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八婆粵語用來形容好管閒事女子的俗語,是一個帶有高度貶義的詞語,甚至可視作粗言。在其他華人社會中,這種人一般被稱作「長舌婦」。

「八婆」的來源不確定,有多種不同的講法,而且這些講法都難以追查來源。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指「八婆」其實就是「愛諸事八卦的女人」的簡稱。另一個說法,則牽引到日常用語「三姑六婆」,指是「三姑六婆」裡的六婆再加上另外兩個「婆」,又或是「三姑」加上「六婆」,但因為中間有一個相同,所以合稱為「八婆」。但總的來說,都是一些愛說是非的女性。亦有一種說法,指「八婆」這詞源於開埠初期一個名叫朱燕的人。這個朱燕在家中排行第八,人稱「八婆」,是富商何東家族的一名傭工,後被發現將何東家族的秘密售予英國商人,被當時華人所指責,於是泛稱好管閒事的女子為「八婆」。

亦有指,八婆一詞是源於每年三月八日的婦女節;因為婦女節在三月第八天,故有此稱。

「八婆」與台灣人一般所稱呼的「三八」並不相同,因為「三八」指的其實是那些惺惺作態的女性。

 

三八台語對扭捏作態、過度做作且令人感到噁心的女子之貶稱,台灣羅馬式拼音為sam-pat 。

有關「三八」一稱,指當初中國剛開港通商時,只開放外國人每月8號、18號、28號可以進城,其他時間必須待在城外特定區域居住及限定與中國特定商賈進行交易,因此少見到外國人的本地人稱呼外國人進城為「看三八」。

香港,由於「三八」與當地人稱呼令人討厭的女生作「八婆」的叫法相近,香港人往往會把兩者視為同義。這在港產片的中文字幕中很常見,對白裡角色講的是「八婆」,但到字幕上卻變成了「三八」,但這兩詞彙的意思不盡相同

“三八”的由來
晉江鄉訊200期 林兆明

閩南一帶有一句俗語“三八”。這是一句罵人的話,意思是指那些不正經或者行為、語言等方面不符合禮儀、道德規範的人。“三八”這句俗語是怎么來的呢?
清 朝末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腐敗的清政府懾于八國聯軍的壓力,被迫與八國聯軍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並開放寧波、上海、青島、廈門、廣州等五個港口為 通商口岸。從此,外國侵略者肆意在中國土地上橫行霸道。那時,廈門、泉州等地也駐有許多外國鬼子,每逢三、八的日子,外國鬼子就成群結隊到處橫行,有的開 著汽車在路上橫沖直撞,有的攔劫婦女施以強暴,有的拿中國人作為靶子練習射擊,有的借酒瘋毆打行人……真是無惡不作。中國民眾對此行徑非常痛恨,所以一見 外國鬼子就說“三八鬼子又來了”,趕快逃避。
后來,“三八鬼子”這句話一直流傳下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為了簡便,就縮為“三八”。凡是遇到那些行為不端,語言粗魯、不遵禮儀的人,人們就說︰“這個人真‘三八’。”
  (福建僑聯網 2002年4月4日 16:13:5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