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那姓
拼音:nā xìng ,nuó xìng ,nē xìng
 
  
  那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81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編輯本段
  第一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的權國,屬於以國名爲氏。
  西周初期,有一古權國,原來是由商王朝君主武丁後裔所建立的小諸侯國,公爵爵位,國君爲子姓,建國君主叫子元,史稱權文丁。
  古權國故址在今湖北省境内漢水流域(今湖北當陽東南部),鄰近後來楚國之邊境。
  周武王滅殷商後,再封子嘉爲權國君主,號稱權甲公,是西周時期權國首任君主。他爲周武王之弟,承周武王之命繼任權國君主,以持古權國之地。
  權國國土面積不大,但國力卻相當強盛。楚國曾經從西周時期的楚熊渠開始至楚霄敖熊坎,連續十代君主都曾出兵攻擊權國,卻一直未能把權國滅掉,直到楚國的第十七代君主楚武王熊通執政時期,才最終實現了先君的夙願。
  在春秋早期,楚武王爲了與中原諸夏爭霸,開始有計劃地對漢水流域的諸夏蠶食,以擴張楚國勢力。權國傳至第二十二代君主權歸公在位的第十二年,即周桓王姬林十年(楚武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10年),楚武王親率大軍攻占了權國,將其地改設成權縣,命大夫鬥緡爲縣尹。
  不久,鬥緡又聯合原權國的貴族叛楚。楚武王當即作出果斷決策,發兵平叛,迅速包圍了權縣,捕殺了鬥緡,然後將原權國的貴族皆遷往於楚國的那處城(今湖北荆門那口城),史書記載:“那處,楚地。編縣東南,有那口城”。編縣就是今湖北荆門一帶,從此,楚國每滅一國,便把該國的公族們皆遷到楚國的後方嚴加監管,並將該國故地多設爲縣制,因俗以治之。
  後來,故權國人中就有以“那處城”之地名爲姓氏者,稱那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uó(ㄋㄨㄛˊ)。那氏族人大多尊奉商武丁爲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那縣,屬於以地名爲氏。
  漢朝時期,西北地區有個那縣(今寧夏固原),在當地的少數民族中,有按漢俗以地名稱那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近有學者疑其爲某民族將原姓氏或部落稱謂取漢字諧音改單姓所致,但又眾說紛紜,無法明確指認是何民族、何部落、何姓氏,因此,到底原來是什麼姓氏稱謂,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ē(ㄋㄜ)。
 
  第三個淵源:源於大宛國,出自漢朝時期大宛國破落那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漢朝時期,西域大宛國(今亞費爾幹納盆地土庫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中有破落那氏,以部落名稱爲氏,亦稱婆羅那氏,是大宛國的附庸。
  漢武帝劉徹在西漢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於西域地區發動了一次針對匈奴的戰爭,並取得了大勝,殲滅匈奴九萬人,清除了通往中亞大宛國的障礙。
  然後,漢武帝數次派使者沿當年張騫的足蹟來到大宛國,不惜用重金以交換汗血馬。但大宛國王認爲漢朝鞭長莫及,因此一次次地拒絕了漢武帝的請求。最後一次,漢武帝甚至派遣使者韓不害帶着一疋用黄金鑄造的巨大金馬和許多貴重禮物去交換汗血馬,大宛國王雖然仍不想交出寶馬,但又非常想要漢武帝送來的寶物,便幹脆殺死了使者韓不害,奪取了所有禮物。
  漢武帝終於找到了出兵的借口,他先派遣一支由三千豪無戰鬥力的兵馬組成先遣部隊,大張旗鼓地聲稱去討伐大宛國,隨後派遣著名的貳師將軍李廣利調集二十萬大軍在敦煌地區集結待命。
  那支先遣部隊全都是由罪犯和惡少們組成的,在出發時沒有給他們擕帶充足的給養,令其沿途向各國強行索要,如果不交出糧食,就被視爲是大宛國的同謀,由此激怒並探視大宛國的實力以及行軍路線。不出所料,這支先遣部隊不久就被大宛國的軍隊殲滅了,大宛國由此麻痹大意,認爲前來的漢軍不過如此。
  西漢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隨後的貳師將軍指揮二十萬大軍沿着殲滅那支先遣部隊的大宛軍隊退回國的足蹟,迅速包圍了大宛國,由於大宛國的飲水全取自城外,漢武帝特意派了幾位水利專家隨貳師將軍同行。貳師將軍在水利專家的指引下切斷了大宛都城所有隱蔽的引水系統,先困城半月,之後一擧攻克大宛國,砍下大宛國王的腦袋帶回漢朝,而將其子孫們的頭顱祭祀在漢使韓不害的墓前,由此,漢武帝迅速征服了整個大宛部落,穫得了良好的種馬資源,並清除了絲綢之路附近的所有障礙。
  大宛部落的破落那氏族人,其後代在後來的漢化過程中,有人取諧音漢字改爲單姓那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ā(ㄋㄚ)。
 
  第四個淵源:源於羌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東漢時期,西北、西南地區的羌族、夷族中,有一部份人漢化過程中,取諧音漢字改爲單姓那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ē(ㄋㄜ)。
 
  第五個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慕容部,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南北朝時期,代北鮮卑族拓拔部中原來就有那氏,在北魏孝文帝於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之後,在進行漢化改革的過程中,漢化後依舊稱那氏,後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ā(ㄋㄚ)。
 
  第六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納賴氏,世居烏魯特(今内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Narai Hala,所冠漢姓即爲那氏。
  ⑵.蒙古族那莫氏,亦稱奈曼氏,源於遼國時期蒙古乃蠻部,以部爲氏,世居敖漢(今内蒙古赤峰市敖漢旗)、烏魯特(今内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Naiman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爲那氏、莫氏等。
  ⑶.蒙古族鼐奇特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七十二姓中的那顏吉歹氏,世居克什克騰(今内蒙古克什克騰旗)。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Naikite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爲那氏。
  ⑷.蒙古族納雅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那雅勤部,以部爲姓,世居紮魯特(今内蒙古紮魯特旗)。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Naya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中有那氏、納氏等。
  ⑸.蒙古族納伊氏,世居呼倫貝爾(今内蒙古呼倫貝爾盟)。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Nayi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爲那氏、納氏、伊氏等。
  除了蒙古族那莫氏漢化那氏讀音作nuó(ㄋㄨㄛˊ),其他蒙古族納賴氏、鼐奇特氏、納雅氏、納伊氏漢化那氏讀音皆作nā(ㄋㄚ)。
 
  第六個淵源: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回族中的那姓,有三個主要的來源:
  ⑴.西域回回那那罕,在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中期(公元1430年左右)率族人入附明朝。後徙居安徽全椒衛所,改漢名爲陳景通。在其裔孫中,後有冠漢姓爲那氏者,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ā(ㄋㄚ)。
  ⑵.西域回回那罕帖木兒,在明英宗朱祁鎮正統中期(公元1442年左右)入附明朝。入朝後,那罕帖木兒被授職爲錦衣衛指揮同知。卒後其子倒刺火者襲職。至其孫子一輩時,有人改漢姓爲那氏,有人改漢姓爲鬱氏,皆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ā(ㄋㄚ)。
  ⑶.滿族中的查喇拉氏,後改漢字單姓爲那氏,清朝中期該族人中有入伊斯蘭教者,將那氏帶入回族之中。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uó(ㄋㄨㄛˊ)。
  除了回族查喇拉氏漢化那氏讀音作nuó(ㄋㄨㄛˊ)以外,其他回族那那罕後裔、那罕帖木兒後裔漢化那氏讀音皆作nā(ㄋㄚ)。
 
  第七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八旗通志》、《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誇爾達氏,亦稱誇爾那氏、誇哈那氏,滿語爲Kuwarda Hala,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所冠漢姓爲那氏、桑氏等。
  ⑵.滿族那勒加氏,滿語爲Nalgiya Hala,滿族脱譜姓氏,亦稱那爾加拉氏,北京市滿族有此姓,世居地待考,後多冠漢姓爲那氏。
  ⑶.滿族那木圖氏,滿語爲Namutu Hala,世居諢都和色(今地待考),人口極其稀少,所冠漢姓即爲那氏。
  ⑷.滿族納塔氏,滿語爲Nata Hala,源出金國時期女真納坦部,世居尼馬察(今黑龍江穆棱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爲那氏、白氏、納氏等。
  ⑸.滿族囊佳氏,滿語爲Nanggiya Hala,源爲海西女真的後裔,世居綽爾河流域,所冠漢姓即爲那氏。
  ⑹.滿族訥哷氏,亦稱那爾氏,滿語爲Nere Hala,世居黑龍江兩岸,所冠漢姓爲那氏、春氏、康氏等。
  ⑺.滿族烏魯哩氏,亦稱吳魯哩氏,滿語爲Uluri Hala,漢義“獼猴桃”,世居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葉赫(今吉林梨樹),後多冠漢姓爲那氏、石氏、趙氏、吳氏等。
  ⑻.滿族諾拉氏,滿語爲Nora mongu,是著名的老滿洲部族,人數很少,世居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後多冠漢姓爲那氏。
  ⑼.滿族納拉氏,亦稱那拉氏、納喇氏,滿語爲Nara mongu,在文獻《遼東納拉氏譜書》中有記載:海西女真四部輝發部的先世,原系黑龍江東海岸窩集部尼瑪察地人,本姓依克得里氏(伊克得里氏,滿語爲Ikderi Hala),其始祖爲昂古理、興濟理二人,自黑龍江載木植主穫利,移遷於察魯居焉!察魯地有扈倫國納拉氏噶颺阿、圖莫圖二人平素結好深厚,俱由察魯移居張地,四人聚約修睦,昂古理、興濟理因附其姓,宰七牛祭天,改姓納拉氏。清朝中葉以後多稱那氏、納氏、康氏等。
  ⑽.滿族葉赫氏,滿語爲Yehe Hala,漢義“盔頂”,本葉赫河之名。葉赫部的先世系蒙古土默特部,始祖興懇達爾漢,奉明成祖皇帝朱棣之命,率其部民兵等衛守開原界北圍場,後興懇達爾漢滅了扈倫納喇部,兼並其民眾那拉氏(納喇氏),遷徙至葉赫河兩岸(今吉林葉赫河),改稱爲葉赫部,以部爲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因此有族人稱葉赫那拉氏(如慈禧太後即其後裔)。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那氏、葉氏、納氏等。
  ⑾.滿族章佳氏,亦稱張佳氏、張家氏、章家氏、齋佳氏,以地爲氏,滿語爲Janggiya Hala,世居章佳(今遼寧新賓章京河畔)、長白山俄穆和都魯(今吉林敦化)、費雅郎阿(今遼寧新賓)、馬爾墩(今遼寧新賓上夾馬爾敦村)、宜漢阿拉(今遼寧新賓)、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等地。後有蒙古族、錫伯族引爲姓氏者,蒙古族那氏世居紮魯特(今内蒙古紮魯特旗)、歸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所冠漢姓爲那氏、張氏、尹氏、章氏、杭氏、車氏、英氏、寧氏、桂氏等。
  除了滿族諾拉氏、葉赫氏、納拉氏、章佳氏漢化那氏讀音作nuó(ㄋㄨㄛˊ)以外,其他滿族誇爾達氏、那勒加氏、那木圖氏、納塔氏、囊佳氏、訥哷氏、烏魯哩氏漢化那氏讀音皆作nā(ㄋㄚ)。
 
  第八個淵源:源於鄂溫克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鄂溫克族那克塔氏,世居郭絡羅(今内蒙古阿榮旗得力琪爾)。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Nakta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爲那氏。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uó(ㄋㄨㄛˊ)。
  ⑵.鄂溫克族那哈密瓜塔氏,亦稱納哈塔氏,源出金國時期鄂溫克納合部,世居郭絡羅溝(今内蒙古阿榮旗得力琪爾)、紮羅木得(今内蒙古呼倫貝爾海拉爾區紮羅木得)。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Nahata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中有那氏、納氏等。該支那氏正確讀音作nā(ㄋㄚ)。
 
  第九個淵源:源於彝族,出自明、清時期雲南彝族那氏土司,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雲南彝族那氏土司,源出雲南彝族羅婺部族,是彝族六祖德布德施的後裔,由明太祖朱元璋賜姓爲那,在明朝時期出任沅江軍民府土知府。
  彝族那氏土司於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開始擔任知府之職,其世系爲:那直→那榮→那邦→那中→那瑞→那禎→那璲→那靖→那端→那欽→那憲→那鑒→那從仁→那恕→那天福→那嵩,一直到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被撤消知府之職。
  到了清朝時期,又有一支那氏土司出現。該支那氏土司原爲明朝時期鳳氏土司的後裔。自明朝鳳繼祖叛亂之後,明朝政府實施改土歸流,流兵開始在雲南武定境内到處追繳其殘部。鳳氏餘部於明萬曆年間逃往武定西北,爲躲避追殺,分别易姓爲那氏、李氏。易姓後的李氏逃往武定縣環州一帶,建立起了後來的李氏土司家族;而逃遁往萬德地區方向的那氏,先在大黑山安營紮寨,後由於該地氣候寒冷,且缺水短糧,故而從大黑山搬移至萬德滑石板山坳的大寨子。清康熙末年,該部首領那備從大寨子遷入萬德村,建起了土司城堡,成爲當地著名的那氏土司,萬德鄉萬德村是那土司政治權利中心,爲土司城堡所在地。
  清朝時期,那氏土司制共沿襲了十代:那天鳳、那備→那德洪→那嘉猷→那顯宗→那振興→那嘉猷→那仁安→那靖保→那安和卿。其統轄的範圍大致爲武定縣北部大部,東至今祿勸老過,南至武定縣城北,西至金樹溝,北至金沙江沿岸以四川會理爲界。
民國以後,那土司勢力漸衰,西南面已逐漸被分割出去。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經過萬德自烏、馬德平人民反土司起義後,南面轄區又再次縮小,所轄範圍爲萬德鄉、己衣鄉全部,發窩、田心、東坡鄉部分村寨。
  彝族的兩支那氏承襲明皇所賜姓氏,並在明朝時期有融入白族者,主要分布在大理、鳳慶一帶,世代相傳至今。
 
編輯本段得姓始祖
  子元(權文丁)、那那罕、那罕帖木兒、依克得里·昂古理(納拉·昂古理)、依克得里·興濟理(納拉·興濟理)、納拉·噶颺阿、納拉·圖莫圖、默特·興懇達爾漢(葉赫·興懇達爾漢)、那直、那天鳳。
 
編輯本段遷徙分布
  那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姓源姓氏,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爲第三百八十一位門閥。
  今遼寧省的新賓縣、沈陽市、蓋縣、岫岩、大連市、西豐縣,吉林省的安圖縣,山西省的孝義市,江蘇省的江陰市,浙江省的金華市,四川省的德陽市、劍閣縣,天津市,北京市,上海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市,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地,均有那氏族人分布。
 
編輯本段郡望堂號
郡望
 
  丹陽郡:丹陽又稱潤州、丹楊郡,是我國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疊有變動。先秦時期,共有三處以丹陽爲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漢朝時期實施郡縣制度以後,先後又有許多以丹陽爲名的郡和縣。丹陽郡始建於西漢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轄十七縣,轄境相當於今安徽省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脈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強溪以此地區。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建康(今江蘇南京),以後轄區縮小。到了南北朝的後魏時,又在河南省項城縣的東北置了一個丹陽郡。隋朝滅後南朝陳國後曾廢黜,後隋煬帝又置潤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蘇常州),再以蔣州(今江蘇南京)爲丹陽郡。唐朝時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蘇鎮江)。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升爲鎮江府。另外,古代楚國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帶,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爲丹陽。還有,秦朝時期的丹陽縣,亦稱丹楊縣,在今安徽省當塗縣一帶,唐朝時期被並入當塗縣。明、清兩朝乃至民國、現今的丹陽,隻是個縣級建制的城市,位於今江蘇省溧陽市旁邊,緊依長江,隸屬於江蘇省鎮江市。
  京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是上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爲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爲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爲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黄初二年(辛醜,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爲秦公,以京兆郡爲秦國,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爲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爲秦王,改京兆國爲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爲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内。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置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醜,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爲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爲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爲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複爲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爲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顺天府爲京兆地方,府尹爲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天水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穀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爲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爲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爲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穀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堂號
 
  丹陽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循法堂:明朝的那嵩,世爲知府。那嵩沿襲祖職爲沅江土官,嚴格遵照國家法令,循法無過。
  九思堂:資料有待補充。
編輯本段那姓家譜文獻
  葉赫納蘭氏族譜,(清)常英輯,興泰,玄孫祥安多次修編,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木刻活字印本,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那興泰初修序,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那興泰二修序,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那興泰三修序和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那祥安四修序。現被收藏在遼寧省沈陽市滿族文化研究中心。
  葉赫那蘭氏八旗族譜,(清)額騰額,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遼寧省沈陽市滿族文化研究中心。
  葉赫納蘭氏八旗族譜二十二卷,(清)葉赫納蘭·額騰額輯,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沈陽市滿族文化研究中心。
  葉赫那拉族氏譜,(清)祥安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遼寧省沈陽市滿族文化研究中心。
  全國正白旗滿洲葉赫那拉氏宗譜,(清)祟秀纂,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遼寧省沈陽市滿族文化研究中心。
  那拉氏宗譜,(清)延陞編,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滿蒙旗姓葉赫那拉氏宗譜,(民國)庚延纂,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遼寧省沈陽市滿族文化研究中心。
  那氏族譜,(民國)那壽山主持修譜,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鳳城滿族自治縣那家。
  遼寧鳳城那氏家譜一卷,(民國)那壽山纂,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鉛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鳳城縣檔案館。
 
編輯本段那姓字輩排行
  雲南大理那氏字輩:“仕子品維正”。
  雲南鳳慶那氏字輩:“義朝國建家(嘉)”。
  四川劍閣那氏字輩:“元明顯通顺天文耀宗欽”。
  遼寧岫岩那氏字輩:“曾承宏基業萬世可景昌勤儉榮華遠富貴永吉祥”。
  吉林長白山那氏字輩:“必是文員登金榜學禮書傳家”。
  黑龍江那氏一支字輩:“洪槐萬瀛恒兆”。
  那氏一支字輩:“興再正顺家永秀廷宗”。
  資料有待補充。
編輯本段那姓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姓啟那處;望出丹陽:全聯典指那氏源流和郡望。
  楊州布德;遼左彰名: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那椿諾,官颺州刺史,爲政清廉,布德及民,深受百姓愛戴。下聯典指十六國時期的後燕人那頡,官遼西太守,有政績,盛名一時。
 
  五言通用聯:
  惠德及庶民;功績著遼西: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颺州刺史那椿諾事典。下聯典指十六國時期的後燕遼西太守那頓事典。
 
  六言通用聯:
  蘇圖共督七省;彥成連仕三朝: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太子保那蘇圖,滿洲鑲黄旗人。曆任七省總督。下聯典指清朝時期的直隸總督太子太保銜那彥成,滿洲正白旗人。曆仕清乾隆、嘉慶、道光三朝。
 
  七言通用聯:
  丹心一片爲百姓;陽光萬尋照九州:此聯爲以鶴頂格鑲嵌那氏望族居住地“丹陽”二字的嵌名聯。
  遼左著軾熊之績;維颺貽琴鶴之風:上聯典指十六國時期的後燕遼西太守那頓事典。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颺州刺史那椿諾事典。
編輯本段那姓名人
那姓歷史名人
 
  那頡:(生卒年待考),後燕人。著名十六國時期的後燕大臣。官至遼西太守,有政績,盛名一時。
 
  那春諾:(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官吏。官至颺州刺史,他爲政清廉,布德及民,深受百姓愛戴。
 
  那鑒:(公元?~1552年待考),彝族;雲南元江人。著名明朝土官(土知府)。
  明嘉靖二十五年,土舍那鑒殺其侄土知府那憲,奪其印,並收因遠驛印記。巡撫應大猷以聞,命鎮巡官發兵剿之。
  明嘉靖二十九年,那鑒懼,密約交蠻武文淵謀亂。
  撫按官胡奎、林應箕,總兵官沐朝弼以聞,請以副使李維、參政胡堯時督兵剿之,制可。那鑒益縱兵攻掠村寨。沐朝弼與巡撫石簡調武定、北勝、亦佐等土、漢兵,分五哨。調兵既集,朝弼與簡駐臨安,分部進兵。破木龍寨,降甘莊,贼勢漸蹙。
  那鑒遣經歷張維及生儒數人詣南羨監督王養浩所乞降。時左布政徐樾以督餉至南羨,樾迂暗,聞維言,謂鑒誠計窮,乃約翼日今鑒面縛出城來降。左右鹹謂夷詐不可信,徐樾不聽,如期親率百人往城下受降。那鑒縱象馬夷兵突出沖之,徐樾及左右皆死。
  巡按趙炳然以聞,並參朝弼、簡及養浩等失事罪。帝降敕切責,褫簡職,養浩等各住俸,克期捕贼贖罪。朝弼與簡乃督集五哨兵,環元江而壁。令南羨哨督兵渡江攻城,選路通哨、甘莊哨各精卒二千佐之。
  那鑒知二哨精卒悉歸南羨,潛遣兵象乘虛沖路通哨。官兵不意贼至,倉猝燒營走。監督郝維嶽奔入甘莊哨,甘莊亦大潰,督哨李維亦遁,惟餘南羨逼城而軍。
  武定女土官瞿氏、寧州土舍祿紹先、廣南儂兵頭目陸友仁鹹恨那鑒戕主奪嫡,誓死不退。督哨王養浩因激獎之,翼日鼓噪攻城,那鑒大敗,閉門不出。官兵圍之,那鑒乞降。官兵懲徐樾之敗,不應。城中析屋而爨,鬥米銀三四錢。後來瘴毒起,大兵乃複撤,期秋末征之,朝弼以事聞。
  帝定二哨失事諸臣罪,行撫臣厚賞瞿氏、祿紹先、陸友仁等,敕朝弼會同新撫臣鮑象賢鳩兵討贼。
  明嘉靖三十二年,鮑象賢至鎮,調集土、漢兵七萬人,廣集糧運,克期分哨進剿元江,爲必取計。那鑒害怕,服毒自盡。
 
  那嵩:(公元?~1659年待考),傣族,字維嶽;雲南元江軍民府人。著名明末清初官吏。
  元大德年間,土酋那氏築土城與龍池之西南,因築龍池書院於斯山之頂。藏書甚富。四方學子,預博覽群書者,不遠千里,挈眷偕往。”龍池書院是元江境内最早見於史籍的書院,藏書之多,不亞於麗江木氏“萬卷樓”和顺寧猛氏“聚書樓”。
  那嵩從小生活在“書香繼室”的門第,自幼勤奮好學而知書達理,“性純篤,任俠、重氣節。”
  明朝末年,那嵩承襲土知府,派遣弟那華開辟普洱,教民興修水利,開荒屯墾,勤政愛民,開始顯露其善治的才幹。
  那嵩作爲兼理司法行政的府官,聽訟府内民刑案件,不顧跋山涉水,務必實地訪查,作出公正裁決。他忠於職守,富於義氣。曾遣弟那倫攻普洱,勢力南及車里。
  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他響應農民起義軍張獻宗部將李定國,以元江爲基地,鼓勵降清明將許明臣、高應鳳,聯合各地土司一同擧義。清政府派吳三桂、鐸尼、廣西(瀘西)府提督張勇等前往鎮壓。
  清顺治十五年,吳三桂統率清軍入滇,會集曲靖。南明永曆皇帝及其臣子出逃昆明,繞道元江奔走緬甸。那嵩爲了表達誠意,向南明永曆帝獻計說:“與其困死吳逆手下,不如統兵進入緬甸,以滇緬邊區爲根據地,重整旗鼓光複大明天下。”他又強調說:“但願皇上取此權宜之計,即使不能班師回京,亦足以抗擊清軍進攻,鼎立南疆。”
  那嵩的見解和主張,遭到太監的阻撓和反對,沒有被采納,結果南明永曆帝進入緬甸,苟且偷安。
  後來,招討使李定國領導的大西軍自猛定過耿馬抵勐猛占據了木邦、孟艮等地,向外聯合古刺暹羅的軍隊,對内聯絡閩嶠統率的明軍抗擊清兵,以圖大擧。
  此間,南明永曆帝授予那嵩巡撫,授予其子那燾知府銜,授予其弟那崑、那華將軍武職。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農曆9月,吳三桂以重兵包圍元江府城,吳自恃兵多將廣,妄想迫使那嵩屈服於軍威之下,采取許願誘降的手法,將勸降書射入城垣。那嵩勃然大怒,把誘降書撕成碎片,登上城樓以書射出城外痛斥吳三桂,曆數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後的滔天罪行,罵得吳三桂無地自容。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農曆11月6日,吳三桂惱羞成怒,開炮轟城,那嵩父子指揮部屬與清兵戰鬥不息。終因敵眾我寡,士民多巷戰死。那嵩與子燾、弟華、家人登樓自焚,共同抵抗清軍的石屏總兵許名臣亦殉難於元江城梓潼觀蓮池内。
  後來劉達武在《蓮池曲》一詩中讚曰:老濞屋明社,勁草出山澤;蓮幹通呼吸,一息存國脈;天命不可活,水底畢臣節。
 
  那彥成:(公元1764~1833年),滿族,章佳氏,字韶九,一字東甫,號繹堂,大學士阿桂之孫;滿州正白旗人。著名清朝大臣。
  清乾隆晚期進士,曆官至軍機大臣,翰林院掌院學士,工部尚書兼都統及内務府大臣。
  清嘉慶中期,先後兩次充欽差大臣,督師鎮壓川陝楚白蓮教起義和河南、山東天理會;出任陝甘、兩廣、直隸總督,喀喇沙爾、葉爾羌辦事大臣,喀什噶爾參贊大臣。以功加太子少保,封三等子爵。
  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又充欽差大臣,赴回疆辦理善後事宜。奏定章程,革除各城弊端,皆得准行。後坐事被革職。
  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逝世,贈尚書,諡號“文毅”。
 
  那蘇圖:(公元?~1749年待考),滿族,戴佳氏,字羲文;滿洲鑲黄旗人。著名清朝大臣。
  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襲拖沙喇哈番世職,授藍翎侍衛。
  清雍正初年,四遷兵部侍郎。清雍正四年,出爲黑龍江將軍。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調奉天將軍。
  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擢兵部尚書。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調刑部,授兩江總督。協辦吏部尚書顧琮請江、浙沿海設塘堡,複衛所,下督撫詳議。
  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那蘇圖奏:“明沿海衛、所武事廢弛,我朝裁衛改營,江南有金山、柘林、青村、南匯、川沙、吳淞、劉河諸營,提督駐松江控制。崇明、狼山二鎮對峙海口,塘汛聲勢連絡,無庸複設衛、所。瀕海砲台,應改建者一,華亭漴缺墩;應增建者二:柘林南門,福山挑山嘴;應移建者一,吳淞王家嘴;應修者一,劉河北七丫口。”並請改舊制,撤牆設垛,置木蓋,留貯藥之屋;並請城茜涇,設兵崇明西南二條監河、顧四房溝、堂沙頭港諸地。下部議行。
  江南旱,上命撥福建倉穀三十萬石治賑。那蘇圖奏言:“江、廣諸省買米,次第運至,無災州縣,本年漕糧全數截留,兩江不患無米。福建海疆重地,且不產米,請留十萬石分撥災區,以二十萬石運還福建。”上嘉其得封疆大臣之度。
  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詔免兩江地丁錢糧。奏言:“向例蠲免不分貧富,但富戶遇歉,未傷元氣;貧民素乏蓋藏,多免一分,即受一分之惠。請以各州縣實徵冊爲據,額根五錢以下者全蠲,五錢以上者酌量蠲免,五兩以上者無庸議蠲。”上諭曰:“卿能如此酌議,如此擔當,誠爲可嘉。古人雲‘有治人無治法’,當訪察胥役,毋令因事擾民,則全美矣。”以憂去。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授刑部尚書。鏇出署湖廣總督。清乾隆六年,調兩江。清乾隆七年,調閩浙。疏裁闔省鹽場浮費,場員受年節規禮,以不枉法贓論罪。
  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疏言:“溫、台二洋,漁船汛兵,向有陋規。總督李衛奏改塗税,稽曾筠又請減半徵收。漁船出洋,海關徵樑頭税,有司徵漁課,不當複加塗税。”命永遠革除。九年,疏言:“台灣孤懸海外,漳、泉、潮、惠流民聚居,巡台御史熊學鵬議令開荒。臣思曠土久封,遽行召墾,恐匪徒滋事,已令中止。”報聞。鏇調兩廣。
  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條奏:“兩廣鹽政,請以商欠鹽價羨馀分年帶徵。商已承替,令承替者償;官或侵漁,令侵漁者償。埠商占引地,逋成本,斥逐另募。鹽課外加二五加一,並屬私派,悉行禁革。”又調直隸。
  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條奏八旗屯田章程。
  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上東巡,那蘇圖從至通州,賚白金萬。條奏稽察山海關諸事,並如所奏議行。加太子少傅。
  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加太子太保,授領侍衛内大臣,仍留總督任。那蘇圖請赴金川軍前佐班第治事,上不許。
  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命暫署河道總督。不久逝世,賜祭葬,諡號“恪勤”。
那姓近現代名人
 
  那蘇圖:(1871~1944),蒙古族,烏爾圖氏;内蒙古杜爾伯特旗五努圖克後新屯人。近代蒙古官吏、史學家。系蒙古杜爾伯特布爾隻斤氏台吉,成吉思汗促弟哈布圖哈薩爾後裔,曾被封爲輔國公、貝子爵位,其福晉布爾其其格,品德高尚,於中華民國四年(1915年)被封爲輔國公夫人。作爲維新派人物,那蘇圖在杜爾伯特近代史上是有所作爲的,可惜克乘對其記錄鳳毛鱗爪,研究其史蹟是件頗艱難的事情。
 
  那英(1967年11月27日~):滿族,遼寧沈陽人。中國著名女歌手,代表作品有《征服》、《心酸的浪漫》、《一笑而過》等。
 
  那威(1968~):滿族,出生於吉林長春。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後就職於美國IBM公司。現爲電視主持人,並偶爾“觸電”。曾經對五子棋在中國的普及與發展做出積極貢獻,被授予五子棋榮譽九段。
 
  那啟剛:(1943~),錫伯族;遼寧鳳城人。著名基礎教育家。
  中學高級教師。1968年於遼寧師範學院畢業。現任遼寧省桓仁滿族自治縣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兼物理研訓員。中共黨員。桓仁滿族自治縣第一、二、三、四、五、六屆政協委員。
  曾有十餘篇教育科研論文在省市縣穫獎。其中《根據桓仁山區特點開展教學研究》一文被縣科協評爲優秀論文。《發揮教研員在物理教研中的作用》、《當前教學工作中應着重抓好常規教學管理》等五篇論文穫市級優秀論文證書。《試論1986年遼寧省初中升高中物理試題》、《實施素質教育,繼續教育是關鍵》二篇論文穫省級優秀論文證書。《貫徹調整意見的幾點做法》一文在省級刊物《教學研究與指導》上發表,在編者按中給予高度評價。提交的《關於對我縣實施素質教育的建議》建議案,在縣政協第六屆二次會議上宣讀,得到縣政府的高度重視。
 
  那木拉:(1948~),蒙古族;内蒙古烏蘭浩特人。著名電台主任編輯。
  中共黨員。畢業於内蒙古大學中文系。現任呼倫貝爾人民廣播電台台長,系内蒙古記協理事。
  二十多年的新聞生涯,取得了輝煌的成績。1988年以來成功地組織拍攝了諾敏塔拉迎春晚會、首屆呼倫貝爾草原之夏電視節;成功地組織拍攝了“馬背上的水手”等數十部反映呼倫貝爾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人文地理專題片,其中與孟和、朝克、小平等合作拍攝的《呼倫貝爾草原》1990年穫中國電視委員會頒發的三等獎。1996年在呼倫貝爾人民廣播電台成立四十五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稿“繼往開來,任重道遠”在《内蒙古廣播電視》雜志上發表;論文“淺談廣播工作的政治和業務素質”在《人民日報》新聞座談會上榮穫三等獎。
  1997年,在第四屆中國廣播獎廣播新歌征集優秀作品評選中,他監制的歌曲“阿爸的草原”榮穫銀獎。有領導才能和前瞻意識,勇於改革,開拓創新。1994年率部門主任南下考察,尋求改革良案,合作撰寫《學習考察報告》。1995年開始成立調頻台的工作,廣播改革取得顯著成績。贏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
 
  那國學:(1949~),滿族;黑龍江阿城人。黑龍江省阿城市水利局局長兼黨委書記。 他本人於1994年、1995年連續兩年榮立哈爾濱市工等功,1995年被水利部授予水土保持執法先進個人。
 
  那業林:(1950~),錫伯族;遼寧鳳城人。著名法律工作者。
  雞西市總工會法律工作部工作人員,政協雞西市第八屆委員會委員。
  1977年9月任雞西礦務局機電廠工人;1981年10月任雞西礦務局工學院幹事;1990年至今任雞西市總工會幹事、主任律師。1987年穫礦務局自學成才先進個人稱號。
  1991年至今發表各類論文五篇,分别被省總工會、省司法廳、省信訪辦評爲優秀論文二、三等獎。
 
  那景宗:(1956~),蒙古族;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著名農藝師。1982年研究出了治療坐骨神經痛、腰椎骨質增生、腰間盤突出的特效中藥服藥,並且將三種病的治療有機的結合在一個配方内,打破了醫學界認爲在治療以上三種病無特效藥的講法,也是第一次在臨床上無具體劃分症狀的特效口服藥,在1998年申請了國家專利得到國家有關機構的認可。
 
  那學榮:(1959~),滿族,女;新疆奇台人。1990年擔任奇台縣圖書館館長一職。連續六年被評爲圖書館支部和縣直機關黨委的優秀黨員;在單位業務考核中,連續八年被評爲優秀。在其正確的領導下,奇台縣圖書館被評爲1996年度昌吉州先進單位、1997年度縣治安模範單位。1998年被命名爲國家三級圖書館,自治區二級圖書館,縣文明單位。
 
  那拓祺:(1961~),滿族;遼寧蓋縣人。著名新聞工作者。1984年7月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畢業,分配到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工作,1992年8月調湖北省新聞出版局任辦公室主任。 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副祕書長,湖北省編輯學會副祕書長。
 書法字典:那字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