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霰粒腫"這一個醫學名詞,請問"霰粒腫"與"麥粒腫"是否相同?

  • 這兩種眼病,都發生在眼皮。臨床上很類似。不過,霰粒腫是麥氏腺體慢性炎症所引起的腫塊。
  • "麥粒腫"是毛囊或腺體的急性細菌感染發炎,所以眼皮會紅、腫、熱、痛。發生部位在眼瞼緣。
  • "霰粒腫"是慢性炎症引起之腫塊,較不痛,發生部位距離眼瞼緣較遠。所產生之腫塊由眼皮可以摸到,或是將眼皮翻過來時,在眼瞼的結膜上可以看到腫塊。

針眼如何治療?

剛發生針眼時,眼皮腫痛,可用冰敷,並點消炎眼藥水,必要時口服抗生素。大部分的病例在三至四天內可以消褪。若腺體的開口被堵塞,引起腺體腫脹化膿,則須手術切開排膿。

霰粒腫如何治療?

  • 若霰粒腫很小且無症狀,則不需治療。若霰粒腫很大,則可能使眼睛變形引起視力模糊。
  • 治療方式可採用以下一種或合併兩種以上的方法:
    1. 抗生素或類固醇眼藥水點眼,或局部病灶注射類固醇藥物。
    2. 熱敷;以乾淨的毛巾浸在熱水中(約攝氏五十至六十度)梢微擰乾後,敷在眼皮上(要閉著眼睛)五至十分鐘,每天三至四次。熱敷之目的在使被堵塞的腺體開口打開,讓化膿物排除。
    3. 按摩擠壓腫塊部位,使腺體分泌物排擠出來。
    4. 手術切開排膿或將腫塊切除。但記得不要自己隨便以未經消毒的針去挑,以免細菌感染。

有些人經常長"霰粒腫",要如何預防?

一般而言,這種情形與個人之體質有關,如皮膚特別油膩的人就比較容易引起。但若是霰粒腫一直在同一部位復發,而病灶區的睫毛也脫落的話,則要進一步做切片檢查,確定是否為惡性腫瘤。預防方法有:

  1. 平常多注意眼睛清潔。
  2. 不要使眼睛過度疲勞。
  3. 視力不良須配戴合適的眼鏡,以免常用力眨眼睛,使腺體開口逐漸被分泌物堵住。
  4. 眼皮發炎時,少吃油膩食物,尤其是花生,因為會使眼瞼的分泌物更多。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07 Mon 2014 08:50
  • 置頂 針眼

針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針眼
分類系統及外部資源

出現在一般成人眼睛的麥粒腫
ICD-10 H00.
ICD-9 373.11
DiseasesDB 12583
MedlinePlus 001009
eMedicine emerg/755

針眼,又稱偷針眼麥粒腫,是一種在睫毛底部皮脂腺的感染。雖然它們不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但是它們會使人非常疼痛。

 

病因

麥粒腫通常是由於金黃色葡萄球菌感 染所致。雖然麥粒腫經常在嬰兒期出現,然而在人生的其他階段也時有發生。麥粒腫可以由壓力和營養不良所引起。使用同一把刮過鬍子的剃刀刮眼睛周圍的頭髮很 可能會擴散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得上麥粒腫或其他眼睛感染疾病提供潛在的危險。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傳染性,所以要注意避免用手揉眼睛,與別人共用毛巾和浴 巾。麥粒腫一般會持續1周至3周之內。

病徵

麥粒腫的最初病症是微痛,並在感染的區域泛紅。接著眼睛感到會瘙癢、流淚,並對光與閃光敏感而感到不適。有時候能在眼瞼的上下部或其他感染區域會出現一個小小的黃色腫塊。

治療

雖然麥粒腫能自愈,但熱敷(或冷敷)會對痊癒很有幫助。也有一些為治療麥粒腫的多孢子特製藥膏。通過一些簡單的治療,病徵一般在一個星期內緩解消除。由於麥粒腫離眼睛太近在沒有專業技術的情況下不建議切除麥粒腫。麥粒腫很可能使得眼部瘀腫,這時熱敷就能很好的派上用場。
熱敷是治癒麥粒腫的最好辦法,熱氣和濕氣會加速緩解麥粒腫。熱敷布可以使用用熱水或溫水浸泡過的濕布,也可以使用專門的熱敷塑料包、剛煮熟的熱雞蛋或剛熟的馬鈴薯包在毛巾里。這麼做有助於眼部血液循環讓白血球去攻擊那些感染細菌。
另一種辦法就是用清水沖洗眼睛,可以預防感染和減輕痛楚。
醫生有時候會特地用針去刺開麥粒腫使其快速結痂。在得上麥粒腫的時候,使用專門的抗生素類藥物也是另一種治癒的選擇。通常,醫生會開抗生素類藥物給病徵持續超過一個星期的患者。
如果麥粒腫發生爆裂,必須要小心處理清潔傷口防止二次感染。那些得了麥粒腫並有潛在破裂可能的人應該要採取抗菌措施。
同時,醫生會建議病人留在家裡直到痊癒才恢復學習工作。
帶病期間不要揉眼睛,更不要碰麥粒腫塊。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針眼怎麼辦?

長針眼怎麼辦?

俗稱「針眼」的麥粒腫,嚴重時讓人眼睛又腫又紅又痛, 不但不能「斬草除根」,還會春風吹又生,該怎麼辦?

最近密集趕稿的之慧,每天對著電腦10幾個小時,非常疲倦。有天,她感覺上眼瞼(眼皮)似乎被東西卡住,而且手壓會痛,趕緊去看醫生,原來是眼瞼內長了個針眼。

「針眼」正式的名稱是麥粒腫,原因是眼瞼(眼皮)的皮脂腺堵塞,而遭細菌感染、化膿。無論是眼瞼內側,或是外緣、眼角、上下,都有可能長針眼。

患者起初可能毫無感覺,甚至看不見膿頭。隨著程度漸漸嚴重,慢慢出現腫、痛、發紅,若眼皮因腫而下垂,還可能影響視力,嚴重的甚至會引起眼瞼蜂窩性組織炎。

小孩針眼與體質有關

有的小孩因體質的關係,會不斷的長針眼。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眼科主治醫師顏敏芳最近就有個小病患,半年來割了3∼4次的膿包,而且眼睛的上下左右都長。

顏敏芳表示,這種長了又長的情況,到了成年時期就會好轉。不過,成人長針眼,大部份是因睡眠不足,過度勞累、忙碌,或是疏忽眼部清潔所引起。

此外,吃上火或刺激的食物,例如油炸、辛辣的食物等等,會讓皮脂腺分泌不正常,不只容易導致針眼也容易長青春痘。

若是眼皮只有輕微的痛與腫,以及局部泛紅,患者可用手指沿著眼瞼,輕觸眼睛找出痛點,加以熱敷,以促進患部血液循環,紓解發炎反應,有時症狀會自行消失,顏敏芳說。

有的醫師或親友也會建議,若是左眼長針眼,右手可繞過後腦杓扳一扳左眼眼角。其實,這也是促進眼瞼血液循環的另一種方法,只是反手拉的力氣比同側手拉的力氣來得大。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鱈魚的真相(十一):美露鱈、南極鱈魚、黑狗鱈、圓鱈

美露鱈、南極鱈魚、黑狗鱈、圓鱈是台灣餐飲業與生鮮流通業通用俗稱或商品名稱。美露鱈(Mero)真正的名稱是巴塔哥尼亞齒魚(Patagonian toothfish),屬於輻鰭魚綱、鱸形目、南極魚科,與真正的鱈魚不同目也不同科。
 

巴塔哥尼亞齒魚在其他國家的商品名稱另有智利海鱸(Chilean sea bass)及黑狗鱈(Black hake)、南極鱈魚(Dissostichus mawsoni)等等名稱。

美露鱈(巴塔哥尼亞齒魚)外型
美露鱈(巴塔哥尼亞齒魚)外型
美露鱈(巴塔哥尼亞齒魚)切片
美露鱈(巴塔哥尼亞齒魚)切片
美露鱈(巴塔哥尼亞齒魚)清肉
美露鱈(巴塔哥尼亞齒魚)清肉

美露鱈屬於輻鰭魚綱、鱸形目、南極魚科,與真正的鱈魚不同目也不同科。主要分布在東南太平洋、西南大西洋與南極海。但因為過量濫捕,現在的美露鱈也成為一種瀕臨絕種的魚類,在大部分的海域都限制捕撈。

在高級西餐廳或鐵板燒餐廳中,最常見到美露鱈的料理,但大多數仍會冠以圓鱈的名稱販售;因為實務上商業食材上的圓鱈,只是體型為圓型之鱈魚的泛稱,藉此以區別扁鱈。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鱈魚的真相(九):扁鱈、冰島鱈魚

扁鱈、冰島鱈魚是台灣餐飲業與生鮮流通業通用俗稱或商品名稱,扁鱈真正的名稱是大比目魚(Halibut),也稱為庸鲽魚(Hippoglossus stenolepis)或星鲽。扁鱈也是目前台灣最常見的鱈魚,只要您吃過名為冰島鱈魚的料理,就很有機會嚐過大比目魚的美味。
 

大比目魚生活在水深250-2000公尺的北極洋洋底,且有數個產地名稱:阿拉斯加大比目魚與格陵蘭大比目魚等。這些名字稱謂的是同一個魚類群,生長在太平洋阿拉斯加灣的叫做阿拉斯加大比目魚,生長在北大西洋格陵蘭島、冰島、法羅群島和紐芬蘭附近海域的叫做格陵蘭大比目魚。

扁鱈(大比目魚)外型
扁鱈(大比目魚)外型
扁鱈(大比目魚)切片
扁鱈(大比目魚)切片
扁鱈(大比目魚)雪白細緻的清肉
扁鱈(大比目魚)雪白細緻的清肉

大比目魚是世界上最大的魚種之一,可長達2.5公尺,體重可達300公斤。其拉丁名Hippoglossus意為「海中河馬」。多數商業捕撈的大比目魚重量小於50公斤。只有雌魚才會長至較大體形,雄魚很少超過25公斤。阿拉斯加漁民稱大型大比目魚(重達40公斤以上)為「鯨」,而稱小於10公斤的小型大比目魚為「小雞」。

許多海域都生產大比目魚,但生活在寒帶洋底的大比目魚,其肉質、味道、營養與生活在其它海域中的大比目魚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在寒帶洋底的大比目魚高蛋白低脂肪,富含豐富的人類必需的各種脂肪酸,而且也是維生素D的極好來源,更為可貴的是它富含極其珍貴的Ω-3脂肪酸,美國阿拉斯加深海魚油主要提煉於此類魚中。

大比目魚自捕撈後有其特殊的加工處理方法,也就是捕撈時立即在船上進行去內臟加工和速凍,其口感和保鮮時間都比上岸後速凍的好。因為大比目魚身體呈扁平狀,所以在餐飲業界稱其為扁鱈,其商品名稱多為冰島鱈魚。在歐美,人們用西餐佐料將其製作成美味可口的海鮮西餐;在日本,人們將其製作成大快朵頤的壽司、生魚片和熏制食品。目前扁鱈在台灣的西餐、鐵板燒與餐館中都可以見到他的蹤跡,有許多具環保觀念的人士也因為鱈魚的瀕臨絕種問題而改吃綠色無污染的深海扁鱈。

由於大比目魚具有難得的保健功能和獨特的鮮美味道,因此備受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食客的青睞和珍愛,其厚而雪白的魚片也倍受選譽,儘管大比目魚是一種含油量較低的魚種,但其出色的質地適合於從清蒸到油炸的多種烹飪方式。

 

鱈魚的真相(十):銀鱈、黑鱈、藍鱈

銀鱈、黑鱈、藍鱈是台灣餐飲業與生鮮流通業通用俗稱或商品名稱,銀鱈真正的名稱是裸蓋魚(Anoplopoma fimbria),它的英名為Sablefish ,分類上屬於鮋形目的亞目,與真正的鱈魚不同科也不同屬。
 

銀鱈因為在英國和加拿大也有人當它們是鱈魚的一種,稱它們為black cod或blue cod,所以在台灣當然也被當成鱈魚的一種。

以銀鱈為名上市的裸蓋魚
以銀鱈為名上市的裸蓋魚
真空包裝冷凍進口的銀鱈(裸蓋魚)清肉
真空包裝冷凍進口的銀鱈(裸蓋魚)清肉
雪白細緻紋理分明的銀鱈(裸蓋魚)料理
雪白細緻紋理分明的銀鱈(裸蓋魚)料理

銀鱈可長至13公斤大小,但多數商業捕撈品大小在2.2至4公斤之間。在阿拉斯加海域捕撈的銀鱈通常大於西海岸地區捕撈的銀鱈。美國是銀鱈的主要出產地,幾乎所有美國出產的銀鱈均以冷凍品形式銷售;美國可出口海上冷凍和岸上冷凍銀鱈產品。幾乎全部出口銀鱈都是去頭去臟並去骨。銀鱈因其高含油量和出眾的口味,且具有潤澤與白色成片狀的肉質,常常是各大餐館中的桌上佳餚。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鱈魚的真相(七):無鬚鱈、太平洋無鬚鱈

無鬚鱈、太平洋無鬚鱈是台灣餐飲業與生鮮流通業通用俗稱或商品名稱。無鬚鱈(Merluccius productus)又常被稱為太平洋白魚(Pacific Whiting)。全世界有十多種無須鱈,它們的市場名為hake或whiting,但無鬚鱈與真正的鱈魚不同科也不同屬。
 


無鬚鱈(Merluccius productus)外觀

去頭去臟的進口無鬚鱈

進口無鬚鱈魚片多未去皮

香煎無鬚鱈魚排

無鬚鱈在生物學分類中屬於無鬚鱈科(Melanonidae),個體不算大,平均重量在500至1000公克之間。這種魚可用海上加工拖網捕撈船捕撈加工,也可用拖網捕撈船捕撈,然後運到陸上工廠加工。大約三分之二的無鬚鱈被加工成魚漿,剩餘的三分之一各有一半被加工成去頭去髒產品和魚片。

無鬚鱈在美國部分地區以及中東和亞洲市場很受歡迎。無鬚鱈肉質很白,比真鱈等其它魚種含油量高,因而口感更豐富。無鬚鱈口因為易於烹製,適合多種烹飪方式,因此在餐飲業與食品加工業很青睞,有些鱈魚製品或零食都是由無鬚鱈魚漿製成。

 

鱈魚的真相(八):阿拉斯加鱈魚、狹鱈

阿拉斯加鱈魚、狹鱈是台灣餐飲業與生鮮流通業通用俗稱或商品名稱,英文名稱為Theragra chalcogramma、Walleye pollock或Alaska pollack。狹鱈屬於鱈形目鱈亞目鱈科狹鱈屬(Theragra)的一種,在生物學分類中與真正的鱈魚同科不同屬,又稱明太魚。
 

狹鱈身體呈長形,後部側扁;眼側上位,口大且呈斜形,下頜前端較上頜長,是狹鱈最大的特徵。狹鱈個體較小,肉質更白,含油量較低,最大可長至6公斤以上,但大多數商業捕撈的狹鱈小於1公斤。

阿拉斯加鱈魚(狹鱈)的外型
阿拉斯加鱈魚(狹鱈)的外型

狹鱈為冷水性海魚;美國是狹鱈的主要生產國。阿拉斯加狹鱈是全球消費最多的一種食用魚。美國的拖網捕撈船隊在阿拉斯加海域的阿拉斯加狹鱈年捕撈量約為130萬噸,相當於北太平洋地區狹鱈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大多數的狹鱈以拖網漁船捕撈,並在海上加工和冷凍處理。剩餘的一半由拖網漁船捕撈後,通常置於盛有冷凍海水的水櫃中保鮮,經過不超過五天的海上運輸,送抵陸上加工廠加工處理。靠近阿拉斯加半島東岸的荷蘭港(Dutch Harbor)是阿拉斯加狹鱈的主要集散地,大多數美國捕撈船在此卸貨。許多陸上狹鱈加工廠亦座落於荷蘭港沿岸。


阿拉斯加鱈魚(狹鱈)魚片與魚塊

因為狹鱈價格較低廉且供貨量穩定,目前美國漁民捕撈的大多數狹鱈被加工成魚片或是魚漿,用於生產人造蟹肉或魚排肉等產品。此外,美國出產的魚漿有高達八成以上銷往日本,因為日本是當今世界最大的魚漿市場。

阿拉斯加鱈魚漢堡
阿拉斯加鱈魚漢堡

大多數阿拉斯加狹鱈片也用來製成魚排塊,這些魚塊隨後加工成為油炸魚肉製品。全世界的麥當勞(McDonald’s)和漢堡王(Burger king)等連鎖速食店均使阿拉斯加狹鱈作魚排漢堡,例如最近火紅的麥當勞雙魚堡即是。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鱈魚的真相(五):圓鱈、白玉鱈

 

圓鱈、白玉鱈是台灣餐飲業與生鮮流通業通用俗稱或商品名稱。圓鱈真正的名稱是異鱗蛇鯖,又名鱗網帶鯖,是一種蠟油魚,學名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中文俗稱油魚、玉梭魚、白玉豚,其魚肉常被餐飲業或零售業以圓鱈的名稱銷售。

異鱗蛇鯖英文俗稱 Escolar、Oilfish、Black Oilfish、rudderfish、white tuna,是異鱗蛇鯖屬的唯一品種,且與鱈魚不同屬,常見於各地的熱帶和溫帶海洋。

尚未切割處理的冰鮮異鱗蛇鯖(圓鱈)
尚未切割處理的冰鮮圓鱈(異鱗蛇鯖)
去頭去臟處理切片後的圓鱈(異鱗蛇鯖)
去頭去臟處理切片後的圓鱈(異鱗蛇鯖)

香煎圓鱈料理


異鱗蛇鯖雖然不是生存於寒帶海域,但其肉質與切片外觀都與鱈魚類似,所以會被廠商當成鱈魚販售,一般的西餐廳或中高價位的鐵板燒餐廳常可以見到異鱗蛇鯖的料理,但因為異鱗蛇鯖內含人體無法消化的蠟酯,在某些國家或地區會認為不宜食用並且禁止販售。

 

鱈魚的真相(六):龍鱈、圓鱈

龍鱈、圓鱈是台灣餐飲業與生鮮流通業通用俗稱或商品名稱。龍鱈真正的名稱是棘鱗蛇鯖,又名薔薇帶鰆,學名Ruvettus pretiosus,中文俗稱油魚、黑皮牛,是被當成龍鱈魚的魚類之一。

棘鱗蛇鯖英文俗稱 Oilfish、Escolar,是棘鱗蛇鯖屬的唯一品種,且與真正的鱈魚也不同屬。

魚港市場中的完整的龍鱈(棘鱗蛇鯖)
魚港市場中的完整的龍鱈(棘鱗蛇鯖)
龍鱈(棘鱗蛇鯖)經急凍切片後的模樣

龍鱈(棘鱗蛇鯖)經急凍切片後的模樣
市售的包裝龍鱈(棘鱗蛇鯖)切片
市售的包裝龍鱈(棘鱗蛇鯖)切片

棘鱗蛇鯖體形長而略側扁,背腹成弧形,外型像似帶鰆魚(Rexea solandri),但嘴和眼都較小,且有較低和稜狀的第一背鰭。另外,瞳孔能發出明亮的磷光,魚身光滑顏色暗褐,鱗片細小呈針狀,而且每行都有一行小氣孔相間。

棘鱗蛇鯖在全世界溫、熱帶海域均有分布,台灣在大溪、南方澳、東港等漁市場中也常可見到。由於棘鱗蛇鯖肉質顏色皆與鱈魚相似,所以會被當成龍鱈販售。 一般棘鱗蛇鯖的魚肉呈乳白色,且質感有些類似禽肉,外皮看起來粗糙,所以細心觀察便可以辨別出來與鱈魚的不同。棘鱗蛇鯖是餐廳生魚片的主要材料,油脂多, 故有油魚之稱,在超市也常常可以見到,尤其是中高價位的吃到飽餐廳最常有牠的蹤影,但因為棘鱗蛇鯖內含蠟酯,人體不但無法消化,多食非常容易導致腸胃不 適,腹瀉噴油。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鱈魚的真相(三):真真假假五花八門的鱈魚

 

龍 鱈、圓鱈、扁鱈、銀鱈、藍鱈、金鱈、黑鱈、狹鱈、青鱈、岩鱈、水鱈,名稱五花八門的鱈魚您吃過哪幾種?雖然真正的鱈魚已經面臨絕種的危險,可是在餐飲料理 的世界裡,被叫做鱈魚(cod)的魚料理仍很多,但目前絕大部分的鱈魚都並非真正生物學分類中的鱈魚,只是一種商品名稱。

大家應該吃過或聽過鱈魚香絲這種零食,但其實鱈魚香絲並不完全是鱈魚做的,大多數的鱈魚香絲甚至沒有 鱈魚的成分,「鱈魚香絲」僅僅是一個商品名稱。同樣的例子,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被稱為鱈魚的商品,從進口商、大盤商、中小盤商、魚市場、超市、商店、餐廳, 這些五花八門的鱈魚大部分都非真正的鱈魚,僅僅是以鱈魚為名的其它魚類。這些魚類究竟哪種才是真正的鱈魚就連大多數的廚師都分不清楚,如果把這些魚類去 頭、去臟、去骨、去皮切塊或切片之後,外觀上就更難以辨別,幾乎與真正的鱈魚肉身一模一樣。

多數的鱈魚香絲沒有鱈魚的成分
多數的鱈魚香絲沒有鱈魚的成分

在 生物學的「界門綱目科屬種」分類方式中,鱈魚屬於動物界(Animalia)、脊索動物門(Chordata)、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鱈形目(Gadiformes)、鱈科(Gadidae)、鱈屬(Gadus),只有鱈形目、鱈科、鱈屬的魚類才是真 正的鱈魚;而且只有三個種,也就是太平洋鱈、大西洋鱈和格陵蘭鱈三種;市面上眾多的鱈魚不是同科不同屬或同目不同科,就是不屬於鱈形目的魚類。

這 些與鱈魚幾乎扯不上關係的魚類,會被冠上鱈魚的名稱,是因為鱈魚瀕臨滅絕,且大西洋鱈魚漁場逐一關閉禁止捕撈後以後,市場為了尋找替代品而產生的。用其它 非鱈魚類冠上鱈魚名稱這樣的標示方法,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已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做法,但是有些魚類如油魚因為含有人體難以消化的蠟脂並不適合食用,過量食 用性導致腹瀉排油或腸胃不適。

報載香港餐飲聯業協會副主席鄭捷明透露,部分業界都不懂分辨油魚及鱈魚,「商家有時買回來賣了也不知,因全 世界有不同叫法,令業界相當混淆」。他舉例指出,從印尼及馬來西亞進口的油魚都被進口商把類似鱈魚的魚標示為「X鱈魚」,令市面充斥大量「藍鱈魚」、「金 鱈魚」、「圓鱈魚」「龍鱈魚」等商品。


這美味的鱈魚料理究竟是何種魚類

目前台灣餐飲業常見的鱈魚通常都以形狀來分,也就是扁鱈和圓鱈兩種,扁鱈只有一種,但被稱為圓鱈或鱈魚的魚卻有許多種。這些五花八門的鱈魚因為從業者本身開始就難以分辨,更何況是完全不懂的消費者。

 

 

 

鱈魚的真相(四):鱈魚、真鱈、真圓鱈

鱈魚、真鱈、真圓鱈是台灣餐飲業與生鮮流通業通用俗稱或商品名稱。鱈魚學名Gadus,俗名大頭魚、水口、闊口魚、大頭腥、石腸魚等,是主要食用魚類之一。

鱈魚原產於從北歐至加拿大及美國東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目前鱈魚主要出產國是加拿大、冰島、挪威及俄羅斯,但鱈魚已被列入瀕危魚種,撈捕量被嚴格限制。

真正的鱈魚頸下巴有一觸鬚且側線明顯,各鰭均無硬棘,完全由鰭條組成。
真正的鱈魚頸下巴有一觸鬚且側線明顯,各鰭均無硬棘,完全由鰭條組成。
剛被捕獲的太平洋鱈魚。
剛被捕獲的太平洋鱈魚。

鱈 魚形態特徵為體延長,稍側扁,尾部向後漸細。頭大,口大,上頜略長於下頜,頸部有一觸鬚,兩頜及犁骨均具絨毛狀牙。體被細小圓鱗易脫落,側線明顯、背鰭3 個,臀鰭2個,各鰭均無硬棘,完全由鰭條組成。頭、背及體側為灰褐色,並具不規則深褐色斑紋,腹面為灰白色。胸絡淺黃色,其他各鱔均為灰色。

鱈魚去頭去臟後的清肉
鱈魚去頭去臟後的清肉

鱈 魚共有三個種類,分別是大西洋鱈魚(Gadus morhua)、太平洋鱈魚 (Gadus macrocephalus)與格陵蘭鱈魚(Gadus ogac),在個體大小、外觀和食用品質方面這三個品種均十分相似。目前台灣的進口鱈魚約有六成是去頭去臟的冷凍形式,其餘四成是去皮去骨魚切片;也因為 市面上較少販售完整的整尾鱈魚,所以在辨別鱈魚時就無法以頭部特徵直接識別,有不少業者與廚房工作人員往往因為未曾見過真正的鱈魚,就會把其它以鱈魚為名 的魚類當成鱈魚。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鱈魚的真相(一):鱈魚的歷史與戰爭

數十年來,鱈魚餵飽了西方國家,促進了北美洲的發展。對於仰賴鱈魚為生的人,它是比黃金更珍貴的寶藏。戰爭為它而起,革命因它而興。在世界歷史的發展中,鱈魚佔有不為人知的一席之地。

鱈魚學名Gadus,俗稱Cod,是西方人愛吃的一種海魚,早於17世紀,當時在北美洲的移民已將鱈 魚曬乾後輸往西班牙、葡萄牙及英國等地出售。由20世紀起,隨著電冰箱的發明,鱈魚多以急凍魚塊出口。鱈魚的魚肉為雪白色,肉質嫩滑結實而味淡。而鱈魚肝 臟亦含大量維他命A及維他命D,故經常被用作提煉魚肝油。

鱈魚曾在英國與冰島之間引發了三次戰爭,令人驚訝的是,龐大的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竟然敗給了小漁船改造的冰島炮艇,世界老牌海軍強國連續輸掉了這三場戰爭。

自18世紀60年代以來,歐洲國家,尤其是英國對鱈魚的需求越來越大。當時,歐洲的鱈魚產區主要集中在冰島海域,許多國家的漁船加入了瘋狂的捕撈大軍,冰島人越來越擔心自己賴以生存的鱈魚資源將會在濫捕中遭到徹底破壞。

(一)第一次鱈魚戰爭

1944 年冰島從丹麥統治下獨立後,決定靠自己的鱈魚資源來建立繁榮富強的現代化國家。冰島政府連續幾次擴大領海範圍,並在1958年宣佈要把領海擴大到12海浬 處,以保護魚類資源。1958年8月30日是冰島要求其他國家船隻離開的最後期限,除了英國的拖網漁船,各國漁船都離開了12海浬界限。為保護自己的漁 船,英國皇家海軍派出了37艘艦艇,約7000名士兵。英國艦艇和士兵基本都參加過二戰,作戰經驗豐富且來勢洶洶。而冰島只有一些由陳舊的漁船改裝而成的 土炮艇,數量少不說,武器也十分簡陋,戰士則是完全沒有作戰經驗的警察和普通百姓。加上冰島的人口還不足30萬,英國人認為冰島人肯定不會進行抵抗。雖然 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於英國,但冰島人卻勇敢地捍衛著自己國家的利益,不惜開炮驅逐來犯的英國漁船,歷史上著名的鱈魚戰爭終於爆發。為了不過度刺激英國,冰島 艦艇雖向英國船開了炮,卻刻意避免傷到船員。英國考慮到冰島是北約成員國,如果搞得過火會引來美國干涉,不敢對冰島大動干戈。結果英國漁船在冰島人的干擾 下幾乎捕不到魚。英國不得不開始與冰島談判。1961年,英國承認了冰島的12海浬領海線,但冰島表示未來仍要進一步擴大,並禮節性地給了英國三年的調整 時間。

(二)第二次鱈魚戰爭

1971年3月,冰島再次宣佈,禁漁界限擴大為50海浬。英國對於冰島這種得寸進尺的行為忍 無可忍,雙方再次爆發戰爭。在為期一年的衝突中,冰島艦艇和漁船用割斷漁網,炮轟船隻的方法驅逐外國漁船,共有69艘英國漁船嚴重受損。英國政府對此大為 惱火,派出7艘主力戰艦對冰島進行恫嚇。但冰島毫不讓步,甚至揚言要和英國斷交。此時,北約組織意識到了衝突的嚴重性,開始對英國施壓,英國只好讓步。


英國在戰爭中出動的主力艦艇

(三)第三次鱈魚戰爭

1974 年,冰島鱈魚捕獲量大幅下降。為保護有限的漁業資源,冰島宣佈擴大禁漁界限到200海浬。1975年12月,英冰兩國再次開戰,衝突持續了五個月。與此同 時,歐洲共同體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調停,但英國人卻仗著自己強大的海軍,堅決不讓步。1976年2月,歐洲共同體終於在等待中失去了耐心,公開宣佈歐洲各 國海洋專屬經濟區界線定在200海浬。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英國最終服輸了。

鱈魚的真相(二):瀕臨絕種的鱈魚

鱈魚原產於從北歐至加拿大及美國東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目前鱈魚主要出產國是加拿大、冰島、挪威及俄羅斯,但鱈魚已被列入瀕危魚種,撈捕量被嚴格限制。

根據環保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預測,全球鱈魚的數量過去三十年已減少百分之七十以上,濫捕和其他威脅可能讓這種魚類在十五年內徹底絕滅。此外,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在針對 全球最大鱈魚漁場北歐巴倫支海的報告中提出這項警告,它的依據是全球漁獲量由1970年的三百一十萬公噸減少至2000年的九十五萬公噸,減少幅度驚人。


正瀕臨絕種的鱈魚

據2006年十一月十三日美國《時代》雜誌刊載,過去三十年來,各捕魚國家已把許多種魚類捕到將近絕種。首先快要絕種的魚類是大西洋鱈魚,過度捕捉已改變了海洋的生態,目前只剩下不到原先一成的大西洋鱈魚繼續面臨人類的捕捉。

繼 1992年紐芬蘭臨近海域鱈魚數量下降而劃定海域限制捕撈后,1999年12月歐盟的漁業部長們又作出了10年來最大幅度的捕撈限額削減,其中因數量劇減 而成為焦點的鱈魚,在那次年會上禁止英國和愛爾蘭的漁民在愛爾蘭海峽捕鱈魚,只允許他們保留在捕撈其他魚類時無意捕到的鱈魚。

到2000年年底,鱈魚在北海數量減少的趨勢已經不可扭轉。80年代北海的鱈魚捕撈量為每年30萬噸。2000年的捕撈量雖被限定為8萬噸,但實際捕撈量只達到5萬噸。換言之,北海鱈魚的捕撈量已只有20年前的1/6,因此北海大部分地區被禁止捕撈鱈魚已不可避免。

2001 年年中,歐盟關閉了北海一大片海域以保護鱈魚產卵這樣的嚴格措施。2001年12月,主管歐盟各國漁業的部長們在布魯塞爾又聚會長達26小時,才完成了第 二年的削減捕魚配額。在這次會議上歐盟漁業委員會幹事長Franz Fischler警告說,北大西洋漁場中一些主要魚類,諸如鱈魚和狗鱈,已經瀕臨滅絕,因而呼籲各國要以理性戰勝感情。

直至2006年 10月,歐美十九個國家的科學家們就曾發出過立即全面禁止在北海、愛爾蘭海、蘇格蘭西部海域和丹麥的斯卡格拉克海峽捕撈鱈魚的建議。這個由歐洲、美國和加 拿大等19個國家組成的政府間組織「國際海洋利用委員會」(ICES)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經過幾十年對鱈魚的濫捕以及缺乏對鱈魚繁殖加以保護,英國沿海地 區的鱈魚正瀕臨絕種。

事實上環保主義者和漁業行業協會間一直針鋒相對。科學家們說,鱈魚一般要六年才成熟,但現實情況是大部分鱈魚都在兩 歲以下、還未能繁殖后代時就已遭到捕撈,以致鱈魚的數字在過去20年裡一直處於最低數量水準。他們認為早就該禁捕,現在這麼做只是亡羊補牢而已,還遠遠不 夠。但麻煩的是,在目前鱈魚數量如此少的情況下,無論採取什麼措施,都很難使鱈魚數量回升。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語內容

詞目 小時了了
拼音 siǎo shíh liǎo liǎo
注音 ㄒ|ㄠˇ ㄕˊ ㄌ|ㄠˇ ㄌ|ㄠˇ
相似詞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出處 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小時了了大時佳,五歲孩童已足誇;計縛劇盜如反掌,直到天子送還家。」
釋義 指人不能因為少年時聰明而斷定他日後定有作為。

指幼年時就很聰明。但用法上含有長大後未必成材的諷刺在內。

人在幼年時聰敏捷,表現優良,長大之後未必能有所成就。

例句 我看這個孩子不過小時了了,將來未必成器。 
這個小偷,聽說小時候聰明得很呢,真是小時了了。
許多小時了了的天才兒童,由於教育的方法不正確,到長大後便被埋沒了。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指人少年時聰明
英譯 VERY INTELLIGENT IN YOUTH.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