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荷马[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荷马 (Ὅμηρος)

荷马的理想化描述可追溯到希腊化时期.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出生 约公元前8世纪
国籍 希腊
主要作品 《荷马史诗》
显示▼受影响于
显示▼施影响于


荷马和他的向导,威廉·阿道夫·布格罗绘
荷马(Ὅμηρος,约前9世纪-前8世纪)[1],相传为古希腊的游吟诗人,生于小亚细亚,失明,创作了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者统称《荷马史诗》。目前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荷马的存在,所以也有人认为他是传说中被构造出来的人物。而关于《荷马史诗》,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当时经过几个世纪口头流传的诗作的结晶。

关于荷马的资料很少,所以对其生平有很多说法,但都无确凿证据。关于他的生活年代,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认为荷马生活在自己的时代之前至多不超过四百年,即大约公元前850年左右。[2]除了这个广为接受的说法,也有人(比如修昔底德)认为荷马的年代离特洛伊战争的年代不远,大约是公元前12世纪早期。[3][2][4]
关于荷马的出生地,也有很多说法。曾经就至少有七个地方或城市竞相争夺荷马的“所有权”。[2]最为接受的说法是他来自伊奥尼亚,因为他的诗中有很多伊奥尼亚的方言。[5]
作品[编辑]

由这两部史诗组成的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谨,是西方第一部重要文学作品,荷马也被称为欧洲四大史诗诗人之一或之首(另外三人为维吉尔、但丁、米尔顿),维克多·雨果在《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一文中写道:“世界诞生,荷马高歌。他是迎来这曙光的鸟。(Le monde naît, Homère chante. C'est l'oiseau de cette aurore). 荷马史诗不但文学价值极高,也是古希腊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的唯一文字史料,反映了迈锡尼文明,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
《伊利亚特》长15,693行,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猛将阿基里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五十天发生的事情。《奥德赛》共12,105行,叙述伊塔卡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集中描写的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
荷马问题[编辑]

主条目:荷马问题
古希腊人一直将荷马史诗视作希腊文化的精华,将荷马视作民族的骄傲,但丁更称荷马为“诗人之王”。[6]但自17世纪末以来,渐渐开始有学者对于荷马是否确有其人,以及他的籍贯、生活年代、史诗是否他一人所作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不同看法,形成“荷马问题”。
古代曾留下多篇荷马传记,但内容矛盾,难作参考。荷马的生存年代约为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七世纪,关于他的籍贯问题,古代流传下来两行诗,都提到七座城邦,或说他的家乡就在这七座城邦之中。根据史诗的内容和语言特点,荷马可能是小亚细亚西部的伊奥尼亚人,最后死在爱琴海的伊奥斯岛。也有古代作家指荷马从巴比伦被掳到希腊,“荷马”一字在古希腊文正作“人质”解。
另外,或说荷马是个女人,或认为“荷马”只是某诗人团体的名称。至于荷马的失明问题,一者古代的乐师常为瞽者,二者古希腊人相信眼睛失明,会使内心更能看到事物的真相(可比较提瑞西阿斯的情况)。
对于史诗本身的争论,自十七世纪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就史诗的形成过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真正的争论是出现在十八世纪后期的,1788年发现的《伊利亚特》威尼斯抄本中的一些注释使荷马史诗成为许多人争论的热点,对民间诗歌创作的研究促进了这一争论的深入。
各家的观点基本可分为三类:以德国学者沃尔夫为代表的“短歌说”认为史诗形成与公元前十三世纪至公元前九世纪,各部份由不同的诗人创作,代代口头相传,后来经过加工,整理成文字,基本部份属于荷马;“统一说”认为荷马利用前人的资料创作了统一的诗歌;“核心说”实际是对上述两种观点的折衷,认为两部史诗形成之前荷马创作了两部篇幅不同的史诗,后经过他人加工整理,逐渐形成长篇,因此史诗既有统一布局,又包含矛盾。[6][7]
美国学者米尔曼·帕里的研究,是“荷马问题”的研究史上一个转折点。实地研究过南斯拉夫游吟诗人的传统后,帕里指出荷马史诗正属这类游吟传统,最大的证明就是荷马史诗里充斥的所谓“荷马式套语”。凡是游吟诗人,都备有大量那类套语,以便凑合格律,即兴演出。荷马史诗很多看来矛盾的地方,正是出于凑合格律的需要。

荷馬與史詩
西洋文學的黎明時期—希臘文學

(

在那久遠的年代裡,公元前第十世紀,希臘的文藝女神們為西洋文學史翻開了輝煌的第一頁。我們都聽說過荷馬,史詩的祖先,伊利阿特和奧狄賽的作者。
荷馬活在那麼久遠的年代裡,以致我們無從考據他的生平,而今天我們依然覺得他的詩句很年輕,很富於生命,因為作者對人性和人生都有深切的瞭解。而荷馬之所以偉大並不在於他筆下的神話,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詩人,一個深知人心的詩人。

伊利阿特一詩中所敘述的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而是一個大悲劇中的小插曲。伊利阿特共分二十四章,描寫特洛伊和希臘的圍攻戰。特洛伊是小亞細亞的一個城邦,關於那城邦有一個神話。特洛伊的開國君主在築城的時候,因欺騙了援助他的天神而觸犯了天條,於是命定了在兩代之後,他的國家將遭受到處罰。後來果然有特洛伊的王子巴利士因搶劫斯巴達的皇后海倫而引起特洛伊和希臘兩國間的戰爭,希臘軍隊圍攻了特洛伊十年,但不能破城而入,最後靠了木馬計才攻入了圍城。伊利阿特一詩便是描寫希臘英雄阿奇力士和希臘主帥阿格默姆能之間的爭端,阿奇力士在和主帥爭吵之後憤然離去,不願再給他幫助,可是當希臘軍隊幾乎功虧一簣的時候,阿奇力士終於回心轉意,回來拯救國人,且殺死特洛伊英雄赫克特。我們且看荷馬筆下的赫克特在毅然衝出圍城去和敵人決鬥之前話別妻兒的情景︰

『當他穿過那大城市走近斯蓋因門的時候,他心愛的妻子安德蘿美克奔跑著向他迎面而來,她看見他了,伴隨著她的是一個恃女,懷裡抱著那嬌嫩的男孩,赫克特的兒子,他美麗得像一顆星。赫克特微笑著凝視他的兒子,安德蘿美克站在一邊哭著,她握住他的手,呼喚他說︰「我的主人,你將被你的勇敢摧毀,你不可憐你的孩子,也不可憐那即將變成孀婦的我。假如我失去你,我寧可走入墳墓,因為當你逝時,我將沒有任何慰藉,除了憂愁,留在這塔裡吧!我怕你使孩子變為孤兒,使我變為寡婦。」
「我的妻子,這一切我都想過,但是面對著特洛依的男子和曳長裙的女子,我會感到羞慚。假如我逃避戰爭,像一個懦夫。而且我也會受到良心的責備,因為人們一向教我勇敢,要我在前線戰鬥,為了爭取袓先以及自己的光榮」。』

伊利阿特中的故事簡單,但是最要緊的是我們能從作品中看見荷馬自己。荷馬的詩並不是客觀的,我們可以從每一行詩裡聽見詩人的心跳脈搏。他厭惡戰爭,但也崇拜英雄,荷馬的兩首史詩都充滿著人情味和愛國思家的情感。

荷馬的第二首史詩奧狄賽可說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偉大的歷險傳奇。奧狄賽可說是伊利阿特的續集,全篇分二十四章,描寫希臘英雄攸利西斯個人的歷險故事。希臘軍攻陷特洛伊城之後,勝利的將軍們各自回家,只有伊色佳國主攸利西斯在外面過了十年流浪生活才回到家裡和忠實的妻子破鏡重圓。詩的內容是攸利西斯一連串的歷險,他在仙女洞裡的逗留、在矮人島上的冒險、在阿西諾士國王處受到的款待以及回到家裡和妻子眾多的求婚者的比武都是生動有趣的場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