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姓                 
拼音:tán xìng
譚姓是一個漢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93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65位。

 

譚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姒姓,出自聖君夏禹的姒姓後裔。
  據史書記載,周朝初年周武王姬發大封諸侯時,將先聖的後代中一部分夏禹的姒姓子孫封於譚(今山東章丘),建立了譚國,爲子爵,因此稱譚子。
  譚子是帝禹的後代,因爲大禹姓姒,所以有人稱譚氏“系出姒氏”。明朝時期的大儒蘇平仲曾編纂了一部《譚氏家譜》,他在譜序中寫道:“譚本姒姓,子爵。”帝禹,就是堯時中原洪水泛濫,因治水而立功的大禹。而大禹“姒姓”的由來,是因爲大禹的母親修已“吞薏苡而生禹”。
  薏苡,是一種草本植物,當時被視爲仙草,具有藥用價值,遠古時期就被人們發現。薏苡又稱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實、薏珠子、回回米、米仁、六穀子等,後來是常用的中藥,又是一種人們普遍、常吃的食物。薏苡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觔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爲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薏仁又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對脱屑、痤瘡、皸裂、皮膚粗糙等都有良好療效。
  傳說,大禹便因此取“苡”的一部分與“女”合爲“姒”姓。大禹是鯀的兒子,鯀的父親是顓頊,祖父是昌意,曾祖父是黄帝。姒姓夏王朝滅於子姓商湯,商王朝則滅於姬姓周族。
  由於譚子國一直就不怎麼強盛,不久即淪爲薑姓齊國的附庸國。到了春秋初年,齊桓公薑小白稱霸諸侯,幹脆就吞並了譚國。
  史書中關於譚氏的記載最早見於史籍《左傳·魯莊公十年》:“冬十月,齊師滅譚,譚子奔莒。”在典籍《詩經》中也有類似記載:“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詩中的譚公就是指譚國的諸王孫。
  當年的譚國在今山東省濟南市平陵縣西南,齊桓公滅譚國的原因是譚國失禮於齊國。據說,齊桓公出師經過譚國,譚國君主譚子沒有表現出應有的尊敬和禮儀,後來齊桓公班師回國後,其他的諸侯小國都來祝賀,譚子又沒派使者前往祝賀。於是在周莊王姬佗十三年(齊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84年)冬天,齊桓公以“譚子不敬”爲理由滅掉了譚國。實際上,春秋初期正是諸侯開始逐鹿中原之時,齊桓公滅譚國的真正目的是爲了顯示自己的霸主地位。
  譚國滅亡後,國君譚子逃奔到了莒國(今山東莒縣),留在故地的後裔子孫爲了紀念故國,遂以國名爲姓氏,稱譚氏,史稱譚氏正宗,是爲山東譚氏。譚氏族人尊奉大禹爲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籍談,屬於避難以先祖名字改姓爲氏。
  據史籍《姓苑》記載:“晉大夫籍談之後有譚姓。”
  “籍”,本義是指國政典籍、文獻、史冊等。籍氏,就是西周時期設置的官位,專職負責掌管王朝的典籍,除了在周王室有籍氏以外,周王朝亦在各個諸侯國皆有派駐該類官吏,如同現今的中央檔案館館長以及各省派員,時稱“董督”,即諸侯下的大政太史官。
  在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姬伯厴(公孫伯厴、孫伯厴)曾任籍氏之官。姬伯厴就是周王室貴族中派駐晉國的籍氏,他知識淵博,學問很好,受時人尊敬。在他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籍氏、董氏,後來被周景王姬貴斥責爲“數典忘祖”的晉國大夫籍談,即是姬伯厴的後代。
  到了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亦多有自設籍氏之官,除了晉國,在齊國、魯國、衛國、秦國、楚國、宋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以及到戰國時期的韓國、魏國、趙國和其他小諸侯國,也都有以籍氏官,該姓之源繁複,不可一論。
  在春秋時期的周景王姬貴十四年(公元前531年),晉昭公姬夷以大夫荀躒和籍談爲使節出使周王室。周景王設宴款待這二人。
  在宴席中,大家所用的酒具是從魯國進貢的,周景王於是顺嘴向晉國使臣問起:“各諸侯國都會進貢一些物品給王室,爲什麼獨獨晉國沒有呢?”
  籍談當即回答:“每個諸侯國都曾領受王室的贈予,所以應當進獻寶貴的器物回饋王室的恩典。但由於我們晉國地處深山邊塞,與王室距離遙遠,王恩根本就無從顧及。而我們又窮於應付戎狄,哪里有什麼東西可用來貢獻呢?”
  周景王聽了很不高興,於是便逐一細數了從晉國先祖開始,周王室曆來贈予晉國的種種賞賜,然後責問籍談:“你的先人就是專門負責掌管國家典籍的,爲什麼你會忘了這些史實呢?”
  籍談聽了以後,滿臉通紅,無話可說。
  待荀躒與籍談離開後,周景王評論籍談說道:“我看像籍談這麼忘本的人,後代子孫應該不會有什麼出息吧!他竟然會列擧一堆典故來評論事情,卻反而將自己祖先掌管典籍這件事給忘了!”
  後來,“數典忘祖”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專門用來比喻一個人忘本。
  至秦朝末期,籍氏族人中有一位著名的籍鑲在西楚霸王屬下爲大將,他爲了避項籍(字羽,史書多稱項羽)的名諱,便改姓爲席氏,其後傳下席氏一族;亦有籍氏族人避諱以先祖籍談之名改姓談氏、以及諧音字譚氏者。
  後來項羽戰敗自殺於烏江,籍氏族人不用改姓避諱了,於是有一部分恢複了族姓籍氏,但仍有人沿襲了譚氏、席氏、談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源於瑤族,出自瑤族始祖盤瓠,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萬姓統譜》的考證,巴南(今雲南、貴州一帶)六姓有譚氏,自稱盤瓠之後,望出弘農。史籍《姓譜》記載的“巴南大姓有譚氏”,在《萬姓統譜》中也有記載:“巴南大姓有譚氏,碌瓠之後,望出弘農。”望出弘農的意思是指譚氏的望族居住在弘農郡,弘農郡即今河南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陝西洛水、社川河上流、丹江流域的地區。碌瓠也可寫爲盤瓠,又稱盤王,是流傳於湖南、貴州、雲南、廣西、廣東、江西、福建、浙江等省區瑤、畲、苗族等少數民族的英雄祖神。
  在史籍《後漢書·南蠻傳》中有關盤瓠的記載,高辛氏糠是黄帝的曾孫,十五歲的時候因輔佐顓頊而建立了很大的功業,被封爲諸侯,都城在高辛。後來他遭遇一吳姓將軍的侵擾,爲此招募天下人,說誰能將吳將軍的頭斬下來獻給他,他就把女兒嫁給他。
  當時,糠喂有一條名叫盤瓠的狗,身上長着五顏六色的毛。盤瓠聽到後,竟出其不意地將吳將軍的頭叼了回來並放到糠的帳下。在眾目睽睽之下,糠沒有辦法,隻好讓盤瓠帶走女兒。
  盤瓠帶着公主來到南方一座大山的石室里,晃身變成了一位英俊威武的青年,公主大喜。後來公主生了十二個孩子——六男六女,盤瓠和他的妻子、孩子們,世世代代在該地繁衍生息,便發展成了被史書稱爲“蠻”的少數民族。
  這個傳說雖然有些神奇,卻在諸多史籍如《山海經》、《蒐神記》、《淮南子》、《水經注》等中都有描述。根據瑤族人的傳說,盤瓠的後代主要有十二個姓氏,分别是:盤、目瞫、包瞫、黄、李、鄧、周、趙、唐、雷、馮、胡。其中的暉氏家族,在歷史演變中逐漸變化爲覃、譚、潭三姓,暉姓反而消失了。
  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記載:“盤瓠之後,盤、冉、譚、巴、李、田爲巴南六姓。”
  近代考古學表明,神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信性,是口傳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有學者認爲,至於盤瓠是人還是是犬,亦或隻是一圖騰象征,且不必深究,但關於他的神話傳說,至少證明了在中國南方確實有譚氏的另兩個源頭。還有學者曾對盤瓠居住的“南山”加以考證,認爲“南山”即爲辰州盧溪縣西的武山,也就是今湖南省瀘溪縣境内,屬湘西地區。
 
  第四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塔塔兒氏,源出元朝時期成吉思汗的世仇部族塔塔兒部,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塔塔兒部被成吉思汗剿滅後,一部分族人遷入遼東地區,分别融入滿族、鄂倫春族,滿語爲Tatar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譚氏、戴氏等。
  ⑵.蒙古族坦開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内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Tankai Hala。請中葉以後所冠漢姓皆爲譚氏。
 
  第五個淵源:源於景頗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景頗族譚氏,源出景頗族中的勒羊氏部落,後在明朝時期的改土歸流運動中改爲漢字單姓譚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六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譚木查氏,亦稱穆察氏,滿語爲Muca Hala,世居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等地,後多冠漢姓爲譚氏、穆氏等。
  ⑵.滿族他塔喇氏,亦稱他塔拉氏,滿語爲Tatara Hala,漢義“特别多”,是滿族著姓之一,人口眾多,世居紮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安褚拉庫(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流域)、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紮克丹(今遼寧撫顺)、薩爾滸(今遼寧撫顺東部)、馬察(今吉林渾江西南部)、占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烏蘇(今吉林伊通)、伊蘭木(今蘭州皋蘭)、海州(今遼寧海城)、十方寺(今沈陽市西北石佛寺)、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長白山區等地,所冠漢姓爲譚氏、唐氏、舒氏、勞氏等。
 
  第七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壯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譚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譚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得姓始祖

  大禹、譚子、籍談、盤瓠。
 

 

遷徙分布

  譚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十五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四百五十五萬三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28%左右。
  秦、漢時期
  譚氏發祥地在今山東省境。漢朝前後,譚氏族人發源於北方,也繁衍於北方,主要以山東、河南分布最爲廣泛,故譚氏望族也系出此兩省境内。
  公元前684年,齊國吞並譚國。譚國國君由山東北部逃到東南部的莒。留在故國未走的譚國人,便以國爲氏,繼續在山東北部生活,繁衍後代。期間有一部分譚氏族人沿着東海岸到達了吳越地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了秦王朝,不久,因暴虐而失國。楚漢之爭,項羽敗於垓下,漢高祖劉邦建立漢王朝。據史籍《萬姓統譜》記載,漢朝有個叫譚閑的人任河南尹。漢朝時,譚氏“望出弘農”的局面已經基本奠定。整個西漢、東漢時期,北方譚氏族人的分布及播遷特征是:源於北方,衍於北方,以山東、河南地區分布最爲廣泛。西漢時期,漢哀帝時尚書令姓譚,漢元帝時有譚氏人任太僕,漢平帝時有譚氏人任朔方太守,這些是譚氏族人在西漢朝廷爲官的情況。其間,西漢還有一位公主的女婿也姓譚,由此可見,譚氏族人早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成爲顯姓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之時,北方戰亂頻仍,譚氏族人也同其他士族一樣大擧南遷以避戰亂。這次南遷導致譚氏族人由一個典型的北方姓氏,變成了較典型的南方姓氏。此後,曆代譚氏族人多以南方分布爲主,其中以今湖南及其四周各地最爲稱盛。
  .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譚氏族人在南邊的吳國已成顯姓,有的還擔任了吳國的軍事將領。據史籍《三國志·魏書》記載,曹魏明帝年間,王基擔任尚書,後來到荆州(今湖北襄陽)任刺史,又做了颺烈將軍,帶兵攻擊孫吳國。當時孫吳國夷陵(今湖北宜昌)的守將是安北將軍,名譚正。
  南齊時期
  零陵郡的譚弘寶家族四世同堂,已是人丁興旺的大家族了。當時的零陵郡地處湘南,包括今天從湖南湘鄉到零陵一帶直至廣西桂林以北的大片地區,而譚氏則主要居住在湘鄉零陵一帶。
  到了梁武帝時期,譚氏族人在廣東始興(今廣東始興)已成顯姓。據《廣東通志》記載,始興人譚儋幼年讀了許多書,還練就了一身武藝。梁太清二年(公元584年),侯景勾結戍守長江的蕭正德,渡江進攻建康。侯景兵馬所到之處,屠城洗劫,殘暴無比。他的野蠻行徑引起南方人民的普遍反抗,譚儋也招集始興有勇有智的人士,保衛始興。始興民眾很佩服譚儋的爲人,便想推擧他做守城的主將。當時另一位姓譚的人譚世遠與刺史蕭勃交好。譚儋發現譚世遠處世無常,推測他可能會背叛蕭勃,便不做守將而回了家。後來,蕭勃真的被譚世遠所殺。由此,譚氏族人十分佩服譚儋善於識人的本領。陳代初年,桂陽郡外兵留異反叛,譚儋和侯安都在桃枝嶺戰敗留異。適逢陳寶應在福建一帶反叛,留異便逃到陳寶應處,請求庇護。譚憺帶領水兵前去討伐,在晉安俘虜了陳寶應,又捉拿了留異並將之解送到京城。譚儋因此被提拔爲本郡的太守。
  隋、唐時期
  隋、唐兩朝以前,由譚氏族人的播遷情況可以看出其由北向南的遷徙的簡要曆程。
  五胡十六國的戰亂局面到北周王朝結束,中國自東漢末年黄巾大起義以後四百多年的分裂混戰局面被楊堅在公元589年統一。楊堅出身於漢族貴族官僚家庭,其父楊忠曾跟從宇文泰關西起兵,賜姓普六茹氏,封隋國公。由於楊堅受到過鮮卑貴族的排擠和迫害,因此在隋朝初年頗行人君之道,深受人民歡迎。隨着社會財富的積聚,隋王朝對人民也開始刻薄起來,隋煬帝楊廣即位(公元604年)後,更是窮奢極欲、好大喜功。從隋大業八年(公元612年)起,饑寒交迫的人民群眾開始反抗,起義的地區逐漸擴大到今山東、河北、寧夏、河南、江蘇、浙江、江西、廣東等省。
  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淵自晉陽(今山西太原晉源鎮)起兵叛隋。隨即攻破長安,擁西京留守代王楊侑爲帝,是爲隋恭帝,改隋大業十三年爲義寧元年,遙尊楊廣爲太上皇。第二年農曆3月楊廣死,農曆5月李淵逼迫楊侑讓位,自立爲帝,國號爲唐,是爲唐高祖,改元“武德”。至此,隋朝滅亡。
  譚氏族人在隋唐時期主要分布於山東、河南、江西等省。唐玄宗時期(公元712~742年),山東一部分譚氏人因戰禍頻繁,無法立足,便開始南遷。他們起初遷往河南,後來輾轉來到江西等地,最後落腳於湖南。
  至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與混亂,造成了歷史上“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這種分裂引起了北方部落契丹對燕雲十六州的侵占,破壞了北方的國防屏障,嚴重地威脅着漢民族政權的生存。公元十世紀中葉,中國歷史的發展出現了建立以漢族政權爲主的封建統一政權的趨勢。河北大名譚延美家族便是在這種混亂而至統一的過程中興盛起來的。
  宋、元時期
  譚氏族人主要分布在今廣東、江西、湖南三省。
  明、清時期
  譚氏族人已遍布大江南北,分布於安徽、浙江、湖南、廣東、江西、四川、山東、雲南等地。
清  朝時期,譚氏族人播遷出現新特點,這一時期,譚氏族人在國内的播遷基本完成,大江南北,長城内外,都有譚氏族人分布,於是,譚氏族人把新的發展點着眼於國門之外。據載,此時有閩、粵譚氏族人遷至東南亞,僑於新加坡等國。
  如今,譚氏族人以湖南、廣東、四川、湖北等省爲多,這四個省的譚氏約占全國譚氏人口的65%以上。

 

郡望堂號

郡望

  濟陽郡:戰國時期爲魏國城邑,西漢時期改置爲濟陽縣,治所在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部。濟陽縣在唐朝初期並入冤句縣。晉朝惠帝時將陳留郡的一部份劃出來設置濟陽郡,治所在濟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蘭考縣、山東省東明縣以及定陶縣一帶地區,距今河南省正陽縣不遠。晉惠帝後來將陳留郡的一部份劃出來設置濟陽郡,治所在濟陽,轄地在今河南省蘭考縣、山東省東明、定陶兩縣一帶地區,距今河南省德正陽縣不遠。東晉後期晉室南渡後,濟陽郡被廢黜。
  齊 郡:西漢時期先爲臨淄郡,後改齊郡,治所在臨淄(今山東淄博),其時轄地在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唐朝玄宗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爲青州北海郡,屬河南道,縣爲屬。唐肅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爲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爲軍,齊郡屬平盧軍節度使領轄,治所在益都,其時轄地在今濰坊等一帶地區。
  弘農郡:弘農郡始建於西漢武帝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農縣(今河南靈寶函穀關城),其時轄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内鄉以西、宜陽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陝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華山以南的地區。王莽執政時期改名爲右扶風。東漢初期複名弘農郡,東漢末年又因避漢靈帝名諱而改名爲桓農郡。三國時期曹魏國再次複名爲弘農郡。十六國時期的前秦國移其治到陝縣(今河南陝縣)。北魏時期又改恒農郡。北周明帝再改西恒農郡爲弘農郡,還治弘農縣(今函穀關)。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黜,到隋朝大業初年(乙醜,公元605年)又複置,移治今河南省靈寶縣北部,隋朝義寧元年(丁丑,公元617年)又移治到陝縣。到了唐朝武德初年(戊寅,公元618年),弘農郡被徹底廢黜。

堂號

  濟南堂:以望立堂。
  弘農堂:以望立堂。
  濟陽堂:以望立堂。
  善斷堂:唐憲宗時候,譚忠爲燕的牙將,受燕的派遣出使魏。恰恰這時朝廷派大軍越過魏國去伐趙。魏牧田季安要興兵,譚忠說:“不可!如果興兵,就是對抗朝廷,魏的罪就大了。”季安采納了他的話,按兵不動。譚忠又說服燕牧劉濟出兵幫朝廷伐趙,連克趙城饒陽、束鹿。魏和燕都受到朝廷表彰,大家都佩服譚忠善斷。
  端潔堂:典自宋朝譚世勣。譚世勣,長沙人,字彥成。官至禮部侍郎。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逼宋欽宗幸其營,譚世勣爲隨駕大臣。張邦昌僭位,責令出仕,譚世勣稱疾不出,絕食而死。後贈端明殿學士,諡端潔。後人用“端潔”作爲堂號,以紀念這位節操高潔的譚氏先人。
  六升堂:資料有待補充。
  雙桂堂:資料有待補充。
  壹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源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倫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思親堂:資料有待補充。
  善斷堂:資料有待補充。
  敬愛堂:資料有待補充。
  福蔭堂:資料有待補充。
  篤親堂:資料有待補充。
  煥榮堂:資料有待補充。
  念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文元堂:資料有待補充。
  端平堂:資料有待補充。
  懷裕堂:資料有待補充。

 

譚姓家譜文獻

 
望仙譚氏宗譜,著者待考,明萬曆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二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武進毗陵缸巷譚氏宗譜,(清)譚廷魁等修,清光緒十年(公元1883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蕭山蕭邑譚氏宗譜十二卷,(清)譚鳴春等修,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敬愛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嘉興嘉興譚氏宗譜十卷,(清)譚子性、譚光熙等重修,清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手抄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嘉興譚氏家乘十卷,首一卷,(清)譚新嘉、譚之樑等編纂,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慎遠義莊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天津市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浙江省嘉興市圖書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湖北新洲譚氏宗譜四卷,(民國)譚仁愷、譚仁良等創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市三店鎮沙畈村。
 
江西南豐譚氏續修族譜二十卷,首一卷,(民國)譚承元等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湖南長沙善化譚氏續修族譜十卷,首三卷,(清)譚宗鍠等纂修,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福蔭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長沙譚氏續修族譜二十卷,(民國)譚修功、譚修齡纂序,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宏農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長沙硃塘茅圖峙譚氏九修族譜二十四卷,(民國)譚善譯纂修,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思親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湖南寧鄉譚氏族譜十卷,(清)譚明沁、譚顯謨纂,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雙桂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今僅存第二卷。
 
湖南寧鄉譚氏家譜二十五卷,(民國)譚漢泉、譚貢山主修,譚顯節纂修,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敦倫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冊,今缺第二十五卷。現被收藏在湖輩省圖書館。
 
湖南茶陵譚氏續修支譜六卷,(清)譚萬隆、譚致聲修,譚元泰纂,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潭湘西譚氏支譜十六卷,(清)譚繼、譚作州纂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六升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湖南湘潭學前譚氏三修支譜十一卷,首一卷,(清)譚鶴亭、譚哲堂修,譚襄甫、譚慎堂纂,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卷首。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潭湘潭學前譚氏支譜十五卷,(民國)譚修晟、譚成意等纂修,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篤親堂鉛印本十五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湖南湘潭中湘段西塘譚氏續修支譜六卷,(清)譚學知纂修,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煥榮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湖南湘潭譚氏家譜十六卷,(清)譚系均、譚系瑩纂修,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湖南湘潭潤子塘譚氏七修族譜十六卷,(民國)譚茳墀等纂修,譚曙峰等主修,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湖南湘潭中湘譚氏續修族譜七卷,(民國)譚本芳、譚本傑主修,譚本琪總纂,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濟美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湖南湘潭青山譚氏五修族譜三十二卷,(民國)譚華鎰修,譚華祝、譚國殷纂 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鄉湘西七星橋譚氏族譜七卷,首四卷,(清)譚興平纂修,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卷首1~4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鄉湘西譚氏四修族譜十卷,(清)譚作喚、譚作零等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壹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冊,今僅存第一~二卷。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湘鄉田樂堂譚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冊,今僅存第二~三卷。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衡山譚氏重修族譜,(清)譚尚秋、譚毓士等編修,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湖南臨湘中湘譚氏支譜六卷,(清)譚嘉駿纂修,譚福緒主修,清光緒年間念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湖南江永譚氏族譜一卷,(清)譚正倫修,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湖南省江永縣檔案館。
 
湖南安化譚氏族譜,(清)譚梧軒、譚維新等修,譚溶軒、譚定思纂,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今僅存第一卷、卷首。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永顺譚氏族譜六卷,譚興漢等修,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
 
廣東佛山譚怡怡堂祠譜,(民國)譚鶴坡編,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大良昌興印務局鉛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高明譚氏族譜十八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廣州民生印刷鉛印本,今缺第一~九卷、第十一卷。現被收藏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東開平譚氏家譜一卷,著者待考,廣州文元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廣東省台山市圖書館。
 
廣東新會城續修南門譚氏家譜一卷,(清)譚沂志、譚永培續修,清光緒二十天年(公元1897年)手抄本。現被收藏在廣東省新會縣修志會。
 
陝西寶雞陳倉譚氏族譜三卷,(清)譚仲修,譚詔倫重定,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手抄本三冊。現被收藏在哈爾濱師範大學圖書館。
 
澳門弘農郡譚氏家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手抄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譚氏族譜,(清)羅孔志等纂修,清乾隆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北京大學圖書館。
 
仁源譚氏續修支譜,(清)譚福保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敬愛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
 
富溪譚氏族譜殘,(清)譚兆連修,清朝年間手抄本。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天河譚萬莊長房系譜,(民國)譚永就修,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湖南湘潭譚氏五個族譜,(民國)譚傳福等修,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懷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石朱塘譚氏續修合譜二十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庚子年(公元1900年)恩親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譚氏五修族譜八冊,著者待考,民國乙亥年(公元1935年)懷裕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溈寧河頭譚氏家譜二十卷,著者待考,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端平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湘潭譚氏成初公派下家譜十二卷,(清)譚青城纂修,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端潔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茶陵譚氏續修族譜二十卷,(民國)譚修聿等倡修,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宏農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譚姓字輩排行

 
湖南湘鄉譚氏字輩:“國久恒興起繼任必承宗(世)世澤常新毓秀鍾英敬遵先訓思貽令名文章炳蔚建樹昌明聯芳濟美光裕顯榮”。
 
湖南中湘譚氏字輩:“一言大心世玉朝金青史傅芳邦家之光詩禮貽謀允蔔其昌”。
 
湖南湘潭譚氏字輩:“金玉光希一世廷邦奇興朝生卓異文名達帝幾颶徽涵英秀華國宣隆儀文章冠南楚明訓裕鼎彝撥選詩書裔萃宗衍奕箕”。
 
湖南寧鄉譚氏字輩:“忠良永遠承仁義德仔庭世學勝朝定安邦國泰平誠孝傳家本詩書裕後基慶延鴻業振喜起際昌期”。
 
湖南安化譚氏字輩:“太德仁聞鼎萬安紹祖封彥孟廷添日友玉永宇宗正大光明世文章華國英忠孝傳家本詩書裕後基慶延鴻業振喜起際昌期手澤芳徽著心田義種陳士林重作育科第久彌新”。
 
湖南茶陵譚氏字輩:“忠實必志彥有勝紹榮正(學應)文仕(啓世)洪之序家修冀道成孝友承先澤讀書繼後人聲名欣顯達功業著賢能”。
 
湖南茶陵石床譚氏字輩:“啟永紹士世之作斯文相傳其兆可蔔上光宗祖大振家學孝友行修書策信篤敦敏思勤防檢由約仰維德範敬慎親睦”。
 
湖南上湘横塘譚氏字輩“忠良詠(永)遠存芢(仁)義得仔(子)庭宇啟正朝定安邦國泰平禮學光先澤書香懋後昆賢才登景望俊傑振家聲”。
 
湖南長沙青山譚氏字輩:“本景光乾希一世廷邦奇飏徽涵英秀華國獻隆儀文章冠南楚明訓裕鼎彝拔選詩書裔萃宗永肇基”。
 
湖南長沙雲蓋譚氏字輩:“忠寶必志彥有勝紹榮正(學應)啟世(文仕)洪之序家修冀道成孝友承先澤詩書繼後人聲名欣顯達勳業著賢能”。
 
湖南長沙譚家園譚氏字輩:“必大德爲肇百世繼敏學從孔文逢顯達忠信傳家法先澤貽承允新枝衍慶長振聲昭孝義輔國尚循良”。
 
湖南攸縣西關譚氏字輩:“光大榮國祚士進顯忠良德澤運長久善貽遠振颺光宗垂裕永萬世自聯芳”。
 
重慶石柱譚氏字輩:
 
起源本派:“祁綿春梅奕會珍雲照軒伍菁與裕簡時曲濟青太玉章祥綸永芳湘崇榮德希誠皓光爲恭克用卷建宮可守武進宏仁格安仕處德巽倫正義明仲道善仁瑚公”;
 
麻成支派:“忠孝正才仁東全文勝維遺思萬代玉(國)朝(滿)光(鑒元)”;
 
朝祥支派:“友添紹景單賢丹廷春正世一天地人和永定康寧祈祥千萬高增廣厚學孔孟言欽明文思光昭先德福壽榮華昭(朝)開大典長懷恩波名推前哲才展東坡謙恭受益虛衷琢磨立身行道登甲聯科策對著美經濟包羅蛟興雲雨鳳鳴卷啊欲貴心同爲富多文臣效補職子慕蓼莪吉甫作誦端木切磋古訓宜守乃庚載歌”;
 
朝禎支派:“登單肇文明振家聲承先繼志學立德貞大道佐國裕顺和平光昭世守普安永清本源克定鍾俊毓英”;
 
朝貴支派:“永全洪家以學承繼楊在明廷思乃布宜元士孔邇月映中天可其清言萬世明顯”;
 
坡口支派:“洪金滿蔔書萬仲立本之文思啟先必裕仁善傳芳長逢太運蔔應奇昌楷模棫樸奕翼馨香詩禮世家規度程章讚纓貴胃丕振鄉邦仰沾高厚福祿安康”;
 
元貞支派:“書繼茂全單良文明啟先碧玉人尚傳宗正永映天雲科奇遠代後生照譜賢茲培光澤仕昌達躍萬年俊桀思祿林益壽延福增紅陽霞高顯大海波靜清建功立業志龍鳳飛朝廷家發吉祥盛錦江輝前程”;
 
滿四支派“滿元單龍單世萬思景朝德仲承登正延光先原有本文明啟治天統緒昭百代宗功照千年輝煌貽巨典沒有過著夕賢英雄從已古支澤永遠傳繼述良裴易流徵尚綱然心田作福地善體攝家邦純武寫忠厚楊列紹書香燕翼成謀久蠹斯衍慶長尊前以裕後蘭桂同聯芳”;
 
化龍支派:“滿元單龍世單汝單文單應朝仕國正天星一才人登第久麟鳳昭祥禧家傅明有德大學維清奇必增光尚志承裕永宗宜立言鴻繼序倫理貴周知純孝徽和顺宗先見作爲豐功勤善逑佑啟錫洪慈後代齊興發萬年福祿時”;
 
譚廣支派:“朝良單宇元功茂運俊傑升榮顯承謨烈佑啟後昆飛上表天星月紅照到萬里國太平五洲四海風雷動雨落濕地藤複舒數花多果長得盛鳳凰唱曲永傅代”
 
高台壩支派:“滿龍顯化廣世文汝颺表紹應崇貴書庭良元宇一天地人和永定安宜文明凰希泰國家慶德大學維世傅明清”;
 
飛龍支派:“滿元單龍單世祖單紹子金守本天明國正現禎祥萬邦治道崇先學連芳支秀德應長遠述弘宗成永定傳家忠孝啟文光聖朝瑞慶安良善英俊茲培嗣克昌”;
 
福龍支派:“滿元單龍崇遠守繼斌仕學紹昌思永模廷楊治道安邦定國尊榮顯躍明良起喜玖大福報毓秀鍾靈盛英才遺世長芳蘭兆鳳翥俊傑獻龍章”;
 
旦子溪支派:“一二三頂文治世單大正光明道德昌禮義達宗邦國家同勝學卿士顯忠良恩澤極深厚萬代封侯王”。
 
重慶萬縣譚氏字輩:
 
羅網壩支派:“天地鍾英修德立名學優登仕佐時平衡克承盛業龍起(啟)鳳鳴守以敬慎木茂枝榮”
 
萬縣甘霖支派:“頂文稿支世宏開永大尚其朋友以合爲家”;
 
水竹壩支派:“一萬三大成文明家道興永和起洪端修德遠立名懷才治璽國顯學獻知廷顺正成天運百世宗昌榮”;
 
複興場支派:“二三四單紹正大光明月務根本立孝培元勤創業純原昌榮華文富勝昭月專心寬敏會錫福壽萬德”;
 
洞灣支派:“正大光明功貿行成國家諱器思孝先聲肇其孔故貽澤永貞年久代遠克篤宗盟”;
 
石家梓通溝支派:“滿少知天見甫廷大良明宗元康裕國朝俸丹頂洪世代承先德忠貞啟後隆澤沛家聲久詩書文正逢蘭桂騰芳遠枝身根固同”;
 
鹽井溝支派:“宗榮爲世大一二奠家邦忠孝名顯颺修齊治平本承先定吉祥立德錫福遠作善篤慶光常懷恭儉讓意志存純良天地鍾毓秀佐國廣群英榮華安富貴副仲叔季興儒學守人道建樹昭扣昆霖雨沛恩澤高明代達品賢聲同伊周”。
 
重慶雲陽譚氏字輩:“繼楚一家泰元奇之永學汝國正高明詩書玉後坤仁儀禮智性金玉滿堂新富貴芝華久萬事右同春”。
 
吉林農安譚氏字輩:“甲乃配繼成德爲本廣有學仁福如東海富貴長春山河永威”。
 
安徽旌德譚氏字輩:“承先希大道有志紹奎光傳家惟守德永世克榮昌”。
 
譚氏一支字輩:“成良道維仁孝庭訓玉芳傳家本立作善益福權平定美智興榮昌保國民颺餘慶延年”。
 
資料有待補充。
 

 

譚姓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七齡登第;三策攄奇:上聯典指古代“神童”譚昭寶事典。下聯典指宋代郴州教授譚世勳(字彥成,長沙人)事典。
 
  宣猷邊塞;錫春土茅:上聯典指北宋末長沙人譚世勳,字彥成,元符年間進士,曆官郴州教授、祕書省正字。曾扈從皇帝到金兵帥帳,以十條理由說金兵進軍之弊、講和之利。張邦昌建傀儡政權稱“楚帝”時,請他直學士院,他以病爲借口不上任。著有《師陶集》等。下聯典指明朝滁州人譚淵,英武而有膂力,洪武年間襲父親譚勝的職務,任燕山衛副千戶。後跟從燕王朱棣(成祖)起兵,奪九門,破雄縣,立有戰功。土茅,土階茅屋,以土爲階,以茅草蓋屋。指居住簡樸。
 
  土茅錫券;邊塞宣猷:同上(上下聯互易),上聯典指明朝副千戶譚淵,滁州人。有膂力,引兩石弓,發無不中,從燕王起兵,奪九門,破雄縣,驍勇善戰,夾河之戰中,以馬蹶被殺,諡壯節。下聯典指宋代郴州教授譚世勳,元符進士,又中詞學兼茂科,後扈駕至金帥帳,以十害說其用事者,言講和之利,詞意中激,金人聳聽。
 
  五言通用聯
  洋水家聲遠;鳧山世譚長:全聯爲唐朝譚忠後裔旌德洋川譚氏大門以及春節用對聯。
 
  渤海家聲遠;洪溪世澤長:此聯爲安徽省旌德縣高甲村高氏宗祠聯。上聯典出高氏郡望;下聯嵌“洪溪”爲祠西水名。
 
  六言通用聯
  七歲能登上第;三子盡作大夫:上聯典指宋代人譚昭寶,相傳七歲應童子試而登上第。下聯典指北宋始興人譚佚,皇祜年間進土,三個兒子也都成爲名大夫。
 
  仙客練月得到;烈婦漬血留痕:上聯典指南唐譚峭鍊丹得道,後仙去。下聯典指宋譚氏婦趙氏爲元兵所害,血濺殿楹,如婦人抱嬰兒狀。
 
  七言通用聯
  十載父子雙進士;一時兄弟兩將軍:上聯典指宋代元符進士譚世勳與其父譚申政和進士,其間時隔約十年。本聯可作譚氏家祠聯。下聯典指元代帥左都監譚資榮,以其弟資用攻汴梁有功,擧資用代其職。
 
  爲人樹起脊梁鐵;把卷撑開眼海銀:此聯爲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譚嗣同自題聯。
 
  頗有清香留畫戟;翩然彩服效扁舟:此聯爲清光緒進士譚延闓自題聯。
 
  吟看桂生溪月上;醉聽鯤化海濤翻:此聯爲五代詩人譚用之《送友人歸青社》詩句聯。
 
  竹徑支分班玉筍;江灣族聚躍金麟:廣東省英德市英城鎮江灣村譚氏宗祠聯。據譚氏族譜載,其入英始祖譚嗣敬於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自南京住機遷茲英土竹迳都(今大站鎮樟灘管理區果樹頭村)居住”。譚嗣敬於洪武十九年穫貢,曾出任浙江慈溪縣令(見《韶州府志》、《英德縣志》)。六世祖譚竹坡約於明嘉靖初年,擕室來村創業。至乃孫譚亮采(字熙台以武擧人資格出任湖南湘鄉、善化兩任知縣)在村中毗鄰而建乃兄雲台及自身祠兩座,於是,譚氏遂爲村中望族。長房雲台祠於1992年重修。據譚氏族譜稱,其遠祖“可奕公於唐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次子守祿公,自江西吉安泰和縣遷居湖南茶陵州上塘太平圍落籍。”“湘省譚氏之盛,居全國之冠。蓋可奕公元孫十八宏中,除宏政改宏帙遷江西虔州,複遷廣東落籍外,其餘十七宏後裔,俱散布湖南全省,其盛可知。而茶陵譚氏尤稱巨族,民國偉人譚延闓屬焉。”該譜又稱:“考譚氏有虔翁,諱崇紀,號宏帙。誥贈資政大夫。原由湖廣遷居江西堯州虔化縣西俊村。今屬贛州,隋唐稱虔州,故名虔,嗣因避亂,於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壬戍,率眾裔遷居南雄珠璣巷沙水村。寧靜後複遷於虔。至何時再來廣東,未有記載,大約在洪公(虔公長子,登進士,任廣州儒學提擧)出任廣州時間耳。”據此可知,譚宏帙乃隨子遷粵,成爲譚氏之“入粵始祖”。
 
  八言以上通用聯
  仙德巍峨四民瞻仰;聖功浩盪萬姓占恩:香港九龍峰譚公仙聖祖廟柱楹。
 
  攬湖海英豪,力維時局;勖沅湘子弟,共讚中華:此聯爲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譚嗣同在公元1897年自撰聯。
 
  終南山上神人,涉獵文史;棲隱洞中道士,出入金門:全聯典指南唐國子司業譚峭,泉州人。好仙術,居嵩山十餘年,後登青城山,相傳仙去。亦稱紫霄真人。
 
  道協天人,早歲乘龍從此去;情深桑梓,今朝跨鶴定歸來:香港九龍峰譚公仙聖祖廟得道亭。
 
  勳名炳炳,榮列戊戌六君子;偉績昭昭,號稱關隴一文人:上聯典指清末維新派譚嗣同,字複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曾設立算學會,結合維新志士講求變法救亡之道。公元1896年至南京任候補知府。1898年授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新政。戊戌政變時爲袁世凱出賣,遇害。爲“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譚嗣全集》。下聯典指清朝洮州訓導譚詠昭,字仲回,武威人。制行堅潔,擅詩文,爲同光間“關隴文人第一”。有《看雲書屋詩文集》。
 
  祖宗來自江西,慕三閭風景、五指煙霞,欽仰大夫先屈子;嗣孫守成湖北,綿千秋俎豆、萬古馨香,堪羨公爵邁邢侯:此聯爲湖北省秭歸縣樂平里譚氏宗祠聯。
 
  今日之東,明日之西,光陰冉冉,歲月攸攸,走不盡楚峽秦關,填不滿深潭欲海,力如項羽,智若曹操,烏江赤壁空煩惱,爲什麼?請君息坐片時,試把寸心思前想後,得安閑處且安閑,留些奔波過明日;這條路來,那條路去,風塵僕僕,道途茫茫,牽未住朱顏白發,帶未走黄金碧玉,富似石崇,貴比楊素,綠珠紅拂皆成夢,今何在?替我解下數文,沽酒半壺猜三通兩,會暢飲時應暢飲,西出陽關無故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城東西江北岸山譚公廟聯。廟祀元代寧海(今屬浙江省,一說山東省弁平縣)人譚處端,“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七大弟子之一,小說《射雕英雄傳》中稱爲“全真七子”。其人道行高深且行俠丈義,頗得人心;在廣西梧州城東,西江北岸山上,舊時立有“譚公廟”,所紀念爲他正直俠義,扶危濟困,尤其是對水火災禍預見異常准確,而舊時的梧州水火兩災頻繁,故人們立廟祀之,以求蔭佑。該廟已毁多年,今僅存遺址,在梧州家用電器廠内。據地方志載,舊時廟中有這副長柱聯,内容頗有意思和哲理。
 

 

譚姓名人

譚姓歷史名人

  譚夫吾:(生卒年待考),著名戰國時期吳國人物。
  據《吳縣志》記載,戰國時期曾有一位名叫譚夫吾的人,以無比崇高的言行受到後代人的傳頌。
  譚夫吾是吳國人,曾與一位名叫張胥鄙的人交情甚篤,後來又因爲一些事情絕交了。
  後來張胥鄙觸犯法律被捕入獄,將要處以死刑。盡管兩人已經絕交,但譚夫吾仍惦記這位朋友,他命令自己的一些隨從將他從牢獄中解救了出來。
  當張胥鄙得知是譚夫吾救了他性命時,就找到譚夫吾,說道:“先生您義薄雲天,我一介小人,跟您有天壤之别,因此我開始與您交好,後來又覺得不合適而與您絕交了。我聽說君子不因爲周圍的環境而放棄自己的志向,改變自己的行爲。今天我如果跟先生您逃走的話,雖然我會穫得安全,但卻因爲貪生怕死而改變了自己的意願和行爲。這叫做因危易行,是我所不願意做的事。”這些話說完後,張胥鄙以頭觸牆自殺了。
  譚夫吾悲痛地說:“我要救他性命卻不被接受,有討好的嫌疑;我不明白他高潔的志向,而自作主張救他出來,這是我的愚魯之處。哎,我這樣愚笨,實在對不起君主,也對不住朋友,我真是太虛偽了。世人將因此而討厭我,至於我自己,我是再也沒有顏面活在這世上了!”說完這些,他也自刎身亡。
 
  譚峭:(生卒年待考),字景升;泉州人(今福建泉州)。著名五代時期道教學者。
  幼讀經史,屬文清麗。父唐國子司業洙,訓以進士業,而峭愛好黄老、諸子及《穆天子傳》《漢武帝内傳》《茅君列仙内傳》等書,立志修道學仙。後辭父出游終南山、太白山、太行山、王屋山、嵩山、華山、泰山等名山而不複返。其父馳書責之,乃複信曰:“茅君昔爲人子亦辭父學仙,今峭慕之,冀其有益。”父知其求道心堅,亦無可奈何;而心常念之,每遣家童尋訪,並寄以衣物錢帛。峭將父所寄衣贈貧寒人家,錢帛存放於酒肆。於嵩山師事道士十餘年,得辟穀、養氣之術。
  惟以酒爲樂,常處醉鄉中;夏日穿烏裘,冬著綠布衫,或整天臥於霜雪中,人以爲已死,視之,呼吸如故。狀類瘋癲。每行吟詩曰:“線作長江扇作天,靸鞋抛向海東邊,蓬萊信道無多路,隻在譚生拄杖前。”據南唐沈汾《續仙傳》載:譚峭後居南嶽,鍊丹成,入水不濡,入火不灼,入青城而去。
  據《泉州府志》載稱,南唐主曾賜譚峭以紫霄真人之號。 譚峭的思想和著作在道教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譚綸:(公元1520~1577年),字子理,號二華,江西宜黄譚坊人。著名明朝軍事家、抗倭名將,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少保。著有《譚襄敏公奏議》、《睹物寓武》等。
  譚綸主持兵事近三十年,抗倭、戍邊,屢建奇功,與戚繼光齊名,號稱“譚戚”。他善於用人。戚繼光、俞大猷、劉顯、李梁、李超、陳其可、胡守仁等一大批戰將均得到其重用,被史家稱爲“善任俞戚而建大勳”者。
  此外,譚綸任浙江台州知府回鄉時,帶回海鹽腔戲班,教習本地藝人,並將弋陽腔融入其中,形成“宜黄腔”。湯顯祖對宜黄腔極爲欣賞,其著名的《臨川四夢》,均由宜黄藝人首次演出以至流傳。宜黄腔後經藝人不斷探索和改進,不僅在省内廣泛流行,在安徽、江蘇、湖南、湖北、四川、陝西、廣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流傳。一些曲調還融入了京劇,

  譚元春:(公元1586~1637年),字友夏;湖廣竟陵人(今湖北天門)。著名明朝文學家,與鍾惺同爲“竟陵派”創始者。
  譚元春在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鄉試第一。與同里鍾惺共選《詩歸》,一時名聲甚赫,世稱“鍾譚”。他們創立的文學流派稱“竟陵派”。
  著作收入《譚友夏合集》二十三卷。包括《嶽歸堂新詩》五卷,《鵠灣文草》九卷,《嶽歸堂已刻詩選》八卷及《諸稿自序》一卷。與鍾惺共編《詩歸》五十一卷,《明詩歸》十卷,補遺一卷。共評《詩刪》十卷。另有《譚子詩歸》十卷;《莊子南華真經評》三卷;《四六金聲》十卷;選編《東坡詩選》十二卷;評點《想當然傳奇》兩卷。
 
  譚拜:(生族年待考),滿族,他塔喇氏;滿洲正白旗人,世居查昆木()。著名後金時期將領、大臣。其父他塔喇·達音布事太祖,仕至都統。譚拜少時即從征伐,累管兵部吏部尚書,加世職二等男爵。
 
  譚廷襄:(公元?~1870年待考),字竹崖;浙江省山陰(今紹興)人。著名清朝大臣。
譚廷襄是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曆任刑部主事、郎中、顺天府尹、刑部侍郎等職。
 
  譚紹光:(公元?~1863年待考),祖貫廣東南海里水村興義坊,廣西桂平人。著名太平天國慕王。
 
  譚嗣同:(公元1865~1898年),字複生,號壯飛,又署華相眾生、東海褰冥氏、通眉生;湖南瀏陽人。著名清朝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其父譚繼洵,官至湖北巡撫。
 
 

譚姓近現代名人

  譚鑫培:(公元1847~1917年),原名譚金福;江夏人(今湖北武昌)。著名近代京劇表演藝術家和戲曲革新家。
  譚鑫培自創“譚派”,被譽爲清朝“同、光十三絕”之一。當時有“無腔不學譚”之說。
  譚鑫培的代表劇目有:《定軍山》、《陽平關》、《南陽關》、《太平橋》、《戰長沙》、《當鐧賣馬》、《桑園寄子》、《碰碑》、《烏盆記》、《鎮潭州》、《王佐斷臂》、《南天門》等。
 
  譚玉齡(1920年~1942年8月14日),滿族,他他拉氏。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妾室。出生在一個北京的旗人家庭。原名他他拉·玉齡,由於滿人身份會招來麻煩,所以按音轉關係改成漢人姓氏譚。1937年初正在北京讀中學堂的譚玉齡被溥儀選中,從北京前赴長春。4月6日在新京(今長春,當時的滿洲國皇宮)被冊封爲祥貴人。婚後,與溥儀感情甚篤。五年後因傷寒病去世,得年22歲,被追諡爲明賢貴妃。按清朝貴妃例治喪,殯於長春般若寺,滿洲國垮台後,溥儀囑族人將其棺柩火化,骨灰轉存於北京親屬處,溥儀穫釋後,曾一度接至自己家中,後由侄兒小瑞代爲安葬。而玉齡的那張玉照,溥儀一直帶在身邊,直到1967年逝世。
 
  譚人鳳:(1860~1920),亦名譚有符,字符善、石屏,號石叟、雪髯;湖南新化福田村人(今湖南隆回鴨田鄉南塘村)。著名近代民主革命先驅。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前後,譚人鳳反對南北議和,主張繼續北伐,並在上海設立北伐機關。後任川粵漢鐵路督辦,長江巡閱使等職。
  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孫中山,黄興因籌組中華革命黨事漸生分歧,譚人鳳居間調解,盡力維護黨人團結,後孫黄二人俱感佩,譽爲“正大穩健之至”。
  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譚人鳳致電蔡鍔“直抵燕雲,以誅元凶”。並往返於南洋、新加坡等地,籌款和組織力量,積極開展反袁鬥爭。 
  著有《石叟牌詞》等,另有《譚人鳳集》刊行。
 
  譚延闓:(1880~1930),字組庵,號畏三;湖南省茶陵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北伐軍總司令。1922年陳炯明叛變後,譚延闓先是變賣家產將窮途末路的孫中山迎往上海,隨後他又聚湘軍一萬多人,討伐陳炯明。1924年,譚延闓被孫中山任命爲北伐軍總司令,以後又任國民政府主席和行政院院長。
  1930年9月,譚延闓患腦溢血,病中囑托蔣氏夫婦在青年軍官中爲譚祥擇夫,並囑蔣在他死後替他照看第二軍將士。同年去世,國民政府下令國葬,其墓就建在孫中山先生陵墓的東面數公里處。
 
  譚平山:(1886~1956),廣東高明人。著名中共政治局原委員、民革中央常委。
  譚平山是清末秀才,小時隨父學過裁縫,後入高明東洲書院學習,清朝末年參加鄉試,中了秀才,繼而考入廣州兩廣優級師範本科學習,畢業後到雷州中學任數學教員,後擔任校長。
  1909年在雷州加入同盟會,投身舊民主主義革命,當選過廣東省參議員。
  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1920年畢業回廣州,在廣東高等師範學校任哲學教授。
  在北京大學就讀和在廣州任教期間,發起和創辦了《新潮》、《廣東群報》等刊物,寫了大量專論和時評,宣傳蘇俄十月革命,宣傳社會主義,宣傳“五四”革命精神,並把革命刊物不斷寄回家鄉進行共產主義的啟蒙教育。
  1921年,他在廣州與工人運動積極分子梁複燃等組織和建立土木建築工會,布置梁複燃到佛山組織和發動工人運動,與陳獨秀等重新建立廣東共產黨組織。同年7月正式稱爲中共廣東支部,他任書記,在廣東開展黨的活動。他又是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人之一,被選爲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首任書記。
  由於譚平山在廣東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發展黨團組織開展工人運動,因而穫得一定的聲望。
  1949年2月,被選爲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政務委員。1954年當選爲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並被選爲常務委員。1956年年,被選爲民革中央副主席。
  1956年4月2日在因病北京逝世,終年七十一歲。
 
  譚植棠:(1893~1952),曾用名昌泰;廣東高明區明城鎮濠基坊人。著名農民運動講習所主任,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中國共產黨廣東組織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
 
  譚錫疇:河北吳橋人。著名現代地質學家。以大量證據糾正了德國人李希霍誤把白堊紀確定爲二疊一石炭紀的錯誤推斷。著有《四川峨嵋山地質》、《北京西山地質志》等。
 
  譚天度:(1893~1999),廣東高明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員優秀黨員。
  譚天度在1920年參加革命,是中共“一大”期間的黨員,還是一位世紀老人。
  大革命時期,譚天度曾經同周恩來、陳延年、彭湃、鄧中夏、蘇兆征等同志並肩戰鬥,參加了震驚中外的省港大罷工。他曾引導一大批優秀青年走向革命道路,其中就有著名的革命烈士——陳鐵軍。
  大革命失敗後,譚天度參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任政治保衛處祕書,爲創建中國人民解放軍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後來,面對嚴重的白色恐怖,譚天度活動於香港、上海等地,堅持地下鬥爭。抗日戰爭時期,他是廣東省委的機關刊物《新華南》半月刊的主編,同時任省委文化工作委員會書記,並參加了抗日武裝鬥爭,先後任中共惠陽前線工委書記、東江軍政委員會委員、惠陽大隊政委、東寶行政督導處主任等職,參與領導並創建了東江抗日民主政權。
  解放戰爭時期,譚天度在香港從事上層統戰工作,同李濟深、何香凝、沈鈞儒等民主人士密切合作,參與護送大批民主人士北上出席新政協,爲迎接新中國的誕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1949年5月,譚天度撤離香港,重返東江參加人民解放戰爭,任粵贛湘邊區東江人民行政委員會主任。
  新中國成立後,譚天度在廣東長期從事民族事務和統戰工作,先後任西江專員,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主任,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華僑投資公司董事長,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主任,省政協第三、四屆副主席、黨組成員等職務,爲廣東的民族工作、統戰工作和其他建設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999年5月30日,譚天度因病在廣州逝世,終年一百零七歲,是中國共產黨至目前爲止年齡最大的黨員。
 
  譚政:(1907~1988),原名譚世銘;湖南湘鄉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大將。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特務營任文書、書記。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三十一團祕書,紅四軍軍委祕書長、軍政治部訓練部部長,紅十二軍政治部主任,紅一軍團第一師政治部主任、師政治委員,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後方政治部主任,總政治部副主任,陝甘寧晉綏聯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建國後,曆任中南軍區暨第四野戰軍第三政委兼幹部管理部部長,中南局第一副書記,華南分局第三書記,華南軍區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主任,中央軍委常委、顧問,國防部副部長,中央監委副書記。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曾穫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88年11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八十一歲。
 
  譚甫仁:(1910~1970),廣東仁化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士兵委員會幹事,紅十二軍連政治委員,第六八七團政治委員,紅一軍團第一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軍委總政治部組織部組織科科長,紅十五軍團第七十八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三四四旅第六八七團政治處主任、旅政治部副主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政治委員,八路軍第二縱隊新編第三旅政治委員,第一一五師教導第七旅政治委員,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滿軍區政治部主任,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副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十五兵團軍政治委員,廣西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第三政治委員,武漢軍區副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政治委員,昆明軍區政治委員。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70年12月18日因飛機失事在昆明殉職,終年六十歲。
 
  譚希林:(1908~1970),湖南長沙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入黄埔軍校,1927年畢業。北伐戰爭中,任國民革命軍葉挺獨立團排長,武漢革命政府警衛團排長。參加了著名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特務連連長,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三十一團副營長、代營長,紅一軍團隨營學校校長,紅軍學校教育長,閩西紅軍指揮部參謀長,紅十二軍參謀長兼第三十四師師長,紅二十一軍參謀長、代軍長,軍委警衛團團長,南路軍臨時指揮部司令員,幹部團工兵主任,特科學校工兵營營長。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陝甘寧邊區保安司令部參謀長,新四軍第四支隊參謀長,江北游擊縱隊司令員,新四軍第二師第六旅旅長兼政治委員,津浦路西分區司令員和政治委員,皖北軍區司令員,新四軍第七師代師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野戰軍第七師師長,第四縱隊司令員,豫皖蘇軍區第一副司令員,膠東軍區代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三十二軍軍長,山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駐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大使,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委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穫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70年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六十二歲。
 
  譚冠三:(1908~1985),湖南耒陽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秋收起義和湘南起義。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軍需處文書,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二軍第一縱隊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第三十四師訓練隊隊長,第十二師特務連政治委員,第三十四團政治委員兼特派員,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兼第三十六團政治委員,紅三軍第九師第二十五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巡視員,陝甘支隊第四大隊政治部主任。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俱樂部主任、祕書科長,冀中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第一軍分區兼第七支隊政治委員,南進支隊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中縱隊政治部主任,中共豫皖蘇八地委書記兼分區政治委員,第二野戰軍第十八軍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藏軍區政治委員,中共西藏工作委員會第二書記、監委書記、西藏政協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副院長,成都軍區顧問。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五、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5年12月6日因病在成都逝世,終年七十七歲。
 
  譚家述:(1909~1987),湖南茶陵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中將。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茶陵縣農民自衛部部長,縣游擊隊副隊長、大隊長,第二縱隊縱隊長,湘東獨立第一師第三團團長、師參謀長,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第二十二師師長,紅六軍第十八師參謀長,紅六軍團參謀長。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隊長、教員。1939年赴前蘇聯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45年回國。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政幹部學校教育長,華北軍政大學教育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北軍政大學副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部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高炮指揮部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兼軍校部部長。是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穫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7年8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七十八歲。
 
  譚天哲:(1912~1998),湖南茶陵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
  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湘贛軍區政治部青年幹事,紅六軍團譯電員。和王永浚(少將軍銜)靠手里的一本明碼和一張十萬分之一的地圖,一個字一個字地積累編成了部分的敵軍密碼本,並將收到的敵軍電報一個字一個字地猜測,譯出敵軍新的行動和作戰意圖的情報,使人民解放軍對敵情有所了解,保證人民解放軍首長訂出行軍或作戰方案。後任紅六軍團機要科科長。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隊政治指導員,八路軍第一二○師第三五九旅教導營政治委員,雁北支隊政治處主任,第三五九旅特務團政治處主任,南下支隊第四大隊政治處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鄂北軍區第二團政治委員,東北民主聯軍第十縱隊第三十師第九十團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七軍衛生部政治委員。參加了著名的東北1947年冬季攻勢和平津、宜沙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任海軍聯合學校第三分校政治委員,華東軍區海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1956年入解放軍政治學院學習。後曆任海軍廈門水警區政治委員,海軍福建基地政治委員,海軍學院政治部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爲少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98年12月7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終年八十六歲。
 
  譚開雲:(公元1914~2003年),江西永新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27年任鄉童子團團長,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任鄉團支部書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三軍第八師第二十二團排長、連長,紅十四軍第三十八師第一團連指導員,少共國際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在一次戰鬥中與敵拼刺刀,接連撂倒五個敵人,自己多處負傷。長征時任紅一方面軍政治部巡視員,紅一軍團第二師第五團總支書記,陝北獨立第三團政治委員。參加了中共蘇區一至五次反“圍剿”鬥爭和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大隊大隊長,抗大第一分校支隊政治委員,魯中軍區第三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八路軍政治部巡視團主任,山東警備第三旅政治委員。爲我黨人民解放軍培養了一批抗日骨幹。在山東開展敵後游擊戰爭期間,他爲鞏固和發展山東抗日根據地做出了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第九師首任政治委員,第九師是原山東軍區魯中軍區由地方部隊編成的獨立旅,進入東北時三千人,編制裝備均不健全。後與曾克林部合編爲第九師。部隊中山東參軍老成分占10%,東北參軍及俘虜成分占45%。該部隊“作戰力較弱“,來東北後在長期戰鬥中鍛鍊進步甚快,戰鬥力有很大提高,頑強性較強,有攻堅之經驗。後擔任遼西軍區政治部主任,1947年任東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參加了著名的本溪保衛戰、四保臨江和1947年夏、秋、冬季攻勢等戰役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任沈陽軍區幹部部副部長,1958年任沈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持政治部工作。1960年因受彭德懷、鄧華問題牽連,調任遼寧省軍區第三政治委員。1964年任新疆軍區副政治委員,1973年任蘭州軍區副政治委員。爲推進人民解放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8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爲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003年10月27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終年八十九歲。
  譚震林:(1902~1984),原名譚喜起;湖南攸縣城關鎮人。著名的無產階級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軍事指揮家、原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譚友林:(1916~),湖北江陵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30年參加中國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三軍政治部青年幹事,獨立營營政治委員,1935年2月任紅二軍團第六師第十七團政治委員。參加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反“圍剿”鬥爭。後任紅軍學校第四分校上級幹部隊指導員。1935年11月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1936年1月任紅二軍團第五師政委。在湘黔邊瓦屋塘戰鬥中,師長賀炳炎右臂中彈負傷,他一面派人救治賀炳炎,一面指揮部隊奮勇阻敵,掩護軍團安全通過。紅二、六軍團進至黔西、大定(今大方)、畢節地區後,率部在大定大力開展群眾工作,籌糧籌款,擴大紅軍,並以偵察隊爲基礎,組建了第十四團。1936年7月紅二、四方面軍甘孜會師後,任紅二方面軍第三十二軍第九十六師政治委員,與師長王尚榮率部隨紅二、四方面軍北上。進入草地第二天,得了傷寒病,躺在擔架上行軍,服了五十多服中草藥於治愈。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甘肅會師前夕,紅三十二軍遭到阻擊,與師長王尚榮率部英勇抗擊,掩護軍部機關顺利通過,實現了三大主力會師。到陝北後,1933年1月入紅軍大學第二期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四支隊竹溝留守處教導隊隊長兼政治委員,豫東游擊支隊政治部副主任,第二團政治委員,新四軍第六支隊第三總隊政治委員,第四師第六旅旅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松江軍區哈北軍分區司令員,東北人民自治軍第三五九旅副旅長,東北民主聯軍第十二縱隊第三十四師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第三十九軍副軍長,東北軍區公安部隊副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九軍副軍長,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十九軍副軍長,參加了第一至五次戰役。回國後,任東北軍區公安部隊副司令員、司令員,1980年任烏魯木齊軍區政治委員,1983年任蘭州軍區政治委員等職。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譚文邦:(1911~1987),湖南茶陵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湘贛軍區獨立師政治部組織幹事,紅十七師政治部組織幹事,紅六軍團政治部組織幹事,紅六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紅六軍團第四十九團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模範師營教導員,第四十九團政治委員。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一二○師第三五九旅第七一七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第三五九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教導隊政治委員,第七一九團政治委員,雁北支隊政治委員,特務團政治委員,第七一七團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牡丹江軍區副政治委員,合江軍區第二軍分區政治委員、司令員,合江軍區政治部主任、獨立第九師副政治委員。是東北野戰軍第五縱隊第十四師首任政治委員。第五縱隊第十四師是南滿獨立第二師的基礎。1945年底,冀東軍區的一批幹部到通化,建起一個獨立團。爾後膠東軍區一個團進駐通化,與獨立團合並爲通化支隊,堅持敵後鬥爭。後改名爲楊靖宇支隊,發展到一萬人。第十四師“游擊戰經驗多,有朝氣,有猛沖精神”。後任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二軍第一二五師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四十二軍第一二五師政治委員、第四十二軍政治部副主任。回國後,畢業於南京軍事學院,任廣州軍區炮兵政治委員。1964~1968年,任湖南省軍區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兩枚。
  1987年8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七十六歲。
 
  譚右銘:(1910~),四川雲陽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28年在萬縣讀高中,因軍閥混戰而停學。1929年瞞着家人到上海,考入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國畫系,不久轉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畢業,從事地下工作。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團支部書記,1933年11月,中共上海中央局軍委派他回川,組織萬縣、雲陽地區的地下鬥爭,任中共雲陽縣工作委員會、雲奉邊區特委、川東臨時工作委員會書記。1935年1月,在雲陽發動了武裝起義,起義失敗後,輾轉回到上海。根據上海南方局軍委的指示,9月回到雲陽,繼續從事地下鬥爭,後因國内外形勢發生變化,上級黨組織要求停止組織武裝暴動,離開四川回上海。1937年在上海《群眾新聞》工作。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6月到達太原,進入山西犧盟會幹部訓練班學習。1938年任山西新軍教導第二師第一團政治處主任,不久任師政治部主任。1938年底去陝北。1940年任晉西獨立支隊政治部宣教科長,1943年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政治部宣傳部教育科科長。
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任山東軍區獨立第五師政治部主任,師長是聶鳳智,1947年,獨立第五師改編爲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第二十五師,任師政治委員,師長是肖鏡海,第七十九師政治委員,1949年任第二十軍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軍政治部主任、後升任第二十軍副政治委員、1952年升任第二十軍政治委員,同年底回國。1953年複到南朝鮮接受戰俘,在板門店與美方紅十字會小組交談後,帶一個小組進入南朝鮮釜山,然後到濟州島,9月在板門店交接了戰俘。1955年任解放軍政治學院政治部副主任,1959年任《解放軍報》社副總編輯,1963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機械工業部副部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譚友夫:(公元1917~1976年),原名譚幼福;河南新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29年,紅11軍31師在柴山保一帶開辟革命根據地,建立蘇維埃政府時,投奔中國工農紅軍參加革命(弟兄六人參加紅軍,其中四人在戰鬥中犧牲)。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8月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鄂豫皖蘇區紅軍游擊第五大公務員,紅四軍第十師宣傳員、軍政治部青年委員,第二十九團政治處主任、青年科長,第二十八團總支書記。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鬥爭。1932年9月隨部西征川陝,參加了創建川陝根據地的鬥爭和反四川軍閥田頌堯、劉湘發起的“三路圍攻”和“六路圍攻”。1935年6月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入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擔任第五大隊政治幹事、指導員。1938年抗大第一分校教導員,太行決死隊第三縱隊第八團總支書記、團政治委員。1943年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後到山西新軍工作。在山西他積極開展抗日統一戰線工作,獨立發展我黨抗日武裝,組建了著名的“壺關獨立營”。不久,又組建了晉東南保安第九團。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二十三旅第六十七團政委。參加了平漢戰役。1948年任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第十二旅政治部主任。1948年任陝南軍區第十二旅政治委員,參加了著名的淮海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安康軍分區司令員,率部進駐安康地區剿匪,先後榮穫二等功、三等功及戰鬥英雄等勳章共十一枚。1952年入軍事學院高級速成班學習。1955年畢業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軍副軍長,第十二軍副軍長,南京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南京軍區後勤部長,安徽省軍區副司令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76年2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五十九歲。
 
  譚知耕:(1917~2001),河南光山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少將。
  1929年參加光山縣農民赤衛軍。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並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第四軍第十二師第三十五團勤務員、宣傳員、連政治指導員,第三十一軍軍部偵察參謀等職。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第一至第四次反“圍剿”作戰和川陝蘇區反敵“三路圍攻”、“六路圍攻”及廣昭、陝南、強渡嘉陵江等戰役戰鬥,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參謀、政治指導員、大隊參謀長、營長兼政治教導員,第四支隊第十四團參謀長,新四軍第二師第四旅第十二團長,新四軍司令部作戰科科長蘇浙軍區司令部參謀長處處長,第三縱隊第七團團長等職。參加了對抗天長、儀征、颺州、六合、金牛山地區日偽軍“掃盪”、“蠶食”的作戰和天目山第一、第二、第三次反頑戰役,屢建戰功。
  解放戰爭時期,任淮南軍區獨立第一旅副旅長兼參謀長,新四軍第一師第一旅副旅長兼參謀長,華東野戰軍第四縱隊第十一師師長,第三野戰軍第二十三軍第六十九師師長等職。率部轉戰蘇、魯、豫、皖、滬等地,參加了保衛淮陰漣水、魯南、萊蕪、孟良崮、魯西南外線出擊、平漢路(鄭州至許昌段)破襲、確山、開封、睢杞、淮海、渡江等戰役,爲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五軍參謀長、副軍長,1952年7月調任華東軍區第四步兵學校校長,1957年畢業於前蘇聯伏羅希洛夫軍事學院。回國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戰役法教授會主任、1964年任高等軍事學院教育長,1971年任海軍廣州基地第一副司令員,1975年任南海艦隊司令員,1978年調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爲加強部隊建設,爲繁榮和發展中國的軍事教育和軍事科研事業,做出了貢獻。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001年4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八十四歲。
 
  譚善和:(1915~1991),湖南茶陵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八軍第二十三師政治部宣傳幹事,紅六軍團第十七師第五十團特派員,軍團保衛局科長,第十六師特派員。參加了擧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部特務團組織股股長,野戰軍政治部保衛部部長、後勤部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一縱隊旅政治委員,軍區司令部軍械處處長,中共河南商城縣委書記,中共鄂豫三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治委員,第二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副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區工兵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東北軍區工兵司令員,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工兵指揮所司令員,率志願軍工兵參加重建平壤。1955年回國後,任長沙高級工兵學校校長。1957年入高等軍事學院速成系、基本系學習,1960年任工程兵副參謀長,1962年任參謀長。中印邊界反擊戰前,踏勘了中印邊界西段邊防陣地,組織兩個工兵團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喀喇昆崙山進行戰前緊急集訓。常年在基層、工地、訓練場奔波,一年内跑壞了兩台專車。葉劍英元帥說: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一年跑壞兩台車的幹部!
  1966年任工程兵副司令員。1973年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員,主管後勤工作和天山公路、南疆鐵路建設。1974年對新疆自治區的工交系統進行整頓。1975年至1982年任工程兵司令員,1983年至1985年任烏魯木齊軍區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穫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榮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兩枚、一級自由獨立勳章、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91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七十六歲。譚善和與蕭克、陳錫聯等致信中央書記處,建議取消遺體告别儀式。
 
  譚乃達:(1938~),吉林農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1956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曆任陸軍自行火炮營炮長、車長,團政治處文化教員、幹事,代理連長、指導員。
  196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後,任軍政治部宣傳處幹事,團政治處副主任、代主任,師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團副政治委員、黨委常委,軍坦克團政治委員、黨委書記兼紀委書記,師政治部主任、黨委書記,師政治委員、黨委書記。
  1985年後,任集團軍副政治委員、黨委常委、紀委書記。1989年任集團軍政治委員、黨委書記。
  1992年11月任沈陽軍區政治部主任、黨委書記,軍區黨委常委。1993年任濟南軍區政治部主任、黨委書記,軍區書記,軍區黨委常委。1994年10月任濟南軍區副政治委員兼紀委書記,軍區黨委常委。199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爲中央候補委員。1997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爲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4年7月晉升爲中將軍銜。
 
  譚輔烈:(1903~1982),江蘇高郵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黄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曆任軍職。
  抗日戰爭時期,任騎十師師長等。抗戰勝利後,任第二兵團副司令官、徐州警備司令、國防部高參等。
  1949年逃往台灣。
  1982年6月6日在台灣省台北市逝世。
 
  譚伯羽:(1900~1982),名翊,譚延闓長子;湖南茶陵人,生於長沙。民國政府高級官員。
  國民黨元老譚延愷之長子。上海同濟大學畢業,後赴德國留學。
  1929年回國,任上海兵工廠工程師,同濟大學祕書長。
  1934年任民國南京政府駐瑞典使館代辦,後任駐德國商務參事。
  1942年回國,任經濟部常務次長。1946年任交通部政務次長。
  1949年2月逃往台灣,曾任國民黨七屆中央評議委員等職,後長期寓居美國。
  1982年12月逝世。終年八十二歲。
 
  譚良德(1965~ ):廣東茂名市人。中國跳水運動員。中國共產黨十四大代表、廣東省首屆“十傑”青年、廣東省政府記大功、特等功。
 
   譚晶(1977年9月11日~):山西省侯馬市人,中國青年女歌唱家。一級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
  1994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系,專業民族聲樂,1998年畢業,隨即考入解放軍總政治部歌舞團,2006年7月,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穫音樂學碩士學位。
  2000年8月,於中央電視台第九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專業組通俗唱法的比賽穫得金獎。
  2004年7月26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擧辦“在和平年代”軍旅歌曲個人演唱會。
  2006年9月12日,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擧辦“和諧之聲-譚晶維也納金色大廳獨唱音樂會”。
  2006年12月12日,在卡塔爾多哈擧行的2006年亞洲運動會閉幕式的10分鍾中國表演當中演唱了歌曲《中國之約》。
  2008年4月,與群星合唱北京奧運會倒計時百日主題歌《北京歡迎你》。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播放了譚晶演唱的《天空》作爲放飛和平鴿的背景音樂。
  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現場演唱了奧運歌曲《北京 北京 我愛北京》。
  青島奧帆賽開幕式,她現場演唱了主題曲《愛的海洋》。
  北京殘奧會開幕式,她與中國男高音範競馬現場合唱了殘奧運歌曲《讓我擁有你》,她成爲唯一一位在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又在北京殘奧會演唱的歌唱家。
  2008年年底榮穫第19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譚盾(1957年8月18日~):湖南長沙人,著名作曲家,現旅居美國紐約。約翰·凱奇的追隨者,以其非常規音像手段,音樂劇場以及自己的作品中的大量拼貼(音響以及自己的其他作品)聞名,1987年穫巴托克國際比賽首獎、1988年穫新西蘭國際傑出作曲獎、1990年穫日本人野義郎作曲比賽首獎、1993年穫美國貝絲最佳舞劇音樂創作獎、1994年,其交響樂作品專輯被BBC評爲全球最佳十大唱片之一,並穫日本文學藝術院最佳古典音樂唱片大獎、2001年穫美國第73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他曾先後應邀擔任德國慕尼黑國際歌劇比賽評委、荷蘭國際作曲比賽評委、台灣國際華人作曲比賽評委和美國洛克菲勒委約作曲大獎評委。
 
  譚維維:著名歌手,2006年超級女聲全國第2名。

  譚建勳:秦腔小生、須生。陝西鳳翔人。爲甘肅省秦劇團國家一級演員,穫第1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譚建榮(1954年10月~):浙江湖州人,工學碩士、理學博士,浙大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系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博導。
 
 
香港
  譚江柏:香港著名足球運動員
  譚詠麟:當代著名歌星,二十世紀八十、九十年代歌壇天王
  譚富榮:藝名狄龍,香港名演員、
  譚艾珍:台灣演員
  譚尚渭:香港公開大學前校長
  譚月萍:前九龍東區議員
  譚炳文:香港藝人,現配音監制
  譚國僑:西九龍區議員,前市政局議員
  譚百先:藝名羅文,香港著名歌手
  譚耀宗:香港政界人物,民建聯主席
  譚玉瑛:香港電視節目主持人
  譚小環:1994年香港小姐冠軍
  譚耀文:香港著名歌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