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七件事[編輯]
開門七件事是古代中國平民百姓每天為生活而奔波的七件事,已成為中國的諺語。從「開門」(即開始家庭一天正常運作之時或持家,維持生計),就都離不開七件維持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分別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提示家庭各樣必需品。
開門七件事之說,一般認為始於宋朝。對當時的人來說,開門七件事乃是新事物。米(即稻)在宋朝是主要糧食。醬在宋朝才明確地指醬油。在宋朝以前的醋,仍不是生活必需品。茶在唐朝以至北宋,乃是奢侈品,而且不常見。至於油,指由芝麻、紫蘇屬和大麻榨成的油,因南宋時期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而普及。
很多文人雅士的歌吟都以開門七件事為題,並流存在民間。開門七件事的排列和內容都大有講究,全都與中國歷史悠久的飲食文化有關。時至今日,開門七件事的意義已與古時有別,主要泛指與人民有切身利益的必備事情。
來源[編輯]
開門七件事的諺語始於何時,仍有待考證。在南宋時代吳自牧著《夢梁錄》中提到八件事,所指的分別是:柴、米、油、鹽、酒、醬、醋、茶。由於酒算不上生活必需品,到元代時已被剔除了,只餘下「七件事」。開門七件事至遲出在宋代人的口語中。所以一般認為,吳自牧乃創開門七件事之人。
據元代著作《湖海新聞夷堅續志》記載,曾有宋人用俗語云:「湖女艷,莫嬌他,平日為人吃,烏龜猶自可,虔婆似那吒!早晨起來七般事,油鹽醬豉姜椒茶,冬要綾羅夏要紗。君不見,湖州張八仔,賣了良田千萬頃,而今卻去釣蝦蟆,兩片骨臀不奈遮!」
另在元雜劇《玉壺春》、《度柳翠》、《百花亭》等都有提及開門七件事。其中提及此「七件事」的有《劉行首》:「教你當家不當家,及至當家亂如麻;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此將當家者為生活辛苦勞碌的「七件事」表現出來。及至明代,唐伯虎藉一首詩《除夕口占》點明了此「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歲暮清淡無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現代[編輯]
隨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開門七件事都隨之而進步。在現代中國大多地區,柴已被石油氣、天然氣和煤氣等所取代。米、油、鹽、醬、醋仍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至於茶則成為獨當一面的茶文化而聞名於世。從另一方面看,開門七件事在生活上所花的時間已大不如前了。從前開門七件事佔去了相當的時間,但現在取得和處理它們的途徑越來越簡便了。更有一說,現今開門七件事成糖、米、油、鹽、醬、醋、茶。
歷史故事:吳自牧寫《夢梁錄》
作者﹕一斗
吳自牧在《夢梁錄》序文中寫道,從前盧生睡了一頓飯的功夫,將平生的事業經歷了一遍,等到醒來,發現自己依然空空如也,才知道是一場夢,所以稱為『黃粱夢』。現在,雖然時代變了,事情不同了,臨安(南宋的京城,今杭州)的城池苑囿如此富饒,風俗人物如此廣盛,如同昔日的汴梁(北宋的京城,今開封)一樣。緬懷往事,如在夢中,所以我把這本書取名『夢梁錄』。如果有人發現文中有什麼遺闕的,請笑完後幫我改正它。
七百多年後的今天,中共惡黨從歷史中學不到好的,學到的只有奸詐:騙取外資和老百姓的血汗,在北京等大城市,大興土木,粉飾太平,製造虛假的所謂「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為其統治延命,有什麼用呢?
(出自《夢梁錄》和《東京夢華錄》)
原文:昔人臥一炊頃,而平生事業揚歷皆遍,及覺,則依然故吾,始知其為夢也,因謂之:黃粱夢,矧時異事殊城池苑囿之富,風俗人物之盛焉,保其常如疇昔哉,緬懷往事,殆猶夢也,名曰《夢梁錄》。雲脫有遺闕,識者幸改正之,毋哂。甲戌歲中秋日錢塘吳自牧書。【正見網】
吳自牧[編輯]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