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界線

 
 
 
法國人所繪清廷實際控制臺灣區域
 
日本人所繪臺灣地圖,黑色線段以東代表高砂族區域

土牛界線又稱土牛土牛溝土牛紅線,是臺灣清治時期普遍設置的人文界線。該界線主要功能在於區分漢人原住民的生活區域,避免雙方的衝突;或是漢人與原住民相結反清,而事實上,土牛紅線也代表了清朝語與原住民政權的分界線。

簡介[編輯]

清初康熙以降,閩南客家移民逐漸遷徙至臺灣,並與平埔族或其他臺灣原住民在開墾等事務上產生摩擦,尤與高山族)衝突最烈,時有漢人侵犯土地,生番出草殺人的情況。為解決此衝突,清康熙61年(1722年)起,官府於入山的重要路口,以立碑、立界方式來規範漢人生活區域,嚴禁漢人超越其區域;此碑界建物稱為「漢番界碑」(如:臺北市石牌)。

18世紀初左右之清乾隆時期,由於閩南開發已飽和,大量閩南人移民蜂湧來臺,與生番逐漸除原有碑界外,衙門則另加以「挖溝推土」方式,構成漢番界線。土堆俗稱「土牛」,加上深溝,故稱為「土牛溝」。除此,又因地圖上,常以紅線延伸其土牛溝所設置區域,因此又稱為「土牛紅線」,簡稱「土牛線」。

土牛界線長久成為臺灣漢人與原住民的生活區域範圍分界,並隨著漢人的拓墾及清廷的政策作調整,當越界開墾的情況加劇,後來則演變成漢人圈限原住民生活空間的制度。1895年臺灣日治時期後,部分土牛界線制度改為隘勇制度,仍基本上沿襲舊有武力壓制臺灣原住民的基本政策。

 
臺北捷運石牌站前佇立的石牌界碑

今臺灣桃園市楊梅區臺中市石岡區等地仍可見土牛界線遺跡[1]。另外,許多地名且與土牛界線有關,如:新北市土城區臺中市石岡區土牛里。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