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林獻堂[編輯]

 
 
林獻堂
Lîm Hiàn-Tông
臺灣文化與民主運動領袖林獻堂 Lin Hsien-tang, Leader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Democracy Movement.jpg
臺灣文化與民主運動領袖林獻堂
別名 台灣議會之父
台灣自治運動的領袖與文化的褓母
出生 1881年10月22日
清朝 清治臺灣福建省臺灣道
臺灣府彰化縣半線堡貓羅新庄
逝世 1956年9月8日(74歲)
 日本東京都杉並區
民族 漢族
職業 台灣文化協會總理
父母 林文欽(父)
親屬 霧峰林家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漢字 林獻堂
注音 ㄌㄧㄣˊ ㄒ一ㄢˋ ㄊㄤˊ
台羅 Lîm Hiàn-Tông
客羅 Lim11 Hien55-Tong11
日文假名 リン・ケンドウ

林獻堂(1881年10月22日-1956年9月8日),朝琛獻堂灌園以字行臺灣臺中霧峰人,出自世家霧峰林家。林獻堂是台灣日治時期非暴力反日人士中右派代表人物,無論在新民會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等組織扮演要角,被稱為「台灣議會之父」。後因被二二八事件牽扯,遭國民黨所忌,避居日本。被歷史學者 Johanna M. Meskill 譽為「台灣自治運動的領袖與文化的褓母」。他同時也是一位文學家,著有《環球遊記》一書。

  

家族背景[編輯]

他出身望族霧峰林家,誕生於阿罩霧(今台中市霧峰區),為霧峰林家頂厝支系中5位堂兄弟的老三,因此又被人稱阿罩霧三少爺。父親林文欽是清末秀才,獻堂與板橋林家林熊徵同輩。7歲時,林獻堂於自家開設的家塾蓉鏡齋接受漢學教育。14歲時,台灣依《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家族在林獻堂祖母羅太夫人的命令下,遷往廣東潮州,不過幾年後又決定返台,以治產業。1899年(明治32年),專心於外銷樟腦的父親林文欽於香港病逝。林獻堂於19歲時接掌家庭事業,之後台灣總督府為拉攏他,委任他擔任東勢參事區長(1902年),並於1905年授予紳章,同年出任台灣製麻株式會社取締役(相當於董事)。

早年事跡[編輯]

臺灣文化與民主運動領袖林獻堂 Lin Hsien-tang, Leader of Taiwanese Democracy Movement.jpg
 
 
臺灣民主運動領袖林獻堂於1921赴東京遊說設置臺灣議會
  • 1907年於日本奈良旅行時與清末維新運動大將梁啟超會面。林獻堂向梁請教台灣自治之道,梁啟超衡量當代中日政經情勢,直言清朝在今後三十年內斷無法幫助台灣達成自治之目標,但是梁以愛爾蘭爭取自治的過程來啟發林獻堂,鼓勵林獻堂以非武力運動模式對抗的新方向。
  • 1910年加入櫟社
  • 1913年林獻堂與其霧峰林家同輩兄弟林紀堂、林列堂等人,聯合台灣北、中部士紳向總督府請願,表達台灣人出錢成立台中中學的意願,兩年後(1915年5月)公立台中中學(即台中一中前身)成立,有知名外甥李白濱前來就讀。後又在霧峰創辦萊園中學(今明台高中前身)。
  • 1914年3月邀請板垣退助伯爵來台訪問,12月成立「同化會」(1915年即遭解散)。1919年(大正9年)與蔡惠如等人,以台灣東京留學生為主體,於東京成立「啟發會」,翌年改為「新民會」,林擔任會長。
  • 1921年(大正10年)1月起林獻堂等人開始向帝國議會提出《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書》,要求設立台灣議會,展開長達14年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10月,與蔣渭水成立台灣文化協會。

《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顯示田總督原本待林獻堂甚佳,但從林獻堂開始帶領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後,田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視林獻堂為討厭的麻煩製造者(Trouble Maker)。[2][3]

台灣文化協會時期[編輯]

  • 1921年(大正10年),與蔣渭水台北大稻埕成立台灣文化協會,仿效國民黨的制度,推舉林獻堂為總理,蔣渭水為專務理事,林幼春等人為常務理事。
  • 為了激起台灣人的民族意識,台灣文化協會於1923年(大正12年)以《台灣民報》作為宣傳工具,林獻堂擔任台灣民報社長。
  • 除此之外,為了打破在台日本人及御用紳士壟斷銀行信託保險等金融業的狀況,林獻堂等人花了2年籌設大東信託株式會社(1927年2月成立,今華南銀行),林獻堂出任董事長,陳炘擔任總經理。
  • 台灣文化協會於1927年(昭和2年)1月內部左右派分裂,轉向由左派控制,林獻堂也退出台灣文化協會。
  • 1927年7月,與蔣渭水、蔡培火等人另組台灣民眾黨。
  • 1930年(昭和5年),林獻堂脫離台灣民眾黨,與蔡培火等人籌組台灣地方自治聯盟,並擔任其顧問。

霧峰一新會[編輯]

1932年至1936年霧峰林家在霧峰重要的「社區總體營造」活動,除了在林獻堂日記中留下豐富的史料外,也出版了一些一新會的資料(可參考許雪姬、周婉窈等相關作品)。

祖國支那事件[編輯]

1936年3月,林獻堂參加華南考察團前往廈門上海等地遊歷,林在上海對華僑團體致詞時,有「此番歸來祖國視察」等語,為日本間諜報告給台灣軍司令部,5月《台灣日日新報》報導此事,對林大加抨擊。台灣軍參謀長荻洲立兵便意圖以羞辱林獻堂來警告台灣人。於是當6月17日林獻堂應台中州知事之邀參加始政紀念會時,荻洲立兵便嗾使右翼團體生產黨浪人賣間善兵衛當眾掌摑林獻堂,罵道:「為甚麼你在上海清國奴歡迎你的席上,說回到了祖國?」,此即「祖國支那事件」。該事件使得林獻堂與楊肇嘉避走東京

戰爭時期[編輯]

  •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召開第四次全島大會後,便自行宣布解散。
  • 戰爭時期,林獻堂分別出任台灣總督府評議會、大屯郡事務長、貴族院勅選議員。

戰後[編輯]

 
林獻堂夫婦葬於私立明台高級中學內的林氏祖瑩
  • 1946年5月,林獻堂當選第一屆台灣省參議會參議員,之後又擔任台灣省通志館(今台灣文獻館的前身)館長。
  • 1946年10月下旬,蔣中正來台巡查,林獻堂與之會面。
  • 1947年2月,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當時嚴家淦擔任省財政廳長,被浪人和左翼勢力衝擊。負責彰化銀行接收與改組工作的林獻堂,將嚴家淦帶到霧峰林家大宅中躲避,以性命擔保,保護他的安全。在此事件後,林獻堂曾被國民政府列名為「台省漢奸」,幸得友人相助,才免去牢獄之災。同月出任彰化銀行首任董事長
  • 1949年9月,林獻堂以治療頭部暈眩為由,離開台灣,寓居日本,留下了傷感的詩句:「異國江山堪小住,故園花草有誰憐。」
  • 1956年9月8日,林獻堂病逝於東京杉並區久我山寓所,享年74歲,之後歸葬台灣。

著作[編輯]

 
私立明台高級中學內的林獻堂文物館

林獻堂著作以1927年文協分裂時,以到遊歷時留下的日記而編輯成的《環球遊記》最為膾炙人口。林獻堂留有自1927年至1954年的《灌園先生日記》(中研院臺史所出版中)實為台灣歷史上最重要的私人文獻之一。

和林獻堂相關的學術研究書目舉隅[編輯]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周婉窈,1989,日治時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
  • 黃富三,2004,林獻堂傳。南投縣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 黃裕元,2000,論人物研究與民族觀:以林獻堂之「民族思想」為例。史匯,no. 4:95-116。
  • 賴西安(李潼),1978,台灣民族運動倡導者:林獻堂傳。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 李潼,1999,阿罩霧三少爺。台北:圓神出版社。
  • 廖振富,1996,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 廖振富,1999,反戰與反皇民化的呼聲:日治末期的林獻堂詩。台灣文獻 50,no. 4:61-77。
  • 台灣省諮議會編著,2001,台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期史料彙編計畫:林獻堂先生史料彙編,黃正義計畫主持。台中縣霧峰鄉:台灣省諮議會
  • 天下雜誌影視中心製作,1999,為台灣築夢的人,林獻堂(1881-1956):力爭台灣人尊嚴(VHS)。台北:天下雜誌。
  • 徐千惠,2002,日治時期台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 許雪姬,1998,林獻堂著「環球遊記」研究。台灣文獻 49,no. 2:1-33。
  • 許雪姬,1999a,皇民奉公會的研究:以林獻堂的參與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no. 31:167-211。
  • 許雪姬,1999b,林獻堂先生與臺灣社會活動:以霧峰一新會為中心。台灣文獻 50,no. 4:100-108。
  • 許雪姬, 2002,反抗與屈從:林獻堂府評議員的任命與辭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no. 19:259-96。
  • 伊藤幹彥,2005,日治時代後期台灣政治思想之研究:析論台灣抗日運動者的抗日思想。台北:鴻儒堂出版社。
  • 張惠珍,2005,他者之域的文化想像與國族論述:林獻堂《環球遊記》析論。台灣文學學報,no. 6:89-120。
  • 張炎憲引言,1999,林獻堂對民族運動的貢獻。台灣文獻 50,no. 4:95。
  • 張怡敏,2001,日治時代台灣地主資本累積之研究:以霧峰林澄堂系為個案。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
  • 張正昌,1981,林獻堂與台灣民族運動。台北:益群書店。
  • 鍾美芳,1986,日據時代櫟社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 朱珮琪, 2000,台灣日治時期菁英教育的搖籃:以台中一中為例。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 若林正丈著,何義麟等譯, 2007,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台北:播種者出版公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