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琴

洋琴- 洋琴 

 

  擊奏弦鳴樂器。現稱“揚琴”,曾稱“打琴”、“銅絲琴”。因是外國傳來故稱。木製音箱,呈梯形或蝴蝶形,故也稱“蝴蝶琴”。傳統洋琴設二排弦碼,承鐵弦或銅絲弦多檔,每檔弦一至三根。弦係於琴面兩側的軫釘,借扳手調音。以竹籤一對擊弦演奏。
  《清朝續文獻通考·樂七》:“洋琴本西洋制。銅絲弦。低弦用雙股絞成,音不堪美。中高二部並三絲為一音。奏用薄頸竹捶。音量不大,常與琵琶、胡琴等相合。”洋琴起源於阿拉伯,後傳入歐洲。約明末清初,經海路從南方傳入。
  清·徐珂《清稗類鈔·音樂類》:“康熙時,有海外輸入製樂器曰:洋琴。半於琴而略闊,銳其上而寬其下。兩端有銅釘,以銅為弦張其上。用捶擊之。其音似箏、築。其形似扇。我國亦能自造之。

 

 

起源與前身:

 

在揚琴族中計有「揚琴」、「筑」、「卡龍」等三種擊絃樂器:「筑」是一種在西元前四、五世紀即已流行於我國北方的以筑尺敲擊發音的樂器,與琴相似,細長而成棒狀,一般是五條弦。《舊唐書、音樂誌》記載:「筑,如箏,細項。以竹擊之,如擊琴」,自古即有「易水送別,擊筑高歌」之憂情,於是後人以「擊竹」二字推斷揚琴是「筑」的演變體。但「筑」為竹製琴身,「揚琴」為木製琴身;「筑」的形狀似箏,為長方形,「揚琴」的形狀似梯形;「筑」用絲弦,「揚琴」用金屬弦;「筑」以左手按弦、右手持竹尺擊弦,「揚琴」則以二支琴弓擊弦。「筑」這種樂器經秦、漢、南北朝,而至隋唐,慢慢的消失了,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共鳴箱窄小,敲擊的弦又未用金屬弦,發音小而不良所致。有謂揚琴來源於筑,在年代來說,筑在唐後即已絕跡,而揚琴明末才在我國出現,期間相隔這麼久,因此揚琴應不是源於筑。  「卡龍」是我國新疆維吾爾族樂器,平置於桌上,以左手持金屬棒按柔滑弦,右手帶義甲撥彈,亦可隻手恉用撥片撥彈,在外型、弦數、音色特點上都與揚琴相似。事實上卡龍是由中亞地區的「嘎龍」演變而來,在元史記載,元代征伐西方時在克什米爾得「七十二弦琵琶」,這樂器可能就是卡龍,可見其出現於元代或更早,但是揚琴最初流行於我國的廣東,廣東與新疆幾乎隔絕,音樂風格更是相差甚遠,故揚琴與卡龍當無直接關係。

 

據史書記載,揚琴最早源於中東阿拉伯、波斯地區,當時稱之為「桑圖爾」Santur,後流傳到歐洲、北美及大洋洲,有達西瑪〈Dulcimer〉、欽巴龍〈Cimbalon〉、海克布里〈Hackbrete〉及薩特瑞〈Psaltery〉等名稱。當時的擊弦工具是木製小槌,音色清脆空曠。而我國最早出現揚琴的時間,是在明末,最初流行於廣東,它的形成,可能是由於達西瑪琴的直接傳入,或是借鑒於鋼琴所產生的。在1511年英國出版了一本音樂書籍,介紹了達西瑪琴,其形如長方形的盒子,許多弦張於兩端軸釘之間,中間有一條隔碼,琴邊兩個木槌,由於明代的工業發展,中西文化交流,這樣樂器傳進來是可能的。在明末義大利人利瑪竇帶了歐洲的古鋼琴到廣東和北京,很可能是我國當時工業落後,無法製作鋼琴,或民族習慣與風格不同,而鋼琴不被廣為使用,但卻吸收了其結構特點,而創造完成了揚琴,廢除其複雜的撥鍵系統,改用雙手持竹棒擊奏。

 

根據以上種種的說法,以第二種說法「揚琴由海外傳入中國」較符合歷史考據,以十六世紀至十七世紀中國與西方頻繁的接觸交往,揚琴隨著西方文化傳入中國是很自然的現象。當然,傳入中國的方式除了海上傳入中國沿海廣東一帶經由著名的「絲綢之路」從陸路傳入中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以東歐匈牙洋琴,中東的土耳其揚琴均比中國揚琴歷史,而「絲綢之路」的中國大門「新疆」的民間音樂很早就有揚琴(新疆稱為Chang並非「卡龍」)參與伴奏,揚琴藉由新疆音樂文化傳入我國東北地區,並且溶入山東琴曲以及貴州琴書東北揚琴等戲曲中,亦是合理的推論。

 

總而言之,揚琴早於十三世紀前發現於中東、波斯一帶,十四世紀流傳於東、西歐,十七世紀以後經由海路及陸路傳入中國,於廣東沿海最為風行。早期揚琴為二條琴碼的小揚琴,形似梯型的蝴蝶,亦稱為「蝴蝶琴」,二十世紀中期開始(約在1960-1990年),揚琴在中國有了大幅度的改良,琴體增大了一倍,琴碼由二條增加為四條、五條,音域亦擴為五個八度,且半音齊全,可任意轉調,演奏曲目亦由傳統的廣東音樂擴大發展為現代音樂、複調音樂,以及十二音列……等多方面的曲目,為現代國樂團中不可或缺的樂器,尤其是它出色的伴奏功能,成為胡琴、笛子等國樂器獨奏時不可缺少的伴奏者,所以它又有「中國的鋼琴」雅號。

 

2. 概說:

 

揚琴是一種外來樂器,音質清晰自然,明朝時才傳入中國,所以原來叫做「洋琴」。現有的揚琴中,不論在外形,音位排列,音域等方面都有些差異。所以按照它的弦數多少,概分為八行揚琴,九行揚琴,十行揚琴,十三行揚琴,和十四行揚琴。近幾十年來,經過不斷的改良與創新,又有一種滑輪式轉調揚琴,就是在琴邊裝一個小銅輪藉以滑動,方便改變高音來轉調,使揚琴的音域更為寬廣更富有表現力,成為民族樂器中的重要一員。

 

音色美而悠揚,可以打出和聲,能合奏、齊奏、伴奏、及獨奏。揚琴的音響色彩變化,主要通過技術動作的各種層次對比來表現。一般情況下,音響色彩的剛柔層次,主要依靠琴竹擊弦前舉起的高度及其向下擊彈的速度的變化來實現;厚薄層次主要依靠擊弦點位置的變化來實現;虛實層次主要通過各種滑抹類,揉弦類等技法的運用來實現;明暗層次主要通過制音器踏板全放、半止或全止的控制變化來實現;抑揚層次主要通過琴竹頭觸弦時值快慢的變化來實現。以上的變化層次可以是單一色彩的變化或綜合色彩的變化,運用的技術動作不僅是單一的,也是綜合技術動作的協調與配合,結合力度的控制變化,使音色的層次變化和技術動作的選擇,取得了和諧的融合。

 

分類:

 

中國揚琴的種類很多,基本可分為三類:

 

小揚琴:

 

這是最早期的揚琴,設有兩排碼,各設7~10檔音位。小揚琴因為只有自然音(鋼琴的白鍵),不能轉調,所以很早就有上下絃半音定絃法,及左右橋半音定絃法的改革,以獲得變化半音來轉調。但基本上因橋數都沒有增加,所以演奏、製作均很困難。由於這種琴的體積小,音域窄,轉調困難,目前只作為民間少數人自娛的一種樂器

 

快速轉調揚琴:

 

這是1959年由北京楊竟明先生改革成功的四排碼揚琴,採用五二多排並列原則,解決了張力問題,以四橋並列取代傳統之兩橋,橫向定音階,增加音域。並採用變音滾軸與推滾承軸、變音槽,解決了微調或半音變化問題。和之前小揚琴相比,它擴大了音域,美化了音色,用變音槽升降半音的方法以利於轉調,是較為廣泛使用的揚琴形制,這類琴有北京的401、上海的78型、79型等。

 

平均律揚琴:

 

1950年代天津鄭寶恒先生改革了「呂律式大揚琴」,1970年代至1980年代又出現了廣州紅旗牌〈陳照華改革〉、上海81型、北京501〈桂習禮改革〉等不同排列形制的揚琴,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不使用變音槽就能夠達到直接轉調的目的,促進和繁榮了創作,又豐富了表演技藝,使揚琴藝術向更高的階段發展。

琴竹:

 

琴竹,是揚琴的主要附件,揚琴之能發音,全靠琴竹擊弦之振動。一台揚琴聲音的大小除了揚琴本身共鳴之外,琴竹擊弦之輕重也有關係。擊弦之輕重,那是看某一曲中之需要,一般我們可以用揚琴的技術來克服它。至於揚琴音色的柔美、圓潤,那就是兩根琴竹的問題了。琴竹的好壞,對演奏揚琴的音色,有決定性的關係。

 

揚琴在台沿革:

 

早期傳統揚琴的形狀與構造,輕巧而簡便,清脆而悠揚,兼具聲音的包容性,所以被廣泛運用在地方戲曲,比如說唱音樂、歌仔戲、客家戲、布袋戲……等的具種伴奏形式,因而能流傳至今。

 

民國四十年代,著名音樂家祁寶珍、李協和、謝萬福、何名忠、周耀當、江菊松、夏炎、孫培章、董榕森……等眾位國樂前輩,致力於振興國樂推廣教育,也因此有大量的獨奏曲、合奏曲譜。而隨著樂團的組織結構,曲目的改良,二橋七、八行的小揚琴已不敷使用,所以逐漸朝向擴大音域、半音的方向改良,而有十行、十一行、甚至十四行的產生,且運用了相當長的時間。當時中廣國樂團 黃蘭英老師,仍是使用二橋十行,而晨鐘國樂社的 黃祖彝老師使用的揚琴則是二橋十四行。

 

由於十四行揚琴十分笨重,所以無法普遍使用,在民國四十年代,中廣國樂團便設計了十三行半音階揚琴,同時在民國四十三年,黃祖彝老師也設計了二十行半音階揚琴,並在民國六十三年的「中國歷代樂器展覽」會中參展。這在當時可算是相當創新的改良,只可惜未加以研究推廣,而未普遍使用。因此,從民國四十年代到民國七十年初,國內可說仍使用小揚琴,但是大揚琴的行蹤,已慢慢浮出了。

 

民國五十年代,由各大專院校培育了許多優秀的揚琴學生,使揚琴能突破傳統手法,大為提昇了演奏技巧,且創造了許多揚琴獨奏曲,如蔡錫山-- 「蝴蝶操」、「豐收樂淘淘」;夏炎 -- 「綠洲」、「清溪流水 – 彎月」;魏麗瑩 -- 「午夜聞鶯」、「牧野遙思」、「童年」、「碧海青天」、「春綠林」……等,使揚琴展現出更多的獨奏表現力。

 

揚琴的演奏技巧:

 

演奏前先調整琴架到適當高度,演奏揚琴時坐姿要端正,兩腿靠攏,雙眼注視著樂器。彈奏揚琴,琴竹的拿法非常重要,控制得好,才可以敲擊出所要的音色和音量。   

琴竹的拿法有兩種,一種是以拇指,食,中三指持竹;另一種是以拇指,食,中,無名指持竹,這種持竹的方法最好。因為用四指持竹,可以運用食指起竹,無名指落竹,速度快且持竹穩固,對音色和音量也比較好控制。而敲擊位置在距離琴橋一公分的地方,音色最好。為了應付快板時的彈奏,左右兩竹應輪流使用,養成一竹一個音的習慣。而左右手的順序要看第一個音的位置在那裏。譬如說第一個音的位置在左邊,就由左竹先敲擊,再由右竹敲第二個音,盡量避免交叉敲擊。

揚琴的音位,以四橋揚琴為例,在演奏者的右方第一弦為最低音G,縱的方向為二度關係排列,橫的方向為五度關係排列。協音也稱為襯音,二竹輪流敲擊高低八度的兩條弦,就會得到協音的效果。雙音,二竹同時敲擊八度音的兩條弦,就會有雙音的效果。輪音又分為單輪或雙輪。二竹在同一個音上急速而連續敲擊就是單輪。二竹在高八度的兩條弦上,同時急速而連續敲擊就是雙輪。按音在出音以後,立即用中指和無名指按住出音的弦,使聲音立即頓住,也稱為頓音。如果指尖在敲擊的同時,輕觸琴弦的二分之一並立即放開,會產生一個清亮的聲音,稱之為泛音。一竹可以配合另一竹的音同時敲擊和弦聲,使聲音更豐富而優美。

現在的「揚琴」過去多稱「洋琴」。

過去用雙橋八行「小」洋琴,現在用四橋以上的快速轉調「大」揚琴。

 

揚琴[編輯]

 
 
 
402型揚琴

揚琴亦稱洋琴打琴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等,現代幾乎統一稱作「揚琴」,是中國民族音樂中,一種兼具打擊樂器弦樂器特點的樂器,普遍使用於中樂團

 
雙音琴竹,左竹為四度,右竹為三度。

 

起源[編輯]

源於阿拉伯波斯等地區的「桑圖爾」。後流傳到歐洲北美洲大洋洲,有「德西馬琴」(Dulcimer)、「Cymbalom」、「Hackbrett」及「Psaltery」等種變體。最初的擊弦工具是木製小槌,使得音色清脆為揚琴的特點。

 
Cymbalo

中國的揚琴起源尚未有定論,但普遍認同在明朝中海路傳進中國的說法。而中國最早出現揚琴的記載,為李鍇所撰《含中集》提到揚琴。

傳統流派[編輯]

講究加花裝飾與潤飾發展,華麗活潑流暢,有冒頭、疊尾、雙持加倍音、贈音帶輪等特有竹法,多以「左竹法」處理的曲目。嚴老烈所編《旱天雷》、《倒垂簾》、《連環扣》、《到春來》、《歸來燕》等廣東揚洋琴曲多用「座音襯打法」。易其仁於1920年編著《粵曲洋琴譜》,其所創用的洋琴竹法符號為後人延用。丘鶴儔並提出"竹法十度"說。
輕細小雅,有「揚琴一捧煙」說法,多用附點與短拍帶輪。
講究演奏技法的特殊效果,較歡樂雄壯。
少用輪奏法,奏法最為樸素,但頭板加花講究抑揚頓挫,各種催奏法講究緊密對比。潮州洋琴保存最原始型制,如銅絲絃、七平均律等。

制式[編輯]

  • 小揚琴
兩橋式,長期用於說唱音樂的伴奏。
  • 大揚琴
兩橋式十二平均律律呂式大洋琴,為兩橋間採半音調絃法,有高音、低音兩種,由鄭寶恆張子銳趙立葉天津樂器廠合作,於1953年、1954年間共同製作。其後鄭寶恆、袁靜芳蘆寶林合作研製第2代全律活馬大洋琴。
  • 3橋變音揚琴
被號稱為「快速轉調洋琴」,於1959年由楊竟明製作,可以臨時以滾軸變半音轉調。
  • 4橋變音洋琴
楊竟明於1961年在三橋變音揚琴的基礎上製作而成。
  • 401
楊竟明以變音揚琴的基礎上製作的五橋變音洋琴。以「五‧二多碼並列式」、「分層滾軸板」、「轉調半音槽」解決音域、微調、轉調等問題。
  • 402
  • 501
桂習禮李江周靖石於1984年據401揚琴研製而成,於高低音區加進半音調絃法,絃軸彷鋼琴用細螺紋以防止跑絃。
  • 505
於501內加鋼棍牽柱及雙梆結構,以抵銷琴絃張力及結合洋琴架,加裝腳踏制音器後而成。
  • 601
2004年由瀋陽音樂學院劉寒力研製並設計音位,唐山貴軍樂器有限公司潘貴軍製作,這是基於501型揚琴為基礎重新研製。音域為B1(大字一組)至f4(小字四組),橫向二‧五式排列為主,音域寬廣且演奏方便。代表曲目有《金翎思-滿鄉隨想》、《驪山池影》、《竹瀟琴夢》等。2005年在北京第八屆世界揚琴大會正式亮相。

構造[編輯]

 
琴碼與弦

揚琴以擊弦發聲,音箱以木製成,呈扁平梯形,上有100多條弦,雙手持琴組擊奏。

[編輯]

現代揚琴有100多條弦,通常由1至5條弦1組發1音,低音弦最粗,有效弦長最長,1至2弦1組,高音弦最細;有效弦長短,4至5弦1組。有效弦長為橋碼左則一段,弦由左右兩端蓋板下的螺絲栓著,須以工具調音。

 
琴竹

橋碼[編輯]

常用的「五排碼」揚琴由右至左稱為低音碼、左碼、中碼、右碼、半音碼。亦有3排和4排橋碼的揚琴。揚琴的橋碼是無法移動的。

琴竹[編輯]

 
琴竹竹體,尖端用來撥弦,可發出清脆的音。

亦稱琴筧竹鍵等,以具彈性的竹製作,為擊弦工具,常用有單音琴竹單音雙面琴竹雙音琴竹等。竹身細長,手握一端扁平;擊弦一端為鎚狀,一面以橡皮或其他彈性材料包覆。

滾珠及變音槽[編輯]

 
滾珠、變音槽

位於揚琴左右兩側,將弦抬高,以降低狼音,部分新式揚琴有「變音槽」,可以迅速移動滾珠,改變有效弦長以改變音高,可方便調音、轉調、奏臨時變化音。

奏法[編輯]

以雙手持琴竹左右交替擊奏或齊擊一音以加強音量。以裸竹一面擊弦為「反竹」,音色尖銳有如金屬互碰;以琴竹尾部「鉤奏」,奏出彈撥樂效果。揚琴餘音悠長,可以手指按弦消音。戴上「滑音指套」後可奏滑音

 
滑音指套

民族樂團中,位於指揮前方第一排,常奏和音琶音。亦為胡琴等的獨奏曲重要的伴奏樂器。

音階[編輯]

 
揚琴七聲音階(1=C);
及半音碼、左碼、中碼、右碼、低音碼

原為五聲音階樂器,經增加橋碼後可奏半音音階

重要樂曲[編輯]

古曲[編輯]

1930年代[編輯]

1950年代[編輯]

  • 春天》1959年,王沂甫

1960年代[編輯]

1970年代[編輯]

1980年代[編輯]

1990年代[編輯]

2000年代[編輯]

年代不明[編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