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詩人:陸游 朝代:南宋
稼軒落筆凌鮑謝,退避聲名稱學稼。
十年高臥不出門,參透南宗牧牛話。
功名固是券內事,且葺園廬了婚嫁。
千篇昌谷詩滿囊,萬卷鄴侯書插架。
忽然起冠東諸侯,黃旗皂纛從天下。
聖朝仄席意未快,尺一東來煩促駕。
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
天山掛旆或少須,先挽銀河洗嵩華。
中原麟鳳爭自奮,殘虜犬羊何足嚇。
但令小試出緒餘,青史英豪可雄跨。
古來立事戒輕發,往往讒夫出乘罅。
深仇積憤在逆胡,不用追思灞亭夜。

 

大材小用,指把大的材料用於小的用處,比喻人才使用不當。

  【成語解釋】

材:木料;把大的材料用於小處。大材小用比喻人才使用不當,不能人盡其才。也指材料使用不當造成的浪費。

  【成語出處】

晉·石崇《許巢論》:“蓋聞聖人在位,則群材必舉,官才任能,輕重允宜,大任已備,則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極其分,則不以積久而合處過材之位。”

  【成語示例】

宋·陸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詩:“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

【近義詞】大器小用、明珠彈雀、牛鼎烹雞

【反義詞】人盡其材、物盡其用、知人善用

  【成語典故】

周瑜病死後,魯肅向孫權推薦龐統,孫權不用他。魯肅就推薦龐統去投奔劉備。劉備見他長相難看,就將他安排到耒陽縣當縣令,龐統不悅想用才學打動劉備,又見諸葛亮不在,只得辭行。到了那以後,終日借酒澆愁。劉備聽聞龐統不理政事,終日把酒取樂,大怒,命張飛去荊南巡視。張飛遂與孫乾一同前往。到時未見龐統出來迎接。龐統的同僚告訴張飛,龐統如何不理政事。張飛大怒,想擒拿龐統。孫乾勸他見了龐統,治罪不遲。張飛見龐統後,大喝他把縣的各種事給廢了。而龐統卻認為都是小事,結果只用半天的時間,就把這個月的事都處理了,張飛佩服不已,就向劉備推薦了他。後人便演化出了龐統當縣令——大材小用的歇後語。

事實上龐統確實去當過縣令,也確實當的不是特別好,但沒有用半天的時間就解決了一個月的政務。後來(因為當的不好)被免官了,魯肅便寫信告訴劉備,龐統這個人不適合當縣令,應該當治中、別駕。而後,龐統的表現也確實很出色。但前面那句歇後語,卻絕對不是事實。即使龐統真的有半天就解決一個月的事的本領,這個故事則說明他志向遠大,深至天下。而不是大材小用。
本文來源於古典文學網(www.gudianwenxue.com),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及註明出處。

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父親在他童年就去世,由祖父撫養成人。辛棄疾曾拜當時著名的田園詩人劉瞻為師,並和黨懷英兩人是劉瞻最得意的學生。有一次,劉瞻問他們兩人道:“孔子曾經要學生談各人的志向,我也問問你們將來準備幹什麼?” 黨懷英回答說:“讀書為了做官,為了取得功名,光宗耀祖。我一定要到朝廷裡去做大官;如果做不了官,就回家隱居,學老師的樣子寫田園詩。”
劉瞻聽了很高興,連連稱好,認為他的志向很高潔。辛棄疾卻回答說:“我不想做官,我要用詞寫盡天下的賊,用劍殺盡天下的賊!” 劉瞻聽了大吃一驚,要辛棄疾今後不要再說這樣荒唐的話。此後,辛、黨兩人的生活道路截然不同:辛棄疾英勇地投身到抗金的民族戰場上去,以愛國詞人著稱於世;而黨懷英則混跡於金人統治集團,為金人作了一些幫閒乃至幫兇的工作。
金人南侵後,辛棄疾組織了兩千多人的隊伍在故鄉起義。後來, 又率領隊伍投奔濟南府農民耿京組織的起義軍。不久,起義軍接受朝廷任命,與朝廷的軍隊配合作戰,打擊南侵的金軍。但由於投降派的排擠和打擊,辛棄疾後來曾長期閒居在江西上饒一帶。 1203年春,才被任命為紹興府知府兼浙江東路安撫使。這一年,辛棄疾已經六十四歲了。
紹興西郊有一處地方叫三山,當時著名的愛國詩人陸游就在那裡閒居。陸游比辛棄疾大十五歲,當時快八十歲了,他的愛國詩句早已為辛棄疾所景仰,因此辛棄疾到任不久,就去拜訪了這位前輩,兩人一起議論國家大事,相見恨晚陸游聽了辛棄疾對形勢的分析和統一、全國的設想,覺得他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希望他在事業上取得成功。
次年春天,宋寧宗降下聖旨,要辛棄疾到京城臨安去,徵詢他對北伐金國的意見。 ”辛棄疾把這件事告訴陸游,陸游覺得這是辛棄疾施展自己才能的好機會,為他感到高興。
為了鼓勵辛棄疾發揮自己的才能,陸游特地寫了一首長詩贈給他。詩中寫道,“辛棄疾是古代大政治家、軍事家管仲、蕭何一流的人物,現在當浙江東路安撫使,實在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處;鼓勵他為恢復中原而努力,千萬不要因為受到排擠不得志而介意。 六十六歲那年,這位始終是被大材小用的愛國英雄,終於在憂憤中去世。

【釋讀】把大的材料用於小處。比喻人才使用不當,不能盡其才。
【出處】晉·石崇《許巢論》:“蓋聞聖人在位,則群材必舉,官才任能,輕重允宜,大任已備,則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極其分,則不以積久而合處過材之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