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4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施姓                   
拼音:shī xìng
施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23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105位,在台灣姓氏中排在第27位。

 

施姓起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媯姓,出自王朝時期諸侯國施國,屬於以國名爲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夏王朝時期諸侯中有施氏,建施氏國,其故址在今湖北省恩施一帶。
  商湯滅夏桀之後,施氏國亦隨之滅亡,其後,施氏國的公族子孫就以故國名爲姓氏,稱施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殷商時期七族之一的施氏,屬於以氏族名稱爲氏。
  據史籍《左傳》記載,西周初期,周武王姬發之弟姬康叔受封爲衛侯,分到了“殷民七族”即陶氏、施氏、繁氏(邽氏)、錡氏、饑氏、樊氏和終葵氏等。
  殷商施氏,在商王朝時期爲專職制旌旗的工匠,古稱“旌、旗、幟”爲“施”,其族人子弟後代即以職業爲氏族稱謂,世代稱施氏至今。
 
  第三個淵源:源於姬姓,爲春秋時期魯惠公之子姬尾生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記載,春秋時期,魯惠公姬弗涅之子中有個姬尾生,字施父,史稱施父尾。
  在魯桓公姬軌(姬允)執政時期(公元前711~前694年),姬尾生成爲魯國的大夫。據說,姬尾生精通音律,曾視來訪的曹國太子賞樂姿態之變化,斷言其父曹伯將不久於人世,後來果然應驗。
  魯桓公深敬姬尾生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後成爲春秋名臣。後傳到其五世孫姬孝叔之時,幹脆以先祖名字爲姓氏,稱少施氏、亦稱施父氏,以示與别的家族不同,後省文簡化爲單姓施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施氏正宗。
  施氏族人大多尊奉施父尾爲得姓始祖。
 
  第四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明朝初期大儒方孝孺同族,屬於避難改姓爲氏。
  方孝孺:公元1357~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世稱正學先生、緱城先生;緱城人(今浙江寧海)。著名明朝大臣、著名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是朱元璋的皇長孫朱允炆的老師。因爲太子朱標死得早,朱元璋就把皇位傳給了朱允炆,這就是明建文帝。
  方孝孺師從“開國文臣之首”的翰林學士(正五品)宋濂,曆任陝西漢中府學從九品教授(公元1392~1398年),正六品翰林侍講(公元1398~1399年),從五品侍講學士(公元1399~1400年),直至按照《周禮》更定官制,將侍講學士和侍讀學士(從五品)合並爲文學博士,並升任正五品文學博士(公元1400~1402年)。
  明建文年間(公元1399~1402年),方孝孺擔任了明建文帝的老師,主持京試,推行新政。在後來的“靖難之役”期間,拒絕爲篡位的燕王朱棣(明成祖)草擬即位詔書,剛直不屈,孤忠赴難,被株十族。
  方孝孺是明建文帝最親近的大臣,他也視建文帝爲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明成祖的第一謀士姚廣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殺方孝孺,否則“天下讀書的種子就絕了”,明成祖答應了他。
  南京陷落後,方孝孺閉門不出,日日爲明建文帝穿喪服啼哭。明成祖派人強迫他來見自己,方孝孺則穿着喪服當庭大哭,明成祖反複叫人勸他歸顺,方孝孺不聽,明成祖怒而將其下獄。
  後明成祖要擬即位詔書,大家紛紛推薦方孝孺,明成祖遂命人將其從獄中召來。方孝孺依舊當眾嚎啕,聲徹殿庭。當時明成祖也頗爲感動,走下殿來跟他說:“先生不要這樣,其實我隻是效法周公輔弼周成王來了。”
  方孝孺反問:“成王安在?”
  明成祖答:“已自焚。”
  方孝孺又問:“何不立成王之子?”
  明成祖道:“國賴長君。”
  方孝孺說:“何不立成王之弟?”
  明成祖頓住了,之後道:“此朕家事!”並讓人把筆給方孝孺,說:“此事非先生不可!”
  方孝孺執筆,奮筆疾書“燕贼篡位”四個大字,之後擲筆於地,且哭且罵:“死即死耳,詔不可草!”
  明成祖大怒說:“汝不顧九族乎?”
  方孝孺憤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罵聲益厲。
  明成祖氣急敗壞,恨其嘴硬,叫人將方孝孺的嘴角割開,撕至耳根。方孝孺血涕縱横,仍噴血痛罵不止!
  明成祖厲聲道:“汝焉能遽死,當滅十族!”之後明成祖一面將方孝孺關至獄中,一面蒐捕其家屬,逮解至京,當其面一一殺戮。
  方孝孺強忍悲痛,始終不屈。其胞弟方孝友臨刑時,方孝孺淚如雨下,而方孝友卻從容吟詩:“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華表柱頭千載後,旅魂依舊回家山。”方孝孺亦當場作絕命詩一首:“天將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猷,忠臣發賁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乎哀哉兮庶不我尤。”
  最終,明成祖就在方氏九族之上又加一族,連他的學生朋友也因此而受牽連,這就是亙古未有的“滅十族”。
  方孝孺一案,總計有八百七十三人全部被凌遲處死!入獄及充軍流放者達數千。
  方孝孺一介書生,手無束雞之力,卻面對專制君主的屠刀視死如歸,抗節不屈,這可謂感天地泣鬼神!受到後人的無限敬仰和讚頌。就其個人氣節來看,歷史上實在不多見,這正應了中國人的一句話:“士爲知己者死!”
  方孝孺死後,其門人德慶侯、廖永忠之孫庸、銘等人撿其遺骸,葬於聚寶門山上,死於寧海縣城之方氏族人,由方孝孺的義子馬子同收其殘骸,皆投於一口古井中,後稱該井爲“義井”。
  據史籍《姓氏詞典》記載:方氏系爲改姓。明朝大儒方孝孺被明成祖朱棣殺害後,其同姓族人紛紛外逃,以避株連,因而有改稱施氏者。“施”字,拆開爲“方人也”,因而也有爲方氏者。
按:
  古代殘酷的“連誅滅族”中,最殘酷的就是“滅十族”,其十族爲:誅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加友一族。
  父族四即:姑之子(姑家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甥、甥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姊妹、兒子);
  母族三即:母之父(外祖父之嫡族)、母之母(外祖母之嫡族)、從母子(娘舅之嫡族);
  妻族二即:嶽父之嫡族、嶽母之嫡族。
  加友一族:即第十族,指方孝孺的所有門生、弟子、師尊、朋友等。
 
  第五個淵源:源於赫哲族,出自明、清時期赫哲族富勒哈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赫哲族富勒哈氏,亦稱富爾哈氏、富勒察氏、富勒洪阿氏、富勒瑚氏,赫哲語爲“布施”之義,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Fulha Hala,漢義“楊樹”。
  赫哲族、滿族富勒哈氏,在清朝晚期以後多冠漢姓爲施氏、楊氏、付氏、傅氏、富氏等。
 
  第六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朝時期蒙古族艾耀施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艾耀施氏,世居科爾沁(今吉林松源)。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Aiyos Hala。
  蒙古族、滿族艾耀施氏,在清末民國初期,多冠漢姓爲施氏、艾氏、石氏者。
 
  第七個淵源:源於白族,出自明朝時期白族施氏族,屬於以圖騰信仰漢化爲氏。
  雲南省大理地區的白族中,有世代以海螺爲氏族圖騰的部落,元朝中期即以海螺圖形取近似的漢字“施”爲姓氏,稱施氏。到明、清兩朝時期,雲南土司即爲該氏族。
 
  第八個淵源:出自其他各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京族彝族苗族羌族傣族怒族納西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施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施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得姓始祖  施父、方孝孺。
 

 

施姓各支始祖  施 伯:魯惠公之孫,施殳之子,荘公時爲大夫盡忠親諫名顯於時。
  施 宿:字武子,宋紹熙年進士,寧宗慶元間在餘姚金華塘捍海三江定海止又燭溪湖塘建築賢亭招寶坃於公署郡縣父老載道懇留,因居姚趙氏封慕人葬游原山塢元時,敕封捍誨侯後改封郡王世食廟祀又祀名宦有傅子孫繁衍明及大清朝有科甲誠者以爲積累功德之報雲。
  施 父:周公封魯伯禽位傅十二世至惠公生三子,長隱公息姑次桓公軌少施父尾生事桓公爲上大夫,食采於邑因施父之。
  資料有待補充。

 

施氏遷徙分布  施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05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二百五十八萬四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6%左右。
  施氏族人發祥於周王朝時期的魯國,即今山東西南部一帶。
  施氏族人源於北,而盛於南,如今是典型的南方姓氏。施氏族人雖然得姓不算很早,但其後世族人的南遷,特别是移入福建,卻是較早的一支,這是施氏族人與其他諸姓的不同之處。
  施氏族人在中國歷史上的貢獻,主要表現在文化方面,尤其是明清之際,江浙閩一帶的施氏擁有畫家、書法家、篆刻家,中擧人、進士及第者不可勝數。
  春秋時期,出現了施氏族人歷史上最早的兩位名人,即孔子的弟子施伯和施之常,均爲魯國人。春秋末期,魯國被楚國所滅,施氏族人開始散居在山東大地繁衍。
  秦、漢以前,施氏族人開始向鄰近的河北、河南、安徽、江蘇一帶播衍。
  漢時已有施氏入關中者,如著名學者施仇即由沛(今江蘇沛縣)入長安。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紛爭,夷族入侵,社會激劇動盪,致使民不聊生,餓殍遍野,苦於生計,施氏族人開始大擧南遷江南,並在今浙江湖州一帶形成大的聚落。
  施氏進入福建,大約是唐朝中期,即公元七世紀之時,有一位叫施典的施氏先祖,隨其父輩先行到達河南光州,後又南移福建,定居在泉州錢江鄉。唐、宋之際,居住在浙江湖州一帶的施氏經長期繁衍,已經人丁興旺,族大人眾,並時有顯貴者,從而形成了施氏歷史上的一大郡望即吳興郡。
  傳至宋時,一位叫施炳的官人,從福建移至泉州的潯江,經過數代的繁衍,此支施氏族人後裔幾乎分布於福建和廣東各地,並成爲當地大族之一。
  元朝時期蒙古騎兵南下,江浙閩一帶百姓避亂四遷,施氏族人有入廣東、雲南、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者。
  明初洪武年間,施氏族人作爲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山東、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明、清之際,遷至潯江的施氏族人中後來一部分人遷居入台,一部分人飄洋過海到了南洋。應該說,現在南洋各地的施氏華僑,與台灣的施氏同胞當屬一個先祖的同族人。而此期的施氏族人仍昌盛繁衍於江浙閩一帶,且人才代出,成爲此期施氏族人發展的主流,還有一支施氏由山東入遷遼寧。
  如今,施氏族人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江蘇、浙江、福建等省爲多,上述三省施氏約占全國漢族施氏人口的58%。

 

郡望堂號

郡望

  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期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取吳國興盛之意,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東晉朝義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吳興(今浙江吳興),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市、湖州市、餘姚市、杭州市、德清縣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一帶縣地。隋朝仁壽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瀕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時期亦曾改湖州爲吳興郡。

堂號

  吳興堂:以望立堂。
  恭敬堂:資料有待補充。
  務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臨湃堂:資料有待補充。
  存仁堂:資料有待補充。
  桓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麟慶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睦堂:資料有待補充。
  餘慶堂:資料有待補充。
  式古堂:資料有待補充。
  彰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厚堂:資料有待補充。
  志遠堂:資料有待補充。
  奉恩堂:資料有待補充。
  親親堂:資料有待補充。
  培遠堂:資料有待補充。
  學餘堂:資料有待補充。
  永寧堂:資料有待補充。
  永恩堂:資料有待補充。
  邕肅堂:資料有待補充。
  錫祉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仁堂:資料有待補充。
  益理堂:資料有待補充。
  彰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敬思堂:資料有待補充。
  善繼堂:資料有待補充。
  正倫堂:資料有待補充。
  積善堂:資料有待補充。
  朱錦堂:資料有待補充。
  豹隱堂:資料有待補充。
  志讀堂:資料有待補充。
  宗伯堂:資料有待補充。
  思義堂:資料有待補充。
  務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施姓家譜文獻
  全國施氏世譜,前編不分卷、正編,(清)施受賜纂補,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蘇州市圖書館。
  浙江餘姚大施巷施氏宗譜十二卷,(民國)施見久修,施久義編纂,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奉恩堂鉛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河北大學圖書館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鄞縣黄古林施氏宗譜六卷,著者待考,殘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鄞縣古林鄉文化站。
  浙江鄞縣鄞城施氏家乘十卷,首一卷,(民國)戴延祐纂,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培遠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浙江省寧波市檔案館。
  浙江湖洲施氏宗譜,(清)施南初纂修,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馀慶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紹興山陰江墅施氏族譜十卷,(清)施國騏纂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浙江紹興山陰江墅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紹興會稽長樂施氏宗譜二卷,(民國)施聘三等重修,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新昌蘇秦施氏宗譜三卷,首一卷,(民國)施禮儼施義大等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新昌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上虞施氏家譜三卷,(清)施炯修,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宣城學餘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嵊縣芝岩施氏宗譜四卷,(清)永寧堂修,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新昌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金華華峰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金華市文物管理局(僅存六冊)。
  浙江金華華峰施氏宗譜二十卷,(民國)施世濤纂修,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金華市文物管理局(僅存九冊)。
  浙江蘭溪施家施氏宗譜四卷,(清)王文藻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聖山鄉施湯水村。
  浙江東陽吳寧草塔施氏宗譜六卷,(民國)吳秉煌纂,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東陽縣古光鄉楓樹下(僅存四卷)。
  福建晉江潯海施氏族譜七十九卷,附二卷,(清)施文起纂修,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木刻活字印本(影印)。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衙口村施琅紀念館、台灣、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湖北施氏宗譜,(民國)施祚芬、施緒禮修,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宗伯堂合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五卷、第七卷、卷首。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漢市圖書館。
  湖北新洲施氏宗譜七十卷,(民國)施萬朗施意誠續修,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縣前進鄉觀塘村。
  湖北新洲施氏宗譜七十卷,首五卷,(民國)施馥階、施緒禮合修,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縣白洋鄉洲上村。
  湖北新洲施氏宗譜六十五卷,(民國)施長容續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縣施崗鄉施崗村。
  廣東顺德施氏族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市圖書館。
  四川簡陽施氏家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二卷。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圖書館。
  四川簡陽施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石印本,今僅存第四卷。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圖書館。
  施氏統宗正傳家譜十卷,(明)施金鑽、施永康纂修,明萬曆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施陳氏宗譜六卷,(清)施加全等續修,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務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臨湃堂施氏族譜修譜遭寇志,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廈門大學圖書館。
  上海崇明施氏宗譜不詳(民國)施念曾、施瑞卿等重修,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圖書館。
  上海奉賢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重修本,今僅存四十三冊。現被收藏在上海市奉賢縣四團鄉。
  江蘇泰縣海陵施氏族譜四卷,著者待考,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太豐縣檔案館。
  江蘇大豐施氏宗譜四卷,(民國)張春榮纂輯,施瑞芳主修,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思義堂重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太豐縣文物管理局。
  江蘇大豐施氏家簿譜一卷,著者待考,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纂,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施滿家木刻活字印本(錄自清乾隆四十二年)。現被收藏在江蘇大豐縣檔案館、江蘇省太豐縣文物管理局。
  江蘇常州施氏宗譜十六卷,(清)施汝鏞等續修,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存仁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今僅存第十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有兩部)、江蘇省南京市圖書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常州施氏宗譜十六卷,(民國)施文和等續修,民國上十六年(公元1947年)存仁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武進孟墅施氏宗譜八卷,(清)施雨亭等修,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桓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鶴溪施氏宗譜二十六卷,(民國)施澤久纂修,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永恩堂木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圖書館。
  浙江蕭山蕭邑航隖山北施氏宗譜十卷,(清)施保和等修,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餘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蕭山蕭邑航隖山北施氏宗譜十二卷,(清)施武德纂,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餘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浙江蕭山航隖施氏宗譜,(民國)施炳镕、施慶治等重修,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蕭山施氏宗譜十卷,(民國)施寶瑩等重修,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式古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浙江蕭山仁漬施氏家譜,(民國)施煃輯,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複寫紙謄錄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寧波鄧東施氏宗譜八卷,(清)施樸菴等纂修,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同宗坊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寧波鄧東施氏宗譜十卷,(民國)袁乃彬、施友甫等纂修,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彰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餘姚施氏宗譜十五卷,首一卷,貽編二卷,(清)施學曾、施繼常重修,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南開大學圖書館、河北大學圖書館、浙江省餘姚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餘姚姚江施氏三修宗譜四卷,(清)施文傑纂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浙江餘姚大成施氏宗譜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施久義修輯,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志遠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蕭邑航陽山北施氏宗譜十二卷,(清)施武德纂修,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餘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姚江施氏宗譜四卷,(清)施文傑纂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大施巷施氏宗譜十二卷,(民國)施久義纂修,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奉思堂鉛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燭溪施氏簡譜兩集,(民國)施禮法修,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燭溪施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民國)施禮法修,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施氏宗譜,(民國)施祚芬、施緒禮纂修,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宗伯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今僅存第卷首、第一~五卷、第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永康雅莊村志(李姓、另有汪,阮,施,陳,周,林,蔡等姓氏),(現代)李修龍等修,1996年排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金華肇峰施氏宗譜,(民國)施春雨等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修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永康唐先志(施氏)宗譜,《唐先志》編纂委員會編修,1997年計算機排版膠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永康廖先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木刻複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施徐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志讀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永康唐先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九冊,今僅存第十七卷、第二十一卷下冊、第二十六卷下冊、第三十一卷中冊、第十五卷下冊、第三十三第四卷冊、第四十一卷下冊、第四十八第三卷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孝豐西圩施氏宗譜三十六卷,首一卷,(清)施遇時纂修,清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七~八卷、卷首。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吳江笠澤施氏支譜,(民國)施肇曾纂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東陽著存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五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金華華峰施氏宗譜十四卷,(清)施永禮等纂修,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今僅存第一~四卷、第六卷、第十~十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金華華峰施氏宗譜,(清)施士洙等纂修,清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今僅存第一~二卷、第四~八卷、第十一~十二卷、第十四~十五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上海崇明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海門連元鎮豹隱堂木刻活字印本一百四十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上海崇明施氏宗譜,(清)施軍開輯,清朝末期海門連元鎮豹隱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三冊,今僅存第二卷、第五~七卷、第九~二十五卷、第二十七~二十八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上海崇明施氏宗譜,(民國)施鴻元輯,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上海朱錦堂鉛印本四冊,今僅存一~二第、第六~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湖州施氏宗譜三十二卷,(民國)施南初纂,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湖州施氏宗譜,(清)施南初纂,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富春施氏譜,著者待考,清乾隆年間積善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富春漁山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道光年間積善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鄞縣夏莊施氏宗譜六卷,(民國)施賢顺主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正倫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鄞縣夏莊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鄞縣夏莊施氏宗譜,(民國)施孝成等修,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5年)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會稽仁瀆施氏宗譜,施祚纂修,稿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會稽長樂施氏宗譜,(民國)施聘三纂,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善繼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義烏施氏宗譜五卷,(清)施仲賽等修,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今僅存第一~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義烏銅塘施氏重修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冊,今僅存第二~八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江蘇溧陽施氏宗譜二十卷,(清)施廣譽纂修,清朝年間敬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貿縣貿東施氏宗譜十卷,(民國)袁乃彬纂修,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彰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杭餘邑黄湖鎮施氏宗譜六卷,(清)施廷治、施廷獻纂修,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五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六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龍山施氏家譜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施汝能纂修,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益理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豐溪大成施氏家譜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施久義纂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志遠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大施巷施氏宗譜十二卷,(民國)施久義等纂,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奉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施氏宗譜十五卷,首一卷,貽編二卷,續編一卷,(清)施學曾纂修,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施氏宗譜十五卷,首一卷,貽編二卷,續編一卷,(民國)施杏楠纂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敦仁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施氏宗譜六卷,(民國)施杏楠纂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敦仁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祥墅施氏宗譜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施初立纂修,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錫祉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卷首。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蜀溪施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清)施孝克纂修,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親親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臨濮世葉金淵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十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臨濮世葉金淵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十八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湖南瀏陽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邕肅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施徐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志讀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施氏世譜,著者待考,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施氏宗譜,(清)施鏡清主修,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姚江施氏宗譜四卷,(清)施而和主修,清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大施巷施氏宗譜十二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奉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安徽桐城車津施氏宗譜五卷,首一卷,(清)施玉鳴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安徽桐城車津施氏家乘三十四卷,末一卷,(民國)施葆棣撰,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缺第五卷。現被收藏在遼寧省大連市圖書館。
  施氏宗譜,(清)施鏡清主修,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姚江施氏宗譜四卷,(清)施而和主修,清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大施巷施氏宗譜十二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唐先施氏宗譜四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金華肇峰施氏家譜九卷,著者待考,民國甲子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平陽鶴溪施氏宗譜二十六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施氏世譜,著者待考,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浙江省紹興市圖書館。
  浙江蕭邑航陽山北施氏宗譜十二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燭溪施氏簡譜二集,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浙江省餘姚市圖書館。
  燭溪施氏宗譜二十二卷,首一卷,(清)施孝克等纂修,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施姓字輩排行
  清康熙大帝禦賜(施琅)施氏百字派歌:“卿仕際應侯文章慧業修至性能純養正心得自由恬澹明素志寧靜似先猷高風宗古樸雅化尚溫柔黄中元吉迪青簡大名留克已存恭敬定交允嘉謀恩寬愛式廣善足澤常流深藏搶偉器遠識抒全籌河山銘竹帛冠冤紹箕裘傳芳長衍慶錫祚曆千秋”。
  湖北天門施氏字輩:“正大光明萬邦以珍”。
  安徽銅陵施氏字輩:“正大光明文運鴻開克承興業萬代榮昌”。
  浙江餘姚施氏字輩:“肇氏推施父維周慶發祥遷姚始壽二祖德永流芳久長傅國業遠大立家基”。
  浙江瑞安施氏字輩:“來賡任雲如常茂純良見忠心孝悌夫尊敬禮義傳子孫”。
  廣西靈山施氏字輩:“福以廣朝世德喜盛蘊成善良有正在宗支永顯颺國運初康泰家聲再熾昌文明光後進蘭桂益馨香”。
  台灣台中、福建晉江施氏字輩:“衍渠閣家學教議並宣經述遠承鄒魯洪德仕國文明光宗奕起振撥上衍元方”。
  湖北棗陽施氏字輩:“逢朝廷恩洪克家有光”。
  施氏一支字輩:“水初大永施賢以光孔啟天運開文明興承秉國禎克念道義正惟修德才備世代顯英豪祖澤本芳清”。
  施氏一支字輩:“正萬克昌道學傳家園”。
  資料有待補充。

 

施姓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學宗洙泗;經講石渠:上聯典指施之常,春秋時魯國人,孔子弟子。下聯典指西漢時期的施讎,甘露中參與石渠閣《五經》同異之議。
  寵優文帶;望重石渠:上聯典出北宋武康人施钜,字大任,政和年間進士,官至參知政事,能清檢自持,沒有聲、色之類愛好。聯指他與宋璞同賜文帶事,《宋史》中記載:“施钜與宋璞同賜文帶”。下聯典指西漢今文易學“施氏學”的開創者施讎,字長卿,沛人,與孟喜、梁丘賀一起跟從田王孫學《易》,宣帝時官博士。曾參與石渠閣議,討論五經的同異。
  表坊尊道;踵門執經: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施霆亨師趙章泉,以道學教鄉人,表其坊曰:“尊道”。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施士匄(“丐”的異體字),以二經授徒,執經問難者踵於門。
  隱成水滸;夙具仙風:上聯典出元末明初小說家施耐庵,名子安,字耐庵,淮安人。元末以賜進士出身,曾在錢塘做官,因與當權者不合,棄官回鄉,閉門著書,著《水滸傳》等。下聯典指唐朝道士施肩吾,字希聖,號東齋,睦州分水人,有詩名,元和年間進士,後隱居在洪州西山修道,世稱“華陽真人”。著有《西山郡仙會真記》、《太白經》、《黄帝陰符經解》等,詩《西山集》十卷。

五言通用聯

  臨江推望族;濮水重清門:此聯采用台灣省台南市施氏大宗祠臨濮堂聯。聯首嵌“臨濮”。
  效顰本爲美;洗帛珠孕身:上聯典指春秋時東施放顰。下聯典指春秋時西施母浣帛於溪,有明珠射其體,遂感而孕西施。
  詔拜仇博士;功封靖海侯:上聯典指漢朝學者施仇,字長卿,沛人。博學。漢甘露年間中期與諸雜論五經同異於石渠閣,詔拜仇博士。下聯典指清康熙水師提督施琅,字尊侯,晉江人。因功封靖海侯。
  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此聯出自施耐庵《水滸傳》中聯語。
  忠心扶社稷;義氣助家邦:此聯出自施耐庵《水滸傳》中聯語。

七言通用聯

  名著豈止水滸傳;雄才非惟攬雲集:上聯典指元末明初小說家施耐庵(約公元1296~1370年),原名耳。祖籍姑蘇(今江蘇蘇州),遷居興化(今江蘇興化)。元至顺進士。少精敏,擅文章。曾出仕錢塘(今浙江杭州),以不合當道權貴,棄官歸里,閉門著述。有《水滸》、《三國演義》、《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等傳世。下聯典指清朝文學家施清,字伯仁,錢塘人。康熙間召試鴻博。篤學嗜古,詩文樸厚,時稱雄才,著有《攬雲集》、《十三經同解》等。
  精通棋藝號國手;善畫生竹稱巨筆:上聯典指清朝著名棋手施定庵,字襄夏,海寧人。先學琴,後複嗜奕。師俞長侯,年十六成第一手。乾隆時爲圍棋國手。著有《奕理指歸》等。下聯典指五代時期後周的施璘,字仲寶,藍田人。善畫生竹,爲當時絕技,有十幅《竹圖》傳於代。
  萬馬叢中聞姓字;千軍隊里奪頭功:此聯出自施耐庵《水滸傳》中聯語。
  金闕曉鍾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此聯出自施耐庵《水滸傳》中聯語。
  名標青史千年在;功播清時萬古傳:此聯出自施耐庵《水滸傳》中聯語。
  氣挾風雷無疋敵;志垂日月有光芒:此聯出自施耐庵《水滸傳》中聯語。

八言以上通用聯

  講易石渠,素聞博雅;修持天寶,夙具仙風:上聯典指西漢時期的施讎。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施肩吾,字希聖,有詩名,後入山修道。
  疏花瘦蜨,筆端生趣;博學鴻詞,宋琬齊石:上聯典指清朝畫家施心松,字靖陶,元和人。善寫生,長於小品,作疏花瘦蠘,有筆外之趣。下聯典指清朝文學家施閏章,字尚白,宣城人。顺治進士兵,授刑部主事。康熙中召試鴻博,授侍講。篡修明史。進侍讀。文章醇雅,尤工於詩。有《學堂詩文集》、《蠖齋詩話集》等。
  論異同於石渠,五經淹治;求道學於東魯,一貫精通:上聯典指漢朝學者施仇,字長卿,沛人。博學。漢甘露年間中期與諸雜論五經同異於石渠閣,詔拜仇博士。下聯典指周朝孔子弟子施之常,字子恒。
  樹立本根,根深方知道山葉茂;德湧淵源,源遠乃見潯海流長:此聯爲福建省雲霄縣陳岱鎮施氏家廟樹德堂聯。
 
 
 

 

施姓名人

施姓歷史名人

  施父:春秋時魯國君主惠公之子,名尾生,字施父,人稱施父尾。其在魯桓公時任大夫之職,據說他精通音律,曾視來訪的曹國太子賞樂姿態之變化,斷言曹伯(曹國國君)將不久於人世,果驗。桓公深敬施公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後成爲春秋名臣。傳到施公之重孫孝叔時,以祖名爲姓,以示與别的家族不同,於是形成施父姓,後省去父字,遂爲施姓。他們尊施父爲施姓的得姓始祖。  
  施夷光:又稱西子,西施也;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施之常:(生卒年待考),字子恒,又稱施子,《孔子家語》中稱作子常;魯國人。著名孔門七十二弟子之一。其父曰端,時人稱施之常爲“小施氏”。其子名叫示右,爲春秋末期魯國大夫。唐朝時期,唐玄宗贈其爲“乘氏伯”,宋朝時期,宋神宗封其爲“臨濮侯”。
  施讎:漢代著名經學家
  施仇:(生卒年待考),沛人(今江蘇沛縣)。著名西漢時期經學家。西漢今文易學“施氏學”的開創者。他是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專治群經的學者,曾經與諸儒雜論五經的同異於石渠閣,雄辯滔滔,一時名聲大噪,詔拜仇博士。
  施璘:(生卒年待考),字仲寶;藍田人(今陝西藍田)。著名五代時期後周畫家。善畫生竹,爲當時絕技。有十幅竹圖傳世,凡老根薄石,筍枝附籜,扶疎交映,青翠滿庭,宛得三湘高秋之景色  
  施肩吾:(生卒年待考),睦州分水人(今浙江桐廬)。著名唐朝時期道士。唐元和十年進士,晚年隱於洪州西山(今江西建新)修道,是西山派道教的創始人,内丹術的倡導者。又是詩人,其詩奇麗。有《西山集》十卷、《西山群仙會真記》等。  
  施世瑛:(生卒年待考),字玉華;安吉人(今浙江安吉)。著名唐朝大臣。傳說他勇斷有才能。隋未天下動亂,施世瑛率宗族鄉鄰子弟,聚糧自守,保衛安寧。後聞唐高祖李淵起兵,施世瑛又率眾歸附唐高祖,拜洮州刺史。
  施全:(公元?~1142年待考),錢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南宋將領、愛國義士。
  施德操:(生卒年待考),人稱持正先生;鹽官人(今浙江海寧)。著名南宋學者。著有《北窗炙輠錄》一卷,《四庫總目》又有孟子發題,並傳於世。 
  施宜生:(公元?~1160年待考),字明望,浦城人(今福建邵武)。著名元朝書法家施宜生工詩,自號三桂老人,有集傳世。
  施惠:(生卒年待考),字君美;浙江杭州人。著名元朝雜曲家。約元元貞初前後在世。南戲《拜月亭》作者。另曾與範冰壺等合作《鹔鹴裘》雜劇,亦已佚。散曲存有《一枝花·詠劍》套數。
  施耐庵:(公元1296~1370年),原名施耳,又名施子安,錢塘人(一說姑蘇),遷居興化(一說淮安),元末明初小說家。有《水滸》、《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等傳世。 
  施兆昂:(生卒年待考),福建福清人。著名明朝畫家。明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進士,選翰林庶吉士。他學問淹博,工詩賦,精書畫。  
  施閏章:(公元1618~1683年),字尚白,一字屺雲,號愚山,又號蠖齋,晚號矩齋;安徽宣城人。著名清朝官吏、學者。著作有《學馀堂文集》二十八卷,《詩集》五十卷,《别集》四卷,《遺集》六卷。
  施定庵:(生卒年待考),字襄夏,浙江海寧人,清朝著名棋手。著有《弈理指歸續篇》、《二子譜》和《弈理指歸》等。
  施培應:(公元1729~?年待考),字啟東,號芳穀;雲南昆明人。著名清朝學者、書法家。
  施清:(生卒年待考),錢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文學家。康熙間召試鴻博。篤學嗜古,詩文樸厚,時稱雄才,著有《攬雲集》、《十三經同解》等。  
  施琅:(公元1621~1696年),字尊侯,號琢公;福建晉江衙口鄉人。著名清朝將領,收複台灣保持祖國統一之人。
  施世倫:(公元1658~1722年),字文賢,施琅之子;福建晉江衙口鄉人。著名清朝大臣,康熙大帝賜其名爲“施不全”。
  施襄夏:清朝棋聖,與範西屏並成範施

施姓近現代名人

  施複亮:(生卒年待考),原名施存統;浙江金華人。著名近現代勞工運動工作者、翻譯家。
  施今墨:(公元1881~1969年),原名毓黔,字獎生;浙江蕭山人,生於貴州。著名近代中醫臨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醫之一。
  施洋:(公元1889~1923年),原名吉超,號萬里,字伯高;湖北竹山麻家渡鎮雙桂村人。著名無產階級革命烈士。
  施佐京: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台灣省總政治作戰部副主任。
  施青江: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台灣省“國防部”法制司司長。
  施蟄存 - 現代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學者
  施啟颺 - 當代法學家,曾任台灣司法院長
  施光南 - 現代作曲家
  施明德 - 台灣民進黨前主席,倒扁運動發起人
  施永青 - 香港企業家
  施正榮 - 企業家
  施磊 - 經濟學家
  施能熊 - 東九龍區議員
  施仁毅 - 香港企業家,智傲互動娛樂集團董事總經理
  施振榮 - 台灣企業家,宏碁電腦創辦人,宏碁集團前董事長
  施崇棠 - 台灣企業家,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施文進 - 台灣企業家,宇峻奧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施南生:香港知名制片人、傳媒界翹楚,香港寰亞影視責任有限公司副主席
  施柳屹:中國大陸模特
  施念慈:演員,畢業於港大中文系,曾當選過港大校花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姓                  
拼音:wǔ xìng
武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0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95位。此姓氏在越南亦有分布,約占人口3.9%。

 

武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姒姓,出自夏朝大臣武羅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爲氏。
  據史籍《世本》、《萬姓統譜》等資料所載,夏朝大臣武羅被封武羅國,後國亡,其後子孫以國名爲氏,稱武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商朝君王商唐高宗武丁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或諡號爲氏:
  據歷史文獻《武班碑》的記載,子姓武氏爲商王武丁之後,以其祖名字爲氏。
  商王武丁,商唐高宗,名子昭,是盤庚弟小乙之子,公元前1250~前1192年在位,逝世後葬於今河南省西華縣田口鄉陵西村唐高宗陵。
  商唐高宗是商王朝時期一位有政治才能的君王,雄才大略,有遠大的政治理想。他年少時學於甘盤,穫得了許多知識。他在民間生活的經歷,使他深知民眾之疾苦。爲了使殷道複興,他破格提拔了有才能的人傅說,並任以爲相,讓他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武丁修政行德,勵精圖治,在傅說的幫助下,他的理想得以實現。
  商唐高宗還對四周侵擾商王國的外方邦進行了征討,諸如羌方、土方、方、人方、鬼方、虎方、荆楚等等。特别是對西面的□方、南面的虎方、東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進行大規模征伐。其中對□方作戰動員的兵力,有時三千,有時甚至達五千;對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羌方,一直是商唐高宗征伐的對象,最多時曾一次出兵一萬三千人。經過這些戰爭,使殷商王國的民眾穫得了比較安定的生活空間,也使殷商與外方邦的關係恢複到正常發展的狀態。
  總之,商唐高宗在丞相傅說、祖已(祖伊)的輔佐下,對内大治,對外征伐。這些征伐戰爭,爲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廣大疆域,奠定了基礎。通過幾十年的文治武功,結果使殷商國家大治,經濟發展,百姓生活安定,四方諸侯賓服,出現了繁盛的局面。
  據史籍《殷墟蔔辭》的記載,商唐高宗的夫人也曾親自率兵征伐羌方。除了“伐羌”之外,蔔辭中還有許多“穫羌”、“用羌”的記載,即抓穫了羌人的俘虜並用作人祭的犧牲,且數字驚人。
  商唐高宗使殷商達到鼎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 商唐高宗武丁在位五十九年,逝世後,由其子祖庚(子曜)繼承王位,其後人認爲他功勞蓋世,可與開國君主成湯相比,應有自己的姓,遂以其名爲氏,稱爲武氏。
  在商唐高宗武丁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或諡號、廟號)爲姓氏者,稱武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如著名的漢朝時期大臣武班即是其嫡系後裔。
  武氏族人皆奉武丁爲武氏得姓始祖。
 
  第三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平王幼子姬武之後,屬於以帝王賜姓爲氏。
  據史籍《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公元前770年),北方犬戎民族入侵西周,周幽王姬宮涅被殺,西周王朝周的都城鎬京(宗周)也遭到徹底破壞。
  周幽王是西周末代君主,周宣王之子,出生於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據乾寶《蒐神記》記載的記載,周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即位,以明年爲元年。
  周幽王十年(公元前772年),申侯聯合繒國和犬戎,擧兵真的攻入西周鎬京,西周王朝就此滅亡,前後共三百五十餘年。
  周幽王的兒子姬宜臼受申、許、魯、齊、秦、鄭等諸侯國擁戴,在申地即位,後遷到雒邑(今河南洛陽),歷史上稱東周王朝,姬宜臼就是著名的周平王。
  因周平王的手掌上有一“武”字形狀紋路,故在出生之時即被周幽王賜號爲武氏。周平王逝世後,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賜號爲姓氏者,稱武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武氏正宗,是爲河南武氏。
 
  第四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武公之後,屬於以先祖諡號爲氏。
  據史籍《風俗通義》記載,春秋時期,宋戴公子撝爲之子爲司空,死後諡號爲“武”,史稱宋武公子司空(子鮑革)。
  在宋武公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諡號爲姓氏者,稱武氏,世代相傳至今,亦爲河南武氏。
 
  第五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頃王之孫姬滿的後裔,屬於以封邑名稱簡化爲氏。
  周王朝時期,周頃王姬壬臣之孫姬夷的後裔,曾被封於武疆(今河南鄭州),後即位爲周王,是爲周簡王。
  在姬滿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爲姓氏者,稱武疆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六個淵源:源於贏姓,出自戰國時期秦國大將白起,屬於以先祖封號簡化爲氏。
  在歷史上,白起曆來有兩種稱謂,一是百戰百勝的“戰神”,一是殘戮無度的“殺神”,由是由非,當以歷史背景爲准繩。在白起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其爵號(武安君)爲姓氏者,稱武安氏,後省文簡化爲武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七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位“武功爵”,屬於以官稱爵號爲氏。
  漢朝時期,漢武帝在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爲獎勵眾軍士奮勇殺敵、建立軍功,特别創設了“武功爵”,共有十七級,按今保留下來的史書記錄,爵位從下至上分别爲:⑴-造士、⑵-閑輿衛、⑶-良士、⑷-元戎士、⑸-官首、⑹-秉鐸、⑺-千夫、⑻-樂卿、⑼-執戎、⑽-左庶長、⑾-庶令、⑿-政戾、⒀-軍衛、⒁-左更、⒂-國尉、⒃-良造、⒄-大良造。
  有意思的是,在這十七級軍爵中,第一級至第八級爵位是允許買賣的,第九級以上才專由漢武帝用以獎勵軍功。至匈奴潰滅後,此爵制即被逐漸廢黜。
  在受授武功爵的將士之後裔子孫中,即有以先祖官爵稱號爲姓氏者,稱武功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
  如著名的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衛青,本爲鄭氏,其先兄弟姐妹七人依母姓皆冒姓衛氏。在西漢王朝對匈奴民族的系列戰爭中,衛青因功高蓋世,偕其子弟部下多次受到漢武帝賞賜武功爵,其後裔子孫中即多有以爵號爲姓氏的武氏後人,一直流傳至今。
 
  第八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署武庫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漢朝時期,漢武帝在“執金吾”屬下設立有專門的武庫署,專職掌管兵器軍械、戰備物資等,武庫令爲長,武庫丞爲佐官,就如同今日的總後勤部。此官職一直沿用至五代時期,直到宋朝時期方被廢黜,改爲兵部五曹。
  在武庫令、武庫丞、武庫士等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武庫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九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武衛將軍,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漢朝時期,皇家設置有武衛營,軍政長官稱“武衛將軍”,職掌禁中警衛。
  至曹魏時期,武衛營掌管近衛軍。至隋朝時期,增設左、右武衛,各設武衛將軍,分稱左武衛將軍、右武衛將軍。到了唐朝時期,武衛營增至十二衛,設武衛上將軍、武衛大將軍等,武則天時期曾改稱“鷹颺衛”,後又複其原稱。
  宋朝時期,武衛大將軍爲虛職,有職無權。元朝時期改稱“武衛親軍都指揮使”。明朝因襲。清朝時期成爲虛銜。
  在武衛將軍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武衛氏、武威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衛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南北朝其北周官吏武伯,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北周時期,朝廷上分别統領“六率”的軍政長官,稱爲左武伯、右武伯。
  所謂“六率”就是:掌管武賁軍士的左、右武賁率,掌管左右旅賁軍士的左、右旅賁率,掌管左右射聲軍士的左、右射聲率,掌管左右驍騎軍士的左、右驍騎率,掌管左右羽林軍士的左、右羽林率,掌管左右游擊軍士的左、右游擊率,每率八百二十驍勇兵士,爲九千八百四十名兵卒編制,加上大小軍官,共一萬人,相當於十二衛轄制的一半。
  在左武伯、右武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武伯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
 
  第十一個淵源:源於複姓,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爲氏。
  據史籍《風俗通義》記載,漢朝時期,有一個著名的大將王梁,著名的東漢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王梁,字君嚴,漁陽要陽人(今北京密雲)。原爲郡吏,太守彭寵以王梁爲狐奴令(今北京顺義北小營北府村狐奴山),與蓋延、吳漢俱將兵南及劉秀於廣阿,後拜爲偏將軍。後王梁率軍攻克邯鄲,賜爵關内侯。再從劉秀平定河北,拜野王令,與河内太守寇恂南拒洛陽,北守天井關,朱鮪等不敢出兵,劉秀以來梁功。及劉秀即位爲漢光武帝,議選王梁爲大司空,而《赤伏符》曰“王梁主衛作玄武”,漢光武帝以野王衛之所徙,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於是擢拜梁爲大司空,封武強侯,其封地就在今河北省武強縣。東漢建武十三年,王梁受贈增邑,定封阜成侯。東漢建武十四年,王梁病逝於官任之上。在王梁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爲姓氏者,稱武強氏。
  另外,在史籍《何氏姓苑》中記載:“有廣武氏、武成氏、武仲氏,又《西秦錄》有武都氏。”
  在武強氏、廣武氏、武成氏、武仲氏、武都氏等的後裔子孫中,後皆有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強氏、廣氏、成氏、仲氏、都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二個淵源:源於改姓,屬於帝王賜姓爲氏。
  唐朝時期,有傅、左、李諸姓被武則天賜姓爲武氏,其後代中有人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三個淵源:源於改姓,屬於冒姓爲氏。
  據史籍《唐書》記載:“唐賀蘭敏,武士之嗣,冒姓武。”
  據其記載,唐朝時期有個賀蘭敏,傳說是武則天的父親荆州都督武士彟的後代,冒姓武氏。
  賀蘭敏,全名賀蘭敏之,他之所以能在唐史上留名,完全因爲他是武則天的姐姐賀蘭氏的兒子,他的姨媽是皇后,母親和姐姐同時和唐高宗有染,武則天對他忍無可忍,最終殺了他。
  賀蘭敏之是個出了名的無法無天之紈褲公子,其父亡後,寡居的母親還有其姐因時爲皇后的則天女皇的引薦,皆得到唐高宗的寵幸,分别封爲韓國夫人和魏國夫人,他自然也隨之貴不可言,據說,賀蘭敏之十分俊美,因此很得其外婆即當則天女皇之母颺氏的寵愛,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於是無法無天起來。
  史書有記,太平公主幼時也常到其外婆家,結果所帶宮女盡被其這位表兄淫弄,連尚是幼童的她當時也差點遭其毒手。後來更有甚者,唐高宗和則天女皇爲太子李弘選了一房太子妃,姿容殊麗,誰知竟被賀蘭敏之於新婚前夜給奸淫了,使太子無法完婚。
武則天曾一直呵護着她這個爲非作歹的侄子,直到後來,不知爲什麼將這些舊帳全翻了出來,遂貶賀蘭敏之到嶺南。據記載,賀蘭敏之是病死流放途中。但許多史家分析,他是在路上被人刺殺而亡,而且是其表妹太平公主親自帶人所追殺的。
  在賀蘭敏之的後裔子孫及族人中,有以先祖之冒姓爲姓氏者,稱武氏;亦有仍稱賀蘭氏的,後省文簡化爲單姓賀氏。
 
  第十四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烏紮喇氏,亦稱兀劄喇氏、吳紮拉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錫伯族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Ujara Hala。滿族烏紮喇氏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布列亞河流域)、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葉赫(今吉林葉赫河、伊通河、伊丹河、東遼河流域)、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薩爾滸(今遼寧撫顺大夥房水庫西北部)、瓦丹(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廟噶山(今黑龍江省湯原,一說在今俄羅斯黑龍江口廟街)、黑龍江沿岸。錫伯族烏紮喇氏多居卦爾察(今俄羅斯烏蘇里斯克),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吳氏、烏氏。
  ⑵.蒙古族武堯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Uyo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
  另外,蒙古族兀濟葉惕氏、烏珠穆沁氏,在明朝時期即冠有漢姓武氏、烏氏、吳氏等。
 
  第十五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八旗通志》、《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郭武爾氏,滿語爲Gour Hala,滿族姓氏,世居黑龍江流域,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
  ⑵.滿族烏蘇氏,亦稱吳蘇哈里氏,滿語爲Usun Hala,漢義“水”,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出金國時期女貞溫古孫部(吾古孫、烏孫),以部爲氏,世居烏蘇(今吉林伊通)、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紮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長白山區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烏氏、吳氏、蘇氏、關氏、穆氏、戴氏、柏氏、常氏等。
  ⑶.滿族烏蘇哩氏,亦稱烏蘇拉氏,滿語爲Usuri Hala,以地爲氏,世居德爾吉色欽(今黑龍江虎林)、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烏氏、吳氏等。
  ⑷.滿族烏庫登吉氏,滿語爲Ukudenggi Hala,世居齊齊哈爾(今黑龍江齊齊哈爾),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
  ⑸.滿族武佳氏,亦稱吳佳氏、烏佳氏,滿語爲Ugiya Hala,祖先原爲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擕,融入鮮卑,後逐漸演化爲遼東女真,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索倫(今黑龍江嫩江以西廣大地區),後有達斡爾族、赫哲族、蒙古族引爲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吳氏、烏氏等。
  ⑹.滿族武聶氏,滿語爲Unin Hala,世居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布列亞河流域),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聶氏等。
 
  第十六個淵源:源於鄂溫克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鄂溫克族中有吳立西氏,亦稱武立西氏,後改爲漢字單姓爲武氏。
 
  第十七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京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武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武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得姓始祖

  武丁、姬滿、子司空(子鮑革)、白起(公孫起)、王梁、賀蘭敏(賀蘭·敏之)。

 

遷徙分布

  武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九十五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二百七十萬七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7%左右。
  武氏最早的發祥地應在今河南省境,其後在此地不斷繁衍,並迅速地向鄰近的山東及江蘇等省遷徙。
  春秋時期的宋國,是武氏的主要來源地之一,故其早期的活動區域應在今河南商丘一帶,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武氏族人數量的增加,社會生產的發展,政治局勢的變化,其活動區域也不斷地擴大。
  到戰國時期,武氏族人已在中原一帶比較廣泛地活動了。
  根據文獻記載看,從秦末至漢初,武氏族人大體分布在:盱台(今江蘇盱眙)、陳郡(今河南淮陽)、沛縣(今江蘇沛縣)、梁鄒(今山東鄒平)、長安(今陝西西安)以及今河南省東部一帶。這一時期社會動盪,戰亂頻仍,爲爭奪天下,豪傑競起,一些武氏族人也在政治舞台上大顯身手,爲推翻秦朝的殘暴統治做出了貢獻。同時這一時期也是人口遷徙比較頻繁的時期,武氏族人從中原地區逐漸向四周遷移,主要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
  漢朝時期,山東武氏族人已經是一千興旺、顯赫的家族。出自此地的武氏族人,後繁衍至今河南、安徽、山西等地。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因北方戰亂,武氏族人也同中原的土族一起大擧南遷,成爲了江蘇等省境内的一大望族,故武氏有“沛國”郡望,而另一支武氏族人遷入今山西省境。從此,武氏族人的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表現在江淮以南也分布有不少武氏之人,而且出現了一種值得注意的現象,即南方政權中的武氏族人要遠遠多於北方政權。這是西晉末年以來北方人口不斷遷徙,尤其是貴族、士人大量南遷的真實情況的反映。在西晉時期朝廷中除了武周、武陔、武韶、武茂等同一家族中人外,還有中書監荀勖的女婿武統、武陵内史武察、青州刺史武沈等武氏之人。後來這些人的後裔大都遷徙到南方。
  唐朝時期,武氏家族因出了一位武則天,使得武氏族人繁衍達到了極爲昌盛時期,武氏族人也正是始於唐朝在北方各地再次得以大擧繁衍遷徙,族派不斷擴大,在今山西太原一帶發展成爲一個大族,故武氏有以“太原”爲其郡望。與此同時,武氏族人在我國南方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後遍及全國各地。由於北方社會動盪,戰爭頻繁,而南方相對比較穩定,導致了大量人口向南遷徙,其中也包括了不少武氏族人在内。如後晉時期淮北農民起義首領武約,爲反抗後晉的殘暴統治,與南唐聯繫,率眾欲渡淮南遷。
  五代十國時期,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爲發展南方社會經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這一時期太原武氏族人仍有人出現在政治舞台上,如武從諫,後唐時任幽州牙將,後晉時任濮州刺史,他曾在唐朝末年在幽州爲其子娶張氏女,並送回太原老家成親。其子死後,周太祖郭威當時在太原節度使劉知遠手下任職,遂把張氏娶爲繼室。郭威當皇帝時,張氏已死,被追封爲貴妃。武漢球,澤州人(今山西晉城),唐末在澤潞節度使李嗣昭手下當兵,後唐時爲禁軍軍校,逐漸升到高位。此人很可能是這個家族中人。武行德,太原榆次人(今山西榆次),與文水相距不遠,也可能是這個家族中人。在這一時期也有姓武的平民也見之於記載,如後漢時,魏州内黄人(今河南内黄)武進之妻一胎生三子;許州行軍司馬韓倫殘暴刻薄,重税盤剝百姓,被項城人(今河南沈丘)武都告發,周世宗下詔免去其一切官爵。
  明、清以後,武氏族人已經遍布全國各地。
  今日武氏人口尤以河南、黑龍江爲多,這兩省的武氏人口約占全國武氏人口的35%以上。

 

郡望堂號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顺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爲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並州爲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爲府。民國時期爲市,山西省會所在。
  沛郡:也稱沛國郡、沛縣,始建於漢朝初期。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劉邦將家鄉泅水郡改爲沛郡,治所在相縣(今安徽濉溪)。王莽改爲吾符郡,東漢改爲沛國。三國魏移治沛縣(今江蘇沛縣)。西晉還舊治,後複爲郡,又移治沛縣。南朝宋移治蕭縣(今安徽蕭縣)。北齊時廢。早期沛郡所轄範圍,包括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東,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蘇省沛縣、豐縣等地。東漢時改爲國,後又改回沛郡,所轄地域大爲縮小,而且郡治屢有遷移。但作爲姓氏郡望意義上的沛郡,主要是指西漢時的沛郡。
  馮翊郡:秦朝時期置郡,漢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設置同名行政區左馮翊,與右扶風和京兆伊合稱“京畿三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左馮翊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大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韓城縣以南、白水以東、渭水以北大荔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移治到高陸(今陝西高陵)。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馮翊堂:以望立堂。
  沛郡堂:以望立堂,亦稱沛國堂。
  鬻薪堂:鬻薪是賣柴。宋朝武行德,相貌氣味,家里很窮,以賣柴爲生。晉祖鎮守弁門,到郊外游玩,看到行德賣柴,對他的相貌很驚訝,又見他擔的柴特别重,就把他留在帳下當了侯虞。後來作戰時行德被契丹俘虜,他殺了契丹的官,占據了河陽,不久歸顺了漢,當了河陽尹,入宋,官太子太傅。
  北武堂:資料有待補充。

 

武姓家譜文獻

武氏家譜,(清)武先慎纂修,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北京武氏族譜,(清)武繼昌編,清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湖南善化武氏五修支譜四卷,(民國)武光理等主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爲[明]武興隆,始遷祖爲[明]武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河北永年武氏族支合編族譜,(民國)武敬緒編,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山東嶧縣武氏族譜四卷,(民國)武學勤續修,武章纂,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石刻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山東臨沐武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山東臨沐武氏族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武姓字輩排行

 
山東濱州武氏字輩:“明洪希丙……”
山東濟南武氏字輩:“朝中英桀立乾坤家有國寶富萬年”。
山東沂水、四川成都武氏字輩:“紀善傳玉光”。
山東平邑、浙江杭州武氏字輩:“文清永玉傳繼立成家起宗繁慶衍祥召明福自廣登朝是恩常”。
山東武氏一支字輩:“紀善傳玉廣興慶兆大祥君臣友諸位福祿壽安康”。
安徽肥東武氏字輩:“其成世富元德必昌春華友慶國瑞家強文功立業輝殿顯陽”。
安徽宿州武氏字輩:“少堯年兆亦(大超宗開)振先(啟象繼奎)守成遠連登建世榮泰德弘傳明福祿永昌盛祥雲耀萬春英才聚宇林”。
安徽巢湖武氏字輩:“宏開傳家……”
安徽鳳陽武氏字輩:“廷從學爲家寶”。
河南鄧州武氏字輩:“德如玉道光明安聖化略太平理兆啟忍讓興國大定萬方慶”。
河南清豐武氏字輩:“玉德佩仙石守成在有容善勇傳繼光”。
河南南陽武氏字輩:“大德如玉道光明安聖化羅太平”。
河南南樂武氏字輩:“可自豐林怡”。
四川自貢武氏字輩:“龍如天正萬登元士方宏”。
四川遂寧武氏字輩:“光國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河北承德武氏字輩:“月洪德國丙林玉永成祥(翔)”。
河北滄州武氏字輩:“安雲德寶……”
山西清徐武氏字輩:“齊德玉生丙振步登青雲露詩書丹桂根”。
山西祁縣武氏字輩:“世照殿立志作明禮道義學漢忠”。
浙江武氏一支字輩:“善德慶美誠信斯國”。
浙江武氏一支字輩:“善德慶美誠信斯國”。
江蘇連雲港武氏字輩:“可心傳宜儒”。
湖北紅安武氏字輩:“萬世文永……”
遼寧沈陽武氏字輩:“啟(起)朝繼善傳玉”。
吉林通化武氏字輩:“鳳繼善傳玉寶”。
雲南武氏一支字輩:“承世(功勳修成)開□□永恩繼占”。
北京武氏一支字輩:“有振手玉金殿德連廣明配學”。
武氏一支字輩:“起天開萬國”。
武氏一支字輩:“啟鳳繼德宏”。
武氏一支字輩:“開章卓識補嗣高風祥開國胄廣衍奇文”。
江蘇江都武氏一支字輩:“彭祖延高紀、            ”
資料有待補充。
 

 

武氏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平章卓識;
  補闕高風: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大臣武元衡,字伯蒼,太原人,進士出身。唐德宗對他很器重,任爲御史中丞,並對群臣說:“武元衡是真宰相器。”唐憲宗時,曆官戶部侍郎、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當時,,因四川不太穩定,他就任劍南西川節度使,爲政廉明,生活節儉,盡力撫慰少數民族,政績卓著。後入朝爲中書知政事,極力主張平定武元濟叛亂。下聯典指武元衡的堂弟武儒衡,字廷碩,憲宗時官至戶部尚書,兼知制誥。剛直而有氣節,又官補闕(對皇帝規諫並擧薦人員的官),將大用時,終因爲疾惡太分明而不得重用。
  祥開國胄;
  慶衍奇文:全聯典出武氏起源之一,周平王有個兒子,出生時掌中紋路有像個篆文的“武”字,周平王因此賜他姓武氏,後曾任大夫。
  嵩山高隱;
  練湖著名: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並州文水人武攸緒,武則天的侄子,恬淡寡欲,不求仕進。武則天執政時,他請求棄官歸隱於嵩山,優游岩壑間,武則天賞賜給他的衣服器具,都閑置不用。後買田耕種,與百姓-樣。到武氏遭禍時,隻有他得以避免。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高安人武允蹈,字德由,自號練湖居士。刻意苦苦吟詩,每有詩句寫出來,往往膾炙人口,著有《練湖集》。
  嵩山高隱;
  練湖著名: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武攸緒言棄官隱於嵩山之陽。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武允蹈自號“練湖居士”,著有《練湖詩集》。
 
  五言通用聯:
  嵩隱家風遠;
  太原世澤長:此聯爲武氏的宗祠“太原堂”的通用堂聯。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武攸緒言棄官隱於嵩山之陽。下聯典指武氏的望族居太原郡。
 
  六言通用聯:
  武班尚留遺墓;
  皇后竟號則天:上聯典指武宅山有漢從事武班墓,有《武班碑》記載武氏的起源和武氏的始祖武丁,清時重修。下聯典指武則天爲唐高宗皇后。
 
  七言通用聯:
  苦吟精著練湖集;
  誠心飽領嵩嶺霞: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詩人武允蹈,字德由,自號練湖居士,高安人。兩貢於鄉,刻意苦吟,每一聯出,輒膾炙人口,有《練湖集》。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隱士武攸緒,武後兄子,恬淡寡欲,武後秉政,攸緒求去官隱於嵩山之陽,與民無異。
六宮粉黛無顏色;萬國良冠非冕旒:此聯爲山西省文水縣南徐村武則天廟聯。武則天廟位於山西省文水縣城北五公里處的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呂梁山,東靠文峪河,是一處山青水秀的名勝地。中軸線上從北到南有正殿、樂樓、雕像、山門;兩翼建築有偏殿、配殿、碑廊、魚池、回音亭等三十多間殿宇,占地面積約26000平方米。院内柳樹成蔭,花草遍地,以武則天的特定身份名颺中外,成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則天廟的始建在唐天寶七年(公元747年)之前,清朝初年,被改名爲“水母廟”。爲何改名?究其原因有兩個:其一,宋朝以後至明清統治者對武則天謾罵最甚,故官方把她的把廟改掉以示貶責與除滅;其二,武則天與水有關。南徐村東南有條小河稱爲泌水,是從武氏深井自流而成,千百年來澆灌農田數百頃,造福一方。因此,人們把這一井泉稱爲神福泉,認爲是則天聖母賜給家鄉的福水,所以改武則天廟爲水母廟,或稱“則天水母廟”。到宣統元年,才恢複了“則天皇后廟”的名稱。相傳,則天廟原計劃建於南徐村東南的泌水源頭,正當人們作好地基立起梁架時,一夜大風,把全部木架刮到村子西北。村里人見此情景驚恐萬狀,知縣看後也百思不得其解。正在疑惑之時,走來一位老翁,他說:“神皇一朝天,修廟該占乾。”在場人等如夢方醒,於是決定齋戒三日,就地建廟,即則天廟現址。地處南徐村西北,正當乾位。
  掩映葉光含翡翠;
  參差石影帶芙蓉:此聯爲唐朝詩人武三思《奏和聖制夏日游石淙山》詩句聯。
 
  八言以上通用聯: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芳流劍閣,光被利州:此聯爲四川省廣元市皇澤寺聯。寺祀歷史上著名的女皇武則天。上聯“貞觀”,爲唐太宗的年號;“開元”,爲唐玄宗的年號。這兩個時期是唐朝經濟繁榮發展的時期。武則天在位時,基本上延續了“貞觀之治”,並爲後來的“開元盛世”打下了基礎。故上聯稱“治宏貞觀”、“政啟開元”。下聯“劍閣”之名,多見於史籍,成爲蜀地的象征。“利州”,轄境即今廣元。下聯稱女皇之美名流傳蜀地,是蜀地的驕傲,利州更被其榮光所覆蓋。聯語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武則天的非凡才能和政績予以了肯定。
  孝子辦義學,禦賜武訓;
  巾幗操帝業,著名女皇: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名人武訓,山東堂邑人。排行第七,事母至孝,又稱武七,“訓”是清王朝嘉獎他興辦義學的賜名。他終身集資辦教育,清廷授以“義學正”,賞穿黄馬褂,他沒有接受。1896年死於臨清義學中。陶行之也讚颺他的辦學精神。下聯典指中國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唐朝山西文水人。太宗時入宮爲才女,唐高宗時爲皇后。後臨朝稱制,改國號“大周”,稱皇帝。有權略,善用人,名相輩出。年壽八十一歲,是武氏名人中的壽星之一。
  立地頂天,巾幗勝操唐帝業;
  依山臨水,利州留置武家莊:此聯爲四川省廣元市皇澤寺聯。全聯典指武則天,生於廣元,後人爲了紀念她,清朝修皇澤寺,取“皇恩浩澤”之意。皇澤寺位於廣元市西郊嘉陵江畔,背依烏龍山,舊稱烏奴寺,又名川主廟,是爲了紀念李冰父子的。後因武則天生於廣元,又當了皇帝,把川主廟改名爲皇澤寺,1961年4月被國務院列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的皇澤寺是清朝修複的一座依山取勢,古樸典雅,氣勢巍然的古建築寺院。寺内保存着從北魏時期至清朝的豐富摩崖石刻造像、這些珍貴文物現僅存六個窟群,五十個龕窟,大小佛像一千零三軀,大部分爲盛唐時期的作品,分布在寺中“則天殿石龕”、“迎輝樓石龕”、“大佛樓石窟”、“中心柱石窟”、“五佛亭石龕”内。則天殿正中龕内,是“武後真容”石刻坐像,刻於唐朝。龕旁左邊壁上有已故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在1963年5月題的詞:“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大殿内還陳列一塊1955年出土的五代後蜀王孟昶廣政二十二年(公元959年)的石碑,碑名爲“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澤寺唐則天皇后武氏新廟記”,碑陰還刻有“則天壩白沙里”等字樣。
 

 

武姓名人

武姓歷史名人

  武曌:(公元623~705年),女,本名武明,乳名二囡,唐太宗賜名武媚,唐初工部尚書武士彠的女兒;籍貫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生於利州(今四川廣元)。著名唐朝時期唐太宗李世民的嬪妃(才人,正五品)、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大周朝皇帝、則天大聖皇帝、政治家,在位時間從公元690~705年爲期十五年,終年八十二歲。
  武則天個人簡檔:
  屬相:猴
  諡號:先爲則天大聖皇帝,袝唐高宗廟享,後爲則天大聖皇后
  廟號:無
  陵寢:乾陵
  父親:武士彟
  母親:楊氏
  婚姻:初爲唐太宗才人,後爲唐高宗昭儀、皇后
  子女:四子,三女(有一女早死)
  繼位:第三子李顯
 
  武臣:(公元?~前208年待考),陳縣人(今河南淮陽)。著名秦朝末期農民起義領袖。
  陳勝在稱王之前,曾派部將葛嬰統兵向東征戰。葛嬰在取得一定的戰果後,爲了號令民眾,就尋覓一位故楚王國貴族後裔在征服地稱王,也號稱楚王,後來聽說陳勝已在陳縣稱楚王,因爲一國容不得二主,葛嬰就把自封的楚王殺掉,親自回陳縣向陳勝複命。葛嬰此擧說明他對陳勝忠貞不二。可陳勝並不這樣認爲,他認爲葛嬰未向他請示就私立楚王是不把他放在眼里,而不設身處地地想想若從遙遠的前方回來請示必然貽誤軍機。這個一字不識的農民國王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部下不給他面子,爲了殺一儆百,使其他的部將知道張楚王的厲害,陳勝竟然把葛嬰綁赴刑場砍頭示眾。這個自認爲“英明”的決策使章邯高興得手舞足蹈,在軍營大擺宴席以慶賀敵人的這樁冤獄。
  陳勝處死葛嬰的“壯擧”使在外征戰的農民將領人人自危,因爲他們在情勢千變萬化的遙遠前線或多或少都權宜行事過,沒有事事向張楚王請示。那時沒有現代化的通信設施,全靠信使的兩條腿傳送消息,信使從前方到首都往返一趟少則十天半月,多則一年半載。尤其是武臣,他的處境比葛嬰還要嚴重,葛嬰畢竟是立故楚國王的後裔爲王,比武臣自立爲王情節要輕得多。葛嬰横死的噩耗傳來,武臣嚇出了一身冷汗,深感張楚王不會放過自己,眼下之所以還沒有和他翻臉,主要是因爲他還有利用的價值。一旦來自章邯的威脅被解除,陳勝就會跟他算舊賬。既然是這樣,他又何必損兵摺將去幫助周文打自己的“保護神”章邯呢?張耳、陳餘剖陳利害,使武臣徹底打消了支援周文的意圖,讓軍隊掉轉頭來進攻常山、燕代和上黨,爲新興的趙王國開疆拓土。至於周文和章邯,讓他們去互相廝殺吧,打得越熱鬧越好,最好是兩敗俱傷,不過先死的得是周文。
  武臣後來被部將李良所殺。
 
  武士彠:(公元577~635年),武則天之父;並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著名唐朝大臣。
  武士彟的父親是武華。武士彟以經營木材致富,隋朝大業末年曾爲鷹颺府隊正。後隨李淵征戰有功,被封官爵。唐貞觀年間中期,他成爲工部尚書、荆州都督。
  唐高宗時期,武士彟以皇后之父身份受封周國公(一說爲應國公),被賜太原王(一說爲魏王)。
  武士彟他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父親,死後諡號爲“魏忠孝王”。後來又被追封爲周忠孝太皇,武則天稱帝後,追封爲南周太祖無上孝明高皇帝。
   武穎甫:清代著名太醫院院士,首次提出“中西醫結合需整體完善化”的理念,並協同當時的洋務派李鴻章一起編作著名的《萬國藥方》一書,並創立藍海中醫館。
  武承嗣:(公元?~698年),並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著名唐朝大臣。
  武承嗣是武則天的侄子。曆官祕書監,襲周國公。
  武周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授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同鳳閣鸞台三品。月餘後罷。唐載初元年(公元689年),守納言。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進文昌左相。
  武則天專權時期,他曾建議誅殺皇室及大臣中不附者,立武氏宗廟,並要求武則天立他爲太子,遭到重臣狄仁傑等人的反對。
  武周長壽元年(公元692年),武承嗣爭立太子,不果,罷爲特進,後憂鬱而死。
 
  武三思:(公元?~707年),武則天之侄,陰謀作亂,事敗被殺。
 
  武元衡:(公元758~815年),字伯蒼;緱氏人(今河南偃師)。著名唐朝大臣。
  武元衡是武則天的曾侄孫。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登進士第。曆官監察御史、華原縣令、比部員外郎、右司郎中、御史中丞。唐元和二年(公元807)農曆1月,拜門下侍郎、平章事。農曆10月封臨淮郡公,充劍南西川節度使。唐元和八年召還,複爲相。因力主削藩,遭藩鎮忌恨。唐元和十年農曆6月3日早朝,爲淄青藩帥李師道遣刺客暗殺。
  武元衡早年曾落第失意,所寫詩歌如《寒食下第》、《長安叙懷寄崔十五》、《行路難》等,往往嗟病歎貧,抒發牢騷不平之氣。後仕宦顯達,所寫詩歌,多屬官場酬贈之作,缺乏思想深度。少數作品如七律《送崔判官使太原》、《送張六諫議歸朝》、《酬嚴司空荆南見寄》等,感情深厚,辭氣挺拔,對同僚於推挹褒獎之際時以國事、德行相勖勉,與一般應酬之作有所不同。《又玄集》、《唐詩鼓吹》等唐詩選本多選其詩。尤其是《酬嚴司空荆南見寄》,胡應麟以爲是"中唐妙唱"(《詩藪·内編卷五》)。他出鎮巴蜀時所作的詩歌,如七絕《題嘉陵驛》、《夏夜餞裴行軍赴朝命》,五律《夕次潘山下》,五絕《途中即事》等,或抒寫報國豪情,或寄托羈旅行役之思,都真切感人。其詩藻思綺麗,琢句精妙。
  張爲在《詩人主客圖》一書中把武元衡奉爲“瑰奇美麗主”。魏泰以爲“武元衡律詩勝古詩,五字句又勝七字”。但其五言近體雖極工巧,而渾厚不足,所以傳誦之作反而較少。
  著有《武元衡集》十卷。今存《臨淮詩集》梁卷,收於《唐詩百名家全集》中。《全唐詩》錄其詩梁卷。《全唐文》錄其文十篇。
 
  武漳:(生卒年待考),文水(今山西省汾陽)人,五代後蜀著名將領。職山南節度使,重視農業,對當地農田水利建設有所貢獻。
 
  武 祺:(生卒年待考),太穀人(今山西太穀)。著名元朝大臣。曆任中書參議、戶部尚書、甘肅行省參政等職。曾參與更改鈔法,鑄寶錢,然時不助祺,物價騰踴,鈔法遂壞。著有《寶鈔通考》等。
 
  武宗元:(公元980~1050年),字總之;白坡人(今河南孟津)。著名北宋名畫家。學吳道子,行筆流暢,擅佛道鬼神,曾爲寺觀作壁畫,人皆稱之。北宋景德年末(公元1007年),宋真宗營建玉清昭應宮,應募畫工三千多人,最後,中選百人,分左右兩部繪制壁畫,武宗元任左部之長。他家世業儒,以蔭得太廟齋郎,官至虞部員外郎,擅畫道釋人物,曾爲開封、洛陽、嵩山、許昌等地寺觀繪制宗教壁畫。存世作品有描繪道教内容的《朝元仙仗圖》。
 
  武允蹈:(生卒年待考),字德由;高安人。著名宋朝詩人。兩貢於鄉,詩文刻意,多膾炙人口,著有《練湖集》。
 
  武仙:(公元?~1234年),威州人(今河北井陘)。著名金國地主武裝首領,封建九公之一。金貞祐二年(公元1214年)率鄉兵保威州西山,抵禦蒙古軍,被金宣宗詔授爲權威州刺史。金興定四年(公元1220年)封恒山公,擁有真定府等地。未幾降蒙古。金正大二年(公元1225年)又歸金國,退往河南,屯兵顺陽(今河南淅川)一帶。金開興元年(公元1232年),被蒙古軍擊敗於三峰山,收潰軍十萬,鏇任參知政事、樞密副使、河南行省。後被宋將孟珙擊敗。宋蒙聯軍破蔡州,他逃往河北,至澤州(今山西晉城),爲戍兵所殺。
 
  武漢臣:(生卒年待考),濟南人(今山東濟南)。著名元朝戲曲家。所作雜劇甚多,今知有十二種。今存《散家財天賜老生兒》、《李素蘭風月玉壺春》、《包待制智賺生金閣》三種。後二劇《元曲選》作“武漢臣撰”。《錄鬼簿》武漢臣名下未著錄,息機子本《元人雜劇選》作“無名氏撰”。《虎牢關三戰呂布》僅存殘曲,餘皆佚。《散家財天賜老生兒》是寫家資巨萬的員外劉從善無子嗣,女婿爲爭得家財,迫害、排擠劉之親侄,還想暗害已經懷孕的劉妾。劉從善廣散家財,多行善事,終於得一老生兒。劇中宣颺因果報應及封建宗法觀念,但通過一個富貴家庭財產繼承問題引出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關係,卻也較深刻地反映了社會風尚和人情世態。此劇還比較廣泛地反映了元代社會的生活面。故事起伏跌宕,戲劇性較強。曲文當行,賓白生動。此劇在十九世紀初即被譯爲英文,後又有法、德、日譯文。《包待制智賺生金閣》寫龐衙内殺害郭成,霸占其妻,奪走他的寶物生金閣,最後終於被包拯懲處。此劇中包拯於第三摺才出場,遇到被害人的鬼魂告狀,有城隍廟夜詢鬼魂,鬼魂沖散社火鼓樂等情節,這在演出中當有特技表演和火彩場面。《李素蘭風月玉壺春》寫妓女李素蘭與李斌的戀愛故事。天一閣本《錄鬼簿》記賈仲明也有此作。有人懷疑今本是賈作而非武漢臣所撰。
 
  武元直:(生卒年待考),字善夫,號廣莫道人;薊人(今北京)。著名元朝畫家。金朝明昌年間(公元1190~1196年)名士。其作品散見於同代人和元明諸家詩文集題泳。武元直以山水畫見長,善畫山水,能詩文。作品有《蓮峰小隱圖》、《漁樵閑話圖》、《東坡游赤壁圖》等。
 
  武之望:(公元?~1629年),字叔卿,號陽紆;陝西關中人。著名明朝醫學家。對醫術有獨到之處,曾參王肯堂之《證治准繩》,編有《濟陰綱目》,另著有《濟陽綱目》。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進士,爲關中鴻儒,爲人恭而不阿,直而不抗。因幼年多病,遂習岐黄,《内經》以下至金元諸家醫籍無不熟讀,精通醫學,尤長於婦科。他根據王肯堂《證治准繩·女科》加以重訂條列,遂成《濟陰綱目》五卷(公元1626年),引錄資料豐富,選方較詳盡,對後世有較大影響。繼又廣集名醫高論,分類論述内、外、五官諸科證治,撰成《濟陽綱目》一○八卷(公元1626年),以與《濟陰綱目》成二儀並育之意。另著《疹科》(或作《慈幼綱目》)一卷,已佚。
 
  武億:(公元1745~1799年),字虛穀,又字授堂;河南洛陽偃師人。清朝著名學者。武億是清朝乾嘉時期有名的學者。他年幼好學,刻苦讀書。青年時師於著名學者是朱筠,得到朱筠的賞視和器重。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鄉試中擧人,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會試中進士,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出行山東博山縣積縣。任職其間,不徇私情,清廉直正,拒收賄賂,關心百姓疾苦,注重教育,辦範泉書院,並授課。後免官,主持範泉書院,親自講學。不久回家鄉。編修《偃師縣志》、《魯山縣億》、《寶豐縣志》等。武億博通經史,精於考據,尤好金石之學,亦工於書法,著有《金石二跋》、《金石三跋》十卷、《偃師金石記》四卷、《金石文字續跋》十四卷、《偃師金石遺文補錄》二卷、《郟縣金石志》一卷、《寶豐金石志》五卷 、《魯山金石志》三卷、《經讀考異》、《群經義證》、《授堂詩鈔》等十餘種,凡數百卷。
 
  武禹襄:(公元1812~1880年),字禹襄,號廉泉;河北廣府城東街人。著名清朝武式太極拳創始人。
  武禹襄拳式緊小,不同於老架,新架也不同於楊氏大架,小架,乃學而後化,自成一家。武禹襄讀書不當官,兩兄長在外,他自己在家致力於太極拳研練,相傳他手臂有三百斤之力。
  武禹襄著有《太極拳解》,又著有《十三總勢略》。後將他的太極拳術傳於外甥李經綸,李承綸。禹襄去世後,被尊爲武式太極拳創始人。
  武禹襄繼承並且發展了王宗嶽太極拳理論,在多篇著作里對太極拳闡釋都有獨到見解。他所寫的太極拳理論文章,不是供人瀏覽,每一字有每一字的意思,不肯多用一字,要真正理解這些文字的涵義,往往需要熟練背誦,在背誦中體悟。
  武氏的《太極拳論要解》是對王宗嶽《太極拳論》做摘要釋義,許多地方以“氣”的觀念說太極拳,僅一百多字的短文,“氣”字出現就達七次之多,每一次出現都表達了不同的意思:“解曰: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存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視靜猶動,視動猶靜。動牽往來氣貼背,斂入脊骨。要靜,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氣如車輪,腰如車軸。又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武氏的這篇《太極拳論要解》既可以理解爲對推手運動的指導,也可以作爲修鍊架子的定律。推手也罷,拳架也罷,如果把全文出現的這七個“氣”字僅用一個意思來理解,就會出現矛盾。武氏說:“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氣,在氣則滯。”下面又說:“氣如車輪,腰如車軸。”前者氣“滯”,後者氣“活”,這顯然是說兩種不同現象之“氣”。
 
  武訓:(公元1838~1896年),今山東冠縣人,一說山東館陶人。著名清朝教育家。武訓的業績受到世人的欽敬,許多名家題詞,全國出現以武訓命名的學校多處,並曾一度將原堂邑縣改稱武訓縣。1945年,冀南行署在柳林創辦武訓師範。武訓在臨清病逝後,遺囑歸葬於他創辦的柳林崇賢義塾學田内。1903年建祠。
  1951年,電影《武訓傳》錯遭批判。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中,武訓墓被破壞。1986年,國務院辦公廳作出爲武訓恢複名譽的決定。武祠、武墓被破壞。1988年修葺擴建,將武祠更名爲“武訓紀念堂”。1996年再次增修。整個建築占地七公頃三。進入青瓦翅檐的大門,有5米寬的甬道直通紀念堂大殿,兩側立有22通名人頌颺武訓的碑碣。甬道東西分别建有巍巍的“武訓魂”亭和“高歌台”。紀念堂長十六米,寬十米二五,高十二米,歇山式磚木結構,飛檐鬥拱,頂部攀伏着瓦砌伏龍。堂前有武訓塑像。堂内陳列着反映武訓事蹟的典籍、書畫、實物。堂後爲高兩米、周長十六米的武訓墓。
 

武姓近現代名人

  武修權:(公元1908~1997年),湖北大冶人,出生於湖北武昌。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
  伍修權出生於湖北武昌一個城市貧民家庭,祖籍湖北大冶。
  伍修權青少年時期,在陳潭秋、董必武的引導下走上革命道路。1923年冬,經陳潭秋介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10月,由黨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系統地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理論。1927年9月,進入莫斯科步兵學校學習。1929年到蘇聯遠東邊疆保衛局工作,1930年轉爲蘇聯共產黨(布)候補黨員。1931年5月,在中國革命的困難時期,他幾經努力,不畏艱險,毅然回到祖國,投入艱苦的武裝鬥爭。回國後即轉爲中國共產黨黨員。
  到中央蘇區後,伍修權先後擔任閩粵贛軍區司令部參謀,瑞金紅軍學校第一期連指導員、第二期政治營教導員、第三期軍事團教育主任,軍委模範團政委,軍委直屬第三師政委,福建軍區汀(州)連(城)分區司令員兼政委等職務。其間,參與編寫了我軍早期的軍事教材,編譯了蘇軍戰鬥條令,參加了第三、四次反“圍剿”。在蘆豐戰鬥中,英勇作戰,身負重傷。1933年秋,任共產國際派駐中共中央軍事顧問的翻譯,參加了第五次反“圍剿”。1934年10月,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1935年1月,列席遵義會議。在與“左”傾錯誤路線的鬥爭中,始終旗幟鮮明地擁護以毛澤東爲代表的正確路線。
  遵義會議後,伍修權任紅三軍團副參謀長,參與組織搶渡金沙江、吳起鎮、直羅鎮等戰役戰鬥。過草地時,提出了戰勝敵人騎兵的有效戰術。在紅軍陝甘支隊期間,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起草了發布全軍的政治訓令。1936年4月,任紅十五軍團第七十三師參謀長,參加了東征戰鬥。1937年2月,任陝甘寧邊區政府祕書長,負責邊區政府日常工作。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2月,伍修權任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處長。在黨中央代表謝覺哉指導下,積極宣傳黨的政策,廣泛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不斷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動員和爭取了大批進步青年到延安和抗日前線,爲革命輸送了一批批新生力量;積極營救和收容原西路軍被俘及失散人員,盡最大努力保存和送回了這批革命力量;利用其公開合法的身份,幫助指導黨的地下組織,培訓幹部,發展黨員,擴大組織;作爲溝通延安和蘇聯聯繫的主要通道,接收和轉運了蘇聯援助的及西北地區支援的大量抗戰物資;接送了周恩來、王稼祥、任弼時等黨的主要領導和大批革命,使辦事處成爲我黨在西北地區的一處“戰鬥指揮所”和“革命接待站”。1941年7月,伍修權返回延安,擔任中央軍委一局局長。其間,在葉劍英的領導下,參加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第三次反共高潮的鬥爭,主持研究制定了用政治手段粉碎敵人軍事進攻的方案,被黨中央、毛主席采納,從而在解放區和全國公開揭露和聲討了國民黨頑固派分裂、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圖謀;認真研究分析日、偽、友、我各方及前方戰場情況,對國際國内戰局情況進行重點研究,對日軍戰略動態作出了准確判斷,爲中央和軍委制定戰略決策和作戰方針提供了重要依據;收集整理和總結了各解放區戰場的鬥爭經驗,並由中央通報到各解放區迅速推廣。這些工作受到黨中央、毛澤東的讚颺。1945年參與起草了朱德在“七大”的軍事工作報告。同年8月,任總參謀部作戰部副部長。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央派伍修權赴東北工作,曆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東北軍區司令部參謀長,東北民主聯軍第二參謀長等職。按照中央的部署,在粉碎國民黨反動派軍事進攻,壯大人民力量,迅速擴大部隊,建立民主政權,開辟根據地,以及開展對蘇軍事外交,爭取駐東北蘇軍的支持和援助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1946年4月,任軍調處執行部長春分部我方負責人,同國民黨及美方代表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有力地配合了黨的軍事、政治鬥爭。1947年後任東北軍區參謀長兼軍工部政委。他深入一線了解情況,指導工作,解決問題,使東北地區的軍工生產有了迅速發展。他參與組織指揮了東北戰場的多次戰役,特别是在遼沈戰役中,向黨中央提出了全殲東北國民黨軍隊的重要建議,爲解放東北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此期間,他還擔任東北軍區軍政學校校長,參與籌建了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和第一所海軍學校,爲我軍海、空軍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1950~1958年,伍修權先後擔任外交部蘇歐司司長、副部長、中國駐南斯拉夫首任大使等職。他堅定執行黨中央制定的外交路線,爲開創新中國外交新局面,捍衛國家的獨立和主權,建立和發展同蘇聯、東歐等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做了大量富有創造性的、艱苦細致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爲新中國外交事業作出了開拓性貢獻。1950年1月,伍修權隨周恩來總理赴莫斯科參加中蘇會談,並參與起草中蘇友好條約等一系列工作。1950年11月,聯合國安理會審議中國提出的“美國武裝侵略台灣案”,伍修權作爲中國政府特派代表赴會,在聯合國講台上慷慨陳詞,嚴厲駁斥美國及其同夥對我國的種種誣蔑和誹謗,痛斥了美國對我國領土台灣的入侵和戰爭威脅,維護了我國的主權和尊嚴。在擔任駐南斯拉夫大使期間,他積極開展工作,深入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地向黨中央提出建議,爲建立和發展中南友好合作關係、傳播兩國人民的友誼,作了不懈的努力。
  1958年10月~1967年4月,伍修權擔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並曾兼任機關黨委書記。在當時國際國内形勢十分複雜的情況下,他堅持實事求是,潛心研究國際形勢和共產主義運動形勢,支持配合王稼祥部長向黨中央提出對外政策建議。他多次隨團或率領我黨代表團參加外國共產黨代表大會,在與各國共產黨的交往活動中,堅持我黨的原則立場,運用靈活巧妙的工作方法和鬥爭藝術,爲維護我黨的獨立和尊嚴、擴大我黨的國際影響和對外交往,傾注了大量心血,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伍修權不畏邪惡,剛直不阿,正氣凛然。他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挺身而出保護王稼祥等領導幹部和受迫害的群眾,堅決抵制林彪、康生一夥的倒行逆施並與之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遭到殘酷迫害,被關押監護長達八年。
  1975年4月,伍修權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分管情報和外事工作。他堅決落實鄧小平“軍隊要整頓”的指示,清除林彪反黨集團的影響,頂住“四人幫”的幹擾,對情報、外事工作進行整頓,保證了情報、外事工作隊伍思想政治上的堅定和組織上的穩定。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認真貫徹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指示、決議,擬制了新時期情報、外事工作方針和規劃,主持修改了軍隊外事工作的有關規定,加強了國際戰略形勢的調查和綜合研究,爲黨中央、中央軍委若幹重大決策提供了依據。伍修權爲我黨我軍情報工作作出的卓越貢獻,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他主持和參與了大量的軍事外交活動,加強了我軍與外軍的相互了解和友誼,爲擴大我軍在國際上的影響,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積極貢獻。他十分重視軍隊院校建設,多次深入有關院校檢查指導工作,爲加強軍隊院校建設作出了貢獻。
  1980年6月,黨中央決定伍修權爲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審判工作指導委員會成員和特别法庭副庭長、第二審判庭審判長,領導參加了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審判工作,勝利完成了這一令世人注目的歷史性審判。
  伍修權是第三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委,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中國共產黨第七、第八、第十一、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特邀代表,第八屆、第十一屆中央委員,在黨的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爲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常委。
  在擔任中顧委常委期間,伍修權經常深入基層,聯繫群眾,調查研究,積極向黨中央提出建議。他擔任中顧委在京委員臨時黨委書記時,組織學習貫徹中央的方針政策,領導完成了中顧委在京委員的整黨。他努力貫徹鄧小平的指示,積極支持第一線的工作,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協助黨中央爲廢除實際存在的領導職務終身制,作出了積極貢獻。他在中顧委的工作,得到了委員們的稱讚和黨中央的肯定。他還擔任中共中央整黨工作指導委員會委員兼檢查組組長,主持查處了若幹大案要案。參加了黨的十三大籌備工作。擔任過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他還擔任了中蘇、中俄友好協會會長,北京國際戰略學會會長,老區建設促進會名譽會長,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顧問。在祖國統一、香港回歸、維護國内安定團結、倡導兩個文明建設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他晚年撰寫了大量回憶文章,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伍修權因病醫治無效,於1997年11月9日0:25在北京逝世,終年九十歲。
 
  武長友:(公元1926~今),河北清河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中將。1944年參加八路軍,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野戰軍連長。參加了邯鄲、進軍大别山、淮海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營長。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團參謀長、副團長。回國後,1960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合成軍隊指揮系。曆任空軍團長、副師長、師長、副軍長、軍長,廣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廣州軍區空軍紀委書記。1990年4月退役。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1988年9月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
 
  武士敏:(公元1892~1941年),字勉之,懷安人(今河北懷安)。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抗日將領。
  早年入天津北洋政法專門學校學習。
  1937年出任第一六九師師長,兩年後升任第九十八軍中將軍長,與八路軍精誠團結,並肩作戰,共同抗日。
  1941年9月29日,武士敏率所部在山西沁水與日寇激戰中犧牲,終年四十九年。
  武士敏壯烈殉國後,擧國悲痛,全國許多地方紛紛爲其擧行追悼大會,《新華日報》華北版發表了報道、社論和紀念文章。1984年 11月2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在長治市太行山太嶽烈士陵園中,爲武士敏將軍擧行了遺骸遷葬儀式,並在墓前立了一通墓碑,以追悼先烈。
 
  武少祖: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原國防科工委主任、國家體委主任。

  武 吉: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濟南軍區空軍後勤部部長。

  武廣業: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第八軍副軍長。1992年晉升。

  武運平: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南京軍區空軍司令部副參謀長。
 
  武元甲:(Võ Nguyên Giáp,1911年8月25日-),越南知名將領,奠邊府戰役擊敗法國的功臣,號稱“紅色拿破崙”(圖哈切夫斯基也曾擁有相同稱號)。曾任越南國防部長、政治局委員等職。武元甲有一名言:“全世界每一分鍾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亡,一百,一千,一萬,成千上萬的人的死亡,爲了革命與國家的統一,即使他們是我們的同胞,也算不得什麼。”著有《奠邊府戰役》、《人民戰爭和人民軍隊》、《論游擊戰爭》等書。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狐獴

 
 
 
狐獴
Meerkat feb 09.jpg
 
保護狀況
Status iucn2.3 LC zh-hant.svg
無危IUCN 2.3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獴科 Herpestidae
屬: 狐獴屬 Suricata
Desmarest, 1804
種: 狐獴 S. suricatta
二名法
Suricata suricatta
(Schreber1776)
Leefgebied stokstaartje.JPG
 

狐獴,又稱沼狸貓鼬,是一種,居住在南非奈米比亞安哥拉西南部的喀拉哈里沙漠

 

 

生理特徵[編輯]

Suricata.suricatta.6861.jpg
 

狐獴是一種小型晝行性動物,雄性平均重約731克,雌性720克,有著修長的軀幹跟四肢,使牠們的身長可達到25到35公分,尾長亦有17-25公分。牠的尾巴(並不如其他的獴類那樣一叢)為長、細,並尖尖延伸到端點,在末端的端點都為黑色,在直立時狐獴會用尾巴支撐來保持平衡,牠們的臉型也是尖尖延伸到棕色的鼻子,狐獴的眼睛周圍都有著黑色塊,這些構造的作用跟太陽眼鏡相同,讓牠們在艷陽普照下仍能清晰的視物,甚至是直視太陽,這對狐獴幫助很大,因為空中的掠食者通常是在太陽之前飛行以避免被察覺。狐獴有著小、黑、新月型的耳朵,有著在挖洞時能閉起來以避免砂進入耳內的功能。

狐獴有著有力、2公分長、彎曲的爪子,可用來挖洞獵食和調整牠們的地底洞穴,牠們在每隻腳上有四根腳趾和長細的肢體。毛皮的顏色通常是淺黃棕色參雜著灰、古銅或微帶銀的棕色,牠們有著短平行的條紋橫過牠們的背,這些條紋從尾巴的基部延伸到肩且每隻皆不同。狐獴的身體下部沒有花樣,但在腹部只有稀疏覆體的毛,並露出底下的黑色皮膚,當牠們用後腳站立時,狐獴利用腹部這塊黑色區域吸收太陽的熱,這通常是牠們在寒冷的沙漠夜晚之後晨間做的第一件事以弄暖身體。

狐獴的主要以昆蟲為食,但牠們也會吃蜥蜴蜘蛛植物跟小型哺乳動物。就如其他獴一樣,狐獴發展出對許多的毒免疫,這使牠們可以吃蠍子(包括刺)跟有些蛇而不至於導致不適、中毒或死亡。牠們體內沒有儲存脂肪,所以如果牠們沒有每天覓食就會餓死。

繁殖[編輯]

狐獴在大約一年達到性成熟,平均每胎生三隻,野生的狐獴一年可生到三胎。狐獴是反覆生殖的動物,一年到頭隨時都可以繁殖,但大多在較暖的時候生產。報告指出[來源請求]牠們沒有求偶行為,公獴會揍到雌獴屈服為止,接著就開始交配,懷孕期持續約11週幼獸渾身無毛的誕生在地洞裡,幼獸的耳朵在十天左右打開,眼睛在十到十四天,牠們在四十九到六十三天之間斷奶,牠們在三週大以前不會上到地上,之後跟保姆在一起在地洞附近約一週左右直到牠們加入成獸的覓食團。

通常領導族群的最高階級配偶才有權繁殖,並會在正常情況下殺光所有非牠們所生的幼獸以確保牠們的後代有最好的生存機會。牠們也會放逐或殺掉生下有冒犯牠們幼獸的母獸。

行為[編輯]

狐獴是會挖洞的動物,住在大型的地底有著數個入口的網狀洞穴,只有在白天才離開。牠們是非常社會化的動物,住在可達到四十隻的群落裡,在同一團體中的個體會經常彼此理毛來強化社交的繫絆。

領導的配偶會經常的會在團體裡的下屬身上留下嗅蹟記號以表達牠們的權威,諸如這類的舉動通常伴隨著下屬舔和梳理領導配偶,這些舉動也通常發生在團體成員離開一陣子後的重聚,大多數的狐獴在同一團體的全是領導配偶的手足或子女。

狐獴在牠們的群落中表現出利他行為,一或多隻狐獴在其他狐獴覓食或嬉戲時,會站哨以警告牠們靠近的危險。

當發現到掠食者狐獴哨兵會叫出警示其餘成員就趕緊逃或躲進散布在牠們地盤裡的洞內,哨兵會是第一個從洞口出現來探掠食者動靜持續叫著使其他成員保持在洞內,若是沒有威脅了哨兵停止警告的叫聲,其他的成員就安全地現身。

狐獴也會看護團體裡所有的幼獸,未繁殖過的雌獸在領導的雌獸不在時會為幼獸哺乳。牠們也會保護幼獸免於任何威脅,經常是連會威脅牠們的性命也如此。在警告危險的警告發出,這些保母會帶幼獸到地下避難,並準備守護牠們如果危險能尾隨而至的話(如會鑽洞的掠食者)。若是無法躲到地下保母會聚攏幼獸,並用自己的身軀擋在他們上面。

目前已知狐獴會從事獨特的社會活動,包括了那些看起來像摔角或賽跑的活動。
由國家地理頻道與探索頻道的節目可知,野生狐獴不怕人也不怕鏡頭,對人不會有攻擊行為,亦不會逃跑躲藏,顯然不把人類當掠食者。

發聲[編輯]

 
喀拉哈里沙漠中的一隻狐獴

狐獴的叫聲近年來被注意到帶有意義,對於不同的掠食者會有其特別的叫聲。

這些叫聲是如何演化出來的目前不明,牠們是明顯的例子意義並不僅只存在人類的語言,雖然沒人[來源請求]會聲稱狐獴的叫聲組成一種語言。

不只一組的野地研究者曾報告目擊狐獴用真假嗓音變化地唱進行某種的歌唱儀式。

媒體上的狐獴[編輯]

  • Meerkat Manor《狐獴大宅門(中譯)》是以肥皂劇型態演出的Animal Planet紀錄影片,關於劍橋大學對一群狐獴十年的研究的部分片段。[1]
  • 狐獴在David Attenborough描寫狐獴生活的一部受歡迎BBC紀錄片《狐獴國度》(Meerkats United)發表後,於一般大眾中得到了一些名聲。
  • 迪士尼動畫《獅子王》里的丁滿就是一隻狐獴。
  • 狐獴在Yann Martel的Life of Pi中也被提及。
  • 在英國大受歡迎的comparethemeerkat.com廣告中的Aleksandr Orlov。
  • 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使用3D技術製作了大量的狐獴。
  • 作者:溫芳玲 著有:遇見狐獴學會愛:Lisa溫芳玲的生命故事,天下文化出版(2014/2)
  • ミーアキャットおじさん「狐獴大叔」,使用狐獴當作男主角。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莊姓                 
拼音:zhuāng xìng
莊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23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138位。

 

莊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君主戴公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資治通鑒音注》等記載,兩周之際的春秋初期,宋國君主名叫子撝,字武莊。
  子撝在位期間,由賢臣正考父輔佐。子撝愛民如子,深受萬民擁戴。
  子撝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799~前766年),是横跨西周、東周兩個時代的少數幾個諸侯君主之一。他於周平王姬宜臼五年(公元前766年)逝世,當時宋國擧行國葬,四面八方的人都長途跋涉湧進都城,在其靈柩邊長跪不起,周平王特賜其諡號爲“戴”,即歷史上著名的宋戴公。
  在宋戴公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其諡號爲姓氏者,稱戴氏;有以其名字爲姓氏者,稱武莊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莊氏、武氏,世代相傳至今。
  莊氏族人中有一部分尊奉宋戴公爲得姓始祖,且不與羋姓莊氏合譜。
 
  第二個淵源: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王族之後,屬於以諡號爲氏。
  據史籍《姓氏急就篇》、《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等記載,春秋時期,楚國君王羋旅(熊侶,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即位後,申張王權,並采取果斷措施,大力平定了權臣若敖氏家族的叛亂。之後重用賢臣孫叔敖改革内政,興修水利,加強戰備。由於楚王羋旅知人善任,終使楚國迅速強大起來。
  周定王姬瑜元年(楚莊王八年,公元前606年),羋旅揮兵北伐陸渾之戎,僅吞其境,之後陳兵周郊,使人問九鼎輕重。周定王十年(楚莊王十八年,公元前597年),羋旅在邲地(今河南滎陽)大敗稱霸一時的強大晉軍,迫使鄭、宋等諸侯國歸附,成爲代晉而起的春秋五霸之一。
  羋旅在周定王十六年(楚莊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91年)去世,繼位的楚共王熊審給其上諡號爲“莊”,即歷史上著名的楚莊王。
  在楚莊王的一支庶支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諡號爲姓氏者,稱莊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莊氏正宗。莊氏族人大多尊奉楚莊王爲得姓始祖。
  戰國末期,當秦昭襄王贏稷指揮強大的秦軍横掃諸侯之時,有一位楚莊王的貴族後裔莊蹻(亦稱莊嶠),在楚頃襄王熊橫執政時期(公元前298~前263年)爲大將軍,受命經略巴、黔中以西諸地。莊蹻是一位非常有作爲的將領,他在公元前299~前276年之間把楚國的勢力一直擴展到雲南滇池一帶,以兵威震服滇地部族民,讓楚國的勢力範圍抵達雲貴高原。
  之後,他力推“變服,從其俗,以長之”,即是將屬下的軍士悉數本土化,變易服飾,更改習俗,均在滇池定居下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這樣一來,由於莊蹻堅持了民族融合的先進政策,因而不僅給滇地帶來了楚國輝煌燦爛的文化,加速了滇地的經濟進步與社會發展;同時也加強了雲南少數民族與中心地域經濟與社會的聯繫,並且爲此後中央政權進入西南邊疆,置郡設官而解除了民族隔閡的繁籬。
  在莊蹻把這塊地方納入楚國的版圖,准備歸報這番功績時,正好楚國的巴郡和黔中郡都被秦昭襄王贏稷的十萬大軍所襲奪,完全阻斷了他的歸路。不得已,莊蹻隻好率其眾在周郝王三十九年(楚頃襄王二十三年,秦昭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76年)自稱滇王,統治雲南滇地。
  一直到秦始皇嬴政滅諸侯,統一中原之時,楚國的這一支後裔仍然是西南夷的一方割據勢力首領,逍遙於暴秦的淫威之外。後來,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莊蹻的世襲後人滇王在漢武帝劉徹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歸顺於中央政府,漢武帝正式冊封滇王,並給莊蹻的後人頒賜滇王印,以其地置益州郡(郡治在今雲南昆明晉寧),從而奠定了今昆明市建城的歷史。
  自莊蹻稱滇王起,兩千零九十七年後的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遷徙至福建漳州的一名莊蹻後裔族人渡海至台灣島,首次墾拓了基隆沙連堡的大水堀莊,大水堀莊時屬台灣府台北廳,後人深切紀念這位開拓性的先人,立有開山廟於大水堀湖畔,志念其德澤。不過,大家卻都不敢呼其名諱,僅稱爲莊開山公,一百八十餘年來,反而非常遺憾地失去了他的真實姓名。至此,整個鹿穀鄉(今台灣南投)幾乎已完全墾拓。
  這段歷史,說明了在史籍中的“西南夷”之中,有一部份族人是楚國軍隊的後裔,而且是由莊蹻(莊嶠)將軍帶過去的。
  莊氏族人的一半大多尊奉楚莊王、莊蹻爲得姓始祖,並不與子姓莊氏合譜。
 
  第三個淵源: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文獻《中國回族大辭典》中的記載:莊氏,是回族的姓氏之一,現主要分布於海南省三亞市一帶地區。
  數十年前,馬來西亞邦咯島大丸小學附近的馬來人都能講海南話,他們到咖啡店喝茶聊天,除滿口流利的海南話外,還閱讀中文報紙。這些人平日身穿“沙龍”,頭戴紅色“宋穀”,自稱海南人,來自“三亞”。他們是真正的海南島人:海南回民。
  海南回民早期從海南島移居邦咯,整批二百多人,全是男性。因爲是回教徒的關係,生活習俗與馬來人大同小異,都娶馬來女爲妻,他們被稱爲“三亞番”或“海南番”,最終同化在馬來社會中,第二代變成真正的土著。
  三亞莊氏回族主要居住在羊欄鎮的回輝村和回新村,他們多才多藝,尤其善經商。海南三亞羊欄鎮的穆斯林,目前人口七千餘人,自雲祖先分别來自古波斯國(今伊朗)、阿拉伯半島和越南占城。當年中東的商船來中國貿易,多途經海南島,或遇海搶劫,或遭台風襲擊,被迫登岸羈留落戶。至於越南占城的回民,則因境内連年戰亂,隻好結伴駕船來海南避難。
  三亞地區的回民是以波斯、阿拉伯人爲主體,其先民一部分是唐、宋時期經由海上絲綢之路入華經商的阿拉伯穆斯林蕃客,一部分是宋、元兩朝從越南占城入居的穆斯林,還有少部分是來自大陸的回族後裔。大約在明末清初時期,他們陸續從島内各處向今回輝村、回新村所在地區遷徙,逐漸形成今天的回族集聚社區。
  有意思的是,三亞回民的語言不同於祖國大陸内的其他任何一種民族語言,其方言也不同於海南本島各民族語言,而與沙特阿拉伯語音頗爲相近,類似古大食語,今語言學家把它確定爲“回輝話”。與大陸回族同胞完全相同的是,其“開齋節”與“古爾邦節”等節日,也同樣是他們的主要民族節日。
  三亞的回族人依從《古蘭經》每日五次向真主祈禱,每周五集中在清真寺做“主麻日”,講《古蘭經》,傳授聖訓。三亞回族仍然保持着祖先諸多的傳統,他們不僅是海南省伊斯蘭文化的唯一代表,而且保留有重要的人文景觀,其古蹟有《正堂禁碑》、《梅山古墓群》、《海棠灣古墓群》和清真男寺與清真女寺都十分著名,平均不到一千人便擁有一座寺院,做禮拜十分方便。
 
  第四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烏紮喇氏,亦稱兀劄喇氏、吳紮拉氏,族系龐大,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錫伯族、卦爾察女真引爲姓氏者,滿語爲Ujara Hala,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布列亞河流域)、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薩爾滸(今遼寧撫顺東部)、瓦丹(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廟噶山(今黑龍江湯原,一說在今黑龍江口俄羅斯廟街)、黑龍江沿岸等地。後多冠漢姓爲吳氏、烏氏、武氏、莊氏等。該支莊氏鼻祖爲薩哈爾察部的烏紮喇·莊機達,滿洲鑲黄旗人,承襲兄烏紮喇·高赫德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平叛有功,越級晉授二等男爵,累官至副都統,其後裔子孫中有以祖名字首字的諧音漢字爲漢姓者,稱莊氏。
  ⑵.蒙古族阿魯特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Arute Hala。明、清朝時期即冠漢姓爲金氏、莊氏等。該支莊氏鼻祖爲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皇帝)的妃子莊和皇貴妃,她是大學士阿魯特·賽尚阿之女,也是後來清孝哲毅皇后的姑母。到了清光緒年間,莊妃晉封爲皇貴妃,直到清宣統年間逝世,賜諡號爲“莊和皇貴妃”,其後有族人在民國初年以先祖母諡號爲漢姓者,稱莊氏。
 
  第五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烏雅氏,亦稱吳雅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烏延部,在金國時期稱女真兀顏部,以部爲氏,滿語爲Uya Hala,漢義“豬”,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烏喇(今吉林永吉)、德爾吉穆湖(今黑龍江虎林東北部)、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伯都訥(今吉林松源)、長白山區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爲姓氏,是滿族、錫伯族眾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漢姓多爲吳氏、烏氏、穆氏、包氏、鮑氏、黄氏、邵氏、朱氏、牛氏、莊氏等。該支莊氏鼻祖爲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皇帝)的妃子,筆帖式烏雅·靈壽之女,初入宮爲常在,累進至琳貴妃,所生之子即著名的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貝勒愛新覺羅·奕詥、貝勒愛新覺羅·奕譓。到了清鹹豐年間,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鹹豐皇帝)尊其爲皇考琳貴太妃,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皇帝)尊其爲皇祖琳皇貴太妃,在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逝世後,賜諡號爲“莊顺皇貴妃”,其後有族人以先祖母諡號爲漢姓者,稱莊氏。莊顺皇貴妃的族人享恩三世,在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一朝(光緒年間)封三代,皆一品大員。
  ⑵.滿族他塔喇氏,亦稱他塔拉氏,滿語爲Tatara Hala,漢義“眾多”,世居紮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安褚拉庫(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流域)、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紮克丹(今遼寧撫顺)、薩爾滸(今遼寧撫顺東部)、馬察(今吉林渾江西南部)、占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以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東希占河畔希禪屯)、烏蘇(今吉林伊通)、伊蘭木(今蘭州皋蘭)、海州(今遼寧海城)、十方寺(今沈陽市西北石佛寺)、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長白山區等地,所冠漢姓爲唐氏、譚氏、舒氏、勞氏、莊氏等。該支莊氏鼻祖爲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鹹豐皇帝)的妃子莊靜皇貴妃,主事他塔喇·慶海之女,清鹹豐元年以秀女入宮,初爲貴人,累進至麗妃。到了清同治年間,清穆宗尊封其爲皇考麗皇貴太妃,逝世後賜諡號爲“莊靜皇貴妃”,其後有族人以先祖母諡號爲漢姓者,稱莊氏。
 
  第六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土家族、壯族、彝族、苗族、裕固族、藏族、台灣高山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莊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得姓始祖

  宋戴公、楚莊王(羋旅、熊侶)、莊蹻、烏紮喇·莊機達、莊和皇貴妃、莊顺皇貴妃、莊靜皇貴妃。
 

 

遷徙分布

歷史分布

  莊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人口約一百九十六萬九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2%左右。
  先秦時期,莊氏族人就已經向各地播遷。當時齊國有莊暴、莊賈,越國有莊舄,楚國有莊豹、莊足喬、莊辛、莊善,宋國有蒙人莊周。這些史實表明當時齊(今山東)、楚(今湖北)、越(今浙江)、宋國蒙(今河南與安徽之間)都有莊氏人物居家生活的蹤蹟。據《史記·西南夷傳》記載,莊王苗裔莊足喬(一作莊豪)率軍略巴蜀黔中以西,直至滇(今雲南滇池),因黔中被秦軍攻占,已無歸路,莊足喬遂在滇稱王,直到漢武帝執政時期始歸顺漢朝,時任滇王者皆率其家族入益州(今四川成都)。這說明,莊氏族人在先秦時代已經傳播到西南地區的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秦、漢之際,莊氏族人依舊以湖北、河南爲其繁衍中心,此際莊氏族人有莊青翟入朝爲相,另有吳人(今江蘇蘇州)莊忌,爲莊氏族人中的傑出代表。
  東漢時期,曾因漢明帝名劉莊,莊氏族人避諱改莊爲嚴氏,自莊光(後改嚴光)開始,莊氏族人長時間爲嚴氏所掠美。
魏、晉以後,有嚴氏族人複本姓,從此莊、嚴二氏並行全國。
  十六國時期,莊氏族人紛紛從今湖北、河南分散各地,先後遷居今甘肅的天水、浙江的紹興、山東和江蘇間地,後來發展成了莊氏天水郡望、會稽郡望和東海郡望。
  唐朝末期,河南光州固始人莊森(王潮外甥)隨王潮、王審知入閩,落籍永春桃源里蓬萊山,是爲莊氏族人入閩始祖。
  宋末元初,莊森長子莊韋之後裔莊詔遷廣東陸豐上沙鄉開基;四子莊甲之後,入閩第八世莊元吉爲桃源錦繡本派始祖。另有裔孫莊哲遷居同安,哲弟莊光徙潮陽。莊元吉長子名翼,其重孫莊孫遷居青陽開基;三子名晦,其重孫莊同遷惠安雲頭鄉開基;四子莊夏,其孫莊彌淵遷潮安開基;彌淵重孫莊才翁遷同安開基。
  明朝初期,山西莊氏族人作爲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甘肅、湖北、湖南、河南、北京等地。
  明、清兩朝,莊氏族人渡海到台灣者,以南靖莊三郎派下居多,其中農民起義軍首領莊大田由福建漳州平和遷居台灣鳳山(今高雄縣治)竹仔港莊。亦有莊氏入遷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
  莊氏宗親在世界各地分布甚廣。在古代思想家莊子故里陝西民權縣,當地縣志辦公室專門成立了研究莊氏宗親的組織,由楊惠民、楊子建、王春德三位老人組成,對莊氏的起源進行刨根問底。而目前在海内外有數十個莊氏宗親研究會,其中以廣州莊氏宗親總會、泰國莊氏宗親總會、香港莊氏宗親會、澳門莊氏宗親會、新加坡莊氏宗親會、越南莊氏宗親會、澳洲和法國莊氏宗親會等較爲著名。
  作爲莊氏族人的發源地之一,民權縣曾多次擧辦百名莊氏尋根拜祖和莊子國際研討會活動,邀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及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莊子研究會和國内莊子研究會的專家學者,到莊子故里探尋莊子思想的祕密,領略莊子故里的風光。
如今,莊氏族人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廣東、江蘇、浙江、台灣等省爲多,上述四省之莊氏約占全國漢族莊氏人口的60%。

莊改嚴後的分布

  關於莊氏改嚴氏後,一部分維繫嚴氏的族人的分布狀況,按學者嚴峻、嚴一剛的調查,對在支系居住附近的鄰省(市)各縣(市),他們倆采取上門走訪的方式,其交通工具主要是兩輪摩托車。
  嚴峻、嚴一剛二人結伴出行對貴州省的印江、松濤、思南、德江、沿河,重慶市的黔江、秀山、酉陽、彭水、石柱、忠縣、萬州、湖北省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宣恩、鶴豐、來鳳、鹹豐,湖南省的龍山、保靖、花垣等二十多縣(市)有嚴氏居住的地方進行了走訪,行程上萬公里,各種道路,好的壞的,甚至是勉強可通行的路都走過,各種天氣都遇到過,有時奔走一整天才能找到一二戶族人,有些時侯也被誤導,找到的不是他們倆這個“嚴”,而是“顏”或者是同音的“闫”、“連”、“年”等。
  他們倆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向年長者查詢,請族人回憶,蒐尋文字資料。對有文字資料的(如墓碑、家譜、經單簿)進行複印或抄錄,他們倆所接觸的族人都給予他們倆熱情的接待和支持。對其他較遠的地方則利用各種通訊手段(書信、電話、互聯網網絡平台)進行聯繫和溝通,在各地族人的熱心支持下,逐步蒐集到一些資料,通過整理綜合後編成《嚴氏居地簡介》,供我族人參考。
  他們倆走訪的大多在西南地區山區縣市,主要是兩大支系,一是從浙江→江西→貴州再分遷各地的嚴陵支系。一是從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荆州地區再分遷各地嚴武一支。其特點是分布地域較廣,居住分散,每一居地人口相對較少,且多居高山地區。但沿海各省區的嚴氏居地就相對集中一些,一個村莊少則數百多則上千人。就他們倆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各地嚴氏的譜諜介紹和曆代口傳其遠祖都上溯至漢時名士莊光(後改姓爲嚴光、嚴子陵),大多數族人對嚴子陵的傳說都知道一些故事,如“嚴子陵釣台”,“客星犯帝座”“富春釣漁”、嚴先生祠堂等,他們倆調查知道的姓嚴的都是嚴子陵後裔。對莊氏改嚴氏的歷史許多支系都知道“莊嚴二姓是一家”的說法。
  在蒐集到的家(族)譜中,有的的支系對嚴氏得姓有較詳盡的叙述,並把改姓嚴從嚴光起上溯姓莊的上五代,從莊助(嚴助)寫起。但各支系族(家)譜重點在叙述本支系的歷史,對旁支提及不多,比如湖北江陵、監利、等地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由嚴奉權主持編纂的《客星堂嚴氏族譜》在嚴光二子嚴定、嚴實之後接下來就隻記載與支系有關的嚴實之後,對嚴定一支就沒有記述了,這樣從一本族譜上就很難找到各支系的結合點。且多數支系前段族史已失傳,幾經遷徙後自成體系,各序班派。有記得原用字派的,也各自表述,音同字異。有的記得原派幾字,後面自議增補接續班派。有少數族人因各種原因已經不知所出,本源皆失,家史已經無從可考。
  從近幾年他們倆在各地走訪嚴氏居地的情況來看,各地宗族間缺少聯繫和溝通,比如他們倆鹹豐縣分散居住有幾支從貴州印江縣遷出的嚴氏族人,在他們倆編纂《富春堂嚴氏家譜》前,相互了解得並不多,也從未相互交往過,相見多不相識,對家族來源也是隻憑一些零星的傳說和記憶。通過編纂家譜,仔細清點家史,各自方知本是一個支系,分支並不太遠,住地也並不是遙不可及,隻是不知而已,通過編譜,大家都知道是一家人,本應和睦相處,相互幫扶,就有了來往,有了交流和溝通。
  在沒編家譜的地方,同在一個縣内居住,本是同根卻互不知曉,比如荆州地區嚴氏一支系進入恩施後散布在各個縣,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荆州編譜聯繫了巴東、建始的族人,但住在恩施、利川、宣恩的族人就沒聯繫上,有些想編個資料卻無從下手,有些本是從荆州上來的卻說不清道不明,他們倆走訪到他們時,看了他們倆帶去的資料,才有了一點明白。所以宗族間的交往和溝通是十分必要的,黨和政府提倡創建和諧社會,宗族也算是社會的一個基礎,宗族和,鄰里親,社會和諧。宗族在教育族人遵紀守法,培育家族美德也是一不可低估的。這就是他們倆編此《嚴氏居地簡介》,加強宗親交流溝通的初衷和目的。
  貴州省印江縣城峨嶺鎮是貴州嚴氏主要集居地,進入貴州始祖嚴 陵,明朝因避兵燹從江西省分宜遷入貴州省思南荆條林居住,至八、九世時九世嚴容於天顺初年(公元1457年)遷貴州省印江縣峨嶺寨(即今印江縣城)定居,至今五百多年,世族繁衍已曆二十三代,現有人口數千餘,並先後有不少支系遷湘、鄂、川、鄰近各省謀生定居,世系繁昌。印江嚴氏先後建有兩處宗祠,現屬貴州省文物保護並整修好的“嚴氏宗祠”是兩祠中後修的一祠,該祠規模宏大壯觀,占地兩千餘平方米。印江縣境現仍有保存完好的祖墓數十座,保存有康熙版手寫本《嚴氏族譜》,對貴州一段族史有較盡記述。
  湖北省鹹豐縣尖山鄉大水坪村和朝陽鎮落馬灘村一帶住有從貴州印江縣遷出的一支嚴氏,現有數百戶,兩千餘人口。首遷祖是嚴琅,號子善和其子嚴啟智等先在二仙岩居住過一段,因地勢太高,冬天寒冷,後尋址於大水坪龍洞定居,世系繁衍甚眾,在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族人集資籌備修建嚴氏宗祠,派人到印江祖籍考查,並依據印江“嚴氏宗祠”爲藍本,在龍洞選址按其實際地形改圖成型,伐木興工,於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基本建成,是當地現仍保存完好的集石木裝飾工藝爲一體的典型古建築。以前這里是嚴氏族人春秋祭祖的聚會場所,屆時嚴氏族人齊聚一堂,莊重嚴肅,親情融融,祭祀祖先,商議族事。閑時興學教育子弟。
  改革開放後,“嚴家祠堂”成爲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族中原保存《貴州嚴氏族譜》在解放後杳無下落,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族中有心族人,尋得同宗族人所保存的貴州“嚴氏族譜”,整理複印保存,並組織續修了1993版的《嚴氏族譜》。2000年後,族中在嚴峻、嚴一剛等的主持下再次對族譜進行了一次較詳盡的續修,加入了一些新的與嚴氏相關的内容,並命名爲“天水郡富春堂嚴氏家譜——湖北鹹豐、來鳳,重慶黔江部分”,並首次發行了印刷本一百七十餘冊。按其譜序記載,這支嚴氏遠祖追溯至東漢時改姓始祖嚴子陵,後由江西省分宜縣因避兵荒嚴陵祖遷徙貴州思南定居,至第八世祖嚴容時再遷貴州省印江縣峨嶺寨定居,並先後有支系外遷鄰近各省市謀生居住。該支系始遷祖以下四代現都有保存仍較完整的墓碑。
  湖北省鹹豐縣清坪鎮高峰村居住一支嚴氏,也是從貴州省印江縣遷出的,始遷祖爲嚴啟遠和其子嚴九仁、嚴九仕。此一支系和大水坪屬貴州十一世嚴英俊後裔,現居地有幾百人口,其嚴啟遠、嚴九仁墓保存完好。存有老譜,新修譜和龍洞同稿。沿用字派也相同。
  湖北省鹹豐縣尖山鄉卷洞門居住一支從貴州省印江遷出的嚴氏,和龍洞、清坪在貴州九世祖嚴容下分支,二十世嚴爾慈遷居現址,後分成忠塘嚴九顺一支,來風百福司嚴九榮一支。該支系保存有前代經單簿爲歷史依據,沿用字派同龍洞一支。
湖北省來鳳縣百福司鎮、綠水鄉五台等地居住從貴州省印江遷出的嚴氏,該支系和上述忠塘同支,曾在鹹豐落腳後在九榮時遷居來鳳,沿用字派同上,家譜同編。
  湖北省鹹豐縣清坪鎮碑埡口、老鴰坪、三角地一帶居住從湖南省保靖縣遷出的嚴氏一支,遷來鹹豐清水塘定居,已曆一十一代。該支系曾和本縣龍洞嚴氏合族,2004年起修編了家譜。
  湖北省建始縣花果坪金盆村住有一支嚴氏,有幾十戶人家,一百多人口。支系支譜從嚴永春爲始祖序代,其續譜又以嚴交諒爲始祖起序。按其嚴平子所撰譜譜序,始祖從嚴(莊)助,字義興公起,嚴(莊)光,字子陵公爲第六代。上一遷徙地是從湖南華容至湖北省江陵一帶。
  湖北省建始縣三里壩鄉嚴家埡居住有一支嚴氏一百餘戶,二百來人口,從荆州江陵遷移進山始祖爲嚴超、嚴一中,現可見老墳爲嚴克美,有碑記,由曾任當地村支書十八年的嚴欽宗保存有“嚴氏族譜”,他們倆見到的是由其長子嚴奉偉(大豐村新華小學教師)手抄的附本,内容和江陵譜基本相同。
  湖北省建始縣長梁鄉陽坡嚴氏進山始祖嚴守科,嚴守臣,清康熙年間從四川巫山碌水遷入建始,現居此地仍有數百人,二零零四年由嚴伯玉編纂有“客星堂建始陽坡嚴氏族譜”。
  湖北省恩施市魯竹壩嚴家槽住有五十餘戶,一百多人嚴氏後裔。進山始祖嚴克倫,曾先後移居恩施、利川等地,至嚴先疇時基本在恩施魯竹壩定居。該支系由嚴奉堂保存有湖北江陵老譜手抄本,系由嚴奉堂的爺爺手抄,字體工整,保存完好。其譜序對嚴氏姓源和先祖嚴子陵有較詳叙述,其世系從子陵公起上溯五代至始祖義興公,均由莊氏改爲嚴氏。
  湖北省宣恩縣沙道溝住有兩支嚴氏,現約有五百餘人。其中一支始遷祖爲嚴金榜、嚴金銘兩兄弟在清乾隆年間因受災,由原籍湖南辰州北上到湖北施南投靠族人,行前居在辰溪河姑慈廟借得盤費北行,到達沙道溝兩河口時因盤費用盡,寄身於桃子岔路旁一個名叫陽洞的山洞,以挑販土陶度日。一日路遇一老婦啼訴兒被官府抓丁,孤身無靠,榜銘二公便拜老婦爲義母,將其接至陽洞奉養,三人相依爲命。後來在一溝旁偶然挖得金銀各一鐔,便以此資在沙道溝購置田產,創立家業,成現居此地約三百餘人的嚴氏。另一支系始遷祖爲嚴天佐、嚴天佑從原籍湖南省辰州來到沙道溝的金堂坪落戶,現也有三十餘戶,一百多人口。這兩支嚴氏現保存有家譜殘本半冊,其前列譜序,家族讚詩,排行字派等尚可辨認。
  湖北省利川市汪營鎮馬鞍山村龍鳳寺居住一支嚴氏,據八十多歲的嚴世國回憶,本支系來源於湖北荆州,是湖廣填四川時遷入,中途在建始縣落腳,在嚴開擧、嚴開祥時才遷入利川,族譜已失。
  湖北省利川市團堡鎮官田壩村一組嚴家灣居住有一支湖北省監利遷入此地居住的嚴氏。所用字派和江陵等地同,按其最早的劉氏祖母碑記,在“一”字輩時祖孫三人遷入此地落腳,劉氏祖母湖北荆州府長陽縣鹽井張家埸人。其媳陳氏墓碑載,陳氏爲湖北省荆州府監利縣朱葛里唐謝四莊生人,先年隋其母劉老夫人遷居利川。
  重慶市秀山縣居住嚴氏一支原籍貴州省印江,其嚴松祖時於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遷秀山幹川(屬龍池鎮)居住,現有數百人口,嚴易陶保存有嚴克明手抄《嚴氏族譜》”一冊。該譜與《黔南嚴氏族譜》大體相同,因黔南譜始作於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嚴九讓於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續修,而秀山存譜是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重抄,其中增加了清朝著名書法家印江族人嚴寅亮題序,印江“嚴氏宗祠”示意圖和祠堂部分詩聯,對嚴氏來源也從楚莊王記起,比黔南譜多了一些内容。
  重慶市酉陽縣境内居住有幾支嚴氏,主要分布在龍潭鎮井崗園,麻旺和小壩界上一帶,都是從貴州省印江遷出來的,在縣城附近白鹿莊有老墳一座,存有老譜待查,所用字派同黔南譜。據嚴循德介紹,該支系族人中已經六十多歲的嚴循信,在常州駐軍任過軍長。
  重慶市彭水縣鬱山鎮現仍住有一支嚴氏,據街上(南京街63號)嚴明駿記載的資料,他父輩傳說:本支是從浙江餘姚姑蘇來此地的,嚴憲章時在當時四川鬱山當鹽務使在此地落戶,現已曆一十三代。他們用的字派是在鬱山和另一支從浙江餘姚沙堰村遷來的嚴竹森支系合族時議確定的原來此地嚴氏較多,現已遷往别地居住,目前隻有十餘戶,幾十人口。
  重慶市彭水縣蓮湖鎮樂地村曹家溝居住有一支嚴氏,2005年9月13日嚴峻、嚴一剛倆人走訪了嚴方書、嚴方海、嚴方文等人,據他們回憶,上輩傳言此支系來源於江西,首遷彭水縣鬱山鎮南京街落腳,曾住過普子鎮的老廠坪,三義鄉的木溪灣這些地方現仍有嚴氏居住,永字輩共八弟兄,分别名爲:富、貴、發、達、福、祿、壽、喜,在嚴永祿時遷曹家溝定居已七十餘年,其家譜失於火災。
在江西南昌城東有一片美輪美奐的湖水,於是四百多年前,一群嚴氏村民幾經周摺,選擇此地定居,在這里世代繁衍,於是形成了嚴家自然村。並與當地人溶爲一體,同耕共織,過着和諧的生活。嚴家自然村,隸屬南昌高新技術開發區艾溪湖管理處艾湖村管轄。現有八十二戶人家,村民二百五十餘人。據艾溪嚴氏族譜記載,嚴氏受姓之主乃漢微士子陵公(嚴光),浙江桐廬爲遠祖。
  嚴光以下六百餘年間世系多不可考證,但從唐朝大理評事嚴正安以後,舊譜詳明,系嚴氏第一世祖。六世嚴堯夫曾任黄梅縣尉。十六世嚴漢興在洪都(今南昌)任禦使誦管。嚴漢興之子嚴京扶柩,羨慕鄱陽湖磯山之勝景,仿佛先祖嚴光之富春,就此定居。磯山位於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南側,現爲南磯山候鳥自然保護區,那里距南昌城東七十公里,風景優美,二十四世嚴曰潤、嚴曰戰三兄弟或漁於艾溪,或耕於艾溪其實不得而之,相傳,三兄弟愛其山清水秀,而漁耕可樂不減磯山,逐在此世代繁衍,此三公遂爲艾溪嚴氏之始祖。

魯南莊氏

  學者杜樹景也曾考察過山東莒邑望族大店莊氏,明洪武初年,莊氏徙自江南東海郡,已六百餘年。其始祖爲莊瑜,二世分五支,除世居大店外,長支海後,分住西北莊、河灣、林後、墩後、灘井子、老龍腰、西小莊、大官莊、薛家窖、孫家略莊、趙家樓、東莞、陳村、沂水清泉莊、城西鄉波頭汪、三山、馬鬃窯文家山後、碥山、齊家莊子、馬家莊、蘭墩官莊、塔巷、劉家石溝、宣文嶺、中泉莊、竹園、範家柳葉、南道口、寨里河、朱家莊子、王家垛莊、莒州城里、諸城賈窯街、盛京(沈陽)、盱眙縣等。二支漣後,分住紙房,莒州南關、將軍山前、朱家莊子、井子、仕溝、灘井子、夏家溝、塔巷、雞山、毛家堰、南小官莊、西小官莊、巷莊、田家村、水溝坡、沂水鶴水莊、山西、南京三河南、河北金家屯等。三支浩,失考。四支秀後,分住莒州城、石城、宣文嶺、沙埠子、莊家莊、莊家埠墩、陳家埠墩、史家坡子、街疃、薛家窯溝西、小公塾、解家莊、周家坡子、王家坡子、四角嶺、十字路、相邸、坪上、何家店、將軍山前、仕溝、莛賓集前、水磨、小官莊、蘭墩官莊、磚疃、南道口、墩莊子、下河、營子官莊、時家莊、老龍腰、沙汪頭、店頭、略莊、龐家垛莊、田家村、吳家朱流、朱樓、孫由集、雲里莊、紅溝官莊、西安莊、青州府、前横山、河陽河東、黑澗莊、雙石頭莊、北大崮莊、前葛杭、後葛杭、七寶山、山頭淵、河南莊、匣石頭、寨西莊、招賢西北汶村、三十里鋪、嶽家溝、城北堆子河、沂水司馬莊、坦埠、珠寶莊、劉家店子、薛家孟堰、趙家孟堰、日照邵家溝、關東老城桐家莊子、埠寧縣二套孫家崖村等。五支伸後,住汲家莊子。
  在明、清兩朝,山東莒邑莊氏族人科甲連第,是四百餘年的仕宦望族。族人中有進士七人(其中翰林一人)、擧人二十八人、歲進士十人、拔貢十二人、歲貢十九人、副貢三人、恩貢與優貢各一人、庠生九十三人、國學生與太學生、監生等二百零四人,所授官職巡按一人、道台二人、知府八人、知州六人、知縣十六人、翰林院編修一人、縣教諭十六人、訓導二十六人、守備二人、兵部主事一人、工部主事三人、兵馬司副指揮三人、禮部主事四人、刑部主事一人、内閣中書六人,其他二十五人,受朝廷封典三十三人。
  山東莒邑莊氏族人中爲官者比較著名的的有十世莊詠,清乾隆戊申科進士,曆任縣知縣、滄州知州、河間府知府等還著有《學庸固知錄》、《杜津淺說》等,收入山東文獻書目。十一世莊瑤,清嘉慶丁丑科聯捷進士,任工部都水司主事等職、鄉試童考官、河南河北道等。十四世莊陔蘭,清光緒甲辰科進士,授翰林編修國史館協修,晉侍讀學士,後東渡留學日本,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任山東省議會副議長、國會議員、省圖書館館長、孔子第七十七代嫡裔孔德成的國學老師等職,書法善顏體,在整個魯南地區有較大影響。
  明朝至今,山東莒邑的莊氏譜牒保存狀況良好,多次續修,連續性、延續姓皆較好。

閩浙地區莊氏

  學者莊孝趙亦曾認真考察過閩浙邊地區,即閩東和浙南部分縣(市)莊氏淵源與近代遷衍之況。在閩浙邊地區地處福建省東北部與浙江省之南部,分别隸屬於寧德市和溫州市管轄。閩浙邊地區部分縣(市)主要是指福建省福鼎市、霞浦縣,以及與之毗連的浙江省平陽縣、蒼南縣和泰顺縣。莊氏散居於該五縣(市)有四十餘個鄉鎮,上百個村落,總人口近三萬人。
  福鼎市位於福建省東北邊陲,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置縣,1995年撤縣設市,轄十二個鎮兩個鄉。莊氏主要分布於該市的前岐鎮熊嶺、梨山、羅唇、彩嶴、三坵田,沙埕鎮的緬竈墩尾、黄岐,店下鎮的彭坑、才堡、日嶴、水井頭、茶塘,硤門鄉的鬥門頭,點頭鎮及其馬冠、後坑、洋心、牛垟,管陽鎮徐陳、後嶺、乾頭、西陽,桐城鎮資國、後膽、山前、百勝、三門里,白琳鎮坑門里,磻溪鎮金穀,叠石鄉登坪,嵛山島東角,以及市區桐山鎮等。全市莊姓人口約四千人,較爲集中的有熊嶺、彭坑、後坑、馬冠、緬竈、羅唇、徐陳等。
  霞浦縣唐朝稱長溪縣,元升爲福寧州,清爲福寧府,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府留縣,其建制至今未變;1990年轄十四個鄉鎮。該縣莊姓主要分布於牙城鎮的後山、過家洋、雉溪龜山、田頭岩,沙江鎮的南屏、涵江,長春鎮洪江、漁洋、小京,下滸鎮赤岐,三沙鎮南靖,西洋鎮西洋,鹽田上坪園、洋子頭,崇儒、左嶺的梧桐洋、後山,以及縣城松城鎮等。1990年人口普查時,全縣人口一千人以上五千人以下的姓氏五十二個,莊姓列於二十六位,估約三、四千人,較爲集中的大體爲牙城鎮雉溪龜山、後山,沙江鎮南屏、涵江,長春鎮洪江、漁洋、小京等。
  蒼南縣原屬平陽縣,1981年從平陽縣劃出設縣。1990年有十個區、五個直屬鎮、七十六個鄉(鎮)。全縣五千人以上不足一萬人的姓氏十七個,莊姓列於十六位,約有六、七千人。主要分布於靈溪鎮大觀,藻溪鎮家針坑、照嶴山後、小洋新、九保、蔗嶴,馬站鎮霞關、鼻頭、漁寮、澄海嶴内、南坪,橋墩大龍鄉蔡坪山、過溪、鳳村,滬山鄉台下,鳳池鄉白水,錢庫鎮括山岩頭,龍港鎮前路,宜山鎮江山都口、樟樹腳,金鄉鎮石坪、梅嶺腳,水頭浦尾山、九保,蒲門鄉龍眼、小漁,南麂島,以及縣城靈溪鎮等,人口較集中的主要爲大觀、藻溪、岩頭、台下、靈溪等。
  平陽縣於西晉太康四年(公元283年)置縣,現轄十六個鎮,十八個鄉。該縣莊姓分布大體爲:水頭鎮鬧村、蒲山下,鼇江鎮及其一沙、四沙、墨城、梅源水碧、珍珠岩,長山,肖江鎮街後,鶴溪鎮南嶴,山門鎮大坑内,南雁小施,樹賢鄉沿口,錢倉鎮,以及縣城昆陽鎮等,其人口約五千人,水頭、鼇江、昆陽等鎮人口較爲集中。
  泰顺縣於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建縣。1990年轄九個區,六個鎮,五十四鄉。莊姓主要分布柳峰鄉新莊、垟溪鄉富家洋、過路坪,洲嶺鄉洲邊,東溪鄉秀溪長垟,雅陽鎮雅陽溪,泗溪鎮,章成鄉林垟、雙神,以及縣城羅陽鎮等。全縣莊姓人口三千餘人,較爲集中的有新莊、富家洋、洲邊、林垟等。
  閩浙邊地區莊氏源出天水,來自閩泉,系莊森、莊銳之後裔,莊翼、莊夏之孫,同出一源。
  當地《莊氏族譜》均載,莊氏源於羋氏,始於楚莊王,肇於桃源,並同奉楚莊王爲太始祖,森公、銳公爲入閩開基之始祖。其譜中皆列有上述之世系,並有《森公入閩》、《錦繡山之來曆》和夏公或翼公、古山公傳略之叙述。其郡望爲天水(今甘肅省通謂縣西地區)。
  莊森,字文盛,河南光州固始縣人,唐光啟二年(公元860年)入閩。其弟莊銳亦幾乎同時入閩。莊銳定居於泉州永春桃源里,爲閩泉州一帶及移居海外莊氏開基之祖。莊森生四子,長莊韋、次莊章、三莊中、四莊申。莊申八代孫莊裳生四子,長莊翼、次莊果、三莊晦、四莊夏。莊翼裔孫爲青陽莊氏始祖,莊夏爲泉州始祖。閩浙邊地區莊氏大都爲莊翼、莊夏之派下分支徙入,並遷衍各地。
明朝年間,爲避閩亂,莊翼、莊夏派下分别從閩泉遷徙於浙江省平陽縣(今蒼南縣)之大觀、藻溪等地,而後繁衍轉徙於福鼎、泰顺、今平陽和霞浦部分地區。
  ⑴.由莊森世祖長房莊翼曾孫青陽莊古山派下遷入:
  ①蒼南縣大觀莊氏:
  明嘉靖乙醜年,青陽三房莊古山後裔,即莊森二十三世,莊古山十二世孫莊士顯從晉江青陽遷徙於浙江蒼南縣大觀南山腳白葉坑口,土名樹腳,是爲遷平(今蒼南縣)之始祖。其世系:莊森→莊申→莊述→莊軫→莊蓀→莊珦→莊觀→莊裳→莊翼→莊元郎→莊彌吉→莊祐孫(號古山)→莊公茂(莊古山三子)→莊復智→莊天祿→莊震顏→莊廣祖→莊拱池→莊崇敬→莊春彩→莊奇齋→莊蘭池→莊士顯。
  明朝未年,青陽莊古山四房莊公望(莊古山四子)後裔,即莊森二十三世,莊古山十二世孫莊我池同兩胞弟由漳州龍溪二十五都汰口遷入蒼南大觀嶺腳,亦爲遷平之始祖。清道光八年(1828年)修的當地《莊氏族譜》中“遷平宗譜序”雲:“我池公胞弟曰瑤池、曰愛池、當明季之世,遠抱親骸擕率幼孫,自漳同徙溫昆陽二十九都大觀嶺腳居位。”其世系:莊祐孫—莊公望(莊古山四子)—莊守圻—莊得進—莊財第—莊均和—莊奇—莊周恩—莊遵義—莊拱亭—莊恂直—莊我池、莊瑤池、莊愛池。
  ②福鼎後坑莊氏:
  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莊森十九世,莊古山八世孫莊法琚從晉江青陽五店市,隨父莊拱理遷居福鼎後崑(今後坑),爲福鼎莊氏之始祖。其世系:莊森—莊申—莊述—莊軫—莊蓀—莊珦—莊觀—莊裳—莊翼—莊元郎—莊彌吉—莊祐孫—莊公茂—莊復智—莊天祿—莊震顏—莊廣祖—莊拱理—莊法琚。
  ⑵.由莊森九世祖四房莊夏派下遷入:
  ①蒼南縣藻溪莊氏:
  明萬曆年間(公元1572~1619年),爲避閩亂,莊森公十一世,莊夏派下長房十三世莊學絅率子莊賜敬、莊賜福、莊賜讓、莊賜勸、莊賜可和孫莊仰渠,由閩安溪遷入浙江;莊賜敬及其子莊仰渠遷於蒼南縣藻溪燕坑,均爲遷平之始祖。
莊學絅之胞弟莊學綬,先世居泉州晉江二十七都吳店市,曾大父莊拙庵遷居安溪,明季由安溪率弟侄來遷溫州平陽二十七都藻溪内,亦爲遷平之始祖。
  莊學絅、莊學綬世系:莊森—莊申—莊述—莊軫—莊蓀—莊珦—莊觀—莊裳—莊夏—莊夢說(莊夏長子)—莊彌約(遷仙游霞霄莊垅)—莊承—莊世瑞—莊秉禮—莊文盛—莊福信—莊慶—莊璋(號拙庵,遷居安溪)—莊天明—莊大節—莊學絅、莊學綬、莊學紹。
莊夏派下長房十六世孫莊穆,於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擕子莊聖經,由仙游霞霄徙居平陽(今蒼南)藻溪山後。其世系:莊夏—莊夢說—莊彌約—莊承—莊世瑞—莊秉禮—莊聞盛—莊福信—莊慶—莊珍—莊天相—莊大俊—莊萬鍾—莊有國—莊胤弼—莊穆—莊聖經。
  ②蒼南縣蒲門莊氏:
  莊學絅四子莊賜勸,於明季由閩安溪,遷徙於溫州平陽五十五都埕溪廈譜山(今蒼南縣蒲門)。
  ③平陽縣北港(今水頭鎮)莊氏:
  莊學絅五子莊賜可,號玉泉,初居平陽大觀,複徙北港蒲山下。
  莊學綬之胞弟莊學紹之子莊賜程,由安溪遷徙平陽率北港(今水頭鎮)清街。其世系與莊學絅、莊學綬相同。
  明萬曆年間,莊聞盛次子莊時重,號玉泉,由晉江縣吳店市擕家遷平邑北港四十四都(今水頭鎮)蒲山下。
  莊聞盛四子莊時麟,由閩南遷溫平邑四十九都(當時並屬北港鎮)鐵店。
  安溪雙溪莊氏九世莊際乾,移居溫州北港。
  ④蒼南縣台下莊氏:
  莊森二十一世,莊夏十三世莊乾允,於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由南安縣二十六都黄甲園後徙平陽三十三都(今蒼南縣)台下。其世系:莊夏—莊夢說—莊彌明—莊友容—莊玄明—莊欽—莊恕—莊顯良—莊佛養—莊潘—莊智元—莊繼德—莊乾允。
  ⑤蒼南縣大觀莊氏:
  莊夏後裔莊聞盛,世居漳州龍溪汰口,明季間擕家航海而來,初居溫州平邑金鄉炎亭倒橋坑,繼徙二十九都(今蒼南)大觀南山邊石埕,亦爲遷平之始祖。
  ⑥南港莊氏:
  莊夏後裔莊思寬,遷居溫平邑南港靈峰。
  霞浦縣莊氏何時何地遷入未予記載。據蒼南《莊氏宗譜》記載,莊明池五世孫莊某於明崇禎年間(公元1628~1643年),由泉州五店市遷居霞浦南屏;又載“夏公五世孫英孫公,一作英祖遷霞浦。”而《福寧府志》載,霞浦南屏人莊行成於宋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已中進士,可見早在此之前便已遷入。該志又載,霞浦人莊元龍於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中進士,並記“居泉州”,可見實際上從泉州遷入。清初之後,蒼南、福鼎莊氏亦相繼遷入。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口的繁衍,由泉州遷入閩浙邊地區莊氏爲謀生創業,又漸轉徙各地。
  ⑴.莊翼派下之遷衍:
  ①蒼南大觀莊氏始祖莊士顯,生子六,明未清初,其子孫遷衍如下:
長子莊以雄之子莊允承,徙於福鼎前岐鎮彩嶴。次子莊以硤之孫莊公,遷居於福鼎硤門,後移居霞浦半山;四子莊以福之長子莊允富,遷於福鼎管陽鎮乾頭、七蒲;三子莊允慶,徙居台州太平縣古城;四子莊允鴻,移居江南象崗;五子莊允貴,遷居蒼南蒲門龍眼。四子莊以福之長子莊允富,遷於福鼎管陽鎮乾頭、七蒲。五子莊以智,遷蒼南蒲門車嶺腳,至三代轉遷城内;六子莊以公,徙遷平陽縣北港四十七都(今水頭鎮)鬧村西垟。
  ②莊翼十五世孫莊士賢,由大觀遷居福鼎十九都五鬥崗,再移遷福鼎後膽。
  ③莊翼十六世孫莊仲裕,擕子莊淑財、莊淑濤與侄莊貴官,由閩而泰,莊清先至泰顺坑兜,而莊貴官仍居蘇家山;莊淑財於清康熙年間由蘇家山複遷泰邑洋邊坳頭仔。
  ⑵.莊夏派下之遷徙:
  ①莊大節三子長莊學絅、次莊學綬、三莊學紹,均遷於平陽(今蒼南),三公子孫繁盛,陸續遷衍於泰顺、福鼎,以及“南北兩港,岱山鬧村、蒲門龍眼、樂清靖江”。
  莊學絅之孫、莊賜敬之子莊仰渠,生子六,其三子莊望初徙北港南湖,後同族兄徙居蒼南金鄉;五子莊望(莊福祐)徙居平陽南港廖家嶴;六子莊望庚由藻溪遷於福鼎二都梨美樹(今前岐熊嶺梨山),爲熊嶺梨山之始祖。
  莊仰渠次子莊望慎之三世孫莊士貴,徙居平陽五十五都蒲門龍眼,士斌、士賦於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4年)徙居處州,從藻溪遷居處州又轉居士顯蒲門下方,後居後嵯。
  莊學絅之四子莊賜勸,生子六,其長子莊仰欽遷處州,其孫仍回蒲門;次子莊仰西之子莊望佛,遷居埕溪嶴内,時際遷界徙入南港士升麻洋;三子莊仰耀往福鼎秦嶼;六子莊仰曾之孫莊元補,住北港蒲山下。
  莊學絅之孫莊仰曾之孫莊元補,住北港蒲山下。
  莊學絅五子莊賜可五世孫莊士禮,由八港蒲山下移居樂清石鼓壋。
  莊學綬之孫、莊賜位之子莊挺秀“見其地窄煙稠,遂興遷徙,以拓其基”,於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奉母同弟莊拱秀由蒼南藻溪遷於泰顺八都梧村(今柳峰鄉)新莊,爲新莊莊氏一世祖。
  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895年),莊拱秀之孫莊珠官之三子莊公僑,率子徙居福鼎徐陳清水垅,爲徐陳莊氏之一世祖。
  民國時期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莊挺秀之部分後裔,因外出讀書或經商、做工,先後遷於福鼎桐山、雲南宣威、浙江雲和、霞浦鹽田,以及泰顺泗溪、羅陽、雅陽等地。
  清康熙年間(1622—1722年),莊學紹四世孫莊顯彩同弟莊顯玉,由北港清街移居平陽二十二都(今蒼南)金鄉岩頭,爲岩頭莊氏一世祖。莊學紹四世孫莊顯旺,遷於霞浦縣小京。
  ②時莊麟四世孫莊士博兄弟,由平陽縣四十九都鐵店徙居福鼎九都(今秦嶼)彭坑,爲彭坑莊氏一世祖。
  ③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莊元補次子莊士瑞之子莊是發,由平陽北港蒲山下遷居泰顺縣八都梧村(今柳峰鄉新莊)下垟,爲下垟莊氏一世祖。

台灣莊氏開基

  南靖奎洋莊氏大宗:開基祖莊三郎及派下先祖。有祀宗詩:“山從錦繡,一開詩禮由來遠;水接桃源,千載衣冠特遠尊;開水衍汪洋,一派宗支流祖澤;桃源開龜島,萬家錦繡屬孫林。”
  開台漳籍宗親,除返鄉抄譜外,有的還踴躍參與祖地的修譜活動,兩地共修族譜,使遷台宗親也無一遺缺載入祖地族譜中。
  南靖縣龜洋(今奎洋)莊氏從開基祖莊三郎於元延祐七年(1320年)入籍開基,到明宣德年間五世宏茂始修族譜,明景德年間六世朝賓、明正德年間七世廷敏、明嘉靖年間八世伯勩伯義、明萬曆年間九世望南等續修,清康熙年間至民國十一年又有十三次增補。其中,清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續譜是由十六世裔孫、庠生莊景溫從台灣回鄉主持的,莊景溫於“嘉慶戊寅年往台”,在台灣生活幾十年,致意於修譜有三年,對宗親在台情況頗有了解,故《莊氏族譜》對族人涉渡台灣的記載較爲詳盡。有的記到街道、村莊,有的連從事的職業也予詳錄。
  據其譜記載,莊氏在清朝外遷之族人,以遷台者居多,計近三百餘人。其中,第十三世~第十七世最多,而這段時間,即清乾隆~道光年間,正是從大陸向台灣遷民之際。

 

郡望堂號

郡望

  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穀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爲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爲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爲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穀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於原吳、越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漢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會稽郡受督於颺州刺史部,時領二十六縣,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縣。東漢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吳、會稽爲二郡,會稽移治山陰(今浙江紹興),有浙閩之地。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江蘇省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省大部份(僅天目山、淳安縣西部小部分地區除外)、安徽省水陽江流域以東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帶及福建全省。三國時期孫吳國分設臨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後,其轄境縮小。西晉朝太康二年(辛醜,公元281年),以會稽地封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爲國,稱會稽國。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陳,省郡縣,廢會稽郡爲越州,後又分山陰縣置會稽縣。清朝顺治年間(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陰縣(今浙江紹興)。民國時期合會稽、山陰二縣爲紹興縣。今爲浙江省紹興市。
  東海郡:亦稱郯郡、海州。東海郡在歷史上有三處:一是治所以郯(今山東郯城),後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爲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爲“東夷”之地,太嗥氏爲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爲黄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爲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爲越國所滅。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二是東晉時期置於海虞縣(今江蘇常熟)的東海郡,後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唐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縣入下邳,唐元和中期複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朝末期複置郯城縣,明、清兩朝之後縣域有變,但縣名未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其地隸屬山東臨沂地區。三是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後來的隋、唐諸朝時期,以海州爲東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蘇連雲港海州鎮),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

堂號

  天水堂:以望立堂。
  會稽堂:以望立堂。
  東海堂:以望立堂。
  南華堂:戰國莊周,著《南華經》。與老子同爲道家之祖,世稱“老莊”。
  武強堂:漢朝莊不識(《漢書》作莊不職,茲從《史記》),封武強侯。
  錦繡堂: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莊森隨王審知入閩,擇居永春桃源裏蓬萊山。第九世莊夏,居官有德政,南宋甯宗皇帝賜其建第於泉州府城,將其故鄉鬼笑山禦筆賜名爲“錦繡山”。這是莊氏堂號“錦繡”的由來。
  錦湖堂:資料有待補充。
  淋鬱堂:資料有待補充。
  深垵堂:資料有待補充。
  一簣堂:資料有待補充。
  秋水堂:資料有待補充。
  靜觀堂:資料有待補充。
  寶繪堂:資料有待補充。
  樹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報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惟敬堂:資料有待補充。
  天寵堂:資料有待補充。
  德星堂:資料有待補充。
  願賢堂:資料有待補充。
  富春堂:資料有待補充。

 

莊姓家譜文獻

家譜

  金沙帶莊嚴氏宗譜十卷,(民國)嚴炳耀等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富春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鎮江莊氏族譜,(清)莊昆蘭、莊養亭、莊孚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
  江蘇武進莊氏宗譜,(清)莊殖等續修,清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願賢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莊氏增修族譜三十卷,首一卷,(清)莊斯才纂修,清道光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武進莊氏增修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追遠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七~九卷。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武進毘陵莊氏增修族譜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莊壽承纂修,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毘陵莊氏族譜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莊清華續修,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鉛印本二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南開大學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哈爾濱師範大學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武進晉陵莊氏續修家譜,(民國)莊锺等纂修,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願賢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哈爾濱師範大學圖書館。
  江蘇金壇金沙莊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莊榮生等續修,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8年)德星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南開大學圖書館。
  江蘇宜興荆南莊氏宗譜十卷,(清)莊林初主修,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天寵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江蘇常熟虞山莊氏續修世譜六卷,(民國)莊士禎等纂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惟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鄞縣蛟西莊氏宗譜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莊繼梁莊子愚纂修,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報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諸暨莊氏宗譜十一卷,著者待考,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稿本十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諸暨莊氏宗譜八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樹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金華履湖莊氏宗譜二十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二卷、第四卷、第八卷、第二十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衢州市文物管理所。
  安徽徽州新安莊氏族譜六卷,(明)莊歙纂修,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福建閩侯侯官莊氏支譜,(民國)莊琳纂修,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圖書館,共有四部。
  福建沙縣松洋莊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十一卷。現被收藏在福建省圖書館。
  廣東陸豐莊氏宗譜,(清)莊雲壬纂修,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台灣省。
  四川廣漢莊氏族譜四卷,(清)莊氏崇雅祠後裔續修,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南京大學圖書館、四川省圖書館。
  新加坡莊氏公會金禧紀念特刊,著者待考,1989年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浙江蒼南莊嚴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複印件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安溪雙溪莊氏族譜,著者待考,1950年手寫本複印件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晉江錦繡莊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複印件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晉江青陽莊氏古山公派家譜,著者待考,1993年計算機排印本複印件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晉江青陽莊氏古山公派家譜,著者待考,1999年複印件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晉邑青陽莊氏族譜序,著者待考,民國年間稿本複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晉江青陽莊氏軒内家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複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晉江晉邑莊氏族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複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晉江青陽莊氏族譜(青陽科田肇基莊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十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複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晉江松洋莊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複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族規

  奉祖先、孝父母、親兄弟、和姐妹、睦鄉鄰、教子孫、修德行、戒惡習、獎名節、講勤儉。
 

 

莊姓字輩排行

  貴州印江莊氏字輩:“聖世英周漢國君士典良吾中思尚志道德爾而剛”。
  貴州思南莊氏字輩:“茂首循天易克開應有章時維清風若子啟久傳昌”。注:該支字輩循環使用。
  貴州江右莊氏字輩:“茂首循天一克開先有章時維清風若子啟九傳昌學純裕長大積厚自流芳值之原誠正優超發文祥”。
  湖北鹹豐莊氏字輩:“運吾師宗永祖太必興隆國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湖北江陵莊氏字輩:“夢首循天一克開先有章其文欽奉若定得久全昌紹宗敦孝敬振緒啟賢良時遠知傳述立徵祖澤長”。
  湖北恩施莊氏字輩:“茂首循天一克開先有章其文欽奉若定得久全昌紹宗崇孝義振緒啟賢良示遠能相守曆徵德倍光任應爲終書詩詞運天長同享福壽喜潤月時年光”。
  湖北利川莊氏字輩:“一克開先有百世永遠忠興家治國保光華顯榮東”。
  湖北黄梅莊氏字輩:“元亨利貞登科紹啟選颺先德光耀宗芝本從忠厚世代昌旗”。
  湖北建始花果坪莊氏字輩:“汝國應交一克開先有章其文欽奉若定得久全昌傳家敦孝友輔佐在賢良正大光明遠榮華丕澤長”。
  湖北建始長梁鄉莊氏字輩:“志希國守重玉有遠超章奇文欽奉若定得久全昌泮林輝主鑒藻樹照圭銘汝極熙階錄泰來燦執鈞”。
重慶秀山莊氏字輩:
    原派:“國君思明聖因有應吾正佳士我元典子啟九修顺”;
    新派:“茂首循天一克開先有章時維清風若子啟九傳昌”;
    轉派:“學純裕廣大積厚自流光致知原誠正操守發祥長”。
  重慶彭水莊氏字輩:“素極典常輝先少志清平承家明經濟世忠誠修萬代永紹方茂雲光前登德學朝庭人文啟大吉世泰普安寧進國天心顺福壽久康明”。
  山東冠縣莊氏字輩:“喜爲大獻春福祿增享壽清風雲雨霞”。
  山東臨沂莊氏字輩:“子會乾緒新”。
  山東威海莊氏字輩:“壽永世紹……”
  廣東陸豐莊氏字輩:“德才光三國”。
  廣東潮陽莊氏字輩:“敦厚盛名儒清勤啟福基”。
  江西南昌莊氏字輩:“曰廷撫昌運四海洽時雍閑永長江水湛然心蹟同懷仁以輔義百世仰高風”。
  福建晉江莊氏字輩:“祖武丕成詩書禮振宏進家聲”。
  四川成都莊氏字輩:“文迎紅開成瑞景元良大振運時光雲朝中正重家德青福將華永傑冒”。
  浙江蒼南莊氏字輩:“孔孟千載慶”。
  遼寧大連莊氏字輩:“熙煥延殿廷春”。
  江蘇沛縣莊氏字輩:“瑞祥永福壽”。
  莊氏一支字輩:“守興應德存”。
  資料有待補充。

 

莊姓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望出天水;源自春秋:全聯典指莊氏源流和郡望。
  滇池坐鎮;定山隱居:上聯典指戰國時期的楚國將領莊蹻,頃襄王時率軍通過黔中向西南進攻,越過且蘭、夜郎,直到滇池附近。後因黔中被秦國攻占,與楚國斷絕了交通,便在滇稱王。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江浦人莊昶,字孔暘,成化年間進士,曆官檢討、吏部郎中,因直諫被貶謫,後隱居定山,學者稱爲定山先生。
  歌吟東越;經著南華:上聯典指戰國時期的莊舄,在楚國做官,不忘故鄉,病中思念越而吟越地歌樂。下聯典指戰國時期的哲學家莊子,名周,宋國蒙人,曾任漆園吏(管理漆園的小官)。生活貧困,卻拒絕了楚威王的重金禮聘。其哲學思想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對後世影響很大。著作《莊子》又稱《南華經》,爲道教經典之一,文章汪洋恣肆,想像豐富,多用寓言故事形式,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的價值。
 
  五言通用聯:
  父子雙進士;明清兩狀元: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萬曆進士莊起元,其子清朝乾隆進士培因,俱有文名。陽湖人。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萬曆狀元莊際昌,字景說,永春人;清朝乾隆狀元莊有恭,字容可,號滋圃,番禺人。
  能除一切苦;照見五蘊空:此聯爲莊繁詩自題聯。
  祥和明廣宇;露潤毓英賢: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海滄祥露莊氏宗祠題聯。
 
  六言通用聯:
  獻詩博詞林譽;鼓盆留蒙吏歌: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莊有恭嚐獻詩文,數蒙獎勵。下聯典指戰國時期的莊周,其妻死,周箕踞鼓盆而歌。
  肇於閩源於粵;作於祖述於孫: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南華秋水遺韻;錦繡桃源流風: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七言通用聯:
  有可讀史二千遍;莊周著經十萬言: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諸生莊有可,亦名獻可,字大久,武進夫。博通經史,自言讀至二千餘遍。有《春秋注解》等。下聯典指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莊周,宋國蒙人(今安徽蒙城,一說今河南商丘),做過漆園(今渦河北岸)吏。楚莊王聞其名,用厚幣相聘,許以爲相。他表示寧爲“孤豚”,不作“犧牛”,甘願逍遙物外。著書十萬餘言,號《莊子》。漢志列於道家,與老子並稱爲道家之祖。唐天寶初,詔號爲《南華真經》。
  獻詩博詞林之譽;築陂利福清之民: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番禺人莊有恭,字容可,號滋圃,乾隆年間狀元,曆官修撰、侍講學士、光祿寺卿、兵部右侍郎、江蘇巡撫、江南河道總督、刑部尚書、福建巡撫。風度端莊,爲官清勤。工書法,風格圓勁,片紙隻字都爲人重視,爭相珍藏。曾在翰林院獻詩文,數次穫嘉獎。下聯典指北宋朝時期的莆田人莊柔正,元符年間任福清知縣。曾改築天寶陂,在陂帝大榕樹下辦案,凡投訴者都要背一塊石頭,理曲者則搬運石塊贖罪。陂以石爲基,又熔鐵加固,數月完工,改名元符陂。可灌溉數萬畝農田,百姓得其利。
  福令溥百年之利;翰林標四直之名: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莊柔正事典。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莊昶事典。
  源來錦繡無雙本;派衍青陽第一枝: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海滄鎮祥露莊氏宗祠楹聯。
  天馬回頭穇上路;文山挺秀奠莊江: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海滄鎮祥露莊氏宗祠楹聯。
  菲島思恩業耀祖;青陽懷祖名光宗: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西溪鄉祥露莊氏家廟楹聯。
  青陽衍派開祥露;錦繡光輝照西溪: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西溪鄉祥露莊氏家廟楹聯。
  青陽流派源流遠;錦繡傳芳世澤長:此聯爲台灣省台南市佳里鎮營頂莊氏宗祠楹聯。
  華夏無山賜錦繡;五洲有土播芳馨:此聯爲福建省晉江市錦宅莊氏宗祠楹聯。
  青陽梅樹根株老;菲島椰林枝葉榮: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天水源長承雨露;永春澤厚占晴暉: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八言以上通用聯:
  山嶽鍾靈騰蛟起鳳;人文薈萃濟世經邦:此聯爲福建省晉江市錦宅莊氏宗祠楹聯。
  永春桃源錦繡故里;南海椰島瑉城新風: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經演南華,潦園遷吏;節高東淳,光武故人:此聯爲台灣省台南市佳里鎮營頂莊氏宗祠楹聯。
  錦書南華,道諧春秋義:繡綴北鬥,光照天地心:此聯爲台灣省台南市佳里鎮營頂莊氏宗祠楹聯。
  天朗風和,人文長衍慶;水深流遠,祖德永留芳:此聯爲台灣省台南市佳里鎮營頂莊氏宗祠楹聯。
  家廟重輝,西溪添異彩;子孫發奮,祥露展宏圖: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西溪鄉祥露莊氏家廟楹聯。
  清水朝堂,世代源流有意;陽光有彩,子孫發達可期:此聯爲台灣省台南市佳里鎮營頂莊氏宗祠楹聯。
  桃源肇蹟,開閩宗之丕基;錦繡流芳,傳世祥之鼎榮: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翰苑能臣,直諫内廷張火;漆園名吏,高隱南華著經: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名臣慶昶的事典。下聯典指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莊周事典。
  錦棟彫梁,宇壯堂華宗祖德;繡山繪水,地靈人傑振家聲:此聯爲台灣省台南市佳里鎮營頂莊氏宗祠楹聯。
  錦繡禦墨,龍輸殊恩光闕北;銀城蔔居,馬蹄佳簽應西溪: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西溪鄉祥露莊氏家廟楹聯。
  祥煥雙村,海驕西溪開國族;露滋七朵,芝蘭玉樹茂庭階: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西溪鄉祥露莊氏家廟楹聯。
  山從錦繡,一開詩禮由來遠;水接桃源,千載衣冠特遠尊:此聯爲福建省南靖縣奎洋鎮莊氏大宗祠聯,祠祀開基祖莊三郎及派下先祖。
  天水溯流風,派衍桃源歸一本;青陽蕃奕葉,地鍾祥露發千枝: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海滄鎮祥露莊氏宗祠楹聯。
  根紮桃源青陽,衍派五秀繁茂;支分銀邑祥露,兩梓七蓮芬芳: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西溪鄉祥露莊氏家廟楹聯。
  開水衍汪洋,一派宗支流祖澤;桃源開龜島,萬家錦繡屬孫林:此聯爲福建省南靖縣奎洋鎮莊氏大宗祠聯。
  同廷中植王晉,三槐奕葉重光七朵;古山下種竇燕,五桂並根先占一枝:此聯爲福建省晉江市錦宅莊氏宗祠楹聯。
  勝地占青陽,門對三台,台光永耀;本支分錦繡,源流百世,世澤長綿:此聯爲福建省晉江市青陽鎮莊氏家廟楹聯。
  跡肇宋時啟我後人,允見規模擴大;祠興明朝繩其祖武,幾經閥閱增高:此聯爲福建省晉江市青陽鎮莊氏家廟楹聯。
  二千年箕裘傳承,神州世系源流遠;一萬里海島開拓,菲國光華事業興: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天水源,錦繡脈,俎豆千秋福柞久;南洋志,椰子情,馨香百代海天長: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宗族菁衍,欣瓜瓞綿綿,枝葉蔚蔚;祠宇軒昂,望海波盪盪,白雲悠悠: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祥開百世,海嶠溪西,各奠方隅聚國族;露濡七朵,蘭芽桂萼,永蕃奕葉爲馨香: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海滄鎮祥露莊氏宗祠楹聯。
  天水源頭,錦繡峰阿,山高水源思先德;菲濱島上,瑉尼市間,葉茂枝繁禱後蔭: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天水流芳,青陽衍派,七系雙村承玉露;古山祖德,勤勵宗光,千支百世占禎祥: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海滄祥露莊氏宗祠題聯。
  祥臨文圃,福蔭鄉民,村增廣宇人增壽;露潤海滄,澤滋梓里,社湧英才地湧金: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海滄祥露莊氏宗祠題聯。
  自唐發祥以來鼎甲簪纓,蟬聯錦繡無雙地;入閩著姓而後吳齊浙鄂,派系桃源總一家:此聯爲福建省永春縣湖洋鎮莊府始祖家廟楹聯。
  承祖德由永春跨海而來,披荆斬棘創基業;展宏圖憑菲島迎潮而上,破浪乘風向未來: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承恩禦墨親頌,自宋至明,奕世簪纓誇錦繡;先祖宏圖大典,由閩遷粵,本支派瓞溯桃源:此聯爲廣東省潮陽市庵埔莊壟公祠堂楹聯。
  培百世忠厚之基,積德無窮,開於閩、衍於粵;冠一榜英豪之首,大魁有種,作以祖、述以孫:此聯爲福建省永春縣湖洋鎮莊府始祖家廟楹聯。
  賜第沐皇恩,前少師、後家宰,五邑衣冠推錦繡;入廟思先德,左三子、右九孫,一朝簪笏半雲礽:此聯爲福建省永春縣湖洋鎮莊府始祖家廟楹聯。
  禦墨香流,錦繡山燦,百代之文章,後見孫繩祖武;仙鑪瑞壓,明光殿煥,千秋之作述,還誇奧紹閩京:此聯爲福建省靖江市馬洲莊氏大宗祠楹聯。
  錦繡恩濃禦墨,自明溯宋,寵賁千秋,頻惹禦香依王闕;桃源瑞藹春光,分晉入潮,本支百世,共道春色滿青陽:此聯爲廣東省潮陽市庵埔莊從公祠堂楹聯。
 
  福建省永春縣湖洋鎮莊府始祖家廟
  永春縣湖洋鎮錦繡山南麓的“莊氏家廟”,又稱“莊府”,原爲閩南莊氏開基始祖莊森故居,曾爲少師莊夏府第,迄今已有一千一百餘年的歷史。聽說,湖洋莊府出了四位狀元,兩位榜眼,成就當地一段佳話,令人神往。陽春三月的清早,我隨同該鎮的宣委志軍前往“錦繡山莊”,一睹先人俊傑的風采。熱心的村民聽說他們倆要來采訪,自發在前面引路。車行數里,拐過村里的一個岔口,前面兩棵數百年的老松樹伸展腰枝,猶如村民般熱情地迎接他們倆。再往前數百米,一座巍峨的閩南古大厝安然而立。
  閩南莊氏開基始祖莊森,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唐末隨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蔔居永春桃源里。九世孫莊夏,是南宋孝、光、寧宗的三朝元老,官至兵部侍郎,封永春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卒贈少師。其祖墓在湖洋鬼岫山,寧宗爲之改名“錦繡山”,遂有桃源莊氏“禦墨錦繡”、“錦繡傳芳”之譽稱。寧宗又賜莊夏建府第於泉州城,泉州莊府巷即因莊府而得名。千年來,莊森的後裔繁衍昌盛,播遷海内外,總數達百萬之眾。英俊輩出,自五代至清登進士第者就達九十六人,其中文武狀元四人,榜眼兩人,堪稱盛族。
  莊夏開府泉州後,子孫星移,經元至明,永春故宅盪棄殆盡。到明朝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吏部尚書莊欽粼等裔孫合資重修永春府第,稱“蓬萊堂”。清朝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於舊址建祠,是爲“莊氏家廟”。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修,請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毁於火,同年複建。1948年重加修葺。1985年遷居晉江青陽、惠安山腰的莊氏裔孫集資再爲翻建,家廟煥然一新。
  莊氏家廟爲五開間,二進深,單檐歇山頂磚石木結構,猶存宋明建築和雕塑風格,頗具名祠風韻。祠門前左側壁,豎嵌着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修祠時所立《示禁碑記》,由甘肅西寧道台莊俊元撰,當時永春州府出示,碑文細述桃源莊氏家廟及先祖墓葬變遷情況,告示周邊居民保護文物之戒例。大門前石柱刻聯曰:“自唐朝發祥以來,看鼎甲簪纓鵲起蟬聯,靈鍾錦繡無雙地;由閩中著姓而後,任吳齊浙粵支分衍派,本溯桃源總一家。”正門兩旁壁垛均用精雕岩石作花框型砌築。牆中垛皆由細雕之白色花崗岩石板砌成,與輝綠岩之窗雕相映和諧。兩旁下壁垛用整塊白色花崗岩石板浮雕一對麒麟。右邊門額匾題“禦墨”,左邊門額匾題“錦繡”。正中大廳兩邊壁書莊氏家訓“忠孝”、“廉節”大字。廳中柱聯曰:“賜第沐皇恩,前少師,後塚宰,五邑衣冠推錦繡;入廟思先德,左三子,右九孫,一朝簪笏半雲仍。”誇耀桃源莊氏的顯赫歷史。廳上懸掛着莊安世、莊際昌、莊有恭、莊培因“狀元”匾共四面,莊奇顯、莊存與“榜眼”匾共二面。
  遍觀各地家廟,恐無如此榮耀也。清朝邑人邱人龍游莊氏家廟,賦詩《湖陽莊少師祠》:“三台翠堪,松柏青綿綿。古廟半村路,荒橋群壑煙。斯人竟千古,風雅緬遺篇。落日空台望,春愁叫杜鵑。”莊氏家廟於2002年1月被列爲永春縣級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莊姓典故、趣事
  涸轍之魚
  源於《莊子·外物篇》,出自一個寓言故事。相傳戰國時期,著名學者莊周家庭生活非常拮據,經常向别人借糧。有一天他向監河侯借糧。監河侯是一個既吝嗇又愛面子的人,他假惺惺地對莊周說,不用說借給你糧食,就是借給你三百金都可以,但是要等到秋後我收到租子後才能借給你。莊周聽後非常生氣,他講下面這個故事。莊周說他在來監河侯處所的路上,聽到呼喊聲,回頭一看,發現在地上的車轍中有一條鮒魚,他好奇地問鮒魚爲何呼喊。鮒魚說他是東海龍王的大臣,不幸落難於此,想讓莊周給他一升半鬥之水,這樣就可以救他一條命。莊周聽後說:“可以,我將要到南方游說吳、越國王,到那邊後引來長江水救你,好吧?”鮒魚聽了以後生氣地說:“我失去了水就無法自下而上,這是你所知道的。如今,我隻求你一點點水,而你卻許諾這樣的大話,等你引來江水,我早都渴死了,你還不如把我送到幹魚店里讓我等死吧!”監河侯聽了非常尷尬。後來,人們就用“涸轍之魚”來表示身陷困境,急待援救。唐朝王勃的《滕王閣序》里就運用了這個典故:“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亡羊補牢
  源於《戰國策·楚策四》。戰國時期,楚襄王整天淫逸享樂、不理朝政,奸臣州侯、夏侯等又不離其左右。當時有一個名叫莊辛的大臣勸諫楚襄王,如果再這樣下去,楚國一定會滅亡的。可是楚襄王不但不聽,反而把莊辛大罵一通。莊辛於是率領全家到趙國去了。果然沒過多久,秦國就大擧進攻楚國,楚國内部空虛,無力抵抗,最後楚襄王被迫逃到城陽。這時他才意識到莊辛的話不錯,於是派人到趙國去請莊辛。莊辛回來後,楚莊王内疚地對莊辛承認了錯誤,問莊辛現在應該怎麼辦。莊辛誠懇地回答道:“我聽見人們說,看見兔子而回頭招呼獵犬,還不算太晚;羊跑了才去修補羊圈,也不算遲。”楚襄王聽從了莊辛的建議,果然收複了淮水以北的失地。後來,人們用“亡羊補牢”來比喻事情出了差錯,如果及時補救還有希望。
 

 

莊姓名人

莊姓歷史名人

  莊周:(公元前369~前286年待考),尊稱莊子;宋國蒙人(今安徽省蒙城,一說今河南商丘)。著名戰國時期思想家。
 
  莊舄:(生卒年待考),亦稱越舄;越國人。著名戰國時期的楚國大臣。
 
  莊蹻:(生卒年待考),亦稱莊嶠;楚國人。著名戰國時期的楚國將領,第一代滇王,在位時間從公元前278~前?年待考,終年歲數待考。
  楚頃襄王時率軍通過黔中向西南進攻,越過且蘭、夜郎,直到滇池附近。後因黔中被秦國攻占,與楚國斷絕了交通,便在滇稱王。
  公元前三世紀初葉,楚頃襄王派莊蹻率兵通過黔中郡(今湖南常德)向西南進攻,溯沅水而上,攻占且蘭(今貴州平越),征服夜郎國(今貴州西部地區),一直打到滇池地區。後因黔中郡被秦軍占領,莊蹻歸路斷絕,便留居滇池地區爲王,變服從俗,融合於滇人之中,建都於今雲南省的晉寧縣附近。
  據典籍《中國歷史大事年表》記載:楚將莊蹻於公元前276年入滇稱王;至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滇王歸顺於中央政府,漢武帝正式冊封滇王,並給莊蹻的後人頒賜了“滇王印”,以其地置益州郡(郡治在今昆明市的晉寧縣),從而奠定了昆明市建城的歷史。
  這里靈山秀水,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有煙波浩渺的五百里滇池,雄奇壯麗的山川湖泊,絢麗多姿的彩雲流霞;水色山光、田園村舍,蒼林翠樹,怪石奇崖,以及寬闊的滇池和漫長的湖岸線,形成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和雄奇壯麗的自然風光。
  作爲滇文化發樣地,晉寧縣石寨山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發掘的西漢6號墓中,出土了金質“滇王之印”和一大批漢代文物。這枚金印的出土,曾被考古界譽爲中國三大出土奇蹟之一、是在滇文化探究中里程碑式的一個重發現。
  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記述:“始,楚威王時,使將軍莊蹻將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莊蹻者,故楚莊王苗裔也。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千里,以兵威定屬楚。欲歸報,會秦擊奪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還,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近年來,研究滇文化的優秀學者黄懿陸經仔細考證、研究,認爲楚將莊蹻及其所率領的大軍“至滇池”的時間,應在公元前299年“莊蹻暴郢(在郢都邀集部眾、囂聚鼓噪)”至公元前276年之間;其後,因歸路被秦“擊奪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所致,無法回歸楚國,於是才居留於原地,以兵威建立了古滇王國。
  在春秋戰國時期,巴、蜀分别是地處今重慶市、四川省的兩個諸侯國:巴與楚時有聯合,而蜀與秦則聯繫緊密,它們各自雖然也會出現矛盾、發生戰爭,但依然還是分屬兩個利益集團。公元前316年,秦國伐蜀平巴,其後設置了歸屬自己的蜀郡,派張若爲郡守。自此,秦在軍事上領先於楚,處於十分有利的地位。
  公元前308年,秦將司馬錯帶領十萬大軍從巴蜀乘船沿江而下,攻占了楚地黔中。隨後,黔中雖被楚軍奪回,但楚國之戰略劣勢已無法扳回。
  公元前301年,齊、韓、魏三國因痛恨楚懷王反複無常、撕毁反秦盟約的背信棄義之擧,合兵伐楚。垂沙(今河南唐河)一戰,楚軍在三過聯軍合攻之下敗績,楚軍大將唐蔑戰死。公元前299年,秦國誘騙楚懷王應約赴秦議事,楚懷王抵達武關,即遭軟禁,由此而發現中了奸計。秦國要挾懷王,如果不答應割讓楚巫、黔中郡於秦,就不得歸楚。在戰略地理上,黔中郡對楚國的安危十分重要,被秦拘留的楚懷王雖然昏庸,也懂得守土有責的道理,他寧死不屈,決不讓地,於是再也沒有返回楚國。
  公元前280年,秦國再度發兵,一邊派司馬錯從蜀郡率戰船萬艘、軍兵十萬,顺江而下,大擧伐楚;一邊派白起由山西揮師南下,攻打的西北邊境……雙方不依不舍,拼命爭奪。在這場戰爭中,楚之巫郡、黔中郡被秦軍所占。
  爲了鞏固戰略後方,楚國將軍莊蹻於公元前279年主動請纓,向頃襄王提出,要反攻黔中,以保家衛國。《史記·楚世家》記載:“襄王乃收東地兵(莊蹻統率的軍隊),得十餘萬,複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爲郡,距秦。”當楚頃襄王批准了這一方案後,莊蹻馬上西征,一擧收複“江旁十五邑”,戰功赫赫。
  次年,秦軍大將白起攻陷楚國郢都(今湖北紀南城),楚國王室東遷;莊蹻因退路被秦軍切斷,就隻好率軍繼續前行,來到蠻荒渾沌的雲貴高原。向西進發的莊蹻征服了夜郎部落,到達滇池地區。當時,這一帶分布着“勞浸”、“靡莫”等數十個部落,其中以“滇”部落最大。楚軍抵達這里後,當地各部族紛紛歸顺,莊蹻及其部下既然無法歸返故國,於是隻好留下來,與滇池地區的土著居民一道從事開發和生產,建立了遠避中原帝王統治的自由的滇王國。
  莊蹻在滇地最早建起來的城,叫“苴蘭城”,這里地處滇東、滇西交通要道,又三面環山,南臨滇池,地形險要,適於築城固守,扼守滇國門戶,更兼之土地肥沃,農業生產已達一定發展程度,從此,莊蹻就在這里當了滇人的王;苴蘭城,也就是後人所說的“莊蹻故城”。
  至於“苴蘭”得名,應該是“且蘭”的異寫。據史籍《後漢書》的記載:“莊豪(蹻)從沅水伐夜郎,軍至且蘭,椓船於岸而歩戰。”看來,正因爲莊蹻非常看重這進入雲貴高原的第一仗,所以後來將所築的第一座城,也叫“苴蘭”。
  按照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的說法:“莊蹻者,故楚莊王苗裔也。”據文獻考證,他是楚莊王之後,故即以莊王之諡為姓。可爲什麼像這樣一位王室子弟,還會發生前面所提及“莊蹻暴郢”的嚴重事件呢?這還要從楚威王時楚滅越之戰說起: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利用齊、越矛盾,發兵討伐占據着長江三角洲一帶的越國。越王被殺,其宗室子弟互不統屬,皆臣服於楚。此前吳滅於越,越又被滅於楚,故吳越之地均歸屬於楚之疆域。據長江大學魏昌在《楚國史》中考證,越人與楚人同源,羋姓,最早生活在古雲夢澤的楊水流域,後來因戰亂遷諸長江三角洲一帶以及華南廣闊區域内,被稱之爲“百越”;楚滅越之後,越人歸降之兵因來自於楚國的“東地”或“東國”,因而被稱之爲“東地兵”。
  東地兵即是由指百越民族歸降於楚軍隊,驍勇善戰,由於楚威王非常信任莊蹻,所以就派他統領這支部隊“循江而上”,也就是讓他們駐守於長江沿線。
  公元前301年,齊、韓、魏三國伐楚,楚軍大將唐蔑戰死;次年,齊、秦聯盟,准備再度進攻楚國,楚懷王大驚失色,派出太子熊横入齊作爲人質,離間齊國退出齊、秦聯盟。接下來,懷王被秦國所拘,太子又被作爲人質扣留於齊,致使楚國的局勢十分惡劣。
太子熊横之弟子蘭亟欲想乘亂登基,但遭到昭睢、屈原等大批正直大臣的反對,眾人呼籲趕快赴齊索回太子,歸國理政;太子眼見王位難保,也急於回國,於是不惜與齊國草簽協議,允諾割讓楚國東地六城、合計五百里於齊,以求脱身。
  公元前299年,太子熊横歸國,就在其即將登基之前,齊國派出戰車五十乘,陳兵於邊境,威逼楚國兑現割讓東地的諾言。鑒於楚國當權者所割讓出的土地都是東地兵的世居家園,所以他們憤慨至極,紛紛反對。
   不久,熊横登基,是爲頃襄王。楚國將要割讓給齊國的東地六城,幾乎占去疆域的一半領土,於是在是否割讓的問題上,爲楚頃襄王建言獻策的謀臣各執一說,同意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認爲楚守不住東地,主張向秦求助者也有之……作爲東地兵的統帥,莊蹻對於楚國當局這種擧措失當,有辱祖先的喪權失地之罪責非常憤怒,於是聚眾起兵,據地自治,颺言不再聽從頃襄王的號令。這就是典籍《荀子·議兵》上說的:“唐蔑死,莊蹻起”那段歷史。
  然而,莊蹻畢竟是楚莊王的後裔,在他的身上,永遠流着楚人的血。所以到了公元前280年秦國兵分兩路,分别從蜀郡、山西以鉗形攻勢大擧進犯之時,他依然放棄“暴郢”中所作出抗拒當局、據地自治的決定,進而從大局出發,出兵抗秦,肩負起了收複黔中、保衛楚國後方基地的重任。
  十餘萬東地兵士在將軍莊蹻的率領下,對江南、巫郡、黔中郡沿長江一線溯流發起反攻,在當時雖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郢都即將失陷的危局;而楚國王室的東遷,又使莊蹻“欲歸報,會秦擊奪楚巴、黔中郡”戰略的設想化爲泡影,但這一壯擧,終究是楚國史上軍民一心、同仇敵愾抗擊強秦不容抹殺的一次重大行動。然而,由於這一擧措事實上維護了楚國的利益,所以後來維護秦國利益的商鞅和韓非子都在其《商君書》、《韓非子》中,借助於曾有過的“莊蹻暴郢”事實,厚誣莊蹻爲贼爲盜,在他身上潑下了一盆盆髒水。
  在我國歷史上,莊蹻是第一個統一開發西南邊疆的歷史人物,而“莊蹻王滇(作動詞解,意爲稱王於滇)”的歷史功績,是其在滇地延展了楚文化的脈流,並使之通過與古滇文明的相融合而愈加燦爛輝煌。
  作爲一名楚國的大將軍,由莊蹻率領的數萬名餘東地兵,堪稱文明之師。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以兵威定屬楚”,即以和平進軍的方式,威服滇地部族民,讓楚國的勢力範圍抵達雲貴高原;其次是“變服,從其俗,以長之”,即是將受到楚文化之人文教化的男性軍士悉數本土化,變易服飾,更改習俗,均在滇池定居下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這樣一來,由於他堅持了民族融合的先進政策,因而不僅給滇地帶來了楚國輝煌燦爛的文化,加速了滇地的經濟進步與社會發展;同時也加強了雲南少數民族與中心地域經濟與社會的聯繫,並且爲此後中央政權進入西南邊疆,置郡設官而解除了民族隔閡的繁籬。
  莊蹻的歷史功績,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得到了中肯的歷史評定,這正如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所說:“太史公曰:‘楚之先豈有天祿哉?在周爲文王師,封楚。及周之衰,地稱五千里。秦滅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漢誅西南夷,國多滅矣,唯滇複爲寵王。’”這也就是說,正因爲莊蹻在我國西南邊疆開發史上功不可沒,所以使得楚在先秦時期的各諸侯國中被認爲是唯一受上天特别眷顧的國家;即使是到了司馬遷生活的時代,漢武帝幾乎誅滅了湘、粵、桂、黔、滇等地各個裂土分疆的小國,但對於作爲“楚苗裔”的滇國也格外寵愛!
  現在看來,莊蹻在祖國受到侵略時奮起抗爭的志士仁人。雖然由於其生活閱曆、氣憤秉賦、行爲方式,乃至人生歸宿都大相徑庭,然而卻都以各自的生命閃光,爲中華民族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如果說二人還有所區别的話,那隻不過莊蹻的故事沒有得到廣泛流傳而已。所以,時至今日,由於受《商君書》、《韓非子》等古代典籍的影響,還有不少人認爲莊蹻是個跛足的(蹻字本意爲蹺、即是蹶子)神祕人物、是個一度糾眾囂聚、抗法“暴郢”的江湖劇盜。
  莊蹻入滇立國,最初是爲了回救楚國,故對秦實施防守戰略:他在東邊的曲靖布下重兵,防秦進攻;在西邊進軍楚雄,以擴大滇國地盤;其勢力北抵東川,聯合同種同族的僰人;南達蒙自,結交滇東南的土著越人,自己則在滇池東岸建都立國,乃是據中心觀望八方,以靜制動。與此同時,莊蹻還以其統領的東地兵軍士,爲西南邊疆人民帶來了楚國超卓的青銅器鑄造技術,以及已經開始出現的鐵器以及生產技術。
  雲南考古學界在位於滇池東岸的天子廟古墓群第41號墓出土文物中,發現有一具巫師紋銅鼎;其口徑五十釐米、底徑三十八釐米、通高三十二釐米,爲雲南文化出土物中所僅見。春秋戰國時期,鼎一直是國家重器。據文獻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一簋;在這里,鼎代表着國家。這具青銅鼎的三足,均鑄有巫師浮雕。那巫師一手持法器,一手持兵器,突出其上通天神,下助蔔王權的神奇魅力,這顯然是楚地巫文化的孑遺。
  莊蹻紮根邊疆,思念故國,更重要的是在政務管理上體現出了楚國人崇尚自然、突出個性、開放自由的崇高理想。據古文獻表明,由莊蹻所管理的滇王國,人們享有一定的自由度,各族群眾在漁獵農耕之餘,盡情地享樂歌舞,由於政務管理上的寬刑簡政,輕徭薄賦,同時也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經濟形態和社會狀況。
  這里還是西南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這條路起自郢都,西抵南亞次大陸摩揭陀王國的華氏城(今印度巴特那),也就是說,它連接起了長江中游和恒河中游當時世界上經濟最爲發展的兩大地區。自此,多國商人、南北民族在這里匯聚,商貿帶來了文化交流,過往商人也沉醉於古滇國歌舞的海洋中,古滇國對外交往頻繁,人民熱情好客,使這里的茶馬古道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
  郭沫若生前在留宿雲南楚雄時曾寫下了著名的《七律·莊蹻通滇》一詩:“莊蹻通滇肇鍚名,楚威遠振古邊城,濮髳北會無遺蹟,諸葛南巡有舊營。民族塤篪真協睦,農田禾黍好收成,海椒到處紅成串,百貨欣看彩色駢。”今天,人們應當歷史地、公正地評價莊蹻。
 
  莊青翟:(公元前?~前115年待考),漢高祖時大將、武強侯莊不識之孫。著名漢朝大臣。
  漢文帝時襲爵武強侯。武帝時曾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漢元狩六年夏農曆4月,被任命爲丞相。
  任相三年,在漢元鼎二年冬,有人盜挖了漢文帝皇陵中陪葬的錢幣,莊青翟上朝的時候便與御史大夫張湯約好一起向漢武帝請罪。可是到了漢武帝面前,張湯卻沒有請罪。
  漢武帝命御史大夫追究此事,張湯便上奏說“丞相早就知道是何人所爲”,莊青翟因此很害怕。
  丞相的三位長史朱買臣、王朝、邊通素受張湯斥責而萌生怨恨,於是便與丞相謀劃,上奏道:“張湯向皇帝奏請施行法令時,商人們總是先知道而能囤積居奇,賺了錢後又分給張湯。”
  漢武帝於是問張湯,而張湯卻裝做不知道,此時又有人上告說張湯誣陷前御史中丞李文謀反,於是張湯上書道:“陷害臣的,是丞相三長史。”之後便自殺了。張湯爲高官數十年,死時家產還不到五百金,他的兄弟們想厚葬,他母親卻說:“張湯身爲天子的大臣,卻遭受惡言中傷而死,何必要厚葬?”
  漢武帝聽說後,便殺了那三位長史,又將丞相莊青翟逮捕入獄。當年農曆12月25曰,莊青翟於獄中自殺。
 
  莊忌:(生卒年待考),亦稱嚴忌;會稽吳人(今江蘇蘇州)。著名東漢道家、文學家,嚴氏鼻祖。
  莊忌的思想傾向老莊學說,提出退身窮處,除累返真的人生哲學。他認爲現實生活混濁黑暗,一無是處。後避漢明帝劉莊諱改名嚴忌,常與鄒陽、枚乘等唱和,是梁孝王門下著名辭賦家。
  遺憾的是,莊忌的許多重要著述皆湮滅於歷史長河中,僅留有《哀時命》一篇,爲騷賦。
  莊忌在《哀時命》中,感歎屈原生不逢時,空懷壯志而不得伸。此賦純屬騷體,保持了西漢早期騷賦所具有的文學特點,感情真摯,篇幅短小精悍,是所有詠屈賦中的極佳之品。
 
  莊徽:(生卒年待考),颺州江都人(今江蘇颺州)。著名北宋官吏。進士出身,曆任徽猷閣待制、平江太守等職。居官有令名,無秋毫之累,以通奉大夫致仕。
 
  莊柔正:(生卒年待考),福建莆田人。著名北宋官吏。宋元符年間任福清知縣。曾改築天寶陂,在陂帝大榕樹下辦案,凡投訴者都要背一塊石頭,理曲者則搬運石塊贖罪。陂以石爲基,又熔鐵加固,數月完工,改名元符陂。可灌溉數萬畝農田,百姓得其利。
 
  莊綽:(生卒年待考),福建泉州惠安人。著名宋朝官吏、學者。最高職任過鄂州、筠州知府。其學有淵源,多識軼聞舊事。有《雞肋篇》、《杜集援證》、《炙膏肓法》、《本草蒙求》等。
 
  莊夏:(公元1155~1223年),字子禮,福建泉州永春桃源里湖陽人(今福建泉州永春湖洋鎮)。著名南宋大臣、學者。
  莊夏生於宋紹興二十五年。少年時喪父家貧,跟兄莊晦學習,弱冠精通禮經,入太學就讀。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考中進士,出任寧國知縣,後調贛州興國知縣。任内施政重教化,興學校,清賦税,剔蠹弊,息爭訟,剖疑獄;對貧赤戶欠税逃亡,則給錢代納,政聲卓著,民均感其德。後曆任太常博士、轉運判官、尚書郎、軍器監太府少卿、漳州知府、宗正少卿(兼國史東宮直學士和太子侍讀)、兵部侍郎等官職。
  莊夏在任兵部侍郎時,史彌遠爲宰相,朝内官員都不敢言談邊境及宮廷祕密大事,獨莊夏直言“西蜀潰卒,宜討宜招;江淮制閫,宜分宜合;山東忠義,宜剌宜汰”。請詔令“侍從兩台諫自爲議狀,大臣類聚以聞”,忤史彌遠之意,言皆不用。莊夏即一再上疏引退,朝廷授予寶謨閣待制奉祠,進煥章閣待制。自此,他退歸閭里,閉門著書,自號藻齋老人。
  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莊夏被封爲永春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並賜建府第於泉州古城内,始自所居永春蓬萊山遷往泉州府第住居。
  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逝世,贈少師。宋寧宗爲其像題曰:“天生美質,學業逍遙。堅冰志操,曆仕三朝。忠言逆耳,書史所標。宗祀繁衍,百世不祧。”其優遇如此。莊夏對經學深有鑽研,著有《禮記解》、《國史大事記》、《典故備志》、《遺文》二十卷。
  莊夏在泉州古城賜建府第所在的巷,就被人們稱爲“莊府巷”。莊夏府第後改爲莊氏祠堂,即現泉州酒店所在地。莊夏的府第、祠堂遺址現雖不存在,但人們習稱的“莊府巷”卻一直被沿用下來。而今的莊府巷已拓寬爲商業性大街,泉州市人民政府駐地也在莊府巷。
 
  莊昶:(公元1437~1499年),字孔暘,號木齋,晚號活水翁,學者稱定山先生;應天府江浦孝義鄉人(今江蘇江浦東門鎮)。著名明朝官吏、學者。
  莊昶“自幼豪邁不群,博嗜古學,文采過人”,於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鄉試中擧人,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中進士,改庶吉士,後授翰林院檢討。當時主考官劉定之、柯潛閱卷時讚歎曰:“江浦何如山川而生斯人耶?”
  莊昶熱愛人民,不滿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對民間疾苦充滿同情。他在《端午食賜粽有感》一詩中寫道:“蓬萊宮中懸艾虎,舟滿龍池競簫鼓。千官曉綴紫宸班,拜向彤墀賀重午。大官角黍菰蒲香,彩繩萬縷雲霞光。天思敕賜下丹陛,瓊筵侑以黄金觴。東南米價高如玉,江淮餓莩千家哭。官河戍卒十萬艘,總向天廚挽飛粟。君門大嚼心豈定,誰能持此回凋殘。小臣自愧悠悠者,無術救時真素餐。”這首詩通過端午節時,皇宮中觥籌交錯、鼓樂升平和江淮一帶米貴如玉、饑民遍野的強烈對比,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然而無術回天的複雜心情。
  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農曆11月,明憲宗朱見堔不顧國庫空缺,擬於元宵節大張燈火,令朝延文官獻詩進賦,歌功頌德,粉飾太平。莊昶與翰林院編修章懋、黄仲昭一道上《培養聖德疏》:“……今煙火之擧,恐非堯舜之道,煙火之詩,恐非仁義之言……”,觸犯皇帝,庭杖二十,貶謫爲桂陽州判官。章、黄二人也同時被貶。此前,他們的好友羅倫也因言事被黜,轟動京城,時稱“翰林四諫”。由於群臣力諫皇上,爲莊昶求情,乃將莊昶改調南京行人司左司副。
  明成化七年,莊昶父母相繼亡故,按封建禮儀“丁憂”,回到原籍浦口。喪除,他不願再爲官,隱居定山二十七年,以詩書自娛,教授生徒。
  隱居期間,他生活清貧,潔身自好,有時以野菜充饑,卻經常省下錢糧接濟貧民。明成化十八年,浦口鬧饑荒,莊昶不但自己賑濟家鄉百姓,還勸有糧者在寺廟中施粥,以救饑民。他從不接受官僚的贈與。莊昶房屋破漏,江蘇巡撫王恕欲贈白銀十五鎰,他拒絕說:“私室可官辦乎?”當時,過往但尚未上任的官吏拜訪莊昶,他在别館接待,已經上任的,他概不接待,因此自號“木齋”。
莊昶隱居定山,建有定山草堂,在草堂左右以石堆壘假山,植以青竹數千竿。莊昶自己寫道:“予在定山種竹,天峰閣左右各千餘竿,有若屏然。每大雪,竹更蒼翠,予坐其間,意甚適也……”草堂旁有天峰閣、半雲亭、霽月溪等,還建有春風亭、谿雲亭、活水亭、鳶飛魚躍亭、回海亭、天地一我亭、東顧亭七亭。因在“珍珠”、“卓錫”二泉合流處建“雙泉橋”、“活水亭”,莊昶又自號“活水翁”。
  莊昶對定山珍珠泉景區的建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人傑地靈,美麗的景觀吸引着無數名士騷客光臨。明朝奉父命從師莊昶的江南四才子之一文徵明多次到定山草堂拜訪莊昶,曾寫下《謁莊先生留宿定山草堂》詩。詩曰:“十畝青松四面山,草堂宛轉亂流間。若非清福安能到,百訪高賢暫得閑。竹圃氓雲秋濯濯,水舂供枕夜潺潺。就中何事獨堪羨,國事人非不可關。”莊昶爲官清廉,爲人正直,不與封建統治者同流合污,是封建社會一位開明的士大夫,也是一位詩人,可稱是一位優秀的歷史人物,深爲當時及後世敬仰。
  在他去世一百多年後的明天啟初年(公元1621年),被明熹宗帝追諡爲“文節”。
  著留有《定山文集》,被收入《四庫全書》。
  如今,莊昶墓位於定山寺後山東側,土堆墓塚高3米,直徑6米。墓前原有明嘉靖時南京國子監祭酒湛若水撰寫的“定山先生墓碑”,現僅殘存半片。今有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年吏部尚書楊巍撰寫,南京戶部貴州清吏司郎中沔陽傅作霖刻石的莊定山詩碑,詩曰:“此老平生鐵作腸,詩篇每帶梅花香。若知出處惟漁父,自信粗豪過楚狂。江海高風雲滾滾,乾坤正氣尚堂堂。至今人到墳頭上,松柏常時有雪霜。”詩碑至今仍完好無損地立於墓前。
 
  莊際昌:(生卒年待考),字景說,號羹若;福建晉江人。著名明朝大臣。
  明萬曆年間狀元,因不願依附魏忠賢,還家不出。後起爲國子祭酒。
  明朝近三百年,泉州出了六百來個進士,但隻有莊際昌一個中了狀元。這是指人在泉州的,不包括泉州籍的擧子,和說梁克家是泉州的頭一個狀元同款。
  莊際昌才思敏捷,寫詩寫文很緊手,字也寫得很好。萬曆乙卯年,四十來歲時,會試得會元,殿試欽點狀元。
  那一科共取進士三百四十五人,其中有很多人後來成爲歷史名人,像崇禎皇帝死了明朝滅亡,擁立福王建立南明政權的大臣馬士英,明末抗金名將袁崇煥等,讓人稱做“名榜”,就像開八閩文運的歐陽詹,同榜的有韓愈等一批名人,讓人稱做龍虎榜。
  别人中狀元就做官,偏偏莊際昌中狀元卻出了問題。《泉州府志》内面記載說因爲“對策訛一字,爲忌者所摘,不受職而歸”。到底是錯什麼字,有人說是將“醪”字寫做“膠”字。這個說法較難成立。將“醪”寫做“膠”則大謬,按現時語文教師的說法叫做出現錯别字。科擧制度非常嚴格,試卷有差錯絕對不取,何況是殿試,人就會上綱上線說是“欺君”。
  而在民間傳說就很詳細了,說莊際昌已經是皇帝欽點的頭名狀元了,但是有人紅目嫉妒、找空找縫,發現狀元卷内面一字“馬”字寫錯。按古早馬字的繁體字寫法,下面應該得點四點,就是“馬腳一下踢,馬屎泄四節”。莊際昌金殿寫策論,因爲文章寫很長,時間沒夠用,趕趕緊緊將馬字的四點寫做一劃,交卷的時節時間伫伫到。本來咱平時寫字,行書草書,四點都會做寫做一劃的,沒算錯,但試卷要求是得寫正楷,一筆一劃一點都得規範,做得濫滲的。告的人又借題發揮,說什麼馬有四腳,四個馬蹄縛做一下就走,試卷字寫不對,哪會做得頭名狀元呀!告的人當然不敢說是皇帝目珠沒金,而是將罪過推給主考官,說主考官史繼偕和莊際昌都是泉州人,徇私舞弊,護自己的門生和同鄉。雖然告的人說呀振振有詞。但是皇帝已經欽點的狀元,既成事實,若隨便讓人告倒,皇帝自己也沒體面。況且,主考官是皇帝派的親信大臣,皇帝也沒去責備伊,追究伊的責任,所以莊際昌的狀元原是狀元,隻是沒封給官職,皇帝也沒讓莊際昌狀元游街,而是叫他去游學。
  莊際昌做人很樂觀,豁達大度,將游學當做參觀游覽佚佗,青衣小帽,在京城四處行四處看光景。他來到一座府第頭前,看見張燈結彩,鼓樂齊鳴,正在咧辦桌請人客。莊際昌不管三七二十一,進入去看見大廳主桌的大位沒人坐,就大搖大擺地落坐在主位了。
大位邊頭已經坐兩個朝廷命官。人說沒到京城不知官小,整個京城,皇親國戚,王公貴族密密群群,三兩步就會撞着一位“大人”。不過從邊頭這兩位官員的官服看,沒超過五品,在京城算是孫字輩的芝麻官。狀元若是有封官外任,常常是四品的黄堂知府,在京城做官常常是翰林院修撰,還是東宮侍讀,莊際昌根本就沒將這兩個放在目内。
  這兩個官員不知莊際昌是什麼角色,敢來占大位,聽他說官話外地腔,“是不是”說做“戲不戲”,就將他當做内山松,要將他趁索。三個人在大廳主桌例不相讓。文人冤家去相罵相打,最後總是比詩文做對來見輸贏。
  莊際昌合這兩個官員行酒令抽鬮來做詩。頭一個官員抽着一個“其”字,先念:“同其也是其,添水就是淇,去掉淇邊水,添欠則是欺——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將莊際昌比做狗。
  莊際昌抽着第二字“奚”,對嘴念說:“同奚也是奚,添水就是溪,去掉溪邊水,添鳥則是雞——鳳凰本是天上鳥,飛落凡間當做雞。”兩個官員聽了,猜說一定是游學的新科狀元了,真實是沒力伫着虎,要怎麼辦?
  第三個抽着“相”字,就念說:“同相也是相,添水就是湘,去掉湘邊水,添雨則是霜——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是合莊際昌講和,各人煞煞去。莊際昌笑笑,坐例大位咧飲吃一頓飽
  據記載,莊際昌中狀元卻沒官做,回倒來這厝吃自己,但是他很會樂觀對待生活,愛開玩笑,對青年人也以鼓勵爲主。到明天啟元年,明熹宗才補封他做了翰林院修撰,參加修國史,後來又叫他寫“起居錄”。
到明崇禎帝上台,又升莊際昌做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莊際昌忠於皇家,破病沒請假,勞力辛苦沒休息,五十八歲時在北京病逝。
  莊際昌未死的時候曾在家鄉起一座墓壙,題四字“羹元真息”,自己做一對聯:“百年忙半世,四大本歸虛。”泉州府文廟泮宮内還有一座莊際昌狀元祠。今經過重新修繕,已成爲文廟建築群的一個組成部分。
 
  莊一俊:(生卒年待考),字君斐,號八石山人;晉江青陽人。著名明朝大臣、文學家。
  明朝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擧人亞魁,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考中進士。
  曆官戶部主事、山西主考、擢吏部驗封司員外郎,升浙江布政司左參議,里人尊稱爲“吏部天官”。
  莊一俊爲官精強其職、剛正不阿、廉潔奉公、文行兼優,在泉州諸山水名勝留下大量詩詞墨蹟,加載《晉江縣志》,名列“文苑”。
 
  莊臻鳳(約公元1624——1667後):女,字蝶庵,三山(今颺州)人,清初著名琴家,師從徐上瀛。莊臻鳳不拘於虞山一派,兼采古浙、中州等各派之長,在藝術上具有一定的造詣。莊臻鳳作有十四首琴曲,各具特色,代表作是《梧葉舞秋風》。莊臻鳳幼年隨父居南京,因體弱多病,從虞山請來白雲先生醫病兼教彈琴。以後,又就正於當代名家,攻琴近三十年。他不拘泥於其師所授的虞山一派,而是兼采白下、古浙、中州各派琴家之長。因此,在藝術上具有一定的造詣。他在琴曲創作上,反對雷同,強調創新。認爲每譜一曲,必須“費盡構思”,這樣才能費盡構思”,這樣才能使作品的“音律句讀,弗類他聲”,如果一首樂曲沒有作者自己的“發明”,那就沒有資格作曲。莊臻鳳非常喜愛西湖的山水景色,經常到那里客居。"暇則屏居蕭寺,臥起禪榻。弄弦作響,木葉紛墜,冷風作響,木葉紛墜,冷風西來,薄寒中衣,蝶庵俯而思,仰而嘯",進行琴曲創作的構思。他彈琴近三十年來,所作的十四首琴曲,收在《琴學心聲》中,大部分是有歌詞的,都各具特色。如《太平奏》是“緩洪高潔”;《雲中笙鶴洪高潔”;《雲中笙鶴》是“綽注蒼老”;《鈞天逸響》是“斷續新奇”;《梨雲春思》是“淡以神全”;《禹鑿龍門》是 “節奏從容”;《臨河脩褉》是“柔處蓄剛”等。還作有的《梧葉舞秋風》和《春山聽杜鵑》流傳更爲廣山聽杜鵑》流傳更爲廣泛。所作十四首琴曲均收在《琴學心聲》之中。所作十四曲比較流行的是無詞的《梧葉舞秋風》和收在《松風閣琴譜》中的《春山聽杜鵑》(《琴學心聲·自序》、《思古堂集·王先舒序》)。
 
  莊有可:(生卒年待考),亦名獻可,字大久,或字岱久;江南陽湖人(今江蘇武進)。著名清朝學者。
  博通經史,自言讀至二千餘遍。有《春秋注解》等。
  莊有可沈粹内朗,喜讀書,無歧好。迨長,淡於名利,不以世故攖心,惟抱遺經,寢食與共。當其凝心冥求,耳目僅廢,塊然不複知有形骸,數十年如一日。兩游京華,爲侍講孫公、大學士劉公所知,延校中祕,考核翔審,見者服其精博,自以爲學問中粗蹟也。
  平居取諸經傳研窮義禮,參考禮制,句櫛字比,求其異同損益之故,使如軌轍之合,浩然無滯於心,然後合諸儒之書正其是非而自爲之說。首撰《周官指掌》四卷,族祖方耕侍郎大加歎賞。
  群經多有纂述,獨於《春秋》功力爲最摯。凡成《春秋注解》十六卷,《春秋字數義》一百四卷,《春秋天道義》九十四卷,《春秋人倫義》五十六卷,《春秋地理義》十六卷,《春秋物類義》六卷,《春秋字義本》四卷,《春秋小學》七卷,《春秋異文小學》一卷,《春秋地名考》二卷,《春秋人名考》二卷。其說謂:“孔子作《春秋》,屬之以詞,系之以事,其蹟也,非義也。若其義,則以字准數,以數集字,經之以天,緯之以地,而人物之倫類亦無不寓於其中。是故刪《書》百篇,所以觀政也;讚《易》十翼,所以窮理也;皆數也,皆與《春秋》相發揮而旁通者也。”又謂:“《春秋》一字有一字之義,一句有一句之義,以至一時一年有一時一年之義。一公與數公分之合之,又莫不各有其義。浸及屬辭比事,參伍錯綜,假借斷章,千變萬化,其義無窮,豈易以端倪測哉!然蔽以一言,則窮理盡性,達諸天道無不備矣。”陽湖左仲輔稱以爲“論甚奇,惜未能深究其說”。族兄葆琛於其《春秋小學》且有微辭。蓋義由獨創,與專尚考證,篤守家法者不同,宜乎難得解人也。
  此外,莊有可於《易》;有《周易集說》七卷,《易義條析》一卷,《卦序别臆》一卷,《周易原本訂正》一卷,刪輯《周易玩辭》二卷。於《書》:有《尚書經文集注》六卷,《尚書序說》二卷。於《詩》:有《毛詩說》五卷,《毛詩述蘊》四卷,《毛詩序說》一卷,《毛詩字義》五卷,《毛詩異聞》二卷。於《禮》:有《周官集說》十二卷,《考工記集說》一卷,《儀禮喪服經傳分釋圖表》二卷,《禮記集說》四十九卷。於小學:有《各經傳記小學》十卷,《傳記不載說文餘字》三卷,亦頗采宋元人說。
  莊有可爲人氣穆以愉,不立崖岸。見客喜坦率,不作寒暄語。惟雅疏貴游,授讀京師十年,刺不入公卿之門。季子詵男成士,官庶常,每報至,夷然若忘。或議其矯,殊未知曾不緣此爲輕重。以功力猛進,故中年精氣衰耗,心灼灼如焚,恒嚼黄連咽之。及子貴,迎養於署,猶晨夕手一編弗釋。卒年七十九歲。
 
  莊有恭:(公元1713~1767年),字容可,號滋圃;祖籍福建晉江,後徙居番禺(今廣東廣州)。著名清朝大臣。
  莊有恭自小聰穎,十三歲即通《五經》。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即被欽點狀元,公元1744年遷光祿寺卿,公元1746年特擢内閣學士,入都遷兵部右侍郎,公元1748年提督江蘇學政,公元1750年授戶部侍郎,公元1751年仍提督江蘇學政,並授江蘇巡撫。公元1756年特擢爲江南河道總督,公元1764年已被擢爲刑部尚書,次年爲協辦大學士。
  莊有恭一生清正,風度端莊,爲官清勤,勤政愛民,以“勤政愛民,清廉自勵”作爲爲官之道。
  當時江浙是全國的財賦重心,但常受海潮的影響。作爲江蘇巡撫,莊有恭自然把興修海塘作爲工作中心,曾主持浙江海塘工程,又疏清大修三江水利,著有《三江水利紀略》,其治水思想和方法至今尚有借鑒意義。
  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莊有恭逝世於福建任上,終年五十五歲。
  莊有恭工書法,風格圓勁,片紙隻字都爲人重視,爭相珍藏。他曾在翰林院獻詩文,數次穫嘉獎
  莊存與:(公元1719~1788年),字方耕;江南陽湖人(今江蘇武進)。著名清朝官吏、學者、經學家、教育家、常州學派的開創者。 莊存與著有《八卦觀象上下篇》、《尚書既見》、《毛詩說》、《周官記》等書。
 
  莊培因:(公元1723~1759年),字本淳,莊存與之弟;江南陽湖人(今江蘇武進)。著名清朝官吏、學者。
  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狀元。授職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那一科的榜眼王鳴盛後來成爲考據大師,而第二甲第四名的紀昀成爲大學問家,第二甲第四十名的錢大昕爲一代宗師。因此,莊培因的那一榜被稱爲“名榜”。
  清乾隆二十一年,莊培因出任福建鄉試主考官。清乾隆二十三年,出任福建學政,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清乾隆二十四年病死於任上,終年三十七歲。
 
  莊述祖:(公元1750~1816年),字葆琛,學者稱爲珍藝先生,莊培因之子;江南陽湖人(今江蘇武進)。著名清朝官吏、經學家。
  莊述祖生有至性,父殁甫十歲,君喪如成人。少長受經術於伯父方耕侍郎,而學文則取法舅氏彭先生尺木。乾隆丁酉,以官卷中式江南鄉試。庚子成進士。歸班銓選。乞假回籍,奉母以居。從事小學,治許氏書以先求識字。謂;“六書之義,轉注、諧聲最繁而無定說。”用《爾雅》之例,編《說文轉注》;用《廣韻》例,又博考三代秦漢有韻之文,編《說文諧聲》。說文之學,由是遂明,而周秦之書無不可讀者。乃更校《逸周書》,解《夏小正》。詩書次第皆有撰著。會部撤至,謁選得甘肅,援親老例改山東。初任昌樂,逾年調濰縣。在濰五年,整飭吏治,培獎士林,嚐以經義斷事,耆宿傾服。歲甲寅,大計卓異,引見,交軍機記名。忤和珅,抑不得進,珅敗,有知其事者始補入,則已乞終養矣。家居足蹟不至州府,亦不以書簡通當路,不與鄉人酒食之會。然遇後生以學問就正,即誨誘無所隱。侍母以孝,怡怡色養,未嚐一日離左右,凡十六年。彼母喪,時已六十有二。哀毁柴瘠,見者嗟歎。又五歲,亦病死。
  遺書幾百卷,不能盡刻,止先刊序例,使讀者可以尋繹。計:《尚書今古文考證》七卷,《周頌口義》三卷,《毛詩考證》四卷,《夏小正經傳考釋》十卷,《五經小學述》二卷,《曆代載籍足征錄》二卷,《弟子職集解》一卷,《漢鐃歌句解》一卷,《石鼓然疑》一卷,《珍藝宦文抄》七卷,《詩抄》二卷,李兆洛序之,極推其“博而能敏”。其餘《書序說義考注》二卷,《校尚書大傳》三卷,《校逸周書》十卷,《毛詩授讀》三十卷,《詩紀長編》一卷,《樂記廣義》一卷,《左傳補注》一卷,《穀梁考異》二卷,《輯鄭氏箴膏肓起廢疾發墨守》一卷,《五經疑義》一卷,《特牲饋食禮節記》一卷,《論語集解别記》一。卷,《明堂陰陽記》長編十卷,《古文甲乙篇》四卷,《甲乙篇偏旁條例》二十五卷,《說文古籀疏證》二十五卷,《說文諧聲考》一卷,《說文轉注》二十卷,《鍾鼎彝器釋文》一卷,《聲字類苑》一卷,校正《列女傳》凡首一卷,《史地決疑》五卷,《天官書補考》一卷,校定《孔子世家》一卷,《白虎通義考》一卷,目錄一卷。尤以《古文甲乙篇》發明書契,通平歸藏之義爲最精。惜稿多未刊,存佚不可知矣。

莊姓近現代名人

  莊希泉:(1888~1988),祖籍安溪龍門鎮,福建廈門人。著名愛國華僑領袖。1911年在海外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1925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47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82年經中共中央直接批准,以九十五歲的高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爲中共正式黨員。爲此,立下了終生的諾言“永愛中華,此志不渝!”是中國著名愛國華僑領袖、實業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僑務工作主要領導人之一。
 
  莊炎林:(1921~),莊希泉之子;祖籍安溪縣龍門鎮,福建廈門人。著名愛國華僑領袖、教育家。
  早年僑居新加坡柔佛、馬來西亞吉蘭丹。1940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莊希泉基金會主席,莊希泉紀念館籌委會主任,中國國際經濟科技法律人才學會會長等。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5年回中國就學,先後在上海民立中學、光夏中學、廣西桂林中學、廣西大學學習,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
  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在廣西參加抗日戰爭。
  1942年後,曆任廣西省委交通員、廣西大學地下黨支部書記,桂林市委書記等。
 
  莊公惠:(1937~),上海人。著名現代教育家。
  1957年9月畢業於天津大學化工系,大學本科文化,化工系無機物工學專業。畢業後留校工作,曆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曆任天津大學教務長、副校長,天津市副市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是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參加編寫有《基本有機化學工程》、《物理化學》,分穫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一等獎及二等獎。主要科研領域爲甲殼素及其衍生物對水中重金屬離子的清除。教學成果“讓學生帶着問題學,不斷引導學生思考,是高質量教學的關鍵”穫天津市1989年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984年擔任中央電大物理化學課程主講教師,並主編教材《物理化學學習輔導》。
  莊心一:(1955~),上海奉賢人。著名現代金融家。
  1971~1975年爲内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軍墾戰士。1975~1978年爲内蒙查幹諾爾鹼廠工人。
  1978~1982年在遼寧財經學院基建財務專業學習。1982年後,曆任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投資一部幹部、副科長、科長。1986年後,曆任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辦公室副處長、處長、信貸部副主任。
  1992年任國務院證券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1993年任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信托投資公司副總經理。1995年任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中共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1997年任國務院證券委員會辦公室巡視員兼中國證監會培訓中心主任。1998年任深圳市政府副市長、中共深圳市黨組成員。1993~1998年期間,先後在職攻讀西南財經大學貨幣銀行學碩士研究生、陝西財經學院貨幣銀行學博士研究生。
  2002年7月任證券業協會主席。2003年12月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2005年2月起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
 
  莊則棟:(1940~),祖籍江蘇無錫人(一說颺州,其父莊惕生於辛亥革命後由上海遷居北京),出生於北京市。著名乒乓球運動員。
  莊鳳:(1919~),女,原名莊鳳仙;祖籍山東人。1936年參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著名東北抗日聯軍女戰士、蘇聯紅軍遠東紅旗第88旅女傘兵,被戰友們譽爲“軍中女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曆任東北行政委員會委員、農業部東北水利總局辦公室主任、祕書處處長。1964年4月調入吉林省,任中共長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莊田:(1907~1992),原名莊振風;廣東萬寧龍滾鄉人(今海南萬寧)。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1923年去新加坡一橡膠工廠做工。1926年3月在新加坡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回國,被派往蘇聯莫斯科紅軍步兵學校學習。1931年畢業回國。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瑞金紅軍學校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委員,紅軍模範團政治處主任,紅一軍團第三師第七團政治委員,紅九軍團第三師第七團政治委員,營政治教導員,紅五軍團第十三師第三十九團政治委員,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政治組織科科長,紅軍大學教導師第三團政治委員。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隊隊長,抗大三分校大隊長、教育長,陝甘寧邊區考察團團長,瓊崖人民抗日自衛團獨立總隊副總隊長,瓊崖人民抗日游擊隊獨立縱隊副司令員。在敵後采取靈活機動的戰術打擊日偽軍,建立了五指山根據地。
  解放戰爭時期,任瓊崖縱隊副司令員,粵桂邊縱隊司令員,桂滇黔縱隊司令員,1947~1948年任越南國防部軍事顧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雲南軍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教育長、副校長,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廣東省副省長,廣州軍區顧問。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第五屆常務委員會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莊祥鳴:(1944~),江蘇吳江震澤鎮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
  1967年12月畢業於海軍工程學院機電管理系。
  1968~1969年8月任海軍潛艇第二支隊機電長,同年9月~1986年曆任海軍潛艇第十二支隊司令部作戰科參謀、副科長、科長,2401潛艇艇長,司令部副參謀長、參謀長。後入國防大學基本系深造。
  1988~1995年4月先後任海軍潛艇第六十二支隊支隊長、海軍鎮江船艇學校校長。
  1995年5月開始任海軍指揮學院教育長,1999年任海軍指揮學院副院長。多次參加潛艇戰備演練和遠航,深入太平洋等海域。參加和參與組織9182、9185、9188等多次潛艇發射運載火箭試驗任務。先後受嘉獎多次、榮立三等功兩次。
  1995年2月由海軍上校晉升爲海軍大校軍銜,2000年晉升爲海軍少將軍銜。多篇論文被錄入《中國軍事文庫》。
 
  莊銘耀:(1929~2002),台灣高雄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二級海軍上將。
  莊銘耀曾赴美、日等國深造。曆任海軍艦長,士官學校校長,台軍總司令部參謀長,1991年1月晉升二級海軍上將軍銜,擔任“國防部”副部長,1992年5月~1994年4月出任海軍總司令。
  莊銘耀亦曾任台當局駐日代表、“國安會”祕書長,是首位台灣籍海軍總司令,也是第二位台籍海軍上將。
  2002年1月6日因肝癌病逝於台北,終年七十三歲。
 
  莊村夫: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豫鄂皖邊區綏靖總司令部總司令。
 
  莊泳(1972年8月10日~):上海人,著名女子游泳運動員,是中國泳壇九十年代的“五朵金花”之一。
  莊泳7歲起入盧灣區體校,1984年入選上海市游泳隊,1986年入選國家游泳隊。她一共參加了兩屆奧運會。在1988年奧運會女子100自由泳比賽穫得銀牌,是中國游泳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獎牌的“零的突破”。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她奪得100米自由泳的金牌,也是中國在奧運會游泳比賽上穫得的首枚金牌。
 
  莊妮:女歌手,2008年底 被家鄉江蘇宿遷評爲城市形象代言人。
 
 
港台
   莊濠全:藝名敖犬,台灣男子藝人團體Lollipop棒棒堂團長,第一屆模範棒棒堂的底迪之一;歌手、演員、主持;亦爲黑角舞團前成員
  莊國榮:(1960年-),生於台灣台南,法律學學者,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學士、碩士,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莊淑芬:生於台灣,現爲北京奧美廣告集團董事長
  莊棣華:香港資深魚類研究員、資深生態攝影員,亦爲香港魚類學會會長
  莊勝雄:知名旅日棒球選手
  莊世平:香港銀行家、華僑領袖
  莊佳容:台灣知名網球國手
  莊月明(1932年~1990年1月1日):是香港富商李嘉誠的表妹兼發妻,系出名門,其父莊靜庵乃香港第一代鍾表商,創辦中南鍾表有限公司。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25 Fri 2016 11:36
  • 置頂 燕魚

尖翅燕魚

 
 
 
尖翅燕魚
尖翅燕魚, Platax teira
尖翅燕魚, Platax teira
保護狀況
未予評估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 鱸形目 Perciformes
亞目: 刺尾魚亞目 Acanthuroidei
科: 白鯧科 Ephippidae
屬: 燕魚屬 Platax
種: 尖翅燕魚 P. teira
二名法
Platax teira
(Forsskål, 1775)[1]
異名
  • Chaetodon teira
    Forsskål, 1775

尖翅燕魚學名Platax teira,又稱燕魚,尖翅燕鯧、燕烏鯧、鷹鯧、掛鯧、蝙蝠魚、鯧仔、圓海燕、飛翼),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白鯧科燕魚屬的其中一魚類

 

分布[編輯]

本魚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印度洋非洲東岸、紅海、東至澳大利亞、北至日本以及中國南海台灣海峽等海域。包括南非東非馬達加斯加留尼旺模里西斯葛摩塞席爾群島阿曼馬爾地夫聖誕島可可群島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緬甸泰國韓國日本台灣菲律賓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澳洲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帛琉關島新喀里多尼亞萬那杜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Lohaja。[1]

棲息水深[編輯]

燕魚屬於暖水性中上層魚類。其多生活於常在海面漂浮物下,水深0至70公尺。

特徵[編輯]

 
幼魚背鰭、腹鰭與臀鰭皆延長呈鐮刀狀,成魚各鰭變短,尾鰭雙凹形(攝於Prague sea aquarium)

本魚體極側扁,呈菱形,口小而圓鈍,眼大。側線呈弧形,幼魚魚體具2至3條黑色橫帶,背鰭、腹鰭與臀鰭皆延長呈鐮刀狀,成魚各鰭變短,尾鰭雙凹形,背鰭硬棘5至6枚;背鰭軟條28至37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22至28枚,體長可達70公分。

生態[編輯]

本魚幼魚期棲息在淺海域的礁石邊或水錶層隨漂流木及海藻團活動,成魚則在較深水域。生性溫馴,游速緩慢,屬雜食性,以藻類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經濟利用[編輯]

幼魚體態優美,可做為觀賞魚,成魚則可食用,肉質鮮美。

參考資料[編輯]

  •  
  1. 1.0 1.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燕魚.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6].

 

 

 

圓眼燕魚

 
 
 
圓眼燕魚
Platax Orbicularis in the Egyptian Red Sea.jpg
 
保護狀況
未予評估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 鱸形目 Perciformes
亞目: 刺尾魚亞目 Acanthuroidei
科: 白鯧科 Ephippidae
屬: 燕魚屬 Platax
種: 圓眼燕魚 P. orbicularis
二名法
Platax orbicularis
(Forskal, 1775)[1]
異名
  • Platax vespertilio
    Bloch, 1787
  • Chaetodon orbicularis
    Forsskål, 1775
  • Chaetodon vespertilio
    Bloch, 1787
  • Platax ehrenbergii
    Cuvier, 1831
  • Platax blochii
    Cuvier, 1831
  • Platax guttulatuas
    Cuvier, 1831

圓燕魚學名Platax orbicularis,俗名圓眼燕魚、蝙蝠魚、鯧仔、圓海燕、飛翼)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白鯧科燕魚屬的一魚類

 

 

 

分布[編輯]

本魚分布於非洲東岸,包括南非東非紅海,和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模里西斯塞席爾群島馬爾地夫印度錫蘭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澳洲密克羅尼西亞帛琉紐埃新喀里多尼亞萬那杜韓國日本台灣島以及中國南海等海域。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Djedda。[1]

外型[編輯]

本魚體極側扁,呈菱形,頭部陡斜,口小而圓鈍。幼魚體紅褐色,似枯葉;成魚則為黃褐色,具2至3條深色橫帶。背鰭、腹鰭與臀鰭皆延長呈鐮刀狀且具黑緣,頜部有條紋細長、平的三尖齒,中央的尖頭大約兩倍於側面尖頭的長度。犛骨有齒, 但是沒有在顎骨上。前鰓蓋骨平滑,鰓蓋的沒有棘,尾鰭截形,背鰭硬棘5至6枚;背鰭軟條34至37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24至28枚,體長可達45公分。

習性[編輯]

本魚幼魚期棲息在淺水或河口區,擬態似枯葉、垃圾或海藻水面漂浮。成魚則在較深的水域活動(0至60公尺水深)。屬雜食性,以藻類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經濟利用[編輯]

幼魚體態優美,可做為觀賞魚,成魚則可食用,肉質鮮美。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診器[

 
 
 
現代的聽診器
 
早期的聽診器

聽診器是一種醫學儀器,用以聆聽身體內的聲音,例如:心臟呼吸等等。聽診器由法國醫生雷奈克Laennec)於1816年創造,於1819年公布。

聽診器是醫生檢查病人、診斷疾病的一種重要方法。聽診器主要由橡膠管、彈簧片和聽頭等材料組成。聽診器更分「單用聽診器」、「雙用聽診器」、「三用聽診器」、「立式聽診器」和「多用聽診器」等多種,用於在不同環境聽診不同狀況的病人。聽頭也分多種,例如「扁形聽診頭」用於聽診高音調的雜音;「大小雙功能扁形聽頭」用於探測低頻心音、小兒心音等;「鐘形瞬診頭」可聽到腹中胎兒心跳;「表式聽診器」用於聽診手腕的脈搏聲響。[1]

聽診器的英文名稱「Stethoscope」來自於希臘文στηθοσκόπιοστήθος」(stéthos)意即「胸部」,而「σκοπή」(skopé)則是「測驗」的意思。

原理[編輯]

聽診器的前端是一個面積較大的膜腔。而塞入耳朵的一端由於腔道細窄,氣體震動幅度會比腔道大,可放大患者體內聲波震動。聽診器應用了這個原理而製成。[2]

歷史[編輯]

在聽診器還未發明以前,醫生聽診一般採用「直接聽診」,即用耳朵隔著一條手巾直接貼著病人身體來「聽診」。這種方法有技術限制且不衛生。然而,從古希臘時代一直到近代一千多年,這種聽診方法毫無進展。

法國醫師雷奈克在1816年首先發明了聽診器的雛形。在1816年的一天,他為一名貴婦看病。由於貴婦十分肥胖,用傳統的貼身聽診法不易診斷,又因為婦人是青年,所以也不宜直接用耳朵貼著其胸部來診斷。這時,他突然想起他曾經看過「一群孩子在玩耍時,一些小孩在圓木一端刮木頭,而另一些孩子的耳朵無意間貼近了圓木另一端,突然高興地歡呼『聽見了對面的聲音』。」他頓時得到啟發,將紙捲成一個圓筒,一端放在婦人心臟部位,一端貼在自己的耳朵上。他果然聽見婦人心臟清晰的跳動聲。

而後,根據這個原理,他創造出了一種與單耳式木質聽診器相似的聽診器。並於1819年將這個發明寫進了《間接聽診法》一書。而經過層層改良,逐漸形成了現代的雙耳聽診器。[3]

Google於2016年2月17日更改其首頁的商標,以紀念雷奈克235歲冥誕[4]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溜冰鞋的由來?

最早于公元1100年的溜冰鞋是利用骨頭裝在長皮靴腳掌上幫助獵人也能在冬天才能進行的打獵的遊戲。由蘇格蘭民族Dutchman(人名)于公元1700年爆炸性的創造了第一對溜冰鞋;他希望能在夏天模擬出冰上溜冰(iceskating),于是用敲釘的木制的線軸長條林木附上他的鞋子上。一位倫敦樂器制造商JosephMerlin決定制造金屬有輪子的長靴。一天他參加妝舞,他從入口溜冰進去演奏小提琴。不過在還不知道如何剎車以及如何控制那雙附有輪子的鞋子情況下,撞向了一面價值500英磅的鏡子(當時的鏡子可比金子還貴)撞得頭暈目眩,人嚴重割傷提琴毀了都無所畏,問題是那鏡子他賠的起嗎?他在一面巨大的鏡子前結束溜冰表演,直到這舞會結束時他仍沒有學到該如何剎車停止和掌舵方向。的確,單排滑輪鞋要領不是在于如何開始起步,而是在如何停止。

(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溜冰」(SKATE)這個字,在很早以前的意思是:「向前、或滑」的意思。它的古英文名為「SCATE」,義大利文為「SCATTA」,荷蘭文為「SCHOATS」。 

在古代的南歐文化裡似乎沒有溜冰的記載,不論希臘文或羅馬文裡都沒有溜冰的史證。然而,在北歐如英格蘭,瑞士等國家,人們於河流結冰,道路積雪時,便發明以溜冰作為一種運動方式。芬蘭人因為他們的溜冰鞋很著名而被稱為〔愛溜冰的芬蘭人〕。不過當時的溜冰鞋是木條製,於前端向上彎曲。 

  公元一一零零年之後,在荷蘭、瑞典、冰島、英國,人們已會使用配有木質與骨質冰刀的溜冰鞋來從事溜冰運動。由此可知在七百年前的十字軍時代,溜冰運動已開始盛行,但僅限於冰刀鞋而已。然而,輪鞋溜冰何時起源?很遺憾的,至今尚不得而知。不過跡象顯示,在荷蘭有一位熱愛溜冰的人,在春天與夏天因地上不結冰,無法溜冰,他忍受不住於是便做了一只輪式溜冰鞋配上線軸,在馬路上模擬溜冰。輪式溜冰鞋,也就因溜冰者的需要而問世。 

  但是根據歷史記載,第一位真正發明溜冰鞋的人是喬賽夫.馬林(JOSEPH MERLIN)。他於一七三五年出生於比利時的富易士市。他是一位樂器製造家,曾經做過一般機械工,一七六零年他被英國皇家科學院請到倫敦去。他在那裡當過考克斯博物館館長。在那博物館裡他曾展出許多本人發明的東西像鋼琴、風琴等物。其中有一雙配有輪子的溜冰鞋,輪子很小,是金屬做的,據說當天晚上,他穿著晚禮服和溜冰鞋參加柯內利夫人的化裝舞會,手上拿著小提琴,在舞會中他一面起舞一面彈奏,簡直是出盡了鋒頭。但那時候他仍無法控制溜冰的速度,也無法左右溜冰的方向,結果摔倒在地上,還把一面價值五百多英鎊的鏡子撞的粉碎。小提琴破了,人也掛了采,儘管如此,他卻開創了輪鞋溜冰的記錄。 

  自馬林之後,直到一七九零年才有一位法國巴黎人,名叫萬利德(MONSIEUR UANLEDE)又做了一雙溜冰鞋,他這種溜冰鞋後來在德國很有名。   一八一八年,德國柏林曾舉行一次名為〔藝術家或冬天之樂〕的輪式溜冰芭蕾舞會。在那時還沒有舞池裡舖冰的技術,所以只有以輪式溜冰來模擬冰上溜冰的情景。 

  一八一九年,曼西爾.彼提博得先生(MONSIER PETIBLED)取得了法國溜冰鞋的專利權,也是歷史上第一個關於溜冰鞋的專利權。他說:任何人均可用他發明的溜冰鞋在地上溜冰或表演在冰上溜冰同樣的花招。他的溜冰鞋是以木塊為大底(鞋底),鞋底下按上幾個輪子,輪子排列成一直線。輪子可以用木頭、金屬或華麗的象牙製成。每一個輪子的大小相同,因此只能向前溜,而繞週邊溜與轉圈圈幾乎也不大可能。因此此時的溜冰鞋似乎還沒他自己所說的那麼好。 

隨著彼提博德的溜冰鞋之後,英國倫敦有一位羅伯特.約翰.泰爾斯先生(ROBERT JOHN TYERS)在一八二三年也取得了溜冰的專利權。這種獲得專利的溜冰鞋叫做「獲利多」(VOLITO)溜冰鞋,它被形容為綁在鞋上、靴上或其它護腳物上的器械,用於滑行行樂。獲利多溜冰鞋有五個輪子成一直線,它與彼提博德溜冰鞋不同,因為它五個輪子的大小不一樣,中間的那個輪子最大,其餘的較小。由於這樣的結構,身體的重力向前或向後就可產生曲度而使兩個輪子滾動。也由於其表面的大小不勻,而可以順利打轉。溜冰者在溜冰的時候,一次不可以將重心落於兩個以上的輪子。獲利多溜冰鞋配有制動裝置,以致止滑動。那時在倫敦風車街的一個網球場曾經舉行一次溜冰表演,這種溜冰鞋自此引起大眾相當的興趣。 

一八二五年,有一位叫勞納爾的鐘錶製造商獲得了一個溜冰鞋的專利。他製造的溜冰鞋採用木質鞋底,裝有三個輪子,一個在前兩個在後,更加上一個特別的裝置防止鞋子往後滑動,因此它只能向前滑行。當時有不少這種只能向前滑的溜冰鞋獲得專利。 

一八三零年代,據說當時沙士比亞的舞台劇正風靡,其中有齣戲需要在舞臺上展現冰上滑行的效果,於是負責舞臺布景的工匠在苦思下,設計出用好幾個輪子縱向排列所構成的鞋子,已達到劇中所需冰上滑行的效果。輪式溜冰鞋在當時被視為新奇物品,偶然用於舞臺劇場及戶外演出,成功的吸引觀眾注意。 

一八四零年,在德國溜冰已經很盛行,生意人竟把溜冰運用到飯店裡。到了一八四九年,溜冰以運用於歌劇中,因而使溜冰高度藝術化了。在那時候,一個法國發明家路易士.李格蘭德(LOUIS LEGRAND)發明了一 種溜冰鞋。名歌劇作家梅爾比爾(MEYERBEER )看過這種溜冰鞋的溜冰示範之後,編了一部歌劇以顯示此項新發明的特性。李格蘭德為演這歌劇特地為團員訂製溜冰鞋,並教導團員如何使用溜冰鞋。後來事實證明,歌劇的演出相當成功。這個劇團在巴黎及其他大都市演出,成績都很好。此舉對溜冰的宣傳有相當大的幫助,因此在一八五零年代,溜冰運動開始在歐洲許多都市流行。 

時至一八六三年元月,美國人吉姆斯.甫林登(JAMES PLIMPTON)發明的現代溜冰鞋並獲得了專利。此種新的溜冰鞋有四個輪子,兩個在前,兩個在後,鞋底下有一個振動橡皮墊。因為有一個橡皮殿,溜冰者只要將重心傾向想轉往的方向,就可以向那個方向轉移。甫林登於一八六五年又在英國獲得專利。由於這種新產品的問世,溜冰者才能在地板上輕快的溜冰,做單足旋轉,雙足旋轉及其他花式的表演。甫林登於一八六六年在羅德島(RHODE ISLAND)開設了一個溜冰場,以推展溜冰運動並出售溜冰鞋。 

由於熱心人士的大力推展,甫林登型溜冰鞋在一八八零年帶來臨之前已相當流行。那時紐約、波士頓、芝加哥及許多其他城市都建立了溜冰場。一八八零年至一八九零年間,輪式溜冰運動已極為盛行。 

據說直排輪鞋出現的時間要比雙軸四輪的溜冰鞋晚上一百年以上,直排輪鞋冰刀鞋的淵源比雙軸溜冰鞋更深。因為早期直排溜冰鞋的發展,乃是由於美國人對冰上曲棍球(HOCKY)運動(據說先有草地曲棍球後來發展出更刺激的冰上曲棍球)的狂熱,但是冰上曲棍球運動會受限於季節的影響(想當然…當時還沒有室內冰宮),於是在一九八零年左右美國的明尼蘇達洲有兩位熱愛冰上曲棍球的兄弟,為了在球季(冬天)之餘還能夠繼續練習,便想出一種方法,將輪子裝置在冰刀刀座之內,因而產生了第一雙直排輪鞋,這種輪子排列成一列的溜冰鞋正式名稱是 In-line Skate。不過有一家 ROLLER 的輪鞋品牌因為太有名了,所以也有人誤把ROLLER當成是直排輪的英文。 

至於中國大陸溜冰運動的興起,根據文字報導,民國初年有些大都市如上海、天津、廣州等地有人實驗過溜冰。 

台灣受限於氣候冰上運動一直無法普及,真正的冰宮(溜冰刀的)屈指可數,但是雙軸四輪溜冰(傳統溜冰)運動一直是台灣揚名國際的重要運動項目之一。台灣直排輪溜冰運動蔚為流行是近幾年的事,主要是因為一九九六年奧運有意將直排輪競速項目納入比賽項目,於是中華民國溜冰協會正式將直排輪運動引進台灣,致力於直排輪運動選手的培育,並成立直排輪推廣委員會以積極參與直排輪運動的推廣工作。目前中華直排輪推廣委員會配合行政院體委會的陽光健身計畫在全省多處定點推出直排輪免費教學活動,並輔導學校尚未有直排輪社的學生成立直排輪社團。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20 Sun 2016 11:16
  • 置頂 髮菜

髮菜                            

 
 
 
髮菜
顯微鏡下的髮菜,可見唸珠狀的藻絲及異形胞(明顯大於營養體細胞)
顯微鏡下的髮菜,可見唸珠狀的藻絲及異形胞(明顯大於營養體細胞)
保護狀況
Ⅰ級(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
科學分類
域: 細菌域 Bacteria
門: 藍菌門 Cyanobacteria
目: 念珠藻目 Nostocales
科: 念珠藻科 Nostocaceae
屬: 念珠藻屬 Nostoc
種: 葛仙米N. commune
變種: 髮菜 N. c. var. flagelliforme
二名法
Nostoc commune var. flagelliforme
(Berkeley & Curtis)Bornet & Flahault
異名

Nostoc flagelliforme Berkeley & Curtis

髮菜[1]學名Nostoc commune var. flagelliforme異名Nostoc flagelliforme),又稱髮狀念珠藻,是藍菌門唸珠藻目細菌,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如中國俄羅斯索馬利亞美國等)的沙漠和貧瘠土壤中,因其色黑而細長,如人的頭髮而得名,可以食用。

 

 

 

形態和繁殖[編輯]

髮菜屬細菌中的藍菌,其細胞形成無分支的藻絲(英文:trichome),形如唸珠。藻絲中,每隔一定距離會有分化出來進行固氮作用的細胞——異形胞(英文:heterocyst)。許多股藻絲並在一起成爲一股,與外面的膠質鞘一起形成肉眼可見的藻體。藻體黑色如髮絲,無分支或偶有分支,直徑0.2到1毫米,長數十釐米,吸水後明顯膨脹,黏滑並有彈性。藻體爬附在石塊、草叢中,相互交織在一起,一端深入土中並有膨大,被稱作「根」。

髮菜繁殖有三種方式:藻體中的單細胞分離出來形成新的菌落並發展成藻體;通過厚壁孢子(英文:akinete)繁殖;藻殖段(hormogonium)分離產生新的藻體。

食用[編輯]

晉朝的《爾雅註》中已有食用髮菜的記載[2]。在《本草綱目》中也有關於髮菜的敍述。

髮菜具有一定營養價值,含有大量膠質,但無特殊味道,因為諧音「發財」,聽來很吉祥,食用主要是用來圖吉利,一向是傳統年夜飯必備菜色。烹調方法包括炒食、涼拌、湯食等。

保護狀況[編輯]

在中國,髮菜廣泛分布於北方各個省份,主產地有甘肅內蒙古青海寧夏河北[2]。髮菜耐高溫、寒冷及乾旱能力很強,生長於海拔1000到2800米的乾旱貧瘠土地中。在環境不適應時可脫水休眠,而在清晨可利用其所含膠質吸收露水膨脹,並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長,但生長緩慢,在野外,一年僅能夠增長6%。髮菜具有固氮能力,可爲土壤中提供天然氮肥。由於髮菜產地通常相當貧窮,有農民以採挖髮菜賣錢謀生。但由於多年來過量採挖髮菜,其野生資源已被嚴重破壞,並導致大片草場退化和土地荒漠化。髮菜的分布範圍也隨著土地的開發而大量減少。

由於髮菜的開採已經對生態造成了嚴重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2000年發布了《國務院關於禁止採集和銷售髮菜制止濫挖甘草和麻黃草有關問題的通知》,將《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髮菜的保護級別從二級調整爲一級,並要求嚴禁髮菜的採集、收購、加工、銷售和出口。

髮菜採集與生態破壞[編輯]

髮菜蒙古話叫做「嘎吉力烏蘇」,意思是「土地的頭髮」,是屬於藍藻類植物,大都生長在雨量較少的草原、山間及淺山之丘陵地。逢雨後萌長,舖長於地表,與草為共生關係。要採集髮菜,必須在夏末初秋的多雨季節,雨後天剛亮趁太陽還未出來時採收,用人力手持耙子去扒,無法用機械採收。要採集二兩的髮菜須挖掘十畝地(16個足球場面積),採集髮菜的辛苦,是食用的消費者很難體會的。

因為素食人口大增,無形中對於髮菜需求量大增;分子及細胞生物學家指出,每採集2兩重的髮菜,便會破壞相當於16個足球場面積的草原,使這片草原至少10年寸草不生。且由於髮菜主要分布在中國北方草原地帶,採集髮菜也成為中國沙塵暴的主要原因之一![3]

人工養殖[編輯]

爲解決髮菜的來源問題,已有在沙土中進行的人工養殖技術,但仍然生長較緩慢。也有一些水培養的嘗試[4],雖然生長較快,但仍存在藻體解離等問題而尚無法應用於生産。

近來有消息稱寧夏已有人成功發現了大規模人工種植髮菜的技術[5],不過目前尚未有專家證實是否可行。

替代品(偽品)[編輯]

 
一種市場上的髮菜僞品,實爲一種褐藻

由於髮菜的來源受到限制,其價格升高,各種仿製產品也出現在市場上。根據一項在香港進行的抽樣調查[6]中發現,海產品市場上30個髮菜樣品中的70%以及全部5個餐館的烹調樣品中含有全部或部分的僞品。

髮菜的摻假很多是澱粉、海藻酸鈉或玉米鬚加以染色製成的,部份業者甚至以羊毛、馬毛、駱駝毛染色後混入髮菜,若被食用,其色素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其餘的還有用海產的褐藻水雲)替代的,此種僞品對人體無害。

毒素[編輯]

2007年1月29日香港中文大學中藥研究所指髮菜含有胺基酸代謝物BMAA(β-N-methylamino-L-alanine),科學家視BMAA為神經毒素,已證實對動物有毒,加速動物神經退化,出現老人癡呆症柏金遜症等症狀。

另外,藍菌門的次生代謝產物亦能損害肝臟,容易罹患肝癌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買臣    

                                        

 

朱買臣(生卒不詳),西漢吳縣(今屬江蘇)人,字翁子。漢武帝時,為中大夫,累官至稽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朱買臣家貧好學,靠賣柴生活。經同鄉嚴助推薦,拜為中大夫。東越多次反叛,朱買臣向漢武帝獻平定東越的計策,獲得信任,出任會稽太守。約一年後,因平定東越叛亂的軍功升官為主爵都尉,列於九卿。數年後,朱買臣犯法被免官。不久復任丞相長史。後因事被漢武帝誅殺於長安。

中文名:朱買臣   籍貫:今嘉興市區
性別:   國籍:西漢
去世年月:公元115年   職業:會稽太守
出生日期:   逝世日
 

朱買臣- 人物簡介

早年經歷

西漢的朱買臣是吳縣(今屬江蘇)人。家裡很貧窮,但非常愛好讀書。他不治產業,四十歲仍然是個落魄儒生,常常靠砍柴賣掉以後換回糧食維持生計。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吳王劉濞以誅晁錯為名,聯合各諸侯擁兵造反,史稱七國之亂。朱買臣夫妻倆為逃離戰亂,背井離鄉逃到會稽郡富春縣下涯(今建德下涯鎮),見前面一條溪流,清澈透明,因唇乾舌燥,忙 蹲下來用雙手捧水飲之,口感甘爽。他們來到大洲源(新安江的一條支流),在人煙稀少的深山里,搭個茅篷居住。 夫妻倆同到山上砍柴,挑到山下市場上去賣,維持生計。朱買臣在挑柴途中背誦詩文,有人在背後笑他是個書癡,當作新聞 傳來傳去。惹得妻子難堪,所以勸他挑柴時不要嘴裡念個不停,讓周圍人當笑柄。可朱買臣不聽妻子的勸告,無動於衷。反而越念越響,甚至如唱山歌一般,弄得周圍人都圍過來看熱鬧。 他的妻子感到羞愧,請求與朱買臣離婚。朱買臣笑著對她說:“你別看我是個窮鬼,我五十歲要大富大貴,你跟我吃苦已有二十多年,現在我已經是四十多歲的人,再等我幾年,等到我富貴的時候好好報答你的功勞。”妻子忿恨地說:“像你這樣的人,最後只能餓死在溝壑中,又怎麼能夠富貴呢?”朱買臣再三勸說,妻子便索性大哭大鬧,朱買臣沒有辦法亦只好同意離婚,寫了休書,遞到妻子手裡,妻子毫不留戀,離家而去。 之後,朱買臣自己在路上邊走邊歌詠,背著柴在墓間行走。他的前妻和丈夫都去上墳,看到朱買臣又冷又餓,召喚他給他飯吃。





 

進京為官

漢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漢景帝駕崩,太子劉徹繼位登基,是為漢武帝。又過了幾年,朱買臣經朋友幫忙,介紹到會稽郡當一名差役。年末,會稽郡上計吏要進京匯報,派朱買臣去押車。
朱買臣隨上計吏押送輜重車來到長安。他到皇宮門前上送奏書,很久沒有回音。於是在公車署裡等待皇帝的詔令,糧食用品都沒有了,上計吏的兵卒輪流送給他吃的東西。一天,朱買臣湊巧在街上遇到同縣人嚴助,嚴助官居中大夫,深受漢武帝賞識,於是嚴助向漢武帝推薦了朱買臣。漢武帝召見朱買臣,朱買臣談說《春秋》,講解《楚辭》,漢武帝很高興,便封朱買臣為中大夫,與嚴助一起在宮廷侍奉皇帝。當時正要修築朔方郡城,公孫弘上疏進諫,認為修城會造成國家經濟疲退,財政吃緊。皇帝讓朱買臣去和公孫弘辯論以使其折服。
後來,朱買臣因犯事被免職,就回到會稽郡,在會稽郡官邸的守邸人那裡借住吃飯。

會稽太守

元鼎五年(前111年),東越王余善反复無常,屢次不聽朝廷命令。因此漢武帝召集文武大臣獻計討伐。經文武大臣提議,漢武帝將朱買臣召回,恢復官職,命令朱買臣獻策。
朱買臣說:“以前東越王居住守護在泉山之上,地勢險要,一人守險,千人都攻不上去。如今我聽說東越王遷徙南行換了地方,此地距離泉山五百里,在大澤中。現在如果派兵過海,直接攻擊泉山,陳設舟船、排列士兵圍攻,席捲南行,就可以攻破消滅東越國了。” 
漢武帝非常高興,採納朱買臣的作戰計劃,封他為會稽郡太守。皇帝對朱買臣說:“榮華富貴以後不返回故鄉,就好比穿著錦繡衣服在夜間行走一樣,你打算怎麼辦呀?”朱買臣叩頭謝恩。
漢武帝下詔命令修造大兵船,準備糧食和一些水戰用的器具,等詔書下發後,大批軍隊隨從朱買臣一起出發前往會稽郡。
朱買臣來到會稽郡城外,令隨從在城外等候,朱買臣仍舊穿上又髒又破的舊衣裳,懷裡藏著太守印綬,步行來到郡邸。正逢年末上計官吏到京上報的時候,會稽郡那些上計官吏正聚集在一起飲酒,對朱買臣都不屑看上一眼。朱買臣便走進後廳,守邸人就和他一起吃飯。吃到快飽的時候,朱買臣稍微露出那繫著官印的綬帶。守邸人覺得那 ​​東西很奇怪,就上前抽出綬帶,看到那方印章,正是會稽太守章。守邸人很吃驚,走出屋外告訴了上計官吏。官吏們都喝醉了,大叫大喊道:“亂說大話!”守邸人說:“你們試著進屋來看看吧。”有位平素輕視朱買臣的舊相識走進室內看了官印,嚇得回頭就跑,高聲嚷道:“的確如此!”在座的人都驚慌害怕起來,向守丞禀報,並趕忙相互推擠在中庭排成排拜謁朱買臣。朱買臣這時慢慢地從後廳中走出來,眾人拜倒在地,朱買臣向他們擺擺手,示意讓他們站起來。待眾人起來,外面已驅入駟馬高車迎接朱買臣,於是他便乘 ​​坐著驛車離去。會稽的官員聽說太守將到,徵召百姓修整道路。
朱買臣到會稽郡(郡治在今蘇州市)上任後,看見他的前妻及丈夫在修路,就停下車,叫後面的車子載上他們,送到太守府,並安置在園中,供給食物。過了一個月,他的妻子上吊而死。朱買臣給她丈夫銀兩,讓他安葬。他還召見所有以前曾經給過他糧食以及對他有恩的朋友舊相識們,並一一回報他們。

位列九卿

元封元年(前110年),東越王余善自稱東越武帝,入侵漢朝的白沙、武林、梅嶺,殺死地方官員。
朱買臣接受漢武帝的詔令,率領軍隊與橫海將軍韓說從句章出發,由海路進攻東越。戰爭過程中,閩越的君主繇王居股與人合謀殺死了余善,向漢軍投降。從此以後,閩越國滅亡。
朱買臣因平叛有功,被徵召到朝廷做了主爵都尉(漢代官名),列於九卿之中。

晚年遭誅

過了幾年,朱買臣因犯法被免官,後又被啟用為丞相府長史。御史大夫張湯原先是個小吏,在朱買臣前趨承奔走。張湯與公孫弘脾氣相投,是莫逆之交,二人互相推薦,標榜朝堂。於是漢武帝敕封張湯為廷尉。 後來張湯誣告朱買臣的好友嚴助與淮南王劉安謀反有關,漢武帝下令將嚴助斬首。朱買臣因此怨恨張湯。等到朱買臣為丞相長史,張湯多次執行辦理丞相事務,就故意欺侮凌辱丞相府里三名長史(即朱買臣、王朝、邊通三人)。朱買臣、王朝、邊通去拜見張湯的時候,張湯就坐在床上,不以禮相待。因此,三長史對張湯心懷怨恨,待機報復,朱買臣常想捨命害死張湯。 不久,孝文帝陵中瘞錢(陪葬的錢幣)被盜。張湯要 ​​陷害丞相莊青翟,將瘞錢被盜一案,全部推卸在莊青翟頭上,而且還要辦他明知故縱的罪名,免去他的官職,然後由自己代替丞相位置。不料有人將隱事泄漏出去,朱買臣、王朝、邊通知道張湯要 ​​陷害丞相莊青翟,便一起去通報莊青翟,並對他說:“束手待斃,不如先發製人,除掉張湯方為上策。據說商人田信等皆為張湯爪牙,與張湯勾結,營姦牟利,憑此條罪狀好教張湯死心伏罪”。丞相莊青翟就命令三人代為辦理。於是,朱買臣、王朝、邊通暗中命令吏役去抓商人田信等到案審訊。一經廷審,嚴刑逼供,田信只得招認。 張湯知自己必死無異,便寫下遺書稱三長史(朱買臣、王朝、邊通)陷害他。寫完遺書後,揮劍自殺,當即斃命。 漢武帝看了張湯的遺書,心裡感到很後悔。便命令抓捕三長史,誅殺抵罪。將朱買臣、王朝、邊通綁赴刑場斬首。 朱買臣有一個兒子朱山拊,後來朱山拊做到了郡守和右扶風的官職。





 

 

朱買臣- 史籍記載

《三字經》有“如負薪。”說的是:朱買臣家貧,賣薪自給,每日砍柴,置書樹下而讀。負薪回家時,就將書置於擔頭邊走邊讀。其妻初亦負載相從,久以為羞,請求離去。朱買臣道:“我年五十當寶貴,現在已四十多了,待吾寶貴,當報汝功,”妻不從,聽完後就離開了,適逢一田夫,武帝時得莊助之薦,拜中大夫,復拜會稽太守,他乘傳入吳,見故妻與夫治道迎官,遂合以後車載其夫婦,舍之園中,給食一月,婦慚而自縊,買臣後為丞相長史,時張湯行丞相事,屢加陵折,又因莊助之死,為湯所陷頗以主怨,乃揭發湯的陰事,湯自殺,買臣亦遭誅,他作有賦三篇,今已亡佚。他常為武帝文學待從之臣,所以在賦家中的地位,不下於莊助、吾丘壽王一流人。

朱買臣- 婚姻生活

 

休妻

 

朱買臣是漢武帝時會稽(現在的浙江)人,四十多歲還很窮,夫妻二人靠賣柴為生。他有個毛病讓他老婆很生氣,那就是喜歡讀書,背著柴在大街上大聲誦讀。讀書是有閒人的事,忙人讀書那就是懶。讀書又是有錢人的事,窮人讀書那就是擺不正自己的位置。所以後果很嚴重,老婆要和他離婚。那時候離婚很簡單,只要丈夫寫 ​​上一紙休書就可以了。朱買臣當然不同意,他說:“我得到五十歲才會發跡,到那時,我就會好好的報答你。讓你享盡榮華富貴。”他老婆說:“五十歲?你早就凍死、餓死,扔到大溝裡餵狗了,還說什麼大富大貴?”經過一番無效的勸說,朱買臣被迫寫了休書。沒有了老婆,他就一個人砍柴賣。

 

前妻令嫁

 

離婚的老婆很快嫁了人,並且和新夫一家人到公共墓地祭祖,那時的祭祖比現在要復雜得多,要用鍋把祭肉煮熟。這樣給朱買臣提供了一個小小的商機,他沒有錯過,砍了一擔柴去賣,夫妻倆人在此相遇,前妻還不錯,在吃飯的時候,喊朱買臣吃了一頓,夫妻就此別過。

朱買臣- 機遇來臨

朱買臣的機遇果然來了,他被一個叫嚴助的親貴看中了,薦給了漢武帝,召見後,拜為中大夫。可是這個官沒做好,丟了,又沒錢了,就經常到會稽郡駐京 ​​辦事處的一個保安那裡蹭飯吃。後來,東越反了,朱買臣上書一封,出征戰之策。終於龍顏大悅,被拜為會稽太守,專管討伐東越之事。君臣二人商量完征戰大事後,皇上和他開了一個玩笑,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今子何如?”

 

新官上任

 

朱買臣拜別了皇上,怀揣著太守大印,回到了辦事處。那裡的官員們正在喝酒,沒有人搭理他。他到了保安那裡,保安端來飯食,兩個人一起吃起來。吃飽後,朱買臣故意將大印露出了一點點。保安好奇地拽出來一看,大吃一驚。跑到外邊一說,這伙子醉鬼都喊到:“胡說,可別胡說八道了。”後來保安一再說是真的,才有個人跑去看看,跑回來大驚失色,趕緊報告給了辦事處主任。主任趕緊組織手下的人在台階下列好隊,請朱太守出來接受大家的祝賀。朱太守端著架子,踱著四方步,緩緩的出來了。當時的場景如何大家都能想像得到。過了一會,朝廷的車來了,送太守去上任。   

新太守率領著一百輛車的車隊前來上任,會稽全城出動,灑掃街道,列隊迎接。朱買臣在車上發現了前妻兩口子,讓後邊的車子拉上她們,在太守官邸的後園安置下來。可是這個女人只住了一個月,就上吊自殺了。有一個說法是:這個女人看見朱買臣在僕人們面前神氣十足,認為這樣的人驕傲自大,不會有好下場的。

朱買臣- 朱買臣之死

朱買臣上調,當了內史。當時朝中御史大夫張湯專權,張湯原來是朱買臣手下的小吏,現在比朱買臣官當的大了,就端起了架子。三個內史都心存不滿,便想著法告張湯將朝廷的經濟決策給商人通風報信,然後坐地分錢。漢武帝派人去審問張湯,張湯自殺了。死前留下遺書,說是三內史污陷他。漢武帝后來才知道張湯死後的遺產不足五百金,火了,將三個內史全殺了。朱買臣就這樣死了。

朱買臣- 相關故事

戲曲《馬前潑水》講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樵夫朱買臣整日不務“正業”,只知讀書。他的老婆崔氏吃不飽穿不暖,滿腹怨言,對朱買臣說,我寧願“ 坐在寶馬里哭泣”,也不願坐在土炕頭上跟你受罪。你給不了我幸福生活,我只能和你拜拜。說完,毅然改嫁有錢的趙石匠。
朱買臣受此一激,奮發圖強,終於金榜題名,誇官回鄉。此時趙石匠已經落魄,崔氏看到舊愛當了官,打算回頭“坐在寶馬里哭泣”。朱買臣說,回來可以,但我潑一盆水在寶馬車前,你必須一滴不落地收回。結果你想到了,崔氏緊忙活慢忙活也沒收回,羞慚地自殺了。
這個“女人很勢利,男人很惡毒”的故事,據說不是發生在朱買臣身上,而是發生在姜子牙身上。
宋朝王楙在《野客叢書》中說:“姜太公妻馬氏,不堪其貧而去。及太公既貴,再來,太公取一壺水傾於地,令妻收之,乃語之曰,若言離更合,覆水定難收。”明朝人寫的《封神榜》把這個故事又大肆演繹了一番,說馬氏跟姜子牙結婚時,是六十歲的老處女。婚後生活不和諧,提出離異。
想來也真夠不幸的。一個女人,苦苦挑了這麼多年,婚姻卻沒維持幾天。不過,姜子牙受封為齊王后,還要捉弄她一下,卻大大符合其性格特徵。一個自認懷才不遇的男人,忍東忍西忍到土埋十分之九,終於有力量報復。白髮蒼蒼的馬氏,只是受害者之一,絕不是唯一。
據《漢書· 朱買臣傳》所述,朱買臣和崔氏並沒這麼慘烈。首先,朱買臣窮得吃不上飯時,前妻還施捨過他食物,可見親情還在。其次,朱買臣被授予會稽太守後,回鄉看到前妻及丈夫在修路,就停下車,叫後面的車子載上他們到太守府,並安置在園中,供給食物。過了一個月,他的前妻上吊而死。朱買臣給她丈夫銀兩,讓他安葬。
有一段時間,我不明白為什麼後人編劇本時要把“覆水難收”扣到朱買臣身上,後來仔細研究故事的結尾,覺得合理了。崔氏到了太守府後一個月就上吊自殺,死得著實蹊蹺,給人無限遐想空間。參照今天發生的“洗臉死”、“喝水死”等情節,似乎可見蛛絲馬跡。就是說,朱買臣並沒有以真正的善意對待作為俎上魚肉的前妻及其丈夫,真實故事可能比姜子牙所為還慘烈。
人們把薑、朱的故事捏在一起,大概是為了揭發事件本質——所謂以德報怨的朱買臣,其實比瘋狂報復的薑子牙有過之無不及。女人的太過功利只能激發男人的無 ​​盡惡毒。冤冤相報何時了,都悠著點吧。

朱買臣- 歷史典故

 

覆水難收

 

蒼翠茂盛的爛柯山下,住著一位讀書人朱買臣和他的妻子崔氏。朱買臣為人老實厚道,每日苦讀詩書,但運氣不佳,科舉考試屢屢受挫。他家境貧寒,無以為生,只得到爛柯山上砍柴度日。   

多年以來,崔氏跟著丈夫過著清苦的生活,漸漸地她有些不耐煩了,脾氣越來越壞,她從心裡看不起丈夫那副窮酸的樣子,說話尖酸刻薄。朱買臣有口難言,只得默默忍耐。   

一日,天寒地凍,大雪紛飛,朱買臣飢腸轆轆,被崔氏逼到山上砍柴。他以為多砍些柴草賣掉,買回米麵,妻子就會高興起來。誰知崔氏另有打算:她讓媒婆為自己物色了新的丈夫——家道殷實的張木匠。朱買臣一進家門,崔氏就提出要他寫下休書。朱買臣痛苦地請

朱買臣背著柴禾還在讀書
朱買臣背著柴禾還在讀書圖冊
求妻子再忍耐一時,等他考中得官,日子就會好起來。崔氏卻堅定地表示,即使朱買臣將來做了高官,自己淪為乞丐,也不會去求他。朱買臣見她全然不顧多年的夫妻之情,只好寫下了休書。  

 

不久,朱買臣考中進士,做了太守。崔氏得知心慌意亂,她想木匠怎能跟太守相比?太守夫人享的是榮華富貴呀!她決定去找朱買臣,不要現任的丈夫了。崔氏蓬頭垢面,赤著雙足,跑到朱買臣面前,苦苦哀求他允許自己回到朱家。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朱買臣若有所思,讓人端來一盆清水潑在馬前,告訴崔氏,若能將潑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他就答應她回來。崔氏聞言,知道緣份已盡。她羞愧難當,精神失常。

 

負薪掛角

 

漢朝時候的朱買臣,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背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   

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買櫝還珠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 輯以翡翠 ,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 善鬻 珠也。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

 

有個楚人到鄭國賣寶珠。

商人:「大家來買漂亮的寶珠哦。」

商人:「客倌!上好的寶珠,一等的貨色哦。」

楚人:「這一盒我全都買了,盒裡的寶珠統統還給你,我只要這一只漂亮的珠寶盒。」

韓非子:「過於華麗的修飾,往往喧賓奪主,學術重要的是內容,不能太刻意講究文辭的修飾,否則會因而忽略了本體。」

詞目    買櫝還珠
拼音    mǎi dú huán jhu
注音    ㄇㄞˇ ㄉㄨˊ ㄏㄨㄢˊ ㄓㄨ
同義詞    還珠買櫝;得匣還珠
相似詞    小學大遺,本未倒置,捨本逐末,逐末忘本,輕重倒置,買履信度,尋枝摘葉,剖腹藏珠,取捨失當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韓非子‧外儲說》:古時有一個楚國人到鄭國去賣珠寶,用含有香味的木蘭樹為珍珠造了一個盒子,盒子不但以肉桂、花椒等香料薰製,還用美玉和翡翠來裝飾。有個鄭國人路過,看見這個盒子,愛不釋手,最終把盒子買下來,卻把盒中的珍珠還給了楚國人。

清˙朱彝尊˙跋李紫篔畫卷:「然鄭人買櫝還珠,珠固在,庸何傷。」
釋義    櫝:木匣;珠:珍珠。
買了裝在漂亮木盒子裏的珍珠,卻留下木盒子把珍珠還給對方,比喻被華麗的外表所迷惑而放棄了珍貴的實質。
也比喻沒有眼光,取捨不當。 

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
例句    不善讀書者,昧菁英而矜糟粕。買櫝還珠,雖多奚益?改用白話,決無此病。(清‧裘廷梁《論白話為維新之本》)
光看漂亮的包裝就決定買東西,這等於是買櫝還珠。
不善於讀書的人,吸收的是糟粕,揚棄的是精華,這就好像是買櫝還珠。
考試將近,他還只顧玩耍,真是買櫝還珠。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買櫝還珠

華夏經緯網

    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為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將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麼珍珠的“身份”就自然會高起來。

    這個楚國人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一個盒子(即櫝),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氣撲鼻。然後,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看上去,閃閃發亮,實在是一件精緻美觀的工藝品。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裏,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裏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於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後,便拿著盒子往回走。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為鄭人後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見鄭人將打開的盒子裏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裏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於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著頭一邊欣賞著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

    楚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裏。他原本以為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可是沒想到精美的外包裝超過了包裝盒內的價值,以致于“喧賓奪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鄭人只重外表而不顧實質,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當取捨;而楚人的“過分包裝”也有些可笑。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姓                                
拼音:ān
安姓,在《百家姓》中排第79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109位。

 

安姓來源

  一、遠古黄帝有兒子叫昌意,昌意的長子叫顓頊,繼承帝位。次子叫安,封於西戎,後來建立了安息國(在今伊朗高),到古代漢武帝時開始派使者至安息國以後,中國與安息國始有往來。安息國王傳位到太子安清時,他不願當國王,出家爲僧,於東漢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國河南洛陽,宣傳佛教,隨後定居,子孫世代姓安。
  
  二、出自他姓或賜姓。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時有鮮卑安遲氏改爲安姓者;唐時安祿山由康姓改爲安姓;明朝時有元人孟格、達色等被賜姓安;另有唐時回鶻人、奚人,明清彝族沙罵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數民族中安佳氏、阿爾丹氏、德力根氏、安帳氏等眾多别姓改爲安姓者。
  
  三、以國名爲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國”國名首字爲氏。
  
  四、出自滿族改漢姓而來的安姓。滿族最早使用的漢字姓,在渤海國時即有此姓。改爲安姓的滿族老姓包括:安佳氏、額勒赫氏、納喇氏,以及加入滿族的阿爾丹氏(達斡爾族)等。

 

郡望堂號

郡望

  涼 州:治所在隴縣(今甘肅省張家川)。
  姑 臧:治所在今甘肅省武威縣。
  武陵郡:漢置武陵郡,治所在義陵(今湖南省溆浦縣以南)。據《唐書世系表》記載:“出自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於西方,自號安息國,後於中國,以安爲姓。”望出姑臧、河内。

堂號

  安姓主要以“濟世堂”爲堂號。

 

安姓名人

歷史名人

  安期生:琅琊人,相傳曾跟從河上丈人學仙術,常在海上賣藥,當時人稱他爲“千歲翁”。秦始皇東巡時,方士李少君曾對武帝說:仙人安期生吃巨棗,大如瓜。武帝曾派人到海上尋找他而不得。
  安 清:字世高。安息國太子。原來他已經繼承了王位,但爲了能回到中原來,就將王位讓給他的叔叔,出家爲憎,信奉佛教。 精通梵語,念經修行。於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到中國河南洛陽來宣傳佛教。定居下來後,爲了傳教的需要,他又工讀漢語,通曉漢語,譯梵本爲漢語,譯《修行道地經》等30餘部,皆屬小乘。
  安同:曹魏時遼東人,在官明察,長於校練,家法修整,時人讚其有濟世之才。
  安金藏:唐代長安(今陝西省西安)人,爲太常寺樂工。時太子李旦被人誣告謀反,武後下令查處此事,金藏爲洗脱太子罪名,當眾引佩刀自剖其胸,腸出,並言“願剖心以明皇嗣不反”。武後感動,不疑李旦。
  安祿山:(703—757),營州柳城(在今遼寧朝陽)人,原名軋犖山,本姓康。母爲突厥人,後因其母嫁與胡人安延偃,改姓安,更名祿山。他懂蕃語,身體魁偉,驍勇善戰,被幽州節度使張守養以爲子,後升任平盧兵馬使、營州都督等職。742年升爲平盧(治所在今遼寧朝陽)節度使,天寶三年兼範陽(治所在今北京)節度使、河北采訪使,天寶十年又兼河東(治所在今山西太原)節度使。他身兼三鎮節度使,私下培植胡將,蓄養戰馬,籠絡漢族失意文人,最後擁有精兵15萬,號稱20萬。他深知唐朝統治者的腐敗,又爲和楊國忠爭權,於755年冬在範陽起兵反唐,擧兵南下,攻下重鎮洛陽。756年,於洛陽稱大燕皇帝,國號燕,建元聖武。後擧兵西進,破潼關下長安,大肆殺戮。757年,因欲立安慶思爲太子,被其長子安慶緒殺死。
  安重榮:五代時朔州(今屬山西省)人,初任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後石敬瑭降契丹,自稱兒皇帝,重榮以此爲辱,遂起兵聲討石敬瑭,次年因戰敗而身亡。其子安德裕從小被其部下秦習所收養,喜好讀書,博貫文史,精《禮》、《傳》,後於宋開寶初年中進士,官至睦州知州,有文集四十卷。
  安 民:宋代陝西長安(今西安一帶)人,著名石匠,當時著名的石碑,皆出其手。其品格高尚、不畏權貴,時頒蔡京所書《元黨籍碑》於各州縣,安民刻碑畢才知蔡京乃當朝奸臣,遂拒刻“安民刻石”四字,拒收百兩酬金,爲人稱頌。
  安俊:宋代名將,字智周,太原人。官至陵川防御史,人稱長髯太保。久在邊地,羌人識之。知環州,種世衡得俘虜,問:“爾畏誰?”答:“畏安太保。”種指安,說:“此長髯將軍正是。”
  安 熙:元代藁城(今屬河北省)人,性淡雅,喜垂釣,著有《默庵集》五卷。
  安 伸:淄川人,明代萬曆年間進士,官至太僕少卿。著有《柱史草》等。
  安 盤:明代嘉定州(今屬上海市)人,官至兵科給事中,嘉靖初,以爭大禮廷杖除名。著有《頤山詩話》二卷。
  安大嵬:明代雲夢(今屬湖北省)人,性雅,不慕功名,博學好古,精緯候。安傳:明代淄川(今山東淄博)人,萬曆年間中擧,累遷刑部郎中,出知衛輝府。著《蛩音集》。安希範:江蘇無錫人,明萬曆年間進士,授禮部主事,著《天全堂集》。
  安維峻:甘肅省秦安人,清光緒年間進士,授編修。中日甲午戰爭期間,上疏痛斥李鴻章挾外洋以自重,投降賣國,中外臣民無不切齒痛恨。因言冒慈椿而被革職。後隱居柏崖,閉門著書。安維峻直言敢諫,曾被慈禧革職,後又啟用,充京師大學堂總教習。著有《四書講義》、《詩文集》。
  安鴻勳:清江蘇金匱(今常熟)人,官訓導,善行草書。
  安 昶:清江蘇金匱人,喜臨摹古帖,尤善草書。
  安文欽:陝西綏德人,清末秀才,抗戰時期積極與八路軍合作,建國後,曆任陝西省人民政府委員,第一、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被稱爲“陝西四老”之一。著有《滿腹牢騷記》。

近現代名人

  安子介:浙江定海人,1912年6月出生,2000年6月去世。1 9 3 8 年赴港。1 9 4 2 年後曾在國民政府中央信托局工作。1 9 4 9 年在香港定居。1 9 5 0 年與人合辦中南公司、華南漂染廠。1 9 6 9 年成立香港南聯實業有限公司。1 9 7 0 年至1 9 7 4 年任港英立法局議員。1 9 7 4 年後任港英行政局非官守議員,並任大學及理工教育資助委員會副主席、貿易發展局主席、訓練局主席,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及棉紡業同業公會主席。1 9 7 6 年穫香港中文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1 9 8 6 年後任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清華大學名譽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港事顧問。1 9 9 3 年3 月後任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南聯實業有限公司主席、名譽主席。第六屆、七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安以軒:知名戲劇下一站,幸福女主角 (本名:本名吳玟靜,小名娃娃,)是一位台灣女演員與歌手,今活躍於台灣及中國大陸演藝界,跨足偶像劇、時裝劇、及武俠劇等。
  安心亞:本名廖婧伶,是台灣新生代女藝人。2008年起參與肯德基漢堡、La New健步鞋等廣告拍攝,並在中天綜合台《全民最大黨》擧牌及模仿表演。2009年起成爲《全民最大黨》固定班底,並且頻頻參加綜藝節目、廣告代言活動以及平面雜志拍攝等。2009年11月前簽約予DP外掛娛樂有限公司。目前爲王偉忠創立之“金星娛樂”事業有限公司旗下藝人,俗稱偉忠幫。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姚姓                       
拼音:yáo xìng
 
 
 
  姚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01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名義人口排名第64位。

 

姚姓來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姚姓和媯姓,出自舜帝和裔孫媯滿之後,屬於以居邑名爲氏。
  據史籍《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記載,相傳上古五帝之一的是顓頊帝的後裔,因初期住在在姚墟(今河南範縣,一說山東荷澤),後世子孫便以居地爲姓氏,稱姚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姚氏正宗。
  舜在即位爲帝之前,四嶽曾向帝堯推薦過陶唐氏,舜繼承王位後曾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讓他們居住在媯河邊。他們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便以媯爲姓。
  周武王姬發滅殷商後,找到了陶唐氏的後裔媯滿,還將自己的女兒太姬嫁給媯滿爲夫人,之後封他於陳(今河南周口),建有陳國,侯爵,史稱陳滿。他逝世後諡號爲陳胡公。
  陳國的疆域在鄭、宋、齊、楚等大國之間,陳國雖爲西周王朝的十二諸侯之一,常參與“五霸”主持的會盟,但卻是一個弱國。春秋時期的周桓王四年(公元前716年),陳國曾與宋、蔡兩國聯合攻鄭國,卻反遭到鄭國的大擧入侵,搞得要請求别國來救。春秋後期,楚國勢力逐漸強大,並進入中原,陳國即長期成爲楚國的附庸,勉強維持政權。
  周定王姬瑜八年(陳靈公媯平國十五年,楚莊王羋旅十五年,公元前599年),陳國大司馬夏征舒殺陳靈公自立。第二年,楚莊王以討伐夏征舒爲名滅了陳國,然後將陳國劃爲楚國的一個縣,不久之後又恢複陳國。楚莊王立陳靈公之子媯午爲陳國君,是爲陳成公。
  周景王姬貴十一年(陳哀公媯弱三十五元年,楚靈王羋圍七年,公元前534年),楚國再次滅了陳國,但不久之後楚國内亂,楚平王羋居殺其兄羋圍自立,陳公室與蔡侯等因助楚平王有功,五年後,楚平王恢複了陳國的諸侯國地位。
  周敬王姬丐四十一年(陳湣公媯越二十三年,楚惠王熊章十年,公元前479年),陳國終於被楚國所滅,楚惠王在原陳國之地建立了陳縣,後改爲楚國的别都。
  陳國自媯滿於公元前1045年開國,至公元前479年亡國,共傳二十四王,曆五百六十六年。
  媯滿的後裔子孫傳至漢朝陳仲敬時(非東周莊王時期的史筮陳仲敬),因避王莽之亂而遷居於吳郡(今浙江錢塘江以西一帶,治所在今江蘇蘇州),改回古姓爲媯姓。再傳五世後,複改爲遠祖之姚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姚氏正宗。
  姚氏族人大多尊奉舜帝爲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源於羌族,出自漢朝末期西羌燒當部首領姚戈仲,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晉書》記載,南安赤亭(今甘肅隴西)羌族首領戈仲,本是漢朝西羌燒當氏的後人,他自稱是帝舜的後代,故而改姓姚,稱姚戈仲。
  在姚戈仲的後裔子孫中,皆以首領之改爲姓氏,稱姚氏,世代相傳至今。
  在西晉懷帝司馬熾執政的永嘉年間(公元307~312年),姚戈仲率領他的羌族部落從赤亭(今甘肅成縣)遷到榆眉(今陝西千陽),後趙時期曾被石虎強行徙至關中地區。
  東晉明帝司馬紹太寧元年(公元323年),姚戈仲被晉明帝任命爲西羌大都督,率羌眾數萬居於清河地區(今山東臨清),先後投靠前趙、後趙。後趙君主石虎執政時期,率部屬遷發達地區清河(今山東臨清),被石虎任命爲冠軍大將軍。
  東晉穆帝司馬聃永和五年(後趙石虎太寧元年,公元349年),姚戈仲率部鎮壓了梁犢領導的起義軍。後趙政權滅亡後,姚戈仲降晉,被晉穆帝任命爲車騎大將軍、大單於,晉封高陵郡公。
  東晉永和八年(公元352年),姚戈仲病逝,第五子姚襄代領其眾,在率領部眾返回關中時於三原(今陝西鹹陽)與前秦政權的大軍交戰,戰敗被殺。姚襄的弟弟姚萇率眾降於前秦政權,爲苻堅將領,之後累建戰功。
  “淝水之戰”後苻堅回長安不久,鮮卑貴族慕容泓起兵反秦,姚萇參與討伐慕容泓戰敗,逃奔渭北,得羌人及西州豪族尹詳等的支持,隨後也起兵反秦。
  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太元十九年(公元384年),姚萇自稱大將軍、大單於、萬年秦王,建立了後秦政權。之後,姚萇率軍進屯北地(今陝西耀縣),渭北羌胡十萬餘戶歸附,勢力發展很快。
  東晉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姚萇擒殺苻堅,前秦政權基本滅亡。及至慕容永率鮮卑三十餘萬離關中東歸,姚萇於晉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入據長安稱帝,國號大秦,史稱後秦。
  東晉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姚萇病逝,太子姚興繼立,次年,打敗了前秦的殘餘勢力苻登,徹底滅了前秦政權,據有關、隴地區。然後,姚興又乘西燕敗亡之時一擧取得河東地區,隨後又相繼攻占東晉的洛陽,臣服西秦,攻滅後涼。
  晉安帝司馬德宗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姚興病逝,太子姚泓繼位。東晉王朝的車騎將軍劉裕率軍北伐,進攻後秦,收複洛陽,而後秦宗室内部卻隻顧骨肉相殘,自相削弱。
  晉義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劉裕進取潼關,攻占長安,到農曆8月姚泓兵敗出降,後秦國滅亡。
  姚戈仲及其子孫創建的後秦政權,從公元386~417年共曆三主,三十四年。
 
  第三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明時期蒙古族禹爾部,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禹爾氏,世居阿魯科爾沁。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Yur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姚氏。
  ⑵.蒙古族努克楚德氏,在明朝時期即改爲漢姓姚氏。
  ⑶.明朝時期,有蒙古族人饒五十,因有功於朝廷,被賜予漢姓姚氏,改稱“姚名智”,其後裔子孫世代稱姚氏至今。
 
  第四個淵源: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嶽佳部,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耀佳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嶽佳部,滿語爲Yaogiya Hala,祖先原爲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擕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爲遼東女真,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後多冠漢姓爲姚氏。
 
  第五個淵源:源於德昂族,出自明朝時期德昂族拉耐氏族,屬於漢化爲氏。
  德昂族,散居於今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及保山、臨滄、思茅地區。其中潞西縣三台山和鎮康縣軍弄等地是聚居區。
  德昂族是中國西南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源於古代的百濮人,與古哀牢國人有密切的關係。
  德昂族人早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居住在怒江兩岸,是開發保山、德宏一帶較早的原住民族。史書中記載的茫蠻部落,就是德昂族先民,在隋、唐時期被稱爲“茫蠻”“撲子蠻”“望苴子蠻”。
  德昂族先後臣服於漢朝、晉朝及南召、大理國,在元朝以後成爲傣族土司的屬民。德昂族人絕大多數與景頗族、漢族、傈僳族、傣族等民族交錯分寨雜居,主要從事農業生產。
在德昂族中有一大氏族拉,稱耐氏部落,有名無姓。在明朝萬曆年間中央政府大力推行改土歸流運動時,被歸入爲雲南副總兵鄧子龍所轄姚營兵,駐紮在姚安,因此取漢姓爲姚氏。明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農曆6月,以該支姚氏族人爲主的明軍地方武裝所在駐地,曾爆發了著名的“姚營兵變”。
  從古時候起,飲茶就是德昂族人的嗜好,他們善種茶,家家栽有茶樹。過去,居住地區受到其他民族歧視,被看作是低下民族,解放後改變了這種情況,和其他民族一樣有平等地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德昂族曾一度沿襲民國時的稱謂,統稱爲崩龍族,於1985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改稱民族稱謂爲德昂族。
 
  第六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苗族水族羌族拉祜族彝族土家族壯族白族俄羅斯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姚氏族人分布。多爲明、清時期,中央王朝在中南、西南、西北地區實行改土歸流運動中,被地方漢族最高行政長官賜予的漢姓,亦有漢族兵員駐守邊疆時與各民族聯姻後帶入的漢姓。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予以考證後,再進行刊載。
 

 

得姓始祖  虞舜、陳仲敬、姚戈仲。

 

各支始祖  姚德相:德相,遷善始祖,字聲川,生歿未詳,葬善邑六都中甲地名紗帽衡瓦屋後右邊由丙卯山酉向。元配:羅氏:之女,生沒未詳,葬善邑六都中甲地名紗帽沖瓦屋對岸茅莊屋下首山丙酉山卯向。生子:國湘。
  姚釁祿:字在中,號六亭,原籍江西吉安太和縣圳上人元時筮仕燕京宛平縣令遷山西晉寧即今平陽縣輔陞湖南寶慶太守致仕後橋寓資陽愛山水秀麗蔔居永樂鄉之缺頭嶺東公標觜,今十九里七區,生卒年月日時未詳,葬上月形山辛山乙向有碑其墳地界刋勒碑陽前十五弓後三十弓左十七弓右壹百零八弓週圍一百肆拾六弓祠建邑城東闕内,其基地契紙附刋墳圖後。元配:顏氏,生卒年月無考膺元誥命,封恭人,性厭華,飾布衣,練蔉課子嚴謹待僕婢仁恕時稱閨秀葬今十九里七區下月形山壬丙向有碑。子二:生承仕;承任。
姚彥國:鵬公長子彥國,字安邦,行都一郎,居汴州吳興續賢鄉巾.隋進士及第任豫章富州山長教授敕遂居靈源。生子二:明;勝。按舊譜自黄帝至彥國公一百零三世支分派别子孫蕃衍全載以長子孫次第傅之今我祖彥國公居於靈源有九十名溪之勝囑子孫凡遇有名溪卽置立書舍田莊號所居日華溪後子孫遷居皆如其言,故彥國公爲大宗。湖南平江姚氏始祖。
  姚文信:字春浦,配張氏,子一,德瓘,公妣合葬楓樹林甲山庚向後改卯酉向有碑,公自江右來,遷蔔居熙湖東南隅大河之濱土,名勤立業,詩書訓後,越數傅子孫繁衍聚族而居者,甲一鄉遂易今名曰:姚家埠焉公寶爲姚家埠各股始遷之祖。讚曰:望溯吳興籍,原江右遷居太湖公爲之首質樸性真勤,勞德厚延及孫支慶馀厥後十有三傅寶繁而久族誼相聊,人煙成數食公之福,報公之壽,當知奕葉雲翔必能大且光兮以永垂於不朽。特授寶應縣縣鳳罔萬廷梧拜撰。
 
 

 

遷徙分布

  先秦時期,姚姓姓氏的衍變比較劇烈,如陳、王、胡、孫、虞、田、袁、車、陸等姓氏,都是在這一時期產生的。不過,人口播遷的區域則相對比較小,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區。進入西漢之後,姚姓的姓氏雖大致穩定,但人口的流動播遷則比較頻繁,且涉及的區域廣大,遍及大半個中國。
  西漢後的姚氏主要分爲南、北兩大支系。南系泛稱“吳興姚”,以吳興爲主,今之浙江臨安、餘杭、德清、湖州,兼有江蘇宜興等地;西北系泛稱“南安姚”,以甘肅隴右爲主。南安,即東漢南安郡,治所在甘肅隴西渭水東岸,相當於今天的甘肅隴西縣東部以及定西、武山等縣。
  吳興姚自漢末遷居江南到北魏時期,逐漸壯大開來,並反向中原内地回流。至唐代初期,流播遍及浙江、江蘇、河南、陝西、山西、河北、山東、廣東、四川、安徽、湖北等地,逐漸演化出“陝州姚”(河南三門峽)、“桐城姚”(安徽桐城)等分支。唐以後顯於後世的主要有三支:吳興姚、陝州姚、桐城姚。
  北魏時期,吳興八十五世姚綱仕魏,擧家徙陝州硤石(今河南陝縣),成爲陝州姚姓的起家之祖。自姚綱至唐代中葉,陝州姚累世出顯宦,到九十世唐代姚崇時,顯耀盛極一時。其間,姚崇父姚懿移居洛陽,成爲洛陽姚氏的肇始。
  桐城姚也源出吳興,到明末清初由於出了姚鼐等數位大儒而名颺天下。
  除了陝州姚、桐城姚,還有一支比較重要的姚姓“福建姚”也源出吳興。姚姓進入福建大約在唐初。據史書記載,陳元光入閩開漳州時,就有姚氏相佐,其後,又有姚氏從福建遷入廣東、海南等地。
  甘肅隴西一帶的姚氏,起始祖爲三國蜀漢的姚逄。姚逄,字得仁,蜀漢護羌校尉,因出使匈奴爲匈奴拘困,遂落居甘肅隴西的赤亭一帶,並逐漸融入當地的羌人之中。到晉末,姚氏開始成爲羌族首領,成爲當地最顯赫的望族。特别是到了姚戈仲的時候,羌人達到了空前的強盛,386年,其子姚萇趁前秦内亂之機,攻入長安,建立了後秦政權,隴右姚氏也開始了向中原内地遷徙。除了向關中内地發展以外,還有一部分隴右姚氏沿着西南方向播遷,逐步發展到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其中以雲南最爲繁盛,主要集中於姚安、大姚等地,至唐武德四年(621年),因此而設姚州。
  姚姓的人丁於魏晉之前並不太興旺,但隨着“吳興姚”和“南安姚”的内遷而迅速壯大開來。今天的姚氏大多數來自這兩支。
  唐朝以後姚氏的繁衍更加廣泛,已遍及我國的大江南北。唐朝,姚姓首次進入福建。據史書記載,陳元光入閩開辟漳州時,隨行人中就有姚姓人。其中,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因雲南的姚安、大姚等縣的姚姓人最多而專門設姚州。
  兩宋時期,姚氏族人已分布於今河北、河南、山西、山東、四川、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遼寧等地。

韓國朝鮮姚姓

在朝鮮半島兩千年的社會里,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望世家族,這就是開京姚氏家族。
  開京姚姓是朝鮮半島社會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曾被朝鮮王朝世宗大王盛譽爲“三韓甲族”“海東第一高門”。   韓國姚氏是姚姓走向世界的第一支,在姚姓發展的有其重要地位。其始祖爲爲躲避黄巢起義軍戰亂而東渡新羅的原唐翰林學士姚泊(故姚泊爲慶州姚氏始祖),姚泊東渡後,定居金城(今韓國慶州),受到新羅定康王以禮遇待之。因姚泊出自顯赫的吳興姚氏,故受封爲吳興君,後又仕新羅定康王、真聖女王 、孝恭王 、神徳王 、景明王五朝,官至司徒。姚泊死後,被新羅景哀王追封爲:恭靖漢興弘文武德忠佑功臣。其長子姚仁暉因是高麗開國功臣故受高麗太祖王建封爲海東君,官至物藏卿,後擕其家眷遷至高麗首都開京(今朝鮮開城)(故姚仁暉爲開京姚氏始祖),留其弟姚仁曄、姚仁晟、姚仁晏三人守慶州父墳以及家廟。韓國姚氏共有幾個本貫(韓國姓氏的本貫類似與中國姓氏的籍貫郡望),一個是水原姚氏(開京姚氏),另一個是徽州姚氏。 水原姚氏始祖是晚唐時期的翰林學士、後梁宰相姚洎,他是吳興姚氏的後裔,因爲晚唐安史之亂,政局動盪、戰爭不斷而遷居朝鮮半島,他的子孫應是第一代的姚仁暉,曾在高麗王朝太祖元年被封爲物藏卿,這在高麗史中是有記載的。而高麗王朝的首都是在今天朝鮮的開城,這說明水原姚氏是由開城遷到水原的。這一支就定居在今天韓國京畿道的水原市。後姚氏分爲四十七支,分爲漢陽、華城、驪興、坡平、江華、江陵、襄陽、原州、平昌、太白、東海、達丘、安東、尚州、蔚珍、迎日、青松、忠州、牙山、熊川、瑞山、丹陽、保寧、堤川、清州、全州、南原、羅州、木浦、濟州、平壤、熙川、平城、海州、沙里院、義州、金剛、會寧、南陽、惠山、江界、清津、羅津、興南、鹹興、元山等本貫,但考其譜系源流,皆出於開京姚氏家族,故有“海東無二姚”之說。   
開京姚氏家族自其定居開京即爲開京望族,也是朝鮮半島歷史上聲勢顯赫的名門巨族。開京姚氏家族“自高麗太祖以來,曆三代而盛,至穆熙而盛,朝鮮而盛極,獨立以後,餘芳猶存。在上下一千年間,豪傑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鬱如林,代有偉人,彪炳史冊。”其家族人物之盛、德業文章之隆,在中外歷史上堪稱獨無僅有。開京姚氏家族公侯一門,冠裳不絕。正史立傳與載列者,1000餘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餘人;七品以上官員,多達3000餘人。據《開京姚氏世譜》統計,開京姚氏家族在歷史上曾先後出過領議政39人,大將軍59人,中書舍人84人,判書75人,侍郎64人,常侍51人,御史87人,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125人,府尹211人,郡守377人;封爵者,君189人,府院君79人;與王室聯姻者王後33人,世子妃44人,王妃62人,駙馬51人,翁主50人等,真可謂“將相接武、公侯一門”,朝鮮“宰相村”由此而得名。開京姚氏家族“自高麗太祖以來,曆三代而盛,至穆熙而盛,朝鮮而盛極,獨立以後,餘芳猶存。 在上下一千年間,豪傑俊邁,名卿賢相,摩肩接踵,輝耀前史,茂鬱如林,代有偉人,彪炳史冊。”其家族人物之盛、德業文章之隆,在中外歷史上堪稱獨無僅有。潘基文生於1944年6月13日出生於韓國南部忠清北道的一個小鎮,本名姚基溫, 其母親姓潘,父親去世後分家,故隨母姓,是顯赫的開京姚氏分支之一的熊津姚氏。他的夫人姚淳澤(也是顯赫的開京姚氏分支之一的南原姚氏)。開京姚氏家族公侯一門,冠裳不絕。 另一支徽州姚氏是明末從中國的徽州遷到朝鮮半島的,他的始祖是明遺臣姚在龍,應是在1640年左右也是因爲戰亂而遷居朝鮮半島的,來朝後被封爲城津君。
據韓國2008年3月28日第九次人口普查顯示,韓國姚氏共有人口500,525,戶數155,328,爲韓國排名第二十一位的大姓,共分爲三十二個本貫,其中傳統本貫爲慶州,一般本貫爲漢陽、華城、驪興、坡平、江華、江陵、襄陽、原州、平昌、太白、東海、達丘、安東、尚州、蔚珍、迎日、青松、忠州、牙山、熊川、瑞山、丹陽、保寧、堤川、清州、豐川、全州、南原、羅州、木浦、濟州等。
據朝鮮1985年5月25日第三次人口普查顯示,朝鮮姚氏共有人口210,328,戶數77,525,爲朝鮮排名第二十三位的大姓,共分爲十七個本貫,其中傳統本貫爲開京,一般本貫爲平壤、義州、熙川、平城、海州、沙里院、元山、金剛、會寧、南陽、惠山、江界、清津、羅津、興南、鹹興等。
  明朝初期,姚氏作爲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河南、河北、東北等地。明末張獻忠屠川後,有姚氏族人從湖廣填四川。此際姚氏族人已廣布大江南北,尤以江蘇、浙江爲最集中。
  明朝初年,原籍廣西的福建莆田人姚武定,姚武寬,姚武官進入海南,成爲姚姓入瓊始祖。江西籍姚姓中的一支也於這一時期遷入雲南蒙化(現雲南省巍山縣),2001年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發現了一份由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親筆題序的《姚氏族譜》,落款爲“熙寧四年辛亥年,現文殿學士特進上柱國太子少師、六一居士歐陽修書”。書字後蓋“六一居士"”篆字方形圖記。從族譜及序文中可以看出,巍山姚姓原爲江西籍,他們的先祖在唐宋時期已經成爲海内望族,這支姚姓的第二十四祖克明、克澄跟隨明軍進入雲南後入籍蒙化(現巍山縣),歐陽修真蹟應爲明朝初年帶入雲南的,成爲巍山姚姓家族的祖傳之寶。清朝,姚姓進入台灣並開始播遷海外。
  姚姓在向南發展的同時也向北發展到了内蒙古,遼寧等地。姚姓人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名人輩出,爲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一點從有曆代關姚姓人的對聯中便可管窺一斑。如“父子成雙史兄弟號二姚”,上聯說的是隋朝散騎常侍姚察,受命修撰《陳》、《梁》兩部史書,直到去世時還沒有完成,他的兒子繼承父志,修完二史;下聯指宋代都指揮使姚麟,字君瑞,節度建雄定武軍,用兵沉毅多奇策。有功不自誇,治軍嚴明,下屬兵將都樂意爲他效命。兄弟二人後來都立了大功,人稱 “二姚”。 “爵封梁國文重桐城”,上聯說的是唐朝著名政治家姚崇,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姚崇官至宰相,曾任武則天、玄宗朝宰相,爲政清廉,深得眾望,開元初年被封爲梁國;下聯指清代散文家姚鼐,字姬傳,桐城人。乾隆年間進士。參與了《四庫全書》的修纂。主持江寧、颺州等地書院長達四十年。姚鼐工古文,與方苞等爲 “桐城派”代表。著有《古文辭類纂》、《惜抱軒文集》、《竺集》等。另外,談到姚姓,臘梅和姚黄牡丹也不能不說。河南省鄢陵縣的蠟梅在中國最爲著名,縣城西的姚家村,家家戶戶,房前宅後,遍植蠟梅,曆來享有“姚家黄梅冠天下”的盛譽。牡丹花中的名品——姚黄是一個古老品種,據說起源於宋朝一姚姓庭院,被譽爲"花王"。
  清朝初期,有姚氏族人赴台,進而播遷海外者。
  如今,姚氏族人分布廣泛,尤以四川、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安徽多此姓,這四省姚氏約占全國姚氏人口的35%多左右。
 

 

 

郡望堂號

郡望

  吳興郡:三國吳寶鼎元年置郡,治所在烏程。相當於今天的浙江臨安、餘杭、德清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等地。
  南安郡:東漢中平五年分漢陽置郡,治所在今天的甘肅隴西渭水東岸,相當於今天的甘肅隴西縣東部以及定西、武山等縣。隋初廢。

堂號

  聖仁堂:意思是舜帝是至仁聖明的帝王。
  吳興堂:以望立堂。
  南安堂:以望立堂。  
  耕曆堂:資料有待補充。
  存仁堂:資料有待補充。
  世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藻鐿堂:資料有待補充。
  諧孝堂:資料有待補充。
  耕山堂:資料有待補充。
  學山堂:資料有待補充。
  承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重華堂:資料有待補充。
  上郡堂:資料有待補充。
  綿江堂:資料有待補充。
  雍睦堂:資料有待補充。
  會宗堂:資料有待補充。
  餘慶堂:資料有待補充。
  舜井堂:資料有待補充。
  麗澤堂:資料有待補充。
  成務堂:資料有待補充。
  植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察倫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睦堂:資料有待補充。
  燕翼堂:資料有待補充。
  式好堂:資料有待補充。
  明恕堂:資料有待補充。
  梓井山堂:資料有待補充。

 

姚姓家譜文獻
  詳見》》姚姓家譜文獻
 

 

姚姓字輩排行
  湖南益陽姚氏字輩:“守道如珍友敦修自景行奇才光後裔盛業繼先程經術儒林重勳猷著鼎銘”。
  湖南平江姚氏字輩:“仕志用伯叔季廷思自修英標才勝世繼武定功周輔佐致文明允執厥中行祖德經綸學佑啟步雲程善命敷四海敬承先謨訓克和栛萬邦九歌惟敍韻”。
  四川恩溪姚氏字輩:
    輩序:“一人垂拱禦萬字仰鴻猷發育齊天峻昭明如日周”;
    字序:“臣心常貞靖卿士若尹良吏翰文章重蕃宣德惠長”。
  四川南江姚氏字輩:“仕志用伯叔季廷思自修英標才勝世繼武定功周輔佐致文明允執厥中行祖德經綸學佑啟步雲程善命敷四海敬承先謨訓克和栛萬邦九歌惟敍韻”。
  廣西市里姚氏字輩:“存仲祖廣萬伯興再天文世代昌榮遠佑啟振乾坤”。
  安徽合肥姚氏字輩:“勵德從大本”。
  江蘇盱眙姚氏字輩:“瑞玉蘭生輝”。
  姚氏雍睦堂字輩:“釁承貞福顺念思永志正賢能德國學知喻開紹嘉聲振大啟運敦修萬年華攜才光遠裔凱澤暎朝霞宗乾元煥孝義爲先勳猷恒著教育純全”。
  姚氏一支字輩:“(培)宗純才炳大孝珍貴萬國安康祖德廣遠孫子榮昌”。
  姚氏一支字輩:“文德如玉尚潤希正一宏緒繩先世遠慶錫萬傅榮作善長適吉崇師必顯名懋修期繼美廷選振家聲”。
  資料有待補充。

 

楹聯典故1.四言通用聯:
  書法魏晉;史撰梁陳: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畫家姚綬,字公綬,號榖庵、雲東逸史、江西逸史,又稱丹丘先生,嘉善人。天顺年間進士,官監察御史、江西永寧知府。擅長畫山水,取法於吳鎮、王蒙,好作沙坳水曲景色,墨色蒼潤;也寫竹、石;工行草書,取法魏晉;又能詩,有《榖庵集》。下聯典指唐初時期的史學家姚思廉,字簡之,本爲吳興人,後遷關中爲萬年人。父親姚察,在南朝陳任吏部尚書,入隋著梁、陳二史,未完成而去世。他從小跟從父親學漢史,得家學,在隋爲代王楊侑侍讀,入唐爲秦王文學館學士,貞觀年間官至散騎常侍。根據家傳文稿,兼采其他書籍,撰成《梁書》五十卷、《陳書》三十卷。
  爵封梁國;文重桐城: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大臣姚崇,本名元崇,改名元之,爲避開元年號,又改名崇,陝州硤石人。曆任武則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唐睿宗時期,因奏請太平公主出居東都以削弱其權力,被貶職;開元初年又任宰相,封梁國公,曾奏請禁止宦官、貴戚幹預朝政,禁絕營建佛寺道觀,獎勵群臣勸諫等十事,並糾正當時不敢捕殺蝗蟲的陋習,推行焚埋法,減輕了災情。下聯典指清朝時期的散文家姚鼐,字姬傳,室名惜抱軒,又稱惜抱先生,安徽省桐城人。清乾隆年間進士,官刑部郎中、記名御史。曆主江寧、颺州等地書院長達四十年,治學以經爲主,兼及子史、詩文,爲“桐城派”主要作家。有《惜抱軒全集》。
  爵封梁國;派衍桐城:同上聯。
  學閎兩漢;書撰梁陳:上聯典指元朝時期的翰林學士姚燧,字端甫,柳城人。少從許衡游,有西漢風。有《國統離合表》、《牧庵集》。下聯典指隋朝時期的散騎常侍姚察,勵精學業,授祕書丞,敕成陳、梁二史,未畢,臨亡,戒子思廉續成之。
  文明世澤;元德家聲:上聯典指舜生於姚墟,因以爲姓。虞舜時代,爲華夏文明肇始期。下聯典指舜禪讓於禹,斯爲元(大)德。
  弘文學士;廬墓家傳: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姚思廉,累官弘文館學士。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姚棲雲與其子、孫、曾孫,四世孝親,廬墓終喪。
 
2.五言通用聯:
  遠山嵐邑近;斜日樹陰疏:此聯爲唐朝時期的詩人姚倫《過章秀才洛陽客舍》詩句聯。姚倫,唐朝任颺州大都督符參軍。
  大典光華廈;文章耀桐城: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詩畫家姚廣孝,長洲人。十四度爲僧,工詩畫,識陰陽數術之學,爲燕王心腹謀士。燕王立,錄功第一,拜太子師。嚐監修《太祖實錄》,纂修《永樂大典》等。下聯典指清朝時期的散文家姚鼐(公元1731~1815年),字姬傳,桐城人。乾隆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參與纂修《四庫全書》。辭官後主持江南紫陽、中山等書院。工古文,與方苞等爲“桐城派”代表,提倡唐宋古文傳統,對清朝時期的經學、文學影響很大。所著《登山泰山記》等山水文章,爲後人稱道。有《古文辭類纂》、《惜抱軒文集》、《竺集》等。
  父子成雙史;兄弟號二姚:上聯典指隋朝時期的散騎常侍姚察。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都指揮使姚麟,字君瑞,節度建雄定武軍,用兵沉毅多奇策。有功不自誇,治軍嚴明,下樂爲之用。兄弟均立大功,聲蓋一時,吳中號“二姚”。
 
3.六言通用聯:
  建德長綿世澤;蝦湖丕振家聲:此聯爲安徽省貴池市姚氏宗祠聯。上聯典出該支姚氏由建德縣遷來。下聯典出該祠爲蝦湖(因產大白蝦而得名)舊址。
 
4.七言通用聯:
  但覺眼前生意滿;須知世上苦人多:此聯爲明朝時期的進士姚文然自題聯。姚文然,字弱侯,桐城人。入清授國史院庶吉士,累官刑部尚書。於國家利害、吏治得失、民生休戚等,知無不言。所著奏疏及詩文集,皆質實醇厚,有古風,卒諡端恪。
  立定腳跟豎起脊;展開眼界放平心:此聯爲清朝時期的進士、收法家姚文之自題聯。姚元之,字伯昂,桐城人。官至左都御史。工隸書、行草,畫筆亦妙。有《竹葉亭雜詩稿》。
  天開美景風雲靜;春到人間氣象新:此聯爲明朝通判姚琛撰書春聯。姚琛,字弦璧,潮陽人。由撫州通判遷顺天治中,之官三日,即疏乞歸養,以孝聞。鄉人多所感化。
  寨主子終諧貴婦;刺史女得偶相公: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姚雄事典。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大臣姚崇事典。
 
5.八言以上通用聯:
  抗心希古,任其所向;含毫命素,動必依真:此聯爲隋朝時期的散騎常侍姚察《名畫記》聯語。既儆既戒,惠此中國;來旬來宣,玉於太原:此聯爲江碧山贈姚亮甫聯。
 

 

姚姓名人

姚姓歷史名人

  姚重華:即舜,中國古代傳說中三皇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
  姚戈仲:西晉永嘉年間人,一個羌族部落的首領,他率領他的部落從赤亭遷到榆眉,後趙時被徙關中。公元323年被任爲西羌大都督,率羌眾數萬居於清河。公元352年他的五兒子姚襄率領部眾返回關中,在三原被殺。姚襄弟趁淝水之亂攻入長安,建立了威震四方的後秦。建都於今陝西西安西北。 
  姚曇度:(生卒年待考),烏程人。著名南朝齊國畫家。專工綺羅屏帳,其所畫神鬼一類,在當時尤稱絕妙。
  姚僧垣姚察姚最:(生卒年待考),吳興郡武康人。父姚僧垣爲北周著名醫學家,有《集驗方》、《行記》行世。長子姚察曆仕梁、陳、隋三朝,曆任高級行政官員,以廉潔聞名。次子姚最,繼謝赫完成《續書品》,凡所論斷,出以儷詩,氣體雅博。  
  姚察:字伯審,吳興武康人,南朝歷史學家。  
  姚思廉:唐初史學家,江蘇吳興人,後遷入關中,爲今天的陝西西安市人。編纂有《梁書》50卷、《陳書》30卷。他的孫子姚壽博涉經史,育才辯,武後時他任地官尚書,姚壽弟姚班自幼聰明好學,官至戶部尚書,亦善經史,撰有《漢書紹卷》40卷。
  姚崇:唐初著名政治家,他本人及其家族在政治方面很有成就。姚崇官至宰相,曾任武則天、唐玄宗朝宰相。爲政清廉,深得眾望,後來宋景繼他爲相,史稱“姚宋”。姚崇曾孫姚合,元和進士,官終祕書監。因曾授武功主簿,世稱姚武功。他開創的詩體也稱武功體。姚崇玄孫姚瑁,長慶進士,湖、常二州刺史。
  姚合:(公元779~846年),姚崇曾孫;陝州硤石人(今河南三門峽)。著名唐朝詩人。
  姚麟:(生卒年待考),五原人(今内蒙古包頭)。著名宋朝都指揮使。節度建雄、定武兩地軍政,用兵沉毅多奇策。有功不自誇,治軍嚴明,聲蓋一時。
  姚平仲:宋代西北名將。
  姚燧:(公元1238~1313年),字端甫,號牧庵;原籍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遷居河南洛陽。著名元朝學者。著有《文集》五十卷,今存《牧庵集》三十六卷,内有詞曲兩卷,門人劉時中爲其作《年譜》。 
  姚天福:(公元1229~1302年),字君祥;絳州稷山人(今山西絳州)。著名元朝大臣。 
  姚廣孝:明代蘇州長州人,初爲燕王心腹,朱隸奪取帝位後拜太子少師。曾參與修纂《太祖實錄》、《永樂大典》等宏大工作。
  姚長子:明朝浙江會稽人,嘉靖三十四年倭寇進入縣境,逼迫他作向導。他把敵人引到四面皆水的化人壇,並於事先祕密吩咐鄉親撤橋,斷其後路。倭寇中計,遂爲明軍所圍殲。而姚長子因此殉難。事後,被鄉人尊爲英雄。
  姚綬:畫家,嘉善人,曾官至監察御史,江西永寧面府。
  姚範:桐城人,清代著名文學家,乾隆進士,任三禮館纂修,其學深究遺經,綜括精粹。
  姚鼐:姚範的侄子,與方苞、劉大槐創立了清代散文重要流派——桐城派,曾參加過清代《四庫全書》的編纂,其治學以經爲主,兼及子、史、詩文,但他的主要成就在散文上。
  姚文田:清學者。字秋農,浙江歸安人,嘉慶進士,官禮部尚書。治學宗宋儒,亦取漢學之長。
  姚棻:清朝政治人物。
  姚瑩:(公元1785~1853年),姚鼐之孫,字石甫,號明叔,晚號展和;因以十幸名齋,又自號幸翁;安徽桐城人。著名清朝文學家。作有《中複堂全集》。 
  姚燮:(公元1805~1864年),字梅伯,號複莊,又號大梅山民,祖籍浙江諸暨,後遷北崙,姚燮生於北崙(今浙江鎮海)。著名清朝文學家。著有《今樂考證》十二卷、《今樂府選》五百卷。他的詩文著作大部分收集在《疏影樓詞》、《複莊詩問》和《複莊駢儷文榷》中。 

姚姓近現代名人

  姚文元:1977年中共十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的決議》,永遠開除其黨籍,撤銷其黨内外一切職務。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定爲江青反革命集團主犯,犯有領導反革命集團、陰謀顛覆政府、進行反革命宣傳煽動和誣告陷害等罪行。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
  姚依林:原國務院副總理,十三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爲中央政治局常委。他還是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姚薇元:(公元1905~1985年),安徽繁昌人。著名當代民族姓氏學專家。
  姚喆:(公元1906~1979年),湖南邵陽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姚純:(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三十四軍軍長。
  姚國俊:(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三十八軍軍長。
  姚期智:美國計算機科學家
  姚明:中國籃球隊運動員
  姚雪垠:中國大陸作家
  姚晨:中國大陸演員
  姚健文:香港職業訓練局公關經理
  姚宗勳:中國大陸武術家
  姚濱:中國大陸教練
  姚中英:廣東平遠人,國民革命軍第83軍第156師參謀長,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黄埔二期畢業。參加過北伐。1937年南京保衛戰中陣亡。
  姚非拉:中國漫畫家
  姚爽:中國大陸化學家
  姚勵群:中國大陸書法家
  姚文緒:海南省政協原主席
  姚書軼:中國大陸名模
  姚嘉文:台灣政治人物
  姚立明:台灣政治人物,憲法學者
  姚謙:台灣藝人
  姚中仁:即“MC hotdog”,台灣知名饒舌歌手
  姚瑩瑩:香港女演員
  姚嘉妮:香港女演員
  姚黛瑋:台灣藝人,節目主持人
  姚政:2007快樂男聲第11名
  姚本輝:香港練馬師
  姚家豪:藝名阿Bu,香港商業電台叱咤903主持人
  姚雋彥:香港無線新聞附屬新聞台副首席主播
  姚婷芝:香港電台DJ

姚姓帝王國君

  姚萇:(公元330~393年),羌族,字景茂;南安赤亭人(今甘肅隴西)。著名十六國時期後秦政權的開國君主,後秦昭武皇帝,在位時間從公元386~393年爲期七年,終年六十四歲。
 
  姚興:(公元366~416年),羌族,字子略,姚萇長子;赤亭人(今甘肅隴西)。十六國時期後秦第二代皇帝,後秦高祖,文桓皇帝。在位時間從公元394~416年爲期二十二年,終年五十歲。

  姚泓:(公元388~417年),羌族,字符子,姚興長子;赤亭人(今甘肅隴西)。十六國時期後秦末代皇帝。在位時間從公元416~417年爲期兩年,終年三十歲。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黎姓                    
拼音:lí xìng
 
 
  黎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62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92位。

 

黎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高陽氏,出自遠古顓頊帝之孫重黎,屬於以先祖名字與國名爲氏。
  按史籍《大戴禮·帝系篇》記載:“顓頊產老童,老童產重黎及吳回。”徐廣注引《世本》亦說明:“老童生重黎及吳回。”而高誘在《淮南子》中則訓注:“祝融,顓頊之孫,老童之子吳回也。一名黎,爲高辛氏火正,號爲祝融。”鐸按:“少昊氏之後曰重,顓頊氏之後曰重黎。對彼重則單稱黎,若自言當家,則稱重黎。《史記·楚世家·索隱》引劉氏說。”
  不論如何,老童的長子重黎在擔任火正之職時,因九黎亂德,受命前去鎮壓。然而他沒有完成任務,九黎之亂依然不止,帝嚳怒而誅重黎,以其弟吳回接替其職,完成了平定九黎之亂的事業。這在史籍《史記·楚世家》中有記載:“帝嚳誅重黎,以其弟吳回爲重黎後,複居火正。”
  在重黎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爲姓氏者,稱重黎氏、火正氏,後皆省文簡改爲單姓黎氏,是非常故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源於嬴姓,出自遠古九黎族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與國名爲氏。
  據史籍《風俗通義》等記載,九黎,古時爲我國南方土著民族之一,相傳爲遠古東夷首領少昊金天氏之時的諸侯黎,黎曾被少昊封爲火正,負責掌管民事,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爲姓氏者,稱黎氏。
  據史籍《元和姓纂》等記載,商王朝時期有兩個稱“黎國”的諸侯國,皆爲遠古“九黎之後”部落的後裔所建:一個在今山西省長治縣西南部,在商王朝晚期被周文王姬昌所滅;另一個在今山東省鄆城縣西部,在商末周初被周武王姬發所滅;兩個商黎國皆滅於姬氏父子之手。
  這兩個己姓黎國的子孫在滅國之後,皆以故國名爲姓氏,稱黎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是爲山東黎氏。
 
  第三個淵源:源於尹祁氏,出自遠古帝堯的後代,屬於以國名爲氏。
  據史籍《元和姓纂》等記載,西周初期,周文王、周武王滅己姓黎國之後,將其地分封給帝堯的後裔,爵位爲侯爵,並且仍然沿用黎國的名稱,其後有黎侯豐舒。
  春秋初期,黎國遷都於黎邑(今山西黎城黎侯城)。其後曾多次與狄人發生爭戰,面隊強大的北狄,黎侯無以抵抗,遂逃往衛國,之後在春秋中期的周定王姬瑜十二年(公元前594年)尋求晉國的支持,晉景公姬孺出兵驅逐了侵占黎國的狄人,將逃離在衛國的黎侯送回國都。這在史籍《左傳·宣公十五年》中有記載:“壬午,晉侯治兵於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還”。
  在周簡王姬夷七年(公元前579年)爆發在隰地交剛邑(今山西臨汾隰縣)的晉、狄兩國“交剛之戰”中,狄軍大敗,晉厲公姬壽曼在回軍途中乘勢幹脆滅了積弱無力且老是成爲晉國負擔的黎國,其地爲晉國所吞並,成爲後來士匄家族的封地。
  黎國滅亡後,其王族子孫以及部分國民以故國名爲姓氏,稱黎氏、犁氏,史稱黎氏正宗,後來成爲整個黎氏家族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爲山西黎氏。
 
  第四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邾國大夫鄰子,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
  在史籍《左傳》中記載:周頃王六年(公元前613年),邾文公曹蘧蒢執政時期(公元前665~前615年),爲避開魯國的不斷侵擾邾國,准備遷都,他傾向於遷往繹邑(今山西運城繹縣),但又拿不定主意,於是求蔔。
  一旁的史官說:“若是遷往繹邑,則利於民而不利於君。”
  大夫鄰子則指出:“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君,以利民也。民既利矣,孤必與焉。”
  左右臣子們都說:“命可長也,君何弗爲?”
  邾文公由此決定道:“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苟利矣,遷也!吉莫如之!”遂遷邾都於繹。
  果然,那嶧山之陽地理形勢優越,易於防守;土地比較肥沃,適於發展農業生產。邾文公定都後,戰亂威脅大爲減輕,洪水亦不再爲患,由此邾國經濟得到發展,同時也奠定了鄒城市古代行政區劃的基礎。
  在大夫鄰子的後裔子孫中,有稱倪黎氏者,這在史籍《路史》中有記載:“倪黎,鄰子之後。”其後省文簡化爲單姓黎氏、朱氏、倪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源於己姓,出自春秋時期莒國君主黎比公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
  黎比氏,源出春秋時期莒國君主黎比公之後,這在史籍《世本》中有記載:“黎比氏,莒黎比公之後。”
  莒國,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記載:“嬴姓,少昊之後也。周武王封己茲輿其於莒,今密州莒縣是也。”也就是今山東省日照市莒縣一帶。
  周簡王姬夷十二年(公元前574年),莒國君主渠邱公逝世,太子己密州即位,史稱黎比公。
  黎比公己密州在位時期,所治之政被左丘明在史籍《左傳》中稱之爲“虐”,指出他之執政“國人患之”,說的就是黎比公不顧國力與百姓安危,經常與齊國、魯國等勢力龐大的諸侯國爭戰,造成了“民不堪命”的情況。
  實際上,黎比公執政期間(公元前577~前543年),正是處於齊國、魯國兩國大規模開辟疆土的高峰時期,黎比公充分利用相對強大的晉國爲援,以攻爲守,屢次擊敗強大的齊國,算得上是維保莒國能夠較好生存的最佳策略。因而,這一階段是莒國最活躍的歷史時期。
  在黎比公執政三十四年後,即從周景王姬貴三年(公元前542年)開始,莒國繼承者再沒有黎比公的那種遠見卓識的能力,莒國遂逐漸走向衰亡,曆經莒廢公己輿、莒著丘公己去疾、莒郊公己狂、莒共公己庚輿等,國勢日漸衰敗,而晉國公室逐漸強大,國力内耗不複外顧,甚至被三家所分,莒國完全失去了援助,無力再與周邊諸侯國較量了。
  到了莒郊公己狂執政二十七年後(周敬王姬丐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歷史開始推進至戰國時期,莒國國事已經渺小到史家都不屑予以記載,終在周考王姬嵬十年(楚簡王熊中元年,公元前431年),被即位伊始的楚簡王率大軍北上攻齊之時“一擧而克莒”,莒國就此滅亡,楚國勢力直抵膠東半島。
  在黎比公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名號爲姓氏者,稱黎比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黎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爲山東莒城黎氏。
 
  第六個淵源:源於薑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大夫黎彌之後,屬於以先祖名號爲氏。
  黎彌,薑姓,春秋晚期齊國大夫,與孔子是同一時期之人,是當時齊國一位老謀深算的大夫。這在史籍《左傳》中有記載:“齊大夫黎彌、黎且,字亦作犁。”
  在黎彌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名字爲姓氏者,稱黎彌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黎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爲山東臨淄黎氏。
 
  第七個淵源:源於地名,出自戰國時期魏國時期黎丘丈人之後,屬於以先祖名號爲氏。
  在史籍《呂賢》中記載:“黎丘,有黎丘丈人,後因氏。”
  關於黎丘丈人,在史籍《呂氏春秋》中有記載:
  在戰國時期的魏國都城大梁以北的黎丘鄉有叫黎丘的村子,當時那里有個很奇特的鬼,人稱黎丘鬼,它就喜歡裝扮成别人的兒子、侄子、或兄弟的樣子來捉弄人。
  村里有個老人叫黎丘丈人,有一次他到街市上喝酒,醉酒後跌跌撞撞地回家,那黎丘鬼裝扮成他一個兒子的樣子,假裝攙扶他,卻在一路上使勁兒摺磨黎丘丈人。黎丘丈人吃了很多苦頭,終於迷迷糊糊地回到了家,酒一醒後就大罵這個兒子:“我是你的父親啊,難道對你不夠好嗎?怎麼我喝醉了,你反而在路上摺磨我,是爲什麼?”
  黎丘丈人的兒子嚇得哭着磕頭碰地說:“冤枉啊!沒有這樣的事啊!昨天我去村東向人討債,沒在路上遇見您,您可以問他的。”黎丘丈人相信兒子的話,醒悟道:“啊!那就肯定就是黎丘鬼在搗亂,我本來曾聽說過的啊!”
  第二天,黎丘丈人特意挎上寶劍,又到街市上假裝喝酒,想如果碰上那黎丘鬼,就將它刺死。直到臨晨,黎丘丈人還真的又喝醉了,他的那個兒子擔心父親醉了不能回家,就親自趕去接他。黎丘丈人醉咪咪地看見兒子,以爲是黎丘鬼又來搗蛋,就拔出劍來一劍刺死了他。
  在黎丘丈人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名字爲姓氏者,稱黎丘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黎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爲河南開封黎氏。
 
  第八個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素黎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南北朝時後魏有代北鮮卑族複姓素黎氏。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於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遷都洛陽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期間包括改鮮卑姓氏爲漢姓的擧措,遂改素黎氏爲漢字單姓黎氏,後融合於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是爲河南洛陽黎氏。
 
  第九個淵源:源於賜姓,出自台灣土著,屬於帝王賜姓爲氏。
  在台灣省歷史上,台灣學者所稱的“南島語系”的平埔族、高山族要比漢族人早至台灣。漢族人後來渡海赴台,後者居上,逐漸成爲台灣島的多數族群,但這並不代表平埔族消失了,而是以另一種型態,繼續生存於台灣社會。
  平埔族受漢族人影響,接受漢族人習俗,兩個民族群文化的接觸都已經相互影響、相互涵化,與原本的漢文化或平埔族文化都有所差異,在明清時期,誕生了像“竹塹社”那樣的民族群體稱謂。
  竹塹社,屬於平埔族的分支道卡斯族,道卡斯族則分布於台灣的新竹縣、苗栗縣和台中縣的北部,分布區的東部山嶽則有賽夏族和泰雅族。
  竹塹社起初分布在香山一帶,鹽水港附近,後逐漸往東北移動,按史籍《台灣新竹廳志》記載:“西南至鹽水港與中港社相對,東至鹹菜硼的龍岡及楊梅、中壢間的土牛與南崁社爲界。”活動範圍以頭前溪、鳳山溪爲主,從近海的新竹平原,往東經飛鳳台地、竹東台地、湖口台地至馬武督、五指山等高地一帶。
  竹塹社向香山北移至後來之竹塹廳域内,聚居於武營頭至北鼓樓街(今台灣新竹中山堂及北門街南頭)。
  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竹塹社歸顺清廷成爲熟番。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竹塹植竹爲城,原居於廳城預定地的社番奉官諭,遷至舊社(今台灣新竹北門舊社里)。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因舊社多水患,全社擧族遷往新社、枋寮等移墾,且向西往新埔、關西地區發展,形成現今的分布情況。
  到了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竹塹社改番名,乾隆大帝特賜予七個漢姓,分别爲錢氏、廖氏、衛氏、金氏、黎氏、三氏、潘氏,稱“竹塹社七姓”。之後,竹塹社民薙發蓄辮,穿戴如漢族人。
  黎氏爲其中之一,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京族、黎族、滿族、壯族、瑤族、苗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黎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黎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得姓始祖
  重黎、黎侯(豐舒)、鄰子、黎比公(己密州)、黎彌、黎丘丈人。
 

 

遷徙分布
  黎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九十二位,並有望進的趨勢,目前人口約二百四十六萬一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5%左右。
  黎氏早期的發源地當是今山西黎城縣東北一帶,即春秋時黎國都城所在地。
  早在戰國時期,黎氏族人或因仕宦而處,或因避難而居,西入陝西,東向山東、河北,南徙江蘇、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另據史料記載,此期有梁國人(今陝西韓城)黎喁遷居江右(今江西)。
  漢朝時期,有黎朱蒼任長沙相(今湖南長沙),其後代在湖南發展繁衍。
  魏、晉、南北朝時期,迫於北方戰亂,黎氏族人大批南遷,南方黎氏隨之而昌盛起來,一直到後代各個時期。據《黎氏族譜》記載,南朝齊有黎僑因功封永樂侯,被奉爲明州(今浙江寧波)始祖。
  唐朝到五代時期,黎氏族人更廣泛地分布於南北方各個區域,其發展出現了些新特點。黎僑一支傳至黎幹時,在京兆(今陝西西安)發展成爲望族,於是此支黎氏以“京兆”爲郡望堂號,尊京兆尹黎幹爲開基始祖。黎幹之子黎度,任虔化(今江西寧都)縣令,爲寧都開基始祖。黎度之孫黎祚,後晉時任職河南太守(今河南洛陽)。
  宋朝時期,黎氏族人有徙居福建上杭、寧化者。此時,史冊記載黎氏名人漸多起來,說明黎氏一族勢旺較之前代達到一個新的程度,黎氏族人繁茂於以往任何時期。
  宋末元初,有黎天麟自福建遷居梅州程鄉(今廣東梅縣),被視爲入粵始祖,其後子孫有遷居廣東豐顺、陸豐等地者。
  明朝時期,有山西大槐樹黎氏遷居於湖北、湖南、河南等省。
  清朝乾隆年間,有廣東、福建籍黎氏族人入居台灣,進而徙於海外。
  今黎氏族人尤以湖南、廣東、江西等省爲多,這三省黎氏約占全國黎氏人口的65%以上。

 

郡望堂號

郡望

  京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是上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爲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爲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爲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爲秦公,以京兆郡爲秦國,黄初三年又改名爲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爲秦王,改京兆國爲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爲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内。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置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醜,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爲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爲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爲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複爲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爲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顺天府爲京兆地方,府尹爲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
  九真郡:公元前三世紀末由南越國趙佗置郡。西漢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入漢,其時轄地在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清化、河靜兩省及義安省東部地區。
  宋城郡:隋朝時期爲雎陽,是宋國的治所,宋朝時期改雎陽爲宋城,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部一帶。
  新安郡:秦置新安縣,故址在今促池境内,屬宏農郡,漢朝因之。西晉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其時轄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等一帶地區。東晉末分置東垣縣。北周保定間置中州,建德間廢,改置新安郡。隋開皇年間改新安郡爲穀州,後穀州與新安郡交相代替,隋大業初年省東垣入新安。隋朝時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後移治休寧(今安徽休寧),再後移治到歙縣(今安徽歙縣)。唐貞觀年間移治於今新安,後不複變。

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
  九真堂:以望立堂。
  宋城堂:以望立堂。
  新安堂:以望立堂。
  載酒堂:宋朝時期,黎子雲兄弟家貧好學。蘇東坡曾去訪問他們兄弟,子雲和弟弟也經常帶着酒去拜訪蘇軾,向他請教。蘇軾在他們兄弟的大門上題了一塊匾叫“載酒堂”。
  敦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崇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植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禮序堂:資料有待補充。
  尚絅堂:資料有待補充。
  致遠堂:資料有待補充。
  昌後堂:資料有待補充。
  課讀堂:資料有待補充。
  隆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經秫堂:資料有待補充。
  開繼堂:資料有待補充。

 

黎姓家譜文獻
江蘇句客黎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句容縣春城鄉袁相大隊黎甲村。注:首修於宋乾道年間。  
江蘇江都黎氏家乘二卷,(民國)黎常壽、黎志驥續修,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  
浙江蘭溪黎氏宗譜七卷,(民國)黎平祉纂修,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游埠區祝家村。  
湖南寧鄉魚潭黎氏五修族譜民,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二卷,另有一部存第二卷。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潭湘潭黎氏四修家譜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黎錦鑫纂修,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湖南湘潭黎氏續修族譜,(民國)黎靜山纂(序),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經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另有一部存卷首。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潭黎氏緒周五修支譜六卷,(民國)黎錦熙等纂修,民國十六年(公元1922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湖南漢壽龍陽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經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卷首。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廣東中山圖欖黎氏宗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五~六卷。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南海黎氏家譜,(清)黎斯元纂修,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南海黎氏族譜,(民國)黎秉志、黎兆球重修,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顺德黎桂澤堂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顺德東岸房黎氏家譜四卷,(清)黎鎮纂修,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上海市圖書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顺德黎民族譜,(民國)黎景義纂修,民國年間手抄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貴州遵義黎汝謙家乘,(清)黎汝謙著,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東北師範大學。  
黎氏五修宗譜三十卷,首一卷,(清)黎佐禹等纂修,清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經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黎氏五修宗譜十三卷,(民國)黎國楨修,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臨澧縣檔案館。 
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鉛印本,今僅存一卷。現被收藏在海南省檔案館。  
黎陽都氏四修宗譜二十卷,(清)都其琛等修,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植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  
安徽石埭黎氏宗譜,(清)黎民懷等修,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都黎氏家乘兩卷,(民國)黎常壽、黎志驥纂修,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廣陽黎氏宗譜八卷,(清)黎民懷、黎占元纂修,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榜城黎氏八修族譜,著者待考,清道光年間禮序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湘潭黎氏四修家譜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黎錦鑫纂修,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上雲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開繼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坪州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經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坪州黎氏族譜七卷,末一卷,(民國)黎耀藻等纂修,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經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七卷、卷末。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長沙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一冊,今僅存第一卷、第四卷、第六~十卷、第十二~十六卷、第十八~二十六卷、第二十八~三十卷、第三十二~三十五卷、第三十八卷、第四十~四十二卷、第四十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長沙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二卷、第二十二~二十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長沙黎氏三修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冊,今僅存第一~二卷、第四~五卷、第七~九卷、第十二卷、第十四~十六卷、第十八~十九卷、第二十一~二十三卷、第二十五卷、第二十八卷、第三十~三十二卷、第三十四~四十卷、第四十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長沙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隆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今僅存第五卷、第五十一卷、第五十三~五十九卷、第六十一~六十五卷、第六十七~六十八卷、第七十~七十一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魚潭黎氏五修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課讀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八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魚潭黎氏五修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課讀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顺德大羅黎氏家譜兩卷,(清)黎鎮纂修,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昌後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湘陰黎氏族譜八卷,附譜錄,(清)黎光藻纂修,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一卷、第六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湘陰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二~三卷、第五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湘陰黑魚塘黎氏家譜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黎庶康纂修,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致遠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湘潭黎氏三修譜十二卷,(清)黎世綬等纂修,清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廣陽黎氏宗譜八卷,附抄補一卷,(清)黎民懷等纂修,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859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寧鄉爲寧大田坊黎氏三修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經秫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二卷、第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京兆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一~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黎氏三修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經秫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九卷之2。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黎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手抄本一冊,殘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沅江黎氏六修家譜八卷,(民國)黎世謙等主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尚絅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黎姓字輩排行
四川仁壽黎氏字輩:“萬千天仁義禮智信文才必仲朝廷良承世徳雲礽繼馨香鴻儒豋甲第經術與年芳耕讀傳家寶倫常啟後生詒謀昭遠澤琣養萃群英”。  
四川忠縣黎氏字輩:“洪文世忠大道永克萬幫維正長發其祥”。  
四川蓬安黎氏字輩:“國天元明清安長治德春”。  
四川遂寧黎氏字輩:“天庭彥相孝暮再發星文茂仁國正永世應成繼馨香容源陸秩長鴻儒登甲第經術與年芳”。 
廣東東莞黎氏字輩:“世篤忠貞聲和韻遠家傳孝友澤浚源長”。  
廣東陽春黎氏字輩:“達是興新運清颺佩勝經”。  
廣東高州黎氏字輩:“啟汝伯福載”。  
廣東信宜黎氏字輩:“國日富貴……”  
湖南寶慶黎氏字輩:  
六公房支派:“千應添文嗣志朝興正民大佐錫有光榮華迪吉昌”;  
八公房支派:“千應添文嗣受望仲丹正祥光志大基榮華迪吉昌”;  
九公房支派:“千應添文嗣受望仲心正祥光志大基榮華迪吉昌”;  
十公房支派:“千應添文嗣正資秀勝顯宗紹繼有光榮華迪吉昌”;  
益陽房支派:“千應添文嗣孟廷正楚尚國泰民安樂緒雲仍久長”;  
合族新續派:“忠孝傳家寶崇先裕後良鴻儒登甲第經術世流芳”。 
湖南沅江黎氏字輩:“添聞土源德肯夢道發撫行傅泰嶽國文進仕生遇昌明世經綸治澤洪振家承祖緒上達步青中東漢貽謀永南湘枝葉榮箕裘宏祖業耕讀振家聲”。  
湖南湘潭黎氏字輩:“良希祚大光培錦澤模烈均鑒湘東烻基錫永懋燦”。  
廣西桂平黎氏字輩:“道升昌和發士允先聚懷文輝彩仲應遠定才陽兆全孔德昌興澤進榮華區朝延”。  
廣西天等黎氏字輩:“太仕文成明光德大發展”。  
廣西賀州黎氏字輩:“三達慶益永遠”。  
江西崇義黎氏字輩:“土士高正興陳明祖宗日純良道學人家福字長發達千秋招賢德仁華富貴永四方”。  
河南内鄉黎氏字輩:“宗天德國兆尚世開今朝”。  
貴州遵義黎氏字輩:“朝懷民焻忠如正天心應官清明治安”。  
湖北武漢黎氏字輩:“家齊世祖澤成”。  
重慶黎氏一支字輩:“關清明志安守成思俊德”。  
黎氏一支字輩:“仁義禮信文才必仲朝廷永承世智德應作紹隆昌國泰天時顺家和地利興宗源培正達祖本積光明”。  
黎氏一支字輩:“聲名傳萬世德業範源新”。  
黎氏一支字輩:“光培錦澤穆列均幹”。  
黎氏一支字輩:“時忠朝應元正文明興龍世太富貴遠昌”。  
黎氏一支字輩:“明元同生化大道貴怡忠”。  
資料有待補充。

 

黎姓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修沙陽志;
  開孝義門:上聯典指北宋朝時期的永嘉人黎靖德,宋嘉祐年間任沙陽縣主簿,代理縣令處理政務,清廉謹慎,善於處理繁雜的事務,又博學能寫文章。曾主持修《沙陽縣志》,另著有《朱子語類》。下聯指宋朝時期的東莞人黎宿,爲人敦厚而重禮義,鄉鄰都受他的影響而感化。曾割大腿肉爲親人治病,受到朝廷旌表。
 
  堂稱載酒;
  亭號眾香:上聯典指北宋朝時期的儋州人黎子雲,兄弟都貧困而好學。文學家蘇軾被貶儋州時,曾拜訪過他們兄弟。他們對蘇軾也很敬重,常常載着酒去見蘇軾,請教學問。蘇軾題其别墅爲“載酒堂”。下聯典指清朝時期的畫家、詩人黎簡,字簡民,號二樵,又號石鼎道士,廣東顺德人,生員。他所住的地方叫百花村,有亭叫眾香亭,有閣叫藥煙閣。擅長畫山水,工詩詞而刻意鍊句,著有《五百四峰草堂詩鈔》、《藥煙閣詞鈔》、《芙蓉亭樂府》等。
 
  蓉城世澤;
  京兆家聲:此聯爲黎氏宗祠“京兆堂”堂聯。
 
  彝倫攸叙;
  明德惟馨:廣西壯族自治區陽朔縣歸義古城舊縣村黎氏家祠聯。在歸義古城東面沿田道走百餘米,便到舊縣村,沿着村道行走右邊便是一排清水磚牆大宅。青灰瓦面,馬頭牆高高聳立,屋脊四角翹起,梁檐精雕細鏤,氣勢恢房,頗具典型的明清封閉試莊園風格。最引人注目的是“黎氏家祠”匾,朱紅底色,鎦金大字熠熠生輝,另有三塊巨大的匾額也高懸於檐下,一爲“進士”一爲“武魁”一爲“文魁”,祠堂大門兩側有這副對聯。門旁有一對栓馬石,石坊上刻有“擧人黎啟勳丁仲春月吉日立”字樣。此外,村上還有“兩廣巡撫”黎桂生、黎鳳梧的宅第、牌匾,抗日將領、原國民黨四十六軍軍長黎行恕舊居也在其中。
 
  七言通用聯:
  經術傳家欽北宋;
  文章華國耀西川:此聯爲黎氏祠堂聯。
 
  文章惟讀周秦漢;
  儒術兼通天地人:此聯爲北洋軍閥政府總統黎元洪自題聯。
 
  八言以上通用聯:
  氣壓英雄,丕振狀元令譽;
  學通經史,堪稱直講才華: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狀元黎淳,字太樸,華容人。天顺進士第一。官至禮部尚書致仕。下聯典指北宋朝時期的朝議大夫黎的事典。黎錞,字希聲,文安人。慶曆進士,英宗以蜀士爲問,歐陽修對曰:“文行蘇洵,經術黎錞。”嚐知眉州,蘇軾作《遠景樓記》,稱其“簡而文,剛而仁明,正而不阿”久而民益信之。
 
  仗節三奏,遠景之登樓有賦;
  簪纓奕世,黎陽之信史堪傳: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諫議大夫黎幹,戎州人。善星緯術。玄宗時待詔翰林。下聯典指黎希聲有《登遠景樓賦》。下聯典指北周朝時期的車騎大將軍黎景熙的事典。黎景熙,字季明,曾官著作佐郎,勤於所職,著述不怠。
 
  誠可配天,此處儼如靖樂園;
  心能格聖,就中即是武當山:廣東省東莞市中堂鎮潢湧村黎氏宗祠聯。中堂鎮的潢湧村是明清時期東莞四大名鄉之一,數百年來名人輩出,其中時任清朝京官的黎攀鏐曾上書道光皇帝,明確提出嚴禁鴉片,比林則徐奏陳禁煙六條方策還早兩年。村中的黎氏大宗祠是東莞已知建造年代最早的祠堂,以此爲代表的古建築群極具地方特色。日前,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築群被評定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潢湧人90%以上姓黎,黎氏家族從宋開始,迄今已曆八百餘年、三十多世。黎氏始祖黎宿即著名典故“割股療親”的主角。傳說當年黎母病重,需人大腿上的肉來配藥,黎宿即割股療親。此事後來傳至朝廷,朝廷恩賜黎宿在村中建“德本坊”一座,以表彰其孝(此類擧動清雍正以後被禁止)。現在村中還有巷子名字就叫德本坊。從宋至清,數百年間潢湧黎氏一門共出了五個進士、二十七個擧人、八十多個秀才,其中五個進士中有兩個入翰林院。黎攀鏐是第二十二世,清道光年間中進士,隨後在京城、閩南等地任職,官至江南河庫道。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每年從國外輸入中國大陸的鴉片多達兩、三萬箱,當時清廷中對此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爲弛禁,一爲嚴禁,弛禁派占上風。時任京官“禮科給事中”的黎攀鏐旗幟鮮明地站在嚴禁派一方。黎氏大宗祠始建於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是東莞目前已知建造年代最早的祠堂,曆代均有重修。祠堂共有三進,在布局上呈龜形。祠前正中、左、右各有一個伸向河道的石階,就像龜頭和兩個前爪。祠後正中有一個旗杆,兩側也各有一個石階,就像龜尾和兩個後爪。據記載,選擇如此造型的目的是“以祈永年”。有趣的是,作爲龜身的三進院落朝向並非一致,第一進朝正南,第二進偏東,第三進則偏西。據說如此建造大有寓意,即此“龜”是動着的,正“爬”向有水的地方。祠内至今還保留着兩塊明朝重刻的大石碑,上面刻有宋、元、明六位東莞名賢爲黎氏大宗祠撰寫的碑文。石碑保存完整,碑文清晰可辨。
 
  門對旗峰,百代孝慈高仰止;
  祠環潢水,千年支派永流長:廣東省東莞市中堂鎮潢湧村黎氏宗祠聯。
 
  上苑笑看花,喜稱人物傑出;
  高堂題載酒,歡迎長者車來: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名人黎治事典。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學者黎子雲的事典。黎子雲,儋州人。昆弟貧而好學。蘇軾嚐造訪子雲兄弟,執禮甚恭,每與弟載酒過從。軾因題其别墅曰“載酒堂”。
 
  祖宗有靈,孰是孰非禍福終有報應;
  天地無私,爲善爲惡休咎總無負人:江西省上猶縣黎氏宗祠聯。
 
  溯家學以紫陽白鹿爲宗,若論顯颺,何必數東漢科中千八百室弟子;
  登此堂發春露秋霜之感,是誰瞻拜,獨無慚南安遷後二十一傳賢孫:此聯爲黎氏祠堂聯。

 

黎姓名人

黎姓歷史名人

  黎嶷:河間鄚縣人(今河北任丘),著名南北朝時期北魏將軍。因戰功被賜爵容城縣男,加鷹颺將軍。
 
  黎僑:明州人(今浙江寧波)。著名南北朝時期齊國將領。因戰功被封爲永樂侯。
 
  黎景熙:(生卒年待考),河間郡莫阝縣人(今河北任丘)。著名北周將領。善書法,知玄象,以雅好讀書,著述不怠見稱,官至車騎大將軍。
 
  黎逢:著名唐文學家。 唐大曆十一年(公元776年)在京,與韋應物唱酬。 唐大曆十二年登進士第,爲狀元。唐建中三年中經學優深科,曾任監察御史。梁肅《鄭縣尉廳壁記》言其撰有《鄭志》,今佚。《全唐詩》存其詩二首,《全唐文》存其文九篇。
 
  黎幹:戎州人(今四川宜賓)。著名唐朝大臣。曾任諫議大夫,京兆尹。善星緯術。
 
  黎在:邛部川人(今四川越西)。宋朝時期都蠻王。 宋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遣卑郎、離滅等貢宋方物,占城、龜茲、沙州亦皆入貢。晏殊請圖其人物衣冠,並訪風俗人情以付史官,詔可。次年,命黎在爲保義將軍,其部族三十餘人爲郎將、司戈、司候。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邛部蠻請歲入貢,以路途遇遠,詔諭五年一貢。
 
  黎錞:廣安人(今四川廣安)。著名宋朝學者。宋慶曆年間進士,蘇軾所作《遠景樓記》中評其爲:“剛而仁明,正而不阿”。
 
  黎明:(生卒年待考),長沙人(今湖南長沙)。著名宋朝文士。以孝友信義之高品受人讚賞。
 
  黎宿:(生卒年待考),東莞縣人。宋朝文士。爲人敦厚,重禮義。其割股爲親人療病的事蹟,受朝廷表彰,爲世人傳頌。
 
  黎貴臣,(生卒年待考),字昭文;湖南醴陵人。南宋學者。貢士。幼年讀書邑南金龜山下,後受業於朱熹,講明道學,一時湖湘士子多宗之。南宋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朱熹知潭州,就聘爲嶽麓書院講書執事,與湘潭鄭一之共同措置書院教務。卒後,邑人於其幼年讀書處建立昭文書院,遺址至今猶存。
 
  黎靖德:(生卒年待考),永嘉縣人(今浙江永嘉)。著名宋朝官吏。 曾任沙陽主簿。其博學能文,主持編修過《沙陽縣志》,著有《朱子語類》。
 
  黎子雲:儋州人(今廣東儋縣)。著名宋朝學者。家貧好學,常與弟載酒見蘇軾,軾題其别墅名曰:“載酒堂”。
 
  黎公真:著名元朝官吏。時任甘泉令,有仁政,深受百姓擁戴,時民畫其像於學舍,以表思念。
 
  黎遂球:番禺人(今廣東廣州)。著名明朝詩人、亦擅繪山水。
 
  黎民懷:從化人(今廣東從化)。著名明朝詩畫家。擅長詩、書、畫,時稱“三絕”。
 
  黎貫:字一卿;從化人(今廣東從化)。著名明朝學者。黎貫是明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御史。嘉靖時,出按江西。適逢帝從張孚敬議,去孔子王號,改稱先師,並減籩豆佾舞之數,禦制《改正祀典說》,頒示廷臣,而孚敬複撰寫《祀典或問》以希合帝意。貫率同官合疏爭。帝震怒、削職爲民。久之,卒於家。
 
  黎淳:(公元1423~1492年),字太樸,號樸庵,學者稱爲樸庵先生、黎文僖;華容人(今湖北華容)。著名明朝大臣、學者。明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丁丑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諡“文僖”。博學多才,尤以經史著稱,除參與修撰《大明一統志》外,著有《龍峰集》、《明試錄》、《黎文僖集》等。
 
  黎民表:(約1549年前後在世),字惟敬,號瑤石山人;從化人(今廣東)。著名明朝學者。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擧人,授任翰林院孔目。其後,轉任吏部司務。善文,又供職於内閣,任制敕房中書。明萬曆年間,官至河南布政使參議而辭歸。平生嗜學,工詩,尤善書畫。詩與梁有譽、歐大任齊名,書畫皆聞名於時。著有《瑤石山人稿》十六卷、《北游稿》、《諭後語錄》、《養生雜錄》、《清泉精舍小志》等。
 
  黎慶永:(生卒年待考),字錫公,號耳庵;華容人。著名明朝大臣。 明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進士。累官禮部郎中,遷廣西驛道。攝臬司事,活死囚百餘人。爲人耿介不阿,督學貴州,請托皆絕。鏇晉貴州按察使。明亡,隱居山穀。著有《西山草堂吾廬詩》。
 
  黎恂:貴州遵義人。清朝文學家。清心淡泊,用心治學,尤長於詩。
 
  黎簡:廣東顺德人。著名清朝書畫家。擅畫山水,畫法得元朝四大家之妙。
   
  黎士宏:(公元1618~1697年),一名士弘,字愧曾;福建長汀人。著名清朝大臣。少游李世熊之門,與弟士毅讀書佛祖峰僧寺。 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擧人。曆任江西廣信府推官,永新知縣,陝西甘州同知,江南常州知府。他居官清廉,清查屯糧,彰善懲奸,支放監餉,親驗倉封,諸多政績,爲民稱頌。曾被錢謙益等推爲海内名士。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以平息河東之亂,晉升陝西布政司參議、參政。後因母老乞歸,家居近二十年。能詩文、繪畫,好古物。著有《西陲聞見錄》、《托素齋集》、《仁恕堂筆記》、《理信存稿》等。
 
  黎簡:(公元1748~1799年),字簡民、未裁,號二樵、石鼎道士;廣東顺德人。著名清朝畫家、詩人。諸生。工山水畫,蒼潤簡淡,皺擦松秀,純似文人逸致。兼能詩詞,與其交往的同邑張錦芳、黄丹書,番禺呂堅,皆以詩著稱。著有《五百四峰草堂詩鈔》、《藥煙閣詞鈔》、《芙蓉亭樂府》等。
 
  黎吉雲:(公元1795~1854年),字樾喬,原名光曙,字月喬;湖南湘潭人。著名清朝大臣。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轉御史。掌稽查顏料庫,杜絕一切弊端。署兵科掌印給事中。後以病去職,再起爲御史。時鴉片戰爭起,上疏痛陳時務,語多切直,稱於時。太平軍興,奉命巡城,以言事懺王大臣,降五級,遂致仕。工書。與何紹基友善。著有《黛方山莊詩集》等。
 
  黎福疇:(公元?~1863年),字壽民;湖南湘潭人。著名清朝大臣。清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進士。任蒿城知縣,父卒,扶柩返湘。鏇投曾國藩軍,在江西、安徽籌辦糧餉軍械。公元1861年代理無爲州事。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署理寧國府,兼攝涇縣事。在任三月,病卒,贈太僕寺卿。
 
  黎亞義:(公元?~1883年),黎族;廣東儋州人(今廣東儋縣)。著名清末黎民起義首領。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他與蔣鳳章等率黎民千餘人起義。曾攻占田頭、王五等地,堅持鬥爭數月。後遭清軍鎮壓,起義失敗。
 
  黎庶昌:(公元1837~1897年),字蓴齋;貴州遵義人。著名清末外交家、散文家。黎庶昌早期從鄭珍學習,講求經世之學。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上書論時政,以廪貢生得授知縣,入曾國藩幕,深得信任,名列“曾門四弟子”。曾署理吳江、青浦等縣知縣。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隨郭嵩燾出使歐洲,任駐英、法、德、西班牙四國參贊,游曆了比、瑞、葡、奧等國,寫成《西洋雜志》一書,晉升爲道員。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任出使日本大臣;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丁憂返國;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服闋,複職使日。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任滿歸國後,曾任川東兵備道等職。論文推衍曾國藩之說,尊崇桐城派。作有《拙尊園叢稿》,編有《續古文辭類纂》,又輯刻中國已佚古籍之庋藏於日本者爲《古逸叢書》。
 

黎姓近現代名人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字宋卿,湖北省武漢黄陂人,清末加入海軍,武昌起義後,爲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大總統。
  1883年,黎元洪考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爲人謹厚,勤學,對引擎修造學尤具心得,爲師長嚴複、薩鎮冰等所賞識,嚴複評他:“德高才疏”。畢業後,派往廣東服役,曾在廣東水師中任廣甲號二管輪。中日甲午戰爭時被日艦擊沉,飄海遇救。之後投靠張之洞,被派督練新軍,並且到多次赴日本學習軍事。1906年任新軍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今制上校旅長、團長),駐守湖北武昌。
  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時,黎元洪藏身在朋友家中。革命黨人因爲領袖皆不在武昌,強迫黎元洪出任湖北軍政府都督。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成立後,先後推選黎爲中央軍政府大都督、暫定副元帥、大元帥。1912年南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黎被選爲臨時副總統。1912年2月鎮壓了反對他的武昌群英會暴動。1913年10月正式當選副總統。12月被段祺瑞脅迫進京。1915年袁世凱稱帝後,12月15日策令,封黎元洪爲武義親王。黎元洪極爲反感,固辭,申令不許。
  1916年袁世凱死後,黎元洪於6月7日9時接其第一任任期爲大總統。1917年與總理段祺瑞發生府院之爭,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向德國宣戰而決裂,段祺瑞以辭職威脅,黎元洪5月23日免去段的職務,段離開北京赴天津,擁段的11省督軍在各地宣布獨立。黎元洪急召張勳入京調解,張勳坐鎮天津,要求黎解散國會。6月12日黎被迫下令解散國會。6月14日張勳帶領三千軍隊抵燕京。7月1日發生張勳擁立溥儀複辟,擁十二歲的溥儀登極。黎逃入東交民巷日本使館,電請副總統馮國璋代行大總統職權,任段棋瑞爲總理。複辟事件後爲段祺瑞的討逆軍所壓服,張勳逃入荷蘭使館,前後僅十二日。7月14日黎通電去職,馮國璋任代大總統,以段祺瑞爲總理。
  1922年直奉戰爭後,徐世昌被驅逐,黎元洪再接徐世昌的第二任任期爲總統。次年6月被曹錕驅逐,經過賄選,曹錕當選第三任總統。
  之後黎元洪寓居天津租界經商致富,有房地產七十餘處,晚年生活優渥,大力贊助教育事業。1928年病逝於天津英租界寓所。1935年國民政府於武昌爲黎元洪擧行國葬。
  嚴複評價黎元洪說:“黎公道德,天下所信。然救國圖存,斷非如此道德所能有效。何則?以柔暗故!遍讀中西歷史,以爲天下最危險者,無過良善暗懦人。下爲一家之長。將不足以庇其家,出爲一國之長,必不足以保其國。”
 
  黎錦暉:湖南湘潭人。著名現代音樂家。他首創了兒童歌舞和兒童歌舞表演曲這兩種嶄新藝術形式,曾創辦“中華歌舞專修學校”。主要作品有兒童音樂《好朋友來了》、《老虎叫門》等。
 
  黎錦熙:(1890~1978),字劭西;長沙府湘潭人。著名現代語言文字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院士。清宣統三年(1911)湖南優級師範學堂畢業,後任《長沙日報》總編輯、省第一師範教員等。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起,曆任北京女子師大、湖南大學等校教授,講授國語文法,對語言文字科學深有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常委等職。著有《新著國語文法》、《中華新韻》、《國語新文字論》等。
 
  黎光:(1914~),四川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三十一軍特務營排長,第九十一師第二七六團副連長。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冀中軍區第三軍分區第二十六大隊營政治教導員、營長,第二十五大隊大隊長,冀中軍區第八軍分區第三十團團長,第十軍分區第二十九團團長,晉察冀軍區第邑軍分區第二十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二縱隊第四十旅第十一團團長,第六旅副旅長,華北軍區第七縱隊第二十一旅旅長,第二十兵團第六十六軍第一九八師師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同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六十八軍第二○二師師長,率部參加了1953年夏季進攻戰役和金城戰役。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八軍副軍長,連雲港要塞司令員,上海吳淞口第十五守備師師長,南京軍區工程兵副主任、主任,南京軍區司令部顧問。
  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榮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黎光:(公元1917~2005年),安徽霍邱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大校。
  1930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曆任戰士、團委書記、科長、團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鬥爭和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參加了著名的七里坪、潘家河、郭家河、長嶺崗、獨樹鎮、勞山、榆林橋、直羅鎮、東渡黄河等戰役戰鬥。
  抗日戰爭時期,任營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分校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參加了保衛黨中央、保衛陝甘寧邊區的鬥爭和大生產運動,參加了建立大别山革命根據地和進軍桐柏山的鬥爭。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三縱隊第三十七旅副政治委員,第十八兵團第六十一軍第一八二師副師長、師副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著名的中原突圍、保衛兩淮、轉戰山東、華北攻堅和進軍西北、西南等戰役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一軍第一八二師政治委員兼地委書記,川北軍區劍閣軍分區政治委員,後轉業到地方,任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局長兼黨委書記,武漢鐵路局黨委書記,鐵道部政治部副主任,鐵道部政治部主任,鐵道部副部長,西南鐵路建設指揮部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等職。爲新中國鐵路交通建設和發展做出了貢獻。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後無晉升,轉業地方)。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005年5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八十八歲。
 
  黎原:(1917~),原名關俊彥;河南息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38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一二○師第三五九旅教導營參謀長、副營長、教導大隊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吉林軍區警衛團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十縱隊第二十九師第八十五團團長,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七軍第一四○師團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七軍第一四○師參謀長、副師長,參加了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四十七軍第一四○師師長。回國後,曆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七軍副軍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第四十七軍軍長,湖南省革委會主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基本建設工程兵副主任。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候補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爲少將軍銜。
 
  黎化南:(1909~1978),湖北長陽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28年參加長陽縣游擊隊。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9年任長陽縣游擊隊中隊長。所部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第七師後,任特務大隊任排長。1932年任紅三軍第七師司令部副官、管理科科長,參加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反“圍剿”和創建黔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34年7月任紅三軍軍部通信連連長。後任湘鄂川黔省軍區司令部第四科科長,獨立第一團團長。1935年11月參加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後任紅二軍團司令部參謀。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一二○師第三五八旅副官主任、供給部部長。1941年4月任晉西北行政公署糧食局局長。1942年任晉綏行政公署財政處副處長、處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行政公署財政處處長兼銀行行長,貿易總公司經理。1949年1月任第一野戰軍後勤部部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軍委防空軍後勤部代部長。1957年任鐵道兵後勤部部長。1961年任國防部辦公廳副主任兼管理局局長。1965年後任總參謀部管理局局長、顧問。1978年3月被選爲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78年11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六十九歲。
 
  黎東漢:(公元1914~今),湖南瀏陽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湘贛軍區電台見習報務員,紅二方面軍司令部電台隊隊長。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一二○師第三五九旅電台隊長、區隊長,旅司令部通信科科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司令部通信處處長,中央前委通信科科長,西北軍區通信處處長,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部參謀處副處長兼通信科科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軍委通信部幹部處副處長、業務處副處長,1950年被評爲模範通信工作者並出席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1952年就讀南京軍事學院高級系,1955年畢業,任通信學院副院長,軍事電信工程學院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部副主任,總參通信部副主任、顧問。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黎有章:(1915~1958),江西吉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福建軍區獨立第一團排長,瑞金紅軍學校機鎗連連長,特科學校機鎗營營長,幹部團特務連連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後任陝北紅軍大學特科團副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隊長、支隊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大隊長,濱海軍區第一軍分區參謀長,第一軍分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濱海軍區濱北軍分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第十三縱隊參謀長,第三野戰軍第三十一軍參謀長。參加了著名的濟南、淮海、渡江、福州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一軍副軍長參謀長,兵團副參謀長,福建軍區軍區參謀長,福州軍區參謀長。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會議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58年6月23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終年四十三歲。
 
  黎同新:(1910~1993),江西新昌人(今江西宜豐)。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一方面軍第三軍第七師政治部青年科科長兼青年大隊大隊長,連政治指導員,紅一軍團衛生部政治處總支書記,幹部團指揮科第三隊支部書記,紅十五軍團政治部電台總隊政治委員。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軍委補充第一團團長兼政治委員,新四軍第六支隊第三總隊政治部主任,新四軍第四師第十一旅政治部主任兼第三十二團政治委員,第四騎兵團團長兼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軍區警衛團團長,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第七師政治委員,第九兵團後勤部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志願軍第九兵團後勤部政治委員。回國後,任南京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江蘇省計劃委員會主任,1970年任江蘇省革命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後任南京軍區後勤部顧問。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爲少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93年6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八十三歲。
 
  黎錫福:(1909~1976),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紅安)。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軍第一師第一團排長,第十二師第三十四團連指導員,第三十四團副營長,紅三十軍第八十八師第二六四團營長。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和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任山西介休游擊第五支隊副支隊長,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一縱隊第五十七團團長,太嶽軍區第三軍分區副司令員。他在作戰中身先士卒,英勇殺敵,身體九處負傷。
  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第四縱隊第十三旅副旅長,南陽軍分區司令員,第二野戰軍第十三軍第三十九師師長。參加了著名的上黨、渡江、上海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雲南寧洱邊防區司令員,1952年畢業於軍事學院,任副軍長、昆明軍區副參謀長,1960年至1975年任雲南省軍區司令員,1960年11月5日,爲指揮跨越中緬邊界作戰,任昆明軍區前方指揮所指揮,雲南省軍事管制委員會副主任,1968年任雲南省革命委員會常務委員。1975年任山東省軍區司令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76年5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六十七歲。
 
  黎新民:(1910~1980),江西萍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三軍第七師第二十一團文書,紅三軍兵站站長,紅五軍團後勤部沒收委員會主任,第十三師第三十九團連政治指導員,紅一軍團隨營學校副中隊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晉西獨立支隊第一團第一營教導員,教導第二旅供給部政治委員,濱海軍區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山東軍區第二師第五團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第二師第五團政治委員,松江軍區哈南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松江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四野戰軍第五十四軍第一六○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了著名的臨江、宜沙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曆任湖南軍區沅陵軍分區副政治委員,海軍基地政治委員,萬山要塞區政治委員,廣州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爲少將軍銜。榮穫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80年5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七十歲。
 
  黎雄才:(1910年5月15日~2001年12月19日),生於廣東省肇慶市。中國現代中國畫家。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廣東分會副主席,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顧問,廣州美術學院顧問、教授。
 
  黎覺奔:(1916年-1992年),字國斌,廣東省東莞縣人。上海中華藝術大學文學系畢業。與馬鑒教授、胡春冰教授在香港同學立戲劇藝術社。曾爲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戲劇社導演。曆任華僑書院教授兼戲劇學系主任,香港音樂專科學校教授,香港戲劇藝術學會主席,市政局香港話劇團導演。又出任多年香港校際音樂節評判,校際朗誦節評判,大專學生戲劇節評判。著有劇本《紅樓夢》、《趙氏孤兒》、《木蘭從軍》等凡二十餘種。
 
  黎則文:(1974~),雲南曲靖市馬龍縣舊縣鎮襪度辦事處阿則坡村人。世界競走冠軍。 曾爲雲南省優秀運動員,曾多次代表省和國家參加重大比賽並穫得優異成績。 被授予“雲南省勞動模範”和“昆明市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黎子流:(1932年1月~),前廣州市市長。

 
港台
  黎智英:香港媒體大亨,壹周刊、蘋果日報老板
  黎民偉:中國電影之父
  黎明:香港藝人
  黎耀祥:香港藝人
  黎瑞恩:香港藝人
  黎姿:香港藝人
  黎礎寧:台灣已故女歌手
  黎慧蘭:九龍西區議員
  黎卉淇:台灣女歌手
  黎燕珊:亞視資深藝員
  黎小田:香港著名作曲家
  黎仲文:佛山資深市民
  黎彼得:香港著名填詞人
  黎棟國:前香港入境事務處處長,保安局副局長
 
越南
  黎可漂:(Lê Khả Phiêu,1931年12月27日-),生於越南清化省東山,曾任越南共產黨總書記。
  1949年加入越南共產黨,之後長期在越南人民軍工作。曾先後任軍政治部主任、第九軍區副政委、總政治局副主任等職,上將軍銜。1991年在越共七大上當選中央委員,並出任人民軍總政治局主任。1992年當選越共中央書記。1994年又被增選爲越南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越共八大上成爲政治局常委,並在1997年12月越共八屆四中全會上當選爲越南共產黨總書記。2001年在越共九大被農德孟取代,成爲越南統一以來除長征外任職時間最短的總書記。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後黎朝

 
 
順化皇城午門
越南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期
傳說時期
鴻龐氏甌雒
第一次北屬時期
秦朝南越國趙朝西漢
漢:徵氏姐妹
第二次北屬時期
東漢六朝

漢末東吳:士燮
東吳:趙嫗
前李朝
第三次北屬時期
隋朝唐朝
唐:梅叔鸞
唐:馮興
唐:楊清
自治時期
唐、後梁:曲家
南漢:楊廷藝
南漢:矯公羨
吳朝
十二使君時期
丁朝
前黎朝
李朝
陳朝
胡朝
第四次北屬時期
明朝
後陳朝
 
後黎朝前期
莫朝
南北朝時代 莫朝 後黎朝後期
後黎朝後期
後黎朝後期

鄭阮
紛爭
西山朝
阮朝
法屬時期 阮朝
安南保護國
日治時期
南圻共和國 越南民主共和國
(北越)
越南國
越南共和國
(南越)
越南南方共和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Map of Vietnam.png 越南主題
                       

後黎朝越南語Nhà Hậu Lê),越南的一個朝代,由黎利於1428年(中國明宣宗宣德三年)創立,國號大越。後黎朝可以分為前期和後期兩部份。到了後期,後黎朝則與莫朝南北對峙。

部份越南的歷史學者,先將1428年至1527年的前期稱作黎朝(也稱作初黎朝越南語Nhà Lê sơ家黎初),後將1531年至1789年的後期稱作後黎朝(也稱作中興黎朝越南語Nhà Lê trung hưng家黎中興)或黎維朝),以示區別。

 

 

歷史[編輯]

建立[編輯]

後黎朝由黎利於1428年建立。黎利出生於越南陳朝清化省,其家族為當地的豪族。1407年,中國明朝滅亡越南胡朝,併吞越南。明朝在越南多有擾民之舉,再加上越南人的民族主義,使得反明衝突不斷。1418年,黎利在藍山起義反明,自稱「平定王」。黎利聽從少尉黎隻的建議,於1424年起先佔領越南中部地區,再佔領東都(今河內)。黎利於1427年(明宣宗宣德二年)將明朝逐出越南。明朝放棄直接管轄越南,改封黎利於1426年所立之傀儡君主陳嵩為安南國王。黎利將明軍驅逐之後,便對陳嵩不利,陳嵩死因眾說紛紜,一說是遁逃時被朝廷所獲,便飲毒藥而死;一說是他「潛駕海船而卒」;一說是潛逃時被黎利令人追殺。1428年,黎利建立後黎朝,定都東京(今河內)。

太祖[編輯]

黎利於1428至1433年在位。在位之初,明朝不承認其地位,要求立陳朝後裔為安南國王。1431年,黎利表明遍尋不著陳朝宗室後裔之後,明朝妥協,封黎利為安南國王。

太宗[編輯]

黎利死後,子黎元龍(1433至1442年在位)即位,當時僅十歲,由黎察輔政。1438年,黎察因濫權而遭處決。黎元龍的皇后本為楊氏賁,有一子黎宜民本被封為皇太子。楊氏賁被廢後,黎宜民也被降為諒山王,埋下後來黎宜民發動兵變殺黎仁宗之因。黎元龍喜好女色,1442年強迫侍奉阮薦的婢女阮氏路隨駕伺候,不久黎元龍暴斃,阮薦家族亦遭牽連。

仁宗[編輯]

黎元龍死後,由其子黎邦基(1442至1459年在位)即位,當時僅兩歲,由其母宣慈太后阮氏英攝政,國政則由阮氏英及大臣鄭可(越南語Trịnh Khả鄭可?)把持。初期越南內部相對和平繁榮,並且向占城擴張。1451年,阮氏英殺鄭可,但1453年仁宗親政時,便赦免了鄭可的罪名,並給其家人官田。仁宗名義上親政時只有十二歲,阮氏英仍掌大權。1459年,諒山王黎宜民發動兵變進入皇宮,殺仁宗。為免被擒獲或被叛軍所殺,阮氏英使一僕人將自己殺死。

前廢帝[編輯]

黎宜民為仁宗之兄,於1459年發動兵變殺仁宗,即位為皇帝。不久,大臣阮熾、丁列殺黎宜民,改立太宗四子黎思誠為帝。黎宜民在位僅九個月(1459年至1460年)。

聖宗[編輯]

黎思誠(1460至1497年在位)是一個深受儒教影響的人。他即位後,以中國宋朝理學為樣本著手改變越南。他認為政務應由有品德的人而非出身豪門的人來主掌。當時越南的科舉考試僅斷斷續續地舉行。為了使更多豪門之外的人入仕,聖宗重啟了科舉制度。聖宗也在各地進行普查,在各省廣設文廟以尊儒教,停止興建新的佛教、道教寺院,並限制僧侶購置新的田產。

此時也是越南武力的強盛時期,對外討伐了北方的海盜、哀牢、以及占城。1471年,越南佔領占城的首都毘闍耶(Vijaya),俘虜占城國王槃羅茶全(Bàn La Trà Toàn或Pau Kubah),占城人民大批向柬埔寨馬六甲移民。自此占城北部阿摩羅波胝(Amaravati)及中部毘闍耶被越南佔領,僅剩南部賓童龍(Panduranga)保有部分獨立,成為越南的保護國。1479年,越南又攻打南掌瀾滄,今寮國)。越南攻陷南掌首都琅勃拉邦(在盆蠻一帶置鎮寧府),自此使得南掌向越南朝貢。擊敗占城使得越南得以快速向南擴張,越南在這些新征服的土地上讓軍人及農民耕種,進行屯田制。

聖宗時頒布了新的律法《洪德刑律》(1483年)。聖宗下令吳士連編寫的《大越史記全書》成為官方史書。聖宗本人也喜好詩書,在宮中闢有「九歌瓊苑」,常與文人唱和。聖宗擅長用喃字創作,也擅長漢文,本人也著有許多作品。

憲宗[編輯]

黎思誠死後,子黎鏳即位,在位時間為1497至1504年。憲宗是能守成的君主,政事照太祖及憲宗之例而無更張。此時越南處於太平時期。

肅宗[編輯]

憲宗死後,其子黎敬甫即位,在位僅六個月(1504年)。

威穆帝[編輯]

肅宗死後,黎濬即位,在位時間為1505至1509年。黎濬是憲宗之子,肅宗之兄。黎濬好酒色,行暴政,殘害宗親,使得許多宗親有反意。黎濬雇有一批侍衛保護自己,其中之一便是後來篡位建立莫朝的莫登庸。莫登庸與黎濬非常親近,並升到了天武衛都指揮使之位,在黎濬在位時期開始坐大。威穆帝的堂弟簡修公黎晭被威穆帝關於獄中,賄賂守衛才得以脫逃,後與其它大臣一起舉兵反威穆帝。黎濬死因說法不一,大越史記全書所載說法有二,一說被黎晭所俘後飲酖自殺,一說逃亡時被殺,明史外國傳二則說阮種逼黎濬自殺後立其弟阮伯勝為帝,黎廣誅阮伯勝,再立黎晭為帝。

襄翼帝[編輯]

黎瀠即位後,有數次內亂,又喜愛大興土木,使得民眾困苦,士卒疲勞。1516年,陳暠造反,大臣鄭惟㦃趁機弒帝。黎瀠在位時間為1509至1516年。

莫登庸篡位[編輯]

鄭維㦃殺襄翼帝後,立黎光治為帝,為中廢帝。僅三天,又立黎椅為帝,為昭宗。陳暠一度攻入首都,昭宗短暫出逃,鄭維㦃收復首都後,昭宗復位。之後,鄭維岱殺黎光治。昭宗在位的時期,權臣互鬥,一派為莫登庸,另一派則是鄭氏與阮氏兩個有權勢的家族。昭宗後來因內亂逃離首都投靠鄭綏,莫登庸立黎椿即位,為恭皇帝。昭宗又被鄭綏挾制。

後莫登庸敗鄭綏,擒昭宗,並殺之,又迫使恭皇禪位於自己,又逼恭皇母子自殺。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玄米茶

簡介

玄米茶是一種日韓風味綠茶飲品。玄米茶極具特色:它既有日本傳統綠茶淡淡的幽香,又蘊含特制的烘炒米香;茶米的香氣有機交融,無論是滋味、香氣,還是營養價值都極大地超越了傳統綠茶飲料。恬靜而淡雅,溫馨又醇和。正因此,在高速運行的現代生活中,玄米茶在日本和韓國極受上班族的青睞。
玄米茶,英文名Brown Rice Green Tea或Genmaicha,日文名げんまいちゃ。玄米茶是一種日韓風味綠茶飲品,它以糙米爲原料,經浸泡、蒸熟、滾炒等工藝制成的玄米與日式煎茶拼配而成。外觀勻整,黄綠相間,湯色
黄綠明亮,既保持有茶葉的自然香氣,又增添了炒米的芳香,滋味鮮醇、適口,使茶葉中的苦澀大大降低,而且茶湯更香濃,不傷腸胃。深受年輕人士的歡迎。茶米的香氣有機交融,無論是滋味、香氣,還是營養價值都極大地超越了傳統綠茶飲料。它既有日本傳統綠茶淡淡的幽香,又蘊含特制的烘炒米香。恬靜而淡雅,溫馨又醇和。正因此,在高速運行的現代生活中,玄米茶在日本和韓國極受上班族的青睞。
玄米茶是極具特色的一種茶葉,與其他任何茶類都無任何相似之處。它的香氣極具特色,它不僅蘊含普通綠茶的芳香,而且又有沁人心脾的米香。從口感和嗅覺沖擊力上看,玄米茶都極具競爭力。而對於品茶而言,喝茶隻是其中一個組成部分,但並不是全部,看和聞也是品茶的重要步驟。

 

分類
玄米茶分爲顆粒玄米茶和碎玄米茶。顆粒玄米茶是完整的顆粒玄米和日本煎茶的條茶拼配而成的,可以直接沖泡飲用。而碎玄米茶是碎玄米和日本綠茶的片茶拼配而成的,並不適合直接沖泡,需制成袋泡茶後才可飲用。

 

制作
玄米茶以大米爲原料,經浸泡、蒸熟、滾炒等工藝制成的玄米與綠茶拼配而成的添香保健茶。外觀勻整,黄綠相間,湯色黄綠明亮,既保持有茶葉的自然香氣,又增添了炒米的芳香,滋味鮮醇、適口,兼具茶葉的保健功能與大米的營養價值。
玄米茶是由炒至足火香的小麥與烘青茶坯拼和而成。吃起來既有炒麥粒的焦糖香又有綠茶的特殊清香,兩者交織在一起,確是别有風味。在日本和韓國,愛喝飲玄米茶的人很多。
制這種茶的關鍵是炒小麥這道工序。如麥粒炒得不透,香味較差;炒至過老,麥粒炭化,產生焦氣。因此,對麥粒透香程度一定要恰到好處。炒前先將小麥淘淨瀝幹,然後放在鍋里炒至呈棕褐,並散發出濃鬱的足火香時即可出鍋,稍經攤涼後裝罐密封防潮。玄米茶的拼配比例,按重計算,在每百克茶葉中加入35~40克炒麥粒即成。如果需包制袋泡茶,還應將茶葉和炒麥粉碎至16孔左右的碎末才能包制。逗政玄米茶包嚴格按照日本炒法,選用上等的日本綠茶和玄米,粉碎成包,可熱泡,也可制成冰涼玄米茶,茶湯香濃,好喝又方便。

 

營養功效
玄米茶芳香濃鬱,既有綠茶的色澤美麗,又有玄米和綠茶的雙重營養,很受日本人的喜愛。玄米就是糙米,富含纖維、利於腸胃,很受現代人歡迎。
在日本,玄米除了被做成茶喝之外,還被當作有效的減肥飲品,更受年輕女性的喜愛。
綠茶因爲含豐富的單寧,具有抗氧化、抗菌的作用,被日本人認爲可以防止動脈硬化、美容等。
所以,將養胃利腸的玄米和減肥美容的綠茶結合而成的玄米茶就更是物美價廉的“健康飲料”了。
據說,日本人喝玄米茶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當時日本人在慶祝活動時都要敲碎米餅以示慶祝,可儀式結束後這些米餅就沒用了。一名茶商覺得可惜,就將這些米餅炒熟之後混在茶葉中飲用,這就是玄米茶的由來。
傳統的玄米茶是茶葉和玄米各一半。市場上,除了需自己泡制的玄米茶之外,現成的瓶裝飲料也隨處可見。據《醫學健康情報》網站報道,玄米茶可以抑制興奮,有利於緩解精神壓力,所以在治療失眠,改善精神症狀等方面受到重視。此外玄米茶還具有降壓降脂的作用,並能促進新陳代謝,所以被認爲可以作爲改善生活習慣病的一種食品,受到矚目。
但是,更重要的還是由於玄米茶的卡路里很低,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B2、B6等,更多的女性將其視爲最佳的減肥食品。

 

玄米茶還有以下幾個大的功效:
⒈有機玄米茶兼具了茶葉的保健功能與大米的營養價值,可以消除壓力,使人放松心情;
⒉更可調和體質;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腸道蠕動,潤腸通便;
⒊在治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狀有消食導滯,健脾開胃的功效;
⒋同時也是高血壓、高血脂的人的理想飲品;
⒌而且它具有獨特的暖胃功能,即使腸胃不好的人也可以放心飲用;
⒍其中富含氨基酸和維生素有美顏瘦身的功效,特别適合女士。

 

特點

清香 湯綠

茶湯香濃,而且不傷腸胃。在味千拉面,仙蹤林及一些日本料理店中廣泛使用。客人上座時,服務員會泡上一杯濃香四溢的玄米茶,茶湯入口一般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在中國的北京、上海等城市玄米茶也逐漸流行起來了,玄米茶在日本、韓國多年來一直高居辦公茶排行榜第一位。當你覺得疲勞、倦怠時,玄米茶是能夠幫助身心徹底放松。

成分

是玄米、蒸青綠茶。將炒過的玄米混入抹茶和綠茶中,沖入熱水就散發出獨特的香味,玄米茶的香氣具有緩和情緒的功效,它還含有大量維生素B及維生素E,綠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鎮靜作用,可減輕疲勞,它含有兒茶素、葉綠素、茶皂素,氨基酸,纖維素、咖啡鹼、維生素C、E、B1、B2、PP、B6、肌醇、葉酸、黄酮類化合物、胡蘿蔔素及微量元素鉀、鈣、鎂、鐵、氟等,其中的類黄酮更能增強維生素C的抗氧化問題作用。

 

飲用方法

玄米減肥茶

神奈川玄米茶
將直接購買的玄米茶放入杯中,用沸騰的水,或者冷開水蓋蓋子泡15分鍾,隨時飲用。一天保持最少8杯,可反複沖泡。2--3周後,就就會在玄米茶的香氛中慢慢痩下來。

玄米煮茶

材料:玄米茶1袋,水8杯。
做法:在鍋里加水,燒開後放入玄米茶煮5分鍾即可。
吃法:一天的量,可熱飲,也可冷飲。
效果:玄米茶中的綠茶清油去膩,玄米暖胃,兩者相配,3--4周,減肥效果顯著

 

沖泡方式
1、熱泡玄米茶:以1湯匙玄米茶(約3g),加入95-100℃熱水約200ml,浸泡約1分鍾,即可飲用。
2、冰涼玄米茶:以3湯匙玄米茶(約10g),加入95-100℃熱水約200ml,浸泡約1分鍾後,再加入約800ml冷開水,放入冰箱冷藏室約1小時即可飲用(這是韓國人的喝法)。

 

區别
玄米和精米
玄米茶與精米相比,維生素B1、維生素E含量在5倍以上,食物纖維含量在6倍以上,富含鉀、鈣、鎂、鐵、鋅等微量元素。玄米中大量的食物纖維100%助你節食,消食。由於玄米中富含維他命E和膠原蛋白,使您的肌膚更富彈性。綠茶中的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和芳香類物質等多種化合物,能調節脂肪代謝,對蛋白質和脂肪具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和血脂。玄米茶含有的鎂及鋅等礦物質的作用,能夠輔助人體内酵素作用。酵素的作用活潑化,具有促進新陳代謝的效果。鎂是構成牙齒和骨骼的成分,並且參與糖類的代謝,與鈉、鉀、鈣含有共同維持心髒、肌肉及神經等正常功能。一提起對骨骼有益的成分,大家都會想到鈣質,但是隻攝取鈣質而鎂不足的話,反而可能有疏松的問題,因此,鈣質與鎂攝取量必需保持平衡。所以,玄米茶是愛美女士的理想選擇。注:沖泡後的玄米熱量很低,僅約0.3卡,請放心飲用.
玄米茶和大麥茶
玄米茶和大麥茶都是日本茶,但是他們是完全不一樣的。玄米茶是日本綠茶(生茶,或者叫煎茶或蒸青茶)和玄米的有機融合,而大麥茶是沒有茶葉的,其實就是單純的焙大麥。我們去餐館能夠經常喝到大麥茶,卻很少能喝到玄米茶,主要是因爲價格,因爲大麥茶非常便宜。而從口味上看,玄米茶則遠優於大麥茶。玄米茶在味千拉面、仙蹤林、料理店中廣泛使用。
在中國玄米茶起源於日本和韓國,然後擴散到香港、台灣以及東亞其他地區。所以玄米茶在日韓早已風靡,在港台也都是風行多年,而中國大陸也開始漸漸流行起來。
其實,玄米茶在中國大陸早有生產,不過那個時候生產基本上都是出口日本的。中日合資浙江三明茶業有限公司是中國最早生產玄米茶的公司,其於1986年就開始生產玄米茶,全部出口。作爲日本茶,作爲一種時尚消費飲料,在並不開放的80年代和走向開放的90年代,甚至是前幾年,玄米茶一直默默無聞。隨着中國加入WTO,隨着中國零售餐飲業的完全開放,另外加上這幾年日劇和韓劇的持續發酵,玄米茶在中國大陸才開始慢慢爲國人所認知,並穫得部分追求時尚的消費者的認可。直到2007年春,玄米茶在網絡上開始風靡,一時間,網絡上到處有人在問哪里可以買到玄米茶。

 

減肥方法
⒈簡單玄米減肥茶:將直接購買的玄米茶放入杯中,用沸騰的水,或者冷開水蓋蓋子泡15分鍾,隨時飲用.一天保持最少8杯,可反複沖泡.2--3周後,就就會在玄米茶的香氛中慢慢痩下來。
⒉玄米煮茶材料:玄米茶1袋,水8
做法:在鍋里加水,燒開後放入玄米茶煮5分鍾即可.
吃法:一天的量,可熱飲,也可冷飲.
效果:玄米茶中的綠茶清油去膩,玄米暖胃,兩者相配,3--4周,減肥效果顯著
說明:
玄米茶是在蒸青綠茶中加入了玄米,不僅含葉綠素、丹寧及氨基酸、而且玄米含豐富的維他命B,常飲不但有助降血壓及減低膽固醇,更可健脾、消脂及滋潤皮膚,起到美容減肥的功效。
其實,不管什麼減肥方法,都貴在堅持!!!而且要想有好的效果還要注意飲食哦。
虛假現象
2007年玄米茶開始風行中國,到處都在問哪里可以購買到玄米茶。而就在此時,眾多的商家開始大張旗鼓地銷售玄米茶。但是,這中間卻出現了一些不好、不負責任的現象。
首先,網絡上有些對玄米茶的介紹是完全錯誤的。有些商家甚至用中國的龍井綠茶和炒米混合,以爲這也是玄米茶,貽笑大方,簡直就是開玩笑。有些網友誤以爲玄米茶就是大麥茶,這又是開玩笑。玄米茶和大麥茶都是日本茶,不過是兩種不同的日本茶。
玄米茶是一種日本茶,簡單地講就是日本綠茶和炒米的混合物。而大麥茶則是純粹的焙大麥。其次,玄米茶生產過程卻不是有些商家想象的那麼簡單。作爲直接面對個體消費者的玄米茶的選料是不能馬虎的。有些商家爲了降低成本,一味選用質次價低的日本綠茶(也就是煎茶)來制作玄米茶。這樣差的原料會嚴重影響玄米茶里綠茶的芳香,而且上等日本綠茶的綠葉綠湯也無從顯現。這樣的做法嚴重敗壞了玄米茶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
再次,有些商家工藝落後或者不懂玄米,使用了不夠香的玄米來制作玄米茶。與中國茗茶相比,玄米茶的首要優勢在於其特色,這個特色一是由於選用日本綠茶,二是由於香氣襲人的烘焙玄米。成品上等玄米的價格幾乎是普通玄米價格的2倍。說到底,還是成本在作祟。但是,這不能成爲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借口。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竹 蟶

殼長約          8 公分
學 名 Solen strictus(Gould)
科 別 竹蟶科
特 徵 貝殼略似竹片,呈修長的長方形,有綠褐色或黃褐色的殼皮,殼內面白色,十分常見。
棲 息 潮間帶細沙底。
分 佈 台灣西海岸
  • 這長的像一節竹枝一樣的東西是雙殼貝的竹蟶,喜棲身泥砂地中,長長的外形有利於鑚洞及上下移動,所以也是鑚洞高手,牠鑚洞的深度僅次於西施舌,深度在20公分左右,洞口成小小的橢圓形。
    兩年前在挖赤嘴的時候經常挖到牠,由於牠的肉質口感不錯,以前數量多時有人專門抓牠,人們使用鹽巴灑在洞口,溶解後滲入洞底,因竹蟶殼薄而且兩端殼套無法閉合,因此對海水的鹽度很敏感突然太鹹受不了很快的爬出洞,只要抓住牠ㄧ端就可從泥洞拔出竹蟶。

  • 香山濕地竹蟶原本分佈在海山漁港以北的泥沙區,以前經常可看見村婦手提小水桶,裡頭裝滿鹽巴,頭低低的找竹蟶的洞,此等景象現今已不覆見。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百家姓》(26-3):湛                                                                  湛若水.jpg湛若水

文/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明慧學校】

湛(ㄓㄢˋ)。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姒姓。夏朝時,有個斟灌氏國,是大禹氏族中的一支建立的諸侯國。其地則在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北四十里斟灌店。太康失國後,東夷族人寒浞又代羿稱王,派遣澆率兵攻滅斟灌氏國。原斟灌氏族人為避害,便約定把原國姓斟灌二字合併,各取一半,合成一個湛字,便成湛姓。後代子孫便沿襲、傳延至今。
註:《百家姓》註:湛「系出姒姓,夏同姓諸侯斟灌氏,其後子孫去斗去雚,合二字為湛氏。」

2、以地名命姓。春秋時居住在湛(今河南省寶豐一帶)的人,以地名為姓,稱為湛氏。後代沿襲至今。湛,水名,源出河南寶豐縣東南,東經葉縣,至襄城縣境,入於北汝河。

【郡望】

豫章郡:楚漢之際置郡,治所在南昌,轄歷陵、南昌、彭澤、柴桑等十八縣和兩個侯國,相當今江西省地。

【歷史人物】

湛若水
湛若水(西元1466元~西元1560年)字元明,號甘泉,明朝廣東增城甘泉都(今廣東增城市新塘鎮)人,學者稱其為「甘泉先生」。湛若水在明弘治十八年(西元1505年)參加會試,進士及第,先後被授為翰林院編修、侍讀。嘉靖三年(西元1524年)官至南京吏、禮、兵部尚書,深得世宗倚重與信任,封太子少保。

湛若水和王守仁二人交往甚密,相與倡道京師。湛若水除長期擔任官職外,還熱心捐款贊助書院,而王守仁倡議在九華山建書院講學,獲得湛若水的支持,湛若水亦赴九華講學,並手書勒石的「甘泉」石刻,當時學生濟濟一堂,十分興盛,而湛若水的弟子謹遵師囑,在九華營建書院,以師雅號為名,即「甘泉書院」。

湛若水一生致力於講授理學,他講學中的理念被譽為「甘泉之學」,他與王守仁皆以理學著名而分庭抗禮。

湛若水在嘉靖十九年(西元1540年)歸故里,仍然致力於教育事業,九十歲時還讓人抬著棺材出門講學,他的影響遍及了全國各地,其門徒高達四千餘人。湛若水在嘉靖三十九年(西元1560年)病逝,其著作有《湛甘泉先生文集》、《泉翁大全》等。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申五令                                                                                                        
                                          
 
三申五令
 
 
 
 
◣釋義◥
 
 
 
義參「三令五申」。見「三令五申」條。
 
  ◣典源◥獄長
 
 
此處所列為「三令五申」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孫武》1>
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於吳王闔廬。闔廬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對曰:「可。」闔廬曰:「可試以婦人乎?」曰:「可。」於是許之,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與左右手背乎?」婦人曰:「知之。」孫子曰:「前,則視心;左,視左手;右,視右手;後,即視背。」婦人曰:「諾。」約束2>既布3>,乃設鈇鉞4>,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婦人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復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婦人復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斬左右隊長。吳王從臺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願勿斬也。」孫子曰:「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遂斬隊長二人以徇。用其次為隊長,於是復鼓之。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尹文子》逸文。
 
(2)    約束:指軍令。
 
(3)    布:宣告。
 
(4)    鈇鉞:音ㄈㄨ ㄩㄝˋ,古代之刑具,引申為刑罰。
 
 
〔參考資料〕
 
 
《尹文子》逸文(據《文選.卷三.賦.張衡.東京賦》李善注引)
將戰,有司讀誥誓,三令五申之,既畢,然後即敵。
 
三令五申
1.出處
它最早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孫子分為二隊……約束即布,乃設斧,即三令五申之。」
2.語譯
三令五申」是中國古代的軍令,即軍事紀律的簡稱
3.故事內容
 
春秋時侯,有一位著名軍事學家名孫武,他攜帶自己寫的「孫子兵法」去見吳王闔廬。吳王看過之後說:「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過了,是不是拿我的軍隊試試?」孫武說可以。吳王再問:「用婦女來試驗可以嗎?」孫武也說可以。於是吳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宮中美女,請孫武訓練。 孫武將她們分為兩隊,用吳王寵愛的兩個宮姬為隊長,並叫她們每個人都拿著長戟。隊伍站好後,孫武便發問:「你們知道怎樣向前向後和向左向右轉嗎?」眾女兵說:「知道。」孫武再說:「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後就看我背後。」眾女兵說:「明白了。」於是孫武使命搬出鐵鉞(古時殺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們申戒。說完便擊鼓發出向右轉的號令。怎知眾女兵不單沒有依令行動,反而哈哈大笑。孫武見狀說:「解釋不明,交代不清,應該是將官們的過錯。」於是又將剛才一番話詳盡地再向她們解釋一次。再而擊鼓發出向左轉的號令。眾女兵仍然只是大笑。 孫武便說:「解釋不明,交代不清,是將官的過錯。既然交代清楚而不聽令,就是隊長和士兵的過錯了。」說完命左右隨從把兩個隊長推出斬首。吳王見孫武要斬他的愛姬,急忙派人向孫武講情,可是孫武說:「我既受命為將軍,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將兩女隊長斬了,再命兩位排頭的為隊長。自此以後,眾女兵無論是向前向後,同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複雜的動作都認真操練,再不敢兒戲了。 這故事原出於「史記」的「孫子吳起列傳」。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韓姓                   
拼音:hán xìng

韓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5。韓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五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八六。
編輯本段韓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黄帝裔孫韓流,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
  據史籍《姓氏尋源》記載,上古時黄帝有子昌意,昌意生子韓流,其後裔中有個人叫韓經。傳說,韓經在堯帝執政時期後來成爲了仙人,擧日飛生,傳爲佳話。
  在韓流、韓經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爲姓氏者,稱韓氏,史稱韓氏正宗。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西周王朝晉國侯後裔畢萬的封邑韓原,屬於以居邑名爲氏。
  姬叔虞(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被封賜於唐,因此稱唐叔虞,他建立了唐國,後遷晉地,成爲後來的晉國。唐叔虞的兒子被封爲晉侯,晉侯的後代有畢萬,曾被封在韓原(今山西河津)。畢萬的後代就用先祖封邑爲姓氏,稱韓氏。
  西周初年,周公滅子姓唐國後,封叔虞於唐,史稱晉國,因建都在唐,故叔虞又稱唐叔虞。
  春秋時期,晉昭侯姬伯分封叔父姬成師於曲沃,結構造成了晉國的分裂局面,後爲曲沃武公統一。曲沃武公奪得晉國君位以後,滅掉了周成王之弟所建立的韓國,封其叔父姬萬於韓地,稱爲韓武子。韓武子的曾孫韓厥以封邑爲氏,稱韓氏,這個韓邑在今陝西省韓城縣以南。韓氏一直在晉國位列公卿。至戰國初期,韓厥的七世孫韓虔同趙氏、魏氏一起瓜分晉國,建立韓、趙、魏三國。
  韓國在戰國時期爲“七雄”之一,開國君主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韓武子的後代韓虔。
  起初,韓國建都於平陽(今山西臨汾),到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韓國被周威烈王承認爲諸侯國後,遷都於陽翟(今河南許昌禹州)。
  周烈王姬喜元年(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了鄭國,遷都於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曆經八代,至韓襄王韓倉(姬倉)執政時期,於秦王贏政十六年(公元前230年)被秦國所滅。
  滅國後的韓國宗室和國民,多以故國名爲姓氏,稱韓氏。韓氏族人大多聚居在秦、漢時期的潁川郡一帶。到西漢末年,河南尹韓騫因躲避王莽之亂,移居南陽郡,是爲河南、陝西韓氏。
 
  第三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西漢王朝初期劉邦屬下大將韓王信,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韓王信,是戰國末期故韓襄王韓倉的庶孫。
  劉邦成爲漢王後,立韓王信爲韓王,韓王信後因破楚軍項羽有大功,在劉邦即漢朝帝位後,便剖兵符給他,正式封他爲韓王,以潁川爲王都。後又下詔把韓王信的封邑改在太原以北的地方,以防禦胡人,改以晉陽爲王都。
  韓王信曾請求將其王都改設在馬邑(今山西朔州),自然被被劉邦所拒絕。後來,韓王信叛漢降胡,並出兵攻打太原,結果兵敗。之後,韓王信遂與太子韓嬰亡走於匈奴。
  韓王信亡走匈奴後,又生了個兒子叫韓頹當。後來,韓頹當又率眾重新歸附漢王朝,與韓嬰一起被封侯,韓頹當被封爲弓高侯。後來又因軍功卓著,子孫累登顯仕。
  韓王信一族在西漢末年遭王莽之亂,分播爲昌黎(今河北昌黎)、三原(池陽,今陝西中部)、潁川(今河南禹州)、陽夏(今河南太康)各支系,異地而居,以避國亂,這些韓氏支系都是弓高侯韓頹當的後裔,是韓氏起源比較晚的一個分支。
 
  第四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漢朝時期衛氏朝鮮司馬韓陶,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西漢王朝在漢武帝劉徹執政時期(公元前141年~前87年在位),於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起兵遠征朝鮮.
  漢武帝下令樓船將軍楊僕從山東征集五萬兵卒,左將軍荀彘率十萬漢軍從正面出遼東,兩路夾擊攻破由原燕國後裔創建的衛氏朝鮮都城王險城(今朝鮮平壤),至西漢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衛滿朝鮮被滅亡。其後,漢武帝把衛滿朝鮮的原國土分爲四個郡,分别爲:樂浪郡、真番郡、臨屯郡及玄菟郡,歷史上合稱爲“遼東漢四郡”。
  衛滿朝鮮大司馬韓陶(韓陰)在王險城破前,率部下投降,被漢武帝封爲荻苴侯,封地在今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一帶,稱荻苴國。韓陶一族及其屬下後留居江浙地區,融入漢族,世代繁衍生息,形成韓氏一族。
 
  第五個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中有出大汗氏、破六韓氏部落。
  在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農曆1月,魏孝文帝下令改鮮卑複姓爲漢姓。
  當時北鮮卑族有複姓出大汗氏,北魏孝文帝在進行漢化改革時,因“汗”與“韓”音相近,因而把“出大汗”改爲單姓“韓”氏,同時把鮮卑族的複姓破六韓氏也改爲單姓“韓”氏。
 
  第六個淵源:源於倭夷,出自唐朝時期廷衛韓志和,屬於帝王賜姓爲氏。
  大唐王朝在唐憲宗李純執政時期(公元805~820年在位),屬下有個著名的飛龍衛士韓志和,爲倭奴國人,原名待考。他崇尚中華文化,自願留居中原,成爲唐憲宗的貼身衛士。
  韓志和有着靈巧的手藝,他善於把木頭雕刻成鸞鶴鳥鵲等的形狀,然後把機關放到它們的肚子里,發動機關,它們就飛到二、三百尺的高空,飛到幾百步外才落下來。他後來又爲唐憲宗制作龍床禦榻,腳一踩上去,龍的鱗須爪角全都會動,卷曲而有氣勢,像活的一樣。傳說,他曾在唐憲宗面前放出五、六十頭蠅虎子(一種大體型的蜘蛛),把它們分開站成隊,讓它們按梁州曲跳舞,完全符合曲子的節拍,唱到詞的時候,殷殷有聲,曲子唱完就一個接一個地退下去,好像有尊卑等級似的。
  唐憲宗當時看到後非常高興,重賞給他許多金錢和絲綢,並賜姓爲“韓”,名“志和”。而韓志和一出宮門,就把那些金錢和絲綢全施舍給别人了。
  韓志和後來留居中國,後裔子孫融入漢族,主要分布在四川、貴州一帶地區,世代爲韓氏。
 
  第七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哈勒圖特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哈蔔圖兒哈思部,以部爲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Haltut Hala。蒙古族、滿族哈勒圖特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韓氏。
  ⑵.蒙古族吉喇特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Gilat Hala。蒙古族、滿族吉喇特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後多冠漢姓爲韓氏。
 
  第八個淵源:源於回族,出自元朝時期西域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回族中的韓氏,據山東禹城縣韓家寨《韓氏祖墓碑志》記載:“邑西韓氏,居韓家寨,來自西域,崇奉回教,爲邑望族……”
據傳,回族韓氏於元朝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由今青海省循化縣遷入山東禹城一帶,初居西白莊(大程鄉)一帶,後於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遷至韓家寨,其後裔子孫後以居地名稱漢化爲韓氏。
  此外,於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入朝歸附、在南京錦衣衛任百戶的西域回回族人蔔爾者丁,其四世、五世孫均改爲了韓氏。在西北地區,有一些回族韓氏,祖上系青海循化撒拉族韓氏。
  清朝時期,居於今甘肅省循化廳的土司是撒拉回人,後取漢字“韓”爲其族姓,世代相傳至今。
 
  第九個淵源:源於鄂溫克族,出自明朝時期鄂溫克哈爾卡拉部,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布特哈志略》記載,鄂溫克族哈爾卡拉氏,世居雅魯河流域(今嫩江支流雅魯河流域)。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Harkala Hala。
  鄂溫克族、滿族哈爾卡拉氏,在清朝晚期以後多冠漢姓爲韓氏。
 
  第十個淵源:源於羌族,出自明朝時期西羌可汗部,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明朝時期,居於今甘肅省臨夏地區的大土司爲可汗部首領,爲可汗氏,在明太祖朱元璋嚴令禁胡姓的厲詔下,改姓氏爲漢字單姓韓氏。
 
  第十一個淵源:源於西域人,出自明朝時期西域人實哈塔氏,屬於帝王賜姓爲氏。
  明朝初期,有元朝時期留下的西域人實哈塔,原爲安息人(今伊朗),精通天文數術,明太祖朱元璋賜其姓爲韓氏。
 
  第十二個淵源:源於彝族,出自明朝時期西南彝族安韓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嚴令禁胡姓,在西南地區的彝族安韓氏族人便將原姓氏省文改爲單姓韓氏。
 
  第十三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哈勒塔喇氏,滿語爲Haltala Hala,世居吉林烏拉,後多冠漢姓爲韓氏、哈氏。
  ⑵.滿族哈斯呼哩氏,亦稱哈呼拉氏,滿語爲Hasihuri Hala,世居伯都訥(今吉林松源)。後有錫伯族引爲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韓氏、哈氏。
  ⑶.滿族韓佳氏,亦稱韓爾佳氏,滿語爲Hangiya Hala,祖先原爲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擕,後逐漸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爲遼東女真,世居地廣泛,後所冠漢姓即爲韓氏。
  ⑷.滿族罕紮氏,滿語爲Hanja Hala,漢義“廉潔、清潔”,世居巴顏和羅地區(今内蒙古錫林郭勒西烏珠穆沁旗),後多冠漢姓爲韓氏。
  ⑸.滿族罕古拉錦氏,源出元朝時期女真合答斤部後裔,以部爲氏,滿語爲Hangulagin Hala,爲滿族脱譜姓氏之一,世居分散,後多冠漢姓爲韓氏。
  ⑹.滿族翰顏氏,滿語爲Hanyan Hala,世居赫林台(今遼寧東部地區)、嫩河等地,後多冠漢姓爲韓氏。
  ⑺.滿族赫濟哩氏,亦稱哈齊里氏,滿語爲Hegiri Hala,世居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輝發部集聚區,包括輝發城、多壁城等地),後多冠漢姓爲韓氏。
  ⑻.滿族金米特氏,滿語爲Ginmit Hala,爲滿族脱譜姓氏之一,今北京市滿族中有此姓氏族人,所冠漢姓爲韓氏。
  ⑼.滿族顏濟哩氏,亦稱楊吉哩氏、焉哲勒氏,滿語爲Yangiri Hala,世居沈陽、伯都訥(今吉林松源)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爲姓氏者。滿族、錫伯族顏濟哩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韓氏、閻氏、楊氏、沈氏等。
  ⑽.滿族哈勒塔喇氏,滿語爲Haltala Hala,世居吉林烏拉(今吉林松源),後多冠漢姓爲韓氏、哈氏。
 
  第十四個淵源: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錫伯族哈斯胡里氏,亦稱哈斯呼哩氏、哈呼拉氏,世居伯都訥(今吉林松源)。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Hasihuri Hala。錫伯族、滿族哈斯胡里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均改爲漢姓韓氏。
  ⑵.錫伯族韓吉利氏,世居伯都訥(今吉林松源)。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Hajeri Hala。錫伯族、滿族韓吉利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韓氏、哈氏。
  ⑶.錫伯族韓亞喇氏,世居伯都訥(今吉林松源)。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Hanjala Hala。錫伯族、滿族韓亞喇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韓氏、哈氏。
 
  第十五個淵源:源於柯爾克孜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在歷史上,散居於黑龍江省的柯爾克孜族嘎普韓部落,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取漢字“韓”爲姓氏,稱韓氏。
 
  第十六個淵源:源於朝鮮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旗分内高麗姓》記載,滿清建國後,世居義州(今朝鮮新義州“義州古城”)、開城府(開州,今朝鮮開城)的朝鮮族人,皆冠漢姓爲韓氏。
 
  第十七個淵源:源於鄂倫春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布特哈志略》記載:
  ⑴.鄂倫春族卡格依爾氏,亦稱卡日基爾氏,世居雅魯河流域(今嫩江支流雅魯河流域)。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Kagelr Hala。後多冠漢姓爲韓。
  ⑵.鄂倫春族哈爾卡拉氏,滿語爲Harkala Hala,世居雅魯河(今嫩江支流雅魯河流域),所冠漢字姓韓。
 
  第十八個淵源:源於各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在今保安族、土家族、苗族、壯族、白族、黎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韓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韓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編輯本段分化
  據《姓纂》記載:“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孫韓王安,爲秦所滅,子孫分散,江淮間音,以韓爲何,遂爲何氏。”即周成王分封其第叔虞於韓。其孫韓王安,原居韓邑 ( 一說在山西河津縣 ) 爲秦國所滅。子孫分散於江淮之間。江淮方言,音“韓”變“何”,逐爲“何”氏。因此,何姓是由韓姓分化出來的。何源出於音訛,是“韓”的誤讀。何、韓原本是同姓是唐以後的有姓氏書及姓氏學者的共識。唐朝林寶的《元和姓纂》、宋代鄭焦的《通志·氏族略》以及《廣韻》、《氏族大全》、《古今姓氏書辯證》、明代的《萬姓通諳》、《氏族博考》、《姓(角崔凹)》,直至近人岑仲勉、孫望的《元和姓纂》四校記,無不記載“何氏爲韓氏”,何韓爲一家。
編輯本段遷徙分布
  韓氏是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五位,人口約九百三十五萬三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58%左右。
  韓氏最初得姓是在今陝西韓城,韓氏的繁衍發展主要有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及唐宋三個時期。
1.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是韓氏最主要的發展時期。自三家分晉之後,韓國建都於平陽,韓景侯時,遷都於陽翟,至韓哀侯時,又遷都於新鄭。韓國的多次遷都,使韓氏迅速繁衍,也使得韓氏在河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至後來韓氏迅速成爲當地的一大望族,並且成爲韓氏歷史上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2.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兩漢時期韓氏的兩大郡望已經形成。與此同時,已有韓氏遷居江蘇。
  魏晉南北朝之時,因中原多年戰亂,小國林立,韓氏從河南等地大擧南遷。
3.隋、唐時期:

  唐憲宗時,韓愈被貶潮州刺史,爲韓氏入廣東最早者。唐末已有韓氏遷至福建。
  韓氏的發展、流布,從春秋戰國的遷地、徙都、拓展,經潁昌黎、南陽、相州、越城各個世系,到南宋以後,就幾乎逐漸遍及全國。其中浙江、江蘇、湖北、安徽等地的韓氏,多爲韓世忠的支系子孫。
4.兩宋時期:

  南宋末,曾於建炎南渡至浙江的韓氏後裔禦前大將軍韓先,扈駕南下,由浙江人福建,由福建而廣東平遠縣.南宋時,番禺古塌韓氏,南渡之後,先是居於浙江會稽,相傳韓世卿謫廣南後,即居於南雄珠璣巷。後來他的孫子韓振宗(一說韓洪澤)又由南雄徙廣州番禺。
  從南宋起,經元、明而至清,韓氏在江南的流布,範圍越來越廣,支系越來越多,人數越來越眾。
  湖南湘潭雲湖韓氏,爲當地望族。其祖自明朝由安徽徙江西,後由江西徙湖南星沙(今湖南長沙),再由星沙徙雲湖。
  江蘇蘇州韓氏,是韓琦十二世孫由安徽鳳陽遷往蘇州的,後又有一支由蘇州遷海安(今江蘇海安)。另外,蘇州韓氏還有一支是由浙江柘林山頭遷入的。
  自南宋以後,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福建等省,都是韓氏遷居生息之地。每遷徙一次,就開拓一地,流布一方。四川、廣西、台灣省等省,先後也有韓氏遷入。
  韓氏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和東北地區。
5.遷流海外:

  韓氏的流布在海外亦有流布發展,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英國、新加坡、越南、古巴、法國、美國、瑞士等。他們祖孫相繼,僑居國外,艱苦創業,不僅爲所在該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而且爲中國,爲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的聯繫,爲傳播中華文化,爲增進與各有關國家的友誼,也都做出了寶貴的貢獻。在海外韓氏中,各有關國家都出現了一批事業突出、成績顯著、爲該國或爲當地所認可的代表性人物。
6.潮汕、台灣省韓氏同系韓愈裔孫:

  韓清奇,福建莆田人,元末明初爲避戰亂由福建莆田遷居於潮州府揭邑之霖田(今揭西河婆)。據揭陽《韓氏族譜》記載,韓清奇的遠祖是唐朝末年蔔居於福建沙縣的兵部侍郎韓。
  韓致光(公元842~923年),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韓官拜左諫議大夫,遷中書舍人。乾寧三年(公元897年)任兵部侍郎。後爲避迫害而占籍福建沙縣,成爲福建韓氏的始祖。按江蘇《錫山韓氏宗譜》,韓乃是韓愈的五世孫。韓愈生韓昶,韓昶生韓綰,韓綰生韓亙,韓亙生韓。
  由此看來,韓清奇是韓愈的後世裔孫。據韓思道編撰,刊於1973年的《韓氏家乘考》,祖籍河南孟縣(韓愈家鄉)的韓氏“清“字輩中,有韓清濂,韓清溪。後來兩人皆南下遷徙蔔居台灣省。這說明,河南孟縣的韓氏輩序與由福建莆田遷潮的韓氏輩序相吻合。從而可以看出,福建莆田的韓氏是由河南孟縣的韓氏輾轉遷徙而來的。這就更進一步證實了韓清奇(福建莆田人)是韓愈(河北昌黎人)的後裔。自韓清奇占籍潮汕之後,韓氏便在潮汕地區蕃衍遷播。
  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韓清奇裔孫韓見渠由揭邑霖田到黄隴都松柏藍村設私塾授學徒,並在那里定居下來。其家眷最後蔔居於潮陽黄隴都潘岱(今廣東汕頭紅場鎮潘岱);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韓見渠第六代裔孫韓振灝由潘岱遷居於黄隴都劉厝庵(今廣東汕頭仙城鎮劉厝);今台灣省的桃園、八德等地的韓氏也是韓清奇的後裔。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另一支韓氏也由福建莆田遷徙入潮,其開基祖爲韓鎮翁,韓鎮翁最先蔔居於潮陽峽山都長厝村(今廣東汕頭沙隴鎮),清初遷界,韓鎮翁裔孫被迫遷徙各地。今仙城鎮新湖村、五石及仙城,潮州彩塘,普寧鹹寮,惠來點埔、里行、神泉及陸豐碣石國頭及湖東,皆系韓鎮翁之後。潮汕人口約兩萬移居港台等地超三萬。
  潮汕韓氏人口不到兩萬。揭陽約一萬,主要集中於揭西河婆,惠來點埔、里行及普寧鹹寮;汕頭約五千餘人,主要集中在潮陽仙城鎮新湖,五石及劉厝,紅場鎮的潘岱,陳店鎮的定安及海門鎮的城北、北新;潮州約兩千餘人,主要集中在潮安彩塘;此外,旅居港、澳、台及東南亞各地的潮汕籍韓氏約三萬多人。
 
編輯本段郡望堂號
郡望

  穎川郡:戰國時期秦國滅韓國後,以所得韓地於秦王贏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潁川郡。之所以名爲穎川郡,是因爲有一條河,名爲穎水,其上游支系流經郡中大部分地區。郡治設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許昌市、長葛縣、登封市、寶豐縣以東,尉氏縣、郾城縣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市以北一帶的廣大地區。南北朝時期東魏朝武定年間(公元543~550年)治所移至穎陰(今河南許昌),北齊則改爲長社縣。隋朝初期曾廢黜穎川郡。唐朝時期複改爲長社,後又曾改許州爲穎川郡。
  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區。戰國時期魏國的南陽,一部分屬韓國,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兩國。秦朝時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醜,公元前272年),爲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置南陽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陽),後秦國大將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進攻韓國克取了南陽,使韓國本土與上黨郡被分隔。兩漢之際,南陽郡轄二十六個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内鄉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後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廢黜,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複置。唐朝初期又被廢黜,唐天寶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鄧州南陽郡爲良穰縣(今河南鄧縣)治所。元、明、清諸朝,南陽府治皆在南陽,即漢朝的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
  昌黎郡:昌黎郡是在魏晉南北朝乃至隋唐時期逐漸形成的。自三國曹魏於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設置遼東屬國,後改爲昌黎郡,轄境相當於今遼寧遼河以西大凌河中下游及小凌河流域地區。至隋朝初期,以昌黎(今遼寧義縣)爲中心,在遼河以西設有昌黎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昌黎縣一帶。隋、唐兩朝在盧龍縣境内。大遼國時期置廣寧縣,爲營州治所。大金國時期爲昌黎縣。
堂號

  潁川堂:以望立堂。
  南陽堂:以望立堂。
  昌黎堂:以望立堂。唐朝大文學家韓愈,河北昌黎人。他一生從事古文運動,反對駢體文的華而不實,主張恢複秦,漢朝的散文體。歷史上稱他“文起八代之衰”。
  泣杖堂:漢朝時候,韓伯愈最孝。一次他犯了過,母親用拐杖打他,他的眼淚像下雨一樣掉下來。母親很奇怪地問:“我過去打你,你都是歡歡喜喜地接受,今天爲什麼掉淚呢?”伯愈哇地一聲哭了出來,對母親說:“娘呀!過去您打得疼,我知道母親建康有力,所以喜歡;今天杖落在我身上,我一點兒感不到疼了,我知道母親體力衰弱了,所以難過得掉淚。”
  畫錦堂:資料有待補充。
  榮歸堂:資料有待補充。
  榮事堂:資料有待補充。
  書錦堂:資料有待補充。
  繼錦堂:資料有待補充。
  福蔭堂:資料有待補充。
  恭壽堂:資料有待補充。
  永思堂:資料有待補充。
  翕和堂:資料有待補充。
編輯本段韓姓家譜文獻
  詳見》》韓姓家譜文獻
 
編輯本段韓姓字輩排行
  詳見》》韓姓字輩排行
 
編輯本段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名高三傑;文冠八家:上聯典出漢朝初期的軍事家韓信,淮陰人,初屬項羽,繼歸劉邦,被任爲大將。楚漢戰爭中,劉邦用他的計策,攻占關中。劉邦與項羽在滎陽、成皋間相持時,他率軍抄襲項羽後路,破趙取燕、齊,又與劉邦會合,在垓下擊滅項羽。漢朝建立,被封爲楚王,因被人告發謀反,降爲淮陰侯,又被告在長安謀反,爲呂後所殺。善於帶兵,著有兵法《韓信》三篇。與蕭何、張良並稱“漢初三傑”。下聯典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人,早年成孤兒,由兄嫂撫養,刻苦自學。貞元年間進士,官監察御史,因故貶爲山陽令,後任國子博士、刑部侍郎等,參與平定淮西的戰役。又因諫阻憲宗迎佛骨,被貶爲潮州剌史,後官至吏部侍郎。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極力反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爲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被列爲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詩力求新奇,以文入詩,對宋詩影響較大。有《昌黎先生集》。
  南陽望族;北鬥高名:全聯典出唐朝時期的韓愈,博通經史百家,爲文筆力雄健,氣勢磅礴,爲後世古文家所崇,仰之如泰山北鬥。
  勇推擒虎;兵罷騎驢:上聯典出隋朝大將韓擒虎,原名豹,字子通,河南東垣人,有文武才能,以膽略著稱。北周時襲父爵爲新義郡公,隋文帝任他爲廬州總管,委以滅陳重任,開皇年間爲先鋒,渡江攻入建康,俘穫陳後主,因功進位爲上柱國。下聯典出南宋名將韓世忠,字良辰,綏德人,行伍出身,防禦西夏有功,又曾以偏將參加鎮壓方臘起義軍。宋金戰爭開始後,在河北力抗金軍,後隨高宗南下,升至浙西制置使,因討伐劉正彥兵變有功,任禦營左軍都統制。建炎年間,金兵渡江,他率八千人乘海船到鎮江,扼守長江,斷金兵後路,轉戰至黄天盪。紹興年間,在大儀大破金和偽齊聯軍,被稱爲中興武功第一役,後任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極力謀劃恢複。秦檜主和,他多次上疏反對,被召至京,授樞密使,解除兵權,自請解職,隱居西湖,擕酒騎驢,以游玩自樂。逝世後追封爲蘄王。
  賈勇擒主;擕酒騎驢:上聯典指隋朝時期的韓擒虎屢挫陳師,擒穫陳主歸,進位上柱國。下聯典指南宋·韓世忠爲秦檜所忌,罷其兵權,韓騎驢擕酒,縱游自樂。
  高文翊世;道降翕和:全聯典指唐朝時期的韓愈文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倡“文以載道”說。
  堂開晝錦;詩著香奩:上聯典出北宋大臣韓琦,字稚圭,相州安陽人,天聖年間進士,官右司諫,曾上書彈劾宰相王隋、陳堯佐,參知政事韓億、石中立,使四人同一天被革職。寶元年間,出任陝西安撫使,與範仲淹共同防禦西夏,當時人稱“韓範”,邊地謠諺說:“軍中有一韓,西贼聞之心膽寒。”後曆任定州、並州知州,在並州時,收回契丹冒占的土地,立石爲界,並駕駛防禦。嘉祐年間入朝,任樞密使、宰相,經英宗至神宗,執政三朝,後出知相州、大名。王安石變法,他多次上疏反對,與司馬光等人同爲保守派首腦。封魏國公,著有《安陽集》。家中建有晝錦堂,歐陽修爲之寫《晝錦堂記》。下聯典出唐末詩人韓偓,字致堯,自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人。龍紀年間進士,曆官弄部員外郎、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曾隨昭宗逃奔鳳翔,官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後因不願歸附朱全忠而被貶官。早年詩作多寫豔情,辭藻華麗,被稱爲“香奩體”;晚年所作,多寫唐末政治變亂及自己的遭遇,風格慷慨悲涼,有《韓内翰别集》。
  錦州世澤;南海家聲:全聯典指唐朝時期的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爲潮州(唐屬南海郡)剌史。
五言通用聯

  有客如擒虎;無錢請退之:上聯典指隋朝大將韓擒虎。下聯典指唐朝文學家韓愈(字退之)。上下聯均切韓氏。
  汲古得修綆;文章大雅存:佚名集唐詩句題韓氏祠。下聯爲唐朝文學家韓愈詩句。
  八代名猶昔;三餘課業新:全聯典出唐朝文學家韓愈,主張恢複儒家正統地位,堅決排斥佛老,對唐王朝詔迎佛指骨進宮,呈遞了諫迎佛骨表的奏章,幾乎被殺,謫貶潮陽,仍不後悔。“八代”,指韓愈“文起八代之衷”。“三餘”謂:“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八,陰雨者時之餘也。”
七言通用聯

  輨輨光鎖千門日;赫赫名標五色雲:全聯典指北宋時期的韓琦事。
  章台柳詩才子筆;夜照白圖匠心功:上聯典出唐朝詩人韓詡,“大曆十才子”之一,詩集中有《章台柳》詩。下聯典出唐朝畫家韓幹,善畫名馬,《照夜白圖》爲他的存世代表作。
  文價早歸唐吏部;將壇今拜漢淮陽:上聯典指韓愈,官至吏部侍郎。下聯典指漢初軍事家韓信,淮陽人。
  慷慨千金酬一飯;正嚴一表重千秋:上聯典出韓信,曾受瓢母一飯之恩,後贈以千金。下聯典出韓愈,因《諫迎佛骨表》奏章,幾乎被殺。
  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采用湖南省衡陽韓文公(韓愈)祠聯。
  文明氣運參天地;殿墨萬年貫古今:采用台灣省台南市韓文公祠聯。
八言以上通用聯

  紅葉題詩,喜逢良友;碧輿卻坐,務絕奢華:上聯典出唐朝時期的於祐題詩紅葉,爲宮女韓采萍拾得藏之。後二人結爲夫婦。下聯典出唐朝時期的柳公綽妻韓氏,每歸,不坐金碧輿,着素衣,屏絕奢華。
  對至今留,自有傳家雲葉;制不可草,豈徒爭豔香奩:上聯典指北宋時期的韓琦事。下聯典指唐朝末期的韓偓事。
  開漢將才,允矣無雙國士;有唐相業,卓然第一文臣:上聯典出韓信。下聯典出唐朝名相韓休,工文辭,有“筆頭公”之稱。
  制不右草,豈徒爭豔香奩;對至今留,自有傳家雲葉:上聯典出唐朝末期的詩人韓偓,著有《香奩集》。下聯典出北宋大臣韓琦。
  金殿傳臚,雲呈五彩之瑞;詞場樹幟,文起八代之衰:上聯典出宋朝時期的大臣韓琦,傳其中擧時有五色雲現。下聯指唐朝時期的韓愈。
  原道有宏文,南海波平能逐鱷;成仙也好義,藍關雪擁度離塵:采用安徽省蕪湖縣新義街韓氏宗祠聯。
  北鬥舊家聲,羨當頭皓月一輪,光茲堂構;南陽新世第,仗對面青山萬歲,壯我門楣:采用安徽省潛山縣西山村韓氏宗祠聯。
  文章起八代之衰,諫佛骨、馴鱷魚,養士治民,昌黎德教千秋在;相業定兩朝之策,銘彝鼎、被弦歌,豐功偉績,魏王聲名萬古傳:采用廣東省平遠縣韓氏南陽堂聯。
典故、趣事

  死灰複燃:源於《史記•韓長孺列傳》。
  獨當一面:源於《史記•留侯世家》。
  胯下之辱:源於淮陰侯韓信。
  多多益善:源於《史記•淮陰侯列傳》。
  餘音繞梁:古代有個叫一位韓娥的善於唱歌的女子,往東到齊國去。在路上,吃的東西沒有了,經過雍門時,她用歌聲換取食物。歌唱完後,她走了,可是,歌聲的餘音還縈繞着雍門的大梁回響,三日不絕。住在附近的人,還以爲她沒有走呢!韓娥路過旅店時,有個旅客欺侮她,她放聲哀哭,發出悠長的哭泣,使得當地的老人與小孩也想哀傷地相對哭泣,三天吃不下東西,欺侮過她的那個旅客連忙追趕着向她道歉。韓娥又用舒緩的長聲唱起了歌,使當地的百姓高興地跳起了舞,跳得都停不下來。隻好送了韓娥很多的禮物,才讓她離開。因此,雍門的人,至今善於唱歌,也愛哭泣,這是仿效韓娥的聲音。
  韓湘子的傳說:韓湘子,字清夫,韓愈的侄孫子。韓湘子生平無考,民間傳說其爲“八大仙”之一。他手中的寶物名爲紫金蕭,據說是用南海紫竹林里的一株神竹做的。韓湘子是道教八仙中比較年輕的一位神仙,也是歷史上確實存在的人物。根據歷史記載,他本來名叫韓湘,是唐朝(公元681~907年)著名的大文學家韓愈的侄孫,曾經考取了進士並擔任過唐朝時期中央政府的官職。在官方的歷史著作中,並沒有說他修道成仙。
 
 
編輯本段韓姓名人
韓姓歷史名人

  韓厥:(生卒年待考),韓獻子。著名春秋時期晉國上卿。
  韓簡:戰國時期晉國韓氏家族的第三任領袖。
  韓武:戰國時期韓國的第六任君主。
  韓非:(公元前280~前233年),又稱韓非子;韓國人(今河南)。戰國末期思想家,法家創始人。
  韓信:(公元前?~前196年),淮陰人(今江蘇淮陰)。秦末漢初著名軍事家。
  韓安國:(公元前?~前127年),字長孺;梁縣成安人(今汝州小屯村)。著名西漢朝政治家。
  韓遂:(公元?~215年),字文約。著名東漢將領。
  韓嬰:西漢著名的今文經學家
  韓馥:東漢末年的軍閥
  韓當:東漢三國時期將領。
  韓浩:東漢三國時期將領
  韓擒虎:(公元538~592年),字子通;河南東垣人(今河南新安)。著名隋朝將領。
  韓翃:(生卒年待考),字君平;河南南陽人(今河南沁陽)。著名唐朝詩人。韓翃爲“大曆十才子”之一(其餘爲李端、盧綸、吉中孚、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諱、夏侯審唱和),存詩較多,有《韓君平集》。 
  韓滉:(公元723~787年),字太沖。著名唐朝政治家、畫家。《五牛圖》作者。  
  韓 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陽人(今河南孟縣)。著名唐朝文學家、哲學家。
  韓 偓:(公元844~923年),字致堯,小名冬郎;京兆萬年人。著名唐朝詩人。
  韓幹:唐朝畫家。
  韓延徽:(公元882~959年),字藏明;幽州安次人(今河北安次)。著名遼國大臣。
  韓熙載:(公元902~970年),字叔言;濰州北海人(今山東濰坊),著名五代十國南唐官吏。著有《定居集》、《擬議集》(已佚)、《格言》五十餘篇傳世,論古今王霸之道,舒雅爲之作序。 
  韓令坤:(公元923~968年),磁州邯鄲武安人(今河北邯鄲)。著名北宋將領。宋乾德六年(公元968年)病逝,宋太祖於講武殿爲其發喪。
  韓侂冑: 南宋大臣。
  韓琦:(公元1008~1075年),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人(今河南安陽)。著名北宋宰相。
  韓億:(生卒年待考),字宗魏;雍丘人(今河南杞縣)。著名北宋大臣。
  韓絳:(公元1012~1088年),字子華,韓億第三子;開封雍丘人(今河南杞縣)。著名宋朝大臣。
  韓駒:(公元1080~1135年),字子蒼,學者稱“陵陽先生”;仙井監人(今四川仁壽)。著名兩宋詩人。
  韓昉:(公元1075~今),字公美;燕京人(今北京)。著名遼末金初重臣。
  韓德讓:遼朝名臣。
  韓企先:(公元1082~1146年),興中府人(今遼寧遼陽),祖籍薊州玉田(今河北薊州)。著名金國宰相。
  韓世忠:(公元1089~1151年),字臣良;綏德人(今陝西綏德)。著名北宋抗金將領。
  韓道昭:(生卒年待考),字伯暉;真定松水人(今河北正定)。著名金朝音韻學家。
韓道昭曾撰《五音集韻》,改併《廣韻》韻部。又改變韻書編,次體例,用“三十六字母”排列各韻中的字,是韻書與等韻學相結合的首創者。
  韓山童:(公元?~1351年),欒城人(今河北欒城)。著名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
  韓林兒:(公元?~1366年),欒城人(今河北欒城)。著名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
 
韓姓近現代名人

  韓複榘:(公元1891~1938年),字向方;河北霸縣人。著名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
  韓德勤:(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台灣省“國防部“聯合勤務總司令部副總司令。
  韓浚:(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七十三軍軍長。
  韓錫侯:(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三十七集團軍副總司令。
  韓漢英:(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三十六集團軍副總司令。
  韓增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七十一軍八十八師師長。
  韓先楚:(公元1913~1986年),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紅安)。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
  韓偉:(公元1906~1992年),湖北黄陂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韓練成:(公元1908~1984年),原名韓圭璋;寧夏固原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韓振紀:(公元1905~1975年),河北高邑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韓增:(公元1929~),河北藁城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中將。
  韓懷智:(公元1922~2003年),河北平山古月鎮曹家莊村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韓濟生:(公元1928~),浙江名山人。著名生理醫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韓啟德:(公元1946~今),上海人。著名病理生理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歐美同學會理事會會長。
  韓三平:現任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一級導演。
  韓正:上海市市長。
  韓喬生:央視體育頻道解說員
  韓少功:中國名作家。
  韓啟德:作家
  韓紅:歌手
  韓磊:歌手
  韓棟:演員
  韓曉鵬:中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
  韓寒:中國八十後作家旗手。
  韓雪:中國内地影視歌三棲女明星。
  韓瑜:台灣女演員。
  韓湘甯:台灣知名的油畫家。
  宋氏家族:嚴格說法應爲“韓氏家族”宋藹齡、宋慶齡、宋美齡、宋子文之父宋嘉澍原名韓教准,韓教准之父韓鴻翼,祖籍河南安陽,南宋遷入海南文昌。
大韓民國

  韓升洙:韓國總理。
  韓石奎:韓國名演員。
  韓庚:大韓民國偶像團體Super Junior成員之一。
  韓彩英(한채영):韓國女演員
  韓孝珠(한효주):韓國女演員
  韓佳人:韓國模特兒及女演員。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19 Fri 2016 10:16
  • 置頂 言偃

 
言偃                                
拼音:Yán Yǎn (Yan Yan)
言偃(前506年-前443年),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稱言游,又稱叔氏,春秋末吳國常熟人,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中唯一南方人,後學成南歸,道啟東南,對江南文化的繁榮有很大貢獻,被譽爲“南方夫子”,唐開元封“吳侯”,宋封“丹陽公”,後又稱“吳公”。時子游爲武城宰,以禮樂爲教,故邑人皆弦歌也。子游特習於禮,在孔門十哲中以文學著名。曾任魯國武城宰,用禮樂教育士民,境内到處有弦歌之聲,孔子對此表示讚賞——孔子曾說:“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論語·陽貨》)子游和子夏同列文學科,文學指詩、書、禮、樂文章而言,所以子游之學以習禮自見,更重要的是他能行禮樂之教。
 

 

人物簡介

 
言偃像
          言偃像
  言偃 (前506--前443 )。字子游,又稱叔氏。春秋時常熟人。孔門72賢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擅文學,曾任魯國武城宰,闡颺孔子學說,用禮樂教育士民,境内到處有弦歌之聲,爲孔子所稱讚。孔子曾雲:“吾門有偃,吾道其南。”意即我門下有了言偃,我的學說才得以在南方傳播。故言偃被譽爲“南方夫子”。後人配祀孔廟,稱“十哲人第九人”。唐以後多次追封。明嘉靖時改稱“先賢言子”。清康熙時設置五經博士一員,由言偃後裔世襲。今虞山鎮言子巷有言子故宅,虞山東嶺有言子墓,學前街有言子專祠,州塘畔有言子故里亭。

  言偃爲上海市奉賢縣所崇尚,以爲是其故鄉,奉賢的得名就是來自言偃。據說二千多年前的先秦時期,被後世尊爲聖賢的孔子辦學興儒,其弟子言偃學成後,辭官歸學。相傳公元前444年,言偃來到東海之濱開設學館,不但教授弟子學文習字,更以儒學的禮儀教人育德。在言偃的倡導下,海隅處處可聞禮樂之聲,言偃也被海隅百姓尊爲“賢人”。爲紀念這位畢生致力於傳學興禮的賢人,後人將縣名取爲“奉賢”,建造了“言子祠”,以表達懷念之情,更彰顯後人以言偃爲楷模,崇尚“敬奉賢人,見賢思齊”的民風。 如今“敬賢、學賢、齊賢”已然成爲奉賢市民的行爲准則。
 

 

生平簡介


  言偃(公元前506-公元前443),字子游,又稱叔氏。春秋吳國琴川(今江蘇常熟)人,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擅長文學。26歲出仕魯國武城宰,提倡以禮樂爲教。早年在中原培育儒學人才,晚年返回江南,道啟東南,文開吳會,從游者眾。後人奉祀累世不絕。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冬,63歲的言子不顧年邁,從家鄉琴川(今常熟)出發,横渡東江(今黄浦江),來到海鹽古縣的青溪(今上海奉賢)傳學,這是言子在吳中最後的一次講學傳道之行。

  言子教授弟子學文習字,更以儒學的禮儀道德教人育德。在言偃的倡導下,海隅處處可聞孔樂之聲。言偃也被海隅百姓尊爲“賢人”。爲紀念這位畢身致力於傳學興禮的賢人,後人在如今的奉賢鎮建造了“言子祠”,還將縣名取爲“奉賢”,以表達懷念之情,更彰顯後人以言偃爲楷模,崇尚“敬奉賢人,見賢思齊”的民風。
 

 

《論語》記載


  《 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孔子的說法一方面是惋惜子游大才小用,一方面是對子游能行禮樂表示欣慰。

  《論語·論孝》: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别乎?”語譯:子游向孔子請問孝道。孔子回答說:“現在一般所謂的孝顺父母,認爲隻要做到養活父母,就算是盡孝了。如此說來,人飼養犬馬等動物時,也一樣供給它們食物,如果不以恭敬之心侍奉父母,那和養動物又有何區别呢?”

  孔子論孝重在一個“敬”字,養而能敬,才算合了孝的内外之道於一體。
 

 

主要思想


  在教育實踐中,言子認識到中國社會已從“天下爲公”的時代,發展到“天下爲家”的時代。雖然當時“大道既隱”,那種“大同”社會的美好生活已無法求得,但是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小康”之治,還有可能爭取。這使言子在教育的起點上,有了堅定的社會理想。在教育的目的上,有明確的經世致用宗旨。

  在教育内容上,言子除能用“六藝”和《論語》等對弟子進行基礎教育,還能用三代典章培育傳人,這門絕學,唯言子得以獨傳。在教育方法上,言子有特别的重本傳人之術。言子采用禮樂之教,逐步深入於孔子之道,使學者從小陶冶關心國家、愛護人民的道德操守,把握和運用治國安民的道理。言子施行“小康”之政,既重視學齡期間的青少年教育,更重視對社會上取得官職的“君子”和民間百姓的教育。

  在孔子儒學中,言子所傳理想最爲高遠,議論最爲深宏,所謂“賢者識其大,不賢者識其小”,言子可謂孔門之大賢。子游、子思、孟子一脈相承,這一派秉承孔子“天下爲公”的思想,主張“君宜公擧”,“民可廢君”。在早期儒家之中,這一派人民性、主體性、抗議精神最強,是早期儒家的嫡系和中堅。
 

 

言偃語錄

《論語》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子游爲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嚐至於偃之室也。”

  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

  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子游曰:“吾友張也,爲難能也,然而未仁。”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爲仁矣。”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禮記》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游於觀之上,喟然而歎。仲尼之歎,蓋歎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歎?”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贼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爲己。大人世及以爲禮,城郭溝池以爲固,禮義以爲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弟兄,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爲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爲殃,足謂小康。”

  公儀仲子之喪,檀弓免焉。仲子舍其孫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 前聞也。”趨而就子服伯子於門右,曰:“仲子舍其孫而立其子,何也?”伯子 曰:“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微子舍其孫盾而立衍也。夫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子游問諸孔子,孔子曰:“否!立孫。”

  曾子弔於負夏。主人既祖,填池,推柩而反之,降婦人而後行禮。從者曰:“禮與?”曾子曰:“夫祖者,且也。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也?”從者又問諸子游曰:“禮與?”子游曰:“飯於牖下,小斂於戶内,大斂於阼,殯於客位,祖於庭,葬於墓,所以及遠也。故喪事有進而無退。”曾子聞之,曰:“多矣乎,予出祖者!”

  曾子襲裘而弔,子游褆裘而弔。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夫夫也,爲習於禮者,如之何其褆裘而弔也?”主人既小斂,袒、括發,子游趨而出,襲裘帶而入。曾子曰:“我過矣,我過矣,夫夫是也。”

  司寇惠子之喪,子游爲之麻衰,牡麻绖,文子辭曰:“子辱與彌牟之弟游,又辱爲之服,敢辭。”子游曰:“禮也。”文子退反哭。子游趨而就諸臣之位,文子又辭曰:“子辱與彌牟之弟游,又辱爲之服,又辱臨其喪,敢辭。”子游曰:“固以請。文子退,扶適子南面而立曰:“子辱與彌牟之弟游,又辱爲之服,又辱臨其喪,虎也敢不複位。”子游趨而就客位。

  叔孫武叔之母死,既小斂,擧者出戶,出戶袒,且投其冠,括發。子游曰:“知禮。”扶君,蔔人師扶右,射人師扶左,君薨以是擧。

  公叔木有同母異父之昆弟死,問於子游。子游曰:“其大功乎?”狄儀有同母異父之昆弟死,問於子夏,子夏曰:“我未之前聞也。魯人則爲之齊衰。”狄儀行齊衰。今之齊衰,狄儀之問也。

  子游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亡。”子游曰:“有無惡乎齊?”夫子曰:“有,毋過禮。苟亡矣,斂首足形,還葬,縣棺而封,人豈有非之者哉?”

  司士賁告於子游曰:“請襲於床。”子游曰:“諾。”縣子聞之曰:“汰哉叔氏,專以禮許人。”

  衛司徒敬子死,子夏弔焉,主人未小斂,绖而往。子游弔焉,主人既小斂,子游出,绖反哭,子夏曰:“聞之也與?”曰:“聞諸夫子,主人未改服則不绖。”

  有子與子游立,見孺子慕者。有子謂子游曰:“予壹不知夫喪之踴也,予欲去之久矣。情在於斯,其是也夫?”子游曰:“禮有微情者,有以故興物者。有直情而徑行者,戎狄之道也。禮道則不然,人喜則斯陶,陶斯詠,詠斯猶,猶斯舞,舞斯慍,慍斯戚,戚斯歎,歎斯辟,辟斯踴矣,品節斯,斯之謂禮。人死,斯惡之矣,無能也,斯倍之矣。是故制絞衾,設蔞翣,爲使人勿惡也。始死,脯醢之奠,將行,遣而行之,既葬而食之,未有見其饗之者也,自上世以來,未之有舍也,爲使人勿倍也。故子之所刺於禮者,亦非禮之訾也。”
 

 

人物評論


  言偃死後得到後人的崇敬,累世不絕。唐代開元八年(720年)他被列爲十哲之列進入孔廟而受到人們的祭祀。十九年以後,即唐開元二十七年(739 年),他被迫封爲號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被封爲丹陽公。南宋鹹淳二年(1266年)被封爲吳公。元代大德年間,被封爲吳國公。明嘉靖年間,被封爲先賢言子。清代承襲明代的封號。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朝廷批准在言偃後裔中設五經博士一員,世代承襲,用以奉祀先賢。清代幾個皇帝南巡,先後派大臣到常熟言偃墓致祭,並贈送禦筆題的匾額。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