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姓                  
拼音:wǔ xìng
武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0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95位。此姓氏在越南亦有分布,約占人口3.9%。

 

武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姒姓,出自夏朝大臣武羅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爲氏。
  據史籍《世本》、《萬姓統譜》等資料所載,夏朝大臣武羅被封武羅國,後國亡,其後子孫以國名爲氏,稱武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商朝君王商唐高宗武丁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或諡號爲氏:
  據歷史文獻《武班碑》的記載,子姓武氏爲商王武丁之後,以其祖名字爲氏。
  商王武丁,商唐高宗,名子昭,是盤庚弟小乙之子,公元前1250~前1192年在位,逝世後葬於今河南省西華縣田口鄉陵西村唐高宗陵。
  商唐高宗是商王朝時期一位有政治才能的君王,雄才大略,有遠大的政治理想。他年少時學於甘盤,穫得了許多知識。他在民間生活的經歷,使他深知民眾之疾苦。爲了使殷道複興,他破格提拔了有才能的人傅說,並任以爲相,讓他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武丁修政行德,勵精圖治,在傅說的幫助下,他的理想得以實現。
  商唐高宗還對四周侵擾商王國的外方邦進行了征討,諸如羌方、土方、方、人方、鬼方、虎方、荆楚等等。特别是對西面的□方、南面的虎方、東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進行大規模征伐。其中對□方作戰動員的兵力,有時三千,有時甚至達五千;對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羌方,一直是商唐高宗征伐的對象,最多時曾一次出兵一萬三千人。經過這些戰爭,使殷商王國的民眾穫得了比較安定的生活空間,也使殷商與外方邦的關係恢複到正常發展的狀態。
  總之,商唐高宗在丞相傅說、祖已(祖伊)的輔佐下,對内大治,對外征伐。這些征伐戰爭,爲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廣大疆域,奠定了基礎。通過幾十年的文治武功,結果使殷商國家大治,經濟發展,百姓生活安定,四方諸侯賓服,出現了繁盛的局面。
  據史籍《殷墟蔔辭》的記載,商唐高宗的夫人也曾親自率兵征伐羌方。除了“伐羌”之外,蔔辭中還有許多“穫羌”、“用羌”的記載,即抓穫了羌人的俘虜並用作人祭的犧牲,且數字驚人。
  商唐高宗使殷商達到鼎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 商唐高宗武丁在位五十九年,逝世後,由其子祖庚(子曜)繼承王位,其後人認爲他功勞蓋世,可與開國君主成湯相比,應有自己的姓,遂以其名爲氏,稱爲武氏。
  在商唐高宗武丁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或諡號、廟號)爲姓氏者,稱武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如著名的漢朝時期大臣武班即是其嫡系後裔。
  武氏族人皆奉武丁爲武氏得姓始祖。
 
  第三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平王幼子姬武之後,屬於以帝王賜姓爲氏。
  據史籍《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公元前770年),北方犬戎民族入侵西周,周幽王姬宮涅被殺,西周王朝周的都城鎬京(宗周)也遭到徹底破壞。
  周幽王是西周末代君主,周宣王之子,出生於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據乾寶《蒐神記》記載的記載,周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即位,以明年爲元年。
  周幽王十年(公元前772年),申侯聯合繒國和犬戎,擧兵真的攻入西周鎬京,西周王朝就此滅亡,前後共三百五十餘年。
  周幽王的兒子姬宜臼受申、許、魯、齊、秦、鄭等諸侯國擁戴,在申地即位,後遷到雒邑(今河南洛陽),歷史上稱東周王朝,姬宜臼就是著名的周平王。
  因周平王的手掌上有一“武”字形狀紋路,故在出生之時即被周幽王賜號爲武氏。周平王逝世後,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賜號爲姓氏者,稱武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武氏正宗,是爲河南武氏。
 
  第四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武公之後,屬於以先祖諡號爲氏。
  據史籍《風俗通義》記載,春秋時期,宋戴公子撝爲之子爲司空,死後諡號爲“武”,史稱宋武公子司空(子鮑革)。
  在宋武公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諡號爲姓氏者,稱武氏,世代相傳至今,亦爲河南武氏。
 
  第五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頃王之孫姬滿的後裔,屬於以封邑名稱簡化爲氏。
  周王朝時期,周頃王姬壬臣之孫姬夷的後裔,曾被封於武疆(今河南鄭州),後即位爲周王,是爲周簡王。
  在姬滿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爲姓氏者,稱武疆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六個淵源:源於贏姓,出自戰國時期秦國大將白起,屬於以先祖封號簡化爲氏。
  在歷史上,白起曆來有兩種稱謂,一是百戰百勝的“戰神”,一是殘戮無度的“殺神”,由是由非,當以歷史背景爲准繩。在白起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其爵號(武安君)爲姓氏者,稱武安氏,後省文簡化爲武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七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位“武功爵”,屬於以官稱爵號爲氏。
  漢朝時期,漢武帝在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爲獎勵眾軍士奮勇殺敵、建立軍功,特别創設了“武功爵”,共有十七級,按今保留下來的史書記錄,爵位從下至上分别爲:⑴-造士、⑵-閑輿衛、⑶-良士、⑷-元戎士、⑸-官首、⑹-秉鐸、⑺-千夫、⑻-樂卿、⑼-執戎、⑽-左庶長、⑾-庶令、⑿-政戾、⒀-軍衛、⒁-左更、⒂-國尉、⒃-良造、⒄-大良造。
  有意思的是,在這十七級軍爵中,第一級至第八級爵位是允許買賣的,第九級以上才專由漢武帝用以獎勵軍功。至匈奴潰滅後,此爵制即被逐漸廢黜。
  在受授武功爵的將士之後裔子孫中,即有以先祖官爵稱號爲姓氏者,稱武功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
  如著名的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衛青,本爲鄭氏,其先兄弟姐妹七人依母姓皆冒姓衛氏。在西漢王朝對匈奴民族的系列戰爭中,衛青因功高蓋世,偕其子弟部下多次受到漢武帝賞賜武功爵,其後裔子孫中即多有以爵號爲姓氏的武氏後人,一直流傳至今。
 
  第八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署武庫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漢朝時期,漢武帝在“執金吾”屬下設立有專門的武庫署,專職掌管兵器軍械、戰備物資等,武庫令爲長,武庫丞爲佐官,就如同今日的總後勤部。此官職一直沿用至五代時期,直到宋朝時期方被廢黜,改爲兵部五曹。
  在武庫令、武庫丞、武庫士等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武庫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九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武衛將軍,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漢朝時期,皇家設置有武衛營,軍政長官稱“武衛將軍”,職掌禁中警衛。
  至曹魏時期,武衛營掌管近衛軍。至隋朝時期,增設左、右武衛,各設武衛將軍,分稱左武衛將軍、右武衛將軍。到了唐朝時期,武衛營增至十二衛,設武衛上將軍、武衛大將軍等,武則天時期曾改稱“鷹颺衛”,後又複其原稱。
  宋朝時期,武衛大將軍爲虛職,有職無權。元朝時期改稱“武衛親軍都指揮使”。明朝因襲。清朝時期成爲虛銜。
  在武衛將軍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武衛氏、武威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衛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南北朝其北周官吏武伯,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北周時期,朝廷上分别統領“六率”的軍政長官,稱爲左武伯、右武伯。
  所謂“六率”就是:掌管武賁軍士的左、右武賁率,掌管左右旅賁軍士的左、右旅賁率,掌管左右射聲軍士的左、右射聲率,掌管左右驍騎軍士的左、右驍騎率,掌管左右羽林軍士的左、右羽林率,掌管左右游擊軍士的左、右游擊率,每率八百二十驍勇兵士,爲九千八百四十名兵卒編制,加上大小軍官,共一萬人,相當於十二衛轄制的一半。
  在左武伯、右武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武伯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
 
  第十一個淵源:源於複姓,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爲氏。
  據史籍《風俗通義》記載,漢朝時期,有一個著名的大將王梁,著名的東漢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王梁,字君嚴,漁陽要陽人(今北京密雲)。原爲郡吏,太守彭寵以王梁爲狐奴令(今北京顺義北小營北府村狐奴山),與蓋延、吳漢俱將兵南及劉秀於廣阿,後拜爲偏將軍。後王梁率軍攻克邯鄲,賜爵關内侯。再從劉秀平定河北,拜野王令,與河内太守寇恂南拒洛陽,北守天井關,朱鮪等不敢出兵,劉秀以來梁功。及劉秀即位爲漢光武帝,議選王梁爲大司空,而《赤伏符》曰“王梁主衛作玄武”,漢光武帝以野王衛之所徙,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於是擢拜梁爲大司空,封武強侯,其封地就在今河北省武強縣。東漢建武十三年,王梁受贈增邑,定封阜成侯。東漢建武十四年,王梁病逝於官任之上。在王梁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爲姓氏者,稱武強氏。
  另外,在史籍《何氏姓苑》中記載:“有廣武氏、武成氏、武仲氏,又《西秦錄》有武都氏。”
  在武強氏、廣武氏、武成氏、武仲氏、武都氏等的後裔子孫中,後皆有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強氏、廣氏、成氏、仲氏、都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二個淵源:源於改姓,屬於帝王賜姓爲氏。
  唐朝時期,有傅、左、李諸姓被武則天賜姓爲武氏,其後代中有人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三個淵源:源於改姓,屬於冒姓爲氏。
  據史籍《唐書》記載:“唐賀蘭敏,武士之嗣,冒姓武。”
  據其記載,唐朝時期有個賀蘭敏,傳說是武則天的父親荆州都督武士彟的後代,冒姓武氏。
  賀蘭敏,全名賀蘭敏之,他之所以能在唐史上留名,完全因爲他是武則天的姐姐賀蘭氏的兒子,他的姨媽是皇后,母親和姐姐同時和唐高宗有染,武則天對他忍無可忍,最終殺了他。
  賀蘭敏之是個出了名的無法無天之紈褲公子,其父亡後,寡居的母親還有其姐因時爲皇后的則天女皇的引薦,皆得到唐高宗的寵幸,分别封爲韓國夫人和魏國夫人,他自然也隨之貴不可言,據說,賀蘭敏之十分俊美,因此很得其外婆即當則天女皇之母颺氏的寵愛,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於是無法無天起來。
  史書有記,太平公主幼時也常到其外婆家,結果所帶宮女盡被其這位表兄淫弄,連尚是幼童的她當時也差點遭其毒手。後來更有甚者,唐高宗和則天女皇爲太子李弘選了一房太子妃,姿容殊麗,誰知竟被賀蘭敏之於新婚前夜給奸淫了,使太子無法完婚。
武則天曾一直呵護着她這個爲非作歹的侄子,直到後來,不知爲什麼將這些舊帳全翻了出來,遂貶賀蘭敏之到嶺南。據記載,賀蘭敏之是病死流放途中。但許多史家分析,他是在路上被人刺殺而亡,而且是其表妹太平公主親自帶人所追殺的。
  在賀蘭敏之的後裔子孫及族人中,有以先祖之冒姓爲姓氏者,稱武氏;亦有仍稱賀蘭氏的,後省文簡化爲單姓賀氏。
 
  第十四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烏紮喇氏,亦稱兀劄喇氏、吳紮拉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錫伯族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Ujara Hala。滿族烏紮喇氏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布列亞河流域)、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葉赫(今吉林葉赫河、伊通河、伊丹河、東遼河流域)、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薩爾滸(今遼寧撫顺大夥房水庫西北部)、瓦丹(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廟噶山(今黑龍江省湯原,一說在今俄羅斯黑龍江口廟街)、黑龍江沿岸。錫伯族烏紮喇氏多居卦爾察(今俄羅斯烏蘇里斯克),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吳氏、烏氏。
  ⑵.蒙古族武堯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Uyo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
  另外,蒙古族兀濟葉惕氏、烏珠穆沁氏,在明朝時期即冠有漢姓武氏、烏氏、吳氏等。
 
  第十五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八旗通志》、《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郭武爾氏,滿語爲Gour Hala,滿族姓氏,世居黑龍江流域,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
  ⑵.滿族烏蘇氏,亦稱吳蘇哈里氏,滿語爲Usun Hala,漢義“水”,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出金國時期女貞溫古孫部(吾古孫、烏孫),以部爲氏,世居烏蘇(今吉林伊通)、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紮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長白山區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烏氏、吳氏、蘇氏、關氏、穆氏、戴氏、柏氏、常氏等。
  ⑶.滿族烏蘇哩氏,亦稱烏蘇拉氏,滿語爲Usuri Hala,以地爲氏,世居德爾吉色欽(今黑龍江虎林)、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烏氏、吳氏等。
  ⑷.滿族烏庫登吉氏,滿語爲Ukudenggi Hala,世居齊齊哈爾(今黑龍江齊齊哈爾),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
  ⑸.滿族武佳氏,亦稱吳佳氏、烏佳氏,滿語爲Ugiya Hala,祖先原爲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擕,融入鮮卑,後逐漸演化爲遼東女真,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索倫(今黑龍江嫩江以西廣大地區),後有達斡爾族、赫哲族、蒙古族引爲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吳氏、烏氏等。
  ⑹.滿族武聶氏,滿語爲Unin Hala,世居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布列亞河流域),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聶氏等。
 
  第十六個淵源:源於鄂溫克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鄂溫克族中有吳立西氏,亦稱武立西氏,後改爲漢字單姓爲武氏。
 
  第十七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京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武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武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得姓始祖

  武丁、姬滿、子司空(子鮑革)、白起(公孫起)、王梁、賀蘭敏(賀蘭·敏之)。

 

遷徙分布

  武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九十五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二百七十萬七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7%左右。
  武氏最早的發祥地應在今河南省境,其後在此地不斷繁衍,並迅速地向鄰近的山東及江蘇等省遷徙。
  春秋時期的宋國,是武氏的主要來源地之一,故其早期的活動區域應在今河南商丘一帶,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武氏族人數量的增加,社會生產的發展,政治局勢的變化,其活動區域也不斷地擴大。
  到戰國時期,武氏族人已在中原一帶比較廣泛地活動了。
  根據文獻記載看,從秦末至漢初,武氏族人大體分布在:盱台(今江蘇盱眙)、陳郡(今河南淮陽)、沛縣(今江蘇沛縣)、梁鄒(今山東鄒平)、長安(今陝西西安)以及今河南省東部一帶。這一時期社會動盪,戰亂頻仍,爲爭奪天下,豪傑競起,一些武氏族人也在政治舞台上大顯身手,爲推翻秦朝的殘暴統治做出了貢獻。同時這一時期也是人口遷徙比較頻繁的時期,武氏族人從中原地區逐漸向四周遷移,主要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
  漢朝時期,山東武氏族人已經是一千興旺、顯赫的家族。出自此地的武氏族人,後繁衍至今河南、安徽、山西等地。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因北方戰亂,武氏族人也同中原的土族一起大擧南遷,成爲了江蘇等省境内的一大望族,故武氏有“沛國”郡望,而另一支武氏族人遷入今山西省境。從此,武氏族人的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表現在江淮以南也分布有不少武氏之人,而且出現了一種值得注意的現象,即南方政權中的武氏族人要遠遠多於北方政權。這是西晉末年以來北方人口不斷遷徙,尤其是貴族、士人大量南遷的真實情況的反映。在西晉時期朝廷中除了武周、武陔、武韶、武茂等同一家族中人外,還有中書監荀勖的女婿武統、武陵内史武察、青州刺史武沈等武氏之人。後來這些人的後裔大都遷徙到南方。
  唐朝時期,武氏家族因出了一位武則天,使得武氏族人繁衍達到了極爲昌盛時期,武氏族人也正是始於唐朝在北方各地再次得以大擧繁衍遷徙,族派不斷擴大,在今山西太原一帶發展成爲一個大族,故武氏有以“太原”爲其郡望。與此同時,武氏族人在我國南方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後遍及全國各地。由於北方社會動盪,戰爭頻繁,而南方相對比較穩定,導致了大量人口向南遷徙,其中也包括了不少武氏族人在内。如後晉時期淮北農民起義首領武約,爲反抗後晉的殘暴統治,與南唐聯繫,率眾欲渡淮南遷。
  五代十國時期,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爲發展南方社會經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這一時期太原武氏族人仍有人出現在政治舞台上,如武從諫,後唐時任幽州牙將,後晉時任濮州刺史,他曾在唐朝末年在幽州爲其子娶張氏女,並送回太原老家成親。其子死後,周太祖郭威當時在太原節度使劉知遠手下任職,遂把張氏娶爲繼室。郭威當皇帝時,張氏已死,被追封爲貴妃。武漢球,澤州人(今山西晉城),唐末在澤潞節度使李嗣昭手下當兵,後唐時爲禁軍軍校,逐漸升到高位。此人很可能是這個家族中人。武行德,太原榆次人(今山西榆次),與文水相距不遠,也可能是這個家族中人。在這一時期也有姓武的平民也見之於記載,如後漢時,魏州内黄人(今河南内黄)武進之妻一胎生三子;許州行軍司馬韓倫殘暴刻薄,重税盤剝百姓,被項城人(今河南沈丘)武都告發,周世宗下詔免去其一切官爵。
  明、清以後,武氏族人已經遍布全國各地。
  今日武氏人口尤以河南、黑龍江爲多,這兩省的武氏人口約占全國武氏人口的35%以上。

 

郡望堂號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顺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爲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並州爲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爲府。民國時期爲市,山西省會所在。
  沛郡:也稱沛國郡、沛縣,始建於漢朝初期。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劉邦將家鄉泅水郡改爲沛郡,治所在相縣(今安徽濉溪)。王莽改爲吾符郡,東漢改爲沛國。三國魏移治沛縣(今江蘇沛縣)。西晉還舊治,後複爲郡,又移治沛縣。南朝宋移治蕭縣(今安徽蕭縣)。北齊時廢。早期沛郡所轄範圍,包括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東,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蘇省沛縣、豐縣等地。東漢時改爲國,後又改回沛郡,所轄地域大爲縮小,而且郡治屢有遷移。但作爲姓氏郡望意義上的沛郡,主要是指西漢時的沛郡。
  馮翊郡:秦朝時期置郡,漢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設置同名行政區左馮翊,與右扶風和京兆伊合稱“京畿三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左馮翊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大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韓城縣以南、白水以東、渭水以北大荔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移治到高陸(今陝西高陵)。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馮翊堂:以望立堂。
  沛郡堂:以望立堂,亦稱沛國堂。
  鬻薪堂:鬻薪是賣柴。宋朝武行德,相貌氣味,家里很窮,以賣柴爲生。晉祖鎮守弁門,到郊外游玩,看到行德賣柴,對他的相貌很驚訝,又見他擔的柴特别重,就把他留在帳下當了侯虞。後來作戰時行德被契丹俘虜,他殺了契丹的官,占據了河陽,不久歸顺了漢,當了河陽尹,入宋,官太子太傅。
  北武堂:資料有待補充。

 

武姓家譜文獻

武氏家譜,(清)武先慎纂修,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北京武氏族譜,(清)武繼昌編,清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湖南善化武氏五修支譜四卷,(民國)武光理等主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爲[明]武興隆,始遷祖爲[明]武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河北永年武氏族支合編族譜,(民國)武敬緒編,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山東嶧縣武氏族譜四卷,(民國)武學勤續修,武章纂,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石刻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山東臨沐武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山東臨沐武氏族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武姓字輩排行

 
山東濱州武氏字輩:“明洪希丙……”
山東濟南武氏字輩:“朝中英桀立乾坤家有國寶富萬年”。
山東沂水、四川成都武氏字輩:“紀善傳玉光”。
山東平邑、浙江杭州武氏字輩:“文清永玉傳繼立成家起宗繁慶衍祥召明福自廣登朝是恩常”。
山東武氏一支字輩:“紀善傳玉廣興慶兆大祥君臣友諸位福祿壽安康”。
安徽肥東武氏字輩:“其成世富元德必昌春華友慶國瑞家強文功立業輝殿顯陽”。
安徽宿州武氏字輩:“少堯年兆亦(大超宗開)振先(啟象繼奎)守成遠連登建世榮泰德弘傳明福祿永昌盛祥雲耀萬春英才聚宇林”。
安徽巢湖武氏字輩:“宏開傳家……”
安徽鳳陽武氏字輩:“廷從學爲家寶”。
河南鄧州武氏字輩:“德如玉道光明安聖化略太平理兆啟忍讓興國大定萬方慶”。
河南清豐武氏字輩:“玉德佩仙石守成在有容善勇傳繼光”。
河南南陽武氏字輩:“大德如玉道光明安聖化羅太平”。
河南南樂武氏字輩:“可自豐林怡”。
四川自貢武氏字輩:“龍如天正萬登元士方宏”。
四川遂寧武氏字輩:“光國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河北承德武氏字輩:“月洪德國丙林玉永成祥(翔)”。
河北滄州武氏字輩:“安雲德寶……”
山西清徐武氏字輩:“齊德玉生丙振步登青雲露詩書丹桂根”。
山西祁縣武氏字輩:“世照殿立志作明禮道義學漢忠”。
浙江武氏一支字輩:“善德慶美誠信斯國”。
浙江武氏一支字輩:“善德慶美誠信斯國”。
江蘇連雲港武氏字輩:“可心傳宜儒”。
湖北紅安武氏字輩:“萬世文永……”
遼寧沈陽武氏字輩:“啟(起)朝繼善傳玉”。
吉林通化武氏字輩:“鳳繼善傳玉寶”。
雲南武氏一支字輩:“承世(功勳修成)開□□永恩繼占”。
北京武氏一支字輩:“有振手玉金殿德連廣明配學”。
武氏一支字輩:“起天開萬國”。
武氏一支字輩:“啟鳳繼德宏”。
武氏一支字輩:“開章卓識補嗣高風祥開國胄廣衍奇文”。
江蘇江都武氏一支字輩:“彭祖延高紀、            ”
資料有待補充。
 

 

武氏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平章卓識;
  補闕高風: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大臣武元衡,字伯蒼,太原人,進士出身。唐德宗對他很器重,任爲御史中丞,並對群臣說:“武元衡是真宰相器。”唐憲宗時,曆官戶部侍郎、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當時,,因四川不太穩定,他就任劍南西川節度使,爲政廉明,生活節儉,盡力撫慰少數民族,政績卓著。後入朝爲中書知政事,極力主張平定武元濟叛亂。下聯典指武元衡的堂弟武儒衡,字廷碩,憲宗時官至戶部尚書,兼知制誥。剛直而有氣節,又官補闕(對皇帝規諫並擧薦人員的官),將大用時,終因爲疾惡太分明而不得重用。
  祥開國胄;
  慶衍奇文:全聯典出武氏起源之一,周平王有個兒子,出生時掌中紋路有像個篆文的“武”字,周平王因此賜他姓武氏,後曾任大夫。
  嵩山高隱;
  練湖著名: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並州文水人武攸緒,武則天的侄子,恬淡寡欲,不求仕進。武則天執政時,他請求棄官歸隱於嵩山,優游岩壑間,武則天賞賜給他的衣服器具,都閑置不用。後買田耕種,與百姓-樣。到武氏遭禍時,隻有他得以避免。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高安人武允蹈,字德由,自號練湖居士。刻意苦苦吟詩,每有詩句寫出來,往往膾炙人口,著有《練湖集》。
  嵩山高隱;
  練湖著名: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武攸緒言棄官隱於嵩山之陽。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武允蹈自號“練湖居士”,著有《練湖詩集》。
 
  五言通用聯:
  嵩隱家風遠;
  太原世澤長:此聯爲武氏的宗祠“太原堂”的通用堂聯。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武攸緒言棄官隱於嵩山之陽。下聯典指武氏的望族居太原郡。
 
  六言通用聯:
  武班尚留遺墓;
  皇后竟號則天:上聯典指武宅山有漢從事武班墓,有《武班碑》記載武氏的起源和武氏的始祖武丁,清時重修。下聯典指武則天爲唐高宗皇后。
 
  七言通用聯:
  苦吟精著練湖集;
  誠心飽領嵩嶺霞: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詩人武允蹈,字德由,自號練湖居士,高安人。兩貢於鄉,刻意苦吟,每一聯出,輒膾炙人口,有《練湖集》。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隱士武攸緒,武後兄子,恬淡寡欲,武後秉政,攸緒求去官隱於嵩山之陽,與民無異。
六宮粉黛無顏色;萬國良冠非冕旒:此聯爲山西省文水縣南徐村武則天廟聯。武則天廟位於山西省文水縣城北五公里處的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呂梁山,東靠文峪河,是一處山青水秀的名勝地。中軸線上從北到南有正殿、樂樓、雕像、山門;兩翼建築有偏殿、配殿、碑廊、魚池、回音亭等三十多間殿宇,占地面積約26000平方米。院内柳樹成蔭,花草遍地,以武則天的特定身份名颺中外,成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則天廟的始建在唐天寶七年(公元747年)之前,清朝初年,被改名爲“水母廟”。爲何改名?究其原因有兩個:其一,宋朝以後至明清統治者對武則天謾罵最甚,故官方把她的把廟改掉以示貶責與除滅;其二,武則天與水有關。南徐村東南有條小河稱爲泌水,是從武氏深井自流而成,千百年來澆灌農田數百頃,造福一方。因此,人們把這一井泉稱爲神福泉,認爲是則天聖母賜給家鄉的福水,所以改武則天廟爲水母廟,或稱“則天水母廟”。到宣統元年,才恢複了“則天皇后廟”的名稱。相傳,則天廟原計劃建於南徐村東南的泌水源頭,正當人們作好地基立起梁架時,一夜大風,把全部木架刮到村子西北。村里人見此情景驚恐萬狀,知縣看後也百思不得其解。正在疑惑之時,走來一位老翁,他說:“神皇一朝天,修廟該占乾。”在場人等如夢方醒,於是決定齋戒三日,就地建廟,即則天廟現址。地處南徐村西北,正當乾位。
  掩映葉光含翡翠;
  參差石影帶芙蓉:此聯爲唐朝詩人武三思《奏和聖制夏日游石淙山》詩句聯。
 
  八言以上通用聯: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芳流劍閣,光被利州:此聯爲四川省廣元市皇澤寺聯。寺祀歷史上著名的女皇武則天。上聯“貞觀”,爲唐太宗的年號;“開元”,爲唐玄宗的年號。這兩個時期是唐朝經濟繁榮發展的時期。武則天在位時,基本上延續了“貞觀之治”,並爲後來的“開元盛世”打下了基礎。故上聯稱“治宏貞觀”、“政啟開元”。下聯“劍閣”之名,多見於史籍,成爲蜀地的象征。“利州”,轄境即今廣元。下聯稱女皇之美名流傳蜀地,是蜀地的驕傲,利州更被其榮光所覆蓋。聯語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武則天的非凡才能和政績予以了肯定。
  孝子辦義學,禦賜武訓;
  巾幗操帝業,著名女皇: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名人武訓,山東堂邑人。排行第七,事母至孝,又稱武七,“訓”是清王朝嘉獎他興辦義學的賜名。他終身集資辦教育,清廷授以“義學正”,賞穿黄馬褂,他沒有接受。1896年死於臨清義學中。陶行之也讚颺他的辦學精神。下聯典指中國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唐朝山西文水人。太宗時入宮爲才女,唐高宗時爲皇后。後臨朝稱制,改國號“大周”,稱皇帝。有權略,善用人,名相輩出。年壽八十一歲,是武氏名人中的壽星之一。
  立地頂天,巾幗勝操唐帝業;
  依山臨水,利州留置武家莊:此聯爲四川省廣元市皇澤寺聯。全聯典指武則天,生於廣元,後人爲了紀念她,清朝修皇澤寺,取“皇恩浩澤”之意。皇澤寺位於廣元市西郊嘉陵江畔,背依烏龍山,舊稱烏奴寺,又名川主廟,是爲了紀念李冰父子的。後因武則天生於廣元,又當了皇帝,把川主廟改名爲皇澤寺,1961年4月被國務院列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的皇澤寺是清朝修複的一座依山取勢,古樸典雅,氣勢巍然的古建築寺院。寺内保存着從北魏時期至清朝的豐富摩崖石刻造像、這些珍貴文物現僅存六個窟群,五十個龕窟,大小佛像一千零三軀,大部分爲盛唐時期的作品,分布在寺中“則天殿石龕”、“迎輝樓石龕”、“大佛樓石窟”、“中心柱石窟”、“五佛亭石龕”内。則天殿正中龕内,是“武後真容”石刻坐像,刻於唐朝。龕旁左邊壁上有已故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在1963年5月題的詞:“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大殿内還陳列一塊1955年出土的五代後蜀王孟昶廣政二十二年(公元959年)的石碑,碑名爲“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澤寺唐則天皇后武氏新廟記”,碑陰還刻有“則天壩白沙里”等字樣。
 

 

武姓名人

武姓歷史名人

  武曌:(公元623~705年),女,本名武明,乳名二囡,唐太宗賜名武媚,唐初工部尚書武士彠的女兒;籍貫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生於利州(今四川廣元)。著名唐朝時期唐太宗李世民的嬪妃(才人,正五品)、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大周朝皇帝、則天大聖皇帝、政治家,在位時間從公元690~705年爲期十五年,終年八十二歲。
  武則天個人簡檔:
  屬相:猴
  諡號:先爲則天大聖皇帝,袝唐高宗廟享,後爲則天大聖皇后
  廟號:無
  陵寢:乾陵
  父親:武士彟
  母親:楊氏
  婚姻:初爲唐太宗才人,後爲唐高宗昭儀、皇后
  子女:四子,三女(有一女早死)
  繼位:第三子李顯
 
  武臣:(公元?~前208年待考),陳縣人(今河南淮陽)。著名秦朝末期農民起義領袖。
  陳勝在稱王之前,曾派部將葛嬰統兵向東征戰。葛嬰在取得一定的戰果後,爲了號令民眾,就尋覓一位故楚王國貴族後裔在征服地稱王,也號稱楚王,後來聽說陳勝已在陳縣稱楚王,因爲一國容不得二主,葛嬰就把自封的楚王殺掉,親自回陳縣向陳勝複命。葛嬰此擧說明他對陳勝忠貞不二。可陳勝並不這樣認爲,他認爲葛嬰未向他請示就私立楚王是不把他放在眼里,而不設身處地地想想若從遙遠的前方回來請示必然貽誤軍機。這個一字不識的農民國王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部下不給他面子,爲了殺一儆百,使其他的部將知道張楚王的厲害,陳勝竟然把葛嬰綁赴刑場砍頭示眾。這個自認爲“英明”的決策使章邯高興得手舞足蹈,在軍營大擺宴席以慶賀敵人的這樁冤獄。
  陳勝處死葛嬰的“壯擧”使在外征戰的農民將領人人自危,因爲他們在情勢千變萬化的遙遠前線或多或少都權宜行事過,沒有事事向張楚王請示。那時沒有現代化的通信設施,全靠信使的兩條腿傳送消息,信使從前方到首都往返一趟少則十天半月,多則一年半載。尤其是武臣,他的處境比葛嬰還要嚴重,葛嬰畢竟是立故楚國王的後裔爲王,比武臣自立爲王情節要輕得多。葛嬰横死的噩耗傳來,武臣嚇出了一身冷汗,深感張楚王不會放過自己,眼下之所以還沒有和他翻臉,主要是因爲他還有利用的價值。一旦來自章邯的威脅被解除,陳勝就會跟他算舊賬。既然是這樣,他又何必損兵摺將去幫助周文打自己的“保護神”章邯呢?張耳、陳餘剖陳利害,使武臣徹底打消了支援周文的意圖,讓軍隊掉轉頭來進攻常山、燕代和上黨,爲新興的趙王國開疆拓土。至於周文和章邯,讓他們去互相廝殺吧,打得越熱鬧越好,最好是兩敗俱傷,不過先死的得是周文。
  武臣後來被部將李良所殺。
 
  武士彠:(公元577~635年),武則天之父;並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著名唐朝大臣。
  武士彟的父親是武華。武士彟以經營木材致富,隋朝大業末年曾爲鷹颺府隊正。後隨李淵征戰有功,被封官爵。唐貞觀年間中期,他成爲工部尚書、荆州都督。
  唐高宗時期,武士彟以皇后之父身份受封周國公(一說爲應國公),被賜太原王(一說爲魏王)。
  武士彟他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父親,死後諡號爲“魏忠孝王”。後來又被追封爲周忠孝太皇,武則天稱帝後,追封爲南周太祖無上孝明高皇帝。
   武穎甫:清代著名太醫院院士,首次提出“中西醫結合需整體完善化”的理念,並協同當時的洋務派李鴻章一起編作著名的《萬國藥方》一書,並創立藍海中醫館。
  武承嗣:(公元?~698年),並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著名唐朝大臣。
  武承嗣是武則天的侄子。曆官祕書監,襲周國公。
  武周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授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同鳳閣鸞台三品。月餘後罷。唐載初元年(公元689年),守納言。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進文昌左相。
  武則天專權時期,他曾建議誅殺皇室及大臣中不附者,立武氏宗廟,並要求武則天立他爲太子,遭到重臣狄仁傑等人的反對。
  武周長壽元年(公元692年),武承嗣爭立太子,不果,罷爲特進,後憂鬱而死。
 
  武三思:(公元?~707年),武則天之侄,陰謀作亂,事敗被殺。
 
  武元衡:(公元758~815年),字伯蒼;緱氏人(今河南偃師)。著名唐朝大臣。
  武元衡是武則天的曾侄孫。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登進士第。曆官監察御史、華原縣令、比部員外郎、右司郎中、御史中丞。唐元和二年(公元807)農曆1月,拜門下侍郎、平章事。農曆10月封臨淮郡公,充劍南西川節度使。唐元和八年召還,複爲相。因力主削藩,遭藩鎮忌恨。唐元和十年農曆6月3日早朝,爲淄青藩帥李師道遣刺客暗殺。
  武元衡早年曾落第失意,所寫詩歌如《寒食下第》、《長安叙懷寄崔十五》、《行路難》等,往往嗟病歎貧,抒發牢騷不平之氣。後仕宦顯達,所寫詩歌,多屬官場酬贈之作,缺乏思想深度。少數作品如七律《送崔判官使太原》、《送張六諫議歸朝》、《酬嚴司空荆南見寄》等,感情深厚,辭氣挺拔,對同僚於推挹褒獎之際時以國事、德行相勖勉,與一般應酬之作有所不同。《又玄集》、《唐詩鼓吹》等唐詩選本多選其詩。尤其是《酬嚴司空荆南見寄》,胡應麟以爲是"中唐妙唱"(《詩藪·内編卷五》)。他出鎮巴蜀時所作的詩歌,如七絕《題嘉陵驛》、《夏夜餞裴行軍赴朝命》,五律《夕次潘山下》,五絕《途中即事》等,或抒寫報國豪情,或寄托羈旅行役之思,都真切感人。其詩藻思綺麗,琢句精妙。
  張爲在《詩人主客圖》一書中把武元衡奉爲“瑰奇美麗主”。魏泰以爲“武元衡律詩勝古詩,五字句又勝七字”。但其五言近體雖極工巧,而渾厚不足,所以傳誦之作反而較少。
  著有《武元衡集》十卷。今存《臨淮詩集》梁卷,收於《唐詩百名家全集》中。《全唐詩》錄其詩梁卷。《全唐文》錄其文十篇。
 
  武漳:(生卒年待考),文水(今山西省汾陽)人,五代後蜀著名將領。職山南節度使,重視農業,對當地農田水利建設有所貢獻。
 
  武 祺:(生卒年待考),太穀人(今山西太穀)。著名元朝大臣。曆任中書參議、戶部尚書、甘肅行省參政等職。曾參與更改鈔法,鑄寶錢,然時不助祺,物價騰踴,鈔法遂壞。著有《寶鈔通考》等。
 
  武宗元:(公元980~1050年),字總之;白坡人(今河南孟津)。著名北宋名畫家。學吳道子,行筆流暢,擅佛道鬼神,曾爲寺觀作壁畫,人皆稱之。北宋景德年末(公元1007年),宋真宗營建玉清昭應宮,應募畫工三千多人,最後,中選百人,分左右兩部繪制壁畫,武宗元任左部之長。他家世業儒,以蔭得太廟齋郎,官至虞部員外郎,擅畫道釋人物,曾爲開封、洛陽、嵩山、許昌等地寺觀繪制宗教壁畫。存世作品有描繪道教内容的《朝元仙仗圖》。
 
  武允蹈:(生卒年待考),字德由;高安人。著名宋朝詩人。兩貢於鄉,詩文刻意,多膾炙人口,著有《練湖集》。
 
  武仙:(公元?~1234年),威州人(今河北井陘)。著名金國地主武裝首領,封建九公之一。金貞祐二年(公元1214年)率鄉兵保威州西山,抵禦蒙古軍,被金宣宗詔授爲權威州刺史。金興定四年(公元1220年)封恒山公,擁有真定府等地。未幾降蒙古。金正大二年(公元1225年)又歸金國,退往河南,屯兵顺陽(今河南淅川)一帶。金開興元年(公元1232年),被蒙古軍擊敗於三峰山,收潰軍十萬,鏇任參知政事、樞密副使、河南行省。後被宋將孟珙擊敗。宋蒙聯軍破蔡州,他逃往河北,至澤州(今山西晉城),爲戍兵所殺。
 
  武漢臣:(生卒年待考),濟南人(今山東濟南)。著名元朝戲曲家。所作雜劇甚多,今知有十二種。今存《散家財天賜老生兒》、《李素蘭風月玉壺春》、《包待制智賺生金閣》三種。後二劇《元曲選》作“武漢臣撰”。《錄鬼簿》武漢臣名下未著錄,息機子本《元人雜劇選》作“無名氏撰”。《虎牢關三戰呂布》僅存殘曲,餘皆佚。《散家財天賜老生兒》是寫家資巨萬的員外劉從善無子嗣,女婿爲爭得家財,迫害、排擠劉之親侄,還想暗害已經懷孕的劉妾。劉從善廣散家財,多行善事,終於得一老生兒。劇中宣颺因果報應及封建宗法觀念,但通過一個富貴家庭財產繼承問題引出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關係,卻也較深刻地反映了社會風尚和人情世態。此劇還比較廣泛地反映了元代社會的生活面。故事起伏跌宕,戲劇性較強。曲文當行,賓白生動。此劇在十九世紀初即被譯爲英文,後又有法、德、日譯文。《包待制智賺生金閣》寫龐衙内殺害郭成,霸占其妻,奪走他的寶物生金閣,最後終於被包拯懲處。此劇中包拯於第三摺才出場,遇到被害人的鬼魂告狀,有城隍廟夜詢鬼魂,鬼魂沖散社火鼓樂等情節,這在演出中當有特技表演和火彩場面。《李素蘭風月玉壺春》寫妓女李素蘭與李斌的戀愛故事。天一閣本《錄鬼簿》記賈仲明也有此作。有人懷疑今本是賈作而非武漢臣所撰。
 
  武元直:(生卒年待考),字善夫,號廣莫道人;薊人(今北京)。著名元朝畫家。金朝明昌年間(公元1190~1196年)名士。其作品散見於同代人和元明諸家詩文集題泳。武元直以山水畫見長,善畫山水,能詩文。作品有《蓮峰小隱圖》、《漁樵閑話圖》、《東坡游赤壁圖》等。
 
  武之望:(公元?~1629年),字叔卿,號陽紆;陝西關中人。著名明朝醫學家。對醫術有獨到之處,曾參王肯堂之《證治准繩》,編有《濟陰綱目》,另著有《濟陽綱目》。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進士,爲關中鴻儒,爲人恭而不阿,直而不抗。因幼年多病,遂習岐黄,《内經》以下至金元諸家醫籍無不熟讀,精通醫學,尤長於婦科。他根據王肯堂《證治准繩·女科》加以重訂條列,遂成《濟陰綱目》五卷(公元1626年),引錄資料豐富,選方較詳盡,對後世有較大影響。繼又廣集名醫高論,分類論述内、外、五官諸科證治,撰成《濟陽綱目》一○八卷(公元1626年),以與《濟陰綱目》成二儀並育之意。另著《疹科》(或作《慈幼綱目》)一卷,已佚。
 
  武億:(公元1745~1799年),字虛穀,又字授堂;河南洛陽偃師人。清朝著名學者。武億是清朝乾嘉時期有名的學者。他年幼好學,刻苦讀書。青年時師於著名學者是朱筠,得到朱筠的賞視和器重。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鄉試中擧人,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會試中進士,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出行山東博山縣積縣。任職其間,不徇私情,清廉直正,拒收賄賂,關心百姓疾苦,注重教育,辦範泉書院,並授課。後免官,主持範泉書院,親自講學。不久回家鄉。編修《偃師縣志》、《魯山縣億》、《寶豐縣志》等。武億博通經史,精於考據,尤好金石之學,亦工於書法,著有《金石二跋》、《金石三跋》十卷、《偃師金石記》四卷、《金石文字續跋》十四卷、《偃師金石遺文補錄》二卷、《郟縣金石志》一卷、《寶豐金石志》五卷 、《魯山金石志》三卷、《經讀考異》、《群經義證》、《授堂詩鈔》等十餘種,凡數百卷。
 
  武禹襄:(公元1812~1880年),字禹襄,號廉泉;河北廣府城東街人。著名清朝武式太極拳創始人。
  武禹襄拳式緊小,不同於老架,新架也不同於楊氏大架,小架,乃學而後化,自成一家。武禹襄讀書不當官,兩兄長在外,他自己在家致力於太極拳研練,相傳他手臂有三百斤之力。
  武禹襄著有《太極拳解》,又著有《十三總勢略》。後將他的太極拳術傳於外甥李經綸,李承綸。禹襄去世後,被尊爲武式太極拳創始人。
  武禹襄繼承並且發展了王宗嶽太極拳理論,在多篇著作里對太極拳闡釋都有獨到見解。他所寫的太極拳理論文章,不是供人瀏覽,每一字有每一字的意思,不肯多用一字,要真正理解這些文字的涵義,往往需要熟練背誦,在背誦中體悟。
  武氏的《太極拳論要解》是對王宗嶽《太極拳論》做摘要釋義,許多地方以“氣”的觀念說太極拳,僅一百多字的短文,“氣”字出現就達七次之多,每一次出現都表達了不同的意思:“解曰: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存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視靜猶動,視動猶靜。動牽往來氣貼背,斂入脊骨。要靜,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氣如車輪,腰如車軸。又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武氏的這篇《太極拳論要解》既可以理解爲對推手運動的指導,也可以作爲修鍊架子的定律。推手也罷,拳架也罷,如果把全文出現的這七個“氣”字僅用一個意思來理解,就會出現矛盾。武氏說:“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氣,在氣則滯。”下面又說:“氣如車輪,腰如車軸。”前者氣“滯”,後者氣“活”,這顯然是說兩種不同現象之“氣”。
 
  武訓:(公元1838~1896年),今山東冠縣人,一說山東館陶人。著名清朝教育家。武訓的業績受到世人的欽敬,許多名家題詞,全國出現以武訓命名的學校多處,並曾一度將原堂邑縣改稱武訓縣。1945年,冀南行署在柳林創辦武訓師範。武訓在臨清病逝後,遺囑歸葬於他創辦的柳林崇賢義塾學田内。1903年建祠。
  1951年,電影《武訓傳》錯遭批判。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中,武訓墓被破壞。1986年,國務院辦公廳作出爲武訓恢複名譽的決定。武祠、武墓被破壞。1988年修葺擴建,將武祠更名爲“武訓紀念堂”。1996年再次增修。整個建築占地七公頃三。進入青瓦翅檐的大門,有5米寬的甬道直通紀念堂大殿,兩側立有22通名人頌颺武訓的碑碣。甬道東西分别建有巍巍的“武訓魂”亭和“高歌台”。紀念堂長十六米,寬十米二五,高十二米,歇山式磚木結構,飛檐鬥拱,頂部攀伏着瓦砌伏龍。堂前有武訓塑像。堂内陳列着反映武訓事蹟的典籍、書畫、實物。堂後爲高兩米、周長十六米的武訓墓。
 

武姓近現代名人

  武修權:(公元1908~1997年),湖北大冶人,出生於湖北武昌。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
  伍修權出生於湖北武昌一個城市貧民家庭,祖籍湖北大冶。
  伍修權青少年時期,在陳潭秋、董必武的引導下走上革命道路。1923年冬,經陳潭秋介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10月,由黨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系統地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理論。1927年9月,進入莫斯科步兵學校學習。1929年到蘇聯遠東邊疆保衛局工作,1930年轉爲蘇聯共產黨(布)候補黨員。1931年5月,在中國革命的困難時期,他幾經努力,不畏艱險,毅然回到祖國,投入艱苦的武裝鬥爭。回國後即轉爲中國共產黨黨員。
  到中央蘇區後,伍修權先後擔任閩粵贛軍區司令部參謀,瑞金紅軍學校第一期連指導員、第二期政治營教導員、第三期軍事團教育主任,軍委模範團政委,軍委直屬第三師政委,福建軍區汀(州)連(城)分區司令員兼政委等職務。其間,參與編寫了我軍早期的軍事教材,編譯了蘇軍戰鬥條令,參加了第三、四次反“圍剿”。在蘆豐戰鬥中,英勇作戰,身負重傷。1933年秋,任共產國際派駐中共中央軍事顧問的翻譯,參加了第五次反“圍剿”。1934年10月,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1935年1月,列席遵義會議。在與“左”傾錯誤路線的鬥爭中,始終旗幟鮮明地擁護以毛澤東爲代表的正確路線。
  遵義會議後,伍修權任紅三軍團副參謀長,參與組織搶渡金沙江、吳起鎮、直羅鎮等戰役戰鬥。過草地時,提出了戰勝敵人騎兵的有效戰術。在紅軍陝甘支隊期間,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起草了發布全軍的政治訓令。1936年4月,任紅十五軍團第七十三師參謀長,參加了東征戰鬥。1937年2月,任陝甘寧邊區政府祕書長,負責邊區政府日常工作。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2月,伍修權任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處長。在黨中央代表謝覺哉指導下,積極宣傳黨的政策,廣泛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不斷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動員和爭取了大批進步青年到延安和抗日前線,爲革命輸送了一批批新生力量;積極營救和收容原西路軍被俘及失散人員,盡最大努力保存和送回了這批革命力量;利用其公開合法的身份,幫助指導黨的地下組織,培訓幹部,發展黨員,擴大組織;作爲溝通延安和蘇聯聯繫的主要通道,接收和轉運了蘇聯援助的及西北地區支援的大量抗戰物資;接送了周恩來、王稼祥、任弼時等黨的主要領導和大批革命,使辦事處成爲我黨在西北地區的一處“戰鬥指揮所”和“革命接待站”。1941年7月,伍修權返回延安,擔任中央軍委一局局長。其間,在葉劍英的領導下,參加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第三次反共高潮的鬥爭,主持研究制定了用政治手段粉碎敵人軍事進攻的方案,被黨中央、毛主席采納,從而在解放區和全國公開揭露和聲討了國民黨頑固派分裂、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圖謀;認真研究分析日、偽、友、我各方及前方戰場情況,對國際國内戰局情況進行重點研究,對日軍戰略動態作出了准確判斷,爲中央和軍委制定戰略決策和作戰方針提供了重要依據;收集整理和總結了各解放區戰場的鬥爭經驗,並由中央通報到各解放區迅速推廣。這些工作受到黨中央、毛澤東的讚颺。1945年參與起草了朱德在“七大”的軍事工作報告。同年8月,任總參謀部作戰部副部長。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央派伍修權赴東北工作,曆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東北軍區司令部參謀長,東北民主聯軍第二參謀長等職。按照中央的部署,在粉碎國民黨反動派軍事進攻,壯大人民力量,迅速擴大部隊,建立民主政權,開辟根據地,以及開展對蘇軍事外交,爭取駐東北蘇軍的支持和援助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1946年4月,任軍調處執行部長春分部我方負責人,同國民黨及美方代表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有力地配合了黨的軍事、政治鬥爭。1947年後任東北軍區參謀長兼軍工部政委。他深入一線了解情況,指導工作,解決問題,使東北地區的軍工生產有了迅速發展。他參與組織指揮了東北戰場的多次戰役,特别是在遼沈戰役中,向黨中央提出了全殲東北國民黨軍隊的重要建議,爲解放東北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此期間,他還擔任東北軍區軍政學校校長,參與籌建了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和第一所海軍學校,爲我軍海、空軍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1950~1958年,伍修權先後擔任外交部蘇歐司司長、副部長、中國駐南斯拉夫首任大使等職。他堅定執行黨中央制定的外交路線,爲開創新中國外交新局面,捍衛國家的獨立和主權,建立和發展同蘇聯、東歐等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做了大量富有創造性的、艱苦細致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爲新中國外交事業作出了開拓性貢獻。1950年1月,伍修權隨周恩來總理赴莫斯科參加中蘇會談,並參與起草中蘇友好條約等一系列工作。1950年11月,聯合國安理會審議中國提出的“美國武裝侵略台灣案”,伍修權作爲中國政府特派代表赴會,在聯合國講台上慷慨陳詞,嚴厲駁斥美國及其同夥對我國的種種誣蔑和誹謗,痛斥了美國對我國領土台灣的入侵和戰爭威脅,維護了我國的主權和尊嚴。在擔任駐南斯拉夫大使期間,他積極開展工作,深入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地向黨中央提出建議,爲建立和發展中南友好合作關係、傳播兩國人民的友誼,作了不懈的努力。
  1958年10月~1967年4月,伍修權擔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並曾兼任機關黨委書記。在當時國際國内形勢十分複雜的情況下,他堅持實事求是,潛心研究國際形勢和共產主義運動形勢,支持配合王稼祥部長向黨中央提出對外政策建議。他多次隨團或率領我黨代表團參加外國共產黨代表大會,在與各國共產黨的交往活動中,堅持我黨的原則立場,運用靈活巧妙的工作方法和鬥爭藝術,爲維護我黨的獨立和尊嚴、擴大我黨的國際影響和對外交往,傾注了大量心血,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伍修權不畏邪惡,剛直不阿,正氣凛然。他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挺身而出保護王稼祥等領導幹部和受迫害的群眾,堅決抵制林彪、康生一夥的倒行逆施並與之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遭到殘酷迫害,被關押監護長達八年。
  1975年4月,伍修權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分管情報和外事工作。他堅決落實鄧小平“軍隊要整頓”的指示,清除林彪反黨集團的影響,頂住“四人幫”的幹擾,對情報、外事工作進行整頓,保證了情報、外事工作隊伍思想政治上的堅定和組織上的穩定。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認真貫徹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指示、決議,擬制了新時期情報、外事工作方針和規劃,主持修改了軍隊外事工作的有關規定,加強了國際戰略形勢的調查和綜合研究,爲黨中央、中央軍委若幹重大決策提供了依據。伍修權爲我黨我軍情報工作作出的卓越貢獻,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他主持和參與了大量的軍事外交活動,加強了我軍與外軍的相互了解和友誼,爲擴大我軍在國際上的影響,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積極貢獻。他十分重視軍隊院校建設,多次深入有關院校檢查指導工作,爲加強軍隊院校建設作出了貢獻。
  1980年6月,黨中央決定伍修權爲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審判工作指導委員會成員和特别法庭副庭長、第二審判庭審判長,領導參加了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審判工作,勝利完成了這一令世人注目的歷史性審判。
  伍修權是第三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委,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中國共產黨第七、第八、第十一、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特邀代表,第八屆、第十一屆中央委員,在黨的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爲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常委。
  在擔任中顧委常委期間,伍修權經常深入基層,聯繫群眾,調查研究,積極向黨中央提出建議。他擔任中顧委在京委員臨時黨委書記時,組織學習貫徹中央的方針政策,領導完成了中顧委在京委員的整黨。他努力貫徹鄧小平的指示,積極支持第一線的工作,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協助黨中央爲廢除實際存在的領導職務終身制,作出了積極貢獻。他在中顧委的工作,得到了委員們的稱讚和黨中央的肯定。他還擔任中共中央整黨工作指導委員會委員兼檢查組組長,主持查處了若幹大案要案。參加了黨的十三大籌備工作。擔任過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他還擔任了中蘇、中俄友好協會會長,北京國際戰略學會會長,老區建設促進會名譽會長,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顧問。在祖國統一、香港回歸、維護國内安定團結、倡導兩個文明建設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他晚年撰寫了大量回憶文章,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伍修權因病醫治無效,於1997年11月9日0:25在北京逝世,終年九十歲。
 
  武長友:(公元1926~今),河北清河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中將。1944年參加八路軍,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野戰軍連長。參加了邯鄲、進軍大别山、淮海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營長。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團參謀長、副團長。回國後,1960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合成軍隊指揮系。曆任空軍團長、副師長、師長、副軍長、軍長,廣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廣州軍區空軍紀委書記。1990年4月退役。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1988年9月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
 
  武士敏:(公元1892~1941年),字勉之,懷安人(今河北懷安)。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抗日將領。
  早年入天津北洋政法專門學校學習。
  1937年出任第一六九師師長,兩年後升任第九十八軍中將軍長,與八路軍精誠團結,並肩作戰,共同抗日。
  1941年9月29日,武士敏率所部在山西沁水與日寇激戰中犧牲,終年四十九年。
  武士敏壯烈殉國後,擧國悲痛,全國許多地方紛紛爲其擧行追悼大會,《新華日報》華北版發表了報道、社論和紀念文章。1984年 11月2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在長治市太行山太嶽烈士陵園中,爲武士敏將軍擧行了遺骸遷葬儀式,並在墓前立了一通墓碑,以追悼先烈。
 
  武少祖: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原國防科工委主任、國家體委主任。

  武 吉: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濟南軍區空軍後勤部部長。

  武廣業: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第八軍副軍長。1992年晉升。

  武運平: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南京軍區空軍司令部副參謀長。
 
  武元甲:(Võ Nguyên Giáp,1911年8月25日-),越南知名將領,奠邊府戰役擊敗法國的功臣,號稱“紅色拿破崙”(圖哈切夫斯基也曾擁有相同稱號)。曾任越南國防部長、政治局委員等職。武元甲有一名言:“全世界每一分鍾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亡,一百,一千,一萬,成千上萬的人的死亡,爲了革命與國家的統一,即使他們是我們的同胞,也算不得什麼。”著有《奠邊府戰役》、《人民戰爭和人民軍隊》、《論游擊戰爭》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k 的頭像
    kk

    sun fellow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