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眼是一種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的砂眼依原體〈 Chlamydia 〉所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使得原本平滑的角膜長出很多小小細沙般的顆粒,故稱為砂眼。
 
砂 眼一般的潛伏期約5-12天,通常侵犯雙眼,多發生於兒童少年時期。砂眼初期的症狀和細菌性結膜炎很相似,包括流淚、畏光、滲出物、眼瞼水腫、結膜充血, 更嚴重會引起結膜的瘢痕化,而各種併發症也就因此產生了。砂眼一般都是在上眼皮較嚴重,嚴重的瘢痕可深達至上眼板,而引起眼皮外翻、眼皮內翻、倒睫毛等等 症狀。有些流行地區衛生條件差常有多次重復感染,不但會引起角膜表層發炎,更使許多細血管從結膜伸向角膜,即產生所謂的血管翳,而大大影響角膜的透明度影 響視力,甚至瞼板肥厚變形,引起瞼內翻倒睫,並加重角膜混濁進一步損害視力,甚至引起失明。  
 
砂眼的診斷
砂 眼的早期不易診斷,需借助特殊儀器及多年臨床經驗才能正確診斷。砂眼大多可以治癒,治療上一般都是內科治療,有抗生素眼藥膏但須長期治療,一般約需六個 月,也有口服磺氨藥或四環素但兒童及孕婦禁用。至於外科方面可用機械或化學刺激使結膜局部充血,使對抗細菌、病毒的抗體更容易集中到結膜,而達治療的效 果。  

 
預防途徑
1 .不要和別人共用臉盆、毛巾。 

2. 不隨便揉眼睛,隨時保持手的乾淨。
3. 不在風沙大的場所工作。
4. 不要接觸砂眼患者接觸過的東西。
5. 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慢性結膜炎與砂眼

慢性結膜炎要看怎麼引起的,才能對症下藥;有時,還是眼藥水造成的呢!

慢性結膜炎這麼難治嗎?

為什麼會引起結膜炎?

結膜炎是不是傳染才會引起?

如何治療結膜炎?

砂眼也會引起慢性結膜炎嗎?砂眼是流行病嗎?

砂眼有何症狀?如何診斷?

砂眼如何防治?

台灣地區居民罹患砂眼的情況如何?

一年多來,我因為眼睛老是覺得不舒服,看了幾位眼科醫師,醫師診障為"慢性結膜炎";也點了許多廠牌的眼藥水,至今仍未見效。慢性結膜炎這麼難治嗎?

  • 首先,讓我們了解什麼是結膜炎?所謂"結膜炎",指的是結膜的發炎,它是"紅眼睛"最常見之原因。
  • 正常的眼睛,在眼白(鞏膜)外被一層薄薄的膜蓋住,這層薄膜稱為"結膜"。它可產生黏液,用來蓋住並潤滑眼球表面。正常狀態的結膜,含有微小血管。
  • 當結膜發炎或受到刺激時,這些微小的血管會變得粗大充血,所以眼白看起來也變紅。

為什麼會引起結膜炎?

  • 許多不同的原因刺激眼球時,皆可引起結膜炎。
  • 最常見的是感染、過敏及環境刺激物。因為結膜是一種單純的組織,對這些刺激的反應就是結膜由無色變紅,且分泌一些黏液或膿樣物質。
  • 感染原包括細菌及病毒。細菌感染,如葡萄球菌或鏈球菌,除了引起"紅眼睛"外,也併有大量的膿液。若分泌物的量很多,則急性傳染的可能性極高,須立刻求診,由眼科醫師診治。
  • 某些細菌感染是較慢性的,只產生少量甚或沒有分泌物,而只有在早上睡醒時,可見到一些輕微的結痂黏在眼睫毛上。
  • 病毒感染也是結膜炎常見的原因,特別是春夏交接時節,腺病毒感染引起之急性流行性結膜炎,除了紅眼睛外,也可能併有喉嚨痛、流鼻水、發燒等症狀。這種結膜炎通常產生水樣分泌物而非膿樣物,病程持續一至二星期。
  • 傳染性結膜炎,不論細菌或病毒性,都有很強的傳染力,所以接觸到病患之眼淚,不論是經由手帕、毛巾或手指皆可被傳染。一旦接觸後,須立即洗手,以防傳染的散佈。

結膜炎是不是傳染才會引起?

  • 除了傳染的原因可引起結膜炎外,過敏也是產生分泌物的一種結膜炎類型。
  • 某些種類的過敏,例如"花粉熱",可造成眼睛非常癢。而其他種類的過敏,可能只是產生慢性的紅眼睛。環境刺激原,如:煙霧、塵埃等,也可能引起結膜炎。
  • 任何一型之結膜炎,可以因為眼睛乾而使症狀加劇。另一種慢性結膜炎的原因,是長久點眼藥水。因為眼藥水中的防腐劑,或藥物本身引起的反應,可造成結膜慢性發炎。
  • 當點眼藥水時,覺得很舒適,過不久,反而覺得眼睛不適,而且愈點愈不舒服,眼睛紅也無法消褪。
  • "慢性眼瞼炎"以及"脂漏性眼瞼炎",也會引起慢性結膜炎。眼瞼緣可見到乾性分泌物黏在瞼板腺的開口處。

如何治療結膜炎?

  • 結膜炎的治療,若是急性病毒性結膜炎,可點用類固醇(可體松)眼藥水,以減輕病情。細菌性結膜炎,則須投與抗生素藥水、藥膏,甚至口服或注射抗生素。
  • 治療慢性結膜炎,必須先找出原因。若是環境刺激原引起的,則儘量減少接觸刺激原,如減少到公共場所(尤其是密閉室內)、減少接觸吸煙及燃燒廢棄物之煙灰。若是過敏原引起的,則避免接觸花粉、油漆、灰塵。
  • 若長期使用眼藥水或眼藥膏所引起的,可先停用眼藥一段時間,點用不含藥物及防腐劑之眼藥水(如生理食鹽水或人工淚液);而以毛巾熱敷眼部(閉眼睛)一天三至四次,每次五至十分鐘,也是簡單易行而有效之方法。
  • 若是慢性眼瞼炎引起的,則治療要花一段時間。將眼瞼緣之分泌物清理乾淨;擠壓瞼板腺;以嬰兒洗髮精洗淨睫毛毛根(每天三、四次);熱敷並點消炎藥膏等方法都有助益。
  • 此外須特別提醒的是,結膜炎雖不是什麼大毛病,但結膜炎並不是"紅眼睛"的唯一原因。紅眼睛除了結膜炎外,也要考慮是眼部其他疾病,如角膜破皮、虹彩炎、青光眼、角膜潰瘍或是眼睛內部發炎等眼疾之警訊,不可以大意。

砂眼也會引起慢性結膜炎嗎?砂眼是流行病嗎?

  • "砂眼"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眼疾。廣義而言,砂眼可算是一種"慢性"結膜炎。砂眼的病原體,叫"砂眼披衣菌",它是一種小的細菌,而不是病毒(一九七○年以前,被認為是一種病毒)。
  • "砂眼披衣菌"可由接觸而傳染,也會引起流行。砂眼,在古埃及的歷史已有記載(西元前一千九百年)。砂眼至今仍是未開發國家的人民,失明最主要的原因。全世界目前仍有四億的砂眼人口,主要分佈於非洲、中東、印度、及東南亞國家及地區。

砂眼有何症狀?如何診斷?

  • 砂眼病原體進入眼睛以後,在結膜及角膜上皮細胞生長繁殖。因為產生結膜炎而使結膜充血、且有分泌物.,角膜上皮細胞侵患而會怕光、流淚;偶而眼瞼會有水腫的現象。
  • 以特殊儀器或放大鏡檢查,可以發現結膜有濾泡或乳嘴增殖肥厚,角膜上皮細胞發炎並可見到 "賀氏凹"。之後,產生角膜血管翳、結膜病灶處開始結疤。
  • 結膜瘢痕化的結果引起諸多併發症,如:眼瞼內翻、睫毛亂生、睫毛倒插、角膜混濁、瞼球結膜黏連、淚囊炎、乾眼症等等,導致視力減退甚或失明。早期砂眼的診斷並不容易。需要借助特殊儀器及多年臨床經驗才能正確的診斷。 

砂眼如何防治?

  • 砂眼的防治,首重環境衛生。預防接觸傳染的方法,有:常洗手、不用公共毛巾、不隨意揉擦眼睛等。
  • 若不幸感染到砂眼,則以"磺氨藥劑"及"四環素"來治療。口服或點用眼藥水眼藥膏,二星期至二個月可治癒。
  • 三十年前,"刮砂眼"、"擠砂眼"、"磨砂眼"等手術,目前已不再被採用了。"砂眼疫苗"注射的效果不彰。
  • 砂眼引起的併發症,如遺眼瞼內翻、倒睫毛、角膜白斑、淚囊炎等,則需手術治療。

台灣地區居民罹患砂眼的情況如何?

  • 五十年前(日據時代),台灣西部濱海地區的居民,砂眼罹患為百分之百;其他地區,則在百分之五十至八十之間。當時,"砂眼"可說是十分嚴重的公共衛生課題。那時,有笑話說,只要"知道"砂眼並會"洗眼睛"的醫事人員,就可以當眼科醫師了。
  • 民國四十一年開始,聯合國的"世界衛生組織"和本國衛生機構聯手展開大規模的"砂眼撲滅計劃"。
  • 由於砂眼防治工作的成功,使得台灣地區砂眼的罹患率,在目前已降到百分之五以下。甚至,一些年輕的眼科醫師已很少有機會看到"初期砂眼"的病患了。(砂眼引起併發症的病例目前倒還不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