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餅

月光餅1840年代香港出現,在台灣被稱為窮人月餅[1],由於當時物質缺乏,窮人買不起廣式月餅等昂貴應節食品,便以月光餅代替。

香港的月光餅的材料是白砂糖麵粉,形似炒米餅,入口溶化,味道似雲片糕。台灣的月光餅的材料以地瓜芋頭為主[2]。作家琦君曾在《煙愁》〈月光餅〉一文中描述過月光餅:「月光餅做的很薄,當中夾一層稀少的紅糖,面上灑著密密的芝麻。供過月亮之後,拿下來在平底鍋裡一烤,扳開來吃,真是又香又脆。」

月餅的起源,在民間有一種流傳,就是在元朝末年時,元朝的蒙古人怕漢人造反,不准民間私藏武器,規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十戶供養一名兵丁,漢人想起來反 抗,卻苦於無從傳遞消息。所以,便想出了一計策,把起義的時間寫在一紙條上,上面寫,八月十五殺元兵,家家戶戶齊動手,卻對外說是今年要有冬瘟,除非家戶 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否則難避免。於是民眾紛紛購買月餅來吃,回到家中,掰開月餅,才發覺裡面藏著張條子,於是紛紛起來反抗統治者,這個中秋吃月餅的 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明清以後,月餅的製作又隨地域不同,分出多種各異口味的月餅來。一般客家地區民眾,所買的月餅 也還是以蘇式月餅、廣式月餅、京式月餅為多,並沒有專屬或特有客家味的月餅,僅在早年時,有以蕃薯或芋頭為餡,類似蘇式月餅外皮,白色的餅皮,上有兩排小 點,中央有一紅點表示喜氣。但也有人自製「發粄」以替代月餅,同時也取其好口彩,吃發粄,象徵發財,所以客家人所吃的月餅,與其他漢族大同小異。



  中壢地區在早年時,因為經濟還不是很好,在菜市場或是一般餅店中,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利用豆沙所做的平沙餅,後來也受到其他客家區做月餅的影響,才也在市場 或一般餅店中,買到客家式的月餅。更特殊的是,中壢地區或龍潭地區有不少部隊,臨近桃客或火車站的一些文具店,以往也都會兼賣月餅,提供一些部隊的官兵在 購物時,無需再到其他餅店購買月餅的麻煩。



 客家人除拜月亮之外,若當地有供奉太陽星君的廟兼祀太陰娘娘,也會在八月 十五日這天到廟裡為太陰娘娘祝壽,以苗栗頭份的太陽宮為例,每年中秋為太陰娘娘祝壽的活動包括奏表祭拜,念經祝壽,舉行月光晚會,誦血盆經等等,中午則辦 酒席宴請祝壽的信徒,可惜在桃園南區的客家庄,並無法見到這一過中秋節的活動。



 

也據地方一些耆老說,蕃薯餅又稱地瓜餅、中秋餅、月光餅,這是古早時代,因為吃不起昂貴的廣式月餅所研發出來的產品,早年物質缺乏,沒有棗泥、豆沙,換成蕃薯、芋頭餡,剛烤好的月餅是香甜酥鬆,讓人吃了回味無窮。 







糕餅類特色介紹:



1.地瓜餅(月光餅): 古早大溪之中秋月餅。



2.婚喪囍慶漢式餅乾訂製。



3.年初與年尾之「斗糕」上市。



4.正月十五之餅卷、米糕龜、米捲、鳳片龜上市。



5.七月十五之彎糕串、彎糕、必桃仔、毛杏、麵龜、麵桃。



6.八月十五之地瓜餅、平沙餅、蛋黃酥、月餅上市。
 
 
 

月光餅由來

 

月光餅的故事

  據說在元朝的時候,元人把每二十戶人家編成一組,稱為一「甲」。而擔任「甲主」的人,一定是蒙古人,其他的漢人居民就是甲主的奴隸。漢人在這種生活之下,過得苦不堪言,每個漢人的心中,都積著非常多的怨恨,但是大家卻都不敢反抗。

 

   元順帝繼位之後,每天都過著荒逸的生活,政事弄得亂七八糟,軍隊也疏於管理,兵士們都快要忘記馬要怎麼騎了。漢人看到這種情形,察覺到元朝滅亡的日子就 快要來了,於是,有些想恢復漢人威風的人,就開始偷偷計畫著推翻元朝的事。大家為了私底下要一起討論,在做圓餅的時候想到:「我們可以在圓餅中放入紙條, 做為傳遞消息的工

具啊!」於是,漢人就向甲主請求:「可以做一種圓餅,希望在今年月亮最圓的時候拿來祭拜天地,為大汗和甲主祈褔。」

 

  後來,漢人開始忙著做圓餅,而且,也偷偷地收集棍棒,並在圓餅中夾了一張紙條。收到圓餅的漢人,打開圓餅之後,發現裡面有一張『八月十五滅韃子』的紙條,就開始準備。於是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這天,都要吃圓餅。據說,這就是月餅的由來。

  也據一些地方的說法,蕃薯餅又稱地瓜餅、中秋餅、月光餅,這是古早時代,因為吃不起昂貴的月餅所研發出來的產品。而地瓜餅(月光餅)就是 古早大溪之中秋月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