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
唐文宗(原名李涵,后更名李昂),生于元和四年(809年),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侍女萧氏。唐敬宗之弟。曾被封为江王。826年,被宦官王守澄、杨承和等拥立为帝,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在位14年(826—840年)。年号大和(太和)、开成。
执政期间,朝臣朋党相互倾轧,官员调动频繁,牛李党争达到高潮。皇帝的废立生杀,均掌握在宦官手中。后起用李训、郑注等人,意欲铲除宦官。“甘露之变”败后,忧郁成病,于开成五年(840年)病死在大明宫中的太和殿,葬于章陵,死后谥号为元圣昭献孝皇帝。[1]
文宗即位
826年,刘克明与苏佐明杀害敬宗李湛后,假冒敬宗旨意选立了宪宗的另一个儿子绛王李悟“权勾当军国事”,并商议着剥夺其他宦官手中的权力,此举惹恼了内枢密使王守澄、杨承和以及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魏从简、梁守谦。王守澄等密谋商定,动用了所掌握的禁军力量将穆宗的次子江王李涵迎入宫中,此举还得到了三朝元老大臣裴度等朝廷官员的支持。神策军中尉派出的精锐禁军将刘克明与苏佐明一伙全部诛杀,绛王李悟也死于乱兵之手。江王李涵就是文宗,即位后改名为李昂。
勤勉听政
文宗即位后,躬亲政事,颇思图治,横扫穆宗、敬宗以来的奢侈腐败之风,曾“释放宫女三千、裁减冗员一千二,放五坊鹰犬,罢地方进献”。文宗比较重视发挥谏官的作用,太和九年(835年)12月,文宗令铸造“谏院之印”,改变了谏官进奏表章还要在其他部门请印以造成奏事泄密的状况。
宦官专权
自德宗以来,宦官典掌禁军成为制度,宦官势力的膨胀有了充足的理由,已经无法简单根除。由于文宗是宦官拥立,所以宦官的权势更是不断扩大。
大和五年(831年),唐文宗与宰相宋申锡暗中策划除掉宦官,但是被宦官王守澄及其门客探听出来,诬告宋申锡谋立漳王李凑。唐文宗中计,宋申锡被贬死。文宗又重用郑注、李训开始翦除宦官。
甘露之变
大和九年(835年),李训引诱宦官往左金吾卫衙中取石榴树上的“甘露”,企图将其一举消灭,但事情败露,导致宦官大肆屠杀朝官一千余人,史称“甘露之变”。事后,文宗更被宦官钳制,曾慨叹曰:“今日朕受制于家奴,还不如周赧王、汉献帝受制于诸侯大臣”。
抑郁病死
开成年间(836年--840年),各地水旱蝗灾不断,田苗颗粒无收,文宗发出了存抚百姓实施赈济的诏书。838年正月初五,京城内发生了宰相李石遭到刺客袭击事件,引起了京城的巨大恐慌。839年6月,久旱无雨,派往各处祈雨的使者却没有带来多少值得鼓舞的消息。文宗一度对宰相表示,如果上天再这样不下雨,他就将退居南内兴庆宫,另选贤明之主,不再做皇帝。十二月,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发生了大火,文宗的身体也出现了不适。840年正月初四,病死大明宫的太和殿,享年32岁。[2]
文宗倡导节俭,自己的饮食从不铺张,特别是遇到各地发生灾荒的时候,他更是主动地减膳。
十月十日是他的生日,这一天被立为“庆成节”,文宗也不允许宰杀猪牛,只许食用瓜果蔬菜,他还特别诏令京兆尹暂停在城南的曲江池宴请百官和在宫中为他祝寿。
文宗穿着朴素,史书上也称赞他“恭俭儒雅,出于自然”。
唐文宗恭俭儒雅,听政之暇,博通群籍,见识渊博。他经常就经书诗赋中的名物询问大臣,也很喜欢把他认为有学问的大臣召到宫中讲谈经义,评论文章。
他和当时的翰林学士兼侍书柳公权留下过“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的联句。
妃
王德妃
杨贤妃
子
庄恪太子李永(母王德妃)
蒋王李宗俭
女
兴唐公主,母不详。
西平公主,母不详。
光化公主,母不详,薨于广明年间。
郎宁公主,母不详,薨于咸通年间。
太子李永死后,文宗曾立敬宗幼子陈王李成美为太子,但未行册礼即病重,临终时托孤于宰相杨嗣复、李珏,但权阉仇士良、鱼弘志因太子不是自己力主所立,矫诏仍废太子为陈王,改立文宗弟颍王李瀍为皇太弟,文宗死后,二人说服李瀍逼令李成美自杀。李瀍继位,就是唐武宗。
“合是阿舅”
宝历二年12月15日,文宗亲政次日,将自己的生母萧氏上尊号曰皇太后(穆宗贞献皇后)。文宗即位后一直有崇树外戚的打算,但因生母萧氏是闽人,来京以后父母早亡,家里只有一个弟弟,已失去了联系。文宗后来令福建官员寻访,一连有三个人自称是文宗的舅舅,其中有人还得到了优厚的待遇,但是最终都是假冒,真的国舅竟无从找到。据说元和、长庆时,两京百姓在大街巷里见面打招呼,多说“合是阿舅”,文宗找国舅的事正好与“合是阿舅”的说法相应验。
“三宫太后”
文宗生母萧氏被立为皇太后以后,居住在大内,穆宗的母亲也就是文宗祖母懿安太皇太后郭氏居兴庆宫,敬宗的母亲王氏宝历皇太后居义安殿,号“三宫太后”。文宗对她们是每五日一问安,逢年过节都会亲自往各宫谒见。对于祖母太皇太后郭氏,因为有拥立之功,更是礼数有加。太和五年,在宰相的建议下,为了把太皇太后郭氏与宝历皇太后称号有所区别,将居义安殿的宝历太后以宫为称,改称为“义安太后”。开成年间的一个正月十五元宵节,文宗率同诸王、公主等在咸泰殿上灯,亮如白昼,迎来三宫太后,为她们奉觞进寿,一如家人之礼。
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即文宗虽然能够勤勤勉勉、宵衣旰食,但自身缺乏治国的才干,最终也不能消除祸患。[3]
章陵位于陕西渭南市富平县城西北15.3公里的雷村乡与齐村乡交界处的天乳山之阳。封内45里,下宫去陵3里,陪葬者杨贤妃。
章陵设有朱雀门、玄武、青龙、白虎四门,有门阙及大量石刻,惜已毁,现仅存华表一对,鞍马二件(残),石人二件(残),石狮一件(残)。
1956年8月6日,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