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作民
拼音:Zheng Zuomin
鄭作民,湖南新田人,1902年出生,1926年黄埔軍校畢業,參加過東征、北伐。1939年春,鄭作民升任陸軍第二軍中將副軍長兼第九師師長。在昆崙關戰役中,他身先士卒,爲掩護本師49團撤退突圍,被敵機炸彈震傷,後以身中數彈,壯烈犧牲,年僅39歲。死後被追認爲革命烈士。生平簡介
鄭作民(1902—1940),湖南省新田縣人,1902年9月28日出生於新田縣高山鄉高山村的一貧苦農民家庭。其父以抬轎、挑煤炭、打短工掙錢,供他讀私塾、初小、高小,直到甲種師範。1924年5月考入黄埔軍校第一期,積極擁護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主張,發誓“矢志獻身革命,振興中華”。軍校畢業後,編入學生軍,參加兩次東征,討伐陳炯明,平定劉震寰、楊希閔叛亂。
1926年7月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連長、營長。11月,在攻克南昌討伐五省聯軍孫傳芳部的戰鬥中,他身先士卒,沖鋒在前,立下戰功,晉升爲補充團團長,鏇任第二軍九師二十五團團長。1930年參加了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軍閥的“中原大戰”。是年冬在洛陽西工營房整訓,國民政府參謀部參謀總長朱培德前來檢查時,看到他親臨校場教練,曾當面讚颺他“言傳身教”。1930年10月任九師二十六旅旅長,率部參加對工農紅軍的“圍剿”。
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侵犯上海。他奉命率全旅增援十九路軍抗日。
1933 年10月,由於在對工農紅軍“圍剿”時按兵不動,蔣介石撤銷其旅長職務,調陸軍大學特别班學習,期滿後仍任旅長。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8月,淞滬會戰開始。他任第二軍九師師長,在全師官佐會議上,宣讀分呈國民政府、蔣介石、黄埔同學會、蔣鼎文的決心書,同時宣讀給母親的遺書:“男現率師重上戰場,抱定不成功則成仁的決心,誓與敵寇戰鬥到底,把敵人趕出去。”還反複訓示部屬:“求仁得仁,死亦有榮。隻要文官不要錢,武官不怕死,日本鬼子就會乖乖地滾出去。”1938年春,他率部參加徐州會戰,突破敵人包圍。1938年武漢保衛戰,苦戰田家鎮要塞,鏖戰47天,痛殲日軍磯穀師團精銳部隊。鏇即奉命率部到四川酉陽整訓待命。
1939年11月15日,日軍約4萬餘人,在飛機、戰艦的掩護下,從廣西欽州登陸。12月4日,日軍攻占昆崙關。中國守軍浴血奮戰,收複太寧,強攻昆崙關之敵。爲加強作戰力量,調九師增援。他率部由四川酉陽經貴州都勻,奔赴昆崙關前線。出發前夕,給其妻遺書,明志殺敵報國。1940年1月初,配合杜聿明的第五軍向日軍強攻,收複昆崙關。九師奉命駐守昆崙關,阻止日軍北犯。2月22日,日軍憑借空軍優勢,攻占賓陽,嚴重威脅昆崙關。最高統帥部一再急電九師撤退,他回電:“打退敵人後,再依次轉移。”未穫批准。遂決定於黄昏前佯作全線出擊,指揮部隊從容撤退,中途敵機輪番襲擊,師指揮所無法轉移。3月3日黄昏,他不幸中彈,爲國捐軀,年僅38歲。
他犧牲後,國民政府追贈他爲陸軍中將副軍長。蔣介石題詞:“馬革裹屍還萬里,虎賁英烈壯千秋。”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追悼大會,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分别題寫挽詞:“盡忠報國”、“取義成仁”、“爲國捐軀”。1986年,國家民政部頒發烈士證,追認他爲革命烈士。
相關文章
我的父親鄭作民將軍
鄭師吉口述 蔣任南整理
湖南南嶽風景名勝區,巍巍祝融峰下,秀麗的“忠烈祠”旁,在那青松翠柏圍繞的抗日英烈墓群中,離“忠烈祠”100 米處,有一座較爲顯眼的墓塚,那里面靜臥着我的父親——抗日英雄鄭作民中將。時間流駛,韶華易逝,我也快進入古稀之年,追憶父輩的往事,他那馳騁沙場奮勇殺敵的身影,時常縈繞在我的腦際,令我内心怦然,激動不已。
投筆從戎,走出鄉關
我的父親鄭作民,原名鄭振華,1902 年9 月28 日出生於湖南省新田縣高山鄉高山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里。我父親兄弟6 人,他排行第四。那時,父親家境較爲貧寒,全家居住在幾十平方米的茅草房内,晴不擋陽,雨不遮漏,居住簡陋艱難。那時祖父很開明,看着父親天資聰穎,覺得是個讀書的料,於是,千方百計節衣縮食,在父親10 歲時就送入了村里的一個私塾先生家讀書。父親很爭氣,貧窮不失志,通過一番勤奮好學,很多課文都能倒背如流,深得先生及鄉黨的讚許。鄉親們都說,振華這孩子是顆好苗子,將來定有大出息。
1918 年,父親考入縣立師範學校後,開始接受新思想。空餘時間,他借來一些描寫英雄人物、俠義志士的小說、評傳等進行閱讀,有時讀着讀着被書里的情節迷住了,以致過了吃飯的時間還不知道。他十分敬仰著名的民族英雄嶽飛和愛國將領文天祥。他很喜歡嶽飛那首《滿江紅》的詞,常在空曠的操場上吟誦着:“怒髮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聲音抑颺頓挫,抒發着報國憂民的真情實感,引起了師生們的共鳴。他不知在林蔭道上背誦了多少遍文天祥的那首《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名言,既作爲了他言談中的口頭禪,還在心底作爲自己人生的座右銘。從這以後,他目睹帝國主義在中國到處横行霸道的暴行,官僚軍閥政府不擇手段殘酷欺壓百姓,特别是當時廣大農村,農民生活苦不堪言,吃不飽肚,衣不蔽體,流浪逃荒者成群結隊,到處一片凋敝狀態。這些現狀,更加激起了他無比憤慨,作爲一名熱血青年,他想到肩上擔子的沉重,開始萌發了立志舍身革命,定要救國救民的思想。
1922年3月,新田縣選擧省參議員,當時的達官貴人爲了達到當選省參議員的目的,竟采用卑劣手段,大肆行賄作弊,不惜使用一切手法拉選票搞“暗箱”操作。醜行暴露後,我父親義憤填膺,帶領一幫頗有正義感的青年,沖進新圩選區,砸碎了票櫃,令當局大驚失色。父親這一壯擧,讓他這位當時才20歲的青年聞名於全縣,人們開始對他刮目相看。
前輩們告訴我,是一件偶發事件促使父親走上了從軍的道路。1923 年秋天一個秋風蕭瑟的日子,父親背着沉重的行囊,在返校的途中,路經一處偏僻的山林時,與一群劫匪相遇。劫匪見父親孤身一人,伺機打劫,父親與之搏鬥,終因寡不敵眾,身上僅有的二十幾塊銀元被搶。此時身處絕境的父親想,既然學費被搶,回校讀書無望,回家又無法向父母交差,悲傷之際,他想到了剛從廣州回來探親的同鄉——知名人士、革命老前輩蔣先雲先生,想必會給予幫助。父親懷着一線希望,星夜趕往大坪塘村蔣先雲家。兩人一見如故,通過一番促膝長談,蔣先雲對我父親發表的進步觀點和對時局的看法大加讚賞。通過蔣先雲先生的循循誘導,父親對黑暗的舊中國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決心投筆從戎,投身於中國革命的洪流中。於是,父親告别家鄉,告别父老鄉親,走出鄉關,隨蔣先雲一道來到了當時中國革命的中心廣州。通過一番努力,父親考入了程潛主辦的湘軍講武堂,既學習軍事理論知識,又進行軍事操練,第二年,父親如願以償地轉入黄埔軍校第一期第六中隊學習。
戎馬倥惚,仕途多舛
父親在黄埔軍校學習斯間,不僅在政治、軍事科目考試中成績優秀,還利用各種機會閱讀了大量進步的書籍,從而在心底喚起他強烈的愛國之心。他在心底暗暗發誓,要用自己手中的鎗杆子好好地爲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奮鬥。畢業後,他以飽滿的革命熱情和頑強的鬥志,先後參加了廣東革命政府組織的對軍閥陳炯民討伐的兩次東征。在炮火紛飛的戰鬥中,父親作戰有勇有謀,深得上司讚賞,被提升爲國民革命軍教導2團5連排長。1926年春,父親職務又得到提拔,被調任國民革命軍教導師59 團8 連任連長。1926 年7月9日,父親開始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1營副營長,經歷大小戰鬥數10 次,爲消滅反動軍閥勢力,爲奪取國民革命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從此以後,他改名爲鄭作民,意即誓作一位赤膽忠心爲國奉獻之民。
1927年7月,父親升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補充11團團長,同年11月份,調任9 師54 團團長。1930 年,參加蔣馮閻中原大戰。那時,他目睹了軍閥混戰的局面,不時感到迷惘、困惑,迫於無奈,隻得率部敷衍從事。1931年10月,他提升爲第2軍9師26旅旅長。同年11月,蔣介石派遣他去“圍剿”蘇區紅軍,他借故拖延時間,遲遲不肯出兵,最後發展到按兵不動,這下惹怒了蔣介石,被解除了旅長職務,後調往南京陸軍大學特别班學習。
父親在征戰途中,還時常掛念着家鄉的教育事業。1929年10月,鑒於新田縣南鄉一代10多萬人口還沒有一所學校,父親甚爲惦念,他節儉省下積蓄,帶頭捐款300銀元,並令部下陳醒吾擕款回鄉,經過一番努力,在下槽洞開辦了“南華高等學校”,親任該校董事長及名譽校長。他總希望家鄉多出人才,爲國效力。
父親從南京陸軍大學特别班學習回來,1933 年秋,迫於蔣介石的淫威,他違心率部進入江西參加“剿共”,進而參加鎮壓19 路軍在福建成立的反蔣抗日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的軍事行動。不久蔣介石又叫他赴豫參加“剿共”,父親毅然以軍隊疲憊不堪不能再戰爲由,斷然拒絕了這道命令,他再也不願看到同胞互相殘殺的局面了。這時,他已是第2 軍第9 師副師長。於是,父親再度被調往南京陸軍大學學習。
浴血疆場,馬革裹屍
1937年8月,淞滬抗戰爆發。父親眼看着日本帝國主義横行中國,決心盡忠報國,多次要求奔赴抗日前線,得到上司批准。開始,他和師長李延年一起,率9 師全體官兵,開赴上海,參加對日軍作戰。由於指揮有方,作戰有功,不久,他被提升爲第2 軍第9 師師長。
1938年,我父親參加徐州會戰。同年7 月,他又參加武漢會戰,以頑強的精神和戰鬥作風堅守要塞田家鎮,英勇阻擊日軍幾個師團的猛攻。11月,武漢會戰結束後,他率領部隊到耒陽休整,休整一段時間後,轉移開拔到貴州待命。
1939年春,我父親升任第2 軍副軍長,中將軍銜,並仍兼任第9 師師長。這年的11月份,日本侵略軍發動了桂南戰役,攻占了桂南軍事重鎮昆崙關。爲了保證西南抗日大後方的安全,國民黨軍隊集結了大批兵力進行反攻,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力圖奪回昆崙關。這時,我父親奉命率部自貴州出發,日夜兼程,馬不停蹄的開赴昆崙關前線。出發之前,父親深知此次戰役必是一場艱難的惡戰,他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他給家中寫了一封遺書,立下了好男兒不惜戰死沙場的宏願。1940 年1 月,父親率9 師官兵正式抵達昆崙關。此時,杜聿明指揮的第5 軍正在同日軍激烈交戰之中,我父親迅速率部增援,向昆崙關之敵發起猛烈反擊,日軍抵擋不住,損失慘重,昆崙關被我國民政府軍奪回。
昆崙關收複後,我父親又奉命率9 師堅守陣地,日軍不死心,爲了奪回昆崙關,集結十幾萬大軍並調集了大量飛機和大炮,輪番向我父親堅守的陣地發起猛攻。陣地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父親臨危不懼,率部與數倍之敵連日血戰,反複沖殺爭奪,戰鬥異常激烈。1940年2 月3日,是一個極其不幸的日子,父親在完成阻擊任務後率部向上林撤退途中,不幸中炮陣亡,時年38 歲。
“忠烈祠”旁靜臥英靈
父親爲國捐軀後,南京國民政府爲追記他的抗日功績,特派專人到新田縣高山村將我父親的遺體另行裝棺,遷至南嶽衡山,爲他擧行了隆重的國葬,並樹碑傳於南嶽“忠烈祠”右邊山上。念其父親功勳卓著,蔣介石親筆題詞:“馬革裹屍還萬里,虎賁忠烈壯千秋”。
新田縣家鄉父老,視父親爲當地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爲緬懷他的業績,按當地風俗,擧行了隆重的“衣冠塚”下葬儀式……
我父親爲國捐軀的消息傳到延安,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親自主持召開了鄭作民將軍追悼大會,並向我家發了唁電。
1988 年7月30日,本着實事求是的精神,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追認我父親鄭作民將軍爲革命烈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頒發了革命烈士證明書。承蒙黨和政府的關懷,1994 年,由民政部重新修建了鄭作民將軍墓瑩。1995 年,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 周年的日子里,新田縣政府和縣政協的領導專門到南嶽我父親墓前擧行了隆重的祭奠活動。
鄭作民墓
鄭作民犧牲後安葬在新田高山村,1940年8月15日,延安各界在中央大禮堂擧行隆重的追悼大會,沉痛悼念爲抗擊日寇而殉難的張自忠、鄭作民等四位將軍。南京政府爲追念鄭將軍的功績,派專人到新田縣高山村,將鄭將軍的忠骨移葬南嶽忠烈祠東崗陵園内。墓葬位於忠烈祠的東崗上,由石級、三孔牌坊、台階和墓穴四部份組成,壯觀而肅穆。
南嶽忠烈祠坐落在素有“五嶽獨秀”之稱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南嶽衡山的香鑪峰下,是我國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抗日戰爭紀念地之一,也是國民政府在大陸唯一一處紀念抗戰烈士建造的大型陵園。忠烈祠於1939年開始籌建,1940年破土動工,到1943年落成,曆時三年,耗資1887萬餘元。這里主要安葬有第九戰區、第六戰區的抗日陣亡將士。整個建築是有牌坊、紀念碑、致敬碑、享堂等組成,均坐落在中軸線上,規模宏大,結構嚴謹,依山勢而建,前低後高,主次分明。前後縱深320米,左右寬70米,建築面積890平方米,占地面積23400平方米。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