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姓                   
拼音:shī xìng
施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23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105位,在台灣姓氏中排在第27位。

 

施姓起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媯姓,出自王朝時期諸侯國施國,屬於以國名爲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夏王朝時期諸侯中有施氏,建施氏國,其故址在今湖北省恩施一帶。
  商湯滅夏桀之後,施氏國亦隨之滅亡,其後,施氏國的公族子孫就以故國名爲姓氏,稱施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殷商時期七族之一的施氏,屬於以氏族名稱爲氏。
  據史籍《左傳》記載,西周初期,周武王姬發之弟姬康叔受封爲衛侯,分到了“殷民七族”即陶氏、施氏、繁氏(邽氏)、錡氏、饑氏、樊氏和終葵氏等。
  殷商施氏,在商王朝時期爲專職制旌旗的工匠,古稱“旌、旗、幟”爲“施”,其族人子弟後代即以職業爲氏族稱謂,世代稱施氏至今。
 
  第三個淵源:源於姬姓,爲春秋時期魯惠公之子姬尾生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記載,春秋時期,魯惠公姬弗涅之子中有個姬尾生,字施父,史稱施父尾。
  在魯桓公姬軌(姬允)執政時期(公元前711~前694年),姬尾生成爲魯國的大夫。據說,姬尾生精通音律,曾視來訪的曹國太子賞樂姿態之變化,斷言其父曹伯將不久於人世,後來果然應驗。
  魯桓公深敬姬尾生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後成爲春秋名臣。後傳到其五世孫姬孝叔之時,幹脆以先祖名字爲姓氏,稱少施氏、亦稱施父氏,以示與别的家族不同,後省文簡化爲單姓施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施氏正宗。
  施氏族人大多尊奉施父尾爲得姓始祖。
 
  第四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明朝初期大儒方孝孺同族,屬於避難改姓爲氏。
  方孝孺:公元1357~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世稱正學先生、緱城先生;緱城人(今浙江寧海)。著名明朝大臣、著名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是朱元璋的皇長孫朱允炆的老師。因爲太子朱標死得早,朱元璋就把皇位傳給了朱允炆,這就是明建文帝。
  方孝孺師從“開國文臣之首”的翰林學士(正五品)宋濂,曆任陝西漢中府學從九品教授(公元1392~1398年),正六品翰林侍講(公元1398~1399年),從五品侍講學士(公元1399~1400年),直至按照《周禮》更定官制,將侍講學士和侍讀學士(從五品)合並爲文學博士,並升任正五品文學博士(公元1400~1402年)。
  明建文年間(公元1399~1402年),方孝孺擔任了明建文帝的老師,主持京試,推行新政。在後來的“靖難之役”期間,拒絕爲篡位的燕王朱棣(明成祖)草擬即位詔書,剛直不屈,孤忠赴難,被株十族。
  方孝孺是明建文帝最親近的大臣,他也視建文帝爲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明成祖的第一謀士姚廣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殺方孝孺,否則“天下讀書的種子就絕了”,明成祖答應了他。
  南京陷落後,方孝孺閉門不出,日日爲明建文帝穿喪服啼哭。明成祖派人強迫他來見自己,方孝孺則穿着喪服當庭大哭,明成祖反複叫人勸他歸顺,方孝孺不聽,明成祖怒而將其下獄。
  後明成祖要擬即位詔書,大家紛紛推薦方孝孺,明成祖遂命人將其從獄中召來。方孝孺依舊當眾嚎啕,聲徹殿庭。當時明成祖也頗爲感動,走下殿來跟他說:“先生不要這樣,其實我隻是效法周公輔弼周成王來了。”
  方孝孺反問:“成王安在?”
  明成祖答:“已自焚。”
  方孝孺又問:“何不立成王之子?”
  明成祖道:“國賴長君。”
  方孝孺說:“何不立成王之弟?”
  明成祖頓住了,之後道:“此朕家事!”並讓人把筆給方孝孺,說:“此事非先生不可!”
  方孝孺執筆,奮筆疾書“燕贼篡位”四個大字,之後擲筆於地,且哭且罵:“死即死耳,詔不可草!”
  明成祖大怒說:“汝不顧九族乎?”
  方孝孺憤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罵聲益厲。
  明成祖氣急敗壞,恨其嘴硬,叫人將方孝孺的嘴角割開,撕至耳根。方孝孺血涕縱横,仍噴血痛罵不止!
  明成祖厲聲道:“汝焉能遽死,當滅十族!”之後明成祖一面將方孝孺關至獄中,一面蒐捕其家屬,逮解至京,當其面一一殺戮。
  方孝孺強忍悲痛,始終不屈。其胞弟方孝友臨刑時,方孝孺淚如雨下,而方孝友卻從容吟詩:“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華表柱頭千載後,旅魂依舊回家山。”方孝孺亦當場作絕命詩一首:“天將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猷,忠臣發賁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乎哀哉兮庶不我尤。”
  最終,明成祖就在方氏九族之上又加一族,連他的學生朋友也因此而受牽連,這就是亙古未有的“滅十族”。
  方孝孺一案,總計有八百七十三人全部被凌遲處死!入獄及充軍流放者達數千。
  方孝孺一介書生,手無束雞之力,卻面對專制君主的屠刀視死如歸,抗節不屈,這可謂感天地泣鬼神!受到後人的無限敬仰和讚頌。就其個人氣節來看,歷史上實在不多見,這正應了中國人的一句話:“士爲知己者死!”
  方孝孺死後,其門人德慶侯、廖永忠之孫庸、銘等人撿其遺骸,葬於聚寶門山上,死於寧海縣城之方氏族人,由方孝孺的義子馬子同收其殘骸,皆投於一口古井中,後稱該井爲“義井”。
  據史籍《姓氏詞典》記載:方氏系爲改姓。明朝大儒方孝孺被明成祖朱棣殺害後,其同姓族人紛紛外逃,以避株連,因而有改稱施氏者。“施”字,拆開爲“方人也”,因而也有爲方氏者。
按:
  古代殘酷的“連誅滅族”中,最殘酷的就是“滅十族”,其十族爲:誅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加友一族。
  父族四即:姑之子(姑家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甥、甥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姊妹、兒子);
  母族三即:母之父(外祖父之嫡族)、母之母(外祖母之嫡族)、從母子(娘舅之嫡族);
  妻族二即:嶽父之嫡族、嶽母之嫡族。
  加友一族:即第十族,指方孝孺的所有門生、弟子、師尊、朋友等。
 
  第五個淵源:源於赫哲族,出自明、清時期赫哲族富勒哈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赫哲族富勒哈氏,亦稱富爾哈氏、富勒察氏、富勒洪阿氏、富勒瑚氏,赫哲語爲“布施”之義,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Fulha Hala,漢義“楊樹”。
  赫哲族、滿族富勒哈氏,在清朝晚期以後多冠漢姓爲施氏、楊氏、付氏、傅氏、富氏等。
 
  第六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朝時期蒙古族艾耀施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艾耀施氏,世居科爾沁(今吉林松源)。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Aiyos Hala。
  蒙古族、滿族艾耀施氏,在清末民國初期,多冠漢姓爲施氏、艾氏、石氏者。
 
  第七個淵源:源於白族,出自明朝時期白族施氏族,屬於以圖騰信仰漢化爲氏。
  雲南省大理地區的白族中,有世代以海螺爲氏族圖騰的部落,元朝中期即以海螺圖形取近似的漢字“施”爲姓氏,稱施氏。到明、清兩朝時期,雲南土司即爲該氏族。
 
  第八個淵源:出自其他各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京族彝族苗族羌族傣族怒族納西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施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施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得姓始祖  施父、方孝孺。
 

 

施姓各支始祖  施 伯:魯惠公之孫,施殳之子,荘公時爲大夫盡忠親諫名顯於時。
  施 宿:字武子,宋紹熙年進士,寧宗慶元間在餘姚金華塘捍海三江定海止又燭溪湖塘建築賢亭招寶坃於公署郡縣父老載道懇留,因居姚趙氏封慕人葬游原山塢元時,敕封捍誨侯後改封郡王世食廟祀又祀名宦有傅子孫繁衍明及大清朝有科甲誠者以爲積累功德之報雲。
  施 父:周公封魯伯禽位傅十二世至惠公生三子,長隱公息姑次桓公軌少施父尾生事桓公爲上大夫,食采於邑因施父之。
  資料有待補充。

 

施氏遷徙分布  施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05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二百五十八萬四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6%左右。
  施氏族人發祥於周王朝時期的魯國,即今山東西南部一帶。
  施氏族人源於北,而盛於南,如今是典型的南方姓氏。施氏族人雖然得姓不算很早,但其後世族人的南遷,特别是移入福建,卻是較早的一支,這是施氏族人與其他諸姓的不同之處。
  施氏族人在中國歷史上的貢獻,主要表現在文化方面,尤其是明清之際,江浙閩一帶的施氏擁有畫家、書法家、篆刻家,中擧人、進士及第者不可勝數。
  春秋時期,出現了施氏族人歷史上最早的兩位名人,即孔子的弟子施伯和施之常,均爲魯國人。春秋末期,魯國被楚國所滅,施氏族人開始散居在山東大地繁衍。
  秦、漢以前,施氏族人開始向鄰近的河北、河南、安徽、江蘇一帶播衍。
  漢時已有施氏入關中者,如著名學者施仇即由沛(今江蘇沛縣)入長安。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紛爭,夷族入侵,社會激劇動盪,致使民不聊生,餓殍遍野,苦於生計,施氏族人開始大擧南遷江南,並在今浙江湖州一帶形成大的聚落。
  施氏進入福建,大約是唐朝中期,即公元七世紀之時,有一位叫施典的施氏先祖,隨其父輩先行到達河南光州,後又南移福建,定居在泉州錢江鄉。唐、宋之際,居住在浙江湖州一帶的施氏經長期繁衍,已經人丁興旺,族大人眾,並時有顯貴者,從而形成了施氏歷史上的一大郡望即吳興郡。
  傳至宋時,一位叫施炳的官人,從福建移至泉州的潯江,經過數代的繁衍,此支施氏族人後裔幾乎分布於福建和廣東各地,並成爲當地大族之一。
  元朝時期蒙古騎兵南下,江浙閩一帶百姓避亂四遷,施氏族人有入廣東、雲南、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者。
  明初洪武年間,施氏族人作爲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南、山東、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明、清之際,遷至潯江的施氏族人中後來一部分人遷居入台,一部分人飄洋過海到了南洋。應該說,現在南洋各地的施氏華僑,與台灣的施氏同胞當屬一個先祖的同族人。而此期的施氏族人仍昌盛繁衍於江浙閩一帶,且人才代出,成爲此期施氏族人發展的主流,還有一支施氏由山東入遷遼寧。
  如今,施氏族人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江蘇、浙江、福建等省爲多,上述三省施氏約占全國漢族施氏人口的58%。

 

郡望堂號

郡望

  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期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取吳國興盛之意,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東晉朝義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吳興(今浙江吳興),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市、湖州市、餘姚市、杭州市、德清縣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一帶縣地。隋朝仁壽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瀕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時期亦曾改湖州爲吳興郡。

堂號

  吳興堂:以望立堂。
  恭敬堂:資料有待補充。
  務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臨湃堂:資料有待補充。
  存仁堂:資料有待補充。
  桓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麟慶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睦堂:資料有待補充。
  餘慶堂:資料有待補充。
  式古堂:資料有待補充。
  彰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厚堂:資料有待補充。
  志遠堂:資料有待補充。
  奉恩堂:資料有待補充。
  親親堂:資料有待補充。
  培遠堂:資料有待補充。
  學餘堂:資料有待補充。
  永寧堂:資料有待補充。
  永恩堂:資料有待補充。
  邕肅堂:資料有待補充。
  錫祉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仁堂:資料有待補充。
  益理堂:資料有待補充。
  彰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敬思堂:資料有待補充。
  善繼堂:資料有待補充。
  正倫堂:資料有待補充。
  積善堂:資料有待補充。
  朱錦堂:資料有待補充。
  豹隱堂:資料有待補充。
  志讀堂:資料有待補充。
  宗伯堂:資料有待補充。
  思義堂:資料有待補充。
  務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施姓家譜文獻
  全國施氏世譜,前編不分卷、正編,(清)施受賜纂補,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蘇州市圖書館。
  浙江餘姚大施巷施氏宗譜十二卷,(民國)施見久修,施久義編纂,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奉恩堂鉛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河北大學圖書館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鄞縣黄古林施氏宗譜六卷,著者待考,殘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鄞縣古林鄉文化站。
  浙江鄞縣鄞城施氏家乘十卷,首一卷,(民國)戴延祐纂,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培遠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浙江省寧波市檔案館。
  浙江湖洲施氏宗譜,(清)施南初纂修,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馀慶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紹興山陰江墅施氏族譜十卷,(清)施國騏纂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浙江紹興山陰江墅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紹興會稽長樂施氏宗譜二卷,(民國)施聘三等重修,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新昌蘇秦施氏宗譜三卷,首一卷,(民國)施禮儼施義大等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新昌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上虞施氏家譜三卷,(清)施炯修,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宣城學餘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嵊縣芝岩施氏宗譜四卷,(清)永寧堂修,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新昌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金華華峰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金華市文物管理局(僅存六冊)。
  浙江金華華峰施氏宗譜二十卷,(民國)施世濤纂修,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金華市文物管理局(僅存九冊)。
  浙江蘭溪施家施氏宗譜四卷,(清)王文藻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聖山鄉施湯水村。
  浙江東陽吳寧草塔施氏宗譜六卷,(民國)吳秉煌纂,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東陽縣古光鄉楓樹下(僅存四卷)。
  福建晉江潯海施氏族譜七十九卷,附二卷,(清)施文起纂修,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木刻活字印本(影印)。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衙口村施琅紀念館、台灣、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湖北施氏宗譜,(民國)施祚芬、施緒禮修,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宗伯堂合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五卷、第七卷、卷首。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漢市圖書館。
  湖北新洲施氏宗譜七十卷,(民國)施萬朗施意誠續修,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縣前進鄉觀塘村。
  湖北新洲施氏宗譜七十卷,首五卷,(民國)施馥階、施緒禮合修,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縣白洋鄉洲上村。
  湖北新洲施氏宗譜六十五卷,(民國)施長容續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縣施崗鄉施崗村。
  廣東顺德施氏族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市圖書館。
  四川簡陽施氏家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二卷。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圖書館。
  四川簡陽施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石印本,今僅存第四卷。現被收藏在四川省圖書館。
  施氏統宗正傳家譜十卷,(明)施金鑽、施永康纂修,明萬曆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施陳氏宗譜六卷,(清)施加全等續修,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務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臨湃堂施氏族譜修譜遭寇志,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廈門大學圖書館。
  上海崇明施氏宗譜不詳(民國)施念曾、施瑞卿等重修,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圖書館。
  上海奉賢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重修本,今僅存四十三冊。現被收藏在上海市奉賢縣四團鄉。
  江蘇泰縣海陵施氏族譜四卷,著者待考,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太豐縣檔案館。
  江蘇大豐施氏宗譜四卷,(民國)張春榮纂輯,施瑞芳主修,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思義堂重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太豐縣文物管理局。
  江蘇大豐施氏家簿譜一卷,著者待考,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纂,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施滿家木刻活字印本(錄自清乾隆四十二年)。現被收藏在江蘇大豐縣檔案館、江蘇省太豐縣文物管理局。
  江蘇常州施氏宗譜十六卷,(清)施汝鏞等續修,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存仁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今僅存第十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有兩部)、江蘇省南京市圖書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常州施氏宗譜十六卷,(民國)施文和等續修,民國上十六年(公元1947年)存仁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武進孟墅施氏宗譜八卷,(清)施雨亭等修,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桓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鶴溪施氏宗譜二十六卷,(民國)施澤久纂修,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永恩堂木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圖書館。
  浙江蕭山蕭邑航隖山北施氏宗譜十卷,(清)施保和等修,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餘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蕭山蕭邑航隖山北施氏宗譜十二卷,(清)施武德纂,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餘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浙江蕭山航隖施氏宗譜,(民國)施炳镕、施慶治等重修,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蕭山施氏宗譜十卷,(民國)施寶瑩等重修,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式古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浙江蕭山仁漬施氏家譜,(民國)施煃輯,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複寫紙謄錄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寧波鄧東施氏宗譜八卷,(清)施樸菴等纂修,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同宗坊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寧波鄧東施氏宗譜十卷,(民國)袁乃彬、施友甫等纂修,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彰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餘姚施氏宗譜十五卷,首一卷,貽編二卷,(清)施學曾、施繼常重修,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南開大學圖書館、河北大學圖書館、浙江省餘姚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餘姚姚江施氏三修宗譜四卷,(清)施文傑纂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浙江餘姚大成施氏宗譜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施久義修輯,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志遠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蕭邑航陽山北施氏宗譜十二卷,(清)施武德纂修,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餘慶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姚江施氏宗譜四卷,(清)施文傑纂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大施巷施氏宗譜十二卷,(民國)施久義纂修,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奉思堂鉛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燭溪施氏簡譜兩集,(民國)施禮法修,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燭溪施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民國)施禮法修,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施氏宗譜,(民國)施祚芬、施緒禮纂修,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宗伯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今僅存第卷首、第一~五卷、第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永康雅莊村志(李姓、另有汪,阮,施,陳,周,林,蔡等姓氏),(現代)李修龍等修,1996年排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金華肇峰施氏宗譜,(民國)施春雨等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修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永康唐先志(施氏)宗譜,《唐先志》編纂委員會編修,1997年計算機排版膠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永康廖先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木刻複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施徐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志讀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永康唐先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九冊,今僅存第十七卷、第二十一卷下冊、第二十六卷下冊、第三十一卷中冊、第十五卷下冊、第三十三第四卷冊、第四十一卷下冊、第四十八第三卷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孝豐西圩施氏宗譜三十六卷,首一卷,(清)施遇時纂修,清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七~八卷、卷首。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吳江笠澤施氏支譜,(民國)施肇曾纂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東陽著存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五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金華華峰施氏宗譜十四卷,(清)施永禮等纂修,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冊,今僅存第一~四卷、第六卷、第十~十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金華華峰施氏宗譜,(清)施士洙等纂修,清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冊,今僅存第一~二卷、第四~八卷、第十一~十二卷、第十四~十五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上海崇明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海門連元鎮豹隱堂木刻活字印本一百四十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上海崇明施氏宗譜,(清)施軍開輯,清朝末期海門連元鎮豹隱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三冊,今僅存第二卷、第五~七卷、第九~二十五卷、第二十七~二十八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上海崇明施氏宗譜,(民國)施鴻元輯,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上海朱錦堂鉛印本四冊,今僅存一~二第、第六~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湖州施氏宗譜三十二卷,(民國)施南初纂,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湖州施氏宗譜,(清)施南初纂,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富春施氏譜,著者待考,清乾隆年間積善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富春漁山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道光年間積善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鄞縣夏莊施氏宗譜六卷,(民國)施賢顺主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正倫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鄞縣夏莊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鄞縣夏莊施氏宗譜,(民國)施孝成等修,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5年)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會稽仁瀆施氏宗譜,施祚纂修,稿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會稽長樂施氏宗譜,(民國)施聘三纂,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善繼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義烏施氏宗譜五卷,(清)施仲賽等修,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今僅存第一~四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義烏銅塘施氏重修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冊,今僅存第二~八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江蘇溧陽施氏宗譜二十卷,(清)施廣譽纂修,清朝年間敬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貿縣貿東施氏宗譜十卷,(民國)袁乃彬纂修,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彰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杭餘邑黄湖鎮施氏宗譜六卷,(清)施廷治、施廷獻纂修,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五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三~六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龍山施氏家譜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施汝能纂修,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益理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豐溪大成施氏家譜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施久義纂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志遠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大施巷施氏宗譜十二卷,(民國)施久義等纂,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奉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施氏宗譜十五卷,首一卷,貽編二卷,續編一卷,(清)施學曾纂修,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施氏宗譜十五卷,首一卷,貽編二卷,續編一卷,(民國)施杏楠纂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敦仁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施氏宗譜六卷,(民國)施杏楠纂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敦仁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祥墅施氏宗譜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施初立纂修,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錫祉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卷首。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蜀溪施氏宗譜十二卷,首一卷,(清)施孝克纂修,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親親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臨濮世葉金淵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十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臨濮世葉金淵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十八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湖南瀏陽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邕肅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施徐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志讀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三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施氏世譜,著者待考,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施氏宗譜,(清)施鏡清主修,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姚江施氏宗譜四卷,(清)施而和主修,清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大施巷施氏宗譜十二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奉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安徽桐城車津施氏宗譜五卷,首一卷,(清)施玉鳴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安徽桐城車津施氏家乘三十四卷,末一卷,(民國)施葆棣撰,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缺第五卷。現被收藏在遼寧省大連市圖書館。
  施氏宗譜,(清)施鏡清主修,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姚江施氏宗譜四卷,(清)施而和主修,清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餘姚大施巷施氏宗譜十二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唐先施氏宗譜四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施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金華肇峰施氏家譜九卷,著者待考,民國甲子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浙江平陽鶴溪施氏宗譜二十六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施氏世譜,著者待考,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浙江省紹興市圖書館。
  浙江蕭邑航陽山北施氏宗譜十二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燭溪施氏簡譜二集,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浙江省餘姚市圖書館。
  燭溪施氏宗譜二十二卷,首一卷,(清)施孝克等纂修,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

 

施姓字輩排行
  清康熙大帝禦賜(施琅)施氏百字派歌:“卿仕際應侯文章慧業修至性能純養正心得自由恬澹明素志寧靜似先猷高風宗古樸雅化尚溫柔黄中元吉迪青簡大名留克已存恭敬定交允嘉謀恩寬愛式廣善足澤常流深藏搶偉器遠識抒全籌河山銘竹帛冠冤紹箕裘傳芳長衍慶錫祚曆千秋”。
  湖北天門施氏字輩:“正大光明萬邦以珍”。
  安徽銅陵施氏字輩:“正大光明文運鴻開克承興業萬代榮昌”。
  浙江餘姚施氏字輩:“肇氏推施父維周慶發祥遷姚始壽二祖德永流芳久長傅國業遠大立家基”。
  浙江瑞安施氏字輩:“來賡任雲如常茂純良見忠心孝悌夫尊敬禮義傳子孫”。
  廣西靈山施氏字輩:“福以廣朝世德喜盛蘊成善良有正在宗支永顯颺國運初康泰家聲再熾昌文明光後進蘭桂益馨香”。
  台灣台中、福建晉江施氏字輩:“衍渠閣家學教議並宣經述遠承鄒魯洪德仕國文明光宗奕起振撥上衍元方”。
  湖北棗陽施氏字輩:“逢朝廷恩洪克家有光”。
  施氏一支字輩:“水初大永施賢以光孔啟天運開文明興承秉國禎克念道義正惟修德才備世代顯英豪祖澤本芳清”。
  施氏一支字輩:“正萬克昌道學傳家園”。
  資料有待補充。

 

施姓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學宗洙泗;經講石渠:上聯典指施之常,春秋時魯國人,孔子弟子。下聯典指西漢時期的施讎,甘露中參與石渠閣《五經》同異之議。
  寵優文帶;望重石渠:上聯典出北宋武康人施钜,字大任,政和年間進士,官至參知政事,能清檢自持,沒有聲、色之類愛好。聯指他與宋璞同賜文帶事,《宋史》中記載:“施钜與宋璞同賜文帶”。下聯典指西漢今文易學“施氏學”的開創者施讎,字長卿,沛人,與孟喜、梁丘賀一起跟從田王孫學《易》,宣帝時官博士。曾參與石渠閣議,討論五經的同異。
  表坊尊道;踵門執經: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施霆亨師趙章泉,以道學教鄉人,表其坊曰:“尊道”。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施士匄(“丐”的異體字),以二經授徒,執經問難者踵於門。
  隱成水滸;夙具仙風:上聯典出元末明初小說家施耐庵,名子安,字耐庵,淮安人。元末以賜進士出身,曾在錢塘做官,因與當權者不合,棄官回鄉,閉門著書,著《水滸傳》等。下聯典指唐朝道士施肩吾,字希聖,號東齋,睦州分水人,有詩名,元和年間進士,後隱居在洪州西山修道,世稱“華陽真人”。著有《西山郡仙會真記》、《太白經》、《黄帝陰符經解》等,詩《西山集》十卷。

五言通用聯

  臨江推望族;濮水重清門:此聯采用台灣省台南市施氏大宗祠臨濮堂聯。聯首嵌“臨濮”。
  效顰本爲美;洗帛珠孕身:上聯典指春秋時東施放顰。下聯典指春秋時西施母浣帛於溪,有明珠射其體,遂感而孕西施。
  詔拜仇博士;功封靖海侯:上聯典指漢朝學者施仇,字長卿,沛人。博學。漢甘露年間中期與諸雜論五經同異於石渠閣,詔拜仇博士。下聯典指清康熙水師提督施琅,字尊侯,晉江人。因功封靖海侯。
  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此聯出自施耐庵《水滸傳》中聯語。
  忠心扶社稷;義氣助家邦:此聯出自施耐庵《水滸傳》中聯語。

七言通用聯

  名著豈止水滸傳;雄才非惟攬雲集:上聯典指元末明初小說家施耐庵(約公元1296~1370年),原名耳。祖籍姑蘇(今江蘇蘇州),遷居興化(今江蘇興化)。元至顺進士。少精敏,擅文章。曾出仕錢塘(今浙江杭州),以不合當道權貴,棄官歸里,閉門著述。有《水滸》、《三國演義》、《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等傳世。下聯典指清朝文學家施清,字伯仁,錢塘人。康熙間召試鴻博。篤學嗜古,詩文樸厚,時稱雄才,著有《攬雲集》、《十三經同解》等。
  精通棋藝號國手;善畫生竹稱巨筆:上聯典指清朝著名棋手施定庵,字襄夏,海寧人。先學琴,後複嗜奕。師俞長侯,年十六成第一手。乾隆時爲圍棋國手。著有《奕理指歸》等。下聯典指五代時期後周的施璘,字仲寶,藍田人。善畫生竹,爲當時絕技,有十幅《竹圖》傳於代。
  萬馬叢中聞姓字;千軍隊里奪頭功:此聯出自施耐庵《水滸傳》中聯語。
  金闕曉鍾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此聯出自施耐庵《水滸傳》中聯語。
  名標青史千年在;功播清時萬古傳:此聯出自施耐庵《水滸傳》中聯語。
  氣挾風雷無疋敵;志垂日月有光芒:此聯出自施耐庵《水滸傳》中聯語。

八言以上通用聯

  講易石渠,素聞博雅;修持天寶,夙具仙風:上聯典指西漢時期的施讎。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施肩吾,字希聖,有詩名,後入山修道。
  疏花瘦蜨,筆端生趣;博學鴻詞,宋琬齊石:上聯典指清朝畫家施心松,字靖陶,元和人。善寫生,長於小品,作疏花瘦蠘,有筆外之趣。下聯典指清朝文學家施閏章,字尚白,宣城人。顺治進士兵,授刑部主事。康熙中召試鴻博,授侍講。篡修明史。進侍讀。文章醇雅,尤工於詩。有《學堂詩文集》、《蠖齋詩話集》等。
  論異同於石渠,五經淹治;求道學於東魯,一貫精通:上聯典指漢朝學者施仇,字長卿,沛人。博學。漢甘露年間中期與諸雜論五經同異於石渠閣,詔拜仇博士。下聯典指周朝孔子弟子施之常,字子恒。
  樹立本根,根深方知道山葉茂;德湧淵源,源遠乃見潯海流長:此聯爲福建省雲霄縣陳岱鎮施氏家廟樹德堂聯。
 
 
 

 

施姓名人

施姓歷史名人

  施父:春秋時魯國君主惠公之子,名尾生,字施父,人稱施父尾。其在魯桓公時任大夫之職,據說他精通音律,曾視來訪的曹國太子賞樂姿態之變化,斷言曹伯(曹國國君)將不久於人世,果驗。桓公深敬施公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後成爲春秋名臣。傳到施公之重孫孝叔時,以祖名爲姓,以示與别的家族不同,於是形成施父姓,後省去父字,遂爲施姓。他們尊施父爲施姓的得姓始祖。  
  施夷光:又稱西子,西施也;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施之常:(生卒年待考),字子恒,又稱施子,《孔子家語》中稱作子常;魯國人。著名孔門七十二弟子之一。其父曰端,時人稱施之常爲“小施氏”。其子名叫示右,爲春秋末期魯國大夫。唐朝時期,唐玄宗贈其爲“乘氏伯”,宋朝時期,宋神宗封其爲“臨濮侯”。
  施讎:漢代著名經學家
  施仇:(生卒年待考),沛人(今江蘇沛縣)。著名西漢時期經學家。西漢今文易學“施氏學”的開創者。他是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專治群經的學者,曾經與諸儒雜論五經的同異於石渠閣,雄辯滔滔,一時名聲大噪,詔拜仇博士。
  施璘:(生卒年待考),字仲寶;藍田人(今陝西藍田)。著名五代時期後周畫家。善畫生竹,爲當時絕技。有十幅竹圖傳世,凡老根薄石,筍枝附籜,扶疎交映,青翠滿庭,宛得三湘高秋之景色  
  施肩吾:(生卒年待考),睦州分水人(今浙江桐廬)。著名唐朝時期道士。唐元和十年進士,晚年隱於洪州西山(今江西建新)修道,是西山派道教的創始人,内丹術的倡導者。又是詩人,其詩奇麗。有《西山集》十卷、《西山群仙會真記》等。  
  施世瑛:(生卒年待考),字玉華;安吉人(今浙江安吉)。著名唐朝大臣。傳說他勇斷有才能。隋未天下動亂,施世瑛率宗族鄉鄰子弟,聚糧自守,保衛安寧。後聞唐高祖李淵起兵,施世瑛又率眾歸附唐高祖,拜洮州刺史。
  施全:(公元?~1142年待考),錢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南宋將領、愛國義士。
  施德操:(生卒年待考),人稱持正先生;鹽官人(今浙江海寧)。著名南宋學者。著有《北窗炙輠錄》一卷,《四庫總目》又有孟子發題,並傳於世。 
  施宜生:(公元?~1160年待考),字明望,浦城人(今福建邵武)。著名元朝書法家施宜生工詩,自號三桂老人,有集傳世。
  施惠:(生卒年待考),字君美;浙江杭州人。著名元朝雜曲家。約元元貞初前後在世。南戲《拜月亭》作者。另曾與範冰壺等合作《鹔鹴裘》雜劇,亦已佚。散曲存有《一枝花·詠劍》套數。
  施耐庵:(公元1296~1370年),原名施耳,又名施子安,錢塘人(一說姑蘇),遷居興化(一說淮安),元末明初小說家。有《水滸》、《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等傳世。 
  施兆昂:(生卒年待考),福建福清人。著名明朝畫家。明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進士,選翰林庶吉士。他學問淹博,工詩賦,精書畫。  
  施閏章:(公元1618~1683年),字尚白,一字屺雲,號愚山,又號蠖齋,晚號矩齋;安徽宣城人。著名清朝官吏、學者。著作有《學馀堂文集》二十八卷,《詩集》五十卷,《别集》四卷,《遺集》六卷。
  施定庵:(生卒年待考),字襄夏,浙江海寧人,清朝著名棋手。著有《弈理指歸續篇》、《二子譜》和《弈理指歸》等。
  施培應:(公元1729~?年待考),字啟東,號芳穀;雲南昆明人。著名清朝學者、書法家。
  施清:(生卒年待考),錢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文學家。康熙間召試鴻博。篤學嗜古,詩文樸厚,時稱雄才,著有《攬雲集》、《十三經同解》等。  
  施琅:(公元1621~1696年),字尊侯,號琢公;福建晉江衙口鄉人。著名清朝將領,收複台灣保持祖國統一之人。
  施世倫:(公元1658~1722年),字文賢,施琅之子;福建晉江衙口鄉人。著名清朝大臣,康熙大帝賜其名爲“施不全”。
  施襄夏:清朝棋聖,與範西屏並成範施

施姓近現代名人

  施複亮:(生卒年待考),原名施存統;浙江金華人。著名近現代勞工運動工作者、翻譯家。
  施今墨:(公元1881~1969年),原名毓黔,字獎生;浙江蕭山人,生於貴州。著名近代中醫臨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醫之一。
  施洋:(公元1889~1923年),原名吉超,號萬里,字伯高;湖北竹山麻家渡鎮雙桂村人。著名無產階級革命烈士。
  施佐京: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台灣省總政治作戰部副主任。
  施青江: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台灣省“國防部”法制司司長。
  施蟄存 - 現代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學者
  施啟颺 - 當代法學家,曾任台灣司法院長
  施光南 - 現代作曲家
  施明德 - 台灣民進黨前主席,倒扁運動發起人
  施永青 - 香港企業家
  施正榮 - 企業家
  施磊 - 經濟學家
  施能熊 - 東九龍區議員
  施仁毅 - 香港企業家,智傲互動娛樂集團董事總經理
  施振榮 - 台灣企業家,宏碁電腦創辦人,宏碁集團前董事長
  施崇棠 - 台灣企業家,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施文進 - 台灣企業家,宇峻奧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施南生:香港知名制片人、傳媒界翹楚,香港寰亞影視責任有限公司副主席
  施柳屹:中國大陸模特
  施念慈:演員,畢業於港大中文系,曾當選過港大校花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姓                  
拼音:wǔ xìng
武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0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95位。此姓氏在越南亦有分布,約占人口3.9%。

 

武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姒姓,出自夏朝大臣武羅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爲氏。
  據史籍《世本》、《萬姓統譜》等資料所載,夏朝大臣武羅被封武羅國,後國亡,其後子孫以國名爲氏,稱武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商朝君王商唐高宗武丁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或諡號爲氏:
  據歷史文獻《武班碑》的記載,子姓武氏爲商王武丁之後,以其祖名字爲氏。
  商王武丁,商唐高宗,名子昭,是盤庚弟小乙之子,公元前1250~前1192年在位,逝世後葬於今河南省西華縣田口鄉陵西村唐高宗陵。
  商唐高宗是商王朝時期一位有政治才能的君王,雄才大略,有遠大的政治理想。他年少時學於甘盤,穫得了許多知識。他在民間生活的經歷,使他深知民眾之疾苦。爲了使殷道複興,他破格提拔了有才能的人傅說,並任以爲相,讓他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武丁修政行德,勵精圖治,在傅說的幫助下,他的理想得以實現。
  商唐高宗還對四周侵擾商王國的外方邦進行了征討,諸如羌方、土方、方、人方、鬼方、虎方、荆楚等等。特别是對西面的□方、南面的虎方、東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進行大規模征伐。其中對□方作戰動員的兵力,有時三千,有時甚至達五千;對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羌方,一直是商唐高宗征伐的對象,最多時曾一次出兵一萬三千人。經過這些戰爭,使殷商王國的民眾穫得了比較安定的生活空間,也使殷商與外方邦的關係恢複到正常發展的狀態。
  總之,商唐高宗在丞相傅說、祖已(祖伊)的輔佐下,對内大治,對外征伐。這些征伐戰爭,爲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廣大疆域,奠定了基礎。通過幾十年的文治武功,結果使殷商國家大治,經濟發展,百姓生活安定,四方諸侯賓服,出現了繁盛的局面。
  據史籍《殷墟蔔辭》的記載,商唐高宗的夫人也曾親自率兵征伐羌方。除了“伐羌”之外,蔔辭中還有許多“穫羌”、“用羌”的記載,即抓穫了羌人的俘虜並用作人祭的犧牲,且數字驚人。
  商唐高宗使殷商達到鼎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 商唐高宗武丁在位五十九年,逝世後,由其子祖庚(子曜)繼承王位,其後人認爲他功勞蓋世,可與開國君主成湯相比,應有自己的姓,遂以其名爲氏,稱爲武氏。
  在商唐高宗武丁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或諡號、廟號)爲姓氏者,稱武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如著名的漢朝時期大臣武班即是其嫡系後裔。
  武氏族人皆奉武丁爲武氏得姓始祖。
 
  第三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平王幼子姬武之後,屬於以帝王賜姓爲氏。
  據史籍《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公元前770年),北方犬戎民族入侵西周,周幽王姬宮涅被殺,西周王朝周的都城鎬京(宗周)也遭到徹底破壞。
  周幽王是西周末代君主,周宣王之子,出生於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據乾寶《蒐神記》記載的記載,周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即位,以明年爲元年。
  周幽王十年(公元前772年),申侯聯合繒國和犬戎,擧兵真的攻入西周鎬京,西周王朝就此滅亡,前後共三百五十餘年。
  周幽王的兒子姬宜臼受申、許、魯、齊、秦、鄭等諸侯國擁戴,在申地即位,後遷到雒邑(今河南洛陽),歷史上稱東周王朝,姬宜臼就是著名的周平王。
  因周平王的手掌上有一“武”字形狀紋路,故在出生之時即被周幽王賜號爲武氏。周平王逝世後,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賜號爲姓氏者,稱武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武氏正宗,是爲河南武氏。
 
  第四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武公之後,屬於以先祖諡號爲氏。
  據史籍《風俗通義》記載,春秋時期,宋戴公子撝爲之子爲司空,死後諡號爲“武”,史稱宋武公子司空(子鮑革)。
  在宋武公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諡號爲姓氏者,稱武氏,世代相傳至今,亦爲河南武氏。
 
  第五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頃王之孫姬滿的後裔,屬於以封邑名稱簡化爲氏。
  周王朝時期,周頃王姬壬臣之孫姬夷的後裔,曾被封於武疆(今河南鄭州),後即位爲周王,是爲周簡王。
  在姬滿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爲姓氏者,稱武疆氏,後有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六個淵源:源於贏姓,出自戰國時期秦國大將白起,屬於以先祖封號簡化爲氏。
  在歷史上,白起曆來有兩種稱謂,一是百戰百勝的“戰神”,一是殘戮無度的“殺神”,由是由非,當以歷史背景爲准繩。在白起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其爵號(武安君)爲姓氏者,稱武安氏,後省文簡化爲武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七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位“武功爵”,屬於以官稱爵號爲氏。
  漢朝時期,漢武帝在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爲獎勵眾軍士奮勇殺敵、建立軍功,特别創設了“武功爵”,共有十七級,按今保留下來的史書記錄,爵位從下至上分别爲:⑴-造士、⑵-閑輿衛、⑶-良士、⑷-元戎士、⑸-官首、⑹-秉鐸、⑺-千夫、⑻-樂卿、⑼-執戎、⑽-左庶長、⑾-庶令、⑿-政戾、⒀-軍衛、⒁-左更、⒂-國尉、⒃-良造、⒄-大良造。
  有意思的是,在這十七級軍爵中,第一級至第八級爵位是允許買賣的,第九級以上才專由漢武帝用以獎勵軍功。至匈奴潰滅後,此爵制即被逐漸廢黜。
  在受授武功爵的將士之後裔子孫中,即有以先祖官爵稱號爲姓氏者,稱武功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
  如著名的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衛青,本爲鄭氏,其先兄弟姐妹七人依母姓皆冒姓衛氏。在西漢王朝對匈奴民族的系列戰爭中,衛青因功高蓋世,偕其子弟部下多次受到漢武帝賞賜武功爵,其後裔子孫中即多有以爵號爲姓氏的武氏後人,一直流傳至今。
 
  第八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署武庫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漢朝時期,漢武帝在“執金吾”屬下設立有專門的武庫署,專職掌管兵器軍械、戰備物資等,武庫令爲長,武庫丞爲佐官,就如同今日的總後勤部。此官職一直沿用至五代時期,直到宋朝時期方被廢黜,改爲兵部五曹。
  在武庫令、武庫丞、武庫士等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武庫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九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武衛將軍,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漢朝時期,皇家設置有武衛營,軍政長官稱“武衛將軍”,職掌禁中警衛。
  至曹魏時期,武衛營掌管近衛軍。至隋朝時期,增設左、右武衛,各設武衛將軍,分稱左武衛將軍、右武衛將軍。到了唐朝時期,武衛營增至十二衛,設武衛上將軍、武衛大將軍等,武則天時期曾改稱“鷹颺衛”,後又複其原稱。
  宋朝時期,武衛大將軍爲虛職,有職無權。元朝時期改稱“武衛親軍都指揮使”。明朝因襲。清朝時期成爲虛銜。
  在武衛將軍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武衛氏、武威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衛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南北朝其北周官吏武伯,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北周時期,朝廷上分别統領“六率”的軍政長官,稱爲左武伯、右武伯。
  所謂“六率”就是:掌管武賁軍士的左、右武賁率,掌管左右旅賁軍士的左、右旅賁率,掌管左右射聲軍士的左、右射聲率,掌管左右驍騎軍士的左、右驍騎率,掌管左右羽林軍士的左、右羽林率,掌管左右游擊軍士的左、右游擊率,每率八百二十驍勇兵士,爲九千八百四十名兵卒編制,加上大小軍官,共一萬人,相當於十二衛轄制的一半。
  在左武伯、右武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武伯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
 
  第十一個淵源:源於複姓,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爲氏。
  據史籍《風俗通義》記載,漢朝時期,有一個著名的大將王梁,著名的東漢雲台二十八將之一。王梁,字君嚴,漁陽要陽人(今北京密雲)。原爲郡吏,太守彭寵以王梁爲狐奴令(今北京顺義北小營北府村狐奴山),與蓋延、吳漢俱將兵南及劉秀於廣阿,後拜爲偏將軍。後王梁率軍攻克邯鄲,賜爵關内侯。再從劉秀平定河北,拜野王令,與河内太守寇恂南拒洛陽,北守天井關,朱鮪等不敢出兵,劉秀以來梁功。及劉秀即位爲漢光武帝,議選王梁爲大司空,而《赤伏符》曰“王梁主衛作玄武”,漢光武帝以野王衛之所徙,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於是擢拜梁爲大司空,封武強侯,其封地就在今河北省武強縣。東漢建武十三年,王梁受贈增邑,定封阜成侯。東漢建武十四年,王梁病逝於官任之上。在王梁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爲姓氏者,稱武強氏。
  另外,在史籍《何氏姓苑》中記載:“有廣武氏、武成氏、武仲氏,又《西秦錄》有武都氏。”
  在武強氏、廣武氏、武成氏、武仲氏、武都氏等的後裔子孫中,後皆有省文簡化爲單姓武氏、強氏、廣氏、成氏、仲氏、都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二個淵源:源於改姓,屬於帝王賜姓爲氏。
  唐朝時期,有傅、左、李諸姓被武則天賜姓爲武氏,其後代中有人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三個淵源:源於改姓,屬於冒姓爲氏。
  據史籍《唐書》記載:“唐賀蘭敏,武士之嗣,冒姓武。”
  據其記載,唐朝時期有個賀蘭敏,傳說是武則天的父親荆州都督武士彟的後代,冒姓武氏。
  賀蘭敏,全名賀蘭敏之,他之所以能在唐史上留名,完全因爲他是武則天的姐姐賀蘭氏的兒子,他的姨媽是皇后,母親和姐姐同時和唐高宗有染,武則天對他忍無可忍,最終殺了他。
  賀蘭敏之是個出了名的無法無天之紈褲公子,其父亡後,寡居的母親還有其姐因時爲皇后的則天女皇的引薦,皆得到唐高宗的寵幸,分别封爲韓國夫人和魏國夫人,他自然也隨之貴不可言,據說,賀蘭敏之十分俊美,因此很得其外婆即當則天女皇之母颺氏的寵愛,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於是無法無天起來。
  史書有記,太平公主幼時也常到其外婆家,結果所帶宮女盡被其這位表兄淫弄,連尚是幼童的她當時也差點遭其毒手。後來更有甚者,唐高宗和則天女皇爲太子李弘選了一房太子妃,姿容殊麗,誰知竟被賀蘭敏之於新婚前夜給奸淫了,使太子無法完婚。
武則天曾一直呵護着她這個爲非作歹的侄子,直到後來,不知爲什麼將這些舊帳全翻了出來,遂貶賀蘭敏之到嶺南。據記載,賀蘭敏之是病死流放途中。但許多史家分析,他是在路上被人刺殺而亡,而且是其表妹太平公主親自帶人所追殺的。
  在賀蘭敏之的後裔子孫及族人中,有以先祖之冒姓爲姓氏者,稱武氏;亦有仍稱賀蘭氏的,後省文簡化爲單姓賀氏。
 
  第十四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烏紮喇氏,亦稱兀劄喇氏、吳紮拉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錫伯族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Ujara Hala。滿族烏紮喇氏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布列亞河流域)、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葉赫(今吉林葉赫河、伊通河、伊丹河、東遼河流域)、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薩爾滸(今遼寧撫顺大夥房水庫西北部)、瓦丹(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廟噶山(今黑龍江省湯原,一說在今俄羅斯黑龍江口廟街)、黑龍江沿岸。錫伯族烏紮喇氏多居卦爾察(今俄羅斯烏蘇里斯克),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吳氏、烏氏。
  ⑵.蒙古族武堯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Uyo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
  另外,蒙古族兀濟葉惕氏、烏珠穆沁氏,在明朝時期即冠有漢姓武氏、烏氏、吳氏等。
 
  第十五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八旗通志》、《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郭武爾氏,滿語爲Gour Hala,滿族姓氏,世居黑龍江流域,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
  ⑵.滿族烏蘇氏,亦稱吳蘇哈里氏,滿語爲Usun Hala,漢義“水”,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出金國時期女貞溫古孫部(吾古孫、烏孫),以部爲氏,世居烏蘇(今吉林伊通)、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紮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長白山區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烏氏、吳氏、蘇氏、關氏、穆氏、戴氏、柏氏、常氏等。
  ⑶.滿族烏蘇哩氏,亦稱烏蘇拉氏,滿語爲Usuri Hala,以地爲氏,世居德爾吉色欽(今黑龍江虎林)、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烏氏、吳氏等。
  ⑷.滿族烏庫登吉氏,滿語爲Ukudenggi Hala,世居齊齊哈爾(今黑龍江齊齊哈爾),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
  ⑸.滿族武佳氏,亦稱吳佳氏、烏佳氏,滿語爲Ugiya Hala,祖先原爲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擕,融入鮮卑,後逐漸演化爲遼東女真,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索倫(今黑龍江嫩江以西廣大地區),後有達斡爾族、赫哲族、蒙古族引爲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吳氏、烏氏等。
  ⑹.滿族武聶氏,滿語爲Unin Hala,世居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布列亞河流域),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武氏、聶氏等。
 
  第十六個淵源:源於鄂溫克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鄂溫克族中有吳立西氏,亦稱武立西氏,後改爲漢字單姓爲武氏。
 
  第十七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京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武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武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得姓始祖

  武丁、姬滿、子司空(子鮑革)、白起(公孫起)、王梁、賀蘭敏(賀蘭·敏之)。

 

遷徙分布

  武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九十五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二百七十萬七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7%左右。
  武氏最早的發祥地應在今河南省境,其後在此地不斷繁衍,並迅速地向鄰近的山東及江蘇等省遷徙。
  春秋時期的宋國,是武氏的主要來源地之一,故其早期的活動區域應在今河南商丘一帶,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武氏族人數量的增加,社會生產的發展,政治局勢的變化,其活動區域也不斷地擴大。
  到戰國時期,武氏族人已在中原一帶比較廣泛地活動了。
  根據文獻記載看,從秦末至漢初,武氏族人大體分布在:盱台(今江蘇盱眙)、陳郡(今河南淮陽)、沛縣(今江蘇沛縣)、梁鄒(今山東鄒平)、長安(今陝西西安)以及今河南省東部一帶。這一時期社會動盪,戰亂頻仍,爲爭奪天下,豪傑競起,一些武氏族人也在政治舞台上大顯身手,爲推翻秦朝的殘暴統治做出了貢獻。同時這一時期也是人口遷徙比較頻繁的時期,武氏族人從中原地區逐漸向四周遷移,主要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
  漢朝時期,山東武氏族人已經是一千興旺、顯赫的家族。出自此地的武氏族人,後繁衍至今河南、安徽、山西等地。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因北方戰亂,武氏族人也同中原的土族一起大擧南遷,成爲了江蘇等省境内的一大望族,故武氏有“沛國”郡望,而另一支武氏族人遷入今山西省境。從此,武氏族人的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表現在江淮以南也分布有不少武氏之人,而且出現了一種值得注意的現象,即南方政權中的武氏族人要遠遠多於北方政權。這是西晉末年以來北方人口不斷遷徙,尤其是貴族、士人大量南遷的真實情況的反映。在西晉時期朝廷中除了武周、武陔、武韶、武茂等同一家族中人外,還有中書監荀勖的女婿武統、武陵内史武察、青州刺史武沈等武氏之人。後來這些人的後裔大都遷徙到南方。
  唐朝時期,武氏家族因出了一位武則天,使得武氏族人繁衍達到了極爲昌盛時期,武氏族人也正是始於唐朝在北方各地再次得以大擧繁衍遷徙,族派不斷擴大,在今山西太原一帶發展成爲一個大族,故武氏有以“太原”爲其郡望。與此同時,武氏族人在我國南方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後遍及全國各地。由於北方社會動盪,戰爭頻繁,而南方相對比較穩定,導致了大量人口向南遷徙,其中也包括了不少武氏族人在内。如後晉時期淮北農民起義首領武約,爲反抗後晉的殘暴統治,與南唐聯繫,率眾欲渡淮南遷。
  五代十國時期,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爲發展南方社會經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這一時期太原武氏族人仍有人出現在政治舞台上,如武從諫,後唐時任幽州牙將,後晉時任濮州刺史,他曾在唐朝末年在幽州爲其子娶張氏女,並送回太原老家成親。其子死後,周太祖郭威當時在太原節度使劉知遠手下任職,遂把張氏娶爲繼室。郭威當皇帝時,張氏已死,被追封爲貴妃。武漢球,澤州人(今山西晉城),唐末在澤潞節度使李嗣昭手下當兵,後唐時爲禁軍軍校,逐漸升到高位。此人很可能是這個家族中人。武行德,太原榆次人(今山西榆次),與文水相距不遠,也可能是這個家族中人。在這一時期也有姓武的平民也見之於記載,如後漢時,魏州内黄人(今河南内黄)武進之妻一胎生三子;許州行軍司馬韓倫殘暴刻薄,重税盤剝百姓,被項城人(今河南沈丘)武都告發,周世宗下詔免去其一切官爵。
  明、清以後,武氏族人已經遍布全國各地。
  今日武氏人口尤以河南、黑龍江爲多,這兩省的武氏人口約占全國武氏人口的35%以上。

 

郡望堂號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顺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爲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並州爲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爲府。民國時期爲市,山西省會所在。
  沛郡:也稱沛國郡、沛縣,始建於漢朝初期。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劉邦將家鄉泅水郡改爲沛郡,治所在相縣(今安徽濉溪)。王莽改爲吾符郡,東漢改爲沛國。三國魏移治沛縣(今江蘇沛縣)。西晉還舊治,後複爲郡,又移治沛縣。南朝宋移治蕭縣(今安徽蕭縣)。北齊時廢。早期沛郡所轄範圍,包括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東,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蘇省沛縣、豐縣等地。東漢時改爲國,後又改回沛郡,所轄地域大爲縮小,而且郡治屢有遷移。但作爲姓氏郡望意義上的沛郡,主要是指西漢時的沛郡。
  馮翊郡:秦朝時期置郡,漢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設置同名行政區左馮翊,與右扶風和京兆伊合稱“京畿三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左馮翊置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大荔),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韓城縣以南、白水以東、渭水以北大荔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移治到高陸(今陝西高陵)。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馮翊堂:以望立堂。
  沛郡堂:以望立堂,亦稱沛國堂。
  鬻薪堂:鬻薪是賣柴。宋朝武行德,相貌氣味,家里很窮,以賣柴爲生。晉祖鎮守弁門,到郊外游玩,看到行德賣柴,對他的相貌很驚訝,又見他擔的柴特别重,就把他留在帳下當了侯虞。後來作戰時行德被契丹俘虜,他殺了契丹的官,占據了河陽,不久歸顺了漢,當了河陽尹,入宋,官太子太傅。
  北武堂:資料有待補充。

 

武姓家譜文獻

武氏家譜,(清)武先慎纂修,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北京武氏族譜,(清)武繼昌編,清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湖南善化武氏五修支譜四卷,(民國)武光理等主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爲[明]武興隆,始遷祖爲[明]武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河北永年武氏族支合編族譜,(民國)武敬緒編,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山東嶧縣武氏族譜四卷,(民國)武學勤續修,武章纂,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石刻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山東臨沐武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山東臨沐武氏族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武姓字輩排行

 
山東濱州武氏字輩:“明洪希丙……”
山東濟南武氏字輩:“朝中英桀立乾坤家有國寶富萬年”。
山東沂水、四川成都武氏字輩:“紀善傳玉光”。
山東平邑、浙江杭州武氏字輩:“文清永玉傳繼立成家起宗繁慶衍祥召明福自廣登朝是恩常”。
山東武氏一支字輩:“紀善傳玉廣興慶兆大祥君臣友諸位福祿壽安康”。
安徽肥東武氏字輩:“其成世富元德必昌春華友慶國瑞家強文功立業輝殿顯陽”。
安徽宿州武氏字輩:“少堯年兆亦(大超宗開)振先(啟象繼奎)守成遠連登建世榮泰德弘傳明福祿永昌盛祥雲耀萬春英才聚宇林”。
安徽巢湖武氏字輩:“宏開傳家……”
安徽鳳陽武氏字輩:“廷從學爲家寶”。
河南鄧州武氏字輩:“德如玉道光明安聖化略太平理兆啟忍讓興國大定萬方慶”。
河南清豐武氏字輩:“玉德佩仙石守成在有容善勇傳繼光”。
河南南陽武氏字輩:“大德如玉道光明安聖化羅太平”。
河南南樂武氏字輩:“可自豐林怡”。
四川自貢武氏字輩:“龍如天正萬登元士方宏”。
四川遂寧武氏字輩:“光國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河北承德武氏字輩:“月洪德國丙林玉永成祥(翔)”。
河北滄州武氏字輩:“安雲德寶……”
山西清徐武氏字輩:“齊德玉生丙振步登青雲露詩書丹桂根”。
山西祁縣武氏字輩:“世照殿立志作明禮道義學漢忠”。
浙江武氏一支字輩:“善德慶美誠信斯國”。
浙江武氏一支字輩:“善德慶美誠信斯國”。
江蘇連雲港武氏字輩:“可心傳宜儒”。
湖北紅安武氏字輩:“萬世文永……”
遼寧沈陽武氏字輩:“啟(起)朝繼善傳玉”。
吉林通化武氏字輩:“鳳繼善傳玉寶”。
雲南武氏一支字輩:“承世(功勳修成)開□□永恩繼占”。
北京武氏一支字輩:“有振手玉金殿德連廣明配學”。
武氏一支字輩:“起天開萬國”。
武氏一支字輩:“啟鳳繼德宏”。
武氏一支字輩:“開章卓識補嗣高風祥開國胄廣衍奇文”。
江蘇江都武氏一支字輩:“彭祖延高紀、            ”
資料有待補充。
 

 

武氏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平章卓識;
  補闕高風: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大臣武元衡,字伯蒼,太原人,進士出身。唐德宗對他很器重,任爲御史中丞,並對群臣說:“武元衡是真宰相器。”唐憲宗時,曆官戶部侍郎、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當時,,因四川不太穩定,他就任劍南西川節度使,爲政廉明,生活節儉,盡力撫慰少數民族,政績卓著。後入朝爲中書知政事,極力主張平定武元濟叛亂。下聯典指武元衡的堂弟武儒衡,字廷碩,憲宗時官至戶部尚書,兼知制誥。剛直而有氣節,又官補闕(對皇帝規諫並擧薦人員的官),將大用時,終因爲疾惡太分明而不得重用。
  祥開國胄;
  慶衍奇文:全聯典出武氏起源之一,周平王有個兒子,出生時掌中紋路有像個篆文的“武”字,周平王因此賜他姓武氏,後曾任大夫。
  嵩山高隱;
  練湖著名: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並州文水人武攸緒,武則天的侄子,恬淡寡欲,不求仕進。武則天執政時,他請求棄官歸隱於嵩山,優游岩壑間,武則天賞賜給他的衣服器具,都閑置不用。後買田耕種,與百姓-樣。到武氏遭禍時,隻有他得以避免。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高安人武允蹈,字德由,自號練湖居士。刻意苦苦吟詩,每有詩句寫出來,往往膾炙人口,著有《練湖集》。
  嵩山高隱;
  練湖著名: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武攸緒言棄官隱於嵩山之陽。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武允蹈自號“練湖居士”,著有《練湖詩集》。
 
  五言通用聯:
  嵩隱家風遠;
  太原世澤長:此聯爲武氏的宗祠“太原堂”的通用堂聯。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武攸緒言棄官隱於嵩山之陽。下聯典指武氏的望族居太原郡。
 
  六言通用聯:
  武班尚留遺墓;
  皇后竟號則天:上聯典指武宅山有漢從事武班墓,有《武班碑》記載武氏的起源和武氏的始祖武丁,清時重修。下聯典指武則天爲唐高宗皇后。
 
  七言通用聯:
  苦吟精著練湖集;
  誠心飽領嵩嶺霞: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詩人武允蹈,字德由,自號練湖居士,高安人。兩貢於鄉,刻意苦吟,每一聯出,輒膾炙人口,有《練湖集》。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隱士武攸緒,武後兄子,恬淡寡欲,武後秉政,攸緒求去官隱於嵩山之陽,與民無異。
六宮粉黛無顏色;萬國良冠非冕旒:此聯爲山西省文水縣南徐村武則天廟聯。武則天廟位於山西省文水縣城北五公里處的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呂梁山,東靠文峪河,是一處山青水秀的名勝地。中軸線上從北到南有正殿、樂樓、雕像、山門;兩翼建築有偏殿、配殿、碑廊、魚池、回音亭等三十多間殿宇,占地面積約26000平方米。院内柳樹成蔭,花草遍地,以武則天的特定身份名颺中外,成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則天廟的始建在唐天寶七年(公元747年)之前,清朝初年,被改名爲“水母廟”。爲何改名?究其原因有兩個:其一,宋朝以後至明清統治者對武則天謾罵最甚,故官方把她的把廟改掉以示貶責與除滅;其二,武則天與水有關。南徐村東南有條小河稱爲泌水,是從武氏深井自流而成,千百年來澆灌農田數百頃,造福一方。因此,人們把這一井泉稱爲神福泉,認爲是則天聖母賜給家鄉的福水,所以改武則天廟爲水母廟,或稱“則天水母廟”。到宣統元年,才恢複了“則天皇后廟”的名稱。相傳,則天廟原計劃建於南徐村東南的泌水源頭,正當人們作好地基立起梁架時,一夜大風,把全部木架刮到村子西北。村里人見此情景驚恐萬狀,知縣看後也百思不得其解。正在疑惑之時,走來一位老翁,他說:“神皇一朝天,修廟該占乾。”在場人等如夢方醒,於是決定齋戒三日,就地建廟,即則天廟現址。地處南徐村西北,正當乾位。
  掩映葉光含翡翠;
  參差石影帶芙蓉:此聯爲唐朝詩人武三思《奏和聖制夏日游石淙山》詩句聯。
 
  八言以上通用聯: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芳流劍閣,光被利州:此聯爲四川省廣元市皇澤寺聯。寺祀歷史上著名的女皇武則天。上聯“貞觀”,爲唐太宗的年號;“開元”,爲唐玄宗的年號。這兩個時期是唐朝經濟繁榮發展的時期。武則天在位時,基本上延續了“貞觀之治”,並爲後來的“開元盛世”打下了基礎。故上聯稱“治宏貞觀”、“政啟開元”。下聯“劍閣”之名,多見於史籍,成爲蜀地的象征。“利州”,轄境即今廣元。下聯稱女皇之美名流傳蜀地,是蜀地的驕傲,利州更被其榮光所覆蓋。聯語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武則天的非凡才能和政績予以了肯定。
  孝子辦義學,禦賜武訓;
  巾幗操帝業,著名女皇: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名人武訓,山東堂邑人。排行第七,事母至孝,又稱武七,“訓”是清王朝嘉獎他興辦義學的賜名。他終身集資辦教育,清廷授以“義學正”,賞穿黄馬褂,他沒有接受。1896年死於臨清義學中。陶行之也讚颺他的辦學精神。下聯典指中國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唐朝山西文水人。太宗時入宮爲才女,唐高宗時爲皇后。後臨朝稱制,改國號“大周”,稱皇帝。有權略,善用人,名相輩出。年壽八十一歲,是武氏名人中的壽星之一。
  立地頂天,巾幗勝操唐帝業;
  依山臨水,利州留置武家莊:此聯爲四川省廣元市皇澤寺聯。全聯典指武則天,生於廣元,後人爲了紀念她,清朝修皇澤寺,取“皇恩浩澤”之意。皇澤寺位於廣元市西郊嘉陵江畔,背依烏龍山,舊稱烏奴寺,又名川主廟,是爲了紀念李冰父子的。後因武則天生於廣元,又當了皇帝,把川主廟改名爲皇澤寺,1961年4月被國務院列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的皇澤寺是清朝修複的一座依山取勢,古樸典雅,氣勢巍然的古建築寺院。寺内保存着從北魏時期至清朝的豐富摩崖石刻造像、這些珍貴文物現僅存六個窟群,五十個龕窟,大小佛像一千零三軀,大部分爲盛唐時期的作品,分布在寺中“則天殿石龕”、“迎輝樓石龕”、“大佛樓石窟”、“中心柱石窟”、“五佛亭石龕”内。則天殿正中龕内,是“武後真容”石刻坐像,刻於唐朝。龕旁左邊壁上有已故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在1963年5月題的詞:“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大殿内還陳列一塊1955年出土的五代後蜀王孟昶廣政二十二年(公元959年)的石碑,碑名爲“大蜀利州都督府皇澤寺唐則天皇后武氏新廟記”,碑陰還刻有“則天壩白沙里”等字樣。
 

 

武姓名人

武姓歷史名人

  武曌:(公元623~705年),女,本名武明,乳名二囡,唐太宗賜名武媚,唐初工部尚書武士彠的女兒;籍貫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生於利州(今四川廣元)。著名唐朝時期唐太宗李世民的嬪妃(才人,正五品)、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大周朝皇帝、則天大聖皇帝、政治家,在位時間從公元690~705年爲期十五年,終年八十二歲。
  武則天個人簡檔:
  屬相:猴
  諡號:先爲則天大聖皇帝,袝唐高宗廟享,後爲則天大聖皇后
  廟號:無
  陵寢:乾陵
  父親:武士彟
  母親:楊氏
  婚姻:初爲唐太宗才人,後爲唐高宗昭儀、皇后
  子女:四子,三女(有一女早死)
  繼位:第三子李顯
 
  武臣:(公元?~前208年待考),陳縣人(今河南淮陽)。著名秦朝末期農民起義領袖。
  陳勝在稱王之前,曾派部將葛嬰統兵向東征戰。葛嬰在取得一定的戰果後,爲了號令民眾,就尋覓一位故楚王國貴族後裔在征服地稱王,也號稱楚王,後來聽說陳勝已在陳縣稱楚王,因爲一國容不得二主,葛嬰就把自封的楚王殺掉,親自回陳縣向陳勝複命。葛嬰此擧說明他對陳勝忠貞不二。可陳勝並不這樣認爲,他認爲葛嬰未向他請示就私立楚王是不把他放在眼里,而不設身處地地想想若從遙遠的前方回來請示必然貽誤軍機。這個一字不識的農民國王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部下不給他面子,爲了殺一儆百,使其他的部將知道張楚王的厲害,陳勝竟然把葛嬰綁赴刑場砍頭示眾。這個自認爲“英明”的決策使章邯高興得手舞足蹈,在軍營大擺宴席以慶賀敵人的這樁冤獄。
  陳勝處死葛嬰的“壯擧”使在外征戰的農民將領人人自危,因爲他們在情勢千變萬化的遙遠前線或多或少都權宜行事過,沒有事事向張楚王請示。那時沒有現代化的通信設施,全靠信使的兩條腿傳送消息,信使從前方到首都往返一趟少則十天半月,多則一年半載。尤其是武臣,他的處境比葛嬰還要嚴重,葛嬰畢竟是立故楚國王的後裔爲王,比武臣自立爲王情節要輕得多。葛嬰横死的噩耗傳來,武臣嚇出了一身冷汗,深感張楚王不會放過自己,眼下之所以還沒有和他翻臉,主要是因爲他還有利用的價值。一旦來自章邯的威脅被解除,陳勝就會跟他算舊賬。既然是這樣,他又何必損兵摺將去幫助周文打自己的“保護神”章邯呢?張耳、陳餘剖陳利害,使武臣徹底打消了支援周文的意圖,讓軍隊掉轉頭來進攻常山、燕代和上黨,爲新興的趙王國開疆拓土。至於周文和章邯,讓他們去互相廝殺吧,打得越熱鬧越好,最好是兩敗俱傷,不過先死的得是周文。
  武臣後來被部將李良所殺。
 
  武士彠:(公元577~635年),武則天之父;並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著名唐朝大臣。
  武士彟的父親是武華。武士彟以經營木材致富,隋朝大業末年曾爲鷹颺府隊正。後隨李淵征戰有功,被封官爵。唐貞觀年間中期,他成爲工部尚書、荆州都督。
  唐高宗時期,武士彟以皇后之父身份受封周國公(一說爲應國公),被賜太原王(一說爲魏王)。
  武士彟他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父親,死後諡號爲“魏忠孝王”。後來又被追封爲周忠孝太皇,武則天稱帝後,追封爲南周太祖無上孝明高皇帝。
   武穎甫:清代著名太醫院院士,首次提出“中西醫結合需整體完善化”的理念,並協同當時的洋務派李鴻章一起編作著名的《萬國藥方》一書,並創立藍海中醫館。
  武承嗣:(公元?~698年),並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著名唐朝大臣。
  武承嗣是武則天的侄子。曆官祕書監,襲周國公。
  武周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授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同鳳閣鸞台三品。月餘後罷。唐載初元年(公元689年),守納言。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進文昌左相。
  武則天專權時期,他曾建議誅殺皇室及大臣中不附者,立武氏宗廟,並要求武則天立他爲太子,遭到重臣狄仁傑等人的反對。
  武周長壽元年(公元692年),武承嗣爭立太子,不果,罷爲特進,後憂鬱而死。
 
  武三思:(公元?~707年),武則天之侄,陰謀作亂,事敗被殺。
 
  武元衡:(公元758~815年),字伯蒼;緱氏人(今河南偃師)。著名唐朝大臣。
  武元衡是武則天的曾侄孫。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登進士第。曆官監察御史、華原縣令、比部員外郎、右司郎中、御史中丞。唐元和二年(公元807)農曆1月,拜門下侍郎、平章事。農曆10月封臨淮郡公,充劍南西川節度使。唐元和八年召還,複爲相。因力主削藩,遭藩鎮忌恨。唐元和十年農曆6月3日早朝,爲淄青藩帥李師道遣刺客暗殺。
  武元衡早年曾落第失意,所寫詩歌如《寒食下第》、《長安叙懷寄崔十五》、《行路難》等,往往嗟病歎貧,抒發牢騷不平之氣。後仕宦顯達,所寫詩歌,多屬官場酬贈之作,缺乏思想深度。少數作品如七律《送崔判官使太原》、《送張六諫議歸朝》、《酬嚴司空荆南見寄》等,感情深厚,辭氣挺拔,對同僚於推挹褒獎之際時以國事、德行相勖勉,與一般應酬之作有所不同。《又玄集》、《唐詩鼓吹》等唐詩選本多選其詩。尤其是《酬嚴司空荆南見寄》,胡應麟以爲是"中唐妙唱"(《詩藪·内編卷五》)。他出鎮巴蜀時所作的詩歌,如七絕《題嘉陵驛》、《夏夜餞裴行軍赴朝命》,五律《夕次潘山下》,五絕《途中即事》等,或抒寫報國豪情,或寄托羈旅行役之思,都真切感人。其詩藻思綺麗,琢句精妙。
  張爲在《詩人主客圖》一書中把武元衡奉爲“瑰奇美麗主”。魏泰以爲“武元衡律詩勝古詩,五字句又勝七字”。但其五言近體雖極工巧,而渾厚不足,所以傳誦之作反而較少。
  著有《武元衡集》十卷。今存《臨淮詩集》梁卷,收於《唐詩百名家全集》中。《全唐詩》錄其詩梁卷。《全唐文》錄其文十篇。
 
  武漳:(生卒年待考),文水(今山西省汾陽)人,五代後蜀著名將領。職山南節度使,重視農業,對當地農田水利建設有所貢獻。
 
  武 祺:(生卒年待考),太穀人(今山西太穀)。著名元朝大臣。曆任中書參議、戶部尚書、甘肅行省參政等職。曾參與更改鈔法,鑄寶錢,然時不助祺,物價騰踴,鈔法遂壞。著有《寶鈔通考》等。
 
  武宗元:(公元980~1050年),字總之;白坡人(今河南孟津)。著名北宋名畫家。學吳道子,行筆流暢,擅佛道鬼神,曾爲寺觀作壁畫,人皆稱之。北宋景德年末(公元1007年),宋真宗營建玉清昭應宮,應募畫工三千多人,最後,中選百人,分左右兩部繪制壁畫,武宗元任左部之長。他家世業儒,以蔭得太廟齋郎,官至虞部員外郎,擅畫道釋人物,曾爲開封、洛陽、嵩山、許昌等地寺觀繪制宗教壁畫。存世作品有描繪道教内容的《朝元仙仗圖》。
 
  武允蹈:(生卒年待考),字德由;高安人。著名宋朝詩人。兩貢於鄉,詩文刻意,多膾炙人口,著有《練湖集》。
 
  武仙:(公元?~1234年),威州人(今河北井陘)。著名金國地主武裝首領,封建九公之一。金貞祐二年(公元1214年)率鄉兵保威州西山,抵禦蒙古軍,被金宣宗詔授爲權威州刺史。金興定四年(公元1220年)封恒山公,擁有真定府等地。未幾降蒙古。金正大二年(公元1225年)又歸金國,退往河南,屯兵顺陽(今河南淅川)一帶。金開興元年(公元1232年),被蒙古軍擊敗於三峰山,收潰軍十萬,鏇任參知政事、樞密副使、河南行省。後被宋將孟珙擊敗。宋蒙聯軍破蔡州,他逃往河北,至澤州(今山西晉城),爲戍兵所殺。
 
  武漢臣:(生卒年待考),濟南人(今山東濟南)。著名元朝戲曲家。所作雜劇甚多,今知有十二種。今存《散家財天賜老生兒》、《李素蘭風月玉壺春》、《包待制智賺生金閣》三種。後二劇《元曲選》作“武漢臣撰”。《錄鬼簿》武漢臣名下未著錄,息機子本《元人雜劇選》作“無名氏撰”。《虎牢關三戰呂布》僅存殘曲,餘皆佚。《散家財天賜老生兒》是寫家資巨萬的員外劉從善無子嗣,女婿爲爭得家財,迫害、排擠劉之親侄,還想暗害已經懷孕的劉妾。劉從善廣散家財,多行善事,終於得一老生兒。劇中宣颺因果報應及封建宗法觀念,但通過一個富貴家庭財產繼承問題引出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關係,卻也較深刻地反映了社會風尚和人情世態。此劇還比較廣泛地反映了元代社會的生活面。故事起伏跌宕,戲劇性較強。曲文當行,賓白生動。此劇在十九世紀初即被譯爲英文,後又有法、德、日譯文。《包待制智賺生金閣》寫龐衙内殺害郭成,霸占其妻,奪走他的寶物生金閣,最後終於被包拯懲處。此劇中包拯於第三摺才出場,遇到被害人的鬼魂告狀,有城隍廟夜詢鬼魂,鬼魂沖散社火鼓樂等情節,這在演出中當有特技表演和火彩場面。《李素蘭風月玉壺春》寫妓女李素蘭與李斌的戀愛故事。天一閣本《錄鬼簿》記賈仲明也有此作。有人懷疑今本是賈作而非武漢臣所撰。
 
  武元直:(生卒年待考),字善夫,號廣莫道人;薊人(今北京)。著名元朝畫家。金朝明昌年間(公元1190~1196年)名士。其作品散見於同代人和元明諸家詩文集題泳。武元直以山水畫見長,善畫山水,能詩文。作品有《蓮峰小隱圖》、《漁樵閑話圖》、《東坡游赤壁圖》等。
 
  武之望:(公元?~1629年),字叔卿,號陽紆;陝西關中人。著名明朝醫學家。對醫術有獨到之處,曾參王肯堂之《證治准繩》,編有《濟陰綱目》,另著有《濟陽綱目》。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進士,爲關中鴻儒,爲人恭而不阿,直而不抗。因幼年多病,遂習岐黄,《内經》以下至金元諸家醫籍無不熟讀,精通醫學,尤長於婦科。他根據王肯堂《證治准繩·女科》加以重訂條列,遂成《濟陰綱目》五卷(公元1626年),引錄資料豐富,選方較詳盡,對後世有較大影響。繼又廣集名醫高論,分類論述内、外、五官諸科證治,撰成《濟陽綱目》一○八卷(公元1626年),以與《濟陰綱目》成二儀並育之意。另著《疹科》(或作《慈幼綱目》)一卷,已佚。
 
  武億:(公元1745~1799年),字虛穀,又字授堂;河南洛陽偃師人。清朝著名學者。武億是清朝乾嘉時期有名的學者。他年幼好學,刻苦讀書。青年時師於著名學者是朱筠,得到朱筠的賞視和器重。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鄉試中擧人,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會試中進士,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出行山東博山縣積縣。任職其間,不徇私情,清廉直正,拒收賄賂,關心百姓疾苦,注重教育,辦範泉書院,並授課。後免官,主持範泉書院,親自講學。不久回家鄉。編修《偃師縣志》、《魯山縣億》、《寶豐縣志》等。武億博通經史,精於考據,尤好金石之學,亦工於書法,著有《金石二跋》、《金石三跋》十卷、《偃師金石記》四卷、《金石文字續跋》十四卷、《偃師金石遺文補錄》二卷、《郟縣金石志》一卷、《寶豐金石志》五卷 、《魯山金石志》三卷、《經讀考異》、《群經義證》、《授堂詩鈔》等十餘種,凡數百卷。
 
  武禹襄:(公元1812~1880年),字禹襄,號廉泉;河北廣府城東街人。著名清朝武式太極拳創始人。
  武禹襄拳式緊小,不同於老架,新架也不同於楊氏大架,小架,乃學而後化,自成一家。武禹襄讀書不當官,兩兄長在外,他自己在家致力於太極拳研練,相傳他手臂有三百斤之力。
  武禹襄著有《太極拳解》,又著有《十三總勢略》。後將他的太極拳術傳於外甥李經綸,李承綸。禹襄去世後,被尊爲武式太極拳創始人。
  武禹襄繼承並且發展了王宗嶽太極拳理論,在多篇著作里對太極拳闡釋都有獨到見解。他所寫的太極拳理論文章,不是供人瀏覽,每一字有每一字的意思,不肯多用一字,要真正理解這些文字的涵義,往往需要熟練背誦,在背誦中體悟。
  武氏的《太極拳論要解》是對王宗嶽《太極拳論》做摘要釋義,許多地方以“氣”的觀念說太極拳,僅一百多字的短文,“氣”字出現就達七次之多,每一次出現都表達了不同的意思:“解曰: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存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視靜猶動,視動猶靜。動牽往來氣貼背,斂入脊骨。要靜,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氣如車輪,腰如車軸。又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武氏的這篇《太極拳論要解》既可以理解爲對推手運動的指導,也可以作爲修鍊架子的定律。推手也罷,拳架也罷,如果把全文出現的這七個“氣”字僅用一個意思來理解,就會出現矛盾。武氏說:“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氣,在氣則滯。”下面又說:“氣如車輪,腰如車軸。”前者氣“滯”,後者氣“活”,這顯然是說兩種不同現象之“氣”。
 
  武訓:(公元1838~1896年),今山東冠縣人,一說山東館陶人。著名清朝教育家。武訓的業績受到世人的欽敬,許多名家題詞,全國出現以武訓命名的學校多處,並曾一度將原堂邑縣改稱武訓縣。1945年,冀南行署在柳林創辦武訓師範。武訓在臨清病逝後,遺囑歸葬於他創辦的柳林崇賢義塾學田内。1903年建祠。
  1951年,電影《武訓傳》錯遭批判。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中,武訓墓被破壞。1986年,國務院辦公廳作出爲武訓恢複名譽的決定。武祠、武墓被破壞。1988年修葺擴建,將武祠更名爲“武訓紀念堂”。1996年再次增修。整個建築占地七公頃三。進入青瓦翅檐的大門,有5米寬的甬道直通紀念堂大殿,兩側立有22通名人頌颺武訓的碑碣。甬道東西分别建有巍巍的“武訓魂”亭和“高歌台”。紀念堂長十六米,寬十米二五,高十二米,歇山式磚木結構,飛檐鬥拱,頂部攀伏着瓦砌伏龍。堂前有武訓塑像。堂内陳列着反映武訓事蹟的典籍、書畫、實物。堂後爲高兩米、周長十六米的武訓墓。
 

武姓近現代名人

  武修權:(公元1908~1997年),湖北大冶人,出生於湖北武昌。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
  伍修權出生於湖北武昌一個城市貧民家庭,祖籍湖北大冶。
  伍修權青少年時期,在陳潭秋、董必武的引導下走上革命道路。1923年冬,經陳潭秋介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10月,由黨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系統地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理論。1927年9月,進入莫斯科步兵學校學習。1929年到蘇聯遠東邊疆保衛局工作,1930年轉爲蘇聯共產黨(布)候補黨員。1931年5月,在中國革命的困難時期,他幾經努力,不畏艱險,毅然回到祖國,投入艱苦的武裝鬥爭。回國後即轉爲中國共產黨黨員。
  到中央蘇區後,伍修權先後擔任閩粵贛軍區司令部參謀,瑞金紅軍學校第一期連指導員、第二期政治營教導員、第三期軍事團教育主任,軍委模範團政委,軍委直屬第三師政委,福建軍區汀(州)連(城)分區司令員兼政委等職務。其間,參與編寫了我軍早期的軍事教材,編譯了蘇軍戰鬥條令,參加了第三、四次反“圍剿”。在蘆豐戰鬥中,英勇作戰,身負重傷。1933年秋,任共產國際派駐中共中央軍事顧問的翻譯,參加了第五次反“圍剿”。1934年10月,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1935年1月,列席遵義會議。在與“左”傾錯誤路線的鬥爭中,始終旗幟鮮明地擁護以毛澤東爲代表的正確路線。
  遵義會議後,伍修權任紅三軍團副參謀長,參與組織搶渡金沙江、吳起鎮、直羅鎮等戰役戰鬥。過草地時,提出了戰勝敵人騎兵的有效戰術。在紅軍陝甘支隊期間,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起草了發布全軍的政治訓令。1936年4月,任紅十五軍團第七十三師參謀長,參加了東征戰鬥。1937年2月,任陝甘寧邊區政府祕書長,負責邊區政府日常工作。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2月,伍修權任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處長。在黨中央代表謝覺哉指導下,積極宣傳黨的政策,廣泛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不斷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動員和爭取了大批進步青年到延安和抗日前線,爲革命輸送了一批批新生力量;積極營救和收容原西路軍被俘及失散人員,盡最大努力保存和送回了這批革命力量;利用其公開合法的身份,幫助指導黨的地下組織,培訓幹部,發展黨員,擴大組織;作爲溝通延安和蘇聯聯繫的主要通道,接收和轉運了蘇聯援助的及西北地區支援的大量抗戰物資;接送了周恩來、王稼祥、任弼時等黨的主要領導和大批革命,使辦事處成爲我黨在西北地區的一處“戰鬥指揮所”和“革命接待站”。1941年7月,伍修權返回延安,擔任中央軍委一局局長。其間,在葉劍英的領導下,參加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第三次反共高潮的鬥爭,主持研究制定了用政治手段粉碎敵人軍事進攻的方案,被黨中央、毛主席采納,從而在解放區和全國公開揭露和聲討了國民黨頑固派分裂、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圖謀;認真研究分析日、偽、友、我各方及前方戰場情況,對國際國内戰局情況進行重點研究,對日軍戰略動態作出了准確判斷,爲中央和軍委制定戰略決策和作戰方針提供了重要依據;收集整理和總結了各解放區戰場的鬥爭經驗,並由中央通報到各解放區迅速推廣。這些工作受到黨中央、毛澤東的讚颺。1945年參與起草了朱德在“七大”的軍事工作報告。同年8月,任總參謀部作戰部副部長。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央派伍修權赴東北工作,曆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東北軍區司令部參謀長,東北民主聯軍第二參謀長等職。按照中央的部署,在粉碎國民黨反動派軍事進攻,壯大人民力量,迅速擴大部隊,建立民主政權,開辟根據地,以及開展對蘇軍事外交,爭取駐東北蘇軍的支持和援助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1946年4月,任軍調處執行部長春分部我方負責人,同國民黨及美方代表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有力地配合了黨的軍事、政治鬥爭。1947年後任東北軍區參謀長兼軍工部政委。他深入一線了解情況,指導工作,解決問題,使東北地區的軍工生產有了迅速發展。他參與組織指揮了東北戰場的多次戰役,特别是在遼沈戰役中,向黨中央提出了全殲東北國民黨軍隊的重要建議,爲解放東北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此期間,他還擔任東北軍區軍政學校校長,參與籌建了我軍第一所航空學校和第一所海軍學校,爲我軍海、空軍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1950~1958年,伍修權先後擔任外交部蘇歐司司長、副部長、中國駐南斯拉夫首任大使等職。他堅定執行黨中央制定的外交路線,爲開創新中國外交新局面,捍衛國家的獨立和主權,建立和發展同蘇聯、東歐等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做了大量富有創造性的、艱苦細致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爲新中國外交事業作出了開拓性貢獻。1950年1月,伍修權隨周恩來總理赴莫斯科參加中蘇會談,並參與起草中蘇友好條約等一系列工作。1950年11月,聯合國安理會審議中國提出的“美國武裝侵略台灣案”,伍修權作爲中國政府特派代表赴會,在聯合國講台上慷慨陳詞,嚴厲駁斥美國及其同夥對我國的種種誣蔑和誹謗,痛斥了美國對我國領土台灣的入侵和戰爭威脅,維護了我國的主權和尊嚴。在擔任駐南斯拉夫大使期間,他積極開展工作,深入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地向黨中央提出建議,爲建立和發展中南友好合作關係、傳播兩國人民的友誼,作了不懈的努力。
  1958年10月~1967年4月,伍修權擔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並曾兼任機關黨委書記。在當時國際國内形勢十分複雜的情況下,他堅持實事求是,潛心研究國際形勢和共產主義運動形勢,支持配合王稼祥部長向黨中央提出對外政策建議。他多次隨團或率領我黨代表團參加外國共產黨代表大會,在與各國共產黨的交往活動中,堅持我黨的原則立場,運用靈活巧妙的工作方法和鬥爭藝術,爲維護我黨的獨立和尊嚴、擴大我黨的國際影響和對外交往,傾注了大量心血,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伍修權不畏邪惡,剛直不阿,正氣凛然。他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挺身而出保護王稼祥等領導幹部和受迫害的群眾,堅決抵制林彪、康生一夥的倒行逆施並與之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遭到殘酷迫害,被關押監護長達八年。
  1975年4月,伍修權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分管情報和外事工作。他堅決落實鄧小平“軍隊要整頓”的指示,清除林彪反黨集團的影響,頂住“四人幫”的幹擾,對情報、外事工作進行整頓,保證了情報、外事工作隊伍思想政治上的堅定和組織上的穩定。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認真貫徹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指示、決議,擬制了新時期情報、外事工作方針和規劃,主持修改了軍隊外事工作的有關規定,加強了國際戰略形勢的調查和綜合研究,爲黨中央、中央軍委若幹重大決策提供了依據。伍修權爲我黨我軍情報工作作出的卓越貢獻,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他主持和參與了大量的軍事外交活動,加強了我軍與外軍的相互了解和友誼,爲擴大我軍在國際上的影響,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積極貢獻。他十分重視軍隊院校建設,多次深入有關院校檢查指導工作,爲加強軍隊院校建設作出了貢獻。
  1980年6月,黨中央決定伍修權爲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審判工作指導委員會成員和特别法庭副庭長、第二審判庭審判長,領導參加了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審判工作,勝利完成了這一令世人注目的歷史性審判。
  伍修權是第三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常委,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中國共產黨第七、第八、第十一、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特邀代表,第八屆、第十一屆中央委員,在黨的第十二次、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爲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常委。
  在擔任中顧委常委期間,伍修權經常深入基層,聯繫群眾,調查研究,積極向黨中央提出建議。他擔任中顧委在京委員臨時黨委書記時,組織學習貫徹中央的方針政策,領導完成了中顧委在京委員的整黨。他努力貫徹鄧小平的指示,積極支持第一線的工作,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協助黨中央爲廢除實際存在的領導職務終身制,作出了積極貢獻。他在中顧委的工作,得到了委員們的稱讚和黨中央的肯定。他還擔任中共中央整黨工作指導委員會委員兼檢查組組長,主持查處了若幹大案要案。參加了黨的十三大籌備工作。擔任過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他還擔任了中蘇、中俄友好協會會長,北京國際戰略學會會長,老區建設促進會名譽會長,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顧問。在祖國統一、香港回歸、維護國内安定團結、倡導兩個文明建設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他晚年撰寫了大量回憶文章,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伍修權因病醫治無效,於1997年11月9日0:25在北京逝世,終年九十歲。
 
  武長友:(公元1926~今),河北清河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中將。1944年參加八路軍,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野戰軍連長。參加了邯鄲、進軍大别山、淮海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營長。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團參謀長、副團長。回國後,1960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合成軍隊指揮系。曆任空軍團長、副師長、師長、副軍長、軍長,廣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廣州軍區空軍紀委書記。1990年4月退役。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1988年9月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
 
  武士敏:(公元1892~1941年),字勉之,懷安人(今河北懷安)。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抗日將領。
  早年入天津北洋政法專門學校學習。
  1937年出任第一六九師師長,兩年後升任第九十八軍中將軍長,與八路軍精誠團結,並肩作戰,共同抗日。
  1941年9月29日,武士敏率所部在山西沁水與日寇激戰中犧牲,終年四十九年。
  武士敏壯烈殉國後,擧國悲痛,全國許多地方紛紛爲其擧行追悼大會,《新華日報》華北版發表了報道、社論和紀念文章。1984年 11月2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在長治市太行山太嶽烈士陵園中,爲武士敏將軍擧行了遺骸遷葬儀式,並在墓前立了一通墓碑,以追悼先烈。
 
  武少祖: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原國防科工委主任、國家體委主任。

  武 吉: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濟南軍區空軍後勤部部長。

  武廣業: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第八軍副軍長。1992年晉升。

  武運平: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南京軍區空軍司令部副參謀長。
 
  武元甲:(Võ Nguyên Giáp,1911年8月25日-),越南知名將領,奠邊府戰役擊敗法國的功臣,號稱“紅色拿破崙”(圖哈切夫斯基也曾擁有相同稱號)。曾任越南國防部長、政治局委員等職。武元甲有一名言:“全世界每一分鍾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亡,一百,一千,一萬,成千上萬的人的死亡,爲了革命與國家的統一,即使他們是我們的同胞,也算不得什麼。”著有《奠邊府戰役》、《人民戰爭和人民軍隊》、《論游擊戰爭》等書。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狐獴

 
 
 
狐獴
Meerkat feb 09.jpg
 
保護狀況
Status iucn2.3 LC zh-hant.svg
無危IUCN 2.3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獴科 Herpestidae
屬: 狐獴屬 Suricata
Desmarest, 1804
種: 狐獴 S. suricatta
二名法
Suricata suricatta
(Schreber1776)
Leefgebied stokstaartje.JPG
 

狐獴,又稱沼狸貓鼬,是一種,居住在南非奈米比亞安哥拉西南部的喀拉哈里沙漠

 

 

生理特徵[編輯]

Suricata.suricatta.6861.jpg
 

狐獴是一種小型晝行性動物,雄性平均重約731克,雌性720克,有著修長的軀幹跟四肢,使牠們的身長可達到25到35公分,尾長亦有17-25公分。牠的尾巴(並不如其他的獴類那樣一叢)為長、細,並尖尖延伸到端點,在末端的端點都為黑色,在直立時狐獴會用尾巴支撐來保持平衡,牠們的臉型也是尖尖延伸到棕色的鼻子,狐獴的眼睛周圍都有著黑色塊,這些構造的作用跟太陽眼鏡相同,讓牠們在艷陽普照下仍能清晰的視物,甚至是直視太陽,這對狐獴幫助很大,因為空中的掠食者通常是在太陽之前飛行以避免被察覺。狐獴有著小、黑、新月型的耳朵,有著在挖洞時能閉起來以避免砂進入耳內的功能。

狐獴有著有力、2公分長、彎曲的爪子,可用來挖洞獵食和調整牠們的地底洞穴,牠們在每隻腳上有四根腳趾和長細的肢體。毛皮的顏色通常是淺黃棕色參雜著灰、古銅或微帶銀的棕色,牠們有著短平行的條紋橫過牠們的背,這些條紋從尾巴的基部延伸到肩且每隻皆不同。狐獴的身體下部沒有花樣,但在腹部只有稀疏覆體的毛,並露出底下的黑色皮膚,當牠們用後腳站立時,狐獴利用腹部這塊黑色區域吸收太陽的熱,這通常是牠們在寒冷的沙漠夜晚之後晨間做的第一件事以弄暖身體。

狐獴的主要以昆蟲為食,但牠們也會吃蜥蜴蜘蛛植物跟小型哺乳動物。就如其他獴一樣,狐獴發展出對許多的毒免疫,這使牠們可以吃蠍子(包括刺)跟有些蛇而不至於導致不適、中毒或死亡。牠們體內沒有儲存脂肪,所以如果牠們沒有每天覓食就會餓死。

繁殖[編輯]

狐獴在大約一年達到性成熟,平均每胎生三隻,野生的狐獴一年可生到三胎。狐獴是反覆生殖的動物,一年到頭隨時都可以繁殖,但大多在較暖的時候生產。報告指出[來源請求]牠們沒有求偶行為,公獴會揍到雌獴屈服為止,接著就開始交配,懷孕期持續約11週幼獸渾身無毛的誕生在地洞裡,幼獸的耳朵在十天左右打開,眼睛在十到十四天,牠們在四十九到六十三天之間斷奶,牠們在三週大以前不會上到地上,之後跟保姆在一起在地洞附近約一週左右直到牠們加入成獸的覓食團。

通常領導族群的最高階級配偶才有權繁殖,並會在正常情況下殺光所有非牠們所生的幼獸以確保牠們的後代有最好的生存機會。牠們也會放逐或殺掉生下有冒犯牠們幼獸的母獸。

行為[編輯]

狐獴是會挖洞的動物,住在大型的地底有著數個入口的網狀洞穴,只有在白天才離開。牠們是非常社會化的動物,住在可達到四十隻的群落裡,在同一團體中的個體會經常彼此理毛來強化社交的繫絆。

領導的配偶會經常的會在團體裡的下屬身上留下嗅蹟記號以表達牠們的權威,諸如這類的舉動通常伴隨著下屬舔和梳理領導配偶,這些舉動也通常發生在團體成員離開一陣子後的重聚,大多數的狐獴在同一團體的全是領導配偶的手足或子女。

狐獴在牠們的群落中表現出利他行為,一或多隻狐獴在其他狐獴覓食或嬉戲時,會站哨以警告牠們靠近的危險。

當發現到掠食者狐獴哨兵會叫出警示其餘成員就趕緊逃或躲進散布在牠們地盤裡的洞內,哨兵會是第一個從洞口出現來探掠食者動靜持續叫著使其他成員保持在洞內,若是沒有威脅了哨兵停止警告的叫聲,其他的成員就安全地現身。

狐獴也會看護團體裡所有的幼獸,未繁殖過的雌獸在領導的雌獸不在時會為幼獸哺乳。牠們也會保護幼獸免於任何威脅,經常是連會威脅牠們的性命也如此。在警告危險的警告發出,這些保母會帶幼獸到地下避難,並準備守護牠們如果危險能尾隨而至的話(如會鑽洞的掠食者)。若是無法躲到地下保母會聚攏幼獸,並用自己的身軀擋在他們上面。

目前已知狐獴會從事獨特的社會活動,包括了那些看起來像摔角或賽跑的活動。
由國家地理頻道與探索頻道的節目可知,野生狐獴不怕人也不怕鏡頭,對人不會有攻擊行為,亦不會逃跑躲藏,顯然不把人類當掠食者。

發聲[編輯]

 
喀拉哈里沙漠中的一隻狐獴

狐獴的叫聲近年來被注意到帶有意義,對於不同的掠食者會有其特別的叫聲。

這些叫聲是如何演化出來的目前不明,牠們是明顯的例子意義並不僅只存在人類的語言,雖然沒人[來源請求]會聲稱狐獴的叫聲組成一種語言。

不只一組的野地研究者曾報告目擊狐獴用真假嗓音變化地唱進行某種的歌唱儀式。

媒體上的狐獴[編輯]

  • Meerkat Manor《狐獴大宅門(中譯)》是以肥皂劇型態演出的Animal Planet紀錄影片,關於劍橋大學對一群狐獴十年的研究的部分片段。[1]
  • 狐獴在David Attenborough描寫狐獴生活的一部受歡迎BBC紀錄片《狐獴國度》(Meerkats United)發表後,於一般大眾中得到了一些名聲。
  • 迪士尼動畫《獅子王》里的丁滿就是一隻狐獴。
  • 狐獴在Yann Martel的Life of Pi中也被提及。
  • 在英國大受歡迎的comparethemeerkat.com廣告中的Aleksandr Orlov。
  • 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使用3D技術製作了大量的狐獴。
  • 作者:溫芳玲 著有:遇見狐獴學會愛:Lisa溫芳玲的生命故事,天下文化出版(2014/2)
  • ミーアキャットおじさん「狐獴大叔」,使用狐獴當作男主角。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莊姓                 
拼音:zhuāng xìng
莊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23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138位。

 

莊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君主戴公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資治通鑒音注》等記載,兩周之際的春秋初期,宋國君主名叫子撝,字武莊。
  子撝在位期間,由賢臣正考父輔佐。子撝愛民如子,深受萬民擁戴。
  子撝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799~前766年),是横跨西周、東周兩個時代的少數幾個諸侯君主之一。他於周平王姬宜臼五年(公元前766年)逝世,當時宋國擧行國葬,四面八方的人都長途跋涉湧進都城,在其靈柩邊長跪不起,周平王特賜其諡號爲“戴”,即歷史上著名的宋戴公。
  在宋戴公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其諡號爲姓氏者,稱戴氏;有以其名字爲姓氏者,稱武莊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莊氏、武氏,世代相傳至今。
  莊氏族人中有一部分尊奉宋戴公爲得姓始祖,且不與羋姓莊氏合譜。
 
  第二個淵源: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王族之後,屬於以諡號爲氏。
  據史籍《姓氏急就篇》、《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等記載,春秋時期,楚國君王羋旅(熊侶,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即位後,申張王權,並采取果斷措施,大力平定了權臣若敖氏家族的叛亂。之後重用賢臣孫叔敖改革内政,興修水利,加強戰備。由於楚王羋旅知人善任,終使楚國迅速強大起來。
  周定王姬瑜元年(楚莊王八年,公元前606年),羋旅揮兵北伐陸渾之戎,僅吞其境,之後陳兵周郊,使人問九鼎輕重。周定王十年(楚莊王十八年,公元前597年),羋旅在邲地(今河南滎陽)大敗稱霸一時的強大晉軍,迫使鄭、宋等諸侯國歸附,成爲代晉而起的春秋五霸之一。
  羋旅在周定王十六年(楚莊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91年)去世,繼位的楚共王熊審給其上諡號爲“莊”,即歷史上著名的楚莊王。
  在楚莊王的一支庶支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諡號爲姓氏者,稱莊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莊氏正宗。莊氏族人大多尊奉楚莊王爲得姓始祖。
  戰國末期,當秦昭襄王贏稷指揮強大的秦軍横掃諸侯之時,有一位楚莊王的貴族後裔莊蹻(亦稱莊嶠),在楚頃襄王熊橫執政時期(公元前298~前263年)爲大將軍,受命經略巴、黔中以西諸地。莊蹻是一位非常有作爲的將領,他在公元前299~前276年之間把楚國的勢力一直擴展到雲南滇池一帶,以兵威震服滇地部族民,讓楚國的勢力範圍抵達雲貴高原。
  之後,他力推“變服,從其俗,以長之”,即是將屬下的軍士悉數本土化,變易服飾,更改習俗,均在滇池定居下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這樣一來,由於莊蹻堅持了民族融合的先進政策,因而不僅給滇地帶來了楚國輝煌燦爛的文化,加速了滇地的經濟進步與社會發展;同時也加強了雲南少數民族與中心地域經濟與社會的聯繫,並且爲此後中央政權進入西南邊疆,置郡設官而解除了民族隔閡的繁籬。
  在莊蹻把這塊地方納入楚國的版圖,准備歸報這番功績時,正好楚國的巴郡和黔中郡都被秦昭襄王贏稷的十萬大軍所襲奪,完全阻斷了他的歸路。不得已,莊蹻隻好率其眾在周郝王三十九年(楚頃襄王二十三年,秦昭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76年)自稱滇王,統治雲南滇地。
  一直到秦始皇嬴政滅諸侯,統一中原之時,楚國的這一支後裔仍然是西南夷的一方割據勢力首領,逍遙於暴秦的淫威之外。後來,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莊蹻的世襲後人滇王在漢武帝劉徹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歸顺於中央政府,漢武帝正式冊封滇王,並給莊蹻的後人頒賜滇王印,以其地置益州郡(郡治在今雲南昆明晉寧),從而奠定了今昆明市建城的歷史。
  自莊蹻稱滇王起,兩千零九十七年後的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遷徙至福建漳州的一名莊蹻後裔族人渡海至台灣島,首次墾拓了基隆沙連堡的大水堀莊,大水堀莊時屬台灣府台北廳,後人深切紀念這位開拓性的先人,立有開山廟於大水堀湖畔,志念其德澤。不過,大家卻都不敢呼其名諱,僅稱爲莊開山公,一百八十餘年來,反而非常遺憾地失去了他的真實姓名。至此,整個鹿穀鄉(今台灣南投)幾乎已完全墾拓。
  這段歷史,說明了在史籍中的“西南夷”之中,有一部份族人是楚國軍隊的後裔,而且是由莊蹻(莊嶠)將軍帶過去的。
  莊氏族人的一半大多尊奉楚莊王、莊蹻爲得姓始祖,並不與子姓莊氏合譜。
 
  第三個淵源: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文獻《中國回族大辭典》中的記載:莊氏,是回族的姓氏之一,現主要分布於海南省三亞市一帶地區。
  數十年前,馬來西亞邦咯島大丸小學附近的馬來人都能講海南話,他們到咖啡店喝茶聊天,除滿口流利的海南話外,還閱讀中文報紙。這些人平日身穿“沙龍”,頭戴紅色“宋穀”,自稱海南人,來自“三亞”。他們是真正的海南島人:海南回民。
  海南回民早期從海南島移居邦咯,整批二百多人,全是男性。因爲是回教徒的關係,生活習俗與馬來人大同小異,都娶馬來女爲妻,他們被稱爲“三亞番”或“海南番”,最終同化在馬來社會中,第二代變成真正的土著。
  三亞莊氏回族主要居住在羊欄鎮的回輝村和回新村,他們多才多藝,尤其善經商。海南三亞羊欄鎮的穆斯林,目前人口七千餘人,自雲祖先分别來自古波斯國(今伊朗)、阿拉伯半島和越南占城。當年中東的商船來中國貿易,多途經海南島,或遇海搶劫,或遭台風襲擊,被迫登岸羈留落戶。至於越南占城的回民,則因境内連年戰亂,隻好結伴駕船來海南避難。
  三亞地區的回民是以波斯、阿拉伯人爲主體,其先民一部分是唐、宋時期經由海上絲綢之路入華經商的阿拉伯穆斯林蕃客,一部分是宋、元兩朝從越南占城入居的穆斯林,還有少部分是來自大陸的回族後裔。大約在明末清初時期,他們陸續從島内各處向今回輝村、回新村所在地區遷徙,逐漸形成今天的回族集聚社區。
  有意思的是,三亞回民的語言不同於祖國大陸内的其他任何一種民族語言,其方言也不同於海南本島各民族語言,而與沙特阿拉伯語音頗爲相近,類似古大食語,今語言學家把它確定爲“回輝話”。與大陸回族同胞完全相同的是,其“開齋節”與“古爾邦節”等節日,也同樣是他們的主要民族節日。
  三亞的回族人依從《古蘭經》每日五次向真主祈禱,每周五集中在清真寺做“主麻日”,講《古蘭經》,傳授聖訓。三亞回族仍然保持着祖先諸多的傳統,他們不僅是海南省伊斯蘭文化的唯一代表,而且保留有重要的人文景觀,其古蹟有《正堂禁碑》、《梅山古墓群》、《海棠灣古墓群》和清真男寺與清真女寺都十分著名,平均不到一千人便擁有一座寺院,做禮拜十分方便。
 
  第四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烏紮喇氏,亦稱兀劄喇氏、吳紮拉氏,族系龐大,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錫伯族、卦爾察女真引爲姓氏者,滿語爲Ujara Hala,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布列亞河流域)、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薩爾滸(今遼寧撫顺東部)、瓦丹(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廟噶山(今黑龍江湯原,一說在今黑龍江口俄羅斯廟街)、黑龍江沿岸等地。後多冠漢姓爲吳氏、烏氏、武氏、莊氏等。該支莊氏鼻祖爲薩哈爾察部的烏紮喇·莊機達,滿洲鑲黄旗人,承襲兄烏紮喇·高赫德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平叛有功,越級晉授二等男爵,累官至副都統,其後裔子孫中有以祖名字首字的諧音漢字爲漢姓者,稱莊氏。
  ⑵.蒙古族阿魯特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Arute Hala。明、清朝時期即冠漢姓爲金氏、莊氏等。該支莊氏鼻祖爲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皇帝)的妃子莊和皇貴妃,她是大學士阿魯特·賽尚阿之女,也是後來清孝哲毅皇后的姑母。到了清光緒年間,莊妃晉封爲皇貴妃,直到清宣統年間逝世,賜諡號爲“莊和皇貴妃”,其後有族人在民國初年以先祖母諡號爲漢姓者,稱莊氏。
 
  第五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烏雅氏,亦稱吳雅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烏延部,在金國時期稱女真兀顏部,以部爲氏,滿語爲Uya Hala,漢義“豬”,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烏喇(今吉林永吉)、德爾吉穆湖(今黑龍江虎林東北部)、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伯都訥(今吉林松源)、長白山區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爲姓氏,是滿族、錫伯族眾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漢姓多爲吳氏、烏氏、穆氏、包氏、鮑氏、黄氏、邵氏、朱氏、牛氏、莊氏等。該支莊氏鼻祖爲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皇帝)的妃子,筆帖式烏雅·靈壽之女,初入宮爲常在,累進至琳貴妃,所生之子即著名的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貝勒愛新覺羅·奕詥、貝勒愛新覺羅·奕譓。到了清鹹豐年間,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鹹豐皇帝)尊其爲皇考琳貴太妃,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同治皇帝)尊其爲皇祖琳皇貴太妃,在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逝世後,賜諡號爲“莊顺皇貴妃”,其後有族人以先祖母諡號爲漢姓者,稱莊氏。莊顺皇貴妃的族人享恩三世,在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一朝(光緒年間)封三代,皆一品大員。
  ⑵.滿族他塔喇氏,亦稱他塔拉氏,滿語爲Tatara Hala,漢義“眾多”,世居紮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安褚拉庫(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流域)、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紮克丹(今遼寧撫顺)、薩爾滸(今遼寧撫顺東部)、馬察(今吉林渾江西南部)、占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以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東希占河畔希禪屯)、烏蘇(今吉林伊通)、伊蘭木(今蘭州皋蘭)、海州(今遼寧海城)、十方寺(今沈陽市西北石佛寺)、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長白山區等地,所冠漢姓爲唐氏、譚氏、舒氏、勞氏、莊氏等。該支莊氏鼻祖爲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鹹豐皇帝)的妃子莊靜皇貴妃,主事他塔喇·慶海之女,清鹹豐元年以秀女入宮,初爲貴人,累進至麗妃。到了清同治年間,清穆宗尊封其爲皇考麗皇貴太妃,逝世後賜諡號爲“莊靜皇貴妃”,其後有族人以先祖母諡號爲漢姓者,稱莊氏。
 
  第六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土家族、壯族、彝族、苗族、裕固族、藏族、台灣高山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莊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得姓始祖

  宋戴公、楚莊王(羋旅、熊侶)、莊蹻、烏紮喇·莊機達、莊和皇貴妃、莊顺皇貴妃、莊靜皇貴妃。
 

 

遷徙分布

歷史分布

  莊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人口約一百九十六萬九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2%左右。
  先秦時期,莊氏族人就已經向各地播遷。當時齊國有莊暴、莊賈,越國有莊舄,楚國有莊豹、莊足喬、莊辛、莊善,宋國有蒙人莊周。這些史實表明當時齊(今山東)、楚(今湖北)、越(今浙江)、宋國蒙(今河南與安徽之間)都有莊氏人物居家生活的蹤蹟。據《史記·西南夷傳》記載,莊王苗裔莊足喬(一作莊豪)率軍略巴蜀黔中以西,直至滇(今雲南滇池),因黔中被秦軍攻占,已無歸路,莊足喬遂在滇稱王,直到漢武帝執政時期始歸顺漢朝,時任滇王者皆率其家族入益州(今四川成都)。這說明,莊氏族人在先秦時代已經傳播到西南地區的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秦、漢之際,莊氏族人依舊以湖北、河南爲其繁衍中心,此際莊氏族人有莊青翟入朝爲相,另有吳人(今江蘇蘇州)莊忌,爲莊氏族人中的傑出代表。
  東漢時期,曾因漢明帝名劉莊,莊氏族人避諱改莊爲嚴氏,自莊光(後改嚴光)開始,莊氏族人長時間爲嚴氏所掠美。
魏、晉以後,有嚴氏族人複本姓,從此莊、嚴二氏並行全國。
  十六國時期,莊氏族人紛紛從今湖北、河南分散各地,先後遷居今甘肅的天水、浙江的紹興、山東和江蘇間地,後來發展成了莊氏天水郡望、會稽郡望和東海郡望。
  唐朝末期,河南光州固始人莊森(王潮外甥)隨王潮、王審知入閩,落籍永春桃源里蓬萊山,是爲莊氏族人入閩始祖。
  宋末元初,莊森長子莊韋之後裔莊詔遷廣東陸豐上沙鄉開基;四子莊甲之後,入閩第八世莊元吉爲桃源錦繡本派始祖。另有裔孫莊哲遷居同安,哲弟莊光徙潮陽。莊元吉長子名翼,其重孫莊孫遷居青陽開基;三子名晦,其重孫莊同遷惠安雲頭鄉開基;四子莊夏,其孫莊彌淵遷潮安開基;彌淵重孫莊才翁遷同安開基。
  明朝初期,山西莊氏族人作爲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甘肅、湖北、湖南、河南、北京等地。
  明、清兩朝,莊氏族人渡海到台灣者,以南靖莊三郎派下居多,其中農民起義軍首領莊大田由福建漳州平和遷居台灣鳳山(今高雄縣治)竹仔港莊。亦有莊氏入遷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
  莊氏宗親在世界各地分布甚廣。在古代思想家莊子故里陝西民權縣,當地縣志辦公室專門成立了研究莊氏宗親的組織,由楊惠民、楊子建、王春德三位老人組成,對莊氏的起源進行刨根問底。而目前在海内外有數十個莊氏宗親研究會,其中以廣州莊氏宗親總會、泰國莊氏宗親總會、香港莊氏宗親會、澳門莊氏宗親會、新加坡莊氏宗親會、越南莊氏宗親會、澳洲和法國莊氏宗親會等較爲著名。
  作爲莊氏族人的發源地之一,民權縣曾多次擧辦百名莊氏尋根拜祖和莊子國際研討會活動,邀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及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莊子研究會和國内莊子研究會的專家學者,到莊子故里探尋莊子思想的祕密,領略莊子故里的風光。
如今,莊氏族人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廣東、江蘇、浙江、台灣等省爲多,上述四省之莊氏約占全國漢族莊氏人口的60%。

莊改嚴後的分布

  關於莊氏改嚴氏後,一部分維繫嚴氏的族人的分布狀況,按學者嚴峻、嚴一剛的調查,對在支系居住附近的鄰省(市)各縣(市),他們倆采取上門走訪的方式,其交通工具主要是兩輪摩托車。
  嚴峻、嚴一剛二人結伴出行對貴州省的印江、松濤、思南、德江、沿河,重慶市的黔江、秀山、酉陽、彭水、石柱、忠縣、萬州、湖北省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宣恩、鶴豐、來鳳、鹹豐,湖南省的龍山、保靖、花垣等二十多縣(市)有嚴氏居住的地方進行了走訪,行程上萬公里,各種道路,好的壞的,甚至是勉強可通行的路都走過,各種天氣都遇到過,有時奔走一整天才能找到一二戶族人,有些時侯也被誤導,找到的不是他們倆這個“嚴”,而是“顏”或者是同音的“闫”、“連”、“年”等。
  他們倆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向年長者查詢,請族人回憶,蒐尋文字資料。對有文字資料的(如墓碑、家譜、經單簿)進行複印或抄錄,他們倆所接觸的族人都給予他們倆熱情的接待和支持。對其他較遠的地方則利用各種通訊手段(書信、電話、互聯網網絡平台)進行聯繫和溝通,在各地族人的熱心支持下,逐步蒐集到一些資料,通過整理綜合後編成《嚴氏居地簡介》,供我族人參考。
  他們倆走訪的大多在西南地區山區縣市,主要是兩大支系,一是從浙江→江西→貴州再分遷各地的嚴陵支系。一是從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荆州地區再分遷各地嚴武一支。其特點是分布地域較廣,居住分散,每一居地人口相對較少,且多居高山地區。但沿海各省區的嚴氏居地就相對集中一些,一個村莊少則數百多則上千人。就他們倆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各地嚴氏的譜諜介紹和曆代口傳其遠祖都上溯至漢時名士莊光(後改姓爲嚴光、嚴子陵),大多數族人對嚴子陵的傳說都知道一些故事,如“嚴子陵釣台”,“客星犯帝座”“富春釣漁”、嚴先生祠堂等,他們倆調查知道的姓嚴的都是嚴子陵後裔。對莊氏改嚴氏的歷史許多支系都知道“莊嚴二姓是一家”的說法。
  在蒐集到的家(族)譜中,有的的支系對嚴氏得姓有較詳盡的叙述,並把改姓嚴從嚴光起上溯姓莊的上五代,從莊助(嚴助)寫起。但各支系族(家)譜重點在叙述本支系的歷史,對旁支提及不多,比如湖北江陵、監利、等地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由嚴奉權主持編纂的《客星堂嚴氏族譜》在嚴光二子嚴定、嚴實之後接下來就隻記載與支系有關的嚴實之後,對嚴定一支就沒有記述了,這樣從一本族譜上就很難找到各支系的結合點。且多數支系前段族史已失傳,幾經遷徙後自成體系,各序班派。有記得原用字派的,也各自表述,音同字異。有的記得原派幾字,後面自議增補接續班派。有少數族人因各種原因已經不知所出,本源皆失,家史已經無從可考。
  從近幾年他們倆在各地走訪嚴氏居地的情況來看,各地宗族間缺少聯繫和溝通,比如他們倆鹹豐縣分散居住有幾支從貴州印江縣遷出的嚴氏族人,在他們倆編纂《富春堂嚴氏家譜》前,相互了解得並不多,也從未相互交往過,相見多不相識,對家族來源也是隻憑一些零星的傳說和記憶。通過編纂家譜,仔細清點家史,各自方知本是一個支系,分支並不太遠,住地也並不是遙不可及,隻是不知而已,通過編譜,大家都知道是一家人,本應和睦相處,相互幫扶,就有了來往,有了交流和溝通。
  在沒編家譜的地方,同在一個縣内居住,本是同根卻互不知曉,比如荆州地區嚴氏一支系進入恩施後散布在各個縣,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荆州編譜聯繫了巴東、建始的族人,但住在恩施、利川、宣恩的族人就沒聯繫上,有些想編個資料卻無從下手,有些本是從荆州上來的卻說不清道不明,他們倆走訪到他們時,看了他們倆帶去的資料,才有了一點明白。所以宗族間的交往和溝通是十分必要的,黨和政府提倡創建和諧社會,宗族也算是社會的一個基礎,宗族和,鄰里親,社會和諧。宗族在教育族人遵紀守法,培育家族美德也是一不可低估的。這就是他們倆編此《嚴氏居地簡介》,加強宗親交流溝通的初衷和目的。
  貴州省印江縣城峨嶺鎮是貴州嚴氏主要集居地,進入貴州始祖嚴 陵,明朝因避兵燹從江西省分宜遷入貴州省思南荆條林居住,至八、九世時九世嚴容於天顺初年(公元1457年)遷貴州省印江縣峨嶺寨(即今印江縣城)定居,至今五百多年,世族繁衍已曆二十三代,現有人口數千餘,並先後有不少支系遷湘、鄂、川、鄰近各省謀生定居,世系繁昌。印江嚴氏先後建有兩處宗祠,現屬貴州省文物保護並整修好的“嚴氏宗祠”是兩祠中後修的一祠,該祠規模宏大壯觀,占地兩千餘平方米。印江縣境現仍有保存完好的祖墓數十座,保存有康熙版手寫本《嚴氏族譜》,對貴州一段族史有較盡記述。
  湖北省鹹豐縣尖山鄉大水坪村和朝陽鎮落馬灘村一帶住有從貴州印江縣遷出的一支嚴氏,現有數百戶,兩千餘人口。首遷祖是嚴琅,號子善和其子嚴啟智等先在二仙岩居住過一段,因地勢太高,冬天寒冷,後尋址於大水坪龍洞定居,世系繁衍甚眾,在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族人集資籌備修建嚴氏宗祠,派人到印江祖籍考查,並依據印江“嚴氏宗祠”爲藍本,在龍洞選址按其實際地形改圖成型,伐木興工,於清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基本建成,是當地現仍保存完好的集石木裝飾工藝爲一體的典型古建築。以前這里是嚴氏族人春秋祭祖的聚會場所,屆時嚴氏族人齊聚一堂,莊重嚴肅,親情融融,祭祀祖先,商議族事。閑時興學教育子弟。
  改革開放後,“嚴家祠堂”成爲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族中原保存《貴州嚴氏族譜》在解放後杳無下落,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族中有心族人,尋得同宗族人所保存的貴州“嚴氏族譜”,整理複印保存,並組織續修了1993版的《嚴氏族譜》。2000年後,族中在嚴峻、嚴一剛等的主持下再次對族譜進行了一次較詳盡的續修,加入了一些新的與嚴氏相關的内容,並命名爲“天水郡富春堂嚴氏家譜——湖北鹹豐、來鳳,重慶黔江部分”,並首次發行了印刷本一百七十餘冊。按其譜序記載,這支嚴氏遠祖追溯至東漢時改姓始祖嚴子陵,後由江西省分宜縣因避兵荒嚴陵祖遷徙貴州思南定居,至第八世祖嚴容時再遷貴州省印江縣峨嶺寨定居,並先後有支系外遷鄰近各省市謀生居住。該支系始遷祖以下四代現都有保存仍較完整的墓碑。
  湖北省鹹豐縣清坪鎮高峰村居住一支嚴氏,也是從貴州省印江縣遷出的,始遷祖爲嚴啟遠和其子嚴九仁、嚴九仕。此一支系和大水坪屬貴州十一世嚴英俊後裔,現居地有幾百人口,其嚴啟遠、嚴九仁墓保存完好。存有老譜,新修譜和龍洞同稿。沿用字派也相同。
  湖北省鹹豐縣尖山鄉卷洞門居住一支從貴州省印江遷出的嚴氏,和龍洞、清坪在貴州九世祖嚴容下分支,二十世嚴爾慈遷居現址,後分成忠塘嚴九顺一支,來風百福司嚴九榮一支。該支系保存有前代經單簿爲歷史依據,沿用字派同龍洞一支。
湖北省來鳳縣百福司鎮、綠水鄉五台等地居住從貴州省印江遷出的嚴氏,該支系和上述忠塘同支,曾在鹹豐落腳後在九榮時遷居來鳳,沿用字派同上,家譜同編。
  湖北省鹹豐縣清坪鎮碑埡口、老鴰坪、三角地一帶居住從湖南省保靖縣遷出的嚴氏一支,遷來鹹豐清水塘定居,已曆一十一代。該支系曾和本縣龍洞嚴氏合族,2004年起修編了家譜。
  湖北省建始縣花果坪金盆村住有一支嚴氏,有幾十戶人家,一百多人口。支系支譜從嚴永春爲始祖序代,其續譜又以嚴交諒爲始祖起序。按其嚴平子所撰譜譜序,始祖從嚴(莊)助,字義興公起,嚴(莊)光,字子陵公爲第六代。上一遷徙地是從湖南華容至湖北省江陵一帶。
  湖北省建始縣三里壩鄉嚴家埡居住有一支嚴氏一百餘戶,二百來人口,從荆州江陵遷移進山始祖爲嚴超、嚴一中,現可見老墳爲嚴克美,有碑記,由曾任當地村支書十八年的嚴欽宗保存有“嚴氏族譜”,他們倆見到的是由其長子嚴奉偉(大豐村新華小學教師)手抄的附本,内容和江陵譜基本相同。
  湖北省建始縣長梁鄉陽坡嚴氏進山始祖嚴守科,嚴守臣,清康熙年間從四川巫山碌水遷入建始,現居此地仍有數百人,二零零四年由嚴伯玉編纂有“客星堂建始陽坡嚴氏族譜”。
  湖北省恩施市魯竹壩嚴家槽住有五十餘戶,一百多人嚴氏後裔。進山始祖嚴克倫,曾先後移居恩施、利川等地,至嚴先疇時基本在恩施魯竹壩定居。該支系由嚴奉堂保存有湖北江陵老譜手抄本,系由嚴奉堂的爺爺手抄,字體工整,保存完好。其譜序對嚴氏姓源和先祖嚴子陵有較詳叙述,其世系從子陵公起上溯五代至始祖義興公,均由莊氏改爲嚴氏。
  湖北省宣恩縣沙道溝住有兩支嚴氏,現約有五百餘人。其中一支始遷祖爲嚴金榜、嚴金銘兩兄弟在清乾隆年間因受災,由原籍湖南辰州北上到湖北施南投靠族人,行前居在辰溪河姑慈廟借得盤費北行,到達沙道溝兩河口時因盤費用盡,寄身於桃子岔路旁一個名叫陽洞的山洞,以挑販土陶度日。一日路遇一老婦啼訴兒被官府抓丁,孤身無靠,榜銘二公便拜老婦爲義母,將其接至陽洞奉養,三人相依爲命。後來在一溝旁偶然挖得金銀各一鐔,便以此資在沙道溝購置田產,創立家業,成現居此地約三百餘人的嚴氏。另一支系始遷祖爲嚴天佐、嚴天佑從原籍湖南省辰州來到沙道溝的金堂坪落戶,現也有三十餘戶,一百多人口。這兩支嚴氏現保存有家譜殘本半冊,其前列譜序,家族讚詩,排行字派等尚可辨認。
  湖北省利川市汪營鎮馬鞍山村龍鳳寺居住一支嚴氏,據八十多歲的嚴世國回憶,本支系來源於湖北荆州,是湖廣填四川時遷入,中途在建始縣落腳,在嚴開擧、嚴開祥時才遷入利川,族譜已失。
  湖北省利川市團堡鎮官田壩村一組嚴家灣居住有一支湖北省監利遷入此地居住的嚴氏。所用字派和江陵等地同,按其最早的劉氏祖母碑記,在“一”字輩時祖孫三人遷入此地落腳,劉氏祖母湖北荆州府長陽縣鹽井張家埸人。其媳陳氏墓碑載,陳氏爲湖北省荆州府監利縣朱葛里唐謝四莊生人,先年隋其母劉老夫人遷居利川。
  重慶市秀山縣居住嚴氏一支原籍貴州省印江,其嚴松祖時於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遷秀山幹川(屬龍池鎮)居住,現有數百人口,嚴易陶保存有嚴克明手抄《嚴氏族譜》”一冊。該譜與《黔南嚴氏族譜》大體相同,因黔南譜始作於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嚴九讓於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續修,而秀山存譜是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重抄,其中增加了清朝著名書法家印江族人嚴寅亮題序,印江“嚴氏宗祠”示意圖和祠堂部分詩聯,對嚴氏來源也從楚莊王記起,比黔南譜多了一些内容。
  重慶市酉陽縣境内居住有幾支嚴氏,主要分布在龍潭鎮井崗園,麻旺和小壩界上一帶,都是從貴州省印江遷出來的,在縣城附近白鹿莊有老墳一座,存有老譜待查,所用字派同黔南譜。據嚴循德介紹,該支系族人中已經六十多歲的嚴循信,在常州駐軍任過軍長。
  重慶市彭水縣鬱山鎮現仍住有一支嚴氏,據街上(南京街63號)嚴明駿記載的資料,他父輩傳說:本支是從浙江餘姚姑蘇來此地的,嚴憲章時在當時四川鬱山當鹽務使在此地落戶,現已曆一十三代。他們用的字派是在鬱山和另一支從浙江餘姚沙堰村遷來的嚴竹森支系合族時議確定的原來此地嚴氏較多,現已遷往别地居住,目前隻有十餘戶,幾十人口。
  重慶市彭水縣蓮湖鎮樂地村曹家溝居住有一支嚴氏,2005年9月13日嚴峻、嚴一剛倆人走訪了嚴方書、嚴方海、嚴方文等人,據他們回憶,上輩傳言此支系來源於江西,首遷彭水縣鬱山鎮南京街落腳,曾住過普子鎮的老廠坪,三義鄉的木溪灣這些地方現仍有嚴氏居住,永字輩共八弟兄,分别名爲:富、貴、發、達、福、祿、壽、喜,在嚴永祿時遷曹家溝定居已七十餘年,其家譜失於火災。
在江西南昌城東有一片美輪美奐的湖水,於是四百多年前,一群嚴氏村民幾經周摺,選擇此地定居,在這里世代繁衍,於是形成了嚴家自然村。並與當地人溶爲一體,同耕共織,過着和諧的生活。嚴家自然村,隸屬南昌高新技術開發區艾溪湖管理處艾湖村管轄。現有八十二戶人家,村民二百五十餘人。據艾溪嚴氏族譜記載,嚴氏受姓之主乃漢微士子陵公(嚴光),浙江桐廬爲遠祖。
  嚴光以下六百餘年間世系多不可考證,但從唐朝大理評事嚴正安以後,舊譜詳明,系嚴氏第一世祖。六世嚴堯夫曾任黄梅縣尉。十六世嚴漢興在洪都(今南昌)任禦使誦管。嚴漢興之子嚴京扶柩,羨慕鄱陽湖磯山之勝景,仿佛先祖嚴光之富春,就此定居。磯山位於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南側,現爲南磯山候鳥自然保護區,那里距南昌城東七十公里,風景優美,二十四世嚴曰潤、嚴曰戰三兄弟或漁於艾溪,或耕於艾溪其實不得而之,相傳,三兄弟愛其山清水秀,而漁耕可樂不減磯山,逐在此世代繁衍,此三公遂爲艾溪嚴氏之始祖。

魯南莊氏

  學者杜樹景也曾考察過山東莒邑望族大店莊氏,明洪武初年,莊氏徙自江南東海郡,已六百餘年。其始祖爲莊瑜,二世分五支,除世居大店外,長支海後,分住西北莊、河灣、林後、墩後、灘井子、老龍腰、西小莊、大官莊、薛家窖、孫家略莊、趙家樓、東莞、陳村、沂水清泉莊、城西鄉波頭汪、三山、馬鬃窯文家山後、碥山、齊家莊子、馬家莊、蘭墩官莊、塔巷、劉家石溝、宣文嶺、中泉莊、竹園、範家柳葉、南道口、寨里河、朱家莊子、王家垛莊、莒州城里、諸城賈窯街、盛京(沈陽)、盱眙縣等。二支漣後,分住紙房,莒州南關、將軍山前、朱家莊子、井子、仕溝、灘井子、夏家溝、塔巷、雞山、毛家堰、南小官莊、西小官莊、巷莊、田家村、水溝坡、沂水鶴水莊、山西、南京三河南、河北金家屯等。三支浩,失考。四支秀後,分住莒州城、石城、宣文嶺、沙埠子、莊家莊、莊家埠墩、陳家埠墩、史家坡子、街疃、薛家窯溝西、小公塾、解家莊、周家坡子、王家坡子、四角嶺、十字路、相邸、坪上、何家店、將軍山前、仕溝、莛賓集前、水磨、小官莊、蘭墩官莊、磚疃、南道口、墩莊子、下河、營子官莊、時家莊、老龍腰、沙汪頭、店頭、略莊、龐家垛莊、田家村、吳家朱流、朱樓、孫由集、雲里莊、紅溝官莊、西安莊、青州府、前横山、河陽河東、黑澗莊、雙石頭莊、北大崮莊、前葛杭、後葛杭、七寶山、山頭淵、河南莊、匣石頭、寨西莊、招賢西北汶村、三十里鋪、嶽家溝、城北堆子河、沂水司馬莊、坦埠、珠寶莊、劉家店子、薛家孟堰、趙家孟堰、日照邵家溝、關東老城桐家莊子、埠寧縣二套孫家崖村等。五支伸後,住汲家莊子。
  在明、清兩朝,山東莒邑莊氏族人科甲連第,是四百餘年的仕宦望族。族人中有進士七人(其中翰林一人)、擧人二十八人、歲進士十人、拔貢十二人、歲貢十九人、副貢三人、恩貢與優貢各一人、庠生九十三人、國學生與太學生、監生等二百零四人,所授官職巡按一人、道台二人、知府八人、知州六人、知縣十六人、翰林院編修一人、縣教諭十六人、訓導二十六人、守備二人、兵部主事一人、工部主事三人、兵馬司副指揮三人、禮部主事四人、刑部主事一人、内閣中書六人,其他二十五人,受朝廷封典三十三人。
  山東莒邑莊氏族人中爲官者比較著名的的有十世莊詠,清乾隆戊申科進士,曆任縣知縣、滄州知州、河間府知府等還著有《學庸固知錄》、《杜津淺說》等,收入山東文獻書目。十一世莊瑤,清嘉慶丁丑科聯捷進士,任工部都水司主事等職、鄉試童考官、河南河北道等。十四世莊陔蘭,清光緒甲辰科進士,授翰林編修國史館協修,晉侍讀學士,後東渡留學日本,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任山東省議會副議長、國會議員、省圖書館館長、孔子第七十七代嫡裔孔德成的國學老師等職,書法善顏體,在整個魯南地區有較大影響。
  明朝至今,山東莒邑的莊氏譜牒保存狀況良好,多次續修,連續性、延續姓皆較好。

閩浙地區莊氏

  學者莊孝趙亦曾認真考察過閩浙邊地區,即閩東和浙南部分縣(市)莊氏淵源與近代遷衍之況。在閩浙邊地區地處福建省東北部與浙江省之南部,分别隸屬於寧德市和溫州市管轄。閩浙邊地區部分縣(市)主要是指福建省福鼎市、霞浦縣,以及與之毗連的浙江省平陽縣、蒼南縣和泰顺縣。莊氏散居於該五縣(市)有四十餘個鄉鎮,上百個村落,總人口近三萬人。
  福鼎市位於福建省東北邊陲,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置縣,1995年撤縣設市,轄十二個鎮兩個鄉。莊氏主要分布於該市的前岐鎮熊嶺、梨山、羅唇、彩嶴、三坵田,沙埕鎮的緬竈墩尾、黄岐,店下鎮的彭坑、才堡、日嶴、水井頭、茶塘,硤門鄉的鬥門頭,點頭鎮及其馬冠、後坑、洋心、牛垟,管陽鎮徐陳、後嶺、乾頭、西陽,桐城鎮資國、後膽、山前、百勝、三門里,白琳鎮坑門里,磻溪鎮金穀,叠石鄉登坪,嵛山島東角,以及市區桐山鎮等。全市莊姓人口約四千人,較爲集中的有熊嶺、彭坑、後坑、馬冠、緬竈、羅唇、徐陳等。
  霞浦縣唐朝稱長溪縣,元升爲福寧州,清爲福寧府,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府留縣,其建制至今未變;1990年轄十四個鄉鎮。該縣莊姓主要分布於牙城鎮的後山、過家洋、雉溪龜山、田頭岩,沙江鎮的南屏、涵江,長春鎮洪江、漁洋、小京,下滸鎮赤岐,三沙鎮南靖,西洋鎮西洋,鹽田上坪園、洋子頭,崇儒、左嶺的梧桐洋、後山,以及縣城松城鎮等。1990年人口普查時,全縣人口一千人以上五千人以下的姓氏五十二個,莊姓列於二十六位,估約三、四千人,較爲集中的大體爲牙城鎮雉溪龜山、後山,沙江鎮南屏、涵江,長春鎮洪江、漁洋、小京等。
  蒼南縣原屬平陽縣,1981年從平陽縣劃出設縣。1990年有十個區、五個直屬鎮、七十六個鄉(鎮)。全縣五千人以上不足一萬人的姓氏十七個,莊姓列於十六位,約有六、七千人。主要分布於靈溪鎮大觀,藻溪鎮家針坑、照嶴山後、小洋新、九保、蔗嶴,馬站鎮霞關、鼻頭、漁寮、澄海嶴内、南坪,橋墩大龍鄉蔡坪山、過溪、鳳村,滬山鄉台下,鳳池鄉白水,錢庫鎮括山岩頭,龍港鎮前路,宜山鎮江山都口、樟樹腳,金鄉鎮石坪、梅嶺腳,水頭浦尾山、九保,蒲門鄉龍眼、小漁,南麂島,以及縣城靈溪鎮等,人口較集中的主要爲大觀、藻溪、岩頭、台下、靈溪等。
  平陽縣於西晉太康四年(公元283年)置縣,現轄十六個鎮,十八個鄉。該縣莊姓分布大體爲:水頭鎮鬧村、蒲山下,鼇江鎮及其一沙、四沙、墨城、梅源水碧、珍珠岩,長山,肖江鎮街後,鶴溪鎮南嶴,山門鎮大坑内,南雁小施,樹賢鄉沿口,錢倉鎮,以及縣城昆陽鎮等,其人口約五千人,水頭、鼇江、昆陽等鎮人口較爲集中。
  泰顺縣於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建縣。1990年轄九個區,六個鎮,五十四鄉。莊姓主要分布柳峰鄉新莊、垟溪鄉富家洋、過路坪,洲嶺鄉洲邊,東溪鄉秀溪長垟,雅陽鎮雅陽溪,泗溪鎮,章成鄉林垟、雙神,以及縣城羅陽鎮等。全縣莊姓人口三千餘人,較爲集中的有新莊、富家洋、洲邊、林垟等。
  閩浙邊地區莊氏源出天水,來自閩泉,系莊森、莊銳之後裔,莊翼、莊夏之孫,同出一源。
  當地《莊氏族譜》均載,莊氏源於羋氏,始於楚莊王,肇於桃源,並同奉楚莊王爲太始祖,森公、銳公爲入閩開基之始祖。其譜中皆列有上述之世系,並有《森公入閩》、《錦繡山之來曆》和夏公或翼公、古山公傳略之叙述。其郡望爲天水(今甘肅省通謂縣西地區)。
  莊森,字文盛,河南光州固始縣人,唐光啟二年(公元860年)入閩。其弟莊銳亦幾乎同時入閩。莊銳定居於泉州永春桃源里,爲閩泉州一帶及移居海外莊氏開基之祖。莊森生四子,長莊韋、次莊章、三莊中、四莊申。莊申八代孫莊裳生四子,長莊翼、次莊果、三莊晦、四莊夏。莊翼裔孫爲青陽莊氏始祖,莊夏爲泉州始祖。閩浙邊地區莊氏大都爲莊翼、莊夏之派下分支徙入,並遷衍各地。
明朝年間,爲避閩亂,莊翼、莊夏派下分别從閩泉遷徙於浙江省平陽縣(今蒼南縣)之大觀、藻溪等地,而後繁衍轉徙於福鼎、泰顺、今平陽和霞浦部分地區。
  ⑴.由莊森世祖長房莊翼曾孫青陽莊古山派下遷入:
  ①蒼南縣大觀莊氏:
  明嘉靖乙醜年,青陽三房莊古山後裔,即莊森二十三世,莊古山十二世孫莊士顯從晉江青陽遷徙於浙江蒼南縣大觀南山腳白葉坑口,土名樹腳,是爲遷平(今蒼南縣)之始祖。其世系:莊森→莊申→莊述→莊軫→莊蓀→莊珦→莊觀→莊裳→莊翼→莊元郎→莊彌吉→莊祐孫(號古山)→莊公茂(莊古山三子)→莊復智→莊天祿→莊震顏→莊廣祖→莊拱池→莊崇敬→莊春彩→莊奇齋→莊蘭池→莊士顯。
  明朝未年,青陽莊古山四房莊公望(莊古山四子)後裔,即莊森二十三世,莊古山十二世孫莊我池同兩胞弟由漳州龍溪二十五都汰口遷入蒼南大觀嶺腳,亦爲遷平之始祖。清道光八年(1828年)修的當地《莊氏族譜》中“遷平宗譜序”雲:“我池公胞弟曰瑤池、曰愛池、當明季之世,遠抱親骸擕率幼孫,自漳同徙溫昆陽二十九都大觀嶺腳居位。”其世系:莊祐孫—莊公望(莊古山四子)—莊守圻—莊得進—莊財第—莊均和—莊奇—莊周恩—莊遵義—莊拱亭—莊恂直—莊我池、莊瑤池、莊愛池。
  ②福鼎後坑莊氏:
  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莊森十九世,莊古山八世孫莊法琚從晉江青陽五店市,隨父莊拱理遷居福鼎後崑(今後坑),爲福鼎莊氏之始祖。其世系:莊森—莊申—莊述—莊軫—莊蓀—莊珦—莊觀—莊裳—莊翼—莊元郎—莊彌吉—莊祐孫—莊公茂—莊復智—莊天祿—莊震顏—莊廣祖—莊拱理—莊法琚。
  ⑵.由莊森九世祖四房莊夏派下遷入:
  ①蒼南縣藻溪莊氏:
  明萬曆年間(公元1572~1619年),爲避閩亂,莊森公十一世,莊夏派下長房十三世莊學絅率子莊賜敬、莊賜福、莊賜讓、莊賜勸、莊賜可和孫莊仰渠,由閩安溪遷入浙江;莊賜敬及其子莊仰渠遷於蒼南縣藻溪燕坑,均爲遷平之始祖。
莊學絅之胞弟莊學綬,先世居泉州晉江二十七都吳店市,曾大父莊拙庵遷居安溪,明季由安溪率弟侄來遷溫州平陽二十七都藻溪内,亦爲遷平之始祖。
  莊學絅、莊學綬世系:莊森—莊申—莊述—莊軫—莊蓀—莊珦—莊觀—莊裳—莊夏—莊夢說(莊夏長子)—莊彌約(遷仙游霞霄莊垅)—莊承—莊世瑞—莊秉禮—莊文盛—莊福信—莊慶—莊璋(號拙庵,遷居安溪)—莊天明—莊大節—莊學絅、莊學綬、莊學紹。
莊夏派下長房十六世孫莊穆,於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擕子莊聖經,由仙游霞霄徙居平陽(今蒼南)藻溪山後。其世系:莊夏—莊夢說—莊彌約—莊承—莊世瑞—莊秉禮—莊聞盛—莊福信—莊慶—莊珍—莊天相—莊大俊—莊萬鍾—莊有國—莊胤弼—莊穆—莊聖經。
  ②蒼南縣蒲門莊氏:
  莊學絅四子莊賜勸,於明季由閩安溪,遷徙於溫州平陽五十五都埕溪廈譜山(今蒼南縣蒲門)。
  ③平陽縣北港(今水頭鎮)莊氏:
  莊學絅五子莊賜可,號玉泉,初居平陽大觀,複徙北港蒲山下。
  莊學綬之胞弟莊學紹之子莊賜程,由安溪遷徙平陽率北港(今水頭鎮)清街。其世系與莊學絅、莊學綬相同。
  明萬曆年間,莊聞盛次子莊時重,號玉泉,由晉江縣吳店市擕家遷平邑北港四十四都(今水頭鎮)蒲山下。
  莊聞盛四子莊時麟,由閩南遷溫平邑四十九都(當時並屬北港鎮)鐵店。
  安溪雙溪莊氏九世莊際乾,移居溫州北港。
  ④蒼南縣台下莊氏:
  莊森二十一世,莊夏十三世莊乾允,於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由南安縣二十六都黄甲園後徙平陽三十三都(今蒼南縣)台下。其世系:莊夏—莊夢說—莊彌明—莊友容—莊玄明—莊欽—莊恕—莊顯良—莊佛養—莊潘—莊智元—莊繼德—莊乾允。
  ⑤蒼南縣大觀莊氏:
  莊夏後裔莊聞盛,世居漳州龍溪汰口,明季間擕家航海而來,初居溫州平邑金鄉炎亭倒橋坑,繼徙二十九都(今蒼南)大觀南山邊石埕,亦爲遷平之始祖。
  ⑥南港莊氏:
  莊夏後裔莊思寬,遷居溫平邑南港靈峰。
  霞浦縣莊氏何時何地遷入未予記載。據蒼南《莊氏宗譜》記載,莊明池五世孫莊某於明崇禎年間(公元1628~1643年),由泉州五店市遷居霞浦南屏;又載“夏公五世孫英孫公,一作英祖遷霞浦。”而《福寧府志》載,霞浦南屏人莊行成於宋紹興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已中進士,可見早在此之前便已遷入。該志又載,霞浦人莊元龍於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中進士,並記“居泉州”,可見實際上從泉州遷入。清初之後,蒼南、福鼎莊氏亦相繼遷入。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口的繁衍,由泉州遷入閩浙邊地區莊氏爲謀生創業,又漸轉徙各地。
  ⑴.莊翼派下之遷衍:
  ①蒼南大觀莊氏始祖莊士顯,生子六,明未清初,其子孫遷衍如下:
長子莊以雄之子莊允承,徙於福鼎前岐鎮彩嶴。次子莊以硤之孫莊公,遷居於福鼎硤門,後移居霞浦半山;四子莊以福之長子莊允富,遷於福鼎管陽鎮乾頭、七蒲;三子莊允慶,徙居台州太平縣古城;四子莊允鴻,移居江南象崗;五子莊允貴,遷居蒼南蒲門龍眼。四子莊以福之長子莊允富,遷於福鼎管陽鎮乾頭、七蒲。五子莊以智,遷蒼南蒲門車嶺腳,至三代轉遷城内;六子莊以公,徙遷平陽縣北港四十七都(今水頭鎮)鬧村西垟。
  ②莊翼十五世孫莊士賢,由大觀遷居福鼎十九都五鬥崗,再移遷福鼎後膽。
  ③莊翼十六世孫莊仲裕,擕子莊淑財、莊淑濤與侄莊貴官,由閩而泰,莊清先至泰顺坑兜,而莊貴官仍居蘇家山;莊淑財於清康熙年間由蘇家山複遷泰邑洋邊坳頭仔。
  ⑵.莊夏派下之遷徙:
  ①莊大節三子長莊學絅、次莊學綬、三莊學紹,均遷於平陽(今蒼南),三公子孫繁盛,陸續遷衍於泰顺、福鼎,以及“南北兩港,岱山鬧村、蒲門龍眼、樂清靖江”。
  莊學絅之孫、莊賜敬之子莊仰渠,生子六,其三子莊望初徙北港南湖,後同族兄徙居蒼南金鄉;五子莊望(莊福祐)徙居平陽南港廖家嶴;六子莊望庚由藻溪遷於福鼎二都梨美樹(今前岐熊嶺梨山),爲熊嶺梨山之始祖。
  莊仰渠次子莊望慎之三世孫莊士貴,徙居平陽五十五都蒲門龍眼,士斌、士賦於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4年)徙居處州,從藻溪遷居處州又轉居士顯蒲門下方,後居後嵯。
  莊學絅之四子莊賜勸,生子六,其長子莊仰欽遷處州,其孫仍回蒲門;次子莊仰西之子莊望佛,遷居埕溪嶴内,時際遷界徙入南港士升麻洋;三子莊仰耀往福鼎秦嶼;六子莊仰曾之孫莊元補,住北港蒲山下。
  莊學絅之孫莊仰曾之孫莊元補,住北港蒲山下。
  莊學絅五子莊賜可五世孫莊士禮,由八港蒲山下移居樂清石鼓壋。
  莊學綬之孫、莊賜位之子莊挺秀“見其地窄煙稠,遂興遷徙,以拓其基”,於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奉母同弟莊拱秀由蒼南藻溪遷於泰顺八都梧村(今柳峰鄉)新莊,爲新莊莊氏一世祖。
  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895年),莊拱秀之孫莊珠官之三子莊公僑,率子徙居福鼎徐陳清水垅,爲徐陳莊氏之一世祖。
  民國時期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莊挺秀之部分後裔,因外出讀書或經商、做工,先後遷於福鼎桐山、雲南宣威、浙江雲和、霞浦鹽田,以及泰顺泗溪、羅陽、雅陽等地。
  清康熙年間(1622—1722年),莊學紹四世孫莊顯彩同弟莊顯玉,由北港清街移居平陽二十二都(今蒼南)金鄉岩頭,爲岩頭莊氏一世祖。莊學紹四世孫莊顯旺,遷於霞浦縣小京。
  ②時莊麟四世孫莊士博兄弟,由平陽縣四十九都鐵店徙居福鼎九都(今秦嶼)彭坑,爲彭坑莊氏一世祖。
  ③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莊元補次子莊士瑞之子莊是發,由平陽北港蒲山下遷居泰顺縣八都梧村(今柳峰鄉新莊)下垟,爲下垟莊氏一世祖。

台灣莊氏開基

  南靖奎洋莊氏大宗:開基祖莊三郎及派下先祖。有祀宗詩:“山從錦繡,一開詩禮由來遠;水接桃源,千載衣冠特遠尊;開水衍汪洋,一派宗支流祖澤;桃源開龜島,萬家錦繡屬孫林。”
  開台漳籍宗親,除返鄉抄譜外,有的還踴躍參與祖地的修譜活動,兩地共修族譜,使遷台宗親也無一遺缺載入祖地族譜中。
  南靖縣龜洋(今奎洋)莊氏從開基祖莊三郎於元延祐七年(1320年)入籍開基,到明宣德年間五世宏茂始修族譜,明景德年間六世朝賓、明正德年間七世廷敏、明嘉靖年間八世伯勩伯義、明萬曆年間九世望南等續修,清康熙年間至民國十一年又有十三次增補。其中,清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續譜是由十六世裔孫、庠生莊景溫從台灣回鄉主持的,莊景溫於“嘉慶戊寅年往台”,在台灣生活幾十年,致意於修譜有三年,對宗親在台情況頗有了解,故《莊氏族譜》對族人涉渡台灣的記載較爲詳盡。有的記到街道、村莊,有的連從事的職業也予詳錄。
  據其譜記載,莊氏在清朝外遷之族人,以遷台者居多,計近三百餘人。其中,第十三世~第十七世最多,而這段時間,即清乾隆~道光年間,正是從大陸向台灣遷民之際。

 

郡望堂號

郡望

  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穀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爲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爲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爲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穀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於原吳、越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漢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會稽郡受督於颺州刺史部,時領二十六縣,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縣。東漢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吳、會稽爲二郡,會稽移治山陰(今浙江紹興),有浙閩之地。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江蘇省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省大部份(僅天目山、淳安縣西部小部分地區除外)、安徽省水陽江流域以東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帶及福建全省。三國時期孫吳國分設臨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後,其轄境縮小。西晉朝太康二年(辛醜,公元281年),以會稽地封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爲國,稱會稽國。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陳,省郡縣,廢會稽郡爲越州,後又分山陰縣置會稽縣。清朝顺治年間(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陰縣(今浙江紹興)。民國時期合會稽、山陰二縣爲紹興縣。今爲浙江省紹興市。
  東海郡:亦稱郯郡、海州。東海郡在歷史上有三處:一是治所以郯(今山東郯城),後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爲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爲“東夷”之地,太嗥氏爲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爲黄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爲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爲越國所滅。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二是東晉時期置於海虞縣(今江蘇常熟)的東海郡,後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唐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縣入下邳,唐元和中期複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朝末期複置郯城縣,明、清兩朝之後縣域有變,但縣名未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其地隸屬山東臨沂地區。三是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後來的隋、唐諸朝時期,以海州爲東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蘇連雲港海州鎮),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

堂號

  天水堂:以望立堂。
  會稽堂:以望立堂。
  東海堂:以望立堂。
  南華堂:戰國莊周,著《南華經》。與老子同爲道家之祖,世稱“老莊”。
  武強堂:漢朝莊不識(《漢書》作莊不職,茲從《史記》),封武強侯。
  錦繡堂: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莊森隨王審知入閩,擇居永春桃源裏蓬萊山。第九世莊夏,居官有德政,南宋甯宗皇帝賜其建第於泉州府城,將其故鄉鬼笑山禦筆賜名爲“錦繡山”。這是莊氏堂號“錦繡”的由來。
  錦湖堂:資料有待補充。
  淋鬱堂:資料有待補充。
  深垵堂:資料有待補充。
  一簣堂:資料有待補充。
  秋水堂:資料有待補充。
  靜觀堂:資料有待補充。
  寶繪堂:資料有待補充。
  樹德堂:資料有待補充。
  報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惟敬堂:資料有待補充。
  天寵堂:資料有待補充。
  德星堂:資料有待補充。
  願賢堂:資料有待補充。
  富春堂:資料有待補充。

 

莊姓家譜文獻

家譜

  金沙帶莊嚴氏宗譜十卷,(民國)嚴炳耀等修,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富春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鎮江莊氏族譜,(清)莊昆蘭、莊養亭、莊孚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
  江蘇武進莊氏宗譜,(清)莊殖等續修,清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願賢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莊氏增修族譜三十卷,首一卷,(清)莊斯才纂修,清道光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武進莊氏增修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追遠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七~九卷。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武進毘陵莊氏增修族譜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莊壽承纂修,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武進毘陵莊氏族譜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莊清華續修,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鉛印本二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南開大學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哈爾濱師範大學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江蘇省常州市圖書館。
  江蘇武進晉陵莊氏續修家譜,(民國)莊锺等纂修,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願賢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哈爾濱師範大學圖書館。
  江蘇金壇金沙莊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莊榮生等續修,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8年)德星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南開大學圖書館。
  江蘇宜興荆南莊氏宗譜十卷,(清)莊林初主修,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天寵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江蘇常熟虞山莊氏續修世譜六卷,(民國)莊士禎等纂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惟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鄞縣蛟西莊氏宗譜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莊繼梁莊子愚纂修,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報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
  浙江諸暨莊氏宗譜十一卷,著者待考,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稿本十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諸暨莊氏宗譜八卷,著者待考,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樹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金華履湖莊氏宗譜二十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二卷、第四卷、第八卷、第二十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衢州市文物管理所。
  安徽徽州新安莊氏族譜六卷,(明)莊歙纂修,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福建閩侯侯官莊氏支譜,(民國)莊琳纂修,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圖書館,共有四部。
  福建沙縣松洋莊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十一卷。現被收藏在福建省圖書館。
  廣東陸豐莊氏宗譜,(清)莊雲壬纂修,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台灣省。
  四川廣漢莊氏族譜四卷,(清)莊氏崇雅祠後裔續修,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南京大學圖書館、四川省圖書館。
  新加坡莊氏公會金禧紀念特刊,著者待考,1989年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浙江蒼南莊嚴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複印件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安溪雙溪莊氏族譜,著者待考,1950年手寫本複印件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晉江錦繡莊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複印件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晉江青陽莊氏古山公派家譜,著者待考,1993年計算機排印本複印件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晉江青陽莊氏古山公派家譜,著者待考,1999年複印件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晉邑青陽莊氏族譜序,著者待考,民國年間稿本複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晉江青陽莊氏軒内家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複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晉江晉邑莊氏族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複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晉江青陽莊氏族譜(青陽科田肇基莊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十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複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福建晉江松洋莊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複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福建省晉江市檔案館。

族規

  奉祖先、孝父母、親兄弟、和姐妹、睦鄉鄰、教子孫、修德行、戒惡習、獎名節、講勤儉。
 

 

莊姓字輩排行

  貴州印江莊氏字輩:“聖世英周漢國君士典良吾中思尚志道德爾而剛”。
  貴州思南莊氏字輩:“茂首循天易克開應有章時維清風若子啟久傳昌”。注:該支字輩循環使用。
  貴州江右莊氏字輩:“茂首循天一克開先有章時維清風若子啟九傳昌學純裕長大積厚自流芳值之原誠正優超發文祥”。
  湖北鹹豐莊氏字輩:“運吾師宗永祖太必興隆國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湖北江陵莊氏字輩:“夢首循天一克開先有章其文欽奉若定得久全昌紹宗敦孝敬振緒啟賢良時遠知傳述立徵祖澤長”。
  湖北恩施莊氏字輩:“茂首循天一克開先有章其文欽奉若定得久全昌紹宗崇孝義振緒啟賢良示遠能相守曆徵德倍光任應爲終書詩詞運天長同享福壽喜潤月時年光”。
  湖北利川莊氏字輩:“一克開先有百世永遠忠興家治國保光華顯榮東”。
  湖北黄梅莊氏字輩:“元亨利貞登科紹啟選颺先德光耀宗芝本從忠厚世代昌旗”。
  湖北建始花果坪莊氏字輩:“汝國應交一克開先有章其文欽奉若定得久全昌傳家敦孝友輔佐在賢良正大光明遠榮華丕澤長”。
  湖北建始長梁鄉莊氏字輩:“志希國守重玉有遠超章奇文欽奉若定得久全昌泮林輝主鑒藻樹照圭銘汝極熙階錄泰來燦執鈞”。
重慶秀山莊氏字輩:
    原派:“國君思明聖因有應吾正佳士我元典子啟九修顺”;
    新派:“茂首循天一克開先有章時維清風若子啟九傳昌”;
    轉派:“學純裕廣大積厚自流光致知原誠正操守發祥長”。
  重慶彭水莊氏字輩:“素極典常輝先少志清平承家明經濟世忠誠修萬代永紹方茂雲光前登德學朝庭人文啟大吉世泰普安寧進國天心顺福壽久康明”。
  山東冠縣莊氏字輩:“喜爲大獻春福祿增享壽清風雲雨霞”。
  山東臨沂莊氏字輩:“子會乾緒新”。
  山東威海莊氏字輩:“壽永世紹……”
  廣東陸豐莊氏字輩:“德才光三國”。
  廣東潮陽莊氏字輩:“敦厚盛名儒清勤啟福基”。
  江西南昌莊氏字輩:“曰廷撫昌運四海洽時雍閑永長江水湛然心蹟同懷仁以輔義百世仰高風”。
  福建晉江莊氏字輩:“祖武丕成詩書禮振宏進家聲”。
  四川成都莊氏字輩:“文迎紅開成瑞景元良大振運時光雲朝中正重家德青福將華永傑冒”。
  浙江蒼南莊氏字輩:“孔孟千載慶”。
  遼寧大連莊氏字輩:“熙煥延殿廷春”。
  江蘇沛縣莊氏字輩:“瑞祥永福壽”。
  莊氏一支字輩:“守興應德存”。
  資料有待補充。

 

莊姓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望出天水;源自春秋:全聯典指莊氏源流和郡望。
  滇池坐鎮;定山隱居:上聯典指戰國時期的楚國將領莊蹻,頃襄王時率軍通過黔中向西南進攻,越過且蘭、夜郎,直到滇池附近。後因黔中被秦國攻占,與楚國斷絕了交通,便在滇稱王。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江浦人莊昶,字孔暘,成化年間進士,曆官檢討、吏部郎中,因直諫被貶謫,後隱居定山,學者稱爲定山先生。
  歌吟東越;經著南華:上聯典指戰國時期的莊舄,在楚國做官,不忘故鄉,病中思念越而吟越地歌樂。下聯典指戰國時期的哲學家莊子,名周,宋國蒙人,曾任漆園吏(管理漆園的小官)。生活貧困,卻拒絕了楚威王的重金禮聘。其哲學思想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對後世影響很大。著作《莊子》又稱《南華經》,爲道教經典之一,文章汪洋恣肆,想像豐富,多用寓言故事形式,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的價值。
 
  五言通用聯:
  父子雙進士;明清兩狀元: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萬曆進士莊起元,其子清朝乾隆進士培因,俱有文名。陽湖人。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萬曆狀元莊際昌,字景說,永春人;清朝乾隆狀元莊有恭,字容可,號滋圃,番禺人。
  能除一切苦;照見五蘊空:此聯爲莊繁詩自題聯。
  祥和明廣宇;露潤毓英賢: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海滄祥露莊氏宗祠題聯。
 
  六言通用聯:
  獻詩博詞林譽;鼓盆留蒙吏歌: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莊有恭嚐獻詩文,數蒙獎勵。下聯典指戰國時期的莊周,其妻死,周箕踞鼓盆而歌。
  肇於閩源於粵;作於祖述於孫: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南華秋水遺韻;錦繡桃源流風: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七言通用聯:
  有可讀史二千遍;莊周著經十萬言: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諸生莊有可,亦名獻可,字大久,武進夫。博通經史,自言讀至二千餘遍。有《春秋注解》等。下聯典指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莊周,宋國蒙人(今安徽蒙城,一說今河南商丘),做過漆園(今渦河北岸)吏。楚莊王聞其名,用厚幣相聘,許以爲相。他表示寧爲“孤豚”,不作“犧牛”,甘願逍遙物外。著書十萬餘言,號《莊子》。漢志列於道家,與老子並稱爲道家之祖。唐天寶初,詔號爲《南華真經》。
  獻詩博詞林之譽;築陂利福清之民: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番禺人莊有恭,字容可,號滋圃,乾隆年間狀元,曆官修撰、侍講學士、光祿寺卿、兵部右侍郎、江蘇巡撫、江南河道總督、刑部尚書、福建巡撫。風度端莊,爲官清勤。工書法,風格圓勁,片紙隻字都爲人重視,爭相珍藏。曾在翰林院獻詩文,數次穫嘉獎。下聯典指北宋朝時期的莆田人莊柔正,元符年間任福清知縣。曾改築天寶陂,在陂帝大榕樹下辦案,凡投訴者都要背一塊石頭,理曲者則搬運石塊贖罪。陂以石爲基,又熔鐵加固,數月完工,改名元符陂。可灌溉數萬畝農田,百姓得其利。
  福令溥百年之利;翰林標四直之名: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莊柔正事典。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莊昶事典。
  源來錦繡無雙本;派衍青陽第一枝: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海滄鎮祥露莊氏宗祠楹聯。
  天馬回頭穇上路;文山挺秀奠莊江: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海滄鎮祥露莊氏宗祠楹聯。
  菲島思恩業耀祖;青陽懷祖名光宗: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西溪鄉祥露莊氏家廟楹聯。
  青陽衍派開祥露;錦繡光輝照西溪: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西溪鄉祥露莊氏家廟楹聯。
  青陽流派源流遠;錦繡傳芳世澤長:此聯爲台灣省台南市佳里鎮營頂莊氏宗祠楹聯。
  華夏無山賜錦繡;五洲有土播芳馨:此聯爲福建省晉江市錦宅莊氏宗祠楹聯。
  青陽梅樹根株老;菲島椰林枝葉榮: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天水源長承雨露;永春澤厚占晴暉: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八言以上通用聯:
  山嶽鍾靈騰蛟起鳳;人文薈萃濟世經邦:此聯爲福建省晉江市錦宅莊氏宗祠楹聯。
  永春桃源錦繡故里;南海椰島瑉城新風: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經演南華,潦園遷吏;節高東淳,光武故人:此聯爲台灣省台南市佳里鎮營頂莊氏宗祠楹聯。
  錦書南華,道諧春秋義:繡綴北鬥,光照天地心:此聯爲台灣省台南市佳里鎮營頂莊氏宗祠楹聯。
  天朗風和,人文長衍慶;水深流遠,祖德永留芳:此聯爲台灣省台南市佳里鎮營頂莊氏宗祠楹聯。
  家廟重輝,西溪添異彩;子孫發奮,祥露展宏圖: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西溪鄉祥露莊氏家廟楹聯。
  清水朝堂,世代源流有意;陽光有彩,子孫發達可期:此聯爲台灣省台南市佳里鎮營頂莊氏宗祠楹聯。
  桃源肇蹟,開閩宗之丕基;錦繡流芳,傳世祥之鼎榮: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翰苑能臣,直諫内廷張火;漆園名吏,高隱南華著經: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名臣慶昶的事典。下聯典指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莊周事典。
  錦棟彫梁,宇壯堂華宗祖德;繡山繪水,地靈人傑振家聲:此聯爲台灣省台南市佳里鎮營頂莊氏宗祠楹聯。
  錦繡禦墨,龍輸殊恩光闕北;銀城蔔居,馬蹄佳簽應西溪: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西溪鄉祥露莊氏家廟楹聯。
  祥煥雙村,海驕西溪開國族;露滋七朵,芝蘭玉樹茂庭階: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西溪鄉祥露莊氏家廟楹聯。
  山從錦繡,一開詩禮由來遠;水接桃源,千載衣冠特遠尊:此聯爲福建省南靖縣奎洋鎮莊氏大宗祠聯,祠祀開基祖莊三郎及派下先祖。
  天水溯流風,派衍桃源歸一本;青陽蕃奕葉,地鍾祥露發千枝: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海滄鎮祥露莊氏宗祠楹聯。
  根紮桃源青陽,衍派五秀繁茂;支分銀邑祥露,兩梓七蓮芬芳: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西溪鄉祥露莊氏家廟楹聯。
  開水衍汪洋,一派宗支流祖澤;桃源開龜島,萬家錦繡屬孫林:此聯爲福建省南靖縣奎洋鎮莊氏大宗祠聯。
  同廷中植王晉,三槐奕葉重光七朵;古山下種竇燕,五桂並根先占一枝:此聯爲福建省晉江市錦宅莊氏宗祠楹聯。
  勝地占青陽,門對三台,台光永耀;本支分錦繡,源流百世,世澤長綿:此聯爲福建省晉江市青陽鎮莊氏家廟楹聯。
  跡肇宋時啟我後人,允見規模擴大;祠興明朝繩其祖武,幾經閥閱增高:此聯爲福建省晉江市青陽鎮莊氏家廟楹聯。
  二千年箕裘傳承,神州世系源流遠;一萬里海島開拓,菲國光華事業興: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天水源,錦繡脈,俎豆千秋福柞久;南洋志,椰子情,馨香百代海天長: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宗族菁衍,欣瓜瓞綿綿,枝葉蔚蔚;祠宇軒昂,望海波盪盪,白雲悠悠: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祥開百世,海嶠溪西,各奠方隅聚國族;露濡七朵,蘭芽桂萼,永蕃奕葉爲馨香: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海滄鎮祥露莊氏宗祠楹聯。
  天水源頭,錦繡峰阿,山高水源思先德;菲濱島上,瑉尼市間,葉茂枝繁禱後蔭: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天水流芳,青陽衍派,七系雙村承玉露;古山祖德,勤勵宗光,千支百世占禎祥: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海滄祥露莊氏宗祠題聯。
  祥臨文圃,福蔭鄉民,村增廣宇人增壽;露潤海滄,澤滋梓里,社湧英才地湧金:此聯爲福建省廈門市海滄祥露莊氏宗祠題聯。
  自唐發祥以來鼎甲簪纓,蟬聯錦繡無雙地;入閩著姓而後吳齊浙鄂,派系桃源總一家:此聯爲福建省永春縣湖洋鎮莊府始祖家廟楹聯。
  承祖德由永春跨海而來,披荆斬棘創基業;展宏圖憑菲島迎潮而上,破浪乘風向未來:此聯爲菲律賓島馬尼拉莊氏宗祠撰聯。
  承恩禦墨親頌,自宋至明,奕世簪纓誇錦繡;先祖宏圖大典,由閩遷粵,本支派瓞溯桃源:此聯爲廣東省潮陽市庵埔莊壟公祠堂楹聯。
  培百世忠厚之基,積德無窮,開於閩、衍於粵;冠一榜英豪之首,大魁有種,作以祖、述以孫:此聯爲福建省永春縣湖洋鎮莊府始祖家廟楹聯。
  賜第沐皇恩,前少師、後家宰,五邑衣冠推錦繡;入廟思先德,左三子、右九孫,一朝簪笏半雲礽:此聯爲福建省永春縣湖洋鎮莊府始祖家廟楹聯。
  禦墨香流,錦繡山燦,百代之文章,後見孫繩祖武;仙鑪瑞壓,明光殿煥,千秋之作述,還誇奧紹閩京:此聯爲福建省靖江市馬洲莊氏大宗祠楹聯。
  錦繡恩濃禦墨,自明溯宋,寵賁千秋,頻惹禦香依王闕;桃源瑞藹春光,分晉入潮,本支百世,共道春色滿青陽:此聯爲廣東省潮陽市庵埔莊從公祠堂楹聯。
 
  福建省永春縣湖洋鎮莊府始祖家廟
  永春縣湖洋鎮錦繡山南麓的“莊氏家廟”,又稱“莊府”,原爲閩南莊氏開基始祖莊森故居,曾爲少師莊夏府第,迄今已有一千一百餘年的歷史。聽說,湖洋莊府出了四位狀元,兩位榜眼,成就當地一段佳話,令人神往。陽春三月的清早,我隨同該鎮的宣委志軍前往“錦繡山莊”,一睹先人俊傑的風采。熱心的村民聽說他們倆要來采訪,自發在前面引路。車行數里,拐過村里的一個岔口,前面兩棵數百年的老松樹伸展腰枝,猶如村民般熱情地迎接他們倆。再往前數百米,一座巍峨的閩南古大厝安然而立。
  閩南莊氏開基始祖莊森,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唐末隨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蔔居永春桃源里。九世孫莊夏,是南宋孝、光、寧宗的三朝元老,官至兵部侍郎,封永春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卒贈少師。其祖墓在湖洋鬼岫山,寧宗爲之改名“錦繡山”,遂有桃源莊氏“禦墨錦繡”、“錦繡傳芳”之譽稱。寧宗又賜莊夏建府第於泉州城,泉州莊府巷即因莊府而得名。千年來,莊森的後裔繁衍昌盛,播遷海内外,總數達百萬之眾。英俊輩出,自五代至清登進士第者就達九十六人,其中文武狀元四人,榜眼兩人,堪稱盛族。
  莊夏開府泉州後,子孫星移,經元至明,永春故宅盪棄殆盡。到明朝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吏部尚書莊欽粼等裔孫合資重修永春府第,稱“蓬萊堂”。清朝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於舊址建祠,是爲“莊氏家廟”。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修,請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毁於火,同年複建。1948年重加修葺。1985年遷居晉江青陽、惠安山腰的莊氏裔孫集資再爲翻建,家廟煥然一新。
  莊氏家廟爲五開間,二進深,單檐歇山頂磚石木結構,猶存宋明建築和雕塑風格,頗具名祠風韻。祠門前左側壁,豎嵌着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修祠時所立《示禁碑記》,由甘肅西寧道台莊俊元撰,當時永春州府出示,碑文細述桃源莊氏家廟及先祖墓葬變遷情況,告示周邊居民保護文物之戒例。大門前石柱刻聯曰:“自唐朝發祥以來,看鼎甲簪纓鵲起蟬聯,靈鍾錦繡無雙地;由閩中著姓而後,任吳齊浙粵支分衍派,本溯桃源總一家。”正門兩旁壁垛均用精雕岩石作花框型砌築。牆中垛皆由細雕之白色花崗岩石板砌成,與輝綠岩之窗雕相映和諧。兩旁下壁垛用整塊白色花崗岩石板浮雕一對麒麟。右邊門額匾題“禦墨”,左邊門額匾題“錦繡”。正中大廳兩邊壁書莊氏家訓“忠孝”、“廉節”大字。廳中柱聯曰:“賜第沐皇恩,前少師,後塚宰,五邑衣冠推錦繡;入廟思先德,左三子,右九孫,一朝簪笏半雲仍。”誇耀桃源莊氏的顯赫歷史。廳上懸掛着莊安世、莊際昌、莊有恭、莊培因“狀元”匾共四面,莊奇顯、莊存與“榜眼”匾共二面。
  遍觀各地家廟,恐無如此榮耀也。清朝邑人邱人龍游莊氏家廟,賦詩《湖陽莊少師祠》:“三台翠堪,松柏青綿綿。古廟半村路,荒橋群壑煙。斯人竟千古,風雅緬遺篇。落日空台望,春愁叫杜鵑。”莊氏家廟於2002年1月被列爲永春縣級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莊姓典故、趣事
  涸轍之魚
  源於《莊子·外物篇》,出自一個寓言故事。相傳戰國時期,著名學者莊周家庭生活非常拮據,經常向别人借糧。有一天他向監河侯借糧。監河侯是一個既吝嗇又愛面子的人,他假惺惺地對莊周說,不用說借給你糧食,就是借給你三百金都可以,但是要等到秋後我收到租子後才能借給你。莊周聽後非常生氣,他講下面這個故事。莊周說他在來監河侯處所的路上,聽到呼喊聲,回頭一看,發現在地上的車轍中有一條鮒魚,他好奇地問鮒魚爲何呼喊。鮒魚說他是東海龍王的大臣,不幸落難於此,想讓莊周給他一升半鬥之水,這樣就可以救他一條命。莊周聽後說:“可以,我將要到南方游說吳、越國王,到那邊後引來長江水救你,好吧?”鮒魚聽了以後生氣地說:“我失去了水就無法自下而上,這是你所知道的。如今,我隻求你一點點水,而你卻許諾這樣的大話,等你引來江水,我早都渴死了,你還不如把我送到幹魚店里讓我等死吧!”監河侯聽了非常尷尬。後來,人們就用“涸轍之魚”來表示身陷困境,急待援救。唐朝王勃的《滕王閣序》里就運用了這個典故:“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亡羊補牢
  源於《戰國策·楚策四》。戰國時期,楚襄王整天淫逸享樂、不理朝政,奸臣州侯、夏侯等又不離其左右。當時有一個名叫莊辛的大臣勸諫楚襄王,如果再這樣下去,楚國一定會滅亡的。可是楚襄王不但不聽,反而把莊辛大罵一通。莊辛於是率領全家到趙國去了。果然沒過多久,秦國就大擧進攻楚國,楚國内部空虛,無力抵抗,最後楚襄王被迫逃到城陽。這時他才意識到莊辛的話不錯,於是派人到趙國去請莊辛。莊辛回來後,楚莊王内疚地對莊辛承認了錯誤,問莊辛現在應該怎麼辦。莊辛誠懇地回答道:“我聽見人們說,看見兔子而回頭招呼獵犬,還不算太晚;羊跑了才去修補羊圈,也不算遲。”楚襄王聽從了莊辛的建議,果然收複了淮水以北的失地。後來,人們用“亡羊補牢”來比喻事情出了差錯,如果及時補救還有希望。
 

 

莊姓名人

莊姓歷史名人

  莊周:(公元前369~前286年待考),尊稱莊子;宋國蒙人(今安徽省蒙城,一說今河南商丘)。著名戰國時期思想家。
 
  莊舄:(生卒年待考),亦稱越舄;越國人。著名戰國時期的楚國大臣。
 
  莊蹻:(生卒年待考),亦稱莊嶠;楚國人。著名戰國時期的楚國將領,第一代滇王,在位時間從公元前278~前?年待考,終年歲數待考。
  楚頃襄王時率軍通過黔中向西南進攻,越過且蘭、夜郎,直到滇池附近。後因黔中被秦國攻占,與楚國斷絕了交通,便在滇稱王。
  公元前三世紀初葉,楚頃襄王派莊蹻率兵通過黔中郡(今湖南常德)向西南進攻,溯沅水而上,攻占且蘭(今貴州平越),征服夜郎國(今貴州西部地區),一直打到滇池地區。後因黔中郡被秦軍占領,莊蹻歸路斷絕,便留居滇池地區爲王,變服從俗,融合於滇人之中,建都於今雲南省的晉寧縣附近。
  據典籍《中國歷史大事年表》記載:楚將莊蹻於公元前276年入滇稱王;至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滇王歸顺於中央政府,漢武帝正式冊封滇王,並給莊蹻的後人頒賜了“滇王印”,以其地置益州郡(郡治在今昆明市的晉寧縣),從而奠定了昆明市建城的歷史。
  這里靈山秀水,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有煙波浩渺的五百里滇池,雄奇壯麗的山川湖泊,絢麗多姿的彩雲流霞;水色山光、田園村舍,蒼林翠樹,怪石奇崖,以及寬闊的滇池和漫長的湖岸線,形成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和雄奇壯麗的自然風光。
  作爲滇文化發樣地,晉寧縣石寨山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發掘的西漢6號墓中,出土了金質“滇王之印”和一大批漢代文物。這枚金印的出土,曾被考古界譽爲中國三大出土奇蹟之一、是在滇文化探究中里程碑式的一個重發現。
  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記述:“始,楚威王時,使將軍莊蹻將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莊蹻者,故楚莊王苗裔也。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千里,以兵威定屬楚。欲歸報,會秦擊奪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還,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近年來,研究滇文化的優秀學者黄懿陸經仔細考證、研究,認爲楚將莊蹻及其所率領的大軍“至滇池”的時間,應在公元前299年“莊蹻暴郢(在郢都邀集部眾、囂聚鼓噪)”至公元前276年之間;其後,因歸路被秦“擊奪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所致,無法回歸楚國,於是才居留於原地,以兵威建立了古滇王國。
  在春秋戰國時期,巴、蜀分别是地處今重慶市、四川省的兩個諸侯國:巴與楚時有聯合,而蜀與秦則聯繫緊密,它們各自雖然也會出現矛盾、發生戰爭,但依然還是分屬兩個利益集團。公元前316年,秦國伐蜀平巴,其後設置了歸屬自己的蜀郡,派張若爲郡守。自此,秦在軍事上領先於楚,處於十分有利的地位。
  公元前308年,秦將司馬錯帶領十萬大軍從巴蜀乘船沿江而下,攻占了楚地黔中。隨後,黔中雖被楚軍奪回,但楚國之戰略劣勢已無法扳回。
  公元前301年,齊、韓、魏三國因痛恨楚懷王反複無常、撕毁反秦盟約的背信棄義之擧,合兵伐楚。垂沙(今河南唐河)一戰,楚軍在三過聯軍合攻之下敗績,楚軍大將唐蔑戰死。公元前299年,秦國誘騙楚懷王應約赴秦議事,楚懷王抵達武關,即遭軟禁,由此而發現中了奸計。秦國要挾懷王,如果不答應割讓楚巫、黔中郡於秦,就不得歸楚。在戰略地理上,黔中郡對楚國的安危十分重要,被秦拘留的楚懷王雖然昏庸,也懂得守土有責的道理,他寧死不屈,決不讓地,於是再也沒有返回楚國。
  公元前280年,秦國再度發兵,一邊派司馬錯從蜀郡率戰船萬艘、軍兵十萬,顺江而下,大擧伐楚;一邊派白起由山西揮師南下,攻打的西北邊境……雙方不依不舍,拼命爭奪。在這場戰爭中,楚之巫郡、黔中郡被秦軍所占。
  爲了鞏固戰略後方,楚國將軍莊蹻於公元前279年主動請纓,向頃襄王提出,要反攻黔中,以保家衛國。《史記·楚世家》記載:“襄王乃收東地兵(莊蹻統率的軍隊),得十餘萬,複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爲郡,距秦。”當楚頃襄王批准了這一方案後,莊蹻馬上西征,一擧收複“江旁十五邑”,戰功赫赫。
  次年,秦軍大將白起攻陷楚國郢都(今湖北紀南城),楚國王室東遷;莊蹻因退路被秦軍切斷,就隻好率軍繼續前行,來到蠻荒渾沌的雲貴高原。向西進發的莊蹻征服了夜郎部落,到達滇池地區。當時,這一帶分布着“勞浸”、“靡莫”等數十個部落,其中以“滇”部落最大。楚軍抵達這里後,當地各部族紛紛歸顺,莊蹻及其部下既然無法歸返故國,於是隻好留下來,與滇池地區的土著居民一道從事開發和生產,建立了遠避中原帝王統治的自由的滇王國。
  莊蹻在滇地最早建起來的城,叫“苴蘭城”,這里地處滇東、滇西交通要道,又三面環山,南臨滇池,地形險要,適於築城固守,扼守滇國門戶,更兼之土地肥沃,農業生產已達一定發展程度,從此,莊蹻就在這里當了滇人的王;苴蘭城,也就是後人所說的“莊蹻故城”。
  至於“苴蘭”得名,應該是“且蘭”的異寫。據史籍《後漢書》的記載:“莊豪(蹻)從沅水伐夜郎,軍至且蘭,椓船於岸而歩戰。”看來,正因爲莊蹻非常看重這進入雲貴高原的第一仗,所以後來將所築的第一座城,也叫“苴蘭”。
  按照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的說法:“莊蹻者,故楚莊王苗裔也。”據文獻考證,他是楚莊王之後,故即以莊王之諡為姓。可爲什麼像這樣一位王室子弟,還會發生前面所提及“莊蹻暴郢”的嚴重事件呢?這還要從楚威王時楚滅越之戰說起: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利用齊、越矛盾,發兵討伐占據着長江三角洲一帶的越國。越王被殺,其宗室子弟互不統屬,皆臣服於楚。此前吳滅於越,越又被滅於楚,故吳越之地均歸屬於楚之疆域。據長江大學魏昌在《楚國史》中考證,越人與楚人同源,羋姓,最早生活在古雲夢澤的楊水流域,後來因戰亂遷諸長江三角洲一帶以及華南廣闊區域内,被稱之爲“百越”;楚滅越之後,越人歸降之兵因來自於楚國的“東地”或“東國”,因而被稱之爲“東地兵”。
  東地兵即是由指百越民族歸降於楚軍隊,驍勇善戰,由於楚威王非常信任莊蹻,所以就派他統領這支部隊“循江而上”,也就是讓他們駐守於長江沿線。
  公元前301年,齊、韓、魏三國伐楚,楚軍大將唐蔑戰死;次年,齊、秦聯盟,准備再度進攻楚國,楚懷王大驚失色,派出太子熊横入齊作爲人質,離間齊國退出齊、秦聯盟。接下來,懷王被秦國所拘,太子又被作爲人質扣留於齊,致使楚國的局勢十分惡劣。
太子熊横之弟子蘭亟欲想乘亂登基,但遭到昭睢、屈原等大批正直大臣的反對,眾人呼籲趕快赴齊索回太子,歸國理政;太子眼見王位難保,也急於回國,於是不惜與齊國草簽協議,允諾割讓楚國東地六城、合計五百里於齊,以求脱身。
  公元前299年,太子熊横歸國,就在其即將登基之前,齊國派出戰車五十乘,陳兵於邊境,威逼楚國兑現割讓東地的諾言。鑒於楚國當權者所割讓出的土地都是東地兵的世居家園,所以他們憤慨至極,紛紛反對。
   不久,熊横登基,是爲頃襄王。楚國將要割讓給齊國的東地六城,幾乎占去疆域的一半領土,於是在是否割讓的問題上,爲楚頃襄王建言獻策的謀臣各執一說,同意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認爲楚守不住東地,主張向秦求助者也有之……作爲東地兵的統帥,莊蹻對於楚國當局這種擧措失當,有辱祖先的喪權失地之罪責非常憤怒,於是聚眾起兵,據地自治,颺言不再聽從頃襄王的號令。這就是典籍《荀子·議兵》上說的:“唐蔑死,莊蹻起”那段歷史。
  然而,莊蹻畢竟是楚莊王的後裔,在他的身上,永遠流着楚人的血。所以到了公元前280年秦國兵分兩路,分别從蜀郡、山西以鉗形攻勢大擧進犯之時,他依然放棄“暴郢”中所作出抗拒當局、據地自治的決定,進而從大局出發,出兵抗秦,肩負起了收複黔中、保衛楚國後方基地的重任。
  十餘萬東地兵士在將軍莊蹻的率領下,對江南、巫郡、黔中郡沿長江一線溯流發起反攻,在當時雖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郢都即將失陷的危局;而楚國王室的東遷,又使莊蹻“欲歸報,會秦擊奪楚巴、黔中郡”戰略的設想化爲泡影,但這一壯擧,終究是楚國史上軍民一心、同仇敵愾抗擊強秦不容抹殺的一次重大行動。然而,由於這一擧措事實上維護了楚國的利益,所以後來維護秦國利益的商鞅和韓非子都在其《商君書》、《韓非子》中,借助於曾有過的“莊蹻暴郢”事實,厚誣莊蹻爲贼爲盜,在他身上潑下了一盆盆髒水。
  在我國歷史上,莊蹻是第一個統一開發西南邊疆的歷史人物,而“莊蹻王滇(作動詞解,意爲稱王於滇)”的歷史功績,是其在滇地延展了楚文化的脈流,並使之通過與古滇文明的相融合而愈加燦爛輝煌。
  作爲一名楚國的大將軍,由莊蹻率領的數萬名餘東地兵,堪稱文明之師。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以兵威定屬楚”,即以和平進軍的方式,威服滇地部族民,讓楚國的勢力範圍抵達雲貴高原;其次是“變服,從其俗,以長之”,即是將受到楚文化之人文教化的男性軍士悉數本土化,變易服飾,更改習俗,均在滇池定居下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這樣一來,由於他堅持了民族融合的先進政策,因而不僅給滇地帶來了楚國輝煌燦爛的文化,加速了滇地的經濟進步與社會發展;同時也加強了雲南少數民族與中心地域經濟與社會的聯繫,並且爲此後中央政權進入西南邊疆,置郡設官而解除了民族隔閡的繁籬。
  莊蹻的歷史功績,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得到了中肯的歷史評定,這正如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所說:“太史公曰:‘楚之先豈有天祿哉?在周爲文王師,封楚。及周之衰,地稱五千里。秦滅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漢誅西南夷,國多滅矣,唯滇複爲寵王。’”這也就是說,正因爲莊蹻在我國西南邊疆開發史上功不可沒,所以使得楚在先秦時期的各諸侯國中被認爲是唯一受上天特别眷顧的國家;即使是到了司馬遷生活的時代,漢武帝幾乎誅滅了湘、粵、桂、黔、滇等地各個裂土分疆的小國,但對於作爲“楚苗裔”的滇國也格外寵愛!
  現在看來,莊蹻在祖國受到侵略時奮起抗爭的志士仁人。雖然由於其生活閱曆、氣憤秉賦、行爲方式,乃至人生歸宿都大相徑庭,然而卻都以各自的生命閃光,爲中華民族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如果說二人還有所區别的話,那隻不過莊蹻的故事沒有得到廣泛流傳而已。所以,時至今日,由於受《商君書》、《韓非子》等古代典籍的影響,還有不少人認爲莊蹻是個跛足的(蹻字本意爲蹺、即是蹶子)神祕人物、是個一度糾眾囂聚、抗法“暴郢”的江湖劇盜。
  莊蹻入滇立國,最初是爲了回救楚國,故對秦實施防守戰略:他在東邊的曲靖布下重兵,防秦進攻;在西邊進軍楚雄,以擴大滇國地盤;其勢力北抵東川,聯合同種同族的僰人;南達蒙自,結交滇東南的土著越人,自己則在滇池東岸建都立國,乃是據中心觀望八方,以靜制動。與此同時,莊蹻還以其統領的東地兵軍士,爲西南邊疆人民帶來了楚國超卓的青銅器鑄造技術,以及已經開始出現的鐵器以及生產技術。
  雲南考古學界在位於滇池東岸的天子廟古墓群第41號墓出土文物中,發現有一具巫師紋銅鼎;其口徑五十釐米、底徑三十八釐米、通高三十二釐米,爲雲南文化出土物中所僅見。春秋戰國時期,鼎一直是國家重器。據文獻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一簋;在這里,鼎代表着國家。這具青銅鼎的三足,均鑄有巫師浮雕。那巫師一手持法器,一手持兵器,突出其上通天神,下助蔔王權的神奇魅力,這顯然是楚地巫文化的孑遺。
  莊蹻紮根邊疆,思念故國,更重要的是在政務管理上體現出了楚國人崇尚自然、突出個性、開放自由的崇高理想。據古文獻表明,由莊蹻所管理的滇王國,人們享有一定的自由度,各族群眾在漁獵農耕之餘,盡情地享樂歌舞,由於政務管理上的寬刑簡政,輕徭薄賦,同時也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經濟形態和社會狀況。
  這里還是西南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這條路起自郢都,西抵南亞次大陸摩揭陀王國的華氏城(今印度巴特那),也就是說,它連接起了長江中游和恒河中游當時世界上經濟最爲發展的兩大地區。自此,多國商人、南北民族在這里匯聚,商貿帶來了文化交流,過往商人也沉醉於古滇國歌舞的海洋中,古滇國對外交往頻繁,人民熱情好客,使這里的茶馬古道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
  郭沫若生前在留宿雲南楚雄時曾寫下了著名的《七律·莊蹻通滇》一詩:“莊蹻通滇肇鍚名,楚威遠振古邊城,濮髳北會無遺蹟,諸葛南巡有舊營。民族塤篪真協睦,農田禾黍好收成,海椒到處紅成串,百貨欣看彩色駢。”今天,人們應當歷史地、公正地評價莊蹻。
 
  莊青翟:(公元前?~前115年待考),漢高祖時大將、武強侯莊不識之孫。著名漢朝大臣。
  漢文帝時襲爵武強侯。武帝時曾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漢元狩六年夏農曆4月,被任命爲丞相。
  任相三年,在漢元鼎二年冬,有人盜挖了漢文帝皇陵中陪葬的錢幣,莊青翟上朝的時候便與御史大夫張湯約好一起向漢武帝請罪。可是到了漢武帝面前,張湯卻沒有請罪。
  漢武帝命御史大夫追究此事,張湯便上奏說“丞相早就知道是何人所爲”,莊青翟因此很害怕。
  丞相的三位長史朱買臣、王朝、邊通素受張湯斥責而萌生怨恨,於是便與丞相謀劃,上奏道:“張湯向皇帝奏請施行法令時,商人們總是先知道而能囤積居奇,賺了錢後又分給張湯。”
  漢武帝於是問張湯,而張湯卻裝做不知道,此時又有人上告說張湯誣陷前御史中丞李文謀反,於是張湯上書道:“陷害臣的,是丞相三長史。”之後便自殺了。張湯爲高官數十年,死時家產還不到五百金,他的兄弟們想厚葬,他母親卻說:“張湯身爲天子的大臣,卻遭受惡言中傷而死,何必要厚葬?”
  漢武帝聽說後,便殺了那三位長史,又將丞相莊青翟逮捕入獄。當年農曆12月25曰,莊青翟於獄中自殺。
 
  莊忌:(生卒年待考),亦稱嚴忌;會稽吳人(今江蘇蘇州)。著名東漢道家、文學家,嚴氏鼻祖。
  莊忌的思想傾向老莊學說,提出退身窮處,除累返真的人生哲學。他認爲現實生活混濁黑暗,一無是處。後避漢明帝劉莊諱改名嚴忌,常與鄒陽、枚乘等唱和,是梁孝王門下著名辭賦家。
  遺憾的是,莊忌的許多重要著述皆湮滅於歷史長河中,僅留有《哀時命》一篇,爲騷賦。
  莊忌在《哀時命》中,感歎屈原生不逢時,空懷壯志而不得伸。此賦純屬騷體,保持了西漢早期騷賦所具有的文學特點,感情真摯,篇幅短小精悍,是所有詠屈賦中的極佳之品。
 
  莊徽:(生卒年待考),颺州江都人(今江蘇颺州)。著名北宋官吏。進士出身,曆任徽猷閣待制、平江太守等職。居官有令名,無秋毫之累,以通奉大夫致仕。
 
  莊柔正:(生卒年待考),福建莆田人。著名北宋官吏。宋元符年間任福清知縣。曾改築天寶陂,在陂帝大榕樹下辦案,凡投訴者都要背一塊石頭,理曲者則搬運石塊贖罪。陂以石爲基,又熔鐵加固,數月完工,改名元符陂。可灌溉數萬畝農田,百姓得其利。
 
  莊綽:(生卒年待考),福建泉州惠安人。著名宋朝官吏、學者。最高職任過鄂州、筠州知府。其學有淵源,多識軼聞舊事。有《雞肋篇》、《杜集援證》、《炙膏肓法》、《本草蒙求》等。
 
  莊夏:(公元1155~1223年),字子禮,福建泉州永春桃源里湖陽人(今福建泉州永春湖洋鎮)。著名南宋大臣、學者。
  莊夏生於宋紹興二十五年。少年時喪父家貧,跟兄莊晦學習,弱冠精通禮經,入太學就讀。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考中進士,出任寧國知縣,後調贛州興國知縣。任内施政重教化,興學校,清賦税,剔蠹弊,息爭訟,剖疑獄;對貧赤戶欠税逃亡,則給錢代納,政聲卓著,民均感其德。後曆任太常博士、轉運判官、尚書郎、軍器監太府少卿、漳州知府、宗正少卿(兼國史東宮直學士和太子侍讀)、兵部侍郎等官職。
  莊夏在任兵部侍郎時,史彌遠爲宰相,朝内官員都不敢言談邊境及宮廷祕密大事,獨莊夏直言“西蜀潰卒,宜討宜招;江淮制閫,宜分宜合;山東忠義,宜剌宜汰”。請詔令“侍從兩台諫自爲議狀,大臣類聚以聞”,忤史彌遠之意,言皆不用。莊夏即一再上疏引退,朝廷授予寶謨閣待制奉祠,進煥章閣待制。自此,他退歸閭里,閉門著書,自號藻齋老人。
  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莊夏被封爲永春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並賜建府第於泉州古城内,始自所居永春蓬萊山遷往泉州府第住居。
  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逝世,贈少師。宋寧宗爲其像題曰:“天生美質,學業逍遙。堅冰志操,曆仕三朝。忠言逆耳,書史所標。宗祀繁衍,百世不祧。”其優遇如此。莊夏對經學深有鑽研,著有《禮記解》、《國史大事記》、《典故備志》、《遺文》二十卷。
  莊夏在泉州古城賜建府第所在的巷,就被人們稱爲“莊府巷”。莊夏府第後改爲莊氏祠堂,即現泉州酒店所在地。莊夏的府第、祠堂遺址現雖不存在,但人們習稱的“莊府巷”卻一直被沿用下來。而今的莊府巷已拓寬爲商業性大街,泉州市人民政府駐地也在莊府巷。
 
  莊昶:(公元1437~1499年),字孔暘,號木齋,晚號活水翁,學者稱定山先生;應天府江浦孝義鄉人(今江蘇江浦東門鎮)。著名明朝官吏、學者。
  莊昶“自幼豪邁不群,博嗜古學,文采過人”,於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鄉試中擧人,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中進士,改庶吉士,後授翰林院檢討。當時主考官劉定之、柯潛閱卷時讚歎曰:“江浦何如山川而生斯人耶?”
  莊昶熱愛人民,不滿腐朽的封建統治階級,對民間疾苦充滿同情。他在《端午食賜粽有感》一詩中寫道:“蓬萊宮中懸艾虎,舟滿龍池競簫鼓。千官曉綴紫宸班,拜向彤墀賀重午。大官角黍菰蒲香,彩繩萬縷雲霞光。天思敕賜下丹陛,瓊筵侑以黄金觴。東南米價高如玉,江淮餓莩千家哭。官河戍卒十萬艘,總向天廚挽飛粟。君門大嚼心豈定,誰能持此回凋殘。小臣自愧悠悠者,無術救時真素餐。”這首詩通過端午節時,皇宮中觥籌交錯、鼓樂升平和江淮一帶米貴如玉、饑民遍野的強烈對比,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然而無術回天的複雜心情。
  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農曆11月,明憲宗朱見堔不顧國庫空缺,擬於元宵節大張燈火,令朝延文官獻詩進賦,歌功頌德,粉飾太平。莊昶與翰林院編修章懋、黄仲昭一道上《培養聖德疏》:“……今煙火之擧,恐非堯舜之道,煙火之詩,恐非仁義之言……”,觸犯皇帝,庭杖二十,貶謫爲桂陽州判官。章、黄二人也同時被貶。此前,他們的好友羅倫也因言事被黜,轟動京城,時稱“翰林四諫”。由於群臣力諫皇上,爲莊昶求情,乃將莊昶改調南京行人司左司副。
  明成化七年,莊昶父母相繼亡故,按封建禮儀“丁憂”,回到原籍浦口。喪除,他不願再爲官,隱居定山二十七年,以詩書自娛,教授生徒。
  隱居期間,他生活清貧,潔身自好,有時以野菜充饑,卻經常省下錢糧接濟貧民。明成化十八年,浦口鬧饑荒,莊昶不但自己賑濟家鄉百姓,還勸有糧者在寺廟中施粥,以救饑民。他從不接受官僚的贈與。莊昶房屋破漏,江蘇巡撫王恕欲贈白銀十五鎰,他拒絕說:“私室可官辦乎?”當時,過往但尚未上任的官吏拜訪莊昶,他在别館接待,已經上任的,他概不接待,因此自號“木齋”。
莊昶隱居定山,建有定山草堂,在草堂左右以石堆壘假山,植以青竹數千竿。莊昶自己寫道:“予在定山種竹,天峰閣左右各千餘竿,有若屏然。每大雪,竹更蒼翠,予坐其間,意甚適也……”草堂旁有天峰閣、半雲亭、霽月溪等,還建有春風亭、谿雲亭、活水亭、鳶飛魚躍亭、回海亭、天地一我亭、東顧亭七亭。因在“珍珠”、“卓錫”二泉合流處建“雙泉橋”、“活水亭”,莊昶又自號“活水翁”。
  莊昶對定山珍珠泉景區的建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人傑地靈,美麗的景觀吸引着無數名士騷客光臨。明朝奉父命從師莊昶的江南四才子之一文徵明多次到定山草堂拜訪莊昶,曾寫下《謁莊先生留宿定山草堂》詩。詩曰:“十畝青松四面山,草堂宛轉亂流間。若非清福安能到,百訪高賢暫得閑。竹圃氓雲秋濯濯,水舂供枕夜潺潺。就中何事獨堪羨,國事人非不可關。”莊昶爲官清廉,爲人正直,不與封建統治者同流合污,是封建社會一位開明的士大夫,也是一位詩人,可稱是一位優秀的歷史人物,深爲當時及後世敬仰。
  在他去世一百多年後的明天啟初年(公元1621年),被明熹宗帝追諡爲“文節”。
  著留有《定山文集》,被收入《四庫全書》。
  如今,莊昶墓位於定山寺後山東側,土堆墓塚高3米,直徑6米。墓前原有明嘉靖時南京國子監祭酒湛若水撰寫的“定山先生墓碑”,現僅殘存半片。今有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年吏部尚書楊巍撰寫,南京戶部貴州清吏司郎中沔陽傅作霖刻石的莊定山詩碑,詩曰:“此老平生鐵作腸,詩篇每帶梅花香。若知出處惟漁父,自信粗豪過楚狂。江海高風雲滾滾,乾坤正氣尚堂堂。至今人到墳頭上,松柏常時有雪霜。”詩碑至今仍完好無損地立於墓前。
 
  莊際昌:(生卒年待考),字景說,號羹若;福建晉江人。著名明朝大臣。
  明萬曆年間狀元,因不願依附魏忠賢,還家不出。後起爲國子祭酒。
  明朝近三百年,泉州出了六百來個進士,但隻有莊際昌一個中了狀元。這是指人在泉州的,不包括泉州籍的擧子,和說梁克家是泉州的頭一個狀元同款。
  莊際昌才思敏捷,寫詩寫文很緊手,字也寫得很好。萬曆乙卯年,四十來歲時,會試得會元,殿試欽點狀元。
  那一科共取進士三百四十五人,其中有很多人後來成爲歷史名人,像崇禎皇帝死了明朝滅亡,擁立福王建立南明政權的大臣馬士英,明末抗金名將袁崇煥等,讓人稱做“名榜”,就像開八閩文運的歐陽詹,同榜的有韓愈等一批名人,讓人稱做龍虎榜。
  别人中狀元就做官,偏偏莊際昌中狀元卻出了問題。《泉州府志》内面記載說因爲“對策訛一字,爲忌者所摘,不受職而歸”。到底是錯什麼字,有人說是將“醪”字寫做“膠”字。這個說法較難成立。將“醪”寫做“膠”則大謬,按現時語文教師的說法叫做出現錯别字。科擧制度非常嚴格,試卷有差錯絕對不取,何況是殿試,人就會上綱上線說是“欺君”。
  而在民間傳說就很詳細了,說莊際昌已經是皇帝欽點的頭名狀元了,但是有人紅目嫉妒、找空找縫,發現狀元卷内面一字“馬”字寫錯。按古早馬字的繁體字寫法,下面應該得點四點,就是“馬腳一下踢,馬屎泄四節”。莊際昌金殿寫策論,因爲文章寫很長,時間沒夠用,趕趕緊緊將馬字的四點寫做一劃,交卷的時節時間伫伫到。本來咱平時寫字,行書草書,四點都會做寫做一劃的,沒算錯,但試卷要求是得寫正楷,一筆一劃一點都得規範,做得濫滲的。告的人又借題發揮,說什麼馬有四腳,四個馬蹄縛做一下就走,試卷字寫不對,哪會做得頭名狀元呀!告的人當然不敢說是皇帝目珠沒金,而是將罪過推給主考官,說主考官史繼偕和莊際昌都是泉州人,徇私舞弊,護自己的門生和同鄉。雖然告的人說呀振振有詞。但是皇帝已經欽點的狀元,既成事實,若隨便讓人告倒,皇帝自己也沒體面。況且,主考官是皇帝派的親信大臣,皇帝也沒去責備伊,追究伊的責任,所以莊際昌的狀元原是狀元,隻是沒封給官職,皇帝也沒讓莊際昌狀元游街,而是叫他去游學。
  莊際昌做人很樂觀,豁達大度,將游學當做參觀游覽佚佗,青衣小帽,在京城四處行四處看光景。他來到一座府第頭前,看見張燈結彩,鼓樂齊鳴,正在咧辦桌請人客。莊際昌不管三七二十一,進入去看見大廳主桌的大位沒人坐,就大搖大擺地落坐在主位了。
大位邊頭已經坐兩個朝廷命官。人說沒到京城不知官小,整個京城,皇親國戚,王公貴族密密群群,三兩步就會撞着一位“大人”。不過從邊頭這兩位官員的官服看,沒超過五品,在京城算是孫字輩的芝麻官。狀元若是有封官外任,常常是四品的黄堂知府,在京城做官常常是翰林院修撰,還是東宮侍讀,莊際昌根本就沒將這兩個放在目内。
  這兩個官員不知莊際昌是什麼角色,敢來占大位,聽他說官話外地腔,“是不是”說做“戲不戲”,就將他當做内山松,要將他趁索。三個人在大廳主桌例不相讓。文人冤家去相罵相打,最後總是比詩文做對來見輸贏。
  莊際昌合這兩個官員行酒令抽鬮來做詩。頭一個官員抽着一個“其”字,先念:“同其也是其,添水就是淇,去掉淇邊水,添欠則是欺——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將莊際昌比做狗。
  莊際昌抽着第二字“奚”,對嘴念說:“同奚也是奚,添水就是溪,去掉溪邊水,添鳥則是雞——鳳凰本是天上鳥,飛落凡間當做雞。”兩個官員聽了,猜說一定是游學的新科狀元了,真實是沒力伫着虎,要怎麼辦?
  第三個抽着“相”字,就念說:“同相也是相,添水就是湘,去掉湘邊水,添雨則是霜——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是合莊際昌講和,各人煞煞去。莊際昌笑笑,坐例大位咧飲吃一頓飽
  據記載,莊際昌中狀元卻沒官做,回倒來這厝吃自己,但是他很會樂觀對待生活,愛開玩笑,對青年人也以鼓勵爲主。到明天啟元年,明熹宗才補封他做了翰林院修撰,參加修國史,後來又叫他寫“起居錄”。
到明崇禎帝上台,又升莊際昌做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莊際昌忠於皇家,破病沒請假,勞力辛苦沒休息,五十八歲時在北京病逝。
  莊際昌未死的時候曾在家鄉起一座墓壙,題四字“羹元真息”,自己做一對聯:“百年忙半世,四大本歸虛。”泉州府文廟泮宮内還有一座莊際昌狀元祠。今經過重新修繕,已成爲文廟建築群的一個組成部分。
 
  莊一俊:(生卒年待考),字君斐,號八石山人;晉江青陽人。著名明朝大臣、文學家。
  明朝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擧人亞魁,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考中進士。
  曆官戶部主事、山西主考、擢吏部驗封司員外郎,升浙江布政司左參議,里人尊稱爲“吏部天官”。
  莊一俊爲官精強其職、剛正不阿、廉潔奉公、文行兼優,在泉州諸山水名勝留下大量詩詞墨蹟,加載《晉江縣志》,名列“文苑”。
 
  莊臻鳳(約公元1624——1667後):女,字蝶庵,三山(今颺州)人,清初著名琴家,師從徐上瀛。莊臻鳳不拘於虞山一派,兼采古浙、中州等各派之長,在藝術上具有一定的造詣。莊臻鳳作有十四首琴曲,各具特色,代表作是《梧葉舞秋風》。莊臻鳳幼年隨父居南京,因體弱多病,從虞山請來白雲先生醫病兼教彈琴。以後,又就正於當代名家,攻琴近三十年。他不拘泥於其師所授的虞山一派,而是兼采白下、古浙、中州各派琴家之長。因此,在藝術上具有一定的造詣。他在琴曲創作上,反對雷同,強調創新。認爲每譜一曲,必須“費盡構思”,這樣才能費盡構思”,這樣才能使作品的“音律句讀,弗類他聲”,如果一首樂曲沒有作者自己的“發明”,那就沒有資格作曲。莊臻鳳非常喜愛西湖的山水景色,經常到那里客居。"暇則屏居蕭寺,臥起禪榻。弄弦作響,木葉紛墜,冷風作響,木葉紛墜,冷風西來,薄寒中衣,蝶庵俯而思,仰而嘯",進行琴曲創作的構思。他彈琴近三十年來,所作的十四首琴曲,收在《琴學心聲》中,大部分是有歌詞的,都各具特色。如《太平奏》是“緩洪高潔”;《雲中笙鶴洪高潔”;《雲中笙鶴》是“綽注蒼老”;《鈞天逸響》是“斷續新奇”;《梨雲春思》是“淡以神全”;《禹鑿龍門》是 “節奏從容”;《臨河脩褉》是“柔處蓄剛”等。還作有的《梧葉舞秋風》和《春山聽杜鵑》流傳更爲廣山聽杜鵑》流傳更爲廣泛。所作十四首琴曲均收在《琴學心聲》之中。所作十四曲比較流行的是無詞的《梧葉舞秋風》和收在《松風閣琴譜》中的《春山聽杜鵑》(《琴學心聲·自序》、《思古堂集·王先舒序》)。
 
  莊有可:(生卒年待考),亦名獻可,字大久,或字岱久;江南陽湖人(今江蘇武進)。著名清朝學者。
  博通經史,自言讀至二千餘遍。有《春秋注解》等。
  莊有可沈粹内朗,喜讀書,無歧好。迨長,淡於名利,不以世故攖心,惟抱遺經,寢食與共。當其凝心冥求,耳目僅廢,塊然不複知有形骸,數十年如一日。兩游京華,爲侍講孫公、大學士劉公所知,延校中祕,考核翔審,見者服其精博,自以爲學問中粗蹟也。
  平居取諸經傳研窮義禮,參考禮制,句櫛字比,求其異同損益之故,使如軌轍之合,浩然無滯於心,然後合諸儒之書正其是非而自爲之說。首撰《周官指掌》四卷,族祖方耕侍郎大加歎賞。
  群經多有纂述,獨於《春秋》功力爲最摯。凡成《春秋注解》十六卷,《春秋字數義》一百四卷,《春秋天道義》九十四卷,《春秋人倫義》五十六卷,《春秋地理義》十六卷,《春秋物類義》六卷,《春秋字義本》四卷,《春秋小學》七卷,《春秋異文小學》一卷,《春秋地名考》二卷,《春秋人名考》二卷。其說謂:“孔子作《春秋》,屬之以詞,系之以事,其蹟也,非義也。若其義,則以字准數,以數集字,經之以天,緯之以地,而人物之倫類亦無不寓於其中。是故刪《書》百篇,所以觀政也;讚《易》十翼,所以窮理也;皆數也,皆與《春秋》相發揮而旁通者也。”又謂:“《春秋》一字有一字之義,一句有一句之義,以至一時一年有一時一年之義。一公與數公分之合之,又莫不各有其義。浸及屬辭比事,參伍錯綜,假借斷章,千變萬化,其義無窮,豈易以端倪測哉!然蔽以一言,則窮理盡性,達諸天道無不備矣。”陽湖左仲輔稱以爲“論甚奇,惜未能深究其說”。族兄葆琛於其《春秋小學》且有微辭。蓋義由獨創,與專尚考證,篤守家法者不同,宜乎難得解人也。
  此外,莊有可於《易》;有《周易集說》七卷,《易義條析》一卷,《卦序别臆》一卷,《周易原本訂正》一卷,刪輯《周易玩辭》二卷。於《書》:有《尚書經文集注》六卷,《尚書序說》二卷。於《詩》:有《毛詩說》五卷,《毛詩述蘊》四卷,《毛詩序說》一卷,《毛詩字義》五卷,《毛詩異聞》二卷。於《禮》:有《周官集說》十二卷,《考工記集說》一卷,《儀禮喪服經傳分釋圖表》二卷,《禮記集說》四十九卷。於小學:有《各經傳記小學》十卷,《傳記不載說文餘字》三卷,亦頗采宋元人說。
  莊有可爲人氣穆以愉,不立崖岸。見客喜坦率,不作寒暄語。惟雅疏貴游,授讀京師十年,刺不入公卿之門。季子詵男成士,官庶常,每報至,夷然若忘。或議其矯,殊未知曾不緣此爲輕重。以功力猛進,故中年精氣衰耗,心灼灼如焚,恒嚼黄連咽之。及子貴,迎養於署,猶晨夕手一編弗釋。卒年七十九歲。
 
  莊有恭:(公元1713~1767年),字容可,號滋圃;祖籍福建晉江,後徙居番禺(今廣東廣州)。著名清朝大臣。
  莊有恭自小聰穎,十三歲即通《五經》。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即被欽點狀元,公元1744年遷光祿寺卿,公元1746年特擢内閣學士,入都遷兵部右侍郎,公元1748年提督江蘇學政,公元1750年授戶部侍郎,公元1751年仍提督江蘇學政,並授江蘇巡撫。公元1756年特擢爲江南河道總督,公元1764年已被擢爲刑部尚書,次年爲協辦大學士。
  莊有恭一生清正,風度端莊,爲官清勤,勤政愛民,以“勤政愛民,清廉自勵”作爲爲官之道。
  當時江浙是全國的財賦重心,但常受海潮的影響。作爲江蘇巡撫,莊有恭自然把興修海塘作爲工作中心,曾主持浙江海塘工程,又疏清大修三江水利,著有《三江水利紀略》,其治水思想和方法至今尚有借鑒意義。
  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莊有恭逝世於福建任上,終年五十五歲。
  莊有恭工書法,風格圓勁,片紙隻字都爲人重視,爭相珍藏。他曾在翰林院獻詩文,數次穫嘉獎
  莊存與:(公元1719~1788年),字方耕;江南陽湖人(今江蘇武進)。著名清朝官吏、學者、經學家、教育家、常州學派的開創者。 莊存與著有《八卦觀象上下篇》、《尚書既見》、《毛詩說》、《周官記》等書。
 
  莊培因:(公元1723~1759年),字本淳,莊存與之弟;江南陽湖人(今江蘇武進)。著名清朝官吏、學者。
  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狀元。授職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那一科的榜眼王鳴盛後來成爲考據大師,而第二甲第四名的紀昀成爲大學問家,第二甲第四十名的錢大昕爲一代宗師。因此,莊培因的那一榜被稱爲“名榜”。
  清乾隆二十一年,莊培因出任福建鄉試主考官。清乾隆二十三年,出任福建學政,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清乾隆二十四年病死於任上,終年三十七歲。
 
  莊述祖:(公元1750~1816年),字葆琛,學者稱爲珍藝先生,莊培因之子;江南陽湖人(今江蘇武進)。著名清朝官吏、經學家。
  莊述祖生有至性,父殁甫十歲,君喪如成人。少長受經術於伯父方耕侍郎,而學文則取法舅氏彭先生尺木。乾隆丁酉,以官卷中式江南鄉試。庚子成進士。歸班銓選。乞假回籍,奉母以居。從事小學,治許氏書以先求識字。謂;“六書之義,轉注、諧聲最繁而無定說。”用《爾雅》之例,編《說文轉注》;用《廣韻》例,又博考三代秦漢有韻之文,編《說文諧聲》。說文之學,由是遂明,而周秦之書無不可讀者。乃更校《逸周書》,解《夏小正》。詩書次第皆有撰著。會部撤至,謁選得甘肅,援親老例改山東。初任昌樂,逾年調濰縣。在濰五年,整飭吏治,培獎士林,嚐以經義斷事,耆宿傾服。歲甲寅,大計卓異,引見,交軍機記名。忤和珅,抑不得進,珅敗,有知其事者始補入,則已乞終養矣。家居足蹟不至州府,亦不以書簡通當路,不與鄉人酒食之會。然遇後生以學問就正,即誨誘無所隱。侍母以孝,怡怡色養,未嚐一日離左右,凡十六年。彼母喪,時已六十有二。哀毁柴瘠,見者嗟歎。又五歲,亦病死。
  遺書幾百卷,不能盡刻,止先刊序例,使讀者可以尋繹。計:《尚書今古文考證》七卷,《周頌口義》三卷,《毛詩考證》四卷,《夏小正經傳考釋》十卷,《五經小學述》二卷,《曆代載籍足征錄》二卷,《弟子職集解》一卷,《漢鐃歌句解》一卷,《石鼓然疑》一卷,《珍藝宦文抄》七卷,《詩抄》二卷,李兆洛序之,極推其“博而能敏”。其餘《書序說義考注》二卷,《校尚書大傳》三卷,《校逸周書》十卷,《毛詩授讀》三十卷,《詩紀長編》一卷,《樂記廣義》一卷,《左傳補注》一卷,《穀梁考異》二卷,《輯鄭氏箴膏肓起廢疾發墨守》一卷,《五經疑義》一卷,《特牲饋食禮節記》一卷,《論語集解别記》一。卷,《明堂陰陽記》長編十卷,《古文甲乙篇》四卷,《甲乙篇偏旁條例》二十五卷,《說文古籀疏證》二十五卷,《說文諧聲考》一卷,《說文轉注》二十卷,《鍾鼎彝器釋文》一卷,《聲字類苑》一卷,校正《列女傳》凡首一卷,《史地決疑》五卷,《天官書補考》一卷,校定《孔子世家》一卷,《白虎通義考》一卷,目錄一卷。尤以《古文甲乙篇》發明書契,通平歸藏之義爲最精。惜稿多未刊,存佚不可知矣。

莊姓近現代名人

  莊希泉:(1888~1988),祖籍安溪龍門鎮,福建廈門人。著名愛國華僑領袖。1911年在海外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1925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47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82年經中共中央直接批准,以九十五歲的高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爲中共正式黨員。爲此,立下了終生的諾言“永愛中華,此志不渝!”是中國著名愛國華僑領袖、實業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僑務工作主要領導人之一。
 
  莊炎林:(1921~),莊希泉之子;祖籍安溪縣龍門鎮,福建廈門人。著名愛國華僑領袖、教育家。
  早年僑居新加坡柔佛、馬來西亞吉蘭丹。1940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莊希泉基金會主席,莊希泉紀念館籌委會主任,中國國際經濟科技法律人才學會會長等。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5年回中國就學,先後在上海民立中學、光夏中學、廣西桂林中學、廣西大學學習,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
  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在廣西參加抗日戰爭。
  1942年後,曆任廣西省委交通員、廣西大學地下黨支部書記,桂林市委書記等。
 
  莊公惠:(1937~),上海人。著名現代教育家。
  1957年9月畢業於天津大學化工系,大學本科文化,化工系無機物工學專業。畢業後留校工作,曆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曆任天津大學教務長、副校長,天津市副市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是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參加編寫有《基本有機化學工程》、《物理化學》,分穫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一等獎及二等獎。主要科研領域爲甲殼素及其衍生物對水中重金屬離子的清除。教學成果“讓學生帶着問題學,不斷引導學生思考,是高質量教學的關鍵”穫天津市1989年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984年擔任中央電大物理化學課程主講教師,並主編教材《物理化學學習輔導》。
  莊心一:(1955~),上海奉賢人。著名現代金融家。
  1971~1975年爲内蒙古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軍墾戰士。1975~1978年爲内蒙查幹諾爾鹼廠工人。
  1978~1982年在遼寧財經學院基建財務專業學習。1982年後,曆任中國人民建設銀行投資一部幹部、副科長、科長。1986年後,曆任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辦公室副處長、處長、信貸部副主任。
  1992年任國務院證券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1993年任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信托投資公司副總經理。1995年任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中共深圳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1997年任國務院證券委員會辦公室巡視員兼中國證監會培訓中心主任。1998年任深圳市政府副市長、中共深圳市黨組成員。1993~1998年期間,先後在職攻讀西南財經大學貨幣銀行學碩士研究生、陝西財經學院貨幣銀行學博士研究生。
  2002年7月任證券業協會主席。2003年12月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2005年2月起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
 
  莊則棟:(1940~),祖籍江蘇無錫人(一說颺州,其父莊惕生於辛亥革命後由上海遷居北京),出生於北京市。著名乒乓球運動員。
  莊鳳:(1919~),女,原名莊鳳仙;祖籍山東人。1936年參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國著名東北抗日聯軍女戰士、蘇聯紅軍遠東紅旗第88旅女傘兵,被戰友們譽爲“軍中女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曆任東北行政委員會委員、農業部東北水利總局辦公室主任、祕書處處長。1964年4月調入吉林省,任中共長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莊田:(1907~1992),原名莊振風;廣東萬寧龍滾鄉人(今海南萬寧)。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1923年去新加坡一橡膠工廠做工。1926年3月在新加坡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回國,被派往蘇聯莫斯科紅軍步兵學校學習。1931年畢業回國。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瑞金紅軍學校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委員,紅軍模範團政治處主任,紅一軍團第三師第七團政治委員,紅九軍團第三師第七團政治委員,營政治教導員,紅五軍團第十三師第三十九團政治委員,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政治組織科科長,紅軍大學教導師第三團政治委員。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隊隊長,抗大三分校大隊長、教育長,陝甘寧邊區考察團團長,瓊崖人民抗日自衛團獨立總隊副總隊長,瓊崖人民抗日游擊隊獨立縱隊副司令員。在敵後采取靈活機動的戰術打擊日偽軍,建立了五指山根據地。
  解放戰爭時期,任瓊崖縱隊副司令員,粵桂邊縱隊司令員,桂滇黔縱隊司令員,1947~1948年任越南國防部軍事顧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雲南軍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教育長、副校長,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廣東省副省長,廣州軍區顧問。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第五屆常務委員會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莊祥鳴:(1944~),江蘇吳江震澤鎮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
  1967年12月畢業於海軍工程學院機電管理系。
  1968~1969年8月任海軍潛艇第二支隊機電長,同年9月~1986年曆任海軍潛艇第十二支隊司令部作戰科參謀、副科長、科長,2401潛艇艇長,司令部副參謀長、參謀長。後入國防大學基本系深造。
  1988~1995年4月先後任海軍潛艇第六十二支隊支隊長、海軍鎮江船艇學校校長。
  1995年5月開始任海軍指揮學院教育長,1999年任海軍指揮學院副院長。多次參加潛艇戰備演練和遠航,深入太平洋等海域。參加和參與組織9182、9185、9188等多次潛艇發射運載火箭試驗任務。先後受嘉獎多次、榮立三等功兩次。
  1995年2月由海軍上校晉升爲海軍大校軍銜,2000年晉升爲海軍少將軍銜。多篇論文被錄入《中國軍事文庫》。
 
  莊銘耀:(1929~2002),台灣高雄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二級海軍上將。
  莊銘耀曾赴美、日等國深造。曆任海軍艦長,士官學校校長,台軍總司令部參謀長,1991年1月晉升二級海軍上將軍銜,擔任“國防部”副部長,1992年5月~1994年4月出任海軍總司令。
  莊銘耀亦曾任台當局駐日代表、“國安會”祕書長,是首位台灣籍海軍總司令,也是第二位台籍海軍上將。
  2002年1月6日因肝癌病逝於台北,終年七十三歲。
 
  莊村夫: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豫鄂皖邊區綏靖總司令部總司令。
 
  莊泳(1972年8月10日~):上海人,著名女子游泳運動員,是中國泳壇九十年代的“五朵金花”之一。
  莊泳7歲起入盧灣區體校,1984年入選上海市游泳隊,1986年入選國家游泳隊。她一共參加了兩屆奧運會。在1988年奧運會女子100自由泳比賽穫得銀牌,是中國游泳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獎牌的“零的突破”。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她奪得100米自由泳的金牌,也是中國在奧運會游泳比賽上穫得的首枚金牌。
 
  莊妮:女歌手,2008年底 被家鄉江蘇宿遷評爲城市形象代言人。
 
 
港台
   莊濠全:藝名敖犬,台灣男子藝人團體Lollipop棒棒堂團長,第一屆模範棒棒堂的底迪之一;歌手、演員、主持;亦爲黑角舞團前成員
  莊國榮:(1960年-),生於台灣台南,法律學學者,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學士、碩士,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莊淑芬:生於台灣,現爲北京奧美廣告集團董事長
  莊棣華:香港資深魚類研究員、資深生態攝影員,亦爲香港魚類學會會長
  莊勝雄:知名旅日棒球選手
  莊世平:香港銀行家、華僑領袖
  莊佳容:台灣知名網球國手
  莊月明(1932年~1990年1月1日):是香港富商李嘉誠的表妹兼發妻,系出名門,其父莊靜庵乃香港第一代鍾表商,創辦中南鍾表有限公司。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25 Fri 2016 11:36
  • 置頂 燕魚

尖翅燕魚

 
 
 
尖翅燕魚
尖翅燕魚, Platax teira
尖翅燕魚, Platax teira
保護狀況
未予評估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 鱸形目 Perciformes
亞目: 刺尾魚亞目 Acanthuroidei
科: 白鯧科 Ephippidae
屬: 燕魚屬 Platax
種: 尖翅燕魚 P. teira
二名法
Platax teira
(Forsskål, 1775)[1]
異名
  • Chaetodon teira
    Forsskål, 1775

尖翅燕魚學名Platax teira,又稱燕魚,尖翅燕鯧、燕烏鯧、鷹鯧、掛鯧、蝙蝠魚、鯧仔、圓海燕、飛翼),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白鯧科燕魚屬的其中一魚類

 

分布[編輯]

本魚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印度洋非洲東岸、紅海、東至澳大利亞、北至日本以及中國南海台灣海峽等海域。包括南非東非馬達加斯加留尼旺模里西斯葛摩塞席爾群島阿曼馬爾地夫聖誕島可可群島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緬甸泰國韓國日本台灣菲律賓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澳洲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帛琉關島新喀里多尼亞萬那杜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Lohaja。[1]

棲息水深[編輯]

燕魚屬於暖水性中上層魚類。其多生活於常在海面漂浮物下,水深0至70公尺。

特徵[編輯]

 
幼魚背鰭、腹鰭與臀鰭皆延長呈鐮刀狀,成魚各鰭變短,尾鰭雙凹形(攝於Prague sea aquarium)

本魚體極側扁,呈菱形,口小而圓鈍,眼大。側線呈弧形,幼魚魚體具2至3條黑色橫帶,背鰭、腹鰭與臀鰭皆延長呈鐮刀狀,成魚各鰭變短,尾鰭雙凹形,背鰭硬棘5至6枚;背鰭軟條28至37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22至28枚,體長可達70公分。

生態[編輯]

本魚幼魚期棲息在淺海域的礁石邊或水錶層隨漂流木及海藻團活動,成魚則在較深水域。生性溫馴,游速緩慢,屬雜食性,以藻類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經濟利用[編輯]

幼魚體態優美,可做為觀賞魚,成魚則可食用,肉質鮮美。

參考資料[編輯]

  •  
  1. 1.0 1.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燕魚.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6].

 

 

 

圓眼燕魚

 
 
 
圓眼燕魚
Platax Orbicularis in the Egyptian Red Sea.jpg
 
保護狀況
未予評估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 鱸形目 Perciformes
亞目: 刺尾魚亞目 Acanthuroidei
科: 白鯧科 Ephippidae
屬: 燕魚屬 Platax
種: 圓眼燕魚 P. orbicularis
二名法
Platax orbicularis
(Forskal, 1775)[1]
異名
  • Platax vespertilio
    Bloch, 1787
  • Chaetodon orbicularis
    Forsskål, 1775
  • Chaetodon vespertilio
    Bloch, 1787
  • Platax ehrenbergii
    Cuvier, 1831
  • Platax blochii
    Cuvier, 1831
  • Platax guttulatuas
    Cuvier, 1831

圓燕魚學名Platax orbicularis,俗名圓眼燕魚、蝙蝠魚、鯧仔、圓海燕、飛翼)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白鯧科燕魚屬的一魚類

 

 

 

分布[編輯]

本魚分布於非洲東岸,包括南非東非紅海,和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模里西斯塞席爾群島馬爾地夫印度錫蘭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澳洲密克羅尼西亞帛琉紐埃新喀里多尼亞萬那杜韓國日本台灣島以及中國南海等海域。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Djedda。[1]

外型[編輯]

本魚體極側扁,呈菱形,頭部陡斜,口小而圓鈍。幼魚體紅褐色,似枯葉;成魚則為黃褐色,具2至3條深色橫帶。背鰭、腹鰭與臀鰭皆延長呈鐮刀狀且具黑緣,頜部有條紋細長、平的三尖齒,中央的尖頭大約兩倍於側面尖頭的長度。犛骨有齒, 但是沒有在顎骨上。前鰓蓋骨平滑,鰓蓋的沒有棘,尾鰭截形,背鰭硬棘5至6枚;背鰭軟條34至37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24至28枚,體長可達45公分。

習性[編輯]

本魚幼魚期棲息在淺水或河口區,擬態似枯葉、垃圾或海藻水面漂浮。成魚則在較深的水域活動(0至60公尺水深)。屬雜食性,以藻類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經濟利用[編輯]

幼魚體態優美,可做為觀賞魚,成魚則可食用,肉質鮮美。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診器[

 
 
 
現代的聽診器
 
早期的聽診器

聽診器是一種醫學儀器,用以聆聽身體內的聲音,例如:心臟呼吸等等。聽診器由法國醫生雷奈克Laennec)於1816年創造,於1819年公布。

聽診器是醫生檢查病人、診斷疾病的一種重要方法。聽診器主要由橡膠管、彈簧片和聽頭等材料組成。聽診器更分「單用聽診器」、「雙用聽診器」、「三用聽診器」、「立式聽診器」和「多用聽診器」等多種,用於在不同環境聽診不同狀況的病人。聽頭也分多種,例如「扁形聽診頭」用於聽診高音調的雜音;「大小雙功能扁形聽頭」用於探測低頻心音、小兒心音等;「鐘形瞬診頭」可聽到腹中胎兒心跳;「表式聽診器」用於聽診手腕的脈搏聲響。[1]

聽診器的英文名稱「Stethoscope」來自於希臘文στηθοσκόπιοστήθος」(stéthos)意即「胸部」,而「σκοπή」(skopé)則是「測驗」的意思。

原理[編輯]

聽診器的前端是一個面積較大的膜腔。而塞入耳朵的一端由於腔道細窄,氣體震動幅度會比腔道大,可放大患者體內聲波震動。聽診器應用了這個原理而製成。[2]

歷史[編輯]

在聽診器還未發明以前,醫生聽診一般採用「直接聽診」,即用耳朵隔著一條手巾直接貼著病人身體來「聽診」。這種方法有技術限制且不衛生。然而,從古希臘時代一直到近代一千多年,這種聽診方法毫無進展。

法國醫師雷奈克在1816年首先發明了聽診器的雛形。在1816年的一天,他為一名貴婦看病。由於貴婦十分肥胖,用傳統的貼身聽診法不易診斷,又因為婦人是青年,所以也不宜直接用耳朵貼著其胸部來診斷。這時,他突然想起他曾經看過「一群孩子在玩耍時,一些小孩在圓木一端刮木頭,而另一些孩子的耳朵無意間貼近了圓木另一端,突然高興地歡呼『聽見了對面的聲音』。」他頓時得到啟發,將紙捲成一個圓筒,一端放在婦人心臟部位,一端貼在自己的耳朵上。他果然聽見婦人心臟清晰的跳動聲。

而後,根據這個原理,他創造出了一種與單耳式木質聽診器相似的聽診器。並於1819年將這個發明寫進了《間接聽診法》一書。而經過層層改良,逐漸形成了現代的雙耳聽診器。[3]

Google於2016年2月17日更改其首頁的商標,以紀念雷奈克235歲冥誕[4]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溜冰鞋的由來?

最早于公元1100年的溜冰鞋是利用骨頭裝在長皮靴腳掌上幫助獵人也能在冬天才能進行的打獵的遊戲。由蘇格蘭民族Dutchman(人名)于公元1700年爆炸性的創造了第一對溜冰鞋;他希望能在夏天模擬出冰上溜冰(iceskating),于是用敲釘的木制的線軸長條林木附上他的鞋子上。一位倫敦樂器制造商JosephMerlin決定制造金屬有輪子的長靴。一天他參加妝舞,他從入口溜冰進去演奏小提琴。不過在還不知道如何剎車以及如何控制那雙附有輪子的鞋子情況下,撞向了一面價值500英磅的鏡子(當時的鏡子可比金子還貴)撞得頭暈目眩,人嚴重割傷提琴毀了都無所畏,問題是那鏡子他賠的起嗎?他在一面巨大的鏡子前結束溜冰表演,直到這舞會結束時他仍沒有學到該如何剎車停止和掌舵方向。的確,單排滑輪鞋要領不是在于如何開始起步,而是在如何停止。

(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溜冰」(SKATE)這個字,在很早以前的意思是:「向前、或滑」的意思。它的古英文名為「SCATE」,義大利文為「SCATTA」,荷蘭文為「SCHOATS」。 

在古代的南歐文化裡似乎沒有溜冰的記載,不論希臘文或羅馬文裡都沒有溜冰的史證。然而,在北歐如英格蘭,瑞士等國家,人們於河流結冰,道路積雪時,便發明以溜冰作為一種運動方式。芬蘭人因為他們的溜冰鞋很著名而被稱為〔愛溜冰的芬蘭人〕。不過當時的溜冰鞋是木條製,於前端向上彎曲。 

  公元一一零零年之後,在荷蘭、瑞典、冰島、英國,人們已會使用配有木質與骨質冰刀的溜冰鞋來從事溜冰運動。由此可知在七百年前的十字軍時代,溜冰運動已開始盛行,但僅限於冰刀鞋而已。然而,輪鞋溜冰何時起源?很遺憾的,至今尚不得而知。不過跡象顯示,在荷蘭有一位熱愛溜冰的人,在春天與夏天因地上不結冰,無法溜冰,他忍受不住於是便做了一只輪式溜冰鞋配上線軸,在馬路上模擬溜冰。輪式溜冰鞋,也就因溜冰者的需要而問世。 

  但是根據歷史記載,第一位真正發明溜冰鞋的人是喬賽夫.馬林(JOSEPH MERLIN)。他於一七三五年出生於比利時的富易士市。他是一位樂器製造家,曾經做過一般機械工,一七六零年他被英國皇家科學院請到倫敦去。他在那裡當過考克斯博物館館長。在那博物館裡他曾展出許多本人發明的東西像鋼琴、風琴等物。其中有一雙配有輪子的溜冰鞋,輪子很小,是金屬做的,據說當天晚上,他穿著晚禮服和溜冰鞋參加柯內利夫人的化裝舞會,手上拿著小提琴,在舞會中他一面起舞一面彈奏,簡直是出盡了鋒頭。但那時候他仍無法控制溜冰的速度,也無法左右溜冰的方向,結果摔倒在地上,還把一面價值五百多英鎊的鏡子撞的粉碎。小提琴破了,人也掛了采,儘管如此,他卻開創了輪鞋溜冰的記錄。 

  自馬林之後,直到一七九零年才有一位法國巴黎人,名叫萬利德(MONSIEUR UANLEDE)又做了一雙溜冰鞋,他這種溜冰鞋後來在德國很有名。   一八一八年,德國柏林曾舉行一次名為〔藝術家或冬天之樂〕的輪式溜冰芭蕾舞會。在那時還沒有舞池裡舖冰的技術,所以只有以輪式溜冰來模擬冰上溜冰的情景。 

  一八一九年,曼西爾.彼提博得先生(MONSIER PETIBLED)取得了法國溜冰鞋的專利權,也是歷史上第一個關於溜冰鞋的專利權。他說:任何人均可用他發明的溜冰鞋在地上溜冰或表演在冰上溜冰同樣的花招。他的溜冰鞋是以木塊為大底(鞋底),鞋底下按上幾個輪子,輪子排列成一直線。輪子可以用木頭、金屬或華麗的象牙製成。每一個輪子的大小相同,因此只能向前溜,而繞週邊溜與轉圈圈幾乎也不大可能。因此此時的溜冰鞋似乎還沒他自己所說的那麼好。 

隨著彼提博德的溜冰鞋之後,英國倫敦有一位羅伯特.約翰.泰爾斯先生(ROBERT JOHN TYERS)在一八二三年也取得了溜冰的專利權。這種獲得專利的溜冰鞋叫做「獲利多」(VOLITO)溜冰鞋,它被形容為綁在鞋上、靴上或其它護腳物上的器械,用於滑行行樂。獲利多溜冰鞋有五個輪子成一直線,它與彼提博德溜冰鞋不同,因為它五個輪子的大小不一樣,中間的那個輪子最大,其餘的較小。由於這樣的結構,身體的重力向前或向後就可產生曲度而使兩個輪子滾動。也由於其表面的大小不勻,而可以順利打轉。溜冰者在溜冰的時候,一次不可以將重心落於兩個以上的輪子。獲利多溜冰鞋配有制動裝置,以致止滑動。那時在倫敦風車街的一個網球場曾經舉行一次溜冰表演,這種溜冰鞋自此引起大眾相當的興趣。 

一八二五年,有一位叫勞納爾的鐘錶製造商獲得了一個溜冰鞋的專利。他製造的溜冰鞋採用木質鞋底,裝有三個輪子,一個在前兩個在後,更加上一個特別的裝置防止鞋子往後滑動,因此它只能向前滑行。當時有不少這種只能向前滑的溜冰鞋獲得專利。 

一八三零年代,據說當時沙士比亞的舞台劇正風靡,其中有齣戲需要在舞臺上展現冰上滑行的效果,於是負責舞臺布景的工匠在苦思下,設計出用好幾個輪子縱向排列所構成的鞋子,已達到劇中所需冰上滑行的效果。輪式溜冰鞋在當時被視為新奇物品,偶然用於舞臺劇場及戶外演出,成功的吸引觀眾注意。 

一八四零年,在德國溜冰已經很盛行,生意人竟把溜冰運用到飯店裡。到了一八四九年,溜冰以運用於歌劇中,因而使溜冰高度藝術化了。在那時候,一個法國發明家路易士.李格蘭德(LOUIS LEGRAND)發明了一 種溜冰鞋。名歌劇作家梅爾比爾(MEYERBEER )看過這種溜冰鞋的溜冰示範之後,編了一部歌劇以顯示此項新發明的特性。李格蘭德為演這歌劇特地為團員訂製溜冰鞋,並教導團員如何使用溜冰鞋。後來事實證明,歌劇的演出相當成功。這個劇團在巴黎及其他大都市演出,成績都很好。此舉對溜冰的宣傳有相當大的幫助,因此在一八五零年代,溜冰運動開始在歐洲許多都市流行。 

時至一八六三年元月,美國人吉姆斯.甫林登(JAMES PLIMPTON)發明的現代溜冰鞋並獲得了專利。此種新的溜冰鞋有四個輪子,兩個在前,兩個在後,鞋底下有一個振動橡皮墊。因為有一個橡皮殿,溜冰者只要將重心傾向想轉往的方向,就可以向那個方向轉移。甫林登於一八六五年又在英國獲得專利。由於這種新產品的問世,溜冰者才能在地板上輕快的溜冰,做單足旋轉,雙足旋轉及其他花式的表演。甫林登於一八六六年在羅德島(RHODE ISLAND)開設了一個溜冰場,以推展溜冰運動並出售溜冰鞋。 

由於熱心人士的大力推展,甫林登型溜冰鞋在一八八零年帶來臨之前已相當流行。那時紐約、波士頓、芝加哥及許多其他城市都建立了溜冰場。一八八零年至一八九零年間,輪式溜冰運動已極為盛行。 

據說直排輪鞋出現的時間要比雙軸四輪的溜冰鞋晚上一百年以上,直排輪鞋冰刀鞋的淵源比雙軸溜冰鞋更深。因為早期直排溜冰鞋的發展,乃是由於美國人對冰上曲棍球(HOCKY)運動(據說先有草地曲棍球後來發展出更刺激的冰上曲棍球)的狂熱,但是冰上曲棍球運動會受限於季節的影響(想當然…當時還沒有室內冰宮),於是在一九八零年左右美國的明尼蘇達洲有兩位熱愛冰上曲棍球的兄弟,為了在球季(冬天)之餘還能夠繼續練習,便想出一種方法,將輪子裝置在冰刀刀座之內,因而產生了第一雙直排輪鞋,這種輪子排列成一列的溜冰鞋正式名稱是 In-line Skate。不過有一家 ROLLER 的輪鞋品牌因為太有名了,所以也有人誤把ROLLER當成是直排輪的英文。 

至於中國大陸溜冰運動的興起,根據文字報導,民國初年有些大都市如上海、天津、廣州等地有人實驗過溜冰。 

台灣受限於氣候冰上運動一直無法普及,真正的冰宮(溜冰刀的)屈指可數,但是雙軸四輪溜冰(傳統溜冰)運動一直是台灣揚名國際的重要運動項目之一。台灣直排輪溜冰運動蔚為流行是近幾年的事,主要是因為一九九六年奧運有意將直排輪競速項目納入比賽項目,於是中華民國溜冰協會正式將直排輪運動引進台灣,致力於直排輪運動選手的培育,並成立直排輪推廣委員會以積極參與直排輪運動的推廣工作。目前中華直排輪推廣委員會配合行政院體委會的陽光健身計畫在全省多處定點推出直排輪免費教學活動,並輔導學校尚未有直排輪社的學生成立直排輪社團。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20 Sun 2016 11:16
  • 置頂 髮菜

髮菜                            

 
 
 
髮菜
顯微鏡下的髮菜,可見唸珠狀的藻絲及異形胞(明顯大於營養體細胞)
顯微鏡下的髮菜,可見唸珠狀的藻絲及異形胞(明顯大於營養體細胞)
保護狀況
Ⅰ級(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
科學分類
域: 細菌域 Bacteria
門: 藍菌門 Cyanobacteria
目: 念珠藻目 Nostocales
科: 念珠藻科 Nostocaceae
屬: 念珠藻屬 Nostoc
種: 葛仙米N. commune
變種: 髮菜 N. c. var. flagelliforme
二名法
Nostoc commune var. flagelliforme
(Berkeley & Curtis)Bornet & Flahault
異名

Nostoc flagelliforme Berkeley & Curtis

髮菜[1]學名Nostoc commune var. flagelliforme異名Nostoc flagelliforme),又稱髮狀念珠藻,是藍菌門唸珠藻目細菌,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如中國俄羅斯索馬利亞美國等)的沙漠和貧瘠土壤中,因其色黑而細長,如人的頭髮而得名,可以食用。

 

 

 

形態和繁殖[編輯]

髮菜屬細菌中的藍菌,其細胞形成無分支的藻絲(英文:trichome),形如唸珠。藻絲中,每隔一定距離會有分化出來進行固氮作用的細胞——異形胞(英文:heterocyst)。許多股藻絲並在一起成爲一股,與外面的膠質鞘一起形成肉眼可見的藻體。藻體黑色如髮絲,無分支或偶有分支,直徑0.2到1毫米,長數十釐米,吸水後明顯膨脹,黏滑並有彈性。藻體爬附在石塊、草叢中,相互交織在一起,一端深入土中並有膨大,被稱作「根」。

髮菜繁殖有三種方式:藻體中的單細胞分離出來形成新的菌落並發展成藻體;通過厚壁孢子(英文:akinete)繁殖;藻殖段(hormogonium)分離產生新的藻體。

食用[編輯]

晉朝的《爾雅註》中已有食用髮菜的記載[2]。在《本草綱目》中也有關於髮菜的敍述。

髮菜具有一定營養價值,含有大量膠質,但無特殊味道,因為諧音「發財」,聽來很吉祥,食用主要是用來圖吉利,一向是傳統年夜飯必備菜色。烹調方法包括炒食、涼拌、湯食等。

保護狀況[編輯]

在中國,髮菜廣泛分布於北方各個省份,主產地有甘肅內蒙古青海寧夏河北[2]。髮菜耐高溫、寒冷及乾旱能力很強,生長於海拔1000到2800米的乾旱貧瘠土地中。在環境不適應時可脫水休眠,而在清晨可利用其所含膠質吸收露水膨脹,並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長,但生長緩慢,在野外,一年僅能夠增長6%。髮菜具有固氮能力,可爲土壤中提供天然氮肥。由於髮菜產地通常相當貧窮,有農民以採挖髮菜賣錢謀生。但由於多年來過量採挖髮菜,其野生資源已被嚴重破壞,並導致大片草場退化和土地荒漠化。髮菜的分布範圍也隨著土地的開發而大量減少。

由於髮菜的開採已經對生態造成了嚴重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2000年發布了《國務院關於禁止採集和銷售髮菜制止濫挖甘草和麻黃草有關問題的通知》,將《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髮菜的保護級別從二級調整爲一級,並要求嚴禁髮菜的採集、收購、加工、銷售和出口。

髮菜採集與生態破壞[編輯]

髮菜蒙古話叫做「嘎吉力烏蘇」,意思是「土地的頭髮」,是屬於藍藻類植物,大都生長在雨量較少的草原、山間及淺山之丘陵地。逢雨後萌長,舖長於地表,與草為共生關係。要採集髮菜,必須在夏末初秋的多雨季節,雨後天剛亮趁太陽還未出來時採收,用人力手持耙子去扒,無法用機械採收。要採集二兩的髮菜須挖掘十畝地(16個足球場面積),採集髮菜的辛苦,是食用的消費者很難體會的。

因為素食人口大增,無形中對於髮菜需求量大增;分子及細胞生物學家指出,每採集2兩重的髮菜,便會破壞相當於16個足球場面積的草原,使這片草原至少10年寸草不生。且由於髮菜主要分布在中國北方草原地帶,採集髮菜也成為中國沙塵暴的主要原因之一![3]

人工養殖[編輯]

爲解決髮菜的來源問題,已有在沙土中進行的人工養殖技術,但仍然生長較緩慢。也有一些水培養的嘗試[4],雖然生長較快,但仍存在藻體解離等問題而尚無法應用於生産。

近來有消息稱寧夏已有人成功發現了大規模人工種植髮菜的技術[5],不過目前尚未有專家證實是否可行。

替代品(偽品)[編輯]

 
一種市場上的髮菜僞品,實爲一種褐藻

由於髮菜的來源受到限制,其價格升高,各種仿製產品也出現在市場上。根據一項在香港進行的抽樣調查[6]中發現,海產品市場上30個髮菜樣品中的70%以及全部5個餐館的烹調樣品中含有全部或部分的僞品。

髮菜的摻假很多是澱粉、海藻酸鈉或玉米鬚加以染色製成的,部份業者甚至以羊毛、馬毛、駱駝毛染色後混入髮菜,若被食用,其色素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其餘的還有用海產的褐藻水雲)替代的,此種僞品對人體無害。

毒素[編輯]

2007年1月29日香港中文大學中藥研究所指髮菜含有胺基酸代謝物BMAA(β-N-methylamino-L-alanine),科學家視BMAA為神經毒素,已證實對動物有毒,加速動物神經退化,出現老人癡呆症柏金遜症等症狀。

另外,藍菌門的次生代謝產物亦能損害肝臟,容易罹患肝癌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買臣    

                                        

 

朱買臣(生卒不詳),西漢吳縣(今屬江蘇)人,字翁子。漢武帝時,為中大夫,累官至稽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朱買臣家貧好學,靠賣柴生活。經同鄉嚴助推薦,拜為中大夫。東越多次反叛,朱買臣向漢武帝獻平定東越的計策,獲得信任,出任會稽太守。約一年後,因平定東越叛亂的軍功升官為主爵都尉,列於九卿。數年後,朱買臣犯法被免官。不久復任丞相長史。後因事被漢武帝誅殺於長安。

中文名:朱買臣   籍貫:今嘉興市區
性別:   國籍:西漢
去世年月:公元115年   職業:會稽太守
出生日期:   逝世日
 

朱買臣- 人物簡介

早年經歷

西漢的朱買臣是吳縣(今屬江蘇)人。家裡很貧窮,但非常愛好讀書。他不治產業,四十歲仍然是個落魄儒生,常常靠砍柴賣掉以後換回糧食維持生計。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吳王劉濞以誅晁錯為名,聯合各諸侯擁兵造反,史稱七國之亂。朱買臣夫妻倆為逃離戰亂,背井離鄉逃到會稽郡富春縣下涯(今建德下涯鎮),見前面一條溪流,清澈透明,因唇乾舌燥,忙 蹲下來用雙手捧水飲之,口感甘爽。他們來到大洲源(新安江的一條支流),在人煙稀少的深山里,搭個茅篷居住。 夫妻倆同到山上砍柴,挑到山下市場上去賣,維持生計。朱買臣在挑柴途中背誦詩文,有人在背後笑他是個書癡,當作新聞 傳來傳去。惹得妻子難堪,所以勸他挑柴時不要嘴裡念個不停,讓周圍人當笑柄。可朱買臣不聽妻子的勸告,無動於衷。反而越念越響,甚至如唱山歌一般,弄得周圍人都圍過來看熱鬧。 他的妻子感到羞愧,請求與朱買臣離婚。朱買臣笑著對她說:“你別看我是個窮鬼,我五十歲要大富大貴,你跟我吃苦已有二十多年,現在我已經是四十多歲的人,再等我幾年,等到我富貴的時候好好報答你的功勞。”妻子忿恨地說:“像你這樣的人,最後只能餓死在溝壑中,又怎麼能夠富貴呢?”朱買臣再三勸說,妻子便索性大哭大鬧,朱買臣沒有辦法亦只好同意離婚,寫了休書,遞到妻子手裡,妻子毫不留戀,離家而去。 之後,朱買臣自己在路上邊走邊歌詠,背著柴在墓間行走。他的前妻和丈夫都去上墳,看到朱買臣又冷又餓,召喚他給他飯吃。





 

進京為官

漢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漢景帝駕崩,太子劉徹繼位登基,是為漢武帝。又過了幾年,朱買臣經朋友幫忙,介紹到會稽郡當一名差役。年末,會稽郡上計吏要進京匯報,派朱買臣去押車。
朱買臣隨上計吏押送輜重車來到長安。他到皇宮門前上送奏書,很久沒有回音。於是在公車署裡等待皇帝的詔令,糧食用品都沒有了,上計吏的兵卒輪流送給他吃的東西。一天,朱買臣湊巧在街上遇到同縣人嚴助,嚴助官居中大夫,深受漢武帝賞識,於是嚴助向漢武帝推薦了朱買臣。漢武帝召見朱買臣,朱買臣談說《春秋》,講解《楚辭》,漢武帝很高興,便封朱買臣為中大夫,與嚴助一起在宮廷侍奉皇帝。當時正要修築朔方郡城,公孫弘上疏進諫,認為修城會造成國家經濟疲退,財政吃緊。皇帝讓朱買臣去和公孫弘辯論以使其折服。
後來,朱買臣因犯事被免職,就回到會稽郡,在會稽郡官邸的守邸人那裡借住吃飯。

會稽太守

元鼎五年(前111年),東越王余善反复無常,屢次不聽朝廷命令。因此漢武帝召集文武大臣獻計討伐。經文武大臣提議,漢武帝將朱買臣召回,恢復官職,命令朱買臣獻策。
朱買臣說:“以前東越王居住守護在泉山之上,地勢險要,一人守險,千人都攻不上去。如今我聽說東越王遷徙南行換了地方,此地距離泉山五百里,在大澤中。現在如果派兵過海,直接攻擊泉山,陳設舟船、排列士兵圍攻,席捲南行,就可以攻破消滅東越國了。” 
漢武帝非常高興,採納朱買臣的作戰計劃,封他為會稽郡太守。皇帝對朱買臣說:“榮華富貴以後不返回故鄉,就好比穿著錦繡衣服在夜間行走一樣,你打算怎麼辦呀?”朱買臣叩頭謝恩。
漢武帝下詔命令修造大兵船,準備糧食和一些水戰用的器具,等詔書下發後,大批軍隊隨從朱買臣一起出發前往會稽郡。
朱買臣來到會稽郡城外,令隨從在城外等候,朱買臣仍舊穿上又髒又破的舊衣裳,懷裡藏著太守印綬,步行來到郡邸。正逢年末上計官吏到京上報的時候,會稽郡那些上計官吏正聚集在一起飲酒,對朱買臣都不屑看上一眼。朱買臣便走進後廳,守邸人就和他一起吃飯。吃到快飽的時候,朱買臣稍微露出那繫著官印的綬帶。守邸人覺得那 ​​東西很奇怪,就上前抽出綬帶,看到那方印章,正是會稽太守章。守邸人很吃驚,走出屋外告訴了上計官吏。官吏們都喝醉了,大叫大喊道:“亂說大話!”守邸人說:“你們試著進屋來看看吧。”有位平素輕視朱買臣的舊相識走進室內看了官印,嚇得回頭就跑,高聲嚷道:“的確如此!”在座的人都驚慌害怕起來,向守丞禀報,並趕忙相互推擠在中庭排成排拜謁朱買臣。朱買臣這時慢慢地從後廳中走出來,眾人拜倒在地,朱買臣向他們擺擺手,示意讓他們站起來。待眾人起來,外面已驅入駟馬高車迎接朱買臣,於是他便乘 ​​坐著驛車離去。會稽的官員聽說太守將到,徵召百姓修整道路。
朱買臣到會稽郡(郡治在今蘇州市)上任後,看見他的前妻及丈夫在修路,就停下車,叫後面的車子載上他們,送到太守府,並安置在園中,供給食物。過了一個月,他的妻子上吊而死。朱買臣給她丈夫銀兩,讓他安葬。他還召見所有以前曾經給過他糧食以及對他有恩的朋友舊相識們,並一一回報他們。

位列九卿

元封元年(前110年),東越王余善自稱東越武帝,入侵漢朝的白沙、武林、梅嶺,殺死地方官員。
朱買臣接受漢武帝的詔令,率領軍隊與橫海將軍韓說從句章出發,由海路進攻東越。戰爭過程中,閩越的君主繇王居股與人合謀殺死了余善,向漢軍投降。從此以後,閩越國滅亡。
朱買臣因平叛有功,被徵召到朝廷做了主爵都尉(漢代官名),列於九卿之中。

晚年遭誅

過了幾年,朱買臣因犯法被免官,後又被啟用為丞相府長史。御史大夫張湯原先是個小吏,在朱買臣前趨承奔走。張湯與公孫弘脾氣相投,是莫逆之交,二人互相推薦,標榜朝堂。於是漢武帝敕封張湯為廷尉。 後來張湯誣告朱買臣的好友嚴助與淮南王劉安謀反有關,漢武帝下令將嚴助斬首。朱買臣因此怨恨張湯。等到朱買臣為丞相長史,張湯多次執行辦理丞相事務,就故意欺侮凌辱丞相府里三名長史(即朱買臣、王朝、邊通三人)。朱買臣、王朝、邊通去拜見張湯的時候,張湯就坐在床上,不以禮相待。因此,三長史對張湯心懷怨恨,待機報復,朱買臣常想捨命害死張湯。 不久,孝文帝陵中瘞錢(陪葬的錢幣)被盜。張湯要 ​​陷害丞相莊青翟,將瘞錢被盜一案,全部推卸在莊青翟頭上,而且還要辦他明知故縱的罪名,免去他的官職,然後由自己代替丞相位置。不料有人將隱事泄漏出去,朱買臣、王朝、邊通知道張湯要 ​​陷害丞相莊青翟,便一起去通報莊青翟,並對他說:“束手待斃,不如先發製人,除掉張湯方為上策。據說商人田信等皆為張湯爪牙,與張湯勾結,營姦牟利,憑此條罪狀好教張湯死心伏罪”。丞相莊青翟就命令三人代為辦理。於是,朱買臣、王朝、邊通暗中命令吏役去抓商人田信等到案審訊。一經廷審,嚴刑逼供,田信只得招認。 張湯知自己必死無異,便寫下遺書稱三長史(朱買臣、王朝、邊通)陷害他。寫完遺書後,揮劍自殺,當即斃命。 漢武帝看了張湯的遺書,心裡感到很後悔。便命令抓捕三長史,誅殺抵罪。將朱買臣、王朝、邊通綁赴刑場斬首。 朱買臣有一個兒子朱山拊,後來朱山拊做到了郡守和右扶風的官職。





 

 

朱買臣- 史籍記載

《三字經》有“如負薪。”說的是:朱買臣家貧,賣薪自給,每日砍柴,置書樹下而讀。負薪回家時,就將書置於擔頭邊走邊讀。其妻初亦負載相從,久以為羞,請求離去。朱買臣道:“我年五十當寶貴,現在已四十多了,待吾寶貴,當報汝功,”妻不從,聽完後就離開了,適逢一田夫,武帝時得莊助之薦,拜中大夫,復拜會稽太守,他乘傳入吳,見故妻與夫治道迎官,遂合以後車載其夫婦,舍之園中,給食一月,婦慚而自縊,買臣後為丞相長史,時張湯行丞相事,屢加陵折,又因莊助之死,為湯所陷頗以主怨,乃揭發湯的陰事,湯自殺,買臣亦遭誅,他作有賦三篇,今已亡佚。他常為武帝文學待從之臣,所以在賦家中的地位,不下於莊助、吾丘壽王一流人。

朱買臣- 婚姻生活

 

休妻

 

朱買臣是漢武帝時會稽(現在的浙江)人,四十多歲還很窮,夫妻二人靠賣柴為生。他有個毛病讓他老婆很生氣,那就是喜歡讀書,背著柴在大街上大聲誦讀。讀書是有閒人的事,忙人讀書那就是懶。讀書又是有錢人的事,窮人讀書那就是擺不正自己的位置。所以後果很嚴重,老婆要和他離婚。那時候離婚很簡單,只要丈夫寫 ​​上一紙休書就可以了。朱買臣當然不同意,他說:“我得到五十歲才會發跡,到那時,我就會好好的報答你。讓你享盡榮華富貴。”他老婆說:“五十歲?你早就凍死、餓死,扔到大溝裡餵狗了,還說什麼大富大貴?”經過一番無效的勸說,朱買臣被迫寫了休書。沒有了老婆,他就一個人砍柴賣。

 

前妻令嫁

 

離婚的老婆很快嫁了人,並且和新夫一家人到公共墓地祭祖,那時的祭祖比現在要復雜得多,要用鍋把祭肉煮熟。這樣給朱買臣提供了一個小小的商機,他沒有錯過,砍了一擔柴去賣,夫妻倆人在此相遇,前妻還不錯,在吃飯的時候,喊朱買臣吃了一頓,夫妻就此別過。

朱買臣- 機遇來臨

朱買臣的機遇果然來了,他被一個叫嚴助的親貴看中了,薦給了漢武帝,召見後,拜為中大夫。可是這個官沒做好,丟了,又沒錢了,就經常到會稽郡駐京 ​​辦事處的一個保安那裡蹭飯吃。後來,東越反了,朱買臣上書一封,出征戰之策。終於龍顏大悅,被拜為會稽太守,專管討伐東越之事。君臣二人商量完征戰大事後,皇上和他開了一個玩笑,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今子何如?”

 

新官上任

 

朱買臣拜別了皇上,怀揣著太守大印,回到了辦事處。那裡的官員們正在喝酒,沒有人搭理他。他到了保安那裡,保安端來飯食,兩個人一起吃起來。吃飽後,朱買臣故意將大印露出了一點點。保安好奇地拽出來一看,大吃一驚。跑到外邊一說,這伙子醉鬼都喊到:“胡說,可別胡說八道了。”後來保安一再說是真的,才有個人跑去看看,跑回來大驚失色,趕緊報告給了辦事處主任。主任趕緊組織手下的人在台階下列好隊,請朱太守出來接受大家的祝賀。朱太守端著架子,踱著四方步,緩緩的出來了。當時的場景如何大家都能想像得到。過了一會,朝廷的車來了,送太守去上任。   

新太守率領著一百輛車的車隊前來上任,會稽全城出動,灑掃街道,列隊迎接。朱買臣在車上發現了前妻兩口子,讓後邊的車子拉上她們,在太守官邸的後園安置下來。可是這個女人只住了一個月,就上吊自殺了。有一個說法是:這個女人看見朱買臣在僕人們面前神氣十足,認為這樣的人驕傲自大,不會有好下場的。

朱買臣- 朱買臣之死

朱買臣上調,當了內史。當時朝中御史大夫張湯專權,張湯原來是朱買臣手下的小吏,現在比朱買臣官當的大了,就端起了架子。三個內史都心存不滿,便想著法告張湯將朝廷的經濟決策給商人通風報信,然後坐地分錢。漢武帝派人去審問張湯,張湯自殺了。死前留下遺書,說是三內史污陷他。漢武帝后來才知道張湯死後的遺產不足五百金,火了,將三個內史全殺了。朱買臣就這樣死了。

朱買臣- 相關故事

戲曲《馬前潑水》講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樵夫朱買臣整日不務“正業”,只知讀書。他的老婆崔氏吃不飽穿不暖,滿腹怨言,對朱買臣說,我寧願“ 坐在寶馬里哭泣”,也不願坐在土炕頭上跟你受罪。你給不了我幸福生活,我只能和你拜拜。說完,毅然改嫁有錢的趙石匠。
朱買臣受此一激,奮發圖強,終於金榜題名,誇官回鄉。此時趙石匠已經落魄,崔氏看到舊愛當了官,打算回頭“坐在寶馬里哭泣”。朱買臣說,回來可以,但我潑一盆水在寶馬車前,你必須一滴不落地收回。結果你想到了,崔氏緊忙活慢忙活也沒收回,羞慚地自殺了。
這個“女人很勢利,男人很惡毒”的故事,據說不是發生在朱買臣身上,而是發生在姜子牙身上。
宋朝王楙在《野客叢書》中說:“姜太公妻馬氏,不堪其貧而去。及太公既貴,再來,太公取一壺水傾於地,令妻收之,乃語之曰,若言離更合,覆水定難收。”明朝人寫的《封神榜》把這個故事又大肆演繹了一番,說馬氏跟姜子牙結婚時,是六十歲的老處女。婚後生活不和諧,提出離異。
想來也真夠不幸的。一個女人,苦苦挑了這麼多年,婚姻卻沒維持幾天。不過,姜子牙受封為齊王后,還要捉弄她一下,卻大大符合其性格特徵。一個自認懷才不遇的男人,忍東忍西忍到土埋十分之九,終於有力量報復。白髮蒼蒼的馬氏,只是受害者之一,絕不是唯一。
據《漢書· 朱買臣傳》所述,朱買臣和崔氏並沒這麼慘烈。首先,朱買臣窮得吃不上飯時,前妻還施捨過他食物,可見親情還在。其次,朱買臣被授予會稽太守後,回鄉看到前妻及丈夫在修路,就停下車,叫後面的車子載上他們到太守府,並安置在園中,供給食物。過了一個月,他的前妻上吊而死。朱買臣給她丈夫銀兩,讓他安葬。
有一段時間,我不明白為什麼後人編劇本時要把“覆水難收”扣到朱買臣身上,後來仔細研究故事的結尾,覺得合理了。崔氏到了太守府後一個月就上吊自殺,死得著實蹊蹺,給人無限遐想空間。參照今天發生的“洗臉死”、“喝水死”等情節,似乎可見蛛絲馬跡。就是說,朱買臣並沒有以真正的善意對待作為俎上魚肉的前妻及其丈夫,真實故事可能比姜子牙所為還慘烈。
人們把薑、朱的故事捏在一起,大概是為了揭發事件本質——所謂以德報怨的朱買臣,其實比瘋狂報復的薑子牙有過之無不及。女人的太過功利只能激發男人的無 ​​盡惡毒。冤冤相報何時了,都悠著點吧。

朱買臣- 歷史典故

 

覆水難收

 

蒼翠茂盛的爛柯山下,住著一位讀書人朱買臣和他的妻子崔氏。朱買臣為人老實厚道,每日苦讀詩書,但運氣不佳,科舉考試屢屢受挫。他家境貧寒,無以為生,只得到爛柯山上砍柴度日。   

多年以來,崔氏跟著丈夫過著清苦的生活,漸漸地她有些不耐煩了,脾氣越來越壞,她從心裡看不起丈夫那副窮酸的樣子,說話尖酸刻薄。朱買臣有口難言,只得默默忍耐。   

一日,天寒地凍,大雪紛飛,朱買臣飢腸轆轆,被崔氏逼到山上砍柴。他以為多砍些柴草賣掉,買回米麵,妻子就會高興起來。誰知崔氏另有打算:她讓媒婆為自己物色了新的丈夫——家道殷實的張木匠。朱買臣一進家門,崔氏就提出要他寫下休書。朱買臣痛苦地請

朱買臣背著柴禾還在讀書
朱買臣背著柴禾還在讀書圖冊
求妻子再忍耐一時,等他考中得官,日子就會好起來。崔氏卻堅定地表示,即使朱買臣將來做了高官,自己淪為乞丐,也不會去求他。朱買臣見她全然不顧多年的夫妻之情,只好寫下了休書。  

 

不久,朱買臣考中進士,做了太守。崔氏得知心慌意亂,她想木匠怎能跟太守相比?太守夫人享的是榮華富貴呀!她決定去找朱買臣,不要現任的丈夫了。崔氏蓬頭垢面,赤著雙足,跑到朱買臣面前,苦苦哀求他允許自己回到朱家。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朱買臣若有所思,讓人端來一盆清水潑在馬前,告訴崔氏,若能將潑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他就答應她回來。崔氏聞言,知道緣份已盡。她羞愧難當,精神失常。

 

負薪掛角

 

漢朝時候的朱買臣,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背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   

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買櫝還珠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 輯以翡翠 ,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 善鬻 珠也。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

 

有個楚人到鄭國賣寶珠。

商人:「大家來買漂亮的寶珠哦。」

商人:「客倌!上好的寶珠,一等的貨色哦。」

楚人:「這一盒我全都買了,盒裡的寶珠統統還給你,我只要這一只漂亮的珠寶盒。」

韓非子:「過於華麗的修飾,往往喧賓奪主,學術重要的是內容,不能太刻意講究文辭的修飾,否則會因而忽略了本體。」

詞目    買櫝還珠
拼音    mǎi dú huán jhu
注音    ㄇㄞˇ ㄉㄨˊ ㄏㄨㄢˊ ㄓㄨ
同義詞    還珠買櫝;得匣還珠
相似詞    小學大遺,本未倒置,捨本逐末,逐末忘本,輕重倒置,買履信度,尋枝摘葉,剖腹藏珠,取捨失當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韓非子‧外儲說》:古時有一個楚國人到鄭國去賣珠寶,用含有香味的木蘭樹為珍珠造了一個盒子,盒子不但以肉桂、花椒等香料薰製,還用美玉和翡翠來裝飾。有個鄭國人路過,看見這個盒子,愛不釋手,最終把盒子買下來,卻把盒中的珍珠還給了楚國人。

清˙朱彝尊˙跋李紫篔畫卷:「然鄭人買櫝還珠,珠固在,庸何傷。」
釋義    櫝:木匣;珠:珍珠。
買了裝在漂亮木盒子裏的珍珠,卻留下木盒子把珍珠還給對方,比喻被華麗的外表所迷惑而放棄了珍貴的實質。
也比喻沒有眼光,取捨不當。 

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
例句    不善讀書者,昧菁英而矜糟粕。買櫝還珠,雖多奚益?改用白話,決無此病。(清‧裘廷梁《論白話為維新之本》)
光看漂亮的包裝就決定買東西,這等於是買櫝還珠。
不善於讀書的人,吸收的是糟粕,揚棄的是精華,這就好像是買櫝還珠。
考試將近,他還只顧玩耍,真是買櫝還珠。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買櫝還珠

華夏經緯網

    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為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將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麼珍珠的“身份”就自然會高起來。

    這個楚國人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一個盒子(即櫝),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氣撲鼻。然後,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看上去,閃閃發亮,實在是一件精緻美觀的工藝品。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裏,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裏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於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後,便拿著盒子往回走。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為鄭人後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見鄭人將打開的盒子裏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裏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於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著頭一邊欣賞著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

    楚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裏。他原本以為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可是沒想到精美的外包裝超過了包裝盒內的價值,以致于“喧賓奪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鄭人只重外表而不顧實質,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當取捨;而楚人的“過分包裝”也有些可笑。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