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呈祿[編輯]

 
 
 
林呈祿

林呈祿(1886年6月27日-1968年6月16日),日治時期曾改日本名字林貞六(はやし さだろく)。台灣桃園縣大園人,報紙編輯。日治時期台灣民主自治運動的鼓吹者,曾任《台灣青年》、《台灣》、《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興南新聞》等報章雜誌社幹事,1923年因治警事件被捕,他也是戰後台灣東方出版社的社長,台灣推理小說的催生者。

生平[編輯]

林呈祿為林本源家族成員之一,父親林振威受雇於此,職位為大園地區的收租總官。然而1895年(明治28年),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其三哥因參與抗日而被日軍殺害;1896年(明治29年),其父親為保釋鄉民,因語言不通而遭日警殺害,當年他只有10歲。1905年(明治38年),林呈祿考入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三年後畢業並進入台灣銀行服務。 1910年(明治43年),林呈祿通過普通文官考試,從教育界轉為法律界,被分發至台北地方法院任職。 1914年(大正3年),林呈祿辭職並前往日本明治大學就讀法科。 1917年(大正6年),林呈祿畢業之後曾短暫在中國湖南省立政治研究所擔任教授。1918年回日本東京後,他就積極投入台灣自治運動,並身兼「啟發會」與「六三法撤廢期同盟」的組織幹部。1918年(大正9年),旅日士紳與留學生成立新民會,此時林呈祿除了是創會幹部,同時擔任該會機關刊物《台灣青年》的主幹(即總編輯),並藉由《台灣青年》、《台灣》等雜誌於東京鼓吹台灣民主運動,抗議台灣總督府不受日本法律約束的專制。1921年(大正10年),成為台灣文化協會的創會理事,而當時林獻堂等人發動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請願書也是出自他的手筆。1923年,他更於日本東京成立台灣議會期成同盟,並經由友人在台廣為召募人員;該組織被台灣總督府視為非法,不但全台搜捕該組織成員,且委託東京警方逮捕林呈祿,該事件稱為「治警事件」。

被釋放的林呈祿,仍繼續從事台灣民主運動。1926年,回台定居的他仍任《台灣新民報》等報的編輯及董事等職。1940年(昭和15年),其剛升上《台灣新民報》的常務董事兼總經理時,為避免《台灣新民報》被台灣總督府強迫與其他報社合併,將《台灣新民報》改名為《興南新聞》。1941年(昭和16年),出任台灣總督府評議會皇民奉公會文化部長。戰後,他退出報業與政壇,專心文化工作。1945年,他被中國國民黨聘為《台灣新生報》董事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顧問。1945年,他與游彌堅范壽康等人創辦台灣東方出版社,自己先任社長、後任董事長。

1968年6月16日,林呈祿逝世,享年83歲。子林益謙,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曾任台灣總督府書記官及曾文郡郡守。給

林呈祿 1886—1968

報人,號慈舟,桃園大園人。父振威,服務林本源租館,被日警殺害。1905年考取國語學校國語(日語)部,1908年畢業,任職臺灣銀行。數月後轉任大坵園公學校教職,1909年進臺北地方法院擔任雇員,翌年,以榜首考取普通文官考試,以法院書記官資格分發臺北地院統計部門。1914年到日本明治大學法律科就讀,同年畢業,進高等研究所。1917年到大陸湖南任省立政治研究所教授。1918年回日本。1918年參加林獻堂等組成的「啟發會」,欲撤廢「六三法」。1920年與蔡惠如組織「新民會」,擔任機關刊物《臺灣青年》總編輯。主張自治路線。以「臺灣議會設置」取代「撤廢六三法」做運動路線。1921年起草〈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文〉,「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任理事。1922年《臺灣青年》改組為《臺灣》,任總編輯。1923年在東京成立議會設置的組織,總督府視為非法,而於年底發動全島大檢舉,是為「治警事件」。《臺灣民報》創刊,擔任總編輯。1926年《臺灣民報》獲准在臺印行,林呈祿返臺籌備。1927年文化協會分裂,左傾,《臺灣民報》隨右派脫離,成為「臺灣民眾黨」的機關刊物。1932年《臺灣新民報》日刊出刊,林呈祿仍任總編輯。發行量曾達五萬份以上。1941年改為《興南新聞》,林呈祿接任常務董事兼總經理,但已無可作為,1944年被合併。二十多年以來,林呈祿一直擔任總主筆、總編輯的職務。1945年任《臺灣新生報》董事,1945—1967年擔任「東方出版社」社長與董事長。1968年以血管硬化去世,享年八十三歲。(郭啟傳)

資料出處: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 國家圖書館 民國92年12月 頁243-244
參考資料來源:
  • 林進發《臺灣人物評》頁210,臺北赤陽社,昭和四年(1929)。
  • 婁子匡〈幸福報人林呈祿〉,《臺北文獻》6-8民58.12。
  • 莊永明《臺灣百人傳一》(臺北:時報,2000)。
  • 莊永明《臺灣紀事》頁510,時報文化,1989.10。
  • 《臺灣人士鑑》(臺灣新民報社)頁224,昭和九年(193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