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榻一詞

報上經常報導某國家元首來我國訪問,在某某處“下榻”。何為“下榻”呢?
下:放下,系文言文中的使動用法。榻:狹長而較矮的床,實為一種坐具。如《孔雀東南飛》中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下榻就是放下榻。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道:“物華天寶,龍光射鬥牛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詩句是頌揚滕王閣所在地洪州(今江西南昌)地區的傑出人才。使用了徐孺下陳蕃之榻的典故,稱道徐陳兩位賢士。徐孺,即徐孺子,名穉,東漢豫章南昌人,品行高潔。“下陳蕃之榻”,使陳蕃放下榻來。陳蕃,時為豫章太守,他不接賓客,只接待徐孺子,並且特置一榻供他臥宿,徐走了就把榻掛起來。《後漢書·徐璆傳》是這樣記載的:“蕃在郡不接賓客,惟@①來特設一榻,去則縣之。”《後漢書·陳王列傳》也有類似記載:“郡人周@②,高潔之士,前後郡守招莫肯至,唯陳蕃能致焉。學而不名,特設一榻,去則縣之。”所以陳蕃下榻成了禮賢下士的代稱。現在藉用“下榻”一詞來作為對客人住處的尊稱。
但是,“下榻”也有作“寄宿”用的,如孔尚任的《桃花扇·鬧榭》:“我二人不回寓就下榻此間了。”現今也有人出外旅遊訪問,在什麼地方留宿,寫作在何處下榻。這就是“下榻”的後起之義了。


典故下榻

同源典故一榻依陳 一榻容孺子 一榻容孺紫 一榻陳蕃 一榻高懸 下塵榻 下榻榮 下榻見賢 仲舉思 優賢榻 延榻 徐孺榻 徐榻 徐稚榻 懸榻 懸踏 拂榻 招徐稚 掃榻 掛塵榻 掛榻 故榻 榻塵 榻正懸 榻留徐稚 榻空懸 留賓榻 登榻 稚榻 置榻 至兩榻 舊榻懸塵 解榻 設榻 郡齋榻 陳公榻 陳榻 陳蕃憐 陳蕃懸榻 陳蕃榻 陳蕃禮高士 陳蕃解榻 高人榻 高懸一榻

相關人物周璆 徐稚 陳蕃(字仲舉)


《後漢書》卷五十三〈周黃徐姜申屠列傳·徐稚〉~746~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貧,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儉義讓,所居服其德。屢辟公府,不起。……時陳蕃為太守,以禮請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謁而退。蕃在郡不接賓客,唯稚來特設一榻,去則縣之。後舉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後漢書》卷六十六〈陳王列傳·陳蕃〉~259~
太尉李固表薦,徵拜議郎,再遷為樂安太守。時李膺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屬城聞風,皆自引去,蕃獨以清績留。郡人周璆,高絜之士。前後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為置一榻,去則縣之。璆字孟玉,臨濟人,有美名。民有趙宣葬親而不閉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餘年,鄉邑稱孝,州郡數禮請之。郡內以薦蕃,蕃與相見,問及妻子,而宣五子皆服中所生。蕃大怒曰:「聖人制禮,賢者俯就,不肖企及。且祭不欲數,以其易黷故也。況乃寢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誑時惑眾,誣汙鬼神乎?」遂致其罪。


典故 簡釋
徐孺榻 指礼贤重才,或指礼遇宾客。唐孟浩然《荆门上张丞相》:“坐登徐孺榻,濒接李膺杯。”

作者 詩題 詩句
元稹 獻滎陽公詩五十韻 解榻招徐稚,登樓引仲宣。
劉禹錫 送湘陽熊判官孺登府罷歸鐘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 何武劾腐儒,陳蕃禮高士。
劉長卿 送宇文遷明府赴洪州張觀察追攝豐城令 陳蕃待客應懸榻,宓賤之官獨抱琴。
劉長卿 送李校書適越謁杜中丞 陳蕃懸榻待,謝客枉帆過。
劉長卿 送賈三北遊 亦知到處逢下榻,莫滯秋風西上期。
司空曙 送張弋 酒倦臨流醉,人逢置榻迎。
司空曙 送柳震歸蜀 知從江僕射,登榻更何人。
司空曙 送鄭況往淮南 陳公有賢榻,君去豈空還。
孟浩然 荊門上張丞相 坐登徐孺榻,頻接李膺杯。
孟浩然 韓大使東齋會岳上人諸學士 郡守虛陳榻,林間召楚材。
宋之問 見南山夕陽召監師不至 徒郁仲舉思,詎回道林轍。
岑參 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因寄王大昌齡 解榻皆五侯,結交盡群英。
崔善為 答王無功冬夜載酒鄉館 頒條忝貴郡,懸榻久相望。
崔融 哭蔣詹事儼 置榻恩逾重,迎門禮自卑。
張九齡 候使登石頭驛樓作 自守陳蕃榻,嘗登王粲樓。
張九齡 錢王司馬入計同用洲字 忽望題輿遠,空思解榻遊。
張喬 送友人歸袁州 才子登科去,諸侯掃榻迎。
張垍 奉和岳州山城 懸榻迎賓下,趨庭學禮聞。
戴叔倫 奉陪李大夫九日宴龍沙 去官慚比謝,下榻貴同徐。
李商隱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 登舟慚郭泰,解榻愧陳蕃。
李德裕 恩山居一十首憶葛勝木禪床 管寧穿亦坐,徐孺去常懸。
李涉 和尚書舅見寄 深謝陳蕃憐寂寞,遠飛芳字警沉迷。
李白 奉陪商州裴使君遊石娥溪 我來屬芳節,解榻時相悅。
李白 寄崔侍御 高人屢解陳蕃榻,過客難登謝朓樓。
李群玉 將欲南行陪崔八宴海榴亭 賓館盡開徐穉榻,客帆空戀李膺舟。
杜審言 贈崔融二十韻 復此開懸榻,寧唯入後堂。
杜正倫 冬日宴於庶子宅各賦一字得節 李門余妄進,徐榻君恒設。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 徐榻不知倦,潁川何以酬。
杜甫 奉送韋中丞之晉赴湖南 還將徐孺子,處處待高人。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 南征問懸榻,東逝想乘桴。
杜甫 贈李十二丈別 山深水增波,解榻秋露懸。
杜甫 送殿中楊監赴蜀見相公 解榻再見今,用才復擇誰。
杜荀鶴 和友人見題山居水閣八韻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國千鐘逼老萊。
溫庭筠 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 鄭鄉空健羨,陳榻未招延。
竇庠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僕射杜公奏授校兼節度參謀同書寄上 榻因徐孺解,醴為穆生陳。
竇庠 東都嘉量亭獻留守韓仆射 庾亮樓何阨,陳蕃榻更崇。
竇庠 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 自當徐孺榻,不是謝公亭。
竇鞏 登玉鉤亭奉獻淮南李相公 定知有客嫌陳榻,從此無人上庾樓。
羅隱 南康道中 使君延上榻,時輩仰前程。
羅隱 安陸贈徐礪 一榻偶依陳太守,三年深憶禰先生。
羅隱 重送朗州張員外 一榻早年容孺子,雙旌今日別文翁。
羊士諤 早春對雨 含情非遲客,懸榻但生塵。
蔣肱 永州陪鄭太守登舟夜宴席上各賦詩 誰敢強登徐稚榻,自憐還學謝安吟。
許渾 將為南行陪尚書崔公宴海榴堂 賓館盡開徐稚榻,客帆空戀李膺舟。
錢起 尋司勛李郎中不遇 重花不隔陳蕃榻,修竹能深夫子墻。
韋應物 送豆盧策秀才 方辭郡齋榻,爲酌離亭罇。
韋應物 送陸侍御還越 置榻宿清夜,加籩宴良辰。
韋應物 題從侄成緒西林精舍書齋 郡有優賢榻,朝編貢士詔。
高適 奉酬睢陽李太守 好賢常解榻,乘興每登樓。
高適 東平旅遊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 叨承解榻禮,更得問縑遊。
高適 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 解榻情何限,忘言道未殊。

【中華文化100個為什麼】

為甚麼投宿、住宿又稱為「下榻」?


在書報雜誌上,經常可以看到某國元首、政要出訪,或是某國際聞人到某處訪問等,將下榻於某飯店。在古籍中也有記載,如唐朝劉長卿《送賈三北遊》詩︰「亦知到處逢下榻,莫滯秋風西上期。」另《三國演義‧第四回》:「使君寬懷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那麼,為甚麼投宿、住宿又稱為「下榻」呢?


其實,「下榻」一詞是有典故的,出自《後漢書》。「下榻」的下是住宿、留宿之意,榻是一種較狹長的矮床。在《後漢書‧卷六十六.陳蕃傳》上記載,東漢末大臣陳蕃,為人方正嚴峻、嫉惡如仇。漢朝時科舉制度還未形成,「舉孝廉」是漢朝的一種取士制度,由地方官向朝廷推舉孝順父母、清廉方正的人出來做官。

陳蕃二十多歲就以舉孝廉方式入仕,拜為郎中。不久,他的母親因病去世,陳蕃棄官守喪。後來,他又出任樂安太守。當時,郡內有個高潔之士叫周璆。璆字孟玉,臨濟人,幾任太守都想拔擢任用他,但都被周璆拒絕,只有陳蕃能招引他。

陳蕃為表示對周璆的尊敬,只稱其字而不稱名。陳蕃還為周璆在府內特別設置一張床,接待他留宿,周璆離去就懸掛起來。

另外,在《後漢書‧卷五十三‧徐稺傳》也有記載。徐稺,字孺子,東漢豫章南昌人。徐稺學問淵博,但家境貧窮,靠耕種養活自己,有品行高潔的美名。官府屢次徵召,都被他謝絕。

陳蕃當時任豫章太守,他以厚禮邀請徐稺到官府擔任功曹的職務,徐稺知道不好婉拒,就親自去拜見陳蕃然後辭去職務。陳蕃在郡府內不接待賓客,惟獨為徐稺特別設置一榻,供徐稺來訪時留宿,徐稺離開就懸起。

「物華天寶,龍光射斗牛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意思是說,物產華美的天生珍寶,龍泉劍光直射斗、牛之間的辰位;人才傑出而山川靈秀,高士徐孺留宿在陳蕃特設的床榻。這是唐朝詩人王勃,參加洪州都督閻公於滕王閣上盛宴時,所作之著名《滕王閣序》中的詩句。

詩中內容是讚揚滕王閣所在地洪州(現江西南昌)地區,真是人傑地靈。詩中就是引用了徐孺下陳蕃之榻的典故,稱讚徐孺、陳蕃是有才德之人。

由這兩個典故可以看出,下榻原意是指陳蕃對周璆、徐稺兩位賢才的敬重,有禮賢下士,留客歇宿之意。後來,這兩個典故也被稱為「陳蕃下榻」、「陳蕃榻」,指對賢才的器重或禮遇賓客。漸漸的,最後「下榻」也被人們用來代指投宿或住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