在閻羅王那裡的生死簿〈一生的功過簿〉,以做成你在世間一生的功過好壞善惡之累積,好做為你將來〈來生〉之因果業報及未來之往生何處或其後半生或來世一生的成敗如何及命運身體之好壞為何等等。而凡塵每一個人的生死簿皆位在地府第二殿之閻羅王手中,人死後閻羅王皆會依你的生死簿〈一生的功過簿〉而判定你的善惡好壞功過而決定你的來生〈往生〉去處,而念佛往生西方淨土之修行者在經天界及地府審閱其一生功過的生死簿後,若其功多過少有精進念佛〈持咒〉而修行成就者則其死後即會有佛菩薩直接接引其往生西方淨土〈不經地府〉,若其過多無功且念佛不精進則其就需與一般無念佛之修行者或與一般無修行或只行善者一樣要先下地府去報到再依其生死簿論其一生功過後再判其往生何處。←→以上乃人死後之大概情形。
     

    ※人的起心動念要常安住在好心好念之佛號咒語上或常安在利人利眾或行善之事上才不會如地藏經所說之人的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必需注意。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