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出《中庸》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白話解:孔子說:「喜歡研究學問的,就接近智能了,能夠努力行善的就接近仁了,知道什麽是羞恥就接近勇了。」
  ※(知恥者,能拒絕羞恥事,不做羞恥事,諸惡莫作,故近乎勇;如果能再接再厲,爲所當爲,衆善奉行,即是真『勇』者也!)
  參考文獻:www.blogdriver.com/zzyyzygl/blog.html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
  喜歡學習就是一種智慧的表現,
  知道恥辱(就是知道自己的知識不夠淵博)就是勇敢的表現了.
  《中庸》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智仁勇"是以儒教所推崇的理想人格--"君子"爲載體的,是一個品行高尚的人所具備的三種美德,所謂"君子道者三","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而要達到這三種品質,成爲理想人格的君子,這就必須從好學/力行/知恥三方面入手,並不是說僅僅"好學"就與"智慧"相近了,"力行"就與"仁德"相近了,僅僅知道"是非羞恥"更不能說就是接近"勇"了。“見義不爲,無勇也”《爲政》
  "生知/安行者,知也;學知/利行者,仁也;困知/勉行者,勇也"(朱)
  "智"乃天生之智慧/悟性,只有通過"好學"之途徑才能"先天不足,後天補之"接近之。
   "仁"爲個人的品德和精神情操的根本,中心是重視人的價值,"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顔淵>>,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 達人,推已及人。只有"力行",通過實踐才能理解通曉人與人的關系本質,方能近于"仁",達到"知人""泛愛從而親仁""博施于民而能濟衆"。
  “勇”是“仁者”所具備的品質,“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憲問》,若一個人還不具備仁之品德,要達到“勇”之先決條件是要明是非/辨善惡/知當爲不當爲,即所謂“知恥”方能“近乎勇”也。

 

http://s1.djyimg.com/i6/7060505533885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