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裴行儉貞觀中擧明經,顯慶初爲長安令。高宗廢王皇后,立武昭儀(武則天),行儉私下和長孫無忌、褚遂良議論,被譖,貶爲西州都督府長史。麟德二年(665)拜安西大都護,在西域時,諸部多慕義歸附。乾封初,召爲司文(鴻臚)少卿。總章中,遷司列少常伯(吏部侍郎),與李敬玄、馬載同掌選事十餘年,甚有能名,時稱“裴、李”、“裴、馬”。當時承平日久,取得各種資格上吏部候選爲官的人劇增,行儉和李敬玄委任員外郎張仁禕創立一些法規,使選任官職有一定的條例可循,爲後來所承用。
裴行儉少時從大將軍蘇定方學習兵法,後來領兵出征,善於料敵決勝。他誠懇待人,穫得士兵愛戴,故戰多取勝。調露元年(679)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與李遮匐反叛,侵逼安西(今新疆庫車)。當時行儉受命冊送波斯王子泥涅師歸國,途經西州時,募得萬騎,便假爲畋獵,以計俘都支,將吏於碎葉城爲他立碑紀功。由於他“文武兼資”,高宗特授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大將軍。同年,東突厥阿史德溫傅、阿史那伏念反叛,行儉以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統兵三十萬出擊。開耀元年(681),以反間計逼伏念執溫傅來降,餘眾悉平。永淳元年(682)行儉卒。
去世
公元682年,西突厥阿史那車薄率部再度反叛,威脅唐西北邊疆。唐高宗隻好起用熟悉西域風土人情的裴行儉爲帥,任命裴行儉爲金牙道行軍大總管,率三總管兵分道進攻西突厥。裴行儉以國家利益爲重,准備再次出征。但是軍隊尚未出發,裴行儉便於四月去世,享年六十四歲。
評價
出生
裴行儉的父親裴仁基,隋末時任左光祿大夫,其長兄裴行儼是一員猛將,號稱“萬人敵”,其時父子均就職於洛陽。這個裴行儼就是《說唐》里面那個隋朝第三條好漢裴元慶的原型,《說唐》故事里她還有個姐姐嫁給了混世魔王程咬金。後來王世充稱帝洛陽,割據一方,爭奪天下,裴氏父子在其陣營爲他南征北戰,戰功卓著。由於裴家是山西豪族,而李淵世鎮太原,與裴氏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鼓動李淵起兵的大功臣裴寂就 是他家的堂親),加上這父子能力過強,遭到了王世充的猜忌和排斥。唐高祖武德二(619)年,裴仁基父子密謀棄王投唐,被人出賣慘遭殺害,並“滅三族”, 裴氏洛陽一支全部被殺。據考,裴行儉極可能是當年晚些時候出生的遺腹子,但他母子是如何脱難的,已經成了無法考證的謎案。
軍事思想
屢立戰功
同年十月,單於都護府突厥阿 史德溫傅、奉職等合眾數十萬反唐,單於都護蕭嗣業率兵出征敗歸,裴行儉遂統兵再次出擊。680年,行至朔州,鑒於蕭部糧運被劫而兵敗的教訓,便偽裝糧車 300乘,每車内伏壯士,派羸兵押送,並於要道設伏兵。突厥軍果然前來行劫,遂遭全殲。此後,唐軍糧運暢行無阻。裴行儉軍繼續進擊,戰於黑山,穫大勝,俘 奉職等。681年,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溫傅反唐,裴行儉等奉命征討。閏七月,軍於代州陘口,施反間計,使伏念與溫傅互相猜忌。於是伏念留下妻子、輜重於金 牙山,親率輕騎南下欲襲懷舜部。裴行儉乘其後方空虛,即令副將何迦密自通漠道,程務挺自石地道,率軍突襲突厥牙帳金牙山。伏念再與懷舜約和而還,及至金牙 山,失其妻子、輜重,士卒又多染疾病,被迫引軍北走細沙。裴行儉遂令副總管劉敬同、程務挺等率單於府兵追擊;伏念表示請執溫傅以自效,裴行儉答應降而不 殺。但伏念尚有猶豫,又自恃道遠,估計唐軍必不能至,疏於戒備。唐軍迅速趕到細沙,伏念驚亂,不能整其部眾,遂執溫傅來降,盡平突厥餘部。682年,爲金 牙道大總管,擬率兵出擊反唐的西突厥阿史那車薄,師未行,病卒。裴行儉善用計,馭將有方,強調用兵之道,撫士以誠,制敵以詐。
裴行儉
裴行儉(619年-682年6月9日),字守約,絳州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唐高宗時名臣。裴仁基之子。著有《選譜》十卷,以及《草字雜體》,今均佚。
裴行儉出自河東裴氏定著五房之一的中眷裴,曾祖父裴伯鳳,北周驃騎大將軍、汾州刺史、琅琊郡公。祖父裴定高,馮翊郡公、襲封琅琊公。父裴仁基,隋左光祿大夫,唐武德年間贈原州都督,諡號忠。兄裴行儼,隋末猛將。 裴行儉幼年時以門蔭補弘文生。貞觀中舉明經,拜左屯衛倉曹參軍。名將蘇定方看重裴行儉,教授他用兵奇術。顯慶二年為長安令。高宗廢王皇后,立武昭儀(武則天),行儉私下和長孫無忌、褚遂良議論,被譖,貶為西州都督府長史。麟德二年(665)拜安西大都護,在西域時,諸部多慕義歸附。乾封初,召為司文(鴻臚)少卿。總章中,遷司列少常伯(吏部侍郎),與李敬玄、馬載同掌選事十餘年,甚有能名,時稱「裴、李」、「裴、馬」。當時承平日久,取得各種資格上吏部候選為官的人劇增,行儉和李敬玄委任員外郎張仁禕創立一些法規,使選任官職有一定的條例可循,為後來所承用。
行儉少時從大將軍蘇定方學習兵法,後來領兵出征,善於料敵決勝。他誠懇待人,獲得士兵愛戴,故戰多取勝。調露元年(679)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與李遮匐反叛,侵逼安西(今新疆庫車)。當時行儉受命冊送波斯王子泥涅師歸國,途經西州時,募得萬騎,便假為畋獵,以計俘都支,將吏於碎葉城為他立碑紀功。由於他「文武兼資」,高宗特授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大將軍。同年,東突厥阿史德溫傅、阿史那伏念反叛,行儉以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統兵三十萬出擊。開耀元年(681),以反間計逼伏念執溫傅來降,餘眾悉平。永淳元年(682)四月,行儉病卒,年六十四歲。追贈幽州都督,諡號憲。少子裴光庭,開元年間為侍中,玄宗追贈裴行儉為太尉。
行儉善於識拔人才,軍中提拔的將領如程務挺、王方翼、郭待封、黑齒常之等,都成為一代名將。
贈太尉裴公神道碑
《贈太尉裴公神道碑》,張說撰文。
星辰懸象,所以殷時布氣,然而行不言之道者,天也;文武用才,所以勤官定國,然而致無為之理者,帝也。當高宗之休運,任名世之良臣,清九流而辟四海,代天工而張帝德,歷選前哲,豈多乎哉!公諱行儉,字守約,河東聞喜人也。其先出乎嬴姓,伯翳之後也,秦則裴侯始封,漢則侍中受職。魏晉之代,郁為盛門,八裴方於八王,聲振海內;三子尊為三祖,望高士族。自冀州刺史徵至公十二代,中軍將軍雙虎至公六葉,代無違德,不隕厥問者已。大王父伯鳳,周驃騎大將軍、光汾二州刺史、琅邪郡開國公。大父定高,大將軍、馮翊郡守、襲琅邪郡公。諸侯受封,山河傳國,天子共理,循良克家。考仁基,隋左光祿大夫,以陰圖王充,仗義舊主,遭時不利,玉折名揚。聖唐龍興,旌淑勵節,贈原州都督,命諡曰忠,蓋《春秋》之褒也。
公清明本乎世德,正性出乎胎教,氣潤河靈,貌雄岳立。仁孝之道,天生而知;將相之器,與年俱長。以高蔭為弘文生,絕事篤學,累年不舉,房僕射異而問焉,對 曰:「隋室喪亂,家乏典籍,館有良書,控討未遍,故少留耳。」梁公驚曰:「驥子志氣凌雲,當一日千里。」其早為通人之目也如是。明經補左屯衛倉曹,詔舉轉雍州司士,遷金部戶部二員外,歷都官郎中長安令。顯慶中,與長孫太尉、褚河南論及中宮廢立,國家憂患,有公伯僚譖行於季氏,出為西州長史,又改金山副都護,又拜安西大都護,西域從政,七八年閒,窮荒舉落,重譯向化,我之獨賢,邊之多幸。乾封歲徵為同文少卿,尋除司列少常伯,官復舊號,為吏部侍郎,加銀青光祿大夫。自居銓管,大設綱綜,辨職差才,審官序爵,法著新格,言成故事。上元中,長星出天,禿髮入塞,詔公為洮州道左軍總管,又為秦州鎮撫右軍總管,並受元帥周王節度。雖祭公有諫,耀武之事不行;而方叔帥師,來威之道備矣。
儀鳳二年,十姓可汗匐延都支及李遮匐潛過襲戎,俶擾西域,朝廷憑怒,將行天討,公進議曰:「敬玄敗績於茅戎,審禮免胄而入狄,豈可絕域更勣王師?今波斯王 亡,侍子在此,若命使冊立,即路由二蕃,便宜取之,是成禽也。」高宗善其計,詔公以名冊送波斯,兼安撫大使,公往蒞,遺愛洽於人心。是行也,百城故老,望 塵而雅拜;四鎮酋渠,連營而諮酒:一言召募,萬騎雲集。公乃解嚴以反諜,託獵以訓旅,誤之多方,間其無備。裹糧十日,執都支於帳前;破竹一呼,鉗遮匐於麾 下。華戎相應,立碑碎葉,蓋美克雋不殺而用謀,安人以德而去害,廓氛祲於地表,燀皇靈於天外。充國有屯田之頌,竇憲有燕山之銘,詢茲遠略,彼何微也!遷禮 部尚書,加上柱國,又特降恩命兼右衛大將軍。夷典秩宗,神必據我,文昌有將,天道存焉。
調露中,單于可汗伏念外叛,大鴻臚蕭嗣業喪律,詔公為定襄道大總管,軍至朔州,斥候相接。匈奴故態,狃劫糧以餒師;神將出奇,張虛勢以啗敵。偽為轉運,伏 其壯士,示羸師以緩行,隱精騎以躡跡。寇果大下,援兵奔散,驕虜益驁,自為得色,驅此車牛,憩彼泉井。於是箱中兵起,千弩齊發。要路騎飛,一息而至,群胡 顛沛,希傷滿野,從茲饋運,路無驚者。觀夫大漠無倪,穹廬靡所,追之逃遁,舍之憑陵,費日老師,兵家所病,公潛使緩頰,均其利心。深圖既入,狼意亦改,及 委罪衙官,陰送降狀,公密上其事,人莫知之。及如其斯,舉國歸附,煙塵大起,師徒惶惑,公徐使令軍曰:「此是伏念執溫傳來降,非他寇也。」俄而銜璧轅門, 釋縛納款,帝嘉其勛,命尚書崔知悌乘驛勞軍,備禮獻凱。策勛之日,程務挺、張虔勖者,行軍之偏將也,訴言子營逼逐,方降大軍,又屬秉鈞忌才,下上其手。公 曰:「雖不逮群帥之讓功,猶恥與二王之競力,今而殺降,後無來者。」乃封公聞喜縣開國公,而伏念、溫傳皆戮都市。是年也,伏念弟元珍擁其餘種復叛。則天稱 制,追正宿枉,贈伏念太僕卿:程、張諸家,別故夷族:君子以為神理之不可誣也。
永淳元年,詔公為金牙道大總管,未行遘疾,四月二十八日,薨於京師延壽里,春秋六十有四。長子貞隱,早卒,嫡孫參玄嗣封。藐是諸孤,哀哀童 幼,高宗悼焉,贈幽州都督,賜凶儀還鄉,喪葬官供,禮部郎中監護,窀穸之數,率禮有加。別敕留守委皇太子擇六品京官一人檢校家事,五六年間,待兒孫稍成長 日停。寵極哀榮,禮之厚者,澤及存沒,義莫重焉。太常議諡:「博古多能、文武表式曰憲。」其年十月,葬我憲公於聞喜之東良原,禮也。禮龍中興,朝思舊德, 贈公揚州大都督。開元孝享宰嗣,延恩贈公太尉。生不登乎台階,沒追位乎靈宰,序四時於下地,調三光於上天:聖人神教,意在茲乎!
公志堅慮精,神勇識澈,藝必討本,學皆睹奧。又善測候雲物,推步氣象,鬼無遯謀,靈不藏用。著文集二十卷,造草字數千文,皆寶傳人間。以為代法。又撰《選 譜》十卷,又為軍營行陣、部眾、料敵等四十六訣,大聖天后令秘書監武承嗣就家取進,以為秘術。豈比馬卿浮華,唯留《封禪》之草;劉安虛誕,空傳《鴻寶》之 書而已哉?加以汲引沈淪,推獎氣類,虛懷而襟帶不設,弘亮而城府洞開,故虎旅雲從,詞林嚮應,若毛羽之宗麟鳳,眾川之長江河也。在選曹見駱賓王、盧照鄰、 王勃、楊炯,評曰:「炯雖有才名,不過令長,其餘華而不實,鮮克令終。」見蘇味道、王劇,嘆曰:「十數年外,當居衡石。」後各如其言,其在軍麾,擇帳下之 士,則有張知運、薛訥、閻敬容、甘元柬、裴思諒、王智方、呂休璟、劉玄意;引偏裨之將,則有程務挺、張虔勖、王方翼、崔智鞏、黨金毗、郭待封、劉敬同、李 多祚、黑齒常之:凡所進拔,盡為名將,此則有道之人倫,武侯之賞鑒也。
公之送波斯也,入莫賀延磧中,遇風沙大起,天地暝晦,引導皆迷,因命息徒,至誠虔禱,徇於眾曰:「井泉不遠。」須臾,風止氛開,有香泉豐草,宛在營側,後 來之人,莫知其處。此乃耿恭之拜井,商人之化城也。公在禮闈,敕賜善馬及寶鞍,令史奪馳,馬倒鞍破,懼而逃罪。公使召之曰:「知汝誤耳。」又平都支遮匐, 大獲珍異,酋長將吏,請遍觀焉。有馬瑙大盤,希代之寶也,隨軍王休烈捧盤跌倒,應時而碎,叩頭流血,惶怖請死。公笑曰:「事有不意,何至重玉而害人乎?」 此又文饒之含容,邴吉之仁恕也。公西擒都支,北降伏念,前後錫馬五百匹,僮二百人,金銀器物三千品,錦罽織皮三百段。公受置庭中,旬日盡散。此又趙奢之待 士,田文之市義也。若夫知人以為本,感通以為行,善貸以為常,散積以為樂:古之有道者,嘗從事於斯矣。
公元夫人河南陸氏,兵部侍郎爽之女也。陸氏卒,繼室以華陽夫人庫狄氏,有任姒之德,班左之才。聖后臨朝,召入宮闕,拜為御正。中宗踐祚,歸養私門,歲時致 禮。媧皇(一作後)補天,進參十亂;少康嗣復,退協三從。晉朝公卿,列拜虞潭之母;周官音注,近同韋逞之家。皇上臨極,旁求陰政,再降綸言,將留內輔,夫 人深戒榮滿,遠悟真筌,固辭羸憊,超謝塵雲。每讀信行禪師集錄,永期尊奉,開元五年四月二日,歸真京邑;其年八月,遷窆於終南山鴟鳴堆信行禪師靈塔之後。 古不合葬,魂無不之,成遺志也。長孫參玄,官至涇鄧二州刺史,聿修厥德,人忘道存;次子延休,并州文水令,世載文雄,家傳草聖;次子慶遠,協律郎,深達禮樂,克和神人:咸負長才,同淪短運。季子光庭,侍中兼吏部尚書。 輔政邕熙,致君堯舜,孝理髮乎陵廟,仁澤遍乎松檟。是故妻以夫榮,母以子貴,以尚書先贈方伯,申命上公,夫人舊封華陽,增號晉國。《詩》云:「文武吉甫, 萬邦之憲,」上公有焉;又曰:「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小君有焉;《孝經》云:「立身行道,以彰(一作顯)父母,」侍中有焉:合三德而為家,橫百代而濟美 信可以主時稱伐,鏤石刊金者歟!神道前銘,薛令所撰,且有後命,俾余系述。馬遷世家,益孟堅之一傳;劉寬表墓,並伯喈之兩碑。報德教忠,俱傳不朽。銘曰:
天生亞聖,祚此王國。文綜九流,武參七德。柔遠服叛,窮西盡北。赫我皇靈,去其蝥賊。
仁則不遠,智何不周?如山之峻,如川之流。術與神合,藝將道游。書來懸帳,賦出登樓。
司馬軍陣,官人綱紀。帝加常伯,國於聞喜。室有令妻,家成克子。社金傳世,桓圭守祀。神為上台,永介邦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