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炮拳

 
 

 

 

炮拳是中國拳術之一,出於少林拳派,在菏澤、曹縣、成武、東明等城鄉習練者眾多。

編輯摘要

 

炮拳炮拳
炮拳是中國拳術之一,出於少林拳派,在菏澤曹縣、成武、東明等城鄉習練者眾多。炮拳的特點是動作剛健有力以為主,套路短少精悍,實戰技擊攻防嚴密,招式多變虛實相兼,風格獨特。炮拳還是多個拳術流派的基礎功名稱。

炮拳- 少林拳派

 炮拳是少林拳種之一,

炮拳炮拳
創於宋代時期。此拳是由福居禪師根據十八家短打逐步演變而成。在少林古拳譜中有《炮拳羅王傳歌訣》曰:少室正宗武之花,諸拳之王炮拳架;一招一式沖天塌,手足身步捲風沙;拳似發砲身如龍,趨避神速妖皆怕。少林炮拳是林少寺比較古樸傳統的套路,屬於少林寺十大名拳之一。其動作連環,多以炮名:追風炮、臥心炮、飛雲炮、連環炮、迎面炮,沖天炮。裹鞭炮等,故此得名。此拳要求“內要提,外要隨,起要橫,落要順,打要近,氣要催,拳如炮,毀敵身”。久練出拳如炮,威力無比,其歌曰:炮拳歷史有記載,宋代福居著上冊,套路古老名聲在,少林代代傳下來。 
 

少林炮拳古稱炮捶,是少林寺秘不外傳的精華套路,有“諸拳之五”之稱。因出拳威猛如發炮,拳勢動作多以“炮”為名,故名炮拳。

1.預備式兩腳併步站立,兩手自然下垂。
2.起勢左腳向左跨步,兩腳與肩同寬,兩手握拳抱於腰間,拳心向上,頭左擺,目視左方。
3.金雞獨立身體左轉,左腳提起繃直放於右膝前方,同時左手五指張開向前下經左膝抓握成,置於體前,拳心朝上,目視前方。
4.弓步砸肘接上勢,左腳落地,右腳經左腳內側擦地提起向前落地成右弓步,同時,左拳收回腰間,拳心向上,右臂翻肘提起經體前向下砸壓,拳心朝後,目視前方。
5.轉身掏拳身體左轉成左弓步,同時右拳收回腰間,拳心朝上,向左側擊出,停於腹前,左拳變掌下壓於右小臂上,掌心向下,目視前方。

炮拳炮拳

6.馬步右劈拳身體右轉,兩腿屈膝下蹲成馬步,同時,左手握拳收於腰間,拳心朝上,右拳經體前向右膝外側下方崩擊,拳與膝平,目視右方。
7.左劈拳身體左轉,同時,右拳拳心朝上收於腰間,左拳經體前向下方劈出,拳心向內,拳與右膝平,目視右方。
8.千斤墜兩腿起立,兩拳收於體前拳心向內,同時猛力向上沖擊後再迅速下落。兩小臂豎直貼於左部,拳心向內,目視右方。
9.虎抱頭兩臂在體前劃弧,左先右後,同時,右腳收回腳點地靠在左腳內側,右拳下落至兩膝中間,拳心向右,左拳上架於頭頂,拳心朝前,目視右方。
10.雲頂七星身體右後轉,兩拳變掌,左掌掌心朝上經頭頂向後順左下落至胸前,右掌由上向右上方經頭頂掌心向下,然後右腳向前上步,兩手變掌收回腰間,左腳向前跟步,腳尖點地靠於右腳內側,兩腿下蹲成丁字步,同時,右拳向前衝出,左拳放於右彎處,拳心向下,目視前方。

炮拳- 大成拳派

炮拳為意拳訓練入門之唯一拳法,可以說如果炮拳訓練能夠有得,大成拳的其它大部分勁力皆可感悟逐通。炮拳訓練體現了大成拳大部分技法的作拳法則及要領,尤其是身上、腿上的要領。
練習方法:
1、定步炮拳

炮拳炮拳

①兩腳呈四十五度角前後站立。
②前手伸出,護於口鼻前,後手護於下額外側。
③兩手輪流向前擊出,拳從口出,打向鼻尖。
④三尖相照。
2、動步炮拳
陸地行舟步練習,一步一拳,肩胯以脊柱為軸轉動帶動兩手輪流向前擊出。
練習竅要:
1、炮拳要做出肩胯勁來,把身體抻開做活了;手的動作宜小(肘關節及前臂的動作),身體動作要大一些。
2、炮拳出拳要掌握拳由口出的要領,要把線路打直。
3、手型不要平直,要在似正似斜中擊出。
4、炮拳訓練時要體現出左右手撕扯之力(雙手猶如抓握著無數條麻繩或皮筋要將其撕扯開,此種意念利於體認前後手的爭力尤其是後手的爭力),進而隨著練功的深入周身都要體會出撕扯之力,此力即為爭力訓練的入門之法。
5、炮拳初期訓練應以意念誘導爭力形成,體會出阻力後,即要在似有似無之中練習,意念切勿過重,不然恐有過猶不及之病。 
炮拳炮拳

6、炮拳訓練中,訓練者應要設定一目標後,在距離目標一米至一米半的位置上,集中註意力後,雙拳輪番向目標擊打,意念及精神放大放遠,此項要領的目的在於穿透力的形成。
7、動步炮拳訓練要做到手到、腳到、身到,三者在同一時間完成發力,無論前手拳還是後手拳此項要求都是一樣的。訓練時可由慢到快,由力小到力大,循序遞進。
8、動步炮拳要做出三七轉換勁來,做出衝(悠)勁來,做出渾厚感來,故此初步訓練時,身體、四肢一定要,練習時好似玩一樣,當做夠一定的量後,身體自然松下來後,悠勁慢慢體現出來,此後可再做快一些,做勻整一些,再把爭力加進去,逐步達於完美。
9、前手拳要多做,前手比後手更重要。
10、頭宜正,做拳定步也好,動步也好,頭不要隨身體左右晃動。
11、炮拳一定要掌握跪膝要領,此要領是動力之源,剎車之本。
12、做動步後手拳時,前腳要相應調整一下,否則力量不篤,且有不穩之弊。
13、打炮拳,不爭不發。
14、好的砲拳應是力量脆快(爭力);篤實(悠勁、整體勁);線路清晰、明確;應感能發的有效一擊。
15、炮拳要想用得 ​​巧妙,需要與推手(刀手)配合著用,要在推手中多加體會其力,即:抗阻能發、推拉互用、勾掛發拳等等一些雙方肢體接觸時功力與得機得勢的巧妙結合。
16、炮拳訓練初看要領繁雜,其實做多了,自然就掌握了,功貴於練。

炮拳- 形意拳派

炮拳屬火,是一氣之開合,炸炮忽然炸裂,其彈突出,其性最烈,其形最猛,在腹內則屬心,在拳中為炮,所謂炮拳似炮屬火是也。練習合法,其氣和順身體舒暢,心中虛靈,反之則四體不順而氣乖,則心中蒙昧而呆滯矣,學者須當心研究。

炮拳炮拳

拳譜雲:“炮拳似炮,屬火,非炮也,有江水排岸之勢”。炮拳勢式呈束身斜上捧、展身下砸擊之反向勢,勁力軌跡呈冲起性拱架和垂落式排擊,是明晰可辨的技巧性拳法,其精義在於“江水排岸”,也就是“ 砲彈落地,中心開花”。

拳法簡潔明快

炮拳如同其它五行拳,由束展勢式左右相衍,其具體動作是這樣的:以右炮拳為例,束身進右腳為寸步,兩臂微屈,手腕相交,呈屈臂半圓勢,束身時腰呈側左狀,起臂時以斜勢向上捧,然後展身進右腿打虎步,雙拳擊彼胸。意為對方向我上節打來,或者抓我肩頭,我則束身起臂,既降低重心避開鋒芒,又在涵胸中拉長空間減緩搏擊距離;同時雙臂捧架使彼之手望空而去,似如導彈脫軌不脛而走。捧架動作是習慣性動作,屬《十法摘要論》裡的截手之法。截其小膊謂之“小截”,截其中肘則是“大截”。小截挫其銳勢,大截就是根截,只要截手奏效,對方的胸腹必開半門,甚至大門全開,為我反擊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機會。破招之際馬上展身出擊,還擊動作也不復雜,展身進步,雙臂相翻,步到手到,重錘落擊於彼胸,勢如砲彈落地,中心開花,有猝不及防之效應。綜觀炮拳拳法,有別於其它五行拳的地方就是起雙膊,用雙拳,看似沒有主副手,好像傾巢出動,然而“集中兵力打殲滅戰”也是兵法之妙策,故爾敢用雙膊排阻,敢用雙拳進攻,正如行家所言“ 兵貴神速胸有成竹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特色貴在翻擰

炮拳屬火,性烈,一觸即發,一點就炸是炮拳之本能,所以炮拳絕不拖泥帶水,而是束身就固排,展身就發手,幾乎沒有空隙。其特點有四:(1)起手翻擰望空去。彼手向我擊來,我不以直勁手法與彼硬碰,而是交腕翻臂,翻則能捧,捧則含滾,彼之來手必然向高斜而去。(2)翻滾落擊在瞬間。展身進擊時並非直擊彼身,而是兩手反滾,滾中帶砸,行圓弧型路線擊於敵胸,砸擊時藉助於展身之丹田爆發勁,猝不及防地瞬間擊敵,故勁足力猛,速戰速決。(3)斜排正砸必重創。炮拳排彼為斜排化解法,叫作以斜避正,既有化排之效,更有肘尖抵頂之功能,屬一箭雙雕、一石二鳥之製敵法。加之束展身法之爆發,翻擰突變之勁砸,必有重創之果。(4)捎帶擊彼不定位。炮拳擊彼主要部位是胸脯,然而隨機應變也是炮拳的又一擊敵特色。如若擊彼時拳頭正好行至彼的頭部臉面,獲此戰機何必捨近求遠擊彼胸,拳頭直接擊打麵部即可也。

勁力衍變自如

炮拳炮拳

心意拳是陰陽相變之內功拳陰陽變幻是拳法的表現,實質上是勁力變化促使拳法相衍,故曰:“勁力是拳法之魂”。炮拳截手呈捧架勢,上沖捧架是由膊背變為膊裡的翻滾形成捧拱之勢。捧拱乃橋樑之型,有負荷載重之能,運用捧拱勁力捧架彼手,彼必脫軌走空,這就是捧架之宗旨,任憑對方手疾勁猛,只要找准時間差和空間差,我之向上的捧架勁必然將對方之手引向高斜方,這就是“借人之力,順人之勁”的妙用。捧架是順其自然的勁力軌跡,但是也需相當功力,否則杯水車薪難達排彼之目的。另外捧架必用雙膊,若用單膊捧架,既不符合物理現象的力學原理,實戰中也是缺少力度的弧單表現。實踐證明,只要雙方功力相當,雙膊捧架是游刃有餘的快截法,只要破法奏效,反擊於敵就唾手可得。

炮拳還擊不是直上直下的垂壓勢,而是在捧拱勁力之餘再衍生出來的“擰、 ”三股勁力的相融勁,滾擰勁使雙膊翻轉,塌落勁催動雙膊下擊,垂砸勁衝於拳背直至指根,勢如江水排岸之勢衝擊彼胸,給對方造成凌空砸擊之威懾感。只要做到內外六合,勁足力猛,速度快捷,真有一擊敗之效應。

生剋順其自然

按照五行生剋論,火能生土火能克金,這就是說,炮拳能生橫拳,炮拳能破劈拳。炮拳擊勢呈塌砸勢,拳背由上而下落擊於彼胸。橫拳正好是擊於彼腹丹田之拳路,從拳法勁力相衍分析,可以在砲拳落擊時翻擰拳頭直打彼腹,既是“火生土”之規律相變,又是炮拳的極好補充,能夠在順其自然的軌跡中擊敵。就實踐而言,炮拳猛擊彼胸,彼受重擊必然後退或重心失控,此時習慣性動作也是直拳補打,拳徑既短,殺傷力又大,可謂猝不及防,便捷實用,所補拳勢在五行拳中就是橫拳,類似散手中的“ 蜻蜓點水 ”或“單點”。說到炮拳破劈拳,也在拳法徑道和勁力軌蹟之中。劈拳呈挫捧掇托勢,拳軌從冲起到落勾,勁力呈斜上拋物線,正好迎合了炮拳的上架截拳路徑,借勁而起,隨高打高,一個交膊捧架,迫使劈拳離開我胸向斜上方走去,而我在捧架之際盡可垂擊彼胸。不論火生土還是火克金,其理盡在“借勁還勁”之中,這就是五行拳相生相剋之哲理精義。當然相生相剋還須講究雙方功力,功力懸殊,只能是“功大不說理”,功力相當則將順其自然地相生相剋,衍化拳法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