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春捲材料,以春季出產的菜蔬為主



春捲也稱「潤餅」。早在唐朝,就有在立春吃春捲的習俗。社甫(七一二──七七○)就有句詩道:「春日春盤細生菜」。《四時寶鏡》中也說:「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有些地方也在清明節製作春捲,也稱為「潤餅」。 



另有一傳為寒食節禁煙火煮飯,要吃冷的食物,後來演變成吃春捲。

寒食節由來

相傳是春秋時代五霸之一的晉文公當年避難逃亡在外地,隨行的大臣中有一個叫介之推,曾經在斷食的日子裡“割股奉君”;普文公即位後,論功行賞,卻忘了介之推,介之推也不爭利祿,帶著老母隱居綿山。後來晉文公想起了他,派人到綿山去找,沒有找到;晉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順,以為火焚綿山,介之推定會背著老母出來,可是介之推寧肯燒死,都不受這利祿,三天三夜大火燒光了綿山,卻發現介之推母子抱著枯柳被活活燒死了。火燒綿山正在清明,為了紀念他,下令禁煙火3天,人們也只能以冷飯充飢。其實介之推的愚忠行為不足為訓,而禁煙火吃冷飯又不利於健康,所以勞動人民早已不留寒食的習俗了

 

 

寒食節」在什麼時候?各家說法不同,有的人說清明節也叫寒食節,有的人說是清明節前一天,也有的人說是清明前二天,還有的人說是清明節前三天。

 

 

 

    「寒食節」的由來為何呢?所謂寒食就是禁火,只能吃冷的,或事先煮好的食物。

 

    相傳這個習俗起源於春秋時代,是為了紀念忠貞愛國的介之推。介之推是春秋時代(西元前七二二──四八一年)晉國的賢人。那個時候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國外。介之推和其他幾位忠臣賢士,忠心耿耿的跟隨重耳,度過十幾年周遊列國的生活。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晉文公,當年跟隨他的人都得到了很多賞賜,做了大官,但是晉文公卻疏忽了介之推,甚麼也沒有給他。介之推也不著急,獨自隱居到綿山。晉文公後來想起來,想再找介之推來幫忙國事,介之推卻不願意再出來參與政事,並且一再推辭,躲避不見晉文公的面。晉文公聽信纏言,一時糊塗,就下令放火燒山,想迫使他出來。沒想到介之推竟然抱著母親,一同死在一棵燒焦的樹幹下。晉文公非常難過,於是下令介之推死掉那天全國禁止用火,全部吃冷食,並定名「寒食」,以紀念介之推。他還把那棵焦黑的樹砍下,作成木屐,自己穿著以懷念介之推。

 

寒食不准生火的習俗早已為人淡忘,但是介之推效忠國家、不求回報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敬佩。

 

(以上部份文字改編自「海華文庫」,僑委會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