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根蘋果紅蘿蔔蔬果汁
份量
2 人份
時間
20 分鐘
食材
甜菜根(大)
1/2個
紅蘿蔔一段
5公分
蘋果
半個
小黃瓜
1根
小蕃茄
5個
西生菜
1顆
堅果
2大匙
芝麻粉
1大匙
檸檬汁
半個的量
1
蔬果洗淨切塊
放入果汁機中,加入堅果、芝麻粉、檸檬汁打成果汁即可,大約有2.5杯馬克杯
2
放入果汁機中,加入堅果、芝麻粉、檸檬汁打成果汁即可,大約有2.5杯馬克杯
小撇步
甜菜根稍有土味,加上蘋果、檸檬等就可以消除
份量
2 人份
時間
20 分鐘
食材
甜菜根(大)
1/2個
紅蘿蔔一段
5公分
蘋果
半個
小黃瓜
1根
小蕃茄
5個
西生菜
1顆
堅果
2大匙
芝麻粉
1大匙
檸檬汁
半個的量
1
蔬果洗淨切塊
放入果汁機中,加入堅果、芝麻粉、檸檬汁打成果汁即可,大約有2.5杯馬克杯
2
放入果汁機中,加入堅果、芝麻粉、檸檬汁打成果汁即可,大約有2.5杯馬克杯
小撇步
甜菜根稍有土味,加上蘋果、檸檬等就可以消除
食材
高麗菜
切末
紅蘿蔔
切末
香菇
切末
豆泥
適量
低筋麵粉
適量
水
適量
黑胡椒粒
適量
黑鹽
適量
鹽
適量
孜然
適量
咖哩粉
適量
薑黃粉
適量
醬油
適量
糖
適量
辣椒
一條
水
適量
油
適量
食材
乾燥白木耳
10g
水梨(連皮帶籽)
一顆
枸杞
適量
紅棗(去籽)
適量
椰棗(去籽)
適量
水
700cc
芋頭簽/素食
《食譜饗美味》奇異果苦瓜芭樂汁
最佳擺脫壓力健康蔬果汁!
上班族壓力大時,腎上腺素大量分泌,每個步驟都需要維生素C,所以搭配水果中維生素C之王,芭樂與奇異果。
芭樂果皮的維生素C含量最多,芭樂也有豐富的鉀,也可以預防高血壓;另外美國農業部發現,芭樂的抗氧化總量是水果中的前幾名,常常吃可以遠離慢性病。
維生素C超多的奇異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鉀,有助於調整血糖和血壓。有時後壓力大會伴隨著便祕的產生,所以綠色的奇異果纖維豐富,黃色奇異果抗氧化成分略多,可以互相交替選擇。
《食材》
芭樂......50g
奇異果......1顆
苦瓜......50g
小黃瓜......1條
礦泉水......100CC
《作法》
1.將所有食材洗淨切塊後放入調理機當中。
2.加入100CC礦泉水, 選擇『蔬果』行程,按下啟動按鈕。
3.待機器自動停止後即可倒出飲用。
4.可依個人口感適當添加冰塊。
牛蒡蔬果汁
成分:維他命B1、B2、C、鈣、鐵、粗纖維等。
自然療效:整腸、利便;補腎益氣;預防癌症、中風、傷風感冒等症。
適合:操勞工作者、精神不振、慢性病患者及平日保健飲用。
材料:牛蒡100克、鳳梨150克、蘋果100克、檸檬、蜂蜜各少許。
做法:將牛蒡去皮,剖半榨汁,順序放入蘋果、鳳梨;榨汁完成後加入檸檬及蜂蜜調味即可。
貧血又補充維他命C,高麗菜葡萄C果汁
葡萄含有大量鐵質,紫皮的葡萄鐵含量最多,可以補血、保護腦神經、強化免疫、改善暈眩身體無力等狀況,
那吃葡萄到底要不要吐葡萄皮呢?其實葡萄皮與葡萄籽營養價值高,皆有抗氧化與抗癌成分喔!
《食材》
1 高麗菜 200g
2 紫葡萄 12-15顆
3 檸檬汁 20CC
4 礦泉水 150CC
《做法》
1 將所有食材洗淨切塊後放入調理機當中。
2 加入150CC礦泉水, 選擇『蔬果』行程,按下啟動按鈕。待機器自動停止後即可倒出飲用。
《貼心小提醒》
★使用我們調理機打此道料理,僅需要把葡萄外皮洗淨後丟入調理機內即可喔!
★可依個人口感決定是否添加冰塊喔!
|
||||||||||||||||||||||||
劉松年,南宋錢唐人,自孝宗朝進畫院,歷經畫院學生,至寧宗時方才受賜金帶(最高榮譽)。存世作品近九十幅,真偽參雜,大都以人物活動為主題。劉松年處於被喻為中國畫家天堂的歷史舞臺上,憑其秉賦的繪畫才能,及精湛的技巧,使作品充分體現了當代的動脈與心聲。
劉松年生在一個羅漢信仰極度熱衷的時代,他所建立起來的羅漢畫風格正是南宋院畫的典範,作為一個禪僧人物的羅漢,在中國廣受歡迎,自然與羅漢本身性格的可塑性大有關係。劉松年的山水畫則是從李唐派演變而來,如四景山水圖、秋山行旅圖,除此之外,劉松年也以一些文人雅興之事為題,例如十八學士圖、唐五學士圖。 有關劉松年畫作的品評,至明代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明代畫壇四大家之一的唐寅更具體的點出,劉松年在繪畫史上的重要地位,認為劉松年為南宋畫院四大家之首清人的看法沿襲明代。事實上,我們與其說劉松年的畫風對後世的畫壇起過多大的影響,倒不如踏實地說,他的作品是南宋院畫最完美的體現。 劉松年劉松年(?-約1225年後)[1],時人呼之為暗門劉,南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居暗門(今杭州清波門)[2]。 宋孝宗淳熙初畫院學生,宋光宗紹熙(1190—1194年)年間畫院待詔。師從張敦禮(張訓禮),工畫物、山水,筆墨精嚴、著色妍麗,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景,所作屋宇界畫工整;兼畫人物神情生動、衣褶清勁。宋寧宗(1195—1224年)年間進「耕織圖」稱旨,賜金帶。 後人把他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家」。傳世作品有《羅漢》、《溪亭客話》、《四景山水》、《醉僧》、《天女獻花》等。
|
沈雲英 | ||
---|---|---|
|
||
國家 | 中國 | |
時代 | 明朝 | |
族裔 | 漢族 | |
小字 | 官弟 | |
出生 | 1622年 | |
婚年 | 1640年 | |
婚姻名份 | 繼室 | |
逝世 | 1659年 浙江紹興府蕭山縣 |
|
親屬 | ||
父親 | 沈至緒 | |
母親 | 黃氏 | |
夫 | 曹萬策 | |
兄弟 | 沈薌林 |
沈雲英(1622年-1659年[註 1]),小字官弟,浙江紹興府蕭山縣(今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明朝女性將領,官至游擊。曾在湖廣永州府道州擊退反叛明朝的瑤族軍隊,保全城池。在丈夫賈萬策荊州陣亡後,辭官歸里,以教書自給,順治十六年(1659年)去世。
沈雲英出生於浙江紹興府蕭山縣名門長巷沈氏。父親沈至緒早年客居山東兗州,崇禎四年(1631年)中武進士[1],崇禎七年(1634年)授湖廣永道守備[2],沈雲英隨父在任所居住。從小長得身高馬大,皮膚黝黑,卻性格溫順,喜歡讀書,並沒有雄才大略,也不擅長射箭騎馬[3]。
崇禎十一年(1638年),湖廣臨武縣、藍山縣等地的瑤族叛軍進攻道州,沈至緒原本計劃將敵人在地形險要處予以圍殲,而分守湖南道蔡官治卻故意不發援軍,使沈至緒孤軍戰死[4]。沈雲英情急之下,連夜率領十幾名士兵偷襲敵人,斬首三十多級,搶回父親的屍體[5],又大開營門,擺出準備決戰的樣子,敵人不明虛實,慌忙退兵[6]。戰後,沈雲英向官府訴父功,並向上級控訴蔡官治玩忽職守,還威脅要進京告御狀[7],湖廣巡撫等只好向朝廷報告。因蔡官治是東林黨名臣,崇禎帝只是下旨斥責,將其調走,另派曾櫻接任,調集三省兵馬,平定了叛軍。同時追贈沈志緒為昭武將軍;命沈雲英為游擊(軍營將官,地位僅次於參將),代領其部[8]。
崇禎十二年(1639年),督師楊嗣昌麾下都司賈萬策,在軍務交接時認識了沈雲英,正好賈萬策的妻子去世了,於是想娶沈雲英做填房。當時賈萬策已經四十歲了,而沈雲英只有十八歲,因此沈母黃氏不肯答應。賈萬策不肯放棄,又拿出一千兩白銀作聘禮,並請御史做媒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春天得以成婚[9]。因為明末軍情緊急,離多聚少,相會只有百餘日[10]。崇禎十五年(1642年)十二月,賈萬策戰死荊州[11],沈雲英辭官歸里[12]。
沈雲英回鄉後,初以女工自給,後開設私塾[13],教授經史和書法,因為是寡婦,所以只教授本族子弟。有族子沈兆陽,向她學習《春秋胡氏傳》,成為名士[14]。順治十六年(1659年)去世,年僅三十八歲[15]。
沈雲英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女性將領,後人對其傳頌很多。戲曲家董榕寫有《芝龕記》,以明朝女將秦良玉、沈雲英為主角;革命家秋瑾曾寫有著名的組詩《題芝龕記八章》來稱頌她們,其中一首單獨稱頌沈雲英:「百萬軍中救父回,千群胡馬一時灰。而今浙水名猶在,想見將軍昔日才。[16]」;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以她的故事為原型編演過劇目《沈雲英》[17]。
湖南道州曾建有將沈至緒父女,清朝湘軍將領王鑫、周雲耀合祀的三忠祠,民國年間因擴建學校被毀[18]。沈雲英故里的浙江蕭山瓜瀝鎮長巷村,曾保留有「雲英將軍講學處」的石碑,是沈雲英開設私塾之地[19]。
秦良玉 | ||
---|---|---|
![]() 葉衍蘭繪《秦良玉像》 |
||
大明石砫司掌印宣撫使署都督僉事總兵官太子太保忠貞侯
|
||
籍貫 | 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忠州直隸州 | |
族裔 | 漢族 | |
諡號 | 忠貞 | |
出生 | 萬曆二年(1574年) | |
逝世 | 永曆二年(1648年) | |
配偶 | 馬千乘 | |
親屬 | 父-秦葵 兄-秦邦屏 弟-秦民屏 兒-馬祥麟 |
秦良玉(1574年-1648年),字貞素。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忠州直隸州(今重慶忠縣)人,明末著名女將。
父秦葵,明朝貢生出身,習陣法。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來源請求],嫁石砫女土司覃氏之子馬千乘為妻[1],「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至播州(治所在今貴州遵義),馬千乘襲石砫宣撫使領三千兵,秦良玉令率兵五百,參與播州之役平定楊應龍等叛亂,連破金築等七寨,生擒叛將楊朝棟,平定播州之亂,戰功列為第一。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八月,馬千乘因開礦事得罪太監邱乘雲[來源請求],其後,馬千乘為部民所訟[2],瘐死雲陽監獄,秦良玉代領石砫宣撫使[註 1],所部號白桿兵,為遠近所憚。萬曆43年至崇禎2年任四川石砫掌印宣撫使[3]
萬曆四十七年(1620年),滿清侵犯遼東,秦良玉奉朝廷徵調,帶兄邦屏、弟民屏、兒馬祥麟以精兵三千馳援遼東,秦邦屏於渾河之戰中戰死,但在白桿兵之死守苦戰下,保住榆關(今河北山海關),遏阻攻勢。兵部尚書張鶴鳴評此戰:「渾河血戰,首功數千,實石砫、酉陽二土司功。」[4]泰昌1年至天啟1年三品服,天啟1年二品服、誥命夫人[5],天啟2年署都督僉事[6]、石砫司總兵官[7]
天啟三年(1623年),奢安之亂末,平定全川。天啟四年(1624年),弟秦民屏遭安邦彥追擊而亡。
崇禎三年(1630年),後金軍入塞,入北京德勝門,秦良玉自蜀中入援京師。崇禎七年(1634年) 張獻忠入川,秦良玉與子馬祥麟前後夾擊,於夔州(奉節)敗之,張獻忠退走湖廣。崇禎十三年(1640年),在巫山和夔州重創羅汝才軍。[8]崇禎時,以功加太子太保,封忠貞侯。清順治五年、南明永曆二年(1648年)五月二十一日,薨於大都督府玉音樓,葬於石砫東龍河北岸的回龍山(今石柱縣大河鄉鴨樁村)。諡號「忠貞」。有子馬祥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