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纤维
1941年,英国人J.R.温菲尔德和J.T.迪克森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1948年,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开始工业化试验研究。1953年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实现工业化生产。随后英国、日本、联邦德国等相继进行生产。1962年聚酯纤维产量超过聚丙烯腈纤维。1972年超过聚酰胺纤维而居合成纤维诸品种首位。1984年聚酯纤维世界产量达6.15Mt,约占合成纤维总产量的52%。
聚酯纤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纺织原料,它对伸长、压缩、弯曲等形变的恢复能力(即弹性)与羊毛接近,且因纤维大分子链的刚性较大,弹性模量高,纤维不易变形,其加工的织物洗后不皱,可以不熨烫。聚酯纤维强度一般为44~71cN/dtex,比棉花高1倍,比羊毛高 3倍,还有良好的耐热、耐晒和耐磨性,能在-70~170℃内使用。
聚酯纤维的缺点是染色性能和吸湿性能差,需要采用高温、高压染色,设备复杂,成本也高,加工时易产生静电。正通过采用与其他组分共缩聚、与其他聚合物共熔纺丝及纺制复合纤维或异形纤维等改性途径来加以解决。
聚酯纤维主要用于衣着和室内装饰。短纤维可以纯纺,也可与天然纤维及其他化学纤维混纺;长丝可加工制得弹力丝,也可制轮胎帘子线、工业绳索、传动带、滤布及渔网等,还可用作电绝缘材料以及制备人造血管等。
聚酯纤维 - 生产
生产过程包括缩聚和熔体纺丝两部分。原料主要从石油裂解获得,也可从煤和天然气取得。石油加热裂解得到甲苯、二甲苯和乙烯等,经化学加工后可得到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及乙二醇。在早期涤纶生产中由于对苯二甲酸不易精制,曾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1965年对苯二甲酸的精制获得成功,使涤纶生产工序减少,成本降低。用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原料生产的涤纶逐年都有增加。
缩聚: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进行酯交换,生成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在270~290℃和真空条件下缩聚而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将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直接酯化,然后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进行缩聚获得合成纤维聚合物。熔体纺丝:有切片纺丝法和直接纺丝法两种。切片纺丝是将缩聚后的高聚物熔体经铸带、切粒而得到切片,再经过干燥、熔融而纺丝。熔融过程中,切片所含的水分能使聚酯发生水解而影响纺丝性能和纤维质量,因此在纺丝前必须经过干燥,使切片含水率降低到0.01%以下。直接纺丝则将高聚物熔体干燥后的涤纶切片在螺杆中加热熔融,挤压送入纺丝箱体的各个纺丝部位,由计量泵精确计量和过滤后,从喷丝板的小孔中喷出。喷丝孔的直径一般为0.25~0.30毫米。喷出的熔体细流,被冷却气流冷却凝固成丝条。
纺制短纤维时,多根线条集合在一起,经给湿上油后落入成丝桶。再经集束、拉伸、卷曲、热定形、切断等工序得到成品。 如在拉伸后经过一次180℃左右的紧张热定形,则可得到强度达到6克/旦以上、伸长率在30%以下的高强度、低伸长率短纤维。
在纺制长丝时,凝固成形的丝条经给湿上油后,即以 1000米/分左右的速度卷绕在筒管上。卷绕丝在双区热拉伸机上经拉伸而得到长丝,称为无拈无定形长丝,可直接用于织造或经变形加工而成变形丝。也可进一步经双层加拈机提高拈度,再经蒸汽热定形后供织造用。
1970年以来发展了高速纺丝卷绕技术,为涤纶变形丝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纺丝卷绕的速度一般分为普通速、半高速、高速和超高速四种。卷绕速度在1800米/分以下为普通速;在1800~3000米/分称为半高速;在3000~5000米/分称为高速;6000米/分以上为超高速。工业化生产的高速纺丝卷绕速度已达到3000~3500米/分。高速纺丝卷绕因卷绕速度提高,在熔体细流从熔融态到固态的过程中,高分子处于较高的速度梯度场内,受到较高的张力而形成部分取向,因而卷绕丝称为预取向丝(POY)。预取向丝的取向度较高,高分子间的吸引力较大,纤维结构比较稳定,所以便于贮存和长途运输。预取向丝的条干均匀性和染色均匀性也都有所改善。
预取向丝在拉伸变形机上经拉伸和变形可制成变形纱,称为拉伸变形丝(DTY)。因此高速纺丝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能缩短制造工序。
美国商品科代尔 (kodel)是已工业化生产的另一种聚酯纤维。它由对苯二甲酸与1,4-环己烷二甲醇缩聚而得的高聚物纺丝而成。与涤纶相比,比重较轻,为1.22,熔点较高为290~295℃,耐分解性能较强,纤维的强度和伸长率稍低。适宜与棉、毛等混纺,制成的织物弹性、手感、耐皱和抗起球性能较好,但强度和耐磨性较差。
再生聚酯纤维
是指利用回收的废旧聚酯瓶片、聚酯块料、涤纶废丝等原料加工成的纤维。[1]
热塑性阻燃聚酯纤维
热塑性聚酯纤维广泛用于无纺工业,尤其是汽车内饰、家用装饰、建筑和其他工业领域。[2]
最早的聚酯就是说的涤纶,全名是“对苯二甲酸二甲聚乙二醇酯”。后来聚酯纤维的种类逐渐扩大,很多又称为改性涤纶。但是现在服装面料上标准的一般都是用聚酯二字。很少使用涤纶。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二者基本没有区别。
在常规的商业表达上,聚酯纤维指的就是涤纶。在学术上,涤纶是一种聚酯纤维,如果要讲,也要说聚酯类纤维,聚酯纤维没有单独指那一种。

◆用于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罩面
◆用于新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罩面
◆在桥面建立气膜层(防水层)
◆机场跑道与停机坪的加强
◆用于新旧混凝土罩面(白+黑)
◆用于混凝土、钢桥面罩面(钢+黑)
◆路面的补强与修复
◆路沿的加强

●用于高速公路
(昼夜交通量)交通密度 掺合量
<3000 1-2kg/吨
3000-30000 2.5-4kg/吨
>30000 4kg/吨
●用于桥面铺装
气压层 2.5kg/吨
磨耗层 3.5kg/吨

●改善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
●改善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
●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抗疲劳能性
●可明显的改善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抗剥落性,耐 磨性和耐久性,有效的抵抗反射裂缝的产生,从而大 大的提高路面的质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可有效的提高抗拉、抗压、抗剪切、以及抗冲击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