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文[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石鼓文第一鼓:車工·吾車篇
 
避暑山莊十面石鼓文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發現於唐初,共十枚,徑約三尺,分別刻有大篆四言詩一首,共十首,計七百一十八字。內容最早被認為是記敘周宣王出獵的場面,故又稱獵碣。因被棄於陳倉之野,同時也稱陳倉十碣。宋代鄭樵《石鼓音序》之後「石鼓秦物論」盛行,清末震鈞斷為秦文公時物,民國馬衡斷為秦穆公時物,郭沫若斷為秦襄公時物,今人劉星、劉牧則考證石鼓為秦始皇時代作品。石鼓刻石文字多殘,北宋歐陽修錄時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閣》藏本僅四百六十二字,而今之「馬薦」鼓已一字無存。原石現藏故宮博物院。康熙曾經複製了十面石鼓,補刻文字,放在承德避暑山莊的宮殿後面。

 

溯源[編輯]

石鼓文亦稱「獵碣」或「雍邑刻石」,唐代初出土於天興三疇原(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三疇原),唐代詩人韓愈曾作《石鼓歌》,其中有「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的詩句。可見,在唐代普遍認為石鼓文出於周代。至宋代,歐陽修認為石鼓文為周宣王時期史籀所作。近代羅振玉《石鼓文考釋》和馬敘倫《石鼓文疏記》將石鼓文的歷史縮短到了戰國,認為是秦文公時期出現的。郭沫若又考證石鼓文的製作年代為秦襄公八年。今人劉星、劉牧《石鼓詩文復原譯釋》研究則認為石鼓文產生於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至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焚書令下三十日之內一段時間的可能性較大。

石鼓鼓序排列[編輯]

文獻記載:《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八年,始皇東巡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  

  石鼓詩歌通過從秦之建立、立國、發展、創立帝業這一發展順序,對秦人歷史發展進程有重大貢獻的先祖烈公及始皇帝的重大歷史事迹進行了歌頌。既歌古也頌今,用詩歌描繪出一幅幅形象生動的秦人創業發展的歷史畫卷。因此,在弄清各鼓詩篇的內容和中心思想之後,按事件早晚發生的時間順序排列出石鼓詩歌所記載和歌頌的秦人起源、創業和發展過程中的各個歷史大事,而鼓次順序也就自然排列出來了。  

  1、《馬薦》詩篇歌頌的是秦祖非子牧馬建秦、復續嬴氏祀之事,關鍵時間點為公元前897年非子復續嬴氏祀之時;  

  2、《汧殹》詩篇歌頌的是秦襄公封侯始國之事,關鍵時間點為公元前770年襄公始國之時;  

  3、《霝雨》詩篇歌頌的是秦文公伐戎遷汧建都之事,關鍵時間點為文公三年東獵遷汧之時,即公元前763年;  

  4、《虞人》詩篇歌頌的是秦穆公用賢乃至稱霸西戎之事,關鍵時間點為穆公五年用虞人大夫百里奚之時,即公元前655年;  

  5、《作原》詩篇歌頌的是秦孝公變法和遷都咸陽之事,關鍵時間點為孝公十二年遷都咸陽之時,即公元前350年;  

  6、《鑾車》詩篇歌頌「天子致伯」秦孝公之事,關鍵時間點為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孝公之時,即公元前343年;  

  7、《田車》詩篇歌頌秦惠文王使張儀取陝打開東擴要道之事,關鍵時間點為惠文君十三年使張儀取陝之時,即公元前324年;  

  8、《而師》詩篇通過歌頌「天子致胙」秦惠文王以及嗣王武王始國之事,關鍵時間點為武王元年始國之時,即公元前310年;  

  9、《吾車》詩篇歌頌秦昭襄王定蜀之事,關鍵時間點為昭襄王六年司馬錯定蜀之時,即公元前301年;  

  10、《吾水》詩篇歌頌始皇帝統一天下,「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至天下太平之事,時間應不早於始皇二十六年兼并六國之時,即公元前221年。  

  參考羅君惕測石鼓數據,按石鼓《秦頌》時間發生順序排列結果如下:  

  1、《馬薦》,高一尺六寸,圍六尺八寸。頌秦非子事迹鼓。實最小、最矮。  

  2、《汧殹》,高二尺一寸,圍六尺三寸。頌秦襄公事迹鼓。  

  3、《霝雨》,高二尺一寸,圍六尺八寸。頌秦文公事迹鼓。  

  4、《虞人》,高二尺一寸,圍六尺三寸。頌秦穆公事迹鼓。  

  5、《作原》,殘高一尺五寸,圍六尺八寸。頌秦孝公事迹鼓。  

  6、《鑾車》,高二尺,圍七尺三寸。頌秦孝公事迹鼓。  

  7、《田車》,高一尺八寸,圍六尺四寸。頌秦惠文王事迹鼓。  

  8、《而師》,高二尺二寸,圍六尺七寸。頌秦惠文王與武王事迹鼓。  

  9、《吾車》,高一尺七寸,圍六尺六寸。頌秦昭襄王事迹鼓。  

  10、《吾水》,高二尺九寸,圍七尺八寸。頌始皇帝事迹鼓。實最大。最高。  

  以上資料來源於劉星、劉牧著《石鼓詩文復原譯釋》

歷代石鼓研究諸說簡介[編輯]

主周說  「主周說」起始於唐初,含西周文王說、成王說、宣王說等多種不同的看法。  

  1.西周文王說 北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韋應物以為周文王之鼓,宣王刻詩」,葛立方《韻語陽秋》引韋應物《石鼓歌》:「周文大獵兮岐之陽」等,認為石鼓為西周文王時之遺物。但韋詩原句為「周宣大獵兮岐之陽」,故「文王說」的出現應與上述二人誤將韋詩中「周宣」引為「周文」有關。儘管「文王說」立論依據並不充分,但仍有一定市場,明代朱國祚《石鼓歌》中仍有「疑義莫定文成宣」這樣的看法。  

  2.西周成王說 持此論者有董逌《廣川書跋》、程大昌《雍錄》、沈梧《石鼓文定本》等。主要因《左傳·昭公四年》記載:「椒舉言於楚子曰『成有岐陽之蒐』」,杜預注曰:「成王歸自奄,大狩於岐山之陽」,且石鼓出土於陳倉並又有與畋獵有關的詩句,於是便以為石鼓記載的畋獵之事與成王大狩之事相合,從而得此看法。  

  3.西周宣王說 此說產生於唐初,最早是貞觀時書法家吏部尚書蘇勖於《記敍》卷首提出:「世咸言筆跡存者,李斯最古,不知史籀之跡,近在關中」。李嗣真於《書後品》中贊同。後經張懷瓘在《書斷》中推理,從而得出「石鼓文」為「蓋諷宣王畋獵之所作也」之論斷。由於籀文已於始皇時焚毀殆盡,秦漢之後很少存留此類文字,加之很多石鼓文字未收入後世之字書,辨認無據,於是「史籀說」便成了定論。韋應物因以「諷」而刻詩不好解釋,故在《石鼓歌》中將張懷瓘之「蓋諷宣王畋獵」,改為了「大獵刻石表功」。「宣王說」另一立論依據是因石鼓詩文類《詩》之《車攻》、《吉日》等詩篇,而《車攻》、《吉日》乃是讚美宣王的畋獵詩,於是認為石鼓詩文也應出於此時。這種看法與「史籀說」相呼應,造成了巨大聲勢。「宣王說」影響很廣,唐宋學者也多認從之,其後又得清康熙與乾隆皇帝的認同。直至清末民國初,隨著「主秦說」逐漸佔據上風,「宣王說」方漸漸淡出,但仍未見尾,至今還有部分支持者。​

  

主秦說 「主秦說」大概有十幾種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主要有秦襄公、秦文公、秦德公、秦穆公、秦獻公、秦惠文王等說。

  1.秦襄公說 楊慎、全祖望等主之。1955年,郭沫若在《石鼓文研究》中對「襄公說」進行了進一步論證,並提出了石鼓「建畤說」的看法。其據《元和郡縣誌》記載,認為石鼓出土三畤原,故必與三畤之一的建立有關;又據《汧殹》鼓「汧殹沔沔」與《霝雨》鼓「汧殹洎洎」等與汧水有關的詩句,以及《而師》鼓「天子□來,嗣王始□」詩句中出現的「天子」與「嗣王」稱謂等,認為「石鼓文」內容與襄公八年護送平王東遷和建畤的史實相合,石鼓應是襄公時代之遺物。之後,張光遠在《先秦石鼓存詩考簡說》等文中,進一步認為石鼓產生於襄公十年,詩歌作者是太史由。

  2.秦文公說 清末震鈞《石鼓文集注》和《天咫偶聞》中認為石鼓詩文內容與《史記·秦本紀》所記載的「文公三年,以兵七百人東獵。四年,至汧謂之會」等史實相符,而提出此說。其認為:「考《史記·秦記》,文公三年以兵七百人東獵,四年至汧渭之會,此即所云『汧殹沔沔』是也。又曰昔周邑我先秦贏於此,後卒獲為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即營邑之,此即所云『吾道既平,嘉樹則里』,皆言營邑之事也。『日唯丙申』者所卜得之日也。第一鼓(吾車)皆言獵事,則七百人東獵事有據矣。而且一鼓之中天子與公雜見,豈有宣王獵碣既稱天子復稱公之理?則天子周王也,公秦文也」。羅振玉、馬敘倫、許庄叔、宋鴻文、楊壽祺、尹博靈、李鐵華等皆支持此說,只是各自立論的依據並不完全相同,石鼓產生的具體時間也不太一致,刻制的原因也各自有別。

  3.秦德公說 王國維《觀堂集林·別集》等文中認為石鼓文字與秦公簋、虢季子白盤銘文,體勢與血脈相承,蓋一時所鑄。其從文字字體等角度對石鼓文字進行了分析,認為石鼓應作於德公遷雍之後。段颺在《論石鼓乃秦德公時遺物及其他——讀郭沫若同志<石鼓文研究>後》一文中認為《作原》鼓內容與德公遷都於雍,整飭三畤原有關,《而師》鼓「天子」與「嗣王」應是指周惠王。戴君仁在《重論石鼓的時代》等文中支持「德公說」,認為石鼓為雍城初建時所刻。

  4.秦宣公說 主張者有李仲操《石鼓最初所在地及其刻石年代》、胡建人《石鼓和石鼓文考略——兼論郭沫若的襄公八年說》等。李仲操認為「密畤作於秦宣公四年(公元前672年),則石鼓的刻石年代應在這年」,《而師》鼓「天子」當指周惠王,「嗣王」當指王子頹。其說因認為石鼓出土地點與宣公作密畤地點一致,以及「石鼓文」所載的周天子平息內亂的時間與秦宣公四年一致而立論。張啟成在《論石鼓文作年及其與詩經之比較》文中對李仲操「宣公說」進行了補充。胡建人也同樣認為石鼓為秦宣公陳倉作密畤時所刻。

  5.秦穆公說 此說為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在《石鼓為秦刻石考》等文中主張,他認為石鼓乃穆公稱霸西戎,周天子使召公致賀時所刻。其文列舉了秦十二器文字與石鼓文字相對照,再以「殹」字用法為例證,在鄭樵基礎上進一步論證了「石鼓文」乃為秦文。日本赤冢忠《石鼓文の新研究》從此說。

  6.秦景公說 主張者有王輝《<石鼓文·吳人>集釋——兼再論石鼓文的時代》、徐寶貴《石鼓文年代考辨》等。王輝以鳳翔秦公大墓考古發現為依據,認為石鼓文與秦公大墓石磬文字風格極相似,應為同一時期所作,而認為石鼓產生於「景公時的可能性極大,厲共公時的可能性極小」。徐寶貴則從「石鼓文」字形以及與《詩經》關係、所反映的史實等出發,認為「石鼓文的詩」為襄公時所作,內容描寫的是「秦襄公的一次規模盛大的田獵活動」,而文字則是秦景公時所寫所刻,石鼓的「絕對時代當在春秋中晚期之際——秦景公時期」。

  7.秦哀公說 香港易越石在《石鼓文書法與研究》等文中以為「得新證於石鼓本身《吳人》石」,認為石鼓詩歌內容記載和反映了秦人救楚、秦吳大戰的史實,《虞人》鼓「吳人」即是春秋時「吳國人」,而得出了石鼓為哀公三十二年「秦師勝吳人凱旋後之刻石」這一看法。徐暢在《石鼓文刻年新考》文中支持此「凱旋說」。

  8.秦靈公說 最先主張此說的為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唐蘭。其在《石鼓文刻於靈公三年考》等文中,依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的文公十三年「初有史以紀事」,再因《呂氏春秋·音初》認為的秦穆公時才有詩歌,於是認為石鼓年代不可能早於秦穆公時代。其又通過「朕」與「吾」等人稱代詞使用的關係,認為秦景公時代的銅器還都用「朕」,秦惠文王時的《詛楚文》卻用「吾」,而石鼓用「吾」、「余」、「我」而不用「朕」,進一步推斷石鼓產生年代應在景公之後,跟詛楚文時代接近。同時又據文獻記載的靈公作吳陽上下畤以祭黃帝、炎帝,於是斷定「石鼓文」作於秦靈公時代。蘇瑩輝、那志良等從之。後唐蘭改變了看法,更改為「獻公說」。

  9.秦獻公說 唐蘭1958年發表《石鼓年代考》時提出此說。他從銘刻、文學史、新語彙、字形、書法、發現地、石次內容、地望等八個方面,詳細地論證了石鼓文只能產生於戰國時期,並結合文獻記載,進一步認為石鼓產生於獻公十一年。

  10.秦惠文王至始皇帝之前說 鄭樵《石鼓音序》、羅君惕《秦刻十碣考釋》、程質清《石鼓文試讀》等支持此說。鄭樵以「殹、㞼」二字見於秦斤、秦權,並通過文字比較和對「天子」、「嗣王」的分析,認為石鼓為秦物,認為石鼓產生在秦惠文王之後始皇帝之前。羅君惕等亦通過文字等比較分析,對始皇「書同文」前後文字進行了比較與量的統計,其認為時代越接近,文字相同者越多,故判斷石鼓產生年代在秦惠文王至始皇帝之間。

  11.其它還有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認為石鼓產生於春秋中晚期;裘錫圭《文字學概要》,黃奇逸《石鼓文年代及相關諸問題》,陳昭容《秦公簋的時代問題:兼論石鼓文的相對年代》等認為石鼓產生於春秋戰國之間,等等。​  

主漢、北魏及宇文周等說

1.「漢說」始於清代武億《金石跋》。其因《鑾車》鼓「趍趍𢌻馬」句《古文苑》釋為「𧺥𧺥六馬」,而漢代天子有駕六馬之制,於是推斷石鼓產生於漢代。

  2.「晉說」源於清末王闓運,其在《湘綺樓文集》中認為石鼓是晉代所刻;「北魏說」源於清人俞正燮,其在《答成君瓘書》認為石鼓產生於北魏,姚大榮《石鼓文足證記》從之;「宇文周說」源於《金史·馬定國傳》,其文稱金人馬定國認定石鼓為南北朝宇文周所刻,明代顧炎武於《金石文字記》也支持這種說法。​

 

時代考證[編輯]

石鼓文,亦稱獵碣或雍邑刻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無具體年月,唐人韋應物和韓愈的《石鼓歌》都認為是周宣王時期的刻石。宋人歐陽修的《石鼓跋尾》雖設了三個疑點,但還是認為屬周宣王時史籀所作。宋人鄭樵《通志略》則認為《石鼓》系先秦之物,作於惠文王之後,始皇之前。近人羅振玉《石鼓文考釋》和馬敘倫《石鼓文疏記》都認為是秦文公時物,與韋、韓說法出入不大,只相差十七年。據郭沫若考證,《石鼓》作於秦襄公八年,距宣王更近。所不同者,出於宣王時史籀手筆或秦臣手筆罷了。當代學者書法家、古文字學家王美盛《石鼓文解讀》認為石鼓文作於公元前525年,為東周王作。主要根據是鼓文中有「吾獲允異」句,與《左傳》記載吻合。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李學勤肯定此說。 

始皇說[編輯]

《鑾車》鼓「□弓孔碩,彤矢□=」之「彤」字。孔傳曰:「諸侯有大功,賜弓矢,然後專征伐。彤弓以講德習射,藏示子孫」。《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齊桓公「三十五年夏,會諸侯於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賜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輅」等文獻資料。具是表明「彤弓、彤矢」為天子致霸時之信物及憑證,是一般諸侯不可能得到的物品。故「彤弓、彤矢」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解答石鼓之謎的關鍵線索。由於秦孝公是秦人歷史上唯一為周天子致霸的秦君,因此將此鼓詩文內容與孝公聯繫上也就有助於獲得了對《鑾車》鼓詩文內容以及石鼓組詩中心思想進一步的認識。而多數的學者在遇到「彤弓、彤矢」這個問題時,要麼是以「紅色的弓紅色的箭」簡單一筆帶過,要麼是略而不談,完全忽略了「彤弓、彤矢」真正的內涵和意義,因而使得他們在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偏。一般來說,各鼓詩文內容內皆有不同的關鍵詞句提示其詩文內容分別與不同時代的秦公秦王的歷史事迹密切相關,而這些同樣成為了解讀各鼓詩文內容的關鍵線索。如:《馬薦》鼓「馬薦」等提示此鼓詩文內容與牧馬出身的秦祖非子歷史事迹有關。《汧殹》鼓「汧」,「君子」等提示此鼓詩文內容與始國的秦襄公歷史事迹有關。《霝雨》鼓「君子」、「涉」、「汧」、「舟」、「於水一方」等提示此鼓詩文內容與「以兵七百人東獵」,千里跋涉至汧渭之會的秦國第二代諸侯秦文公歷史事迹有關。《虞人》鼓(《吳人》鼓)「吳人(虞人)」、「勿翦勿伐」等提示此鼓詩文內容與用虞人大夫百里奚「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的秦穆公歷史事迹有關。《作原》鼓「猷」、「原」、「罟」、「 二日」、「五日」等提示此鼓詩文內容與「作為咸陽,築冀闕,秦徙都之」之秦孝公歷史事迹有關。...《吾水》鼓「天子」、「淨」、「平」、「寧」、「金」、「何不余友」等提示此鼓詩文內容與統一六國,「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之始皇帝歷史事迹有關。此外、十個石鼓各自鼓文的書法筆式也有所區別,應屬於不同書家的書法作品,這同樣也是解讀石鼓產生時間、刻制緣由的關鍵線索之一。但可惜的是古今幾乎所有的學者皆忽略了這個重要的線索,基本上異口同聲地認為石鼓文是一個人創作書法之結果,要麼是史籀,要麼是某一個朝代史官。即便是對於「作詩早於制鼓」的觀點,也大概不過多持「作詩」一人、「書法」一人的看法罷了。他們的認識如此之頑固如此之偏頗,不可避免地導致其研究步入歧途。然而學者們在研究中的頑固和偏頗不僅體現於此,在對待石鼓詩仿《詩》、引《詩》的寫作特徵的認識結果上亦是如此。也就是說學者們雖然認識到了石鼓詩文在體裁、章法、句式、風格、詞句,甚至韻腳等方面刻意仿《詩》、引《詩》的寫作特點。如歐陽修曰:「其文與《雅》、《頌》同文」,朱國祚亦云:石鼓「彷彿吉日車攻篇」,全祖望云:「於水一方,本之蒹葭之章。為三十里,見之噫嘻之什。剪伐勿加,則甘棠之思也」。但是仍然頑固而又偏頗地依據某一牽強的證據將石鼓文產生的年代划到「秦無儒」、「昭王謂儒無益人之國」之前。可是《詩》本是孔子教案,儒家教科書。同時石鼓既是秦物,孔子西行不到秦,荀子晚年入秦後又曰「秦無儒」。因此,石鼓詩歌的產生年代怎麼會可能早於「昭王謂儒無益人之國」(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1年)的年代呢? 

  劉星、劉牧認為「對石鼓產生年代和鼓序排列的認識和判斷,並不是對石鼓文字、書法做一點「咬文嚼字」或是對十枚石鼓進行一下「排列組合」等簡單操作的結果,其實質是對一個「石鼓綜合研究」過程的歸納和總結。這個綜合研究過程不僅應包含對石鼓產生的時代背景、文化背景等整體的分析和研究,同時也應包含對石鼓文字字體、字形,詩歌字義、詞義等局部的分析和研究。在這個過程中,石鼓整體和局部的研究是互相聯繫、密不可分的,既可以通過局部的研究來提高整體的認識,也可以根據整體的認識來指導局部的研究。然而,切忌將整體和局部之間的聯繫割裂開來,孤立、片面地依據對石鼓文字體、字形、詩文片段等某些局部的認識來對石鼓產生年代和鼓序排列進行判斷。否則,則會因不同研究者把握的部位不一,以及看問題的角度不一,而導致出現「盲人摸象、各說異端」的複雜局面。」因此,通過對殘留之各鼓詩文內容以及文字書法等綜合的分析研究他們最終獲得了。1)石鼓的產生與《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的二十八年始皇「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之事密切相關;2)石鼓詩歌是《秦頌》,中心思想是「頌秦德」;3)石鼓主倡人是始皇帝;4)石鼓詩歌作者是「魯諸儒生」;5)石鼓詩歌內容是對秦人歷史發展進程有重大貢獻和影響的「多個」秦人先祖烈公重大歷史事迹的記載和歌頌,石鼓詩歌是一組記錄秦人起源和發展過程的壯麗史詩;6)石鼓產生在二十八年始皇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之後一段時間可能性極大;7)石鼓最終被棄置荒野而其詩不見流傳後世與「焚書坑儒」案有緊密關聯等認識和看法。由於篇幅所限,不能詳盡之處請參閱國家社科項目劉星、劉牧著述《石鼓詩文復原譯釋》。

石鼓與石鼓文之歷史與研究概況[編輯]

 

石鼓與石鼓文之歷史與研究概況)  石鼓與石鼓文之歷史與研究概況(附石鼓歌)   歷代吟誦石鼓的詩歌,出處不同、版本不同,字裏行間之間也會出現很大差異。本文雖盡量擇優而敘之,但仍不免有誤,故建議引用者進一步細查為是。--劉星 劉牧《石鼓詩文復原譯釋》  

  

唐代石鼓研究(附石鼓歌)  石鼓,唐貞觀時期發現於寶雞陳倉。然上無年代款識,也無作者姓名。加之詩文缺文少字,以及文字古奧難識,詩意含蓄隱晦等諸多原因。人們均不知所寫為何,產生於何時,所作何用。於是,學者紛紛發表了各自的見解。  

  貞觀時之吏部侍郎蘇勖稱讚道:「世言筆跡存者,李斯最古,不知史籀之跡,近在關中」。高宗時的書法家李嗣真在其《書後品》中也說:「史籀堙滅,陳倉藉甚」。開元年間的書法家張懷瓘(懷素)在《書斷》中道:「按籀文者,周太史史籀之所作也」,「其跡有石鼓文存焉,蓋諷(—作敘)宣王畋獵之所作。今在陳倉」。他讚美石鼓書法曰:「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蒼頡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稱書,遺迹石鼓」。歷史上,蘇勖第一個認為石鼓文是史籀留下的筆跡。這一看法得到李嗣真的附和,張懷瓘的論證。於是「石鼓」、「石鼓文」從此便得了名,文字被判定為史籀所寫,石鼓便被認為是諷諫周宣王畋獵而刻制的東西了。  

  唐肅宗至德時之書法家竇臮著《述書賦》上下二篇,其兄竇蒙為之作注。云:「史籀,周宣王時史官。著大篆,教學童。岐州雍城南,有周宣王獵碣十枚,幷作鼓形,上有篆文,今見打本」,「即其文也。石尋毀失,時見此本,傳諸好事者」。竇臮所記之「雍城南」,是言石鼓發現的地方。「獵碣」的稱呼,即源於此。而文中所言「打本」即是石鼓拓本,說明了至德時已有石鼓文拓本流傳於世。  

  詩人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蒼頡鳥跡既茫昧,字體變化如浮雲。陳倉石鼓久已訛,大小二篆生八分。秦有李斯漢蔡邕,中間作者寂不聞。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苦縣光和尚骨立,書貴瘦硬方通神。惜哉李蔡不復得,吾甥李潮下筆親。尚書韓擇木,騎曹蔡有鄰。開元已來數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況潮小篆逼秦相,快劍長戟森相向。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龍盤拿肉屈強。吳郡張顛誇草書,草書非古空雄壯。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巴東逢李潮,逾月求我歌。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詩中有「陳倉石鼓久已訛,大小二篆生八分」句,這大概是石鼓發現後,文人對石鼓發現地最早的看法。

  此後,德宗時之詩人韋應物專為石鼓文寫了一首《石鼓歌》:「周宣大獵兮岐之陽,刻石表功兮煒煌煌。石如鼓形數止十,風雨缺訛苔蘚澀。今人濡紙脫其文,既擊既掃白黑分。忽開滿卷不可識,驚潛動蟄走紜紜。喘息逶迤相糺錯,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一書遺此天地間,精意長存世冥寞。秦家祖龍還刻石,碣石之罘李斯跡。世人好古猶法傳,持來比此殊懸隔。」詩的開頭「周宣大獵兮岐之陽,刻石表功兮煒煌煌」,便提出對石鼓之產生年代與製作原因的看法。將張懷瓘之「蓋諷宣王畋獵」說,改為了大獵「刻石表功」說。開創了「周宣大獵刻石表功說」之觀點,也開創了後世以《石鼓歌》的形式詠頌石鼓之先河。自唐以後各代多受其影響,不少著名詩人和學者均有讚頌石鼓的「詩」或「歌」留傳於世。

  受韋應物之啟發與影響,唐代著名的古文學家韓愈也寫了一首《石鼓歌》:「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周綱陵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大開明堂受朝賀,諸候劍佩鳴相磨。蒐於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公從何處得紙本,毫髮盡備無差訛。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科。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嗟予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憶昔初蒙博士徵,其年始改稱元和。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駱駝。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聖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觀經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貼平不頗。大廈深檐與蓋覆,經歷久遠期無佗。中朝大官老於事,詎肯感激徒媕婀。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繼周八代爭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安能以此上論列,願借辨口如懸河。石鼓之歌止於此,鳴呼吾意其蹉跎。」。詩中有幾點值得注意的地方:①詩人完全接受了韋詩之觀點;②作者曾研讀過石鼓文,但遇到篆文與剝蝕不清等之困難,未再對石鼓詩進行深入研究;③安史之亂後,石鼓能再現於世,是得其友人幫助尋找、挖掘後才運回鳳翔的;④詩人曾向朝廷舉薦過石鼓,但未受恩准;⑤詩中所言「臼科」,說明發現時《作原》鼓就已被鑿為臼;⑥第一次向世人強調了石鼓作為歷史文物的重要價值與意義。韓愈此詩後人選入了《唐詩三百首》,具有重要的史料與文學價值。

  總的來看,唐代二百七十九年間對石鼓文化的貢獻是:

  一、完整地發現了十個石鼓,較為妥善地對石鼓作了保護與安置。

  二、石鼓文字受到了唐代書法家的廣泛重視,高度讚揚與肯定,石鼓得以以拓本形式流傳至今。

  三、石鼓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基本得到了肯定。

  四、杜甫、韋應物、韓愈的石鼓詩歌,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宋代石鼓研究(附石鼓歌)  憲宗以後,唐各代之朝政都日趨衰弱,遷鼓之事也就擱置一邊,無人再提。唐末,五代十國的戰亂中,石鼓無人照管,何時被人搬走,無人知曉。戰亂持續了一百多年,到宋朝建立後才得以平息。愛好歷史文學的司馬池(司馬光之父),擔任鳳翔知府時尋回九鼓,「復輦至於府學之門廡下,而亡其一」(見王厚之《復齋碑緣》)。皇祐四年,向傳師在一屠戶家,才將被當作米臼又被當成了磨刀石的《作原》鼓找到。自此石鼓遺失後約一百五十年左右,方才全部尋回。一百五十年,這是幾代人的生存時間,當不會有人見過石鼓原樣。於是《作原》鼓拓本是否「完整」,便成為劃分「唐拓」與「宋拓」的唯一標準。完整即是唐拓,不完整的即所謂為臼後的石鼓拓本被認為最早不過宋拓。也就是說,「唐拓」與「宋拓」的區別在於《作原》鼓是否在五代十國至宋初這一段時間內被鑿製為米臼。然章樵所言:「孫巨源得於僧寺佛書龕中,以為唐人所錄」之石鼓文,其《作原》文字也不全,亦在為臼之後。故有人疑其為偽。但在韓愈詩中有「掘臼科」之句,是否又證明《作原》為臼,早於唐初呢?清代乾隆皇帝對此也提出了懷疑。然而,均因無更多證據以證其說,只好暫闕存疑。儘管我們比較支持《作原》為臼早於唐初的觀點,但由於這觀點尚無公認,故在本文中仍暫用「先鋒」、「後勁」、「中權」三本為「宋拓」的一般看法。

  北宋仁宗時詩人梅堯臣《雷逸老訪石鼓文見遺,因呈祭酒吳公作》一詩:「石鼓作自周宣王,宣王發憤蒐岐陽。我車我馬攻既良,射夫其同弓矢張。舫舟又漁𩺹鱮魴,何以貫之維柳楊。從官執筆言成章,書在鼓腰鐫刻藏。歷秦漢魏下及唐,無人著眼來形相。村童戲坐老死喪,世復一世如鳥翔。惟閱元和韓侍郎,始得紙本歌且詳。欲以氈衣歸上庠,天官媕阿駝肯將。傳至我朝一鼓亡,九鼓缺剝文失行。近人偶見安碓牀,亡鼓作臼刳中央。心喜遺篆猶在傍,以臼易臼庸何傷。以石補空恐舂粱,神物會合居一方。雷氏有子胡而長,日模月仿志暮強。聚完辯舛經星霜,四百六十飛鳳凰。書成大軸綠錦裝,偏斜曲直筋骨藏。攜之謁我巧趨蹌,我無別識心徬徨。雖與乃父非故鄉,少與乃父同杯觴。老向太學鬢已蒼,樂子好古親縑緗。誰能千載師史倉,勤此冷淡何肝腸。而今祭酒禆聖皇,五經新石立兩廊。我欲效韓非痴狂,載致出關無所障。至寶宜列孔子堂,固勝朽版堆屋墻。然須雷生往度量,登車裹護令相當。誠非急務煩紀綱,太平得有朝廷光。山水大字輦已嘗,於此豈不同粃糠。海隅異獸乘舟航,連日道路費芻糧。又與茲器殊柔剛,感慨作詩聊激昂。願因諫疏投皂囊,夜觀奎壁正吐芒。天有河鼓亦焜煌,持此負鼎千成湯。」。從內容來看:①受韋詩影響,繼承了「宣王發憤蒐岐陽」之觀點;②敘述了韓侍郎薦鼓之事;③風趣地嘲諷了以鼓作臼,以臼易臼之經歷;④歷史上首次言及石鼓文拓本上之字數,「四百六十飛鳳凰」;⑤抒發作者想「效韓」時之激動心情。此詩具有一定的文學與史料價值。

  與梅堯臣生活於同一時代的北宋文學家、書法家歐陽修,在他所寫之《集古錄跋尾》中對石鼓文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在石鼓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右石鼓文。岐陽石鼓初不見稱於前世,至唐人始盛稱之。而韋應物以為周文王之鼓,宣王刻詩。韓退之直以為宣王之鼓。在今鳳翔孔子廟中,鼓有十,先時散棄於野,鄭餘慶置於廟而亡其一。皇祐四年,向傳師求於民間,得之乃足。其文可見者四百六十五,不可識者過半。余所集錄,文之古者,莫先於此。然其可疑者三四:今世所有漢桓、靈時碑往往尚在,其距今未及千歲,大書深刻,而磨滅者十猶八九。此鼓按太史公《年表》,自宣王共和元年至今嘉礻右八年,實千有九百一十四年,鼓文細而刻淺,理豈得存?此其可疑者一也。其字古而有法,其言與《雅》、《頌》同文,而《詩》、《書》所傳之外,三代文章真跡在者,惟此而已。然自漢已來,博古好奇之士皆略而不道。此其可疑者二也。隋氏藏書最多,其《志》所錄,秦始皇刻石、婆羅門外國書皆有,而猶無石鼓。遺近錄遠,不宜如此。此其可疑者三也。前世傳記所載古遠奇怪之事,類多虛誕而難信,況傳記不載,不知韋、韓二君何據而知為文、宣之鼓也。隋、唐古今書籍粗備,豈當時猶有所見,而今不見之邪?然退之好古不妄者,余姑取以為信爾。至於字書,亦非史籀不能作也。」。歐陽修對石鼓產生於西周時之觀點,提出了幾點懷疑。從石鼓文流傳以來的歷史看,此文最先發難,對石鼓產生於西周時代的觀點提出了疑問。懷疑之風至此起,從此不斷有新的見解出現。但由於均未能動搖「主周說」立論的根本。以後各代,一直至清,石鼓宣王說仍是主流。

  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蘇軾,早年曾在鳳翔府任簽判,時常至鳳翔孔廟觀賞石鼓。在讀了韓愈和梅堯臣之詩後,也寫了一首《石鼓歌》:「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從政見魯叟。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學鬱律蛟蛇走。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後。強尋偏旁推點畫,時得一二遺八九。吾車既工馬亦同,其魚維鱮貫之柳。古器縱橫猶識鼎,眾星錯落僅名斗。模糊半已似瘢胝,詰屈猶能辨跟肘。娟娟缺月隱雲霧,濯濯嘉禾秀莨莠。漂流百戰偶然存,獨立千載與誰友。上追軒頡相唯諾,下揖冰斯同鷇榖。憶昔周宣歌鴻雁,當時史籀變蝌蚪。厭亂人方思聖賢,中興天為生耆耇。東征徐虜闞虓虎,北伐犬戎隨指嗾。象胥雜沓貢狼鹿,方召聯翩賜圭卣。遂因鼓鼙思將帥,豈為考擊煩朦瞍。何人作頌比嵩高,萬古斯文齊岣嶁。勛勞至大不矜伐,文武未遠猶忠厚。欲尋年歲無甲乙,豈有名字記誰某。自從周衰更七國,競使秦人有九有。掃除詩書誦法律,投棄俎豆陳鞭杻。當年何人佐祖龍,上蔡公子牽黃狗。登山刻石頌功烈,後者無繼前無偶。皆雲皇帝巡四國,烹滅強暴救黔首。六經既已委灰塵,此鼓亦當遭擊掊。傳聞九鼎淪泗上,欲使萬夫沉水取。暴君縱慾窮人力,神物義不污秦垢。是時石鼓何處避,無乃天公令鬼守。興亡百變物自閒,富貴一朝名不朽。細思物理坐嘆息,人生安得如汝壽。」。在詩中,詩人先述閱讀鼓文之體會,次頌揚宣王中興之壯舉,惋惜周宣之衰弱,斥責秦人之殘暴,感嘆世間之興亡百變,人生之苦短。蘇詩詠物敘事與抒情融為一體,大氣磅礴,意境深遠。對後世影響也很大。

  東坡之三弟蘇轍,也寫有一首《石鼓歌》:「岐山之陽石為鼓,叩之不鳴懸無虡。以為無用百無直,以為有用萬物祖。置身無用有用間,自托周宣誰敢侮。宣王沒後墳壟平,秦野蒼茫不知處。周人舊物惟存此,文武遺民盡囚虜。鼎鍾無在鑄戈戟,宮殿已倒生禾黍。歷宣子孫竄四方,昭穆錯亂不存譜。時有寓客悲先王,綢繆牖戶徹桑土。思宣不見幸鼓存,由鼓求宣近為愈。彼皆有用世所好,天地能生不能主。君看項籍猛如狼,身死未冷割為脯。馬童楊喜豈不仁,待汝封候非怨汝。何況外物固已輕,毛擒翡翠尾執塵。惟有蒼石於此時,獨以無用不見數。形骸偃蹇任苔蘚,文字皴剝困風雨。遭亂既以無用全,有用還為太平取。古人不見見遺物,如見方召與申甫。文字蝌蚪可窮詰,簡編不載無訓詁。字形漫汗隨石缺,蒼蛇生角龍折股。亦如老人遭暴橫,頤下髭禿口齒齬。形雖不具意可知,有雲楊柳貫魴鱮。魴鱮豈厭居溪谷,自投網罟入君俎。柳條柔弱長百戶,挽之不斷細如縷。以柳貫魚魚不傷,貫不傷魚魚樂死。登之廟中鬼神格,錫汝豐年多餘黍。宣王用兵征四國,北摧犬戎南服楚。將帥用命士卒歡,死生不顧闞虓虎。問之何術能使然,撫之如子敬如父。弱柳貫魚魚弗違,仁人在上民不怨。請看石鼓非徒然,長笑泰山刻秦語。」。詩中作者對關於石鼓有用還是無用,對人生、治世等抒發了自己的見解,具有一定哲理寓意。二位詩人均將石鼓與泰山秦刻石作比,頌揚石鼓之高古典雅。

  北宋末之詩人張耒撰寫了《瓦器易石鼓文歌》:「周綱既季宣王作,提劍揮呵天地廓。朝來吉日差我馬,夜視雲漢憂民瘼。桓方召執弓鉞,蕩蕩申韓賜圭爵。北驅獫狁走豺狼,南伐徐夷斬鯨鱷。明堂車馬走爭先,清廟笙鏞屍載樂。岐陽大獵紀功伐,石鼓岩岩萬夫鑿。千年兵火變朝市,後世紙筆傳冥漠。跡荒事遠貴者寡,嘆惜風霜日摧剝。君誠嗜古更過我,易以瓦器尤奇卓。滿盤蒼玉列我前,制古形奇異雕琢。羲黃己亡巧偽起,采椽土木消純樸。何為獲此上古器,經歷萬古遭搜掠。寥寥墨翟骨已朽,尚有遺風傳隱約。又疑晏子矯齊俗,陶土摶泥從儉薄。或雲古者宗廟器,斥棄金玉先誠確。是時此物參鼎俎,蕢桴土鼓誠為樂。嗚呼二物信奇絕,賴有吾徒與提握。不然烏瓦與荒碑,坐見塵埃就零落。」。張耒詩中進一步宣揚了「宣王說」。

  宋徽宗趙佶之時。徽宗愛好書畫,收集奇石,對石鼓早有所聞。大觀二年下詔鳳翔府,御敕將石鼓遷運至汴京之辟雍。相傳曾下令用金填平石鼓文字,以絕錘拓,保護石鼓不再受損傷。使得石鼓得到了短暫安全。但好景不長。靖康時,金兵入侵,攻進汴京。金兵在擄掠財物時,見鼓有金,於是也將石鼓運走。由於鼓體沉重,搬運不便,剔金後便將石鼓拋棄於荒野。石鼓再一次失落民間。

  石鼓這一時期的經歷,在南宋書法家洪适所寫的《石鼓詩》中,也有所記述。:「天作高山太王靠,鸑鷟一鳴周剪商。郟鄏卜年大蒐備,諸候斂衽尊大王。六月中興繩祖武,薄伐太原恢境土。石崖可鑿詩句鐫,千載神光薄西滸。橐駝挽 入大梁都,碧水湛湛河出圖。中間兩鼓備章句,日惟丙申不模糊。左驂秀弓射麋鹿,有魴有魚帛 君子漁。光和石經屹相望,詛楚登嶧非吾徒。辛壬癸甲雁分翅,橋門觀者堵墻如。星沉東壁干戈起,首下足上天倒置。景鍾糜碎九鼎飛,王跡皇風吁掃地。誰與扛石徙幽燕,兵車亂載包無氈。敲火礪角小小爾,為礎為砧多歷年。宣和殿中圖復古,冠以車攻次十鼓。韓詩歐跋盡兼收,雲章剖判定魚魯。先君辛苦朔方歸,文犀拱璧棄弗攜。一編什襲自鐍秘,更有司馬鳳翔碑。我生不辰今已老,岐陽三雍身不到。匆匆北使接浙行,在耶亡耶問無報。整齊篆籀飾牙籤,簡撮篇詠勞窮探。致主有心歌小雅,汗顏無術下登三。」

  宋代由於距唐代較近,書法家與學者受唐石鼓文思想的影響也較深,從《石鼓詩》中看對石鼓文的觀點與唐代基本相同。兩宋時期對石鼓文化的主要貢獻是:1、將五代戰亂中丟失的十個石鼓全部尋找了回來;2、為後世留下了一些優秀的石鼓文拓本;3、梅堯臣、歐陽修、蘇軾、蘇轍等留下了一批珍貴的石鼓詩歌與文章,對後世具有深遠影響;4、李吉甫著《元和郡縣圖志》,首次將石鼓載入志書;5、無名氏《古文苑》最早輯錄石鼓文。相傳為唐人舊藏,北宋孫巨源得之於佛龕,宋韓元吉編次,章樵作注,後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中,今有清刻本存世。6、首次出現有補文和譯文的薛尚功《岐陽石鼓》,對後世影響很大,明清學者石鼓文譯釋多從薛氏。7、南宋施宿於《石鼓音》中,擬定了石鼓的鼓次順序,後世學者多從之。8、繼歐陽修對石鼓產生年代產生懷疑之後,兩宋學者董逌、程太昌、翟耆年、鄭樵等,對石鼓產生於宣王時之觀點也提出了懷疑。

  

元代石鼓研究(附石鼓歌)  南宋與遼、金之間的戰爭,時戰時和,持續了一百多年。待元朝興起,戰爭平息後。鳳翔虢縣人元宣撫使漢人王檝修復都城廟學,將石鼓列於廡下(見《二十四史·元史》)。元成宗大德時,國子監教授虞集又將石鼓送交朝廷,安置於國子監大成殿門內,左右壁下各五枚,用磚圍壇以承之。元時學者潘迪集宋代諸家之注釋,刻成《石鼓文音訓》,附立於十鼓之旁。可惜所用拓本僅存386字。此二碑今仍完好。故宮《石鼓館》,今仍按舊式,依舊陳列於十鼓旁邊。

  與虞集年代相近的詩人張養浩《石鼓詩》:「粵自鴻蒙剖元秘,天祚有熊炎帝繼。侯剛覃思神與凝,摹寫三千入書契。蒼姬一變史籀出,鯨攫鰲呿鳳鸞捩。嬴秦自帝不古師,遂使奸斯愚叔世。當時玉筯天下獨,爾後爭奇古文棄。末流諸子相祖述,刓朴遺淳趁姿媚。我嘗慨此愧疏淺,一髪空危萬鈞繋。竭來庠宇覩石鼓,玉立儼然三代器。細思伊始將安庸,或謂宣王章獵事。且疑且信邈難詰,日月群陰欲食既。嘗為雷電下取將,僅餘二百七十二。貞堅不墜劫火灰,蒼古猶含太初氣。世間鐘鼎瓦礫如,只辭千金未為貴。昌黎作歌恨才薄,坡老來觀惜時異。區區流轉又幾朝,終不能忘見天意。若令好事堪把玩,攘竊空應窮萬計。平生漫有博物名,迫事不能詳一字。沉吟獨立西風前,喬木荒煙日西墜。」。在他所寫之《石鼓詩》中也描述了到中都庠宇觀賞石鼓的感受和懷疑。然此時石鼓上之存字已「僅餘二百七十二」了。

  元代為石鼓作詩的還有揭傒斯、宋褧、吳萊、周伯琦等。從詩的內容看,也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如:1、追敘石鼓歷史的遭遇與滄桑;2、讚揚元統治者對石鼓之安置;3、歌頌元仁宗皇慶時舉行盛典,國子生能觀賞石鼓之幸喜,等。

  揭傒斯《石鼓詩》:「孔廟頹墻下,周宣石鼓眠。苔兮敲火跡,雨洗篆蝸涎。野老偷為臼,居人打賣錢。有形終易盡,流落漫堪憐。」。

  宋褧《送汪編修出知餘姚賦得石鼓作》:「繄昔中興王,振武岐陽蒐。臣工作歌詩,紀績庸闡幽。琢石製為鼓,深刻將垂休。澤堅不少磷,文字粲以周。古拙出史籀,蟠錯紛蛟虯。氈駝護轉徙,逮閱三千秋。天朝尤寶惜,移至宮墻陬。棲息得所託,珍秘價莫酬。使者瑚璉器,出守趨東甌。敦樸且貴重,華彩殆罕儔。旌麾暫補外,廊廟行見收。亦若此鼓然,置之崑崙丘。」。

  吳萊《答陳彥理遺石經寄詩索石鼓文作》:「橫山先生多古玩,太學石經分我半。魏公世藏資州本,金石錄中還散亂。當時愛奇巧收拾,筆畫昭回映雲漢。流傳到我乃不遠,虯甲鳳毛真可惋。自從得此未有報,岐右石鼓天下觀。昔則敲火今斷臼,駱駝載歸石盡爛。倉沮以後即史籀,先代遺寶列圭瓚。中郎變篆生八分,二者不敵何足筭。先生嗜書出法貼,青桐堊壁手脫掔。漆書蝌蚪不通俗,蛇蚓蟠結強塗竄。先生博學抱聖經,焚膏繼晷日耽玩。韋編鐵擿只紙傳,鄒魯精髓合淹貫。國子門開塵沒城,蓬萊閣廢草堆岸。春秋徒聞璧可假,道德詎信鵝能換。古今所重在周典,周史面目極𢾋𢿜。聖心不死不在石,日月行天旦復旦。吾家故紙本不惜,驪頷有珠我欲鍛。向來見辱亦云然,焦尾之餘爭免爨。先生安坐幸勿躁,歲晚相逢笑拍案。屏除許事不須說,好與我儒峙楨榦。」。

  周伯溫《石鼓賦》:「余嘗考古石刻,而岐陽石鼓為第一。每讀韋韓蘇三君子之歌,心益奇之,訪之士大夫,具在京師,欲一往觀而無由也。皇上踐祚之始年,有詔置石鼓於太學,遂列於宣聖廟之兩塾,尊之也。明年改元皇慶,餘列國子生,撫玩之,獲償所願。夫以三代遺物置庠序中,盛典也。韓詩有云:聖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蓋欲而不得,故冀之。於乎,韓公不得見於昔時,而吾輩得見於今日,何幸如之!輒為賦曰:周有石鼓,今在辟雍。列橋門而甲乙,相輝映於西東。分質理之泐蝕,偉形制之穹崇。有文秩秩,有詞渢渢。法皇頡之妙畫,續小雅之變風。蔚兮九天之儀鳳,蜿兮六合之神龍。欣獸魚之物庶,嘉車馬之功同。歷歷兮譎株森竦於元圃,依依兮神雲隱見於蒼穹。嗟追琢之渾厚,或製作於天工。於赫宣王,弘振頹綱。四國既遂,百職既張。睠茲農暇,載飾戎行。踵武前人,蒐於岐陽。史籀才藝,當時俊良。播於聲詩,勒之琳琅。其形之不一者,因樸質之自然。其數書於十者,表治極而功皇。戰國暴秦而韜晦者,抑貞介遠其污辱。歷兩漢六朝而不泯沒者,必神物為之護防。歲紀茫茫,顯於李唐。韋韓歌之,藹其有芳。迄宋宣和,斯遷於梁。金人襲沒,遂歸朔方。維天子之龍飛,曄文運之日昌。誕降德音,輦登上庠。文石重籍,周宣標旁。六經彝訓,同時表章。大比曠典,同日舉揚。遐邇縱觀,陳跡復彰。嗟夫,九州之鼎,已沉淪而不可得。岣嶁之石,又漫滅而不復有。惟斯文為至寶,實終古之罕偶。惜捃摭之有遺,不見稱於魯叟。何人之蚩蚩,窪為一臼。頂夷文字,庸詔永久。後乎此者,豈無祖龍之頌功。茂陵之封禪,亦皆埋仆於榛莽。雖萬一之或得,適足以著其君之無取。然則石鼓之周流於世者,天非徒壽之,蓋以寄古文於不朽也。乃作詩曰:刻石鼓兮周賢王,躋之學兮自我皇。紛胄子兮樂未央,日詠歌兮揚揚,維大道兮無疆。齊地久兮天長,維斯鼓兮作配,勿壞兮勿傷,保億齡兮於耿光。」。

  元代一百六十二年間,對石鼓文的貢獻主要是:1、尋回了金人丟棄多年的十個石鼓,避免了石鼓之泯滅;2、對石鼓妥善地進行了安置;3、視石鼓為三代重器,引起了詩人與學者的重視,創作了一些石鼓詩歌;4、產生了一些比較重要的石鼓研究之著作,如潘迪之《音訓》,吳衍撰《周秦刻石釋音》等。

  以上資料來源於劉星、劉牧著《石鼓詩文復原譯釋》​ 明代石鼓研究(附石鼓歌) 明朝取代元王朝後,仍將石鼓陳列於國子監大成門內,供文人學者觀賞與研究。這一時期,雖然喜歡石鼓文的詩人、書法家與學者很多,創作了許許多多的石鼓詩歌,甚至形成了歷史上石鼓詩的創作高峰。但由於社會相對的較為安定,石鼓未遭受劫難與變遷。所以石鼓詩歌內容偏窄,多為讚美、想像與抒情,文學色彩較濃。明代作有石鼓詩歌的詩人有唐之淳、盧原質、程敏政、李東陽、何景明、王家屏、朱國祚、顧文昭、董其昌、黃輝、焦竑等等。

  唐之淳《石鼓詩》:「郡學舊辟雍,中有岐陽鼓。古今所聞十,左右各惟五。離離大星隕,兀兀壞雲補。纍纍營灶減,落落陳沙聚。質若切元玉,制若覆冷釜。氣若鎔五金,文若斷釵股。孤峰割秋瘦,千花耀春嫵。森嚴列戈矛,爾雅冠章甫。檐冰溜靜懸,海暖浪掀舞。摧舟半折軸,敗舫或遺艫。小龍彭蠡歸,大鵬扶搖舉。斷苔明碎錦,古墨漬潤礎。思昔委秦郊,雷電驚草莽。來牛礪其角,鑿臼加以杵。幸今依聖宮,星日照廊廡。圭璧遜其儀,俎豆與之伍。脫非天意憐,或是神明佑。深檐白晝永,老屋翔鸞翥。晴連畫戟陰,冷濕宮墻雨。諸生獲講解,髦士資訓詁。啟鑰煩豎閽,碑本利商賈。韋辭表姬周,韓語懷李杜。雄章迭鏗鍧,遺恨寄酸楚。紛紜歐蘇作,詰屈韋鄭譜。稱評雖靡定,仿像詎非古。輒生千載下,匏繫三江滸。神徙弛周南,足不出城府。適從遼碣役,遂作幽燕旅。平生慕奇文,一日獲往睹。初臨色愈庄,欲狎氣斯沮。如親至東都,揖讓申與甫。如親行田獵,博攫兕與虎。如虛藜莧腹,享太牢肥羚。如洗蟬蜩耳,聆笙馨柷敔。羈愁破昏懵,喜氣浹眉宇。時為纏壽星,歲甲在疆圉。天寒號鴟梟,城荒茂禾黍。宗周本余懷,覽古亦天與。摩挲重圖訓,蹙蹜愧庠序,聊陳曹鄶風,式繼韓蘇武。洪武丁卯秋九月,余於燕城觀石鼓,因賦此四十韻,以紀一時之勝覽。」。

  盧原質《石鼓詩》:「 羲皇妙心畫,人文始昭宣。後聖更有作,載籍日粲然。成周逮中葉,宣王振其顛。宏綱用勿墜,厥德未為愆。偉哉岐陽獵,伐石工磨鐫。方前固雲邁,揆後信猶賢。嬴秦一何愚,盡滅古簡編。翻刻李斯文,乃欲垂萬年。豈謂不旋踵,掃跡如雲煙。孔壁遂啟藏,此石亦偶全。於今二千載,墨本盛流傳。要知文字行,白日麗中天。縱今盪無存,人心復開先。賢聖去我遠,魯魚失其筌。安得周召徒,為倡麟趾篇。」。

  程敏政《石鼓詩》:「岐陽埋沒草離離,汴省燕都石屢移。三代文章存鳥跡,百年風雨蝕晁皮。摩挲尚識宗周器,題跋誰鐫蒙古辭。卻愛勝游黃叔度,孔庭懷古立多時。」。

  何景明《石鼓歌》:「我來太學謁孔廟,下觀戟門石鼓陳。之罘詛楚已埋沒,此石照耀垂千春。苔昏蘚澀讀難下,蟲雕鳥剝細不分。古畫詰屈蛟龍隱,石氣慘淡煙霧紛。周王功勛史籀筆,數石細落岐陽濱。中興氣象豈復睹,大篆意格誰曾聞。先秦文字稍近古,兩漢摹拓多失真。六朝以來尚靡麗,鐘王往往稱通神。唐愈宋軾遞歌嘆,長篇險韻何悲辛。大觀之間入汴國,君王好藝崇斯文。高駝巨艦遠載致,金填玉嵌傳相珍。靖康乘輿忽播盪,保和玩物隨煙塵。神驅鬼守散復聚,至寶豈得空沉淪。文皇北來定燕鼎,不置太廟留成均。博士無煩上書請,書生頗得親講詢。虛廊素壁安置穩,大廈長檐覆蓋新。不隨鐘鼎怨磨滅,已與琬琰爭嶙峋。平生博覽愛古迹,世上墨本徒紛紜,此雖殘缺歲已久,尚覺隻字輕千緡。碧池日月動華袞,奎閣星斗羅貞瑉。嗚呼孔廟在萬世,此石與廟長無湮。」。

  王家屏《石鼓歌》:「我聞周宣狩岐陽,其時中興王業昌。作詩刻字傳永久,辭高二雅文三倉。遺碣累累至今在,鬼護神呵更顯晦。自岐徙汴復入燕,幸遭珍重休明代。鴻都石經久已訛,此鼓完好曾不頗。文廟之中戟門畔,幾回剔蘚為摩挲。固知至寶非容易,合令安頓森嚴地。今皇文治邁成周,講求自是詞臣事。誰人得比韓孟才,斡旋風雲天漢來。惟有岣嶁一片石,千秋萬古共崔嵬。」。

  朱國祚《石鼓歌》:「橋門左右獵碣十,形如鼓礎相排連。窪中或與齏臼似,抱質可敵瑤琨堅。傳聞書自太史籀,比與大篆尤瑰妍。其辭典奧儷二雅,彷彿吉日車攻篇。周京遺制眾所信,疑義莫定文成宣。紛論雖滋翟鄭議,審視終異秦斤權。下逮宇文豈能爾,薺堂所見勿乃偏。嗚呼神物不易睹,三代舊跡稀流傳。巫咸告辭熊相詛,裕陵寶惜今棄捐。比干銘折為州壤,穆滿書徒壇山頂。會稽窆石字茫昧,岣嶁秘跡文糾纏。掎摭非乏好奇士,千搜萬索無真詮。詎若十鼓離複合,陳倉入汴還留燕。氈包席裹囊駝背,塵蒙露濯爪牛涎。置諸太學始皇慶,於今又歷二百年。深檐五丈密蓋護,不受長雨闌風顛。我來摩挲輒終日,證以郭薛施潘箋。凝思斫桐來自蜀,叩之定有聲淵淵。文殘非因硬黃拓,劃缺反撼鉤金填。長廊無人起題壁,回視落景棠梨懸。」。

  顧文昭《石鼓詩》:「古文不可見,籀也遺芬芳。去今二千載,字畫猶端莊。缺落雖不完,間亦存數行。如逄冠劍士,濟濟游嚴廊。想見當時盛,會朝坐明堂。仆隸皆證人,從知史臣良。況在文武日,交修寧少忘。西旅貢厥獒,召公遠為防。周宣中興主,羽獵思外攘。惜哉詞語間,末及戒其荒。趙君博雅士,好古能收藏。起我東周嘆,題詩贈慨慷。」。

  明代二百七十六年間對石鼓文化的貢獻主要是:1、較好地安放與保護石鼓,使之未受到明顯毀壞;2、創作了一大批石鼓詩歌,較好地宣傳與擴大了石鼓文化的影響;3、在研究石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如:楊慎所著《石鼓文音釋》;顧炎武著《金石文字記》、李中馥《石鼓文考》、陶滋《石鼓文正誤》等;4、楊慎撰刻所謂「東坡本」石鼓文(函海本),雖來自薛尚功《岐陽石鼓文》補字本,但對後世產生了正負兩方面不同的影響。

石鼓與石鼓文之歷史與研究概況(之三) 清代石鼓研究(附石鼓詩) 清軍進入北京,奪取政權,取代明朝後。順利接管了宮殿,以及各種文物。定都北京後,清政府一般都按舊例進行管理,故而文物遺失損毀不大。石鼓依舊陳列於孔廟大成門內。為了鞏固滿清統治,加快民族文化融合。康熙、乾隆等都十分重視漢文化的學習與運用。清聖祖玄燁還特意寫有一篇《石鼓贊》:「朕釋奠先師於國學,觀石鼓於廟門之兩廡。緬懷周宣。迄今兩千餘年,而中興之烈,岐陽之蒐,俯仰如昨。魯壁汲冢,缺有間矣。此文此石,獨煥然與日月爭光,是三代法物之僅存者也。今列在太學,實斯文之盛,嘗尋繹拓本,推詳其遺義,有會於心焉,乃為贊曰:猗歟周宣,纘緒文武。一時從臣,方叔召虎。蒐於岐陽,陳列斨弩。鐫功告成,伐石作鼓。以歌以銘,載規載矩。豈備考擊,致煩朦瞽。鼓鼙思將,義蓋有取。歷二千年,鑠日蝕土。蝌蚪失傳,剝落誰補。車攻馬同,麀鹿麌麌。晨星缺月,完句可數。天門詄盪,岐山翔舞。軒頡是班,鍾土敢伍。陳在泮宮,設於廊廡。是切是磋,匪擊匪拊。橋門觀禮,如對簋簠。庶幾文治,再見三古。」。從康熙的詩歌來看,明顯持石鼓為周宣王時所作之觀點。憑藉皇威皇權,清中期前,是不會有人敢提出違背聖意之觀點的。所以清代學者仍維持「宣王說」之觀點。對石鼓文的研究,大都著重於文字之考證,書法之研究。

  清高宗乾隆也寫有《再題石鼓》:「石鼓韓歌掘臼科,弗知其意所云何。茲因考古求之質,爰命圖真一有窠。慨嘆會充舂杵用,傷形已閱歲年多。言行國學歷珍棄,重道崇文功不磨。 命圖十鼓形以來,漫漶缺裂固千百年物之常,其第十鼓平面則鑿為大孔,圖徑一尺三寸、深一尺二寸,因恍悟即昌黎之所謂臼科也。科者,坎坎者陷,非欲所謂臼窠乎?則昌黎之語乃舉其實,而其為臼窠自唐時已然矣。嗚呼,為此者實庸愚小人不足罪。茲雖珍重護惜以永厥年,安知數千百年之後不復遭剝蝕割鑿之災乎。而重用其文以成十鼓之全,又非拘於形而泥於古乎。其幸在茲,其慎亦在茲矣。」。在此詩中,乾隆對石鼓掘臼科之事提出了疑問。

  由於康熙、乾隆都喜歡石鼓文,大臣學士都投其所好,緊隨其後。在阮元「北碑南帖論」的推助下,一時間全國上下掀起了學習石鼓書法,研究石鼓文字之風。石鼓文拓本重金難求,為適應市場需求,各類石鼓文版本,應運而生。許多秘藏之拓本,也都出現於清代。這一時期產生的石鼓文學者也多,遠遠超過宋元各代,但涉及石鼓產生年代的極少。著作多為「考釋」、「集注」、「定本」之類。如朱彝尊《欽定日下舊聞考·石鼓文考》,張燕昌《石鼓文釋存》、尹彭壽《石鼓文匯》、強運開《石鼓釋文》、震鈞《石鼓文集注》、鄭業斆《石鼓文定本》、沈梧《石鼓文定本》、吳大澄《說文古籀補》等。

  以上資料來源於劉星、劉牧著《石鼓詩文復原譯釋》 

參考書目[編輯]

劉星 劉牧:《石鼓詩文復原譯釋》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石 鼓 文( 公元前 374± 年‧東周年間‧書寫者不詳)

石鼓文於唐朝初年在陝西鳳翔縣出土,共十鼓,每鼓高約 45~90 公分,直徑約 60 公分,因文字刻在鼓狀圓石而得名,是現存最古的石刻文字,有「石刻之祖」之稱。(圖:北京故宮)

西周後期,周宣王命太史官收集古文制訂新字,稱為篆書。因太史官名籀,故又稱籀文。當時列國通行的是各自發展的古文,籀文只被起於西方、吸收周朝文化最力的秦國所用。

秦始皇統一天下,以秦文為基,省減籀文制訂新字而有秦篆。為有所區別,周朝的篆書稱大篆(籀文),秦朝的篆書稱小篆。由於籀文已無跡可考,使得年代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前約 153 年,書體近似籀文的石鼓文彌足珍貴。

石鼓文上承籀文,較之縱三橫二比例、規規矩矩的秦始皇刻石(小篆),顯得自由許多。歷史上多位篆書名家如秦朝李斯、唐朝李陽冰、清朝吳昌碩,多得力於此。

李斯‧泰山刻石

秦‧李斯‧瑯琊台刻石

   

秦‧李斯‧嶧山刻石

秦‧李斯‧會稽刻石

石鼓文出土之初被棄置荒野,直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作長篇「石鼓歌」傳頌,始顯於世。

 

唐‧韓愈:石鼓歌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陵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蒐於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

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髮盡備無差訛。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科。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嗟予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

憶昔初蒙博士徵,其年始改稱元和。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祇載數駱駝。

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聖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

觀經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大廈深簷與蓋覆,經歷久遠期無佗。中朝大官老於事,詎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羲之俗書趁姿媚,書紙尚可博白鵝。繼周八代爭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安能以此上論列,願借辨口如懸河。

石鼓之歌止於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韓愈之後二百餘年,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另作「石鼓歌」與韓愈互為輝映: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後......

 

宋‧蘇東坡:石鼓歌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從政見魯叟。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鬱律蛟蛇走。

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後。

強尋偏旁推點畫,時得一二遺八九。我車既攻馬亦同,其魚維鱮貫之柳。

古器縱橫猶識鼎,衆星錯落僅名斗。模糊半已似瘢胝,詰曲猶能辨跟肘。

娟娟缺月隱雲霧,濯濯嘉禾秀稂莠。漂流百戰偶然存,獨立千載誰與友。

上追軒頡相唯諾,下揖冰斯同鷇彀。憶昔周宣歌鴻雁,當時籀史變蝌蚪。

厭亂人方思聖賢,中興天爲生耆耇。東征徐虜闞虓虎,北伏犬戎隨指嗾。

象胥雜沓貢狼鹿,方召聯翩賜圭卣。遂因鼓鼙思將帥,豈爲考擊煩矇瞍。

何人作頌比嵩高,萬古斯文齊岣嶁。勳勞至大不矜伐,文武未遠猶忠厚。

欲尋年歲無甲乙,豈有名字記誰某。自從周衰更七國,竟使秦人有九有。

埽除詩書誦法律,投棄俎豆陳鞭杻。當年何人佐祖龍,上蔡公子牽黃狗。

登山刻石頌功烈,後者無繼前無偶。皆云皇帝巡四國,烹滅強暴救黔首。

六經既已委灰塵,此鼓亦當遭擊剖。傳聞九鼎淪泗上,欲使萬夫沈水取。

暴君縱欲窮人力,神物義不污秦垢。是時石鼓何處避,無乃天公令鬼守。

興亡百變物自閑,富貴一朝名不朽。細思物理坐歎息,人生安得如汝壽。

 

石鼓文記敘東周年間的秦國君主遊獵之事,亦稱「獵碣」(註:方石為碑、圓石為碣)。年代久遠、數經遷徙又遭戰禍,文字多有磨滅,下面是完整度尚佳的吾車、汧殹、田車三鼓。

第一鼓:吾車

吾車既工。吾馬既同。吾車既好。吾馬既(馬缶)。君子員邋。員邋員斿。

麀鹿速速。君子之求。●●卣弓。弓茲以寺。吾敺其畤。其來趩趩

●●炱炱。即禦即時。麀鹿趚趚。其來大●。吾敺其樸。其來(走賣)(走賣)。射其(豕肩)蜀

第二鼓:汧殹

汧殹沔沔。●●皮淖淵。鰋鯉處之。君子漁之。澫又小魚。其斿(走散)(走散)。

帛魚(帛樂)(帛樂)。其簠氐鮮。黃帛其鯁。又鮒又(魚帛)。其(立月)孔庶。臠之●●。

洋洋(走專)(走專)。其魚隹可。隹鱮隹鯉。可以囊之。隹楊及柳。

第三鼓:田車

田車孔安。鋚勒馯馯。●●既簡。左驂旛旛。右驂騝騝。吾以郪于原。吾戎止陜。宮車其寫。秀弓寺射。麋豕孔庶。麀鹿雉兔。其●又陳。其●奔奔。大車出各。亞●帛興。吾執而勿射。多庶(走樂)(走樂)。君子迺樂。

清朝中期,碑學盛行,「石刻之祖」石鼓文更為所重,康有為:「如金鈿委地,芝草團雲,不煩整裁,自有奇采。」

下面是吳昌碩臨寫的石鼓文。

清‧吳昌碩臨石鼓文(第二鼓)

清‧吳昌碩臨石鼓文(第四鼓)

清‧吳昌碩臨石鼓文(第六鼓)

下面是在台灣潛心書法創作與教學數十年如一日的謝宗安(1908~1997),八八高齡時臨寫的石鼓文第一鼓及第六鼓。

下面是前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在 2004 年「筆力詩心」書法個展中展出的石鼓文第三鼓,秦先生時年八十三歲。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29 Sat 2013 14:30
  • 置頂 殿下

殿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殿下
,原指殿階之下,後來成為中國對皇族成員的尊稱,次於代表君主陛下漢朝開始稱呼太子、諸王為殿下,三國開始皇太后皇后也稱殿下。唐代以後,惟太子、皇太后、皇后稱「殿下」。

中國的藩屬國的君主亦稱殿下,如李氏朝鮮稱自己的國王為殿下(전하)、宗親稱呼君主為主上(주상),王世子邸下(저하)。

日本稱自己的包括三後(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的皇族還有攝政關白征夷大將軍為殿下。明治維新後,親王內親王女王等皇族尊稱為殿下。

歐洲國家,殿下相當於英語中的Your/His/Her (Imperial, Royal, Grand Ducal, Ducal Serene, Serene, Illustrious, etc.) Highness。

現在中文中把君主制國家的王儲親王太后王后公主等,尊稱為殿下。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徵明行书《咏花诗》
 

明文徵明《咏花诗》行书卷,长546厘米、纵39.3厘米,属国家一级文物,为文徵明的晚年手迹,朱万章说:“文徵明在80多岁的时候还能写出这么 有气势的作品,实在是非常罕见的。”此外,这件作品的用纸为朝鲜向明朝皇帝进贡的高丽纸,上有朝鲜国王之印,整幅作品都盖有骑缝章,为当时皇帝赏赐给文徵 明所用。

此卷行书《梅花》、《桃花》、《梨花》咏花诗三首,以花作寄情,歌咏梅花独傲寒霜,桃花妩媚动人,梨花素洁飘逸。书法宗黄庭坚,字疏行宽,清新隽永。

原刊《书法丛刊》第廿七辑《明文徵明詠花诗册》。沪上双月楼周道振先生鉴定为文彭代笔。

 
{明}'文徵明'《行书·咏花诗·卷》"墨"
 
 

大凡从事书画鉴藏和研究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文徵明(1470~1559年)的大名。他初名壁,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江苏长洲 (今苏州)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书画家,中国绘画史上影响一个时代的画派——“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属于那种开宗 立派的书画大家。

对于文徵明的书画作品,绝大多数人已经耳熟能详。对于他的小楷、他的行书、他的行草书、他的人物画、他的山水画、他的花鸟画等等,人们都能了解其大 致风貌,甚至可以说非常熟悉其不同形式的艺术成就。但是对于其大字行书——尤其是晚年的扛鼎之作,对于很多人来说,则是没有深入的了解,甚至说不易见到, 因此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最近在广东省博物馆热展的一个题为“翰墨丹青五百年:明清书画展”的展览中,文徵明的晚年巨迹——行书《咏花诗》卷正好可以填补 这种遗憾。

在展览伊始,几乎广州所有的大小公众媒体均对来自于河北省博物馆的这件国宝级墨迹作了重点报道,因此不管对于业内人士还是非专业人员,都对这件独特 的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这件纵39.3cm、横546cm的鸿篇巨制中,文徵明以其如椽巨笔向人们展现了一个86岁高龄的书画家的文气匠心。该卷行书 巨迹为文徵明所书《梅花》、《桃花》、《梨花》咏花诗三首,以花作寄情,歌咏梅花独傲寒霜、桃花妩媚动人、梨花素洁飘逸。全文如下:

梅花
林下仙姿缟袂轻,水边高韵玉盈盈。
细香撩鬓风无赖,瘦影涵窗月有情。
梦断罗浮春信远,雪消姑射晓寒清。
飘零自避芳菲节,不为高楼笛里声。

桃花
温情腻质可怜生, 轻韶入粉匀?
新暖透肌红沁玉,晚风吹酒淡生春。
窥墙有态如含笑,背面无言古恼人。
莫作寻常轻薄看,杨家姊妹是前身。

梨花
剪水凝霜蝶裙,曲阑风味玉清温。
粉痕露春含泪,夜色笼烟月断魂。
十里香云迷短梦,谁家细雨锁重门。
一樽不负清明约,洗却残妆绿满村。
  
 末署款“嘉靖乙卯二月八日书,徵明为子际江茂学”,钤白文印“文徵明”及朱文印“衡山”和“停云”。“嘉靖乙卯”为公元1555年,时年文氏86岁。

文徵明以书画著称于世。他的书法早年师从李应桢,小楷深得智永、王羲之、王献之笔法,行书出于《圣教序》,大字则仿黄庭坚,并参以苏轼、米芾笔意。 该卷乃其行书大字杰作,从结体、运笔与纵笔取势看,颇多黄庭坚遗意。字疏行宽,气韵联贯,很多字的走势、笔法及其力度,均给人老辣、遒劲之感。前人论其大 字行书“如风舞琼花,泉鸣竹涧”,观此作,则此言不虚。

尤为难得的是,这件文徵明的晚年佳作是书写在当时高丽国(现今朝鲜)向明政府进献的贡纸上。原纸上有三方硕大的朱文方印,印文为“朝鲜国王之印”。 据《式古堂书画汇考》和《秘殿珠林》等文献记载,在这一年,文徵明还分别用“朝鲜墨笺”和“朝鲜磁青笺”书写小楷《金刚经》轴,说明在他的晚年用朝鲜的贡 纸来创作书法是较为常见的。但用钤有朝鲜国王之印的大幅贡纸来写大字行书的作品,则仅此一件而已。(作者:朱万章 来源:书法杂志)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永巷歌

 

百科名片

戚夫人像  
戚夫人像
永巷歌》,即《戚夫人歌》,又名《舂歌》。相传为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所作。歌词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相伍!相离三千里,谁当使告汝!
作品名称: 永巷歌
作品别名: 戚夫人歌》、《舂歌》
创作年代: 公元前194年
作品出处: 汉书·外戚传
文学体裁: 短歌
作者: 戚懿

 

 
永巷歌》,即《戚夫人歌》,又名《舂歌》。相传为
戚夫人

  戚夫人

汉高祖宠姬戚夫人所作。

编辑本段歌词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相伍!相离三千里,谁当使告汝!

编辑本段典故

戚夫人

[1]戚夫人(?-公元前194年)一称戚姬,名懿,下邳(今江苏邳州)人,祖籍秦末汉初定陶(今山东定陶),是汉高帝刘邦的宠妃,曾随刘邦征战四年,她也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她擅跳“翘袖折腰”之舞,从出土的汉画石像看来,其舞姿优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当的技巧,且花样繁复。戚夫人舞时只见两只彩袖凌空飞旋,娇躯翩转,双目含情,极具韵律美。戚夫人还长于鼓瑟,节奏分明,情感饱满细腻,刘邦听之常不由自主地随声唱和,高兴时,两人开怀大笑,忧伤时则相对唏嘘不已。

记载

《汉书·外戚传》载,汉高祖常欲废吕后子盈,立宠姬戚夫人赵王如意,高祖死,吕后禁戚夫人于永巷(后宫长巷名)使穿囚衣舂米。夫人作歌,且舂且唱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相伍!相离三千里,谁当使告汝!“吕后大怒,因使人杀赵王如意,并断其夫人手足,挖目熏耳,饮以哑药,使居窟室为”人彘
戚夫人曾随刘邦征战四年,也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她擅跳翘袖折腰之舞,又善鼓瑟击筑。帝常拥戚夫人倚瑟而歌。歌毕,每泣下流连。“汉院幽花争雨露,三千宠爱落戚君。纤腰广袖摄魂舞,春色秋波留帝裙。”戚夫人刘邦做汉王时就受到宠爱,继吕后之后为刘邦生下了皇子,其子如意在刘邦的八个皇子中位列第三。“定陶城中是妾家,妾年二八颜如花。”吕后虽贵为皇后,却争不过美艳娇嫩的戚夫人戚夫人也早早地在吕后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两个女人之间实际上展开的是一场不见刀光剑影却是血雨腥风的较量。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普密蓬·阿杜德
拼音:Pǔmìpéng ·'ādùdé (Pumipeng · 'adude)
 
同义词条:泰王拉玛九世陛下,拉玛九世,Bhumibol Adulyadej
    • 普密蓬·阿杜德
      普密蓬·阿杜德
 
 
  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1927年12月5日-),現任泰國國王,1946年登基,1950年5月5日加冕。他是卻克里(曼穀王朝)的第9位國王,也是目前全世界在任最長的國家元首。他在泰國人的政治生活中擁有無可比擬的影響力。
 
 
 
 

人物簡介

普密蓬國王與詩麗吉王後。
  泰國現任國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1927年12月5日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坎布里奇(當時其父在哈佛大學學醫)。普密蓬國王是泰國前國王拉瑪八世阿南塔-瑪希敦之弟。1946年6月9日,普密蓬的哥哥阿南塔突遭暗殺後,普密蓬繼承王位,1950年5月5日加冕。他是卻克里王朝(曼穀王朝)的第9位國王,被稱爲泰國王拉瑪九世,也是目前全世界在任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

  普密蓬-阿杜德1933年隨母移居瑞士洛桑,21歲時在瑞士超速開車發生意外致使右眼失明,1948年在巴黎遇上詩麗吉皇后,1950年結婚並回國接掌皇權,並在位至今。

   普密蓬-阿杜德在位期間,經常巡視農村,曾贊助實施土地改革、水利、優良品種培植等多項農村發展計劃。普密蓬-阿杜德愛好攝影,擅長音樂,精通7種外 語,並在文學和藝術上有很高的修養。他曾穫得奧地利音樂學院音樂博士學位,對音樂造詣頗深,特别鍾情於鋼琴和薩克斯管的演奏,他還寫過《雨絲》等多首著名 樂曲並出版過樂曲專輯。

早年經歷


  1927年12月5日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坎布里奇(當時其父在哈佛大學學醫),是泰國前國王拉瑪八世阿南塔之弟,兩歲時喪父。他的名字,普密蓬·阿杜德,意思是“土地的力量,無與倫比的力量”。
 
  (普密蓬國王的父親瑪希敦王子是拉瑪五世的第69子。普密蓬國王的母親詩納卡琳公主王媽,出生於一個平民家庭,自幼喪父,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曼穀詩里叻醫學院助產科,穫政府獎學金赴美國留學深造,與正在美國攻讀醫學的瑪希敦王子相識,相愛成婚。育有兩子一女。)

  1933年,隨母移居瑞士洛桑,曾在洛桑大學攻讀理科。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回國。1946年6月9日,他的哥哥阿南塔·瑪敦國王突遭暗殺後,他繼承王位。

  1948年,拉瑪九世因爲在瑞士的一場交通意外中不幸導致右眼失明。

  1950年5月擧行加冕典禮,爲泰國王拉瑪九世,年僅19歲。他是當今世界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同年6月又赴洛桑繼續學習,1951年12月回國正式接掌王權並在位至今。

婚姻家庭

 拉瑪九世
  普密蓬國王與詩麗吉王後。
   在法國巴黎,年輕的國王結識了泰國駐法國大使的女兒詩麗吉.吉滴亞功。詩麗吉出生於一個王族家庭,年輕漂亮,當時正在法國學習鋼琴。她那靚麗的倩影和優 美的琴聲深深吸引了酷愛音樂的拉瑪九世。 1949年7月19日普密蓬與詩麗吉訂婚。1950年2月23日拉瑪九世普密蓬返回曼穀,3月18日擧行了登基大典,4月28日與詩麗吉登記結婚。在金碧 輝煌的大王宮擧行了泰國傳統結婚典禮後,拉瑪九世冊封詩麗吉爲王後。新婚後一周,在5月5日擧行了隆重的加冕儀式。普密蓬國王正式開始親政,管理自己美麗 的國家。

  普密蓬國王詩麗吉王後婚後育有一位王子和三位公主,即:
 
  烏汶叻公主,1951年4月5日生於瑞士洛桑;  
  瑪哈·哇集拉隆功王儲,生於1952年7月8日;
  詩琳通公主女王儲,生於1955年4月2日;  
  朱拉蓬公主,生於1957年7月4日。
 
  詩麗吉王後早年曾在法國丹麥英國等國生活和學習。她長期從事社會福利工作。詩麗吉王後興趣廣泛,對歷史、文化、藝術以及扶貧、環保等問題有研究。

泰王國的象征


  1950年5月5日,普密蓬國王加冕時,就對全體泰國人民莊嚴宣誓,“我將以公平正直治理國家,爲全體泰國人民造福”。這句誓言,現在依然是他的行爲准則。

  在過去的60多年間,普密蓬國王遵循憲法,履行了自己作爲君主的職責。同時,作爲泰國國王,他保持了泰國建國7個世紀以來根植於這個國家的傳統和信仰。多年來,普密蓬國王任勞任怨,用畢生精力推動王國的發展,提高泰國人民的生活水平。

   今天,4000多個皇家項目正在發揮着作用,涵蓋了抗洪、灌溉、公共醫療以及遠程教育等多個領域,惠及泰國百姓千萬家,尤其造福偏遠地區。在普密蓬國王 發起的各個項目和倡議當中,最著名的有:致力於通過替代種植和水土保持來發展高山農業的皇家工程和皇家工程基金會,皇家人工降雨工程,“猜帕塔那”水利工 程,土壤酸度加速工程以及被稱爲“猴腮”的蓄水工程等。普密蓬國王關於農業和小康經濟的新理論,也被廣泛地用來作爲建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模型。

  在國際上,普密蓬國王曾穫得多項榮譽,其中包括30個國際榮譽和20多個榮譽學位。2006年,聯合國將首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人類發展終身成就獎”授予普密蓬國王,稱讚他:“在位60年當中,致力於發展並不懈地提高泰國人民的生活水平。”2009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將首個“全球領導人獎”授予普密蓬國王,以表彰他作爲發明家的才華和“以知識產權促發展”的積極倡議者所做的突出貢獻。普密蓬國王是一位多產的藝術家和發明家,是首位穫得專利的在世皇室成員。他擁有20項專利和19個商標,且全部無償向公眾開放使用。

  2007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泰國人類發展報告》指出:“他是科學家、哲學家、倡議者和楷模。他的傑出領導雖不可複制,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爲榜樣,鼓舞着全世界向他學習。”

  普密蓬國王是泰國的象征,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泰國人。上世紀60年代,在詩麗吉王後殿下的陪同下,普密蓬國王對亞洲、美洲、歐洲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進行友好訪問。在泰國,國王也接待世界各國領導人和王室成員的來訪。

   多年來,普密蓬國王不辭辛勞爲人民,受到國内外高度讚譽。2006年6月9日是國王登基60周年,慶典當天,來自全球25個國家的皇室貴賓與泰國人民一 起,慶祝普密蓬國王成爲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這是一個隆重的歷史性慶祝活動,宏偉壯觀的“王室之舟”巡游儀式再次讓泰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普密蓬國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60多年來,他一直是國家穩定與團結的核心,爲了泰國人民的福祉,踐行着自己的誓言。對全體泰國人民來說,普密蓬國王是真正的“王者”,是“大地之父”。

愛民如子

 
             拉瑪九世
   普密蓬.阿杜德國王陛下是泰國人民的英明領導者,備受泰國人民的尊重和愛戴。他還特别關心那些生活在比較困難的地區的人民,想方設法幫助他們排憂解難。 我曾多次從泰國報紙和電視上看到國王陛下手持文件夾深入農村了解情況,慰問群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國王陛下身體力行,在曼穀王宮内創辦了牛奶廠,種植了 試驗田;在普吉府吉拉達宮南側倡導並親自捐資設立皇家開發項目,開辟示範林區和水稻試驗田,發展中小型農業科研試驗,爲提高泰國農民種植水平和增加農民收 入起了示範作用。我在任職期間還深切地感到,國王陛下極其重視泰國國内的穩定,深知隻有局勢穩定才能爲經濟發展創造條件,才能使人民安居樂業。因此,每當 國内政局出現某種不安定的因素時,國王陛下以自己的崇高的威望發出號召並親自做工作,很快使局勢轉危爲安。正是由於國王陛下的英明領導,泰國才能在政治, 經濟等各方面顺利發展,即使遇到某些暫時困難,也能較快地得到解決。

  普密蓬國王自1946年登基至今,已在位63年, 是泰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普密蓬國王熱愛他的祖國和人民。他勤政愛民,關心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經常外出體察民情,恩賜物品,救濟貧窮 失學兒童和災民,修築學校和水庫等。在泰國人民心中,普密蓬不是神的化的君主,而是民主制度下人民的國王。作爲泰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1987年 5月8日,普密蓬國王被泰國人民尊稱爲普密蓬大帝。

在泰國政治中的作用

鑾披汶·頌堪時期

   普密蓬國王在位的早期正值鑾披汶·頌堪的獨裁時期,普密蓬國王僅僅是國家的象征而沒有實權。在1957年8月,在進行了6個月的議會選擧後,沙立·他那 叻元帥因爲頌堪主持了佛曆2500年的慶典指責當時執政的元帥頌堪對國王不敬。同年9月16日,頌堪向普密蓬國王尋求支持,普密蓬國王告之其下野以避免政 變,頌堪沒有接受普密蓬國王的建議。當晚,沙立·他那叻元帥接管政權,兩小時後普密蓬國王向全國宣布戒嚴令,同時普密蓬國王任命沙立元帥爲軍方最高長官。 當時的任命令是這樣表述的:

  當前國家形勢表明政府總理鑾披汶·頌堪元帥的執政得不到信任,政府也無法確保國家的穩定。 將由沙立·他那叻元帥接管政府。我因此任命沙立·他那叻元帥爲軍方最高長官。全體人民務必保持冷靜並從今以後按照沙立·他那叻元帥頒布的政策法令執行。佛 曆2500年(公元1957年)9月16日。

沙立·他那叻時期

  在沙立獨裁 時期,君主制被恢複。普密蓬國王參加各種公共慶典,巡視各省府並主持了很多發展項目。在沙立時期,一度在朱拉隆功國王時期開始被禁止的在國王接見時匍匐的 禮儀在特定場合被恢複,同時被恢複的還有Thammayut Nikaya法令。國王也首次在君主專制政權被推翻後通過湄南河的皇家禦船隊伍爲寺廟賜賞袈裟

   其他卻克里王朝時期廢止的儀式,例如禦耕儀式,也都被恢複。在1963年12月8日,沙立去世時,全國進行了空前的二十一天的國喪。在他的遺體上方使用 了禦用五叠禦頂。長期從事皇室顧問的Phraya Srivisarn Vacha後來記錄沒有哪位總理像沙立這樣與皇室有着緊密的關係。

   當代的學者對普密蓬國王和沙立的關係的看法各不相同,《從不微笑的國王(The King Never Smiles)》的作者保羅.韓德利(Paul Handley)認爲沙立實際上是普密蓬國王的工具,而政治觀察家Thak Chaloemtiarana認爲沙立在利用普密蓬國王建立自己的公信力。

他儂·吉滴卡宗時期

  他儂·吉滴卡宗元帥在沙立去世的第二天被任命爲總理。他在前十年繼承了沙立的多數政策。

   在七零年代,普密蓬國王是童子軍和紅牛預備役組織的關鍵人物。在1973年10月,在大規模抗議和眾多主張民主的示威人士死亡之後,普密蓬國王向抗議者 打開了Chitralada宮殿的大門並接見了學生領袖。普密蓬國王隨後任命了法政大學校長毿也·塔瑪沙逖爲新首相,取代了他儂元帥。他儂後來移居美國和新加坡

   之後是民選的政府執政,但是1976年他儂回來並且在Bowonniwet寺皈依佛門成爲一名和尚時引發了新的沖突。抗議者反對獨裁者的行動升級,特别 是當兩家報紙(一家英文一家泰文)曝光醫學照片表明法政大學的學生絞死了一個和哇集拉隆功王子雕像很象的人時抗議到達了頂峰。由於公眾相信並且親政府的媒 體宣傳發生了對王室不敬的事件,忠於國王的軍隊和預備役武裝力量包圍了大學並在1976年10月6日導致了流血沖突。官方的死亡數字是46人,但實際的數 字可能上百。

炳·廷素拉暖時期

  1991年泰國軍事政變

  1991年泰國軍事政變,是泰國皇家軍隊以推翻當時泰國首相差猜·春哈旺而發動的軍事政變。

  差猜·春哈旺上任後頗積極推動民主,將決策功能由公務員和軍人移至民選的從政者。當時政治人物根據憲法精神要求軍方下放權力,是軍人發動政變的緣由。

   政變推翻了差猜·春哈旺、憲法和國會。事實上,當時許多人都樂於見到一個貪污的政府被推翻,然而很快泰國人民就知道軍方並不願意恢複原來政制,甚至回歸 軍事統治。雖然新政府由商人領導,但民間依然要求重新建立憲法權力,傳媒也普遍支持這種要求。惟軍方卻並不打算回應,很快就在政府中安插了他們選擇的首相 ——蘇欽達將軍,又重寫了憲法,令公務員和軍人穫得莫大權力。

  1992年,泰國人民上街游行,抗議軍方統治。這是一個 完全和平的游行,然而軍方卻用武力鎮壓,並把他們定性爲共產黨員。連續五天,整個曼穀都陷入一片混亂,泰國軍方甚至開鎗掃射,不少醫護人員也告傷亡。混亂 高峰過後,首相蘇欽達和示威人士領袖雙雙跪在泰王面前,承諾平息風波,示威始告結束,新的選擧和憲法也得到恢複。

  1992年黑色五月事件

  發生於1992年的黑色五月事件,是可以看出普密蓬對於泰國政局及社會的影響力的經典事件,在此一事件中,普密蓬起了關鍵作用,使得泰國從軍人主政過渡到民主政府。

   時間回歸到1991年的泰國軍事政變,當時差猜·春哈旺内閣垮台後,有軍方背景的蘇欽達成爲總理,使得人民不滿,亦埋下了隔年黑色五月事件的發生。 1992年5月17日至5月20日,泰國人民上街游行示威,抗議軍方統治,其後示威升級,蘇欽達命令軍方武力鎮壓導致大批學生死亡。情況變得越來越緊張, 因爲暴力和騷亂蔓延到其他地區。

  當軍方再次打算武力鎮壓時,國家面臨發生内戰的危機,普密蓬介入。他召見蘇欽達、退役少將查龍和請願學生領袖入宮,在電視面前警告雙方保持克制。在危機下,查龍和蘇欽達在電視一起向普密蓬下跪,不久後,蘇欽達便自動下台,避免再一次危機的發生。

  事後,很多學者認爲,這一事件是導致泰國軍方淡出泰國政治舞台之始。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雷尼尔三世

 
生平简介:雷尼尔出生在1923年5月31日,1949祖父去世后雷尼尔继任摩纳哥君主,而雷尼尔为世人所知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婚姻。有一天,一位被称为“冰山美人”的好莱坞女影星在摩纳哥王宫参观,结果一个风度翩翩的王子殷勤的为她做起了向导,这就是格蕾斯·凯莉和雷尼尔“童话般爱情”的开始,1956年春天,凯莉和雷尼尔走上了婚礼殿堂,许多美国人至今都还把那场婚礼看成是上个世纪这个世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婚后他们两人总共生了3个孩。
但不幸的是,凯莉1982年在一起车祸中丧生,雷尼尔悲痛欲绝,之后便一直独身。直到现在他还经常说,凯莉的身影在王宫中无所不在。他说,他喜欢享受天伦之乐并深爱着自己的国家,在1999年为雷尼尔登基50周年举办的纪念日上,76岁的雷尼尔再次表达了他的这份感情。摩纳哥王子雷尼尔三世:我想让人们知道,我和我的孩子以及家人在一起庆祝我登基50周年是多么开心的事情,这个国家让人们感到骄傲,在这里人人都互爱、自信。
欧洲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雷尼尔三世至今为止在位56年,是当今欧洲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也是当今世界上统治时间第二长的国君,仅次于泰国现国王拉玛九世普密蓬·阿杜德。   摩纳哥公国是世界上第二小的国家,位于法国东南部,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人口仅两三万。雷尼尔曾经说过,他是世界上唯一能在大街上认识所有子民的国家元首。   把摩纳哥变成“富人的天堂”   摩纳哥虽然只是个“弹丸之地”,但有着过人智慧的雷尼尔却把它缔造成了一个“富人的天堂”。雷尼尔曾在英国黑斯廷斯萨默菲尔德学校、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读过书,后来在法国军队服役期间,曾参加过解放阿尔萨斯和斯特拉斯堡的战役。   1949年5月9日,雷尼尔继承了祖父路易二世亲王的王位,成为国家元首。即位后,雷尼尔将这个不起眼的小国逐渐变成地中海的一颗明珠:豪华的蒙特卡洛赌场让富豪们甘愿一掷千金;银行的信誉和保密措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大量资金;而大量的免税店也吸引了不少有钱人来购物。   另外,雷尼尔还通过填海造地使摩纳哥的领土扩大了20%;浮动的防浪堤使其港口吞吐量增加了三分之一,豪华游轮得以停靠码头。高楼大厦在山腰拔地而起;而地下的空间则被开辟出来停放法拉利等名贵跑车。   半个多世纪以来,雷尼尔亲手建设了现代化的摩纳哥,他的子民一直亲切地称他为“建设亲王”。
牵动全球的罗曼史  
雷尼尔病危的消息不仅让人联想到了他已故的爱妻,二十几年前离他而去的格雷斯·凯利。这是一段牵动全球的罗曼史,一个美国电影皇后与欧洲王子的故事,他们曾经在地中海畔小山顶的王宫内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
尽管凯利自1956年嫁给雷尼尔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大银幕,但这位好莱坞女演员将她的优雅和魅力带到了她的新故乡,全世界有目共睹。“雷尼尔王子和世界上最有名、最美丽的女人格雷斯公主结婚之日是摩纳哥登上国际舞台的日子,”聚焦欧洲王室法国周刊《Point de Vue》的主编文森特·韦兰说。  
雷尼尔除了闪亮的政绩,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和优雅美丽的好莱坞女星格蕾丝·凯莉的婚姻。曾有人赞誉雷尼尔的这段爱情是20世纪最动人的爱情。   1955年,格蕾丝·凯莉在参加法国戛 纳电影节期间与雷尼尔三世相识,雷尼尔三世对漂亮高贵的凯莉一见倾心。同年12月,亲王专程飞赴美国,向凯莉求婚。1956年1月,亲王正式公开了他们订 婚的消息,3个月后,这对美妙爱情的主角举行了豪华盛大的婚礼。当时,这场婚礼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1000多名世界各地的记者来到现场采访、报道这一 盛况。  
1982年夺去凯利生命的那场车祸被摩纳哥人视为全国性的灾难。凯利的遗体在建造于19世纪的摩纳哥大 教堂栖息,她身边躺着雷尼尔的三位先祖,这里是惟一永远摆放鲜花的墓冢。而1956年4月18日,凯利和雷尼尔正是在这个大教堂举行了婚礼,一场真正当之 无愧的“世纪婚礼”。童话开始的地方恰好是它终结的地方,悲伤和微笑都自这里开始。公主坟墓的旁边早已竖上了另一块大理石墓碑,等待刻上王子的名字。 一生没有再婚 公国处处倩影
距离凯利悲剧性的死亡已经二十多个年头,而她和雷尼尔的故事仍未结束。雷尼尔一生没有再婚,并在他的小小公国为这个他深爱的女人建筑了无数纪念物,因此凯利的形象至今在摩纳哥仍然鲜活。蒙特卡洛赌场外的海岸边是格雷斯公主大道;帆船星星点点的港口边是格雷斯公主图书馆;雷尼尔入住的医院外是格雷斯公主剧院,雷尼尔目前在这家医院依靠呼吸器延续生命。  
摩纳哥, 那些上了年纪的人们时常柔情地回忆起格雷斯公主带着她的孩子们在海边骑自行车,向过路人挥手致意“早安”的情景。“格雷斯公主还在这里。我无法解释这一 切。”40岁的纳塔利·庞瑟纳德说,她在王宫附近的一个护士学校教书,“她拥有魔力、闪耀着温暖、慷慨和人道主义的光芒。”  
大家也一致认为,雷尼尔这些年来一直保持单身是他恪守对爱的承诺。“他一直没从她的死中恢复过来。这是不能挽回的损失,”雷尼尔传记的法国作家菲利普·德洛姆说,“没有什么能取代她的位置。”  
2002年,凯利去世20周年忌日,摩纳哥王室发行了一本纪念册,收录了许多这对王室爱侣的照片,雷尼尔亲笔为该书题写了前言。“她消失20年后,格雷斯公主还一直在我们心灵和思想中出现,”雷尼尔写道,“作为妻子和母亲,她做到了完美……”  
摩纳哥的一个时代结束  
“如果雷尼尔王子去世,摩纳哥的一个时代就将结束。但它的意义远不止那样。”韦兰说。欧洲见证过上世纪这场爱情的大多数王室长者都已去世,其中包括英格兰和丹麦的王后和西班牙国王的父母。“这也将是欧洲一个时代的结束。”  
雷尼尔的王位继承人是他的长子——现年47岁的艾尔伯特王子,至今未婚,也没有子嗣。因此摩纳哥2002年变更了该国的继承法,允许这个没有后代的现任王子将王位让渡给他的姐妹。艾尔伯特的姐姐卡罗琳公主和妹妹斯蒂芬尼公主都喜欢生育。  
雷尼尔1949年登基,7年后与凯利成婚。许多人原先希望艾尔伯特能像父亲一样书写新的童话故事。“我听说,‘22岁的摩纳哥公民桑德琳说,’他(艾尔伯特)到现在还没有结婚,是为了寻找一个酷似格雷斯·凯利的女人。”“什么都说不定,”她透过墨镜凝望着格雷斯公主的墓地,“也许摩纳哥将会有另一个美国公主。”  
雷尼尔的病危是摩纳哥童话的最后一个章节。这场爱情至真至善、至伟至美。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上在位最短的国君:法王路易十九世

世界上在位最短的国君:
法国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九(在位20分钟,1830年7月30日)
路 易十九(1775-1844)的父亲阿图瓦伯爵查理·菲利普法王路易十五的孙子,路易十六与路易十八的弟弟。他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流亡贵族的领袖之一。他在 1795年至1814年间住在英国。路易十八复辟之后,查理·菲利普成为其主要顾问和出谋划策者。1824年无子的路易十八一病不起,由67岁的弟弟查 理·菲利普即位,是为查理十世(Charles X)。

世界上在位最短的国君:法王路易十九世

查理十世

路易十九曾在威灵顿公爵军中效力,百日皇朝时被关进了监狱。路易十八复辟之后曾统军南征西班牙,查理十世即位后被封为皇太子。
查理十世即位后推行一系列反民主的政策,如清洗军中曾为拿破仑效力的军人,恢复土地贵族的权力。这使他十分不得人心。在加上他对天主教的强烈热情和贵族政治的恶劣,引起人民的强烈敌意。1830年法国发生七月革命,7月31日,议法议会选举路易的远房堂兄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为王国摄政,两天后查理十世退位,他被迫在向他的儿子路易的让位书上签字,流亡英国。而皇太子路易也在一份放弃王位的协议书上签字。这两个签字纯属形式,目的是为路易·菲利浦续位合法化,但这两个签字大概相隔了20分钟,所以在这20分钟里路易成为了技术上的法国国王,按法国君主排行,为路易十九世(Louis XIX)。有趣的是路易在签字的时候曾哀求革命者:"Laissez-moi régner seulement une heure."(让我统治一个小时吧)。结果回答是:"Vous? Sûrement pas !"( 您?肯定不可能!)。
 

世界上在位最短的国君:法王路易十九世

路易十九世
路易十九放弃王位后流亡到意大利,最终死在那里。1830年8月9日,路易·菲利浦(Louis-Philippe Ier)加冕为法国国王。他在右翼极端君主派和社会党人及其他共和党人之间采取中间路线,以巩固自己的权力。1846年工农业萧条,人民普遍不满,引发法国二月革命。他于1848年2月24日逊位,波旁王朝灭亡,法兰西第二共和成立。

世界上在位最短的国君:法王路易十九世

路易·菲利浦国王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秋時代,越國與鄰近的吳國經常發生戰爭。越王允常死後,其子句踐即位。當時的吳王闔閭想趁機攻佔越國,但越王句踐率軍反擊,大敗吳國,並射傷吳王闔閭。吳王闔閭後來傷重而亡,他臨終時立太子夫差為王,並交代他為自己報仇。
 
吳王夫差即位後,奮發圖強,專心訓練軍隊,準備為父親復仇。越王得知消息,不理大臣范蠡的勸告,就先發制人,舉兵攻打吳國。果然,吳王夫差大敗越王句踐,越王帶著五千名兵將一路敗退,吳王乘勝追擊,最後把越王圍困在會稽。後來,越王為了向吳國求和,就派大夫文種賄賂吳國太宰伯嚭,讓伯嚭勸說吳王和越王議和。吳王不聽大臣伍子胥勸諫,一舉消滅越國,卻聽從伯嚭,答應赦免越王,撤兵回國。
 
句踐得到吳王的赦免,回到越國。回國後,句踐勵精圖治,為了激勵自己,晚上睡在柴草上,還在席位的上方懸掛一顆苦膽,不管是坐著或是睡前,抬起頭就能看到苦膽,甚至吃飯時也會舔食苦膽。他提醒自己:「你會忘記會稽的恥辱嗎?」
 
句踐親自下田耕作,他的夫人親手織布,吃的食物沒有肉,穿的衣服簡單樸素而不加彩飾,他對賢才以禮相待,對賓客厚加禮遇,他救助貧困的人,弔祭死者,句踐和百姓共同辛勤工作。最後句踐終於消滅吳國,報仇雪恥。
 
「臥薪嚐膽」這句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濃縮而來,用來比喻刻苦自勵,奮發自強的人。
 

臥薪嘗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臥薪嘗膽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是指中國春秋時期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國的事迹,後演變成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浙江紹興古城西北迎恩門外的箭樓相傳由越王句踐所建,是越王句踐臥薪嘗膽的地方。 [1]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經過

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煉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上睡覺不用,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使越國強大起來,並最終找準時機,滅掉了吳國。

辨誤

史記》原文為:「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沒有特指「臥薪」。「臥薪」和「嘗膽」連綴成語使用,最早出現在北宋文豪蘇軾的《擬孫權曹操書》:「僕受遺以來,臥薪嘗膽」。明代張溥《春秋列國論》說:「夫差即位,臥薪嘗膽」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安東山再起
 
  公元383年八月,苻堅親自帶領八十七萬大軍從長安出發。向南的大路上,煙塵滾滾,步兵、騎兵,再加上車輛、馬匹、輜重,隊伍浩浩蕩蕩,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長。
 
  過了一個月,苻堅主力到達項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軍也沿江順流東下,黃河北邊來的人馬也到了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從東到西一萬多里長的戰線上,前秦水陸兩路進軍,向江南逼近。
 
  這個消息傳到建康,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員都著了慌。晉朝軍民都不願讓江南陷落在前秦手裡,大家都盼望宰相謝安拿主意。
 
  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時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常在會稽東山遊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幹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不想幹了。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著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麼辦?”
 
  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苻堅強大起來以後,東晉的北面邊境經常遭到秦兵的騷擾。朝廷想找一個文武全才的將軍去防守邊境。謝安把自己的侄兒謝玄推薦給孝武帝。孝武帝把謝玄封為將軍,鎮守廣陵(今江蘇揚州市),掌管江北的各路人馬。
 
  謝玄也是個軍事人才。他到了廣陵以後,就招兵買馬,擴大武裝。當時有一批從北方逃難到東晉來的人,紛紛應徵。他們中間有個彭城人叫劉牢之,從小練得一身武藝,打仗特別勇猛。謝玄派他擔任參軍,叫他帶領一支精銳的人馬。這支人馬經過謝玄和劉牢之的嚴格訓練,成為百戰百勝的軍隊。由於這支軍隊經常駐紮在京口(今河蘇鎮河市),京口又叫“北府”,所以把它叫做“北府兵”。
 
  這一回,苻堅率領百萬大軍進攻東晉,謝安決定自己坐鎮建康,派弟弟謝石擔任征討大都督,謝玄擔任前鋒都督,帶領八萬軍隊前往江北抗擊秦兵,又派將軍胡彬帶領水軍五千到壽陽(今安徽壽縣)去配合作戰。
 
  謝玄手下的北府兵雖然勇猛。但是前秦的兵力比東晉大十倍,謝玄心裡到底有點緊張。出發之前,謝玄特地到謝安家去告別,請示一下這個仗怎麼打法。
 
  哪兒知道謝安聽了像沒事一樣,輕描淡寫地回答說:“我已經有安排了。”
 
  謝玄心裡想,謝安也許還會囑咐些什麼話。等了老半天,謝安還是不開腔。
 
  謝玄回到家裡,心裡總不大踏實。隔了一天,又請他的朋友張玄去看謝安,托他向謝安探問一下。
 
  謝安一見到張玄,也不跟他談什麼軍事,馬上邀請他到他山裡一座別墅去。到了那裡,還有許多名士先到了。張玄要想問,也沒有機會。
 
  謝安請張玄陪他一起下圍棋,還跟張玄開玩笑,說要拿這座別墅做賭注,比一個輸贏。張玄是個好棋手。平常跟謝安下棋,他總是贏的。但是,這一天,張玄根本沒心思下棋,勉強應付,當然輸了。
 
  下完了棋,謝安又請大伙兒一起賞玩山景,整整遊玩了一天,到天黑才回家。
 
  這天晚上,他把謝石、謝玄等將領,都召集到自己家裡,把每個人的任務一件件、一樁樁交代得很清楚。大家看到謝安這樣鎮定自若,也增強了信心,高高興興地回到軍營去了。
 
  那時候,桓衝在荊州聽到形勢危急,專門撥出三千名精兵到建康來保衛京城。謝安對派來的將士說:“我這兒已經安排好了。你們還是回去加強西面的防守吧!”
 
  將士回到荊州告訴桓衝,桓衝很擔心。他對將士說:“謝公的氣度確實叫人欽佩,但是不懂得打仗。眼看敵人就要到了,他還那樣悠閑自在:兵力那麼少,又派一些沒經驗的年青人去指揮。我看我們準要遭難了。”
 
  謝安派出的將領胡彬,率領水軍沿著淮河向壽陽進發。在路上,他得知壽陽已經被前秦的前鋒苻融攻破。胡彬只好退到硤石(今安徽鳳台西南),紮下營來,等待謝石、謝玄的大軍會合。
 
  苻融佔領壽陽以後,又派部將樑成率領五萬人馬進攻洛澗(在今安徽淮南東),截斷了胡彬水軍的後路。晉軍被圍困起來,軍糧一天天少下去,情況十分危急。
 
  胡彬派出兵士偷偷送信給謝石告急,說:“現在敵人來勢很猛,我軍糧食快完,恐怕沒法跟大軍會合了。”
 
  送信的晉兵偷越秦軍陣地的時候,被秦兵捉住。這封告急信落在苻融手裡,苻融立刻派快馬到項城去告訴苻堅。
 
  苻堅一連得到秦軍前鋒的捷報,更加驕傲起來。他把大軍留在項城,親自率領八千名騎兵趕到壽陽,恨不得一口氣把晉軍吞掉。
 
  他到了壽陽,跟苻融一商量,認為晉軍已經不堪一擊,就派了一個使者到晉軍大營去勸降。
 
  那個派出的使者不是別人,恰恰是前幾年在襄陽堅決抵抗過秦軍、後來被俘虜的朱序。
 
  朱序被俘以後,雖然被苻堅收用,在秦國當個尚書,但是心裡還是向著晉朝。他到晉營見了謝石、謝玄,像見了親人一樣高興,不但沒按照苻堅的囑咐勸降,反而向謝石提供了秦軍的情報。他說:“這次苻堅發動了百萬人馬攻打晉國,如果全部人馬一集中,恐怕晉軍沒法抵擋。現在趁他們人馬還沒到齊的時候,你們趕快發起進攻,打敗他們的前鋒,挫傷他們的士氣,就可以擊潰秦軍了。”
 
  朱序走了以後,謝石再三考慮,認為壽陽的秦軍兵力很強,沒有把握打勝,還是堅守為好。謝安的兒子謝琰勸說謝石聽朱序的話,盡快出兵。
 
  謝石、謝玄經過一番商議,就派北府兵的名將劉牢之率領精兵五千人,先對洛澗的秦軍發起突然襲擊。這支北府兵果然名不虛傳,他們像插了翅的猛虎一樣,強渡洛澗,個個勇猛非凡。守在洛澗的秦軍,不是北府兵的對手,勉強抵擋一陣,敗了下來,秦將樑成被晉軍殺了。秦兵爭先恐後渡過淮河逃走,大部分掉在水裡淹死。
 
  洛澗大捷,大大鼓舞了晉軍的士氣。謝石、謝玄一面命令劉牢之繼續援救硤石,一面親自指揮大軍,乘勝前進,直到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壽縣南)東岸,把人馬駐紮在八公山邊,和駐紮壽陽的秦軍隔岸對峙。
 
  苻堅派出朱序勸降以後,正在洋洋得意,等待晉軍的投降,突然聽到洛澗失守,像頭上挨了一下悶棍一樣,有點沉不住氣。他要苻融陪著他到壽陽城樓上去看看對岸形勢。
 
  苻堅在城樓上一眼望去,只見對岸晉軍一座座的營帳排列得整整齊齊,手持刀槍的晉兵來往巡邏,陣容嚴整威武。再往遠處看,對面八公山上,隱隱約約不知道有多少晉兵。其實,八公山上並沒有晉兵,不過是苻堅心虛眼花,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作是晉兵了(文言是“草木皆兵”)。
 
  苻堅有點害怕了,他轉過頭對苻融說:“這確實是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他們弱呢?”
 
  打那以後,苻堅命令秦兵嚴密防守。晉軍沒能渡過淝水,謝石、謝玄十分著急。如果拖延下去,只怕各路秦軍到齊,對晉軍不利。
 
  謝玄派人給苻堅送去一封信,說:“你們帶了大軍深入晉國的陣地,現在卻在淝水邊擺下陣勢,按兵不動,這難道是想打仗的嗎?如果你們能把陣地稍稍往後撤一點,騰出一塊地方,讓我軍渡過淝水,雙方就在戰場上比一比輸贏。這才算有膽量呢!”
 
  苻堅一想,要是不答應後撤,不是承認我們害怕晉軍嗎?他馬上召集秦軍將領,說:“他們要我們讓出一塊陣地,我們就撤吧。等他們正在渡河的時候,我們派騎兵衝上去,保管能把他們消滅。”
 
  謝石、謝玄得到苻堅答應後撤的回音,迅速整好人馬,準備渡河進攻。
 
  約定渡河的時刻到來了,苻堅一聲令下,苻融就指揮秦軍後撤。他們本來想撤出一個陣地就回過頭來總攻。沒料到許多秦兵一半由於厭惡戰爭,一半由於害怕晉軍,一聽到後撤的命令,撒腿就跑,再也不想停下來了。
 
  謝玄率領八千多騎兵,趁勢飛快渡過淝水,向秦軍猛攻。
 
  這時候,朱序在秦軍陣後叫喊起來:“秦兵敗了!秦兵敗了!”後面的兵士不知道前面的情況,只看到前面的秦軍往後奔跑,也轉過身跟著邊叫嚷,邊逃跑。
 
  苻融氣急敗壞地揮舞著劍,想壓住陣腳,但奇兵像潮水般地往後湧來,哪裡壓得住。一群亂兵衝來,把苻融的戰馬衝倒了。
 
  苻融掙扎著想起來,晉兵已經從後面趕上來,把他一刀砍了。主將一死,秦兵更是像脫了韁繩的驚馬一樣,四處亂奔。
 
  陣後的苻堅看到情況不妙,只好騎上一匹馬拼命逃走。不料一支流箭飛來,正好射中他的肩膀。苻堅顧不得疼痛,繼續催馬狂奔,一直逃到淮北才息了口氣。
 
  晉軍乘勝追擊,秦兵沒命地潰逃,被擠倒的、踩死的兵士,滿山遍野都是。那些逃脫的兵士,一路上聽到風聲和空中的鶴鳴聲(文言是“風聲鶴唳”,唳音l□,就是鶴鳴聲),也當作東晉追兵的喊殺聲,嚇得不敢停下來。
 
  謝石、謝玄收復了壽陽,派飛馬往建康送捷報。
 
  這一天,謝安正跟一個客人在家裡下棋。他看完了謝石送來的捷報,不露聲色,隨手把捷報放在床上,照樣下棋。
 
  客人知道是前方送來的戰報,忍不住問謝安說:“戰事情況怎麼樣?”
 
  謝安慢吞吞地說:“孩子們到底把秦人打敗了。”
 
  客人聽了,高興得不想再下棋,想趕快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別人,就告別走了。
  謝安送走客人,回到內宅去,他的興奮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過門檻的時候,踉踉蹌蹌的,把腳上的木屐的齒也碰斷了。
 
  經過這場大戰,強大的前秦大喪元氣。苻堅逃到洛陽,收拾殘兵敗將,只剩下十幾萬。但是慕容垂的兵力卻絲毫沒受到損失。不出王猛所料,鮮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萇終於背叛了前秦,各自建立了新的國家──後燕和後秦,苻堅本人也被姚萇殺了。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