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衣饰题材。岁寒三友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

 

编辑摘要

编辑摘要

 

名称: 岁寒三友   拼音: suì hán sā yǒu
出处: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清˙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三˙岁寒三友。   释义: 严寒的日子 ,大部份的植物都是死气沉沉。可是,有三种植物却能抵抗恶劣的天气,屹立不倒,生气依然。它们就是耐寒的松、竹和梅了。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用法: 褒义 谓语   结构: 联合式

 

岁寒三友 

宋趙孟堅《歲寒三友圖》宋趙孟堅《歲寒三友圖》

岁寒三友图  
赵孟坚,字子固,号彝斋,宋宗室太祖十一世孙,居海盐,生于宋宁宗庆元五年己末,  
卒年未详,据叶士则赵孟淳跋赵子固梅竹诗,知其卒于咸淳三年。宝庆丙戍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工诗书、善画水墨白描梅兰竹石、及水仙山矾、高洁,疏宕清雅。以子固、彝斋钤代款。 

 有水仙卷等作品传世。以折枝写松、竹、梅三事用笔韶秀、韵致

岁寒三友 - 相关美术作品

  历代表现岁寒三友这一题材的画家很多,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作品有:岁寒三友的意义,具有各自的时代气息,是岁寒三友这一理念在美术方面的优秀代表作品。 

南宋赵孟坚(1199-1264)的《岁寒三友》、寒三友》以及现代朱宣咸(1927-2002)的《岁寒三友图》,这些作品生动的表现了

清代董邦达(1699-1769)的《三友图》、近代吴昌硕(1844-1924)的《岁 

吴昌硕《三友图》吴昌硕《三友图》


 

董邦达《三友图》.董邦达《三友图》.

 

朱宣咸中国画作品《岁寒三友图》.朱宣咸中国画作品《岁寒三友图》.

 

岁寒三友 - 词


岁寒三友
拼音:suì hán sā yǒu

解释
在严寒的日子 ,大部份的植物都是死气沉沉。可是,有三种植物却能抵抗恶劣的天气,屹立不倒,生气依然。它们就是耐寒的松、竹和梅了。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岁寒三友 - 释义

松、竹、梅。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山水、松竹、琴酒。见清˙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三˙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 - 典源

出处: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清˙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三˙岁寒三友。

注解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
松和竹在严寒中不落叶,梅在寒冬里开花,有「清廉洁白」节操的意思,是古代文人的理想人格。日本平安时代由中国传入松竹梅,江户时代起又有吉祥的意义。
中国宋朝时,岁寒三友常作为文人画、水墨画的题材,如文同、苏轼的作品。元朝、明朝的陶瓷器也常有松竹梅的图案。日本的陶瓷器、漆器、织染也常用松竹梅图案,常用于门松、女儿节人形等节日装饰以及添丁、婚礼等喜庆事上面,常与鹤龟之类的主题一起用。
位于日本东京都的天皇皇宫的正殿有三间厅堂,分别称「松之殿」、「竹之殿」和「梅之殿」。其中,松之殿级别最高,是日本皇室进行正规仪式的场所。另外,在日本的寿司店中,往往也以「松竹梅」表示寿司拼盘的档次规格。同样,松往往是最高规格的代名词。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梅竹松,品性超然尘中仙。
清心淡泊不畏寒,正气高洁志尤坚。
腊梅傲骨绝尘烟,不与群芳争俗艳。
冰刀霜剑雕玉颜,风雪飞花香满天。
翠竹幽雅影娟娟,虚空清逸韵悠远。
凌寒劲节容不改,刚直挺秀入云端。
青松巍巍志难移,迎风傲雪冲霄汉。
雄奇苍劲枝叶茂,绿意盎然暖人间。

岁寒三友 - 书证

元朝白朴《朝中措》:「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
明朝无名氏《渔樵闲话.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唯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论语.子罕》中记载了孔子说的一句名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唐朝白居易《池上竹下作》诗曰:「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古人称颂梅有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唐朝黄蘗禅师《上堂开示颂》曰:「不是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宋朝林逋(谥和靖先生),生性恬淡,隐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不娶,以植梅养鹤为乐,世称「梅妻鹤子」。林逋爱梅成痴,他写的咏梅诗《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传

岁寒三友 - 成语资料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 - 典故说明

不管是古代或现代的瓷制器物,我们最常见的纹饰就是松、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描绘或吟咏松、竹、梅的诗画,也是多的不胜枚举。如元朝白朴《朝中措》:「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另明朝无名氏《渔樵闲话˙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但为甚么要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呢?
《论语.子罕》中记载了孔子说的一句名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说在恶劣环境下,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就像松柏般,在寒冬中依然屹立不摇。所以四季常青且坚毅耐寒的苍松绿柏,由此奠定了在文人墨客心目中的地位,苍松则被列为岁寒三友之首。故一个真诚的君子,他的品德就当正直如松。
唐朝白居易《池上竹下作》诗曰︰「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诗中隐喻竹茎中空表示人要谦虚,竹节分明则表示人要有节操。而常年不凋,坚贞挺拔的竹子,常被文人们喻为象征君子的品格高风亮节。故君子当守节如竹。
古人称颂梅有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自古以来,梅花的不畏寒冬,傲然卓立的高贵品格,深受文人雅士喜爱,故称君子当坚贞如梅。唐朝?櫱襌师《上堂开示颂》曰:「不是一番寒澈骨,怎得挴花扑鼻香?」另宋朝林逋(谥 和靖 先生),生性恬淡,隐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不娶,以植梅养鹤为乐,世称「梅妻鹤子」。林逋爱梅成痴,他写的咏梅诗《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传神的描绘出梅花独有的风姿韵味。人们把「梅、兰、竹、菊」尊为四君子,而梅花排第一;将「松、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则是唯一并列的花类植物。所以,梅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说备受推崇。
坚忍不拔的苍松、直节中空的翠竹、傲雪凌霜的寒梅,三者都有终年不凋、刚毅、坚韧的高洁风格,因此被世人美称为「岁寒三友」,亦是人格高尚的象征。除此之外,「岁寒三友」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是和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关。
据传北宋神宗时,苏轼仕途不如意,被贬至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苏轼自己开垦了一大片荒地,这块荒地,被当地人唤为「东坡」,所以苏轼便自称别号为「 东坡 居士」。苏轼栽种稻、麦、桑等农作物,又在田边筑起一栋小屋,取名为「雪堂」。他在雪堂的四面墙上画满雪花,还在院子里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
有一天,黄州知州 徐 君猷特地到雪堂来探望苏轼。他一见雪堂周遭荒凉寂寥,就打趣的问他日常起居,满眼所见都是白雪,又人迹罕至,不会太冷清、寂寞吗?没想到,苏东坡指着院内枝叶扶疏的花木,开朗的大笑说︰「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思是说,风声沥沥,泉水淙淙就是两部最优美的乐章,而四季常青的松树、枝干挺拔的绿竹、冷艳报春的冬梅就是严冬相伴的三位好友。
徐君猷见苏轼虽身处逆境,犹能以「松、竹、梅」自勉,还保有正直坦荡的高尚品德。从此之后,便对他更加的敬重和照顾了。
于是,后人便把松、竹、梅合称为「岁寒三友」,取其坚贞高洁的品格节操,并将其视为生命力旺盛、源源不绝的吉祥象征。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

拼音:suì hán sā yǒu

成语解释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成语出处 元·白朴《朝中措》:“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

成语繁体 歲寒三友

成语简拼 shsy

成语注音 ㄙㄨㄟˋ ㄏㄢˊ ㄙㄢ ㄧㄡˇ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松、竹、梅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 钱钟书《围城》:“这东西跟蚊子臭虫算得小饭店里的岁寒三友,现在刚是深秋天气,还显不出它们的后凋劲节。”

英语翻译 symbol of the lasting friendship,the tree durable plants of winter pine,bamboo and meihua [1]

岁寒三友 - 来历

“岁寒三友”的由来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遭权臣迫害,被捕入狱。经王安石等人营救,始得从轻定罪,安置黄州管制。黄州即今湖北黄冈。苏轼初到黄州时,心情很苦闷。稍后,家眷来依,朋友来访,苏轼的心绪慢慢好转,但生活上又发生了困难,便向黄州府讨来了数十亩荒地开垦种植,借以改善生活。这块地,当地人唤作“东坡”,苏轼便自取别号为“东坡居士”。
  
苏轼在东坡栽了稻、麦等农作物,又筑园围墙,造起房屋来。房子取名“雪堂”,并在四壁都画上雪花;园子里,则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一年春天,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打趣道:“你这房间起居睡卧,环顾侧看处处是雪。当真天寒飘雪时,人迹难至,不觉得太冷清吗?”苏轼手指院内花木,爽朗大笑:“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为风声和泉声就是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傲霜开放的梅花,就是可伴冬寒的三位益友。

徐君猷闻言,对苏轼以“三友”自励,保持凌寒留香的高尚情操,肃然起敬,从此更留意对他的照顾了。

岁寒三友 - 解释

(1)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放,因称“岁寒三友”

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 白朴《朝中措》

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无名氏《渔樵闲话》四折

代林景熙《霁山集》四《五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篁为岁寒友,”

(2) 岁寒:喻浊世。三友:山水、松竹、琴酒。三者为浊世之中的清高之物

所谓“岁寒三友”,即将松树、翠竹、梅花

 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

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这是何等的可爱、可贵!

岁寒三友 - 其他解释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贞的友谊。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泰州喬園竹林泰州喬園竹林
歲寒三友——竹歲寒三友——竹

  
竹,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也有一些。北京有个《紫竹院》公园,里面就有竹子。北大校园里也有不少。我家的“小园”里,我也种了几棵,长得不错,一年四季窗前总是绿影婆娑,也可算“占尽风情向小园”了。竹子是重要的物质材料:盖房子、做家具都有它的用武之地。竹笋还是席上的美味佳肴。也可以经常进入“寻常百姓家”。竹子可以做成笙萧琴笛,发出丝竹之乐的“清音”。因此竹比松树更得文人青睐。但是竹子有个缺点,就是平时不开花,没有娇艳之美。早熟禾科(Poaceae)竹亚科(Bambusoideae)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的通称。植物学文献中记载有75属以上,1,000多种,但其中许多是同物异名。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青篱竹属(Arundinaria)的少数几个种原产于美国南部,在该处沿河岸生长或生长于沼泽地区,形成浓密的竹丛。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歲寒三友——梅歲寒三友——梅
梅花梅花
  
岁寒三友岁寒三友——梅

岁寒三友——梅

梅花虽然没有遍布全国,甚至许多北方人没有亲眼见过。但由于历代文人的“炒作”,已经深入人心。为什么梅花如今会“位压群芳”呢?这是由于民族历史形成的集体潜意识所决定的。许多国画家在画梅花时,突出地表现在积雪的乾枯曲折的老树之上,绽出了朵朵鲜花。

 

 

 

傲雪的梅花 

傲雪的梅花傲雪的梅花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这是何等的可爱、可贵!同时也象征着人卓而不群,超凡脱俗的品格。

 

 

 

南京雪松南京雪松
 
岁寒三友——松岁寒三友——松

 

  

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

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


岁寒三友 -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传统寓意图案。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宋林景熙《霁山集·五云梅舍记》:“即其居梁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孤本元明杂剧》缺名《渔樵闲话》四:“那松柏翠竹,皆比岁寒君子,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清高宗御制诗三集也曰:“南宋马远有岁寒三友图。所绘松竹梅。……三友图在内府。乾隆帝有题诗。”据此,足见宋代已把松、竹、梅作为岁寒三友了。这一图案花纹,明清以来的瓷器、衣料、家俱、建筑等应用较多。
  
宋人苏东坡曾做题画诗曰:“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其后文人常用此三物自喻。后又将石换成松,“松逾霜雪而高洁”,松竹梅就成了固定的组合以喻高风亮节。
  
相关词:松竹梅兰,桃李杏菊


相关[古诗]

高大的松樹高大的松樹

 高大的松树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晋太康·左思)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唐·白居易)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唐·寒山子)
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唐·皇甫曾)
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唐·许浑)
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唐·陆龟蒙)
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宋·夏竦)
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宋·苏轼)
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宋·洪适)
应有山神长守护。松风时为扫埃尘。(宋·史太章)
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宋·何孙)

中國大竹海臥虎藏龍中國大竹海臥虎藏龍

 中国大竹海 卧虎藏龙「中國竹鄉」浙江安吉

好竹连山觉笋香 (宋·苏轼)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宋·欧阳修)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唐·李白)
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 (唐·李嘉佑)
修竹万竿松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 (元·萨都拉)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唐·杜甫)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宋·苏东坡)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宋·周邦彦)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唐·李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宋·苏轼)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唐·黄蘖禅师)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宋·某尼悟道诗)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唐·李白)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五代·李煜)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宋)
何方化作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宋·陆游)
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 (宋·杨万里)
数点梅花天地心 (宋/元·翁森)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宋·贺铸)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宋·卢梅坡)

松竹梅「歲寒三友」松竹梅「歲寒三友」

岁寒三友---七绝

◆松

沧桑历尽古根盘,
屹立高涯鸟瞰攀;
弄月筛风迎旭日,
虚怀若谷耐严寒。

◆竹

风骚绝唱万千年,
傲雪凌霜意飒然;
淡雅幽清盈绿筠,
高风亮节驾先贤。

◆梅

冰肌玉骨步春来,
衔雪含霜倚竹开;
倩影疏斜妍逸瘦,
清溪细雨暗香陪。

◆松

岁晚霜重万枝残,
松针万叶翠如鲜;
坚根抱峭兀自横,
高风亮节傲冰寒。

◆竹

虚怀直节难随俗,
郁郁婆娑叶葱笼;
雪压霜侵何所惧,
孤高刚劲伴梅松。

◆梅

牡丹仙艳恃宠娇,
玫瑰芳菲凌风憔;
最羡寒梅情耐冷,
傲骨冰心自妖娆。

梅花為十大名花之首梅花為十大名花之首

 梅花為十大名花之首

岁寒三友 - 对联

松柏风度
梅竹情操
格超梅以上
品在竹之间
竹开霜启翠
梅动雪前春
吾爱松柏梅兰友
任尔东西南北风
品若梅花香在骨
人如秋水玉为神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学翠竹到老虚心留劲节
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暖一家。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翠竹青松白梅兰
红梅傲雪花千树
青松耐寒叶万年
青松翠柏迎春至
白雪红梅送福来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梅松竹岁寒三友
廉正清为官三要
梅松竹岁寒三友
书画诗翰苑一池
松竹梅岁寒三友
日月星碧空一景
松竹梅岁寒三友
风雅颂文史四精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宁知霜雪后
独见松竹心
梅花铁为骨
绿竹虚作心
风吹竹叶龙摆尾
雨打鸡冠凤卢头
风摇竹影有声画
雨打梅花无字诗
雪里梅花称俊杰
霜中菊蕊是英豪
松花漫天千年药
桐叶满云五色香
松阴一径白云湿
花影半帘红日迟 

 

岁寒三友 - 北京庙会小吃中“岁寒三友”

一般人谈到岁寒三友皆知为松、竹、梅也。但是早年的京华,每届隆冬,亦有所谓“岁寒三友”,但非松、竹、梅,而指““半空儿”、冻柿子、海棠红”。

所谓“半空儿”,即果仁稀小的花生。那时一般干果行商,趸进大批花生,分别拣择其肥瘠,按货论价。花生果空而不实者,值最低廉,贩商购得,炒得焦熟,以其香甜气味,售诸爱好者,取名“半空儿”。寒冬小巷,常有小贩身背大麻袋,叫卖“半空儿,多给”。居民恒有爱食此者,儿童因出少许钱可买一大堆,亦喜而购之。小贩虽背大麻包,却并不沉重,简单易卖,很快售罄,满意而去。间亦有狡黠的摊贩,以“半空儿”掺入肥硕花生米中,论堆发售,待顾客购得吃时方知上当。

另一“友”为“冻柿子”。柿为秋熟果品。北京的西山、北山产量最丰。柿子初收上市,小贩叫卖:“赛倭瓜的大柿子——涩了换喇!”及至霜降过后,叫卖改为:“喝了蜜啦——大柿子!”就此两种吆喝声,便可晓得秋柿与冬柿之不同。柿初熟期,皮厚味涩,须经人工“漤”过,则色红味甘,食之清脆。一遇霜降,柿已熟透,涩味全消,而肉质熟烂,成为蜜汁,所以此时叫卖者以“喝蜜”来形容。到了冬令,经过严寒,柿子汁液冻结,用快刀切成薄片,食之凉澈心脾,且有润燥、利大便之功。当时或有谓能祛除煤气者,不知此言是否科学。
  
第三友者是“海棠红”。所谓“海棠红”,实是冬天已届全红的海棠。这种海棠经过严寒,冻得很坚实,街头小贩颇多贩卖,买主大多是孩童。此种海棠,手捏把柄,含入口内一咬,冷透牙根。笔者幼时常乐于此道,每与同玩小孩,各持一枚咬之,冰得每人频频挤眼而笑。我们淘气时,就把冻海棠用筷子夹起,接近炉火烤之,海棠冰质渐融;多烤一会,常因海棠皮破而发出吱吱声,然后再放入口中,那种凉不凉、热不热的味道,唯有孩子们才知其中乐趣。由于海棠全身通红,加上一烤,水汁漾出,其色更为鲜红,故称之为“海棠红”。
  
“半空儿”、“冻柿子”、“海棠红”这三位一体的“岁寒三友”,是北京人的独特享受。有些摊贩专卖此“岁寒三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