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蓬萊閣


撰稿者: valonia
最後修正日期: 100年05月20日

(台北市南京西路163號~)
日治時期,繁盛的大稻埕(今台北市大同區)出現了「東薈芳」、「春風得意樓」、「江山樓」和「蓬萊閣」這般的旗亭酒樓,但這些酒樓並非如今日的酒店,較像是交誼場所,而在店內演出的女孩是舉止風雅,談吐大方,懂得接待客人禮儀的「藝妲」。

其中,位今台北市南京西路163號的「蓬萊閣」,是在1922年由淡水富商黃東茂(1876-1192)獨資興建,後轉手給大稻埕聞人茶商陳天來,又於 1957年以375萬元轉賣給徐傍興醫師(美和中學創辦人),改裝成擁有200床的徐外科醫院,現在已經改建成商業大樓,目前由一旅館經營。

黃東茂,光緒二年(1876年)生於廈門,排行第五,當時人稱他為「五舍」(五少爺),12歲時,光緒十四年(1888)二月間,渡海來台,設籍於台北大 稻埕,後於日本大正二年五月間遷居淡水竿蓁林鼻頭村(今氣象聯隊所在地),時常往來台北、淡水兩地居住,因是英國殼牌石油公司代理商,而有石油大王之稱, 富甲一方,事業觸及交通、牧場等,經營「淡水興業輕鐵公司」更創建了淡水至小基隆舊庄(今三芝)間,以及淡水至水碓子間的台車線,1922年獨資創建了台 灣最豪華的酒店「蓬萊閣」,日本昭和四年(1929)七月七日卒於淡水。

「蓬萊閣」創建時,可謂是台灣最豪華的餐廳,打著「支那御料理」專門店,所以當時有不少盛大聚會、餐宴、典禮等都在這舉行,同時也是文人雅士的聚會的處所,見證了台灣在日治時期的民主運動。

1927年3月12日,台北華僑在蓬萊閣舉行孫中山逝世兩周年紀念會,蔣渭水詳述孫先生履歷及三民主義;1928年2月18日,以蔣渭水為首的「台灣工友 總聯盟」,在蓬萊閣舉行創立大會,並在門柱長型掛幅上書寫著「同胞需團結,團結真有力」,且迅速發展為旗下有64個團體,會員2萬多人,並成為工農解放運 動的中心勢力,也是台灣最大的工農組織,而蓬萊閣也成了台灣工友總聯盟經常舉行罷工得勝祝捷慰勞宴之處;同年11月,林獻堂環遊世界歸來,友人暨民眾也是 在蓬萊閣設宴為他洗塵;1930年,「民烽演劇研究會」也在蓬萊閣召開成立大會;日治時期漢文通俗文藝雜誌《風月報》(1937年7月20日至1941年 6月15日間發行),也是找蓬萊閣酒店老闆出資,邀請文學作家吳漫沙、徐坤泉和林荊南加入編輯行列,而編輯部就設在蓬萊閣酒店內,1941年7月後才遷到 太平町的藝妲街仔內,改名「南方雜誌社」,先後發行《南方》和《南方詩集》。

日治時代的風月文化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這些酒樓,經常設有豪華的排場提供藝妲戲精彩演出,讓不少仕紳名流樂忘返,當時俗諺甚至說:「未看見藝旦,免講大 稻埕。」而藝妲必須通過考試,並取得「鑑札」才能正式掛牌營業的,根據邱旭玲的《台灣藝妲風華》(玉山社出版,1999年)說到,「『藝妲』在日治時期, 可稱為交際花,因其有文學修養,有風度,談吐風雅大方,懂得接待客人禮儀,上流社會的交際聯誼以及宴請高官名人,婚慶喜宴,都喜歡召其執壺,在席間招待、 演唱、高吟,以娛嘉賓,讓賓主盡歡。」由此可知當時藝妲的身份與地位,而且不論是衣著打扮與談吐舉止,都堪稱是當代的摩登女郎,還有她們都有著不願服侍日 本人的共識,這傲骨氣節更是不少文人所津津樂道。

在《日據時期臺灣北部施政紀實》〈警治篇〉中也記載,當時一名製茶女工一個月的薪資最多有25元,但一名藝妲一個月的收入卻可高達400至500元,差異 之高也意味著擁有驚人高收入的藝妲,對老鴇來說也是可圖的暴利。邱旭玲《台灣藝妲風華》提到藝妲「在現實生活中,其命運是可悲的,幼年被賣入『藝妲間』, 由鴇母延請熟師曲師教學,學習書詩歌曲,學習之時,鴇母持藤鞭在旁監督,稍有怠慢就鞭打,忍淚吞聲。」就算是即使標榜賣藝不賣身,但藝妲還是難擺脫操持賤 業的烙印。

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面臨極大的經濟恐慌,在物價飆漲與物資短缺的威脅下,少了消費能力強、有閒的地主與文人階級支持的藝妲行業,便迅速沒落。而且「藝妲 之名,也被普通妓女冒用,失去昔日風華,而今,藝妲也成為歷史之名。」(邱旭玲,台灣藝妲風華,玉山社出版,1999年)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蓬萊閣」被轉手給大稻埕茶商陳天來,1957年再度轉賣,改建成分駐台北、高雄兩地,擁有200張病床的「徐外科醫院」,人稱「大 將」的院長徐傍興醫師,除擁有高超的外科技術外,他對病人的關心與資助使當年求診病人絡繹不絕,更以一民間私人醫院之姿,和台大醫院、榮民總醫院、三軍總 醫院並稱為「台灣四大醫院」。之後,「徐外科醫院」遷移院址,原址被拆除重建,成為現今的商業大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