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理國[編輯]

 
 
大理國
Dablit guaif
  937年-1095年
1096年-1253年
 
{{{common_name}}}位置圖
大理疆域圖(左下墨綠色)
首都 羊苴咩城(今大理市)
常用語言 白語漢語
主要宗教 佛教
政體 君主制
皇帝(共22位)
- 937-944 開國皇帝 段思平
- 1251-1254 滅國皇帝 段興智
歷史  
 - 取代大義寧 937年
 - 高升泰建立大中 1095年
 - 大理段氏復國 1096年
 - 亡於蒙古帝國 1253年
今屬於 中國中國雲南省、部分四川省、部分貴州省
緬甸緬甸

大理國白語Dablit guaif,937年-1095年,1096年-1253年)是位於中國雲南周邊地區由白族段思平建立的政權。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現在的中國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及寮國越南的少數地區。

唐代時期西洱河地區的諸部落在唐的扶植下建國南詔。唐末時期鄭買嗣篡南詔建大長和。經歷了幾十年戰亂之後大理國於937年由段思平建國。大理都城羊苴咩城(今雲南省大理市),國號大理,以其尊崇佛教,又稱妙香國[1]。羊苴咩城也就改稱大理城。1095年高升泰改國號為大中國,1096年高升泰在死後歸政於段正淳,史稱後理國[2]。1253年,蒙古帝國忽必烈(即後來的元世祖)「革囊渡江」征雲南,滅大理國,後建雲南等處行中書省,原大理國王段氏被任為大理世襲總管。

大理國滅亡後,蒙哥汗三年(1253年),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置大理路,轄境包括現今大理洱源巍山祥雲永平,以及姚安大姚保山騰衝等地。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將大理路改為大理府(雲南內地共設有助個府),轄境相當於現在的大理、祥雲、賓川、洱源、雲龍等縣。這當中,作為洱海周圍的大理縣也數易其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太和縣,1913年改名大理縣

 

歷史[編輯]

崇聖寺三塔

雲南歷史

史前時期
滇國 BC 278–AD 115
漢朝治滇歷史

三國六朝治滇歷史

隋唐治滇歷史

南詔 738–902
後三朝 902–937

大理國 937–1253

蒙元治滇歷史1253–1382

明治滇歷史 1382–1661

清治滇歷史 1661–1912

中華民國治滇歷史 1912–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滇歷史 1949至今

建國[編輯]

段思平先祖為武威郡人,始祖段儉魏,佐南詔大蒙國蒙氏為清平官,為東漢武威太守段穎的第17代子孫,六傳至段思平。思平為幕覽(小府副將),後因戰功,成為通海節度使。公元929年,楊干貞趙善政之位,建大義寧,改元興聖, 其弟弟楊詔指段思平有帝王之相。在疑懼下,楊干貞急欲追殺段思平。

在被楊干貞追殺期間,段思平曾到秀山神祠占卜得到啟示,藏匿在自己舅父的部族中。會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關係密切,派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和軍師董迦羅前來加以保護。

公元930年,楊干貞的位置被其弟楊詔所篡,楊詔得位後,改元大明[3]

段思平向東方的黑爨三十七蠻部借兵,會於石城,以董迦羅為軍師,討伐楊干貞,所向皆克,遂進攻大理。

當時楊詔等陳兵據橋,段軍不能通過。當晚段思平在睡夢中得到三個夢境:「人無首;玉瓶無耳;鏡破」,感到大惑不解,其軍師董迦羅指段思平的夢境乃天大吉兆,因為「君乃丈夫,去首為天;玉瓶去耳為王;鏡破則無對者」,因而軍心大振。是日,段軍找到一名浣紗婦女,指引段軍適合大軍渡河的地點,曰:「人從我江尾,馬從三沙矣,爾國名大理。」

段思平大軍按照浣紗婦女的指引,渡河成功,楊詔兵敗自殺,楊干貞知道兵敗消息後棄城而逃,為段思平軍所擒,大義寧滅亡,段思平卽位,建號大理國,建元文德,仍都大理。

大理與宋關係[編輯]

目前能查到大理國與宋朝的相關史料並不是很多,內容主要也以經濟關係為主,有時甚至會中斷貿易。 整體來說,大理與宋朝關係並不密切。除1115年段和譽曾派使請求冊封,次年宋封段氏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王等。

大理與吐番關係[編輯]

高氏掌權[編輯]

1080年,楊義貞弒大理皇帝段廉義,自立為帝,因高升泰受其父高智升之命滅楊義貞,擁立段壽輝為大理皇帝,並因平亂有功升為鄯闡,隔年高智升與高升泰父子以天變為不祥理由,逼迫上明帝段壽輝退位出家,並擁立段正明繼位。由於段正明在位時,掌大權仍是高升泰,甚至在1094年廢了段正明,並自立為帝。1096年,高升泰基於雲南諸部反對的理由,在臨終囑咐其子高泰明還政段氏,於是高泰明擁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為大理皇帝,但在後大理國時期仍佔有重要地位直到後大理國滅國。

大理蒙古戰爭[編輯]

由於孝義皇帝段祥興在位期間,正值蒙古大舉南侵之時,此戰爭造成大理國大敗,而當時派出的大將高禾也因此而戰死。雖說當時蒙古軍後因窩闊台死亡而暫時退兵,但1251年段祥興駕崩時傳位給他的兒子段興智,隔年蒙古再次攻打大理,最終不僅相國高泰祥戰敗被殺,段興智逃至鄯闡,蒙古大將兀良哈台攻下鄯闡,並生擒段興智,滅了大理國,蒙哥為表示自己的仁慈而封段興智為世襲總管。

滅亡[編輯]

大理國雖然滅亡,但直到1257年年成立雲南等處行中書省為止,段氏仍然是大理故地的統治者,到段俊時段氏更壟斷雲南行省平章政事一職。

末時,段氏大理總管與元梁王衝突升高,甚至在1343年發生戰爭。後在興之時謀求獨立,但遭到藍玉沐英的進攻而化為泡影。

統治者及年號[編輯]

政治制度[編輯]

大理國政治制度,多因襲南詔舊制,加強文官統治。國君稱「驃信」,宰相稱「清平官」,有坦綽、布燮、久贊、彥贊。其中彥贊為大理所增設。清平官下有「九爽」。

文化[編輯]

儒學[編輯]

佛教[編輯]

由於在南詔後期時,佛教開始興盛,到大理國時期達到極盛,並崇尚佛教密宗阿利僧派,所開筵席全是素食,甚至大理國國王22代,就有7代國王禪位為僧。在1976年清理重要寺院崇聖寺的主塔時,甚至在塔頂發現和唐代八世紀造像風格相同的觀音像,這說明了大理受到佛教的影響非常深遠。

張勝溫畫梵像,縱30.4 cm×橫1636.5 cm,繪於約1173-1176年,國立故宮博物院

行政區劃[編輯]

大理國後期廢除了節度都督的軍事轄區,對其他建制略作了調整,設置八、四、四

 

段思平[編輯]

 

 
 
大理國太祖
概要
姓名 段思平
廟號 太祖
諡號 神聖文武帝
政權 大理國
在世 893年-944年
在位 937年-944年
年號

文德:938年-?

神武:?-944年

段思平(893年-944年),白族人,大理國的建立者,其家族世代為南詔武將.父為段寶龍。思平因為累積軍功而升任為大義寧通海節度使。楊干貞趙善政之位,干貞之弟楊詔譖思平有帝王之相,干貞於是追殺思平。會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友好,派人接思平,思平之弟思良和軍師董迦羅前來加以保護.思平向東方的黑爨三十七蠻部借兵,討伐楊干貞。937年,滅大義寧,建立大理國,建元文德。仍都大理,年號神武。天福三年封董迦羅為相國,封高方為岳侯。在位期間實行封建分封制,設立八府、四郡、三十三部,社會生產力獲得發展。死後諡號神聖文武帝廟號太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