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戰

 
 
 
垓下之戰
楚漢戰爭的一部分
日期: 楚漢五年十二月前202年
地點: 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境內)
結果: 漢軍勝利,項羽自殺。
參戰方
漢軍 楚軍
指揮官和領導者
劉邦 (漢王)、韓信 (大將)、孔聚(將軍)、陳賀(費將軍)、周勃 (將軍)、柴武(將軍) 項羽(西楚霸王)×
兵力
約400,000人(100,000人在周圍地區備戰) 約100,000人
傷亡與損失
八萬 斬首80,000人[1]

垓下之戰前202年發生,是楚漢戰爭的最後一場大戰。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境內。項羽楚軍約十萬人在此戰中全軍覆沒,劉邦獲勝後建立漢朝

西元前203年,陳平與張良力勸劉邦撕毀楚、漢鴻溝和約,「擊其暮歸」。劉邦乃背約率兵追擊項羽,由於韓信彭越未如約出兵合擊楚軍,結果劉邦在固陵被項羽打敗。劉邦一面固守,一面以事成後裂土封王利誘韓信彭越,二人終於出兵。

韓信、彭越、英布等會合劉邦後,漢軍參戰兵力已超過60萬人,十二月(前202年初,當時以十月為歲首)在垓下將向江南撤退的十萬楚軍層層包圍。漢軍以韓信親率三十萬人為主力,孔聚為左翼,陳賀(費將軍)為預備軍在韓信軍後待命,劉邦坐鎮後方,周勃柴武等預備軍在劉邦軍後待命。韓信親率漢軍發動攻勢,初戰進攻受挫後退,在楚軍準備追擊時漢軍左右兩翼迂迴夾擊楚軍,兩軍短兵相接陷入膠著,這時韓信帶領大軍翻身再戰,楚軍在三面夾擊中被擊敗。[1]項羽被迫退回垓下城。

楚軍雖敗,但漢軍亦傷亡慘重,韓信乃令漢兵學唱江東楚國民謠,是夜,四面皆楚歌,楚軍自項羽以下莫不以為漢已盡得楚地,乃士氣崩潰。項羽軍士四散而去,次日,留在項羽身邊已僅剩八百人。

項羽率八百騎乘夜向南突圍,渡過淮水後,身邊只剩百餘騎,至長江北岸烏江(今安徽和縣)時,身邊僅剩26人,烏江亭長領船來救,但項羽自覺起兵有八千江東子弟追隨,今日孤身而還,無顏見江東父老,不願過江,不久,漢將灌嬰率五千騎追至,項羽令二十九騎下馬步戰,斃殺漢軍五百餘人後,乃揮劍自刎而亡。

垓下歌


垓下歌》作者項羽,寫於項羽被漢軍困於垓下(安徽省靈璧縣境內),兵少糧盡時對自己一生的感慨。

命名[編輯]

現名《垓下歌》是按馮惟訥著的《古詩記》而得名,但以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題名為《力拔山操》,《文選補遺》題為《垓下帳中歌》。其詞曰: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參戰人物[編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