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石料理[編輯]

 
 
Breakfast at Tamahan Ryokan, Kyoto.jpg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懐石料理
假名 かいせきりょうり
平文式羅馬字 Kaiseki ryōri
 
日本航空商務艙(Executive Class)的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原為在日本茶道中,主人請客人品嘗的飯菜。現已不限於茶道,成為日本常見的高檔菜色。「懷石」指的是佛教僧人坐禪時在腹上放上暖石以對抗飢餓的感覺。

其形式為「一汁三菜」(也有一汁二菜)。懷石料理極端講求精緻,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但食物的份量卻很少)而被一些人視為藝術品,高檔懷石料理也耗費不菲。主要盛裝食物的器具有陶器瓷器漆器等。知名的懷石料理店有京都三條的辻留、大阪高麗橋的吉兆、滋賀縣東近江市的招福樓。

 


上菜順序
[編輯] 

懷石[編輯]

  1. 先附(Sakizuke,さきずけ)
    開胃用的小菜,調味輕盈和質感清新。
  2. 八寸(Hassun,はっすん)
    以季節性主題的菜色,通常為一種壽司與幾道較小份的小菜組合。
  3. 向付け(Mukōzuke,むこうずけ)
    季節性的生魚片。
  4. 炊き合わせ(Takiawase,たきあわせ)
    蔬菜、肉、魚、豆腐等食材切小塊悶煮。
  5. 蓋物(Futamono,ふたもの)
    有蓋食器裝盛的食物,通常為湯,或茶碗蒸。
  6. 焼物(Yakimono,やきもの)
    季節性的魚類燒烤。
  7. 酢餚(Su-zakana,す ざかな)
    以醋醃漬的小菜。
  8. 冷鉢(Hiyashi-bachi,ひやし ばち)
    用冰鎮過的食器來盛放熟食,可有麵條、涼拌時蔬、蝦蟹肉等等。
  9. 中豬口(Naka-choko,なか ちょこ)
    酸味的湯。
  10. 強餚(Shii-zakana,しい ざかな)
    主菜,一般為烤制或煮制的牛肉、禽肉、魚等等。
  11. 御飯(Gohan,ごはん)
    以米飯為主要食材的菜。
  12. 香物(Kō no mono,こう の もの)
    季節性的醃製蔬菜。
  13. 止椀(Tome-wan,とめ わん)
    醬湯,以大醬為主料的湯,會放入豆腐、蔥花,有時候還有海鮮、菌類等等。
  14. 水物(Mizumono,みずもの)
    餐後甜點,蜜瓜、葡萄、桃等甜美多汁的傳統高級水果。

茶懷石[編輯]

  1. 向こう付け
  2. 煮物
  3. 焼き物
  4. 吸い物
  5. 八寸
  6. 湯桶
  7. 香の物

 

懷石料理的由來


  「料理」就是菜色。
  「懷石」就是懷中抱著石頭。
懷中抱著石頭的菜色」是什麼意思?
  據說很久以前在日本的一所廟宇
,某日天寒地凍,大和尚饑腸轆轆,但廟裡窮得沒有糧食。由於忍受不了飢餓,他喚來弟子生火煮石,然後將溫暖的石頭抱在懷中取暖,藉以消除「飢寒交迫」之感。
  因而懷石料理在開始的時候,代表的是廟宇為了消除飢餓感所享用的輕食。為了避免奢華過度,多半是簡素的點心。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演變為宮廷貴族的美食,到今天更昇華成日本料理中的最高境界。

 

懷石料理的特色

  大體來講,今日的懷石料理具備以下四個特色
  一、菜的分量少
  最原始的懷石料理是「點心」,點心都是一小碟一小碟上菜。發展到今天,懷石料理仍保持了這個特色||每道菜的分量都很少,盛裝的盤子也不大。
  二、採用當季的新鮮食材
  懷石料理的食材選用,著重在「
當季」、「新鮮」兩項。
由於「當季」,因而能清楚反映季節的變化。
  因為「新鮮」,所以多半選用「
在地」的食材。
  「在地」讓各個地區的懷石料理各有特色。
  看到這你應明白,懷石料理不像滿漢全席擁有一套制式菜單。

 

整套懷石料理(一)    

 

整套懷石料理(二)

三、使用精緻的器皿
  為了顯現不凡的價值,懷石料理都使用精緻的器皿(如相片二、三)
。早期根本是以使用瓷器的瓷窯取名
,如六大古窯「瀨戶燒、常滑燒、越前燒、備前燒、信樂燒、丹波燒」。
例如使用「瀨戶燒」盛裝的懷石料理,就取名「瀨戶燒懷石料理」。
  四、完美藝術的呈現
  精於懷石料理的大師,不僅要學習做菜的功夫,還要懂得美學,什麼繪畫、書道、茶道、插花,都要學。
  唯有懂得美學的廚師,才能將四季特色展現在料理裝飾的雕琢上,讓品嚐者從瓷盤配色、陪襯花藝、裝飾道具,一眼就看出現在是什麼季節。
  簡單地講,懷石料理是一道完美藝術的呈現。

品嚐懷石料理的步驟

  懷石料理的上菜順序是冷食(生魚片、活蝦等食材)、

 

小菜 、再上烤

 

 

 

、炸、蒸等熱食

 

   

 

,接著上才白飯(搭配各式醬菜與味噌湯)、

 

麵食、點心

 

  

,飯後則奉上綠抹茶。
  而用餐的基本原則,順序是由前而後、由左而右,只要是小碟子就要將盤碟端在掌心食用、以筷就口,吃完以後放回原處。喝湯時雙手捧碗,一開始要將碗向右轉一下,喝過後再向右轉一下(和茶道相似),表現出非常珍惜、欣賞這碗湯的樣子,以示禮貌。



懷石料理(kaseki-ryori)之起源:是在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日本和尚與中國禪宗僧人有頻密交流,《茶道》亦於此時興起。但因經常出現「空腹茗茶」而不支暈倒的情況,茶道祖師《利休和尚》便發明出〈三菜一汁〉的料理於茗茶前享用。

 

「懷石」的由來,係僧侶進行斷食之際,為免腹饑之苦,打坐時將爐側暖石置於懷中而來,再加上寺院飲食原來就講究清淡,這也就是懷石料理講求精緻而味輕的來由。

對日本人而言,懷石料理是一種飲食藝術的表現,是否可以滿足口腹之慾並不重要,而在享用過程中的那份意境才是重點,而懷石料理講究季節性、食物原味的呈現、地方材料的運用與食物及器皿的擺設,也正是禪的意境:「自然、簡樸與優雅」。 

 


講究季節性是日本懷石料理的一大特色,食材的選用清楚的反映了季節的變化,所以不同的時令,品嚐者可以享用到不同菜色的懷石料理,這種堅持以最新鮮、最合時令的食材來作菜,充份體現了日式料理重視與自然互動的料理精神。

在烹調上,懷石料理注重原味的呈現,烹調的程序愈少愈好,一般日本料理人的養成教育,所學就是將食材獨特風格彰顯、讓營養價值提昇最高程度。 



學習懷石料理,不僅要學習料理功夫還必須兼習美學,書道、茶道樣樣都不能少,還要將四季特色展現在料理裝飾的雕琢上,讓品嘗者從磁盤配色、陪襯花藝及裝飾道具,一眼就能看出現在是什麼季節。

另外,為了顯現料理的價值,所以懷石料理通常是以所用窯磁取名,在早期多是以六大古窯如瀨戶燒、常滑燒、越前燒、備前燒、信樂燒及丹波燒為名,現在則多為十五大新窯之名,其中最常見到的有九谷燒、美濃燒、有田燒及京燒。 

 

吃的禮儀,切要記住順序一定是由前而後、由左而右,只要是小碟子一定是將盤碟端在掌心食用、以筷就口,吃完後放回原處。

其中和茶道頗同之處在於,喝湯時一開始也要將碗向右轉兩下,喝過後再向右轉一下,以示禮貌。

如果同席而坐的都是日本人,那麼喝湯時必定要出聲以示讚美,否則會被懷疑嫌口味不盡理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