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启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启功
启功
 
书法家
英文名 Qi Gong
性别
出生 1912年7月26日
 中华民国 北京
逝世 2005年6月30日 (92岁)
 北京
国籍  中国
语言 中文
配偶 章宝琛 (1910年—1975年)
亲属 九世祖:雍正帝
八世祖:和恭亲王弘昼
七世祖:和勤亲王永璧
六世祖:和恪郡王绵循
五世祖:贝勒奕亨
四世祖:一等辅国将军载崇
曾祖父:奉国将军溥良
祖父:毓隆
父:宗室恒同
母:克连珍(阿鲁特氏)
姑母:恒季华
师承:陈垣
学历
北京汇文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
 
经历
代表作
  • 《古代字体论稿》
  • 《诗文声律论稿》
  • 《启功丛稿》
  • 《启功韵语》
  • 《启功絮语》
  • 《启功赘语》
  • 《汉语现象论丛》
  • 《论书绝句》
  • 《论书札记》
  • 《说八股》
  • 《启功书画留影册》

启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元白,也作元伯。北京人满族。中国书法家画家文物鉴赏家和鉴定家。曾为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九三学社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

启功自幼喜爱书法,是当代负有盛名的书法家。启功曾被称为“诗、书、画”三绝。此外,启功亦精于古代书画和碑贴的鉴定。

启功对学生说:“字,只要写得好看就成了,本无法。”

目录

  [隐藏

[编辑]生平

 
11岁的启功,启功(中)和祖父裕隆(左)以及姑姐丈在一起。

启功家族为清朝皇室后裔,属满族正蓝旗。启功本人为清雍正帝九世孙,远祖是雍正帝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曾祖父溥良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祖父毓隆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进士,父亲恒同,他则封奉恩将军[1]。清朝皇室虽姓爱新觉罗氏,但启功明确表示不再以“爱新觉罗”或“金”为姓氏,而以“启”为姓。[2]

师从贾尔鲁(羲民)和吴熙曾(镜汀)学习书法丹青,从戴绥之(姜福)学习古典文学。曾受业于史学家陈垣,专门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历代诗选和唐宋词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启功字体被方正公司制成电脑中的方正启体

2005年2月9日下午6点,因突发脑血栓形成住进北京北大医院,昏迷至6月30日2时25分,因脑血管、心血管病并发症逝世。

 
青年时代的启功。File:Qi Gong 1923.jpg

[编辑]主要学术成就

 File:Qi Gong 1930.jpg
启功先生(左一)和夫人(左二)、母亲(右二)及姑姑(右一)在一起。
File:Qi Gong 1955.jpg

启功除了是当代著名书画家,亦通晓语言文字、古书画鉴定之学,其中尤精碑帖研究。在碑帖之学上,启功开拓了新的研究方法,启功尝作诗论曰:“买椟还珠事不同,拓碑多半为书工。滔滔骈散终何用,几见藏家诵一通。”一改以往名家学者,如叶昌炽翁方纲等研究历代碑帖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知书法,而略其辞章之习。

除研究方法开拓新途外,启功更对《孝女曹娥碑》的真伪作出一硾定音之论,判定历代相传的《曹娥碑》殊非王羲之真迹。期间,虽有部分学者提出异议,如香港学者陈胜长曾撰〈绢本《孝女曹娥碑》墨迹考辨〉与之辩论,惟启功以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与深厚学养,对陈氏之立论作出有力反驳,并深责陈氏之说乃“一派胡言”,终使《孝女曹娥碑》的真伪得以辨明。详细论述请参考启功《论书绝句》、《古代字体论稿》、《论书札记》等书。

[编辑]著作

  • 《古代字体论稿》
  • 《诗文声律论稿》
  • 《启功丛稿》
  • 《启功韵语》
  • 《启功絮语》
  • 《启功赘语》
  • 《汉语现象论丛》
  • 《论书绝句》
  • 《论书札记》
  • 《说八股》
  • 《启功书画留影册》

[编辑]参考文献

  1. ^ 《爱新觉罗宗谱》
  2. ^ 一代书坛圣杰启功口述心路历程:我不姓爱新觉罗. 来源: 人民网摘自《启功口述历史》 [2011-02-14] (简体中文).

[编辑]外部链接

  • 启功年表,海南日报,2005年7月2日。
  • 离我们远去的大师
  • 启功书画网
  • 北京晚报《馆员传略》(中央文史研究馆编中华书局)《启功口述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启功纪念馆http://www.lifeall.com/mem/2159/main.ahtml
  • 启功作品专辑http://artist.artxun.com/Q/15-1418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