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編輯]

 
 
蔣經國
Chiang Ching-kuo 1948.jpg
蔣經國半身像,由時代生活攝於1948年10月。
 中華民國第6-7任中華民國總統
任期
1978年5月20日-1988年1月13日(任內逝世)
行政院院長 孫運璿
俞國華
副總統 謝東閔(1978年—1984年)
李登輝(1984年—1988年)
前任 嚴家淦
繼任 李登輝
 中國國民黨第1任黨主席
任期
1975年4月28日-1988年1月13日(任內逝世)
前任 蔣中正(總裁)
繼任 李登輝
 中華民國第9任行政院院長
任期
1972年6月1日-1978年5月19日
總統 蔣中正
嚴家淦
前任 嚴家淦
繼任 孫運璿
 中華民國第11任行政院副院長
任期
1969年7月1日-1972年6月1日
總統 蔣中正
前任 黃少谷
繼任 徐慶鐘
 中華民國第9任國防部部長
任期
1965年1月14日-1969年6月30日
前任 俞大維
繼任 黃杰
個人資料
性別 男性
建豐
其他名字 尼古拉·維拉迪米洛維奇·伊利扎洛夫
出生 1910年4月27日
 大清帝國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豐鎬房
逝世 1988年1月13日(77歲)
 中華民國臺北市中山區七海寓所
國籍  大清帝國(1910-1912)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1912-1925)
 中華民國(1925-1988)
政黨 蘇聯共產黨(1930年代)
中國國民黨
父母 蔣中正(父親)
毛福梅(生母)
宋美齡(繼母)
配偶 蔣方良(1935年—2004年)
子女 蔣孝文(1935年—1989年)
蔣孝章(1936年)
章孝慈(1941年—1996年)
蔣孝嚴(1941年—)
蔣孝武(1945年—1991年)
蔣孝勇(1948年—1996年)
母校 莫斯科中山大學
列寧格勒托爾馬喬夫軍政學院
職業 政治人物
信仰 基督教循道宗[1]:112
軍事背景
軍銜 二級上將
效忠 中華民國
服役 中華民國陸軍
服役時間 1927年-1968年
軍銜 二級上將
獲獎 青天白日勳章
一等寶鼎勳章
陸光甲等獎章

蔣經國(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字建豐,是中華民國政治家中國國民黨領導人。他是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的長子,1975年蔣中正逝世後的中國國民黨主席,同時也是中華民國第六、第七兩任總統,於1988年1月13日的第七任總統任期內逝世。[2]:1出生於浙江省奉化縣,逝世於台灣台北七海寓所

曾前往蘇聯留學,先後就讀莫斯科中山大學列寧格勒托爾馬喬夫軍政學院軍事政治研究院。在蘇聯期間,蔣經國接受正統馬列主義教育,成為社會主義堅定擁護者。[2]:1他曾經加入蘇聯共產黨,但之後則被流放至西伯利亞參與下鄉勞動工作。返回中國後,蔣經國加入中國國民黨,並擔任江西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等職務。他成為三民主義忠實信徒[2]:1,在中華民國政府撤往臺灣後,開始從事政治與情報機構重要工作,包括國防部政治部主任、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主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行政院院長等職。

自1972年擔任行政院院長起,到1978年接任中華民國總統,至1988年逝世為止,蔣經國掌握中華民國政治權力長達16年。蔣經國在國際上孤立情勢中,大大發展經濟,解除多年戒嚴,促進政治民主。[3]:8蔣經國晚年統治期間,中華民國政府從原先威權主義轉而開始對持不同政見者更加開放以及包容。1987年,他宣布解除臺灣省戒嚴令,放寬對傳播媒體言論自由之種種限制,引薦臺灣出身知識份子擔任政府要職,包括後來接替他成為中華民國總統的李登輝

 

名稱[編輯] 

蔣經國有多個名字,幼年上學時取表字「建豐」。族譜譜名及本名皆稱「經國」,拉丁字母轉寫後則稱「Chiang Ching-kuo」或「Ching-kuo」。名字「經國」由蔣中正所取,弟弟則取名「蔣緯國」。這是引用《國語》等書,「經」是經度、「緯」是緯度,「國」則意味著「國家」。同時「經緯」常比喻一個人能力很大,特別是指管理國家。蔣中正給兒子取名命意很深,古稱「聖跡神功,不可得而窺測;經文緯武,敢有寄於名言」和「夫禮者,經天緯地,本之則太乙之和」之語。蔣中正給兒子起名字,正是取其「經文緯武」和「經天緯地」之意,期望兩個兒子一文一武,一軍一政,成為傑出的治理天下人物。[4]

蘇聯留學時,使用俄文名字「尼古拉·維拉迪米洛維奇·伊利扎洛夫」(俄語Никола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Елизаров,Nikolai Vladimirovich Elizarov)。

 
從左至右分別為蔣經國母親毛福梅、祖母王采玉、幼年蔣經國與父親蔣中正,攝於1910年

早期經歷[編輯]

 
蔣經國母親毛福梅

年少生活[編輯]

1910年4月27日(農曆三月十八日),蔣經國降生於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3]:15蔣經國在豐鎬房出生[2]:2-3,父親是蔣中正[3]:8;母親是毛福梅夫人,在家觀音菩薩,日夜祭拜,是位極其虔誠之佛教徒[3]:15-16。祖母王采玉太夫人,非常高興蔣經國之出生。[3]:161913年,蔣經國曾經罹患天花。蔣中正對蔣經國要求嚴格,採取權威教育,有時會選擇忽略蔣經國之質問,甚至在私人信件中嚴格命令蔣經國。1916年3月24日,蔣經國進入奉化縣溪口鎮武山小學,老師是同鄉周東。[3]:17此外,這所學校還有其母親娘家岩頭村出身的老師毛頌南,在學校他被稱為同福先生,非常受到蔣經國尊敬。[5]蔣經國正式接受啟蒙教育,直至1919年。[2]:51917年12月,蔣中正邀請顧清廉教導蔣經國(曾為蔣中正老師)。[2]:5顧對蔣經國評語為:「天資與常人同,但頗好誦讀。」[6]:490

蔣中正非常關心兒子讀書,曾寄後漢許慎說文解字》四冊給蔣經國,一年之後,又寄比《說文解字》古老,但著者不詳,被譽為「字義之字典祖宗」之《爾雅》給蔣經國。[3]:22蔣經國不僅把《說文解字》用於自習自學,更邀請王歐聲來家裡教導。[3]:22此時課程,乃由蔣中正所定。[3]:221921年,蔣經國轉學到奉化縣鳳麓學堂接受傳統教育。[2]:5蔣中正按照自己理想去培育蔣經國。因此他讓蔣經國讀四書五經、《曾文正公家書》、《王陽明全集》。[2]:5[7]

1921年,蔣經國祖母王采玉抱病到上海看望蔣中正,回到家鄉溪口後不久,於6月14日溘然長逝。[2]:7雖有醫生預告,但蔣家人還是非常傷心。[3]:17蔣中正因孫中山馳電堅邀,乃將王采玉葬於附近飛鳳山,匆匆前往前線,參加作戰。[3]:17-19蔣中正在料理完母親喪事後,即把蔣經國帶到上海[2]:8。蔣中正來信囑咐蔣經國讀《孟子[8][2]:7,不斷強調《論語》等儒家古典書籍和英語之重要性。期間王歐聲也跟隨前往上海為蔣經國教導國文。

1922年,蔣中正令蔣經國結束在家鄉求學,經由寧波,轉學到上海萬竹高等小學[3]:17,四年級就讀。[2]:8蔣經國後來曾回憶:蔣中正對於他與蔣緯國之教育非常嚴格和認真,「不管在家還是在外,都是經常來信指示我們寫信、讀書和做人做事的道理。」[2]:5:7蔣中正對於指導蔣經國如何讀書也非常仔細和費心。[3]:25蔣經國此時非常努力於認識文字,但蔣中正告訴他,在上海須要勤奮讀書;每天早起,須要學草書一百個,楷書五十個,既要學像,又要學快。[3]:25-26

決定留學[編輯]

1924年3月20日,蔣經國便向當時已經被視為重要政治人物的父親蔣中正提供有關溪口鎮農村基層組織建議,其中蔣經國認為識字很重要,應該要提供免費教育來讓民眾得以認識和撰寫1,000個文字。同年,蔣經國從上海萬竹高等小學高級部畢業。[3]:191924年,蔣經國考入上海市浦東中學。[2]:8受到當時五四運動已經爆發,蔣經國也因而受到反帝國主義運動以及平等社會思潮的影響。

1925年,蔣經國在北平求學。[9]:11蔣經國想學法文,以便到法國去。[3]:27在上海日本在華紡織工廠發生勞資糾紛,爾後演變為所謂五卅運動,更發展成為反帝國主義運動。[3]:20蔣經國被同學推為浦東中學遊行隊伍監督,並監督排斥外國商品隊伍,參加四次愛國運動。[3]:20他受到同學和老師讚揚,但校方卻執行政府指令,以「該生行為不檢」之罪名,開除了蔣經國學籍。[2]:9

1925年6月,蔣經國告別上海去北京,進入共和革命元老吳稚暉主辦之一所私立中國國民領導人子弟學校——「海外補習學校」學習俄語。[6]:490蔣經國前往北京後,在該所結合古典與現代教育方法的學校中獲得啟發。不久,他又加入當地學生發動反對北洋軍閥政府示威遊行,被軍閥當局判處兩個星期監禁。[6]:490恢復自由後,他從天津乘船到廣州。[6]:490蔣經國很想獻身革命軍。[3]:27尤其他父親是革命軍最高負責人,所以他便利用暑假前往革命聖地廣州,去晉見黃埔軍官學校校長蔣中正。[3]:27-28

蔣中正並沒有同意少年蔣經國請求,而要他回北京去繼續讀書。[3]:28蔣經國認為自己將成為「進步革命」的年輕成員,並且認為共產主義將會為社會帶來繁榮。期間他開始有前往莫斯科留學的想法[10],而在當時蘇聯也安排東亞國家支持人士得以就讀培訓學校莫斯科中山大學[11]

在蔣經國決定去蘇聯之前,曾經把此事向吳稚暉報告。[12]:332兩週後,蔣經國已經決定到蘇聯去,就再去看吳稚暉。[12]:332吳稚暉見蔣經國赴蘇意志堅決,就說青年人多嘗試一次都好。[12]:332於是蔣經國離開吳稚暉,動身南下。[12]:332臨走時,吳稚暉還親自送蔣經國到火車站,祝福蔣經國一路平安。[12]:332

1925年夏天,蔣經國前往廣州[2]:9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與自己父親討論有關前往莫斯科的計畫。之後,蔣中正同意蔣經國出國留學。[2]:11

留學蘇聯[編輯]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布哈林
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斯基
蔣經國留學蘇聯期間深入研究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布哈林(左)和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斯基(右)的思想。

到上海前,蔣經國到溪口和母親毛福梅告別。[2]:111925年10月19日,蔣經國從上海前往蘇聯,動身前,他到上海市環龍路44號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上海執行部,宣誓正式成為中國國民黨黨員。[3]:2811月,蔣經國經由海參崴抵達莫斯科[2]:1112月,蔣經國赴歐留學。[13]:11之後,蔣經國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就讀,取了俄語名稱「尼古拉·維拉迪米洛維奇·伊利扎洛夫」(Никола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Елизаров[14]。蔣經國開始追隨早在莫斯科東方大學期間就擔任教師的卡爾·拉狄克。和蔣經國同學鄧小平廖承志林祖涵烏蘭夫等。[6]:491

當時許多有影響力的中國家族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就讀,這包括有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鄧小平;期間蔣經國和大自己6歲的鄧小平成為好友。[15][16]蒙古族烏蘭夫和蔣經國一同聽課[17]:80-92,和蔣經國同桌。[6]:491蔣經國經常與徐君虎左權鄧小平一起散步,他愛說愛笑愛唱,走路蹦蹦跳跳,還常穿夾克式工人服,戴著鴨舌帽,像個小童工,大家給他取個小名叫「工人」。[6]:491

蔣經國在其學習共產主義思想不久開始熱衷研究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布哈林列夫·達維多維奇·托洛斯基,其中托洛斯基主義主張進行不斷革命論、工人階級對於革命階段的重要性等政治思想與蔣經國的思想觀點極為雷同。當時莫斯科中山大學是托洛斯基主義重要發展核心。1924年,托洛斯基公開要求蘇聯共產黨要讓組織透明化。但是蘇聯肅反運動期間,主張優先發展蘇聯而與托洛斯基不合的史達林則一度秘密與蔣經國會面,並要求後者公開譴責托洛斯基主義。1925年,蔣經國曾經在莫斯科一次3,000多人的群眾大會上演講《北伐的目的及其必然成功的道理》,這也是他首次面對廣大群眾的場合所發表之重要演講。之後他還在一次工人大會上發表《孫逸仙先生的偉大》之演講,並且在學生報《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一文中解說共產黨政策的問題所在。由於蔣經國信仰堅定,加上他又是蔣中正兒子,所以當他到達莫斯科不久,莫斯科中山大學黨支部便吸收他為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員,後來又升為預備黨員。[2]:14不過,其加入蘇聯共產黨的申請則是一直遭到拒絕。

1927年4月12日,蔣中正隨後成立南京國民政府,下令清除中國國民黨左派人士、中國共產黨黨員離開,並驅逐蘇聯顧問。「四一二事件」接踵而來,莫斯科中山大學群情嘩然,一致致電武漢政府,要求嚴懲蔣中正。[6]:492第一次國共合作結束,使蔣經國無論是個人信仰以及生活環境都陷入困境。蔣經國在莫斯科中山大學集會上登臺演講以譴責蔣中正的背叛[17]:80-92,幾天後則在塔斯社發表公開聲明而與蔣中正斷絕父子關係[18]。這年夏天,蘇聯當局遣送莫斯科中山大學部份學生回國,蔣經國卻未被遣送回國之列。[2]:14在史達林看來,蔣經國是他手中的一顆棋子,將來時機來臨,和蔣中正重打交道時也許能派上用場。[2]:14蔣經國雖被史達林視為「客人」,能夠平衡中蘇關係,但在第三國際及中國共產黨施壓下,其實際上如同人質。不過,有關這些聲明是否是為蔣經國遭到強迫撰寫有不同評論,但是一些資料則表示蔣經國已經知道自己許多支持托洛斯基主義的好友遭到逮捕,並且被蘇聯的祕密警察加以殺害。

勞動工作[編輯]

蔣經國在提出返回中國遭到第三國際拒絕後,改表示希望前往軍隊實習而被批准得以在位於列寧格勒國立大學的蘇聯軍事情報局特種學校就讀,並且在蘇聯紅軍第一師擔任學生兵[19]。1927年12月,蔣經國則轉往列寧格勒托爾馬喬夫軍政學院進修,並且在此學習軍事戰術、行政管理、交通運輸、地形學、火炮原理、軍隊政治工作、軍事戰略、戰爭史以及游擊戰術等正規軍事教育[18]。1928年,中國共產黨駐莫斯科代表團指控蔣經國組織秘密反對組織江浙同鄉會並且要求蘇聯政府逮捕蔣經國,但最後沒有成功。1929年11月2日,多次申請加入蘇聯共產黨的蔣經國獲得列寧格勒托爾馬喬夫軍政學院蘇聯共產黨支部的一致同意而得以入黨[18]。12月15日,蔣經國正式以第四類黨員的身分加入蘇聯共產黨[20]

1930年3月28日,列寧格勒軍事委員會正式批准蔣經國為蘇聯共產黨候補黨員[18]。5月,蔣經國以每科都是「優等」的全班第一名成績畢業,其畢業論文主題為《游擊戰的戰術》。首先蔣經國請求返回中國,未獲批准,繼而申請分配到紅軍中工作,但由於他傾向托洛斯基和拉狄克,結果也沒有當上紅軍軍官,並且被蘇方判定為「具有不可靠的政治傾向」而不再信任他。[2]:156月,蔣經國擔任列寧格勒托爾馬喬夫軍政學院中國學生參觀團副指導員兼翻譯人員,第一件任務便是帶學生在蘇聯境內參觀旅行[2]:15。在返回莫斯科途中,不幸病倒在一個火車站上。[6]:494

10月,蔣經國病癒後,被下放到莫斯科狄拿馬電氣廠當學徒,開始真正體驗蘇聯勞工生活。[6]:494午飯後,要去工人俱樂部政治談話,晚上要到工人夜校上課。[6]:494蔣經國公開譴責中國共產黨代表王明

1931年5月,蔣經國後改派到莫斯科附近之石可夫農莊插隊做農民[6]:494後來,他得到村民信任,當選農莊蘇維埃副主席。[6]:494-495他與農民一起耕田,非常賣力。[2]:18[21]

1932年10月,蔣經國被召回莫斯科。[2]:18蔣經國開始接觸中國共產黨駐莫斯科代表。[19]王明把他派往西伯利亞。[6]:495蔣經國開始在西伯利亞一個小火車站做搬運工人。[6]:495

1932年11月,他被派至烏拉山脈大城市斯維爾德洛夫斯克。1933年1月,蘇聯共產黨烏拉爾區黨部等了一段時間,蔣經國被分配到西伯利亞阿爾泰金礦當礦工。[2]:189月,蘇聯把蔣經國從西伯利亞調回斯夫洛斯克「烏拉爾重型機械廠」,起先背鐵條、修馬路、抬機器,後來由技工升技師。[6]:49510月,他轉任為機械車間副技術師。在這期間他選擇進入工程學校夜間部就讀,希望能夠藉此獲得升遷。一年後,升任《工人日報》主編。[6]:495兩年後,在長期受到蘇聯內務部監視下,蔣經國升任為副廠長,同時兼任廠報《重工業日報》的主編。[2]:21

加入共產黨[編輯]

 
法伊娜·伊帕奇耶夫娜·瓦赫列娃和蔣經國,攝於1935年

1934年,蔣經國曾經前往莫斯科與史達林會面。中國共產黨代表王明召蔣經國回莫斯科。[6]:495王明告訴他:「你應該寫信給您母親,說你在工作,完全自由。」[6]:495-4961935年1月,王明曾經強硬要求蔣經國寫信回國,並藉此挑撥蔣經國和蘇聯之關係。蔣經國在蘇聯共產黨機關報《真理報》上三度發表文章批評蔣中正[19]。其中在1月22日發表《給母親的公開信》,在這封長信中,蔣經國表示:「昨天我是一個軍閥的兒子,今天我成了一個共產黨員。有人也許會覺得奇怪,但是我對共產主義的信念一點都不動搖。我有充分的自覺,對真正的革命理論成就有研究、有認識。」[22]在重型機械廠期間,蔣經國與剛從工人技術學校畢業的白俄羅斯族法伊娜·伊帕奇耶夫娜·瓦赫列娃認識。1935年3月15日,兩人正式結婚,結下白首之盟。[6]:4951936年12月17日,蔣經國成為蘇聯共產黨的正式黨員[18]

對於留在蘇聯的蔣經國可能被視為人質看待,蔣中正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為了我兒,犧牲國家利益,並不值得。」[1]:59[23]:205蔣中正甚至拒絕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所提出以蔣經國交換戰俘的談判,到1937年以前蔣中正持續堅持「若要我犧牲國家利益,我寧可無後」的態度。[24]:247但是張戎喬·哈利戴則聲稱蔣中正讓中國共產黨成員得以在長征中逃脫,就是因為希望被史達林挾持的兒子蔣經國能夠返回中國[25]。不過這段期間蔣中正並沒有放棄針對中國共產黨的作戰[1]:74,其中蔣中正敦促當時實際控制中國西北地區的馬家軍殲滅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並且支持遵守命令的馬步芳就任青海省省長[26]:50。而張戎和喬·哈利戴還提出另外一種說法表示蔣經國是因為遭到綁架才被送往蘇聯,但是許多資料則表示他是自己表態要去蘇聯學習並且獲得蔣中正親自批准[25]

1936年,蔣經國被解除副廠長和廠務主編職務。[2]:229月,撤除《重工業日報》總編輯一職。12月12日,中國發生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蔣中正被扣押於西安。[2]:22在中外勢力壓力面前,蔣中正同意國共合作,一致抗日。[2]:22雖然中國共產黨一度計畫趁勢促使中國西部地區獨立,但是蘇聯為維護其國家利益而反對。

1937年1月5日,烏拉爾重型機械廠的蘇聯共產黨委員會更進一步決定開除蔣經國的黨籍與廠籍;這使得之後在受到中國共產黨駐第三國際代表施壓下,蔣經國一家人的生活收入只靠法伊娜·伊帕奇耶夫娜·瓦赫列娃的收入維持[2]:22。2月,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蘇聯共產黨黨員大會期間,蔣經國被人指控是日本間諜並且支持托洛斯基主義,在經過黨委書記米哈依爾·庫茲涅佐夫的出面保證後才得以過關[19]。蔣經國寫信三度要求史達林同意讓其返回中國。

1937年3月,莫斯科發來急電,要他火速趕往莫斯科。[2]:22蘇聯允許蔣經國回去中國。[2]:22蔣經國回國前,曾向史達林辭行,史達林以手槍相贈。[2]:22中國駐蘇聯大使蔣廷黻為他們餞行。[2]:223月25日,蔣經國帶著妻兒,離開了蘇聯,踏上回國旅程,結束他長達十二年旅蘇生涯。[2]:22

當時,中國共產黨駐第三國際代表團成員康生陪同蔣經國一家。蔣經國經陸路經西伯利亞,到海參崴改乘郵輪去上海。[6]:497在經過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時,不少朋友都前往車站與他道別,但是蔣經國與康生之後在海參崴火車站上聯名給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佈電報,表示支持蘇聯共產黨鎮壓這些朋友,並且提到回到中國後一定會完成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所交付的任務[19]。在海參崴下火車時,權世恩總領事,奉蔣廷黻大使飛電,非但親迎,且花兩萬盧布巨款,隆重接待。[6]:497

返回中國[編輯]

 
1937年4月,蔣經國(左)由蘇聯返回中國後晉見蔣中正(右)時合攝於漢口

早期為民服務資歷[編輯]

 
蔣中正與兩名兒子蔣經國(後左)和蔣緯國(後右)

1937年4月,蔣經國途經香港停留時,他的弟弟蔣緯國專程南下迎接他。[2]:23從弟弟處,他得知父親現已與宋美齡結婚,母親仍居溪口。[2]:234月中旬,經國一行抵達上海。[6]:4974月21日,蔣經國函電宋美齡:

「兒與大人之媳及孫已安抵奉化日夜想見父母之面甚切此請福安兒」[27]:3

此時,蔣中正、宋美齡在杭州一座叫「澄廬」湖濱別墅準備會見闊別13年之兒子。[6]:497由小時候與蔣經國一起生活之族侄侍衛官蔣恆祥去上海接。[6]:497蔣經國到達上海兩周以後,蔣中正才傳話見面。[2]:24第二天,蔣中正給媳婦起個中國名字叫蔣芳娘。[6]:497蔣中正隻字不提其它,只是要蔣經國先回溪口,看看母親,休息休息,再讀讀書,回想一下過去,然後再說。[2]:24蔣經國「回到了國門,屈指自己算一算,能寫的中國字,還不滿一百個。」[6]:497蔣經國遵照父親吩咐,從杭州回到奉化溪口。[2]:244月27日,蔣經國與母親毛福梅相見。母子相擁大哭。[28]:64毛福梅愛護著孫子,打量著媳婦,笑盈盈地問她叫什麼名字。[6]:497蔣經國回答叫芳娘,毛氏說:「太俗氣,改成方良吧。」[6]:497當時親友長輩決議為蔣經國補辦結婚典禮,完全依照奉化家鄉習慣。[28]:643天後,按照溪口鄉俗,蔣經國和芬娜在家鄉重新舉行一次正式中式婚禮。[2]:24婚禮就在豐鎬房報本堂舉行,儀式遵古,新郎穿長袍馬褂,頭戴呢帽;新娘鳳冠彩裙。[28]:64報本堂上全豬全羊,絲竹大鳴,行禮如儀。[28]:64

蔣中正對兒子在蘇聯長時間陶冶不放心,給他和在溪口雪竇寺軟禁張學良一起讀書。[6]:498從此以後一段日子,蔣經國便按照父親吩咐,開始讀書,除了讀早年《曾文正家書》、《王陽明全集》等中國經典外,蔣中正特別叮囑要研讀國父孫中山先生遺教,並且練習寫字,然後便是回想過去。[2]:24蔣中正有時指定曾文正公家訓第幾篇代替回信,並電召原江蘇省民政廳長徐道鄰幫助蔣經國讀書。[6]:498經過幾個月時間,他寫出一份《旅俄報告》呈給蔣中正。[2]:24蔣經國將在蘇聯經驗寫成《冰天雪地》和《去國十二年》兩本書。同時蔣中正還安排民國初年著名法律人士徐道鄰擔任蔣經國秘書,讓蔣經國得以適應剛返回中國的生活並且重新學習讀寫中文的能力。[1]

1937年8月,蔣經國來到江西南昌[2]:26

 
1938年1月,蔣經國初任江西省保安處副處長時留影

1938年1月1日,蔣經國晉任中華民國陸軍少將軍銜,並且也在同一年加入中國國民黨。[29]1月4日,蔣經國接受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輝邀請,被委任為江西省政府保安處少將副處長[2]:26。4月,熊式輝一度派他兼任「江西省政治講習學院」主任(後改編為青年服務團,任學員總隊隊長)。[6]:498暨訓育處副處長。8月,蔣經國馳赴德安前線督勵戰地工作。[6]:4999月,繼又調任江西省保安司令部新兵督練處少將處長[2]:26,並且於臨川(撫州)溫泉旁設立新兵訓練處,到臨川去訓練保安團的新兵[2]:26,兼江西傷兵管理處長。[6]:498

新兵督練處剛成立,所轄4個新兵團就逃赴五六百人。[6]:498蔣經國採取措施,給予新兵娛樂條件,設立類似蘇聯軍營列寧室之「中正室」,讓他們打牌、打球、下棋、看書。[6]:498同時頒布新兵家屬優撫條件,服役期間,鄉政府每年要給家屬幾擔穀子;家屬租種富農田土不得解僱;士兵欠人家債,3年內債主不得去討還。[6]:498

10月,蔣經國趁著蔣中正前往南昌指揮防務時詢問相關指示[30][2]:26嗣後,至重慶入中央訓練團黨政訓練班第二期受訓。[6]:499

督察贛南新政[編輯]

 
1939年3月,蔣經國任江西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兼縣長時留影

1939年3月,蔣經國調離南昌,被任命為江西省第四行政區(贛南地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2]:276月11日,又受命兼任贛縣縣長贛州傷兵管理分處少將處長。[31]:65。不久,加入中國國民黨。[6]:4998月,蔣經國籌備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並且由其擔任幹事會幹事長職位。

蔣經國在贛南任上,幾次去信,要接母親前去團聚,但毛福梅留戀家鄉。[6]:50212月12日,日本軍機狂炸奉化縣溪口鎮家園,蔣經國生母毛福梅慘遭此劫,未留一言。[32]蔣經國聽到這個消息後[2]:29,便在贛州立即帶著妻子蔣方良與長子蔣孝文趕往故鄉溪口鎮探視,兩天後回到故居。[2]:29蔣經國一進門就抱住母親的屍體,嚎啕大哭[2]:29,幾至昏厥[6]:502[33]。蔣經國想到自己公務在身,只得暫時將母親安葬。[2]:29葬母後,蔣經國在母遇難處親筆寫下「以血洗血」四字,刻字立於罹難之處,以示他向日寇報仇雪恨之決心。[6]:502石碑於此豎立,標題落款「男經國泣立」[30]

1940年1月,蔣經國在贛縣赤硃嶺開辦江西省青年幹部管理學院,藉此訓練江西省在校學生以及社會青年代表。7月,開辦第四行政區幹部講習會,9月14日,他要全體學員到民間去訪問380種不同職業者,每位學員訪問一位職業者,問他們對生活是否滿意、對贛縣縣政府有甚麼批評。[34]同月,主持江西省第四行政區擴大行政會議。1941年9月,蔣經國主持江西省第四行政區幹部講習班,另外發表《新贛南三十年度行政工作總評》報告。

 
蔣經國豎立之「以血洗血」石碑
 
蔣經國與蔣方良、蔣孝文在贛南
 
蔣經國(後)到重慶向蔣中正(前)報告贛縣情況時合影,1940年3月

蔣經國對禁賭、禁煙、禁娼,言出必行。[6]:500在贛南地區下令等非法行為,並且開始針對政府管理、經濟增長和社會變化進行研究。從1939年到1945年,蔣經國成功促使「贛南新政」進行,由於政績卓越,有「蔣青天」稱號。1940年,蔣經國開始提供交流平臺服務,使一般民眾遇到問題可以和他見面並且討論,根據記載到1942年為止蔣經國總共和1,023人會面。在頒布針對禁止賣淫和關閉妓院的法令同時,蔣經國還推行讓相關人士進入工廠就業政策作為疏導。由於戰爭爆發,使得大量贛州難民與孤兒只能住在街頭,1942年6月蔣經國在贛州市郊區建立中華兒童新村,並且興建如托兒所、幼稚園、小學、醫院以及體育館等設施。

 
蔣經國在1939年至1945年擔任贛南行政督察專員期間,成功促成被譽為「中國戰時政治的一項奇蹟」的贛南新政。

1942年1月,蔣經國還兼任贛縣防空司令部總司令和贛縣防護團團長等職務。2月,蔣經國為了因病逝世的南康縣縣長王後安發表《光明的心光明的死——哭後安兄之死》專文,到7月則自行成立青年正氣出版社。4月底,蔣中正命令蔣經國到西北考察,還要他帶蔣緯國同行。蔣孝勇在1996年5月19日在台北接受陶涵訪談稱,啟程前,蔣中正給蔣經國一顆毒藥,「以備一旦遭日本人俘虜時可以服用」[35]:114:124

1943年,蔣經國宣佈三年計劃已基本完成。[2]:305月,蔣經國在贛州市創辦公僕學校並且兼任校長,藉此來使當地公務人員得以利用業餘時間繼續進修。7月,他在贛州虎崗辦一個青年夏令營,調訓中專學生近千人。[6]:501蔣經國交卸贛縣縣長職,12月任命為江西省政府委員。[6]:502

蔣經國向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事會提議創辦青年幹部學校,之後後者同意以此概念組織中央幹部學校。1944年1月,又至重慶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校長蔣中正兼)和三青團組訓處處長。[6]:502蔣中正把兒子召到重慶去了。[2]:301945年,蔣經國移交專員職務。[6]:502

任職三青團[編輯]

 
蔣經國半身像,由時代生活攝於1948年10月。
 
1945年10月,派屈克·傑伊·赫爾利、蔣經國、蔣中正、張群王世傑毛澤東(從左而右)在重慶市就諸多政治議題展開談判

1945年4月,蔣經國被任命為三民主義青年團組訓處處長以及青年軍編練總監部政治部主任,這些組織過去都是由蔣中正所控制的中國國民黨轄下團體。[2]:311946年2月,軍事委員會設立青年軍復員委員會,以陳誠為主任委員,蔣經國任副主任委員。[3]:1754月,該會改組為青年軍復員管理處,蔣經國為副處長,並以6月3日為復員日期。[3]:1759月1日,三民主義青年團在廬山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36]:2449月12日,選出蔣經國為中央常務幹事兼第二處處長,為該團組織與訓練負責人。[37]:589月,蔣經國晉升成為中華民國陸軍中將。[29]之後其跟隨蔣中正共同前往贛州市視察。

1947年1月,青年軍復員管理處改制為國防部預備幹局,蔣經國任局長。[38]:113

外交部特派員[編輯]

1945,蔣經國隨宋子文「赴莫斯科參加中蘇談判」[27]:41[39]6月30日,史大林與宋子文、蔣經國進行15分鐘禮節性會面,期間,史大林當著所有人面前,送給蔣經國一把精美的蘇制衝鋒槍。[40]。7月4日晚,史大林在辦公室單獨與蔣經國會面。[12]:70其中外蒙問題,蔣經國奉命以個人資格去見史大林。[12]:67[41]史大林不耐煩,直截地表示:「非要把外蒙古拿過來不可!」[12]:70[42]史大林害怕中國強大起來;因此,只顧目的,不擇手段,「用盡千方百計來壓迫、分化和離間我們」[12]:70,阻止中國統一。[43]8月,蔣經國以他父親「私人代表」身份,同史大林商談締結《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問題。[2]:33

8月31日,熊式輝被任命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東北行營政治委員會主任委員,駐長春[3]:14910月10日,蔣經國奉命以中華民國外交部東北地區行營特派員身分派到長春去。[44]:79610月12日,蔣經國與熊式輝和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嘉璈飛往北平,由北平轉往長春,次日,與蘇軍總司令馬林諾夫斯基開始談判。[45]:849蔣經國認為需要跟蘇軍做正式交涉[45]:849,接收中國東北地區。10月25日,蔣經國奉蔣中正之命,於交涉途中,以私人代表身分,趕往莫斯科。[3]:15212月5日,蔣經國抵長春[6]:50412月25日接奉命令,12月30日到達莫斯科。[46]蔣中正為解決東北和中、蘇有關許多問題,派蔣經國以私人代表資格再去訪問史大林[12]:74

1946年1月11日,蔣經國獲得忠勤勳章。1月14日,蔣經國由莫斯科經烏魯木齊、蘭州返抵重慶。[6]:505隨即向蔣中正報告與史達林會談的結果。1947年1月2日,東北外交特派員蔣經國抵瀋陽,與蘇方交涉東北接收問題。[47]:82543月18日上午8時,蔣經國抵達基隆,由要塞司令史宏熹陪同視察,下午返台北。[47]:83156月14日,蔣經國前往視察中國東北地區,慰問和鼓勵軍民。[3]:172當時四平街正受全面圍攻,6月16日戰況尤其激烈,蔣經國與在瀋陽王叔銘副總司令聯名報告說,空軍在奮勇戰鬥。[48]:475,47812月,蔣經國向蔣中正報告隨著美國與蘇聯之間對立關係逐漸明顯,蘇聯正在趁勢試圖引起中國爆發內戰。1948年1月1日,蔣經國獲頒四等雲麾勳章

上海經濟管制委員會委員期間[編輯]

 
1948年8月,蔣經國任上海經濟管制督導員時,聆聽地方店主投訴

1948年8月19日,「中央政治會議通過」[49]:82。8月21日,實施幣制改革(金圓券)。[3]:1768月22日,蔣經國「正式被任命為經濟管制委員會委員」[49]:83,在上海與孔宋集團正面衝突,工作受阻。之前蔣經國曾經批評孔祥熙宋子文為「大資產階級」,並且決定在上海大舉行動以強化在國共內戰期間而遭到民眾不信任的中國國民黨[50]。8月29日,勘建大隊於各處開設服務站,處理投書。[3]:179蔣經國逮捕蓄意藉由收集物資並且藉由惡性通貨膨脹來獲利的惡劣商人,並且解釋說將只會針對想發「戰爭財」人士有所行動以解決商界壓力。之後他複製在蘇聯逗留期間所學到方法,藉由攻擊中產階級商人來對社會進行改革,同時他還要求所有商品價格必須低價以獲得無產階級支持。[23]:485

同年10月,蔣經國向蔣中正報告上海市的治安以及經濟管制情況,並且透過廣播向上海市居民發表《今後上海的經濟管制》之演講。然而在民眾發起騷亂、銀行陸續倒閉和許多商店宣告破產後,蔣經國開始扣押富人的資產並且將其逮捕。其中蔣經國逮捕中華民國財政部機要陶啟明和杜月笙兒子杜維屏,同時下令中國國民黨特務人員調查涉嫌囤積物資的揚子公司倉庫。當蔣經國逮捕揚子公司經理孔祥熙兒子孔令侃時,他的繼母宋美齡馬上出來干預,親自跑到上海,將孔送香港了事。[6]:509最後在協商後孔令侃獲得了釋放,而蔣經國也因為這次案件而宣佈辭去職務[23]:486

1948年12月19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決議任命蔣經國為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38]:19212月27日,蔣經國函電宋美齡:

某方企圖聯絡各方面擬迫父親下野局勢之發展甚為嚴重望大人能速返國共商決策兒」[27]:68

後繼函電:

「父親已決定辭職返鄉兒對於公私各事皆為憂慮萬分不知大人何時得能返國遙祝安好兒」[27]:69

12月30日,函電宋美齡:

「大人之意見兒亦以為甚是並已面呈父親矣惟目前之局勢仍極複雜與嚴重兒對國家之命運以及父親個人之安全問題皆無任憂慮詳情再稟兒」[27]:73

中年經歷[編輯]

 
蔣中正(右)與長子蔣經國(左),1954年

存亡之秋[編輯]

1948年12月19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決議任命蔣經國為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38]:192。1949年1月4日,函電宋美齡:

台灣省政府改組陳誠派為該省主席兒則被任為該省黨部主任委員最近擬即赴任兒」[27]:77

1月10日,蔣中正派蔣經國赴上海拜訪俞鴻鈞,希其將中央銀行現金移存台灣。[12]:131中央銀行儲存之黃金92萬兩,銀元3000萬元全部轉運台灣。[6]:510

2月3日,函電宋美齡:

「父親在家鄉度歲精神甚愉快惟此處究非久居之地時局正在惡變中內心憂慮萬分遙祝安好兒」[27]:80

3月8日,函電宋美齡:

「(一)並未提及重要政治問題(二)某方正在計劃作投降式之和平(三)內部不久恐難免分裂(四)某方積極發動之正位運動並要求父親出國(五)江南軍紀不好士氣不振難作堅強之抵抗(六)父親非至萬不得已似不將離開溪口再父親所食用之奶粉已用盡請設法帶來若干兒」[27]:91

3月11日,蔣經國乘江靜輪「由上海回到溪口」[12]:167 3月13日,函電宋美齡:

「(一)已正式提行政院長其目的似在利用作為工具而進行奪取全部政權之陰謀(二)高級官吏多已脫離中央立場而投向對方吾人似益孤立(三)之態度近來甚壞(四)在台灣恐亦不能持久(五)海軍內部發生嚴重問題正在設法處理中(六)家中目前尚平安請勿念兒」[27]:95

3月19日,蔣經國草擬「重整革命之初步組織意見書」,呈送蔣中正參考。[12]:170蔣中正認為可以採用;「但以各部主管人選還不易物色為慮」。[12]:1703月24日下午,「奉命飛往上海」[12]:171

4月15日,是蔣經國四十歲生辰。[12]:183蔣中正為蔣經國題「寓理帥氣」四字匾額附跋。[12]:1834月24日,蔣經國「決計將妻兒送往台灣暫住」[12]:189,並函電宋美齡:

「母親大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於今晨佔領首都兒等定日內乘軍艦離此俟到達目的地後再詳電報告於父親之安全健康兒自知留心請勿遠念並請大人保重玉體兒」[27]:109

4月25日,隨蔣中正離開故里,登艦去上海。[12]:1904月27日,蔣中正對蔣經國說:「這幾年來,因為要想國家自由,民族獨立之希望過切,所以用心過急,使人民遭遇到很大的痛苦。」[12]:1935月16日,蔣經國飛離上海,「抵達定海機場[12]:204

6月1日,函電宋美齡:

「兒於今始由定海公畢返台李大為昨起程來美已托其帶上函稟一件父親安好請勿念兒」[27]:114

之後解放軍在國共內戰中陸陸續續擊敗國軍,這使得中國國民黨為首的中華民國政府開始失去對於中國大陸的控制。蔣中正開始安排將中華民國國軍撤出中國大陸前往臺灣

7月1日,蔣經國奉命擔任中國國民黨總裁辦公室第一組副組長。

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6]:512為保守大陸上最後一點地盤,蔣氏父子回台席不暇暖,於廣州、台灣、廈門間奔波,連中秋節都是在「華聯號」軍艦上度過。[6]:51210月25日,葉飛兵團挾勝利餘威,向金門發起攻擊,但在搶潮登陸時出現若干超越原來想像之逆勢,潮高浪大,木船失控。[6]:512國軍飛機、艦艇、裝甲戰車一齊出動,使已登上島之解放軍,堅持戰鬥兩晝夜後,終因彈盡糧絕,退回大陸。[6]:51210月26日,蔣經國奉命自台北飛往金門慰勞將士,11時半到達金門上空。[12]:259降落後,乘吉普車逕赴湯恩伯總司令部。[12]:259「復至最前線,在砲火中慰問官兵,遍地屍體,血肉模糊」[12]:259。這是他初次看到戰爭之殘酷場面。[6]:512金門登陸解放軍殲滅。[12]:25911月6日,函電宋美齡:

「父親曾赴阿里山避壽今晚始返臺北在高山上之生活其可愉快父親精神亦甚好此間自金門登步島二次戰役得勝以來人心較為安定餘情續稟兒」[27]:130

1949年11月30日,蔣經國隨蔣中正飛成都,入駐中央軍官學校[12]:27412月8日,行政院召開緊急會議,決議遷都臺北[12]:27912月10日,侍衛人員對蔣中正說,劉文輝便衣人員已經佈滿軍校大門附近,我們不如從後門出去。[12]:59[6]:512但是蔣中正卻拒絕他們建議,嚴正地說[12]:59:「我從大門進來的,還是從大門出去」[6]:512。父子倆從軍校大門走出,下午2時,自鳳凰山機場登上美齡號專機升空,經海南島,於下午6時30分抵台北松山機場[6]:512年底,蔣經國奉命到西昌去。[12]:59任務完畢,就由西昌飛經海南島,回台灣覆命。[12]:59-60從此告別中國大陸,不曾返回。[6]:512

初到臺灣[編輯]

1949年12月,蔣經國抵達臺灣,不久成立一個政治行動委員會,「統籌協調情報及秘密警察活動」[35]:207

1950年3月25日,蔣經國被任命為國防部政治部主任。[13]:64[38]:225軍銜為二級上將。[6]:5135月1日,國防部政治部改稱為國防部總政治部,組織不變,蔣經國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38]:225蔣經國兼任總統府機要室資料組主任,指揮一切黨政軍特務機構,下設保安處,等於取代毛人鳳保密局業務。[6]:513-514

1950年8月,蔣經國兼任中國國民黨幹部訓練委員會主任委員。[6]:5159月,命令總政治部第一組副組長王昇設計建立「政治工作幹部學校」。[3]:220校址選定台北近郊北投賽馬場[6]:51510月,中國國民黨七大召開,蔣經國當選為中央委員。[6]:5151951年11月1日,「政工幹校正式開學」[3]:220

逐步掌權[編輯]

動員戡亂時期與《臺灣省戒嚴令》期間,蔣經國漸次掌握軍政大權。1951年7月,蔣經國擔任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進入黨內決策核心。

1952年10月23日,蔣經國於中國國民黨七屆一中全會當選為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6]:51510月31日,「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成立,蔣經國「被任命為該團主任」[3]:226,主導增加影響教育機構與青年學生。[51]:804

蔣經國開始以蘇聯方式修改原先中華民國的軍事組織架構,並且安排政戰官負責監視官兵,以及擔任中國國民黨傳聲筒,宣揚對蔣中正個人崇拜。當時陸軍總司令孫立人主張軍隊國家化,反對政戰制度及以黨領軍,但無法阻止政戰制度的推行[1]:195。蔣經國則向蔣中正建言,反對孫立人的反攻大陸計畫,認為他將會威脅蔣中正的地位與權力,主張拔除孫立人所有軍權。同時向蔣中正匯報孫立人與民主派人士如胡適雷震等人的交往狀況。

同時蔣經國還批准了特務機關得以任意逮捕民眾並且對囚犯實施酷刑,這使得當時臺灣社會因為秘密警察的種種作為而使得人權長期遭到侵犯[52]

1953年4月,蔣中正和蔣經國成功讓當時屬於中國國民黨政學系吳國楨免去臺灣省政府主席職務,並且吳國楨在遭到撤除黨籍後被迫前往美國[53]:302。9月29日,函電宋美齡:

「今晨抵華盛頓下午晉謁總統彼托兒向大人致意詳情面稟兒」[27]:161

12月,其導師吳敬恆的遺骨在金門縣實施水葬後,蔣經國親自撰寫《永遠與自然同在》一文來悼念之。

1954年6月9日,蔣經國獲頒二等雲麾勳章。6月26日,函電宋美齡:

「(一)電諭拜悉自應遵辦(二)孫立人調任參軍長(三)張彝鼎接任政治部主任兒定七月一日移交謹聞恭祝康健兒」[27]:173

情治單位對孫立人下屬展開整肅活動。其中接受蘇聯教育的蔣經國開始以蘇聯方式修改原先中華民國的軍事組織架構,並且安排政戰官負責監視官兵以及宣傳中國國民黨黨行動。但這樣的做法也導致曾經就讀美國維吉尼亞軍事學校、後來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府侍衛長的孫立人不滿。[1]:195

9月6日,函電宋美齡:

「兒被任命為國防會議副秘書長已經正式發表謹聞中秋在即恭賀佳節並祝福體康泰」[27]:177

蔣經國轉任國防會議副秘書長,但蔣中正仍下一道親筆手令:「國防部總政治部的一切任務,仍由蔣經國全權督導。」[54]:88

1955年1月,蔣經國前往慰問一江山島戰役中喪生官兵之家屬。2月,蔣經國受命來到大陳島,執行他擬訂之「金剛計劃」。[6]:5188月20日,「孫立人兵變案」調查委員會成立。[6]:519蔣經國召開軍事法庭並且指控孫立人涉嫌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密謀政變,孫立人兵變案爆發[53]:302,其部屬郭廷亮遭情治系統逮捕,控訴為匪諜,並牽連孫立人。這使得蔣中正下令軟禁因為緬甸戰役而大受歡迎的孫立人,並且一直持續到蔣經國逝世為止才結束[55]

退輔會主委[編輯]

 
蔣經國擔任退輔會主任委員期間主持建設的中橫公路

1956年4月28日,蔣經國就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以下簡稱除輔會)副主任委員兼代主任委員。[3]:236

蔣經國除負責安排照顧榮譽國民之生活外,在1956年5月4日舉辦中橫公路興建籌備會議並且決定由退役軍人負責相關興建工程事宜。同年6月6日,蔣經國與當時擔任行政院除輔會主任委員的嚴家淦共同主持於石牌基地興建的臺北榮民總醫院開工儀式。10月31日,蔣經國親自撰寫《我的父親》一文以祝賀蔣中正70歲生日。蔣經國任輔導會主任委員期間,蔣中正曾再三囑咐:「你必須好好地照顧退除役官兵,就像照顧自己家人一樣!」[56]

1955年7月14日行政院改組以後,開始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蔣經國也開始大力推動建設臺灣高速公路系統。1957年5月25日,蔣經國正式接替嚴家淦就任行政院國軍退輔會主任委員。1957年10月,蔣經國再次當選為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6]:5201958年7月,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不管部長」。[6]:520

1958年8月20日,蔣經國下令金門、馬祖島上駐軍向福建沿海炮擊。[6]:5208月23日下午6時30分,解放軍向金門、馬祖兩島發炮還擊[6]:520起初,「共軍十小時內,發炮彈五萬七千餘發。」[6]:520金門防衛司令部副長官趙家驤吉星文章傑重傷身亡。[6]:520在炮火激烈中第五天,蔣經國冒險乘兵艦至金門,帶去犒軍月餅,撫慰軍心民心。[6]:5209月,蔣中正命蔣經國副秘書長飛臨金門,轉達重要指示並慰問前線官兵。[13]:92

1959年1月20日,蔣經國獲頒三等寶鼎勳章。1960年7月18日,蔣經國晉升成為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軍銜[29];同年11月1日,蔣經國視察中橫公路的梨山段落。

1961年,蔣經國開始針對武陵農場地區實地考察,並在10月再度獲選成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12月6日,則主持召開中橫公路資源開發遠程及近程計畫討論會。

1962年,蔣經國前往清境農場和西寶農場等地區視察。同年6月,蔣經國於立法院備詢時表示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成立7年以來,已經輔導官兵就業120,972人並且達到5,9200萬元的生產收益。9月,蔣經國開始視察東臺灣地區土地開發情況。

1963年5月2日,蔣經國主持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各訓練機構業務檢討會議。9月,行政院政務委員蔣經國赴美訪問,會見美國總統甘迺迪,會談雙方共同關切問題。[13]:105蔣經國二度訪美,謀求美國支持、諒解,探索美方底蘊。[6]:52011月,蔣經國在中國國民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成為中央常務委員。

國防部時期[編輯]

1964年1月13日,俞大維以赴美徹底檢查,治療頸部淋巴線為由,推薦蔣經國任國防部長[6]:5213月,蔣經國任中華民國國防部副部長兼任行政院政務委員。4月29日,在陸軍總司令部對全體官長講話,說:

「最重要的是潛伏著的問題,不去發現它,不敢發掘它,那才是最重要的問題……因為發現以後,與面子有關、個人的前途有關,因此總把好的一面擺在外邊,把不好的一面掩藏起來,這樣下去,是問題愈來愈多……要有勇氣承認錯誤、改正錯誤。這種精神比衝鋒殺敵還要困難。」[38]:261-262

7月1日,蔣經國辭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的職位,改由趙聚鈺繼任。期間,他為榮譽國民發表《永生不滅之榮光》一文。

1965年1月13日,蔣經國接替俞大維成為第9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8月15日,蔣經國獲頒一等雲麾勳章。9月,中華民國國防部長蔣經國訪問美國,晉見美國總統林登·詹森討論世局,並與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發表聯合聲明,決依共同防禦條約密切合作。[13]:110蔣經國三度訪美,參觀中央情報局,向旅美僑胞發表反共講話,駁斥所謂李宗仁歸大陸離間中美關係之「謊言」,在美活動近兩月。[6]:521

1966年1月,蔣經國籌辦第十二屆軍事會議,3月連任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一職。4月20日,函電宋美齡:

「兒奉父諭於廿四日赴作五日之訪問謹聞敬祝安康兒」 [27]:289

蔣經國應邀訪問南韓,與朴正熙總統交換亞洲局勢意見,被朴授予一級樹交勳章。[6]:521

1967年1月,蔣經國完成其著作《風雨中的寧靜》一書。2月6日,受命擔任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總動員委員會主任委員。3月和6月,巡視馬祖列島及金門縣。11月23日,蔣經國再度連任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11月26日,應邀訪問日本。[6]:52111月27日,「以國防部長身分訪日皇裕仁接見時表示永不忘懷蔣公寬大德意」[13]:11712月12日,蔣經國出席第十三屆軍事會議。

1968年3月,蔣經國再度巡視馬祖列島,6月在成功嶺主持大專預官學生開訓典禮。8月1日,蔣經國則以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軍銜正式退伍,直到1969年後才卸下中華民國國防部長職位,改由黃杰繼任之[29]

1969年2月24日,與韓國總統朴正熙以及韓國總理丁一權會談並且發表聲明。蔣經國再度訪問南韓,代表國府贈勳南韓七高級將領。[6]:5213月30日,四度訪美,代表其父參加艾森豪威爾喪禮;3月31日會見尼克森[6]:5215月14日,以總統特使身份,飛往泰國謁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並與國務院長他農商討亞太地區七全及雙方合作問題。[6]:521

晚年經歷[編輯]

1969年6月25日,行政院發表一份人事命令,副總統嚴家淦兼任行政院長,國防部長蔣經國升任行政院副院長[3]:2667月1日,蔣經國宣誓就任行政院副院長。[6]:5227月31日,行政院設立財政經濟金融會報,由蔣經國副院長主持,8月4日,蔣經國兼任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3]:2669月15日,蔣中正主持第十四屆國家軍事會議,蔣經國也每天參加。[3]:269

1972年2月9日,在成功嶺,對集訓大專青年,以「挑起重擔,步步向前」為題目演講,鼓勵他們要為前途奮鬥。[3]:3072月20日,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五次會議召開,有1183位國民大會代表聯名籲請蔣中正任命蔣經國為行政院長。[3]:2725月17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一致籲請蔣中正不以內舉微嫌,充即徵召蔣經國為行政院長[3]:2735月26日,立法院行使同意權,出席委員408名當中,蔣經國獲得381票,為歷屆行政院院長得票最高者。[57]:820蔣經國得票率百分之93.38,擔任行政院長。[6]:5236月1日,蔣經國首次召開院務會議,對與會人員從事行政工作,提出「平凡」、「平淡」、「平實」六字。[6]:5236月13日,蔣經國於立法院舉行施政報告上,發表「莊敬自強」的對內施政方針,明確指出將會強化作為復興基地的臺灣地區建設,並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策略。

1975年9月1日,蔣經國獲得中華民國總統嚴家淦頒發一等卿雲勳章後,於金門縣發表《告大陸同胞書》。

對外關係[編輯]

1970年3月29日,蔣經國連任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蔣經國繼而應美國國務卿威廉·P·羅傑斯之邀請,第五次訪問美國。[3]:2704月18日,以行政院副院長身份動身,在華府與美國總統理查·尼克森會談。[3]:2574月22日,蔣經國和基辛格舉行第一次單獨密談。[6]:5224月25日12時10分,蔣經國在紐約時,臺灣獨立份子留學生黃文雄和鄭自才(黃的同年親戚,建築師)企圖開槍刺殺未遂。台灣獲訊時正值深夜,蔣方良立即打電話到紐約,慰問蔣經國,並說等他回來時,一定要讓她上機場接。[6]:522果然,蔣方良在松山機場當著大家面,與蔣經國擁抱接吻。[6]:522「時間至少長達二十秒」。[6]:522同時,國際機場出現萬人以上歡迎場面。[6]:522蔣經國經由紐約,在舊金山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總司令小約翰·麥肯晤談。[3]:257蔣經國在返台途中,在東京拜會日本首相佐藤榮作,討論世局。[6]:5225月1日,經由東京回國。[3]:270回台後,在立法院舉行秘密院院會,報告訪美經過。[6]:522三天後,5月11日,又抵南越訪問,與阮文紹陳善謙就中南半島局勢交換意見。[6]:522-5231971年7月,蔣經國發表詩作《在每一分鐘的時光中》。

1972年,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病重、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亦長期臥病在床,因此中國政府高層決定讓鄧小平復出並且掌握黨政軍大權。鄧小平回到中國共產黨後立刻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準備好跟中華民國直接談判統一,期間鄧小平鄧表示「優先考慮用和平方式統一」,並且開始透過仍滯留在中國大陸的中國國民黨元老開始嘗試與中國國民黨進行交流。對此蔣經國則發表三不政策不予理會,並且曾親口告訴《紐約時報》記者說:「與中國共產黨接觸(談判),就是自殺行為,我們沒那麼愚蠢。[58]

1976年9月16日,為了因應美國壓力,蔣經國公開發表「中華民國沒有製造核子武器之意圖」的聲明。[59][60][61]張憲義上校向美國洩漏中華民國發展核武器的文件後,1988年1月逃到美國。[62][63]1月15日,美國會同國際原子能總署中山科學研究院核研所突擊檢查,[64]並要求核研所拆除與發展核武有關的所有設施。[65]

發展經濟[編輯]

1972年6月8日,在行政院會中,蔣經國提出十項行政革新,要求全國各級行政人員切實遵守。[66]:179

1973年1月27日,頒布《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限制石油供應及用電。[38]:363-3645月31日,蔣經國卸下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主任一職。11月12日,中國國民黨第十屆四中全會第一次大會行政工作報告,發表5年內將完成9項國家重要建設。[3]:2779項建設是:南北高速公路台中港北迴鐵路蘇澳港、石化工業(台灣中油公司高雄煉油總廠)、大製鋼廠(中國鋼鐵公司煉鋼廠)、大造船廠(台灣國際造船公司高雄總廠)、鐵路電氣化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建設。[44]:823後來加上原子能發電廠建設,而稱為十大建設[3]:27712月25日,在舉辦國民大會年會上,蔣經國再度重申有關十大建設其基礎建設計畫以及相關政策之重要。

1974年1月26日,行政院會議,蔣經國決定《關於安定目前經濟措施方案》,並同日開始實施。[44]:824自3月開始視察國家重要建設施工狀況。同時開始要求政府為臺灣經濟發展提出新方向,其中行政院祕書長費驊邀請RCA公司研究室主任潘文淵交通部電信總局局長方賢齊商討後,認為臺灣應該是電子科技發展為未來主要目標。

1976年4月6日,蔣經國在行政院院會上表示六年經濟建設計劃的目的在於完成十大建設並且推動其他相關建設,同時認為政府應該強化各部門之間的合作以促進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穩定發展。6月,蔣經國先後視察台灣國際造船公司高雄總廠以及第一核能發電廠的施工狀況。11月28日,他前往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視察工程進行。

1977年10月13日,蔣經國在行政院院會上指示十大建設完工後政府將繼續推動後續的十二項建設;12月18日,蔣經國便指示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著手規劃十二項建設,並且整理六年經濟建設計劃中後四年的政策規劃。12月25日,蔣經國在國民大會年會預備會議上表示中華民國外匯存底達到406億美元,而國民所得也增加至1,000美元,同時因為十大建設而擁有完成45萬公噸大型油輪等建造能力。

1984年1月4日,在蔣經國支持下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核定總經費達243億元的臺灣環島鐵路網計畫案。

總統政事[編輯]

 
蔣經國(左)主持1987年12月25日舉辦的行憲40週年紀念大會。

蔣經國頒發政治十項革新方針,往後大舉任用臺籍人士並且充實中央民意代表機構。1974年2月26日,蔣經國在立法院施政報告上指出政府將會實施經費、人事、意見和獎懲四項作為的公開化。而蔣中正到了晚年罹患各種疾病後,也開始將越來越多政黨、軍事和政治權力交接給蔣經國負責。

1975年4月5日晚上11時50分,蔣中正逝世[6]:5244月6日,秦孝儀遂請蔣經國以行政院長身份在蔣中正遺囑上簽名,但蔣經國手指發抖,無法簽字。[3]:298蔣經國立刻向中央常務委員會,以從政黨員身份,提出行政院長職務之辭呈,但中常會一致決定予以慰留。[3]:298中華民國副總統嚴家淦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繼任為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處理治喪有關事宜,請示宋美齡後,決定暫厝蔣中正之靈柩於慈湖陵寢,「以待來日光復大陸,再奉安於南京紫金山,以達成 父親之心願。」[67]4月28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召開臨時全體委員會議,推舉蔣經國為主席,和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3]:281臨時全體委員會議修改黨章,規定黨總裁之名義,永遠保留給蔣中正,他人不得再用,如同「總理」之名義永遠保留給孫中山一樣。[6]:525蔣經國正式繼任為中國國民黨領導人,職稱由中國國民黨總裁改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1978年1月7日,中國國民黨第十二屆二中全會第三次大會召開,決議要推薦蔣經國行政院長為第6任中華民國總統候選人。[3]:283黨內提名那天,蔣經國迴避到金門。[6]:5253月2日,蔣經國獲頒青天白日勳章。3月21日,中華民國總統候選人蔣經國和副總統候選人謝東閔經由第一屆國民大會選舉後正式當選,並於5月20日宣誓就任。當時國民大會代表主要由1947年至1948年撤退往臺灣,為表示擁有中國大陸地區主權,使得這些代表長期沒有改選。5月26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宣誓就任總統。[6]:525經濟部長孫運璿得到蔣中正和蔣經國知遇,出任行政院長。[3]:269

1983年7月6日,蔣經國在聽取臺灣省政府主席李登輝報告後,指示政府應該以基層建設為重點項目,並且要確實以及普及對於農民、漁民和勞工等較低所得者的照顧。1984年9月21日,行政院院長俞國華在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時宣布將在6年內推動十四項建設計畫,並且預估將促使得國民所得增加至6,000美元。1986年3月5日,蔣經國主持國家安全會議時表示要保持物價穩定以及照顧農民利益,並且規定下年度總預算以十四項建設為執行重心。

1984年2月15日,中國國民黨第十二屆二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上一致推舉蔣經國為第7任中華民國總統候選人,並且提拔李登輝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候選人。3月21日,蔣經國當選為第7任總統,李登輝為副總統。[6]:5255月20日,蔣經國繼續連任第7任中華民國總統後,發表「國家利益第一,民眾福祉為先」一貫方針。5月25日,孫運璿因為健康因素而辭去行政院院長職位,由時任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俞國華接替,並在6月21日針對內閣成員進行改組。

1985年8月15日,蔣經國回答美國《時代》雜誌香港分社主任仙杜拉·波頓訪問時表示:「我身為總統,保護憲法和維護民主法治,就是我的責任。至於將來國家元首一職,由蔣家人士繼任一節,本人從未有此考慮。[68]12月25日,在舉辦行憲紀念大會開會典禮上,蔣經國再度表示中華民國總統的繼承是經由選舉產生,而《中華民國憲法》絕不變更以及中華民國政府不會實施軍政府統治。

1987年4月17日,蔣經國特別任命林洋港和汪道淵擔任司法院院以及副院長一職。5月19日,蔣經國為表揚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張群對於國家的長期貢獻而決定頒發中正勳章

國內政策[編輯]

 
晚年蔣經國蠟像

持續改革[編輯]

蔣經國剛上任時仍然繼續維持蔣中正專制政策,繼續維持戒嚴狀態並且由中國國民黨掌握政治權力。在面對國際社會、中國大陸以及臺灣本土化之壓力下,蔣經國也開始意識到只有持續發展經濟、落實政治民主並且建立更加開放的社會,中華民國政府在能夠在臺灣得以繼續維持[69]。之後蔣經國更進一步推動政治民主化並且確立反共與「革新保台」路線,其中蔣經國除了任用更多臺籍人士進入中華民國政府高層外,同時還調離當時中華民國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王昇擔任巴拉圭大使[70]。1980年10月8日,在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上,蔣經國則將政治民主、經濟繁榮、民生均富、國防鞏固以及教育發達列為往後努力方向。1982年11月24日,在舉辦中國國民黨建黨88週年紀念大會上,蔣經國公開表示在精神和行動上都必須要有臥薪嘗膽的精神。

任用台籍人士[編輯]

為改善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形象,蔣經國晉升台籍將領陳守山出任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並晉升陸軍二級上將,成為「軍隊本土化」政策之先例。[71]

江南命案[編輯]

1984年10月15日,中華民國情報組織派遣竹聯幫人士前往美國刺殺《蔣經國傳》作者劉宜良,但是江南案隨即引起美國政府的極大不滿[72]。11月12日,蔣經國先是下令執行一清專案的掃黑行動並且逮捕將參與江南案的竹聯幫人士陳啟禮以及吳敦,1985年1月10日又下令逮捕涉嫌參與的國防部情報局局長汪希苓、副局長胡儀敏和第三處副處長陳虎門[73][74]。7月1日,蔣經國下令取消國防部情報局並且將原本的業­務與參謀本部特種軍情室合併,另外組織由參謀總長負責指揮的國防部軍事情報局,並且由陸軍八軍團司令盧光義擔任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局長。1986年6月18日,蔣經國分別任命蔣緯國和汪道淵擔任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以及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

政治民主[編輯]

1977年,在蔣經國第六任總統選舉之前,曾發生「中壢事件」。[2]:68後使得民間社會追求政治民主化要求逐漸增強。1979年12月,高雄市黨外運動人士發起追求民主政治的美麗島事件,成為20世紀後期臺灣影響深遠的民主示威運動[75]。隨後對於中華民國政府軍事審判被逮捕人士以及林宅血案使得黨外運動的訴求廣泛引起注意,對此蔣經國則指示不處死美麗島事件的被告以免激化衝突[76]。之後由於陳文成事件、江南案和十信案等事件發生、黨外運動人士透過發行政論雜誌要求政府全面落實民主政治言論自由,以及當時美國放棄費迪南德·馬可仕政權而使得1986年2月25日菲律賓人民力量革命成功,這使得蔣經國決定推動解嚴和自由化改革以應國際情勢和解決國內政治民主化要求[77]

對外政策[編輯]

1978年3月8日,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華國鋒書信,答應根據「上海公報」,願意「關係正常化」。[3]:285蔣經國說:「不承認尼克森與周恩來所簽訂的所謂上海公報為有效的法律文件。」[3]:285對於美國,蔣經國表示:「美國的友邦,特別是亞洲的自由國家對於美國的信賴感,因而受到很大的打擊。……但這種壓力,並沒沮喪和萎縮我們的士氣。」[3]:28512月15日,台北時近午夜,美國駐台大使奉命緊急約見蔣經國。[6]:525宋楚瑜秘書把蔣經國從夢中請起來,他始知美國卡特政府承認中共政權,他憤怒不已,五小時後,召開中常委緊急會議,下令三軍戒備,準備安撫人心。[6]:52512月16日10時正,發表聲明,指責美國背信,重申過去「三不」立場。[6]:525-526蔣經國函電宋美齡:

「頃美大使前來通知美『匪』定於明年一月一日建交另情續報兒」[27]:656

12月18日,函電宋美齡:

「前電計已呈閱美『匪』關係一事業於今(十八)日召開已召開三中全會會中一致贊同常會決定及緊急處分令連日以來雖國難當頭幸民心士氣昂揚可用並咸佑作理性的抗爭」[27]:657

12月19日,函電宋美齡:

「鍳於美『匪』關係既成事實必將有大批『匪』類赴美勢將嚴重影響大人之行動與安全兒經一夜不眠之深思極慮特馳電請示不知大人健康情形是否能考慮回國並候賜示兒」[27]:658

雖然美國對此蔣經國立即向美國突然決定斷絕外交往來作法表示嚴正抗議,之後發布緊急處分事項作為應對,其中包括軍事單位加強戒備、財經單位維持穩定措施以及進行中的中央公職人員選舉延期舉行。

1979年1月1日,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正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承認其合法統治中國大陸地區。1月5日,函電宋美齡:

「……頃奉大人除夕電諭美國今後之下場一定弄巧成拙稍隔時日必將產生極大之反作用大人在國家重大關鍵時刻必有適當措施比兒之所深知者並深信我國家之前程必將重獲光明敬請福安兒」[78]:3

1979年2月15日,蔣經國政府宣布設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以推展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後的關係。美國國會通過卡特簽署之《臺灣關係法》,美國對台灣安全表示重大關切。[3]:287美國保證將會繼續出售中華民國武器裝備,但是《臺灣關係法》對於兩者之間關係並未明確規範,美國仍然結束接觸中華民國政府,並自臺灣撤離部隊。同年底,美國結束《中美共同防禦條約》。[3]:287

1982年5月15日,蔣經國針對中華民國和美國之間關係,表示將會加強「合則兩利」之聯繫。1983年3月24日,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以及其妻子柯玉芝則飛抵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與蔣經國會面。

 
蔣經國在其任內所推動發展的F-CK-1經國號戰鬥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期間,開始暫緩計畫武力統一臺灣地區,轉而希望能夠與中國國民黨進行談判。1979年12月10日,蔣經國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四中全會上表示:「基於三民主義的憲政體制,絕不改變三民主義建設的規模,必再擴大;光復大陸的努力,決不稍懈。」並且公開反駁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提出的和談建議。1981年,由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實力增強,使得中華民國空軍的戰機性能已經不足以保衛臺灣;因此蔣經國推動中華民國建軍以來最大的自製武器開發案,發起鷹揚計劃以自製新一代超音速戰機。與此同時,蔣經國在同年10月7日在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上表示將不會與中國共產黨以及蘇聯政府進行談判,並且將會推動有關臺灣地區人才的發掘與運用。

1982年7月24日,中國國民黨重要人物廖仲愷兒子、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承志為爭取台灣回歸祖國,公開致電「經國吾弟」,要求基於雙方私人友誼關係,促成國共第三度合作,如果蔣經國同意,自當「束裝就道」。[6]:526希望中國國民黨能與中國共和黨再度展開談判。蔣經國對此緘口默言,逕由繼母宋美齡在紐約發表復「承志世侄」公開信,反勸廖承志作為回覆。[6]:5251983年,廖承志因為心臟病突發逝世後,談判要求因此結束。

 
1987年7月14日總統令,台灣地區自1987年7月15日零時起解嚴

晚年政局[編輯]

蔣經國對台灣內部政治立場極其民主和寬容,並很有耐心走向民主道路。[3]:290蔣經國統治晚期,開始解除反對中國國民黨之活動或言論限制,同時減少騷擾或逮捕反對派人士。

宋楚瑜余紀忠在1995年9月13日、9月26日分別接受陶涵訪談時稱,1986年9月28日,民主進步黨突破黨禁宣佈組黨,蔣經國未強力鎮壓,坐在輪椅上說:「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35]:45410月7日,蔣經國在中華民國總統府與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凱瑟琳·葛蘭姆談話時告知對方中華民國即將解除戒嚴並且開放組黨[79]。10月15日,蔣經國主持中央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以及動員戡亂時期民間社團組織兩項政治革新議題結論。之後中國國民黨開始進行《動員勘亂時期國家安全法》、《動員勘亂時期集會遊行法》與《動員勘亂時期人民團體法》的草擬工作,而儘管曾經遭到中國國民黨黨內對於大幅度開放自由權利適當與否的質疑,蔣經國對此則回應說:「解嚴後當然應該更寬,不能更嚴,否則就是換湯不換藥。」

1987年2月,蔣經國決定解嚴與開放政治團體活動,推動民主法治之進程。[6]:5267月,又解除港澳觀光禁令,並頒令外滙管制開放措施。[6]:5267月1日,中華民國政府公布《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7月15日上午零時,自1949年5月20日開始實施《臺灣省戒嚴令》,經過38年,終於解除。[3]:290蔣經國說:「解除戒嚴令,是為了促進這個地區的民主化。」[3]:290蔣經國正式明令改以《動員勘亂時期國家安全法》維持治安,不過金門馬祖則一直到1992年11月才正式解除戰地政務。7月15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召開,蔣經國指出實施民主以及《中華民國憲法》將能夠打擊共產主義,並且解嚴後的臺灣將會促進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理想實現。

1987年7月27日,蔣經國邀請12位地方父老茶敍,表達對各地民眾關懷,並交換意見。在會中,他說:「我在台灣住了四十年,是台灣人,當然也是中國人。」[54]:244蔣經國不止一次對親近的僚屬說:「離開家鄉三四十年的人,沒有人不想家的,這是人情之常。政府對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視,應樂觀其成。[80]」,並希望大家「超越一切地域、派系、小我利益之上,開闊心胸,把眼光放到大陸。」[81]

1987年9月16日,蔣經國主持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提議由5位中央常務委員組成專案小組並且盡快就民眾前往中國大陸探親問題的原則與意見審議,同時他也強調反共基本國策不變、光復國土目標不變以及確保國家安全原則不變作為基本前提。

1987年11月2日,宣佈開放大陸探親。[6]:526中華民國紅十字會開始受理臺灣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登記[82],藉此回應中國共產黨過去的統戰作法[83][84]。隨後又解除「報警」。[6]:526

1987年,蔣經國生前最後一次接受媒體專訪中說:「共產黨已經在改變,要迎合我們的立場,而不是我們去屈就它而變更立場。[35]:475-476」他相信,在臺灣完成民主化後,將推動中國大陸相同動力,或許數年之內就可見到功效[85]:18-23。蔣經國認為民主改革不可能重新回到專政時期,1988年又解除實施30多年的黨禁報禁限制,促使民眾得以要求政府改革。

逝世[編輯]

Wikisource-logo.svg

蔣經國晚年多病,主要是糖尿病日漸惡化引起視網膜模糊、腎臟發炎和雙腿肌肉壞死。[38]:437榮民總醫院診治,他的血糖含量很難接近正常。[38]:4371976年10月2日,收到宋美齡從紐約發來電報

「唯一方法是多休息與不為已甚彥云養病如養虎盼毋可勿視」。[86]

1982年2月3日,因糖尿病嚴重,蔣經國做了左眼視網膜手術,他意識到健康出了大問題,隨後,軍事工作完全交給郝柏村負責。[38]:416。1985年8月,蔣經國接受右眼白內障摘除手術(左眼已作過視網膜手術),並裝置人工水晶球。[6]:5261986年4月18日,蔣經國又患了「心房撲動致心律不齊症」(心律不整)而在臺北榮民總醫院裝置人工心律調節器。[2]:72

1988年1月12日,蔣經國中午在官邸約見李煥,談話兩個多小時。[2]:731988年1月1日,蔣經國坐在輪椅上主持中樞會議。[6]:5271月5日,預立遺囑。[6]:5271月13日早上7時30分,在大直官邸起床後突感身體不適,下午1時55分,大量吐血,下午3時50分辭世,終年79歲。[6]:527晚上8時8分,在司法院院長林洋港監誓下,由當時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的李登輝依《中華民國憲法》第49條宣誓繼任中華民國總統。[2]:73是晚8時,由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總統,旋即頒發奉行遺囑令和治喪令。[6]:527到了8時45分,電視臺突然畫面中斷正常節目廣播,數秒鐘之後[2]:72,正式公佈蔣經國逝世以及由李登輝宣示成為中華民國總統之消息[87][88]。蔣經國在遺囑中提到:

經國受全國國民之付託,相與努力於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業,為共同奮鬥之目標。萬一,余為天年所限,務望我政府與民衆堅守反共復國決策,並望始終一貫積極推行民主憲政建設。全國軍民,在國父三民主義與先總統遺訓指引之下,務須團結一致,奮鬥到底,加速光復大陸,完成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大業,是所切矚。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元月五日王家驊敬謹記述

李登輝 俞國華 倪文亞 林洋港 孔德成 黃尊秋 蔣孝勇

蔣經國逝世後,如同蔣中正決定暫時安葬在桃園縣大溪鎮,之後安置於離蔣中正暫厝地慈湖陵寢距離不遠大溪陵寢正廳。兩蔣都希望在統一中國大陸後,能夠將陵墓移往出生地奉化市。2004年1月,蔣方良曾經提議將兩蔣陵墓改移到位於臺北縣汐止市國軍示範公墓。最初訂在2005年春天遷移儀式,受到2004年蔣方良逝世影響,一直到2005年冬季才正式由蔣經國長女蔣孝章負責整起儀式。

李登輝致贈輓聯哀悼之

厚澤豈能忘,四十年汗盡血枯,注斯土斯民始有今日;

遺言猶在耳,億萬人水深火熱,誓一心一德早復中原。[89]

影響及評價[編輯]

 
在臺灣民宅旁的蔣經國銅像

蔣經國指揮軍民從大陳島撤退作戰,結果增強了政府「對經國先生個人的信賴」[3]:232。在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期間,組織國軍及退伍弟兄開闢及建設橫貫公路,贏得「全體國民的稱讚」[3]:239。時間愈遠,「也許更能看得出他的功績里程」[90][38]:308

蔣經國就任行政院長,權力上層人事結構「年輕化」、「本土化」和「專業化」[3]:273。所謂「本土化」是,「要多起用台灣省籍優秀人材」[3]:273。台灣省籍官員比例增加,如林洋港謝東閔邱創煥李登輝等。蔣經國致力推動基礎建設,例如翡翠水庫石門水庫十大建設南北高速公路台中港北迴鐵路原子能發電廠等)[3]:277

蔣經國宣布解除台灣省戒嚴令,間接促進台灣地區民主化[3]:290。解除報禁、黨禁;出現了多數政黨制,「發行報紙之自由」[3]:291。宣布向中國大陸開放,「准許回大陸探親」[3]:291

民進黨對蔣經國「很尊敬」,充分說明「經國先生的偉大」[3]:291。1985年,蔣經國曾聲稱家人「不能也不會」競選下一任總統,也「不能也不會」以實施軍政府的方式來統治國家[91]:523-524輿論認為聲明「顯示了他肅清陰霾,穩定政局的決心。」[92]

高玉樹認為,蔣經國必須對台灣1950年代初期的殘酷鎮壓負責。[38]:222

美國中央情報局報告指出,「高壓活動」明顯增加,引起台灣「民心轉為反對政府」[35]:229-230

人物紀念[編輯]

2012年,桃園縣政府將原先的大溪遊客中心重新整頓後設立經國紀念館,並結合大溪陵寢、復興賓館、慈湖陵寢、慈湖紀念雕塑公園等地標規劃為兩蔣文化園區。蔣經國在臺灣長期居住的七海寓所,則被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依照相關法規列為直轄市市定古蹟

而蔣經國的名稱也常用於臺灣道路等相關命名,例如桃園市經國路新竹市經國路臺中市大甲區經國路F-CK-1經國號戰鬥機、經國新城團結愛國眷村社區、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等。

家庭[編輯]

 
1937年11月,蔣經國與母親毛福梅、妻子蔣方良以及當年2歲的長子蔣孝文合影於南昌

蔣經國在蘇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和出生於白俄羅斯的法伊娜·伊帕奇耶夫娜·瓦赫列娃結識。1935年3月15日,兩人正式結婚。同年12月,生下長子愛倫,後蔣中正賜名蔣孝文;次年2月,再生一長女,小名愛理,後名蔣孝章[6]:495之後回到中國以後,法伊娜·瓦赫列娃便改名為蔣方良,並且為蔣經國生下了3個兒子和1個女兒。蔣方良先是在1945年於重慶生下蔣孝武,之後又在1948年時在上海生下蔣孝勇

章亞若原是國軍師長郭伯禮姨太太,年輕漂亮,因告狀使蔣經國見之而神魂顛倒。[6]:501章亞若與蔣經國同居懷孕後,被安置到桂林去住。[6]:501蔣經國兩心腹學生怕此事泄露影響主子聲望,路過桂林時想殺害她,被徐君虎(蔣經國老同學,贛南專員公署秘書主任)制止。[6]:5011942年,章在廣西省立桂林醫院私生一對雙胞胎,隨後離奇死亡,章孝嚴確信"母親是被謀害"而死,葬於桂林瑤山[93]遺下兩個小孩——章孝嚴章孝慈(跟母姓),被送回章亞若老家江西新建縣,由章之母親撫養。[6]:5012005年3月,章孝嚴決定改名為「蔣孝嚴」。

而傳記作家王丰則表示,蔣經國家中還長年照顧了一位義子邱明山,並且據傳蔣中正曾經將其取名為「蔣孝濱」[94]

蔣經國先後把與蔣方良生下之兒女送往國外留學,其中蔣孝章和蔣孝武甚至在美國結婚。蔣孝文、蔣孝武、蔣孝勇先後在1989年、1991年、1996年時病逝於臺北榮民總醫院。2004年,蔣方良亦於臺北榮民總醫院病逝。1994年,章孝慈在前往北京訪問時中風昏迷,1996年在台北過世。目前蔣經國有2個孩子仍然在世:蔣孝嚴為中國國民黨重要政治人物;蔣孝章與兒孫一起定居美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