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4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藏頭詩 (李淳風)[編輯]

 
 

《藏頭詩》,中國民間流傳的眾多預言之一,後人偽託是唐朝李淳風所作[1]。雖然名為藏頭詩但是並不容易找出隱藏的字句。內容講述唐朝貞觀七年五月十九日,唐太宗向李淳風問起未來世事,兩者一問一答的對話,最後以李淳風說「此後一治一亂,兩兩相至,酉戌之年,人數盡矣,天地合矣。」唐太宗回道「噫!朕知之矣。」作為結束。

 

 
《中國預言七種》 清溪散人編, 1915(民國四年) 上海 中華書局,文明書局 發行, 包括藏頭詩

參考書目[編輯]

 
 
 
 
 
 
 
 
 
 
 
 
 
 
 
 

離合詩[編輯]

 
 

離合詩為文字型態的一種短詩類型,由單一字或多字或字母,以邏輯的方式來組成詩文的某部分。

 


歐美
[編輯] 

離合詩(英語acrostic)於古希臘就被發明,發明者為女預言家埃利色雷。歷經中世紀拉丁作家、僧侶文藝復興時期的進展,離合詩演繹成多種樣式。現今仍流行於歐美的字謎Word puzzle),就是離合詩的一種。

歐美離合詩的主要原則為每行詩詩首、詩中或詩尾的字母依次排列而組成詩詞,其中如依字首、字母來排序的字母離合詩Abecedarious)就是一種相當常見的離合詩。

釋例[編輯]

例如:以英文整年十二月份縮寫為解的離合詩詩文:

JANet was quite ill one day.

FEBrile trouble came her way.

MARtyr-like, she lay in bed;

APRoned nurses softly sped.

MAYbe, said the leech judicial

JUNket would be beneficial.

JULeps, too, though freely tried,

AUGust ill, for Janet died.

SEPulchre was sadly made.

OCTaves pealed and prayers were said.

NOVices with ma'y a tear

DECorated Janet's bier.

中文[編輯]

中國古文中,離合詩屬於雜體詩的一種,詩文行文原則通常為字相拆成文。離合詩後來也應用於燈謎等謎語。

例如:「魯」為字解之離合詩詩文為漁父屈節,水潛匿方,與時進止,出行施張。

離合藏頭詩[編輯]

另外,中文尚有離合藏頭詩的另外形式離合詩。離合藏頭詩或稱借字聯邊,亦為中國古文雜體詩的一種;相傳創始於中國盛唐知名詩人白居易。該中文詩文文體,除原本平仄對仗押韻外,最主要的特點是取句尾末字的字體一部份來做為下句詩文的字首,而整詩的最後一個字的字體部份,亦做為該詩之字首。

釋例[編輯]

現有文獻中,首見及最常見的離合藏頭詩為白居易所著作之《遊紫霄宮》。

  • 洗塵埃道未
  • 於名利兩相
  • 懷六洞丹霞
  • 誦三清紫府
  • 里採蓮歌達
  • 輪明月桂飄
  • 高公子還相
  • 得山中好酒漿

其中,首句首字「水」,來自該詩詩末最尾字漿之「水」部首,首句末字「嘗」字體之「甘」拆字部分,亦成為第二句句首;餘亦類推之。

日文[編輯]

今日文仍有離合詩流傳,同樣以詩文呈現為主體的日文離合詩,其規則與中文已大相逕庭,而其日文漢字則稱「折句」。

 

 

嵌字詩[編輯]

 
 

嵌字詩中文雜體詩的一種,起源不可考。嵌字詩可五言七律等,其最大特點,是在平仄韻律之外,同時將「可別成短句的文字嵌於詩中的某部分」。該詩體,本多用來酬答楹聯,後則。嵌字詩之短句並不限於嵌於詩首、詩中或詩尾不定﹔而嵌於詩首(頭)者,向來被稱為藏頭詩[1][2]後來,又引申為「嵌頭詩」或「藏頭格」。[3]

 


釋例
[編輯] 

古代[編輯]

水滸傳有一首:花叢中一扁舟,傑俄從此地游。士若能知此理,躬難逃可無憂。

內嵌盧俊義四字。

近現代[編輯]

李鵬下台嵌字詩[編輯]

李鵬下台嵌字詩是一首刊登在人民日報(海外版)1991年3月20日第二版的一首律詩。由於其中嵌入了「李鵬下台平民憤」的字樣而得到注意。一般認為,這首詩對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鵬的攻擊源於李鵬在此前六四事件中的強硬立場。[4]

飛花輕寒[編輯]

2004年—2005年間,中文網路上流傳著一首聲稱為唐朝大詩人李白所作的嵌字詩《飛花輕寒》,詩中嵌入「日本去死,小泉定亡」的反日暗語。後經證實此詩並非李白作品,應為今人因不滿日本和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所作。[5]

金紀玖追殺令[編輯]

2008年5月,台灣巴鈕外交醜聞的當事掮客金紀玖,自稱收到以其嵌字正解短句為「尋金紀玖賞百萬元」的恐嚇嵌字詩﹔媒體相關報導判斷該嵌字詩應該出自台灣竹聯幫四海幫[6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柳子谷.1959
  人物簡介柳子谷(1901—1986年),名習斌,號懷玉山人,堂號雙翔閣,江西玉山人。著名國畫家。兼擅山水、人物、花卉,尤精蘭竹 。江西玉山人,4歲即隨父親讀書,自幼酷繪畫,自學《芥子園畫譜》,悟性極高,少年便以工書善畫聞名鄉裏。柳子谷畫竹,潇灑出塵,蕭蕭有聲。被譽爲“竹聖”、“板橋第二”;從二十年代畫竹,一直畫到八十年代。六十年的創作,柳子谷視竹爲品格的象征,並且將畫竹當作一種人生境界去追求。1956年至1958年曆時三年,和滿鍵合作長達27米的史詩巨制《抗美援朝戰爭畫卷》;其精炒的描繪出了雄偉的曆史畫面,是中國現代畫壇上堪稱是絕無僅有的傑作。
  生平年譜1901年12月7日 柳子谷生于江西省玉山縣下鎮鄉柳村塘尾一戶書香家庭。父親系前清秀才,鄉間郎中;母早喪,由祖母撫養。4歲即隨父親讀書,自幼酷愛繪畫,自學《芥子園畫譜》,悟性極高,深得其精髓,15歲便以工書善 畫聞名鄉裏。
  1919年只身赴南昌探求新知;以筆會友,結識了同在省城讀書的傅抱石。
  1923年3月 爲求學轉赴上海,寄宿在同鄉家,白天就讀于大同中學,晚上及假日多用來訪師會友,浏覽書店,或給朵雲軒、九華堂、九裕堂、五星記等扇面莊繪扇面及美術小品以維持生計。形單影只,少衣短食,曾寫詩自嘲這段生活是:“身穿破衣爛鞋,懷揣幹糧半截。”盡管生活拮據,仍以“取財有道”自信自律,曾作詩日:“取不傷廉讓水泉,襟懷未許俗塵牽;胸有修竹賣無盡,不使人間造孽錢。”
  4月參觀豫園書畫善會舉辦之畫展,初識該會會員吳昌碩、黃旭初、蒲作英、楊了公、馬企周、程瑤笙、張善子、王一亭、汪沖山等名畫家。
  6月 參觀上海美專二院師範科國畫展,初識該校校長劉海粟、教授汪亞塵和上級生張書旂。
  8月 在上海美專二院參觀繪畫展,並初識潘天壽、謝公展、許士骐等。
  1924年3月參觀江蘇省第一屆美展,見到了汪沖山、雷家駿、莫延禧、高劍父、賀天健、黃賓虹、錢化佛等名家作品,並識高劍父。
  9月 入上海美專一年級,插班生,同學有張天翼、黃羲等。師從劉海粟、潘天壽;課余時常去畫家汪沖山、程瑤笙、馬企周等人家中幹雜役,不爲報酬,只爲學畫。王英瑜在《中央日報》上曾撰文說:“吾于子谷友十五年矣,以處之久,則知之深,而今可以言子谷矣。憶昔與子谷讀于中學時,子谷畫蘭菊至勤。宣紙不易致也。毛邊紙價亦不賤,而其作畫勤,謂不經濟,卒以裱芯紙代之,日辄二三十幅,同學笑爲畫癡,而子谷自若也。其後求學滬上,費用至爲困窘。與之共賃小樓于永裏,境愈困而志益堅。當其時也,人謂子谷可以舍此而從他矣。然而子谷以意誠,則行之明,謂此一時之厄,吾但以誠恒處之,吾藝必有佳境;故操丹青絹素如恒也。 .
  1925年2月在徐園參觀“時人書畫展”,再讀任伯年、吳秋農、顔若波、任立凡等名家之作。
  4~12月在校內外參觀畫展時,得識朱屺瞻、王濟遠、錢瘦鐵、王陶民、楊東山、唐吉生等書畫家;6月,上海美專舉辦全校美術展覽時有多幅習作參加。
  1926年3月 初識徐悲鴻及張聿光、唐家偉、關良、潘紹棠等畫家。
  4月美專師生赴杭州寫生,5月參加師生旅杭寫生作品展。
  12月參加北伐革命,在林伯渠領導下的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總政治部任美術幹事。以筆爲武器,隨軍轉戰南北,曾作《雪中從軍圖》,詩題:“北風瑟瑟透征衣,號角聲聲催戰費騑,料得將軍傳檄日,血花並作雪花飛。”林老看後甚爲贊賞,補題五言一絕:“萬裏長征人,懷才意不薄;于斯風景中,合賦從軍樂。”
  1927年定居南京,任職于南京中央特委會。
  1928年經陳銘樞證婚,與北伐時的戰友梅芳結婚。
  1929年 參加“蜜蜂畫社”(該社由鄭午昌、王師子、張善子、謝公展、賀天健、陸丹林、孫雪泥創辦),柳子谷爲第一批參加之會員。
  1930年 賢妻病故,子谷立下“金榜無名不再成親”的宏願,辭職專心攻讀,埋頭國畫創作,開始了職業畫家爲主的生活。
  1931年2月~3月 在南京與藝友周曙山等發起籌備首都白社,擬創辦藝術刊物並被推爲主編。辦刊物,因未獲有關部門批准,夭折。
  12月在南京市書畫研究社成立時當選爲候補理事。
  同月 在江蘇省民衆教育館赈災書畫展舉辦期間,與呂風子、齊白石、徐悲鴻、秦仲文、張書旂、王東培、舒石父、龍鐵岩、胡小石、張大千、肖方竣等皆有作品捐贈。
  1932年9月 中國國民救國義勇軍後援會第五次常會決定籌備名家藝術展覽,與雷仲山、高希舜、尹天民、孫青羊、徐悲鴻、陳樹人、徐承芳、唐三等爲籌備委員會委員。
  1928~1932年 與早已認識的張書旂、徐悲鴻同居南京。三人志同道合,經常合作遣興。,一次,書旂畫梅,子谷寫竹,悲鴻補松並題句:“竹翠梅香松傲雪,歲寒三友各千秋。”隨後,三人將此圖複繪兩幅,各存一紙留作紀念。悲鴻對子谷的作品十分贊賞,曾在子谷所作《雨竹圖》上題道:“畫到蒙蒙翠欲滴,先生墨妙耐尋思。”此期間,子谷受聘出任上海美專教授、南京美專國畫系主任、教授,並常去徐悲鴻主持的中央大學美術系講學、示範,爲培養國畫人才,經常奔波于甯滬之間。“金陵三畫家”也由此被同道傳爲佳話。
  1933年江北大水,創作《忍聽哀鴻》、《水災圖》、《流民圖》等山水人物畫,或借古喻今,或直面人生;如在一幅畫面上題詩日:“斯歲辛勞一次空,浮沈淚海任西東;傷心瑟瑟秋聲裏,忍聽哀鴻泣晚風。”在南京《新民報》陳銘德先生支持下,畫竹義賣百余幅,所得悉數捐贈災區,榮獲當時救災組織所授“急公好義”錦旗一面。
  4月 援助義勇軍書畫義賣展在省民教館舉行時,與徐悲鴻、張書旂等都有作品參展(門券五元,可抽簽得畫一張)。
  11月應徐悲鴻之邀,赴中央大學圖書館參觀藝術科西畫組旅杭作品畫展,並作畫竹示範。
  12月 結識畫家錢雲鶴、王夢白。
  1934年在國民黨中央黨部任職並積極從事繪畫活動。4月,在《藝風》(月刊)發表國畫作品(風雨歸村》、《一重寒樹一重山》。
  7月 《藝風》(月刊)所載《中央黨部書畫展覽的觀感》一文指出:“中國畫以柳子谷的作品最爲精彩……”
  12月 在南京舉行第一次個人畫展,當地《中央日報》、《新民報》、《朝報》等由6日起對此逐日連續報道:“子谷作品,見者贊美,自黨國要人、藝術巨子以至騷人墨客,交相稱譽”;陳樹人許爲“六法璨然”;徐悲鴻評之“真氣遠出,妙造自然”;林森題贈“馳譽藝林”;于右任爲之題詞:“子谷繪山水,取法宋元,旁及百家,昔人謂與宋元人血戰,豈不然哉。繪人物花鳥蘭竹等物,理法、技巧、意境均能得心應手。識者謂,可以起近代之衰。誠非虛聲。子谷勉之,國畫可以興矣。”推重之隆有如此。
  畫展期間,前往參觀並買畫的有林森、張道藩、宗白華、徐悲鴻夫婦、陳立夫、谷正綱、梁鼎銘、夏鬥寅、陳樹人、朱培德、邵元沖、馮玉祥、何香凝、葉楚伧、柳亞子、高劍父、經亨頤、張書旂、張大幹、梅蘭芳,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日本總領事須磨等中外名士上百人。另有報載:“12月10日爲畫展最後一日,參觀者有蔡元培、何應欽、羅家倫、孔祥熙、方覺慧、張葦村、趙丕廉、李宗黃等千余人。何應欽、方覺慧、張葦村等各購畫品,孔祥熙除個人定購外,並商得柳先生的同意,將非賣品《災民圖》購去,擬作爲全國赈災之用。”
  1935年陸續參加南京的諸多繪畫展出;創作《後湖印象》
  4月15日 南京《中央日報》稱:“五州公園美術展覽會,原定星期六、星期日開放兩天,自得國畫名家張書旂、柳子谷加入最近傑作後,深得觀者歡迎,環立門外,圍而窺視者,爭先恐後,莫不以先睹爲快,該會乃定今後,每日開放雲。”
  同年秋上海市教育、社會兩局聯合舉辦柳子谷第二次個人畫展。
  9月5日上海《時事新報》稱:“名畫家柳子谷氏,將來滬展覽國畫,並籌辦國畫之苑。按柳氏服務南京某最高機關,對于國畫造詣甚深,取法宋元,旁及百家。去年曾在南京展覽作品,甚得各界贊譽。茲聞柳氏應吳醒亞等之約,將來滬展覽最近傑作數百件,屆時定有一番盛況也。”9月24日,于右任、邵元沖、程天放、虞洽卿、王曉籁、居正、陳樹人、錢新之、汪兆銘、李煜瀛、王陸一、王一亭、林康侯、戴季陶、杜镛、俞佐庭、吳鐵城、褚民誼、洪陸東、吳開先、徐朗西、谷正綱、張寅、葉楚伧、張道藩等聯名在上海報紙刊登《上海教育局社會局主辦柳子谷先生國畫展覽會啓事》,文中說:“柳君子谷藝術修養深淵,夙爲藝林所推崇,市府教育社會兩局爲發揚我國固有文化,增進國人藝術興趣起見,舉行公開展覽,特進一言爲之介紹。其畫展會場在大陸商場六樓622號,日期爲9月25日起至29日止。”上海美術界代表人物劉海粟、朱應鵬、吳青霞、王一亭、徐郎西、陶冷月、謝公展、汪亞塵、張聿光、黃霭農、湯漁父、王師子、俞寄凡、丁念先、唐冠王、馬企周等以及在滬政界之吳鐵城、吳醒亞、潘公展、蔣百裏、吳開先、程天放、郭順等均一一到會參觀。《申報》、《新聞報》、《晨報》、《新夜報》等逐日發稿報道展況及評論,如9月30日《申報》
  所載消息《柳子谷畫展第五日》,從中可見一斑:
  “昨日爲本市教育社會兩局主辦之柳子谷畫展第五日。是日適星期日,觀衆格外擁擠。記者前往參觀時,人山人海,會場幾有人滿之患,可謂打破本市以前個展之記錄。本市聞人王曉籁等亦前往參觀,各定購多幅。又南京市黨部常委周伯敏、青自報社長唐三、新京日報社長石信嘉、名畫家吳公虎等,均由京趕來參觀柳君個展,可知柳君藝術造詣之深。又聞該會應各界之要求,已決定延展期兩日,至十月一日爲止。”
  名畫家胡藻斌在當時全國重點文藝評論刊物《藝風》(上海,1935年第3卷第11期)對這次個人畫展發表評述:“……展廳分兩室,陳列作品三百余件……我到上海兩年多,在個人畫展中看得不少,偉大者只是柳一人;作品之多量和整齊,亦只柳人一人;在展覽中訂購者之多,亦以柳一人。’’
  同年另有作品送往印度、日本及東南亞參展。上海金城工藝社出版(子谷畫存》第一集(山水冊),由于右任寫序;上海古今名畫出版社印行子谷的彩色單畫作品,供人收藏。
  同年上海《美術生活》第20期發表《水災圖》、《月竹》、《山水》等作品。
  1936年元旦與韋秀菁結婚,禮堂挂滿名人的賀禮字畫。如經亨頤的《水仙與竹》、徐悲鴻的《雙駿圖》、張書旂的《櫻花白頭》、陳樹人的《蘭石》、劉海粟的《荷花》、汪亞塵的《金魚》、謝公展的《菊花》、胡藻斌的《鴛鴦》以及柳亞子、葉楚伧、蔡元培等人的賀詩、賀聯,共40余件,遂成“賀婚書畫展”。
  同年作《獨酌》並題詩:“扪蟲當時頗自奇,功名遠付十年期,酒澆不下胸中恨,吐向青天未必知。”
  同年在國民黨中央黨部任職,因善書畫而深得高層人士之關注,與之私交頗好。他曾利用自己的有利條件營救過中共要員。
  同年11月7日 南京《中央日報》稱:“吳君子青近邀藝術界友好,組織藝苑流通社。其目的在聯絡藝術界情感,促進藝術,而進觀摩,計定于本月八日起至十五日止在中華路青年會大禮堂,舉行京滬名家書畫聯合展覽會。參加作家有于右任、王一亭、汪采白、周伯敏、柳子谷、梁鼎銘、張書旂、許士骐、謝公展等。屆時歡迎各界參觀雲。”
  1937年4月 在南京國立美術陳列館舉辦的全國第二次美術展覽上有《竹》、《獨酌》等多幅參展。會後被收入《現代書畫集》出版。
  同年4月~5月 與藝友籌備,中央黨部書畫研究會展覽會如期舉行,展品有山水、人物、花鳥、金石、書法等。《中央日報》在“中央黨部畫展第二日”中說:“楊天化、柳子谷、楊貢三……等人作品,尤爲觀衆所賞識,定出甚多,並有數人定一幅者,可見該會作品之名貴也。”
  1938~1940年應張治中將軍之邀,同時兼任湖南通道及綏甯兩縣縣長。到任後,勵精圖治。這兩縣地處湘西,交通閉塞,經濟落後,多民族散居深山老林。是年饑荒,畫竹義賣赈災,深受鄉民贊譽,被稱之爲“板橋第二”。離職時,百姓沿途相送,有贈聯日:“萬家生佛千秋澤,一代藝人百裏侯”、“板橋三絕詩書畫,靖節一官歸去來”。
  1940~1944年遷居湖南洪江,任贛才中學校長。其間,舉辦個人畫展兩次。
  1945年春爲躲避戰亂,遷居四川重慶。
  4月7日 重慶《中央日報》稱:“畫家柳子谷來渝,擬辦谷風藝術專科學校,並帶傑作200余幅,將公開展覽。”11日,方治在《中央日報》發表《柳子谷與其畫》。文中寫到:“子谷善畫竹,談畫竹者,都會聯想到他,知道他的,也沒有不佩服他的寫竹。其實他不止于畫竹,山水、人物、花鳥等物無一不工。他的山水工力最深……《詠絮》、《風雨同舟》、《袁安臥雪》、《群仙祝壽》,各圖都是精心傑構,工力深邃,雖古之馬遠、夏圭、唐寅、仇英亦不過如此。”畫展于13~16日在重慶夫子池勵志社舉行,用所得買房一處,開辦了谷風畫院,招生30余人。
  1946年 與徐悲鴻重聚重慶。同年春末,攜家返抵南京,谷風畫院停辦。
  1946~1947年在南京,任國民黨中央黨部專員,但經常作畫會友,與陳立夫、陳布雷、于右任、邵力子、張靈甫等國民黨政界、軍界裏善書畫的頭面人物多有來往,切磋技藝。
  1947年3月 中華全國美術會主辦之“現代美術習作展覽會”在南京文化會堂舉行,展品有徐悲鴻、齊白石、陳之佛、傅抱石、汪亞塵、柳子谷、陳樹人、謝稚柳、趙少昂等名家的繪畫300余件。
  1948年3月 在南京文化會堂出席第十屆美術節紀念大會。
  同年4月2日 南京《中央日報》稱:“畫家柳子谷國畫造詣極深,寫竹尤其特長,技巧精妙,有畫竹聖手之譽。柳氏前爲發揚我國固有文化,擬辦谷風畫院,有精作200余件,原定出國展覽,以國大盛會在京舉行,將先行展覽。”
  21日 該報又稱:“柳子谷畫展昨在新街口社會服務處開幕,到有中委甘家馨、國大代表徐恩曾等六百余人。對柳氏所作《蒼生霖雨》、《頂天立地》、《玉立婷婷》各圖,備極贊譽,並有某西人購去柳氏雨竹、雪竹多幅。”
  25日該報又言:“柳子谷畫展連日在社會服務處展覽,原定本日閉幕。茲因國大代表忙于選舉,多未獲參觀,特延展兩天,定廿七日閉幕。”李宗仁知道柳子谷的作品多年來在黨、政、軍、藝、商的上層人士中頗有知名度,競相收藏,得之爲快,便及時親臨展覽會,訂購了非賣品以外的全部展品,以答謝支持他競選副總統的國大代表。
  同年底張書旂基于子谷作品在海外頗受歡迎,便由美國來信邀他赴美。子谷考慮再三,決然未行,辭去公職返回故鄉等待解放。
  同年上海出版的《中華民國三十六年美術年鑒》稱:“柳子谷擅長國畫,精于繪事……作品超特,頗得社會好評。”
  1949年舉家遷居杭州,並舉辦個人畫展。這是子谷解放後舉辦的第一次,也是他一生中最後一次個人畫展。
  1950年,經馬寅初推薦,由杭州轉東北任教,先落腳大連,任中學教師。
  1951年 創作漫畫《華爾街的兩個夥伴》,刊在1951年2月18日《旅大日報》上。在任中學教師期間,先後創作、發表數件反映少年生活題材的繪畫。
  1952年爲抗美援朝籌款,與朱鳴岡、羅叔子聯展書畫義賣,被中止。徐悲鴻由北京發函給大連有關部門,邀子谷赴中央美術學院講學,也未成行。
  1955年在大連參加肅反運動,組織上給柳子谷的正式結論爲“一般曆史問題”。
  1956年被調赴沈陽師範學院美術系任教。
  1957年張書旂致函子谷:“弟病已人膏肓,此生回國已成絕望,至感痛苦!所能引爲欣慰者,近來病中編寫《畫法入門》及《翎毛集》兩書,現已脫稿,對後學掌握技法多少有點幫助,不日連同《書旂畫集》寄回國出版,作爲弟在世一番對祖國最後一點貢獻也。《書旂畫集》盼爲寫序。”辭懇意切,但因環境不允許,對此囑托未能如願以償。
  1957~1959年,與滿鍵合作《抗美援朝戰爭畫卷》。
  1959年應林業部之邀赴北京作畫,在京與傅抱石、關山月等名家相聚。
  同年轉遼甯大學美術系任教。
  同年整理出《書法函授教材》、《子谷畫竹》、《子谷畫八哥》等教學課稿。
  1960年被調入遼陽鞍山師範學院,家仍居沈陽。
  同年創作了7.5米長卷《山村新貌》。
  1962年轉調至山東藝術學院,遷居濟南。
  同年應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東分會的邀請,與全國著名的三十多位畫家,赴青島參加研究國畫創作的活動。此時心情空前舒暢,其間,與王雪濤合作《草叢中的雛雞》,與郭味蕖合作《 白绶帶與竹》。之後,主辦單位從三百多件作品中選出三十二件作品出版《國畫作品選集》,柳子谷的《春雨》選人此集。
  1962~1966年在教學中鮮明地闡述了自已的藝術見解。其要點有:
  1·愛國主義、人道主義是一切正直畫家的創作主題,作品應直面時代、社會和人生,力求三真,即景真、情真、理真。
  2·人品與畫品的統一,是對畫家個人修養的基本要求,畫家必須身體力行,爲人師表。
  3·人生有限,藝術永恒。只有在地獄之門具有永不退縮的敬業精神,厚積薄發,才能叩開藝術之門。藝術上要靠功力。不要靠運氣。成功的機遇只給那些有功力的進取者。
  4·高超的藝術是難學的,易學的多不是高超的。要知難而進。前人未走過的路要勇于探索。
  5·中國畫講究詩、書、畫、印、裱統一,其中以“畫”爲主。中國畫要重視筆墨,“運筆動態,用墨方法”是中國畫的精髓。“神以“形”立,“形”以“神”貴。在繪畫藝術上,提倡“詩情與畫意結合”,雅俗共賞。
  1966~1978年未得機會發表作品和參加社會活動。
  1976年作論畫詩:“藝術自然孰爲美,江山如畫畫如真,來從生活高生活,人定勝天天遜人。”
  作論畫詩:“潛移默化藝術好,靈魂改造工程師。”
  1979年11月 哈爾濱松花江畫廊對外展銷美術作品。《哈爾濱日報》(29日)載,展銷品中子柳谷所作《雨後茂竹》引起日本國際貿易促進會副會長中田慶雄先生的極大興趣,他一再希望將子谷的全部作品運往日本展出。這是子谷作品在畫壇銷聲匿迹約30年後的第一次公開亮相。
  1980年《中國新聞》發表了子谷所寫遙寄台灣舊好的文稿《故園春色好,頭白亦歸棲》,還發表了記者的采訪(老畫家柳子谷近況》。同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愛國一家”欄目播發了子谷撰寫的文章《懷念畫師張大千》、《回憶好友張目寒先生》。
  同年作自己的座右銘:“尋理應求水落石,爭鳴不慮火燒身。”
  1981年應邀擔任安徽皖南畫院名譽院長。
  同年張大千托香港“山東同鄉會”友人來濟探望子谷並索畫。
  同年 山東省統戰部門將柳子谷肖像及作品印成彩色圖片《畫苑老翁憶故舊》,用于對港台的宣傳。
  198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國藝術家辭典》,輯錄了柳子谷的條目。
  1983年劉海粟夫婦應山東有關部門之邀來濟南作客時約見子谷,並贈條幅一幀:“青山不老松長翠,雪壓霜欺只枉然。”子谷送劉老《竹雞圖》,題詞:“畫祝海翁老師長壽。”
  同年 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柳子谷畫選》。
  同年 《山東畫報》、《大衆日報》、《光明日報》、《解放日報》、《新民晚報》、《濟南日報》等報刊陸續評介柳子谷及其作品。
  1985年 山東電視台、遼甯電視台分別拍攝、播放專題片《柳子谷的繪畫藝術》。
  同年爲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玉山縣志》題寫書名並題詞。
  同年 香港《文彙報》及澳大利亞《海外風》均發專刊介紹柳子谷。
  同年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彙報》、《解放軍畫報》、《解放軍報》以及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中央及其他地方新聞機構,相繼報道了柳子谷將《抗美援朝戰爭畫卷》獻給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的消息。該畫卷被譽爲“我國最長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反映戰爭曆史的巨幅畫卷”。
  同年作《巨松圖》,畫面題句“天欲墜,賴以拄其間”。
  同年挂曆《柳子谷作品選》出版,《中國日報》等重要新聞文化單位陸續向柳子谷約稿,索畫。
  1986年元旦柳子谷向邊防將士獻畫的消息見報。
  同月12日 晚接見《解放軍報》記者采訪,暢談兩小時;午夜,安詳謝世.享年85歲。
  柳子谷與徐悲鴻、張書旂的故事"畫"若投機合作多
柳子谷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南京,作爲京都,稱得上是個名流荟萃,商賈雲集,文化活躍,生活安定的城市。雖然在繁華程度上它不及燈紅酒綠的上海,但巍峨的城牆,滿眼的蔥綠,加上夫子廟的歌台舞榭,秦淮河的漿聲燈影,使六朝古都的風範仍依稀可見。也許正是因爲這點,才吸引了大批文化藝術界的精英寓居此地。其中有三位青年畫家,他們既是同道摯友,又是畫壇上的活躍人士。這三個人便是徐悲鴻、張書旂、柳子谷。
  在當時書畫市場,他們三人的作品最受青睐。徐悲鴻因是美術界的“大腕”,聲名遠播,其繪畫藝術的“含金量”自不待言;張書旂乃學院派傑出代表,專攻花鳥,素有“任伯年第二”的美譽,更有“白粉專家”之雅號。呂風子贊他“畫花似聞香,畫鳥若欲語,技法卓絕,當代無與抗衡者。”;而柳子谷是個全能型的畫家,山水、人物、花鳥皆長,尤精蘭竹。蔡元培稱他爲“畫竹聖手”,坊間另有“板橋第二”的贊許;于右任稱其繪畫作品“可以起近代之衰!”。當時有則報道頗能反映張、柳的藝術聲望:“五洲公園美術展覽會,原定星期六、星期日開放兩天,自得國畫名家張書旂、柳子谷加入最近傑作後,深得觀者歡迎,環立門外。圍而窺視者,爭先恐後,莫不以先睹爲快。該會乃定今後每日開放雲。”
  與常人一樣,畫家之間的交往親疏,也多以品性、觀點、情趣爲基礎。徐、張、柳三人,美學主張一致,藝術追求相近,尤在關心國家前途、情系民族命運、繪畫不忘時代方面,更是不謀而合。加之他們中西合璧的畫風、卓而不群的功底,使之在運筆用墨的配合上十分默契,每當雅聚總會自發地揮毫合作,潑墨譴興。
  他們合作繪畫,從不事先擬定主題,也不商量什麽構圖布局,每每是在吟詩論畫、相互切磋達到情酣意濃時,其中一人便會情不自禁地從案上信手撚下素紙,于談笑中淋漓落墨,筆到之處恰是作者的靈性所致,另兩人繼而再一一補筆。這種即興合作,看似輕松,實則不易,絕非通常的筆墨遊戲可比。
  書旂性豪放,自诩“拳棋煙牌酒,天下無敵手”。合作時,常是他先行弄墨開篇,第二個上陣的多是子谷。這時的柳子谷, 即要斟酌在“半成品”上如何延伸,又要推敲爲後面的人作畫留有余地。第三個動筆的則更難,因爲此時只可錦上添花,不能畫蛇添足。如果感覺再畫已屬多余,不如題字了結。否則,就有可能使整張畫成爲敗筆。
  三人中悲鴻年歲最大,他長書旂五歲,長子谷六歲,又比張、柳成名早,俨然是老大哥身份,每遇這種場合,由他殿後幾乎成了慣例。
  在他們共寓南京的那些年,相約雅集是常事,不期而遇的聚會則更爲多見。一次,三個朋友又在書旂家湊到一起,說到興濃處,靈感湧來,欲罷不能,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畫’若投機合作多。”
  這一次,還是書旂打頭陣,他先在紙上畫了紅白相間的梅花,子谷順勢添了一組濃淡有致的竹子,悲鴻端詳片刻,聯想到松竹梅向有“歲寒三友”的寓意,恰是他們三人情誼的象征,于是很快地補上一幹勁松。畫完後三人反複細看,對畫面的構圖、著色和意境都十分滿意,只待題款尚需思量。若以“歲寒三友”命題,則既落俗套又覺得意猶未盡,于是三人你一言我一語,很快湊成“竹翠梅香松傲雪,歲寒三友各千秋”的佳句,三人異口同聲叫好。因爲詩句不僅概括了他們的人格特征,也隱喻了三人共性中的個性。由于三者都對這幅合作的畫愛不釋手,誰也不願“拱手相讓”。最後還是悲鴻有“高招”:提議再複繪兩幅,每人一幅,永留紀念。他的這個主意正中張、柳下懷,頓時,畫室裏傳出一片歡笑聲。
  後來,凡是見過這幅“三友圖”的朋友,無不交口稱贊。他們合作的這段故事,遂也成了文化界的美談。“金陵三畫家”之說,由此不胫而走。
  婚禮畫展傳美談
  柳子谷成家于1928年,妻子是他當年參加北伐時的一個戰友。不幸,新妻分娩時身染重疾,留下一個嗷嗷待哺的女嬰便撒手人寰了。子谷給孩子取名爲“眉”,希望孩子長的能象她的母親一樣秀麗。喪事辦完後,子谷將孩子寄養在內兄家,自己則強忍喪妻和骨肉分離之痛,一頭鑽進了繪事。
  幾年下來,子谷畫藝大進。在于右任、陳樹人、葉楚伧等友人的提攜、幫助下漸有畫名。于是,登門求婚的,朋友介紹的,慕名而來的接踵不斷,可是子谷皆婉言拒之。對此,友人們不解,徐悲鴻和張書旂更爲心急。他倆想:子谷這是怎麽啦,幾年的單身日子還沒過夠?抑或另有意中人?其實,子谷的心思只是想趁著孑然一身、別無牽挂的時機,全身心地鑽研繪畫藝術罷了。如果再往深裏說,那就是自妻子去世那天起,他就立下誓言:金榜無名,決不再娶。當悲鴻和書旂了解了這些之後,也只好“悉聽尊便”了。
  1934年子谷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終于舉辦了個人首展。這次畫展轟動了整個南京城。社會名流、藝術巨子紛紛前來觀展,大小報刊連篇累牍逐日報道,就連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財政部長孔祥熙也前來參觀購畫,一時子谷名聲大震。次年,他于上海舉辦第二次個展,其盛況更是空前,正如畫家胡藻斌在《藝風》上所言:“我到上海兩年多,個人畫展看得不少,偉大者只是柳一人,作品之多量和整齊,亦只柳一人,在展覽中以定畫多,亦以柳一人”。
  接連兩次畫展成功,對一個畫家而言無異于“金榜提名”。不久,子谷經朋友介紹,結識了小他16歲的大家閨秀韋秀菁。這天,他邀請悲鴻、書旂去後湖遊玩,借劃船之機將秀菁引見給二位朋友。徐、張見秀菁端莊秀麗,談吐得體,風度氣質果然不凡,深爲子谷慶幸。進入歲末,三人商量婚禮一事,不愛張揚的子谷本想讓他倆當證婚人,喜事也盡量從簡。可是兩位好友決意要認真操辦,原來他倆早有約定,連選日子、登報紙、發請柬等都考慮得十分周到;尤其對證婚人,悲鴻執意選既是德高望重的社會名流,又是了解子谷、熱衷此任的人。面對兩位熱心好友,子谷只好聽之任之,最後確定經亨頤、邵力子爲最佳人選。經、邵二人當時皆爲國民政府要員,前者還是著名教育家、書法家;弘一大師、豐子凱等均曾是其手下幹才;後者乃老同盟會成員,國民黨元老中的著名左派,北伐時還是子谷的老上級;從年齡上看,二者也算得上是長輩級的人物。事情定下後,子谷便登門懇請,經、邵果然欣然應允。婚慶禮堂定在子谷第一次舉辦畫展的中央飯店,這樣,地點的選擇就具有了雙重意義。
  1936年元旦這天,天公作美,晴和明朗,清爽宜人。前來賀喜的人檫肩接踵,絡繹不絕。大廳中張燈結彩,喜字耀目。悲鴻和書旂忙前忙後、幫著照應。在鞭炮與音樂聲中,子谷與秀菁這對新婚夫婦緩步走進大廳。只見新郎西裝筆挺,新娘一襲婚紗,一對小傧相伴隨左右,別有情致。當經亨頤宣布婚禮開始時,全場掌聲雷動,人聲鼎沸。稍後,邵力子講話:“諸位都知道秀菁女士是大家風範,子谷先生乃江南才俊,雙美結合,天賜良緣。伫望二位新人相敬相愛,白頭偕老,琴瑟和諧,花好月圓。”他的一番話將婚禮的歡樂氣氛推向了高潮,其熱烈場面這裏不必贅言,值得一書的倒是婚禮上自發形成的賀禮書畫展。
  子谷向來不善言談,故素以書畫結緣、以書畫會友。鑒于此,在悲鴻和書旂的主意下,參加婚禮的賓客幾乎都帶來了自己的佳作以資相賀。即使空手而來的也當場即興發揮,或題詞或繪畫,隨作隨挂,大廳四周很快就挂滿了名人之作。其中:徐悲鴻贈送的《雙駿圖》,題曰:山河無限好,雙駿任馳騁;張書旂贈送的《櫻花白頭》,題曰:白頭長春;經亨頤畫的《水仙竹子》,題曰:堅貞風格,神仙眷屬;陳樹人的《蘭石圖》,題曰:如石之固,似蘭斯馨,天長地久,結爲同心。此外還有劉海粟的《荷花》,汪亞塵的《金魚》,張大千的《新荷》,吳青霞的《雙雁》,謝公展的《菊花》,胡藻斌的《鴛鴦》以及于右任、蔡元培、葉楚伧、柳亞子、何香凝、陳布雷等即興揮毫所作的賀詩書法,共計四十余幅。這些作品讓婚禮大廳的喜慶氣氛憑添了書香墨氣,加之作者們的大名,個個都是如雷貫耳,不但彰顯子谷婚禮規格之高,情趣之雅,而且也讓這個別開生面的“婚禮書畫展”,成爲人們津津樂道的美談,很快在文化圈傳將開去。
  伴隨生命的追懷
  曆史上,學界或史家常將一些風格相似、成就相當,生卒年代相近的先賢以一簡稱概括之,如文壇上的“初唐四傑”“竹林七賢”;書畫界的“南宋四大家”“揚州八怪”等。同樣,柳子谷、徐悲鴻、張書旂在民國三十年代即爲當時畫界譽爲“金陵三畫家”。
  此三人,在共寓南京將近十年的期間,一方面活躍于畫壇書界,另一方面又以繪畫和友情相互往還,彼此影響。就品格情操而言,他們三人皆爲高風亮節、光明磊落;就繪畫藝術而論,都稱得上成就卓著,各領風騷;而他們的私交,又情同手足,勝似管鮑;這種現象史上實不多見。雖然後來由于各種緣由三人“同名不同命”,但那種毫無功利色彩的君子之交,那種伴隨生命始終的一往情深,卻譜寫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摯友之歌。
  1953年深秋的大連,北風陣陣,寒氣肅殺。柳子谷這位當年馳譽江南的畫家,此時作爲一名中學教員正急匆匆走在上班的路上。還有兩天就是“十一”了,國慶遊行所必須的偉人像尚未完成,這可是“政治任務”啊。念及此,他欲加快步伐,可是怎麽也打不起精神來。因爲昨天悲鴻去世的消息此刻仍在折磨著他。“不可能,不可能,悲鴻才58歲,上個月還來過信,怎麽說走就走了?”他喃喃自語著,步履顯得格外沈重,思緒也隨之回到那久遠的年代。
  1926年初春,在上海老畫家汪仲山主辦的任伯年畫展的座談會上,他結識了徐悲鴻。剛從法國歸來的悲鴻那天身穿夾克,分外潇灑。會上悲鴻的講話,觀點鮮明,分析透徹,令子谷大有相見恨晚之感。自此,兩人交往日多。翌年,徐、張、柳先後定居南京,三人過從甚密,牛首山麓、秦淮河畔、中大校園時有他們的身影。每有閑暇,他們或去夫子廟奎光閣品茗,或雅聚一室,吟詩作畫。1934年子谷首次個展,悲鴻率衆出席並在開幕式上慷慨陳詞:“何爲上乘之作?無須我費口舌,子谷的作品已作回答!”寥寥數語,擲地有聲,讓子谷感懷不已。次日,悲鴻夫婦再次前來觀展並購畫多幅。這一切,如今回想起來猶如發生在昨天。
  沈湎于追思中的子谷走進了學校。他打算今天完成馬、恩、列、斯的畫像。進了畫室,看見桌上的油畫工具和圖片資料,不禁睹物思人又勾起了往事:一年多前,在好友聶甘弩的幫助下他與已是中央美院院長的徐悲鴻取得了聯系。當悲鴻得知他在中學任教,每年節慶還要負責繪制偉人的油畫像時,便立即寄來了許多蘇聯油畫資料以及顔料和畫筆。更讓子谷欣慰的是悲鴻正設法將他調往北京,商調函業已發出。爲此,子谷一直在默默期待著與老友的重逢。然而,處于當時那樣一個“非常時期”,他們都沒料到這種願望只能以破滅而告終。
柳子谷
  是日晚,子谷滿懷悲情撰寫了一篇悼念悲鴻的文章,然文章寄出月余卻杳無音訊,處在這種境地,子谷只好用畫馬來悼念亡友了。提起畫馬,他憶起有次與悲鴻、書旂小酌,席間因自己對悲鴻筆下的馬無比欽佩,曾笑言:只要悲鴻在,今生絕不畫馬。如今摯友已去,他可以不再遵守“諾言”了。頃刻間,一匹奔馬躍然紙上,畫面一旁子谷寫道“千裏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爲悼念悲鴻摹其畫馬”,落款爲1953年11月。寫畢,子谷久久凝視著畫面,仿佛在心中燃起了一柱緬懷老友的心香。
  與突然辭世的徐悲鴻不同,柳子谷同大洋彼岸的張書旂一直保持著聯系。五十年代初,作爲中學教師要養活全家七口,生活之難可想而知。書旂當時是美國加洲藝術學院的教授,得知子谷境況便時常寄來一些上好的宣紙,逢年過節還會寄來一點美元以表心意。對此,子谷多次謝絕,然無濟于事,只好銘記于心日後相報了。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書旂突然身染絕症。消息傳來子谷震驚得有如晴天霹雳。1956年末,張書旂斷定自己已病入膏肓將不久于人世時,表現出了藝術巨子的博大胸懷。他以一種罕見的甯靜心態,陸續整理出《翎毛集》《畫法入門》等專著,並囑托子谷代爲作序。次年,57歲的書旂與世長辭。噩耗傳來子谷悲痛至極。面臨與悲鴻逝世時的相同處境,子谷只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來悼念摯友:他擬以書旂爲研究對象,一頭埋進了《我對書旂花鳥畫藝術之認識》的寫作。
  光陰似箭,轉眼間兩位友人相繼作古20余年了。在這漫長的歲月裏,追思摯友的情愫始終萦繞在子谷心頭。慶幸的是子谷終于迎來了時代變革,他的境況日見好轉,對友人的思念亦隨著環境的改善而愈加強烈。這天,他找出《鶴竹圖》照片,此圖乃三人多次合作中的一幅。他將照片“裱”在一張稍大些的宣紙上,于一側寫道:“三十年代,予與悲鴻、書旂都在南京生活,經常談詩論畫合作譴興,是圖其一也,今二友去世已久,風格猶存,每睹此圖,不勝神馳。辛酉子谷識。”
  不久,他找出了保存20多年、始終舍不得用的書旂贈送的宣紙,繪就了一幅《竹雞圖》,畫上題詩:“四十年前畫竹枝,書旂爲我補雛雞,啾啾欲活客驚座,複現舊圖慰夢思”。並補題:“此紙是書旂生前贈品,是由美洲寄來的子谷記葵亥春”。其追思亡友之情,笃且厚矣!
  1985年歲末,已是耄耋之人的柳子谷一連幾天身體不適,此時他似乎感悟到什麽,遂將《鶴竹圖》照片又翻了出來,決意複制成“原作”。經他精心繪制的複制品幾能亂真。爲別于真迹,子谷于圖的左下角寫道:“回憶三十年代在金陵三友合作畫譴興情景,複制是圖慰我神馳。乙亥冬八五老人柳子谷識于泉城”。
  將三人的合作成功“複原”,讓子谷感到有如完成一項重大工程般的輕松和惬意。1986年1月12日,一代大師柳子谷走完了自己的藝術人生之旅,帶著對摯友的深情,騎鶴而去。
  悠悠師生情 記劉海粟1983年初夏,應山東省有關部門之邀,年方88歲高齡的我國著名美術教育家、畫家劉海粟偕夫人夏伊喬來到以山泉著稱的濟南,開始了他生前最後一次的齊魯之行。
柳子谷
  這天,東道主就活動日程安排征詢客人的意見,海粟老人說:“我有一個老友,他叫柳子谷,請幫我聯系聯系,我很想見他”。主人當即表示一定讓海粟老人滿意。
  海老一生,子弟遍及海內外。作爲老師,他的心總是與自己的學生息息相通的。他既爲學生的成就而高興,也爲學生的不幸而憂慮。即使在他本人最困頓的時候,也仍然惦記著學生們的境遇。被謙遜的海翁稱爲“老友”的柳子谷,就是他的早期弟子之一。.
  1924年,柳子谷以優異成績考入上海美專插班就讀。在校期間,他刻苦好學。校內,他師從劉海粟、黃賓虹、潘天壽;校外則拜汪仲山、馬企周、程瑤笙爲師;課余,則靠打零工幹雜役乃至代人寫書信以維持學業。不到半個學期,勤奮而聰慧的柳子谷便以一個“天才的江西鄉下人”的形象引起劉海粟先生的青睐,以至海粟先生對他偏愛有加,不僅爲其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而且還減免了他的學費。對此,柳子谷一直銘記于懷,沒齒難忘。正是在這樣背景下,朝夕相處的師生二人結下了深厚情誼。
  兩年後,柳子谷提前畢業離開了學校。這之後,無論是在北伐的征途上,還是在後來定居的南京城,柳子谷與他老師的交往從未間斷。期間,他還應海粟先生的邀請,幾次回母校任教。1935年,柳子谷在上海舉辦個展轟動了畫壇,各大媒體競相報道,好評不斷。在前來觀展、祝賀的人流中,自然少不了他的校長和老師劉海粟的身影。看到自己學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海粟先生格外興奮,作爲一個辛勤的園丁,想必此時是欣慰無比了。次年,柳子谷于南京中央飯店舉行婚禮,海粟先生受到邀請,遂畫一幅《荷花》——並蒂蓮——以恭賀自己學生的燕爾之喜。對老師贈送的墨寶,柳子谷一直悉心珍藏,不幸的是多年後這幅珍貴的作品被毀于文革劫難。
  隨後的歲月,時局多變,師生二人天各一方,彼此的聯系幾乎中斷。然而,萬未料到這一“斷”,竟長達四十多年!
  在東道主的熱情安排下,分別多年的師生終于在濟南南郊賓館重逢了。海粟先生望著眼前這位當年風華正茂、如今卻滿頭銀發、年事已是八十有三的老學生,頓時感慨萬端,唏噓不已。柳子谷的心情更是激動異常,百感交集。一時間,兩位老人說不出話來,只是久久的凝望著對方,緊緊地擁抱著,端詳著,無言中卻都從對方濕潤的眼裏讀懂了一切……
  很快,師生二人開始了促膝長談,知心的話猶如山澗小溪,涓涓不息,客廳裏不時傳出朗朗笑聲。不覺中,時間在悄然閃過。幾位應約前來拜會海粟的其他客人,一一耐心地等待在接待室裏,不忍打擾他們。夏伊喬女士與柳子谷的夫人韋秀菁女士作陪一旁,不時插話,大家都沈浸在往事的追憶中。
  臨近分別,柳子谷送上了自己特地爲海粟老師畫的一幅墨竹。畫上題詞是:立身正直頂風雨,賦性堅貞抗雪霜,更喜青春葆美妙,千秋郁郁複蒼蒼。畫祝海翁我師長壽。落款爲:學生子谷並題葵亥于泉城。其謙恭之情溢于言表。
  是日晚,海粟先生望著子谷贈送的畫,思索良久,幾十年的人世滄桑和師生共同經曆的風風雨雨,令他浮想翩翩,禁不住提筆寫下了一幅詩句:“青山不老松長翠,雪壓霜欺只枉然”,款題:“子谷老弟留念”。在此,海粟先生既寫出了自己對人生的自信,也道出了對自己學生的期望與鼓勵。
  日月如梭,轉眼間到了1996年。中國美術家協會在北京美術館隆重舉辦紀念柳子谷先生的遺作展及藝術成就研討會,而此時海粟老人已離世四年。作爲師母的夏伊喬女士得知這一消息,立即爲子谷家人寄來了她親手書寫的《藝林三絕》,並贈寄兩首小詩,代表海翁先生表達了對自己學生的厚愛和對老友的緬懷:
  勁竹頂天綠漸黃,綠也芬芳,黃也芬芳;
  棲鳥昂頭來複去,來也和祥,去也和祥。
  幾度沈浮幾安危,興衰榮辱幾多回;
  淡泊過客無憾事,笑有墨迹任評隨。
  抗美援朝戰爭畫卷1957~1958年間,柳子谷與畫家滿健合作,創作了巨幅長卷《抗美援朝戰爭畫卷》。柳子谷
  “二次戰役”是朝鮮戰爭中震驚世界的大戰役,此圖則是迄今唯一以橫卷形式描繪這一戰役的史詩性作品。柳子谷在卷首題:“戰爭正義全無敵,畫卷長存此理真。弱能勝強小勝大,中朝血肉萬年春。”作品的構思和草稿主要出自滿健,他有朝戰的經曆,熟悉志願軍和朝鮮的山川,但自感駕馭筆墨的能力不夠,于是尋到老畫家柳子谷,請他落墨完成。老少兩代長達兩年多的成功合作,還有一個意料之外的收獲——滿健與柳子谷的女兒柳詠絮(亦爲畫家)喜結連理。
  但沒有想到的是,1959年長卷在沈陽展出並引起震動後,作品本身和記者的采訪卻不能發表,他的政治與藝術熱情再一次被“冷凍”。直到約30年後,這一曆史巨作才得到認可,重見天日。
  評論界認爲,這兩部史詩巨制在中國現代畫壇上堪稱是絕無僅有的傑作,它不僅奠定了柳子谷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而且也必將以傳世墨寶,永垂青史。
  評論柳子谷參觀柳子谷作品後而寫
  胡藻斌
  藝術趨新,並不是三數人自私自利而可以趨新,又不是在日本畫片,和西洋畫片,改頭換面畫一幀是爲趨新的畫,更不是離開物理學和物理輪廓,大筆淋漓亂塗抹是爲趨新。用趨新二字來解釋,更無趨新可言,只有運用我們藝人所想象,和新技巧,一方面承舊啓新,一方不事臨摹去創作,必須要把是現有時代事物表現出來,不要做成棺材裏的人,混混沌沌談六法,人自有人,我自有我,古人不見洋服革履,即我們不見方巾道服,此是時代轉移,事物亦轉移,識時務者俊傑,不識時務當然腐化落伍而淘汰之。
  國丁之失責,鼠竊的猖狂,弄得藝術界黑地而昏天,我們真是眼巴巴看著藝術界要腐化?我們真是忍心看著藝術喪在不負責任者?和無恥者的手心?在那危機的藝術界中,我們同志尚
  有不少人,幸不至死心,仍然熱血還在奔騰,斷不至坐視,我們不避事實上之艱險,不問能力之薄弱,誓以全力幹去,發揚藝術真精神與真價值,創造一新紀元來,在那微弱聲響中,以冀引起宏大的共鳴來。
  郵差遞來一張上海市教育局長潘公展和社會局長吳醒亞兩先生的信,請我去參觀柳子谷先生的個人畫展,柳先生的寫山水石頭與及瀑布流水,早已欽佩的。翌日去參觀他全部作品,柳先生很和藹的說,在南京見過我的作品,並要我彼此以作品交換,以資紀念,隨送我以他作品多張,經已代分送各報刊物上發表出來,後來我做一篇文章,發表于新聞報,但文字上有被人所改動,而至文不貫氣,同時此段文字,是因當時很匆匆在五分鍾寫成的,現在略爲補寫之。
  會場分兩室,陳列作品有三百多件,大部多爲山水,人物次之,花鳥又次之,然柳先生作品中,以山水爲最長,其中我喜歡的是《飛瀑風吹面》、《黃山探勝》、《臨流獨坐》、《蕭寺空山晚》、《劫後余燼》、《壽星峽》、《蒙蒙》這幾幀,皆爲蒼勁秀挺雄壯之作,但無論寫什麽,在山石用筆都有過人處,對于仕女一部分,乏獨創之力,對于花鳥一部分,受張書旗影響,並有張書旗作品陳列,然在我到上海不過是兩年多,在個人書展中看得不少,偉大者只是
  柳一人,作品之多量和整齊,亦只柳一人,在展覽中以定畫多,亦以柳一人。我不是吹毛求疵而寫此,只是見到寫到而已,希望柳先生對于仕女花鳥,今後有所創造之,但山水已是有過人處,再加努力下去,已爲不可多得的畫家了,又何必多此一舉,因爲十只手指都有長短,怎得件件皆能?此是文字之我寫得過苛了。
  柳先生叫我寫文章,不善語的我,更不歡喜以己之素識者濫推濫捧,又更不歡喜背面罵人,有碗話碗有碟話碟的我,只有赤裸裸寫出來,我亦長長希望世界人士,對我作爲的短處,赤裸裸寫出來,俾得棄短而就長,因爲我現在正三十多歲人,再改善二十年,則我的作爲自然無善不臻了。
  末了,柳先生的天才和技巧,值得我欽遲。去年在文華畫報編輯室,見到柳先生大作,用筆蒼勁雄壯,使印象極深,今得欣賞其全部作品,同時在作所繪《劫後余燼》、《流民圖》、《水災圖》,可見柳先生有時代轉移作爲。繪畫不忘社會與國家,此比諸混混沌沌高談六法,終日臨摹數百年遺傳下的畫派的棺材裏人,有像雲泥之別了,但在此柳子谷個人畫展之後,有若暮鼓晨鍾之聲響,驚破不少藝人的夢醒了。
  原載《談畫未敢忘子谷》
  如 玉 之 潔 如 山 之 高
  紀念畫家柳子谷先生誕辰百年
  杜牧野
  2001年農曆12月7日,是我國著名花鳥畫家柳子谷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日。
  1986年元月12日畫家無疾而終,享年85歲。
  在當代中國畫壇上,青年時代就名噪一時,中年以後卻寂然無聲,直至80衰年又如一抹晚霞再度光彩照人的畫家,可能並非子谷先生一人。但是,時代與機遇左右著才華橫溢畫家的藝術生命,柳先生這一生的遭遇畢竟是十分典型的。
  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初,柳子谷從江西農村浪迹上海,以半工半讀方式入上海美專學畫。未及卒業又投筆從戎到林伯渠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參加北代戰爭,結識了許多軍政人士。因而北伐結束時得以供職于南京政界,從此也就爲日後的命運陡變埋下難以預料的伏筆。
  文人從政,書生氣質不變。作爲畫家的柳子谷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畫上,以畫會友廣結墨緣,籌辦個展開拓機遇,真是焚膏繼晷樂此不疲,三十出頭便成了滬甯一帶的知名畫家。與比他大六歲的並已負盛名的畫家徐悲鴻先生,以及張書旗等人時相切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索性辭去職務以畫謀生,同時在南京美專、上海美專、中大藝術系等多處兼職任教,經常奔波于滬甯之間,並于抗日戰爭前幾年,連續在南京,上海舉力辦畫展,受到社會各方面的贊揚,一時名聲鵲起,作品爲不少當時的頭面人物競相收藏,頗有洛陽紙貴之勢!
  抗戰爆發後,子谷先生攜眷屬避居湘西,並應張治中將軍之邀,出任綏甯、通道等縣的縣長。窮鄉僻壤經濟落後,匪患不斷民不聊生。柳子谷榮任縣長卻有苦難言:有心勵精圖治,卻無力抗衡天災之禍,只能盡一己之長,畫竹義賣募款救災,但是杯水車薪難挽危局。兩年去官。被人譽爲“當代鄭板橋”。只可惜命運捉狹,若幹年後,一項“僞縣長”的沈重烏紗帽卻讓他萬般無奈揮之不去!
  抗戰勝利後,柳子谷先生又回到了南京。仍舊亦官亦畫,籍此開辟自己的藝術天地。1948年又在南京舉行個展,受到當時正在競選副總統的李宗仁特殊青睐,訂購了畫展中除非賣品之外的所有作品。這在當年美術界是絕無僅有的現象,可謂是畫家的鼎盛時期了!
  從輝煌歸于平淡,由高峰跌入低谷,似乎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必然。畫家的命運也難例外。1950年下半年,柳子谷還不足五十歲。作爲畫家,正是創作力量最成熟旺盛的年齡段,而他卻不得不開始自己的藝術道路上艱苦的“北伐”;從柳浪聞莺的江南到冰天雪地的塞外。在東北各地先後教過中學、師院藝術系。爲了使自己的藝術跟上時代,他放棄了自己所熟悉的花鳥題材,利用教學之余畫些時事宣傳畫,反映新時代的人物畫等,甚至還想與其他畫家聯合舉辦救災義賣畫展,還與徐悲鴻先生商定,應邀去中央美院講學。無奈,這一切都被冷冷地擱置了,這一冷,竟然長達近30年!直到1979年他的畫在哈爾濱對外展銷的畫廊中被一個有身份的外商看中了,才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可人生能有幾個30年呢?!此時,子谷先生已是一個八旬衰翁了。
  吾生也晚,認識子谷先生是他花甲之年的事了。1962年春天,柳先生從東北調來山東藝專,我們有幸成爲同事。他是江西玉山縣人,我是浙江衢州人,雖屬兩省卻是鄰縣。生活習俗、語言聲調都有相近之處,也算是大同鄉吧。年齡相差近半,卻無隔代距離,結識不久,就爲我畫了一幅《鄉音難忘》——八哥鳴春圖。浙贛山區八哥極多,冬天覓食時成群飛翔,春天求偶,叫得特別好聽。本是一同傳遞鄉音、鄉思的小畫,“文革”中卻遭到好事者惡意索解,並橫加毀壞。20世紀70年代後期,子谷先生在夫人陪同下到美術館敘舊,閑談中還表示願爲我重新畫一幅。可惜改革開放伊始,彼此都正忙開了,竟未遂願。
  1962年秋,山東藝專奉命下馬停止招生。第二年美術專業最後一屆學生畢業,全部離校。子谷先生實際上只給學生上了一年課。花鳥畫的課時雖少,但是柳先生留給藝術學生的那種平易近人、對藝術無比執著的敬業精神則十分深刻!當時國畫專業的學生幾乎人手一冊由子谷先生編寫的《畫竹技法》講義,並附有範畫。這是老畫師一生畫竹的經驗總結,稱得上圖文並茂,彌足珍貴。
  20世紀60年代中期,政治上“左”傾思想泛濫,花鳥畫受到冷落是不爭的事實。可作爲老畫師柳子谷來說,則早已習慣這種寂寞境遇,對自己所鍾愛的花鳥畫卻再也不甘辍筆了,我行我素地畫了許多作品。可惜這時期的畫作大多在“文革”中不知去向。
  柳先生爲人隨和寬容,與世無爭,但對自己的藝術見解坦蕩陳述,無所顧忌。不論在會上,會下,都堅信花鳥畫是可以爲工農大衆服務的,強調作畫要情真意切,雅俗共賞。一幅好的花鳥畫也同樣有審美價值。在1969年災難的“文革”風暴還正席卷華夏大地時,這位年邁七十的老人卻小心翼翼地關起門來畫了許多精妙絕倫的小畫,在只有書本大小的元書紙上,一枝海棠花,一位紡織娘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這是老人對平靜生活的依戀,對自己天地的向往。是畫,也是心聲!須知,這是老畫師被無辜關進牛棚大半年之後被勒令回宿舍反省時,那些淒風苦雨日子中的作品!
  他是1968年夏天被關進牛棚裏的。古稀之年身子骨本來瘦弱,還得參加許多懲罰性的勞動,比起當時還是壯年的我們來說,他就更苦了。加上牙齒所剩無幾,啃窩頭很慢,一餐飯要分成好幾次,常常在夜裏還起來摸索著啃窩頭,有時我們也跟他開玩笑,問他如今想不想當年縣太爺的日子?他豁然大度地笑笑,說他本來就在農村長大,此時此刻更多的是想起兒時的農村生活!
  “四人幫”倒台後,省美術館創建伊始,我分別去看看藝專時代的老同仁。如黑伯龍、宗惟成等全都在幾年前被學校強迫退休,只發原薪60%的退休金。柳子谷與老伴住在共青團路電力局宿舍的一間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裏。一張床占去小屋大半,一張小書桌下面堆滿蜂窩煤之類的雜物,但收拾得井井有條,幾乎纖塵不染。20世紀70年代以後,柳老的許多作品竟是在這麽一間小屋裏畫出來的,真不知讓我說什麽好!中國知識分子忍辱負重,窮且益堅的品格,在特定的時代裏更顯得難能可貴!
  柳子谷先生晚年爲他家鄉玉山縣縣志編委會題寫了“如玉之潔,如山之高,山清水秀,地靈人豪”的字。我以爲,用來形容畫家本身的人品、畫品,也是不爲過的。(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图)张书旗張書旗原名世忠,以字行,別號七爐居士,室名小松山莊。浙江浦江人,有“金陵三傑”之稱。曾任南京中央大學教授,抗戰期間去美國創辦畫院,講學作畫,後定居舊金山。勤於寫生,工於設色,尤善用粉,在染色的仿古宣紙上,用白粉蘸色點染,計白當黑,手法巧妙嫻熟,極見生動,畫風濃麗秀雅,別具一格。其作品曾被美國總統收藏。
編輯摘要
編輯信息模塊
中文名:張書旗 別名:世忠、南京曉莊、七爐居
籍貫:浙江浦江 性別:男
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1900年
去世年月:1957年 職業:畫家
代表作品:《書旗花鳥集》、《翎毛集》、《張書旗畫集》、《中國風格的繪畫》等
(圖)張書旗
張書旗
張書旗 - 簡介
(圖)作品(图)作品
作品
張書旗(1900—1957)原名世忠,字書旂,號南京曉莊、七爐居。浙江浦江人。其花鳥,取法於任伯年,作花鳥喜用白粉調和色墨,畫面典雅明麗,頗具現代感。又得高劍父與呂鳳子親授,形成色、粉與筆墨兼施的清新流麗畫風而獨標一格。作品有日本畫的面貌;喜用高麗紙作畫,力求色彩與水墨的融合。學院派傑出代表,素有“任伯年第二”的美譽,善於用粉,能“粉分五色”,有“白粉主義畫家”之稱。呂風子讚他“畫花似聞香,畫鳥若欲語,技法卓絕,當代無與抗衡者。”徐悲鴻稱其:“自得家法,其氣雄健,其筆超脫,谷與古人爭一席地,而蔚為當代代表作家之一”。當時,與徐悲鴻、柳子谷有“金陵三傑”(金陵三畫家)之稱。
二十六歲畢業於上海美專,為呂鳳子弟子。任廈門集美師範教職,1929年應徐悲鴻聘,為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 1932年與諸聞韻、潘天壽、吳茀之、張振鐸結成“白社”。 1949年3月赴美定居舊金山。嘗任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

又和潘天壽、諸聞韻等結成“白社”切磋畫藝。在畫壇聲譽日隆。擅長花鳥,間寫山水、走獸、人物。取法任伯年,勤於寫生,工設色,尤善用粉,人稱“白粉主義畫家”,在染色箋紙上用粉隨意點染,極俱生動。其作品先後在法國、德國、原蘇聯、比利時等國家展出,並為不少國家博物館收藏視作東方瑰寶,藝名播及全球。於一九五七年因病逝於美國,其時人民日報載文稱其為愛國主義畫家。出版有《書旗花鳥集》、《翎毛集》、《張書旗畫集》、《中國風格的繪畫》等。
張書旗 - 簡歷
(圖)作品(图)作品
作品
1922年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拜在繪畫大師、藝術教育家呂鳳子門下。
1928年,張先生作《雄鷹》圖掛在中國共產黨上海的中央機關里,畫上題:“千里江山一擊中”。周恩來看到後稱讚說:“這張畫意義深重,氣象萬千,象徵著中華民族一往無前的精神和我黨事業鵬程萬里,無限光明。”同年,安徽某縣山洪暴發,哀鳴遍野,先生即在南京舉辦賑濟義賣畫展,將全部收入捐獻給災民。有一幅《哀鴻遍野》圖,蔡元培先生看了後,隨即在畫上書題:“瘡痍滿目,何處無之,一經妙筆,耐人尋思”。
1929年,從福建廈門受聘任教於南京中央大學任教,從事教育工作十多年。
1935年在南京舉辦個展,展出200餘幅作品立刻被訂購一空,博得中外人士的高度評價。此後,他的作品先後在法、德、蘇及比利時等國展出,為眾多國家博物院收藏,被視作東方瑰寶。
《百鴿圖》(162.56×355.6cm)1941年,他的曠世鉅作《百鴿圖》被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的一份厚禮贈送給美國政府,祝賀羅斯福總統三次連任美國總統。後長期被懸掛在白宮,是進入白宮的第一幅中國畫。
同年,年為宣傳中國文化藝術應邀赴美講學。
抗戰勝利後歸國,執教於中央大學與安徽大學。
1949年初春再度赴美,應聘擔任加利福尼亞等大學教授,在北美各大城市展出國畫,還當眾示範,觀者如潮。
1956年在美國西部舉辦國際畫家名名作展覽,其作品《雄鷹》獲“水彩首獎”。
1957年張書旂多次表示想回國,周恩來總理也曾設法請他到日內瓦辦畫展,由此歸國,書旂先生當時已身患癌症,未能如願,於1957年8月在舊金山逝世,畫界無不為之痛惜。
張書旗 - 評價
浙江浦江人。二十年代初入上海美專學習。先學西畫,後轉攻國畫花鳥,得著名美術教育家呂鳳子親授。 1935年在南京舉辦個展。曾任教於中央大學藝術系。抗戰前赴美,1956年在美國西部舉辦國際畫家名名作展覽,其作品《雄鷹》獲水彩首獎。 1939年,其《百鴿圖》被中國政府作為禮物贈送美國總統羅斯福。早年得高劍父指授,有日本畫的面貌;喜用高麗紙作畫,力求色彩與水墨的融合。其後又取法任伯年,作花鳥喜用白粉調和色墨,畫面典雅明麗,頗具現代感。因其善用折粉,故有“白粉畫家”之稱。時人評論其作品“圓潤有之,雄偉不足”。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齊白石[編輯]

 
 
齊白石

1946年的齊白石,郎靜山攝影
 
渭清、蘭亭、瀕生
白石山人、寄園
本名 齊純芝、齊璜
出生 1864年1月1日
清朝 清朝湖南省湘潭縣
逝世 1957年9月16日(93歲)
 中國
職業 畫家篆刻家書法家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創作時期 1889年—1957年
體裁 中國畫篆刻書法詩歌
代表作 花卉蟲鳥圖
益壽圖
松鼠圖
獎項 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
配偶 陳春君 (1864年-1940年)(1874年結婚)
胡寶珠 (1919年-1943年)(1919年結婚)
子女 子:齊良元 (1889年生)
齊良芾 (1894年-1913年)
齊良琨 (1902年5月11日生)
齊良遲 (1921年生)
齊良巳 (1923年11月11日生)
齊良年 (1934年7月24日生)
齊良末 (1938年5月26日生)
女:齊良憐 (1927年生)
齊良止 (1931生)
長孫: 齊秉靈
親屬 祖父:齊萬秉
祖母:馬氏
父:齊貰政
外祖父: 周雨若
伴侶 夏文珠
受影響於 [展開]
施影響於 [展開]

齊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是當代中國國畫畫家。原齊純芝,字渭清祖父取號蘭亭,老師取名齊璜,號瀕生別號寄萍老人白石山人,後人常將「山人」二字略去,故後常號「白石」。齊白石也和張大千並稱「南張北齊」。

  

生平[編輯]

齊白石於1864年元旦同治三年十一月廿二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府湘潭縣(今湖南省湘潭縣白石鋪杏子塢農民家庭,原名齊純芝。自幼體弱多病。由於家族以務農為生,祖父齊萬秉認為農耕不能賺錢,於齊白石2歲時起教授寫字。於6歲時在公公所開設之蒙館學習,半年後輟學,輟學後,協助家中務農。14歲起作木匠,學習雕花木工。後來兼習繪畫,並拜蕭薌陔為師。25歲時起拜名士胡沁園陳少蕃等為師[1],由胡沁園替之取名為璜,號瀕生,因家中靠近白石鋪,故取別號白石山人。學習詩、書、畫、篆刻。並開始兼以賣畫為生,不再以雕花木工賺錢。

32歲時起對刻印產生濃厚興趣,開始向名家學習刻印。35歲時拜學者王湘綺為師。1903年39歲時第一次到北京。40歲時,開始周遊天下,以後到南北各地遊歷,飽覽名山大川,使他開闊了眼界,師法大自然,充實了作品「造化」內容。1905年41歲時在當時廣西首府桂林賣畫為生,認識了蔡鍔和張中正和尚(即黃興)。42歲時起遊覽廣州廣西重慶越南上海南京,期間,寫畫風格由工筆畫轉為寫意畫

1917年起決定於北京發展,以賣畫刻印為生,並結識了陳師曾陳寅恪之兄),受陳師曾影響,創造出自成一家的畫畫風格,亦即紅花墨葉的大膽風格,以原本不協調的純紅色和深墨黑用在一起,形成畫面鮮明的對比,表現了畫面上清新、樸實的感覺,實現了「衰年變法」。並學習徐渭石濤,在學習石濤、朱耷、徐渭的基礎上,吸收吳昌碩的技法,終於自成一家。後結識梅蘭芳艾青徐悲鴻等人。1922年,在陳師曾協助下,其作品起於外國展出,受到重視。後受林風眠邀請,起到北京藝術專門學校教授中國畫。也曾在張恨水北平私立北華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國畫。

1937年,日本入侵中國,齊白石因在外國享譽,受日本人拉攏,堅拒屈服,更遭扣押。後日本當局懼怕負上迫害藝術家罪名,扣押三天後釋放。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齊白石因是木匠出身,以及與毛澤東有同鄉之誼受到中共表揚。並被聘為中國美術學院名譽教授。1953年他被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1954年被選為第一屆湖南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東德總理訪問中國,代表德國藝術科學院,授予齊白石共和國藝術科學院通訊院士的榮譽狀。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決定他為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的獲得者。1957年出任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同年9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畫風[編輯]

齊白石強調「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在篆刻方面自稱「三百石印富翁」。晚年仍然細心觀察蝦、蟹、青蛙的游泳姿態,他的畫自成章法,人物、山水、花鳥、草蟲、蔬果、玩具都可入畫,和20世紀世界繪畫藝術的發展方向相符。

代表性作品[編輯]

花卉蟲鳥圖︰中國之著名畫家藝術大師齊白石所繪之巨幅 花卉蟲鳥圖 高 176 公分 X 寬 94 公分 直幅約14.93平尺 設色紙本 題識︰三百石印富翁 簽名︰齊璜 鈐印︰老木、容顏減盡但餘愁(清朝詩人錢謙益詩詞)二鈐印。另有益壽圖松鼠圖等作品上萬幅。

紀念[編輯]

 
蘇聯郵票上的齊白石肖像

齊白石的出生地湖南湘潭和晚年的居住地分別開闢了齊白石故居,前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者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參看湖南湘潭齊白石故居北京西城齊白石故居。「齊白石墓」位於北京市海淀區魏公村西南;墓碑碑文為李苦禪所書。

另外,北京市2007年前將在長安街興建「北京齊白石現代藝術中心」。

水星上位於4.2°S, 196.0°W的撞擊坑命名為齊白石撞擊坑[2]

弟子[編輯]

齊白石的弟子很多,其中著名的有李苦禪、李可染、王雪濤、王漱石、王鑄九、許麟廬、陳大羽、李立、婁師白、張德文等,其三子齊子如、戲劇大師梅蘭芳、評劇名家新鳳霞也是齊白石的弟子。

 

家庭[編輯]

齊白石的第一位夫人是12歲時家裡娶的童養媳陳春君,第二任夫人是齊白石57歲來北京後陳春君給物色的側室胡寶珠,陳春君病故後扶正。胡寶珠因難產過世後,齊白石又找了一位夏文珠小姐,但子女反對,於是以護士的名義留在身邊,7年後離開。

齊白石的子女有[3]

 

 

 

 

 

 

 

 

 

 

 

 

 

 

 

徐悲鴻[編輯]

 
 
徐悲鴻
本名 徐壽康
出生 1895年7月19日(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夏月廿七)
 大清江蘇省宜興縣屺亭橋鎮
逝世 1953年9月26日(58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國籍  中國
領域 油畫水墨畫
代表作 《九方皋》、《愚公移山》、奔馬圖

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

 


生平
[編輯] 

徐悲鴻自幼隨父徐達章習詩文書畫,1912年在宜興女子初級師範等學校任圖畫教員,1915年在上海從事插圖和廣告繪畫。1916年入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1917年留學日本學習美術。回國後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

1919年赴法國留學,1923年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遊歷西歐諸國觀摹研究西方美術。1927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29年移居南京,於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在大陸更名為南京大學,1962年在台灣復校)任教。

1933年起在世界各地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此後重返南京,擔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兼系主任。1946年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1950年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曾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

家庭[編輯]

徐悲鴻17歲時父母為他娶親,但他不滿這門婚事離家出走,後被父親抓回來結婚。18歲生子取名為劫生,意即「遭劫而生」,但家人為他改名為吉生,後早夭。徐悲鴻不願被家室拖累,到上海學畫。認識老師兼同鄉蔣梅笙教授,同時認識他二女兒蔣碧薇(棠珍),蔣碧薇原已安排好許配給蘇州查家,在徐悲鴻到法國前與他私奔。後來生了兒子徐伯陽,女兒徐靜斐。28年後分手做了張道藩的情人。[1]廖靜文是徐悲鴻的學生,徐悲鴻身體不好的時候照顧他,1946年嫁給比自己大28歲的老師,生子徐慶平、女徐芳芳,一直陪伴徐悲鴻直到他去世,結婚只有7年。[2]

繪畫風格[編輯]

在繪畫創作上,他提倡「盡精微,致廣大」,對中國畫,提倡「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可采入者融之。」擅長油畫、中國畫,尤精素描。人物造型,注重寫實,傳達神情。曾創作《九方皋》、《六朝人詩意圖》、《中國負傷之獅遙望美國飛虎飛將軍》[1]、《愚公移山》等寓有進步思想的歷史畫,所畫花鳥、風景、走獸,簡練明快,富有生氣,尤以畫馬馳譽中外,畫能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

畫作[編輯]

徐悲鴻美術獎[編輯]

中國美術界最高榮譽獎,於二00三年設立。陳玉先蔡超等畫家曾榮獲徐悲鴻美術獎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勃羅·畢卡索[編輯]

 
 
Pablo Picasso
巴勃羅·畢卡索
本名 Pablo Ruíz Picasso
出生 1881年10月25日
 西班牙馬拉加港口
逝世 1973年4月8日(91歲)
 法國穆然
國籍  西班牙
領域 繪畫雕塑拼貼陶瓷
訓練 喬茲·路伊茲(父)
馬德里藝術學院
流派 立體派
代表作 亞維農的少女 (1907)
格爾尼卡 (1937)
哭泣的女人 (1937)
影響於 奧德賽;伊里亞德;斯巴達;戴佑任;吳竣凱
Signatur Pablo Picasso

巴勃羅·畢卡索西班牙語Pablo R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或稱畢卡索,全名巴勃羅·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拉·胡安·尼波穆切諾·瑪麗亞·德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里亞諾·德拉聖蒂西馬·特林尼達德·魯伊斯·畢卡索(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Picasso),西班牙著名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和喬治·布拉克同為立體主義創始者。畢卡索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世的作品達二萬多件,包括油畫素描雕塑拼貼陶瓷等作品。畢卡索是少數能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

畢卡索、馬塞爾·杜象亨利·馬蒂斯是三位在二十世紀初期開始造型藝術革命性發展的藝術家,在繪畫、雕塑、版畫及陶瓷上都有顯著的進展。[1][2][3][4]

  

早期[編輯]

1881年,畢卡索生於西班牙安達魯西亞自治區馬拉加市,是唐·裘斯·路伊茲·伊布拉斯可(Don José Ruiz y Blasco)和瑪莉亞·畢卡索·伊洛佩茲(María Picasso y López)的第一個孩子。畢卡索受洗後,被授以教名「巴布羅·迪戈·裘斯·法蘭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納波穆西諾·瑪莉亞·狄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里亞諾·狄拉聖地西瑪·特里尼達」,一連串的教名代表對多位聖徒與親戚的敬意,另外按照西班牙人的命名習慣加上分別代表父母親的「路伊茲」和「畢卡索」。畢卡索的父親也是一位畫家,專攻自然素描鳥類等動物,一生擔任工藝學校的藝術教授和當地美術館館長

畢卡索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對繪畫的熱情與能力。根據畢卡索母親的說法,畢卡索第一個學會說的話是「皮茲、皮茲」,是西班牙語「鉛筆(lápiz)」的簡短發音。七歲時,畢卡索的父親開始正式的訓練他學習人物素描油畫。畢卡索父親是思想傳統的教授,他深信模仿大師的作品、素描石膏像與人體模特兒是每個畫家必要的訓練。於是,畢卡索一心一意的專注於藝術上,因此忽略了課業。

1891年,由於父親當上了一所美術學校的教授,畢卡索一家搬到了拉科魯尼亞省。他們在拉科魯尼亞待了將近四年。一次偶然,父親發現畢卡索對他未完成的鴿子素描塗色,在仔細觀察畢卡索的筆法後,畢卡索的父親深深覺得他十三歲的兒子已經超越了他,並發誓從此不再繪畫。

 
畢卡索出生時所在的房子,西班牙馬拉加

1895年,畢卡索七歲的妹妹康琪塔死於白喉,這件事成了畢卡索一生中陰影,畢卡索一家搬到了巴塞隆納。後來,父親說服學校讓畢卡索參加跳級考試,而畢卡索在一星期內完成了一般學生需要一個月完成的考試,當時年僅十三歲的畢卡索獲得了評審委員會的極度肯定。父親在家附近租了一個小房間讓畢卡索獨自工作,並一天內多次檢查畢卡索的畫作,這使得父子經常爭吵。

畢卡索的父親和叔父決定把畢卡索送到西班牙一流的藝術學校學習:馬德里聖費爾南多畫家藝術學院。1897年,十六歲的畢卡索第一次獨自一個人出發前往馬德里。然而,在註冊後,畢卡索卻因沒辦法接受正式、規規矩矩的教育,而停止上學。畢卡索轉而到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欣賞可敬的藝術家的作品,像是迪亞哥·委拉斯蓋茲弗朗西斯科·戈雅弗朗西斯柯·德·蘇巴朗的作品。畢卡索特別崇拜埃爾·格雷考,他的特色,像是拉長的肢體、醒目的顏色、神秘的面容,都深深的影響著畢卡索的畫風。

個人生活[編輯]

結束了在馬德里的進修後,1900年,畢卡索隻身前往歐洲藝術首府巴黎旅行。他在巴黎遇見了當地記者兼詩人馬克思·雅各。雅各幫助人生地不熟的畢卡索了解、學習當地的語言與文學作品,並成了畢卡索的第一位巴黎友人。那時正是巴黎最嚴寒的日子,畢卡索常需要燒掉自己的作品來取暖。

1901年,畢卡索前往馬德里。在馬德里的頭五個月,畢卡索的朋友法蘭西斯科·狄·艾許埃茲·索勒為兩人在《青年藝術》雜誌找到了份工作,索勒負責撰寫文章,而畢卡索則負責刊物的插圖,大部分是恐怖的漫畫以及憐憫窮人的作品。他們參與的第一份刊物於1901年3月31日出版,同時,畢卡索開始在畫作簽下Picasso,取代原先的簽名Pablo Ruiz y Picasso

20世紀初,畢卡索來往巴塞隆納巴黎之間工作。1904年,在一場暴風雨當中,畢卡索遇見了波希米亞模特兒費爾南德·奧利弗並相戀,畢卡索因而開創了玫瑰時期,並有多幅關於她的畫作。在獲得一些聲望與機會後,費爾南德因相處不好離開了畢卡索,再加上父親過世,使得畢卡索非常沮喪,認識了被他稱為伊娃·谷維瑪賽兒·漢伯特。畢卡索在立體派時期創作了許多對伊娃表示愛意的作品。然而,1915年,伊娃不幸病逝,畢卡索因此十分傷心。

1918年夏季,畢卡索迎娶了謝爾蓋·達基列夫劇團的芭蕾舞女演員歐嘉·科克洛瓦。畢卡索在羅馬為劇團設計芭蕾舞劇Parade的服裝時結識了歐嘉,婚後兩人到比亞里茨附近的別墅度蜜月,並有了一個兒子保羅。

1936年7月西班牙發生內亂,畢卡索畫了《佛朗哥之夢》來批評佛朗哥的行為。1937年佛朗哥軍閥,轟炸格爾尼卡,畢卡索畫了巨幅大作《格爾尼卡》,展示於巴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中。1949年他的作品《白鴿》被選為國際和平會議海報。

去逝[編輯]

畢卡索於1973年4月8日在法國穆然過世。當時,他與妻子賈桂琳正招待友人前來晚餐,畢卡索過世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為我乾杯吧,為我的健康乾杯,你知道我已經沒辦法再喝了[5]。」死後,畢卡索葬在法國南部的沃夫納格斯堡的庭園,賈桂琳阻止畢卡索的兒女克勞德與帕洛瑪出席葬禮[6]。1986年,賈桂琳以手槍自殺,享年六十歲[7]

兒女[編輯]

  • 保羅Paulo,1921年2月4日-1975年6月5日,54歲)本名保羅·約瑟夫·畢卡索(Paulo Joseph Picasso— 與歐嘉·科克洛瓦
  • 瑪雅Maia,1935年9月5日-)本名瑪莉亞·狄拉康塞普西翁·畢卡索(Maria de la Concepcion Picasso— 與瑪麗-德雷莎·華特
  • 克勞德Claude,1947年5月15日-)本名克勞德·皮爾·巴羅伯·畢卡索(Claude Pierre Pablo Picasso— 與方斯華姿·吉洛
  • 帕洛瑪Paloma,1949年4月19日-)本名安妮·帕洛瑪·畢卡索(Anne Paloma Picasso— 與方斯華姿·吉洛

藝術生涯[編輯]

Cquote1.svg
藝術是個謊言,但卻是一個說真話的謊言。
Cquote2.svg
——巴布羅·畢卡索[8]

畢卡索的作品通常被分為9個時期。時期的名稱尚有爭議,大致是「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粉紅色時期」(1904年~1906年)、「立體派時期」(1917年~1924年)「晚期」(1912年~1972年)

早期[編輯]

畢卡索從小便接受父親的訓練,並有驚人的進步,這點可以從畢卡索博物館館藏的畢卡索早期作品中瞧出端倪。1893年間,畢卡索早期作品裡的稚氣逐漸消逝,1894年,畢卡索可以說是正式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1890年中期,畢卡索的畫作流露出濃濃的傳統現實主義畫風,《第一次聖餐》(The First Communion,1896年)便是此時的代表作,此幅畫顯示出年紀輕輕的畢卡索已經能處理高難度的細節[9]。同一年,十四歲的畢卡索畫了《姑媽佩帕的肖像畫》(Portrait of Aunt Pepa),肖像畫裡的生動、精神讓胡安-埃多爾度·賽洛特(Juan-Eduardo Cirlot)曾讚嘆道,「毫無疑問的,整個西班牙藝術史裡最棒的畫作之一」。

1897年,畢卡索的現實主義畫風受到了象徵主義影響,在一系列的風景畫作品中,配上毫不自然的紫、綠色調,便是畢卡索的現實主義時期(1899年-1900年)的特色。此時期畢卡索的作品受到羅塞蒂史丹林Steinlen)、土魯斯-羅特列克愛德華·蒙克等人的影響,融合了他欽佩的畫家埃爾·格雷考的特色,而產生了畢卡索獨特的現代畫風。

藍色時期[編輯]

畢卡索受到在西班牙孤單的旅行與他的朋友卡洛斯·卡薩吉馬斯的自殺影響,使得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期間的畫作常顯現出陰鬱的感覺。此時期的畫作以藍與藍綠的色調為主,極少使用溫暖的顏色。藍色時期開始的確切時間據推測可能是在西班牙1901年的春季,也有可能是1901年下半在巴黎的日子。在這段時間,畢卡索創作了許多描繪著骨瘦如柴的母親與孩子的作品,用色陰暗,並有時以娼妓乞丐作為主題。在卡薩吉馬斯死後,1901年秋季,畢卡索畫了幾幅他的畫像,並於1903年完成了生平最憂鬱的作品《生命》(La Vie),現收藏於克里夫蘭美術館。憂鬱的情緒並蔓延到了知名的蝕刻作品《儉樸的一餐》(The Frugal Repast,1904年)上。該作品描繪著一對看不見的男人與看得見的女人,兩人皆身形消瘦,坐在一張老舊桌子前。畢卡索的藍色時期常使用「失明」這個題材,像是《盲人的晚餐》(The Blindman's Meal,1903年,收藏於大都會博物館)、《賽樂絲汀娜》(Celestina,1903年)等都是藍色時期的代表。

粉紅色時期[編輯]

1904年,畢卡索在巴黎遇見了一位為雕塑家藝術家工作的模特兒費爾南德·奧利弗(Fernande Olivier),與其墜入愛河,而開啟了玫瑰時期(又名粉紅色時期,1904年-1906年)。畢卡索受到與費爾南德之間的甜蜜關係影響,而大量使用鮮明、樂觀的橘、粉紅色系,題材多描繪馬戲團的人們、雜技表演者與丑角,這成了畢卡索的個人特色之一。而1904年被視為是藍色時期與玫瑰時期之間的過渡期。

 
畢卡索名作《格爾尼卡》,1937年,收藏於馬德里索菲亞王后藝術中心

立體派時期[編輯]

1906年畢卡索初次看到黑人的雕刻,受到莫大的感動。黑人原始、大膽、強烈的造形,給畢卡索很大的刺激。1907年亞維農的少女畫作,成為他創造立體派風格的里程碑。畢卡索的立體派,基本上不是純美學的,走向理性的、抽象的,將物體重新構成,組合,帶給人更新、更深刻的感受。

晚期[編輯]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居住在巴黎,巴黎收復後加入法國共產黨

1973年4月8日在法國穆然逝世。

2004年5月,畢卡索早期作品《拿著煙斗的男孩》以1.04億美元的價格結標,刷新了1990年文生·梵谷一幅畫作8250萬美元的拍賣紀錄

外部連結[編輯]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郎靜山[編輯]

 
 
 
沈石蒂拍攝的郎靜山像

郎靜山(1892年6月12日-1995年4月13日),浙江蘭溪人,生於江蘇淮安中華民國極負盛名的攝影家,於1949年遷居臺灣後曾經幾度遷徙,曾住過臺北臨沂街以及新北市板橋區

  

生平[編輯]

郎靜山為軍人郎錦堂之子。他自幼喜愛中國書畫,12歲從上海南洋中學圖畫老師李靖蘭處習得攝影原理、沖洗與曬印技術。主張使用西方的攝影技術為工具,在表現上應該多研究國畫精神旨趣。曾言:「我主張在技巧上,應吸收西方科學文明,使照相不再是件難事;但要談到藝術視界,無論取景或色調,我都認為應多研究國畫中蘊含的旨趣。」[1]

1911年進入上海《申報》,擔任廣告業務工作,當時尚無攝影專業記者,故僅以拍照作為閒暇之餘的消遣。1926年到上海《時報》擔任攝影記者,算是中國新聞界最早的專業攝影記者之一。1931年在上海開設「靜山攝影室」,專門從事人像與廣告攝影。同年又與黃仲長徐組蔭合組「三友影會」,其宗旨在於將中國攝影作品送到國際沙龍,以提昇中國攝影界在國際藝壇的地位,同時希望透過攝影作品宣傳中國的美好河山,改善國際形象。1931年以作品《柳絲下的搖船女》(又稱《柳蔭輕舟》)入選日本國際攝影沙龍;1934年又以個人第一件「集錦攝影」作品《春樹奇峰》入選英國攝影沙龍,其後郎靜山逐漸在國際沙龍嶄露頭角[2]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郎靜山舉家遷往大後方四川。其時往來於上海、昆明重慶之間,一方面從事新聞採訪,一方面研究集錦攝影與創作。1949年夏天,郎靜山應美國新聞處邀請到台灣參加影展,並定居台灣。當時只帶了四百張底片來台,大部分相機與底片皆遺留在中國大陸。1951年郎靜山發表《煙波搖艇》,以中國黃山、香港搖艇、台灣蘆葦為材料,綜合三地風景構築心目中的中國山河,這也成為日後郎靜山的創作模式[2]

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不少原居上海、南京廣州北京等地的攝影同好群聚台北,重新出發。1950年在台北成立「中國文藝協會」,由郎靜山擔任主任委員。1953年3月25日「中國攝影協會」在台復會,由郎靜山擔任理事長,前後達42年之久。1959年中國文藝協會成立文藝獎,郎靜山自第一屆起持續數十年擔任評審委員。1966年郎氏發起成立「亞洲攝影藝術聯合會」(The Federation of Asian Photographic Art)[2]

根據陳申的研究,郎靜山作品大致可分為寫實攝影、紙底作品[3]、集錦作品、人像攝影、女性裸體作品及現代攝影作品六大類。

家庭[編輯]

 
介紹郎靜山事蹟的石碑

郎靜山曾結婚四次,有子女15人[4]

 

溥心畬[編輯]

 
 
溥儒
溥心畬
溥心畬.jpeg
出生 1896年09月02日
 大清 北京
逝世 1963年11月18日(67歲)
 中華民國台北市
死因 淋巴瘤
墓地 陽明山第一公墓
居住地  中華民國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
民族 滿族
教育程度
職業 學者、教授、書畫家
僱主
配偶
  • 羅清媛(正妻)
  • 李墨雲(側室)
子女
  • 韜華(長女)
  • 毓岦(長男)
  • 毓岑(次男)
  • 毓岐(義子)

溥心畬(1896年9月2日-1963年11月18日),愛新覺羅氏正紅旗人,恭親王奕訢後裔,字輩光緒帝賜名,字心畬[1]齋號寒玉堂。生於北京。因其詩、書、畫與張大千齊名,故後人將兩人並稱為「南張北溥」。與黃君璧、張大千以「渡海三家」齊名。

  

家世與生平[編輯]

溥心畬為道光帝六子恭親王奕訢次孫、郡王貝勒載瀅次子,生母為側福晉項氏;出生滿五月即蒙恩賜「“頭品頂戴」。兄溥偉為繼嫡福晉赫舍芮氏所出;過繼給伯父、奕訢長子載澂為嗣並襲貝勒爵,之後承襲祖父世襲罔替親王爵位。

父載瀅為奕訢次子、慈禧太后養女榮壽固倫公主(奕訢長女)之弟;過繼給叔父、道光帝八子鍾郡王奕詥為嗣並襲貝勒爵,後因義和團之亂坐事奪爵歸宗。原可承襲父親爵位的溥心畬,變得一無所有。

恢復恭親王後裔身份的溥心畬,幼年於恭王府學文,在大內培養「琴棋書畫詩酒花」的美學造詣,性格內向而好學。光緒帝駕崩前夕,與兄受命入宮甄選皇帝,但未中選。

即長入政治學堂,再留學德國,前後有八年;於柏林大學,研究天文和生物,取得博士學位,曾任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教授[2]。學成歸國,以學者身份治理經學,閒暇則從事藝術創作,為一全能書畫家,留德所學,顧溥身影,對生涯幾無影響。

1949年,溥心畬先遷居至舟山島,再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居台北市臨沂街。蔣中正總統曾擬授考試委員國策顧問等職,一概婉謝。第一夫人宋美齡欲拜師習畫,傳以愧對先祖為由推辭。居台期間除擔任臺灣師範大學東海大學教授,亦於自宅開班授徒,門生有羅青哲江兆申等。同時赴亞洲各國講學。晚年對台灣風景事物開始觀察描繪,多幅精品今典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

家庭成員[編輯]

  • 羅清媛(正妻)
  • 李墨雲(側室)
  • 溥韜華(長女)
  • 溥毓岦(長男)
  • 溥毓岑(次男)
  • 溥毓岐(義子)

評論[編輯]

  • 溥心畬出身皇室,對大內珍藏有機會多所觀摹,雖無師承,但書畫俱是北宗家法,惟其以文人自許,視作畫為文人餘事,因此盛年未全心付諸於此,但其畫作卻因此顯得高雅清靜[3]
  • 溥心畬價值觀遠承宋人,在民初畫壇新人輩出的時代,溥心畬或許內涵不同於前人,論藝術表現則寡見創新。
  • 溥心畬於當代雖留德多年,精神上仍追遠傳統文化,非積極溝通中外之角色;開創性或許難與徐悲鴻一較,但在延續傳統方面,溥心畬則以授徒的方式傳承了古典文化的根本。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君璧[編輯]

 
 

黃君璧(1898年11月12日-1991年10月29日),原名韞之,號君璧廣東南海祿舟人,著名畫家。

生平[編輯]

家境富裕,古董字畫收藏豐盛。年少時就讀於家中的私館,後於民國八年(1919年)畢業於廣東公學,喜觀賞、收藏字畫。17歲時拜李瑤屏為師習畫,民國十年(1921年)經李瑤屏推薦,任教於廣州培正中學,開始繪畫教學之路。

民國十一年(1922年)於楚庭美術院研究西畫。民國十六年(1927年)又任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教務長。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任徐悲鴻主持的中央大學美術系教授,兩人共同執教長達11年。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遷居台灣,任台灣師範學院(今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教授、主任。多次在台北加拿大美國新加坡南韓舉辦個人畫展。民國五十七年(1968年)獲紐約聖若望大學學質獎章。

擅長畫山水,傳統功底深厚,經歷了現代中國畫的繼承、演變、革新的過程。他從學國畫之日起就兼學西畫,是一位兼通西畫的國畫家,西方藝術界稱其為「中國新古典派」。

作品集[編輯]

  • 《黃君壁畫集》
  • 《黃君壁書畫集》
  • 《黃君壁作品選集》
  • 《白雲堂藏畫》

 

黃賓虹[編輯]

 
 
黃賓虹
黃賓虹
出生 1865年1月27日
浙江金華
逝世 1955年3月25日(90歲)
杭州市人民醫院
 

黃賓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中國近代山水畫畫家。名,字朴存朴人,別號予向虹廬虹叟,中年更號賓虹,以號著稱。祖籍安徽歙縣,生於浙江金華

生平簡述[編輯]

 
浙江省金華市黃賓虹故居

代表性畫作[編輯]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大千[編輯]

 
 
張大千
File:Chang Dai-chien.jpg
本名 張正權
出生 1899年5月10日
清朝清朝四川省內江
逝世 1983年4月2日(83歲)
 中華民國台北市
國籍  中華民國
領域 繪畫
流派 國畫印象派表現主義

張大千,1899年5月10日生,1983年4月2日逝世,最早本名張正則,後改名張援張諠,小名,號李爰,別署大千居士下里港人、齋名大風起兮,中國當代知名藝術家,四川內江人, 祖籍四川省映秀。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與黃君璧溥心畬以「渡海三家」齊名。廿多歲便蓄著一把大鬍子,成為張大千日後的特有標誌。曾與齊白石徐悲鴻黃君璧黃賓虹溥儒郎靜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畫家畢卡索交遊切磋。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多次在世界各地辦畫展,包括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瑞士日內瓦、印度新德里、比利時、希臘、西班牙、新加坡、泰國、德國、巴西、美國及香港等地。1958年,以寫意畫《秋海棠》被紐約國際藝術學會選為世界大畫家,並榮獲金獎。1974年,獲美國加州太平洋大學名譽人文博士學位。

張大千1949年離開中國大陸以後旅居世界各地。1976年後定居台北市。1983年,台北故居捐給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張大千先生紀念館」。

  

生平[編輯]

 
張大千的毛筆簽名及印章

張懷忠,早年從事教育後從政,再改鹽業。母曾友貞,當時知名的女畫家。兄弟十五人,張大千排名第八;姊姊張瓊枝,亦善畫;二兄張澤,號善孖,別號虎痴,以畫名於世。妹妹張敏是老么

1925年,與其二兄張澤居於上海法租界西門路169號時,曾收藏了一幅明人張大風的《諸葛瑾像》,兩人以「大風堂」為畫室之名,收了許多弟子。這些弟子,後來被稱為「大風堂畫派」。

張大千一生娶過四位妻子,最先娶進門的是黃凝素,有了兩個孩子後,張大千才被二兄張澤由出家的寺中押回四川老家,奉母命迎娶元配曾慶蓉。1935年,張大千來到北平,不久遇見「三夫人」 楊婉君,自13歲登台演唱京韻大鼓,是北平城南有名的曲藝演員。 1949年,48歲的張大千娶了女兒的同學18歲的徐雯波做四太太。

年表[編輯]

代表作[編輯]

  • 《湖畔風景》(潑彩山水圖):張大千於1972年74歲時,於美國加州十七哩海岸(17 Mile Drive)小半島所繪之公園湖畔風景潑彩山水圖(住居環蓽盦附近)
  • 《金箋峨嵋記青山中花》(潑彩山水圖)
  • 1971年《可以橫絕峨嵋巔》(潑彩山水圖)
  • 1973年《青城天下幽》潑彩山水圖[6]
  • 1978年《長江江靜瀨船秋水釣魚》潑彩山水圖
  • 1979年《闊浦遙山系列》潑彩山水圖、《摩耶精舍外雙溪》潑彩山水圖、巨幅金箋《金碧潑彩紅荷花圖》
  • 1981年《台北外雙溪摩耶精舍》潑彩山水圖
  • 1982年《人家在仙堂》潑彩山水圖、《春雲曉靄》潑彩山水圖、大風堂作潑彩山水圖、《水殿幽香荷花圖》、《水墨紅荷圖》等作品。

品類[編輯]

張大千的創世紀「潑墨」及「潑彩畫法,經過數百幅真跡原作名畫的分析與比對,大致可歸納為四大類如下︰

  • 〔1〕 開創於早期的「畫龍點睛(點景)式」「潑墨」及「潑彩」畫法︰仍以中國國畫之「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為主,偶而在畫景之一角以「潑墨」及「潑彩」畫法點景之,如張大千1962年作《青城山通景屏》(潑墨)、張大千1983年作《廬山圖》(潑彩)等。
  • 〔2〕 開創於中期的「粗潑細筆(寫意)式」「潑墨」及「潑彩」畫法︰改以中國國畫之「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為輔,反而在大部份的畫紙上,以「潑墨」及「潑彩」畫法粗潑以成之。「以墨(彩)潑紙素,腳蹴手抹,隨其形狀為石、為雲、為水,應手隨意,圖出雲霞,染成風雨,宛若伸巧,俯觀不見其墨污之跡(見《唐朝名畫錄》)」。故「粗潑畫法」係隨「畫紙上的水流形狀之意」作成,並非是畫家之「筆意」所能確實控制自如。如張大千1968年作《瑞士奇峰》(潑墨)、張大千1966年作《瑞士紀遊》(潑彩)、張大千1966年作《愛痕湖》(潑彩)、張大千1976年作《山高水長》(潑墨)、張大千1977年作《秋山獨往》(潑墨潑彩)等。
  • 〔3〕 開創於中晚期的「粗潑抽象式」「潑墨」及「潑彩」畫法︰有些仍是以中國國畫之「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為輔。畫紙上的絕大部分作畫內容,都是以「潑墨」及「潑彩」畫法粗潑以成之。其「粗潑畫法」也是隨「畫紙上的水流形狀之意」而成,並非是畫家之「筆意」所能確實控制自如。如張大千1965年作《幽谷圖》(潑墨潑彩)、張大千1965年作《瑞士冰壑》(潑彩)、張大千1967年作《瑞士雪山》(潑彩)、張大千1972年作《春山積雪》(潑墨潑彩)等。
  • 〔4〕 開創於晚期的「細潑細筆式」「潑彩」畫法︰雖然有些仍是以中國國畫之「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為輔,但卻已經「惜筆如金」。畫紙上的絕大部分作畫內容,都是以「潑彩」畫法細潑細筆以成之。這種畫法之困難度極高,因為畫家必須控制「潑彩渲染度」就如同手握「細筆」一般,不論是色彩之調合度與筆意,皆必須是「意到即筆到(潑到)」恰到好處,絲毫不容許有任何差錯,連作畫用紙之渲染度皆必須拿捏精準,完全無法「既然粗略潑之,即大概以成之。」。因為此種畫法相當耗時又耗工,沒有數十年的「潑墨」及「潑彩」畫功及足夠經驗,他人根本就是無法臨摹仿潑之,否則只是糟蹋浪費自己的畫紙與顏料而已。因此成品並不多,見世作品也不多,因為張大千大都是以此種畫作成品贈送予國民黨黨國元老們欣賞居多。如張大千1978年(80歲)作《台灣橫貫公路合歡山鳥瞰金碧潑彩山水圖》(潑彩)[1]、張大千1981年(83歲)作《夢入靑城天下幽人間仙境圖》(潑彩)[2]、張大千1982年(84歲)作《人家在仙堂潑彩山水圖》(潑彩)[3]等。

評價[編輯]

爭議[編輯]

張大千在敦煌臨摹壁畫時,因為喜歡早期的壁畫,而把外層的晚期壁畫剝去,使壁畫遭到破壞。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子和
图片

陳子和
編輯詞條
圖片
本 名 陳子和
主要作品 《古木酒仙圖》
出生地 福建浦城人
字 號 號酒仙


1陳子和
1 陳子和
 號酒仙,福建浦城人,《閩畫記》作建安(今福建建甌)人,生卒年不詳,初為塑工,後改習畫,專作水墨人物,亦工寫意羽禽,兼工山水。筆意散逸,瀟灑出塵,不墮俗格。山岩樹木蒼潤怪奇,評者謂在吳偉、郭詡之間,為“浙派”畫家之一。

傳世作品有《古木酒仙圖》軸,絹本,墨筆,現藏美國王已千先生懷雲樓;《蘇武牧羊圖》軸,絹本,設色,藏浙江嵊州市文管會;《蘆雁松鶴圖》雙軸圖錄於《水墨美術大系》;《雙鷲圖》軸藏美國弗利爾美術館;《松岩山雞圖》軸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從藝活動約弘治、嘉靖、萬曆間。藝術與其它意識形態的區別在於它的審美價值,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徵。藝術家通過藝術創作來表現和傳達自己的審美感受和審美理想,欣賞者通過藝術欣賞來獲得美感,​​並滿足自己的審美需要。除審美價值外,藝術還具有其它社會功能,如認識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娛樂功能等。其中藝術的社會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歷史、了解人生,它不同於科學的認識功能。藝術的教育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潛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態度、價值觀念等的深刻變化,它不同於道德教育。藝術的娛樂觀念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滿足審美需要,獲得精神享受和審美愉悅,它不同於生理快感。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同祿[編輯]

 
 
張同祿
 
本名 張同祿
出生 1942年2月18日
河北省曲陽縣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領域 景泰藍
獎項 1988年:被中國輕工部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2006年: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傳承人

2008年:獲選為世界級「亞太手工藝大師」

張同祿(1942年2月18日),籍貫河北省曲陽縣人,著名景泰藍大師,被中國授予景泰藍領域的第一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素有「中國景泰藍第一人」稱譽。

  

生平[編輯]

張同祿1942年出生在有「中國漢白玉雕刻之鄉」美譽的河北省曲陽縣,3歲跟隨父親定居北京,從小就展現出對繪畫的熱情,青少年時代已在工藝美術領域嶄露頭角。1959年以優異成績考進「北京工藝美術學校」,畢業後進入「北京工藝美術廠」從事景泰藍的研究和創作,曾任副廠長和總工藝師,後來創業開設「百工坊」工藝品設計工作室,與李佩卿合創「祿穎藍」釉藝工藝品公司[1]。張同祿16歲至今從藝已五十餘年,是一位能全面掌握景泰藍的創作設計、工藝技術和製作流程於一身的大師[2]

名器[編輯]

張同祿於1988年被中國輕工部授予景泰藍領域的第一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006在北京景泰藍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登錄為傳承人[4],2008年獲選為世界級「亞太手工藝大師」,獲國內國際多項獎座,素有「景泰藍一代宗師」、「中國景泰藍第一人」稱譽[5]

經典作品[編輯]

2006年張同祿作品《座龍花薰》以1100萬人民幣成交,創當代景泰藍拍賣的最高價紀錄[6]。而首次結合歐洲風格製作的景泰藍《吉祥計時儀》,於2008年入藏台北故宮博物院[7][8][9]。‎在2009年專家對其「藝術成就評述」中,讚譽《鳥杯》是北京景泰藍的經典作品[10],《吉羊寶燈》、《華冠萬年燈》與《孔雀屏燈》堪稱是景泰藍綜合工藝品經典的作品[11]。2012年張同祿70華誕時,由中國文化部中外首工美術館展出其歷屆創作[12]並選出《鳥杯》[13][14]等十大經典作品[15],而在張同錄「口述史」中提及最滿意和比較經典的也是《鳥杯》、《吉羊寶燈》、《孔雀屏燈》及《華冠萬年燈》等四件創作[16],其細膩繪風、造型複雜、技巧創新等工藝綜合,遠非傳統概念中的景泰藍可之比擬,為少數精通景泰藍創作藝術之人[17][18]

山寨版問題[編輯]

就在張同祿極負盛名後,仿冒作品充斥市塲,山寨版問題一直困擾著他,2009年初他公開做出影視授權聲明,在國內只有他自己開設的「祿穎藍」釉藝工藝品公司、「百工坊」張同祿工藝品設計工作室,與台灣「凱信」國際行銷集團等三家,方獲有正式售取管道之授權[19]。復於2012年5月1日再次發布書面授權聲明,並收回之前所有作品任何授權與影視授權,囑明從此不再具合法效用,而改由北京「祿展銘盛」文化發展公司為國、內外獨家擁有作品合法製銷授權之公司,以期杜絕山寨版文化,端正信譽[20]

 

張同祿

張同祿,著名景泰藍藝術專家,生於1942年2月18日,北京市特級工藝美術大師。他曾代表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參加阿曼舉辦的國際工藝美術交流會,現場設計製作景泰藍,其高超純熟的技藝令世界工藝美術品界折服。

參考資料
 
(圖)張同祿張同祿

北京市特級工藝美術大師。從藝近50年,將各種美術技法及其他姐妹藝術之精華融彙在景泰藍創作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創作設計的許多精品多次在國內外獲獎。人稱“中國景泰藍第一人”。

張同祿- 簡介 

中國景泰藍工藝品行業著名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1962年畢業於北京工藝美術學校。畢業後數十年他在中國景泰藍行業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設計出一大批藝術精品,造型古樸、圖案新穎、色彩明快的創新產品使古老的工藝品富於時代感,在工藝美術設計領域影響很大,為我國傳統工藝美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代表作品:《鳥杯》、《孔雀屏燈》等

張同祿- 生平 

(圖)張同祿張同祿

張同祿,著名景泰藍藝術專家,生於1942年 2月18日,16歲時投身景泰藍藝術,1988年被國家輕工部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至今從藝50年,他設計、製作的景泰藍工藝品多次在國內外獲金獎、珍品獎。他曾代表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參加阿曼舉辦的國際工藝美術交流會,現場設計製作景泰藍,其高超純熟的技藝令世界工藝美術品界折服。

在50年的藝術生涯中,張同祿把景泰藍髮展到不只在銅胎,甚至在金胎、銀胎上做,大大拓展了這種工藝。他的作品清逸、新穎,超凡脫俗,造型多姿多彩,小不盈尺,大可丈餘,或偉岸雄壯,或玲瓏秀美,或古樸典雅,或清麗自然,絕不雷同,以奇、巧、俏、美,自成一派,被工藝美術界稱為“琺瑯(fàlang)張”。

在80年代初期,張同祿大師就創造性的開發了“琺瑯珀晶”這一創新工藝,併申請了專利。“琺瑯珀晶”的一大特點,就是可以用來製作成裝飾壁畫、屏風等藝術作品。從此,新的一種景泰藍工藝品誕生了,這就是今天的景泰藍畫,後來有人又根據此種工藝,克服了做字的難度,用景泰藍的工藝做出了巨幅的地圖,就是現在剛面市的景泰藍地圖,為景泰藍古老的工藝又增加了活力。

張同祿- 背景 


張同祿的作品

景泰藍是中國工藝美術的瑰寶,但近年來盛傳“日本也製造出景泰藍”的說法。談及此事時,曾擔任過北京工藝美術廠副廠長的張同祿笑稱,這是“無稽之談”。“景泰藍的製作本身沒有秘密可言,一篇《景泰藍的製作》就全講明白了。”張同祿說:“但是,真正要做出'銅胎掐絲琺瑯',遠不是理論上所提到的制胎、掐絲、點藍、打磨、拋光……這麼簡單。它需要工人對燒製時間、火候的熟練掌握和豐富經驗,也需要設計者對傳統的深入了解。”日本還沒有做出一件景泰藍。”張同祿說,在日本,有一種類似中國景泰藍的傳統工藝品叫“ 七寶燒 ”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1976年,日本同仁將“七寶燒”工藝帶到中國,希望能和中國的景泰藍相互交流和借鑒,受到中國方面的熱情接待。“中國的景泰藍和日本的七寶燒在工藝上各有千秋,因此可以互相學習。”

(圖)張同祿

張同祿- 保護景泰藍 

在張同祿眼中,保護景泰藍的關鍵,並不在於“絕技”的外傳。“在傳統工藝基礎上創新,一直是中國工藝美術發展的傳統。景泰藍也不應該例外。”在大師的工作室中,近年來創新的“琺瑯珀晶”讓人耳目一新。“琺瑯珀晶”的一大特點,就是可以用來製作成裝飾壁畫、屏風等藝術作品。而將景泰藍與城市雕塑結合在一起,更使這種工藝品不再僅僅是室中的飾物,而成為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哈爾濱市火車站廣場上的“金雞報春”,就讓景泰藍第一次走到了室外。這個高6米、長5米的巨型景泰藍燈飾雕塑集景泰藍、玉石鑲嵌、銅雕、燈飾等工藝於一身,栩栩如生,讓人嘆為觀止。

“保護景泰藍,最重要的是要從保護知識產權入手。”張同祿說:“當前,大師們辛辛苦苦設計出來的景泰藍造型被小廠盜版的事屢有發生。這不僅損害了大師們的權益,而且那些產品粗製濫造,還損害了大師們的聲譽。”他大聲疾呼:“工藝品也應該有商標!”

張同祿- 關於景泰藍 

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是中國傳統手工藝品。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但這一工藝並非始於明朝景泰年間(1450年—1457年),其歷史淵源可追溯到元朝或更遠。

迄今所知,中國現存最早的一件琺瑯工藝品是珍藏在日本正倉院的唐代銀胎金掐絲琺瑯鏡。中國最早記錄金屬胎琺瑯製品的文獻見於明朝的《格古要論》,從書中內容可以看出我國最晚在元朝後期已出現掐絲琺瑯製品。這次故宮博物院高仿的琺瑯器中,“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龍耳瓶”即是元代製品。此瓶原物為後改器,通體施藍色琺瑯釉為地,飾掐絲琺瑯花卉紋。頸部為綠釉蕉葉茶花紋;腹部正中出弦紋一道,弦紋上飾菊花等紋。“景泰年制”四字楷書款,為改器時所加,此器反映了元代琺瑯釉色豐富透明度強的特點。

張同祿- 代表作品 


張同祿的作品

主要代表作有:異型景泰藍“ 孔雀屏燈 ”、“鳥杯”、“鶴壘”等,多工藝結合景泰藍“華表香薰”、“華冠萬年燈”、“錦繡花薰”等;特大型景泰藍“華泰寶亭爐”、“燕京八景大花籃”;琺瑯珀晶“韓國民畫”、“雲鶴”屏風等。除此,他還在青銅器,花絲鑲嵌,金銀細工的創作設計中取得了矚目的成果,其作品有青銅“中華九九世紀寶鼎”、金“釋迦牟尼”、銀“祥龍進寶”。

(圖)張同祿

張同祿- 成就 

(圖)張同祿張同祿

北京市工藝美術廠總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北京工藝美術學會理事,北京工藝美術大師專家聯誼會副會長、北京市高級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工藝美術珍寶精品鑑定委員會委員等職,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家政府津貼,曾三次榮獲北京市勞動模範。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北京市特級工藝美術大師。張同祿是一位富於創造性的景泰藍設計製作藝術家,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在四十多年的藝術實踐中努力探索,博採眾長,在繼承傳統藝術精華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在景泰藍多工藝結合及材料,新技術的應用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曾榮獲“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 匈牙利國際琺瑯沙龍創作比賽”等許多中外大獎,“鳥杯”作品被中國工藝美術珍寶館收藏,“琺瑯珀晶”新材料新工藝獲得國家專利。

張同祿- 榮譽 

1981年,《蓮壽瓶》獲得百花獎金盃獎。
1986年,《花冠萬年燈》獲得百花獎優秀作品一等獎。
1987年,《鳥杯》、《孔雀瓶燈》獲得輕工部珍品。
2001年, 《遠鳴客》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展金獎。
2002年,《長城瓶》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展金獎。

張同祿- 事件 

2005年,張同祿應哈爾濱火車站廣場的要求做出“金雞報春”雕塑,並研製出特殊保護層,克服了景泰藍鍍金易鏽的問題,使景泰藍第一次走出室外。“金雞報春”加底座有8米多高,集景泰藍、玉石鑲嵌、銅雕、燈飾等工藝於一身,白天是彩塑,晚上就成了璀璨的彩燈。此後,他又應邀為哈爾濱濱河公園設計製做了平均每件高3米的十二生肖雕塑,這套當時全國首創性的城市雕塑藝術品,成為濱河文化雕塑園的一大亮點。

張同祿- 言論 

張同祿:景泰藍這門藝術是火、釉料、銅三者在火當中不斷地燃燒出來的精美的東西。就好像鳳凰涅槃一樣,進一次火,漂亮一次,再進一次火,再漂亮一次。所以掌握複雜的工藝是很難的。

“我最早接觸到景泰藍是在1958年,”張同祿回憶起自己入行的經歷,戲稱是“誤入歧途”。那時他剛中學畢業,老師動員擅長美術的他去考工藝美術公司。但他著迷的是電影,還買了許多電影畫報,“按現在的說法叫粉絲”,常跑去片場看佈景、化妝,想學做美工。

張同祿- 評價 

(圖)張同祿張同祿

他被譽為“中國泰藍第一人”,業內人稱他“琺瑯張”,身邊的人叫他“張大師”。作為景泰藍絕技的傳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同祿說:“景泰藍就是銅、釉料與火的磨合,一遍遍地淬火,變得更加漂亮,就像鳳凰涅槃。”

憑著精湛的技藝和靈活的創新,他設計出一個又一個廣受歡迎的景泰藍作品。他曾設計了景泰藍史上最大的作品、4米多高的“華泰寶亭爐”,集北方御花園的亭樓與南方翹亭的藝術風格於一體。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伏特

可以產生一伏特的約瑟夫森結晶片陣列。

伏特國際單位制電壓的單位,符號V

在一根均勻的、溫度寬度恆定導線上假如有一安培電流流動,那麼導線的電阻在一定的距離內可以將1瓦(W)電能轉化為熱能(1J/s)。這個距離之間的電壓差就被定義為一伏特:

此單位是以發明電池義大利物理學家——亞歷山德羅·伏特的名字命名的。

 

定義

在國際單位制中安培是基本電學單位,伏特的SI定義是以安培和力學單位瓦特導出的。 依據國際單位制的基本電學單位安培,伏特定義為:「在載有1A恆定電流的導線上,當兩點之間導線上的功率耗散為1W(1W=1 J/S)時,這兩點之間的電位差」[1]

以基本單位定義時,為:m2 · kg · s−3 · A−1. 也可定義為單位庫侖電荷的能量, J/C。

\mbox{V} = \dfrac{\mbox{W}}{\mbox{A}} = \dfrac{\mbox{J}}{\mbox{A} \cdot \mbox{s}} = \dfrac{\mbox{N} \cdot \mbox{m} }{\mbox{A} \cdot \mbox{s}} = \dfrac{\mbox{kg} \cdot \mbox{m}^2}{\mbox{A} \cdot \mbox{s}^{3}} = \dfrac{\mbox{kg} \cdot \mbox{m}^2}{\mbox{C} \cdot \mbox{s}^2} = \dfrac{\mbox{N} \cdot \mbox{m}} {\mbox{C}} = \dfrac{\mbox{J}}{\mbox{C}}

利用約瑟夫森結的定義

自1990年起國際間利用約瑟夫森結的實驗來實測一伏特的量值,此實驗配合轉換係數約瑟夫森常數,即可量測一伏特,約瑟夫森常數在18世紀的國際度量衡大會訂定,其數值如下:

K{J-90} = 2e/h = 0.4835979 GHz/µV.

一般而言此實驗都是使用數千或上萬的約瑟夫森結陣列,用10至80GHz的微波(依實驗設計不同而不同)做為激發訊號[2]

電的水力類比

有時會用水的管路系統來說明電路,電壓(電位差)可以類比為水壓差,而電流會類比為水在管路特定位置的體積流率,是由管路的寬度(可類比為電導率)及管路二端子的水壓差(可類比為電壓)決定。

在歐姆式導體中,導體兩端電壓和流過導體的電流會成正比關係,歐姆定律就在說明上述的關係。

常見電壓

三用電表可以量測二點之間的電壓
1.5V 的二號電池

以下是一些常見電壓源的電壓:

上述的電壓源若提供交流電,其列的電壓值是以RMS值為準,若一個中心值為0的弦波電壓,其峰值電壓會是RMS電壓的\sqrt{2}倍。

伏特的歷史

在19世紀時,路易吉·伽伐尼發現死青蛙肌肉接觸火花時會顫動,認為電是存在生物體內,亞歷山德羅·伏特不認同他的看法,也開始從事有關電的研究。亞歷山德羅·伏特發明了伏特電堆,是第一個現代的化學電池,可以提供穩定的電流,亞歷山德羅·伏特也發現了在電堆兩極的金屬為時,產生電力的效果最好。在19世紀80年代時國際電工協會,也就是現在的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確立伏特為電動勢的單位。當時伏特的定義是一個流過一安培電流的導體,其功率消耗為一瓦特時,導體二端的電位差。

在1893年時,國際上將伏特定義為克拉克電池Clark cell)電動勢的1/1.434。在1908年時,由於國際上已改以歐姆安培來定義伏特,因此不再使用上述的定義,不過相關的設備在1948年才不再使用。

在使用約瑟夫森結來做為伏特的基準前,國際上的實驗室使用一種稱為標準電池的特殊電池做為伏特的基準,美國在1905-1972年時使用一種特殊設計的標準電池,稱為韋斯頓電池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易吉·伽伐尼

 

路易吉·伽伐尼
(Luigi Aloisio Galvani)
Luigi Galvani, oil-painting.jpg
路易吉·伽伐尼,醫生、物理學家與哲學家。以生物電研究的先驅者聞名。
出生 1737年9月9日
博洛尼亞, 教宗國
逝世 1798年12月4日(61歲)
博洛尼亞, 教宗國
任職於 博洛尼亞大學
著名成就 生物電學
[動物電]

路易吉·阿羅西奧·伽伐尼義大利文Luigi Aloisio Galvani, 拉丁文Aloysius Galvani)1737年9月9日-1798年12月4日)是義大利醫生物理學家哲學家,現代產科學的先驅者。他在義大利博洛尼亞出生和逝世。在1780年,他發現死青蛙的腿部肌肉接觸電火花時會顫動[1]:67-71,從而發現神經元肌肉會產生電力。他是第一批涉足生物電領域研究的人物之一,這一領域在今天仍然在研究神經系統的電信號和電模式。

 

早期生活

路易吉·伽伐尼出生於義大利的博洛尼亞。他的父親多梅尼格·伽伐尼是一名金匠,母親芭芭拉·福斯基·伽伐尼是多梅尼格的第四任妻子。儘管伽伐尼家不 是貴族,但仍足夠支付家裡至少一個兒子在大學學習的費用。起初,路易吉·伽伐尼希望進入教會,因此15歲時進入一家宗教機構——菲力彼尼神父禮拜堂 (Oratorio dei Padri Filippini)——學習。他即將進行宗教誓言,但他的父母說服了他不這麼做。大約在1755年,伽伐尼進入博洛尼亞大學的藝術學院。伽伐尼參加了為期四年的醫學課程。 這些課程教授希波克拉底蓋倫伊本·西那的理論,以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聞名。

除了醫藥學,伽伐尼還學習了外科學。他學習了相關理論,還進行了實踐。通常人們會忽略他的傳記中的這一部分,但是外科學讓伽伐尼對生物的結構熟悉起來,很大程度上幫助了他的動物實驗。

1759年,伽伐尼畢業,獲得醫學哲學學位。他申請了博洛尼亞大學講師的職位。求職的部分過程要求他在1761年7月21日進行論文答辯.第二年,他成為博洛尼亞大學的終身解剖學家,被任命為外科學的榮譽講師。同年,他和露琪亞·加列亞齊結婚。露琪亞是古斯馬諾·加列亞齊的女兒,後者是伽伐尼的一位老師。伽伐尼搬入了加列亞齊家,幫助加列亞齊進行研究工作。當古斯馬諾在1775年去世時,伽伐尼被任命為教授和講師,以接替他的老師。

伽伐尼從外科學講師變為理解剖學的講師,1776年在博洛尼亞科學院獲得了一個職位。他的新任包括通過人體解剖和使用解剖蠟模,進行解剖學實踐教學。

伽伐尼的主要職責是每年在學院展示至少一篇研究論文;他堅持這一任務直到去世。學會有一份定期出版物,收編精選的在學院展示的備忘錄,並寄送到全世界主要的科學學會與學院。然而,由於那時出版物的出版時間太長,有時會就所用主題的優先順序展開爭論。其中一次爭論牽扯到安托尼奧·斯卡帕,這次爭論讓伽伐尼放棄了他連續四年展示的研究領域:鳥類、四足動物和人類的聽覺。伽伐尼在他的講座上宣讀了他的所有發現,但並未發表這些成果。一種觀點認為斯卡帕參加了伽伐尼的公開學術演講,並可能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將伽伐尼的一些發現據為己有。

此後,伽伐尼開始對「醫用電學」產生興趣。18世紀中葉,人們進行電學研究,也發現了電力對人體的影響,醫用電學這一領域因而誕生。[2]

關於伽伐尼是如何開始生物電學實驗的,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伽伐尼當時正在一張桌子旁,慢慢地給青蛙剝皮。此前他曾在這張桌子上用摩擦青蛙皮產生的 靜電進行電學實驗。伽伐尼的助手用一根帶電荷的金屬解剖刀觸碰了青蛙露在外面的坐骨神經。這時,伽伐尼和助手看見了電火花,青蛙腿像活著一樣踢了一下。因 為這次實驗,伽伐尼成為第一個評價電力和運動/生命聯繫的研究者。以這一發現為基礎,科學界產生了一種新的認識:肌肉運動的動力是液體(離子)攜帶的電 能,不是之前氣球理論認為的空氣或流體。

伽伐尼杜撰了「動物電」這一術語,用來描述激發他的標本肌肉產生運動的力量。伽伐尼提出,標本的肌肉活動是由神經帶到肌肉的一股電流引發的。在伽伐尼的同行(以及偶爾的對手)亞歷山德羅·伏打的提議下,這一現象以伽伐尼的名字命名為「galvanism」(流電).伽伐尼發現生物電一事因而得到了正確的記載。今天,關於生物學中伽伐尼現象的研究被稱作「electrophysiology」(電生理學), "galvanism"這一術語如今僅在歷史文本中使用。

動物電還是熱釋電:伽伐尼與伏打之爭

帕維亞大學的實驗物理學教授亞歷山德羅·伏打重複並檢驗了伽伐尼的實驗,他是最早這樣做的科學家之一。起初他接受動物電理論,然而後來他開始產生懷 疑。伽伐尼的理論認為,電流傳導是由動物的腿(或身體其它部分)內含有的特殊電力產生的;而伏打提出,電流傳導是通過伽伐尼在試驗中用來連接神經和肌肉的 金屬線產生的。[3]伽伐尼相信動物電來自骨盆中的肌肉;反對這一理論的伏打則提出,動物電是摩擦青蛙皮導致的一種物理現象,而不是「金屬電」——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電流。

因而,為了二人之間關於電力的源頭與成因的爭論,伏打建造了第一個原電池,用以證明他的對手的理論錯誤。伏打製造的這個「堆」後來被稱作伏打電堆。伏打認為,所有原電池都有電動勢;生物電和電化電池產生的電流的化學基礎相同,因而「動物電現象」可在動物體外被複制。伏打的直覺是正確的。

伏打反對伽伐尼有關「動物電流質」的結論,但是二人在分歧中仍然尊重彼此,伏打提出Glavanism這一術語,以描述化學活動產生的直流電。[4]

和伏打的爭辯過後,伽伐尼一直保持低調。部分是因為他對分歧的態度,部分是因為他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況都變得糟糕起來,尤其是當他的妻子露琪亞於1790年去世之後。由於伽伐尼不願意介入和伏打的爭辯,他委託他的外甥喬凡尼·阿爾蒂尼作為動物電理論的辯護者。[5]

直到去世,伽伐尼一直積極地研究動物電。

逝世與影響

法國佔領義大利後,於1797年建立了附庸國——奇薩爾皮尼共和國,後者要求所有大學教授向新政權宣誓效忠。伽伐尼反對社會和政治的混亂,因而和其他同事一道拒絕效忠。結果新政權剝奪了伽伐尼的一切學術職位和公共職位,從此他失去了全部經濟來源.1798年12月4日,苦悶又貧困的伽伐尼在位於博洛尼亞的兄弟家中去世。[6]

伽伐尼的影響包括:

  • 弗蘭肯斯坦》的作者瑪麗·雪萊特別提到了伽伐尼的研究報告。伽伐尼的報告是夏季閱讀書目的一部分,這一書目引起了在瑞士的一次下雨天進行的一場即席鬼故事大賽,繼而導致了小說《弗蘭肯斯坦》和其中的復活情節的誕生。不過,在《弗蘭肯斯坦》中,並沒有直接提到用電復活怪人。
  • 伽伐尼的名字仍在伽伐尼電池伽伐尼電勢伽伐尼腐蝕(又稱電偶腐蝕)和伽伐尼計(galvanometer,檢流計)這些術語中使用。向鋼、鐵上鍍鋅的保護電鍍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伽伐尼化」。
  • 月球上的一個隕石坑——伽伐尼隕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
  • 義大利化學會頒發的路易吉·伽伐尼獎章,表彰外國電化學家的工作。

博洛尼亞的伽伐尼相關地標

博洛尼亞路易吉·伽伐尼廣場的伽伐尼紀念雕像

伽伐尼故居保存至今,可在博洛尼亞市中心看到。

路易吉·伽伐尼廣場伽伐尼紀念雕像。 博洛尼亞的伽伐尼廣場以他命名;廣場中有一尊大理石紀念雕像,表現了伽伐尼觀察他的青蛙實驗的場景。雕像面向阿奇吉納西奧宮, 後者曾是博洛尼亞大學科學院的所在地。

路易吉·伽伐尼中學建於1860年,以路易吉·伽伐尼命名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亞歷山德羅·伏特


亞歷山德羅·伏特
Alessandro Volta.jpeg
出生 1745年2月18日
Flag of the Duchy of Milan (1450).svg 米蘭公國科莫
逝世 1827年3月5日(82歲)
奧地利 奧地利帝國倫巴第-威尼斯王國科莫
國籍  義大利
研究領域 物理學化學
獲獎 科普利獎章(1794年)

亞歷山德羅·朱塞佩·安東尼奧·阿納斯塔西奧·伏特(Count Alessandro Volta,1745年2月18日-1827年3月5日),義大利物理學家,在19世紀因發明電池而聞名,後來受封為伯爵。

生平

伏打生於科莫,並在當地的公共學校學習。1775年,他成為The Royal School in Como的物理學教授。第二年,他做科學實驗改良完善了起電盤(electrophorus),這裝置能夠製造靜電荷。─

他於1776至1777年間投身化學,研究大氣電力(atmospheric electricity)以及執行如在封閉的容器中以電力的火花點燃氣體等不同的實驗。1779年,他成為帕維亞大學的物理學教授,並在此擔當教授二十五年之久。他在1800年前已成功發展出以穩定電流製造、稱為伏打堆(voltaic pile)的早期電池。
1810年,拿破崙有見他對電力學的貢獻,冊封他為伯爵。科莫當地為他建了一間稱作伏打寺博物館,展示他實驗儀器的原物。位於科莫湖旁的Villa Olmo的伏打基金會(Voltian Foundation)也致力推廣科學活動。伏打在科莫投身科學研究和推出了首批發明品。

由Luigi伽伐尼指出的「動物電」,當兩個不同的金屬彼此互相連接串聯了青蛙的腿。沃特意識到,青蛙的腿既擔任指揮的電力(我們現在稱之為電解 質),也作為電力探測器。他更換了青蛙的腿,並用鹽水浸泡過的紙,而以流量檢測其他方式以他熟悉的電力的以前的研究。以這樣的方式,他發現了電化學系列, 以及規律的電動勢(EMF)的一個原電池,其中包括一對金屬電極的電解質分開,區別是他們的兩個電極之間的電位(因此,兩個相同的電極和一個共同的電解質 給予零淨電動勢)。這可能就是所謂的Volta的電化學規律系列。 在1800年,作為一個意見分歧的專業者而導致在倡導電偶反應的伽伐尼,他發明了早期的伏打電池,於是這就產生穩定的電流。沃特確定了一件事,對不同的金 屬產生最有效電能的是鋅,銀。最初,他嘗試著將個別金屬,並每個單元一個裝滿酒的酒杯用鹽水到其中的兩個不同的電極浸泡,光伏堆的酒杯用紙板代替浸泡在鹽 水。

在宣布他的發現時,沃爾特讚揚威廉尼科爾森、卡瓦略和亞伯拉罕班納特厄斯的影響,另外一個發明是沃爾特開創的,是一支遠程操作的手槍,他利用了一個 萊頓瓶來傳送電流從科摩到米蘭(約 50〜30公里或英里),這反過來,掀起了手槍風潮。目前是從地面的木板被發送沿絕緣導線,這項發明是一個重大的思想先驅,對於電報而言,這也使得人們利 用電流進行通訊。

早期的電池 伏打電池是被記為歷史上第一個的化學電池,它又分為了兩個電極:其中之一為鋅金屬,另一個為銅金屬。電解液是硫酸或鹽和水的混合物鹽水組成的,電解液中存 在的形式則為2H+和SO42 -。鋅,它是高於銅和氫的電極系列之一,與帶負電荷的硫酸根形成反應,帶正電的氫離子(質子)從銅捕獲到電子,於是這使得負電極棒鋅和銅的正電極棒產生氫 氣氣泡。我們現在有兩個終端,電流會流動,如果我們把它們連接起來,銅不發生反應,運作作為電極用於化學的反應,然而,這種實驗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它是不 安全的實驗,硫酸即使稀釋還是有危險性的,此外,減弱的細胞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沒有釋放氫氣而持續累積,代替表面上的鋅電極之間形成一個金屬與電解質溶液 的障礙。原始的電池得到廣泛且應用於學校,而法律證明電力就是所謂的像檸檬的蓄電池。

退休後的幾年 為了紀念他的工作,伏打則被拿破崙任命為伯爵於 1810年,此外,他被描述後,義大利語10000里拉(不再流通)以及一個其著名光伏示意圖樁。 伏打他1819年退休在 Camnago,科摩現在叫 Camnago伏打在那裡,死於1827年3月5日,他被安葬在Camnago伏打。

可能的更加早期的電池 最近有越來越多引發爭議的電池發明。有人提出說,巴格達發現電池在1938年而且由Wilhelm柯尼格在Khujut Rabu巴格達附近的優先。巴格達電池可能是已被用於一些由波斯人2000年前用於電鍍,可能就是第一個已知的化學電池。

伏打的遺產是一個寺坐落於在湖邊的公共花園,這也是一個博物館,已建成曾經在他的榮譽和部分展品原有設備進行的實驗,花園奧爾莫矗立在不遠處的地 方,並擁有該房子Voltian基金會,為倡導科學活動的一個機構,伏打繼承了他的實驗性研究,並在科摩提出了他第一次發明東西。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乾杯由來

乾杯,一說是古希臘人創造的。傳說古希臘人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在喝酒時,人的很多器官都可以分享到喝酒的樂趣:鼻子可以嗅到酒的香氣,眼睛可以看到酒的顏色,舌頭可以辨別酒的味道,惟有耳朵被排除在這一享受之外。怎麼辦呢?聰明的希臘人終於想出一個辦法: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發出的清脆響聲傳入耳中,這樣,耳朵也高興了。
編輯摘要
乾杯文化 - 起源
乾杯文化 乾杯文化
干杯文化

另一說碰杯起源於古羅馬。古代的羅馬崇尚武功,常常開展角力競技。競技前選手習慣飲酒,以示相互勉勵之意。由於酒是事先準備好的,為了防止有些心術不正的人給對方暗放毒藥,人們想出一種防範的辦法,這就是在角力前,雙方各持自己的酒向對方的杯中傾註一下,這樣,便逐漸發展為一種碰杯的禮儀。

還有一種說法是:“乾杯”一詞起源於16世紀的愛爾蘭,原意是烤麵包。當時的愛爾蘭酒徒,有這樣的習慣,把一片烤麵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及去除酒的不純性。到了18世紀,“乾杯”這個詞才有了今天的含義,並且發展成社祝賀頌辭。乾杯時,人們往往還要互相碰杯,據說這與教堂敲鐘是同一意思,為了驅除惡魔。
乾杯文化 - 衍化

乾杯文化,從皇帝賜酒臣子不得不喝演化成如今中國人飲酒的霸氣,有的是上級對下級,有的是對朋友,對生意夥伴,通常聽到的是:是朋友就乾杯,夠義氣就乾杯,想做成生意就乾杯。當年的武松喝三碗打死了老虎,而如今好乾杯的酒民先打倒的是自己的胃。就是到現在還是吃酒宴如同上戰場一樣,必須帶胃藥上酒店,添飽肚子去開戰似乎都司空見慣了。

對很多中國官員來說,喝醉就是工作的一部分。有時,喝醉後會死人並造成公款浪費。中國官方媒體說,中國官方將努力打壓這一根深蒂固的社交文化。
乾杯文化 - 危害
乾杯文化 乾杯文化
干杯文化
在社交場合,很多官員被要求向來賓和其他官員大量敬酒,以此取悅大家。作為“乾杯”文化的一部分,敬酒官員也要喝很多酒。 “在沉浸於酒精的場合裡,和賓客或其他官員一起喝酒被認為是工作的一部分。中國官場中的喝酒文化極難改變,除非政府明確立法禁止類似行為”,北京大學的李成延(音)教授說。官方媒體舉了幾個官員因嚴重醉酒死亡的例子。報導還說,喝酒文化嚴重浪費了納稅人錢財,每年約有5000億元人民幣的公款被用於官宴。

中國國家媒體週一報導,一名官員死亡和另一名官員昏迷這兩起事件,凸顯了中國用灌酒文化確保政治或商業交易的危險性。他們只是醉酒文化的最新傷亡者。在這一文化中,官員和商人向客人提供烈性白酒,並大喊“乾杯”。報導說,部分官員和商務代表特意僱用酒量大的人當秘書,以便幫其擋酒。
乾杯文化 - 形成原因

儘管冒著健康風險,與重要人物、客人和同事大喝的習慣仍難以撼動。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說:“如果我們灌不醉客人,就會很沒面子。拒喝被視為失禮。我的客人和我自己都不想喝醉,但我們必須按照這個沿襲多年的潛規則行事。否則,我們不知道怎麼做生意。”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由來
   時下,人們對那些不論這那、不管環境怎樣、不考慮後果如何,執意去做的情形,都稱之爲:“不管三七二十一”。按說,三七二十一不過是乘法的計算口訣,可是人們爲什麽不說三六一十八或其它的數字,而專說三七二十一呢?
    戰國時,蘇秦主張合縱抗秦,張儀主張連橫事秦。一次,蘇秦到了齊國都城臨淄,見到了齊宣王,對他進行遊說抗秦。齊宣王談到齊國的兵力不足時,蘇秦說,都城 臨淄有七萬戶,我私自計算了一下,每戶按3個男子服役,這就是三七二十一萬兵,抗秦的兵源,用不著再往別處征兵,僅臨淄一城,就綽綽有余了。
   蘇秦的這個算法,顯然是不切合實際情況的,全城不可能達到每戶都出3 個男子當兵,因爲這裏面有鳏夫、寡婦,有的是只有女孩沒有男兒,即使男子,也不一定都能從軍,因爲還有老、幼、病、殘在內。由此可見,蘇秦雖是當時名人,僅從這點來說,他的水平實在是不高。
   後來,人們就把三七二十一作爲譏喻的貶義詞來相傳,並且在含義上有所擴展,成了不問是非情由,不分青紅皂白,蠻幹、愣頭青的同義俗語而應用在社會生活方面了。
  2.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由來
  
  “不管三七二十一”這一成語人們經常使用,殊不知它來源于一個古代笑話。
   據說從前有一家大戶,戶主名叫李元。有一年,李元雇了一個五大三粗的長工給他家幹活。那長工初到時,李元的老婆說:“你每天管他三頓幹的吧!免得他借上茅房的機會偷懶。”他老婆照辦了,那長工每頓三碗幹飯,幹起活來一個能頂兩個用。
    10天以後,李元又對老婆說:“這個長工長了一副憨相,幹活雖然賣力氣,但他的飯量太大了!一年要吃我們幾百斤糧食!從今天起,你一天管他三頓稀飯吧!” 他老婆又照辦了。那長工每頓吃七碗稀飯,幹起活來有氣無力,還不如一個弱女子。眼看稻田中雜草猛長,不抓緊時間除草就要減産。李元如油煎心,想再雇一個短 工,又舍不得花錢管食,因此他十分惱火。一天吃飯,李元責問長工:“你一天吃我三七二十一碗飯,爲啥幹活不像個男子漢?”只見長工邊用筷子敲著碗邊唱道: “幹幹幹,一天吃九碗飯,周身汗毛都有勁,打個噴嚏響過山!稀稀稀,三七二十一,尿像 下竹竿雨,腳酥手軟如爛泥。我著急,沒有力;你著急,有啥益?”
   李元聽了,想了半天回過神來,當著長工的面對老婆說:“從今天起,管他三三九碗幹,不管他三七二十一。”他老婆又照辦了。那長工幹活又一個人能頂兩人用了。
   這件事逐漸傳開,被人們看做笑談。剛開始的時候,人們把改變錯誤的主張稱爲“不管三七二十一”。後來,將其含義慢慢引申開去,把不識好歹、不分是非的言行也稱爲“不管三七二十一”。
  參考資料:www(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婆粵語用來形容好管閒事女子的俗語,是一個帶有高度貶義的詞語,甚至可視作粗言。在其他華人社會中,這種人一般被稱作「長舌婦」。

「八婆」的來源不確定,有多種不同的講法,而且這些講法都難以追查來源。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指「八婆」其實就是「愛諸事八卦的女人」的簡稱。另一個說法,則牽引到日常用語「三姑六婆」,指是「三姑六婆」裡的六婆再加上另外兩個「婆」,又或是「三姑」加上「六婆」,但因為中間有一個相同,所以合稱為「八婆」。但總的來說,都是一些愛說是非的女性。亦有一種說法,指「八婆」這詞源於開埠初期一個名叫朱燕的人。這個朱燕在家中排行第八,人稱「八婆」,是富商何東家族的一名傭工,後被發現將何東家族的秘密售予英國商人,被當時華人所指責,於是泛稱好管閒事的女子為「八婆」。

亦有指,八婆一詞是源於每年三月八日的婦女節;因為婦女節在三月第八天,故有此稱。

「八婆」與台灣人一般所稱呼的「三八」並不相同,因為「三八」指的其實是那些惺惺作態的女性。

 

三八台語對扭捏作態、過度做作且令人感到噁心的女子之貶稱,台灣羅馬式拼音為sam-pat 。

有關「三八」一稱,指當初中國剛開港通商時,只開放外國人每月8號、18號、28號可以進城,其他時間必須待在城外特定區域居住及限定與中國特定商賈進行交易,因此少見到外國人的本地人稱呼外國人進城為「看三八」。

香港,由於「三八」與當地人稱呼令人討厭的女生作「八婆」的叫法相近,香港人往往會把兩者視為同義。這在港產片的中文字幕中很常見,對白裡角色講的是「八婆」,但到字幕上卻變成了「三八」,但這兩詞彙的意思不盡相同

“三八”的由來
晉江鄉訊200期 林兆明

閩南一帶有一句俗語“三八”。這是一句罵人的話,意思是指那些不正經或者行為、語言等方面不符合禮儀、道德規範的人。“三八”這句俗語是怎么來的呢?
清 朝末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腐敗的清政府懾于八國聯軍的壓力,被迫與八國聯軍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並開放寧波、上海、青島、廈門、廣州等五個港口為 通商口岸。從此,外國侵略者肆意在中國土地上橫行霸道。那時,廈門、泉州等地也駐有許多外國鬼子,每逢三、八的日子,外國鬼子就成群結隊到處橫行,有的開 著汽車在路上橫沖直撞,有的攔劫婦女施以強暴,有的拿中國人作為靶子練習射擊,有的借酒瘋毆打行人……真是無惡不作。中國民眾對此行徑非常痛恨,所以一見 外國鬼子就說“三八鬼子又來了”,趕快逃避。
后來,“三八鬼子”這句話一直流傳下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為了簡便,就縮為“三八”。凡是遇到那些行為不端,語言粗魯、不遵禮儀的人,人們就說︰“這個人真‘三八’。”
  (福建僑聯網 2002年4月4日 16:13:58)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婦女節

 
1975年在澳洲的婦女運動

國際婦女節(中國大陸稱「三八」國際婦女節國際勞動婦女節)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歷史

設立國際婦女節的想法是最先產生於20世紀初,當時西方各國正處在快速工業化和經濟擴張階段。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廉的工資使得各類抗議和罷工活動此起彼伏。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制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薪。儘管後來當局出動警察攻擊並驅散了抗議人群,但這次抗議活動促成了兩年後的3月第一個工會組織的建立。[1][2]

接下來的數年裡,幾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類似的抗議遊行活動。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當時有將近15000名婦女走上紐約街頭,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和享有選舉權等,並喊出了象徵經濟保障和生活質量的「麵包加玫瑰」的口號。首次慶祝婦女節是在1909年2月28日,當時美國社會黨發表了一項宣言,號召在每年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舉行紀念活動。這樣每年的慶祝活動一直持續到1913年1910年第二國際丹麥哥本哈根召開首屆國際婦女會議。會上德國婦女運動領袖克拉拉·蔡特金倡議設定一天為國際婦女節,得到與會代表的積極響應。次年3月19日奧地利丹麥德國瑞士等國總共超過一百萬人舉行各種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6天之後的3月25日,紐約發生了著名的三角工廠火災,火災吞噬了140多名制衣女工的生命,這其中大多數是義大利猶太移民。而惡劣的工作條件被認為是導致如此重大傷亡的主要原因。這場火災後來還對美國的勞工立法產生了重要影響。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歐洲的婦女們也於1913年3月8日走上街頭,通過舉行和平集會等形式反對戰爭。

紀念國際婦女節的活動後來還證明是俄國革命的前奏。1917年3月8日,當時的俄國婦女舉行罷工,要求得到「麵包與和平」。4天後,沙皇被迫退位,俄國臨時政府宣布賦予婦女選舉權。十月革命成功之後,布爾什維克的女權活動家亞歷山德拉·科倫泰說服列寧將3月8日設為法定假日。蘇聯時期,每年都會在這天紀念「英雄的婦女工作者」。不過在民眾中,節日的政治色彩逐漸減弱而演變成類似西方的母親節情人節之類向女性表達尊敬和愛意的機會。至今,這天仍是俄羅斯的法定假日,男性會贈送禮物給婦女以祝賀她們的節日。

在西方國家,國際婦女節的紀念活動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期間正常舉行,但後來一度中斷。直到1960年代,隨著女權運動的興起才又逐漸恢復。

聯合國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每年於3月8日舉辦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3]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共產黨支持男女平等,並於1924年廣州首次舉行了婦女節的紀念活動。1942年,丁玲延安解放日報》上發表《三八節有感》一文,她表示:「『婦女』這兩個字,將在什麼時代才不被重視,不需要特別的被提出呢?」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成立後正式將3月8日定為婦女節,並舉行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

港澳

香港澳門,婦女節也都作為一個節日予以慶祝。

中華民國

臺灣,婦女節也是國定節日。在1991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取消了原本婦女節時婦女當天可以放假的規定,將該天假期與4月4日兒童節合併放假(即婦女節、兒童節合併假期),理由是可以在家照顧放假的兒童;1998年取消放假,併入週休假期,但適用雙週84工時的勞工,仍可於清明節前一日放假一天。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元寶

元寶是一種中國古代貨幣。在不同朝代,「元寶」一詞都有不同的指涉。

 

寶文幣制

開元通寶」幣面上下左右有「開元通寶」四字,若依照上下右左的方式依序念「開元通寶」稱作直讀,是史書或官方文書上較常見的念法,不過民間有人以上右下左的順序迴環讀作「開通元寶」(或稱「旋讀」),開後世銅幣以「元寶」為名的先河。[1]

「元寶」最初只是指中國古代鑄有「元寶」字樣的錢幣。武德四年鑄行的年號錢「開元通寶」,幣面上下左右有「開元通寶」四字,有人迴環讀作「開通元寶」,開後世銅幣以「元寶」為名的先河。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史思明洛陽鑄有「得一元寶」和「順天元寶」,後有代宗時的「大曆元寶」;五代後晉高祖天福年間有「天福元寶」,北宋太宗的「淳化元寶」、徽宗的「聖宋元寶」、南宋理宗的「大宋元寶」;以至末所鑄銅元上曾有「光緒元寶」字樣。這些「元寶」均指錢幣,並非指金銀錠。

明代共有十個皇帝鑄過年號錢,因避諱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錢幣統稱「通寶」,忌用「元寶」。

銀錠

元朝之寶

銀錠」指鑄成錠狀的銀塊(「錠」亦通「鋌」,量詞,本指未經冶煉鑄造的金屬塊)。元朝以「元」為國號庫銀逐稱為「元寶」(取其元朝之寶之意。元初的「中統元寶」也有發行交鈔及錢幣),此後「元寶」一詞也泛指銀錠以至一切金銀貨幣。

金銀錠

五十兩

此外,「銀錠」重量有一、二、三、五、十、五十兩之別,而「元寶」一詞也可以專指重五十兩的銀錠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軍滅南宋後,返揚州丞相伯顏士卒掠奪無度,下令搜檢部隊行李,將所得撒花銀子統統銷鑄作錠,歸朝獻納。經辦此事的銷錢官依金代銀鋌成例,製成每重五十兩的銀錠,取名「揚州元寶」,呈獻給可汗忽必烈。當時所鑄元寶形呈馬鞍,兩端圓弧,中間束腰,在形制上與南宋的銀鋌十分相近。

「揚州元寶」在後世多有出土,一般長約14.5釐米,厚3釐米。背部鐫有「元寶」陰文大字。

中國明清兩代以銀錠用為通貨。今天僅存的五件明代銀作局銀錠當中,其中一件就刻有「銀作局永樂陸年十一月內銷鑄花銀五十兩重作頭顧阿福匠人仇士平陸字一千陸百七十號」字樣。清律也規定,各行省轉交至戶部中央的稅款,必須以五十兩銀元寶為一單位,因此行省衙門會把從百姓處收集來的散銀,鎔鑄成五十兩銀錠才上繳。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半山遺址

半山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Banshan painted pottery pot 2.jpg
半山陶罐
所在 甘肅省廣河縣
分類 古遺址
時代 新石器時代
編號 7-0460-1-460
登錄 2013年3月

半山遺址是位於中國甘肅廣河縣半山區的一個考古遺址,該遺址屬於仰韶文化半山類型,半山類型即以此遺址來命名,該遺址最早在1924年被發現,推估年代大約在西元前2500年前後。

 

 

 

半山遺址位於洮河河岸的河階地上,其中包括數個距離2公里以內的據點,包括瓦罐嘴附近的居住地、瓦罐嘴墓地、半山墓地、邊家溝墓地、王家溝墓地和半山以南瓦罐嘴以東的一個墓地。半山遺址最著名的文物是被稱作半山陶器的陶罐,特色為紅底黑色裝飾,有幾何圖案式的紋樣,也有人、魚、鳥的圖案,多作為隨葬品,但亦有用於日常生活。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95年十大考古發現
拼音:1995nián shídà kǎogǔ fāxiàn(1995nian shida kaogu faxian)

中國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因而給考古工作賦予極其豐富的内涵。在千百年來的考古曆程中,曾經有過很多重大的考古發現。1995年,我國的十大考古發現是:江西萬年仙人洞弔桶環遺址、湖南玉蟾岩遺址、河南鄭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河南鄭州小雙橋遺址、山東長清仙人台邿國貴族墓地 、江蘇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新疆民豐尼雅遺址、廣東南越國宮署禦苑遺蹟、黑龍江寧安虹鱒魚場渤海國墓群遺址浙江趙氏太廟遺址

 

萬年仙人洞和弔桶環遺址

 

萬年仙人洞和弔桶環遺址
萬年仙人洞和弔桶環遺址

  時代:舊石器末期至新時期早期

  發掘地點:江西省太源盆地

  發掘單位:北京大學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國安德沃(Andover)考古基金會

  發掘領隊:嚴文明(中方)、麥克什(美方)

  簡介:

  1993~1995年,北京大學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國安德沃考古基金會聯合組成中美農業考古隊。開展了對萬年仙人洞取 樣、發掘和對萬年弔桶環遺址的發掘,並對兩遺址進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遺物,穫取了大量自然、人文信息。 1999年夏,在1993年和1995年度發掘工作的基礎上繼續進行了發掘。兩遺址相距約800米,其中弔桶環遺址應爲仙人洞居民狩獵的臨時性營地和屠宰 場。時代在距今2~1.5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及距今1.4~0.9萬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出土遺物有625件石器、318件骨器、26件穿孔蚌器、 516件原始陶片,20餘片人骨和數以萬計的獸骨殘片。兩遺址在石制品加工和陶器制作方面有明顯差異。陶片爲目前發現的中國最原始的陶制品之一。發現了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過 渡的清晰的地層關係證據,並找到新石器早期的水稻遺存。萬年仙人洞和弔桶環遺址的地層堆積,涵蓋了由舊石器時代末期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完整地層序列,它對 於研究人類如何由舊石器時代過渡到新石器時代,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文化演進過程。尤其是對有關稻作農業起源、陶器的發現、動物的馴化等重大學術課題的解決提 供了相關的考古學證據,揭示出目前我國從舊石器時期向新石器時期過渡的最清晰的地層關係證據。

湖南玉蟾岩遺址

 

玉蟾岩遺址出土牙飾
玉蟾岩遺址出土牙飾

  時代:舊石器時代末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

  發掘地點:湖南省永州市道縣壽雁鎮

  發掘單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簡介:

  玉蟾岩兩 度出土距今超過萬年的有人工育化蹟象的稻殼和陶器遺存,表現了其在新舊石器過渡方面的重要地位:超過28種屬的動物,27種屬的鳥類,5種魚類,33種螺 蚌類,40餘種植物果核以及平地燒灰堆,大量的石、骨、角、牙、蚌制生產工具等,反映了過渡時期的經濟形態和人類生活面貌。玉蟾岩遺址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 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玉蟾岩遺存文化單純,内涵豐富,對於研究一萬年以前華南舊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過渡階段的文化特征、經濟生活、演化規律具 有重要的資料價值。二是玉蟾岩遺址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實物標本,對探索稻作農業起源時間、地點及水稻演化歷史具有重要意義。三是玉蟾岩的陶片 是中國目前最原始的陶制品之一,其複原的釜形器是目前中國最早的具有完整形態的陶器,對探討中國制陶工藝的起源與發展有着重要價值。四是玉蟾岩遺址含有大 量種類豐富的動、植物標本,其中有些種類如獼猴桃、梅的果實是目前世界上人工遺存中發現的最古老的標本,不僅反映了原始人們的經濟生活,而且對於研究更新 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的生態、氣候環境和探索生物演化歷史提供了重要的科學資料。

鄭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

 

西山仰韶文化城址出土陶器
西山仰韶文化城址出土陶器

  時代:新石器時代

  發掘地點:河南省鄭州市邙山區古榮鎮孫莊村

  發掘單位:河南省文物局、國家文物局

  簡介:

  鄭州西山仰韶晚期城距 今5300~4800年,是迄今中原地區最早的史前城址,圓形,最大徑180米,面積約34500平方米,城内建築基址多有奠基坑,用甕棺葬埋葬兒童,已 發現窖穴與灰坑2000餘座,出土大量各類遺物。遺址面積大、堆積厚,時代跨越了仰韶時代早、中、晚三個時期,是豫中地區爲數不多的經大規模科學考古發掘 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遺址出土數量眾多、錯綜複雜的遺蹟、遺物,爲我們研究仰韶時代豫中地區考古學文化面貌特征、文化性質、聚落形態、社會組織、喪葬習 俗、生態環境、與周邊文化關係等諸多問題提供了詳盡的實物資料。西山城址距今約 5300年至4800年,是當時國内發現年代最早、建築技術最爲先進的早期城址。這在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它開啟了後代大 規模城垣建築規制的先河,其建築方法、形制結構無疑對中國古代城址的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顯示了巨大的進步和創造力。西山城址的發現不僅僅對於探討中國 早期城市的起源,而且對於研究華夏早期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及中原地區在其中所起的歷史作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鄭州小雙橋遺址

 

鄭州小雙橋遺址出土文物
鄭州小雙橋遺址出土文物

  時代:商

  發掘地點:河南省鄭州市石拂鄉小雙橋村

  發掘單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簡介:

   發掘主要集中在遺址的中心區域,發現有夯土牆、大型高台夯土建築基址、宮殿建築基址、小型房基、大型祭祀場、祭祀坑、奠基坑、灰溝、與冶銅有關的遺存等 文化遺蹟及大批質料各異、種類繁多的文化遺物,出土了陶器、銅器、原始瓷器等豐富的文化遺物。其中尤以與甲骨文一脈相承的陶缸表面朱書文字引人注目。小雙 橋遺址面積大,文化内涵豐富而重要,具有都邑遺址的規模和性質;遺址地處黄河南岸古敖地範圍内,其文化年代屬白家莊期,接鄭州商城而繁榮,同時曆時較短, 合於仲丁遷隞的歷史記載;遺址中大量嶽石文化因素地出現,可以和仲丁征藍夷的歷史相對應。所以小雙橋遺址是目前所發現的處於鄭州商城和安陽洹北商城之間的惟一一個白家莊期的、具有都邑規模和性質的遺址,是夏商周考古學上的一個新突破。

長清仙人台邿國貴族墓地

 

仙人台邿國貴族墓地出土青銅器
仙人台邿國貴族墓地出土青銅器

  時代:周

  發掘地點:山東省濟南市長清縣五峰山鎮北黄崖村

  發掘單位:山東大學歷史學系考古專業

  簡介:

  仙人台遺址高 出河床及周圍地面4~20米,是一處典型的河旁高台遺址。其文化性質較爲複雜,先後包括了嶽石文化和西周、東周、漢代等不同歷史時期的遺存,其中以西周早 期聚落和周代邿國貴族墓地的資料最爲豐富和重要。出土的青銅禮樂器達108件,其中7件上鑄有銘文,爲揭開國這一文獻記載極少的兩周小國的文化面貌提供了 難得的資料。周代邿國貴族墓地共發現墓葬6座,分布有一定的規律。墓葬雖都曾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但未曾遭盜掘擾亂。除M5之外,其餘墓葬都集中分布在遺 址中部。墓葬均爲長方形土坑豎穴木槨墓,規模有明顯的差異。隨葬品非常豐富,出土文物共計 340多件(套)。種類有銅器、玉石器、陶器、骨角器、海貝等等。其中有銘文的銅器7件。並有許多隨葬品是首次發現,如M1中出土了利用失蠟法鑄造並鑲嵌 寶石的雙龍鏤孔圓柄短劍,是我國目前所見到的最早的蠟模銅鑄件。隨葬品擺放一般有較爲固定的位置。對於墓主人性别,經過初步鑒定和從隨葬品的種類、器形和 用途分析,M2、M3、M4、M5爲女性,M1和M6爲男性。該墓地時代跨度爲西周晚期偏晚階段到春秋晚期偏晚階段。邿國是周代東方一個附庸小國。由於國 小位卑,所以文獻記載極少。這一墓地的發現不僅補充了文獻記載的不足,更爲邿國歷史研究提供了可靠豐富的材料,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於邿國地望的傳統認識。同 時,也爲商周考古的研究提供了一批珍貴的資料。

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

 

獅子山西漢楚王陵出土玉佩
獅子山西漢楚王陵出土玉佩

  時代:西漢

  發掘地點:江蘇省徐州市市郊

  發掘單位: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

  發掘領隊:鄒厚本、王愷

  簡介:

  獅子山楚王陵依 山爲陵,鑿山爲藏,坐北朝南,深入山中60餘米。陵南北總長117米,面積851平方米,鑿石量達5100立方米。由墓道與附屬建築、主體建築兩大部分構 成,共有墓室12間,出土文物2000餘件(套),其中包括各級官員印章150餘方。墓葬形制上平面布局不完全對稱。陵内設有三處相對獨立的陪葬墓。早年 發現的兵馬俑坑爲其陪葬坑。從出土文帝四銖半兩錢推定,該墓的上下限時間爲公元前 175年~公元前118年,推斷獅子山楚王陵的陵主人是第二代楚王劉郢客或者第三代楚王劉戊。獅子山西漢楚王陵的發掘對於漢代考古、典章制度、社會歷史等 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爲探討西漢早期政治經濟文化面貌提供了珍貴資料。

新疆民豐尼雅遺址

 

新疆民豐尼雅遺址出土文物
新疆民豐尼雅遺址出土文物

  時代:漢晉

  發掘地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民豐縣

  發掘單位:中日合作尼雅遺址學術考察隊

  簡介:

  尼雅遺址系 20世紀初英國學者A·斯坦因首次發現,尼雅遺址南面約20公里處是漢晉時期塔里木盆地南緣一處典型的内陸沙漠綠洲型聚落遺址,周圍分布着古城、佛教寺 院、住居址、畜舍、田地、窯址、道路、果園、官署、墓地等各類遺蹟,多數遺蹟已被黄沙湮沒或風蝕殆盡。1995年,中日合作尼雅遺址學術專察隊對N2工區 住居址、N5佛教寺院以及新發現的95MN1號墓進行了搶救性清理發掘。N2住居址位於尼雅遺址中部,由19處居室建築組成大致呈圜狀,排列有序。房屋内 有功能各異的空間單元。清理出土木構件、佉盧文、毛織物、絲綢、銅飾件、料珠等文物。佛寺遺址位於N5聚落遺址所在台地的東部,呈“回”字形,中央方形基 壇,四周爲回廊。回廊東北隅傾圮的牆體中,出土了佛像、菩薩像壁畫殘片等。95MN1號墓地位於尼雅遺址西北部,共發掘15座墓。墓葬墓穴直接開挖在山丘 之上,葬具爲胡楊木制成,有三種類型。由於沙漠幹燥的環境,保存下來較多華麗的織錦綺絹衣物、毛織衣裝和生活用品。1995年尼雅遺址考古工作是20世紀 尼雅考古中收穫最爲豐碩的一次,它使近百年歷史的尼雅考古學研究及絲綢之路南道漢晉考古學研究走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將會有力地推動西域史學各領域研究的深 入開展和絲綢之路史的研究,爲今後西域考古學研究建立一個標尺。

南越國宮署禦苑遺蹟

 

南越國宮署禦苑遺蹟
南越國宮署禦苑遺蹟

  時代:漢代

  發掘地點:廣東省廣州市老城區中心城隍廟前忠佑大街兩側

  發掘單位: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簡介:

   1995年的發掘,發現一座南越國時期的大型石構水池。經過研究證明了石水池和曲渠同屬南越國王宮禦苑的園林水景,兩者同屬一個整體,爲我國發現最早的 宮苑實例。南越國宮署禦苑的發現,首次在考古學上向人們提供了一個保存較爲完好的實例。證明我國古代皇家園林不僅有大型的苑囿,而且還有小型的,精致的, 純觀賞性的都市園林,以别具風采的石構建築爲目前發現的中國古代建築遺存增添了新的内容。

寧安虹鱒魚場渤海國墓群遺址

 

寧安虹鱒魚場渤海國墓群遺址出土陶罐
寧安虹鱒魚場渤海國墓群遺址出土陶罐

  時代:唐代渤海國

  發掘地點: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虹鱒魚場

  發掘單位: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簡介:

  此遺址俗稱“三靈屯”,三陵墳是墓頂蓋石暴露在地表之上的渤海國大型石室墓。1933~1934,日本學 者原田淑人等曾對三陵墳進行了簡單的清理發掘。1963~1964,中朝聯合考古隊也曾對三陵墳進行過調查測繪,並做簡單清理。1988年秋,黑龍江省文 物考古研究所對“三陵紋”進行了系統的清理發掘,1989年秋,繼續對其周圍的園牆遺存進行了探查試掘。1991年秋,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始對三陵 墳進行考古發掘,本次發掘爲“三陵2號墓”。經發掘整理,確認該墓爲渤海王陵區内大型陪葬石室壁畫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組成。該墓墓室四壁、頂部 及甬道兩側都有精美的壁畫。壁畫内容分花卉和人物兩大類,圖案繪制精細,色彩豔麗。墓室内沒有發現隨葬品,在墓道填土中出土了陶獸頭、鐵鏃、蚌殼、獸足、 陶盆、文字瓦等物品。該遺址是我國首次正式發掘渤海國大型遺址,爲渤海史研究提供了葬俗、葬制、人種學、建築、藝術、服飾、禮制等多方面的實物資料,具有 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對渤海史的研究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尤其大批完整的骨骼標本的出土,對它們進行體質人類學的研究,可以確定它們的種屬。這對於解 決文獻中對渤海統治階級的種屬記載含混的問題,具有異乎尋常的重要價值,種屬問題的解決也將使其它許多附屬問題得以解決,填補了文獻記載匱乏的“渤海國” 在考古研究中的空白。

浙江趙氏太廟遺址


 

趙氏太廟遺址
趙氏太廟遺址

 時代:南宋

  發掘地點: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中山南路一帶

  發掘單位:杭州市文物考古所

  簡介:

  太廟遺址南 側爲南宋中樞機關“三省六部”和南宋皇城保護範圍,北側爲南宋五府遺址,地下文物極爲豐富。 1995年5~9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太廟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廟。按周制,太廟位於宮門前左側,每廟一主。南宋太廟始建於宋高宗 紹興四年(1134年),後來宋廷又多次擴建。南宋太廟分爲14室,每室祀一帝神位,神位兩旁有配享(附祭)的功臣。此次發掘發現了南宋太廟的東圍牆、東 門門址和大型夯土台基等重要建築遺蹟,面積約1000平方米。盡管考古發掘尚未揭示太廟全貌,但已從中得見南宋太廟的規模和氣勢,以及營造工藝水平的高 超。趙氏太廟遺址的發現填補了南宋杭州城考古缺乏城市格局和代表性建築這一空白,對深入揭示南宋都城臨安的面貌有重要價值,被認爲是中國城市考古中取得的 一項重要成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