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皇民化運動[編輯]

 
 

皇民化運動
中文名稱
正體 皇民化運動  日本化運動
簡體 皇民化运动  日本化运动
注音符號 ㄏㄨㄤˊㄇㄧㄣˊㄏㄨㄚˋ ㄩㄣˋㄉㄨㄥˋ  ㄖˋㄅㄣˇㄏㄨㄚˋ ㄩㄣˋㄉㄨㄥˋ
漢語拼音 huángmínhuà yùndòng  rìběnhuà yùndòng
日文名稱
日文漢字 皇民化教育  皇民化政策
假名 こうみんかきょういく  こうみんかせいさく
羅馬字 kōmin kakyōiku  kōmin kaseisaku
韓文名稱
諺文 황민화정책  황민화운동
韓文漢字 皇民化政策  皇民化運動
文觀部式 hwangminhwa jeongchaek hwangminhwa undong
馬賴式 hwangminhwa chŏngch'aek hwangminhwa untong

皇民化運動,即日本化運動,指自甲午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對本國少數民族以及殖民地族群施行的一系列同化政策,主要影響地包括朝鮮琉球台灣滿洲等地。發起人主要有日軍軍部、右翼內閣大臣等。

  

背景[編輯]

日本在中日戰爭爆發前後,調整對台政策,並且在台灣推行了一系列殖民和強制同化的政策,皇民化運動便是這種環境下的產物。日本在台灣的皇民化運動開始於1936年9月,新任總督小林躋造上任後,發表統治台灣三原則:「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但當時的南進政策尚未確定,工業化也是空談,只有皇民化得到全力推行;到1941年4月9日,日本當局成立皇民奉公會,皇民化運動轉入第二階段,即皇民奉公運動,意圖將更多台灣的人力物力納入日本軍事體制,並打消台灣人可能的投敵反抗。而朝鮮也在不久後開始推動創氏改名與要求市民朗讀皇國臣民之誓詞的運動。

措施[編輯]

  • 推行日本語言的政策,限制對原本語言的使用,推動所謂「國語家庭」(國語の家)。
  • 更改姓氏運動:要求改用日本姓氏,皇民化時代改日本姓的公務員,較有升遷機會。比如李登輝改名為「岩里政男」。在NHK製作的「JAPANデビュー」第一回 「アジアの「一等國」」裡面,受訪且當時曾改名的台灣人說,當時改名有一定規範,比如他姓林,雖然日本也有「林」的姓氏,但是一定要改為大林、小林等,不能維持原本漢姓。台灣人為了留下過去漢姓的痕跡,就開始玩起打謎語的遊戲[可疑 – 。要求一般人民對日之丸日の丸國旗的敬愛,並要求齊唱君之代君が代國歌
    • 拆字法:「」改為「廣內」;「」改為「田口」;「」改為「佳山」;「」改為「竹間」;「」改為「共川」或「三井」;「」改為「岩下」;「」改為「宮下」等。
    • 同音法(日文同音):「」改為「佐井」;「」改為「士矢」;「」改為「田井」等。
    • 明示法:「」改為「本庄」;「」改為「高家」;「」改為「武田」等。
    • 暗示法:「」改為「東城」;「」改為「小柳」;「」改為「伊佐」等。
  • 建立神道教的象徵物神社
  • 基於教育敕語的國家教育。

歷史[編輯]

琉球[編輯]

琉球遭受薩摩藩的入侵,並長時期受到干預,變相成為薩摩藩附屬地。經二次琉球處分,日本廢除琉球藩,改為沖繩縣,令琉球最終滅國。

臺灣[編輯]

1895年甲午戰爭爆發,大清帝國依據與日本當局簽訂的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及其他附屬島嶼予日本。在日本接收過程中,遭到台灣當地民眾的強烈抗拒。包括地主武裝、佃農武裝及原住民武裝紛紛發起暴動,要求日本當局放棄佔領台灣。如台灣官紳丘逢甲等人抵抗日本,成立台灣民主國,推舉末代台灣巡撫唐景崧總統,到後來在日軍的圍剿下,丘、唐等人不得不放棄原先想法,遷回中國大陸

此後,臺灣總督府當局將台灣島上的住民依據族群關係大致分為三級:在台日本人、台灣漢人及蕃民,社會地位及享受的權利依次降低和減少。

自1936年日本確定南進政策開始,一直到二次大戰結束的1945年為止,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邁向了另一個階段。[1] 該時期因戰爭的需要,日本內地經濟泥足深陷,全國逐漸進入戰時體制,繼而孤注一擲,發動大東亞戰爭,國力消耗甚鉅,人力物力羅掘俱窮,需要台灣的協助。然而要台灣人「真誠」、「同心協力」,須由同化政策更進一步,除了取消原來允許的社會運動外,也積極從精神上消除臺人的民族意識,生活上脫離漢民族及臺灣原住民的生活型態與文化,全力推行皇民化運動,大倡臺人全面日本化,並全面動員台人參加其戰時工作,一直持續到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投降為止。本時期可以稱為「皇民化時期」,是「內地化」的極端形式。

皇民化運動係分成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重點在於「確立對時局的認識,強化國民意識」。通過各種思想宣傳與精神動員,致力於消彌台灣人的祖國觀念,灌輸大日本臣民思想。第二階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主旨在徹底落實日本皇民思想,強調挺身實踐,驅使台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日本人為強化組織功能,成立各種奉公會團體,台灣人民被迫參加,將運動推向社會的最基層。[2]

台灣總督府為推動皇民化運動,開始強烈要求台灣人說國語(日語)、穿和服、住日式房子、放棄台灣民間信仰、改信日本神道教並參拜神社、同時也要每日向日本天皇的居所膜拜。此外,總督府也在1940年公佈更改姓名法,推動廢漢姓改日本姓名的運動。「國語家庭」享受特惠,公家機關得以優先任用、食物配給較多,連子女在升學競爭上也佔優勢。日本人的配給量比台灣人多,而改成日本姓氏的台灣人,也比一般台灣人得到更多的配給。

最後,由於戰爭規模不斷擴大,所需兵員越來越多,日本當局也在1942年開始在台灣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1943年實施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並於1945年全面實施徵兵制。上戰場替軍隊勞動的人,他的家宅可貼上「榮譽之家」字樣。榮譽之家的子弟,升學也會受到特別眷顧。[3]

影響[編輯]

琉球[編輯]

相較於台灣,日本對琉球文化的摧殘則更加嚴重,例如亡國後的琉球人被迫改名易姓,原本王族或士族通用漢名(唐名)及琉球式姓名(漢姓+琉球名),只在對日本的文書中使用日本姓名(和名),皇民化後漢名及琉球式姓名失去正式地位,日本姓名成為正式姓名。從明治昭和中期,日本政府強力推行標準語普及運動,影響所及至今僅剩少數琉球人通曉琉球語之使用。

基於一連串同化政策之成功,因此目前琉球人大多認同日本,儘管有獨立運動的存在,但尚未受到主流社會的支持。在被日本吞併134年後,如今談及琉球獨立,實際上已非易事。甚至,中國對琉球獨立運動的評論和支持,有可能引來琉球民眾的反感。[4]依據日本產經新聞則有民調顯示89%的沖繩人「對中國沒有好印象」。[5]

臺灣[編輯]

戰後的中華民國政府如同其它被侵略的亞洲國家基於日本侵略之歷史因素,對皇民化運動持嚴厲的批判態度。然而解嚴後,隨著社會的多元化和台灣本土意識的興起,關於皇民化運動,台灣史學者提出與國民黨政府不同評價觀點。至今史學界對此時期帶給台灣的正負面影響之爭論仍持續著。

根據資料顯示,1941年底,全台人口中改姓名的約有1%左右,到1943年底,全台共有17,526戶改姓名,人數為126,211人,約佔當時人口的2%。[6]雖說改姓名無強制性,但對於一些社會精英或與公務有關的人員來說,還是造成環境氣氛上的壓力,所以有許多社會精英紛紛改了姓名。[7]當時全台「皇民家庭」比例實際上僅佔1%-2%,因此對當時的台灣人來說,縱使無法選擇被日本統治,但要不要當「皇民」來換取殖民統治下得較高身分地位,則可以選擇。此段皇民言論 郝柏村說完之後才被寫在維基百科的 不是他從維基百科看到的。[8]

負面[編輯]

使台語使用範圍大幅縮減,文讀系統衰弱,許多台灣人於戰後不知如何以閩南語朗讀文言文[9]

正面[編輯]

學者林呈蓉認為「部份皇奉運動下的社會價值觀,即使在戰後仍以不同的語言、型態繼續被傳承下去,並逐漸內化成台灣精神內涵之一環。例如滅私奉公的社會『道義』、守望相助的『鄰保』精神、台灣社會『賢妻良母』之婦女的形象改造、公益優先的『義勇報國隊』之組成、拉近國民與國家距離之『徵兵制』的施行等,一些近代社會中所具有普世價值之言動,的確也給台灣社會民度的提升,帶來了正面效益。」[10]

影響[編輯]

部分台灣史研究學者指出由於該運動以期將台灣本島人同化於日本,又因相較於同時期在大陸的中華民國已具有相當程度的現代化。加上戰後的國民黨政府於戒嚴時期對台灣進行高壓統治與整肅異議份子、及台籍本省人來台大陸人之間觀念和價值觀的落差,導致部分台籍本省人在二次大戰後對日治時期產生某些程度的懷念。此心態不僅保留於部分老一輩台人心中,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台灣對國家民族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11]然而亦有認為皇民化之影響、與基於殖民需求下的部分現代化建設不可混為一談!若論及所謂台灣意識,事實上是自反清復明的鄭氏舊部乃至日本殖民時期的反抗運動或台灣民族自決運動漸漸演化而來的。[12][與來源不符] 根據日本昭和史記載(台灣的書局有賣),1940年2月日本修改台灣戶口規則,進行改姓名的政策,至1941年底,已有一成的台灣人改了日本姓名。以此推論,到了1945年光復前,改姓日本姓名的台灣人恐怕已超過二成以上,甚至更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k 的頭像
    kk

    sun fellow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