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國[編輯]

 
 
大理國
Dablit guaif
  937年-1095年
1096年-1253年
 
{{{common_name}}}位置圖
大理疆域圖(左下墨綠色)
首都 羊苴咩城(今大理市)
常用語言 白語漢語
主要宗教 佛教
政體 君主制
皇帝(共22位)
- 937-944 開國皇帝 段思平
- 1251-1254 滅國皇帝 段興智
歷史  
 - 取代大義寧 937年
 - 高升泰建立大中 1095年
 - 大理段氏復國 1096年
 - 亡於蒙古帝國 1253年
今屬於 中國中國雲南省、部分四川省、部分貴州省
緬甸緬甸

大理國白語Dablit guaif,937年-1095年,1096年-1253年)是位於中國雲南周邊地區由白族段思平建立的政權。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現在的中國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及寮國越南的少數地區。

唐代時期西洱河地區的諸部落在唐的扶植下建國南詔。唐末時期鄭買嗣篡南詔建大長和。經歷了幾十年戰亂之後大理國於937年由段思平建國。大理都城羊苴咩城(今雲南省大理市),國號大理,以其尊崇佛教,又稱妙香國[1]。羊苴咩城也就改稱大理城。1095年高升泰改國號為大中國,1096年高升泰在死後歸政於段正淳,史稱後理國[2]。1253年,蒙古帝國忽必烈(即後來的元世祖)「革囊渡江」征雲南,滅大理國,後建雲南等處行中書省,原大理國王段氏被任為大理世襲總管。

大理國滅亡後,蒙哥汗三年(1253年),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置大理路,轄境包括現今大理洱源巍山祥雲永平,以及姚安大姚保山騰衝等地。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將大理路改為大理府(雲南內地共設有助個府),轄境相當於現在的大理、祥雲、賓川、洱源、雲龍等縣。這當中,作為洱海周圍的大理縣也數易其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太和縣,1913年改名大理縣

 

歷史[編輯]

崇聖寺三塔

雲南歷史

史前時期
滇國 BC 278–AD 115
漢朝治滇歷史

三國六朝治滇歷史

隋唐治滇歷史

南詔 738–902
後三朝 902–937

大理國 937–1253

蒙元治滇歷史1253–1382

明治滇歷史 1382–1661

清治滇歷史 1661–1912

中華民國治滇歷史 1912–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滇歷史 1949至今

建國[編輯]

段思平先祖為武威郡人,始祖段儉魏,佐南詔大蒙國蒙氏為清平官,為東漢武威太守段穎的第17代子孫,六傳至段思平。思平為幕覽(小府副將),後因戰功,成為通海節度使。公元929年,楊干貞趙善政之位,建大義寧,改元興聖, 其弟弟楊詔指段思平有帝王之相。在疑懼下,楊干貞急欲追殺段思平。

在被楊干貞追殺期間,段思平曾到秀山神祠占卜得到啟示,藏匿在自己舅父的部族中。會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關係密切,派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和軍師董迦羅前來加以保護。

公元930年,楊干貞的位置被其弟楊詔所篡,楊詔得位後,改元大明[3]

段思平向東方的黑爨三十七蠻部借兵,會於石城,以董迦羅為軍師,討伐楊干貞,所向皆克,遂進攻大理。

當時楊詔等陳兵據橋,段軍不能通過。當晚段思平在睡夢中得到三個夢境:「人無首;玉瓶無耳;鏡破」,感到大惑不解,其軍師董迦羅指段思平的夢境乃天大吉兆,因為「君乃丈夫,去首為天;玉瓶去耳為王;鏡破則無對者」,因而軍心大振。是日,段軍找到一名浣紗婦女,指引段軍適合大軍渡河的地點,曰:「人從我江尾,馬從三沙矣,爾國名大理。」

段思平大軍按照浣紗婦女的指引,渡河成功,楊詔兵敗自殺,楊干貞知道兵敗消息後棄城而逃,為段思平軍所擒,大義寧滅亡,段思平卽位,建號大理國,建元文德,仍都大理。

大理與宋關係[編輯]

目前能查到大理國與宋朝的相關史料並不是很多,內容主要也以經濟關係為主,有時甚至會中斷貿易。 整體來說,大理與宋朝關係並不密切。除1115年段和譽曾派使請求冊封,次年宋封段氏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王等。

大理與吐番關係[編輯]

高氏掌權[編輯]

1080年,楊義貞弒大理皇帝段廉義,自立為帝,因高升泰受其父高智升之命滅楊義貞,擁立段壽輝為大理皇帝,並因平亂有功升為鄯闡,隔年高智升與高升泰父子以天變為不祥理由,逼迫上明帝段壽輝退位出家,並擁立段正明繼位。由於段正明在位時,掌大權仍是高升泰,甚至在1094年廢了段正明,並自立為帝。1096年,高升泰基於雲南諸部反對的理由,在臨終囑咐其子高泰明還政段氏,於是高泰明擁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為大理皇帝,但在後大理國時期仍佔有重要地位直到後大理國滅國。

大理蒙古戰爭[編輯]

由於孝義皇帝段祥興在位期間,正值蒙古大舉南侵之時,此戰爭造成大理國大敗,而當時派出的大將高禾也因此而戰死。雖說當時蒙古軍後因窩闊台死亡而暫時退兵,但1251年段祥興駕崩時傳位給他的兒子段興智,隔年蒙古再次攻打大理,最終不僅相國高泰祥戰敗被殺,段興智逃至鄯闡,蒙古大將兀良哈台攻下鄯闡,並生擒段興智,滅了大理國,蒙哥為表示自己的仁慈而封段興智為世襲總管。

滅亡[編輯]

大理國雖然滅亡,但直到1257年年成立雲南等處行中書省為止,段氏仍然是大理故地的統治者,到段俊時段氏更壟斷雲南行省平章政事一職。

末時,段氏大理總管與元梁王衝突升高,甚至在1343年發生戰爭。後在興之時謀求獨立,但遭到藍玉沐英的進攻而化為泡影。

統治者及年號[編輯]

政治制度[編輯]

大理國政治制度,多因襲南詔舊制,加強文官統治。國君稱「驃信」,宰相稱「清平官」,有坦綽、布燮、久贊、彥贊。其中彥贊為大理所增設。清平官下有「九爽」。

文化[編輯]

儒學[編輯]

佛教[編輯]

由於在南詔後期時,佛教開始興盛,到大理國時期達到極盛,並崇尚佛教密宗阿利僧派,所開筵席全是素食,甚至大理國國王22代,就有7代國王禪位為僧。在1976年清理重要寺院崇聖寺的主塔時,甚至在塔頂發現和唐代八世紀造像風格相同的觀音像,這說明了大理受到佛教的影響非常深遠。

張勝溫畫梵像,縱30.4 cm×橫1636.5 cm,繪於約1173-1176年,國立故宮博物院

行政區劃[編輯]

大理國後期廢除了節度都督的軍事轄區,對其他建制略作了調整,設置八、四、四

 

段思平[編輯]

 

 
 
大理國太祖
概要
姓名 段思平
廟號 太祖
諡號 神聖文武帝
政權 大理國
在世 893年-944年
在位 937年-944年
年號

文德:938年-?

神武:?-944年

段思平(893年-944年),白族人,大理國的建立者,其家族世代為南詔武將.父為段寶龍。思平因為累積軍功而升任為大義寧通海節度使。楊干貞趙善政之位,干貞之弟楊詔譖思平有帝王之相,干貞於是追殺思平。會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友好,派人接思平,思平之弟思良和軍師董迦羅前來加以保護.思平向東方的黑爨三十七蠻部借兵,討伐楊干貞。937年,滅大義寧,建立大理國,建元文德。仍都大理,年號神武。天福三年封董迦羅為相國,封高方為岳侯。在位期間實行封建分封制,設立八府、四郡、三十三部,社會生產力獲得發展。死後諡號神聖文武帝廟號太祖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客家山歌[編輯]

 
 

客家山歌是一種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精髓之一,主要流行於廣東福建江西台灣等地或國的客家人當中,主要靠口頭創作,隨意而出,是客家音樂的代表。

歌詞形式多為七字仔,講求平仄押韻,但並非全部的字都嚴格要求平仄。特色是即興、融合客家人生活題材且擅用隱喻雙關

 


九腔十八調
[編輯] 

一般認為客家山歌之「九腔十八調」為虛詞,代表其腔、調眾多,實際上的曲調遠遠不止十八種,可能是較無特色因而失傳。另有一說認為九腔十八調係指客家三腳採茶戲之曲調。而在賴碧霞女士所著的台灣客家民謠薪傳一書中,則明確指出「九腔」指的是廣東省的九種口音(因鄉音的不同導致唱腔的差異),而「十八調」指的是歌謠中的十八種調子。

九腔[編輯]

  • 海陸腔
  • 四縣腔
  • 饒平腔
  • 陸豐腔
  • 梅州腔
  • 鬆口腔
  • 廣東腔
  • 廣南腔
  • 廣西腔

十八調[編輯]

  • 平板調
  • 山歌仔調
  • 老山歌調(又作「南風調」)
  • 思戀歌調
  • 病子歌調
  • 十八模歌調
  • 剪剪花調(又作「十二月古人調」)
  • 初一朝調
  • 桃花開調
  • 上山採茶調
  • 瓜子仁調
  • 鬧五更調
  • 送金釵調
  • 打海棠調
  • 苦力娘調
  • 洗手巾調、賣酒調(又作「糶酒」)
  • 桃花過渡調(又作「撐船歌調」)
  • 繡香包調

各地的客家山歌[編輯]

台灣[編輯]

台灣流傳的山歌,以老山歌、山歌子與平板調三種為最主要的調子。此三調之曲調固定,歌詞可隨意變化、即興創作。

  • 老山歌:是最古老的客家民謠,又作「大山歌」、「過山調」。
    • 大門聲:為台灣南部獨有曲調。又作「吊高聲」。
    • 新民庄調:為台灣南部獨有曲調。六堆地區新民庄(今六龜鄉新威、新寮)的客家人因與原住民互有往來,受到原住民音樂影響所發展出的曲調。又作「番仔調」。
  • 山歌子:從老山歌變化而來,又作「山歌指」。
  • 平板調:從老山歌及山歌子變化而來,又作「改良調」。

除了這三調之外,另有詞曲皆固定的其他小調,如桃花開、思戀歌、十二月古人...等等。以小調曲調另編新詞的新創作,為有別於傳統小調,稱之為創新小調。

廣東中山[編輯]

中山五桂山鎮一帶的客家人當中,主要以盤歌、蠻歌、採茶歌、打柴歌、堂歌、嘆歌、斗歌、說唱、蓮花落、白口蓮等為主。

廣東龍川[編輯]

龍川的客家山歌廣泛存在於山野農村,有很強的群眾基礎,幾乎上了年紀的老人都能夠對上幾段。近年來,每天傍晚,龍川縣城的長堤路一帶都聚集著很多的老人,在自發的對唱山歌,俗稱「斗歌」。龍川還有一個山歌劇團很著名,多次在中國國內的一些客家山歌比賽上得獎。

 

客家歌謠簡介

 
陳韻琳

   
   
  有些地方是將歌謠中的情歌直呼山歌,但客家人是將總體歌謠, 總稱為山歌。而山歌中,也的確情歌佔最大宗。

  山歌這個名稱雖然並不一定意謂著山歌是在山林間產生的,但是 山歌和山林間的關係就如唇齒相依般的密切,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山歌中的『山』字,可當做『鄉野』﹑『民俗』來解釋,它和宮廷中 的『雅樂』是相對的,

  客家山歌產生的年代雖然已無法考證,但是無庸置疑的,臺灣的 老山歌是隨著客家人漂洋過海而來臺的;但因環境之變遷,除老山歌 和洗手巾等少數曲子仍和大陸原鄉保有相同面貌外,大部分已經發展 成迥然不同的臺灣風味的客家山歌!

  山歌這個名詞一般學者都公認起自唐朝竹枝詞,並以竹枝詞做為 山歌的起源。李益說:『無奈孤舟夕,山聞竹枝。』便是一例;也因 山歌源於竹枝詞,所以山歌主要形式便是七言四句,它的特色是一句 七字,四句落板,而且平仄分明,演唱時都是隨機從口而出;俚言俗 語,充滿質樸而不造作之鄉土風味。

  客家人的第一原鄉是湖北﹑河南地區,而此區自古就多歌謠之創 作,因此傳統的客家人自古就有好歌之俗。研究客家文化權威之羅香 林教授說:『客家男女,雅好歌唱,偶過岡頭,樵夫薪婦,耕子牧童 ,唱和之聲,洋洋盈耳雖其歌詞多屬男女相悅之句,然其婉曲取喻, 哀感玩豔,有足多者。』遍查自古流傳之客家山歌,確實都以男女情 歌為主。

  有一條山歌寫道:

  客家山歌最出名,條條山歌有妹名;條條山歌有妹份,一條無妹 唱唔成。

  另有一首寫道:

  人連阿妹逞錢多,我連阿妹用山歌;一句山歌千句話,妹係知音 就來和。

  所以情歌在客家山歌中所佔的比重可見一斑。

  客家山歌是民間的一種通俗藝術,山歌的表達雖然直接而露骨, 但是也有相當多讓人聞之不禁拍案叫絕的隱喻之詞,其雙關語運用之 妙絕非一個無見識者所想得出的。雙關語是利用同音異字的字眼,發 生影射或表達其難以啟齒的心中事;這樣的表達往往具有相當的深度 及穿透力;不過不諳客家話者恐怕就無法欣賞其巧妙的內函。

  以下是幾首非常著名的客家歌謠:

  客家山歌特出名(梅縣傳統山歌)

  客家山歌特出(哇)名(哦),條條山歌(哇)有妹名(哦), 條條山歌(哦)有妹(呀)份(喏),一條無妹(呦)唱(唔)成( 哦)。

客家山歌特出名(哦),山歌又覲(呦)聲又甜(么),男女老 少都曉(個)唱(哦),朝晨唱到月落岭(哦)。

客家山歌特出(哇)名(哦),山歌無腳(哇)萬里行(哦), 山里唱到(哦)城里(個)轉(喏),五湖四海飄歌聲。

  另一首就是典型也非常著名的客家情歌。

  哥妹交情久久長(梅縣松口山歌)

  男:對面坐的是曼人,燈光鐙眼看不清,我想過去同妹嬲,你唱 我和訴衷情。

  女:阿哥相貌好斯文,講話樣般麼正經,你今好比石膏像,緊看 唔是有心人。

  男:河里有水就有沙,山上有樹就有花,有針無線樣般用,哥妹 相隨才成家。

  女:阿哥釣魚塘邊企,想了鯽魚又想鯉,身邊覲妹你不惜,老藤 又想纏新枝。

  男:阿哥賞花在花間,幾多芙蓉和牡丹,萬紫千紅我不愛,單採 這朵白玉蘭。

  女:想揀田螺要下田,哥想采花要行前,世上只有船靠岸,未曾 見過岸靠船。

  合:哥有心妹有意哎,哥妹交情久久長

  再一情歌舉例:

  米篩篩米米在心,囑妹戀郎要真心,莫學米篩千隻眼,要學花燭 一條蕊(心)。

 

 

台灣的客家山歌


  客家族群到台灣以後,隨著台灣歷史,走出自己的特色。

  在台灣,一般人仍以「山歌」作為客家民謠的總稱,也有稱為「 採茶歌」或「九腔十八調」的。「採茶歌」是因為客家民謠與「三腳 採茶戲」(客家傳統戲曲)密不可分;「九腔十八調」則是形容客家 民謠曲調多、內容豐富,但總不如充滿鄉土味的「山歌」來的貼切。 山歌是一種口唱文學,一切人情事物,均可用「七言四句」形式直接 唱出,一般用「四句八節」,來囊括傳統山歌特色。

  髓為四句八節,即:一曲、二唱、三首、四句、五韻、六明、七 和、八節。

一曲,一人自拉自唱。
二唱,一人演奏一人唱。
三首,男女對唱一人演奏。
四句,七言四句二段式曲式,第一段與第二段間以間奏承轉。
五韻,傳統的小型伴奏,主要是使用鑼鼓、二弦、凸胡、三弦、竹蕭等五項樂器。
六明,五種樂器演奏加上一人唱,呈現六種聲音。
七和,無論何種曲調,唱者必須配合演奏師,歌詞第一、二、四句第七字尾音必須押韻。
八節,每一首唱詞二十八字,每一字都得唱得精準,咬字清晰,方能顯出節奏之美。

  台灣客家山歌曲調的特性來說可分為老山歌、山歌仔、平板「三 大調」及其他小調。

  老山歌,又稱「大山歌」,是一切山歌的源頭,它以La、Do、Mi 三音構成基本旋律,並用四縣話發音,曲調固定,可以隨意填詞而唱 。由於先民唱山歌,是在山與山之間搖搖對唱,所以老山歌的曲調特 別悠揚高亢,節奏自由流暢,拍子拖得很長。難度最高,但韻味綿厚 ,令人發思古幽情。

  山歌仔,又稱「山歌指」,由老山歌變化而來,節奏較快,不能 隨意拉長,也是曲調固定不限歌詞,其旋律優美,宛轉悅耳,女子愛 唱。近來常被改編為交響樂曲,並以聲樂演唱;這不僅豐富歌曲的藝 術性,而且也成為客家民謠的欣賞入門之一。

  平板,又稱「改良調」,由前二種演變而來,但比較平順好聽。 有五聲音階,每一曲調可衍出七種唱法,風格更為活潑流暢。一般來 說,比較常唱的是「兩線吊尾平板女人腔」和「西皮老和版平板男人 調」兩種。平板的曲調可用來表達各式內容的歌詞,它代表山歌從山 水間的個人抒情,走向市集廟會,變成大眾化的娛樂,進一步擴大它 的社會基礎。

  老山歌、山歌仔、平版合稱「三調」,都有基本曲型,歌詞可自 由發揮,這和宋詞、元曲相似,是古代樂府的遺風。

  它們以外的客家民謠,俗稱小調,小調有一定的歌名、歌譜、歌 詞,,詞曲都已固定,一種曲調就是一首歌。又可分兩種:一是「傳 統小調」,即道地的傳統民歌,如桃花過渡、鬧五更、瓜子仁、十送 金釵、十二月古人等;一是「創新小調」,即以傳統小調的曲子另譜 新詞,或模仿小調重新編詞作曲,而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即是竹東的 陳清台,及其已故的老師黃連添。

  但無論是哪一種,客家山歌都須與客家話的聲調、口氣搭配無間 ,否則就唱不順溜、聽不夠味了。客家民謠的歌詞以七言四句為主, 風雅蘊藉、平仄協調,有古詩遺風,極具修辭技巧。為使旋律聽來富 變化,演唱時多會融入加字與虛字等技巧,內容更是包羅萬象,或情 愛、或嗟嘆、或企盼、或對罵......諧音與雙關語穿插其間,看似平 常無奇,實則醞釀其趣奧秘、細膩而深刻。

  至於客家歌謠的演唱方式,形式也相當多樣,包括獨唱、對唱、 齊唱、領唱、和唱、朗誦式唱法等,凡眼有所見、心有所想、耳有所 聞,皆能成韻成歌。樂器一般以二弦、竹蕭、南胡、西鼓等樂器為基 礎,配合歌聲作抑揚變化,聽來別有一番風味。

客家山歌王子陳清台

  陳清台是竹東人。民國41年生。愛好山歌,18歲拜黃連添為師, 因而熟識經常和黃連添一起彈唱的民間樂師。黃連添以其一流的山歌 造詣,成為當時最受尊敬的客家山歌老前輩之一。民國66年,陳清台 時年25,即開始製作山歌,至今共發表一百二、三十張山歌唱片,各 類曲調類型都有,數量之多,全台無人能出其右,可謂「吟詩作對文 章庫,雲雨淋浪著作家」。陳先生是山歌全才,從作詞作曲到演奏演 唱,無不擅長;其歌聲渾厚有力,清亮豪放,充滿感情,能捕捉山歌 最微妙的美感韻味,同時所創作的小調亦保留了客家原鄉的風味。陳 清台對客家山歌的傳承和推廣深具使命和狂熱,三十多年來不遺餘力 。是當代客家山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我們這次欣賞的客家山歌曲目有:1.四三轉二老山歌,2.高韻山 歌仔,3.送郎歌,4.南線吊尾平板調,5.挑擔唱山歌,6.瓜子仁,7. 撐船過渡歌(桃花過渡歌),8.十二月古人,9.採茶姑娘,10.八月十 五,11.姑娘一枝花,12.天公落水調,13.十月懷胎歌,14.月有情, 15.雪梅思君,16.繡花鞋,17.賣茶郎,18.梳妝樓。

  除此以外,我們也順便介紹一對在台灣深受敬愛的、對客家族群 宣教的牧師夫婦范秉添與吳秀麗,他們不僅深入客家族群中,為客家 族群作了非常多的社區服務社區關懷,也用客家傳統山歌小調,創作 了很多客家宗教音樂。

  我們介紹的客家宗教曲目為:

1.敬拜上帝有智慧(十二月古人調),2.主耶穌(落水天調), 3.人生虛空(客家小調),4.父母在世恩情深,5.孝親歌(客家調) 6.福音歌之山歌仔調、挑擔調、老山歌、平板調,7.救主就是世界光 (雪梅思君調),8.人生如同草上花(月有情調),9.太初有道(落 水天調)10.日頭落山那一邊,11.世間到處是迷羊,10.度子歌(平 板),11.差傳歌,12.浪子回頭(七字調),13.闢邪歸正歌(撐船 調歌)14.救主保障歌(台灣南部客家調),15.詩歌勸解浪子回

山歌小調

 山歌

「客家山歌」是以四縣(廣東梅縣一帶)的聲調(包括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陰入、陽入等),在客家獨有的傳統旋律,做高低、長短、升降的變化。歌曲調型結構,最初是以三個主要音Mi、La、Do的音組織做為基礎,旋律進行時最明確的特徵,是由一個空心的完全四度和大、小三度各一個或二個音程的連接組合,因此旋律不是固定不變的,惟老山歌是在一個八度內進行(Mi、La、Do);山歌仔是在十二度內進行的(Mi、La、Do),但不管在八度內或十二度內進行,其中Mi到La或La到Mi的完全四度音程進行頻率,則較為普遍,至於以後所發展的平板與小調則是以五音音階為主。

 山歌歌詞的整體結構與一首歌的音樂形式,也有著緊密的關係。客家山歌音樂樂節的劃分,並非以語音的強弱做為依據,而是以歌詞裡的音數律分配做為根據。例如老山歌的樂句是由二字加五字或四字加三字的兩個個別的樂節所組合;而山歌仔和平板的樂句是由二字、一字、一字、二字、一字的五個樂節所組合而成,其組合的方式是相當有規律的。另外樂節與樂節之間,常用無意義的音節,來做為字調與字調間的連接或做為樂節與樂節的分割,但是整體的音樂形式構成的方法,是以七個字調的樂節組合做為一個樂句;以二十八個字調的二個樂段組成一首山歌。

 「客家山歌」還可細分為「老山歌」、「山歌子」、「平板」、「小調」等。每句都拉得很長的「老山歌」被認為是最古老的;「山歌子」即山歌之子,二代的山歌。「平板」也是後起之「改良調」。「小調」則為創新形式。「山歌仔」是由「老山歌」變化而來,而「平板」則是由「老山歌」、「山歌仔」改變而來。

 臺灣的「山歌」在曲牌上絕大部分承襲自大陸,歌詞可以自填,甚至於對唱中,即興作出歌詞,只要原則上符合七字一句,因句成組,一二四句押韻即可。曲調甚少變動,唯有「小調」偶見創新之作,如美濃的美濃調、東勢的扛擔歌等。


老山歌
 「老山歌」又名「大山歌」,一種曲牌名,無固定歌詞,昔日通常傳唱於山野之間,歌詞不固定,演唱者須自己創作,而旋律亦隨歌詞語調而變化,是客家民謠中最古老且最原始的曲調,最難演唱,但最能代表客家民謠的特色與深度。而且為了能使歌聲傳得遠與聽得清楚,還經常將歌聲拉高拉長。拍子自由富有彈性,字與字之間拖得很長,句末尤其特意拉長,常常加上半音階,使更具韻味。

 節奏特點是自由(散板),最能代表現客家山歌演唱技巧的深度與難度。曲調骨幹音為La、Do、Mi,高音域,寬音列,寬音域(八度)。適合詠嘆纏綿的情感,表現力豐富。歌詞的七言四句音節分配法則是「二字加五字」,或「四字加三字」。


山歌子
  山歌子(仔)又名「山歌指」,一種曲牌名,歌詞旋律不固定,由「老山歌」演變而成,保存了相當程度的「山歌子」特質,兩者的不同在於:「老山歌」節奏自由性大,聲音拖得長,而「山歌子」較為快速,節奏較固定。而且「山歌子」已經有「板」的出現,也就是有較明顯的節奏,速度也較快。

 「山歌子」曲調調性方面與「老山歌」相同,以La、Do、Mi三個音為主體,屬寬音域(十二度)、寬音列。但「山歌子」有固定節奏(4/4拍子),演唱時速度較「老山歌」輕快流暢,時常為「客家採茶戲」所採用。

 往昔也是在山野中自由清唱;歌詞音節分配法則是:「二字、一字、一字、二字、一字」的五個音節組合所成。

平板
 「平板」又稱「改良調」,顧名思義曲調平坦順暢,不用拉太長太高的音調。可算是從「老山歌」與「山歌子」演變而來,指的亦是一種曲牌的名稱,無固定歌詞。除了原本的La、Do、Mi三個音以外,另增加了Re、Sol二個音,使得曲調更富變化。有固定節奏(4/4拍子),屬徵(Sol)調式,演唱音域較寬,最大特色在於已由老山歌、山歌子之原始小調,進入大調之雛型。演唱時不僅有La、Do、Mi三個音,還有Re、Sol、Si等,且樂曲曲結束音常傳留在Sol音上。音域為從中音域到高音域,寬音域(十度)。

 「平板」與山歌同樣是客家採茶戲中最主要的曲牌,既具備了「板」的形式,旋律又優美,非常適合舞台表演。也常用來唱勸世文。由於「平板」調能夠深刻表達人們的情緒,故深受喜愛,以往各地所舉辦的山歌比賽,「平板」組的參加人數往往最多。

 「平板」無一定之曲調及歌詞,所以可以任意改變。只要是七言四句的詩,合押韻者均可唱;歌詞音節分配的法則和「山歌子」相同:「二字、一字、一字、二字、一字」五個音節。


小調
 「老山歌」、「山歌子」、「平板」沒有固定歌詞,「小調」則有固定的歌詞,一首曲調一首歌詞,歌詞多半是固定的。

 若依歌詞內容可區分為六大類:(一)愛情類 (二)勞動類 (三)消遣類(四)家庭類 (五)勸善類 (六)故事類。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三姐[編輯]

 
 
劉三姐歌謠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申報地區或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
分類 民間文學
序號 23
編號項目 I-23

劉三姐,又稱「劉三妹」,中國民間傳說中的歌仙,在中國廣東廣西乃至湖南雲南貴州等地均有同類故事流傳,所以劉三姐傳說對研究中國南方社會風俗史和民間文藝學頗具參考價值。

身世[編輯]

關於劉三姐(又名劉三妹)的傳說,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記載:「新興女子有劉三妹者,相傳為始造歌之人。生唐中宗年間,年十二,淹通經史,善為歌。千里內聞歌名而來者,或一日,或二三日,卒不能酬和而去。三妹解音律,遊戲得道。嘗往來兩粵溪峒間,諸蠻種類最繁,所過之處,咸解其言語。遇某種人,即依某種聲音作歌。與之唱和,某種人奉之為式。嘗與白鶴鄉一少年登山而歌,粵民及傜、僮諸種人圍而觀之。男女數十百層,咸以為仙,七日夜歌聲不絕,俱化為石。土人因祀之於陽春錦石岩。岩高三十丈許,林木叢蔚,老樟千章蔽其半,岩石有石磴,苔花綉蝕若鳥跡書,一石狀如曲幾,可容臥一人,黑潤有光,三妹之遺迹也。月夕輒聞笙鶴之音。歲豐熟,則彷彿有人登岩頂而歌。三妹今稱歌仙。凡作歌者,毋論齊民與俍、瑤、僮人、山子等類,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錄焉,不得攜出,漸積遂至數篋,兵後,今蕩然矣。」從屈大均的記載,可知劉三姐是漢族民間傳說人物,而其歌曲不但在漢族地區流傳,且影響了周邊的少數民族,故少數民族中流傳的劉三姐故事,來自漢族。

藝術表演[編輯]

進入現代,劉三姐的故事被排演成歌舞劇電影等形式,其中電影《劉三姐》深受中國和東南亞各國人民的喜愛。2004年張藝謀又導演出《印象·劉三姐》的大型實景音樂劇,由於投資過億,引起的關注已超過了藝術本身。

劉三姐又稱“劉三妹”,關於其身世,不同地區流傳著不同版本,而最廣泛流傳的當屬流傳在廣西柳州一帶的傳說。劉三姐傳說最早見於南宋王像之《輿地紀勝》卷九十八《三妹山》。明清以來,有關她的傳說與歌謠文獻記載很多。壯族民間口耳相傳的故事與歌謠更為豐富。電影《劉三姐》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60年攝製的故事片,。是中國大陸第一部風光音樂故事片,為我國影壇奉獻了一枝奇葩,曾獲得巨大轟動,在港、澳及東南亞放映時,被譽為“山歌之王”。在馬來西亞被評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在1963年舉辦的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評選中,獲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最佳美工獎和最佳男配角四項大獎。當年它在香港放映時曾和好萊塢打擂,創造了連映數十天創造至今無法突破的票房奇蹟, 也讓劉三姐的拍攝地陽朔一夜成名,那棵著名的大榕樹每年還為當地創造著800萬的收益。

編輯摘要
 百科幫你漲姿勢
劉三姐圖冊

中國壯族民間傳說中歌仙最早見於南宋王像之所著《輿地紀勝》劉三姐

電影《劉三姐》是中國大陸首部風光音樂故事片獲譽“山歌之王”

《印象劉三姐》由張藝謀打造是世界最大最具魅力山水實景劇場

 

主演:黃婉秋,劉世龍   類別:歷史
導演:蘇里   編劇:喬羽
電影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影片片長:112分鐘
上映地區:中國   語言版本:漢語
畫面顏色:彩色   出品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描述:
籍貫:劉三姐

 

傳說一

劉三姐又稱“ 劉三妹 ”,為中國壯族民間傳說中的歌仙。關於其身世,不同地區流傳著不同版本,而最廣泛流傳的當屬流傳在廣西柳州一帶的傳說。劉三姐傳說最早見於南宋王像之《輿地紀勝》卷九十八《三妹山》。明清以來,有關她的傳說與歌謠文獻記載很多。壯族民間口耳相傳的故事與歌謠更為豐富。

劉三姐畫像


劉三姐畫像圖冊

相傳唐代,在羅城與宜山交界和的天洞之濱,有個美麗的小山村。村中有一位叫劉三姐的壯族姑娘,她自幼交母雙亡,靠哥劉二撫養,史妹二人以打柴、捕魚為生,相依為命。三姐不但勤勞聰明,紡紗織布是眾人誇讚的巧手,而且長得宛如出水芙蓉一般,容貌絕倫。尤其擅長唱山歌,她的山歌遐爾聞名,故遠近歌手經常聚集其村,爭相與她對歌、學歌。

劉三姐常用山歌唱出窮人的心聲和不平,故而觸犯了土豪劣紳的利益。當地財主莫懷仁貪其美貌,欲占為妾,遭到她的拒絕和奚落,便懷恨在心。莫企圖禁歌,又被劉三姐用山歌駁得理屈詞窮,又請來三個秀才與劉三姐對歌,又被劉三姐等弄得醜態百出,大敗而歸。莫懷仁惱羞成怒,不惜耗費家財去勾結官府,咬牙切齒把劉三姐置於死地而後快。為發免遭毒手,三姐偕同哥哥在眾鄉親的幫助下,趁天黑乘竹筏,順流沿天河直下龍江後入柳江,輾轉來到柳州,在小龍潭村邊的立魚峰東麓小岩洞居住。

據說來到柳州以後,三姐那忠厚老實的哥哥劉二心有餘悸,怕三姐又唱歌再招惹事非,便想方設法來阻止。一天,他終於想出了個辦法,從河邊撿回一塊又圓又厚的鵝卵石丟給三姐,說:“三妹,用你的手帕角在石頭中間鑽個洞,把手帕穿過去!若穿不過去就不准你出去唱歌!”接著鐵青著臉一字一頓地補充道:“為兄說一不二,絕無戲言。”

先還是甜甜微笑的三姐,看著哥哥的滿臉慍色,那裡還敢像往常那樣據理爭辯,拾起丟在面前的石頭,暗忖道:“我又不是神仙,手帕角怎能穿得過去?”她下意識地試穿,並唱道:哥發癲,拿塊石頭給妹穿;軟布穿石怎得過?除非凡妹變神仙!

“管你是凡人也好,神仙也好,為兄一言既出,絕不更改!”哥哥像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心想:這一招夠絕了吧,還難不倒你?

誰料三姐淒切婉轉的歌聲直上霄漢,傳到了天宮七仙女的耳裡。七仙女非 ​​常感動,恐三姐從此歌斷失傳,於是施展法術,從發上取下一根頭髮簪甩袖向凡間劉三姐手中的石塊射去,不偏不歪,把石頭穿了一個圓圓的洞。三姐無意中見手帕穿過石頭,心中暗喜,張開甜潤的嗓子:

哎……穿呀穿,柔能克剛好心歡,

歌似滔滔柳江水,源遠流長永不斷!

從此,劉三姐的歌聲又縈迴魚峰山頂、樹梢,慕名來學歌的對歌的連續不斷。後來,三姐在柳州的踪跡被莫懷仁偵知。他又用重金買通官府,派出眾多官兵將立魚峰團團圍住,來勢洶洶,要捉殺三姐。小龍潭村及附近的鄉親聞訊,手執鋤頭棍棒紛紛趕來,為救三姐而與官兵搏鬥。三姐不忍心使鄉親流血和受牽連,毅然人山上跳入小龍潭中……

正當劉三姐縱身一跳的時候,頓時狂風大作,天昏地暗。隨著一道紅光,一條金色的大鯉魚從小龍潭中衝出,把三姐馱住,飛上雲宵。劉三姐就這樣騎著魚上天,到天宮成了歌仙。而她的山歌,人們仍世代傳唱著。為紀念她在柳州傳唱的功績,人們在立魚峰的三姐岩里,塑了一尊她的石像,一直供奉。

劉三姐- 傳說二

據傳劉三姐為唐代壯族農家女,年幼聰穎過人,


劉三姐為唐代壯族農家女圖冊
被視為“神女”。十二歲能通經傳,指物索歌,開口立就。自編自唱,歌如泉湧,優美動人,不失音律,故有“歌仙”之譽。十五歲時聘於林氏,唐開元十年(722年),為抗拒林氏逼婚,與情人張偉望出奔,不知所終。民間多以為雙雙成仙而去。廣西宜山壯族傳說,劉三姐生於唐中宗神龍元年(703年),從小聰慧過人,能歌善唱。12歲即出口成章,妙語連珠,以歌代言,名揚壯鄉。後曾到附近各地傳歌。慕名前來與她對歌的人絡繹不絕,但短則一日,長則三五天,個個罄腹結舌,無歌相對,無言以答,羞赧而退。然而她的才華卻遭到流氓惡霸的嫉恨,後被害死於柳州。傳說她死後騎鯉魚上天成了仙。也有的說她在貴縣的西山與白鶴少年對歌七日化而為石。還有的說財主莫懷仁欲娶她為妾,三姐堅決反抗,莫買通官府迫害三姐,三姐乘船飄然而去。

 劉三姐為唐代壯族農家女

劉三姐- 原型身世

關於劉三姐原型身世,說法頗多。


據傳是劉三姐故居圖冊
據廣西縣志記載:劉三姐原來出生在天河縣下 ​​里的藍靛村(今羅城下里鄉藍靛村),那裡還有她故居的遺址,那村劉姓的族譜還有記載。下里離羅城的縣城很近,劉三姐常到羅城去唱三歌,在解放前羅城城關的多吉寺的後殿正中供奉著歌仙劉三姐的神像,稱之為“三姐歌殿”遊人常在那裡對歌,(故有羅城四把好玩好耍一說),這樣的諸佛與人神共處一殿,在國內是獨一無二的。在1958年《劉三姐彩調劇》創作組經過深入民間采風,認定劉三姐是羅城人。最早創作演唱彩調劇《劉三姐》的都是羅城人,那是在1936年,羅城的〈抗日救國文工團〉首次創作演出了該劇,到1958年,廣西的文學藝術家(其中包括羅城的包玉堂)。劉三姐的故鄉在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羅城有'三姐望鄉'和'秀才看榜'兩塊天然的大石,這足以證明劉三姐的故鄉在羅城。” 從羅城縣城


據傳是劉三姐故居


 

劉三姐主演黃婉秋劉三姐主演黃婉秋圖冊
往懷群鎮方向走40多里的鄉間公路,就可以看到這兩塊大石頭。據了解,這兩塊位於懷群鎮劍江村的大石頭自古以來就豎著的,因其形象性,被當地人起名為“三姐望鄉”和“秀山看榜”。兩塊大石所在的兩座山相對而立,大概只有200米的距離,“三姐”與“秀才”遙遙相望。“三姐望鄉”可以清淅地看出是一個女孩戴著壯族的頭飾,背著一個背蔞,微微抬起頭,透過層層疊疊的青山,遙望著碧綠的稻田、潺潺的小溪、翠綠的修竹……與之相對的一座山上,一座山峰似乎被劈掉形成一塊天然的崖壁,一塊大石立在一旁。從山腳下抬頭望,彷彿一位秀才站在山頭,翹首抬望,似乎在仔細的查閱自己是否“榜上有名”,秀才帽子上絲帶被山風吹得飄然而起。劉三姐的故鄉就在羅城”。據了解,劉三姐的故事發生在“那莫圩”,劇中對人物的進行較大的修改。莫老爺是壯族開明的領袖,被人 ​​們尊稱為“莫都佬”;他的兒子莫海仁是一個紈絝子弟,作惡多端,為害一方,多次加害劉三姐,最後莫都佬與其斷絕父子關係;阿牛哥是一個孤兒,被莫府的教書先生所收養,改名為“張偉望”,他發奮讀書,成為壯族第一位秀才;神秘人物馮子安是故事發展的一個關鍵,他表面上的身份是一位“遊訪學士”,實際上他是一名皇帝派來的欽差大臣,最後他把劉三姐的事蹟禀報給皇帝,皇帝下聖旨封劉三姐為“歌仙”,並為劉三姐建了一座牌坊。

 

劉三姐- 劉三姐對歌台

 

劉三姐對歌台劉三姐對歌台圖冊

碧蓮峰下一貨運碼頭,叫“富安碼頭”,曾是航運業務繁忙之地,碼頭沒有台階,上下自然形成坡度。這里便是電影《劉三姐》“對歌”的經典場景,昔日河裡置一豪華木船實景,莫老爺和陶、李、羅三個秀才立於船頭與劉三姐“對歌”,被三姐及眾人痛快漓一頓臭罵,莫老爺氣急敗壞而落水一戲,便在此拍成。

劉三姐- 劉三姐與三月三

 

壯族三月三歌圩壯族三月三歌圩圖冊

“三月三”,是壯族地區最大的歌圩日,又稱“歌仙節”,相傳是為紀念劉三姐而形成的民間紀念性節日。198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將這一天定為壯族的全民性節日──“三月三”歌節。每年的這一天,自治區首府南寧市及其他各地都要舉行盛大的歌節。歌節期間,除傳統的歌圩活動外,還要舉辦搶花炮、拋繡球、碰彩蛋及演壯戲、舞彩龍、擂台賽詩、放映電影、表演武術和雜技等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另外,各種商業貿易、投資洽談等活動亦逐漸增加,形成“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新風尚。屆時,嶺南壯鄉四海賓朋雲集,歌如海,人如潮。那不絕於耳的嘹亮歌聲,寄託著人們對歌仙劉三姐的思念和對豐收、愛情、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

劉三姐- 後人鬥歌

2008年4月8日早上7時,一行十幾輛裝扮一新的花車伴著喧鬧喜慶的樂聲,從莫老爺的家門口—— 忻城土司衙門,浩浩蕩盪地出發了。劉三姐故事中的莫老爺,其人物原型就是忻城第12任土司,姓莫名猛字懷仁,這在史料中可是有據可查的。所以,說忻城是莫老爺的家鄉可謂言之鑿鑿。

莫老爺故鄉的“迎親”車隊招搖過市莫老爺故鄉的“迎親”車隊招搖過市圖冊

鼓樂聲聲,山歌悠揚,莫老爺家大辦喜事,難道是莫懷仁又要娶親了?上次被劉三姐奚落一回,這次他又看上了誰家的閨女?花車一路逶迤而行,竟然直奔“劉三姐家”——50多公里外的宜州而去。花車開進宜州城,在當地警方的護送下,風風光光地繞著城內的主要街道遊行了一圈,停在了宜州山歌廣場前。打頭的花車車頭上,醒目地寫著“莫老爺的家鄉——忻城”幾個大字,所過之處,引來眾人紛紛駐足圍觀。不管是真是假,劉三姐和莫老爺這對冤家,已經在戲里斗了幾百年,如今莫懷仁的後人們竟大張旗鼓地打著莫老爺的旗號,跑到劉三姐的家鄉來招搖過市,大張旗鼓地求親來了。壯族人十分好客,壯家的三月三來到時,不管你從哪裡來,只要會唱山歌,就是最好的朋友。您看,劉三姐家鄉的人們並沒有對來自莫老爺家鄉的人們另眼相看,一樣用甜美的山歌歡迎著遠來的客人。在宜州的山歌廣場上,早已搭好了迎接的歌台。“唱山歌咧,這邊唱來那邊和……”不管是劉家還是莫家的鄉親,早就拋卻了從前的嫌隙,站在一起親親熱熱地唱起山歌來,正所謂相逢一唱泯“恩仇”。



現代版劉三姐以歌迎客現代版劉三姐以歌迎客圖冊

當年莫老爺和劉三姐以歌相鬥,如今兩家後人又擺開了擂台,鬥起了山歌。只是這次,莫家人沒有搬出三個酸秀才,而是推出了自己的歌王。歌會一開台,來自忻城的歌王就和宜州的女歌王鬥起歌來。烈日當頭,“莫老爺”家的兩位歌王向兩位“劉三姐”獻起了殷勤:“阿哥有心插楊柳,為妹遮來一片蔭。”兩位女歌王卻並不領情:“楊柳綿綿隨風擺,不如青青翠竹林。”雙方你來我往,對答如流,意像比興信手拈來,機巧百出妙趣橫生。雙方歌聲不斷,只員、最初還是旗鼓相當,結果這次莫家人可不像上回那樣,幾個回合就敗下陣來。台下觀眾聽得開懷,不時發出會心的笑聲。

莫老爺和劉三姐家鄉的後人上台獻歌莫老爺和劉三姐家鄉的後人上台鬥歌圖冊

說到與劉三姐之間的恩怨,忻城人有自己的說法。一位研究土司文化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劉三姐只是一位傳說中的人物,在歷史上找不到一個確定的人物與之對應,而莫老爺則是史料記載的真實人物,他的的確確曾在忻城生活過。傳說中的莫老爺被描寫成一個反面人物,但真正的莫姓土司在忻城做出了不少功績。

劉三姐- 電影《劉三姐》

劉三姐- 巨大轟動

電影《劉三姐》是中國大陸第一部風光音樂故事片,為我國影壇奉獻了一枝奇葩,曾獲得巨大轟動,在港、澳及東南亞放映時,被譽為“山歌之王”。在馬來西亞被評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在1963年舉辦的第二屆《大眾電影》“ 百花獎 ”評選中,獲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最佳美工獎和最佳男配角四項大獎。

當年它在香港放映時曾和好萊塢打擂,創造了連映數十天創造至今無法突破的票房奇蹟,

電影《劉三姐》宣傳海報電影《劉三姐》宣傳海報

 

也讓劉三姐的拍攝地陽朔一夜成名,那棵著名的大榕樹每年還為當地創造著800萬的收益。

有多少人知道,那是在國家最困難的時期,蘇老帥率劇組每天吃著饅頭夾腐乳拍出來的。

主演:黃婉秋、劉世龍、梁音、張巨光、夏宗學
導演:蘇里
作曲:雷振邦
作詞:喬羽
出品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出品年代:1960年

劉三姐- 創作過程

1959年,詞作者

喬羽《劉三姐》詞作者喬羽圖冊
來到廣西采風,正值廣西為打造“劉三姐”這個文化品牌在全區開展一次大規模的《劉三姐》匯演,各個劇團的“劉三姐”在舞台上各顯神通,尤以彩調劇《劉三姐》最有韻味,喬羽由此萌發了用對歌藝術形式來表現劉三姐的創作構想。無獨有偶,長春電影製片廠的領導在報紙上看到喬羽廣西采風及劉三姐大匯演的報導後,便委託導演蘇里赴廣西就拍攝電影一事進行調研,蘇里與喬羽碰面後決定對原有戲曲形式大動手術,並立即邀請作曲家雷振邦加盟《劉三姐》的創作。無巧不成書,雷振邦繼電影《五朵金花》的作曲形式取得強烈反響之後正好也萌生了全部採用對歌形式來創作一部電影的想法。三人一拍即合,有著極紮實古文功底的喬羽先寫歌詞,每寫完一章就傳給住在樓下的蘇里改成分鏡頭劇本,兩人僅僅用了12天時間就把分鏡頭劇本完成並通過審查,隨後雷振邦南下廣西創作出一首首與歌詞、人物身份貼切、富於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的優美歌曲。隨後,蘇里帶著一幫人來到了桂林漓江,“我們看到漓江的水簡直驚呆了……事實上,也只有這樣的地方才能上演劉三姐動人的故事”。一切的機緣巧合,偶然中所孕育的必然,最終於1961年誕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音樂風光故事片——《劉三姐》,並成為當時拷貝發行量最大的中國電影。

 

劉三姐- 印象·劉三姐

《印象·劉三姐》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魅力的山水實景劇場,傳唱最久遠的民族山歌,史無前例的漓江風情鉅獻。

《印象·劉三姐》海報《印象·劉三姐》海報圖冊

《印象劉三姐》由桂林廣維文華旅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出任總導演,國家一級編劇梅帥元任總策劃、製作人,以及兩位年輕導演王潮歌、樊躍的加盟,數易其稿,歷時三年半努力製作而成。它集漓江山水風情、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及中國精英藝術家創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實景演出”。演出集唯一性、藝術性、震撼性、民族性、視覺性於一身,是一次演出的革命、一次視覺的革命。

《印象·劉三姐》得名於“印象派繪畫”,此畫派在世界美術史、電影史上均有深遠影響,畫筆與鏡頭更注重畫面的直觀性,強調色彩和光感,消解細節與敘事,進行純視覺藝術的革命。這場時長70分鐘的演出以自然天成的山水為寫意化的天然背景,調動600多名演員(有近2/3是來自周圍村莊的地地道道、土生土長的農民和漁民),借助現代化的、魔幻奇特的燈光效果,創造了一場天人合一的視覺盛宴。夜幕下遠山影影綽綽,只有那些或激越或沉凝的舞者通體剔透地展現著少數民族的傳統儀式與藝術特色,而近水成為了倒映民族歌舞表演的鏡面舞台。漓江牧童、村婦洗衣、漁舟唱晚、江上撒網、耕牛歸家等等這些再平凡不過的生產、生活場景真真正正傳遞出一種生命的信號與氣息,正是這些再簡單不過的動作實現了生命與族群的延續。

這場盛宴開創了世界和中國山水實景演出的先河,突破了“一面舞台三面牆”的傳統劇場結構,成為之後《印象·麗江》、《印象·杭州》、《印象·海南島》實景“印象”演出系列的開山鼻祖,在全世界旅遊界和商業演出界“一石激起千層浪”。《印象·劉三姐》淡漠了升天成仙的悲劇性,消解了階級鬥爭的尖銳性,卻繼承了音樂風光片的特性,真正應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俗語。同時,它也成為一個長期具有較強市場號召力的高端文化品牌,成為與桂林地區旅遊業及民族地區經濟建設息息相關的一種文化現象。在電影《劉三姐》中,我們看到了為自由高歌、向自然致敬的生命張力,那是一種動態之美;在《印象·劉三姐》中,我們看到了這個時代所具有的綜合性和包容性,看到了那一幅幅美得令人窒息的“印象”畫面,為這個急劇變動的時代平添了一分靜謐。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孟婆[編輯]

 
 

孟婆,在中國民間信仰裡,是遺忘的管理者,也是地府的年長女神。據傳,孟婆生於古代。她在世時,不回憶過去,也不想未來,一心一意勸人行善。她姓孟,不詳其名,人稱「孟婆」。後來,孟婆入山修行,終於得道。因為當時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機,因此,上天特命孟婆為遺忘之神,並為她造築醧忘台。

孟婆常駐在地獄奈何橋邊。她的職責,是確保所有前往投胎的鬼魂,都不會記得自己的前世和地獄裡的一切。

孟婆在各池塘、溪流採集藥草,熬製成一種匯集酸、甜、苦、辣、鹹五味的迷湯,俗稱孟婆湯。服用者會立即完全地失去記憶。要過橋離開地獄,就必須喝一碗,確定洗去所有過去的記憶後,才可以抵達來生。

在《閻王經》中說,鬼魂在各殿受過刑罰後,依序解送至下一殿,最後轉押至第十殿,交付給轉輪王。第十殿掌管鬼魂投生,凡被送到這裡來準備投生的鬼魂,都會先被押到由孟婆神所掌管的醧忘台下灌飲迷湯,讓鬼魂們忘卻前生。

 

孟婆湯(Five-Flavored Tea of Forgetfulness)是傳說中一種喝了可以忘記所有煩惱、所有愛恨情仇的茶湯,當你離開這個世界去到另一個地方的時候,它被端在孟婆手裡,奈何橋前。人生在世,多苦多難,這一碗下去,是種釋然,徹徹底底地與前世做了一個了斷。有同名的歌曲。

編輯摘要
 
 
 
中文名稱:孟婆湯   外文名稱:Five-Flavored Tea of Forgetfulness
意思:喝了可以忘記所有煩惱、所有愛恨情仇的茶湯
 

孟婆湯- 傳說 

孟婆湯

相傳有一條路叫黃泉路,有一條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走過奈何橋有一個土台叫望鄉台,望鄉台邊有個老婦人在賣孟婆湯,忘川邊有一塊石頭叫三生石,孟婆湯讓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記載著你的前世今生,我們走過奈何橋,在望鄉台上看最後一眼人間,喝碗忘川河水煮的孟婆湯。
那些愛過的人,那些無法放下的事,那些滾滾紅塵中數不清的悲歡離合都只會隨著“孟婆湯”的緩緩入喉,永遠凝固於走在奈何橋上那欲言又止、充盈淚水的黯然回眸間,化做縹緲雲煙,淡然散去。是一世匆匆的悔恨?是陰陽永隔的遺憾?還是揮刀斬袖的決別?……都已然不再重要了。因為在飲過這孟婆湯後,一切都已淡然。

孟婆湯- 做法 

 孟婆湯



傳說中孟婆湯的做法是先取在十殿判定要發往各地做人的鬼魂,再加入採自俗世的藥材,調合成如酒一般的湯,分成甘、苦、辛、酸、咸五種口味。凡是預備投生的鬼魂都得飲下孟婆的迷魂湯,如有刁鑽狡猾、不肯喝的鬼魂,它的腳底下立刻就會出現鉤刀絆住雙腳,並有尖銳銅管刺穿喉嚨,強迫性的灌下,沒有任何鬼魂可以倖免。
另一說,每個人活著的時候,都會落淚:因喜、因悲、因痛、因恨、因愁、因愛。孟婆將他們一滴一滴的淚收集起來,煎熬成湯。

 孟婆湯圖冊

孟婆湯- 簡介 

關於孟婆的記載頗多,例如:《歷代詞話》(王弈清,清)《南海觀音菩薩出身修行傳》(朱鼎臣,明)《諧鐸》(沈起鳳,清)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諸多記載中,孟婆都與風有關,故此,《康熙字典》(張玉書,清)引《南越志》:颶母卽孟婆,春夏閒有暈如虹是也。又李西涯譏許氏從具,謂具四方之風,乃北人不知南人之□,誤以貝為具耳。西涯博學,必有所據,且閩粵諸儒,皆云□風。今韻書多作具,姑志以備考。

孟婆湯- 孟婆莊 

孟婆



孟婆在陰間開有一家孟婆店,而她所住的地方就叫孟婆莊。清人沉起風的《諧鋒》卷八中就有一則關於孟婆莊的故事:

 孟婆圖冊

葛生未飲迷湯返生軼事

前時有個蘭蕊歌妓,生有個如花似玉的玉蕊妹妹。玉蕊和那葛生戀得是至深,只因為這葛生貧寒,娶不了這玉蕊佳人。後來那蘭蕊病去,葛生為了那娶不得的玉

蕊殉命

葛生死後,來到這陰曹地府,那閻羅看得他死了無辜,就判去投生為人。葛生聞令,便備就著去投生成人。正呆呆地走著,前頭忽然見得幾百的男女,圍著個攀蘿的棚子,恐後爭先地搶那瓢杓,急急地炤裡舀水來喝。
葛生此時,也走得困乏,便覺得口乾舌燥,忖想著上前盛水來喝。正時節,一女子棚子後面出來,葛生一定睛,竟是蘭蕊。蘭蕊問他來此的緣故,葛生一五一十地訴了。蘭蕊聞聽,便輕輕地附耳去說:“怎不知這裡是那孟婆莊?幸著今日孟婆給那寇夫人祝壽,我暫掌著瓢杓。倘你和旁的人一樣,也喝了這瓢裡迷湯,便就你有天大的運來,也是返生無路。” 
葛生這時聽聞,不禁地暗暗慶幸。蘭蕊就輕輕地指點,那葛生尋得舊路,返去了陽世。

吳下諺聯

此外,清人王有光《吳下諺聯》的“孟婆湯”中,有一段關於鬼魂被灌迷魂湯的描寫:
凡人遇死,先經得孟婆的莊子。眾役卒解押著魂魄的牆邊過,先到那閻君殿裡審定功過。定完那功過,就將個冊錄名碟。凡是這判轉世的魂魄,再從莊子回去。遠望個老婆婆在那莊子門口招呼著來客,隨步上梯格,進得那裡面。都是那這畫棟雕樑、石砌朱欄;屋內,擺設得更是精緻,珠玉的簾子,玉雕的大桌。待來人入屋,便叫得三個女子出來,分是那孟姜、孟庸與孟戈。都著著個紅裙綠袖,生得個如花似玉,姝人模樣。更輕喚著郎君,還拂淨那席子座位,要人坐下。來人但一坐下,丫鬟便遞杯茶水。正對著三個姝人環伺,皆纖纖的玉指奉茶。風竟吹來,玉環叮叮地作響,奇香陣陣地襲人,此情此景,實難再把那杯水來拒。便就慢接,驟覺得那 ​​目眩神馳;不禁得咂來一口,更難道那清涼滋味,賽得那瓊水玉液,不禁得酣然暢飲。方盡那杯水淡茶,忽見得這沉底濁泥,待抬眼,貌美的佳人,老態的婆婆皆幻成那骷髏白骨,僵立堂前。再去莊外張看,前時的畫棟雕樑,都把那朽木變。活似得郊荒野外,並把這浮生忘。遇得慌驚,忽然得啼聲墮地,換一個嬰孩鬧。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獻堂[編輯]

 
 
林獻堂
Lîm Hiàn-Tông
臺灣文化與民主運動領袖林獻堂 Lin Hsien-tang, Leader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Democracy Movement.jpg
臺灣文化與民主運動領袖林獻堂
別名 台灣議會之父
台灣自治運動的領袖與文化的褓母
出生 1881年10月22日
清朝 清治臺灣福建省臺灣道
臺灣府彰化縣半線堡貓羅新庄
逝世 1956年9月8日(74歲)
 日本東京都杉並區
民族 漢族
職業 台灣文化協會總理
父母 林文欽(父)
親屬 霧峰林家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漢字 林獻堂
注音 ㄌㄧㄣˊ ㄒ一ㄢˋ ㄊㄤˊ
台羅 Lîm Hiàn-Tông
客羅 Lim11 Hien55-Tong11
日文假名 リン・ケンドウ

林獻堂(1881年10月22日-1956年9月8日),朝琛獻堂灌園以字行臺灣臺中霧峰人,出自世家霧峰林家。林獻堂是台灣日治時期非暴力反日人士中右派代表人物,無論在新民會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等組織扮演要角,被稱為「台灣議會之父」。後因被二二八事件牽扯,遭國民黨所忌,避居日本。被歷史學者 Johanna M. Meskill 譽為「台灣自治運動的領袖與文化的褓母」。他同時也是一位文學家,著有《環球遊記》一書。

  

家族背景[編輯]

他出身望族霧峰林家,誕生於阿罩霧(今台中市霧峰區),為霧峰林家頂厝支系中5位堂兄弟的老三,因此又被人稱阿罩霧三少爺。父親林文欽是清末秀才,獻堂與板橋林家林熊徵同輩。7歲時,林獻堂於自家開設的家塾蓉鏡齋接受漢學教育。14歲時,台灣依《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家族在林獻堂祖母羅太夫人的命令下,遷往廣東潮州,不過幾年後又決定返台,以治產業。1899年(明治32年),專心於外銷樟腦的父親林文欽於香港病逝。林獻堂於19歲時接掌家庭事業,之後台灣總督府為拉攏他,委任他擔任東勢參事區長(1902年),並於1905年授予紳章,同年出任台灣製麻株式會社取締役(相當於董事)。

早年事跡[編輯]

臺灣文化與民主運動領袖林獻堂 Lin Hsien-tang, Leader of Taiwanese Democracy Movement.jpg
 
 
臺灣民主運動領袖林獻堂於1921赴東京遊說設置臺灣議會
  • 1907年於日本奈良旅行時與清末維新運動大將梁啟超會面。林獻堂向梁請教台灣自治之道,梁啟超衡量當代中日政經情勢,直言清朝在今後三十年內斷無法幫助台灣達成自治之目標,但是梁以愛爾蘭爭取自治的過程來啟發林獻堂,鼓勵林獻堂以非武力運動模式對抗的新方向。
  • 1910年加入櫟社
  • 1913年林獻堂與其霧峰林家同輩兄弟林紀堂、林列堂等人,聯合台灣北、中部士紳向總督府請願,表達台灣人出錢成立台中中學的意願,兩年後(1915年5月)公立台中中學(即台中一中前身)成立,有知名外甥李白濱前來就讀。後又在霧峰創辦萊園中學(今明台高中前身)。
  • 1914年3月邀請板垣退助伯爵來台訪問,12月成立「同化會」(1915年即遭解散)。1919年(大正9年)與蔡惠如等人,以台灣東京留學生為主體,於東京成立「啟發會」,翌年改為「新民會」,林擔任會長。
  • 1921年(大正10年)1月起林獻堂等人開始向帝國議會提出《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書》,要求設立台灣議會,展開長達14年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10月,與蔣渭水成立台灣文化協會。

《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顯示田總督原本待林獻堂甚佳,但從林獻堂開始帶領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後,田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視林獻堂為討厭的麻煩製造者(Trouble Maker)。[2][3]

台灣文化協會時期[編輯]

  • 1921年(大正10年),與蔣渭水台北大稻埕成立台灣文化協會,仿效國民黨的制度,推舉林獻堂為總理,蔣渭水為專務理事,林幼春等人為常務理事。
  • 為了激起台灣人的民族意識,台灣文化協會於1923年(大正12年)以《台灣民報》作為宣傳工具,林獻堂擔任台灣民報社長。
  • 除此之外,為了打破在台日本人及御用紳士壟斷銀行信託保險等金融業的狀況,林獻堂等人花了2年籌設大東信託株式會社(1927年2月成立,今華南銀行),林獻堂出任董事長,陳炘擔任總經理。
  • 台灣文化協會於1927年(昭和2年)1月內部左右派分裂,轉向由左派控制,林獻堂也退出台灣文化協會。
  • 1927年7月,與蔣渭水、蔡培火等人另組台灣民眾黨。
  • 1930年(昭和5年),林獻堂脫離台灣民眾黨,與蔡培火等人籌組台灣地方自治聯盟,並擔任其顧問。

霧峰一新會[編輯]

1932年至1936年霧峰林家在霧峰重要的「社區總體營造」活動,除了在林獻堂日記中留下豐富的史料外,也出版了一些一新會的資料(可參考許雪姬、周婉窈等相關作品)。

祖國支那事件[編輯]

1936年3月,林獻堂參加華南考察團前往廈門上海等地遊歷,林在上海對華僑團體致詞時,有「此番歸來祖國視察」等語,為日本間諜報告給台灣軍司令部,5月《台灣日日新報》報導此事,對林大加抨擊。台灣軍參謀長荻洲立兵便意圖以羞辱林獻堂來警告台灣人。於是當6月17日林獻堂應台中州知事之邀參加始政紀念會時,荻洲立兵便嗾使右翼團體生產黨浪人賣間善兵衛當眾掌摑林獻堂,罵道:「為甚麼你在上海清國奴歡迎你的席上,說回到了祖國?」,此即「祖國支那事件」。該事件使得林獻堂與楊肇嘉避走東京

戰爭時期[編輯]

  •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召開第四次全島大會後,便自行宣布解散。
  • 戰爭時期,林獻堂分別出任台灣總督府評議會、大屯郡事務長、貴族院勅選議員。

戰後[編輯]

 
林獻堂夫婦葬於私立明台高級中學內的林氏祖瑩
  • 1946年5月,林獻堂當選第一屆台灣省參議會參議員,之後又擔任台灣省通志館(今台灣文獻館的前身)館長。
  • 1946年10月下旬,蔣中正來台巡查,林獻堂與之會面。
  • 1947年2月,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當時嚴家淦擔任省財政廳長,被浪人和左翼勢力衝擊。負責彰化銀行接收與改組工作的林獻堂,將嚴家淦帶到霧峰林家大宅中躲避,以性命擔保,保護他的安全。在此事件後,林獻堂曾被國民政府列名為「台省漢奸」,幸得友人相助,才免去牢獄之災。同月出任彰化銀行首任董事長
  • 1949年9月,林獻堂以治療頭部暈眩為由,離開台灣,寓居日本,留下了傷感的詩句:「異國江山堪小住,故園花草有誰憐。」
  • 1956年9月8日,林獻堂病逝於東京杉並區久我山寓所,享年74歲,之後歸葬台灣。

著作[編輯]

 
私立明台高級中學內的林獻堂文物館

林獻堂著作以1927年文協分裂時,以到遊歷時留下的日記而編輯成的《環球遊記》最為膾炙人口。林獻堂留有自1927年至1954年的《灌園先生日記》(中研院臺史所出版中)實為台灣歷史上最重要的私人文獻之一。

和林獻堂相關的學術研究書目舉隅[編輯]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周婉窈,1989,日治時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
  • 黃富三,2004,林獻堂傳。南投縣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 黃裕元,2000,論人物研究與民族觀:以林獻堂之「民族思想」為例。史匯,no. 4:95-116。
  • 賴西安(李潼),1978,台灣民族運動倡導者:林獻堂傳。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 李潼,1999,阿罩霧三少爺。台北:圓神出版社。
  • 廖振富,1996,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 廖振富,1999,反戰與反皇民化的呼聲:日治末期的林獻堂詩。台灣文獻 50,no. 4:61-77。
  • 台灣省諮議會編著,2001,台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期史料彙編計畫:林獻堂先生史料彙編,黃正義計畫主持。台中縣霧峰鄉:台灣省諮議會
  • 天下雜誌影視中心製作,1999,為台灣築夢的人,林獻堂(1881-1956):力爭台灣人尊嚴(VHS)。台北:天下雜誌。
  • 徐千惠,2002,日治時期台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 許雪姬,1998,林獻堂著「環球遊記」研究。台灣文獻 49,no. 2:1-33。
  • 許雪姬,1999a,皇民奉公會的研究:以林獻堂的參與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no. 31:167-211。
  • 許雪姬,1999b,林獻堂先生與臺灣社會活動:以霧峰一新會為中心。台灣文獻 50,no. 4:100-108。
  • 許雪姬, 2002,反抗與屈從:林獻堂府評議員的任命與辭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no. 19:259-96。
  • 伊藤幹彥,2005,日治時代後期台灣政治思想之研究:析論台灣抗日運動者的抗日思想。台北:鴻儒堂出版社。
  • 張惠珍,2005,他者之域的文化想像與國族論述:林獻堂《環球遊記》析論。台灣文學學報,no. 6:89-120。
  • 張炎憲引言,1999,林獻堂對民族運動的貢獻。台灣文獻 50,no. 4:95。
  • 張怡敏,2001,日治時代台灣地主資本累積之研究:以霧峰林澄堂系為個案。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
  • 張正昌,1981,林獻堂與台灣民族運動。台北:益群書店。
  • 鍾美芳,1986,日據時代櫟社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 朱珮琪, 2000,台灣日治時期菁英教育的搖籃:以台中一中為例。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 若林正丈著,何義麟等譯, 2007,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台北:播種者出版公司。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治時代『火犁事件』的始末是?

昭和十年(1935)一月十二日於今台南縣柳營鄉發生「深耕事件」(又稱「新營事件」、「火犁事件」),起因於鹽水製糖會社以深耕犁鋤耕(即火犁深耕)毀損農作物,引起農民等圍集抗議。當地之郡警察課乃動員警察將手無寸鐵之農民及在場旁觀的民眾,甚至是幼齡兒童逮捕拘留達十一日,並將事後趕往瞭解緣由之地主劉明電逮捕拘留。雖經檢察官命令釋放仍不遵守,並以行政裁決(檢束)留置多日。劉明電之胞兄劉明朝(時任台灣總督府水產課長)向台灣辯護士協會申訴。沈榮當時為協會理事,乃說服多位日籍同儕組織特別委員會調查,咸認為嚴重侵害人權,乃分別拜訪台灣總督及內務局長、高等法院檢察官長及總督府警務局長,並於二月十五日發表書面聲明,譴責警察嚴重侵害人權。最後,迫使警方承認行為失當,並決定非經地主或耕作人之同意而得犁耕。此為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來,台、日籍辯護士不分族群為保障人權團結行動之事件。2

  昭和十二年(1937)台南地方法院民第四三一號請求讓受債權事件,沈榮受委任為被告之訴訟代理人,原告則聘日籍辯護士皆川富次為訴訟代理人。該案係因訴外人林某與被告鄭某訂立契約,將其妹賣於林某經營之酒店為藝妓為期十年,林某並付被告四百萬酬金,並有被告汪某為連帶保證人。因被告鄭某之妹只在酒家二十餘日即逃亡,鄭某既無法履行契約,故應與汪某連帶返還四百萬圓並法定利息。林某後將酬金並利息之請求權讓予原告,故乃有本件訴訟。沈榮擔任被告之訴訟代理人,以林某與被告鄭某所訂立之以鄭某其妹擔任娼妓契約違反善良風俗應屬於無效,為以不法原因之給付,故依民法之規定,應不得請求返還。被告卒獲勝訴,法院駁回原告之請求。3

  昭和十八年(1943),公學校教師李欽明、黃梱、黃嘉宗、李啟明、李明振、顏老牛、林春泰等,藉訓話機會向學生灌輸民族意識,並整合東京台灣學生之抗日分子,在台灣各地設立組織俟機暴動,被舉發後,檢察官提起公訴求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因被告等均坦承不諱,不僅不求減刑,反而欲為其他被告承擔罪刑,沈榮乃向法官訴之以情,終僅獲判有期徒刑十二年。

http://www.xiachao.org.tw/i_f_page.asp?repno=583

劉明電とは - コトバンク

 

-1978 中國哲學家。
光緒6月27日出生在台灣的27個。日本的一項研究之後,德國海德堡我學會在這種大的。中日戰爭爆發期間,郭摸箬 -幫助(核松弱)日本逃逸。戰爭結束後,它參與了建立在白天海外中國民主促進會議顧問聯誼會。1978年8月28日去世。78歲。晃學院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肇嘉[編輯]

 
 
楊肇嘉
px
出生 1892年11月20日
逝世 1976年4月19日
學歷
經歷

楊肇嘉(1892年10月13日-1976年4月19日),台灣政治人物、社會運動家,臺中清水人。楊肇嘉為知名門閥士紳,投身台灣民族運動,鼓吹地方自治,多次被日本政府「關切」。其為人急公好義,於日治時期助成無數台灣青年,如獎勵青年畫家(如幫助李石樵參加「帝展」)、資助飛行家、鼓勵文學青年翻譯《紅樓夢》等。國民黨敗退來台後,擔任臺灣省政府民政廳長,1962年起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早年經歷與努力[編輯]

出生於台中牛罵頭牛埔子(清水鎮秀水)佃農楊送之家,本名番兒,兄弟共十三人,排行第七。1897年,過繼給台中縣清水鎮首富、前清誥授奉政大夫楊澄若為養子,改名楊肇嘉,排行第三,養母陳氏春玉無子嗣。因養父家境寬裕,1901年,楊肇嘉得以進入牛罵頭公學校就讀。1908年(明治41年)赴日本東京市黑田高等小學校就讀,隔年再轉入東京京華商業學校。1917年(大正6年)楊澄若任牛罵頭區長,一切實務均由楊肇嘉代理。1920年(大正9年)地方制度改制,楊肇嘉任清水街長,向當局爭取海線鐵路經清水、沙鹿之建築計劃。

投身台灣民族運動[編輯]

楊氏投身台灣民族運動,主要是受蔡惠如影響。1925年(大正14年)楊氏不顧總督府之壓迫,代表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赴東京請願。

1926年,入早稻田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同時任東京新民會常務理事,並結交日本政界開明人士,厚植台灣民族運動之根基。1930年,楊氏於東京反對台灣總督府重發「阿片吸食牌照」,由新民會刊印《台灣阿片問題》發佈各界,迫使總督府收回成命。1930年林獻堂等人致書楊氏回台主持台灣地方自治聯盟。1933年楊肇嘉偕同葉清耀葉榮鐘赴朝鮮考察地方自治制度。自1931年春台灣民眾黨被禁後,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即擔負台灣民族運動之責。九一八事變後,以荻洲立兵為首之軍部,對台人壓迫日深,至1934年台灣議會請願運動亦被迫停止。1935年總督府實施第一屆市會及街莊協議會員選舉,地方自治聯盟獲勝,不過仍未達成實質的地方自治。同年8月,林獻堂在地方自治聯盟會員大會中,提議改組為政黨,未獲通過。1936年林獻堂引發「祖國事件」。1937年4月,台灣報刊全面廢止中文版,在此情勢下,楊氏遷居東京,與林獻堂、吳三連共謀他計。1939年總督府提出米穀管理案,楊氏與吳三連等人策劃抵制。

1940年1月18日,蔡培火、吳三連以「反軍思想」之嫌遭逮捕,楊氏為躲避風頭而前往中國。1941年,擬取道朝鮮,轉北京,往上海,但於新義州時,被疑為重慶間諜而遭到逮捕,後由吳金川營救而出。

戰後經歷[編輯]

戰後,楊氏自上海回台,於民國38年(1949年)出任省府委員,兼任民政廳長。民國39年(1950年)辦理第一屆縣市議員選舉,善後「八七水災」。

參考資料[編輯]

 

 

廳長巡視督導之旅
楊肇嘉
生卒年:1892-1976
出生地:臺灣臺中
楊肇嘉原為佃農楊送之子,1897年過繼給養父楊澄若。1901年入公學校,後入學東京的小學校,1909年進入東京京華商業學校就讀。1914年畢業後回到臺灣,任職於牛罵頭公學校。1920年,被派任為清水街長。1922年赴日考察而加入臺灣青年會,與林獻堂談及議會設置運動,從此加入請願行列。1926年,再度赴日就讀早稻田大學,就學期間持續從事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在日本朝野間有「臺灣獅子」的稱號。
1930年返臺,領導臺灣地方自治聯盟,致力推動體制內的改革。1937年後,聯盟因戰爭局勢而宣告解散,其轉赴中國上海經商。直到1945年8月,在柯臺山的建議下,於隔年2月成立臺灣重建協會上海分會,擔任分會理事長。該會以戰後臺灣復員的工作目標,主要工作為安排旅居中國的臺胞返鄉。
1948年底,返臺定居。1950年其應省主席吳國楨(1903-1984)邀請,出任省府委員並兼任民政廳廳長,主要負責縣市長、縣議員、臨時省議員的選舉、執行土地改革,且多次陪同省主席吳國楨到各地視察。1953年,隨吳國楨去職而辭去民政廳長職務。
1962年,辭省府委員,獲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此後雖漸漸退出政壇,對地方文化、藝術、體育等活動仍多有支持,認為此類活動所造就的成就與影響力,比政治運動更高,如1962年曾支持《吳鳳》電影的拍攝工作;1969年亦曾捐贈一座少年棒球場給臺中縣清水鎮。 回顧楊肇嘉的一生,橫跨三個時代,出生於清領時期,活躍於日治與民國時期,晚年淡出政壇,歸隱於清水,自號六然居士,自身居所則稱為「六然居」,1976年病逝。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培火

蔡培火的半身照

  蔡培火,號峰山,生於西元一八八八年,祖籍福建泉州。七歲時喪父,兄因抗日而被捕,因此,他的母親便帶著全家逃到福建石湖避難,之後再回到北港定居。

擬組慈善團體「新生堂」財團時的合照

  十八歲,蔡培火就讀台灣總督府設立的「國語學校師範部」,在當時已稱的上是台灣的最高學府了。畢業後,他曾擔任公學校的教員;民國三年,林獻堂創設台灣同化會,目的是爭取待遇的同化,要求平等之意,但才成立一個月多,就被台灣總督府下令解散,受解散該會的波及,蔡培火於是被免了職。

 蔡培火參加林獻堂的留東詩友會第六次例會

  民國四年,蔡培火因受林獻堂資助下赴日本留學,考進日本官立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理科。於民國九年,畢業返台。在日本留學期間,他信奉基督教甚深,並與林獻堂商洽,創辦一所私立中學,想藉以彌補日本人對台灣老百姓教育的不平等,起初台灣總督不允許台灣人私辦,但經過一番努力爭取,一年多後,終於得到了批准,創辦起私立台中中學(今國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

 蔡培火參選立法委員,莊垂勝為他即製發行的宣傳單

  蔡培火對於日本的統治,小就有很大的反感,因此自東京接受高等教育返台後,繼續以同化會之精神幫助林獻堂,再度進行政治運動,成立文化協會。

  文化協會在多數人鼎力推動下,不久就成立了「六三法撤廢同盟會」。

  蔡培火之後更協助林獻堂創辦台灣新民報,並要求設置「台灣議會」,在此期間,蔡培火被日本人關進監獄四次。

 時任政務委員的蔡培火(右)銜命赴東京,希能請回台灣大老:林獻堂

  台灣總督府對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等政治活動,曾派人個別勸誘從事這些活動的人,要他們放棄政治活動,或作為日本人的間諜,不聽從者才關進監獄裡,所以參予政治活動而發財的人很多,但蔡培火始終未被利誘。

  當文化協會四分五裂時,由左派控制了文化協會,改名「新文協」,蔡培火憤而和左派斷絕,這也就是蔡培火能明辨是非、堅守立場的明亮之處。

  民國三十四年,對日抗戰勝利,台灣光復,蔡培火很興奮,立即加入了中國國民黨。 民國三十六年,他當選了行憲後第一屆立法委員,民國三十八年,曲廖溫音女士為第二任太太,民國三十九年,被當時台灣行政首長陳誠任為內閣的政務委員,連任十五年後請辭,之後被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直到民國七十二年去世為止。

 

蔡培火[編輯]

 
 
蔡培火
Tshuà Puê-Hué
出生 1889年6月20日
清朝 清治臺灣
逝世 1983年1月4日
 中華民國
民族 臺灣人
政黨 台灣民眾黨
中國國民黨
職業 教師 · 政治人物
組織 台灣同化會
台灣民報
台灣文化協會

蔡培火(1889年6月20日-1983年1月4日),號峰山台灣雲林北港人。

  

戰前[編輯]

13歲時(1902年,明治35年),因為接觸基督教的關係,學會羅馬拼音,從此自修台灣白話文日文漢文。1906年進入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就讀,1910年畢業後任阿公店公學校訓導,兩年後於台南市第二公學校任教。1914年(大正3年)加入台灣同化會,1915年同化會遭解散,蔡培火也被迫離開教職,之後他在親友與林獻堂的資助下前往日本留學,並考上了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理科二部(物理化學科)。1920年畢業,是台灣就讀專科學校第一人,之後擔任《台灣民報》編輯兼發行人,1923年(大正12年)加入台灣文化協會,協助推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後曾因違反《治安警察法》遭逮捕,與蔣渭水一同被判刑四個月,此事是為治警事件。1927年(昭和2年)文化協會分裂,蔡培火因不滿協會有同志搞階級鬥爭,加上與連溫卿主張不合,所以脫離文化協會並與蔣渭水共組台灣民眾黨,但之後因蔣渭水大力支持工農運動,蔡即對蔣產生不滿,1929年在台南舉辦「台灣白話字第一回研究會」,共舉辦三期,之後日本當局以「恐有影響於日語的普及,有礙教育方針」為由加以禁止。1930年(昭和5年)8月蔡培火又因不滿黨內同志主張社會主義和工農運動,於是聯合楊肇嘉等人另組台灣地方自治聯盟,12月遭台灣民眾黨開除黨籍。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蔡前往東京以避開總督府,1942年由東京轉至上海

戰後[編輯]

蔡培火可說是少數能活到戰後且比較沒有受到打壓的政治人物,這點即不同於早逝的蔣渭水、蔡惠如,也不同於差點身陷囹圄的林獻堂,蔡培火於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後立即加入中國國民黨,一年後蔡回到台灣,1948年當選行憲後第一屆立法委員,1950年被行政院長陳誠聘為政務委員,1952年擔任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副會長兼台灣省分會會長。1974年蔡從紅十字會中撥出新台幣20萬元創辦中華民國捐血運動協會,蔡任會長。先後在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成立四個捐血中心。1983年1月4日因病過世,高齡95歲。

彭明敏《逃亡》一書中,曾對蔡培火有下列描述:蔡培火是一位極端虛榮、偽善,阿諛權勢的機會主義者。他被任命為行政院政務委員後,得意忘形,在教會公開場合,怕別人不知道他地位的崇高,刻意說明:「我這政務委員就等於是日本的大臣,你們知不知道」。

著作的出版及刊載情況[編輯]

著作出版[編輯]

使用「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查詢,目前為止(2011/10/01),已知的有:

  • 蔡培火,《十項管見》,蔡培火自費出版,1925年。全書使用白話字書寫。
  • 蔡培火,《日本國國民に與ふ:殖民地問題解決の基調》,東京市:台灣問題研究會,1928年。
  • 蔡培火,《東亞の子かく思ふ》,東京市:岩波書店,1937年。
  • 蔡培火等人撰述,《韓石泉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專輯》,該紀念專輯編印委員會,1966年。
  • 蔡培火,《國語閩南語對照常用辭典》,正中書局,1969年。
  • 蔡培火,《與日本國民書》,新店市:學術,1974年。
  • 蔡培火等,《臺灣民族運動史》,台北市:學海,1976年。
  • 蔡培火等,《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市:自立晚報,1987年。(掛名,實由葉榮鐘執筆)
  • 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0年初版。
  • 蔡培火著,《Cha̍p-hāng Koán-kiàn》,臺南市 : 教會公報社出版,2008年。該書為1925年出版的《十項管見》影印本。
  • 蔡培火等人撰述,《蔡培火等先賢詩文手稿五種》,龍文出版,2011年5月。

文章刊載列表[編輯]

目前為止(2011/10/06),已知的有:

  • 蔡培火,〈新台灣佮羅馬字〉,《台灣文學運動論文集》。
  • 蔡培火,〈簡體字運動並非不要緊,提高大眾文化是更要緊的〉,《文字論叢第一輯》。
  • 蔡培火,〈日本々國民に與ふ〉,《日本植民地教育政策史料集成 台灣篇 第三集 教育施策関係資料》(復刻本),東京都龍溪書舍,2009年。
  • 蔡培火,〈灌園先生(林獻堂)與我之間〉,1976年9月《大學雜誌》。
  • 蔡培火,〈我與王芃生先生的關係〉,1976年5月《中外雜誌》。
  • 蔡培火,〈有關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幾點商榷〉,1968年11月《中華復興月刊》。
  • 蔡培火,〈從臺灣鄉土文化看中華復興〉,1967年6月《政代政治》。
  • 蔡培火,〈從臺灣鄉土文化看中華文化復興〉,1967年5月《中國世紀》。
  • 蔡培火,〈從臺灣鄉土文化看中華文化復興〉,1967年6月《現代國家》。
  • 蔡培火,〈臺灣民族運動領導者林獻堂先生〉,1957年10月《教育與文化》。

相關研究[編輯]

碩博士論文[編輯]

使用「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詢,目前(2011/10/06)已知的有:

  • 蕭柏暐,〈台灣的報業傳承與政治社會運動─以台灣民報社員人際網路為中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 施俊州,〈語言、體制、象徵暴力:前運動期台語文學kap華語文學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 陳玟錚,〈蔡培火及其政治文化抗日運動〉,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 顏欣怡,〈青年蔡培火的身分論述─日本大正思潮下的台灣意識〉,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 林佩蓉,〈抵抗的年代‧交戰的思維─蔡培火的文化活動及其思想研究(以日治時期為主)〉,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4年。
  • 黃佳惠,〈白話字資料中的台語文學研究〉,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期刊、論文集論文[編輯]

使用「台灣文史哲論文集篇目索引系統」跟「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目前(2011/10/06)已知的有:

  • 周華斌,〈用臺灣話教育臺灣人--蔡培火「白話字」chhui-sak運動基底t□k ê念頭 〉,2011年6月《台灣文學館通訊》。
  • 蔣為文,〈蔡培火kap臺灣文化協會ê羅馬字運動 〉,2009年6月《台灣風物》。
  • 洪可均,〈跨時代臺籍菁英的抉擇與困境--蔡培火的政治參與 〉,2009年6月《中華行政學報》。
  • 林冠瑜,〈論述的彼端--蔡培火話語中的性格與心理 〉,2008年12月《台灣史料研究》。
  • 顏欣怡,〈從殖民地看向東亞:留日學生蔡培火的身分意識 〉,2008年6月《國家發展研究》。
  • 李勤岸,〈蔡培火白話字散文集--《十項管見》ê關鍵:論述中ê譬論 〉,2007年12月《海翁台語文學》。
  • 陳玟錚,〈蔡培火與日治時代大眾媒體之關係--以《臺灣青年》、《臺灣》、《臺灣民報》與《臺灣新民報》為例〉,《台灣風物》。
  • 陳慕真,〈語言主張與民族認同--蔡培火戰前戰後之探討 〉,2004年12月《淡水牛津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 李毓嵐,〈蔡培火與台灣白話字運動〉,2003年9月《近代中國》。
  • 陳君愷,〈綜評三本有關日治時期臺灣政治社會運動的專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臺灣社會運動史》、蔡培火等合著《臺灣民族運動史》、連溫卿著《臺灣政治運動史》] 〉,1990年6月《歷史學報》。
  • 陳三井,〈蔡培火先生傳略〉,1988年12月《近代中國》。
  • 胡有瑞整理,〈「蔡培火先生百年誕辰」口述歷史座談會紀實 〉,1988年12月《近代中國》。
  • 雲林文獻編輯,〈蔡培火老先生生平事略及遺墨〉,1983年6月《雲林文獻》。
  • 邱逸松,〈蔡培火(1885~1983)〉,1983年3月《傳記文學》。
  • 蔡憲崇、謝德錫,〈臺灣教師的先覺者:王敏川與蔡培火 〉,1983年3月《台灣文藝》。
  • 王曉波,〈「治警事件」的二志士:敬悼陳逢源與蔡培火先生 〉,1983年2月《中華雜誌》。
  • 政治評論,〈蔡公培火老先生生平事略 〉,1983年2月《政治評論》。

書籍[編輯]

使用「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查詢,目前(2011/10/08)已知的有:

  • 賴淳彥,《蔡培火的詩曲及彼個時代》,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9年。
  • 蘇進強(履彊),《風骨嶙峋的長者 : 蔡培火傳》,台北市近代中國,1990年。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玉階[編輯]

 
 

李玉階(1900年-1994年),名鼎年,字玉階,道號極初,自號涵靜老人,生於江蘇蘇州,祖籍江蘇武進,曾任中華民國立法委員,為天帝教創始者。其子李行為台灣著名導演。

 

 

生平[編輯]

李玉階,1901年出生於江蘇蘇州,家中為江蘇世族。其祖父李伯房,擔任浙江諸暨知縣時,因開倉賑災,遭彈劾,鬱憤而終,身後家境蕭條,諸暨百姓集資成殮。祖母華太夫人帶領四個孤兒、兩個女兒扶著丈夫的靈柩,投靠落籍在蘇州的兩位姑婆。

其父親名李德房,號德臣,誓不做官,淡泊名利,耕讀自娛,匾其居為『耕樂堂』。母親劉太夫人,生於仕宦之家,其父親為武舉人,自幼即博覽經史,下嫁德臣公後,生活儉樸,曾皈依印光大師,長年持齋禮佛。兩人生有五子,李玉階為家中長子。

早年[編輯]

1912年,其父過世。劉太夫人養育其兄弟五人長大。同年,他於蘇州滄浪亭師範附設小學畢業,名列榜首。考取上海民立中學。1918年,就讀上海中國公學

1919年,北京學生發起「五四運動」,上海學生群起響應。李玉階以中國公學學生分會會長身份,與當時上海學生領袖程天放​、余井塘潘公展等籌組上海學生聯合會。他被推派為負責執行的總務部部長,策動上海地區大學、中學​學生全面罷課。同年,加入國民黨。

1923年,擔任上海煙酒公賣局局長。1924年,孫傳芳聘其為上海市政府財政局局長,其後並兼任淞滬地區統一收稅總局局長。

1928年,應聘為財政部長宋子文機要秘書。北伐底定,於任內,殫智竭慮擘劃中央地方稅收劃分原則、整頓鹽稅、成立稅警團改進緝私方式、完成國民政府成立以來第一部22條《稅法》草案,整頓中央稅務,貢獻良多。

1930年,在南京拜入天德教蕭昌明門下,賜道名「極初」,開始投入宗教事業。

1932年,籌辦上海宗教哲學研究社暨東方精神療養院,為天德教傳教的據點。因為他的影響力,國民政府承認天德教是合法宗教,不再打壓。1932年,王震、上海總商會會長王曉籟襄助他成立上海宗教哲學研究社,相繼在其他各省成立宗教哲學研究社。

1934年,參加上海全國傳道師資班。結訓後辭去財政部工作,赴陝西傳教,轉任財政部駐西北鹽務特派員。他與陝西省主席邵力子宿有交情,在陝西的傳教工作極為順利,1935年在西安設立傳教據點。

1936年,因為東方精神療養院免費為病人診療,引起中西醫業者不滿,浙江江山政府禁止天德教。因此事件,全國各地,除陝西之外,紛紛宣布天德教為非法宗教,天德教轉入地下。同年,發生西安事變,他囑咐西北弟子許海仙,連夜通知並說服楊虎城麾下大將第七軍軍長兼第四十二師師長兼二十路敵前總指揮馮欽哉,勿介入政爭,使中央軍得順利入潼關。以西北鹽務特派員身份,藉赴山西省洽購食鹽,乘機庇送部分中央要員脫險,暗中協助蔣中正委員長。

1937年7月2日,李玉階遵其師之命,攜眷辭官退隱華山修道,自稱涵靜老人。

1940年,卅四集團軍總司令胡宗南將軍曾前往拜訪李玉階,名動一時。

1942年,完成《新宗教哲學思想體系》。1943年至1944年間,李玉階在甘肅宣揚天人教。

1946年,李玉階在上海發起「宗教徒和平建國大同盟」,呼籲國共停止爭端,和平建國。經淤馳道人指示,李玉階全家前往台灣

台灣時期[編輯]

1951年9月21日,《自立晚報》復刊,李玉階擔任發行人,他在報上定時撰寫專欄,正直敢言,極受好評。

1958年5月,內政部修定《出版法》;李玉階認為此舉違反新聞自由,宣布退出中國國民黨。此後《自立晚報》報頭下方即標示「無黨無派,獨立經營」。

1959年3月,《自由中國》發行人雷震台北地方法院收押,李玉階與友人前往聲援;後經胡適居中斡旋,雷震才被釋放。1959年8月23日,《自立晚報》增資,李玉階擔任董事長,吳三連擔任發行人。1960年9月,雷震以涉嫌叛亂罪名再度被捕,李玉階在《自立晚報》發表數篇社論聲援。1965年,李玉階受到政治壓力,被迫將《自立晚報》出售給吳三連,退出經營。此後曾與友人合資經商,但都不成功。

1976年,李玉階成立財團法人天人研究基金會。1978年,天人研究基金會改名為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開始教授靜坐

1980年12月21日中午,李玉階聲稱玉帝降詔,特准天帝教重來人間,並詔命他為天帝教首席使者。此後李玉階以天帝教駐人間首任首席使者身份,開始傳教。

1982年,內政部函告,准許天帝教自由傳教。此後天帝教成為合法宗教。

1990年,國民黨內發生二月政爭,李玉階在報上刊登廣告,宣稱李登輝與蔣緯國擁有天命,支持他們搭擋競選中華民國正副總統。

1994年,李玉階在台灣過世,其子李子弋繼續將宗教傳承下去。

 

 

家庭[編輯]

妻子李過純華,兩人生有四子:李子弋李子堅李子繼李子達。李子達即台灣著名導演李行的本名

 

 

天帝教創教人-李玉階先生
一、李老的絢爛人生

  他從道人、報人,到天帝教創教首席使者。創教十五年皈依的信徒遍及各階層。在創教說明書中自述:早在民國十九年-他三十歲時,就皈依於天德教主蕭昌明,以身許教,於民國二十六年,抗戰軍興前幾天,首次奉命辭去西北鹽務總視察的職務。遁入華山,以精神固守大西北及關中地區。抗戰結束,李老受命帶著家人轉到台灣,開始他的辦報及後續的傳教生涯。

  民國四十年代,李老在萬般困難中創辦了自立晚報等,後為倡議解除報禁、取消戰時節約用幣辦法,自立晚報曾被禁止發行兩次,他為爭取我國的新聞自由留下一段珍貴的歷史。因而獲得中國報人的美譽。

二、天帝教的教義

  於民國七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內政部核准為當時十大宗教之一。天帝教徒除了奉:「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博、孝、仁、慈、覺。節、儉、真、理、和」二十個字作為生活圭臬外,祈禱、反省、靜坐與誦誥為主要功課,因此發展迅速。

三、天帝教傳教宗旨

  道號涵靜的李老以悲天憫人、宗教大同、世界和平而至天人合一的境界為宗旨。

  所行入世之道:以挽救世道人心為使命,全力推動老人社會福利及對服刑犯人家屬服務外,並以中西醫聯合義診方式,進行「診病」和「診心」為志業。

四、李老長壽之道

  李老生活簡樸、化絢爛為平淡,即可見其修道工夫。他行事嚴格、懷悲天憫人胸襟獻身傳教。因得享遐齡。復以慈善素心力倡「診病」「診心」之論。由此我見:這「診病」、「診心」之說豈不與目下社會中前進賢智之士們所推動養生與養德並重之說殊途同歸,不謀而合了嗎!進而可得享恩光普照,大地回春之幸福。

五、世道人心,急待挽救

  言道易、行道難。挽救世道人心,已成為今日世界人刻不容緩地去迎對之百年大業了。※

(美‧丹佛‧李書元)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修齊 -個人簡介

 

  (1913~2005 )台灣台南人。又名修身。夙懷大志,十六歲隻身至台南市為布店學徒,二十二歲與親友合營新和興布行。台灣光復后,曾於台北、上海設立分行。先後出任三興紡織廠董事長與台南紡織公司總經理,1956夏,首創紡織工人日夜三班輪流作業制,產量大增,業者莫不競相仿效。1962年五月,承中國生產力及貿易中心推選為榮譽經理。1962年初,紡織品連年滯銷,封錠減產說高唱入雲之際,氏力排眾議,建議政府實施內銷補貼外銷方案,終於順利拓展海外市場,解除紡織業危機,氏之慧眼獨具,一時普獲財經當局與同業之欽佩。 
  
左二為吳修齊
氏生平勤修國學,事母至孝,虔信佛法。對佛教及公益事業尤為熱心,舉凡印經、供僧、建寺、慈濟等,皆不遺餘力。著有吳修齊七十回憶錄一書傳世。
  來自:【佛光大辭典】

2 吳修齊 -個人經歷

 

  台南紡織企業集團核心人物之一。台南縣學甲鎮頭港人,1913年12月30日出生,家境清寒,小學畢業后輟學就業。16歲進入侯雨利在台南市經營的新複發布行服務,因刻苦耐勞、誠實幹練,深獲侯氏倚重。
  1934年與親友合營新和興布行,台灣光復后曾於台北,上海等地設立分行。1951年創辦三興紡織廠,任董事長。
  1955年與其叔吳三連等人合資創辦台南紡織公司,任總經理,後任董事長,曾推行三班輪作制,產量因此大增。1961年當選生產力及貿易中心榮譽經理。
  1963年,台灣紡織工業發生危機,建議當局實施"內銷補貼外銷"方案。遂得以拓展海外市場,推動紡織業持續發展。以"三好一公道--品質好服務好,推銷好,價格公道"為經營哲學。
  曾任統一企業、可口企業、南允紡織、太子建設開發、太子纖維、南帝化學工業等公司董事長、台南紡織公司副董事長、坤慶紡織公司與南聯貿易公司常務董事。在台灣工商界頗具聲望,任台灣棉紡工業公會、人造纖維紡織工業公會常務理事。並任台南市政府顧問等職。吳修齊年事已高,但仍是台南幫企業集團的精神領袖。

3 吳修齊 -創辦南台科技大學

 

  參與創辦南台科技大學,現在南台科技大學董事長高清願先生(1929年5月24日-),為統一企業集團總裁。吳修齊先生曾任統一企業董事長
  2005年吳修齊去世,2005年5月29日上午吳修齊告別式在南台科技大學三連堂舉行,吳生前為虔誠佛教徒,因此,告別式全程以佛教儀式進行,由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主法,並誦讀親撰〈為吳老先生修齊長者祈願文〉,星雲大師開示:「往生」就是往及樂世界生,死亡就如同搬家、移民,生命似時鐘從一至十二循環不已也像四季的更迭,冬去春會再來,又如同一顆顆的念珠,用線來貫串,好比生命的生生不息。

 

 吳修齊先生,台灣台南縣學甲鎮頭港人,出生於1913年12月30日。小學畢業後家境清寒,不得不輟學就業。十六歲,到台南市進入侯雨利先生經營之新復發布行服務,因刻苦耐勞,誠實幹練,乃深獲侯氏倚重。

 

1934年自行創業,與其弟吳尊賢等合資共營新和興布行,雖財力薄弱,但憑堅忍卓絕之毅力與篤實敬業之精神,在業界逐漸展露頭角。1943年,日本政府實施戰時企業整備,新和興布行被迫停業,遂棄商轉工職。

 

台灣光復後,新和興布行復業,吳先生再展長才,除台南本店外,先後在台北、上海設有分行,1949年始結束布行生意,在家閉門養病。

 

1951年吳先生復出,與親友合資投入紡織事業,先後成立三興紡織廠、德興染整公司、坤慶紡織公司。1954年與吳三連、侯雨利、吳尊賢等人共創台南紡織公司,並出任總經理。吳先生在台南紡織公司擔任總經理期間,對內推動現代化經營管理措施,對生產產能提升與品質水準之提高,有卓越貢獻。對外則屢向政府當局就工業發展政策提出建言,其中尤以1960年向當居所提出之以內銷補貼外銷,挽救紡織品外銷遲滯危機對策,更位同業及財經當局所欽服。

 

1967年,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吳先生出任董事長,並指示總經理高清愿先生建廠三大原則--鄰近縱貫鐵路並在火車站附近,地勢高燥無水患之虞,離台南市區不遠以利員工通勤--選擇永康鹽行村現址設立麵粉廠,發展出今日之統一企業,並一直擔任董事長迄今。

 

吳先生經營事業以「三好一公道」為基本精神,用人選才以「德行」為考量基礎,堅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之回饋理念。這些經營原則不但成為統一企業旗幟鮮明的企業文化和員工行事做人的基本信條,也成為台灣企業界在經營管理上的卓越典範。

 

目前,吳先生除擔任台南紡織公司、統一公司和太子建設的董事長之外,並擔任萬通銀行名譽董事長,是外界所公認的台南幫企業集團的實際領袖。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