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團和氣
《一團和氣》是一幅由朱見深繪製的工筆畫,後來延伸出了許多年畫與刺繡等版本。畫中陶淵明、陸修靜、慧遠禪師三人環抱一團[1],狀似彌勒佛,細看又為三人。左人著道冠,右人戴方巾,中間者手持念珠,作品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三教合一的思想,與虎溪三笑圖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團和氣,拼為yī tuán hé qì,指態度和靄可親。現也出自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三引《上蔡語錄》。
名稱:一團和氣 拼音:yī tuán hé qì
出處:出處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三引《上蔡語錄》:“明道終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渾是一團和氣。” 釋義:解釋本指態度和靄可親。現也指互相之間只講和氣,不講原則。
用法:褒義謂語 結構:聯合式
例句:示例王頭領待人接物,~,如何心地倒恁窄狹?★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九回
本詞條內容尚未完善,歡迎各位編輯詞條,貢獻自己的專業知識!
成語一團和氣發音yī tuán hé qì 解釋本指態度和靄可親。現也指互相之間只講和氣,不講原則。出處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三引《上蔡語錄》:“明道終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渾是一團和氣。” 示例王頭領待人接物,~,如何心地倒恁窄狹?★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九回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