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編輯]

 
 
Moutai.jpg

 

 

茅台酒歷史[編輯]

西漢[編輯]

一種說法是,歷史名酒「枸醬」即為茅台的雛形[來源請求]。西漢建元6年(公元前135年),漢武帝派唐蒙出使南越(今廣州).其間唐蒙得飲名酒「枸醬」,感覺酒味絕美,回到長安後,向蜀商諮詢,蜀商說「獨蜀出枸醬,多持竊出夜郎。」於是唐蒙繞道取枸醬酒獻漢武帝。漢武帝以「甘美之」讚歎,視為珍奇,當時即為貢品,故有「唐蒙飲枸醬而使西域」之說。清代詩人陳熙晉寫道:「尤物移人付酒懷,荔枝灘上瘴煙開,漢家枸醬知何物,賺得唐蒙習部來。」

[編輯]

茅台鎮在嘉慶道光年間造酒已初具規模,據《遵義府志》記載,「茅台(釀酒的)燒房不下20餘家,所費山糧不下兩萬石」。而且所釀之酒曰「茅台燒」。但古釀造作房被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進攻貴州時所毀。

1949年後[編輯]

大躍進期間茅台也「放衛星」,1958年毛澤東提出要「產量搞上一萬噸」[1]然後產量經過連級跳,從57年的283噸變成60年的912噸,[2]為了保證糧食供應,1960年一年就調糧187萬斤,當時一年被調糧被10萬斤的貴州銅仁60年屬於八大旱區之一,該地區思南縣減少人口五萬一千人。遵義的湄潭一縣,1959年11月開展「反瞞產」到1960年4月共死亡12.2萬人,佔全縣農村總人口五分之一。死絕戶2938戶,離家逃荒4737人,孤兒4735人。在搶糧運動中被打死1324人,關押死亡200餘人,打傷致殘175人。[3]

改革開放後[編輯]

茅台酒的釀製技藝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市面上正規專賣店和大賣場渠道銷售的大多數都是53°和38°飛天、紅星茅台酒,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還生產了面向中端市場的茅台王子酒、低端市場的茅台迎賓酒。然則,另外還有貴州茅台集團技術開發公司這一旗下企業,以集體品牌的形式生產各種價格低廉的茅台酒,但多以濃香型為主,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市場。隨著茅台酒廠產能擴大,將越來越能夠滿足一定的國內市場需求,但是從原產地產量極限來說,茅台酒始終將是一種稀缺商品。

21世紀[編輯]

茅台酒近年來價格不斷上漲,2011年貴州茅台向騙子組織世界奢侈品協會「申請」「奢侈品資格」引發爭議[4]。加之中國大陸屢有國有企業花費巨款購買茅台等名酒的事件被曝光,遂使「茅台」經常與「公款吃喝」、「三公消費」、「腐敗」等詞語同時出現在熱點話題中,成為網民調侃諷刺的對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