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自食其力
作者﹕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根據《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記載,漢文帝時,賈誼見到人民紛紛棄農從商,擔心將來造成糧食不足的問題,於是向文帝力陳農業是立國的根本,朝廷應當鼓勵人民從事農耕,讓每個人都能憑藉自己的力量養活自己,讓那些從事工、商業及遊蕩不務正業的人從事耕種,這麼一來就會有充足的存糧,人民就能安居樂業,國家自然富強安寧,不至於像現在這樣生活在恐懼之中。漢文帝聽取賈誼的建議,就開闢田地親自耕種,勸導人民務農。「自食其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憑藉自己的力量養活自己。

 

--摘編自正見網

 

自食其力

發音:

zì shí qí lì

釋義:

依靠自己勞動所得來養活自己。其:人稱代詞,活用為第一人稱,指前面的“自”。

出處:

《禮記·禮器》:“食力無數。”陳砊集說:“食力,自食其力之人。”

實例:

①作主語。老舍《茶館》二幕:“我賣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②作謂語。周漢暉《談誠實》:“誠實這種美德是勞動人民的特性。因為勞動人民自食其力,不剝削別人。”

小貼士:

[附條] “各食其力”。漢·賈誼《論積貯疏》。

同義詞:

自力更生自給自足

反義詞:

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