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綱五常


三綱五常綱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架構。源起於先王之學,經思孟五行闡發,歷漢朝,盛於三代。

韓非子·忠孝》首次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亂。」三綱、五常來源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相關思想基礎上溯至孔子[來源請求]何晏在《論語·為政》:「因於禮,所損益可知也」中集解:「馬融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這種名教(名份與教化)觀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即通過上定名份來教化天下,以維護社會的倫理綱常、政治制度。

三綱之觀念亦存於法家,《韓非子》中講:「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五常指五種儒家認定的人倫關係的原則:。三綱與五常之間是不可分離的。

漢武帝董仲舒關係出發,根據「卑」思想,明辨了三綱五常,稱「惟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又循「陰陽五行說」,確立了「綱常」理論,曰:「天數右陽而不右陰」又說:「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婦為陰。」後漢章帝召開白虎觀會議,定「三綱」之說。《白虎通義·三綱六紀》稱「三綱者何﹖……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

隋代王通宋代朱熹均聯用過三綱五常。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慾」,「人慾」即指一切違背三綱五常的動機與行為。朱熹認為:「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而凡生於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虛,循環不已,則自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盡之後,終則復始,始復有終,又未嘗有頃刻之或停也。」[1]三綱五常本指天理人事的應對進退,後為專制主義巧取為封建「道統」,甚至在不明事理的鄉愿下導致「禮教殺人」,此原非聖賢的本願。

三綱

五倫

五倫是中國傳統儒家理論原則之一。「」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指該遵守的原則。所謂五倫即是:「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2]這五個關係,重要程度依次遞減,不同的典籍裡,所記載的順序並不相同。[3]

影響

三綱五常既有儒家的觀念,也有法家觀念。東漢馬融將「三綱」同「五常」相提並論,合稱為「三綱五常」,造成了人們對孔孟之道的誤解。孔子從沒要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4],孔子有言:「君使臣以,臣事君以[5],「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6]孟子則更進一步闡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7]

注釋

  1. ^ 朱文公文集》卷十七,《讀大紀
  2. ^ http://new.jingzong.org/Category_206/Index.aspx 《淨土大經解演義》
  3. ^ 五倫#記載五倫的典籍
  4. ^ 語出許仲琳. 《封神演義》第二十二回 西伯侯文王吐子. "文王聽而不悅曰:「孤以二卿為忠義之士,西土賴之以安,今日出不忠之言,是先自處於不赦之地,而尚敢言報怨滅讎之語!天子乃萬國之元首,縱有過,臣且不敢言,尚敢正君之過。縱有失,,子亦不敢語,況敢正父之失。所以『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叫子亡,不敢不亡。』 為人臣子,先以忠孝為首,而敢以直忤君父哉。昌因直諫於君,君故囚昌於羑里,雖有七載之困苦,是吾愆尤,怎敢怨君,歸善於己。古語有云;『君子見難而不 避,惟天命是從。』今昌感皇上之恩,爵賜文王,榮歸西土,孤正當早晚祈祝當今,但願八方寧息兵燹,萬民安阜樂業,方是為人臣之道。從今二卿切不可逆理悖 倫,遺譏萬世,豈仁人君子之所言也!」"
  5. ^ 論語·八佾》
  6. ^ 孝經·諫諍》
  7. ^ 孟子˙離婁下》第三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