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rach,1304-1374) | |||||||||||||||||||
義大利詩人、人文主義者兼學者,是西方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佩脫拉克是所有抒情詩人中最受敬仰的詩人之一;也是以佩脫拉克體十四行詩聞名的義大利詩歌倡導者,他對歐洲和英國詩歌的歷史發展有巨大深遠的影響。 佩脫拉克在童年時代就頗為喜好古典文學與修辭學作品,成年後則致力於收尋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稿本、碑刻、錢幣、雕像等物。1327年,他在亞維農教堂裡認 識一位女子蘿拉,並產生真摯熱烈的愛慕之情,他以詩句抒發他強烈的感情,獲得極大的成功,赴羅馬 十四行詩
In qual parte ciel, in quqle idea
在光輝的國土,璀燦地思想的境域裡, 接受桂冠詩人的榮譽稱號。 佩脫拉克在詩集中發抒自己的情感,具有鮮明的人 文主義的特徵。
弗朗切斯科·彼得拉克
弗朗西斯克·彼得拉克(義大利語:Francesco Petrarca,1304年7月20日-1374年7月19日),義大利學者、詩人、和早期的人文主義者,亦被視為人文主義之父。 生平彼得拉克出生在義大利佛羅倫斯附近的阿雷佐,是一個公證人的兒子。他的童年是在一個靠近佛羅倫斯的名為Incisa的鄉村中度過的。他的父親,瑟·彼得拉克(Ser Petracco),和但丁一起於1302年被黑黨政權從佛羅倫斯放逐。他與其家人追隨從1309年教會分裂中遷居亞維農的教宗克萊孟五世遷至亞維農居住,他的早年就在那裡度過。 1317年到1320年他在法國的蒙彼利埃大學就學,1320年到1326年在義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亞學習。儘管他父親希望彼得拉克學習法律和宗教,但是他的主要興趣卻在於寫作和古羅馬文學,常與他的朋友薄伽丘分享他的(創作)激情。為了搜尋拉丁語寫成的經典和手稿,他不惜穿梭於法國、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隨著他的第一個大型作品《阿非利加》(Africa,一部關於大西庇阿的拉丁文史詩)的出爐,彼得拉克成為了歐洲的一個名人。 1326年,他父親過世後,彼得拉克又回到了亞維農。在那裡,他供職於不同事務所。作為一個學者和詩人,他在短時間內就名氣大增。1341年在羅馬,他獲得了詩人桂冠。作為一個大使他在歐洲旅遊甚廣,是一個多產的作者。旅行時他注重收集古人的手稿,以此整理重現古羅馬和希臘文 人的精神內涵。作為該活動的主要發起人之一,他說:「每一個我所重新發現的古代著名作者,都是上一代的一個新的罪證和又一個不光彩行為的證明。他們不僅不 滿足於自己的無恥的無所作為,還任由別人思想的碩果和祖先辛苦的勞作和縝密的觀察寫就的作品因為他們令人不堪容忍的忽視而消亡。」。就這樣,他創造了「黑暗世紀」的概念。 在1336年4月26日,彼得拉克和他的兄弟以及另外兩個同行者爬到了Mont Ventoux的山頂(1,909米;6,263英尺)。他記述了這次旅行,很久以後他把它寫成一封信給他的朋友Dionigi di Borgo San Sepolcro。 在那時,登山本身沒有其他原因是很罕見的。因此1336年4月26日被認定為「阿爾卑斯主義」的誕辰日,他本人也被稱為「阿爾卑斯主義之父」。 晚年作為一個國際級的學者和著名的旅行家,他遊歷於義大利的北部。雖然他終身未婚,但是卻和一個或者幾個女人生有三個孩子(後人不清楚到底是幾個女 人):一個兒子,Giovanni,1337年生於亞維農;一個女兒,Francesca,1343年生於沃克呂茲省;Giovanni 1361年在瘟疫中離世。Francesca和Francescuolo da Brossano(他後來成為彼得拉遺囑的執行人)結了婚。1362年,他們的第一個女兒Eletta出生後不久,為了躲避當時肆虐部分歐洲的瘟疫,他們 到威尼斯與佩脫拉克團聚。彼得拉克的第二個孫子(女),Francesco,生於1366年,但是不到兩周歲就夭折了。 佩脫拉克於1367年左右在帕多瓦定居。在那裡,他的餘生沉浸於宗教沉思中。1374年7月18日,彼得拉克在Euganean Hills的Arquà離世。 蘿拉和關於蘿拉詩作1327年,一位名為蘿拉的女士在亞維農的Sainte-Claire教堂里出演 Rime sparse(「離散的旋律」)。她的身影激發了彼得拉克曠日持久的創作衝力。後來那些沿襲他的格的文藝復興詩 人們把這三六六首詩的合集稱為《Canzoniere》(《歌本》)。蘿拉本人可能就是Laure de Noves, Hugues de Sade(Marquis de Sade的一個祖先)的妻子,或者,她只是理想化的或者假想的人物。在彼得拉克的詩中,蘿拉的表現不同於大家熟知的遊吟詩人和他們的高貴的戀愛(courtly love)。她的出現使彼得拉克體會到了不可言傳的愉悅,但是他不求回報的愛戀使得這種情緒很難持久,除了說她看起來很可愛,有一頭金髮和謙虛高貴的氣質外,在彼得拉克的作品中幾乎沒有關於蘿拉的確定詳細信息。 蘿拉和彼得拉克從來沒有見過面。因而彼得拉克把他的感情全部傾注到作品中。他的詩是感嘆的,不是勸誘的。他的散文表現出對男人追逐婦女的蔑視。在 1348年蘿拉離世時,詩人的哀傷和他以前的絕望一樣難以忍受。後來,在《給後人的信》中,詩人寫道:「我年輕時,我曾一直和那無法抵抗的,但是純潔的, 我唯一的愛,鬥爭。如果不是她的早逝,我會繼續鬥爭下去,(鬥爭)痛苦,但是對我有益的。鬥爭把那團火熄滅。我常常希望我能說我完全自由於肉體的慾望了, 但是我知道,那樣我是在說謊。」 義大利式十四行詩(Petrarchan Sonnet)一詞即來源於他。浪漫作曲家李斯特為他的三首十四行詩(47,104和123)加譜成歌,名為"Tre sonetti del Petrarca"(意即「彼得拉克的三首十四行詩」)。後來作曲家把它列為了 Années de Pélerinage II - Italie 組曲(《旅遊歲月》第二集「義大利」)共七首鋼琴獨奏曲的中的第四、第五和第六首。 作品在彼得拉克的拉丁語作品中,《De Viris Illustribus》是一部三部劇(Secretum)話劇,是於聖奧古斯丁的 辯論;《Rerum Memorandarum Libri》是一部未完成的關於重要美德的論文;《De Remediis Utriusque Fortunae》是最流行的拉丁散文作品;《Itinerarium》是去聖地的導遊書;《De Sui Ipsius Et Multorum Ignorantia》是反對亞士多得學派的著作。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學術作品和史詩使用拉丁語書寫,而他的十四行詩和合組歌(canzoni)則使用的是義大利語。 遺產2003年11月,據說病理解剖學家將會從Arquà Petrarca的棺材中發掘彼得拉克的骨骸,來驗證19世紀的關於他身高1.83米的說法。如果這個說法屬實的話,可以斷定的是他本人是非常高的。此 外,這個小組還希望重構他的頭蓋骨,以期得到關於他身體特徵的計算化形象。但不幸的是,經過2004年的DNA檢測證明,棺材中的頭骨並不是他的。
|
透過拉丁文來唱誦出佩脫拉克讚頌的一位女性羅拉的唯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