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淦[編輯]

 
 

楊文淦
導演
國籍  中華民國
出生 1928年2月26日
 中華民國江蘇徐州邳縣
逝世 2014年8月1日(86歲)
 臺灣臺北
職業 導演
教育程度 政治作戰學校
配偶 已婚
兒女 女:楊起鳳
子:楊宗穎
一女
獎項 第7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策劃
第25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
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楊文淦(1928年2月26日-2014年8月1日[1]),臺灣導演,曾獲第7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策劃、第25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

 

 

生平[編輯]

楊文淦1928年生於江蘇徐州邳縣,1949年來臺,畢業於政工幹校心戰教官班第一期[1]。1950年代,他被龍芳延攬進臺灣省電影製片廠做編導[2],任職臺製廠期間製作過大量的新聞影片及紀錄片[1],被譽為「臺灣紀錄片之父」[3]。他所導演的《八七水災》歷時數年完成,是臺灣電影史上第一部以新聞報導方式記錄災情的紀錄片[4]。其導演作品、以台灣製茶業為主題的《龍井鄉》,於1969年獲得第15屆亞洲影展第7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他本人亦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策劃的肯定。1988年,他又以《暮鼓晨鐘》奪得第25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導演獎[1]。終其一生,他所導演的紀錄片多達五百餘部[4]

除拍攝紀錄片,楊文淦亦執導過十九部劇情片[4],如柯俊雄張美瑤張小燕主演的《梨山春曉》(1967),以及張美瑤、劉明夏台鳳張冰玉主演的《小鎮春回》(1969)。在拍攝《梨山春曉》時,一場動員直升機空拍的戲,因當時正沉浸愛河的男女主角一直沒對到鏡頭,導致直升機盤旋過久,楊文淦與攝影師從機上跌落山溝,次日才獲救[5]。楊文淦還曾跨足電視圈,執導梁修身主演的中視電視劇《彩鳳曲》(1971)[1]。當時梁修身初入演藝圈即挑大樑,表現欠佳,引發換角之議,惟楊文淦力挺梁修身繼續演出,因此梁修身尊楊文淦為其啟蒙恩師[6]

楊文淦晚年罹患攝護腺癌糖尿病,2014年8月1日因腎衰竭病逝於臺北榮民總醫院,享年八十六歲。他育有一子二女[1],其女楊起鳳[4]聯合報影劇記者。

製片作品[編輯]

導演作品[編輯]

  • 八七水災(紀錄片)
  • 梨山春曉(1967)
  • 龍井鄉(1968,紀錄片)
  • 小鎮春回(1969)
  • 吾愛吾妻(1970)
  • 春宵花弄月(1970)
  • 四海一家(1971)
  • 彩鳳曲(1971,中視電視劇)
  • 威猛金龍(1974)
  • 花開春暖(1976)
  • 宵待草(1987)
  • 暮鼓晨鐘(1987,紀錄片)
  • 中華文物—太極拳(1990,紀錄片)
  • 裱褙的藝術(1991,紀錄片)

策劃作品[編輯]

  • 龍井鄉(1968,紀錄片)
  • 大輪迴(1984)
  • 紅粉情佳人(1987)
  • 豪門聖女(1997)

編劇作品[編輯]

  • 吾愛吾妻(1970)
  • 威猛金龍(1974)
  • 花開春暖(1976)
  • 中華文物—太極拳(1990,紀錄片)
  • 裱褙的藝術(1991,紀錄片)件
  •  

  • 金馬獎大導演、紀錄片教父楊文淦辭世 「小鎮春回」
    等好片遺留人間

  • Wow!NEWS-2014年08月04日 下午18:26

金馬獎大導演、紀錄片教父楊文淦辭世  「小鎮春回」等好片遺留人間

台灣電影「紀錄片之父」,金馬獎最佳導演楊文淦,八月一日病逝台北榮總,享壽87歲。拍攝500多部紀錄片與19部電影的他,在金馬、亞洲各大影展均獲最高榮譽得獎無數。執導的電影「梨山春曉」、「小鎮春回」在60年代上映時,創下首映就擠爆戲院,大排長龍買不到票的盛況,並囊括金馬、亞太影展雙料最佳影片,2度獲總統蔣中正及李登輝親自接見,是電影圈一代資深大師。

金馬獎才剛辦完50周年,但導演楊文淦從事電影工作卻超過一甲子,他培育幕前幕後人才無數,包括張小燕、柯俊雄、張美瑤、梁修身及湯志偉、郭小莊、巴戈、恬妮、岳陽等都是他的得意門生,拍過「梨山春曉」、「小鎮春回」、「漁家女」、「吾愛吾妻」等19部電影,及500多部紀錄片,晚期則擔任作家。

政工幹校心戰教官班第一期畢業的他,精通編劇、導演,執導過舞台劇,也拍過中視電視劇「彩鳳曲」,他最擅長將台灣在地文化精神傳達進影片,他拍的紀錄片幾乎年年囊括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除了「龍井鄉」拿下國內外大獎,他更花了長達數年時間完成「八七水災」紀錄片,是台灣第一部以新聞方式完整呈現紀錄災情影片,堪稱是台灣「紀錄片教父」。

他拍攝的紀錄片「龍井鄉」及劇情片「小鎮春回」在第七屆金馬獎一舉拿下最佳紀錄片導演及最佳劇情片雙料大獎,「小鎮春回」還同時抱回4座金馬並代表台灣參加亞太影展競賽,獲得最佳影片,是當年國片最大贏家,他多次代表國家到海外參賽,為電影圈創下不凡的紀錄,獲總統及副總統、行政院長等接見,是台灣之光。

楊文淦一生熱愛台灣文化,他拍的電影及紀錄片中都少不了推廣及發揚台灣在地文化精神,是國內第一位把台灣之美融入劇情的導演,他執導的「梨山春曉」講述台灣六十年代農業建設,農村的風光全在影片中。他也是國內第一位將台灣茶農文化融入影片中的導演,紀錄片「龍井鄉」就講述台灣茶葉奮鬥史,「小鎮春回」則是以喜劇方式帶進台灣推動的農村改革溫馨喜劇,電影採用大量實景,首映就破了票房紀錄。

他離世前包括梁修身、胡藝芬等多位學生專程到院見他一面,家屬表示,他離世時面容平靜安詳,一生熱愛的電影也完成傳承,將於8月21日上午11點20分於台北市立第一殯儀館懷德廳舉行公祭,但挽拒奠儀、花籃,會以溫馨方式進行,希望演藝圈及好友們一齊來送他最後一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