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赫若 | |
---|---|
出生 | 呂石堆 1914年8月25日 日治臺灣臺中廳葫蘆墩支廳潭仔墘區 |
逝世 | 1951年(37歲) 臺灣臺北縣石碇鄉(今新北市石碇區) |
筆名 | 呂赫若 |
國籍 | 中華民國 |
教育程度 | 台中師範學校畢業 |
體裁 | 小說 |
代表作 | 《牛車》 |
呂赫若
呂赫若(1914年8月25日-1951年),本名呂石堆,筆名呂赫若,生於日治台灣臺中廳葫蘆墩支廳潭仔墘區(今台中市潭子區),曾祖父原居桃園龍潭,後遷居台中。呂為活躍於台灣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的小說家,亦是台灣共產黨黨員,有台灣第一才子之稱。呂石堆之所以用呂赫若為筆名,是擷取他所敬佩的兩位左翼作家--朝鮮作家張赫宙(장혁주)與中國作家郭沫若。他各取其中一字組合而成。
生平[編輯]
呂赫若出身地主家庭,因此接受新式教育與新式思想,在1934年台中師範學校(今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畢業後,出任新竹州峨嵋公學校(今峨嵋國小)訓導(日本舊制教員職階)。1935年任臺中州營盤公學校(今南投縣營盤國小)訓導,1938年任臺中州潭子公學校(今臺中市潭子國小)訓導。於1935年發表第一篇日文小說「牛車」而成為文壇矚目對象,被譽為「文學天才」。也是第一位作品被介紹到中國大陸的作家之一。
1939年呂赫若前往東京學習聲樂,並參加東寶劇團,演出歌劇「詩人與農夫」。1942年回到台灣並且加入張文環的《台灣文學》擔任編輯,後擔任興南新聞記者。呂赫若在戲劇、音樂與文學方面也頗有造詣,而被譽為台灣第一才子,不過他還是最鍾情於文學的創作;二戰結束之後,呂赫若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擔任台中分團籌備處股長,但不久後便出任《人民導報》記者,挖掘戰後台灣政治經濟的黑暗面。
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呂赫若轉向社會主義並加入中國共產黨,除主編中共地下黨機關刊物《光明報》之外,並且開設由中共地下黨員直接領導的大安印刷廠,印製社會主義刊物與宣傳品;1949年呂赫若出任北一女中音樂教師,8月爆發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光明報》創辦人、基隆中學校長、中共地下黨員鍾浩東及同校相關人士陸續遭到逮捕判刑,涉及本案的台灣大學相關師生也被逮捕,而參與《光明報》編輯工作的呂赫若也因此開始逃亡,不久之後前往臺北縣石碇鄉鹿窟等基地活動,史稱「鹿窟基地案」。之後在1951年於鹿窟基地死亡,確切日期與死亡原因不明,其遺孀蘇玉蘭表示有人說呂是被毒蛇咬死,但也有人說是同伴怕呂赫若出來自首而搶先槍殺呂,之後鹿窟基地遭國民政府圍剿,呂赫若的屍體一直未被找到。[1] 根據張炎憲鹿窟事件調查研究書中的李石城訪問記錄, 李石城表示呂赫若是1950年農曆5月23日遭蛇吻而過世 ,由其姊夫蘇金英與陳春慶共同埋葬。 [2]
身後的手稿及書籍因家人對政治肅殺的恐懼而悉數掩埋於家前的荔枝園,僅有一本日記(記錄昭和17-19年)因為詳實紀錄了子女的出生年月日而保留傳世。
呂赫若的作品以反對封建與家庭的病態為主要創作對象,但是呂赫若小說中的女性題材也是比較特殊的。其中《暴風雨的故事》、《婚約奇談》、《女人心》等作品,特別能反映時代、描繪出當時女性與殖民地人民受壓迫的悲哀。
作品在戰後的出版[編輯]
目前為止(2011/10/01),已知的有:
- 張恆豪/編,《呂赫若集》,前衛出版社,1991年。
- 林至潔/譯,《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小說全集》,聯合文學,1995年。
- 呂赫若/著,《呂赫若日記》,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
- 林至潔/譯,《呂赫若小說全集》,INK印刻出版,2006年。
- 呂赫若/著、江彬如/圖,《月光光:光復以前》,遠流出版社,2006年。
- 河原功/監修,《清秋》,東京都ゆまに書房,2001年。
- 呂赫若的作品被收錄在日本ゆまに書房出版的《台灣小說集》。
相關研究[編輯]
博碩士論文[編輯]
使用「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詢,到2011年10月3日為止,以呂赫若及其作品為研究對象的論文有:
- 陳黎珍,〈呂赫若的研究〉,東吳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81/碩士。
- 朱家慧,〈兩個太陽下的臺灣作家--龍瑛宗與呂赫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84/碩士。
- 王建國,〈呂赫若小說研究與詮釋〉,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87/碩士。
- 張嘉元,〈呂赫若研究〉,東海大學/歷史學系/91/碩士。
- 張譯文,〈呂赫若小說之社會思想與女性意識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91/碩士。
- 陳姿妃,〈呂赫若小說中女性宿命觀研究〉, 屏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93/碩士。
- 陳素蕙,〈知識份子文學批判的休閒意涵—以日治後期的呂赫若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94/碩士。
- 蔡伶琴,〈呂赫若文學の研究 ──家族関係を中心として──〉,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95/碩士。
- 施侞妏,〈韓國與台灣農民小說之比較研究-李無影與呂赫若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研究所/96/碩士。
- 凌正峰,〈呂赫若農民小說的左翼立場〉,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97/碩士。
- 吳欣怡,〈敘史傳統與家國圖像︰以呂赫若、鍾肇政、李喬為中心〉,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98/碩士。
- 童袖瑜,〈生命的奮鬥:呂赫若小說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98/碩士。
- 葉宜婷,〈日治時期中、短篇小說中神道與臺灣風俗信仰的書寫研究(1937-1945)〉,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99/碩士。
- 沈丹莉,〈呂赫若小說的民俗書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班/99/碩士。
- 蔡念純,〈日本統治期的台灣文學―呂赫若和坂口零子的比較研究〉,長榮大學/應用日語學系碩士班/99/碩士。
單篇論文[編輯]
相關作品[編輯]
電視劇[編輯]
- 台灣時代劇《台北歌手》,樓一安導演,2018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