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之變[編輯]

 
 

天京之變」又稱「天京事變」,也有學者稱作「楊(秀清)韋(昌輝)內訌」或「楊韋事件」,是一次太平天國領導層的嚴重內訌。發生於中國清朝後期的1856年,地點在首都天京(今江蘇南京),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及燕王秦日綱在此事件中被殺,另有約二萬人喪命,包括翼王石達開的全族(石達開本人逃出)。「天京事變」被視為導致太平天國失敗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亦是太平天國由盛而衰的轉捩點。

 

背景[編輯]

1851年,天王洪秀全在「永安封王」時,命其他四王歸東王楊秀清節制。自從南王馮雲山及西王蕭朝貴相繼戰死後,權力更加集中在東王一人身上。

在太平天國前期,實權由軍師掌握,天王雖然地位在各王之上,然而在制度上是一個虛位元首,實際權力在正軍師東王楊秀清手上。另外重要的是,洪秀全在1848年承認「天父下凡」附身楊秀清後,楊不時假託「天父下凡」發令,連洪秀全也要聽從「天父」之令。

在定都天京後,東王與其他諸王的關係日趨緊張。北王曾因下屬犯錯而被東王下令杖責,北王韋昌輝的族兄因為跟東王寵妃之兄發生財產爭執而惹怒東王,東王叫北王議罪,北王被迫把族兄五馬分屍。翼王石達開的岳父黃玉崑因公事開罪東王,被杖刑三百,革去爵位及降職,同一事件亦令燕王秦日綱及另一高官陳承瑢被東王杖刑。即使是天王,也多次被所謂「天父下凡」的「天父」東王以杖刑威嚇。由於東王權大,眾人往往敢怒而不敢言。[1]

經過[編輯]

1856年6月20日,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欽差大臣向榮江南大營,解天京三年之圍。向榮在8月9日死後,其死訊不久便傳入天京,東王楊秀清見當時太平軍形勢大好,權欲極度膨脹。[2]

1856年8月,東王楊秀清假稱「天父下凡」,召天王洪秀全到東王府。天父「上身」的東王對天王說:「爾與東王均為我子,東王有咁(粵語,意為「這麼」。)大功勞,何止稱九千歲?」洪秀全說:「東王打江山,亦當是萬歲。」「天父」又問:「東世子豈止是千歲?」洪說:「東王既萬歲,世子亦便是萬歲,且世代皆萬歲。」「天父」大喜說:「我回天矣。」[3]

「天父」要求洪秀全把東王楊秀清由「九千歲」封為「萬歲」,洪秀全當時假裝同意,為表示慶賀推延至楊秀清生日(公曆當年9月23日)時正式封萬歲。洪秀全其後密詔,要領兵在外的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等人誅殺楊秀清。還有一說,此時北王韋昌輝請求天王誅殺東王,天王不肯。及陳承瑢後來向天王告密,謂東王有弒君篡位之企圖,天王密詔北王、翼王及燕王鏟除東王。[4]

北王韋昌輝率三千精兵趕回天京,9月1日夜在城外與燕王秦日綱會合,陳承瑢開南門接應。[5]眾軍在凌晨突襲東王府,東王被殺,東王府內數千男女,包括東王妻妾五十四人同被殺盡。其後天王洪秀全和北王韋昌輝合演雙簧,天王下詔斥責韋昌輝、秦日綱,佯稱韋昌輝擅殺有罪,宣布他們每人將被杖責500,誘使東王楊秀清屬下臨觀,約有6000名東王部屬在棄械後被騙入天王府遭到殺害。北王以搜捕「東黨」為名,大殺異己,平民也不能倖免。總計被殺的軍民約有兩萬餘人。

翼王石達開9月26日到天京,進城會晤北王韋昌輝,因韋昌輝大開殺戒,石達開亦有部屬在亂中被殺,責備北王濫殺之事,兩人不歡而散,韋昌輝遂將二人見面之詳情稟報於天王,天王頓起殺心[來源請求],石達開見勢不妙,連夜匆忙縋城逃出城外。北王未能捉拿翼王,在天王的密令之下[來源請求],盡殺翼王家屬及其王府部屬。翼王從安慶起兵討伐北王,求天王殺北王以謝天下。天京以外的太平軍大多支持翼王。

由於害怕再起兵變,天王派人當眾譴責韋昌輝:「你跟我若不是東王,就沒有今天,我本來沒有殺他之意,現在已經捕殺了東王,他東王的屬下無辜,你又把他們全部殺害,豈不是傷了天父好生之德?你應該寬容縱放,比較好。」把罪責全然推給北王,假惺惺地自當「好人」。韋昌輝聞言大怒:「我為他除掉了大害,如今反過來責備我,是想沽名釣譽嗎?」[6]北王在勢急下攻打天王府,但最終敗於效忠天王的將士,北王韋昌輝於11月2日被殺,其首級被函送安徽石達開營中驗收;其幫兇燕王秦日綱及陳承瑢不久亦被處死,天京事變告一段落。

後來天王撤銷了楊秀清的圖謀篡位罪名。一八五九年,洪秀全接受堂弟洪仁玕的建議,為進一步安撫楊秀清的舊部,彌補信仰危機,挽回人心,將九月二日(『天曆』七月二十七日)楊被殺之日定為「東王升天節」。

影響[編輯]

天京事變後,太平天國內人心極度渙散,軍事形勢逆轉,清軍陸續在各戰場得勝,太平天國的控制區大為縮水,即使後來太平軍攻下江浙一帶,形勢上也一直處於下風。

北王韋昌輝死後,翼王石達開執政,天王洪秀全開始重用其洪氏兄弟以牽制石達開,導致石達開在1857年帶領大軍出走,更令太平天國雪上加霜。

太平天國初期由軍師主政的政制,在天京事變及翼王出走後已名存實亡。後期的太平天國,天王雖然掌握了實權,然而當時的政府架構頗為混亂,加速了太平天國的滅亡。

天京事變是洪秀全一手策劃,秘密操控,目的是消滅東王楊秀清的勢力,進而鞏固自己天王統治勢力的一場政變。天京事變使太平天國元氣大傷,短短幾個月時間,失去東王,北王,燕王,翼王及其大量精銳兵力,給清軍特別是湘勇以喘息之機,得以重振旗鼓,捲土重來。太平天國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

歷史疑團[編輯]

有人認為楊秀清「逼封萬歲」一事並不真確,只是洪秀全殺楊的藉口,[7]當時太平天國刊行的《天父天兄聖旨》也沒有提及此事,但至今未有足夠証據支持「無逼封萬歲」說。

參考文獻[編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