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路亚[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极大或完全地依赖于某个单一的来源。(2009年3月31日)
请协助添加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哈利路亚(Hallelujah,Halleluyah,或 Alleluia),天主教译作阿肋路亚,又译哈雷路亚和阿利路亚等,(通常来说,不论是新教或天主教,都会直接念原文而非译文。不同的是新教起头是"哈"的音,天主教则是"阿"的音),是从希伯来文“הַלְלוּיָהּ”音译而来,意为“(让我们)赞美(praise)(הַלְּלוּ)上帝耶和华(Jah)(יָהּ)”,或翻译为“赞美主”。“Yah”是上帝的希伯来名字“YHWH”(雅威/耶和华)(参见耶和华)的缩写。这个词汇主要出现在《诗篇》。它已经被许多西方语言接受。这个词语在犹太教作为赞美诗(《诗篇》第113篇至第118篇参)祷文的一部分。
目录 [隐藏]
1 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圣经原文
2 不同译本中的形式
2.1 Alleluja
2.2 Halleluja
2.3 Preiset Jah
3 大众文化
4 参考文献
5 参见
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圣经原文[编辑]
这个词在希伯来《圣经》中,主要在《诗篇》中[1]出现过24次[2],多次在诗篇中出现,并在希腊语版的《啓示录》中出现四次[3]。
对于大部分基督徒,哈利路亚是对上帝的最热情赞颂。很多基督教派别不会在大斋期时间内说或唱《哈利路亚》以及《荣归主颂》,取而代之的是大斋期颂扬(Lenten acclamation)。
Jah作为Jehevah的缩写也出现在很多常见的圣经名字中,这些名字在当今也十分频繁的使用。例如,
约亚拿——“耶和华大有恩典”
约珥——“耶和华是上帝”
约翰——“耶和华大有恩惠”
约拿单——“蒙耶和华所赐”
约瑟——“愿耶和华加给他”
约书亚——“耶和华是拯救”
不同译本中的形式[编辑]
Alleluja[编辑]
Allioli译本, 1937年
Rösch译本, Bott编撰, 1967年
Halleluja[编辑]
圣经达秘译本;
统一译本(die Einheitsübersetzung), 1980年;
旧约新约好消息译本(Die Gute Nachricht des Alten und Neuen Testaments), 1982;
马丁·路德译本, 1984年修订;
Hermann Menge译本, 1951;
Franz Eugen Schlachter译本, 1951年;
苏黎世圣经译本(„Zürcher Bibel“), 2007年;
die Übersetzung Hoffnung für Alle, 国际圣经协会,1996年。
Preiset Jah[编辑]
圣经新世界译本, 1989年
大众文化[编辑]
18世纪作曲家韩德尔的著名歌剧《弥赛亚》中有一段合唱“哈利路亚”,非常雄壮悦耳。
一首著名的美国爱国歌曲,《共和国之战歌》(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又称《荣哉!哈利路亚》(Glory,Hallelujah)。
加拿大创作歌手李欧纳·柯恩于1984年发行的专辑《Various Positions》其中一首歌名为《哈利路亚》(Hallelujah)。此歌后来被杰夫·巴克利、凯蒂莲、邦乔飞等多位歌手翻唱,并且是电影史瑞克和正负2度C的插曲之一。
参考文献[编辑]
^ 参看诗篇113篇-118篇
^ 分别出现在诗篇104,35; 105,45; 106,148; 111,1; 112,1; 113,1.9; 115,18; 116,19; 117,2; 135,1.3.21; 146,1.10; 147,1.20; 148,1.14; 149,1.9; 150,1.6
^ 参看启示录19章1-3节
- Aug 05 Mon 2013 09:54
哈利路亚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