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


黃帝
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系列條目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黃河文化 長江文化
傳說時代
三皇五帝

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

約前17世紀–約前11世紀

前11世紀
|
前256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
東周
前770–前256
春秋 前770–前476
戰國 前476–前221
前221–前207
西楚 前206–前202

前202
|
220
西漢 前202–9
9–23
玄漢 23–25
東漢 25–220
三國
220–280

220–266
蜀漢
221–263

229–280

266-420
西晉 266–316
東晉
317–420
十六國
304–439



420
|
589

420–479
北魏
386–534

479–502

502–557

後梁
555–587
西魏
535–557
東魏
534–550

557-589
北周
557–581
北齊
550–577
581–619
618–907
武周 690–705
五代十國 907–979
(契丹)

916–1125

西遼
1124-1218
定難軍
881–982

西夏
1038-1227

960
|
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1115-1234
大蒙古國 1206–1271
1271–1368
北元 1368–1388
1368–1644
南明 1644–1662
後金 1616–1636
1636–1912
中華民國 1912至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至今
中華民國
(台灣)
China.svg 中國歷史年表

三皇五帝夏朝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帝王」。從三皇時代到五帝時代,歷年無確數,最少數千年。近代考古在中原地區發現的裴李崗文化賈湖文化等,從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已經進入農業社會,其中出土的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與約3,0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有類同和相似之處。三皇五帝是中華上古傑出首領的代表,惟歸誰人說法眾多。基本上,無論是按照史書記載或者中國神話傳說,都認為三皇所處的年代遠早於五帝的年代。大致上,三皇時代距今久遠,或在4,000至5,000年至7,000至8,000年前,乃至更為久遠,時間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時代則距夏朝不遠,在4,000多年前。

 

歷史

想像的倉頡畫像

三皇五帝屬中國上古時期,距今久遠,少有當時的文字實物資料流傳,主要靠傳說流傳至今,因此這段歷史對於後來的人們存在很多含糊不清之處。由於對這一歷史時期現存的資料大多和神話傳說糾纏在一起,許多事情很難判斷真偽,綜合史料,大致為:

三皇時代處於約6000年前到4000年前,是中華文明的萌芽發展期。歷史資料表明,漫長的三皇時代是母系氏族社會到父系氏族社會的轉變期,早期的女媧也常被列為三皇之一。到五帝時代,已經是父系社會,不過女子仍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嫘祖等女子人物在文明發展中也有很大的貢獻。五帝時代文明是三皇時代文明的延續。以文字為例,傳說伏羲創造八卦文字,而在黃帝時代倉頡造字,文字愈加成熟。女媧、伏羲時代的崇拜[1],在炎黃時代進一步發展。傳說炎帝(指末代炎帝)、黃帝皆神農後裔[2],炎帝即神農部落首領,也是各部落聯盟的首領、天子共主,當時神農部落已世衰,黃帝和伏羲(有人認為盤古即為伏羲)部落有密切的傳承關係,後來黃帝取代炎帝成為天子,為五帝之首,五帝以後即為時代。

五帝時代在約4000多年前,當時,黃河流域有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主要從事農業勞動,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並且結為聯盟,最後,黃帝又征服了周邊各個部落,黃帝時代華夏文明取得很大發展,華夏族由此產生,現在的中國人稱自己是「炎黃子孫」也是來自於此。

三皇

新疆岀土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媧圖:女媧執,伏羲執

關於上古傳說史中的三位聖王三皇,有各種說法:

此外,漢朝緯書中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後來在道教中又將三皇分初、中、後三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則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天皇人首龍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

五帝

關於上古傳說史中的五位聖王五帝,有各種說法:

另外,郭店楚簡《唐虞之道》載有「六帝」之說:「六帝興於古,咸由此也。」[4]

世系

考古發現

2011年8月13日至10月9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田建文指導考古工作者「搶救性」整理了人祖廟,發現戰國民國時代遺物291件(套),並在媧皇宮積土中找到人頭骨、木函殘片和距今2100-900年曾作祭品的動物骨頭。這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祭祀女媧的考古遺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